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毛乡双合村申请星级新农村建设材料

2024-04-14

柳毛乡双合村申请星级新农村建设材料(通用2篇)

篇1:柳毛乡双合村申请星级新农村建设材料

柳毛乡双合村申请星级新农村建设材料

一、基本情况

柳毛乡双合村位于乡政府北1.5公里处,全村有3个自然屯,5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3099亩。现有村民255户,975人,劳动力615个。2010年全村农业总收入1334.7万元,人均收入9330元。截止2010年末全村共有大中型农业机械25台套,小型农业机械180余台。全部实现农业机械化。

二、新农村建设成果

2005年我村被省委确定为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在新农村建设包保单位的大力扶持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经全体村民共同努力,截止2010年末全村实现住房砖瓦化率90%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达到98%,宽带电脑入户率达到2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到70%,其中中心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完成中心村护村林及中心街路树木栽植15000余株,2007年村委会投资5万余元,完成中心村主路两侧1000延长米栅栏更新。完成硬质通村公路建设7.5公里。2006年在鸡西市执法局的支持下完成90平方米标准化办公室及活动场所建设。2007年在市文体局的帮助下完成标准化篮球场及附属健身器材建设。通过几年的新农村建设村两委班子核心力的到增强,两委所做的一切决定都以村民利益为出发点,凡事以村民是否赞同为原则,大力发展双帮双带,带领广大村民致富增收,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拥护,支持率达到90%以上。

三、申报星级村情况

通过几年的建设我村已符合新农村建设星级村申报标准,经村民议事会讨论,报乡政府同意。我村申报新农村建设三星级村。

柳毛乡双合村 2011年5月9日

篇2:柳毛乡双合村申请星级新农村建设材料

一、农村改革中始出合村建社区

2001年初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农村税费改革将有助于保持中国农村的社会稳定, 并促进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随之, 一项有利于农民减负增收的农村税费改革在中国农村广泛开展。当时理论界、学术界、实业界都认为这是继土地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之后中国农村的又一项重大改革。2003年地处洞庭湖区的湖南省华容县开始了合村并组, 上半年合村33个, 并组1 440个, 减少村干部174人, 组长1 126人, 清退临时人员1 080人, 可节约人员补贴开支800多万元。他们认识到“在实行税改后, 积极推进配套改革, 其中一项重要举措是调整、合并现有的村组。”“华容县的合村并组, 取得了显著成效:减轻了农民负担, 激发了村组活力, 维护了村民权益。”[1]安徽的肥西县和绩溪县为了摆脱税费改革后的财政困境, 也采用了合村并组、减少村组干部的办法。合村并组后实施大村制, 的确减少了村组干部, 节约了财政支出。许多地方相继实施了合村并组。在此基础上, 后来又出现了农村社区建设工程。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成为人们长期关注的问题。中央“一号文件”连续8年聚焦“三农”, 2006年、2007年的“一号文件”重点强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 试验和推广了农村社区建设。2006年10月党中央召开十六届六中全会, 作出了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伟大决策, 从此建设农村社区的实验工作在民政部的部署下开始了。2007年全国有304个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 (市、区) , 开始启动试点工作,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09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创建活动, 浙江、宁夏、山东、安徽4省 (区) 制定了有关文件, 采取了因地适宜的政策, 明确任务目标, 有步骤地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2007年以来的农村社区建设, 从试点试验到推广, 再到现在的全覆盖, 这项农村建设的工程体现出了自己的特点, 在农村社区建设的实践探索中涌现出了不同的模式。”[2]主要有:“多村一社区”、“一村一社区”、“一村多社区”等形式。

二、合村聚居建设农村社区的影响

1. 改善居住条件。

山东省作为人口大省, 率先实施了整合村庄、建立农村社区工程。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前, 山东省人口9 300多万, 建制村却多达8万个, 比邻近的河南多出3.2万个。村多规模小, 村级组织运转成本高, 基层负担重。要想实现共同富裕, 必须合村聚居, 组建社区。德州市作为山东省“村多个小”问题比较突出的市, 从2008年上半年, 在所属每个县市区开展合村并居建社区试点。2009年3月, 出台《关于推进全市村庄合并社区建设的意见》, 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合村聚居与农村社区建设, 成效显著。如齐河县安头乡塚子张村是一个离县城16公里的“四不靠”村, 不靠乡镇驻地、不靠企业项目、不靠公路干道、不靠山傍水, 经济条件一般。村庄建设没有规划, 最窄的胡同只有1.5米, 牛拉的车子过不去, 先把东西卸下来, 再拿小推车一点点倒腾进院子。在村庄合并社区建设工作中, 挨家挨户征求意见, 全村156户人家, 153户签字、按手印愿意搬迁。成作为安头乡首批搬迁村, 新村规划的住宅设计标准为长18.8米、宽14米, 全部建设二层小楼, 它们整齐划一地排列着, 尽显人文之美。

2. 优化生活环境。

大家知道, “一二百人的‘巴掌村’, 怎么通自来水、安暖气?怎么建医院、配学校?”过去的农村多数是这种状况。如山东省平原县, 行政村数量多、规模小, 38万农民分布在876个行政村中。为解决上述问题, 平原县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完成“合村”之后, 着力在“并居”上做文章。县里以城郊社区、乡镇驻地以及经济强村为重点, 选择了20处并居试点, 新型社区全部按照居住楼房化、配套城镇化的要求, 健全卫生室、计生服务室、文体活动室、土地流转办公室、幼儿园、超市等。据统计, 农村社区建设开展以来, 全县在农村社区新建水厂、文化大院、中心卫生室、幼儿园等惠民工程28项。

3. 强化班子建设。

推进村庄合并建设社区的过程, 也是农村领导班子大调整的过程。过去, 村庄规模小, 优秀村干部人选少, 导致一些村班子软、散、瘫。现在配备农村社区干部, 不但选人范围扩大了, 还把选择权交给了农村党员和群众。到2009年底, 山东省平原县180个农村社区全部选举产生了当家人, 取代了原村“两委”, 当选干部得票率都在75%以上。新组建的社区党支部和区委会成员原则不超过5人, 全县农村干部职数因此减少1500人。整合后的社区支部书记队伍发生了三大变化:一是多元化, 包括企业厂长经理35名, 致富能人62名, 机关单位内退人员6名;二是年轻化, 平均年龄43.5岁, 比选举前降低4.35岁;三是知识化, 高中以上学历占总数的81.1%。

4. 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山东省平原县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 拥有70多万亩耕地, 虽说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但地块零零散散, 瓜菜地与粮食地、林地与棚区夹杂一起。合村聚居后, 扩大了社区土地“半径”, 县里借机鼓励农民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进行土地流转。目前, 全县共流转土地近7万亩, 土地流转促成了一批大农户, 实现了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如今, 2万亩早春西瓜、2万亩韭菜、2万亩黄瓜、1万亩西红柿、3万亩西葫、5万亩小杂果、10万亩玉米制种等特色产业, 成方连片、板块式发展, 全县涌现出瓜果类注册商标30多个、农产品专业交易市场6处, 突现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优势。

5. 带领群众致富。

山东省宁津县柴胡店镇东崔社区是由原来的东崔、位庄、苑庄等5个村庄合并而成的。社区合并前, 有的村因财务、村务等问题村党支部班子更迭频繁, 甚至出现过一年换3个村党支书的情况, 群众天天盯着村干部, 动不动就上访讨“说法”。村庄合并后, 新当选的社区干部从村务公开做起, 做到自身清白, 让群众明白, 一心一意带领群众发家致富, 使无公害蔬菜基地不断发展壮大, 蔬菜批发市场成功跻身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50强, 人均每年增收3 200余元。

6. 提高农民素质。

通过合村建社区, 拓宽了学习和教育的途径, 使农民的经验和技能不断提高, 并不断掌握新的专业知识, 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随着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入, 新的生产工具在社区不断地发展、变化, 如电子计算机、光纤通讯、生物工程的广泛应用, 使新社区的生产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

合村聚居建设农村社区具有重大影响。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的德州实地调研报告中所讲, 德州市建立农村大社区治理结构的做法, 顺应了我国历史发展新阶段的要求, 抓住了破解城乡一体化难题的关键点。在农村推进改革很难, 难就难在找到效率与公平的结合点, 而德州推进合村聚居改革的过程较好地实现了二者的平衡, 有示范意义。[3]

摘要:21世纪中国农村出现了合村聚居现象, 随之农村社区作为新居民点应运而生, 为新农村建设增添了亮丽的光环。诸多地区如山东德州, 在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权益的基础上, 按照城镇建设规划, 选择了村庄合并、集中居住、建设农村社区的发展之路, 加速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从而推进农村的经济发展、政治安定、文化繁荣。

关键词:合村聚居,农村社区,新农村建设,路径

参考文献

[1]涂放鸣.华容县合村并组减负担[J].农村经营管理, 2003 (5) :23.

[2]吕俊平.城镇化的新路径——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农村社区建设[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3) :25.

上一篇:进一步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下一篇:《裸婚时代》观感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