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读书心得

2024-07-19

小学生语文读书心得(精选8篇)

篇1:小学生语文读书心得

暑假里,我看了小作家张蒙蒙的一本书《边玩边长大(日记5)》。张蒙蒙写的文章很好,很精彩、很具体。不像我写的作文,前面没有写人称,后面就突然冒出一个词儿:“我们”。唉!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她对事物都观察得很细致,通常我们觉得这件事儿没有什么可写,她却能写出几百字儿来,好比如:她和她妈妈去看电影,她妈妈上厕所走到男厕所里了,她这也可以写出几百字!真不知道她是怎么写出来的!只是一件小事而已嘛,她就可以写出这么长的文章,可以看得出她观察得很认真,很细致。在下实在这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呀!佩服、佩服……

我觉得张蒙蒙写作文写得那么好的原因除了她爱动脑筋、善于观察之外,还因为她写得多、练得多,把写作文当作是她的兴趣和爱好,而我们呢?多数同学都觉得写作文是一种负担和任务,所以马马虎虎应付完就算了(嘻!包括我在内)。我呢,写作文嘛,常常粗心大意的,在描写人的五官时,有一次竟然说:“她,弯弯的眉毛长在她眼睛的下面。”唉!有谁的眉毛长在眼睛的下面嘛?简直是盲人拉二胡——瞎扯嘛!你看我粗不粗心?张蒙蒙写的文章就不同,她写的文章每篇都是精益求精的,在电脑上写,写完又修改,改完觉得有什么不妥的再改,说实话,这是很要耐心的。我嘛,写作文不打草稿,用原稿纸写完一篇就算,管它写得好不好的!而且也没有写日记的习惯,俗话说:“熟能生巧”,如果我是多写多练,作文肯定不会那么差。而且我平时也不善于观察,即使想写的时候也找不到题材来写,唉!

我看了很多小说,可作文好像没什么进步,因为我不管看什么书都是只是在追故事情节,也不学学人家写作的手法,作文水平当然不会提高。但是我看了张蒙蒙这本书《边完边长大》后,我得到的感悟很多很多……我想:只要我平时写作文善于观察,多写多练,作文会写得好的!谚语有说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

篇2:小学生语文读书心得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因为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紧随阅读教学,而且形式多样,丰富学生的习作色彩,学生负担少,因而在课堂中是颇受师生欢迎的一项习作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随文练笔设计的随意性,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把握不当等,往往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如何实施有效的“随文练笔”策略,是我们当前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而在文本教学中找准切入点,是随文练笔练习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本人就学习前人的经验以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点整理及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对于选择随文练笔的切入点,我们常常会有“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的困惑,其实在备课的时候,我们能够潜心会文,何愁天涯无芳草呢?

一、拓展文本空白处——与文本角色对话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文质兼美的文章大都有让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只要我们善于挖掘,自有一片与文本交流的空间。如人教版十一册《草虫的村落》,课文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巧设练笔的空间。如,“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这是甲虫夫妻间爱意的流露,在这深情的对视中,作为与丈夫阔别多时的妻子的你,会与丈夫倾诉些什么呢?又如,“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如果你是蜥蜴,看着这群好奇的小甲虫们,你会如何向它们讲述外面的大千世界呢?它们会向你提出那些新奇有趣的问题?在这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那奇异的想象得到驰骋,加上受到作者文中童心童语的感染,有了作者笔下草虫的世界这个大环境的渲染,学生练笔的情感被激发了,必然又产生一幕幕生动、有趣的情景。当然学生的语言也得到了有质量的训练。

二、丰润文本空白处——为文本主角代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而在阅读教学中适时插入文本“空白”填补,让孩子们充当故事的主人翁,想他所想,说他所说,填补故事中主人公心理、语言的空白处,在这过程中孩子们直接进入了角色,融入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和主人公的感情融为一体,这样的练笔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是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与主人公的融合,这样的练笔带动的是孩子们真实的感悟和思考,在思维与情感引发主动积极的情态下,学生所言就会言之有物,言之动情,让文本生色不少,同时也能更好地深化了文本的主题,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互利效果。

在教学人教版第九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模拟被压在废墟底下的阿曼达在死神面前如何鼓励同学与死神搏斗,争取时间最后获救的情景,让学生从身心参与中感受到了阿曼达的了不起,丰富了阿曼达的勇敢坚强的形象。又如人教版第十一册《老人与海鸥》一文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态和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老人生前视海鸥如亲人,从他十年如一日般坚持给海鸥喂食中,从他对海鸥一声声熟悉而亲切的呼唤中,可见他对海鸥的一片深情,然而海鸥们十多天找不到这位与它们相依相随十多年的老人,它们心中是多么的焦急、忧虑啊!当它们眼前出现老人的遗像时,它们“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它们当时可能说些什么呢?当海鸥们意识到人们要把遗像带走,它们要与老人永别了,“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再一次“大声鸣叫着”,它们多么希望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遗像能多留一会,它们的大声鸣叫想对老人说什么?想对人们说什么?此情此景,海鸥们的伤痛、无奈、焦虑,千言万语让学生们流泻于笔下,人鸥情深的一幕便永远定格于学生的脑海中。

三、延续文本意犹未尽处——续作者未言之意

有些课文结尾(或中间)的语言嘎然而止,耐人寻味,有一种余音缭绕之感。这种“余音”正是作者没有言尽,情感表达最为强烈、深沉、含蓄的地方。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把这种“余音”挖掘出来,这些语言的空白赋予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创作的财富。让学生写写作者没有言尽的话,把课文中情节跳跃的空白处补上,使已经接近尾声的情节再掀波澜,使文章内容更具体、完整,也使小读者能过把小作家的写作瘾。如《小摄影师》一课,课文的结尾让人觉得意犹未尽,想象的空间比较大:小男孩到底给高尔基照成相了吗?如果他来,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如果不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在此练练笔,学生兴趣盎然,创意无限。又如《凡卡》一文的结尾处余意未尽,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课文在凡卡熟睡在那甜美的梦中结束了,然而梦总是要醒的,为此,我设计这样一次练笔:凡卡美梦可以成真吗?当他醒后会发生什么事?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延续了故事的情节,道出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他们有的写道:“凡卡睡醒以后,他偷偷写信的事被老板发现了,结果遭到了一顿毒打,他那虚弱的身体承受不住而死了。”还有的这样写道:“凡卡每天翘首期盼爷爷到来,但当时的现实社会是残酷的,它没有怜悯这可怜的小孩,凡卡的希望在一天天无了期的等待中扑灭了,凡卡在绝望中饱受老板的虐待,最终死去。”

四、捕捉文本典型处——实现语言的迁移运用

曾看过一同行说过,“语文的学习说白了,其实就是对课文规范语言的吸纳后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所以,让语文走在回家的路上,切不可丢弃文本的语言示范作用。”遇到好的文章或精彩、典型的片段,我们就不应该错失学习和模仿的机会。仿写可以针对全篇进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片断练习,可以是句式表达、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总分结构等模仿。仿写时,首先找准具有鲜明特征的典型或精彩文段。如《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作者列举了大量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但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是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的典型文章。因此,在学习本文后我马上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家乡的传统节日,主要训练点落实到对文章写作顺序的安排以及内容详略的处理方法上,结果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当然有些文章的精彩片段的仿写或迁移写法也不容有失。例如《穷人》一文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真实描写的片段,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充分展示了穷人宁可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尤其段中省略号的连续运用,更能逼真地写出了桑娜当时时断时续、忐忑不安的心理。学习本段后,我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自己遇到过的焦急、忧虑、担心、害怕的生活情景写一写,例如早上睡过头而迟到了、一个人处于黑暗无助当中、进行比赛前的紧张状态中等,让学生在练笔中实现语言迁移的运用,在先扶后放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篇3:浅谈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读书

一、正确引导对书籍的选择

也许每位家长和教师都不难发现现在的中小学生手里的书很多都是《阿衰正传》或者什么少男少女之类的厚厚的书籍, 里面有很多的污言秽语, 没有积极的思想, 没有阅读的沉淀物, 可是大多数学生还沉迷于此, 浪费了很多宝贵的青春。所以对书籍的选择和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 也是阅读教育的基础。

记得在一个书店, 一位家长极力向一个二三年级模样的男孩推荐简装本名著, 什么《西游记》《安徒生童话》《海底两万里》, 可是孩子显然面对这些在他看来陌生和枯燥的书反感, 频频摇头。他的视线始终停留在《奥特曼》《植物大战僵尸》《熊大熊二》之类的书上, 母子二人左挑右选, 总是达不成一致, 后来不欢而散, 空手而归。母亲气哄哄地走出书店:“以后再也不带你来书店了, 净看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其实脑筋急转弯、漫画书籍、《豌豆笑传》等, 这些书看起来轻松而有趣。也许有的爸爸妈妈觉得阅读这些书籍或杂志跟孩子学习无关, 没有太多的教育意义。实则不然, 这样的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也能让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 因此不能一概制止, 全盘否定, 而应该正确地引导孩子。我们提倡家长要尽可能将择书的权利交给孩子, 不能要求孩子完全按家长的意愿或安排去阅读, 那么阅读在孩子看来可能就是一种负担, 一种任务, 毫无兴趣而言。只要是不违背原则, 不是糟粕, 都可以成为阅读对象。孩子自己选择的书籍是促使他们爱上读书的一个引子, 等到他们爱上读书之后作为家长和教师就要成为读书榜样, 平时在学生面前时常提及某某书中的精彩并尽量感染他, 相信他会慢慢尝试拿起你推荐的在他看来充满悬念和好奇的书籍, 不需要大动干戈。随后再按我们的计划注意选择的多样性或多元化, 选择不同主题、不同艺术风格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作品。

二、正确引导选择适时的读书时机

鲁迅先生在《五猖会》中回忆自己小时候欢蹦乱跳地准备和全家一起去看五猖会的时候, 被严厉的父亲要求背完书方可以去, 时隔多年依然能想到当时的那种沮丧和背完书后再去的索然无味, 所以不合时宜的读书时机会事倍功半。

什么时候才算是适时的时机呢?当学生精力充沛过分活跃时, 和学生在音乐中读一读课外书, 让他们体会读书的乐趣;当学生思维受阻答不上问题时, 不妨让他们读一读课外书, 让头脑在读书中慢慢开窍;当学生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时, 拿出课外阅读吧, 让他们享受片刻读书的美妙;当学生写不好拼音和生字时, 翻开课外阅读吧, 让师生共同静下来休息一下, 才能更好地出发。不用怒吼打骂, 不用心急气燥, 读书的妙处不言而喻, 一本本好书就像是一粒粒善良的种子, 一粒粒诚信的种子, 一粒粒正直的种子……这些种子适时地播撒在学生的心田里, 他们的心灵就会变得充实、美丽、高贵……在读书中, 会静下追逐功力的心, 会抚平急躁的情绪, 会打开堵塞的思维……

三、正确引导培养静心读书、平气做人的习惯

有的班级一下课教室里嘈杂一片, 有打闹的, 有谩骂的, 有乱扔垃圾的, 有大声喧哗的, 学生的静气不够, 沉淀下来的做人的原则没有, 自然没有平气做人的习惯。通过读书修炼学生的静心, 通过读书培养学生的静气, 和学生一起安静地看书, 也许会占用复习时间, 也许读书不如多学些生字, 多做些练习见效快, 其实不会读书, 不喜欢读书才真正会影响他们一生。只要放下心中急进的想法, 不追求眼前分数的高低, 努力让学生阅读, 你会惊奇地发现学生的进步。

我们提倡校园成为书香校园, 不仅仅是创建校园文化, 更重要的是养成学生的静下心来读书的习惯, 读书应当是一个人日常的生活方式, 理想的教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 与大师对话”。而课本只是浓缩的知识精华, 远远达不到阅读的需求。理想的校园扑面而来的是淡淡的书香, 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书籍。让空虚无聊的学生尽享“精神食粮”, 满足他们的“充电”需求, 让单调的校园增加一个五彩的调色板。

四、正确引导懂得读透书、做杰出人才的道理

有人说读书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学文化, 也就是学书本知识;第二层次不仅要学文化学知识同时还要学方法, 将来能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第三层次是在第二层次的基础上学前人的智慧, 在学知识的同时, 学习前人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传统的教学是第一层次的读书, 学生知道的都是教师上课强塞硬填的格式化知识, 这就是读死书。能达到第二层次的学生就是优秀学生, 能达到第三层次的学生是读透书的杰出人才。

交流是读透书一个简便易行的办法, 我们让学生读书, 并是不是一味地把书扔给他们, 没有原则没有后续工作安排, 或者说是教师没有预先设计的阅读目标。读书是输入的过程, 读后的交流是把书中的精华和读者的感悟付诸于自己的语言, 是一个输出的过程。输入不够, 自然无法输出, 所以交流是间接强迫他们认真读书的一个有效方法。

交流的方式有很多种, 可以文字也可以语言表述, 但切记交流时教师将自己的感受强加于学生。毕竟每一代人都无法摆脱自己时代的局限性, 学生看我们正如我们看自己的父辈那样, 这就是隔阂。教师要退居二线, 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果是自己充当主角, 大量灌输, 模式化地育人, 那么教师的知识便成了死气沉沉的条条框框, 就算教师看再多的书, 明再多的理, 学生不自己去真切体会, 根本无法感受各种滋味的。

作为教师大可不必以博学自居, 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但只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 可以受到肯定, 也完全可以受到否定。学生需要独自一人沉浸在作者的世界里, 聆听作者的倾诉, 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 然后才能悟出自己的感受。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他们对书中内容的深入理解, 有助于丰富他们人生的体验, 有助于让他们成为一个情感丰富、感受力强的人, 是非美丑, 真假恶善, 在交流中自然会有个分辨。我相信班会上再也不用教师费劲口舌讲什么行为是不对的, 你们不应该如何做, 遇到什么情况你该如何面对等等, 因为书中已经告诉他们了, 交流和驳斥中已经见分晓了。

篇4:语文老师该如何引导学生读书

生活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语文成绩很好,但在稠人广坐之中,谈笑风生、天南海北神侃、成为众人聚焦对象的并不是这些学生。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的阅读面太窄,除了课本读得比较熟以外,课外书很少涉及。这种现象对我们语文老师的触动很大。读文教学不只是为了让学生考出高分,还应该让他们具备较广的知识面,在写文章、看问题、解决问题时能够有较宽广的视野,做到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却又无懈可击。

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要巩固和提高学生所学的基础知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见多识广,提高运用和驾驭语言的能力。若不能达成这些目标,我们的教学就是失败的。巩固和提高语文基础知识,可以通过考试和试题训练来达到目的,而拓展学生的见闻,提高其运用和驾驭语言的能力,必须要让学生多读,广泛地阅读,持之以恒地开展课内外阅读。这需要学生们的自觉,更需要老师的引导。那么老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开展广泛的阅读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读书

我从不规定学生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只要是健康有益的书,学生喜欢读,就倡议他们去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总是抱怨学生不爱读书,让名著、经典在角落里蒙尘,但与此同时,学生却在课堂上、宿舍里用手机看网络小说,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没有内涵的“畅销书”,由此可见,如何让学生爱上读书不是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如何让学生从阅读网络小说转变为阅读经典作品。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多读书,以身作则,还要深入学生,去了解甚至去读学生喜欢读的书,知道他们的阅读时尚,了解他们阅读的愉悦点,再进一步引导,由浅入深,提高其审美趣味。此外,教师可以给学生适当推荐一些书,或者就某部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使得他们在读书中找到共鸣,在读书中得到思考的契机,获得表达自己思想的机会。例如,鲁迅的杂文虽然嬉笑怒骂、思想深邃,可是却略显枯燥,学生读起来不免觉得乏味。因此,鲁迅在学生的印象中只有冷峻。其实,丰满的鲁迅应该包括《故事新编》中的怪力乱神、《朝花夕拾》中的温馨回忆和《野草》中的狂野想象。如果这些方面做足功夫,给学生展现经典作家的不同风格,兴许冷峻的鲁迅就会以温和的姿态走进学生的心中。

二、必须要默读、朗读双管齐下

默读有助于加深理解能力,朗读则有助于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每个学生每天必须要有5000字的阅读量,朗读的时间不得低于10分钟。

三、告诉学生不要带着功利去读书

读書是生活的一部分,应该是陶冶性情,享受生活的手段。读书时,我们不要去想什么“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要带着问题,带着愉悦感去读,以期从阅读中获得知识,增长见闻,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建议学生读“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西游记忆》《水浒传》《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最高成就,语言优美,故事情节强,艺术性高,谋篇布局各具匠心,是大家手笔。阅读四大名著可一举而多得,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古文底子普遍较差,读起古文来就头疼。而四大名著的语言属于半文半白,是连接古文和现代白话文的纽带,学生课外阅读四大名著,既能提高对白话文的阅读鉴赏水平,又能提高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五、有选择地读

该精读的精读,该泛读的泛读,属于快餐文化的可速读。

六、课余时间与学生谈论本年度流行的畅销书,重点推荐学生读一到两本

比如,我曾推荐学生读《穷爸爸,富爸爸》《狼图腾》《明朝的那些事》《中国可以说不》等畅销书,学生们读了普遍觉得很有收获。

七、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碰上好的句段可以摘抄,可以写心得体会,这既可以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印象,又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还能锻炼他们的文笔。

八、开展读书报告会

要求学生在读中外名著时写出读书心得,在班级活动中交流,并从中选取优秀的读书心得参加校内外的比赛活动。

好的读书氛围更能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的环境。教师可通过每月张贴推荐书目、介绍一些名家轶事及名作等方式,让读书充实学生的课余生活。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写读书笔记,并将其和学生的优秀作品一起张贴出来,与学生一同探讨文学作品,以此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此外,播放由课文改编的影视作品并让学生与原著进行比较,也是一个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原著的好办法。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大到主题把握,小到语言品读,都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真正让学生“读有所得”。主题把握方面,教师应多向学生介绍一些中国文学史、世界文学史的相关知识,教会学生把作品放到特定的环境中,理解其主题思想,让学生学会把握不同时代作品的主旋律。

总之,语文老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好好读书,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把读书放在第一位的,没有万卷书的底,你是行不了万里路的,即使能行万里路,也很难把这万里路变成自己的社会阅历,对提升你的人生境界并无多大帮助。这就不难理解,很多成功人士有钱有车有房,有社会地位,却不忘去读MBA,很多人说他们这是在为自己装点门面,其实绝大多数人不是。人生进取只有到了一定境界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活动老、学到老、读到老的要义,毛泽东晚年视力极差,临死前几天还要人给他读《容斋随笔》。

有书香相伴的的人生是最快乐、充实的人生,是最有意义的人生,语文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让他们热爱读书。

一个热爱读书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

篇5: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

导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管你身处何方,读书总是能够我们启发。小编整理了几篇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品才网。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一】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感触很深。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语言朴实而富有诗意,形象而充满激情。读着书,让人不禁为之激动、赞叹、折服!

启示一:童心是师爱的源泉

李老师提出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心灵。教师的童心意味着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教师的职业要求我们应该在任何方面都与学生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多一种与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你便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他们会不知不觉地把老师当作朋友。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启示二: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李老师深深打动我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终如一和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爱”是李镇西老师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学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师爱”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间。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改变自己过去的教育方法。当学生犯错时,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心平气和地了解学生犯错的原因,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爱,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

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爱,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对学生的宽容”。

爱,也不应是对学生的纵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惩罚”。

爱,不只是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身体,而是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学会用他们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学生一起忧伤、一起欣喜”。

爱,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

爱,不是用一颗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颗颗童心,而是“需要一颗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只有这样的爱,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二】

我阅读了《小学语文教师》六月刊的《“随文练笔”研究专辑》,让我在作文练笔教学这一块中顿感明朗,读着读着,时而倍有同感,时而像被指引导航,时而灵感顿生,让我对“随文练笔”教学有了更宽广的了解,更系统的认识。

“随文练笔”是伴随着阅读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巧妙利用有关阅读内容进行的一种“短平快”的写作训练。因为随文练笔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紧随阅读教学,而且形式多样,丰富学生的习作色彩,学生负担少,因而在课堂中是颇受师生欢迎的一项习作训练。但在实际教学中,随文练笔设计的随意性,练笔的时机、方法、难易度把握不当等,往往导致训练低效甚至无效。如何实施有效的“随文练笔”策略,是我们当前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而在文本教学中找准切入点,是随文练笔练习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本人就学习前人的经验以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为找准随文练笔的切入点整理及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对于选择随文练笔的切入点,我们常常会有“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的困惑,其实在备课的时候,我们能够潜心会文,何愁天涯无芳草呢?

一、拓展文本空白处——与文本角色对话

文本是一个召唤读者参与的意义空间。文质兼美的文章大都有让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只要我们善于挖掘,自有一片与文本交流的空间。如人教版十一册《草虫的村落》,课文的许多地方都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巧设练笔的空间。如,“它们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然后一齐欢跃地走回洞穴里去。”“意味深长地对视良久”,这是甲虫夫妻间爱意的流露,在这深情的对视中,作为与丈夫阔别多时的妻子的你,会与丈夫倾诉些什么呢?又如,“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庞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如果你是蜥蜴,看着这群好奇的小甲虫们,你会如何向它们讲述外面的大千世界呢?它们会向你提出那些新奇有趣的问题?在这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那奇异的想象得到驰骋,加上受到作者文中童心童语的感染,有了作者笔下草虫的世界这个大环境的渲染,学生练笔的情感被激发了,必然又产生一幕幕生动、有趣的情景。当然学生的语言也得到了有质量的训练。

二、丰润文本空白处——为文本主角代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而在阅读教学中适时插入文本“空白”填补,让孩子们充当故事的主人翁,想他所想,说他所说,填补故事中主人公心理、语言的空白处,在这过程中孩子们直接进入了角色,融入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和主人公的感情融为一体,这样的练笔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是孩子们纯洁的心灵与主人公的融合,这样的练笔带动的是孩子们真实的感悟和思考,在思维与情感引发主动积极的情态下,学生所言就会言之有物,言之动情,让文本生色不少,同时也能更好地深化了文本的主题,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互利效果。

在教学人教版第九册《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模拟被压在废墟底下的阿曼达在死神面前如何鼓励同学与死神搏斗,争取时间最后获救的情景,让学生从身心参与中感受到了阿曼达的了不起,丰富了阿曼达的勇敢坚强的形象。又如人教版第十一册《老人与海鸥》一文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态和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老人生前视海鸥如亲人,从他十年如一日般坚持给海鸥喂食中,从他对海鸥一声声熟悉而亲切的呼唤中,可见他对海鸥的一片深情,然而海鸥们十多天找不到这位与它们相依相随十多年的老人,它们心中是多么的焦急、忧虑啊!当它们眼前出现老人的遗像时,它们“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它们当时可能说些什么呢?当海鸥们意识到人们要把遗像带走,它们要与老人永别了,“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再一次“大声鸣叫着”,它们多么希望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遗像能多留一会,它们的大声鸣叫想对老人说什么?想对人们说什么?此情此景,海鸥们的伤痛、无奈、焦虑,千言万语让学生们流泻于笔下,人鸥情深的一幕便永远定格于学生的脑海中。

三、延续文本意犹未尽处——续作者未言之意

有些课文结尾(或中间)的语言嘎然而止,耐人寻味,有一种余音缭绕之感。这种“余音”正是作者没有言尽,情感表达最为强烈、深沉、含蓄的地方。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把这种“余音”挖掘出来,这些语言的空白赋予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创作的财富。让学生写写作者没有言尽的话,把课文中情节跳跃的空白处补上,使已经接近尾声的情节再掀波澜,使文章内容更具体、完整,也使小读者能过把小作家的写作瘾。如《小摄影师》一课,课文的结尾让人觉得意犹未尽,想象的空间比较大:小男孩到底给高尔基照成相了吗?如果他来,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如果不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在此练练笔,学生兴趣盎然,创意无限。又如《凡卡》一文的结尾处余意未尽,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课文在凡卡熟睡在那甜美的梦中结束了,然而梦总是要醒的,为此,我设计这样一次练笔:凡卡美梦可以成真吗?当他醒后会发生什么事?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延续了故事的情节,道出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他们有的写道:“凡卡睡醒以后,他偷偷写信的事被老板发现了,结果遭到了一顿毒打,他那虚弱的身体承受不住而死了。”还有的这样写道:“凡卡每天翘首期盼爷爷到来,但当时的现实社会是残酷的,它没有怜悯这可怜的小孩,凡卡的希望在一天天无了期的等待中扑灭了,凡卡在绝望中饱受老板的虐待,最终死去。”

四、捕捉文本典型处——实现语言的迁移运用

曾看过一同行说过,“语文的学习说白了,其实就是对课文规范语言的吸纳后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所以,让语文走在回家的路上,切不可丢弃文本的语言示范作用。”遇到好的文章或精彩、典型的片段,我们就不应该错失学习和模仿的机会。仿写可以针对全篇进行,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片断练习,可以是句式表达、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总分结构等模仿。仿写时,首先找准具有鲜明特征的典型或精彩文段。如《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作者列举了大量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但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是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的典型文章。因此,在学习本文后我马上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家乡的传统节日,主要训练点落实到对文章写作顺序的安排以及内容详略的处理方法上,结果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当然有些文章的精彩片段的仿写或迁移写法也不容有失。例如《穷人》一文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真实描写的片段,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充分展示了穷人宁可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心灵,尤其段中省略号的连续运用,更能逼真地写出了桑娜当时时断时续、忐忑不安的心理。学习本段后,我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自己遇到过的焦急、忧虑、担心、害怕的生活情景写一写,例如早上睡过头而迟到了、一个人处于黑暗无助当中、进行比赛前的紧张状态中等,让学生在练笔中实现语言迁移的运用,在先扶后放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随文练笔”的切入点皆于文本中,我们要潜心会文,识于慧眼,找准落点,让我们的学生妙笔生花。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三】

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乡村语文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每期都有一个热门话题,如“今日我们怎样读经典”、“当名家名篇进入教材”、“用声音复活经典”等,对每个话题都有深入地研究,给我许多思想上的启迪,教育教学上的引导和帮助。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问题。“问讯处”这个栏目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如偏旁笔画、语音文字、词语句子、语法修辞、标点符教材教法、常识资料等方面为读者做解答,为我的教学提供方便。如期的“问讯处”栏目中,有一位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作文批改中常用哪些修改符号?”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模糊不清,几次问讯其他老师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当我看到令怡老师的解答后,一下子感觉很明了了,心中非常感激令怡老师,非常感激《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从阅读精品课堂、备课室、案例与反思这些板块,可以为我们打造高效课堂提供有益的帮助。今年寒假期间,我认真阅读了期刊。其中“备课室”中的“寒假备课专辑”深受我的喜爱。《燕子》是一篇经典课文,我去年时教过这篇课文,甚至能流利的背下来,可在课堂上的教学却并不尽人意,没能让学生和我一道进入课文的意境,感受到燕子的活泼机灵、可爱,春天的美好。我读了贺秀丽老师的《一支春天的赞歌》时,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我虽然对《燕子》这一课非常熟悉,但是对文本的解读却不够,造成了教学方法上运用不当。没有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没有从孩子的生活入手,增强课的趣味性,作业设计也不够开放性。我想再次教学这一课时,我的课堂肯定会焕发出以前没有的光彩。

同时《小学语文教师》推出了“园丁故事”、“封面人物”等,这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们认识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徐根容、窦桂梅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感染和滋润着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我都通过《小学语文教师》汲取。

《小学语文教师》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园丁故事动人,她的百家讲坛特吸引人,教学点评忠恳,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

篇6:小学生语文读书心得

野芦沟完小 陈美霞

暑假时间,我去书店买了三本教学类书籍,分别是王荣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孙建锋的《小学语文享受对话教学》,其中我认真读了《小学语文享受对话教学》这本书,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很多。并且,自己也受到很大的启发。书中,孙老师通过真实案例,向我们讲解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想法以及反思。

在语文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在许多教师看来,“知识”这个概念就意味着会回答提出的问题。这种观点就促使教师对学生的脑力劳动和能力做出片面的评价:谁能把知识储藏在记忆里,一旦教师要求,立刻就能把它“倒出来”,那么他就被认为是有能力、有知识的学生。这在实践中会造成什么结果呢?其结果就是:知识好像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变成了一件讨厌的、令人苦恼的事,最好能够尽快地摆脱它。

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我千真万确地深信: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像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知识没有加以运用。

是的,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将知识看作是死的东西,而没有真正的将其视为活的环节,它应该是发展的、变化的,是动态的,它在自身的活动中趣味无限,并派生出新的认知,否则的话,它只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负担会压得他们透不过气来。这就是为何有些学生厌学,而我们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的原因之一,细想想,谁愿意持续承受这样的“折磨”呢?

能回答问题似乎成为了是否掌握知识或者具有能力的测量计,如此下去,知识怎会不变得毫无生趣呢?没有了内在的动因,这种单纯的为了知识而知识的活动,很快就会变成某些学生的巨大负担!知识应该成为精神活动的凭借才对。

关于学生脑力劳动的积极性,人们已经谈论得很多了。但是可能有各式各样的积极性。学生把读过的东西或者教师讲述的东西背得烂熟,回答得很流畅,——这也是一种积极性,然而这种积极性未必能促进智力才能的发展。教师应当努力达到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发展。

在语文教学上,我采用孙老师的书中的方法,一改以前的教师讲的多的弊端,在一篇课文还未开始讲解之前,先让孩子们自己反复读课文,然后在相应的字里行间写下“读懂的”和“不懂的”举手提出来,在学生们之间交流,或者点拨后再让孩子们读书,自己解决自己提出的疑问,这次解决不了的,才是我上课讲解的重点——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让孩子们能自己借助疑问,进入思考的状态。

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可能一个学生记住了所学的东西,而另一个学生却有所遗忘。在这种情况下,我就得充当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使每一个学生在听我的讲解时,都能按照他自己的路子,从意识的仓库里把所储存的东西抽取出来;而如果在意识的仓库里的某个地方正好是个空白,如果有些人的思路在某处断了线,那我就得补充讲解,填补这个空白,克服思路脱节的现象。但这一点也是需要有高度的技巧和艺术的。我努力寻找重复讲解已经学过的教材的最恰当的形式,以便使学得最好的学生也能从中发现某些新东西。凡是学生的知识并没有什么空白和脱节的地方,我就只加以简短的讲解。这里没有那种表面上的积极性,学生们虽然没有开口,没有回答问题,没有相互补充,但这是真正的获取知识。我想,这种获取知识的形式,可以称之为学生对自己思想的“回顾”,对自己的知识仓库的“清点”。

通过《小学语文享受对话教学》这本书的,阅读,自己真真正正的体会到了作为一个老师应该做的,如何做的。并且在书中孙老师还耐心的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是我日常教学以及与学生的生活沟通方面还需要很大的努力和提高。

篇7:小学生语文读书心得

假期翻阅了《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第一篇介绍于永正老师的文章,深深地被于老的教学技巧折服了。提到课堂教学的艺术,于老首先指出:教学艺术来自于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大到一篇课文的结构,小至一句话、一个词,都要了然于心,把它弄清楚,弄明白,否则就不能教,也无法教。拿到课文,首先读,哪怕教过好几遍,朗读课文是备课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读的同时查字典、词典,把拿不准的字的读音,一一落实,绝不想当然。每个新词都查查词典,不能有半点含糊。他还说,只看教参,没有自己的思考,是从来没上过让他满意的课的。最后指出:这法儿那法儿,不钻研好教材就没有法儿。反思我们的老师有多少在教学前下过如此的功夫呢?是否举行教师朗读专项训练,先让老师朗读过头才能更好的上好课呢?于老师是这么做的,我们也能够如此做的。

如《水上飞机》一课 于 老师指导学生理解“究竟”,他在课前先仔细查阅了词典,弄明白了“究竟”的两个含义之后,先让学生读书中的句子:“小海鸥想:货轮,客轮啥样的我都见过,就是没见过这种长翅膀的船,它决心去看个究竟。”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想“看个究竟”的事,说完,将“看”擦掉,先后换成“问”、“探”,让学生再说说在生活中遇到的需要“问个究竟”、“探个究竟”的事。学生很活跃,发言也精彩。

于 老师又指出教学艺术来源的第二点: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他指出:课堂的精彩常常不是(或者说基本上不是)因为老师的精彩而精彩,而是因为学生的精彩而精彩。在很多情况下,掌声不是送给老师的,而是送给学生的。理解,就是要承认差别,尊重差别;理解,就是要发现平时只能举起 50公斤 杠铃,而今天他却举起了 50.01公斤 的微小进步。在 于 老师的课堂上,时时能够看到他对学生真诚的期待、深情的教诲、默默的关怀,这一切融化了孩子的心,也使 于 老师的课上师生和谐融洽,氛围浓厚。不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才会理解孩子。于 老师多次提到第斯多惠的一句话--那就是“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

教学艺术的第三点来自 于 老师的艺术修养。看看 于 老师的课前准备吧:把课文读好了,读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把文字读活了,可以胸有成竹地走进课堂;备课时,总忘不了备“字”--把每个生字,照着书上的正楷字,认真临写,直至自己满意。再看看课上的技巧吧:肯定学生的朗读,笼统地说“读得很有感情”,就不如说“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的心情很--”、“你把--读活了”、“你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地方”。

以上的一些内容只是浅浅读了一会的感受。名师许多东西需要我们真的多多挤时间来学习呀!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读书心得

假期翻阅了《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第一篇介绍于永正老师的文章,深深地被于老的教学技巧折服了。提到课堂教学的艺术,于老首先指出:教学艺术来自于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大到一篇课文的结构,小至一句话、一个词,都要了然于心,把它弄清楚,弄明白,否则就不能教,也无法教。拿到课文,首先读,哪怕教过好几遍,朗读课文是备课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读的同时查字典、词典,把拿不准的字的读音,一一落实,绝不想当然。每个新词都查查词典,不能有半点含糊。他还说,只看教参,没有自己的思考,是从来没上过让他满意的课的。最后指出:这法儿那法儿,不钻研好教材就没有法儿。反思我们的老师有多少在教学前下过如此的功夫呢?是否举行教师朗读专项训练,先让老师朗读过头才能更好的上好课呢?于老师是这么做的,我们也能够如此做的。

如《水上飞机》一课 于 老师指导学生理解“究竟”,他在课前先仔细查阅了词典,弄明白了“究竟”的两个含义之后,先让学生读书中的句子:“小海鸥想:货轮,客轮啥样的我都见过,就是没见过这种长翅膀的船,它决心去看个究竟。”接着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想“看个究竟”的事,说完,将“看”擦掉,先后换成“问”、“探”,让学生再说说在生活中遇到的需要“问个究竟”、“探个究竟”的事。学生很活跃,发言也精彩。

于 老师又指出教学艺术来源的第二点: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他指出:课堂的精彩常常不是(或者说基本上不是)因为老师的精彩而精彩,而是因为学生的精彩而精彩。在很多情况下,掌声不是送给老师的,而是送给学生的。理解,就是要承认差别,尊重差别;理解,就是要发现平时只能举起 50公斤 杠铃,而今天他却举起了 50.01公斤 的微小进步。在 于 老师的课堂上,时时能够看到他对学生真诚的期待、深情的教诲、默默的关怀,这一切融化了孩子的心,也使 于 老师的课上师生和谐融洽,氛围浓厚。不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才会理解孩子。于 老师多次提到第斯多惠的一句话--那就是“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

教学艺术的第三点来自 于 老师的艺术修养。看看 于 老师的课前准备吧:把课文读好了,读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把文字读活了,可以胸有成竹地走进课堂;备课时,总忘不了备“字”--把每个生字,照着书上的正楷字,认真临写,直至自己满意。再看看课上的技巧吧:肯定学生的朗读,笼统地说“读得很有感情”,就不如说“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的心情很--”、“你把--读活了”、“你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地方”。

篇8: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潜心读书

1. 激发阅读兴趣

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要想让学生潜心读书, 应从提升兴趣入手。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只要把学生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 一切都会水到渠成。强烈的阅读兴趣是促使阅读活动深入开展的内驱力, 是构成阅读能力最为活跃的因素。要产生这种内驱力, 首先是需要, 其次是满足, 第三是入迷。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披情入文, 进入角色, 把学生领进作者创设的角色中, 以激动人心的情感魅力, 激起学生阅读的激情。如教师可首先提出有关问题, 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 然后在师生共同活动中让学生阐发自己的观点, 使他们获得满足之后的快乐。在教学中, 可适当鼓励语文基础薄弱的同学回答较为容易的问题, 让他们在阅读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成就与满足感。经过多次练习后, 同学们的阅读兴趣自然而然便提高了。当阅读兴趣成为一种推动学生求知的内在力量时, 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便会从内心产生学好语文的自我要求, 就会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并自觉地去提高语文能力。从而使教学达到叶圣陶先生所主张的‘不需要教’的境界。

2. 教给阅读方法

一是在潜心读书中, 要适当重视领读和范读。不同年级的学生, 读的侧重点、读的形式是有区别的。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模仿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领读就显得很有必要。中高年级的学生要加强范读。领读和范读不仅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降低学生读的难度, 而且在领读和范读时, 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 声情并茂地读, 不仅声入学生之耳, 而且情入学生之心。这样的读更是一种帮助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理解的过程。在教师领读和范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反复朗读, 学生就能渐渐增强语感, 逐步学会把握语句的逻辑停顿, 并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二是在潜心读书时, 要侧重悟读。教师更要创设让学生“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走进课文描述的情境, 引导他们用真切的感情品味课文, 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进而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三是潜心读书要有目的和层次。读书, 要读一遍有一遍的目的, 读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读的训练要有层次, 即体现由生到熟, 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如教学《最后一头战象》一课时, 我设计了有层次的读。第一遍读文, 学生想一想课文写了战象的什么事, 引导学生学生概括出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然后自由读课文, 引导边读边感受战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师生归纳出:战象怀旧、善良、忠诚、坚强。再次回到课文, 确定自己是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并划出有关语句。最后交流谈体会, 并把体会带进课文, 有感情地读一读。这样有层次地读, 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自主的创造性的阅读能力和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真正地让学生在读中积累了语言, 积淀了文化, 提高了语文素养。

3. 培养阅读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一切教育都要归结于养成良好的习惯。”要让阅读成为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 便可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 终身受用不尽。

1.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 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写作和寻求新知的需要, 学生阅读教材、课外书更是离不开工具书。试想,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 通过预习, 认真查阅工具书, 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 不是最典型的主动求知吗?学生在课外阅读中, 借助工具书理解了疑难问题, 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 不就是找到了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吗?

2.培养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学生在阅读时总会伴随积极的思维活动, 读思结合, 不但会解决课文中的许多问题, 而且会出人意料地显示他的聪明智慧。如教学《大瀑布的葬礼》一课, 瀑布怎么会有葬礼?为什么给瀑布举行葬礼?学生提出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然后就带着问题去读课文, 到文中解决问题。在不断的“生疑一解疑一生疑一解疑”的循序往复中, 学生参与阅读教学过程的迫切之心得以激发, 使他们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上一篇:校园交流活动方案怎么写下一篇:大四学生的学习生活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