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2024-07-05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精选8篇)

篇1: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总体上看还存在着融资难、用工难、用地难、审批难和办事难五大难题,加快民营经济发展还需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帮助民营企业走出困境。

一是加大信贷支持、改善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入手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

二是破解民营企业用地难。要求各区、县确保每年批准的民营企业用地不少于当年批准建设用地面积的50%。鼓励民营企业工业项目通过租赁、入股等方式,使用经依法批准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三是破解民营企业审批难和办事难,推行无障碍准入、无刁难审批、无歧视办事、无拖延办结,促进民间资本投资便利化。

此外,还要从税收优惠、财政资金扶持、政府采购支持等方面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力度,坚决治理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政府要扶持社会培训机构为民营企业培训员工,加强行业、市场信息指导,着力减轻民营企业负担,降低民营企业税负水平,为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篇2: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2012年12月31日,万州区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听取了区政府关于研究落实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区2012年1—6月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的情况报告。报告中的一组数据令常委会组成人员感到欣慰:2012年1-10月,全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482.1亿元,同比增长19%。这是万州深入贯彻落实推进新型工业化会议精神,坚定工作信心,努力克服困难,千方百计稳定工业增长取得的成绩。

加快万州经开区建设

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高峰园控规及中心区城市设计,场平整治4平方公里,完成沿江路、化工园消防特勤中队、污水调配工程、供热中心一期,启动150万平方米征地还房建设,经开大道、玉成大道、上海大道延伸段、廉租房、公租房、标准厂房等配套设施加快推进。努力保障发展要素,报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征收土地1宗101公顷,报经市政府批准征收土地5宗198.89公顷,启动实施征地安置补偿6宗,将高峰拓展区11.83平方公里选定为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项目区;高峰园自来水厂、主次干道及管网等18个项目纳入三峡后续(2011年—2014年)实施规划并计列投资补助。2012年1—10月,万州经开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339.7亿元,同比增长21.9%。

协调推进园外工业发展

加快镇乡工业集中区建设,编制出台《重庆市万州区镇乡街工业发展规划》和《重庆市万州区宝石饰品产业发展规划》,对10个镇乡工业集中区15.47平方公里和10个都市(楼宇)工业园2平方公里开展初步选址,启动长岭和高梁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规,有序推进黄金水岸游艇产业园、大周船舶机械产业园、万州移民生态电子工业园熊家分园前期工作,争取安排大周、小周园外工业用地计划7.67公顷。2012年1-10月,新增园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户,累计达到123户,完成工业产值142.4亿元。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全区新创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成功申报市级技术创新项目35个,17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累计投入研发资金约2.8亿元,研发新产品145个、108款,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比重达到10%。江东机械“齿形件智能化

精密锻造中心”、“复合材料汽车关键零部件在线模压成形技术与装备”项目首次跻身装备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认真落实民营经济发展扶持政策,在扩大投资领域、放宽经营条件、加强金融服务、加强财政支持、降低税费负担、改善发展环境等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已争取到位重庆民营专项区切块资金3000万元、市级统筹资金2020万元。

加强服务企业工作

篇3:支持民营经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同样,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 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的交汇点, 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链接处, 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早日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工程, 只有县域经济现代化才会有全国经济的现代化, 只有县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才会有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 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实现富民强县的现实需要。一直以来, 中央都把县域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 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不断深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 是十二五时期的重大任务, 也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的着力点。

民营经济是草根经济, 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现在已经涵盖各行各业, 成为县域经济中最具有竞争力, 最积极, 最活跃的经济成分, 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 在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必须突出民营经济的主体地位, 通过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的新跨越, 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切入点和富民强县的重要途径, 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

民营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 民营经济的发展拓展了就业的渠道, 对于解决县域的就业问题贡献了重大的力量。就业是民生之本, 解决就业问题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农村性, 农村农业是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维护了县域的稳定。民营经济主要是个体, 私营经济, 绝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而且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比较低, 比较容易吸收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其次, 民营经济为县域经济带来活力, 促进了县域市场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多数为自筹资金, 自由组合的经济实体, 无论是个人投资企业还是其他形式的企业, 都是产权明确,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因此, 民营经济能够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自主决策, 在市场竞争中能够采取灵活的措施加以发展壮大, 使得民营经济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活力, 成为县域经济中最具有竞争力, 最积极, 最活跃的经济成分。而且量大面宽的民营企业广泛参与市场竞争, 促进了市场配置和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发挥, 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次, 民营经济的发展成为增加县域财政收入的重要的源泉。县域居住着中国的大多数人口, 县域财政关系到大多数人的福祉, 因此要不断的增加县域的财政收入, 才能提高县域的福利。目前很多的现实数据表明民营经济的产值在整个县域的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民营经济的收入也在县域经济的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 因此, 民营经济成为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源泉。

篇4:民营经济需要政策支持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1-6月份,中国民间投资增长速度为2.8%,比1-5月份回落了1.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回落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引发了方方面面的探讨。为此,《中国经济报告》记者专访了安邦咨询创始人、首席研究员陈功。

国内外经济形势

中国经济报告: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6年6月份和上半年经济数据,民间投资增速回落,结合上半年宏观经济的总体情况,你如何评价上半年经济形势?

陈功:从中国和全球两个视角来看,过去6个月的经济发展状况不甚乐观。

一方面,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目前中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从1万多亿信贷投放回缩到5千多亿的投放规模,这表明了政策的摇摆不定。虽然全国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增长目标数值只有6.5%,但在这个相对比较低的经济增长目标条件下,过去6个月的情况依然不容乐观。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缺乏明确的方向,这会让地方对中央政策产生许多困惑,从而影响效率。

据安邦研究发现,从中央政策的形成到地方的理解认识需要用5年时间。但一届领导在短短5年时间内却很难将政策完全实施。如果领导不连任,政策就更加难以执行。可见,政策的“不连续性”会对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损失。这对中国全局经济增长也是不利的。

另一方面,从世界经济形势来看,国际经济同样没有好转。欧洲仍然是陷在泥潭之中,存在英国退出欧元区、欧洲债务危机等突出问题,欧洲经济还在边缘线上挣扎;美国经济仍是一枝独秀,但同时存在很大隐患,因为在全世界城市化—资本过剩—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循环中,美国的金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还未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彻底走出来。之前投行家们言之凿凿地说6月份美联储一定会加息,但实际情况却依然不理想。总之,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2016年的经济形势都不容乐观。

对供给侧改革的评价

中国经济报告:面对空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你如何评价2015年底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三去一降一补”的重点任务?

陈功:“三去一降一补”是一个短期政策。在2015年12月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三去一降一补”的时候,就明确指出这是2016年要做的事情。从大的形势来看,我认为《人民日报》再访权威人士的那篇文章中提到的“L型”经济增长和供给侧改革,是代表对未来长期形势判断的一个重点,相比“三去一降一补”这种短期的调整措施,更加具有参考意义。

我在《颠覆世界的城市化》一书中提出,通缩并非是偶然的。若产品价格都普遍较低,再加上产业转移,制造业就很容易垮掉。实际上,价格是很微妙的。从理论上看,假定产能不变而资本过剩,则表现为通货膨胀;假定产能为变量且资本过剩,则表现为通货紧缩。从现实来看,产能确实是变量,而资本过剩也确实存在,所以才会出现紧缩,价格就会很低。从本质上看,只要资本过剩存在,“去产能”便会遇到阻力。

改革的本质,一方面是利益的重组;另一方面就是效率的提升。从目前来看,中国的改革才刚刚启动。在这种情况下,探讨中国经济改革的影响只能是一种期待,而不会对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产生真正重要的作用。

中国经济报告:关于“去杠杆”,你有什么建议?

陈功:在如今资本过剩的情况下,去杠杆可以去风险,但是,由于资本的总规模是固定的,它不投放在一个领域,就一定会加在其他高杠杆的领域,当大量的钱淤积在一个领域,就会导致高风险。因此,从全社会来看,“去杠杆”根本不现实。

民营经济发展需要政府支持

中国经济报告:权威人士称中国经济运行不可能是“U”型,更不可能是“V”型,而是“L”型走势,“L”型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两年能过去的(《人民日报》5月9日)。你如何看待中国在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格局下的经济发展?

陈功:一般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充满危机的痛苦的增长阶段,中国的一切问题归根到底都是增长问题。过去10年的高速增长留下了太多的后遗症,我们只注重速度,而不注重深度。一般经济增长的数据只能反映经济速度,但更重要的经济深度和质量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反映。经济的深度是指除了经济增长,经济还给社会、老百姓带来什么,怎么样影响人们的生活。OECD每年做一个全球竞争力的报告,从受教育程度、医疗、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电信的普及率等各个方面来衡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对人们生活、消费的影响。但在中国,我们只基于单纯的数字来看经济,如果投资、消费、进出口等数字不理想,我们往往又会想到要通过什么方法来刺激,但在当前情况下,这样的“算数政策”越来越难以维持。

从社会发展资源的角度来看,社会居民财富是最重要的资源。如果能把这部分资源调动起来,转化成生产力用于发展,才能真正促进社会发展。目前,国务院采取的主要还是短期刺激措施,比如,搞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基金,但这些投资政策仍无法让人们增强信心,我们必须找到真正有效的新方法。

中国经济报告:请你谈谈对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增长的展望和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建议?

陈功:第一,关于刺激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民营经济与民间投资紧密相关,但是,如果政府不对民营经济提供政策性、系统性的支持,只依靠刺激民间投资,很难实现民营经济的长足发展。以前我们只看重民间投资,实际上,只有把“机构”和“人”的改革都真正做到位,把“国进民退”的态势扭转过来,民间投资才能增长。

第二,“财团经济”的概念。目前,如果有选择地出台一些发展财团经济的措施,可以回避一些改革的难点和压力点,同时也有助于拉动经济增长,培育民营经济主体。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某些阶段中,财团往往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韩国的现代、三星和日本的三井、三菱商事等。但中国没有这样的财团,没有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具有独立市场地位、非常有竞争力和高知名度的民营企业。事实上,大的财团有助于拉动小的民营企业发展,“大车拉小车”,共同发展。因此,中国在发展财团经济这方面需要采取一些促进措施。

第三,中国的改革更多的是关注国企和央企。中国的资源,比如,银行贷款、政策等都掌握在政府手里,如果政府不支持民营企业就意味着它们根本享受不到这种资源。而中国的大部分资源就集中这些国企和央企手中,这使民营企业没有一个公平的待遇和发展环境,很难做大做强。因此,对民营企业不仅要支持,而且要“大”支持。

第四,要注重中国经济从投资向消费的转型。中国经济面临不少困难,但也处于关键转折的前夜。当前中国经济最值得关注的是向消费的转型。2016年上半年,中国的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3.2个百分点,达到73.4%,这表明中国正在向消费型社会迈进。消费在中国经济增量中的贡献大增对中国经济而言是一个巨大转折。从经济增长的结构看,长期以来,中国只注重投资,但今后则要注重消费。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收入提升和花钱的时代。生产端的改革(供给侧改革),必然要顺应这种转折的发生,并随之进行调整。决策层提出有效供给的问题,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

篇5: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一、民营企业金融服务总体情况

截止12月末,支持小微企业户数达到xxx户,发放贷款金额xxx万元,其中:企业xx户,金额xxx万元;小微企业主贷款xx户,金额xxx万元;个体工商户贷款xx户,金额xxx万元。投向农村合作社成员用于安格斯牛养殖类贷款xx户,金额xx万元;向符合贷款条件的xxx家小微企业授信xxx万元。

二、采取主要措施和取得成效

(一)创新模式产品,进一步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1、创新信贷产品。

根据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需求特点,推出富商贷、下岗再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循保商户贷、携手商户贷、小企业循环贷、小企业联盟贷等信贷产品。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额度控制、循环使用”的产品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存款、支付、结算、代理等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

2、扩大抵质押物范围。

积极采用“不动产抵押+其他补充担保措施”的组合担保方式,扩大抵押率,解决企业足额贷款问题。注重对企业第一还款来源的分析判断,在第一还款来源覆盖充分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公司治理完善、负债水平合理、履约记录良好的优质企业适当提高贷款比例。

3、创新还款方式。

积极拓宽民营企业兼并重组融资渠道,通过展期、期限重约、贷款重组、无还本续贷等方式,提高存量资金使用效率,推动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对暂时遇到经营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诚信经营的民营企业,区分外部原因导致的暂时困难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缺陷导致的困难,实行“一企一策”的风险化解策略,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采取分期偿还本金等方式减轻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二)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1、加强融资成本管理。

结合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周期和风险状况等因素,实行差别化的利率政策,合理确定民营企业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充分压降内部管理成本,运用科技手段降低运营成本,带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2、严格收费管理。

严格落实“七不准”“四公开”“两禁两限”要求,进一步落实好服务价格相关政策规定,及时整改不合法、不合理收费,酌情减免合法收费,不将尽职调查、押品评估等相关成本转嫁给客户,不对民营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等任何费用。

(三)完善配套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民营企业能力

1、优化信贷流程。

按照市场化、法制化原则,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公司治理完善、负债水平合理、履约记录良好的民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优化审批流程,调整对风险控制无实质影响的审批条件,减少不必要审核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限要求,确保信贷审批效率不低于平均水平。

2、提升支付结算服务水平。

加强支付系统建设、维护和管理,提高民营经济资金周转速度。不断丰富手机银行、企业网银、微信银行等电子渠道服务功能。加快助农金融服务点建设,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扩大POS机具布放范围,对乡镇民营经济的金融服务覆盖率达100%。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小微企业自身实力不足无法达到贷款要求

1、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小微企业具有资产规模小、资产负债率高、产业层次低等特点,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弱。特别是初创期的小微企业,底子薄、自有资本少、产品技术含量低、现金流不足,达不到金融机构授信标准。

2、财务制度不健全,资信状况较差。小微企业大多由个人或家族创建,未建立现代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3、抵押物不足,缺乏有效抵押品。抵押担保是小微企业取得贷款的最主要形式。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变化快、无形资产难以量化、厂房设备不足以作为贷款抵押物等问题。部分小微企业甚至没有取得土地使用权证或者厂房都是租用的,根本无抵押物可言。

4、扎旗地区有部分开发商当时开发楼盘时办理“自建”手续,土地性质为“集体”或“划拨”,未缴纳土地出纳金,而现如今土地性质为“集体”或“划拨”根本无法补缴土地出让金,导致房屋业主无法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手续。

(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1、担保机构作用有限。担保机构普遍存在注册资本低、运转不规范、担保基金量小、协作银行选择困难等问题。尤其是扎旗地区担保机构少且担保能力较弱,根本无法为小微企业提供有效保证。

2、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起步较晚、信用信息采集难度大,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四、下一步对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安排和有关建议

一是创新产品模式,推广无还本续贷模式,持续提高信用良好、生产经营正常的民营企业无还本续贷笔数、金额占比,清理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环节,缓解企业到期还款压力。扩大担保品范围,增加专利权、商标权、股权、承包经营权等质押品的担保运用,有效解决担保难问题。

二是创新融资服务模式。大力推广“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围绕核心企业增信,开展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金融服务,形成“农村信用社+核心企业+经销商”“农村信用社+合作社+农牧户”等服务模式,盘活民营企业动产资源。

三是对能够带动和吸纳贫困户发展生产、就业增收等农牧业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在信贷资金、利率定价上积极给予支持。

四是提供工商注册代办服务。主动对接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其签订具体业务合作协议,指定线下代办窗口,免费提供代办注册、变更、注销登记及后续融资、结算、理财等综合金融服务。

五是建议政府成立相应的技术、业务指导机构,帮助小微企业解决产品生产、销售等配套产业链条,缓解小微企业产品积压技术含量低问题,提升小微企业竞争力。

六是建议政府设立小微企业融资风险保证金账户,为小微企业无抵押担保品提供风险保障,设立小微企业风险补助金账户,对有一定困难的小微企业给予补助,对发展好的小微企业给予一定贷款贴息。

七是针对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信贷资金形成不良的贷款,政府部门给予一定的政策兜底支持。

篇6:支持民营经济工作汇报材料

2008年来,在省联社和六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六如银监分局有效指导帮助下,全市农村信用社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牢牢把握‚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部署要求,有效发挥了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截至去年年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民营经济贷款余额7842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50.02%,当年新增300亿元,增幅19.42%,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幅1.06个百分点。2008年,六如办事处先后荣获六如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小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信贷支持民营经济工作得到了六如市委、市政府和银监分局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近年来,随着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民营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然而,由于民营经济规模小、担保难,很难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这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针对这种状况,六如办事处指导辖内各级信用社及时调整经营思路,将目标市场定位在‚立足社区、服务大众‛,重点为资产规模在100 万元以下的个体工商户、中小民营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一是强化主动服务理念,加强与民营企业的联 1 系。在扎实做好服务‚三农‛的同时,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自觉开发、培养一批优质民营客户,把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搞活农村信用社,提高农村信用社效益的支柱和保证。二是深入研究市政府、银监分局相关文件,细化落实措施,积极对接。通过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参与银企对接会和开展信贷资金需求情况调查等多种渠道主动与民营企业直接对接,建立民营企业经济档案,准确掌握民营企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和信贷需求特征,根据其实际发展状况实施分类指导,区别授信,指导基层信用社适时增加对民营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把民营经济贷款做出农村信用社的特色。三是明确支持重点,优化投入结构。坚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区民营企业发展的实际现状,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要求的前提下,明确支持重点,牢牢树立‚小客户、大市场‛的经营理念,集中信贷资金加大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对市政府确定的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涉农企业和骨干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予以重点倾斜,全市信用社08年累计对 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贷款 亿元,带动 农户家庭纯收入同比增加 元;先后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龙头企业、优质项目发放社团贷 笔、金额 亿元,有力拉动了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四是充分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引导民营企业进行产业整合升级。通过发挥信贷资金杠杆作 2 用,促使民营企业改进生产流程、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类型、协调同行业之间产品互补,增强了行业竞争力,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上档升级、提速增效。五是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大力培育创业项目。积极实施‚青春建功新农村—百千万农村青年创业计划‛和“百万农村妇女创业计划‛,全年累计发放支持农村青年创业贷款8848万元,落实创业项目188个,扶持了一大批农村青年走上创业发展的道路;发放‚百万农村妇女创业‛贷款18888万元,扶植妇女创业项目400个,为民营经济创业项目培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服务支持。

篇7: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一、加大对民营经济产业的支持力度,放宽开办民营公司的政策,从资金到技术上均给予一定的支持,如降低民营企业贷款利率,延长民营企业还贷时间,推荐专家对民营企业进行技术指导。

二、为民众找项目,努力寻找大众化小型经济产业,带动群

篇8: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一、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及金融支持现状

(一)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民营企业,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从控制权的角度看, 含小部分国有资产和(或)外商投资资产、但其不具经营权和控制权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均可称之为“民营企业”。由此可见,民营企业的范围是十分巨大的,截至2015年2月,我国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达7079.1万户,同比增长15.48%。其中,企业1871.49万户,同比增长21.04%。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现已满两年,“宽进严管”的改革使小微型企业受益最为明显,而小微型企业中97.13%为民营企业,其在改革后一年内增加1890.70万个就业岗位,解决全国三分之一以上就业人口的就业问题;税收方面,改革一年来新登记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13万亿人民币。其中,民营企业对税收总体的贡献率不断增长,而国企贡献成下降趋势。

由此可见,民营企业无论在数量、质量还是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上都是不容忽视的,民营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发展的经济主体。

(二)直接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现状

在直接融资方面,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尽管近十年来社会各种融资方式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是从图表中可看出,我国社会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的净增长量较低。截至2014年底共有2613家企业上市,65% 的市值为国有成分。不过,为支持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我国也做了一系列的努力,2004年深交所设置中小板,截至2014年底中小板股票总市值已占深市市值的41%;创业板以及上交所正在筹备的战略新兴板等都是旨在协助中小企业成长与发展的举措。

总之,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大体态势是向好的,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国家及政府各部门也都逐渐在对民营企业提高重视程度。但是根深蒂固的官僚主义与传统思想使得民营企业仍得不到与其贡献相匹配的融资地位,在直接融资方式上居于被动的从属地位。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金融更有力的支持,需要更公平的外部生存环境。

二、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一)自身缺陷

民营企业的自身特征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好的方面, 民营企业一般规模较小,经营方式灵活,内部管理与协调成本都比较小;区域性强,能够更好地贴近基层,切实满足地方市场的需求。不好的方面,民营企业难以实现规模经济,造成企业进一步发展扩大的困境,自身发展潜力有限。

首先,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公司治理虚化问题。民营企业的管理较落后,财务不规范,难以给予投资人标准的信息。同样,企业的信誉也难以得到有力的保障,创业者创业失败卷款携逃现象时有发生:2009年浙江国泰集团被法院查封,法人代表毛伟国携上亿资金逃往国外;2014年,浙江百舸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俞优静因经营失败,携款潜逃到非洲。

其次,民营企业自身实力问题。一些民营企业的管理者普遍金融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漠,市场经济观念不足,自身不懂得利用有效资源和金融创新产品,导致融资机会的错失与浪费。而拥有金融知识的管理者,有的希望通过运作来逃避债务。据人民银行统计,现在想改制的企业90%以上企图利用改制逃避银行债务。因此,民营企业信用评级很难超过AA- 级,很难有效发行企业债券。

(二)直接金融体系缺陷

直接融资体系主要分为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从当前形势来看,股票市场步伐更为提前,新三板、创业板、新兴战略版等各种形式的股权融资框架层出不穷。相比之下,债券市场的形势更加不利。据调查,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融资以直接融资为主, 美国在20世纪后期债券市场开始迅猛发展,到2001年企业债券融资数量就超过了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16倍。而我国的债券市场规模仍较小,更重要的是民营企业很少有能力发行企业债券。

股票市场虽不断创新,但居于主导地位的沪市和深市主板对民营企业进入仍带有苛刻条件,且小微型企业的股权融资渠道仍旧阻碍重重。

债券市场主要分为企业债券和政府债券。从下表中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债券发行量较少,不足全部债券的50%。从发行条件看,《企业债券管理条例》规定了企业债券发行的基本条件,虽然国家已经开放民营企业发行债券,但完全符合规定的民营企业凤毛麟角。据资料考证,截至2013年9月,只有35家民营企业成功发行了企业债券。

综上,直接融资体系的缺陷,即对民营企业的忽视与歧视, 也是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

(三)金融创新不足

我国金融人才还有所欠缺,缺乏能力开发真正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金融创新。目前,国内产品与制度的创新大多是学习发达国家已有的东西,极易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比如2016年开年实行的熔断制度,因为不符合中国股市实情,实行四天就惨淡收场。解决企业融资需要符合实际,深思熟虑的金融创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经济发展的总方针是去杠杆化,落实到中国经济就是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 这种去杠杆化在经济回暖的形势下是必要的,但是一定程度上也会打压金融产品的创新,使金融机构循规蹈矩,力求稳妥。

三、直接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证券市场

直接融资是我国目前亟需大力发展的企业融资方式。它是民营企业最直接、效率最高的获得资金的方法。

股票市场上,各级市场都应有所改进。首先,一级发行市场作为实体经济和金融的连接场所,对企业实现融资有着直接的作用。证监会应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股权融资的准入条件,给予中小企业公平的发展机会的同时,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发展,让民营企业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支持;继续推行优先股政策,随着2015年12月优先股制度在新三板铺开,意味着优先股在逐渐走进民营企业。其次, 二级市场上,政府和监管机构一方面要对金融中介机构进行严格监管,打击幕后操作与老鼠仓行为,维持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应对广大股民作出指导,将投机思想引向投资思想,树立正确投资观。

债券市场上,支持民营企业融资主要在于企业债券的建设。应该逐步放宽企业债的发行数量与种类,让投资者的选择更多,让企业更好地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比如,可以让企业债券的偿还利率与期限和企业发展规律相联系,还可以让债权与股权相挂钩(可转换公司债),更可以通过扩大流动性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信用债的健康发展建立于完善的信用评级系统的基础之上,建设信用评级机制的物质基础是信用评级企业的成长与权威。同时也要思考信用评级的标准,我国目前的信用评级更加侧重于定性测量,过度依赖于评级者的判断,能够更好地预测与评估难以计量因素的同时也造成了结果的不科学性,并容易出现道德风险和决策失误。应采用双评级机制,让行业评级与监管评级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另外,也要加强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完善的信用评级机制需要着力构建一个各部门联合惩戒机制。

同样,资产证券化也是企业融资的一种创新,以特定资产组合或特定现金流为支持,发行可交易证券,既可以分散风险,又解决了不同抵押贷款需求状况不平衡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非流动性资产能够在证券市场自由流动,有力地解决了剩余资产的匹配问题。

(二)企业自身建设

民营企业自身应扬长避短,与时俱进,充分利用政策与市场信息为我所用。在招揽人才方面,不仅要关注行业人才与管理人才,也要适当储备金融人才,紧跟市场变化,第一时间获取信息抢占先机。同时也应提高自身道德水平,不偷税漏税逃避债务,规范财务管理,配合机构审查,从根本上摘掉民营企业信用差的帽子,缩小与国企的软实力差距。这需要全体民营企业的努力。

加强自身建设,跟上新一波产业转移的潮流,因地制宜以需定产,重视创新创业,努力在区域间形成合作实现规模经济,在硬实力上真正地赶超国有经济,那么趋利性的社会资本自然就会流入资本回报率高的企业手中,根本上改变融资难的问题。

(三)互联网金融

时下互联网金融正是火热之时,与证券市场不同,互联网金融走出了一条“接地气”的道路。P2P网贷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用更细的渔网收集社会闲散资金,以极低的成本实现了民营企业融资。这无疑是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行之路。另外,互联网金融的其他形式,如众筹模式等,也达到了让投资者与企业项目更契合的目的,给予有创意有技术的小微型企业又一条生存道路。 民营企业应抓住这一机遇,更加灵活地实现企业资本的积累,与电脑背后的投资者实现共赢。

四、小结

如今,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列车已逐渐并入铁轨,而让列车真正地行驶起来还需社会各界的努力,除了政府和“一行三会”的改革支持,民营企业本身也应不负众望,继续完善自身与国际接轨,走出固步自封的境地。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之路是一条完善的、公平的、市场化的必由发展之路,也是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非常重要的一环。

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日益发展,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就愈加明显,但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渠道较单一等融资问题仍十分突出。文章以现状、原因、对策为线索,着重对企业直接融资方式进行研究,以期探讨一条更为完善的直接金融支持民营企业之路。

关键词:民营企业,直接金融,制度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郭茂佳.论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新思路[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3):17-23

[2]李大武.对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问题的思考[A].沧州: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2008(12)

[3]谢传喜,邢乐成.普惠金融与中小企业融资——国际实践与政府扶持[J].经验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74-80

上一篇:关于小年的对联下一篇:精选好文章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