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次科学尝试的作文

2024-07-30

我的一次科学尝试的作文(精选14篇)

篇1:我的一次科学尝试的作文

今天是星期一,我格外的高兴,因为我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一星期只有一节的科学课。“叮叮咚咚——”上课铃响了,只见老师手拿一根蜡烛和一个玻璃杯,胸有成竹地走进教室。课室顿时炸开了锅,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这时,老师终于开始“发威”了,“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尝试,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尝试?”一向兴致高的同学们因为摸不透老师在玩什么新花样,所以个个都默不作声,等着看是哪个倒霉鬼会这么“倒霉”,没想到,老师点了我,底下已经有同学准备看我怎么个“倒霉”法。

“好了,现在请你把蜡烛点上,在不能吹的情况下,把火熄灭。”我傻了,不可以吹,那可怎么办?我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目光拼命在桌子上扫荡,突然,目光停留在老师拿来的杯子上,心想:“这个杯子是老师拿来的,肯定对我有帮助”可我想过来,想过去,都不知道怎么用,我索性把杯子盖住蜡烛,没有见到蜡烛熄灭,就在全部人灰心之际,火焰“嗖”的一下熄灭了。“做的真不错,回座位。”几乎全班的人都在目瞪口呆。我回座位暗暗喜了一阵,可又觉得疑惑不解。“蜡烛为什么被杯子盖住后就熄灭了呢?请同学们回去查查资料,下节课告诉我!”回到家,我马上求助于“网络”这个小帮手,资料显示:火的燃烧需要氧气,如果用杯子盖住的话,氧气会越来越少,因此火才会熄灭。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动作,也会蕴藏这许多科学道理。从这一次的试验中,我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事情。

篇2:我的一次科学尝试的作文

暑假里的一天,我在家专心致志地看书,突然,我被书上的一个问题吸引住了:怎样才能使高空摔下来的鸡蛋不破?看到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奇怪,鸡蛋轻轻一碰就会破,从高空摔下来,还要不破,这怎么可能呢?虽然心里这么想,但我还是想试一试。

我找出一个鸡蛋,爬到阳台边,手一松,鸡蛋便从我的手中掉了下去,只听见“啪”的一声,鸡蛋开了花。我不甘心,又拿了个鸡蛋,这次,我不像刚才那样冒冒失失了,我思索着:要使鸡蛋不破,最好用什么东西把鸡蛋包起来,我看到了一块布,便把鸡蛋包在了布里,然后把布扎紧了,来到阳台边,把鸡蛋丢了下去,这次没有听到“啪”的声音,我想成功了,鸡蛋肯定没破。来到楼下,我把系在布上的绳子解开,令我失望的是布里的鸡蛋还是破了,蛋青蛋黄流了一地,两次都没有成功,“我就偏不信这个邪!”我得倔劲又上来了,第三次拿起了鸡蛋,这回,我找了一块厚厚的海绵,紧紧地包在鸡蛋上,小心翼翼地扔了下去,鸡蛋掉在地上后,我迫不及待地奔到楼下,把海绵轻轻地打开,啊,一只完好无损的鸡蛋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我高兴地大叫起来:“耶!我成功了!我成功了!”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篇3:制作数字电影的一次尝试

《长江》数字电影版以90分钟的篇幅浓缩了长江流域沧桑巨变之精华, 也提炼了两岸风情万种景象之精粹。从雪域冰川的滴水之源, 到茫茫奔流的入海口, 江水串接起长江第一户和全流域四万万人民, 高海拔荒原屹立的坯房, 茶马古道上铺垫的青石板, 街头滚烫的麻辣小吃, 一叶扁舟映衬的白墙灰瓦, 以及高架的公路桥、飞驰的动车。高清晰的镜头再现了沿江景物的真实面貌。

从技术层面来看, 这部影片的影像造型强化了主题的展现。《再说长江》于2006年至2007年拍摄, 素材量达到几百盘, 这次《长江》数字电影版的制作, 充分考虑了影院播放的特点和欣赏习惯, 在影像的选择方面突出了光线效果和构图, 在人物采访、室内静物、生活场景、自然风光的画面中, 层次丰富、过渡柔和、空间感强, 再一次带来美的享受。

一技术参数扩展影像层次

在20集《再说长江》的基础上, 提炼出90分钟的数字电影版, 在指导思想上体现了精品的意识, 在影像制作上有着独特的要求, 在策划拍摄阶段, 主创人员已经考虑到这一点, 对拍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把控。《长江》数字电影版使用索尼H D W-7 5 0 P高清摄像机拍摄, 压缩格式HDCAM, 视频记录码率135Mbps, 伽玛曲线选择ITU-R709, 初始斜率0.45。

相对于现在标准清晰度的电视图像, 高清晰度电视采集、制作系统提供了更高的频带宽度, 可以传输更高码率的数据, 反映出更多的图像景物的细节, 使得电视图像更加贴近自然的场景, 增强影像的感染力。

相对于电影片制作工艺, 高清晰度电视从图像拍摄到成片, 制作工艺不同, 即使是放映形式, 差异也很大。从两方面来看, 一是电影版的播映环境与电视不同, 放映屏幕大;二是影片是在全黑的环境下放映, 人眼对图像亮度层次的感受不同。

数字拍摄将光学图像转换成一连串电子信号记录下来, 经过后期电子系统制作成片, 在显示端再转换成光学的图像观看。这与电影工艺中光学图像在胶片感光后的化学变换不同, 在数字制作中, 成像器件的技术特性是决定拍摄图像性能指标的重要因素, HDCAM高清摄像机采用2/3英寸CCD成像器件, 像素1920×1080, 摄取的信息量是标清的6倍, 这些特点使得高清摄像机具有接近胶片的感光范围, 然而, 高清摄像机与摄影机比较还有明显的缺陷, 例如在高亮度区域, 如果入射光强度超过600%, 原始景物的亮度层次就无法表现出来, 在暗部区域, 原始场景中存在的一些内容也不能很好地分辨。

数字后期制作工艺与电影工艺比较, 有较大的优势, 它可以利用先进的数字处理技术来弥补成像的缺陷, 就摄像机光电转换特性曲线——伽玛曲线来说, 技术工程师可以根据拍摄场景的不同, 随机进行摄像机参数调整, 达到扩展摄像机动态范围的效果。在摄像机的操作中增设了多种伽玛曲线的选择, 来对应不同的拍摄场景, 通过现场调整相关技术参数, 力求最大化地利用好伽玛曲线的动态区域, 改善图像高亮度区域、暗部区域特性, 掌握好正确曝光, 客观反映出原始场景的真实感。

为了达到影片的技术要求, 《长江》的拍摄在发挥高清摄像机技术优势方面做了如下所述的几项努力。

长江流域中最重要的是水的表现, 在不同地段, 流水具有不同的特质。长江源头几千年的冰川表面冰晶玉洁;清澈的溪水跳跃;峡谷的激流拍岸;江南的水巷幽静;晨曦洒满湖水如绸缎。在冰川、水流、水花的拍摄上, 突出表现高亮度区域的层次和细节, 溅起的水珠在画面上清晰可见, 感受逼真 (如图1至图3所示) 。

在人物采访的画面中, 特别注意了光效的作用, 为了使得画面主体突出, 借助自然光或使用辅助灯具进行补光。在拍摄东巴老人撰写纳西文字的图像时, 在采访长江第一户人家布尕玉时, 就是利用了自然光线, 使得画面富有生气 (如图4至图6所示) 。

在影片中有大量室内的镜头, 如在记录长江源头第一户的日常生活过程中, 很多是在天蒙蒙亮就开始拍摄, 室内昏暗, 女主人在做酥油茶、舂牛奶等活计。为了表现好室内的陈设, 扩展暗部区域的层次, 利用摄像机伽玛曲线的BLACK GAMMA菜单, 加以调整控制。在木船舱内的拍摄, 要同时兼顾亮部暗部区域的曝光, 不仅提升暗部电平, 还要压缩亮部, 展现景物层次, 保证拍摄图像的内容和质量 (见图7至图9) 。

应用摄像机DETAIL技术参数, 在表现质感、体现光泽等方面, 可以突出高清晰度技术特征。正数值表明边缘的明暗变化被强调, 画面质感强;负数值表明边缘的明暗变化被弱化。应用在拍摄人物特写时, 可以通过叠加正值细节电平加强质感, 体现出劳动者的岁月痕迹, 或者是叠加负值细节电平增强柔和度, 体现细腻的肤质;应用在拍摄物体时, 表面材质的纹理可以加强或减弱, 这种性能使得画面显得更加鲜亮或柔和。如:飘动的经幡逆光下的通透感, 成都小吃麻辣火锅的沸腾, 汤圆光亮滑润的新鲜感, 都是这项技术性能的具体应用 (见图10至图12) 。

片中在描述藏传佛教、佛教、道教文化时, 充分应用了摄像机低照度的优势, 在大昭寺、峨眉山、武当山庙宇内自然光的条件下的拍摄, 庙宇内铜器反光的光泽, 墙壁密布的图案、暗红色的基调, 营造了梵文诵语的神秘气氛, 如图13所示。

《长江》数字电影版的景色极富地域特征, 且用光考究, 每幅画面都令人回味。在外景人物、景物的拍摄中, 针对电影制作的要求, 对拍摄主体的构图、画面内容元素进行了精心设计, 注意选择傍晚、清晨最佳的光线, 掌握合适的曝光, 以逆光勾勒出金色的轮廓, 展现了阳光下的质朴、自然, 以及万物生机, 增添了影像的感染力。如图14至图16所示。

二摄影手段丰富画面视角

在《长江》数字电影版的拍摄中, 为了表现拍摄主体和环境的空间感, 大量采用了轨道、摇臂、斯坦尼康、长焦、广角等特种设备器材, 并启用了航拍、水下摄影方式进行全方位、立体拍摄。在展现大佛、石刻等文化景观时, 镜头的运动赋予了静止图像韵律, 更加深刻地揭示了其传承的史学内涵。同样的处理手法还应用于三星堆出土文物、三峡博物馆文物以及徽派雕刻作品的拍摄中。

影片中采用了长江流域图示和充满地域特征的风光来串接长江沿岸的城镇, 沱沱河、可可西里、丽江、成都……最后到上海, 从剪辑结构来看, 是从远至近、由表及里的展示。景观镜头充分利用了间隔拍摄, 30倍速度以上的逐帧拍摄, 记录了茫茫雪山、长江第一湾、武当山、黄浦江的跑云、光影流转的变化, 预示着时间、历史纵轴的演变。

可可西里无人区是野生的乐园, 野生动物的天然习性使人很难靠近, 为了能够近距离地记录这些国家级保护动物的生活状态, 摄制组配备了高清长焦镜头HA42X9.7BERD, 变焦范围7.9mm~410mm, 在很远的距离就可以捕捉到野生动物的神态, 摄制人员驾车驱驶在荒芜的原野, 追踪拍摄到藏羚羊、黄羊、野牦牛、野驴、狐狸、水鸟等珍贵资料, 驾机飞越可可西里、江根迪卢、各拉丹东以及刚迦曲巴冰峰, 和着一群群奔跑着的藏羚羊、野牦牛, 《长江》数字电影版既表现了名山大川的宏观态势, 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也捕捉到了微观生物的世界, 雪线之上低矮的刺丛、霜打后的露珠、地热气泡和俯地的植被, 娇艳的野花与雄伟冷峻的雪山辉映, 即使在贫瘠的生死线依然片片生机, 昭示着大自然顽强的生命力。

三后期合成统一影片风格

《长江》数字电影版的后期制作采用了苹果网络制作系统, 苹果编辑工作站采用10bit无压缩方式采集, 码率达到132.4MBps, 数据量为DVCPRO HD编码压缩的9倍, 是PRORES 422编码压缩的7倍, 无压缩画面的采集制作最大限度保证了源画面在进行数据处理时的原始码率, 没有编解码压缩引起的损失。

我们在拍摄阶段, 结合具体场景强调了技术参数的调整, 在后期制作阶段, 有了无压缩制作工艺的保证, 可以更多地保留画面的亮度层次, 保持图像的质感, 特别是图像细节的成分得到保留。然而, 132.4MBps码率的数据量需要大空间存储, 90分钟节目需要占据约720GB硬盘容量。为此, 在后期编辑阶段, 需要按照合理流程操作。

我们采用了高码套片编辑模式, 先以低码率上载素材, 再根据低码率编辑完成的工程文件, 按照无压缩方式, 重新采集所需要的高码率素材, 在时间线套出播出版。采用套片工艺, 既节省了存储空间, 又提高了编辑、生成的效率。

在后期编辑过程中, 镜头节奏和色彩控制是形成统一风格的关键环节。《长江》数字电影版从编辑结构上, 注意了节奏的张力, 由慢到快, 镜头由长变短, 映衬质朴与时尚, 反映了全流域不同地区社会生活的韵味。字幕、角标的出屏形式也沿用电影的模式, 在把握全片风格时, 注意了影像的色彩, 随着影片的描述, 长江从滴水之源汇流成河, 从高原跌宕至平原, 江水的颜色也由清冷、蓝绿、淡黄, 再汇入大海的蓝色。如此画面影调的变换, 似乎隐喻了从稀缺至繁荣的地域特征, 丰富了视觉的感受, 配合了主题的深化。

在苹果系统中进行色彩校正需要使用COLOR校色软件, COLOR能够按照亮度分区调整画面不同的部分, 还能够按照RGB分色独立调整, 使得不同场景下拍摄的画面在影调上能够和谐。在编辑、校色过程中, 使用高清示波器进行实时监看, 有效保证了视音频技术质量。

四关于数字影片的思考

高清电视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追求更高质量影像的空间, 一部精心创作的纪录片作品还可以通过影院的形式播放, 为观众提供了又一种欣赏方式, 扩展了电视作品的影响力。近两年来, 基于高清摄像机的数字摄影机技术不断发展, 新的性能不断完善, 像Sony F35、ARRI D21、REDONE等数字摄影机走在了数字制作的前沿, 使得数字拍摄更加接近胶片的画质。在制作流程和工艺上, 电影与电视更多地相互交融, 相互促进。《长江》数字电影版是在HDCAM高清摄像机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尝试。在节目拍摄和后期制作中, 遵循了电影的要求, 力求缩小与胶片制作在观看效果上的差距。令人高兴的是, 新设备在很多方面的技术性能都得到了改善, 更多地突破了制作工艺的限制。

成像技术更新突飞猛进。在CCD成像器件大规模应用的领域, CMOS成像器件的发展迅速, 已达到并驾齐驱的态势, 双方不断改善自身弱点, 大力发扬优势。CCD感光器件的尺寸由2/3英寸扩展为35mm全画幅24 mm×13.5mm, 成像区域面积的扩大, 使得感光强度增加, 灵敏度提高, 更有利于低噪声控制, 同时, 图像细节丰富, 过渡自然;在高端拍摄设备中, CMOS成像器件也迅速扩大了应用范围, 它极大发挥了其工艺量产优势, 研究全画幅大尺寸器件的噪声控制技术, 能耗降低, 成本降低, 促进了成像方式的多样化, 推动了数字电影模式的应用。由于全画幅的应用, 还原了镜头的原始焦距, 在景深、艺术效果上更加贴近胶片的影像要求。

数字摄影机是从高清摄像机发展而来, 具有电子数据处理的优势, 通过选择设置不同的伽玛曲线, 可以改善入射光的响应特性, 从而达到改善图像不同区域的亮度层次, 加强图像的表现力。新的数字处理技术, 为影视拍摄和制作开辟了多重思路, 摄影师、制作人员具有了更多的选择方式, 根据拍摄场景的需要, 可以方便地设定不同的电视伽玛曲线, 扩展了亮暗区域的感光特性;常规的制作流程, 就可以增强其完美程度。在数字影片的制作中, 还需要适应电影制作工艺, 数字摄影可以选择对数伽玛曲线拍摄, 为后期的制作保留足够的亮度层次, 这种方式完全与电影制作模式对接, 适用于高质量的图像制作。图像的色域选择也是依据制作流程的方式, 分为ITU-709和宽色域的选择。

在现有记录格式1080/24P/25P的基础上, 1080/50P逐渐成为标配的格式, 索尼F35SRW-9000阿莱D21都可以支持1080/50P。1080/50P格式指每秒钟可以记录50幅逐行扫描的图像, 避免了隔行扫描记录的画面在播放时所特有的闪烁, 景物动作连续性好, 在镜头移动或图像运动时, 不再有画面跳动感。

在记录码率上, 索尼SRW-9000、SRW-1可以记录440Mbps码流的图像信号, RGB全带宽4:4:4, 高于HDCAM视频码流135Mbps的三倍, 极大地扩展了信息的承载量, 影像的细节更丰富。此外, 选择硬盘进行无压缩数据记录, 可以保持原始图像的全部信息, 达到图像的最高码率和最佳质量。

几年来, 在众多电影电视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制作者们为了适应不同的流程、不同的观看环境, 不断追求最佳的影像效果、最佳的光线构图和最佳的品质, 促进了数字制作技术的发展。《长江》数字电影版只是做了初步的尝试, 在高标清并行发展的阶段, 技术通过艺术得到最佳的体现, 我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高品质的影像、高质量的节目奉献给广大的观众。

摘要:2009年度国家广电总局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 (金帆奖) 评比中, 中央电视台录制的《长江》 (高清数字电影) 获高清晰度电视录制技术质量奖专题类一等奖。本文介绍了该片拍摄中在发挥高清摄像机技术优势方面所做的努力, 丰富画面视角所采取的摄影手段、以及为保证影片风格统一所采取的后期编辑合成注意的事项。

篇4:用语文教科学的一次尝试

众所周知,《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诗人以优美的语言,神奇的意境,热情洋溢地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化石,为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神话般的生物世界的奇观,让我们了解了那些已经灭绝的生物的生命信息,一睹它曾经的迷人的风采。无论是从这首诗的内容看,还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给学生提及、补充一些化石的知识都是必要的、必须的。这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感悟,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但是这里必须要处理好一个问题:这是语文课,不要像生物课、科技课那样的介绍、学习化石知识。

如何用语文教科学呢?我反复思考,做了一点尝试,感觉效果还不错。现将这部分课堂教学实录整理下来,以求得大家的指教。

《化石吟》课堂实录片段:

师:我们的肥城市被誉为鲁中宝地,世上桃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大家求知成长的乐园。你知道亿万年前的肥城是怎样的吗?

生1:远古森林郁郁葱葱,飞禽走兽和谐共处。

生2:据说亿万年前的肥城是一片汪洋。

师:我也注意到这样的观点,有人竟说亿万年前的肥城是一片海洋,是深深的大海的底部。这位同学还能说说有什么依据吗?

(生2无法回答)

师:老师进行了一番搜索,还真的有些收获。

(展示一则新闻)【山东卫视《早新闻》】肥城市刘台桃花源风景区魏山北面山顶是一片裸露的岩石,有七八十平方米,上面布满了各种海洋生物化石。

在肥城市公交公司工作的“驴友”王先生兴奋地向记者描述着自己目睹的情况。爱好自驾游的王先生每月都要出去游玩。上周日他到刘台桃花源风景区游玩,当他登上魏山北面山顶时,发现上面布满了海洋生物化石,贝类、鱼类、腔肠类动物都有,不过这些化石大多都在大块岩石上,只有少部分在小石块上。

王先生还带回了几块有化石的石头,他告诉记者,“带回来的这块是鱼骨化石,我平时喜欢看地理书籍,和书上的图片一模一样。”

记者电话采访了肥城市桃花源旅游资源开发公司的侯经理,他告诉记者:“据说远古时代肥城就是海底,也听朋友说过魏山山顶有大量海洋生物化石,但没有亲眼见过。如果真有,对旅游开发大有益处。”

师:我观察到很多同学对这则新闻中的某个词语很感兴趣,说说是哪个词语?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3:我对“驴友”一词很感兴趣,这个词语应当就是旅游的意思吧。

生4:这里是谐音的用法吧。

师:化石真的很奇妙,常常给了我们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答案,能给我们描绘出亿万年前的奇丽景象。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说说你所了解的关于化石的知识吗?

(学生交流、讨论。)

师:姜仪和蔡心宇两位同学课前进行了搜集整理,并作成了幻灯片,请他们给大家展示一下。

(姜仪利用幻灯片想直接展示、告知化石的定义。教师急忙打断。)

师:不行,不行,我们不能让同学们这样轻易得到它。老师来帮你引导一下: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化石”这两个字,从“顾名思义”的角度猜想一下“化石”是什么?

生5:“化石”就是化成石头的意思吧。

生6:“化石”就是有些物体埋在地下慢慢地变成了和石头一样的东西。

师:(面对姜仪)怎么样,同学们的表现不错吧!(面对大家)“顾名思义”是什么意思?

生7:看到一个名称就可以根据这个名称猜想出它的意思。

师:是的,“顾”者“看”也。只要我们用心体会,真的就可以看到名称,联想到它的意义。看看姜仪同学给我们提供的化石的定义吧。

(姜仪继续展示: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就是化石。)

师:(面对姜仪)下面要展示化石的分类了吧。能不能别那么直白,试一试!

姜仪:请大家仔细体会化石的定义,能不能推断一下化石可以分为哪几类?

生8:应该是分为遗体化石、遗物化石和遗迹化石吧。

(姜仪又一次急于展示,教师再次打断。)

师:同学们能否试着区别辨析一下“遗体、遗物、遗迹”这一组词语。

生9:遗体就是死后遗留下的躯体,遗物就是死后遗留下的相关物件,遗迹大概是指生前活动的一些印记吧。

师:非常好!姜仪,继续。

(姜仪展示:由生物的遗体而形成的化石叫遗体化石。它保存着生物体原有的形状和结构,一般保存下来的多是生物体的硬质部分,如动物的骨骼、牙齿、介壳等,植物的茎、花、叶、种子等。

由遗物而形成的化石叫遗物化石。如动物的粪便,鱼卵爬行类和鸟类的卵,原始人制造和使用的石器、烧骨、装饰品等。

在沉积岩里大多含有生物的化石。化石是生物记载在地层书页里的文字。动物的足迹,昆虫的爬迹,也可以形成化石,这一类化石叫遗迹化石。)

师:姜仪,下面要展示什么?是否要考虑一下如何展示,如何引导?

(教师和姜仪进行简要商讨后,进行了如下展示)

姜仪:同学们,我这里有四幅图片,显示了化石的形成,不过排列顺序是打乱了的。谁能进行正确的排列?

(出示四幅图片,同学们商讨、交流后进行了正确的排列。)

姜仪:刚才老师提示我,让同学们再动动脑筋,请大家给这四幅图片配上解说词。

生10:第一幅是说一只恐龙死去了,被掩埋了起来。

生11:第二幅是说恐龙的肌肉慢慢腐烂,只留下了不易腐烂的骨骼。

生12:第三幅是说经过漫长的时间,恐龙的骨骼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形成了化石。

生13:第四幅是说藏有恐龙化石的岩层因种种原因逐渐移除消失,恐龙化石就露出了地面,和人们见面了。

……

纵观这一部分教学实录,它涉及了化石的定义、分类、形成、作用等知识。其中,化石的作用是在导语部分,以描述性的语言简单提及的;其余三者则都是用明确、规范的语言进行界定的。

且分别涉及和运用了“谐音”、“顾名思义”、“近义词辨析”、“配解说词”等语文知识或学习语文的方式方法。

就这样,在设计这一部分的教学流程时,我努力抓住“科学”、“文学”两大板块,从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对科学知识的适当接触与补充是必须的,但重点显然应当是“文学”的。单就这节课而言,“科学”是为“文学”服务的。因此笔者在努力“用语文教科学”时,努力保持语文课应有的语文味道。

篇5:我的一次科学尝试作文

这个装置,原材料只有水、吸管、塑料碗(或矿泉水瓶)还有口香糖,没有任何机械推动装置,是利用虹吸原理来运作的。大家可能会说:“如果没有一个力让整个装置运作,那即使掌握了原理也无济于事。”没错。但是利用在碗里放水时获得的压力,已经够使装置运作了。

星期五下午,我准备好了材料。到了星期六,我就开始制作了。我先拿来塑料碗,用水果刀的刀锋在碗底扎一个能容许吸管通过的孔,将可弯曲的吸管插进去,用口香糖固定,并堵住裂缝,把吸管向上弯,并将第二根可弯曲的吸管接在第一根的管口。基础完成后,通过吸管向碗里放水,放到一定程度,用手指堵住出水口,在进水口继续放水,直到吸管内装满水为止。最后,我用手指堵住进水口,将它迅速浸入水中,再先放开进水口,后放开出水口,这样,水循环就开始运作了。

那怎样才能知道装置是否在运作呢?为了检验,我将两根吸管分离,发现上面的吸管正源源不断地往下流水,这就证明装置运行成功了!

篇6:我的一次科学尝试作文

一天,堂哥突然对我说:“用纸叠一个能盛水的纸盒,盛水后放到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水能被煮沸腾,但纸盒却完好无损,你相信吗?我肯定这是对的。”

我一听,便哈哈大笑起来,说:“那不可能,纸一碰火就烧着了,根本不可能把水煮沸腾。”“不信你做一次试验,看看谁说的正确。”堂哥摆出一副很有理的样子说。我胸有成竹地说:“做就做啊,反正我赢定了。”于是,我拿来材料,开始做实验了。过了一会儿,水竟然沸腾起来了。我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眼睛睁得极大,只见纸盒底下有一团被火烧成的黑,其余地方都安然无恙。堂哥高兴地说:“这下你服了吧!”我立即带着这个不可思议的结果去上网寻找答案。这时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纸的燃烧度是180多度,而沸水的温度只有100度左右,而且水沸腾的条件:一是到达沸点,二是继续吸热,所以不断进行热传递。这就是纸盒完好无损的原因。

篇7:我的一次科学尝试的优秀作文

今天的第五节课上了一次有趣的科学尝试,有趣的沉与浮。让我给你讲讲。

科学老师本该每个组都发一小缸水,可它们叠在一起怎样也拿不出来。老师只能在前边展示,一共有三个实验,第一个实验:三个体积相等的铁球,别看外表相同,可是球的里面做了手脚,三个球是不一样重的。实验开始了,铁球的沉浮结果是重和较重的沉入水下,而轻的自然的浮了上来。这点说明了物体的沉浮与重量有关系。开始了第二个实验,三个重量相等的铁球,体积却不同,只见一个又一个球放入水中,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面积小的沉入水下,面积越大的浮出的就越多。这又一次说明了物体的沉浮与面积关系。最后一个实验是小瓶的沉与浮。在小瓶中慢慢加入水,看小瓶的沉浮。发现:水加的越多,小瓶就会越来越下沉。

通过了这次的实验,又一次让我们了解了大千世界处处都有科学,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到处有科学为我们带的无尽乐趣。

篇8:高中数学个别辅导的一次有效尝试

一、案例实录

下面, 笔者将辅导过程再次呈现出来, 在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同时, 试图在高中数学个别辅导方面作一些探讨.为行文方便, 现将题目摘录如下.

A.-1 B.0 C.1 D.2

分析:这是一道以具体函数为背景, 求函数值的基本问题, 重点考查对数的性质和运算法则.考虑到学生事先已进行过思考, 且题目又不是难题, 笔者决定先沿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指导.

师:这是一道什么样的题, 你想怎么求解?

生:不会做.

师:不会吧, 数学解题的模式识别很重要, 如果你真的在前面进行过思考, 难道就没有一点想法吗?

师:这就对了.这是一道已知函数解析式, 求函数值的问题, 一般都是代入求值.刚才的求解足以说明你还是会的嘛.

生:可就是算不出来啊!

师:建议你不要太急于求出问题的答案, 静下心来多做一些尝试.

生:我已经尝试过了, 可就是解不下去.

师:那你做的是什么尝试呢?

生:看到式子有些复杂, 认为自己算不了, 于是就没算下去.

师:噢, 原来是被吓“死”的.

生: (笑而不答)

师:数学解题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连续化简的过程, 化繁为简是其主要任务之一.而如何化简, 一方面是要遵循一定的运算法则, 另一方面要善于观察式子的结构, 寻找到化简的突破口.认真观察, 你能发现式子中有哪些一致和不一致的地方吗?

生:形式有些像, 不同之处是一个含有lg2, 另一个含有lg21.

师:这就对了, 只要找到二者的关系, 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师:先来看ln M·N=ln M+ln N, 利用整体思想, 你有何想法?

师:对于对数的运算法则, 不仅要会正用, 更要会逆用, 并且解题时还要注意整体思想的运用.

生:确实, 谢谢老师 (随后学生转身欲走) .

按往常, 一次个别辅导应该顺利结束了.可此题求解的本质虽已清楚, 还可以优化, 甚至还有其他更好的途径, 若就此再做些“追问”, 则此次辅导就会更加完美.于是, 笔者和学生继续进行了后面的探讨.

师:先别忙着走, 问题虽已解决, 但能否再做些优化呢?

生: (有些不情愿, 估计平时也不常这样做) 求解不难, 我只是没看到这层关系而已, 似乎也没其他方法了.

师:真是这样吗?你似乎已经懂了, 但你还不一定真的会解此题.学习应立足于“基本套路”方能真懂.数学中的基本套路是指人教A版教材的教师用书中提供的逻辑思考图 (图1) .若将此题一般化, 你会发现什么?

生:确实如此, 看样子还是得多做一些总结啊, 这样可少走一些弯路.

师:是的, 数学学习就得靠悟, 通过悟才能为所给题目量身定做解法, 从而才能真懂.有时, 反思解法也不完全是为了优化方法, 若能联系所学知识, 发散自己的思维, 可能还会有意想不到的解法.就此题的求解过程而言, 你有何看法?

生: (有些诧异和怀疑) 没看出来.

师:f (x) +f (-x) 能让你想起什么?

生:函数奇偶性的判定.

师:很好, 此题能用函数的奇偶性求解吗?若能, 应怎样求解?

生:可是, 在本题中, f (x) +f (-x) =2.

师:这说明f (x) 不具有奇偶性, 但可引入新的函数, 让它具有奇偶性.应引入什么函数好呢?这个函数要与f (x) 有关才好.

师:非常好, 能借助新函数来解决问题, 这是思维灵活性的表现.但相对于前面的解法, 此法还是略显麻烦了, 特别是都已经知道了f (x) +f (-x) =2, 还何必做那么多思考呢?若是考试, 当然是直奔主题了, 平时学习时就需要多做一些这样的思考才是.

生:好的 (此时学生有些不想走了) .

生:好的.

第二天, 学生查找的题目如下, 解法与总结略.

变式1: (2011年高考广东卷第12题) 设f (x) =x3cosx+1, 若f (a) =11, 则f (-a) =________.

变式2: (2013年高考重庆卷第9题) 已知函数f (x) =ax3+bsinx+4 (a, b∈R) , f (lg (log210) ) =5, 则f (lg (lg2) ) = (%%) .

A.-5 B.-1 C.3 D.4

二、评述与反思

看到学生激动地离开的背影和之后的总结, 笔者的心久久难以平静.很明显, 此次个别辅导比较成功.除去问题求解本身,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 这次辅导会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反思整个辅导过程, 有几个方面值得肯定.

1. 碰壁.

学生在问老师问题前, 一般情况下都事先经过了探索, 很少有学生随便拿一道题, 未作任何思考就问老师.在学生自行探索的过程中, 会碰到诸多难关需要克服, 有时是读题关, 由于不能理解题意, 所以无法进行有效的思考;有时是方法关,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卡壳, 导致未能成功解题;有时是结果关, 学生经过艰辛的探求, 结果都错了, 可百思不得其解, 不知自己究竟错在哪里.以上这些都是学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会碰到的障碍.此时, 教师若能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对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2. 点拨.

3. 追问.

4. 整理.

通过前面一系列的思维历程, 学生的思维已从最初的封闭状态得到了有效的发散.此时, 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整理, 促进学生的思维进行必要的聚合, 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绝佳机会.事实上, 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时很少关注这些方面, 笔者以前也是这样的.此次个别辅导的另一个亮点是在进行整理的基础上, 还让学生搜寻了几道与之相关的问题, 并尝试进行求解.这对学生知识的迁移有很大帮助, 一定程度上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真正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终极目的.

篇9:我的一次摄影尝试

带有强烈超现实主义色彩的组照《中国2050》前段时间在国内网络上走红,拍摄者法国影友Benoit Cezard也因此“火”了起来。Benoit Cezard这样阐释自己的作品:“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未来中国的农民工将由西方人取代,所以他们得提前适应一下。”仅仅几张“摆拍”照片却引发出各种各样的话题和评论:有的网友一方面嘴上喊着“不可能”,另一方面心里升起几分骄傲;有的网友则称摄影师别有用心,认为照片是对中国社会的嘲讽;还有的网友则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能够在自己创办的工厂里雇上几名“老外民工”……不管怎么样,我想认识一下这位摄影师,想听听他和他的“老外民工”的故事。

记录我所理解和不理解的中国

“我的法语名字是Benoit Cezard,中文名字是刘本恩,今年‘奔三’了,来自法国北部城市梅斯。”这是他通过电子邮件用中文写的自我介绍,也许这只是精心准备后的千篇一律的开篇词,但是至少他给了我一个不错的第一印象:中文好、幽默。

2006年,Benoit在一位中国留法学生朋友的介绍之下来到中国旅游,从此便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当年他决定定居湖北武汉;2009年与一位武汉女孩结婚,并随女方姓“刘”,取名本恩;之后他拿起相机,开始钻进大山里拍摄最原生态的中国……

本恩如今是一位在语言培训机构教课的法语老师,同时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喜欢用胶片拍摄,使用的相机包括Lomo Holga 120、勃朗尼卡SQ-B在内的120相机以及大画幅相机Wista 45 SP等。他告诉我他把大部分费用和业余时间都花在摄影上。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把摄影作为职业,“因为那样我将不得不拍一些我并不感兴趣的照片;而我想以一种比较单纯的态度对待摄影。”其实本恩接触摄影的时间并不长,一直以来他都坚持纪实摄影的风格,直到《中国2050》这个被他称为“超现实的观念摄影”私人项目开拍。他把这个看作是一次“尝试”。

“无论是街头纪实还是超现实的观念摄影,无论是抓拍还是摆拍,摄影作品都是源于日常生活的产物。今后我仍然会怀着一份热情去拍摄,记录我所理解和不理解的中国。”这就是这位摄影师的摄影观。

“水果小哥”的话让我欣慰

拍摄《中国2050》的灵感产生于一年前,随后拍摄进度陆续推进。被拍摄的人物都是刘本恩的同事和朋友,“他们都是自愿报名参加这个拍摄项目,不仅是我的模特儿,而且会与我讨论哪些照片有意思,哪些照片还不够好。”

本恩说,拍摄每个场景所花费的时间和钱都不一样,他给我简单地算了这样一笔账:

其实最让本恩难忘的还是拍摄过程中“围观人群”的表现,其中当然不乏令人不愉快的经历,但大多数情况还是充满了趣味。比如在拍摄果农的现场,当他还在布置闪光灯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好奇地围了上来,大多是中老年人,大部分人只是做个看客,有些人会过来问他在干什么,但其中有一个大婶却在那里喊:“这老外什么用心啊?故意挑中国最破的地方拍照片,笑我们中国人穷!”然后她又对那个借给本恩道具的“水果小哥”说:“你别上当了啊,这老外在利用你,你一定要找他要钱!”本恩告诉我,其实她说的那些他都听懂了,但为了不惹麻烦,他装作没听懂,继续干他的活儿。当这个大婶离开之后,“水果小哥”走过来对他说:“你不要在意她说的。尽管用我的车子照相,没事的。”这让刘本恩感到很欣慰。

本恩说,虽然照相的时候偶尔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但大多数人对他还是很友好的。“围观的人会觉得新鲜,很想弄明白我在这里干什么。但他们也就是停下来瞧瞧,笑着议论几句。”当然,也有拿出“行动”的人,在拍摄地摊小贩的现场,当扮演城管的朋友走来时,竟然有“看不过眼”的好心过路者跑过去对“城管”说:“老外做点儿小生意嘛,算了,算了。”这让本恩很是感动。

《中国2050》:不是“预言”,是“换位思考”

《中国2050》这个项目计划拍摄10张照片,现在已经完成了9张,组照在拍摄到第5张左右的时候,就已经在网络上走红。不仅仅因为画面上人物和场景的强烈对比形成的冲击力给人以震撼,而且作品涉及的一些社会话题比如拆迁和现代化发展、城管和市容管理、有机种植和食品安全、外语热和素质教育等等都是时下国内热议的话题,更是因为摄影师写的一句图片说明:“随着中国快速发展,未来中国的农民工将由西方人取代,所以他们得提前适应一下”,引得不少人不仅关注摄影作品、摄影师本人,而且更关注作品背后蕴含的深层问题。

“拍这组照片,我并没有什么目的,最初只是想做一些不同于写实性作品的尝试。”针对网络上的一些“误读”,本恩首先做了这样的解释,“我没有想到这组照片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当然,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看到这些照片,我非常好奇中国人和外国人看到这组照片的时候会有怎样不同的想法。”本恩也称之为“换位思考”。

篇10:我的一次科学尝试初中作文

实验开始了,孙老师在量杯中倒了一点小苏打,先让我们观察。小苏打是白色的,粉未状颗粒。接着孙老师在另一个量杯中倒了是小苏打3倍的白醋,也让我们观察。一个同学说:“白醋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闻起来酸酸的,很刺鼻。”孙老师笑着说:“听清楚要求,我让你观察,眼睛怎能闻出味呢?”班里的空气突然凝固了,过了3秒,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人仰马翻。那个同学吐了吐舌头,自认倒霉,坐下去了。

接着孙老师说:“大家注意了,小苏打和白醋在一起的变化很大,但时间也很快。”我们屏息凝视地看着孙老师手中的量杯。孙老师把白醋向小苏打中倒去,顿时,混合后的液体像摇晃过的香槟,气泡飞也似地涌上来。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我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量杯里有恢复了正常,像没发生过什么似的,多么奇妙啊!

孙老师划着了一根火柴,慢慢地伸到混合液体的上方。刹那间,火柴熄来了。咦,这是怎么回事?是伸下去时有风,还是……孙老师看着我们迷惑的眼神,又做了一次,可还是这样。不,这不是凑巧。而是科学。

回到家,我上网查了资料,原来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的液体,这种液体叫“醋酸钠”。这个过程是一个化学变化,同时还产生了新物质——二氧化碳气体,而正是这种气体使火迅速熄灭。哦,原来是这样,多么奇妙啊!

篇11:我的一次科学尝试初中作文

天明,我终于来到了上海。一走出火车站,一片繁荣的景象映入我的眼帘。一幢幢摩天大楼矗立在我面前,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钢筋混凝土森林中,连方向也找不到了。我第一次看到这种连我做梦都没梦到过的景象。第一次来到上海,我就像一个闯进玩具店的小孩子,所有的事物对我来说都是那么新奇,都是那么有吸引力,心中完全没有陌生的感觉,倒是有种相见恨晚的心情。我觉得,上海正在用它那热情的手臂欢迎我。父母顺便带我去了趟外滩。这难忘的第一次,让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彻底吸引了我。我走在外滩上,不停地环顾着四周,两只眼睛对我来说已经不够用了,就生怕错过了什么。西面,是各式外国风格的建筑,古老的气息让我感受到了上海的海纳百川。而东面,则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它们正向我展示着上海的现代化,展示着上海的飞速发展。

东方明珠,金茂大厦这两座标志性建筑我早已有所耳闻,可百闻不如一见,那种直刺云霄的气势当时就让我怔住了。尤其是东方明珠那“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意境真是名不虚传,让我叹为观止。我第一次亲眼领略到上海的风采。第一次来到上海,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篇12:我的一次科学尝试初中作文

我按照书上说的,找来实验用具和材料:一个杯子、一个鸡蛋、一根筷子、一袋盐和一把勺子。

实验开始了,我先往杯子里倒了半杯清水,又把鸡蛋小心翼翼地放进水中,我看见鸡蛋像一块石头一样一下子就沉下去了,我再往杯子里舀了几勺盐,用筷子搅拌均匀后,发现鸡蛋还是一动不动。我心里嘀咕着:怎么回事?是不是盐放少了?于是我干脆又放了三勺盐,又用筷子搅拌,看见鸡蛋升到杯子中间时又沉下去了。最后我一下子放了五勺盐,咦?还没等我搅拌,鸡蛋就慢悠悠地摆动着肥胖的身子露出了圆圆的脸蛋,像一个可爱的娃娃在游泳。“我成功了”!我高兴的叫着,跳着。这时,妈妈回来了,我连忙叫她过来看,看见我高兴的样子妈妈先夸奖了我,然后问我:“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这下我可傻了眼,看见愣了的我,妈妈笑着说:“因为清水的浮力小,鸡蛋就沉下去了,盐水的浮力大,鸡蛋就浮起来了。”

篇13:数学试卷讲评方法的一次尝试

讲评试卷时, 也许老师们与我有相同感受:教师在上面一题一题地说答案, 再进行分析, 学生在下面对答案, 更正错误, 表面上看起来学生听得认真, 改得仔细, 但再次练习, 效果并不是很好。什么原因呢?有些学生在试卷讲评中只看答案, 不分析错误的原因, 只用耳, 不用脑。更有甚者, 如选择题只将其选择的序号A、B、C、D改过来, 就“万事大吉”了, 成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下次考试仍犯同样的错误, 甚至同样的问题过两三天又不知道了。于是我试着一改以往的讲评方式, 让学生自己分析、讲评。做法是:分组。将学生根据做错的题型、题的深浅程度及学生基础分成几组, 答错同一题型的分为一组, 基础较差的分为一组等等;分配任务。将试卷发给学生后, 各组承担相应的题目, 基础差的承担基础题, 成绩好的承担提高题;查证答案。各小组根据自己承担的任务, 通过讨论, 查阅资料等, 得出正确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 大家群策群力, 查教材, 看笔记, 翻辅导资料, 如果还找不出正确的答案, 就“拜访”老师, 表现得相当积极;学生评讲。由各小组推荐一位或几位同学上讲台评讲所承担的题目, 既讲了正确答案, 也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 同时还从自己的角度说了如何避免错误再次发生。他们的评讲有些虽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到位”, 甚至有时引得大家哄堂大笑, 但也有很多同学讲得非常精彩。

本次试卷评讲, 我花的时间最少、力气较少, 而学生掌握得较好。仔细想想, 有以下两方面原因:第一, 教学重心转移了, 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 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以前无论是上课还是试卷评讲都是教师先查看各类题型, 想尽千方百计, 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一股脑儿全都“塞”给学生, 也不管他们能不能接受, 愿不愿意接受, 总觉得多讲点比少讲点好, 有时课堂上没说完, 还要利用下课的几分钟“见缝插针”再补充几句。本次讲评将机会还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通过讨论、查阅资料、请教老师等查漏补缺;通过自主学习, 找出自己知识上的缺点和误区。这样, 他们所学的知识才会经久不忘、根深蒂固。第二, 改变了教学策略, 重新调整了教师的角色和行为, 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本次教学淡化了教师的讲, 而强化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的讲, 主要是引导, 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学生的自主学习, 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 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 合作讨论, 相互补充, 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即使不是放手让学生全程参与讲评, 教师在试卷讲评时也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忌教师一言堂, 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大胆假设猜测、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敢想、敢说、敢做、敢于标新立异的思想意识, 使学生真正成为讲评课的主人。另外, 试卷讲评时也应注意一些技巧, 教师在讲评课时不能只按照题号顺序讲评, 而是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到的问题情景, 进行分析归类, 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这样有利于学生总结提高, 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具体可按三种方式归类:按知识点归类:就是把试卷上同一知识点的题, 归在一起进行分析、讲评, 这种归类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 教师可选择重点知识的典型题目进行分析讲评。按解题方法归类:即把试卷中涉及同一解题方法、技巧的题目, 归到一起进行分析。如把一份综合测试卷分为:a.一题多解类;b.多题一解类;c.用方程思想解题;d.用函数思想解题等类型。按答卷中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归类, 一般可分为:1.对概念理解不透甚至错误;2.读题时对题中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有误;3.思维定势;4.运算错误等类型。以上归类方法不是彼此孤立的, 是相互交叉渗透的。通过归类思想的练习, 学生就会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 避免“题海战术”, 从而达到减负高效的目的。

总之, 一节高质量的试卷讲评课, 需要教师精心准备, 要能在抓住典型、择其要点、精讲精析的同时, 延伸发散, 创新思维, 归结技巧, 才能达到真正提高试卷评讲课教学效率的目的。

摘要:数学试卷讲评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它是反馈教、检查学的有效手段。上好讲评课对巩固双基、规范解题、熟练技巧、开阔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等有着重要意义。

篇14:列宁的一次改革尝试

列宁以辞职迫使改革行进

大体说来,历史上的所有改革都是形势逼迫的结果——太平盛世之下,统治者是不会冒风险去改革变法的。

列宁的改革也是被迫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搞得俄国疲惫不堪,经济破产。更为严重的是布尔什维克党执政后,实行了军事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粮食征收制,几乎收走了农民所有的粮食,这就引发广大农民的反抗。在内战后期,农民暴动遍及全国。城市工人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大量工人逃离城市,工厂机器老化、磨损,开工率严重不足。俄国无产阶级的人数本来就少,现在就更少了,即使留在城市的工人,有许多也“丧失了阶级性”。1921年春,革命的堡垒喀琅施塔得水兵举行暴动,直接威胁到布尔什维克政权。正是这时候,列宁承认全国处于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之中,唯一的出路,就是实行改革,停止军事共产主义,废除不得人心的粮食征收制。

1921年 3月,俄共第十次代表大会作出决定,废除粮食征收制,改行粮食税,事先规定农民应交纳的税额,完税后剩余的粮食归农民自己支配。这是对广大农民的让步,被叫做“农民的布列斯特”,是为新经济政策的开端。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农民有了余粮,就要进行交换,于是在苏维埃政权下恢复了曾经被严格禁绝的市场交易,恢复了货币、交换、价值、市场机制的运用,突破了社会主义的许多概念,把市场引进了社会主义建设。

在被迫的改革中,有人自觉理性地接受,有人被迫被动地接受。这样,对待改革的态度就不一样。列宁多次说改行新经济政策是一致通过的,但知情人披露,事情并非如此。时任《工商报》副主编的瓦连廷诺夫在回忆录中有一段相当生动的记述:

在一次会议上,列宁说:“……在签订布列斯特和约的时候,你们对我表示不信任,虽然现在连傻瓜都懂得我的政策是正确的。现在你们在新经济政策问题上又对我表示不信任。为此我采取通行的议会做法,向两个最高机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全会提交辞呈。不担任人民委员会主席和政治局委员,成为在《真理报》和其他苏维埃出版物上写作的普通政论家。”

他用拳头敲着桌子喊道,对那些怎么也不愿意摆脱地下工作的心理状态的人,幼稚地不懂得不实行新经济政策就必然要同农民决裂的人,他已经厌倦了同他们争论。列宁辞职的威胁吓倒了所有的人,立即摧毁了许多人表示的反对意见。例如坚决反对列宁的布哈林,在24分钟内由反对者变成了新经济政策的狂热捍卫者。

由此可见,当年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虽然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但党内高层许多人对此缺乏理性的认识,他们之所以赞同只是因为:一、形势所迫,二、列宁威望的压力。这两个因素在短期内是能够发挥作用的,但从长期看是远远不够的,维护和坚持新经济政策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政治体制,需要有一支强大的坚定的改革队伍。

列宁在生命的最后时日感到问题的严重性

虽然1920年代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包括列宁在内,当时并没有从政治体制的角度考虑改革问题。由于在经济上向长期被看做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的农民作了让步,作为补偿,在政治上反而朝加强专政的方向发展。

在党内,俄共十大通过禁止党内派别组织的决定,结果党内只能有一种声音。在国内,禁止各社会主义政党(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党)的活动,并举行对社会革命党的审判。

1921年6月,“契卡”拟定了关于在1921年下半年和1922年上半年消灭白卫组织的工作计划,准备肃清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以及其他党派残余,同黑帮神职人员作斗争,等等。6月4日,计划报到列宁处。列宁虽然压下没有批准,但此后基本上照此行事。在此期间,出台了三项措施:

一、打击宗教势力。俄国有80%以上的居民信奉东正教,东正教对布尔什维克的意识形态构成严重威胁。十月革命后成立了各种无神论组织,反对宗教。1921~1922年苏俄发生严重饥荒,这是天灾人祸交互作用造成的。和后来保密的做法不同,国际社会都知道苏俄发生饥荒,美国救济署伸出援手,国内以高尔基为首的一些社会名流组织了赈灾委员会,号召国内外捐款,东正教也成立赈灾委员会,打算献出非祭祀所需的珍宝。但布尔什维克党畏惧社会各种势力影响的扩大,不仅查禁了此类民间救灾组织,并且逮捕了为首者,连高尔基也被迫出国。对东正教会,则以制造事端为名予以打击,一方面直接没收教会的珍宝,充实国库,同时逮捕和镇压教会首领,禁止宗教图书的出版和传播。

二、举行了对社会革命党人的审判。十月革命后,除布尔什维克党外,苏俄还存在两个社会主义政党——孟什维克党和社会革命党,它们长期从事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一样,社会革命党也是第二国际的成员党,是俄国人数最多的革命党,在农民中有很大的影响,列宁称之为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党;孟什维克则和布尔什维克一起,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的一个派别。十月革命后,这两个党反对布尔什维克的方针和做法,但在1919年宣布停止反对布尔什维克政权的武装斗争,获得苏维埃政权的大赦。此后,它们的党员曾参加苏维埃政权的各种组织,出席苏维埃代表大会,对实施新经济政策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是,布尔什维克党害怕他们影响的扩大,在1922年组织了一场精心安排的对右派社会革命党人的审判,将其首领判处死刑或刑期不等的监禁(后来迫于国内外的压力作了从宽处理)。受审的社会革命党人多数早已被关押在监狱,所以问题不在于判刑,而是要消除他们在群众中特别是在农民中的影响,把他们搞臭。

三、打击第三股势力即那些不听话的、不赞同布尔什维克意识形态的知识分子。1922年夏,苏联当局把数百名高级知识分子驱逐出境,这些人中间,有不少世界级的学者。这就是著名的“哲学船事件”(用轮船把他们运送出国)。与此同时,加强对舆论的控制,建立并实施严格的书报检查制度。

这一套措施实际上是布尔什维克党同各种社会力量争夺影响的斗争,而不是同什么反革命的斗争。其结果,虽然压制、打击、消灭了异己力量,国内似乎稳定了,但出现一个致命的问题——苏维埃政权和俄共从此不受任何社会监督,也听不到批评监督的声音,官僚主义、滥用职权、贪污腐化开始侵蚀这个执政党。由斯大林领导的专为改善国家机关而设立的工农检察院的工作很不得力,列宁甚至认为没有比它更糟糕的机关了。

列宁在生命的最后时日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于病中提出建议,要求加强对党的监督,克服官僚主义。他口授给代表大会的信和最后文章,建议“对政治制度作一系列变动”。他把着眼点放在党的高层,建议改组工农检察院,扩大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增加工人和农民委员的人数,加强对最高领导机关,特别是对政治局和总书记的监督。由于担心斯大林的粗暴导致党内分裂,建议撤销他的总书记职务。

列宁的建议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局部性的办法:第一,没有从整个苏维埃政权的政治体制着眼,没有触动整个国家的政治体制;第二,列宁这时已经重病在身,他的建议遭到搁置,一些领导人对之采取敷衍或者阳奉阴违的态度,有的建议即使被采纳了,实际上也已变味。例如扩大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的结果只是增加了斯大林的人马,成了斯大林打击异己的棍子。

经济体制的改革措施应当通过立法程序固定下来,应当有宪制的保障。但是国内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法制”观念依然未变。按照这种观念,法令必须与党的意识形态保持一致,法律必须严守阶级观点。1922年人民委员会办公厅主任戈尔布诺夫曾转达列宁的口头指示:“司法人民委员部应该成为整治私人贸易的战斗机关……要没收其90%的利润,要不就使他沦为乞丐,让他至死不忘。要捕捉、盯梢、设置陷阱和圈套。”在这种观念下,虽然允许私人经济的存在,但是私人经济得不到法律的保护。1928年苏联发生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的应对办法是采取非常措施,运用刑法对付有粮不售的农民——农民自己种的粮食不卖给国家,怎么是投机倒把呢?

1918年通过的宪法剥夺了下列人员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为获取利润而使用雇佣劳动者,靠资本利息、企业收入等非劳动收入为生者,私商和商业中介,宗教神职人员等。此宪法一直实行到1924年。这样,新经济政策时期出现的所谓“耐普曼”、“富农”都被剥夺了选举权。1918年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政治权利,如集会、结社、信仰和言论自由(虽然有许多限定),而1924年通过的宪法只字不提公民的这些政治权利,却明确规定了城乡不平等的选举比例,城市2.5万人选一名代表,而农村要12.5万人才能选举一名代表。

在布尔什维克看来,无产阶级专政等于党专政。“党专政”被写入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的决议之中:“工人阶级的专政只有采取它的先锋队即共产党的专政的形式,才能得到保证。”(《苏共决议汇编》第2册,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苏维埃在十月革命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胜利后其作用逐渐消退,一切都由党来决定,苏维埃成为橡皮图章。1921~1922年的大饥荒引发群众的不满,为得到群众的支持,开展了“复兴”苏维埃的运动,吸收劳动群众参加苏维埃的工作,但并未实行选举制度的改革,各级苏维埃组织如同党组织一样实行的是上级任命制,选举仅是走过场。

列宁主张通过做买卖的合作社方式吸引农民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而斯大林提出集体化的方针,强制农民加入公有化程度极高的集体农庄,实际上是剥夺和消灭全体农民,把农民变成了“国家农奴”,而不仅是所谓消灭“富农”阶级。

改革和改革者为何失去保护

政改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它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使社会主义社会实现民主化,使全体公民享有民主自由,共同管理国家。

任何改革,虽然代表的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利益,也是大多数人的利益,但在开始的时候总是少数人的事业——他们的倡议创举需要得到保护,各项改革措施需要政治体制的保护,甚至改革者的人身安全也需要得到保护。

1920年代的实践证明,新经济政策是行之有效的,它很快平息了农民的暴动。有统计说,1923年基本恢复播种面积。1925年谷物总收成超过1909~1913年的20.7%,开始出口农产品和原料。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工人阶级人数与1920年(170万)相比增长4倍。这样的成绩在苏联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然而,改革的成果并没有保持下来。

1922年4月,列宁最后一次参加党的代表大会后,选出政治局正式委员7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列宁、李可夫、斯大林、托姆斯基和托洛茨基;候补委员3人:布哈林、加里宁和莫洛托夫。在这10人中,坚定支持新经济政策的只有4人,即列宁、布哈林、李可夫、托姆斯基。其余6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反对新经济政策。这个力量对比,注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命运。

后来,斯大林在组织上获胜之后,立即于1929年年底,未经中央决定,迫不及待地宣布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作为代替的是高度集中的僵化的行政计划管理体制。

中断新经济政策之后,斯大林立即实施他的全盘集体化方针——超高速的重工业化和军事工业化,并在国内实行大清洗大镇压。据俄罗斯联邦总统直属政治迫害牺牲者恢复名誉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雅科夫列夫说,在斯大林时期遭镇压的人数达2000万之多。斯大林的大清洗杀光了列宁的近卫军,残杀了无数的社会精英,杀害了大批党政干部和军队指挥人员,这直接导致卫国战争初期的败绩。苏维埃国家变成了斯大林个人极权的国家。他的农业集体化使苏联的农业大幅度倒退,直接造成1932~1933年的大饥荒,粮食产量直到1950年代初还没有达到沙皇的战前水平。在以后的年代,农业一直成为困扰苏联的问题。被一些人赞颂的工业化让一代人付出沉重的代价,包括生命的代价。

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苏联1920年代改革的遭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上一篇:给高中中等生的班主任期末评语下一篇:选择薪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