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基地分析

2024-07-15

旅游规划基地分析(精选8篇)

篇1:旅游规划基地分析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中药材GAP基地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在一个供大于求的需求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时就牢牢的锁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会倾尽毕生的精力及资源搜寻产业的当前需求、潜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

随着中药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中药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中药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其产业链的不断延伸,尤其随着市场对产品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大型中药生产企业加入了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的行列,以期从源头保障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正是中药材GAP的实施使一批中药生产企业迅速崛起,逐渐成为中药行业中的翘楚!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中药材GAP种植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采用与国际同步的SCP科学分析模型,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主要分析了中药材GAP种植行业的背景以及所处阶段;中国中药材GAP种植行业的生产运营模式与发展现状;中药材GAP种植行业当前的市场环境;中药材GAP种植的市场需求情况;主要中药材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中药材GAP种植的领先企业经营情况;中药材GAP种植基地投资壁垒、风险因素及建议等。同时,佐之以全行业近几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连续性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中药材GAP种植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和适时性。报告根据中药材GAP种植基地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中药材GAP种植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中药生产企业、中药材种植企业、投资企业准确了解中药材GAP种植基地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本报告将帮助中药生产企业、中药材种植企业、投资企业业准确了解中药材GAP种植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及早发现中药材GAP种植行业市场的空白点、机会点、增长点和盈利点……,前瞻性地把握中药材GAP种植行业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形成企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优势,有效规避中药材GAP种植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中药材GAP基地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篇2:旅游规划基地分析

一、种羊基地建设:

以肉毛兼用型为主,结合周边细毛羊分布较广的特点,引入夏洛来肉羊及德国美利奴肉毛兼用型肉种羊,与当地细毛羊改良。建设固定的核心群,三年内达到年出栏1200只肉种羊规模。

二、肉羊养殖示范基地:

计划五年时间达到10000只规模肉种羊基地,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基地,10万只肉羊、1000头奶牛的养殖规模,第一年达到1万只肉羊养殖规模。建立年产5万吨饲料厂,年产2万吨羊肉、屠宰分割厂,年产5万吨的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厂。

三、饲草料基地:

按照计划规模,安排2万亩饲料基地建设。

四、目标:

建成新疆最大的肉种羊、肉羊养殖示范基地,成为新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解决就业人口500人,实现产值4亿元。

五、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总投资5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流动资金3000万元。

六、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2000万元,财政支持1000万元,银行贷款2000万元。

七、需政府支持及优惠条件:

1、对金沟河养殖基地1万余亩荒地及商户地、曹家坡土地1万亩做为饲草料基地,免征一切地方税费和土地出让金。土地使用权70年不变,土地使用性质为人工草场,期满可申请续期、可继承和有偿转让;

2、由政府协调1000只基础母羊;

3、在金沟河养殖基地已投入的基础设施,按财政支持无偿划拨;

4、保证种植用水;

篇3: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基地分析方法

1 基地分析的意义

详细规划是在基地中进行的,是对基地的一种有目的的改变。设计过程是一个设计者与基地不断交流的过程。在人与基地间的对话中,人首先是一个倾听者,而且应该是不带成见,不存芥蒂的倾听者。对凭借热情,抱有先入为主观念,习惯于“自言自语”的设计者来说,基地特性只能一再被埋没。历史上那些激动人心的经典设计,均与基地的“气质”保持一致,正是由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从而唤醒人类的创作激情,使得这些作品与自然交相辉映。通过该课题对详细规划中基地分析方法的研究,可以加深设计者们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认识,同时进一步引导我们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为人类改造环境提供一种更好的思路。

2 基地分析的特征

基地分析是广义的,是指对城市规划地段相关的各种外部条件的综合分析。不同专业的人对基地的观察视野是不同的,而其结果当然也是互异的。

2.1 基地分析的两个分支

基地及其今后使用的意向是基地设计的两个根本,它们奇妙地联系在一起。意向取决于基地的限制;而基地分析则取决于意向。同一块地,在城防工程师或农民看来,甚至营造商使用不同的技术或为不同的市场服务,结果将完全不同。每一种看法可能都正确。基地要从意向的适应性加以分析,一般基地分析有两个分支—一个是为了我们的特定目标,另一个是分析基地本身。

2.2 基地的特性

基地及其未来的发展意向是规划设计的两个根本,两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同的使用功能和设计手法将深刻影响基地的面貌。作为规划的“本底”条件,规划中的基地具有以下特征:基地的唯一性:每个基地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事物和活动连接而成的网络,由于各组成部分及其构成的复杂性,基地具有鲜明的特征。多种要素构成:基地作为地域自然人文环境的缩影,构成要素错综复杂,包括气候、土地、水文、植物、地形、建设等多种要素。

具有双重影响:基地要素对规划产生直接影响,一方面具有制约性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具有积极性的影响。

3 基地分析方法的运用

3.1 基地分析方法的梳理

基地的现状资源作为规划的基础,对规划方案的构思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地分析作为详细规划的第一步,构成详细规划的“基石”。对现状资源进行梳理与分类:将纷繁复杂的现状要素进行整理,有效的基地分析方法可以帮助设计师迅速进入“状态”,使设计师对基地内的资源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提取对规划具有突出影响的关键要素:在现状资源分类的基础上,识别关键资源要素,包括制约性要素和价值性要素,并在规划方案中有针对性的利用。使资源的核心价值和影响在规划中延伸:提取具有核心价值的资源,并以此作为城市设计的基点和脉络,衍生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空间方案。基地分析的目的在于归纳出现有基地条件的利与弊,以便于最终的设计方案能够适应基地的条件。

3.2 不同类型基地分析的方法

3.2.1 不同类型基地的分类

基地的要素错综复杂,对规划设计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对基地内的要素进行罗列,并按照一定的类型进行整理,包括: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区位、土地、建筑、道路、市政设施等类型。上述要素最终可以归纳为两大类:自然环境和建设环境。

3.2.2 以自然环境为主导的基地分析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因素分析:

区域环境分析:分析基地所在的区域环境、日照、风向、海拔等气候特征;地形分析:分析高程、坡度和坡向,地质承载力,选择适宜建设的区域;水文分析:分析水质、水量、汇水线、流域、湿地、地下水等多种要素;植被分析:分析基地内植被构成、分布状况、景观及生态价值;综合判断:根据叠加分析识别核心要素,包括具有价值性和制约性要素两种。

1)区域环境分析要点。a.区域概况——区域背景资料分析。b.自然条件——基地大的生态格局。c.经济发展——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d.社会文化——社会构成和人文特色。判断基地在区域中扮演的角色和地域特征。2)地形地貌分析要点。a.高程分析:GIS技术可以精细地区分和识别基地的高差变化,确定建设范围在一定的高程区间内。b.坡度分析:区分适宜建设区、可建设区和不适宜建设区等类型。c.坡向分析:根据一天的日照确定向阳坡选择最适宜建设的区域并抓住地貌特征的灵魂。3)水文分析要点——兼顾生态保护和景观塑造,并寻找设计的亮点。a.流域和体系:整个水流域应作为统一的、相互关联的系统来研究,首先理清楚水的脉络、汇水、水量、流向、防洪和干枯季变化,不能只考虑局部水的形态而忽略了整个系统。b.开阔水面:开阔的水面比较容易识别,应重点分析其形态、深度、水位变化等要素。c.湿地系统:隐性的湿地系统往往容易被忽略,但对生态系统和工程建设的影响较大,应结合水文资料和现场踏勘识别和关注湿地系统,充分利用则可以形成设计亮点。d.地下水:潜在的影响要素,对工程设计和施工可能造成一定影响。4)植被分析要点。a.植被构成分析——种类、群落和生长情况。b.植被分布分析——具体的分布位置和面积。c.划定需要重点保留的植被区域。d.发掘具有独特景观价值的植被。对基地的自然植被进行分类梳理,划定重点保护的区域和具有景观价值的植被。5)基地要素的综合判断。a.综合评价资源体系。b.制约性资源要素总结。c.价值性资源要素总结。

3.2.3 以建筑环境为主导的基地分析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因素分析:

区位、土地分析:重点分析土地的区位、现状功能布局、地籍权属等要素;建筑物分析:基地内的建筑物分析(质量、密度、容积率、产权、风貌);历史遗迹分析:识别基地内的历史遗迹、特殊意义构筑物、人文价值的建筑;基础设施分析:包括道路系统、交通设施及各项市政设施要素;综合判断:进行综合评价、确定现状面临的重要问题、抓住核心要素。

1)区位分析的要点。a.区域概况分析。b.基地所在区位解读。c.基地的可达性分析。d.在区域内的历史、经济、社会和空间角色。e.在区域未来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分析。2)功能布局分析要点。a.土地利用现状分析。b.现状功能布局分析。c.分析现状功能布局的特征和问题。d.研究主导功能的分布和特征。3)土地权属分析要点。a.摸清基地内的权属关系。b.按照不同的权属类型进行分类。c.分析各类权属在改造中的难度。d.研究空间整合的难易程度。4)建筑质量分析要点。a.制订建筑质量评价的标准。b.按照标准对现状建筑进行分类。c.统计各类建筑质量的量化比例。d.分析建筑质量反映的特征和问题。5)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分析要点。a.按照适宜的尺度划分基地地块。b.统计各地块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c.分析建筑密度和容积率的分布状况。d.分析其反映的特征和问题。6)历史街区和特色空间分析要点。a.识别基地内需要重点保护的历史性建筑和历史街区。b.总结基地内独具特色的空间环境。c.分析基地内建筑特色、风格。d.特别要注重对历史性建筑物周边环境的调研。7)道路及交通分析要点。a.更大范围内的分析交通系统。b.现状道路网络和道路等级结构。c.静态交通与慢行交通设施。d.交通服务、交通组织、交通管理、交通行为等分析。e.重要的交通节点和典型交叉口分析。

4 结语

在规划设计工作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作为前期工作一环的基地分析的重要性也就越来越突出。然而,在目前的规划中,基地分析虽然作为必要的前提工作,但却经常容易被人忽视或是轻视。缺乏对基地的了解,却妄图在基地上做出规划,就造就了大多数设计师的“自说自话”。没有与基地的特性所相符的规划一定不能称为是一个成功的规划,只有通过正确的方法,充分掌握基地的特性,再以此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工作才是规划工作的正确流程。

摘要:从基地分析的意义、基地分析的特征、基地分析方法的运用进行了论述,对详细规划中基地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基地意向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对基地的唯一性、构成、双重影响进行了阐述,以期指导城市规划设计工作。

关键词:基地分析,意义,特征,方法,分类

参考文献

[1]段汉明.城市详细规划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美]凯文.林奇.总体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英]拉斐尔.奎斯塔.城市设计方法与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曹曙,翁一峰.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城市空间形态控制的探究[J].城市规划,2006(12):189-190.

[5]约翰.O.西蒙兹,巴里.W.斯塔克.景观设计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篇4:旅游规划基地分析

关键词 科研试验 ;基地 ;规划 ;分析

中图分类号 G311

Abstract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plan of Danzhou Academ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base of CATA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base. And planning idea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ecological, energy saving and humanization. The functional zoning of the test base is also carried out,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of agricultural experiment base.

Key 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experiment ;base ;plan ;analyses

科研试验基地是农业科技中心建设的重要平台,是联结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三大体系的中枢。农业科研需要试验基地完成实验室研究成果的田间试验和中试放大突出。通过集中建设综合科研试验基地的要求,整合土地资源,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科研设备,建成标准化、规范化的新型热带农业科研试验基地,推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热科院)整体科研试验用地的合理配置,提高科研试验用地建设水平,加速科研成果的研发、转化与推广示范。

1 试验基地概况

基地位于海南岛西北部,在儋州市那大镇西侧,试验场五队海榆西线公路南侧用地。基地建设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3.4 ℃,主要为低丘平缓台地地貌,地势北高南低,坡度多在5度以下。土壤多为花岗岩、片麻岩发育的热带雨林砖红壤。

2 项目前期分析

通过对热科院儋州院区科研试验基地的现场考察,针对基地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规模,对基地进行前期分析。

2.1 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2.1.1 道路建设

基地内尚无统一规划的道路网络系统,现状道路为各用地区根据项目建设需要分散修建。路面硬化率较低,道路多为沙石路、沙土路或土路。

2.1.2 水利建设

目前生产、生活用水均以井水为水源,旱季灌溉用水不足,现有水塔2座,其中1座位于基地东部的试验场花卉公司用地范围内,容量150 t,1座位于基地中西部,容量为50 t,分片区独立灌溉系统;田间排水主要是自然排放到路沟或地势低洼处,没有统一的排水设施,排水系统较凌乱,基本处于自然状态。

2.1.3 电力、通讯建设

热科院本部有总容量为4 200 KVA的开闭所1座,用电由10 KVA电力线从那大35 KVA变电站引来,电力供应有保障。建设区处在无线通信覆盖区域内,通讯发达。

2.2 基地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2.2.1 科研用地零散,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功能布局不合理

目前,热科院儋州院区科研大田试验基地用地较零散,由于现有的科研基地分别由不同的研究所独立使用运作,在客观上造成了一些科研用地建设上存在着目标定位重复、功能布局不合理的现象。科研基地之间未能形成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共享,造成了部分科技资源的浪费。由于研究领域差异较大,目前的科研基地相互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技术转移、共享与服务机制尚未建立,管理制度还未能做到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从而造成了科研基地开放力度偏低,开放层次和效果不理想。

2.2.2 基地设施较落后,无法应对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实际需求

目前,基地内道路及试验地灌溉系统等基础设施较薄弱,道路路面硬化率较低,围栏、机井、排水沟、变配电设备、弱电管线等设施存在不同程度的破损,急需进行整体改造。

2.2.3 基地内外部环境杂乱,现代农业科研试验难以保障

目前,基地内环卫、消防等设施较落后;基地周围农村较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社会环境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科研试验工作的开展。

3 总体规划理念

3.1 生态理念

从规划的角度出发,依据城市生态环境的特点以及平衡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交错关系,注意环境容量和土地开发利用的限度,强调环境的总体协调性、资源的综合利用性,最大限度的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1]。对项目区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布局,总体布局中综合考虑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道路交通工程和农田防护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在各项子工程的规划设计中,除了要满足工程安全性外,还要从区域景观生态学高度和土地生态系统功能角度进行规划设计[2-4],从根本上转变将农田防护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视为附属工程的做法。试验基地的景观以农田生态景观为主,少量建设用地呈斑块状镶嵌其间。

3.2 节能理念

试验基地的规划充分体现节能的设计理念,包括办公区和生产区等建筑要保证充分的日照间距,温室、大棚、道路系统、排水系统就建设要采用节能环保材料。

nlc202309040813

3.3 人性化理念

试验基地的规划应当较好地处理人与建筑、人与设施、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

4 功能分区规划

4.1 试验基地功能规划基本功能

该基地属热科院科研试验用地,承担着大量的国家与省部级科技创新试验项目,担负着热带农业科技创新、集成再创新、示范、推广等功能,是我国热带农业领域重要的科技试验创新中心、先进热带农业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基本功能包括科技创新试验平台、科教实践基地、科技成果转化与展示中心和试验区共享基地。

4.2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面积

规划区域土地划分为大棚试验区、科研试验区、管理及生活区等3大片区(图1、表1)。

4.2.1 大棚试验区

东部大棚试验区原为试验场园林花卉公司用地,现状主要为园林花卉苗圃,现有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较完整,规划将本地块建设成为热带花卉、甘蔗、木薯、热带腰果等现代精准化栽培试验与高效栽培试验区。

中部大棚试验区为试验场五队用地,现状主要为橡胶、水果和养殖用地,现有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配套不完善,规划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将本地块建设成为热带水果、蔬菜现代精准化栽培试验与高效栽培试验区。

4.2.2 科研试验区

区内包括橡胶科研试验区、番木瓜科研试验区、芒果科研试验区、热带优稀果树科研试验区、菠萝科研试验区、荔枝科研试验区、香蕉科研试验区、牧草科研试验区、瓜菜科研试验区、花卉科研试验区、珍稀苗木科研试验区、甘蔗科研试验区能源木薯科研试验区、热带腰果科研试验区等14个小区。14个小区的现有水、电、路等基础配套设施配套不完善,通过开荒整地,定植抚管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配套管理设施配置,建成相应的科研试验区。

4.2.3 管理及生活区

生活区紧邻科研服务中心,与基地管理中心隔路相望,三者形成一个整体,可以充分利用队部现有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科研试验管理服务中心的建设可以融入新农村建设中,通过建设与环境改造、通讯网络引入等,有利于资源共享,改善队部面貌。

5 科研试验基地发展趋势

试验基地的建设也应持续满足科研生产的发展需要。试验基地的发展趋势是集科研、生产、技术培训一体化综合的研发体系。试验基地的基础设施会进一步完善,建成更加便利、快捷的道路,永久性的排水系统;配套的科研设施、功能齐全的附属设施也将日趋完备。该试验基地作为目前全省领先水平的综合试验基地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晓帆. 高校观光农业园区规划分析与思考——以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农业园区为例述[J]. 旅游规划,2015(3):93-94.

[2] 刘峻岭,李 申,孟伟庆. 基于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土地整理生态效应评价[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35(2):95-101.

[3] 王 超,盖艾鸿,刘都雷,等. 土地整理前后景观生态效应分析——以山西省泽州县刘轩窑村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 山西农业科学,2010(2):49-52.

[4] 田华文,张亚丽,盂庆香,等. 基于指数耦合技术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J]. 河南农业科学,2010(4):53-56.

篇5:基地科普工作规划

江苏鑫海紫菜有限公司的紫菜养殖加工已成为连云港市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为了进一步促进其稳定、持续发展,我们深感任重道远,我们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借助各科研单位的大力支持,继续坚持科技领先,普及和应用先进的科技知识,发展和壮大企业经济实力,发挥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在2008年—2011年,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积极深入对紫菜市场、经营动态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下属企业的养殖户、加工企业的愿望和要求,为他们提供先进的技术信息,同时也为他们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二、进一步组织和开展各项技术培训、讲座。提供国内外紫菜产业技术信息、技术资料 和咨询服务。根据紫菜生长的实际需要,增加扩大讲座场次和参学人次,使更多的养殖加工企业员工接受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

三、增加科普工作设备投入,增加科普宣传栏投入,扩充科普图书室科普书籍,公司也 将根据需要补充电子教学设备,提高授课质量,让企业员工在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下,学习相关技能和知识。

篇6:蔬菜基地发展规划

红江恭平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发展规划

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按照蓬溪县关于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指导意见,围绕建设优质安全蔬菜基地,实现公司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保障城市蔬菜供应、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公司发展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以专业合作社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应用、质量安全为重点,把合作社蔬菜基地建设成为蓬溪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样板基地。

二、发展现状

(一)蔬菜基地基本情况

蓬溪县佳记源农产品有限公司是在红江恭平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于2011年10月经市工商局批准设立,注册资本 万元。蓬溪县红江恭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在红江党委、政府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力打造万亩蔬菜示范基地,在县有关部门的指导下于2008年3月成立。目前基地涵盖红江镇白土坝5、6、7三个村,涉及1.2万人,面积约1万亩,现有会员520户,带动农户增收1086户。合作社主要种植田藕、萝卜、西红柿等,年产蔬菜 万斤,除保障本地供应,还远销成都、重庆,出口日本、韩国等地,实现年产值上千万元,入社社员年人均增收到5500元。

(二)蔬菜基地发展情况

红江恭平专业合作社在蓬溪县、红江镇党委政府及农业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通过政府政策扶持,设施投入和技术推广,在合作社社员的共同努力下,蔬菜生产发展迅速。但仍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农田基础设施落后,蔬菜设施栽培覆盖率低,生产管理粗放,主体经营规模小,设施不配套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司及合作社蔬菜基地持续、高效发展。为此,实行合理科学规划,加大蔬菜基地建设,有利于加快土地流转,改善土质,提高土地利用率,丰富无公害蔬菜供应,实现蔬菜规模化、效益化合科技化发展,助农增收,实现公司快速发展。

(三)市场分析

遂宁位于成渝中心节点城市,区位优势突出,1.5小时经济圈辐射1.5亿人,年蔬菜消耗量上亿公斤。目前,全省年产蔬菜量约 万公斤,缺口达 万公斤以上;在冬春季节蔬菜供应淡季,60%蔬菜靠外调供应,特别是节日期间,菜价飞涨,尤需自产“反季节”蔬菜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新建 个蔬菜大棚,预计年产蔬菜 万公斤,远远不能满足本地城乡居民需求,市场前景广阔。

三、发展规划

(一)项目规划区域及规模

除已有的红江镇白土坝5、6、7三个村 亩土地外,计划新增 村,实现土地流转 亩。建设日光温室大棚 个,品牌大陆菜 亩。

(二)建设内容

2012—2014年:以新建机耕路,蓄水池,引水渠,钢架结构大棚,滴灌及灯光装臵,蔬菜保鲜库;

2015—2018年:建设休闲农庄,开展农产深加工业务。

四、投资概算

(一)资金来源

采取政府扶持与个人自筹相结合,总投资 万元。具体筹资渠道:

1、自筹资金 万元;

2、通过政府农业项目扶持 万元。不足部分政府协调金融部门小额贷款解决。

(二)投资概算

1、日光温室大棚 个(万元)

每个棚平均占地2亩,概算2.2万元。其中:骨架及覆膜7000元,保温被(草帘)5000元,墙体5000元,卷帘机5000元。

2、陆地菜 亩(万元)土地平整复填约计 万元。

3、蔬菜育苗基地 亩,万元。

4、水、电、路配套设施(万元)

(1)、水 新建10000方集水池一座,造价38.6万元;修复电灌4处,计 万元;PE管及管道铺设 千米,计 万元;小型蓄水池 个,计 万;管件,龙头,闸阀等配件计 万元,总 万元。

3(2)、电 电网架设约计 万元。

(3)、路 田间路沙化、硬化需费用 万元。

5、保鲜库 建设200万元。

保鲜库可以保障在全镇蔬菜大面积集中上市难以立即销售,以及市场价格暂时较低的情况下,对蔬菜予以妥善贮藏,达到助农增收的效果。

6、技术支持

(1)技术员工资(每年约6—8万元)。

聘请一至两名专门的技术员,常驻合作社给广大菜农进行全程细致的技术指导。

(2)无公害检测站

红江恭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三年内要逐步完全走上发展无公害蔬菜的道路,因此需要建立无公害检测站,投资购买相应设备,从而确保广大群众的吃菜安全,同时为蔬菜基地的长期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7粗加工(净菜)

随着蔬菜基地的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必须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方向发展,“净菜”就是其中很好的选择之一;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合作社的收入。

以上七项共计 万元。

远期建设休闲农庄,开展农产深加工业务计划投资5000万元。

五、运作模式

蔬菜基地将采取“公司+合作社“的运作模式,蓬溪县 4 佳记源农产品有限公司于2011年10月经市工商局批准设立,蓬溪县红江恭平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3月成立。公司和合作社共同参与蔬菜基地的建设管理和利益分配。

(一)公司与合作社的职责

合作社负责与社员交涉,一是合作社把社员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同时组织成员为基地提供劳动服务,并按市场价获得相应报酬;二是合作社作为社员利益的代表,负责成员与公司就蔬菜基地事务的交涉和管理。

公司负责与合作社交涉,集中土地实行规模化生产,对基地实行统一投资,统一管理,统一生产规程和质量标准,全面负责基地营运及产品销售工作。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开展农超对接、社区直销店、农贸市场专销点等直销业务;在市蔬菜办及农业部门的指导下,实现蔬菜种植品种多样化,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力争2012年动工建设蔬菜保鲜库,积极争取纳入蓬溪冷链建设,获取政策扶持。

(二)利益分配

为保障公司和合作社利益,采取公司每年支付合作社土地经营权出让金每亩土地 万元,共计 万元。合作社作为蔬菜基地的股东再参与公司利益分配,分配比例 :,从而保障公司和合作社的正常运行。

六、效益分析

按照规划,蔬菜基地建设完成后,使整个基地功能区基本具有独立的排灌系统,田间道路成网,渠道排灌畅通,设 5 施设备齐全。预计到2015年年产蔬菜 万吨,年经营收入 万元,实现利润 万元,2年即可收回成本,同时农民增加收入 万元。以一个占地2亩,棚内0.8-1亩的大棚为例,年产蔬菜1万公斤,按每公斤平均2元计算,年收入约为2万元,去除成本年纯收入可达1.5—1.8万元,1.5年即可收回全部投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通过发展反季节蔬菜栽培,滴灌技术等可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指导和引导全镇乃至全县设施农业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示范和带动效应,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篇7:蔬菜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责任人及职责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后勤管理工作,规范后勤管理制度;完善后勤管理档案建设,促进各项工作高效、有序的开展,经校委会研究决定,特成立我校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长:罗寿文

副组长:王兴华罗全新

成员:罗勇、杨金华及各班班主任

职责:

1.罗寿文负责基地建设的全面工作。

2.王兴华负责蔬菜基地种植计划,安排各年级学生根据季节、时令合理调节蔬菜品种和种植面积,及时播种。

3.罗全新负责各类种子的采购及所需工具的发放和回收,建立标志牌。

4.王兴华负责丈量班级菜地面积,定期检查蔬菜的好坏,并搞好检查日志。

5.罗勇、杨金华负责蔬菜的回收,确保学生食堂吃到新鲜的蔬菜,建立蔬菜供应台帐。

6.各班主任负责组织本班学生播种、管理及采收本班蔬菜。

2010-2011学下学期居峪小学

蔬菜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为了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吃菜难的问题。按照湖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2003]106号文件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学生蔬菜基地建设,要按照小学生生均10m2以上,中学生生均15m2以上的标准”的要求。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争取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建设蔬菜基地为重点,建设学生劳动实践场所,既解决住校学生吃蔬菜难的问题,又解决了学生劳动实践活动场所问题,既改善了学生的生活条件,又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创造了条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居峪小学地处贫困地区,学校规模小,农村人口比较分散,学校有100多学生寄宿,他们一个星期回家一次,很难吃到新鲜的蔬菜,这样就造成了寄宿学生整体缺乏维生素的营养不良状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发育。为解决这些孩子的吃菜问题,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持下,我校采取多种形式解决了蔬菜基地问题,实行种蔬菜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根据蔬菜基地生产需要,安排学生劳动技术教学,把教学和劳动实践结合,并且聘请当地经验丰富的种植人员进行管理,使基地出产蔬菜品种多样,为学生提供了新鲜蔬菜。居峪小学是一所村级完小,现有学生177人,其中住校生120人,现有蔬菜基地6亩,学校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建立了基地管理制度、师生安全保障制度、学生劳动实践的考核和奖励制度、教师指导实践活动的考核制度,以制度确保基地正常运行,按时令合理安排生产,按课程需要安排实践活动。学校蔬菜基地实行“班田制”管理模式,即学年初学校把菜地划分到班级,班主任就成了“责任地”的“户主”。为了解决一部分班主任“不擅长种菜”的实际问题,也为了提高菜的质量和数量,主抓菜地建设的学校领导根据季节和地域气候等实际情况,统一要求所种菜的品种、播种的时间,并抽调后勤人员现场指导。在菜园的管理上,劳动技术课教师结合专业课教学,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锄草、间苗、施肥、除虫、采摘、清洗等知识,并现场指导,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种菜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劳动能力。学校种植的白菜、茄子、苞菜、萝卜、冬瓜、南瓜、四季豆、大葱、蒜苗等蔬菜,每年产量达1万多斤,使学校的蔬菜供应不断档,确保每周为住校生提供新鲜蔬菜。

该校还以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为质量标准,土地肥力、栽培品种、种植季节、病虫发生实际情况、肥料安全使用管理等,都由专人负责、统一采购,根据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施肥要求,结合本地蔬菜生产的土壤肥力、品种布局等实际情况,农家肥要经过高温发酵达到无害化标准后方可施用,根据各种不同蔬菜品种选用适宜的肥料种类,采用科学的平衡施肥方法,不得超量施用化学肥料,要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施肥方法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肥料。

学校对蔬菜基地的建设、管理、使用都作了较具体的安排,并规定蔬菜基地的检查评比结果纳入后勤管理人员目标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其工作成绩,另外学校每年为每亩基地补助100元,用于购买种子、肥料等原料,成品蔬菜以低于市场价进入食堂,收入用于聘请管理人员的生活补助和购买生产工具。

实践证明该校的这种管理机制是行之有效的,但是这些收入还不够学生生活需求,年初学校已经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接洽,再争取一些土地作为蔬菜基地。同时,该校还将在种植蔬菜的基础上增加豆制品、养殖业等其它项目,丰富学校的“菜蓝子”,确保学校制定的“三个一”(建好一片基地、办好一个食堂、资助一批贫困生)工程的正常运行。

2010-2011学下学期居峪小学

学校蔬菜基地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

学校蔬菜基地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努力降低学生生活成本,平抑食堂饭菜价格,减轻学生经济负担,建设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为切实加强学校蔬菜基地建设,特制定本制度。

1、学校要做好蔬菜基地建设规划,积极争取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通过租赁、调剂、划拨、开垦校园周边荒地等形式来保证学生蔬菜基地的合法使用。

2、学校要有从事蔬菜基地管理工作的机构及专兼职人员。成立以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蔬菜基地建设工作;学校蔬菜基地有专人负责,组织实施蔬菜基地建设;学校蔬菜基地要聘请专门生产技术人员对采用优良品种和新技术进行管理指导。

3、学校蔬菜基地必须由学校统一管理,实行以学校集体经营为主,分班分人负责管理的多种形式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划定范围、明确标识,严禁将学校蔬菜基地甩手承包,严禁将学校蔬菜基地分给教职工私种蔬菜。

4、学校要增加对学校蔬菜基地建设的投入,购置劳动工具,完善蔬菜基地设施,确保排灌设施、耕作运输机械、棚架设施、种植技术等基本配套,实现水、电、路三通。

5、学校要根据蔬菜基地的种植规模,制定科学的种植计划。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调整蔬菜种植结构上,不断增加蔬菜种植品种,尽可能使学生一年四季吃到时令蔬菜。要根据季节时令合理调节蔬菜品种和种植面积,使基地复种、套种指数不低于40%,土地利用率达标100%,努力实现学校蔬菜基本自给。

6、学校蔬菜基地建设坚持育人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把组织学

生到蔬菜基地开展劳动实践纳入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结合基地种植项目,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耕作、播种、锄草、间苗、施肥、除虫、采摘、清洗等知识,并现场指导,培养学生种植蔬菜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组织学生到蔬菜基地学习,必须制定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劳动实践的安全。

7、学校蔬菜基地应当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只准使用国家规定的低毒、低残留农药,不准向蔬菜基地和缓冲带内排放未经处理或者经处理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有害物质,防止对蔬菜基地的污染。积极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生产“绿色”蔬菜。蔬菜基地提供的蔬菜要做好详细的记载,确保学生食用安全。

8、学校蔬菜基地及基础设施必须用于蔬菜生产和良种繁育,不得荒芜蔬菜基地,不得擅自拆除、转让基础设施或者改变其用途。

9、学校蔬菜基地要加强成本核算,蔬菜基地财务人员要求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有会计资格证书,热心为师生服务,不谋私利。必须坚持“保本经营”的原则,节约开支,杜绝浪费,定期进行审计公示。蔬菜基地收入主要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篇8:旅游规划基地分析

1 项目概况

本项目开发用地共分三块, 分别为铜仁市中心青少年宫地块、牛堰湖地块和梵净山地块 (见图1) 。总占地面积约4000亩, 总建筑面积约200万m2, 总投资计划为150亿元人民币。

2 铜仁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1 符合国家政策要求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3〕40号) 强调“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大力引入社会资本, 着力扩大供给、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消费能力,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健康服务业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 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 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是深化医改、改善民生、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的必然要求, 是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就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全民健康素质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3〕35号) 强调“完善市场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主体, 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 提供方便可及、价格合理的各类养老服务和产品, 满足养老服务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提出“在资本金、场地、人员等方面, 进一步降低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的门槛, 简化手续、规范程序、公开信息, 行政许可和登记机关要核定其经营和活动范围, 为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提供便捷服务”。

因此, 铜仁市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建设享乐园颐养健康基地, 符合国家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要求和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服务业体制机制的要求, 符合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与显著扩大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规模的要求。

2.2 自然生态环境良好

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 良好生态环境是铜仁市日显珍贵的“稀缺资源”, 更是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的基础条件和优势资源。铜仁全区市植被覆盖率48.8%, 梵净山、麻阳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和佛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率超过90%, 环境空气质量均在二级标准以上。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建设享乐园颐养健康基地, 有利于铜仁市将良好生态体现为无形资产, 使优势资源转化为强势产业。

2.3 交通区位条件优越

铜仁市地处贵州东大门和大西南与中部、东部地区的连接地带, 东与湖南省相连, 北与重庆市毗邻, 是渝黔湘三省市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面向东部发达地区开放的前沿。目前铜仁市已基本形成了以沪昆高速公路、铜玉高等级公路、320国道、渝怀铁路、湘黔铁路和大兴机场为重点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随着杭瑞高速公路、渝怀铁路复线、长沙至贵阳客运专线和大兴机场扩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铜仁市区位交通条件以及长期被边缘化状况将得到彻底改善, 成为贵州东部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 并将铜仁与中东部地区和成渝经济区紧密联接。

2.4 特色产业基础良好

铜仁市依托丰富的生物及农业资源、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旅游及文化资源, 已经形成特色明显的优势产业。铜仁市农业生产条件良好, 生物种类繁多, 是贵州东部重要的粮油果蔬和生态畜牧业养殖基地, 具有发展林果业、中药材和生态旅游的有利条件。同时还是全省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河流湖泊密布, 地下水资源丰富。铜仁市以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为重点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集聚了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里锦江和九龙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万山汞矿国家矿山公园、铜仁古城、中国南长城遗址、周逸群烈士故居等一大批景区景点 (见图2) 。

3 铜仁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3.1 大力推进医疗服务改革发展, 打造区域性诊疗医学中心

在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上, 以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导向, 在公立医院改革和社会办医方面先行先试, 争取成为国家公立医院改制试点和国家社会办医联系点。通过“改、扩、建”等差异化发展战略, 支持现有医院做大做强, 着力建设区域性优质医疗服务中心。探索推行医疗机构托管模式和医联体模式, 加强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先进地区医疗卫生全面对接和务实合作, 积极引进北京宣武医院、广州中山医院等知名医院在铜仁设立分院。争取国家支持开展具备条件的境外资本设立独资医疗机构试点, 适当放宽境外医师执业限制, 积极引进世界先进医疗设备和全球顶级医疗人才。

通过政府引导、金融支持、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 鼓励发展专业性医院管理集团, 支持医疗机构申请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 (JCAHO) 认证, 引导医疗机构向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提供区域性疑难病症诊疗和专科医疗服务。优先支持面向健康养生的中高端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积极发展老年病医院、慢病康复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亚健康疗养中心、生态育儿中心等医疗机构, 突出发展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骨科、普外科、妇科等重点专科。

3.2 重点推动医疗养老融合发展, 打造生态型健康养老胜地

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 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 重点开发面向滇桂黔乃至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中高端养老市场, 加快构建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着力打造生态型健康养老胜地。

3.2.1 老年宜居住宅

结合城镇化建设、保障房建设和商品住宅开发, 依托山水园林景观和生态农业资源, 面向滇桂黔乃至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退休老人和康复疗养人员, 重点建设高品质、复合型养生养老度假社区, 加快形成休闲度假房产和绿色养生房产等以健康长寿为主题的养生度假产品体系。努力探索养老住宅区开发和运营模式, 重点建设院士之家、专家公寓、科学村等主题型养老社区。规划开发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际亲情住宅工程, 针对老年人从健康老人向半护理老人、全护理老人的动态转变过程, 推动和扶持老年家庭住宅装修、家具设施、辅助设备等符合老年人适用性、安全性和便利性等特殊需求的设计和改造。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开发以老年公寓、涉老康复护理、疗养院、临终关怀为主要内容的养老服务综合体。

3.2.2 老年生活照料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加快推进政府保障性养老机构建设的同时, 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快建设供养型、养护型和医护型养老机构, 加强专业化老年照护机构和设施服务, 建成全国爱心护理工程示范基地。针对老年人的生活作息和行动特点, 积极构建包括个人照料服务、膳食服务、生活起居服务、养生保健服务、物业管理服务在内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在养老服务中充分融入健康理念, 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业务协作机制和转诊绿色通道, 争取支持开展医养结合试点工作, 加快构建养老、照护、康复、临终关怀服务相互衔接的服务模式。支持创建健康养老、老年护理和康复服务的品牌机构和示范社区, 积极拓展医疗保健、康复护理、辅具配置、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紧急救援等延伸服务, 逐步实现老年照料服务的行为规范化、服务标准化、护理专业化, 争取建成全国社区健康养老服务示范区。

3.2.3 老年健康服务

全面对接民政部以及发达地区科研院校的科教资源, 加强老年医疗药品和康复护理器械的研发应用, 提高健康促进、医疗护理、心理咨询等老年健康服务水平。建立健全健康管理 (技术、信息、服务、交易) 平台, 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和咨询并对健康风险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理服务。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建设老年人医疗服务机构, 加快完善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体系, 培育形成一站式、人性化、专业化的老年卫生健康服务和老年居家护理服务。广泛开展老年疾病防治知识宣传, 探索建立针对老年病、慢性病、临终关怀患者的长期医疗护理康复服务模式, 实行精细化老年医疗护理服务, 着力提高对肿瘤、老年痴呆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常见老年慢性病的医疗护理服务水平, 形成具有黔西南特色的老年健康服务产业。

3.2.4 老年文体娱乐

加快老年文化体育设施及项目建设, 开辟和增加老年活动场所, 适当设置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器材, 开展适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体育健身活动。扶持老年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利用现代传播技术, 建设老年文化传播网络, 开办养老服务网站、老年大学, 加快涉老出版社和报社等老年人文化及品牌服务机构建设, 推广涉及老年人文化产品和老年人主题的音像、报刊、书画和文化演出品牌项目。健全老年休闲娱乐服务市场体系, 开展一系列的棋牌、体育、书画、垂钓、摄影、舞蹈、唱歌、戏曲、古玩收藏等活动, 满足老年人的休闲娱乐需求。推进老年继续教育服务, 创办一批示范性老年大学、老年职业培训机构, 重点开展健康知识、时事教育、绘画技巧、音乐戏曲、照相摄影、运动健身、计算机网络等知识讲座, 鼓励老年人参加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积极发展专业化的老年综合咨询服务, 扶持建设针对老年人的法律咨询机构、权益保障机构、健康咨询机构等。

3.2.5 老年金融服务

加快发展老年金融服务业, 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储蓄、保险、投资、以房助养等金融产品, 支持民众建立完善的养老保险计划。鼓励和引导商业保险公司开发老年健康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人身保险产品。支持基金管理公司开发个税递延养老基金产品, 通过专家理财促进养老资金的保值增值。探讨借鉴国外成熟的退休基金管理和社区银行的做法, 以机构方式进行统一的资本运作, 提高老年人的资本回报。

3.2.6 老年用品产业

立足铜仁特色资源, 加快发展老年食品保健品, 建立健全面向老年人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保健食品等产品体系;积极发展老年保健康复器械, 重点加强老年健身器具、医疗器械、保健器具、运动健身器材、康复器具、康体器具、智能型器具、特殊用具等老年康体用品的设计与制造;创新老年用品经营模式, 鼓励在超市、药店开设老年用品专柜, 支持建设线上老年用品销售平台, 完善家用理疗仪、家用检测器械、家庭保健器械、家用护理康复器具等家用辅助医疗器具的经销渠道。

3.3 积极推动健康服务突破发展, 打造多样化健康服务基地

抢抓贵州创建国家大数据中心的发展机遇, 依托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 不断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健康信息服务水平, 争取支持开展国家级远程医疗服务试点与健康服务业信息化示范基地, 加快推进智慧健康服务。加快推进远程会诊系统建设, 大力发展远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远程监护指导、远程手术指导、远程健康咨询、远程教育等, 加快建设区域性远程医疗服务中心。

积极发展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私人医生、健身服务、健康咨询和调理康复等第三方健康管理服务业,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健康风险评估或健康风险干预机构, 加快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亚健康服务中心、健康管理服务评价中心、健康市场调查与咨询服务中心、食品药品检测服务中心等。借鉴美国、加拿大、台湾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经验, 立足铜仁气候与生态资源优势, 着力打造区域性月子养护中心, 培育发展产妇膳食、宝宝护理、产后康复、美体瘦身等特色服务。

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业务协作机制, 探索医院—社区—养老机构三方合作的健康管理模式。引进和鼓励企业建设药品、保健品和医疗器械等电子商务平台, 引导企业研发制造以保健调理为主要功能的家用医疗器械、以辅助治疗慢性病痛为主要功能的家庭医疗用品以及数字化医疗产品。

3.4 全面发展中医医疗保健服务, 打造苗医药健康养生基地

立足苗医药特色优势, 争取支持开展国家中医药文化建设试点, 加快推进苗医药产业化, 逐步完善苗中医特色医疗服务体系, 努力打造全国苗医药发展示范区。借鉴发达地区健康产业产城融合发展经验, 重点面向中高端的亚健康人群、康复疗养人群以及“候鸟式”养老人群, 高标准打造以高端医疗、中医保健、健康预防、生物研发、医学检测、综合康复、医疗旅游等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式苗医药健康医疗城, 引导和支持知名苗医师开设中医馆或个人诊所, 集中打造一批集中医保健、养生康复、中医健康管理、中医文化传播、科学食膳调理、中医医疗旅游、医药电子商务为一体的苗医药健康养生特色街区。

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 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举办以苗医药为特色的中医专科医院、中医康复医院、中医预防保健机构和中医养老机构, 开展苗医药养生保健、苗医药健身美容等中医药特色健康服务。强化苗中医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建设, 推进苗中医医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等北京知名中医院的务实合作, 加快“名医、名科、名院”建设, 推动苗医药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并与国际接轨。整合全国苗医药科技人才资源, 积极创建贵州省苗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和贵州省苗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加快搭建现代苗医药研发公共创新平台, 努力提升苗医药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建设国际一流的苗医药科研基地。

抓好苗药材种植基地建设, 为苗药生产及国内外市场提供符合GAP标准的苗药材, 争取创建国家苗药材试验示范区。鼓励企业加强苗中医诊疗、苗医药养生保健仪器设备和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的开发, 扶持和造就一批以苗中药产品及保健用品为主体的黔西南特色苗医药产业。鼓励发展减肥、腰椎、颈椎、中医健康管理等特色专科和重点专科, 提升中医院对疑难、危重、急症等病症的诊治水平。积极引进国内外健康服务机构, 打造中西医结合、国内外知名的特色健康服务专科, 培育形成知名的中医药品牌和服务机构。积极举办苗医药产业高峰论坛和博览会, 争取成为永久性会址, 着力提升铜仁苗医药产业发展的社会认可度和品牌影响力, 最终形成苗医药产业领域的资质认证和标准输出中心。

3.5 鼓励支持医教研一体化发展, 打造特色化健康培训基地

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 加快推进规范的医师多点执业, 探索创新区域性医疗卫生人才流动机制, 加快构建“医疗—教学—科研”一体化平台, 积极推进医疗服务、医学教学、临床科研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整合区域资源, 加大医疗健康养老产业人才培育和职业培训力度, 打造集教学与实训于一体的医疗健康养老产业教育基地。

全面对接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药协会、中国保健协会、中国卫生监督协会、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院协会等行业协会或学会, 引进和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医疗健康养老产业相关学科专业, 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健康养老产业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 规范并加快培养护士、养老护理员、药剂师、营养师、按摩师、康复治疗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从业人员。支持建设以苗医药为重点的中医药教学培训基地, 重点打造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 建成苗医药特色健康管理领域的资质认证和标准输出中心。积极探索高标准、高密度的一线实践教学模式, 着力培育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和特色专业示范点, 加快推进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和健康服务规范化培训基地建设, 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健康医疗产业培训基地和国家级健康人才培养示范区。

4 项目战略规划与建设思路

1) 为解决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重重矛盾, 在青少年宫地块建设CCRC中央服务区, 服务区配备能够满足生活所需的商业体及知名三甲医院、照料机构, 提供以精神慰藉服务为基础, 医疗诊治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养生疗养服务等。为了盘活老城区经济, 带动区域联合发展, 在该中心地块还建设开发商业综合体, 包括休闲会所、步行街、金融等机构。兼具高可达性、集约性、整体统一性、功能复合性, 打造铜仁高楼林立的城市标志景象。

2) 牛堰湖周边地块环境宜人, 静谧舒适, 所以更适合医养结合、会议接待、教育培训、生产研发模块。以教育配合牛堰天然风光, 让四海游客感受华龄集团人才欣欣向荣的气息。在这里走出的老龄行业医疗、护理人才可分配到本项目服务, 也可定向输送到华龄集团全国各地项目, 并且在此处建设实训基地, 确保每一批人才专业技能过硬, 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为贴心的服务。该地块同时预设立国际老年病预防治研究中心, 集研发、生产、展示于一体。一方面形象、直观、系统地展示我们在老年病所用产品、老年用品研发设计方面的创新和整合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则为设计研发机构的设计成果提供用户体验及临床测试的场地和测试数据, 同时打造老年产品产业园区, 为当地带来巨大税收。

3) 梵净山养生养老基地因依附于景区脚下, 自然环境优越, 适合疗养康复。在该地块建设老年精品公寓、疗养院、护理院等, 可以将该地块的利用价值最大化, 较其他项目类似建筑更有优势。在青少年宫地块上的医疗机构就医后, 可按病情转送于此, 进行疗养恢复。同时也能吸引周边省市有需求人群前来, 并且以上机构均可以以医保为结算平台, 极大地扩展消费者的范围。

本项目共包括三块用地相互配合, 实现互动, 既有产出互补关系, 又各尽其能, 让不同阶段的老年人得到相应服务, 也有吸引不同年龄层次, 不同需求人群的亮点 (见图3) 。

5 项目介绍

5.1 城市中心CCRC全龄化社区项目

青少年宫地块地处铜仁市中心地段, 地形呈梯形分布, 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东南高、西北低。交通条件良好。项目开发地段东西长约2 0 0 0 m, 南北宽约100~800m。

5.1.1 交通分析

项目位于铜仁市中心城区商业核心地段小十字商圈, 驱车前往凤凰机场仅40分钟 (见图4) 。

5.1.2 环境分析

铜仁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季风气候明显, 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年平均降水量1110~1410mm, 热量丰富、光照适宜、降水丰沛。大部分地区温和湿润, 山间、河谷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有“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全市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雨热同季, 润物宜人。

5.1.3 地形地貌分析

1) 坡度适建性分析适合居住建筑的坡度要求在0.3%~10%。

2) 坡向适建性分析最佳建筑朝向为南、西南向;适宜朝向东、西、东南向、低适宜东北、西北向、不适宜北向 (见图5) 。

5.1.4 发展业态

1) CCRC老龄健康颐养公寓

配有大面积绿地、景观、花园、种植园区。为入住者提供优美的居住养生环境, 并且从个人居所到服务场所、公共空间全部为无障碍设计。社区提供各种生活配套设施, 在社区内入住者可以方便地解决一切生活需要。社区医院拥有经验丰富的各专科医生, 为入住者提供预防、医疗、护理和康复等多种专业、快捷、亲情的医疗服务。入住者在身体状况和自理能力发生变化时, 可以获得与其健康状况相对应的居住空间与关怀照料服务。同时, 社区为老人提供充分的活动学习空间及各种设施。由于社区规模大, 入住人员多, 老人可以结交兴趣爱好相同的朋友, 根据不同爱好自愿组成各种学习、活动小组。

2) 综合三甲医院

为强调本项目健康主题, 协调知名综合三甲医院入驻, 该医院是一所医疗保健为中心、老年医学研究为重点、向社会全面开放的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医院, 床位数在600张以上。主任医师及高级职称人员按照科室要求配备齐全, 人才结构合理, 形成人才梯队。有省级以上的科研成果。各临床学科综合水平在国内处领先地位, 能接受其他三级医院的转诊。

为方便老年人就医, 着重设立老年病专科, 专科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并具有一定影响力。具有与世界卫生组织或国外学术机构合作的学术中心。与社区开通绿色就医通道, 以医保为结算平台, 让老年人得到健康保障。

3) 日托所

老年人日托所可早接晚送, 老年人不仅能得到街道工作人员的照料, 还可以在活动室看报、下棋、打乒乓球。专为社区70岁以上独居、纯老家庭、高龄老人免费提供测量血压、陪医、配药、精神慰藉等助医服务。日托所的建立减轻了家庭负担, 更缓解了老年人的孤独感, 体现了老年人与社会的互动, 增加了老年人的自信心, 满足了部分老人的需求。

根据社区规模, 日托所应建设规模适中, 分布于社区内, 方便老年人的接送。日托所为老年人提供膳食、午休、棋牌娱乐、心理精神慰藉等, 除了要缴纳每日午、晚餐费之外, 不需要缴纳其他任何费用。菜谱也是营养师科学搭配并征询老年人的意见后产生。老年人白天到日托所后可以呆一天, 累了有休息室;可以随时回家, 来去自由, 如果在日托所里生小病, 服务员会请附近诊所医生前往帮其诊治, 如果是大病则会及时联系老年人的子女并协助送往医院。

4) 老年活动中心

为切实解决老年服务设施缺乏的问题, 本项目启动了老年活动中心的建设。老年人活动中心是一个集学习、娱乐、休闲保健为一体的多功能老年人活动中心。中心设有老年人学校, 老年人求助中心、医疗保健室、谈心室、阅览室、健身房、文化娱乐室和日间照料室等。

本项目老年活动中心占地面积大, 娱乐项目多样, 并且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 更注重于精神满足, 因此根据老年人不同爱好可以组织兴趣小组, 并且让老年活动项目得到升华, 发挥老年人余热, 实现自身价值。

5) 综合商业

因为青少年宫地块属于铜仁市核心区域, 本项目开发的综合商业是将商业、办公、居住、展览、餐饮、会议、文娱等城市生活空间的功能进行组合, 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动关系, 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 (见图6) 。建成后以国家级老龄健康产业基地进行招商, 协调知名品牌入驻, 进而提升铜仁市城市形象。

5.2 梵净山智能化疗养实验基地

梵净山智能化疗养实验基地靠近梵净山景区, 空气质量优越, 位居世界前列, 因此功能主要以养生度假为主 (见图7) 。

5.2.1 养生度假精品公寓

养生度假精品公寓环境舒适宜人, 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生活, 还能让游客体验高端、舒适生活, 同时亲近自然, 享受自然生态, 集养老、疗养、惬意、健康养生于一体。

5.2.2 疗养院

梵净山保存了世界上少有的亚热带原生生态系统, 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值达12~16万个/cm3, 有天然氧吧的美誉。

疗养院收治的对象大多是患有某些慢性病或职业病的具有疾病疗养、康复疗养需求者, 或为某些特殊职业的人员。疗养院配备各种生理功能检查设备、物理疗法、体育疗法的设备以及适合使用自然疗养因子 (例如矿泉、海水、空气、日光等) 的各种设备条件和最基本的诊疗设备。

疗养院应用疗养因子 (包括自然疗养因子和人工理化因子) 作为主要手段, 并采用把疗养因子与医疗技术、心理卫生、生活服务融为一体的整体综合性疗养方法。疗养院对疗养员除进行一定诊疗或预防保健性的医疗检查外, 主要是组织他们进行各种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 并配备专业为老年人健康服务的医护人员。

5.2.3 护理院

护理院是为长期卧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疗患者、慢性病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以及其他需要长期护理服务的患者提供医疗护理、康复促进、临终关怀等服务的医疗机构。

护理院不仅要满足老人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照料需求, 还要满足老年人的医疗保健、疾病预防、护理康复以及精神文化、心理和社会等需求;绝大多数老年人把护理院作为人生的最后归宿, 从老人入住那天开始, 护理院的工作人员就要做好陪伴老人走完人生最后历程的准备, 就是所谓的全程服务。

护理院归口养老机构, 一般是服务于老年群体, 护理院是集疾病预防、治疗护理和临终关怀为一体的, 主要针对身患疾病而又缺人照顾的老年人而设。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养老机构, 又与普通医院有所区别, 它既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的养生保健、康复治疗、生活照顾、健身娱乐等养老服务, 还可随时提供医疗救助和临终关怀。护理院是医疗与养老的结合, 是卫生与民政的结合, 是医院的延续和补充。医养结合让家属有放心感, 让老年人有安全感。

护理院享受国家优惠政策, 并且不用上缴税收, 是为了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质, 为老年人谋福利。

5.2.4 佛教文化交流中心

梵净山与佛教文化渊源深厚, 交流中心以诠释佛教思想、传播佛教文化、发扬佛教精神、养护众生心灵、实践生命关怀、促进多边交流及和谐文明社会为宗旨, 以慈悲、感恩、奉献、和谐为理念。佛教文化不仅崇尚真诚的信仰, 同时也聚集养生文化。让信仰者及需求养生的老年人趋之若鹜。

中心设素斋馆、餐饮大厅、佛堂吧、主题客房等功能区。以“佛”为主题元素, 有强烈的文化气息, 风雅的大堂进门, 有故事的大堂设计, 禅雅的客房风格让该中心具有独一无二的特点。

5.2.5 度假酒店

度假酒店主要接待旅游度假者。本项目开发的度假酒店坐落在梵净山脚下, 专门提供给客人娱乐和享受, 兼具多种功能, 包括运动场、跑马场、温泉SPA、小球运动、餐饮等项目。

酒店装修豪华典雅, 别具一格。酒店拥有多种类型的客房。酒店面向前来度假的老年人提供生活、医疗、养老、活动四大功能区域, 公寓、会所、配餐中心、医院和颐养院等设施一应俱全。为老年住户提供全面的生活照料服务、医疗保健服务和文化娱乐服务。酒店的创新理念如下。

1) “文化主题化”创新

曾几何时, 一种主题化的发展趋势席卷了酒店业, 大到整个酒店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展开, 小到酒店的某些基本功能的主题化, 如:主题餐厅、主题酒吧。这是以某一特定主题来体现酒店特色、文化氛围, 让顾客获得富有个性的文化感受的酒店创新模式。

本项目度假酒店从当地民俗风情、古代传说、名人故事, 乃至自然风光、城市特色、艺术魅力等方面挖掘文化内涵, 并将文化要素融入酒店风格、室内装饰、餐饮, 全方位整合, 以提升酒店“娱乐与游乐”的吸引力, 文化的不可复制性已决定了酒店“娱乐与游乐”的独特性。

2) “郊野休闲化”创新

度假酒店所处的优美自然环境往往成为游客前往的第一因素, 但以往却常常被酒店经营者忽略其娱乐与游乐价值, 当酒店经营者意识到郊野休闲项目的超低门槛且类别众多的时候, 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开展的郊野休闲类游乐与娱乐项目便广泛传播。

本项目度假酒店尤以郊野运动为其中的重点科目, 结合开展登山、滑翔、穿越、野营、溯溪、定向越野、森林浴、骑马、滑草、越野车等项目。

3) “养生理疗化”创新

“娱乐与游乐”的养生理疗创新, 是基于度假酒店作为疗养院模式下的创新和发展。在新的市场经济下, 传统疗养院已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但此时越来越广泛人群对养生的需求不断加强, 因此催生出广大的养生市场。

本项目度假酒店正是看中这部分人群对养生的渴求, 对生命质量的追求, 开展了从养生化角度入手, 包含亚健康体检、水疗SPA、泥疗、美容美体、氧吧、有氧运动等在内的养生理疗, 以满足游客对提升生活质量和保健的要求。

这种养生理疗创新的“娱乐与游乐”项目以“疗”与“养”为主要目的和内容, 注重的是静态的保健, 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便是水疗SPA项目在酒店内的广泛运用。

4) “康体运动化”创新

这类创新主要体现在各类体育运动项目广泛融入到度假酒店的“娱乐与游乐”项目中, 康体运动注重动态的健身, 与室外有密切联系, 主要以室外娱乐与游乐为主, 并以健身、放松、交流为主要目的, 如乒乓球、羽毛球, 有竞技类的赛艇, 有群众性的拓展、攀岩、登山, 还有特具民俗性的秋千、蒙古射箭, 以及国外引进的娱乐性较强的创新体育项目等。

5) “高科技化”创新

运用高科技手段打造的“娱乐与游乐”, 让一些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事物也开始“落地”, 比如以往只存于游戏中的CS枪战、使命召唤……这种创新灵感来源于WII游戏机的问世。WII游戏机实现了游戏手柄的无线化, 让人们可以在跑动中真切感受游戏魅力, 但WII游戏机还局限于家庭式的电视屏显。这类高科技化的“娱乐与游乐”, 将大型的游戏场景投影到户外, 让游客在真切的户外场景中, 上演着警匪交锋、特种兵任务……

高科技手段在本项目度假酒店中的创新应用不仅仅是与游戏的结合, 还有基于透明玻璃的触摸系统、互动投影沙盘、互动地面/墙面等互动影像系统的应用, 都给人们以新鲜的体验。

度假酒店的最高境界是生活方式的提高, 度假酒店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必须通过构建度假生活方式来实现。本项目度假生活方式的构建, 主要包括度假内涵的挖掘、度假环境的优化、度假载体的营造、休闲项目的配套, 四个方面互相渗透、有机交融, 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特色度假体验。

5.3 大兴医养结合示范基地

牛堰湖水库周边地块环境宜人, 主要建设项目有老龄人才专科培训学校、护理疗养实训基地及国际老年病预防治研究中心 (见图8) 。

1) 老龄人才专科培训学校

老龄人才专科培训学校开设护理、心理照料、老年病防治等专业, 在培训的基础上不断激励调动学员积极性, 激发工作潜能, 最大限度地发挥护理人才资源的优势和作用, 以达到人才培养和护理学科发展所期望的目标。并采取有力措施, 保证养老服务队伍的稳定, 加强对服务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通过培训, 达到90%的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

2) 护理疗养实训基地

为了保证学员实践经验丰富, 在该地块配套建设护理疗养实训基地, 确保每位学员有能力为老龄事业提供优质服务。从护理疗养实训基地走出的人才不仅能够为本项目服务, 还定向分配到华龄集团全国各地老龄项目, 为更多的老年人提供贴心照料。

3) 国际老年病预防治研究中心

国际老年病预防治研究中心集研发、生产、展示于一体。一方面形象、直观、系统地展示华龄集团在老年病所用产品、老年用品研发设计方面的创新和整合服务能力;另一方面则为设计研发机构的设计成果提供用户体验及临床测试的场地和测试数据, 同时打造老年产品产业园区, 为当地带来巨大税收。



6 预期效益

通过本项目的开发, 拉动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提高就业率, 为社会减轻压力, 为政府带来相应税收, 促进当地及周边养老、养生、旅游产业发展,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并且有利于改善当地老龄问题, 促进文化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 养老、养生产业发展已成为我国民生建设的重要任务。项目大力发展养老、养生产业, 有利于我国养老产业发展、满足社会养老需求, 对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同时项目通过旅游、休闲、娱乐等设施的建设扩大企业经营规模, 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提升我国经济的素质和效益, 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项目的建成, 将带动养老、养生产业的发展, 同时对当地文化、特色餐饮等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现代城市的发展, 若离开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那是不完善的城市, 也不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项目建成后, 将提高铜仁国际化大都市的国际形象, 提高贵州城市的整体品位及知名度, 从而带动整个铜仁地区的人文旅游, 进而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项目作为一个现代化服务业的大型综合体, 集合了养老、养生、餐饮、教育、商务、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 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各类人才资源的充分发挥。项目建成后, 将充分利用铜仁的教育优势, 为铜仁这个古老城市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现代服务业人才培训集散地, 能培育具有综合能力的服务全才, 推动旅游及高端消费服务的发展, 推动我国由人力大国转向人才大国的发展进程。

本项目的落成标志着华龄集团“候鸟式综合养老体系”的又一综合型基地顺利实施, 在我国西南片区打造了又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业”综合化发展的颐养、医养基地。12大配设系统:全国旅居换住系统、专属医疗保障系统、健康养生体验系统、全天候监控照护系统、云端安全保障系统、交通出行保障系统、适老商业配套系统、国际品牌酒店管理系统、宗教文化服务系统、金融理财服务系统、子孙教育配套系统、养生养老专用品配销系统, 更是把项目自身从内到外的养生养老功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华龄老年控股集团简介:

华龄集团是在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下组建, 在民政部、全国老龄办业务指导下开展工作, 是专业从事老年产业研究、投资和开发的混业经营金融控股集团。集团下属十大事业部, 四个运营中心, 五个研究单位, 在全国23个省设立全资、控股、参股公司和办事机构。主要业务涉及金融、地产、酒店、旅游、商业、物流、咨询、设计、科技产品、网络信息化、医疗、养老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交流、影视投资、生态殡葬等16个领域。

国情所需, 顺势而为。华龄集团作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探路者, 不断探索, 坚持科学发展与改革创新, 以服务老龄为根本,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施策, 搭建出多个强势业务板块彼此协同、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 让老年产业体系形成内部循环、内生发展、自我增值的发展模式, 注重多产业协调并进, 平衡发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养老产业精品品牌。成为国内老龄产业的引领、实践、研究的综合运营集团。

上一篇:年度考核教师工作总结下一篇:欧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