一年级上语文教案-稀奇歌-沪教版

2024-06-22

一年级上语文教案-稀奇歌-沪教版(精选6篇)

篇1:一年级上语文教案-稀奇歌-沪教版

教学目标:

xiaoxue.xuekeedu.com

1、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奇、真、飞、机”4个生字。认识笔画“横折弯钩”,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飞、机、奇”。

2、正确认读声母“j、q、x”,能拼读音节“xi、qi、ji”。知道ü和j、q、x相拼要去两点。

3、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奇、真、飞、机”4个生字。

教学难点:能正确认读声母“j、q、x”,能拼读音节“xi、qi、ji”。知道ü和j、q、x相拼要舍去两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你们做过梦吗?把你的梦境说给大家听听吧!

出示插图,将学生带到儿歌的情境中:夜深人静,我家的小弟弟躺在床上,进入了甜美的梦乡,你们看,他的梦中出现了许多奇特的景象。

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有趣的景象?

3、师:老师将小弟弟梦中的景象编成了一首儿歌。(教师诵读儿歌)

4、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出示课题:稀奇歌学习生字“奇”

5、齐读课题。

二、看图读儿歌识字

(一)出示课文图片,看图听录音

(二)看图读儿歌识字

1、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xiaoxue.xuekeedu.com

根据交流出示:我家有个小弟弟,做的梦儿真稀奇。小蜜蜂,追飞机,麻雀踩死老母鸡,蚂蚁搬走一袋米,河马睡在摇篮里。

(1)师领,生跟读(2)指名分句读(3)男女生赛读(4)自由选择读

2、出示生字卡片:真、飞、机

(1)师领读;男女声对读(2)指导学生用“有”说一句话。(3)开火车轮流。读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两字比较找差别:米—来

3、教师指导书写“飞、机、奇”

(1)、认识笔画“横折弯钩”在“飞”字中藏着一个新的笔画,我们一起来学学。(2)、教师指导书空。(3)、打开书本,教师示范,学生跟写。

4、送字宝宝回家,读儿歌

5、指导背诵儿歌。

三、学习声母“j、q、x”并拼读音节

1、学习j q x 的发音

(1)学习“j”

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一只大公鸡)“j”就是“j”的发音,发音时轻一些,短一些。编儿歌:“一只公鸡jjj”学生练习发音,老师指导。

(2)学习“q、x”

方法同“j”编儿歌“一个气球qqq,一把叉子xxx”

竖弯加点“jjj”;像个9字“qqq”;像个叉子“xxx”

2、练习j、q、x与韵母相拼。

(1)出示“鸡、七、西”三个字。学生认读。

xiaoxue.xuekeedu.com

(2)让“鸡、七、西”三个字与音节“qī、xī、jī”找朋友。

(3)练习拼读 j-ī→jī(鸡)公鸡的鸡;q-ī→qī

(七)七个的七;x-ī→xī(西)西瓜的西。

3、探究j、q、x与ü相拼的规律

(1)出示:q-ǜ→qù拼读音节时,发现了什么?(ü与q相拼,两点去掉了。)

(2)师:小ü脱了帽子大家还认得它吗?(认得。)我们来编个顺口溜:

小ü小ü有礼貌,见着j、q、x,就脱帽。我们愿意像小ü一样见到老师脱帽问好吗?(愿意)我们都来做个有礼貌的小ü吧!

(3)练习拼读ü与j q x 相拼的音节

四、复习巩固

1.复习拼音听音找卡片

2.复习生字(1)叫号游戏(2)扩词游戏:“母鸡找小鸡”

3.滚雪球读课文。

五、课外拓展

1.出示补充儿歌:希奇歌

2.小组赛读。

3.你做过梦吗?能不能把自己做过的梦也象书上那样编成一首有趣的儿歌?

xiaoxue.xuekeedu.com

4.小组合作,创编儿歌。

5.交流。

篇2:一年级上语文教案-稀奇歌-沪教版

教学目标: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金、水、五、六、七”5个生字。“金”注意前鼻音及字形,“五”注意书写笔顺。

2、能认读单韵母iu ü。

3、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熟读成诵。

4、认识笔画“竖钩”、“横撇”,能在老师指导下描写“水、才”。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金、水、五、六、七”5个生字。

2、能认读单韵母i u ü。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识字卡片、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媒体出示鱼缸和金鱼图)

1、师: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

2、师:谁能看着这只鱼缸和这些小金鱼说一句话? 学生自由交流。(媒体出示小弟弟)

3、瞧!来了一位小弟弟,他站在鱼缸前干什么呢?(媒体出示课题)

4、揭题:11数金鱼 指名读、齐读课题 学“金”

(媒体出示金字塔的图片)

二、学习儿歌,认识生字(媒体出示儿歌)

(一)学习儿歌

听老师范读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小组擂台赛。

(二)学生字“水、五、六、七”(媒体出示生字)

1、学“水”

(媒体出示“水”字的演变过程)

①“水”字怎样写?(媒体出示笔画顺序)②学习笔画“横撇、竖钩”

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并书空。③分清“水”和“小”的区别(媒体出示“水”和“小”)

2、学“五、六、七”(媒体出示“五、六、七”)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1)同桌讨论 2)指名说方法 ②交流学习情况

3、游戏巩固 1)请你把他们送回家 2)一字开花:金、水

指名说

(三)读儿歌(媒体出示儿歌)

学生齐读儿歌、表演儿歌。

三、学习拼音

(媒体出示三幅图和三个单韵母i u ü)

(一)学习单韵母i

1、图上画的是什么?(衣服)

2、师范读:这个单韵母就读i,一件衣服iii。

学生指名读、齐读。

学生试着自己编顺口溜。

3、“i”怎么写?

师边念顺口溜边示范,生书空。

(二)学单韵母u

1、图上画的是什么?(乌龟)

2、师范读:把“乌龟”的“乌”念得短些就是单韵母u。一只乌龟u u u。学生自编顺口溜。

3、师范写单韵母u,生跟着书空。

(三)学单韵母ü

1、谁来照着老师的样子,做做小老师,带小朋友学这个单韵 母。(出示拼音卡片)

2、学写单韵母ü。

(四)巩固拼音

1、抽读拼音卡片

指名拼读。

2、听音取卡游戏。

师读一个,生举一张韵母卡片。

3、完成书上练习,看图圈出正确的单韵母。(媒体出示书上练习。)生做,师巡视。

四、创编儿歌

1、小弟弟的儿歌编得真好!我想在我们班肯定有许多小朋友也很棒,也能看图仿照课文编一首儿歌。

2、谁能挑其中的一幅图编一首儿歌。

媒体出示图①白鸽子、红房子;图②红花儿、蓝花瓶;图③紫葡萄、白盘子;图④黄小鸡、绿草地

①学生自己轻声说 ②四人小组交流 ③指名说

3、师小结。

五、指导写字

(媒体出示田字格和生字“水”、“五”)

1、师示范书空“水、五”。

指名书空、齐书空

2、学生齐念写字儿歌。

3、描一描。生描,师巡视。

五、总结

篇3:一年级上语文教案-稀奇歌-沪教版

一、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教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等言语交际能力, 这些能力的获得与学生的语言智能关系最为密切, 但是语文学习并不仅仅和语言智能有关, 还牵涉到其它智能。如学生用所学的语言进行真实或模拟的交际, 就要涉及交往—交流智能;用语言表达思想陈述理由, 就要涉及数理—逻辑智能。所以, 语文教学与其他智能同样联系紧密。在传统教学中, 教学过程过分程序化而忽略思维和情感教学、教学方法单调等问题普遍存在。因此, 语文教学要开展丰富多彩和有吸引力的语文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同时, 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以这些丰富的活动形式和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学生的智能是多样的, 我们应该更全面地看待每一个学生, 包括其弱点和长处。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 通过各项智能协作参与的方式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 迁移各项智能, 实现为语文教学所用, 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 从而降低教学难度,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具体实践

小学的语文教学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最好活动, 也是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听、说、读、写训练, 感受和体验各种学习过程和经验。笔者尝试通过语文教学的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能, 在语文教学中开发、挖掘学生的多元智能。下面以沪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中的《比尾巴》为例, 分析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并将此教案具体运用到课堂实践当中, 在语文教学的实践环节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多种智能。多元智能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与教学得到的实际效果, 从语言、内省、逻辑、空间等八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利用多种形式发展学生的言语—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就是指有效地听、说、读、写的能力, 即能运用听说读写进行交流、讨论、解释、评价、鉴赏、创造知识、建构意义以及对语言本身进行反思的能力。

(1) 听的能力。

在情境导入部分, 笔者采用了看动画、听录音的形式, 让学生倾听并思考。通过直观、动态的图像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人公, 在听配乐朗读之余, 舒缓上课前的焦虑情绪, 从而将注意力集中到课文内容中。同时, 向学生提出思考的问题, 使他们听的训练变得有目的性。

(2) 说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记住课文中出现的小动物以及每个动物尾巴的特点, 设计了这样几个“说”的内容: (1) 请学生用“参加比尾巴比赛的小动物有, 有, 还有。”的句式说话, 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这样的句式组织语言并表达出来。同时, 为学生的说话训练创设情境, 使学生在有背景、有提示的前提下进行语言训练, 从而使学生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2) 小组合作:将学生每四人分为一组, 互相说一说。设计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活动的环境, 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认真倾听, 并积极参加讨论, 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3) 语言训练, 说一说:动物们接着比了, 结果是, 这个设计使教师掌握了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之后的语言运用情况, 重视交际互动后的反馈, 并做好引导。 (4) 课外拓展环节是为了使学生在课堂上所理解和积累的语言能够自然运用而设计的, 学生在积累了大量的词语和句式之后, 还要学会应用, 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3) 读的能力。

《比尾巴》这篇课文是一首非常有趣的儿歌, 用问答的形式告诉学生各种动物尾巴的特点。在教学中, 笔者采用了按要求个别朗读、换不同问答形式朗读、男女生互读、同桌合作朗读、分小组配合读、跟着老师边拍手打节奏边朗读等形式,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来感受儿歌带来的独特魅力, 并充分利用儿歌便于朗读的优势, 使学生达到熟读成诵, 强化记忆, 提高语感的目的, 同时, 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有效地促进语言的积累。

(4) 写的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智能, 以便更好地完成语文教学中的“写”, 笔者对“写”的内容进行了设计:有书空、描红等。由于课堂上只有35分钟的时间, 写字时间不能占用太多, 因此, 在要求会写的四个字中选取了“比”和“巴”。

2. 在交流反馈中提高内省智能。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内省智能, 要引导学生养成反思习惯, 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自我知觉能力。在教授《比尾巴》一课时, 笔者设计了语言训练环节, 并提出了若干问题。接着, 先让全体学生进行准备, 再请若干学生回答, 要求回答不够好的学生认真倾听其他说得好的同学的示范, 使他们有时间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调整, 然后让他们再说一次。对说话内容的自我修改也是自我反思的过程, 是一项自觉性的活动, 决定于学生的认识。因此, 教师应在必要时给予评估、示范, 使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在教学中, 通过反思, 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会取得明显的进步, 同时, 还有效地开启了他们的内省智能。

3. 在语言训练中锻炼逻辑—数理智能。

朗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途径, 对学生进行朗读理解训练, 让其寻找、筛选、加工语言信息, 培养学生对事物间如类比、对比、因果、逻辑等关系的敏感。在教授《比尾巴》一课时, 笔者请全班男女生对读课文的前两个小节 (问三句, 再答三句) , 然后, 媒体出示一问一答的形式, 请学生用一问一答的句式, 朗读课文的前两个小节。这些朗读具有挑战性, 学生通过寻找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 可以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使思维和表达相互促进,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

4. 运用直观教学手段促进视觉—空间智能。

空间智能指对结构、空间、色彩和形状的感悟能力。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最直接的手段是利用真实空间, 借助教室或物体的位置进行直观教学。如给“长”字找好朋友, 如果学生说不出“长方形”这个词, 就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提示, 可指着学生的课桌问:这是什么形状的?又如, 学习“伞”这个生字时, 指着“伞”字, 问学生:它像什么啊?并拿雨伞的实物举例说明哪部分是伞面、哪部分是伞架和伞柄, 教学生通过字形记住生字。此外, 还设计了突出动物尾巴特点的图片, 请学生观察黑板上小动物的贴图, 回答三个问句所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在观察中注意事物的空间范围和事物本身的特点。在板书的设计上, 形象具体地将课文中所讲述的动物比尾巴的内容和特点层次分明、清晰地呈现出来, 使学生看后对儿歌的内容一目了然。学习“鸟”这个生字时, 采用一字开花的形式, 通过这个发散图形, 找到“鸦、鹅、鸽、鹊”等几个同部首的字,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趣, 帮助其记住拓展的生字, 同样也培养了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这些运用直观教学手段, 如真实空间、实物、图片、板书、图解等形式的展示来强化教学内容, 有助于激活学生的视觉, 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5. 在合作学习中塑造人际—交往智能。

人际交往智能是指与人交往合作, 准确辨别、体验和解读他人的情绪、情感和意图, 并据此做出适当反映的能力。在教学中, 对小组的组成做预先的指导, 再让学生充分交流。这样的合作学习营造了轻松自如的学习气氛, 降低了学生的焦虑感, 使学生愿意沟通, 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感情。此外, 设计请学生评价其他同学的朗读情况这一环节, 让学生发表各自的观点, 学生就可以在互相评价中使朗读水平得到提高, 这样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环境和积极的人际交往环境, 充分发挥了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的优势, 学生也在评价中使自己的交往智能得到提高。

6. 指导学生观察自然, 培养自然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 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就是要创造环境使学生能够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周围世界, 到生活实践中去学习, 摸索自然界的规律。在教授《比尾巴》一课时, 由于受交通、安全等具体情况的限制, 不可能把教学场所设置在动物园。因此, 在总结全文时, 提倡让学生家长带他们到动物园里进行观察, 贴近自然环境, 从而尽可能地调动全身的感觉器官去感知事物, 并提出具体要求:根据观察, 收集自然观察的资料, 制作动物剪报。由此, 通过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 使之探索自然的无穷奥秘, 培养起热爱大自然和喜爱小动物的感情。

7. 创设情境, 开发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

语文是以语言和文字为物质媒介, 再现生活并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 它和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有着内在的联系。而小学生听觉敏锐, 善于模仿, 具有音乐潜能。因此, 把音乐和语文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音乐智能的主要渠道。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采用了看动画、听录音的形式, 利用音乐创设特殊的情境, 使学生置身于情境渲染之中, 在一种心理场的影响下, 去感受课文内容, 并产生强烈的情境感应效果。另外, 跟着老师边拍手打节奏边朗读课文这一环节的设计, 把音乐中的节奏感融入课文的朗读与背诵中, 为学生的记忆与积累提供支架, 使学生体验到朗读的快乐。因此, 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特别高, 且有利于促进课文语言的内化。

8. 设置各种活动, 培养身体—运动智能。

在教学过程中, 反义词游戏这一环节的设计, 即是利用表演来提高学生的肢体运动智能。在活动中, 让全体学生起立, 并让所有学生跟着笔者动起来:教师说长, 学生说短;教师说胖, 学生说瘦;教师说高, 学生说矮……在说反义词的同时, 要求全体学生用身体动作表示这些词的意思, 他们用身体动作的表演是全方位投入的, 能够同时训练肢体语、口语和书面语, 促进语言与肢体的配合, 实现动作与表情的协调。活动中, 几乎所有学生都会被活跃的气氛所感染, 并十分积极地投入其中, 由此, 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记住教学内容。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应注意的问题

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 使学生在短短的35分钟之内, 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同时, 学生在学习中, 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相当大的提高。通过具体的课堂实践, 笔者发现, 为了学生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应落实到语文教学上, 并注意:在设计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教案时, 应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智能为主, 要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此外, 培养学生学会交流合作是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重要途径。事实证明, 交流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使发展不平衡的学生能够取长补短, 从而培养其对学习的信心, 使个体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实现个性张扬。

总之, 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明显, 且学生乐于接受。在教学中, 教师应继续探索多元智能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联系, 使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发挥更大的优势, 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多元智能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 (美) 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2] (美) 加德纳.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M].霍力岩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3] (美) 拉泽尔.多元智能教学的艺术:八种教学方式[M].吕良环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4]曾晓洁.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新视野[J].比较教育研究, 2001, (12) .

篇4:一年级上语文教案-稀奇歌-沪教版

1、看天鹅

教学目标: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看、天、白”3个生字。能在正确认读生字、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认读单韵母ɑ、o、e。朗读儿歌,做到不添字、不漏字,能熟读成诵。认识笔画“横折”,能按笔顺正确描写“天、白、大”。

教学重点: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看、天、白”3个生字。

教学难点:能读准单韵母O的读音。

教具准备:录音、投影、卡片、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自然导入。

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天鹅吗?觉得天鹅怎么样?(天鹅全身雪白,非常美丽。)瞧,它们来了!

2.出示:天鹅齐读,指名读“天鹅”,给“天”找朋友。告诉学生“鹅”的读音同e,为拼音的教学打下基础。

3.天鹅美吗?现在我们一起去看天鹅!

出示课题:看天鹅学习生字“看”

二、朗读儿歌,阅读中识字。

1.出示儿歌(多媒体演示或投影片出示)。

小天鹅、大天鹅,天鹅湖上天鹅多。阿姨带我看天鹅,哦,飞起一群白天鹅。

2.朗读儿歌,学习生字。

(1)跟着录音自由散读。

(2)伙伴合作交流读。

(3)小组擂台比赛读。

(4)师生一起读。

3.读中识字。

(1)湖中有许多小天鹅,大天鹅,指名读“小”、“大”。

①男女生读,齐读。

②小书空:大(横、撇、捺)

③出示实物比较:什么是小的?什么是大的?或什么比什么小?什么比什么大?(乒乓球和足球,西瓜和苹果。)

④读开头一行:小天鹅,大天鹅。

(2)天鹅湖上有那么多天鹅,真美!

读第二行儿歌。

(3)哦,湖面上飞起了什么呀!

①齐读“一”,注意单独念第一声,读句子中念第四声。

②请全班书空。注意“一”就一笔写成横,表示只有一个,但文中“一群白天鹅”后面“群”表示许多。

③齐读第四行。

4.复习生字。

(1)出示卡片:天、白、大、看。做游戏:邮递员阿姨来送信?什么信?(汉字信)生发

卡片就说,天(天鹅的天)全班跟读。

(2)读词语卡片:看一看、白天、大人、一天。

三、学习拼音:单韵母

适当插入FLASH动画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1.“阿姨的阿”的发音就是今天学的第一个字母。板书:a

(1)教师范读a,开火车,(大面积训练),齐读。

(2)发a 时看老师的口形:嘴巴张大,口形不变。

(3)认识a 的形,师边范读边说:大圆圈小尾巴a a a, a的形就小女孩的脸和小辫子。

4.教学o 的读音。

(1)公鸡怎么样叫?指名生说。

(2)师范读,生看:注意口形,圆、嘴巴也不动。圆圆嘴巴ooo

(3)学生(个、齐、开火车读)

(4)认清o 的形:一个圆圈ooo

3.教学单韵母:e

(1)天鹅的鹅,声音平平的就是“e”这个字母。

(2)师范读:扁、口形不变。扁扁嘴巴e e e

(3)学生跟读,男女生读,齐读。

(4)认清e 口形:横连半圆eee

4.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三个字母,aoe的发音,认识它们的字形。发音时,口形不变,声音响亮,它们叫单韵母。

5读儿歌,找找儿歌中带有aoe的生字。

四复习巩固

1.听音取卡片。

2.拼音连线。

3.诵读

骆宾王,著名诗人,在七岁曾写下一首诗《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篇5:一年级上语文教案-稀奇歌-沪教版

xiaoxue.xuekeedu.com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雨、下、桃、花”4个生字。认识笔画“竖弯钩”。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描摹“花”“下”“雨”。

2、复习“d t n l ”, 正确拼读课文中所出现的音节:di da fa。

3、正确朗读儿歌,感受春雨给植物带来的快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结合课题学习生字。

1、出示下雨前情景的图片与文字。

师:瞧,蚂蚁背着粮食在搬家,蜻蜓飞得低低的,抬头看看,天空中乌云密布,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们就知道要——

2、读准课题的字音。

◇ 出示词卡:下雨啦(la)

◇ 师示范拼读:la下雨啦。

◇ 个别生读——开火车读

3、结合课题书写,识记“下、雨”

过渡:瞧,天空越来越黑,不一会儿,就——

媒体出示:下雨啦

(1)借助笔顺框,识记“下”的笔画、笔顺。

出示:“下”及“下”笔顺框。

(2)借助动画演示,识记“雨”

出示:窗外下雨的动态图画。

4、读好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感受春雨的轻与细,读好词语。

(1)听录音,引入情境,拼读“滴答滴答”

师:你听到春雨的声音是怎样的呀?

师:雨点落在地上,发出了——

出示词语:“滴答滴答”拼读

(2)创设情境,反复练读。

xiaoxue.xuekeedu.com

师:雨点落在屋檐上——,雨点落在操场上——雨点落在窗户上——

(3)齐读

2、看图,说说春雨给大自然带来怎样的变化,出示:图

师:春雨给大自然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请你仔细看,用心记。呆会儿老师请你按照图片出现的顺序来说说什么怎么样?

3、师范读,拼读音节,将儿歌读正确。

(1)师范读,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拼读词语“下吧、发芽”(个别——齐读)

小结:拼音可是我们识字的工具,你以后遇到不认识的字一定要

自己拼拼音节,认一认,养成一个好习惯。

xiaoxue.xuekeedu.com

(3)各种形式练读儿歌。借助拼音,读通儿歌。

自读儿歌——个别生上台读——同桌读文——齐读课文

三、反复读儿歌,积累语言。

1、读第一句,体会不同角色的快乐。

(1)体会小雨滴的快乐。

师:瞧,小雨点儿从天上落到了地面上,他多快乐啊,谁来读这句话?

出示:滴答滴答,下雨啦,下雨啦!

(2)体会植物们的快乐。

师:其实快乐的不止是小雨点呢,自然界中的植物们也很快乐,谁再来读读这句话。

师:你多快乐呀,儿歌中就用了一个感叹号,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那份快乐。

(3)男女生读好句子

2、角色扮演,积累语言。

(1)自读

师:现在你就是柳树,或者你就是桃树。看到春雨落下来了,你们高兴吗?选一句话来读读,把你的快乐告诉大家。

(2)个别生读

(3)同桌两个人合作读文。

(4)全班合作:第一句齐读。女生扮演桃树。男生扮演柳树。

四、复习、巩固字词。

1、读词游戏,巩固字词。

出示:下雨雨水雨天桃树桃花桃子花草采花

(自由练读——全班齐读)

2、写字指导。

(1)回忆“下、雨”的书写。

(2)指导“花”的书写,认识新笔画竖弯钩。

xiaoxue.xuekeedu.com

师:看看这个“花”字,我们该怎么来记住它呢?请你仔细看,用心记。花的最后一笔是什么?

(3)在田字格里各描一个生字。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儿歌,看图说话。

1、齐读儿歌。

2、看图说话

出示:图和填空。

滴答,滴答,下雨啦,下雨啦!

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复习拼音,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课后练习。

1、练习一:我会读

(1)媒体出示音节:mǎ lù lǘ tù

(2)指名交流。

(3)拍手游戏。

xiaoxue.xuekeedu.com

师:请你跟着我拼一拼说一说。mǎ一匹马,tù一只兔,lǘ一头驴,lù一头鹿。

2、练习二:我会拼。

(1)复习已学的声母、韵母。

(2)拼读音节。

d

d

t

t

ɑ

i

n

n

l

l

同桌两人互相拼一拼——开火车拼读音节。

3、练习三:我会连

(1)逐一出示图画,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2)拼读音节。

出示:tu tu tu,dɑ dɑ dɑ,pɑ pɑ pɑ,di dɑ di dɑ

师:这些东西会发出什么声音呢?拼拼音节,动动脑筋,就能找到答案了。

自拼——男生——女生

(3)连线

(4)交流

xiaoxue.xuekeedu.com

师:你们是怎样连的呢?我们要来做交流了。怎么说呢?请你仔细听,用心记。

tu “tu tu tu”是摩托车发出的声音。谁能学着我的样子来说。

(指名说——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5)读儿歌。

媒体出示:

摩托车开起来

tu tu tu

机关枪响起来

dɑ dɑ dɑ

大气球爆炸了

pɑ pɑ pɑ

小闹钟跑得欢

di dɑ di dɑ

指名领读——自由练读——全班表演读

篇6:一年级上语文教案-稀奇歌-沪教版

xiaoxue.xuekeedu.com

1、能在语言环境中读准“问、会、说、儿”四个生字的字音;认识笔画“撇”和“捺”。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朗读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朗读时声音响亮,态度大方。

[课时建议]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复习生字“读”。

2、在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还将一起读一首新儿歌。

揭题。

说明:

这一教学环节由复习前一课生字引入,通过谈话,既揭示出本堂课要学的内容,又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

二、听录音识字读句。

1、听录音,听清老师问了什么?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2、学生交流。

3、学习生字“问、说”。

(1)问:师范读、指名读、开单轨火车读。

(2)说:指名读,开S火车读、齐读。

说明:

xiaoxue.xuekeedu.com

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专心地听录音或老师的范读,然后把听到的内容清楚地说出来,说的时候态度要大方,声音要响亮。

学习生字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问”是前鼻音,“说”是翘舌音,可以采用领读、开火车读等形式在读中正音。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

3、师范读句子,生跟读。(指导学生读好问句的语气。)

4、指名读、开火车读、个人挑战读、男女生读。

说明: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了解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形式,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5、学习生字“会”,认识笔画“撇”、“捺”。

(1)(出示书上图片)认识笔画“撇、捺”。(师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媒体演示:笔画“撇、捺”的书写)学生跟着媒体书空。

(3)指名书空,集体书空。

(4)复习儿歌:握笔姿势。

(5)学生用铅笔书空,教师巡视,指导握笔姿势并及时纠正。

6、学习生字“儿”。

给“儿”找好朋友。

说明:

通过扩词,让学生知道一个字可以组成不同的词语,帮助他们积累词汇。

三、听读儿歌。

1、仔细听老师读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2、跟老师读儿歌。

说明:

xiaoxue.xuekeedu.com

这一环节着重培养学生听和读的习惯,训练学生认真听、专心记、读正确。训练的范围要广,形式要多样。教师要注重评价,对于声音响亮,态度大方,朗读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树立榜样。评价以激励为主,可以是师生共同参与。

3、看图,照样子编儿歌。

说明:

编儿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模仿刚才学习的儿歌来说,把话说清楚,说正确。教师不要把时间花在说更多只青蛙上,而应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说,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四、游戏巩固。

1、叫号游戏。

2、鸡妈妈找宝宝。

说明:

游戏——鸡妈妈找宝宝

游戏步骤:

xiaoxue.xuekeedu.com

老师扮演鸡妈妈,把生字卡片发到几个学生手中。

然后,老师说出一个生字,由拿到此生字卡片的学生上台出示给大家看,并带领大家正确朗读。

读完后,扑到鸡妈妈怀里。(师:×××,在哪里?妈妈找得很心急。生:叽叽叽,我来了。×××,在这里。)

上一篇:党员活动室标准化下一篇:文学是什么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