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2024-06-22

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共6篇)

篇1: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一、有关常识:

1、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出版了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1632)。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的理论。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儿》,深刻地表达了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康德论教育》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和“教育实验”的主张。

瑞士教育学家裴斯泰洛齐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在教育学史上,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建立“普遍妥当教育学”的理想。康德与赫尔巴特最早明确提出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倡导理性主义的教育科学观。2、21世纪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教育学研究模式的多样化;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与综合;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3、教育的基本属性:社会性、生产性、阶级性、历史性和民族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4、教育与经济基础:(1)、经济基础是制约教育的中介因素和力量:经济基础制约教育的社会性质和受教育机会的分配;经济基础部分地制约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2)、教育对经济基础具有复制---强化或削弱---消解作用:通常情况下,教育起着复制、强化和延续社会关系的作用,它所培养出来的人通常会通过为社会服务去巩固相应的经济基础;被经济基础决定的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反映一定社会关系的政治的、思想意识的和社会文化的传播与宣传机构;在社会的变革时期,教育通过传播先进思想和进步理论,从而具有促进社会加速变革的作用。

5、教育与政治制度:(1)、教育为社会政治制度所制约和决定:政治制度制约和决定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2)、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态度、思想意识的人,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政治素质,影响着社会风俗、道德风尚和思想潮流。(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6、教育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重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教育开始逐步构建为一个多样的、开放的大系统;在教学上表现出革命性、创造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征。

教育现代化的内在特征表现为教育民主化和教育主体性。教育的民主化含义:受教育机会的均等;教育民主化的先决条件是社会的民主化,尤其是经济和政治的民主化。教育的主体性含义:尊重学生个体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地、自由地发展;尊重教育的自主权,尊重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7、教育制度: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系统的总称。包括教育结构的施教机构系统和管理机构系统两个方面。

学制:在现代教育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最先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是学校教育系统,最初的教育制度就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学制已经不只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而是各种施教机构系统的总称。

8、学校起源的条件:人类的文化发展到不通过学校,青少年无法完全掌握这些文化的阶段;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水平使一部分人从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精神生产工作;文字的出现为传递和学习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提供载体。

9、学校的法律特征:即教育的公共性原则:教育是非营利性事业,学校是非营利性机构;学校教育必须与宗教分离;还涉及到教学语言文字和课程设置等一系列问题。

10、学生的特点:

1.学生有血有肉,是活生生的、具有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人(并非消极被动接受教育);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最需要教育,也最容易接受教育);

3.学生是完整的人(其一,学生既具有自然的属性更具有社会的属性;其二,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生理和心理及每一方面所包含的各个因素都要求得到全面的发展);

4.学生是独特的个体(每个人生来就是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独特性是人类文化多姿多彩的重要源泉,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重要源泉);

5.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以学习为主,是学生质的规定性); 6.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

7.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8.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它是由一定教育制度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所规定的)。

11、当代课程设计发展的趋势:课程结构日趋合理;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12、课程内容的选择(即课程制定)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传统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衔接原则;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相关原则。

13、课程评价包括对课程设计、编制和实施所做的各种形式的评定。

14、教学过程的特点:教学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是学生以掌握间接知识为主的过程;教学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

15、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

16、教育的生产性表现:教育是劳动生产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教育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17、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因为教育的影响只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外因。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内因或内部矛盾,是指社会或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与他们原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18、教学评价的原则:客观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指导性原则、计划性原则、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19、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主要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所提出的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要求;社会的道德文化传统;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道德问题;青少年的道德需求及其品德心理发展的规律;德育目标;各级各类德育工作实施的具体条件。

20、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涉及到教育学研究中的事实与价值、逻辑与历史、一元与多元问题。理性主义教育学重视逻辑性,忽视历史性;实证主义教育学重视事实性,排斥价值性;文化教育学重视价值性与历史性,忽视事实性;实用主义教育学着眼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回避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是科学的方法论,它坚持事实与价值、逻辑与历史、一元与多元的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的统一。

一、名词解释:

1、教育:广义的教育一般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社会性是教育这一永恒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语言和文字来进行,而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教育作为专门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的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使人社会化。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即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也受社会文化传统和人口等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能动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最主要表现为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还表现为教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上,具体表现在: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方式的继承;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的继承。

4、终身教育:指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包括各个年龄阶段的各种方式的教育,如正规的和非正规的种种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社区)教育等。终身教育既有专业性的教育,也有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教育。除传授知识技能的形式外,终身教育还与社会文化活动和实际生活密切联系。

5、继续教育:指那些已脱离正规教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既包括继续接受某个阶段的正规教育,也包括在特别领域里探索、更新和补充知识技能的活动。

回归教育:教育不要一次完成,而是根据个人的兴趣、职业、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在一生中选择最需要学习的时候接受灵活有效的教育。

6、人的发展指的是青少年躯体和心理上的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简要地说,人的身心发展包括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结构形态、生理机能)和心理的发展(认识能力和心理特性、知识技能和思想品德)。青少年身体的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个方面。青少年心理的发展是指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发展两个方面,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是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统一的和谐的发展。

7、最近发展区: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在关于人的发展研究中提出的著名概念。它是儿童的一种发展水平,用以说明那些尚处于形成状态、在成熟过程中正在进行的东西。这一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某一问题,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就能解决这些问题。教育应立足于不断地将儿童“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的发展水平。

8、一般发展: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课题研究中提出的概念。它指的是个体以智力为核心的包括情感、意志、个性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在内的总体发展。在智力发展中,又以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核心。

9、社区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途径和类型,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对,属于社会教育范畴。社区教育具有地域性、公共性、非正规性等特征。社区教育的价值在于:第一,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延续或补充;第二,是家庭教育的升华、扩展和继续;第三,是改善社区公共生活的重要手段;第四,是促进社区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五,是现代民主国家管理的重要形式。

社区:指居住在一个地区内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包括人口、地域、相联系的有组织的社会经济活动及其管理机构、维持公共生活必须的行为规范或制度。

10、学校:是一种高度专门化的社会组织手段和人才培养方式,是教育法调整的重要对象,是享有一定权力并承担一定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律上的学校,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设立或登记注册的教育机构,其中既包括以实施学历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又包括各种实施非学历教育的教育机构。

11、教学:教学是学校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方面,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也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的最基本途径。它包括教和学两个方面。教学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它既是给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认识能力和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过程。

12、教学评价:从现代教育评价的角度看,评价可理解为测评与估价两个部分。测评是进行数值的测定和计算,取得数据;估价是对这个测评结果作出价值判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和途径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师生得到及时的反馈,以便强化或矫正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和鉴别功能。四种功能,归根到底是个控制功能:“导向”是定向控制,“调节”是过程控制,“激励”是行为控制。

13、元研究:对某类研究活动本身存在问题(元问题)的研究,其目的不是为了增加某一学科领域的具体知识,而是为了反思该学科的研究行为。

三、简答题:

1、实用主义教育学、文化教育学观点述评。

实用主义教育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克伯屈等人,代表性著作有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民主主义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其基本观点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继续不断的增长;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师生关系中以儿童为中心;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实用主义文化为基础,是美国资本主义精神的教育学表达,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不足之处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基本观点是:第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第二,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第三,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第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以培养完整的人格;第五,培养完整的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和“唤醒”,建构对话的师生关系。文化教育学深刻影响了德国乃至世界20世纪的教育学的发展,在教育的本质等问题上给人以许多启发,不足之处是思辨气息很浓,在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上很难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2、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现代教育是指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概括有以下几点:

(1)、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和理论从理想走向实践,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以往教育的首要的基本的特征。(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意义日益扩大,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和加强;(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从分离走向统一;

(4)、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教育公正和教育机会均等成为教育决策和教育行为的基本准则;

(5)、教育的技术手段日益更新,教育的时空空前地拓展,教育资源不断丰富,教育制度的弹性和开放性不断提高;

(6)、教育地位不断提升,教育功能不断增强,教育事业成为兴国之本;

(7)、教育不断变革,现代教育从目标到课程、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评价标准、结构体系等,都需要不断革新;

(8)、教育的理论自觉性不断提高,经验主义、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日益被克服;(9)、教育科学事业不断发展,为现代教育的改革提供知识和理论的基础;

(10)、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深化,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11)、教育的终身化,现代教育不局限于学龄阶段,而是贯穿人的一生。为此,必须建立一个一体化的、更加灵活的、满足不同类型和层次学习者学习需要的新的教育体制。

3、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围绕着社会再生产中劳动力的再生产这一核心内容展开的。具体表现在:

(1)、教育受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标的设定。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方式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进而也决定着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规格。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学校的结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教育经费的支付能力成为决定教育事业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沿革。

d、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2)、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

a、教育把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b、教育实现着知识的再生产和知识创新。教育作为实现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有着自己的重要特点:第一,它是一种扩大的再生产,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先进技术的推广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第二,它是一种高效率的再生产。因为教育的有效组织形式和方法,缩短了再生产科学知识所需要的时间。教育在生产新的知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突出表现为科学创新、知识创新。

4、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教育传递文化,培养创造文化的“文化人”;同时,教育将人类的精神文化财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使文化得以保存。

(2)、传播---丰富文化的功能。教育是传播---交流文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文化交流双方自我超越,丰富了文化;文化交流与教育日益发展,相互补足。

(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教育摈弃文化糟粕,发扬文化精华;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意味着价值的取舍与认知意向的转变,并且是为了文化自身的发展与进步。

(4)、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教育是文化结构中的一个能动的要素。教育立足于前面所述功能,创造并更新文化。

5、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不仅整个身心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也是如此。

(2)、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身心发展是不均衡的;在同一时期,其身心的不同方面发展也是不均衡的。

(3)、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在身心发展阶段、发展顺序和每一阶段变化过程及速度等方面大体上是相同的,具有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环境、教育或其他条件的不同,同一年龄阶段的青少年,其发展水平又是有差异的,具有可变性。

(4)、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性。由于遗传、环境及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即使在同一年龄阶段,不同个体之间身心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有可能存在着个别差异。

6、简述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所谓教育目的,就是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观念地存在着的教育活动过程结束时所要取得的结果。它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标准或要求,说明办教育为的是什么,培养人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格。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全部教育活动过程的组织都起着指导作用。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主要有:(1)、物质生产水平

a、物质生产是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绝对条件和永恒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b、生产力是人类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一定的生产力总是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对劳动者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要求。

(2)、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

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对教育目的起着直接的决定性的影响。

(3)、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

a、为了使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达到预期的结果,教育目的制定者不能不考虑个体身心发展的可能性。

b、教育目的是一个体系,以总的教育目的为核心,不论哪一层次的教育目的,都必须充分考虑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4)、现代教育目的的若干特点

a、现代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目的的制定产生直接的影响。

b、经济科学、管理科学、法律科学等方面人才的培养也开始成为现代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

c、现代社会,人们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影响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此影响,在目的指向上,现代教育表现为更重视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重视个人多方面的发展需求。

d、现代社会中的教育活动,已经与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个体的全面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各国充分意识到教育目的的重要意义,教育目的的制定和实施已经走向了国家化的道路。

7、概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要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要点主要有:(1)、人的全面发展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2)、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涵义

a、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能够适应不同的劳动需求,把不同的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

b、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人的发展领域包括了两个方面: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劳动时间创造了人类才能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方面,而自由时间“就是财富本身”。自由时间也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3)、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社会条件

a、市场的扩大和交往的普遍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b、大工业的发展使自由时间增多,从而为个人全面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c、大工业的发展使新的产业不断兴起,劳动变换加速,从而要求人必须全面发展。(4)、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同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个人的唯一方法。未来教育的特征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8、概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结构。

(1)、我国教育目的的两个组成部分:对培养具有何种社会价值的社会成员作出规定;对所培养的人应具备的身心素质及其相互关系作出规定。(2)、教育目的的两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我国教育目的的两个组成部分基本上统一地表达了对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其中关于培养受教育者应具有的社会价值的规定对受教育者的发展起着定向的作用;而对受教育者身心素质的规定则反映了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内容和水平。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统一地规定了我国当前历史条件下的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因此是缺一不可的。(3)、我国教育目的的规定性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是我国教育方针一直坚持的一个基本点。

b、全面发展是对受教育者素质结构的一种基本规定,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和文化的等几方面。以上几个方面都是社会主义人才素质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们的发展各具特点,同时又相互联系,起着一种互动的作用。这些要素综合构成了个体的完整的素质结构。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目的规定的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人类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培养人的经验的抽象和概括。五育各有自己的特殊任务、内容和方法,对人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9、请从纵向和横向的角度对近百年来现代学制的变革进行分析。

(1)、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和单轨学制的方向发展。随着义务教育的上延,教育机会均等原则的实施,双轨学制从小学开始向上逐步并轨。(2)、从横向学校阶段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a、把幼儿教育阶段列入学制系统;

b、小学教育已成为普通文化科学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 c、延长初中学制,成为科学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 d、高中是现代学制的产物;

e、职业教育已有移向高中后的明显趋势,当代职业教育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f、现代社会、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了高等教育结构的变化。

(3)、现代学制已由学校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变为终身教育的施教机构系统。

a、“回归教育”、“终身教育”、“成人教育”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函授教育、业余教育等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使得新的学制形式具有开放性、不脱产性以及与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等特点;

b、现代教育的施教机构的发展趋向:第一层次,由双轨学制→分支型学制→单轨学制;第二层次,由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包括学校教育机构和非学校教育机构)→终身教育制度。

10、请谈谈你对我国学制改革的看法。

(1)、幼儿教育学制不宜改动,发展也应量力而行。(2)、义务教育学制分段应多样化。(3)、中等教育应实行多样化和综合化。

(4)、高等教育学制应逐步向多层次、多类型的方向发展。(5)、大力发展成人教育。

11、简述古代学校与现代学校的区别。

现代学校是随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产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现代学校的形成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途径。现代学校的类型比古代学校更加多样化。现代学校与古代学校的主要区别表现在:

(1)、古代学校是不系统、不连贯的,现代学校是有系统的、相互衔接的;

(2)、古代学校的教育内容以人文为主,轻视自然,现代学校的教育内容则面向实际,以各种实用科学和自然科学为主;

(3)、古代学校以个别教学为主,没有学期、年级的概念,现代学校以班级教学为主,建立了学期、年级的概念;

(4)、古代学校是面向少数人和特权阶层的,现代学校是面向大众的,是一种公共资源,具有公益性;

(5)古代学校与社会生产劳动相脱离,现代学校与生产劳动关系密切;(6)古代学校强调师道尊严,现代学校提倡师生平等。

12、现代学校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总体来看,现代学校危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学校教育人文意义的失落。

(2)、面对社会利益的日益多元化,如何保持自己的公共性质,如何保持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公正的理想的问题成为摆在现代学校面前的大问题。

(3)、由于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使得各国办学差距很大,严重地挑战现代教育的公正理念,并带来一系列难以解决的社会后果。

(4)、随着学校投资渠道的多样化,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学校类型越来越多,原有的学校教育制度需要重新界定。

(5)、现代学校在知识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化的今天面临新的挑战,教师传统权威的基础受到严重动摇,学校在诸多社会建制中的实际地位逐步下降。

(6)、在文化多元日趋明显、文化隔阂与文化冲突日益严重、文化帝国主义日趋猖獗的情况下,现代学校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功能很难界定。

(7)、“科层制”的现代学校管理模式,很难调动学生与教师主动“参与”管理的积极性,降低了学校生活的活力。

13、试述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狭义的课程定义:课程是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是一整套以教学计划的具体形式存在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广义的课程定义:课程既包括教学计划、大纲及教材所阐明和安排的信息,也包括潜在或隐性的内容,即由学校生活质量、教师态度、教学活动和道德背景等所传递的内容。

更广义的课程定义:除了通常的理解之外,根据终身教育的思想,课程既包括校内教育(即正规教育)和校外教育(非正规教育)的内容,也包括非正式的教育内容,或称“平行教育”的内容。

影响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1)、社会的要求 社会的经济、政治、科学技术、认知方式、文化传统等对课程的发展会产生特定的作用,其中经济的发展对课程的影响起着主要的作用。(2)、科学的发展

科学发展对课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科学发展的水平影响着课程的选择、组织及其存在形式的性质和特征,影响着课程设计者的课程观;

b、科学领域中各门学科分类发展状况决定着学校课程分类的基本面貌;

c、各门科学的新发现、新发展对课程方向、内容、范围、分量、进程、结构和形式等的发展变化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3)、个人发展的需要

a、个体认识活动、价值定向活动、操作活动、社会交往活动、审美活动、体力活动等六个方面的共同需要构成了个体经验的基本内容,是课程中相对稳定的因素。

b、由于个体之间在能力、兴趣、爱好和需要方面存在差异性,在设计共同需要的课程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生之间的个别差异。同时,学校课程体系还应开设各种形式的选修课程,以满足不同个体发展的特殊需要。

14、简述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能力的发展离不开知识和经验;知识不等于认识能力,知识的多少并不标志能力发展的高低。从知识的掌握到能力的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与掌握知识多少有关,还与所掌握的知识内容和用以掌握知识的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发展认识能力同样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它是顺利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

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感知教学内容;理解教学内容;复习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理解知识和巩固知识是运用知识;但是牢固地掌握了知识不等于形成了运用知识的技能;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培养他们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15、简述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和特征。

教学模式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系统概括。(1)、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

a、教育哲学。教育哲学不但影响教学模式中结构、程序和方法的确立,而且控制着教学模式运动的方向,反映出对教学目标、教学与发展、人类知识和个体认识等哲学问题的基本主张。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基本主张对教学模式的确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教学期望。它是教师对教学效果的预期和对学生行为的一般要求。教学期望应符合当时社会的价值取向,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期望常常是人们在设计教学模式时处理结构、安排程序、选择方法的依据。

c、支持系统。它是教学所需的物质条件,包括教室、教具、教材、教法手段、场地设备等因素。

d、程序。教学模式的程序指具体的教学步骤或阶段,它是教学情境、内容、方式等在一定时空中的优化组合。

e、操作要领。只有明确教学模式的操作要领,才可使模式真正具有可模仿性和操作性。(2)、教学模式的特征

a、简略性。简略性是以一定程度的抽象性为条件的,它使模式高于实践,为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服务。

b、针对性。任何教学模式都有明确的应用目的或中心领域,而且有具体应用条件和范围。c、操作性。教学模式具有安排具体教学活动的指南以及限定这些活动的要求和准则。d、发展性。教学模式随着教学实践、教学观念和理论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16、简述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的意义。

广义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加强和改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德育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社会的道德状况。(2)、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

(3)、德育工作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在:

a、它们共同服务于教育目的,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丰富个性的形成; b、德育工作为其他各育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方向; c、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17、影响德育目标制定的因素有哪些?

德育目标具体指希望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的道德素质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德育实践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德育目标具有历史性、社会性、价值性等特征。影响或制约德育目标制定的因素主要有:(1)、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社会道德状况和道德要求;(2)、各个民族特有的道德文化;(3)、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规律;

(4)、一个国家或地区特有的德育传统;

(5)、目标制定者的教育价值观和德育价值观。

18、简述我国德育工作原则。

我国德育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德育原则包括: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知、情、意、信、行相统一的原则;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尊重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统一的原则;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德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续性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课堂教学、榜样示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9、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

形式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纵贯整个中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主要观点是: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形式学科(如希腊文、拉丁文、数学、逻辑等)或古典人文课程最有发展价值;教学原则、方法以学生心理官能的内在发展秩序为依据。实质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中世纪受压制,形成于18世纪,兴盛于19世纪,20世纪初衰落,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主要观点是: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与生活相关的广泛知识内容;与人类的世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质学科(如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法律)或实科课程最有价值;教学原则与方法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愉快的和有效的。

20、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基本观点

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第二,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第三,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第五,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于它们,对于促进现代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第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21、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1)、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每一个社会中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该社会诸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这些方面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

(2)、社会诸方面对教育的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国家是不平衡的,并循着一定的趋向变化。具体来说,社会诸方面对教育作用变化的趋势是:社会政治的民主化程度越高,教育的阶级性越隐蔽或趋于消灭;社会物质生产水平越高,教育的生产性越鲜明;社会科学文化发展水平越高,教育的科学性越强。

(3)、教育对社会的反作用与社会发展水平成正相关,越是现代化的社会,越是进步的社会,对教育的需求越大,教育对社会的反作用也越大。现代社会,教育处于战略发展的重点位置,同时教育也由更多地为继承、传递、保存过去服务转向更多地为变革现实及未来社会的发展创造条件。

22、简述学生集体的组织与培养 学生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也是教育的主体。学生集体作为一种教育的主体可以加速个体的认识过程,发展学生的智力。集体对学生个性品德的形成具有全面作用。学生集体之所以有着重要而丰富的教育因素,首先是因为集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和组织;其次是因为集体的共同目标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再次是因为在集体中往往存在该集体所特有的心理氛围。

学生集体的组织和培养:

a、提出共同的、恰当的奋斗目标,以便统一学生的意志和行动,推动学生集体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b、选择和培养班干部,建立学生集体的领导核心,组织全体学生有效地形成集体。c、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正确的集体舆论包含着巨大的教育力量。

d、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学生集体是在全体学生参加共同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也只有在集体活动中才能体现出集体精神。组织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3、试评析泰勒、加涅、布鲁姆的课程目标理论。

a、在课程设计中,一定的目标往往包含着一定的手段,反之亦然。先确定目标,后确定手段,按照严格的顺序,直线式地设计课程的方式未免以偏概全。

b、这种研究把目标假设为一致的东西,根本没有考虑课程设计者的观点、思想、价值观对课程目标的影响。

c、许多重要的教育效果,如理解力、鉴赏力和知识等,不能完满地转换成可测量的或可清楚地观察到的行为;教学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活动,具有它自己不断变化的目标,预先规定目标,势必降低教师或学生在教学中的自主性。因此,课程目标不可能具有全面的、可靠的、实在的意义。

d、人文和艺术学科的教学更珍视个人的独创性和创造力,预先规定目标,势必引起它的反应形式的格式化和艺术形式的标准化,违背这些学科的准绳。

e、在实践中,教师要完全按照课程目标的要求去做是很困难的。过分专注于课程目标会导致教师忽视那些不能严密表述的较难把握的教育目标。

四、论述题:

1、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试分析实现教育主导作用的条件。

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制约,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和教育。(1)、遗传

遗传是指人从先辈那里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以及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特别是脑机能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条件。

a、不同个体在遗传素质上存在客观差异。遗传素质不仅影响人的智力,也影响人的个性特征。

b、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只限于提供物质的前提,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c、反对形形色色的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完全用生物学的观点分析人的发展,否定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贬低教育的巨大作用,是极其片面和有害的。(2)、环境

环境即围绕在人们周围,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a、环境影响人,主要是通过社会环境实现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明的整体水平。一般来说可以把人看作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环境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虽然是经常的和广泛的,但在大部分情况下是自发的、分散的和偶然的。

c、反对环境决定论。人并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环境的影响。人不但能够正确认识外部世界,还能主动地改造世界,人可以通过改造环境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3)、教育

人的发展是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实现的,其中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这是因为:

a、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培养人的活动。教育保证了人的发展方向,从根本上消除了环境对人的影响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b、教育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活动。教师的职责和工作特点保证了青少年发展的正确方向。

c、在人的一生中,青少年时期是最需要受教育也最适宜受教育的时期。青少年时期正是长知识、长身体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成长有赖于正确教育的引导。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主导的。实现教育主导作用的前提条件有:

a、人的可教育性。即人具有接受教育的天赋素质和潜在能力。人之所以有可教育性,主要在于人具有可塑性,而人的可塑性表现为人的感觉器官和心理机能是“未特定化”的。人的“未特定化”是人的可塑性的前提,而可塑性又是人的可教育性的前提。b、人对教育的需要性。这是因为:

人是“合群的动物”,作为个体的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生存。个体的儿童期是未成熟的时期,教育能够帮助儿童达到成熟,完成社会化的过程。

个体获得生存能力需要教育,要成为一个社会认可的人,更需要教育。不仅人类个体需要教育,人类社会亦需要教育,以维系它的延续与发展。

2、论述为什么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当前应当如何进行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文化是指围绕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所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制度体系、知识符号、建筑风格等的集合体。学校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学校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文化;学校文化是具有明确教育目的的文化。学校文化具有以下功能:

(1)、学校文化本身具有直接和巨大的教育意义,优良的学校文化可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2)、学校文化既可以直接成为教育教学的要素,为学生所学习所吸纳,又可以作为隐性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作为一种亚文化,学校文化还可以为主流文化提供新的文化要素,促进社会整体文化的变迁;

(4)、不同的学校文化是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相互区别的一个表征,是“特色学校”的一个显著标志。

因此,必须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把学校文化建设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和长期的任务。当前进行良好学校文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1)、要高度重视学校文化的教育价值,特别是人格陶冶价值,不要仅仅把学校文化定位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上。

(2)、整理与继承优良的学校文化传统,使之在未来发扬光大。

(3)、突出学校文化的时代特征,使学校文化与时代主流文化精神趋于一致。

(4)、加强对学校文化的研究,既包括对学校文化的事实性研究,也包括对学校文化价值性分析和策略性探索,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知识基础和有效策略。

(5)、充分发挥各种文化主体的主体性,尊重他们的文化身份,激活他们的文化创造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学校文化的创造者。

(6)、给予学校中“文化处境不利”的人群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预防、克服文化歧视和文化伤害,使他们重获文化自尊。

3、试论述师生关系的性质及其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以“教”和“学”为中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理想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当然要素。师生关系是一类内容很复杂的关系,可以从不同层次对它进行考察。师生关系具有多种具体表现形式。如工作关系、人际关系、代际关系、组织关系、心理关系等等。所有这些关系处在不同的层次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又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的,共同组成了师生关系。

(1)、工作关系。良好工作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直接受制于教师的专业知识、教育技能、思想品德和人格力量等。

(2)、人际关系。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建立良好工作关系的前提。良好的人际关系易于使学生模仿教师的思想行为和接受教师的暗示,有助于学生形成某种行为准则,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发挥较大的作用。

(3)、组织关系。在良好的师生组织关系中,学生作为独立自主的、有人格尊严的人,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良好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就会发挥十分显著和独特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师生关系本身既是人与人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更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人而存在和发展的独特方式,具有无可比拟的教育力量。(2)、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教师威信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却深深扎根于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中。

(3)、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校、班级产生温馨和谐的气氛,奋发向上的生机,既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利于完善人格的形成。

4、试论述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和不足。

(罗马帝国时期昆体良最早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的思想,萌芽于16世纪西欧的一些国家,17世纪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作了系统的总结。)班级授课制是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形式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把学生按年龄、程度编成固定人数的教学班,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1)、班级授课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a、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集体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

b、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按学科和学年分成许多分量不大,大致平衡,彼此连续而又相对完整的小部分,即“课”,一课接着一课地进行教学。

c、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和休息。(2)、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班级授课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其优势在于:

a、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经济、有效,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b、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班级授课制把个别教学变为集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c、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3)、班级授课制也存在难以克服的、比较明显的缺点。

a、过分强调整齐划一,过于标准化、同步化、模式化,容易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特性,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b、过分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容易忽视学生的自主活动和交往,教学与生活脱节。

5、结合实际,谈谈我国德育工作中存在哪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不少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1)、德育工作中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2)、德育过程中严重的知识主义倾向;(3)、德育管理中严重的主观主义倾向;(4)、德育研究中严重的经验主义倾向;(5)、德育评价过程中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

这些问题大量、反复出现大大降低了德育工作的效果,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要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思想观念上,教育者要切实认识和理解德育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真正地落实“德育为首”,要像抓智育抓升学那样抓德育;

(2)、在知识基础上,教育者要加强德育研究,特别是要加强对一些新的道德现象和道德问题的研究,从根本上克服单纯依靠上级行政指示或个别经验总结的做法,推动德育工作的科学化;

(3)、建立合理的德育工作评价指标体系;

(4)、提高广大教育者自身的道德素质,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榜样示范作用,建设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小环境;(5)、在德育目标上,重视学生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的培养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重视德育目标的层次化、系列化;

(6)、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篇2: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思想政治工作不是政治工作的全部,而是政治工作的一部分,主要是指政治工作中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实践活动,也就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性部分,或者说是思想性的政治工作部分。思想政治工作也不是思想工作的全部,而是它的一部分,即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或政治性的思想工作。

2、思想政治教育泛指人类所有阶级社会共有的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特指无产阶级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3、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特殊研究领域:人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品质的形成、变化和发展。

4、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领域的特殊矛盾:

(1)主体和客体、思想和行为的矛盾;

(2)主体意识形态和客体思想行为的矛盾;

(3)主体的正确思想政治意识与客体的错误思想政治意识的矛盾;

(4)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意识与非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意识的矛盾;

(5)主体传播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与客体思想行为的矛盾;

(6)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之间的矛盾。

5、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

6、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性科学。

7、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比较:的在于帮助人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主要帮助人们解决“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学则是一门科学,它以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实践活动为研究客体,其目的在与科学地然是和分析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各种现象,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主要解决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

8、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个人与社会;思想与行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内化与外化;教育与管理

9、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社会调查法;总结经验法

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根本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根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直接理论依据

(1)关于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理论

(2)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3)关于政治与经济辩证关系的原理

(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学说

(5)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

(6)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7)关于灌输社会主义意识的理论

(8)关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

(9)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

(10)关于执政党的建设理论

3、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旋律就是要帮助人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与否,要以是否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为根本标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好坏与大小,也要看它对人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人们的历史使命感、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积极性所起的作用如何而定。

4、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育学、社会学的关系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经济基础以及上层建筑其他部分的反映,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所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为其服务。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概括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两方面。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教育科学文化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内在地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既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也要靠思想政治教育保障其发展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和基础工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是要坚持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人们树立以马克思主义为知道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建设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形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未核心的时代精神,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

3、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和社会生活所能发挥的积极的有力的作用或影响。

4、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的构成:

A、个体性功能表现

个体的生存功能:(1)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需要的尊重,不能仅仅停留在人的物质需求的层面上,而是应引导人们实现从功利物欲到精神境界的升华,使人们执着于崇高的精神追求,并用这样的意义世界去引导和规约他的物质世界。(2)真正的教育应是一种既教人以生存手段和技能,使人能很好地把握物质世界,又教人以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使人能自主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精神世界的活动。

个体发展功能: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这一根本任务,将自身固有的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个体享用功能:是指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使每个个体实现其某种需要和愿望(主要是精神方面的),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和幸福,从而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B、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文化传播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创造功能)

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

1、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2、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操作目标),其作用在于把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机构或教育者个人身上。

3、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主要依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需求及思想实际。

4、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5、“四有”新人的内在精神素质: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引导人们形成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人们的法制纪律观念。

6、突出主旋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核心和重点就是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7、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只有当它及其要素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发生作用时,才会被看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如:自然环境)

2、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特点:广泛性、动态性、特定性、可创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强化或者减弱环境的某些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营造小环境)。

3、宏观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经济、政治、文化、大众传媒

4、思想政治教育的微观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组织(工作)环境、社区环境、同辈群体环境

5、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

1、思想政治教育以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因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规律首先就必须研究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

2、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具有稳定倾向性的多位立体结构,(是指人的思想品的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心理子系统包括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因素。人的心理是思想品德的基础,任何人的思想品德都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

思想子系统包括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

行为是思想品德的外显因素。

3、人的思想品德顺序,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又不完善到完善逐步发展的。

4、证统一过程。

外在因素影响制约过程:在环境因素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环境通过社会实践影响制约每个个体,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人的思想品德面貌;另一方面,个体在一定思想品德知道些的社会实践活动又反作用于社会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环境,并在改变环境的同时改造自身。

内在思想矛盾转化过程:(1)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人们内在的知、情、信、意、行诸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2)在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中,知、情、信、意、行这五个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3)思想政治教育所期望的、所要着力推动的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就是在教育作用的影响下,上述诸多因素相互作用、辩证发展,逐步达到发展方向上的一致和发展水平上的平衡的过程。

5、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1)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主客体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产物。

外部环境因素对主体能否产生影响,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关键不在环境因素本身,而在于接收者本身的主体因素,在于主体对客体因素的选择、消化、吸收状况,在于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之间的平衡和协调。

(2)人的思想品德是主体内在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结果。

6、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促使受教育者产生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以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7、对思想品德的诸多影响因素,可分为教育影响因素和环境影响因素两大类。是否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是区别自觉的教育影响和自发的环境一项的根本标志。

8、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9、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根据,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推动着它的发展,同时规定和制约着思想政治炯暗语过程的其它具体矛盾。

10、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矛盾: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受教育者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方式(条件)之间的矛盾。

1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规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规律;协调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使之同向发挥作用的规律。

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

1、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指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体或群体。简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者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2、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共同特征:阶级性;主导性;客体性

主导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起着诸要的引导作用。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教育者设计并控制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组织和引领教育对象参加教育活动,使教育对象逐步形成特定社会和阶级所要求的思想品德。

3、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能:教育职能;管理职能

教育职能: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扮演着组织者,传授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传授思想政治知识和品德规范;促使教育对象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引导教育对象思想品德想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4、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

5、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作用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也就是受教育者。

6、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征:广泛性;层次性;可塑性;主体性(重点)

7、科学地认识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方法:历史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立体分析法(重点);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8、青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青年的生理、心理特点

9、正确处理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关系:平等;理解;共享

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要素: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道德观教育。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基础。

3、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4、道德观教育的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恋爱婚姻家庭道德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1、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是人们依据思想政治炯暗语对象的客观规律,在总结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而制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准则。

2、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主要依据就只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

3、思想政治教育全部活动所涉及的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社会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二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经济工作、行政管理工作、文化教育工作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等社会平行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对应原则?)

4、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基本特点:辩证性;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

5、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方向原则;求是原则;民主原则;渗透原则;层次原则;激励原则(重点);主体原则(重点);示范原则

第十章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艺术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时事教育影响的基本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承担着传递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的使命,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理论灌输法;实践锻炼法;自我教育法(要善于激励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动机;善于营造自我教育的气氛;善于把个体自我教育与集体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榜样示范法;比较鉴别法;咨询辅导法——全部要掌握!

3、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创造性运动的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的总和。

4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

(1)运用语言的艺术(准确通俗;形象生动;语言风格力求多样化;注意语气语调的运用;

(2)选择时机的艺术;

(3)选择突破口的艺术;

(4)把握尺度的艺术

篇3:教育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一、根据行为主义理论,组织基本运算的训练

对数学的学习而言,简单技能训练可以视为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即对于依据某种法则,有一套操作程序的技能训练,其学习的达成依赖于一定的练习量。特别是对于能通过练习,其运用能达到相对自动化,很少或不需受意识控制的知识。

就目前高考而言,“多考一点想,少考一点算”,是一个努力的方向,但对于运算的要求还是颇高的,而考试时间有限,思维量又大,所以对于基本的运算,学生必须熟练。例如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一次不等式、二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等)的求解,指数、对数的运算,向量的基本运算,等差、等比数列中基本量的运算,甚至于立体几何中的法向量的应用,等等,都必须经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我们反对题海战,但高三复习也不能排斥一定量的练习。对于基本的运算,设计有梯度的练习,限时限量,让学生达到熟练,是必须的。

案例1: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线线、线面、面面关系是考查的重点。课上我和学生一起研究了法向量在判断线线、线面、面面关系,以及在求解线面角、二面角的大小、点到直线、点到平面的距离上的用途。在明确了法向量的用途后,同学们认识到正确求解法向量的重要性,在此我向同学们提出了求法向量的三个层次的要求:1.会算;2算得准;3.算得快。并辅以一定量的同一层次难度的练习题训练,统一格式要求,让学生边算边总结,在正确求解法向量上达到相对自动化的程度,这样就为法向量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根据CPFS结构理论,组织概念、命题的复习

具备优良CPFS结构的学生更能合理正确地表征问题,进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没有形成完善CPFS的学生,往往不能从多角度、多层面去观察问题,从而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在进行高三数学复习教学时,前面两年的学习已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数学概念和定理。如果复习时仅停留在书本上的层次,对概念、定理作简单的罗列,势必加重学生的记忆负担,这种“炒冷饭”式的复习,学生也往往会感到乏味,并在繁多的定理及综合性的问题面前头绪不清,对提高同学对概念和定理的认识帮助不大。我们应当同学生一起把先前所学的概念和定理穿成线,结成网,组成知识体系,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对课本上的知识点,我和学生一起对照《高考考试说明》结合课本进行梳理,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CPFS结构。我首先要求学生关注各章节内部的知识,对章节内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整合。然后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本的目录,组建章节与章节之间的知识网络,把各科的子系统网络编织成一张更庞大的、严密的、有序的、立体的数学知识网络来储存于学生的头脑之中,让学生在一个较高的高度掌握所学的知识。

案例2:在复习了三角函数、向量、解析几何之后,我从三角函数的定义出发,与学生一起组建了如下三角函数概念系的网络:

在此概念系中,我们看到了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其逆运用、三角代换、圆的普通方程和参数方程、辅助角公式、向量,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以及椭圆的普通方程和参数方程。跨章节地串联了三角、向量与解析几何中的有关知识。熟悉这个网络,一旦一个知识点被激活,必将激活与之联系的其它几个知识点,同时向四周扩散,使联系能够在网络中自动而快速地传递。熟悉这个网络后,它所呈现的知识点还可以进一步压缩为三角函数的定义,利于知识的长时记忆。

在与学生编制知识网络时,我提醒学生把知识点尽可能多地互相联结起来,以使得检索知识可从不同的通道,便于知识的提取。

案例3:在立体几何中平行问题与垂直问题这一部分,教材中命题多而且分散,复习时以线线、线面、面面关系为线索,整理形成如下命题系的网络:

学生脑中有了这张“网”,不但可以沿着这张网中的各条线路迅速找到证明平行问题与垂直问题的依据,而且可以为以后“一题多解”奠定基础。

在编结概念与定理网络的过程中,我还与学生一起挖掘其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使一个大的知识单元不仅含有知识点的网络结构,而且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等交织在一起的“图式”。

三、根据元认知理论进行解题教学

我校是一所较偏远的郊区中学,生源不太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不牢,很多学生对稍有综合性的题就无从下手,解题盲目,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能力薄弱。在复习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对学生解题过程的自我监控能力进行了训练。

首先从单纯性习题入手,这一类题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命题、法则和方法单一,学生较易入手。训练时学生每作完一题,我就请两到三个同学描述自己在解此题时的想法,并回答如下一些问题:(1)读完题后,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2)当解题遇到障碍时,你是否想过改换解题策略?3.解完题后,你对结果检验总结了吗?本题还有其它方法解吗?在刚开始的训练中对这些问题做一些提示,如第一问中还必须回答: (1) 把题设和结论中的文字语言改为数学语言、符号语言或图形语言了吗? (2) 有哪些知识可以联结题设和结论?在这一段的训练初,用于自问的问题要少,便于学生记住,而出示的数学题目不宜难,但这些自问的问题必须回答,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解题时养成自我提问的习惯,能自我监控,不再盲目,让学生明白原来解题也是有章可循的。有了第一层次的训练之后,我把重点放在了小综合习题的训练上,这一类习题是在较小范围内知识结合运用的论证题、计算题和作图题。从题设到结论有一到两个弯子,思维量和解题长度都在加大,有了第一阶段的训练后,大多数学生能通过对自己的提问,有目的地进行题设和结论的整合,得出一些新的可用的或待证(待求)的条件,在此提示学生重复对自己的提问,直至找到原已知和结论之间的知识链,从而解决问题。通过训练,师生一起讨论并整理出解题表,在高三的整个复习中都应用解题表解题,学生的解题能力必大有提高。

四、对高三复习过程中学生产生的过度焦虑及时疏导

由于高三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过度焦虑,部分学生数学本身基础不太好,对数学的学习缺乏信心,大大影响成绩的提高。对复习过程中学生产生的过度焦虑,一方面要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必须及时疏导。

首先,在高三开学之初鼓动士气,让学生做好吃苦的准备,同时帮助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实事求是地找出自己的优势与缺点,不妄自菲薄,提出努力的方向,不好高骛远,提高对失败和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充满信心地迎接高三的复习。其次,在复习的每一节课中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力争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有收获,特别是要增强数学成绩在中下等的学生的信心,让他们觉得数学课能听懂,只要努力,数学成绩就能提高。最后,对待学生态度和蔼,教师要与学生情感相融,让学生觉得数学虽然可怕,但数学老师可亲,由亲近数学老师,渐渐地亲近数学。对学生的期望要适度,“恰当的期望是鼓励学生学习上取得进步的动力,而过高的期望会给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压力”。

在复习之末,做好应试指导,对所学的知识,特别是要回归基础,比如:立体几何回归平面几何,回归结构图;解析几何回归坐标和方程,回归定义;排列组合回归枚举;数列回归等差、等比,回归基本量,等等,从基础的角度加以概括,让学生有举重若轻的感觉,考试时要以“稳”字当头,合理筹划,扬长避短,让学生满怀信心参加高考。

参考文献

[1]喻平.数学教育心理学[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4.

[2]涂荣豹.数学教学认识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李祥兆.知识分类与提出数学问题[J].数学通报, 2005, 11.

篇4:高三生物概念和原理复习

一、夯实基础,回归教材

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老师一定要带领学生阅读教材,教会学生阅读教材,正文的内容要读,小字的内容要读,旁栏的内容也要读,实验的内容也要读,而且对于重、难点知识要反复阅读,比较记忆的内容要反复阅读,再加以理解概念及原理的内涵和外延,最后才能将相关知识总结比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比如,教材中关于蓝、绿颜色的物质及现象描述的比较,通过阅读把它们总结在一起;教材中有关RNA的知识总结:可作遗传物质、可转运物质、可构成细胞结构、可作催化剂、可作合成DNA和蛋白质的模板等等。

二、构建知识结构图

构建知识结构图就是“找点、连线、建网”,教材中每大章或每小节都有自己的核心概念,构建结构图能将零散的知识清晰化、条理化,能将书本知识浓缩,突出中心内容,同时把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对老师来说,也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减少板书的内容;对学生而言,能够系统地复习生物知识,形成知识链条。每节课教师给定一个核心概念,围绕这个核心概念,通过适当的引导,将本章节的内容或者整套教材的内容,通过对学生的提问或者让学生上黑板填写的方式让学生完成教材知识到结构图的转换,理清结构图中的从属关系和并列关系,从大到小进行分支,这样整个知识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就体现得非常充分,这既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参与了互动,学习效果很快就会体现出来。

比如,变异的知识,首先将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再将可遗传的变异分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而染色体变异还分为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数目的变异,这样在分析遗传题中,当出现变异情况时,每种情况都考虑分析,才不会遗漏,比如,一株高豌豆(AA)作母本和矮豌豆(aa)作父本杂交,结果后代中出现了矮豌豆,问可能的原因,就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分析:(1)不可遗传的变异分析:子一代Aa可能受环境影响而表现为矮。(2)可遗传的变异分析:有可能是母本基因突变产生了a的卵细胞,从而产生了aa表现为矮的个体;不可能是基因重组,因为研究的是一对基因;有可能是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母本产生了缺失含A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的卵细胞,从而产生了a表现为矮的个体;有可能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母本产生了缺失含A基因的那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从而产生了a表现为矮的个体。

三、课堂教学问题化

提问是教师和学生沟通的重要工具.教学对话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最常见的活动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精心设计问题,注意知识间的联系,环环相扣,层次分明。

例如,在复习ATP时提问:(1)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哪些?细胞器有哪些?(2)原核细胞产生ATP的场所?(3)动物细胞产生ATP的场所和细胞器?(4)植物根尖细胞产生ATP的场所和细胞器?(5)植物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场所和细胞器?(6)无光条件下植物细胞产生ATP的场所和细胞器?通过这样的设置问题,让学生答题时注意,在不同的条件下该怎样去分析,从而减少失误,提高考试成绩。

四、及时的课后反思和总结

通过课后练习题来检查学生存在的知识盲点。安排练习时,避免数量太多,避免难题过多,避免速度过快,避免未做先讲或讲而不做,避免只练不讲。最关键引导学生对所做的练习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推敲,同时,引导学生增加对错题的积累量和对典型例题的拥有量。引导学生主动地将一些试卷上的典型错误及典型例题抄下来形成自己的错题集和典型题集,也就是做一题要懂一题而且要会一类,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在高考中就可以得心应手、充分发挥,取得好的成绩。

总之,在高三生物复习阶段,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方法,我认为要取得好效果最主要还是教师在备课时下足工夫,理清这节课的复习重点是什么,这节课将要解决什么问题,这节课将要提什么问题,这节课的课后作业重点是什么,只有这样,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起来轻松愉快,最终才能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篇5: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发展出现的问题:生态环境恶化(大气及水质恶化,温室效应);人口拥挤带来的交通问题;市中心地区发展出现衰退的迁郊现象。

城市化: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包括以下方面: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特征: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成正比;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希波丹姆模式:古希腊城邦时期出现的希波丹姆提出的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的一种城市规划模式,代表:米列都城。

田园城市理论: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于1898年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以及农民大量涌入大城市的城市病所设计的以宽阔的农田林地环抱美丽的人居环境,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的生态城市模式。卫星城市理论:卫星城市是指大城市管辖区范围内与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在生产、生活等方面,既有一定联系,又按规划建成自成体系的工业企业、住宅区和成套的生活服务设施,具有相对独立和一定规模的城市。

《雅典宪章》与《马丘比宪章》对比:《马丘比宪章》肯定了《雅典宪章》的某些原则的正确性,如把交通看做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道路应按功能性质进行分类,改进交叉口设计等,同时也指出把小汽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和制定交通流量的依据的政策应改为使私人车辆服从于公共客运系统的发展,要注意在发展交通与能源危机之间取得平衡;《雅典宪章》中认为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解决城市依照功能划分成区的办法,但是实践证明应该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马丘比宪章》还提出了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的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问题。

邻里单位:由美国社会学家佩里提出的,为适应现代城市因机动交通发展而带来的规划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住宅区结构从属于道路划分为方格状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居住区规划理论。思想要求:在较大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在同一邻里单位内安排不同阶层的居民居住,设置一定的公共建。基本原则: 1.邻里单位周围为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的内部; 2.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安全和交通量少的居住气氛; 3.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控制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使小学生上学不必穿过城市道路; 4.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校,它与其他的邻里单位服务设施一起布置在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上; 5.邻里单位占地约160英亩,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 6.邻里单位内的小学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有机疏散思想:伊利尔•沙里宁;《建筑十书》:维特鲁威。

城市设计研究及批评:吉伯特:《市镇设计》《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布罗西:《论新技术对城市形态的未来的影响》;格里斯:《美国景观的桂冠》;雅各布斯&阿普雅德:《走向城市设计的宣言》。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大卫多夫:《规划中的倡导与多元主义》《规划选择理论》;罗尔斯:《公正理论》;大卫哈维:《社会公正与城市》;约翰•弗雷德曼《女权主义与规划理论:认识论的联系》。

城市规划:任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任务是根据已有的国民经济计划和城市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落实国民经济计划项目,进行各项建设投资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本质是合理的、有效的和公正的创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这项任务包括实现社会政治经济的决策意志及实现这种意志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同时也包括实现这种意志的工程技术、生态保护、文化传统保护和空间美学设计,以指导城市空间的和谐发展,满足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

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收集和调查基础资料,研究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条件和措施;研究确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发展规模,拟定城市分期建设的技术经济指标;确定城市功能的空间布局,合理选择城市用地,并考虑城市空间的长远发展方向;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确定区域性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拟定新区开发和原有市区利用、改造的原则、步奏和方法;确定城市各项市政设施和工程措施的原则和技术方案;拟定城市建设艺术布局的原则和要求;根据城市基本建设的计划,安排城市各项重要的近期建设项目,为各单项工程设计提供依据;根据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提出实施规划的措施和步骤。特点:城市规划是综合性的工作;城市规划是法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城市规划工作具有地方性;城市规划是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城市规划具有实践性。

城市规划调查研究工作:现场踏勘:城市规划工作者必须对城市的概貌、新发展地区和原有地区要有明确的形象概念,重要的工程也必须进行认真的现场踏勘;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整理:主要应取自当地城市规划部门积累的资料和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专业性资料;分析研究:这是调查研究工作的关键,将收集到的各类资料和现场踏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加以系统地分析整理,去伪存真、由表及里,从定性到定量研究城市发展的内在决定性因素,从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这是制定城市规划方案的核心部分。

城市规划层面:城市发展战略层面的规划主要是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表达的是城市政府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方向的意志;建设控制引导层面的规划是对具体每一地块未来开发利用做出法律规定,工业布局风向影响:如果全年只有一个盛行风向,且与此相对的方向风频最小或最小风频风向与盛行风向转换夹角大于90度,则工业用地应放在最小风频之上风向,居住区位于其下风向;在全年又有两个方向的盛行风时,应避免有污染的工业处于两盛行风向的上风方向,工业及居住区一般可布置在盛行风的两侧。

用地分类:一类用地:是指用地的工程地质等自然环境条件比较优越,能适应各项城市设施的建设需要,一般不需或只需稍加工程措施即可用于建设的用地。二类用地:是指需要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改善条件案后才能修建的用地。三类用地:是指不适于修建的用地。城市用地分类: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户数(户)

人口(人)居住区 10000~15000 30000~50000 小区 2000~4000 7000~15000 组团 300~700 1000~3000

密尔顿•凯恩斯:在布局上改变了传统的邻里单位的概念,将商业服务设施、学校等设置在街区边缘和交通干道附近,为各街区居民提供多个选择的机会,同时还将无污染的小工业设于街区内,形成“环境区”,居住用地无明显的等级构成的区划。

工业协作:目的:按照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工业,可大大节约用地和建设投资,最大限度实现原料和“三废”的综合利用,改善城市的卫生状况,更重要的是便于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工业的统一布置,也能使建筑布局完整,从而改变工业区的面貌。包括:产品、原料的相互协作;副产品及废渣回收利用的协作;生产技术的协作;厂外工程协作;动力设施的协作;备料车间及辅助设施的协作;地方工业部门的协作;厂前建筑的协作。

公共设施分布规划要考虑以下方面:公共设施项目要合理的配置;公共设施要按照与居民生活的密切程度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公共设施的分布要结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考虑;根据公共设施本身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布置;公共设施布置要考虑城市景观组织的要求;公共设施的分布要考虑合理的建设顺序,并留有余地;公共设施的布置要充分利用城市原有基础。

城市绿地指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地率;绿化覆盖率。

城市规划体系内容:一化二系三结构,即预测各发展阶段区域城市化水平,规划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以及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系统和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研究各城镇的人口规模等级结构、各城镇在体系中的职能结构以及城镇的布局空间结构。

自然增长:指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即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通常以一年内城市人口的自然增减数与该城市总人口数之比的千分率表示其增长速度,称为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

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要满足辐射各种管线及与人防工程相结合的要求。

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原则:压力管让重力自流管;管径小的管线让管径大的管线;易弯曲的管线让不易弯曲的管线;临时性的管线让永久性的管线;工程量小的管线让工程量大的管线;新建的管线让现有的管线;检修次数少的和方便的管线,让检修次数多的和不方便的管线。居住区规划的内容: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确定规模,即确定人口数量(或户数)和用地的大小;拟定居住建筑类型、数量、层数、布置方式;拟定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允许布置的生产性建筑)的内容、规模、数量、标准、分布和布置形式;拟定各级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对外出入口位置。停车辆和停泊方式;拟定绿地、活动、休憩等室外活动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拟定有关巾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

居住区规模影响因素: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城市道路规划方面的影响;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关系;住宅的层数对居住区人口和用地规模也有很大的影响。

居住区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以居住组团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以住宅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居住区道路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居住区内部道路主要为本居民住区服务,应根据功能要求进行分级;道路走向要便于职工上下班,尽量减少反向交通;应充分利用和结合地形,尽可能结合自然分水线和汇水线,以利雨水排除;在进行旧居住区改建时,应充分利用原有道路和工程设施;车行道一般应通至住宅建筑的入口处,建筑物外墙面与人行道边缘的距离应不小1.5米,与车行道边缘的距离不小于3米;尽端式道路长度不宜超过120米,在尽端处应能便于回车;如车道宽度为单车道时,则每隔150米左右应设置车辆互让处;道路宽度应考虑工程管线的合理敷设;道路的线型、断面等应与整个居住区规划结构和建筑群体的布置有机地结合;应考虑为残疾人设计无障碍通道。

用地平衡表的作用:对土地使用现状进行分析,作为调整用地和制定规划的依据之一;进行方案比较,检验设计方案用地分配经济性与合理性的依据;审批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的依据之一。

城市中心交通组织:市中心等居民活动大量集中的范围内的交通以步行为主;疏解与中心活动无关的车行交通;中心区四周布置足够的停车设施;发展立交,设天桥、隧道,人车分开;中心区规模相当大时,可划定一定范围作为步行区。

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指国家确定的、在城市中不可移动的文物,以及城市中的历史遗迹、历史遗址、古代和近现代杰出人物的纪念地、古木、古桥等构筑物。目的:对构成人类记忆的历史信息及其文化意义在城市中的具体表现进行保存,使新的作用和活动与历史城镇和城区的相适应,确保历史城镇和城区作为一个整体和谐关系,并适应城市持续发展的需要。

篇6:化工原理实验考试复习

一、考试题型

选择题(10小题,20分)、判断题(10小题,10分)、简答题(4小题,40分)、数据处理题(2题,20分)、流程分析或设计题(10分)(应化与环境)

二、考试范围

所做的全部实验内容,重点是流动阻力测定、泵性能曲线测定、传热系数测定(K、α)、精馏、吸收等。

三、要求

1、实验室所用的测量仪表(温度、流量、压强等测量仪表,有哪些类型?);

2、流体流动实验一至实验

五、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部分回流精馏实验是如何保持连续稳态流动、稳态传热、稳态传质的?

3、完成实验所用的关键设备、结构特点与作用(传热,吸收,精馏);

4、实验基本原理(传热,吸收)

5、实验操作步骤(操作要点)(流动阻力测定,流量计校正),如何操作,同时还要求掌握为什么这样操作(泵性能曲线测定);

6、数据处理为流动阻力系数λ、传热膜系数α、精馏进料线方程与操作线方程等;

7、通过实验测量出的数据说明问题(吸收、传热、精馏);

8、根据实验测定任务,要求找到使用哪些测量仪表?并通过原理分析说明为什么设置这些仪表?(应化与环境专业)――相关内容: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吸收实验。

9、给定一个实验测定任务,要根据实验原理分析,知道应该测定哪些参数?设置什么测量仪表?并画出流程装置图(在图中标注设备与仪表)――相关内容:气-汽对流传热综合实验、吸收实验。

10、简答题为泵操作方面、吸收、传热、综合内容各一题。

四、分值分配

动量传递部分:35分左右热量传递部分:20-25分

质量传递部分:30-35分综合部分:10分左右

分析与设计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

1、设计一套实验装置要求既可以测量对流传热系数,又可同时测量总传热系数,标注仪表、仪器名称。说明需要测量那些参数?

上一篇: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应用概论论文下一篇:银行异地值守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