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新课堂

2024-07-10

对话新课堂(通用6篇)

篇1:对话新课堂

新课堂访谈录:新课堂中如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邱县曙光中学自2011年开始实行新课堂改革以来,经过外出学习经验,结合本校实情总结了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一案两课四环节”,在新课堂中曙光中学老师是如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呢?

籍兰芝(政治教师):新课堂应该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生为本。我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掌握了学习知识的方法,为今后的发展奠基。

关注每一个学生,是在不降低标准,不降低要求的情况下,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优生吃得饱,吃得好;差生能吃得了,能有的吃。为达成这一目标,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做起:

1、导学案编写有梯度,要求优秀生能达到学习要求,能独立完成。对导学案的基础题要求学困生独立完成。课堂上,教师重点关注学困生基础题的答题情况,即使知道;关注优秀生的拔高,重在指导方法,侧重指导学生结对学习。

2、每节课都要有重点跟踪对象,这样也可以达到关注每个学生的目的。

3、展示课上教师要把握全局,要求展示者依据展示问题的难易程度,提问时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听展者要认真听讲,主动质疑,及时笔记。

张存豪(政治教师):新课堂面对的主体是学生,真正的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是高效课堂的理念。关注每一个学生首先要了解每个学生。只有了解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心理特点,才能为有效地组织教学做好准备。其次,要合理制定学习目标,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再次,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展示课上,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对展示者、听展者、质疑者及时给予评价,对后进生更要大力表扬,对胆小者可俯首耳边鼓励学生去表达。最后,达标反馈要结合学生实际进分层训练。练习是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获得技能发展的重要手段,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不同的练习,教师设立三级练习:A级是基础题,人人达标;B级提高题,中上游层次的学生要独立完成,学困生要敢于挑战;C级拓展题,不求人人会做,但鼓励人人思考。在练习时,教师要用较多的时间去关注学困生,对他们进行帮助和指导。

总之,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师就要立足自己的课堂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促进学生健康持续发展。

王俊芳(数学教师):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机,是执着求索的强大动力。要想让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精彩的课堂导入。引入的问题要活泼、新鲜,贴近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要与已有的知识相吻合,比如用一些蕴含学科知识的小故事,我说自相矛盾的见解,让学生猜测,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主求知欲。

二、营造宽松的讨论氛围。新课堂中,更要求教师用爱心为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敢于质疑的氛围,并且留足敢想、敢说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的讨论中去。

三、掌控讨论的全过程。讨论出现沉默时,教师要拨开话题,打破沉默,启发学生发言;讨论进入高潮时,教师要因势利导,紧扣主题,将讨论引向纵深,并做好总结;当学生质疑不妥甚至走入误区时,教师要满腔热情的肯定其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走出误区,便不足为圆满,变错误为正确。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每时每刻都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让他们通过思索、交流、讨论产生智慧,从而不断的提升。孙春燕(数学教师):我觉得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是老师,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一、亲其师,信其道。每接手一个新班级,我都是先让学生接受我、认可我、喜欢我。平时,加强自身修养,用智慧幽默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注重课堂调控的艺术性,从而营造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二、成功是一种习惯。日常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预习、听课、笔记、复习、做作业、改错题,常说,常规范,严要求,严处理。

三、善于把握每一个教育良机,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我都充分尊重学生,多表扬,多肯定,让每一个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塑造自我,超越自我。

四、多与学生谈心,化解压力,愉悦心情,鼓舞士气,使其始终保持希望和梦想。

五、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学生有基础、智力、能力上的差异,两端的学生最易走神。备课时坚持备学生,分层制定学习目标,授课时分层实施教学。对中下游学生,不提过高要求,而是着重于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通过基础知识的强化记忆,达到熟能生巧,灵活运用;对上游生,则着重于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通过开放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深层次思考,将已有知识比较综合,举一反三,从而解决旧问题获取新信息。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赵永霞(语文教师):我认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带入是基础,体验是关键,兴趣是目的。

一、带入。很多时候学生不愿意听课是因为没兴趣。如果能有个激情的导入吸引全体学生最好,可能有的文章没办法激情导入,那就可以做个小游戏,让所有学生都有兴趣的游戏。这样会有一个好的开端,让所有的学生尽快进入状态。

二、体验。所有学生被带入状态后,我们得想办法让他们体验,而不是被动地听。怎样体验呢?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预习课上,带领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帮助他们完成合作交流,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体验到幸福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到集体的智慧。展示课中,鼓励每一个孩子发言,引导他们去说、去写、去读、去参与,教师适时点拨、引导、评价,最重要的是鼓励。当学生的展示欲望的到认可的时候,他就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兴趣。这是最高境界,当学生对一个科目产生了兴趣,就不用我们再领、再带。试想一个打麻将上瘾的人,有时会不吃饭不睡觉的,到这个时候名教师引导就可以了,他们会主动学习,主动去问。这个时候突然下课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折磨,他们会期盼着下一节课。

杨继辉(班主任、数学教师):我每年都任教两个班级,有学生100余人,要想做到关注每个学生,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特别是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就要因人因事制定一些细则以达到教育目的。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下我的做法:

1、树立每人都是班级的主人的意识。通过班会、各种活动,向学生传达“我被老师关注”、“我要关注同学”的思想。让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哪怕只是负责给老师保管粉笔等小事。因为有责任,所以被关注;因为被关注,所以有进步。

2、小组教学中“兵教兵”。一个老师很难关注到每个学生,特别是学生的上课学习情况,我委托小组组长以“重任”:带领本组成员攻坚克难和其他小组竞争。让小组产生一种合力,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每个学生直接或间接被老师关注。

3、具有发现的眼睛,相信学生的潜能。我的一个学生翟丽香爱好美术,上九年级那一年,我每周都给她布置画一幅画的作业,并且对她给予充分肯定,鼓励她从事美术事业。现在她已考入邯郸矿院室内设计专业学习。正如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翘起。”只要我们给学生一个希望,他(她)一定能成才。

4、灵活的奖励机制。每次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班级举办的活动、学校举办的活动,除学校奖励外,我还会根据实际情况,扩大奖励范围,特别是差生,只要是有进步,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

篇2:对话新课堂

莺 wangy@msit21.com

一、思考背景:把理解当作了唯一的学习目标。

(一)语文课该给孩子留下什么?

①留下语言(字写对 书读懂

话说好

文写通); ②留下形象; ③留下感悟;

④留下终身学习语文的兴趣与能力。

(如何从聚焦教师“教”的课堂,转型为聚焦学生“学”的课堂)阅读教学是披文得意的过程,也是一个缘意习文的过程。

(二)学习1.要素: ①行为主体:学生 ②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 知识:了解、理解、应用 技能:模仿、独立操作、迁移

 过程与方法:感受、参与、尝试、寻找、讨论、合作、分享…… 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领悟 ③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2.四大转变:

 由强调学科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进而强调课程的会话本质;  由强调目标到强调过程的价值;

 由强调教材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 由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整合。3.一节好课:

①借助教材的特色、妙处,使学生得到语文素养的提高。②这种特色、妙处的感悟,必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得以实现。③把这种感悟及时通过尝试实践,内化为能力、素养。

二、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或者另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追求完美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

(一)在对话中成长:与教材对话;与学生对话;与自己对话;与理论对话; 1.学会与教材对话:用足教材,开发教材。(1)阅读视角:读者、教师、学生  写了什么?  怎么写的?  为什么这样写?(2)教材的特色、妙处:

① 文本的精华区(选择兼具人文内涵和语言因素两方面都有教育价值的语料)②认知的冲突区 ③知识、经验区

文本细读----语言(字斟句酌):本语言的关键点:精华处、矛盾处、空白处 文本细读----多向潜入:优化活动形式,强化主体意识(诵读、比较、还原、品评、改写)

(3)把握目标: 向心性 1)把握年段的阅读目标。

2)切合单元主题特点。(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3)依据课文表达特点。(选择兼具人文内涵和语言因素两方面都有教育价值的语料)4)扣住课后练习(课文后的练习和思考体现了教科书编者对教学重点的建议,我们要把握住。2.研究学生:了解儿童是教育学的理论和实践最重要的交接点。

 每个儿童的学习是一个个别化的的历程。

 教育是条失事的船,但是我们能在船上发现珍宝。 不研究学生,教师就会变成留声机。 学生不是有待填充的标准化容器,学生是有待点燃的多色彩的火把。(1)三种不同类型的学习者

① 视觉型的学习者喜欢图片、图标和其他的视觉设备。他们习惯于通过“看到它”来“了解它”。他们有艺术感和强烈的色彩感。

 利用视觉设备、小道具和流程图等来促进讲演;  布置一个有色彩的教室;

 用角色扮演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学习内容;

② 听觉型的学习者偏爱用听来获得信息,他们需要“听到它”来“了解它”。他们一般在写作或跟读有关的活动上会遇到困难。

 利用讨论、辩论、座谈等方式;  让学员互相重复信息;

 避免使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传递重要的信息;

③ 触觉型的学习者喜欢动手的学习方式。他们需要“做”来了解它。他们经常有很好的空间感。当他们亲自参与的时候,他们的学习效果最佳。

1)提供实践的学习机会;

2)为他们提供各种触觉型的学具;

3)增加课间休息次数,允许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自由活动。(2)研究学生:

1)关注学生的尊严 2)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 3)关注学生的个性学习方式

4)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3)学习失败的原因: 1)缺乏自信与自尊 2)低动机 3)缺乏学习机会 4)真的缺乏潜能

(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

----米契斯《爱的教育》

1.读懂学生:“因何而起” “何以如此”

 读懂学生的特点  读懂学生的基础  读懂学生的需求

 读懂学生的语言  读懂学生的困惑  读懂学生的错误  读懂学生的情感

(学习基础;学习困难;学习轨道;学习情感)

2.剥洋葱法:剥洋葱法是一种诊断性技术,用于识别和说明因果关系链,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通过问至少问:5个“为什么”,对问题一层层剖析、最终找到真相的方法。

【举例】为什么小马工作不积极? 为什么工作不积极?领导常骂我。为什么领导常骂你?他说我能力差。为什么说你能力差?因为我的方案总被退回。为什么总是被退回?他说我不会写方案。为什么不会写方案?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案例分析:不是态度问题,是技能欠缺。所以对于没有经验的他,应该给予更多的技能指导和培训。

【举例】为什么小李工作不积极? 为什么工作不积极?领导常骂我。为什么领导常骂你?他说我能力差。为什么说你能力差?因为我的方案总被退回。为什么总是被退回?错别字太多。为什么错别字太多?我想快点做完下班。为什么想快点下班?我要去照顾住院的妻子。

由此可见:

一、人们不仅有多元智慧方面的差异,而且有智慧形成节奏、速度和方式的差异。

二、大脑并不只是认知的场域,而且是情感的寓所,在情感培养中自律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因而说,学生的现有基础是教学的起点。学生的问题、困惑、见解和兴趣等是教学的重要生长点。(学生的认知冲突区、学生的知识经验区)

3.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的家庭背景、文化环境、生活经历、年龄特点等都是制约学生学习的因素。

 研究课标,寻求基点  研究教材,寻求原点  研究学生,寻求起点

 研究教法,寻求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

(三)线性的教学设计→板块式教学设计 1.板块式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 1)板块式教学设计是灵活的、多维的。2)板块式教学设计是开放的、探究的。【举例】

难忘的八个字

随着年龄的增(zēng)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我气恼(nǎo),我愤(fèn)恨——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裂唇(chún)!我一跨进校(xiào)门,同学们就开始讥(jī)嘲我。我心里很清楚自己,长着弯曲的鼻子,倾(qīng)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同学们问我:“你嘴巴怎么会变得这样?”我撒谎说小时候摔(shuāi)了一跤,被地上的碎玻璃割(gē)破了嘴巴。我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我生出来就是兔唇要好受点。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以外,没人会爱我,甚(shèn)至没人会喜欢我。

二年级时,我进了伦(lún)纳(nà)德老师的班级。伦纳德老师很胖,很美,有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她,敬慕(mù)她。但是,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因为这里有个很不一般的故事。

我们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耳语测验。孩子们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wǔ)住右边耳朵,然后老师在她的讲台上轻轻说一句话,再由那位孩子把话复述出来。可我的左耳先天失聪,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把这事说出来,因为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的。

不过我有办法对付这种“耳语测验”。早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我就发现没有人看你是否(fǒu)真正捂住耳朵,他们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我都假装用手盖紧耳朵。这次和往常一样,我又是最后一个。每一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做得挺好。我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们一般总是说:天是蓝色的,或者是你有没有一双新鞋,等等。

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用右手紧紧捂住了右耳,然后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我等待着。终于,我听见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这位很胖、很美、温馨可爱的老师轻轻说: “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春天的雨,当你伤心时为你落泪; 朋友是夏天的风,当你酷热时给你清凉; 朋友是秋天的菊,当你孤独时为你开放; 朋友是冬天的火,当你寒冷时给你温暖。

“我”?

我 眼中的“我”?

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裂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讥嘲我。我心里很清楚自己,长着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我越来越敢肯定:除了家里人以外,没人会爱我,甚至没人会喜欢我。伦纳德老师?

我眼中的伦纳德老师? 我等待着…… “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我想说……

2.多维设计:教师即课程

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交流方式、作业设计 举例:《螳螂捕蝉》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多维设计:学习目标、学习方式

A级目标:了解《螳螂捕蝉》这则寓言故事;理解文言词“其”“欲”“此”“皆”在课文中的意思;明白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的时候,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的道理。B级目标:能对照译文,逐句读懂《螳螂捕蝉》这则古寓言;明白年轻的侍卫怎么说服吴王撤兵的。

C级目标:能自己利用工具书,独立读懂《螳螂捕蝉》这则古寓言;能运用已懂得的道理劝戒社会上一些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害的人。(1)解释下列句中“其”字意思:

①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② 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后也。

3、此三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2)翻译下文: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

舍人有少孺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 吴王笑曰:“善哉!”乃罢兵。

(3)选一个话题,运用你已学会的道理,写一份“劝戒书”: ① 大量砍伐树木,制成木筷出口日本。② 化工厂任意排放污水,污染附近水源。③ 某些渔民大量捕捉幼鱼幼虾。3.消解中心,强化对话 教师:协助者、协作者、促进者 学生:参与者、合作者、发现者

从“剥夺”到“还给” 时间、空间、工具、提问权、评议权

中心辐射→网络式沟通

引导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引导是帮助学生提炼 独特体验 中的“原始本意”,剔除一些“非学生本意的”误导信息。

对话的最高层次就是学生自己与自己的对话。4.引导与评价:

1)肯定正确-----表扬要有针对性。

2)纠正错误------避免直接否定,用“反诘法”引起学生深入思考。3)揭示矛盾----把学生不同的意见集中起来,揭示矛盾,引发深思。

4)求异和求佳------鼓励学生寻求不同的答案,又要善于比较,寻求相对较好的答案。5)延时评价----暂不作评价,而是在深入阅读后让学生再作结论。5.建立在板块式教学设计基础上的学习的基本特征:

 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 学习过程的参与性与合作性。 学习成果的创造性与多样性。

(四)学会与自己行为的对话

【观看自己的教学录像,全景扫描,微格分析】 观察、分析、研究“对应学生的教学”(每一个学生学习实况和教师态度、行为回应之间的联系)。

 一般的课堂观察内容 1.教学结构记录 2.教学活动转换记录 3.课堂提问记录 4.课堂反馈记录 5.结构性语言记录 6.学生语言流动记录 7.学生学习状态记录 8.移动路线记录 9.叙事性文字记录 10.师生语言互动分析  我们观察什么  课堂环节及时间分配  有效提问  应答和理答  教学活动的转换  学生参与度

 学会与自己“个人理论”的对话——【撰写教学反思日记】

 理清自己的教学问题及成因  梳理一段教学经验  整理一则教学案例

 不断地与新理念、他人作比较,提出改进实作的教学设计

(五)学会与理论对话

 理论学习: 用理性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实践。 探究学习:在理论的观照下,进行有目的的探索。

三、叶澜教授的“好课五标准”

1.有意义。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学习首先必须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进一步是锻炼了能力;往前发展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再发展一步,是学生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果课堂一切都很顺利,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这节课就是没有意义的。换句话说,有意义的课,它首先应该是一节扎实的课。

2.有效率。整个教学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的能量很大,就是有效率的课堂。如果一堂课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在这个意义上,一节好课应该是充实的课。

3.生成性。一节课不应该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在课堂中应有教师和学生情感、智慧、思维和精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4.常态性。现在的许多公开课容易出现准备过度现象。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再没有新的东西呈现。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我是为学生上课,不是给来听课的人表演。这样的课才是平实的课,才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有多人帮着准备才能上的课。

5.有待完善。课不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造假的可能性最大。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可称之为真实的课。

四、对话中成长

读懂学生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前提;独立而充分的研读活动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是教学有效性的核心;多层次的练习与和教师的及时引导是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教师的实践智慧是对教育的一种理解与领悟,是一种默会知识,是情境性和个体化的。它来自于课堂,从一堂堂课中萌生、滋长起来,在一次次师生交往、同事对话、专业引领中得到涵养。教师应具备四大能力:

◆知识加工能力: 教师对知识(教学内容)的理解、组织和变换的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师对学生实际、课程标准、教 学内容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设计总体的教学进程的能力。把教材的妙处浅化、生活化、通俗化。

◆主题沟通能力:教师围绕教学主题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洞察和理解学生的能力。◆实践—反思能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监察自己的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对它们的合理性(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和所产生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以调整教学设计改进教学实践的能力。

优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手头再紧,也要买书; 工作再忙,也要读书; 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房子再小,也要有书橱。

篇3:让对话教学走进思想政治新课堂

这样, 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 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出活动, 使学生从充满操作性、探索性、创造性、愉悦性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学习的快乐。这样既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体验, 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就是生活, 学习的内容就在身边。

(二)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新课程指出: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教学思想和方法, 从而获得广泛的学习活动经验。使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师的合作与参与下, 让学生从被动的“要我学”转变成主动的“我要学”,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主动参与学生的学习, 既能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 和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又使学生感觉到课堂学习氛围的舒适, 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像这样, 教师以平等的人格、真实的语言, 与学生进行人际交往与心灵交流, 充分尊重了学生自主地位。正如加拿大学者史密斯所言:教学乃是教师与学生在“思考”这面旗帜下进行“聚会”的活动。在这种合作伙伴式的交往中, “学生的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之类的概念将不复存在, 一个新的名词即:“作为老师的学生”或“作为学生的老师”产生了。

(三)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

新课标要求:教学目的要能够促进不同水平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要面向每个学生, 顾及个体差异。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 教师面对的是众多既有共同的身心特点, 又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家庭环境、智力水平、人格特性的学生, 而且他们的身心又处于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因此, 教师的教学方式应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灌输—接受”这种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 向他们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 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措施,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教师要善于营造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 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 让每个学生都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中受到激励和鼓舞, 同时尝到成功的喜悦。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教师、课本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了, 好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 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 应该教会学生怎样去学, 怎样去做, 教会学生发展他自己的精神世界, 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所以, 教师要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 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正如古人所说的“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四)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如何做人的引导者

教师的劳动过程, 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是心与心碰撞的过程。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他们形成的思想很大程度上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知识, 还要教育、引导学生如何做人。要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 以高尚的品格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并善于从“人是一个世界”的角度来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引导学生。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 这是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 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成为学生如何做人的引导者,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因此, 要从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 在课程的每个环节中都体现出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课程理念。

总之, 随着对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地理解和不断深入, 教师除了在新形势、新环境下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及规律外, 应不断自我提高, 自我发展, 自我完善, 真正从课堂上单一的文化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逐步转变成新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与合作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如何做人的引导者, 使教和学始终朝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

(唐山市路北区教师进修学校)

在新课程背景下, 对话已成为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泛对话”、“空对话”、“假对话”等现象。许多课堂看起来对话也在进行着, 但再仔细一看却是教师提问, 学生只是简单地回答“是”或者“不是”, 或者看起来很热闹却是东扯西扯, 过于放任, 与教学却无任何关系。这样的对话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个性去自由地理解表达, 更谈不上创意地表达。这样的对话必定视野狭窄, 思想僵化, 浪费宝贵的时间, 影响教学的实效。

所谓“对话式教学”, 就是指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 以师生平等为基础, 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 以问题为核心, 在教师引导下, 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互动”开展教学的活动过程。它可以把原先灌输与被灌输、我讲你听的教学, 逐步变成民主平等的、对话式的、充满爱心的双向交流关系。弗莱雷在《被压制的教育学》中讲得好:“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互动被教, 学生在被教的同时, 也同时在教。师生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在这个过程里, 特权式讨论已不再奏效。”如何让对话教学真正地走进政治新课堂, 笔者认为应当坚持以下几点:

一、平等是对话的基础

对话的存在和产生要建立在人与人平等的基础上, 人格上的平等是教育应有的美学价值。教学上的平等性, 意味着学生作为对话一方的独立性和内在的自由的承认, 而不是钳制和束缚;意味着以平等的态度在与学生共享经验基础上相互促进, 而不是以一家之言去垄断与灌输;意味着通过对话使学生进入一个未知领域共同探究, 而不是以教师的先知先觉让学生产生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意味着对来自学生作为活生生的生命个体的内在关注, 而不是过早地将学生带入成人世界。在这样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一种发自内心的对话, 使“模糊”变“澄清”, 使“隐约”变“敞亮”, 从而给学生以焕发生命力的滋养, 增长知识, 开发智力, 培养能力。因而教师不应以“权威者”或者“监督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的面前, 而应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融合在一起思考、讨论。要善于营造宽松、融洽、愉快、和谐、自由、坦然的教学氛围, 要使用夸奖的言辞、友好的微笑、热情的鼓励来激发学生不断对话的欲望和

摘要:当前新课程改革已经到了关键的地步, 加强学校的德育课程改革是学校整个教学不可分割的部分, 因此对教材的内容、方式、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素质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 德育课程教材改革, 是整个课程教材改革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教育观念, 到教学内容, 到教材组

需要, 使学生感到没有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 在自由的学习环境中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也可以放下身段, 和学生一起放声大笑, 高声歌唱。

二、倾听是对话的保障

当对话教学逐步走向深入, 我们还需要学会倾听。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似乎更关注学生的倾听, 倾听教师的谆谆教诲, 倾听同伴的精彩话语, 课堂教学中常常由于教师不善于倾听而使交流中断。其实这从本质上讲, 教师还是把学生放在一个被动的学习者、接受者的位置上。今天我们要让对话教学走向深入, 要做的就是让这些习惯于沉默的大多数人不沉默, 让他们说自己的话而不是别人的传声筒。为此, 我们首先要强调对话情境中教师的“倾听”。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除了要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外, 更重要的是要在交流对话中充当虔诚的聆听者, 倾听学生的疑惑, 及时解惑, 倾听学生的思想, 及时引导。

虽然有时学生的语言可能仅为“全豹之一斑”或者只是“冰山一角”, 然而从这“一斑”和“一角”中, 我们却可以窥见我们学生真实的课堂感受。即使孩子们的声音再不完美, 但至少也是真实的。因此在对话中存在的有失偏颇的观点, 教师更应积极引导, 切不可讽刺和嘲笑。在训斥中失去的只会是学生的信任, 得到的是永远的缄默, 从此再也无法进行平等的对话。叶澜教授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 每一句话, 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的火花。”只有善于倾听, 才能与学生形成平等与友好、理解与尊重、信任与接纳的新型师生关系。在这样的氛围中, 才能使学生在自由的状态下表现出他们的天性和智慧。因而作为教师要重视并善于捕捉学生发出的交流信息, 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喜好来选择学生发出的信息, 要用专注的神情、亲切的微笑、信任的目光认真倾听每一个声音, 让学生在积极的对话中达到“心灵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 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佳境界。

三、启发是对话的动力

教育最本源的意义就是引导, 引导学生质疑教材的结论、同学的观点, 可以为课堂教学的对话互动提供活力, 为师生的对话互动提供精神准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因此在对话教学中, 教师要有意释放疑点, 并鼓励学生对所谈问题起疑。寻疑是创新意识的开始, 也是对话互动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 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处●高曼

织的形式和格局, 都发生了不可小视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切实的, 渗入到每一个具体的教育和教学单位, 也已被每一位德育工作者所感受到。

从教育观念角度看, 对什么是德育, 什么是德育课程, 人们已经有了新的、更深一层次的认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人们讲到德育, 总是偏重于政治教育, 甚至在政治与德育之间画上等号。现在人们开始认识到, 德育不能离开政治, 这是毋

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 引起学生积极对话。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的主动权放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自己尝试研究问题。教师要巧妙地启发学生各抒己见, 不露声色地点拨学生。当学生与学生交流时, 教师需直接引导, 校正、概括、提升、评价、赞赏。当课堂陷入沉寂时, 要运用教学策略适时启发、激励, 给学生黑暗中带来光明。这时教师是对话的“促进者”和“引领者”。在教师有意无意地引领下, 使学生的激情被点燃, 思维“舞”动起来, 课堂沸腾起来, 从而使课堂有了我们期待的效果。

同时要让学生有强烈的寻疑欲望, 教师自身也要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作为政治教师, 要表现为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关心, 对国内外时事的关心。这样就必然会去多看书看报, 搜集资料, 紧跟时代的步伐, 教学就会因此而生动活泼, 从而影响学生。

四、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是对话的手段

教学是一门艺术, 它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 需要在实践不断探索, 寻找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灵活多样的课堂活动, 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 激起学生的对话欲望。实施新课程后, 学生的学习任务较重, 面对枯燥的理论, 承受着学习的压力, 如果我们还抱着教师口授、学生耳听笔记的方式不改, 必然引起学生的腻烦, 使学生不屑参与课堂对话。教育家赞可夫说:“学生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 能使他们精神振奋, 思维活跃, 容易形成新的联系。”一个有创新意识的教师不能坐等, 而应主动建构起能唤起学生情感、对话的教学情境, 在良好的氛围中, 引领学生进行课堂对话。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讲授法、谈话法、讲读法和讨论法等, 切忌教师自己唱“独角戏”。要加强学生的活动, 突出其主体地位。还可运用科学有效的多种教学辅助手段, 例如, 通过录音、录像、多媒体和实物、挂图等, 创造出学生喜闻乐见的课堂环境, 通过感官刺激充分促进大脑的认知、体会和记忆能力, 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促进互动对话教学的实现。

篇4:互动对话,语文课堂中的新活力

一、给师生以互动的空间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实质上就是相互交往,也就是所谓的师生互动。互动促使师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他们应抛弃高高在上的地位,摒弃师道尊严,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的研讨教学。而学生也不再是无奈的听众,教师的配角,被动的学习者,而是地位相同、人格相等的对话者,学习上的合作者。师生要形成这种真正的学习共同体,需要构建一个自由、活动的教学空间,并能够真正体现师生学习中的平等,反映了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和相互体验。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创设师生互动的空间尤为关键。

首先,创设一个自由的活动空间。自由指的是教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上、在精神上和在人身上拥有一定的自由,能够按照他们的意愿来选择学习的过程。而活动其实是互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生个体发展成长的过程,更体现了师生之间互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与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还应给学生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之中,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活力,就能够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

其次,平等对话的空间。《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部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有这样一个故事:在英国南部的一所乡郊小学,一个老师被调教一个差班,孩子们都很调皮,爱捣蛋。老师在第一节课上就和他们玩得天昏地暗,下课时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要是把学习搞上去,我就去吻郊外牧场里的一头母猪!”孩子们说:“老师,这是真的?”“我要吻的是你们认为最大的那头母猪。”,老师真诚地说。即使是贪玩的,别的孩子也会提醒:“难道你不希望看到老师去吻那母猪吗?”半年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圣诞节前夕,孩子们对老师说:“你可以吻那头母猪了?”“当然可以!,,于是老师带着孩子们穿过公路,来到郊外的牧场。孩子们找到特大特肥的那头母猪,老师走近那猪,轻轻地吻了它。孩子们笑得前仰后合。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教师抛弃高高在上的地位,摒弃师道尊严。由此可见,这样师生平等激起了学生学习的自尊和自信.促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

二、给学生以自尊自信

湖南邵阳一中的曾海平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是我教过的学生,就没有‘差生’这一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曾老师是多么的在意学生的自信自尊!其实,在新课程中,树立学生的自信自尊,也是师生互动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学生以自信和自尊,其实就是充分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树立他们在同学中的价值地位,帮助他们树立起自信自尊,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船长》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分析哈尔威船长这个人物形象。许多同学在讨论后都纷纷回答“置个人生死之度外、忠于职守、公而忘私、甘心与心爱的船葬身……”。突然班上有个爱捣蛋的学生得意洋洋地大声说:“船上根本没有61人。”同学们也哄堂大笑。当时我只是愣了一下,但并没有勃然大怒,也没有疾风暴雨的呵斥,更没有讽刺挖苦,而是冷静地顺着该生的思路问下去,并引导其他同学一起参与讨论。同时也非常关注该生的学习态度,积极引导他参与学习中来,鼓励他大胆发言,使他很快就参与到正常的学习中。可见,在课堂上树立起学生自信自尊,也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创设群体互动的氛围

所谓的群体互动是指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以及相互影响的过程,包括在课堂中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相互评价、相互激励、相互反馈、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等方面。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老师“问”学生“答”,老师“灌”学生被迫“收”,多数情况下是少数“学优生”一统天下,导致大多数的学生在课堂上受到冷落.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几乎不存在。而我们在教学中也常常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忽略了课堂中群体之间的互动。为了形成良好的群体互动氛围,我们可提出“五互”:①相互观察。在课堂上,每个同学都是一个热心的观众,都相互观看别人的表现;②相互质疑。在课堂上,每一个同学都是踊跃的质疑者,所提出的问题让别人来回答;③相互聆听。在课堂中,每个同学都是忠实的听众.要认真听取别人的独特见解或沉醉别人的朗读之中;④相互竞争。在学习上,每个同学都是有力的竞争者,相互之间永不停止;⑤相互合作。不管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同学之间都是真诚的合作者,显示出团队精神。如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等。

四、构建师生对话的平台

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话”对不起来,常常出现下列现象:畏惧逃避,一言不发;蜻蜓点水,浅尝辄止;热热闹闹,流于形式。结果,对话失去了有效性,阅读教学也失去了有效性,究其原因,一是话题脱离学生实际,难以产生共鸣;二是教师居高临下,学生望而生畏;三是缺乏正确引导,对话离题万里。因此阅读教学中,有效搭建师生之间对话的平台,其作用十分重要。师生就课文的形象、情感、主题、语言、意韵等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对话,可以展现师生的知识、经验、思考以及感悟,可以激发兴趣,解决疑难,获得知识,升华情感,达成目标。学生在对话中获得知识与能力,分享智慧与感悟,升华道德与情感。

教师与学生是课堂交互活动的合作伙伴,要进行平等、友好的对话,要有适合这样对话的平台,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角色的作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创造出师生都喜闻乐见的话题,努力构建师生对话的平台。做教师的我们应该多想一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我们需以童心去阅读、去感悟,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或精心设计导语,诱导学生进入文本世界;或以疑激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究;或以童眼看世界,以童心体味课文,领悟出阅读教学中师生交互活动的亲和力,将师心比生心,以师情唤生情,找出阅读教学对话的话题,构建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改的大潮滚滚而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当积极投身于创设这样一种充满活力的师生对话互动的新型课堂,为新课改的发展添砖加瓦!

篇5:与高效课堂对话

——如何利用五元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的讲稿

与高效课堂对话

如何利用五元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金洲中学

陈力民 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

在新课程改革渐入佳境,东辽县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大背景下,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教师如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这一课题值得我们深思。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校级名师、人才成长资源库教师2013年工作计划的安排,我校为更好的实施推进五元教学模式,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特开展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讨会。接到这个任务之后,倍感压力,但是任务是必须要完成的,怎么办呢?于是就把自己在培训学习五元教学模式的的感悟和自己的一点见解写出来,以供大家交流。

首先是题目的确定,第一个题目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春天来了》,之所以确定这个题目原因有二:一是正逢东辽县大力提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二是和现在这个季节相符合。但是总感觉这个题目有点煽情,有些造作。于是就确定了现在这个题目《与高效课堂对话》。高效课堂四个字纯文本,感觉好像老和尚面壁一样,面壁不是思过,而是思考、思索。好像佛祖释迦摩尼一样在菩提树下静思七七四十九天而顿悟创立了佛教。希望我的讲座能给大家顿悟的机会,让大家多少有所收获。今天我主要讲四个方面: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二、高效课堂的特征

三、如何利用五元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四、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一、什么是高效课堂

物理上有一个定义:功率。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越大,功率越大。而高效课堂就是最大幅度提高单位时间的效益,原则上讲就是让每一分钟都有价值、有意义。即从关注知识到关注获取知识的途径、方法、能力,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和精神成长,关注人本身。所以高效课堂才会被描述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知识的超市:体现的是对学生和学习的尊重性、选择性、自主性,同时要求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和多义性,琳琅满目,各取所需。谓之知识的超市。

生命的狂欢:从知识到生命过程的关注,通过课堂认识、思想、价值的变化带动课堂发生质变。把课堂打造成学生成就梦想的舞台,是展示青春激扬的芳草地,是放逐思维的跑马场。

例如:一节历史课,45分钟,老师用要和讲(粗略)的方式基本用不上5分钟,最大就10分钟讲完了,什么背景、原因、时间、标志、内容、作用、意义等。剩下用30分钟让学生去背,在用10分钟让学生做练习。一节课下了我相信大部分的学生基本能记住,并且还练习了。那么这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吗?在45分钟内学生都在学,并没有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并且基本都学会了,单位时间的效益很高啊!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忽视了什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他们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主动的创造者,他们没有思考、没有质疑、没有启发、没有合作、没有探究„„。他们只是一个罐子,只是被动装纳知识的容器。老师如果是园丁的话,学生就是植物,但学生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生化作用的生命体。园丁就是要把植物所需的土壤、肥料、水分给他们,给他们创造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主要还是靠植物自身的光合作用、生化作用去进行生长、发育的。这就好比改革开放时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把核心的东西---土地还给农民,让农民乐耕并且善耕,而我们的高效课堂就是把核心的学习还给学生,让学生乐学、善学。

二、高效课堂的主要特征 主动性 生动性 生成性

主动性指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只有“主动”才能激发学习热情,激发学习潜能,乐在其中。

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如饮琼浆甘露。

生成性是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个性的学习见解,在课堂上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课堂的智慧、高潮、价值尽在不可预设上,让一切的预设服务于现场,而不是让现场服务预设。

那么高效课堂的支撑是什么呢?我认为有二:

1、新课改的理念

它是对素质教育内涵和新课改理念的“实践表达”。新课改主张的“自主、合作、探究”,正是高效课堂的“六字真言”,落实成方法恰是——自学、群学、群学,设疑、展示、反馈、运用。新课改的核心是学生主体,高效课堂的理解是“学生是最主要的教学资源”。

2、五元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的抓手。五元教学模式进一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五元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让学生活起来,成为课堂的主宰。

三、如何利用五元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五元教学模式即:疑 探 展 评 用

疑即设疑。包括两个环节。首先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是必须要做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引人入胜的导入,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是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设疑,把学生的设疑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形成自探提纲。在这个环节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可出示也可不出示。比如讲历史八年级下册《土地改革》一课时,由于本节课内容少,没有必要出示教学目标。根据课题学生完全可以形成自探提纲。

1、土地改革的背景、原因。

2、土地改革开始时间、标志。

3、土地改革的经过。

4、土地改革的成果。

5、土地改革的意义。但是有的课型内容较多,比较复杂,这种情况就需要教师的灵活处理。例如讲七年级下册《繁盛一时的隋朝》时,我是这么处理的。首先是导入(略)然后是讲解课题,突出隋朝的特点:繁盛、一时。让学生提问,学生就问了隋朝为什么会繁盛?那位皇帝在位时?采取了那些措施?为什么会存在很短的时间?等一系列问题这样自探提纲就行成了。其实讲课是要采取灵活的方法的。例如朝代的建立者、都城、建立时间这些都不用讲的。一个历史事件的原因、标志、经过、影响、作用、意义等都是有方法可循的。所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设疑可一次完成,也可以两次完成,要多用心,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探即探究。包括自探、合探。在形成自探提纲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自己结合自探提纲对课文进行圈、点、勾、画等做标记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然后小组内交流自探成果。此法比较适用文科教学,理科教学在此环节必须考典型例题来深化,加深理解。大部分同学基本能解决自探提纲中的问题。

展即展示。就是使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内容并实现成果共享、智慧融合。关键是要求非展示的同学要认真倾听、认真观察和思考。如有知识性的错误其他同学课可以进行补充和修正。从而使知识体系更加完整。此环节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讲解,主要是以点拨、指导为主。以便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高效课堂不应排除教师的讲解。

评即评价。此环节要求教师一定要做好学生的评价分工和相关要求,要求评价的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如果该同学评价的不够准确,也可以同组内其他学生进行补充,集思广益。

用即运用。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创新,用知识创新问题,此处就需要教师用心准备相关习题,习题要有针对性,要典型。可以针对本课的内容进行练习,也可是单元的综合习题。总之要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特别是新旧知识的互相联系。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那么学习就变得简单多了!

教师的课堂总结是很重要的,把本节课的知识结构、重点难点做重点强调,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另外应当注意的是把小的知识系统放到更大的知识系统中去。所以每学完一节教材,都要把这一节及时回归到单元中去。完成一个单元要回归到整册书中去,这样学生才能从更大的整体,更高的层次看问题。老师也是如此!一个个知识点在系统中去记忆,不容易忘记。

四、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1、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 这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基础。没有充分准备的课,肯定是低效或无效的。上课就好比打仗,做好战前准备就是备课。《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备课关键在于备知识、备方法、备学生。备知识就是“知己”,备学生就是“知彼”,而备方法就是研究战略战术。所以我们教师备课时,不能仅限于将课本上已有的知识备好,还应该阅读大量的相关资料,充分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背景,将局部的知识放到整体的知识大背景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有“会当凌绝顶,一缆众山小”的感受。建议:不管是哪个学段的,哪个年级的教师都要把本学科七八九年级的教材对照新课标认真研读,在研读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教材。

2、要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

这是高效课堂运行的必要条件。要做到这点,我认为教师必须具备三种过硬的基本功:

1、语言。

2、板书。

3、严密的逻辑思维。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教师怎样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试想教师没有抑扬顿挫,幽默风趣的语言,怎么吸引学生的听觉?没有一手漂亮的板书,又怎能吸引学生的视觉?没有对知识严密的逻辑分析,又怎能给学生的智慧的光芒,给学生以心智的启迪?学生的能力又从何而来?所以我认为教师具备了这三点,学生才会欣赏你,佩服你,才会对你的课兴趣浓厚。

3、要有真挚的情感

如果说前面的两条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硬件的话,那么这一条就是“高效课堂”的软件保障。因为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情人的。这里所说“真挚情感”有二层含义:第一层意思是说,教师要用真情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课首先要感动自己,之后方能感动学生。历史课是德育教育的最好资源。当你讲到孙中山、毛泽东、罗斯福这些伟人时,你的脸上一定充满“敬仰”之情;当你讲到中国落后挨打时,你的脸上流露出的一定是“痛心”,而当你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时,你的脸上一定有按纳不住的喜悦、兴奋与自豪。有了你这些真情的传递,学生自然而然地懂得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所说的“真挚情感”第二层意思是,教师要真心关爱学生,当今强调要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师生关系。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我认为:它应该是平等的、友好的、在学习合作中非常愉快的师生关系。怎样才能建立起这种关系?古人又说:身正方能为范。所以教师要求学生去做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得非常好。例如,要求学生要认真听讲,认真做练习,及时复习巩固,那么教师就必须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及时批发学生的作业、试卷,及时向学生反馈,这样才能示范,这才叫平等。

一般来说,作为教师对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有一种本能喜欢之情,关心他们比较多,沟通较容易,这种关系很容易建立起来。但我们面对的更多的是中等生和学困生。首先我们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他们,当他向你求知时,你要用更大的耐心与心细去帮助他,上课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明知这部分学生认识能力有限,就不要用深难的问题去为难他,这样会让他难堪、自尊心也会受到伤害。假如用一些浅易的问题去鼓励这类同学回答,就会让其产生成就感,提高其学习兴趣,激发他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可以帮助他树立或找回一些学习的自信。而当他违反纪律时,你一定要严厉地批评他,但绝不能批评之后,流露出讨厌他的情绪,而是要继续关心他,找出他一些细微的闪光点,鼓励他进步。只有这样,他才会认为你是真心对他,而把你当真朋友,愿意与你相处,信任你、依赖你。如果我们能与学生建立起这样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那我们就一定能将我们的课堂打造成“高效课堂”。

五元教学模式仅仅是一个教学模式,并不是固定的,也不是不变的。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要为模式所困,不要被模式所束缚。更应该关注的是形式之外的东西-------内容。只有在充分把握模式运用流程的基础上,才能有更好、更多的内容的填充。

篇6:新学期师生对话

A 尊敬的各位领导 老师

B 亲爱的哥哥姐姐们

A B大家上午好

A 告别了冬天的萧瑟和寒冷,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春天正向我们展现笑脸。

B 告别了假期的安静和寂寞,期待的校园充满了书声琅琅、欢声笑语。A迎接我们的是笑容满满的老师、相亲相爱的同学。

B迎接我们的是整洁的校园,绽放的笑脸。

A 开学了,我们又长大了一岁。

B 开学了,我们迎来了新的学期。

A 亲爱的学妹,这个假期你是怎么度过的呢?

B 我和爸爸妈妈出去旅游,第一次坐了飞机,在飞机上我讲文明、懂礼貌,大家都夸我是有教养的好孩子。亲爱的姐姐/哥哥,这个假期你是怎么度过的?你过的快乐吗?

A 这个假期我的经历很特别,我跟随学校的游学团队走出了国门,开拓了眼界。在国外的短暂生活让我有了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珍惜拥有的一切,节约身边的点滴。

B 节约身边的点滴,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A 中午吃饭时,根据自己的饭量打饭,勤拿少取,避免浪费,这就是节约。

B 哦,节约就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还可以节约用纸,有很多同学随意撕下一页纸折成飞机,这都是浪费的表现。

A 你说的没错,我们能做的其实更多。比如在家里随手关灯,关掉电器时切断电源。

B 和爸爸妈妈出去吃饭时把剩下的饭菜打包回家。

A 你说的对。节约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地球母亲孕育了我们,我们要为地球母亲保驾护航。

B 亲爱的学长,谢谢你跟我们分享你游学的感受,我们会把珍惜记在心里,时时刻刻,不忘节约。

A 节约是一种美德,是省二学子的修养。

B 节约是从身边做起,珍惜身边的点点滴滴。

A2013年伴着钟声到来,我们迎来了新学期,新希望,新目标,新追求。

B2013年乘着金蛇到来,我们又长大了一岁,我们更懂事,更文明,更有修养。A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的梦想扬帆起航。

B春天的种子在发芽,我们要不断的长大

上一篇:关于创新的素材下一篇:自传入党3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