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雷锋电影的观后感

2024-04-24

看雷锋电影的观后感(共9篇)

篇1:看雷锋电影的观后感

看雷锋电影观后感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老电影,知道吗?那可是大名鼎鼎的雷锋呀!

雷锋这个人特别爱帮助人,走到哪帮到哪,这不电影中演到他来到盖楼工地,看到一位老大爷挺辛苦,便主动帮忙,看到身穿军装的他,工友们猜他是好事做了一火车的雷锋时,他却默默的干完活走了。

一个下大雨的傍晚,一位乡下老婆婆抱着外孙到城里找女儿迷失了方向,雷锋帮助她抱孩子并帮她找到了女儿家,尽管他全身湿透,当主人邀请他避避雨时,不爱张扬的他却又一次选择了离开。

我为我们国家出了个雷锋而感到骄傲,更要学习他的这种品德!保定市乐凯小学三年级:张心怡

篇2:看雷锋电影的观后感

篇一:看雷锋电影>观后感

星期四下午,老师组织我们观看雷锋的>故事。雷锋叔叔那种助为人乐、、勤俭节约、舍己为人的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一个镜头:一天傍晚,天突然下起大雨,雷锋见路上有一位大娘手里拉着小孩,身上又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着。雷锋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娘是从外地来看女儿的,要去十几里外的苏家屯去。她着急地说:“同志啊!今天的雨都把我浇迷糊了,这还有孩子,就算我哭也哭不到啊!”然后雷锋把雨衣披在了大娘身上,背起那个孩子冒雨朝苏家屯走去,一直走了两个多小时,才把她们送到。送到之后,大娘想好好谢谢雷锋,可是,雷锋刚送到门口就立刻走了,一会儿也没有休息。

还有一个镜头:有一天,雷锋的战士王大力帮全部战友洗衣服和袜子。等到雷锋晾衣服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袜子不见了,他就四处去寻找。这时。王大力说:“雷锋,你有那么多存款,还舍不得给自己买一双袜子。你瞧,你这双袜子穿在脚上不嫌难受?”雷锋说:“只要不耽误我的工作就行了。”王大力又说:“你不觉得难看吗?”“咱们军人不是把袜子穿给别人看的。”他每月只有6元钱的补助,他却把钱全存进了银行,一年又一年过去了,雷锋把省下来的钱全都捐给了灾区人民,可是他自己却舍不得买一双袜子。雷锋叔叔是多么舍己为人啊!

雷锋叔叔最后因公殉职了,但他的精神是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雷锋叔叔我为你感到骄傲、自豪!以后,我要以您为榜样,向您学习,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将来好为我们的祖国做出贡献!

篇二:看雷锋电影观后感

前几天,我们学校组织我们看了一场使我现在还记忆犹新的电影,叫《少年雷锋》。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雷锋小时候的悲惨生活和经历。在电影中,我几次留下感动的泪水。

走出电影院,我等妈妈来接我,心中感慨万千,雷锋小的时候多么悲惨,哪能和我现在的舒适生活作对比?妈妈已经来接我了。

回到家里,妈妈去做饭,我又想到雷锋,他是多么的可怜、多么的不幸、多么的孤单、多么的悲惨啊!爸爸被日本鬼子活活打死,妈妈给地主家里干活,被汉奸刘绍礼强奸了。妈妈悲痛万分,含辱自尽。哥哥到镇上的染坊学徒,被活活累死。留下了不幸的雷锋成了孤儿,吃不饱、穿不暖,还经常遭到地主的毒打。我想着想着,又一次流下了同情的泪水。

妈妈把饭做好了,叫我吃饭,我才从电影的情节中走了出来。吃着香甜可口的饭菜,我不禁又想起了雷锋,他每天吃的是什么?是剩菜剩饭,有时连剩菜剩饭都吃不上。我想着想着,又一次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旧社会有多少像雷锋这样的苦孩子,我深感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雷锋虽然他生活贫穷,但他有一颗报效祖国的心,他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他常常帮助别人,吃苦耐劳,经常做好事,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雷锋那么小就懂得报效祖国,我们应该从现在起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一个报效祖国,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篇三:看雷锋电影观后感

雷锋的事迹听说过,但是感受并不是很深刻,今天,看完了《雷锋在1959》这部电影后,雷锋光辉而又伟大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的心中思绪万千。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芒。他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他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平凡的,然而正是这无数的平凡构成了他的伟大。作为一个普通士兵,他用他那短暂的二十二个春秋铸就了生命的辉煌,放出了熠熠的光辉。

通过此次观看,才深深的体会到雷锋精神是怎样感动每一位观众的,一幕幕的感人事迹频繁的打动着我们的心,情不自禁间热泪已划过脸颊。我还深深的记者雷锋的那几句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感人诗句:“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在弓长岭区生活和工作点燃了雷锋精神的星星之火,就是在这里,雷锋写下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缺点要像秋风扫落叶,对待敌人要像冬天一样残酷无情!”“我懂得一朵花打扮不出春天来,只有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的道理。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等20篇我们耳熟能详的光辉日记。同时,影片也为我们还原了一个真实高大的雷锋,一个生动亲切的邻家大哥哥。初到焦化厂,看到师傅因自己身材矮小不喜欢自己,雷锋也会委屈,也会有情绪;身边的工友忍受不了条件的艰苦要当“逃兵”,雷锋赌气喊出的话是“以后你永远不要说你是毛主席家乡的人”;甚至在这个雷锋身上,偶尔还会玩点小伎俩,耍点小聪明:到焦化厂报道、征兵动员会,为了掩饰自己身材矮小,竟偷偷在自己脚下踩个箱子,在屁股下塞个行李包。

除此之外,19岁的雷锋也曾有过一段温馨美好的青春恋情。他和小易之间,没有山盟海誓,没有卿卿我我,甚至没有一句表白,唯一拥有的只是彼此心照不宣的默默关心和互相支持。离开鞍钢总厂的时候,雷锋送给小易一本日记本,寄以>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互勉;为了保护用于建造厂房的水泥不被大雨淋湿,雷锋把自己的被子盖在水泥上,事后小易主动为他把被子烤干、缝好;而小易在明知道如果雷锋参军入伍,心爱的“雷锋哥哥”就有可能离开自己的情况下,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她还是坚定地支持雷锋,展现了真爱的无私。入伍欢送会上,小易深情脉脉地为心爱的人戴上大红花,不舍地站在雷锋身旁。此时,她多想像旁边那对恋人一样,和雷锋离得近一点,靠得紧一点,悄悄地牵一下对方的手。但是,小易的手满怀期待地动了几动,终于没有得到回应,只能失望地缩回。懵懂的雷锋,此时正沉浸在欢欣鼓舞的兴奋中。

雷锋精神同样是常读常新的。梦想,主见和坚持,征兵消息传来,这个一直怀揣军人梦想的少年推土机手便毫不犹豫地选择报名参军,甚至在工厂领导不支持、身体条件不符合、部队不愿接收等诸多阻力面前,他也不曾丝毫动摇过。为了梦想成真,他用尽办法,软磨硬泡,终于打动各方,实现夙愿。由此,雷锋身上的“螺丝钉精神”就增加了新的内涵,它不仅意味着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更意味着主动的寻找、执着的坚守和不懈的追求。这样的雷锋,离时代更近。

篇3:看雷锋电影的观后感

《电影艺术词典》上对于喜剧的定义是“以产生笑的效果为特征的故事片”。《辞海》中对喜剧类型的定义则是“一般以讽刺或嘲笑丑恶落后现象, 从而肯定美好, 进步的现实或理想为重要内容”。康德试图揭示笑的本质:“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转化为虚无的感情。”鲁迅认为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喜剧的核心在于“寓庄于谐”, 喜剧看似十分轻松, 但是真正有价值的喜剧片绝不仅仅只是“笑”, 真正有价值的影片是在反思中实现对现实的自我超越, 也就是说, 喜剧除了观赏效果上的“笑”也要笑着反思, 笑着超越。

二、中国喜剧电影近20年来的四个高潮时期

中国的喜剧在近20年的发展, 是突飞猛进的, 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喜剧电影, 笔者把它们主要分成了四个高潮:港式“无厘头”喜剧, 冯氏“冷幽默”喜剧, 宁氏“疯狂”喜剧, 还有徐氏“囧”喜剧。

1. 港式“无厘头”喜剧

港式“无厘头”喜剧是以周星驰为代表人物的香港喜剧电影, 无厘头的意思就是做事情说话没有道理缘由和中心, 不连贯不统一, 神经兮兮。港式“无厘头”电影的最大特点是以“恶搞”为中心。首先是对于经典的恶搞, 周星驰电影中有大量的对于经典文本, 经典电影桥段的拼贴和戏仿, 让观众在忍俊不禁当中会产生一种瓦解崇高, 瓦解经典的快感。然后是“恶搞”式的表演, 周星驰电影的一个表演特点就是夸张, 动作, 表情, 甚至是服装, 妆容, 都体现出了他“恶搞式”的风格。

2. 冯氏“冷幽默”喜剧

说到中国的贺岁喜剧片, 不得不提的一个人就是冯小刚, 他的一系列与葛优合作的喜剧片, 例如《不见不散》《大腕》《没完没了》《甲方乙方》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票房成绩, 也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甚至超过了同时期引进的很多好莱坞大片, 其实冯小刚的这一系列影片的策略十分简单, 就是“本土化”也就是俗话说的“接地气”。京味儿十足的对白, 调侃而带有黑色幽默的台词风格, 在《天下无贼》中, 毛贼的抢劫用语令人忍俊不禁“IC IP IQ, 通通告诉我密码”“报告, 我的IQ你用不了”这种委婉但是又戏谑的表达方式在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台词中的情感魅力。

3. 宁氏“疯狂”喜剧

2006年, 青年导演宁浩的一部《疯狂的石头》让他一举成名, 红遍全国, 随即, 又逐步推出了“疯狂”系列的电影, 着实在中国喜剧电影界掀起了一阵“宁氏疯狂”的风暴。其实总结一下“宁氏”喜剧的特点主要有:第一, 为每个人物设置口头禅, 运用语言来使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突出。比如麦克的那句经典的“我顶你个肺”和道哥的“素质”更是一度成为年轻人的口头禅。而宁浩这一点不得不说是延续了冯氏喜剧的喜剧特点。第二:混搭, 糅杂。首先是语言的糅杂, 运用方言的特殊语音来制造笑点, 《疯狂的石头》中, 大量的运用了各地的方言, 而其主要是四川话, 然后混搭着唐山腔, 和港台腔, 制造出了又一轮的笑点。然后是风格的混搭, 既有土到掉渣, 也有高大上, “土洋”的碰撞, 和带有狂欢式的风格, 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喜剧效果。

4.“囧”式喜剧

《人在囧途》是由王宝强、徐峥等主演的一部喜剧电影。影片将春运作为整个故事的背景, 影片讲述了玩具集团老板李成功 (徐峥饰) 回长沙过年, 在骗子情人的逼迫下准备过年后跟老婆离婚。在机场遇到了前往长沙讨债的“资深”挤奶工牛耿 (王宝强饰) 后, 霉运不断。影片上映后, 在众多国外大片的夹击下仍然获得了十分可喜的票房成绩。这之后出现的《泰囧》更是超越前者, 创造了中国喜剧电影的票房奇迹。

三、“囧”式喜剧与其它三种喜剧的融合

1.“囧”式喜剧和港式“无厘头”

港式“无厘头”的幽默就是把看似没有逻辑性的情节用夸张的表情, 夸张的动作来表现笑点, 周星驰的电影中的人物动作, 要么是现代人的言行方式演绎古代人, 要么就是古代人的强调表现现代人的迂腐, 情节发展更是不受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 自由任意。笑点基本是凭空而来, 而且, 基本与平民生活毫无关联。

“囧”式的幽默则把港式的无厘头进行了合理化, 更多是一种“戏谑”而非“恶搞”这种“戏谑”在《泰囧》中王宝宝给高博用做葱油饼的方式按摩的时候, 也是引起哄堂大笑, 让人不得不记住。这种贴近生活的笑点, 让观众观影过后, 现实生活中间遇到相似场景的时候, 也会想起电影情节, 顿时忍俊不禁。

2.“囧”式喜剧和冯氏“冷幽默”

上文提到, “囧”系列喜剧电影吸收了相当多同类型电影的喜剧特色, 首当其冲的就是冯氏“冷幽默“的台词艺术的吸收。

同样是让人拍手叫绝的幽默台词, 冯氏幽默比“囧“式幽默更多了古典的味道, 是“冷嘲热讽”后者讽刺更为直接, 更具有现代感, 如果说冯氏幽默是平民知识分子的幽默, 那“囧”系列则比其更“接地气”更具平民趣味化, 台词搞笑而且具有相当浓厚的生活气息, 一时间成为脍炙人口的时尚流行语。

“囧”系列在台词艺术上相比于冯氏幽默可能缺乏“妙语连珠”感, 但是他直接, 巧妙, 生活的幽默方式却也十分被大众接受, 不能不说, “囧”系列在冯氏幽默养分的吸取上, 做的十分不错。

3.“囧”式喜剧和宁氏“疯狂”

“囧”式在这一点上, 却有着另一种味道的“疯狂”。首先是差距极大的一对搭档, 一个“高富帅”徐峥, 一个“矮矬穷”王宝强,

宁氏的“疯狂”里总是有着大人物不愿意真诚的去面对小人物的社会, 自视清高到最后, 铩羽而归。“囧”式有着相反的结局, 大人物不真诚的面对小人物的社会, 到最后, 被小人物的真诚感动, 放弃自己的清高, 这也就是宁氏与囧式所传递不同的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关系。

四、结语

“囧”系列影片不仅是在其喜剧电影的类型中吸取养分, 也从其它类型电影当中得到启发, 从而使影片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票房收益。金丹元说“喜剧的核心在于“寓庄于谐”, 喜剧看似十分轻松, 但是真正有价值的喜剧片绝不仅仅只是“笑”, 真正有价值的影片是在反思中实现对现实的自我超越, 也就是说, 喜剧除了观赏效果上的“笑”也要笑着反思, 笑着超越。”“囧”系列电影做到了这一点, 他不应该仅仅只被当成一部喜剧电影来欣赏, 它背后所展现的人文思考和魅力, 是需要慢慢咀嚼的。

参考文献

[1]彭吉象.影视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增补版.

[3]金丹元.电影美学导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4]李一敏.《人在囧途》喜剧效果背后的人文思考[J].电影评价, 2012 (7) .

[5]韩明.从“冯氏幽默”到“宁氏疯狂”——窥探二十年来中国喜剧电影新变化[J].文艺生活, 2013 (1) .

[6]魏征, 万君之, 朱俞仿, 姬容昱.中国喜剧电影的八个印记[J].movie, 2011 (2) .

[7]余秀才, 李泉泉.《人在囧途》幽默的讽刺与温情的反思——兼论该影片对湖北影视业发展的启示[J].媒体时代, 2013 (1) .

篇4:看不见的电影

过去评价中国电影业的发展状况,更依赖一些宏观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那些更直观、更细节的变化——诚然,近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主要是由市场和资本驱动,但资本本身并不能带来发展。市场和资本带来的只是需求和机会,真正的发展是在产业链各环节努力满足其需求的过程中实现的,这也是真正能留在产业内部的资源。

几年前,但凡具备一定规模的本地电影项目,只要是对专业程度稍有要求的技术环节,无论是数字中间片、后期制作、CG特效还是预告片,高价求助海外成熟团队几乎是惟一选择。

近两年情况明显有所变化:国产电影各技术环节中“中国制造”的比例越来越高。刚刚在今夏创造了国产片卖座纪录的《画皮Ⅱ》就是典型案例:这套以视觉效果为主要卖点的魔幻大制作的技术制作基本是由本地团队主导完成的。

如果说近年来市场规模、制片数量和终端建设速度等方面的发展凸显了中国电影“做大”的趋势,那么幕后制作技术领域的发展则显示了本地电影业在“做强”方向的努力。

可以从两个维度观察电影幕后制作业的当前状态:一是产业分工趋于精细化,二是国际间的互动日益增强。

相较几年前,国内电影幕后制作所涉及的各领域几乎都有新兴本地独立团队出现。这说明国内电影市场前些年持续增长所产生的新需求和新机会,开始渗透到产业的一些较深层面。例如本刊之前曾关注过的预告片制作,正是在最近两三年间,本土相关品牌团队逐渐发展起来;新热点3D方面,目前国内相关各项技术服务也在聚合,正在形成电影幕后制作领域的一个新增长点;还有以往主要依赖海外代工的本地特效公司,近来也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转回本地市场……这些变化在为本土电影制作者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中国电影的面貌。

电影是一门国际性生意,也是一门国际性产业。电影幕后制作的国际合作近年来得到强化,尤其是近两年,出现了一个海外特效公司来华的高潮,国内公司也通过资本等手段实现了反向输出。最近小马奔腾收购数字领域(Digital Domain Group)就是一个代表性案例。其间人才的互动更是日益频繁。此外,相比以往的一味向国际标准看齐,现在越来越多的本地、海外团队也越来越重视对中国本地电影业特殊需求的适应。

跟时下制片、终端等环节一些已经初具规模的公司相比,现在从事幕后制作的市场主体大多是具有浓厚个人色彩的小团队。人才是电影业的关键,这一点在创作等艺术性层面早已被广泛接受,技术领域同样需要“以人为本”。我们曾把自己的落后单纯归结于技术、设备的落后,然而当硬件的问题逐渐解决,人才等“软件”间的差距才凸显出关键性。目前国内幕后制作领域的一个普遍性难题是:先进设备的数量远多于真正能够驾驭这些设备的人才。

此外,本地电影业幕后制作各环节的要件虽已逐渐齐备,但实际体现出的效果仍显零碎。另一主要挑战在于制片等传统层面需要提高生产组织、管理能力,以更好地对接技术领域的发展。从这个角度说,电影幕后领域的发展实际上正在推动中国电影产业在专业化方向上前行。

篇5:看雷锋电影观后感

昨天,我在学校里看了一场雷锋的电影,看了电影我知道了原来雷锋是一名解放军,他常常为人民服务,有一次,一个大娘要去沈阳,可是她车票没了,雷锋用自己的钱给她买了一张到沈阳去的车票,她说:“同志,你叫什么名字?”雷锋说:“我叫解放军。”……

看完了电影,让我知道了雷锋叔叔是一个做好事不留姓名的人,他那无私奉献、无偿服务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篇6:看雷锋电影观后感

电影开始了,虽然是黑白电影,但是我们还是认认真真地看电影。

电影讲的内容是:有一个人叫雷锋,有一次,他去帮建筑工人搬砖块,建造牢固的房子。又有一次,雷锋捐了100元给了灾区的一引起人民们。还有一次,雷锋假装王大力,把自己省下来的20元钱捐给了王大力的妈妈,让王大力的妈妈以为是王大力给的。

篇7:初中生看雷锋电影的观后感

雷锋在练习手榴弹掷远时,由于个子小,体质弱,他费尽力气,总是及不了格。雷锋心里十分不安,他想:我一个人不及格,会影响全班的训练成绩,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连个手榴弹都投不远,怎么保卫祖国?他撂下饭碗,抓起教练弹,又跑到操场去了。他暗暗激励自己:达不到目标,我决不罢休!

操场上覆盖着冰雪,被风呼呼地刮着,扬起的雪粉直扑脸。他不管雪冷风寒,用劲甩甩胳膊,运运劲儿,又开始练投弹了。他知道自己投弹不及格的主要原因是臂力不够,为了增强臂力,他不管投多远,只要教练弹一出手,马上就追过去,抓起来再往回投,往回跑,真像一只小老虎,来回奔跑在操场上。

十几天过去了,雷锋没有白练,终于超过了及格标准。

我要学习雷锋叔叔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他为了使自己投弹及格,不影响班里的成绩,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连续进行投练,甚至把胳膊练得又肿又疼。他牢记毛主席的教导,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不怕苦、不怕累,并且他时刻激励自己要克服困难,做一名优秀的革命战士。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战胜了困哪,达到了及格标准,为班里争了光。

篇8:看雷锋电影的观后感

一、由宣传而传播, 范围的溢出使效果面临新的检验

宣传无疑是一种特殊的传播, 当前“雷锋精神”的接受困境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宣传过程中面临的瓶颈。提倡“雷锋精神”作为群众政治运动的产物, 产生之初就带有明确宣传色彩, 它通过发动群众运动, 鼓励全民参与, 伴随着对雷锋个人形象的美化提升将明确阶级情感、互助互爱、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等精神发挥到极致, 作为自上而下的宣传案例来看, 它在特殊年代取得了明显的成功。但是时移世易, 今天的“雷锋精神”已经超出了宣传者期冀的范畴, 朝着更广泛的传播、尤其是大众传播范围发展, 它先前在宣传领域取得的成果, 必然要面临新的效果检验。

这种检验从各种方面展开, 首先是真实性面临检验, “雷锋精神”的宣传过程主要借助的文本是:1.雷锋日记的出版;2.雷锋或雷锋助人形象摄影、招贴画;3.雷锋事迹报告。这些文本的真伪在信息闭塞的年代无从得到验证, 宣传者对材料的选择过程局限在有限的知晓范围内, 普通受众无从判断真伪, 而信息时代的技术为信息鉴别提供了工具便利, 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方式已经不是单向或双向的, 而是放射状的, 每个IP地址都可以建立起一个信息发布的自媒体平台, 如此, 雷锋日记或者事迹报告一旦与真实情况有偏差, 必然会被广而告之, 雷锋形象的真实性存疑, 也必然导致人们对雷锋精神、“学雷锋”活动的认同感降低。

其次是传播主体的主动权面临检验。范围的溢出, 带来宣传主体和传播主体的角力, 这两者在早期曾经是统一的, 但是在当下语境中却出现了偏差, 甚至产生角力。以往的宣传活动无疑是以意识形态构建为宗的政府主导的, 1963年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以后, 借助领袖的力量, 轰轰烈烈的全国性运动在各地展开, 如果说“在中国这个崇拜权威的社会里, 借助权威而实现的政治传播效果自然非同一般”。[1]那么现在, 进入更广意义上的大众传播领域的“雷锋精神”的传播主动权无疑被部分地转移到精英知识分子手中。这些人扮演的正是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在传播效果研究中提及的意见领袖的角色, 这些意见领袖对威权体制的警觉和对事实真相的执着, 导致并引爆了大众对探究雷锋真实经历的热情, 公众话语权的获得也促进了网络言论空间的信息爆炸, 甚至恶搞的段子层出不穷, 比如“那些年, 摄影记者神一般的存在”、“老奶奶被扶得都回不了家了”、“今天扮老奶奶帮助了好几位‘雷锋’”之类调侃, 消解了集体“学雷锋”活动的严肃性。

再次, 传播行为和传播媒介本身传达出的信息使效果面临检验。传播行为和传播媒介本身都是形成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这是麦克罗汉“媒介即讯息”的主要观点, 雷锋精神在当代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官方媒介、党报党媒, 传播行为则主要是党、团支部组织开展学习雷锋的集体活动、成果展示、汇报演出等。官媒党媒以及党团活动本身传达出来的强制性, 使受众产生接受上的抗拒心理, 践行雷锋精神似乎成了一种政治任务, 而非经由受众内在体会之后主动表露的结果。另外, “媒体对某件事物的大肆渲染, 到了广大群众至少是安排报道的人看来, 一致认为已经宣传过头的时候, 就会产生严重的不利后果, 这是一条共同的规律”。[2]

二、传播环境与受众心理的变迁:不可忽略的外因

雷锋精神的诞生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它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新的执政党思想整风的结果, 是20世纪六十年代国家意识形态构建的产物, 是毛泽东思想在社会道德领域无可否认的标杆。[3]随着现实社会环境和大众心理的变迁, 雷锋精神的传播必然要受到这些外因的影响。

受众心理研究一直是传播效果研究的题中之义, 相关研究表明, 受众对于与自身相关度高的信息接受度更高, 即求同心理。生于旧社会、长在新时代:雷锋的人生经历实际上是20世纪六十年代一种典型的个体命运;“他”捡牙膏皮、补袜子的行为又与当时国弱民贫的社会现实相呼应;他不是高高在上的英雄领袖, 而是得到领袖认可的、现实生活普通的一员, 是可亲近、可模仿的。这种与受众在认知、心理上的接近性, 为当年象征着集体主义、革命道德的雷锋精神在受众中获得情感认同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当下中国社会大众心理早已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例如追求个性独立、反感整体统一、消费和娱乐心态等, 对于当今受众来说, 雷锋精神作为意识形态一元化时代的产物, 不再纯粹是一种道德参照标准, 更加是一种政治符号, 它与附着其上的国家民族想象, 必然难逃被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驱使下的受众解构的命运。最典型的解构如受众开始好奇既然雷锋做好事不留名, 怎么还会有做好事时候的照片?雷锋到底是自愿做好事, 还是被迫的?至于白天打着手电看“毛选”的照片那就更假了......由是, 受众通过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选择性理解来影响传播过程, [4]加之情绪抵触和不信任的心理基础, 使得对雷锋精神的正面传播难以产生理想效果, 甚至遭到戏谑、反讽, 所以才衍生了微博、论坛、社交网站上那些点击率、转帖率极高的对雷锋形象及雷锋精神的恶搞和段子。而这些网络工具的高频使用者, 同时正好是雷锋精神最主要的目标受众———青少年, 传播效果可想而知。

传播环境同样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外围因素, 六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思想状态经历了重大变迁, 特别是经历20世纪八十年代的新启蒙文化和九十年代消费文化的洗礼, 社会转型期对文化阐释宽容态度, 无疑为主流话语之外雷锋精神的重新解读提供了空间。同时, 大众文化和市场化经济的参与又为这种解读推波助澜, 一直到现在, 国家意识形态对文化阵营出现的变化也是相对温和宽容的, 这种环境下, 雷锋精神被唱成流行歌曲 (《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被改编成微小说段子 (《就叫我雷锋吧》) 、甚至被搞慈善秀的商人用做炒作的对象, 都在各方的接受范围之内。

三、雷锋精神与雷锋形象的混同:偶像坍塌以致其精神受疑

主流话语中对雷锋精神的阐释有一个变迁的过程, 从1963年以来, 20世纪对雷锋精神含义的阐释经历的几次变迁从《人民日报》的报道中可见一斑:“文革”初期立足点是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中“爱”的层面;1973年-1976年的重点是“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中“憎”的一面;1977年3月5日的《人民日报》中, 雷锋宣传第一次以社论的形式出现, 在社论中, 周恩来的题词成为对雷锋精神的“精辟概括”:“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到了八十年代,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 “钉子”精神得到了新的阐发, 被定义为“勤奋学习文化科学技术, 努力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的精神;1983年-1989年, 改革的需要被进一步融入雷锋精神, “傻子”精神和“螺丝钉”精神被概括出来;1990年关于学习雷锋精神的社论再次出现, 雷锋精神被定义为:一种奉献精神、牺牲精神, 其核心是共产主义精神;1993年纪念为雷锋题词三十周年的大会上, 胡锦涛的讲话再一次全面总结雷锋精神在新形势下所要求的表现形式, “钉子”精神被概括为“努力学习、刻苦钻研,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螺丝钉”精神被提炼为“立足本职, 忠于职守”, 雷锋精神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道德风尚, 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雷锋精神中所包含的传统美德, 被总结为爱国主义精神, 它在新形势下的要求就是“树立集体主义思想, 坚定社会主义信念”。[5]当代对雷锋精神的注释被浓缩为“助人为乐、爱国精神、热情似火、默默无闻、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忠于革命忠于党和钉子精神”这几条要义。

早在八十年代末, 《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就指出, “雷锋作为一个典型个人, 从他的事迹汇总可以直观或派生出许多可贵的精神, 但雷锋精神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精神, 其实质和精髓我认为不应该随意用‘政治剪刀’去‘剪裁’……一个社会进步的精神丰碑, 怎能成为任人捏塑、为我所用的‘七巧板’、‘橡皮泥’”![6]经历了数次宣传上的功能转型, 雷锋精神给受众造成的印象几乎是可以根据执政需要随意截取衍生的, 以至于到了新世纪大众主体意识回归之后, 随着史料的曝光和挖掘, 对雷锋真相的还原甚至夸大其词, 使得这个过去五十年间被官方塑造出来的平面、单一的“革命青年”形象, 瞬间被还原成为一个立体、生动、真性情的“普通又牛逼的文艺青年”形象。这种还原未必全部客观真实, 一定有大众臆想的成分, 但是部分确凿的史实就足以推翻执政者早先赋予“雷锋形象”上的“雷锋精神”, 例如雷锋穿皮夹克、戴名牌表等细节, 使“勤俭节约”的雷锋精神失去说服力, 补袜子、拾粪照片的真假也不言而喻, 一旦信息接受者对传播者的信任度下降, 就会影响到他们对传播内容的接受效果, 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依靠典型人物塑造来宣传某种精神要义的做法, 在雷锋精神这里显然不再行得通了, 因为依靠政治权威和信息闭塞的条件创造出来的“高大全”式完美人格, 既不符合人性真实的复杂性, 也使得附着在这种形象上的传播内容时刻面临被质疑的可能。

雷锋精神部分地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具有道德合理性;雷锋形象也正经历一个更趋饱满丰富真实的过程, 但是将此二者继续绑定, 则会因为后者在被祛魅过程中导致的、对宣传主体的负面认同, 造成对前者的全盘否定、矫枉过正的接受效果。即使在早期宣传过程中, 此二者的绑定是效果达成的重要原因, 如今, 面对受众这种狂欢式的祛魅、解构, 引导他们激浊扬清、正视二者的异同才是明智之举。

约翰·费克斯在谈到大众文化之时提到“这场斗争的胜利, 不论如何的转瞬即逝或受到限制, 总能创造出大众的欢乐, 因为大众的快乐总是社会性的和政治性的”, [7]当前这种对雷锋形象、雷锋精神的重新阐释, 也是大众在大众文化中追求欢乐的表现, 它是无可回避的, 只有用科学的精神析之解之, 才能迎来理性的回归, 而从传播学角度对目前这种困境的阐释, 正是这类努力的一种。

摘要:“雷锋叔叔没户口, 三月来了四月走”, 雷锋精神的合理性在“三月学雷锋月”遭遇到的质询, 呈现出当下社会大众思想领域对雷锋精神的反思。雷锋精神核心在于服务他人、提倡良善互助的社会风气, 却在当下社会的传播过程中遭遇了困境, 本文将运用传播学相关理论对这种困境作解读, 以求厘清当下雷锋精神在传播机制上的得失利弊。

关键词:雷锋精神,接受困境,传播学解读

参考文献

[1]袁为.建国以来政治形象认为的塑造与传播——以雷锋为例的考[J].黑河学刊, 2008 (3) :61-64.[1]袁为.建国以来政治形象认为的塑造与传播——以雷锋为例的考[J].黑河学刊, 2008 (3) :61-64.

[2]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陈亮, 等,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4:136.[2]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陈亮, 等,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4:136.

[3]魏家川.雷锋形象的文化建构[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9.[3]魏家川.雷锋形象的文化建构[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 2009.

[4]段京肃.传播学基础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163-164.[4]段京肃.传播学基础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163-164.

[5]柴子文.从人民日报报道看雷锋精神变迁[N].羊城晚报, 2012-03-04 (B2) .[5]柴子文.从人民日报报道看雷锋精神变迁[N].羊城晚报, 2012-03-04 (B2) .

[6]王超海.关于“雷锋精神”[N].人民日报, 1989-05-05 (5) .[6]王超海.关于“雷锋精神”[N].人民日报, 1989-05-05 (5) .

篇9:看雷锋电影的观后感

电影《桃姐》剧照

电影《桃姐》是导演许鞍华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电影,桃姐是人名,即电影女主角,原名钟春桃,原籍台山,自幼家贫,出生不久即被人收养,养父在日本侵华期间被杀,其母无能力再照顾桃姐,辗转之下将桃姐安排到梁家当佣人,自十三岁起先后照顾梁家四代人共六十多年。电影《桃姐》主要是叙述桃姐生命中最后的两年与梁家少爷罗杰(Roger)之间的故事。该电影是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影片,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当中斩获无数奖项,是许鞍华导演最为重要的代表作。这部电影之所以成功,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重大题材平易化

香港导演许鞍华的电影大多有很深远的寄托,2008年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和2009年的《天水围的夜与雾》集中精力聚焦于位于香港边缘地区及边缘人群活,运用纪录——写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与二元对立的时空组织的叙事范式,对尖锐的社会现实问题和香港的身份认同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以冷峻的目光与深邃的洞察力透视全球化/本土化进程中的香港社会,追溯港人的生活方式、历史传统与文化记忆,以及在全球化时代的“流徙不安”。(《许鞍华说许鞍华》,邝保威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224页)这种电影创作不仅在于以影片平实地透视现实生活,更重要的是挖掘出生活背后隐藏的信息。对社会中各个阶层中最为底层、处在角落里的人物生存状态进行关照成为他作品最显见的主题,而人之情感则成为丰满这些关于存在的影像最有力的元素。透过影片看到导演重视本土文化、意图通过时空想象重建文化身份的努力最终用作品来表达香港的主体性焦虑与重建及其和空间建构之间的辩证关系,显示出了导演许鞍华的人文情怀与悲悯意识。

这种源自生活的人物与主题的电影并非许鞍华一个人所察觉到,整个世界的电影越来越朝着这个方向进发。2010年卡梅隆带着《阿凡达》横空出世,他不仅收获了全球近25亿美元的票房业绩,更是在全球掀起了3D潮。然而在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评选中,《阿凡达》仅获得“最佳视觉”、“最佳摄影”及“最佳艺术指导”三个奖项,而《拆弹部队》擒获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在内的极有分量的六项大奖。相比炫技的《阿凡达》,《拆弹部队》从人性的角度,探讨战争与人的关系,更具现实意义。

除此之外,我们发现,两部电影的取材都很重大,一个凭借最为先进的3D技术来表现,另一个则以一个简单的故事切入、对人性的深刻关注、对情感的朴实表达同样也满足了观众们的审美需求,并最终在艺术成就上超过了《阿凡达》,《拆弹部队》做到了重大题材的平易化。

再看电影《姚姐》散文叙事是老套的,单线的。但是整体的电影质量并不平庸,首先取决于它的取材,唤醒了整个社会的关注与反思。任何一部文艺作品,如果没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是很难在大众的见仁见智的各色审美观的考验下存活的。社会的老龄化,紧迫的压力压在年轻人与老年人的身上,一个社会在这个问题的关注层度直接关系着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社会节奏的日益加紧,年轻人的生存环境日益变得远离安逸,充斥着机遇与竞争,裹挟着高收入与身心高度透支,年轻人没有时间用在老年人身上。老年人怎么办?养老问题怎么办?谁来供养日益增多的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慰藉他们的精神生活?这个主题太过于重大,应该如何表现是一个需要大思考的问题。导演并未取大场面,大制作,只是选取一对平凡的主仆之间的小事作为故事,剧情里没有尖锐的二元对立关系,没有深沉的情感纠葛,也没有任何一个震撼心灵的大场面,把所有的东西进行了平易化的处理,一部作品唤醒了整个社会的集体反思,《桃姐》以一个小的故事,做到了大的影响,是很难能可贵的。

二、纪录风格与剧情风格杂糅化

苏联电影导演罗姆曾说过:“摄影机不是从假定性的视角来观察事件,而是带着对待事件的鲜明态度参加到事件本身中来的。”([苏]M·罗姆:《当代电影剧作的语言》,张由今译,载《世界电影》1982年2期,24页)电影对情绪的克制和纪实的追求,在镜头语言上也可见一斑。在很多可以将观众的感情调动起来的时刻,镜头没有选择推上去给一个极富表现力的特写,而是按兵不动停留在原状,甚至干脆离开了对主角表情的记录。这种刻意的压抑情绪,并不是一种随意的态度。按兵不动和故意压抑,也是一种鲜明的态度。导演都没有用视听语言去强化,而是一如既往地、安静地讲述着,自然的光线、稳定的镜头,就是为了完整地记录一个过程,呈现出生活的质感。基于此,在很多观众明明可以沉浸下去的段落,却被硬生生地抽离开来,而由间离感带来的思考应该会更有助于对真实的把握。影片对镜头语言采取尽量白描的做法。

与当前主流商业电影一味追求好莱坞化的运动镜头、快速剪辑、电脑特效相比,本片静止的镜头、沉稳的剪辑和毫无特效的纪实风格从感官上的确不能带来很强烈的感受。这一点就足以让很多导演望而却步,从而纷纷效法好莱坞电影。贾樟柯曾经说:“中国电影和严肃的当代思考之间越来越脱节,显得处理当代生活的能力极差,而电影本该是一门特别当代的艺术。”(徐百柯:《中国电影毛病在哪——贾樟柯访谈》,载《中国青年报》2008年11月26日)这一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当下国产电影创作中存在的某种问题,许鞍华的电影可能就应该属于这种“当代的艺术”,起码《桃姐》属于此类。对于《桃姐》的当代性,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去考察。比如,电影中的主人公都是一些边缘人物,但这些边缘人物背后却代表着一个巨大的社会群体。不可否认,边缘人物形象在当下国产电影中似乎已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身份包括从农村到城市的各个层面。不过,从影像表达的结果来看,许多这类影片中的“边缘人物”可能与现实生活中的普通民众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他们似乎只存于这些影像的世界中。

对于真实性问题,有人曾这样论述:“我们指责导演恐怕不是由于他的虚构,因为导演的艺术就在于虚构,而仅仅由于他已不能掌握虚构的分寸,成了虚构的受害者,因而难以对现实有任何新的开掘。”(《电影是什么》,[法]安德烈·巴赞著,崔君衍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227页)安德烈·巴赞在《电影是什么?》中对导演在作品中对于现实的选择和把握所做的这个判断恐怕会令很多电影创作者和批评者感到芒刺在背。他说:“真实性与电影这门艺术与生俱来的亲缘关系,真实都是无法逾越的一个关键词。”(《电影是什么》,前揭,276页)

和电影《桃姐》类似的一个电影《马背上的法庭》,取材于真实的新闻,被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席马克·穆勒评价为“又像纪录片,又像故事片”,最终捧回了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桃姐》的成功,还在于,打破了原有的文艺片的“文艺腔”,也不仅仅纪实。超越DV的纪实感之后,生活化的语言加之幽默的语调,剧情风格也杂糅进去,不急不慢的叙事节奏都是至关重要的。

三、视听语言生活化

在一个高度商业化、现代化的大都市香港,种种社会乱象,种种畸形人际关系,种种善恶美丑,鱼龙混杂。日渐增多的丧失独立生存能力的老年人,敷衍塞责的政府,混乱的老年人疗养市场,推卸赡养老人责任的儿女,市井的纷乱,治安的无序,以及底层小人物的人性复杂(如坚叔)……在已过天命之年的女导演的镜头之下,并没有丝毫怨怒与讽刺。相反,运用了大量人性化的处理方式,贴近人物的叙事方式,接近地气的镜头视角,满含体温的真挚对白,把一个原本凄凉的故事讲述得温暖人心,直指肺腑。做到这一点的就是把视听语言做到了生活化。

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特别谈到了红色外套的情感作用:“一件红外套却是完全另外一回事,因为事实上外套可以是任何颜色的。不过红色最适于用来满足各种纯粹的艺术需要,因为只有在艺术中,它才能不带任何物质目的地被使用。画家必须考虑的不仅是红色外套自身的内涵,还得考虑穿衣者与它的关系,以及与整幅画面的关系。现假定这幅画表现出悲哀的效果,红色外套的人物是哀伤因素的中心——或者通过把此人安排在画面中心,或者通过其表情、姿势、色彩等等,那么这红色就会给人极度不调和的感觉,它能使画面的幽暗部分尤其是主要人物明显突出,使用本身内涵悲哀的色彩反倒会减弱整幅画面的戏剧效果……”(《论艺术的精神》,[俄]瓦·康定斯基著,査立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61页)色彩,一种沉默而又最富有感染力的视觉语言,日益被电影导演们所重视。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影片在色彩语言的运用上不断的在发展创新,挖掘着色彩表现的无限潜力。电影《桃姐》里运用的色彩很简单,值得注意的两点:从罗杰(Roger)同学口里得知桃姐经常穿一身黑裤子白上衣,一眼就被人认出是佣人,而影片着重描绘的颜色是罗杰(Roger)的深蓝色上衣。颜色是一种象征,被一眼认出是佣人的桃姐,在老年院里也被人说是佣人,心情极其不快。在一个物质追求几乎没有,精神生活贫瘠荒芜的垂暮老人身上,一个“佣人”的帽子扣在她头上一辈子她都无怨无悔,最怕的是,她会在被人发现身份后在老人院里在各种鄙夷的目光中了此一生。对她来说最需要的就是一个有尊严的死去,内心满足的离开。而罗杰(Roger)的深蓝色上衣一再被人误以为是蓝领(修空调的,或者开出租的)并且他人对他的态度极其不好,一旦得知他的身份,态度又急转弯,这种社会真实场景被导演幽默化的处理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此外,通过整部影片可以发现,它们既没有有效地推进叙事、营造戏剧性的功能,也缺乏完善或突出人物性格,或者推进人物关系的能力,或可将之称为多意的闲笔。现实生活虽然存在戏剧性,但是在每一次动作或者每一件事情的发生之后我们都无法料想到它们在未来潜在着怎样的影响或牵连着怎样的线索,或者也有很大可能是毫无意义毫无影响的。我们认为,影片中的这些闲笔正在某种程度上将银幕与现实联通,将银幕上的人物与我们的生活联通,因为这些闲笔的存在更加现实和日常感。《桃姐》中几个闲笔均来自生活,看到拍婚纱照的场景桃姐和罗杰(Roger)讨论婚姻,看完电影《空城计》(电影剧情中安排的一个电影)的首映式后桃姐和罗杰(Roger)讨论当下娱乐圈的怪像,都是用生活化的语言,达到了很好的戏剧效果。

结语

上一篇:2015领导班子目标考核汇报材料下一篇:区医院危险源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