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教育见习报告

2024-06-27

假期教育见习报告(共8篇)

篇1:假期教育见习报告

年级: 班别:

姓名:

学号:

教育见习报告

见习时间:XX年1月23日——XX年1月28日

见习学校:

年级:高一

见习内容:观摩课堂教学,了解中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常规的教学方法。通过见习高一的不同老师的课堂教学,思考比较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教学媒体运用等方面的情况。参与了班主任工作,亲自为高一学生上了一节习题课。同时观摩学校的教育工作。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记得当时报考师范院校的时候,老师就对我们说,如果你们把教师作为赚钱的职业,那我希望你们不要报考;如果你们真心喜欢做老师,那我鼓励你们报考。因为老师这个职业,你付出了很多,但收获可能很小。只有真正喜欢的人才能不求回报的付出。当时不太理解不太相信老师的话,但这次短短一个星期的见习,从听课到与老师的交流到学做班主任工作,到为学生们上了一节习题课,让我对老师的话有了更深的理解。要做好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需要我们付出很多的心血。

我也明白了,我离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还有一段很远的距离,想到达明天,现在就要启程,这次见习为我以后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一.我的地盘,我做主

听了两位老师的课,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师渐渐地转变了以往的角色,课堂不再以教师为主,而是以学生为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重的是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这次见习期间,老师讲授的是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这一部分。在讲到如何用直线方程和圆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老师只是为同学讲解了直线与圆相交的情况,其余的情况就让同学们自己探究,学生们可以以小组讨论形式,也可以自己探究,随同学们喜欢,再在课堂上展示自己探究的结果。学生们俨然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再只是老师一味地讲课。课堂气氛显然活跃了不少,这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掌握了怎样类比地推导结论,提高了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我想正是这样吧。在每节课的复习阶段可以让学生自己归纳上节课的内容,既加深了他们对上节课内容的印象,又让他们提高归纳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想以后我要围绕他们开展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想以后我要成为一个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

二.让课堂充满生活色泽

看了现在高中的课本,与我们当时的差不多,我们是课标的第一届。当时我们也发现课本很多例题都与生活有关。老师说,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课堂,学生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活生生的人,在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事物、现象又充满好奇,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借助其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品质。在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节时,就是以台风问题引入的。我的家乡近海,每年夏天都会经历台风,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这样的引入自然让学生多了点亲切感,毕竟曾经经历嘛。这将数学源于生活中,揭开了数学的神秘面纱,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味为生动,让“生活数学”亮出绚丽的风采。我也感觉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数学也是可以走出教室,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感知,从而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想,我以后也应该用发现数学的美的眼睛去环视我们的生活,在成为教师的那一天,可以引导我的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去体会数学的美。数学不再枯燥,不再抽象,它就在我们身边。

三.带上幽默去上课

这次见习,听了两位老师的课。一位老师不失数学人的特点——严谨,有条理。听完这位老师的课,让我觉得,这位老师讲课思路很有条理性,重难点突出。但我发现坐在后面有几位同学在偷偷打瞌睡。但另外一位老师却能让课堂活跃了起来,这位老师严谨中不忘幽默,语调时高时低,时缓时急,时不时用幽默的语言引得同学发笑,让课堂充满了笑声,数学老师的话语不再是催眠曲,同学们的思路都跟着老师走。平时缺乏幽默感的我,突然发现幽默是吸引学生的妙招,突然发现原来做数学老师也需要幽默感,生动形象的语言在数学教学中也是很需要的,它会让我们的课堂锦上添花,因为没有人会拒绝欢乐愉快的课堂。我想做老师还要学好语言这门艺术。带上幽默去上课,在愉快中学习数学知识,我想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为了到达明天,现在就要启程

在见习期间,与挺多老师进行了交流。有的是有多年的教学经验,有的才刚刚进入工作岗位,他们都让我受益良多。老师告诉我,让我多读书,不要“书到用时方恨少”。做家教不单单只是为了做家教而家教,而要及时小结,记下学生在某一章节遇到的问题,是不是对规律理解浮浅,记忆不牢,只会机械地模仿,是不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等等,以后当我走上讲台教到这部分知识时就应该注意,避免让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些都是无穷的财富。我看到老师课后为学生辅导也是这样的,他会记下学生遇到的问题。有时只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但他说那是复习课和他以后教学的财富。不断丰富自己,尽量接触,了解现在最新的数学成果,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更新自己,提高自己。还有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自己的言行举止。见习期间,老师其实喉咙不是很舒服,但他上课的时候还是提高声量,精神饱满地出现在学生面前,他对我说,尽量不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到你疲惫的样子,那样学生会更疲惫。我想我还应该学会全心全意地去做一件事,对学生负责。培养自己的责任感,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堂课。我想这些都为我指明了以后努力的方向。从现在开始多读点书,从现在开始多读数学杂志,从现在开始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事,从现在开始用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从现在开始做好家教小结。

这次教育见习,真的让我收获了许多,那是课本上学不到的。我想我以后会带着这些启示度过我的大学生活,那样我的未来才不会只是梦!

篇2:假期教育见习报告

—XXX 一,见习地点:XXXX 二,见习时间:8月14号-8月27号 三,见习科室:胃肠肿瘤外科

四,见习内容:每天跟着带教医生查房并参加科室交班活动,并跟着带教医生一起出门诊,了解医院基本规章制度,了解病历的基本格式,了解无菌术概念,学会开检查单。五,见习心得

见习,是一种磨练,是对自己感受医院环境,了解医院事务的一种巩固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对自己医护梦想的期前准备。见习,让我明白了许多。见习14天,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临床是理论基础知识的巩固基地,但是实践也是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列如:在附院,我们可以接触到一些实际病例,我们在胃肠肿瘤外科接触到的病人大多数都是得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甲状腺肿的病人,由于自己的基础知识不牢固,每天面对着老师如鱼得水忙碌的身影,我心里只有感叹自己在见习前没有好好学习,所以在见习中自己出于被动的状态中,学习到东西也是很零碎的,加上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模式,被动的接受知识害惨了学生,更可悲的是,我们只能获得短暂的记忆,不能成为此时对抗疾病的材料,只要不断翻书,真有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悔恨与喟叹啊。学习科学知识,尤其是生命攸关的医护知识,来不得半点虚假,我们一定要做到理论根基扎实,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以免误人误己,酿成大错啊。学会了理论联系实际,在那里,我也深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于顺利实施护理是势在必行的。那么怎样才能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呢?

众所周知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首先要做到将心比心,用一颗博爱之心,一种换位思考的思维去想象病人的疼与痛,矛盾与徘徊,将病人的疼痛看作自己的疼痛看作自己的疼痛,用心去体会病人的茫然与不知所措,只要你及时伸出一双温暖的手,病人就能感受来自你手心的力量,也许他们就会获取一份战胜病魔的决心与信心,疾病不攻自破,那该是医学界灿烂的风景。其次,擅于与病人沟通。其中,微笑是一把出奇制胜的尚方宝剑。在这里,我看到的是笑容可掬的脸孔,也都觉得特别地漂亮与可爱,让我有种轻松与温馨舒适的感觉,如果我是一位病人,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住在这里,因此,我也要求自己不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每天保持阳光灿烂的笑容,让病人每天都能感受温暖,无论是寒冬还是炎炎酷暑,微笑总是一道美不胜收的风景。”微笑服务”既有利于自身的愉悦,又能减轻病人的的恐惧与病痛,这等一箭双雕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再次,在病人面前要永葆一份不泯灭的自信。不善于与人接触是我的一大弱点,那种胆怯与不自然会使我失去很多的学习机会,由于我的自卑,不主动而没有得到相应的操作训练,这样的现实冷不丁给我泼了一身冷水感觉我们见习了这么长时间,又是本科生,做起事来应该是得心应手才是,好在我有一名耐心十足的老师,做事畏首畏尾,前怕狼后怕虎,不敢大胆尝试才铸成我的不知进取,之后在她的指导下,学习到不少的实践技能。确实是另一翻感觉,假如病人看到你一张自信而稳重的脸庞,他们的恐惧也就减少了一半。因此,自信心是一颗无形的定心丸,无论是护士本身,抑或是病人,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篇3:假期教育见习报告

一生本教育及其教育实践的意义

生本教育, 顾名思义, 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 与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体的师本教育相对。生本教育的目标是“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出发点”, 其目的是“以学生的生命价值为体现”。在具体形式上, 生本教育表现为生本的课堂教学。即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以学生的经验为课堂教学的依据, 以学生的发展为课堂教学的目标的教学。从其理念的分析可以发现, 生本理念符合学生的发展, 更是实现新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主体意义所需要的教育观念。

正确的教育观是教师生涯开始的引向标, 也是师范生在教育见习的实践反思中所必须追问的核心问题。叶澜教授曾说:“教师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的。”因此, 以生本教育的视角来审视小学教育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实践, 反思教育见习实践有其深刻意义。

二教育见习个体的内隐性微观问题

在师范生培养中, 教育见习是师范生培养模式中的必要环节。在教育研究中, 研究者们也愈加重视它的实效反思研究。然而, 透过已有的教育见习研究不难发现, 研究者大多把目光聚焦于整个教育见习的“面”, 强调从教育见习课程改革、教育见习的组织和开展形式、指导老师资源等方面对师范生教育见习提出改进的对策, 但对于师范生背后隐性因素的探析和思考却不曾多见。师范生教育见习的宏观性问题可以通过教育资源的跟进来弥补和改善, 而宏观性问题背后所隐含的教育观念、教育信仰等涉及师范生内隐的、微观的教育本质问题, 则要以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反思过程的透析来进行解决。

1. 教学初涉的意识模糊——生本教育观念的缺乏

对于刚踏入课堂教学的小学教育师范生而言, 他们的教育教学观还处在一个比较模糊的阶段, 生本教育的观念未能在意识中扎根。“学生为本”理念还停留在“口号式”的记忆而非灵魂式的注入。教育生命缺乏生本的基因, 教学就缺乏以学生为本的血液。因此在教育见习之时, 最令师范生困扰的问题往往是“我要怎么备课”“我要怎么上课”“怎么样能够让学生服从我的管理”“怎么样让课堂按照我的预设发展”。这些困扰一方面反映出师范生初涉教师职业时, 在教学技能、自身水平方面的不自信, 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师本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师范生希望自己能控制好课堂, 期望学生成为课堂的顺从者、教学中的被控制者。这种观念注定这种视角下的教学是难以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 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将会导致教育实践的盲目。

2. 教学关注焦点的失衡——生本课堂组织的隐病

第一, 对教师教的关注大于对学生学的关注。在教育见习的过程中, 我们听到最多的问题可能是“我的课上得怎么样?”而不是“这节课学生学得怎么样?”从中可以窥见其对教的关注大于对学的关注。“我”是这句话的核心就意味着教师主权的开始。进一步分析, 主语“我的课”体现了教师对于课堂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展现了强势的教师本位, 而非学生本位。正如一幅漫画中所画, 青蛙老师正在给一群小青蛙上一堂捕捉苍蝇的课, 就在老师上课的时候, 一只苍蝇从小青蛙的眼前飞过, 小青蛙伸出舌头, 抓住了苍蝇。青蛙老师很生气, 让小青蛙去外面罚站。看完不禁生疑:既然小青蛙已经学会了捕捉苍蝇, 为什么还要遭受老师的惩罚呢?而对于在教育见习中的师范生而言, 你能关注学生的学吗?

第二, 对教学程序的关注大于对学生创造的关注。生本教育视角下, 一堂好课, 一次有效的课堂教学, 必然是包含学生自主参与的。一项关于创造力的国际调查表明, 25岁与45岁人群的创造力均为5%, 17岁人群创造力为10%, 而5岁人群的创造力却为90%。小学教育师范生面对的正是这样一群富有创造力的儿童, 如何开展教学至关重要。然而在教育见习中, 师范生为了课堂的顺利开展、教学任务的完成, 往往要求学生“按部就班”, 顺着“指导”的缰绳行进。一方面, 这种“按部就班”的结果是对创造财富的掩埋;另一方面, 由于缺乏一定的教育智慧, 师范生无法及时有效地处理在教学过程中儿童所展现出的创造力, 反而为了教学程序的顺利运行而抹杀了这种创造力。著名教育家卢梭曾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天性的自然教育原则, 儿童的创造力作为其重要财富, 更是应被教育者所尊重。如何平衡课堂创造和教学程序两者的取舍, 需要师范生在实践中认真思考。

第三, 对导师指导的关注大于对自我思考的关注。教育实践导师是教育见习引路人,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对于教育师范生的指导性。教师的指导是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 是其个人教学过程中将教学资源与教学情景进行匹配得到的经验, 是属于个人的教学智慧。而对于师范生而言, 这种经验性的指导能对他们的教学技能产生一定的帮助, 但从课堂的独特性来说, 却不一定是完全匹配的。即便学生是一样的, 教学内容是一样的, 教学也是独特的。教无定法, 提醒了教师结合自身教育理念和教学设计的思考来进行反思, 而非纯经验的接受。波斯纳 (G.j.Posner) 曾提出一个“教师成长公式”, 即:经验+反思=成长。经验作为教师成长的一部分, 其价值无可取代, 教育见习的过程应是两者平衡点的探索过程。

三生本视角下的反思实践

1. 感悟生本内涵, 明确教育信念

生本教育内涵的最终指向是一切为了学生。教师只有首先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才是践行生本教育的开始。从师范生的外部条件来看, 没有班级教学成绩的比较压力, 也没有在岗教师的竞争压力, 更没有教育理想面对教育现实的挫折。从见习生内部心理来看, 正处于教育热情高涨的时期, 有着更加自由的教育思想。角色的特殊、条件的充分、思想的自由赋予了师范生深入感悟生本教育理念的机会。促进师范生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之上, 形成并明确自己的教育信念, 真正转变隐藏在“我的课上得怎么样”等话语背后的师本教育观。

2. 理解见习本质, 释放教学勇气

小学教育师范生在教育见习过程中, 对学生班级及个体的不了解, 对学生学情、学习需要的不了解等, 往往会导致教学超出预设。尽管课堂的管理十分重要, 需要最优化的教学程序, 但是对于师范生这个特殊群体而言, 本身在教学上就不能以过高的技能水平和课堂管理水平进行要求。教育见习作为帮助师范生形成对教育活动、教育现象感性认识、形成教师综合职业品质的基础, 其本质是清晰的。正确理解教育见习本质内涵是师范生不被教学预设、追求课堂教学任务完成、严格的课堂管理等观念所圈的前提。师范生应以生本为理念, 勇于为学生留出自主探索和创造的空间, 承认学生的学习成果, 尊重学生的创造能力。

3. 匹配教育经验, 反思自我教学

一个教师的教育经验凝结了教师个人的教育生命, 是教育人薪火相传的财富。教育经验没有好坏之分, 正如有效的教学是教学对象、教学资源与教学情境三者的匹配, 好的教育经验是能与师范生个人教育观念形成、教育技能成长、教学实践发展三者相匹配的。因此, 筛选匹配的教育经验对于教育师范生的成长能产生良性的指导作用。在教育经验给予教育师范生以启示之时, 必须要克服教育经验中包含的教育惰性。教育经验作为一种私人的智慧, 如果只一味地摄取和信奉而不加以针对自身的思考, 就无法转化为自己的教育智慧。小学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 作为快速生长和变化的群体, 更加需要以生本理念对指导教师所提供的教育经验进行匹配, 进行筛选, 结合自我教学, 进一步反思。

教育见习作为师范生最初的教师生活实践体验环节, 在师范生的教师专业成长中, 是孕育教育信仰、播种教育理念、形成教育生命的开端。作为未来小学教师队伍中的一分子, 不妨思考以生本教育的价值理念为基础, 理清见习实践过程中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以生为本, 以学为本, 弘扬教学勇气, 取舍教育经验, 深化实践反思。努力在教育见习的过程中, 形成一个小学准教师独特教育审视视角和教育生命观念。

摘要:本文以生本教育为视角, 结合小学教育师范生的见习经历, 对小学教育师范生教育见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探讨小学教育师范生在教育见习中如何反思自我的教学观念、审视教学实践过程、取舍教师教育见习经验, 并提出感悟生本内涵、理解见习本质、匹配教育经验的建议, 帮助小学教育师范生在教育见习过程中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生本教育,小学教育,师范生,教育见习

参考文献

[1]魏彦红.教育见习:教师教育的一贯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7 (3)

[2]柴军应.从控制生命到激扬生命——生本教育思想内涵探析[J].教育探索, 2010 (8)

[3]郭思乐.以生为本的教学观:教皈依学[J].课程·教材·教法, 2005 (12)

[4]张海燕.教育见习:问题与对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3)

[5]何建芬.生本让我们享受简单——谈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 2007 (3)

篇4:教育见习报告

一、见习单位简介

广东省东莞中学创建于1902年,如今,莞中已成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的百年老校。一百多年来,东莞中学为国家造就许多优秀的人才,如爱国将军蒋光鼐、工程院院士毛炳权和何镜堂、新浪网首任总裁王志东,学者容庚等人。1994年东莞中学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它始终以“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为办学宗旨,建立自主、有序、民主、高效的管理系统,让学生学会自主地建构知识,形成健康丰富的个性。“莞中为我争荣耀,我为莞中添光彩!”这句话让我永远铭记于心。

二、见习体会

(一)强化阅读,严谨治学

洪老师是高一语文备课组长,他是我主要的带领老师。洪老师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十分重视学生的阅读量,讲课时深钻教材,严谨治学。首先,作为备课组长,他在莞中首次试行开办两个阅读实验班,开拓语文科组全新的教学模式。同学名单由电脑随机抽取,不存在精英聚集的现象。实验班里同学每个人都建立个人的博客,名为n号站台。每周他们坚持阅读一些文章,或者一到两本书,每周五去电脑室上课,学生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写进自己的博客,字数大约是800字以上。博客中的文章由洪老师抽取批改,全部文章都实现共享。当我浏览老师给我看的班级博客时,我既惊叹又佩服,同学们第一次在博客中写的书评与学期末所写的博文相比,无论从文章的结构、条理、表达或是思想的深度,都有一定的提升。

在第二学期,洪老师说,要着重提高同学们的阅读速度,他要求他们细细品味《红楼梦》,建议速度在每分钟1000字,在保证阅读质量的同时逐步提高阅读的速度,洪老师为同学提供不同的阅读方法让他们选择。开展这样的课堂目的是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感受丰富的文学作品的熏陶,逐步建立自己的阅读审美观与价值观。

(二)鼓励学生,民主自由

张老师的语文课是我最为享受的,她讲课时别有一番韵味。张老师的课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课堂氛围轻松自由,提倡学生们多思考、多合作、多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开学的第一节课,她并没有急于讲试卷,而是与同学一起分享假期看电影的感想。由于开学后的假期综合症,同学们在上课时会显得有些疲惫,但是张老师以亲切随和的笑容,轻松幽默的语言与大家畅谈看电影的感受,引发同学们的共鸣和兴趣。她先让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大家围成圈,畅所欲言。然后再自由起来发表自己的感想。很多同学争着大胆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见解,哪怕只是短短一句话,甚至有同学滔滔不绝,在分享中深化对某一问题现象的探讨,比如有一位同学对《一代宗师》电影中人物进行独特的剖析与情节的描述。张老师还推荐了几部电影《美丽人生》、《蝴蝶效应》和《天国的阶梯》,让大家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欣赏励志人生的电影。

第二天上课时,张老师主要讲试卷,她先联系我们生活中的经历,从简单的问题入手,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在讲文言文时,老师让学生进行文言知识回顾,以提问的方式,鼓励他们大声说出同一个字在不同文言段落的意思和词性。讲到常见的文言词语,张老师会做相应的拓展,并举例解释其意思,学生们随着老师的思路尝试猜出词的意思。我觉得张老师教学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多鼓励学生,她会经常举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去分析学习中看似居高叵测的问题,减轻学生们的压力,使难题变得轻松易懂,给予他们学习语文的信心。

(三)独特视角,犀利批判

在三天的见习中,我还听了刘老师的课。刘老师讲课,有他独特的教学方式。刘老师今年教高三,他的性格温和率真,很多高三学子喜欢他的课。无数高三学生背负着高考的重任,很多课程题目每天都被重复讲授,他们容易感觉枯燥和单调,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但刘老师他很善于捕捉学生们高考前的复杂情绪,在讲高考答题模式的同时,会穿插许多风趣生动的知识。如他讲到怎样分析小说的结构时,他用大部分的时间跟学生们讲述了许多意识流、故事或人物小说、比如以《河的第三岸》作为例子,用精辟通俗的语言把故事情节描述得妙趣横生,去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还举了《红楼梦》中描写人物神情、动作、语言、心理、服饰等句子与学生们一起品味,并自己尝试模仿创作引发大家读写小说的兴趣。另外,他用犀利深刻的话语抨击社会中的黑暗角落,同时让学生学会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用批判性的思维去认识周围的人和事,每次我听他的课,总会让我想起鲁迅先生。

(五)见习中的反思与建议

在这三天的见习中,我发现很多教学的亮点,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有相当大的作用。同时也看到一些可以完善的地方。比如老师在应用多媒体查找教学资料时,由于整理得较为分散而把不少时间浪费在找文档资料这个环节,这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另外在一些课堂上,学生表现比较拘束,影响了课堂气氛。所以我想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老师在课前尽可能把讲课的最终版资料准备充分,且摆放在电脑上容易找到的位置;二是更多与学生们互动,让他们善于表达自我,学会独立思考;二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也有密切联系。老师在讲课特别讲试卷中的阅读理解时,尽量不要只局限文章的脉络分析与答题技巧讲授,可以通过一些历史典籍、地理天文等常识更多地去拓展学生的视野,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去理解文章。

三、见习总结

篇5:假期医院见习感想

何蕊

尽管不想老套的说时光飞逝,但提笔写下暑期实习感想的时候,仍清楚明白的知道,这是第三次的感想了,剩下的,也许是两次,也许只有最后的一次,就将结束自己本科的学习过程。而无论这样的机会还剩下多少次,它都是一个反思自己、认识自己的机会,它们见证着,我医学生涯在每一次的感想中走远、进步。从第一次对医院的整体感想,到第二次对疾病的大概感想,到第三次的辨证感想,觉得每一次的感想都让我高兴又失落!高兴自己每一次的进步,失落自己在医学上的浅薄!

这次的感想并非在医院实习的感想,而是自己亲戚的事例,我有幸参与了这次的治疗,所以想在此反思并以此来纪念自己的成长路!

患者,女,49岁,因左侧腰部酸痛、胀痛而询问于准医生的我。而我的思维过程如下:首先,腰部出现疼痛考虑到腰椎原因,也可能是肾脏疾病,如结石,肾虚;以及腰肌劳损等原因。但是一开始自己并没有以辩证论治的思维来仔细思考,只单纯的因为在医院见习所见的一条龙服务,对患者在背部压痛点及委中穴上采取了放血、拔罐、针灸治疗,初次治疗也的确取得了一定疗效,患者症状得到缓解。为此自己很是沾沾自喜了一番。但遗憾的是病人也没有就此彻底摆脱了病痛的折磨,不久后再度出现症状。病情再次反复,让我想到了辩证论治,经过如上所述较浅层次的思考后,并根据相应x片结果,自己考虑患者情况属于肾阳虚伴腰肌劳损。因此采取了针刺阿是穴及委中,并留针30min,同时予以艾灸治疗,症状再次得到缓解。但仍有反复。

结果是遗憾的,却也铁证如山的告诉我,医学上的欠缺,也告诫着我,治病不是侥幸,不是简单的给以药物、治疗手段就可以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在于准确的辨证论治,只有求得根本,才能将疾病连根拔除。

经历后才知道自己的无知,反思了才会促进自己的进步。只有知道自己的无知,才会有前进的方向,每一次为期短短两周的实习,在我看来更像是让自己在实践中知道自己的欠缺,以确定下一学年的具体目标。就如辨证论治;从大一开始就一直在脑海里的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又有意识辩证论治主要有六经辨证,有八纲辨证等等。可是,究竟如何在具体病例中体现出辩证思维,这才是其中的关键。

篇6:假期医院见习心得

大一和大二的寒假特别羡慕学长学姐们可以去医院见习,一直盼望着赶紧到大三吧,这样我们就也可以去医院见习啦。我就像不能去战场的士兵一样,焦急的等待着大三寒假的这次见习。临床实习对我们医学生来说必不可少,如果没有实践的考验,再多的理论也只是纸上谈兵。当真正见习的时候,才明白医生工作的辛苦,特别是在急诊部值夜班的医生。就这样,随着大三寒假的来临,拿着学校开的推荐信,我和我的老乡一起来到了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始了在急诊科的实习。虽然已经大三了,学习了一些医学基础知识,但只是懂了一些理论,真正的病该怎么处理还是不懂,到临床去还是很忐忑的。带我们的是该院急诊科的柳大夫,她人很好,也很幽默,所以相处起来很亲切舒服。当时的忐忑也就烟消云散啦。

第一天见习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那天柳医生刚好值夜班,所以我们也跟着她一起值夜班。急诊部值夜班的医生分了三组,分别是一线,二线和三线。而作为见习生的我虽然是跟着柳医生,但是因为是见习生的缘故,为了多见识一些东西,哪里有患者,哪里有事情我就跟着到哪里去,或旁观,或者帮忙干一些跑腿之类的活。虽然我希望我能够成为繁忙的医生中的一个,可我更像是个旁观者,在忙碌的医生办公室里,一边努力在脑海里搜索并不充足的医学知识,一边尽量缩小体积让自己看起来不是那么挡路。

有一次半夜跟着两个刚工作几年的医生姐姐一起出急诊,第一次感受到那神圣的120急救的气氛。找到患者所描述的那个单元就费了好大劲,因为是晚上,再加上春节的缘故,小区里错乱的停了好多车。不过还好患者是因为打架打伤了,并不是很严重。在患者家里拥堵了好多醉酒的情绪烦躁的患者亲属,还有小区的保安。那些醉酒的人不断的骂街,因为看多了医生受到患者人身伤害的报道,所以当时内心里是有点恐惧的,但是医生姐姐的态度很好,安慰了患者及家属的情绪,我慢慢放下了心中的恐惧。

我见习期间体会最深的就是医患之间的关系问题。

我还记得临床导论的第一节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件事:在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E.L.Trudeau医师的墓志铭镌刻着“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用中文描述就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铭言越过时空,久久地流传在人间,至今我才感受到它仍熠熠闪耀着人文之光。有人说:这句铭言说明了医务工作者的职责,我们不仅仅是要治疗、治愈疾病,更多的是要去帮助和去安慰病人。我的理解却有些许不同,我觉得有时去治愈,说明了医学不是万能的,虽然医学一直在进步,可是病人身体的好多损伤我们医生是无力回天的。而更多的我们是帮助患者缓解病痛,延长生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安慰他们的情绪,在缓解病痛之外给他一种生命的慰藉和生存的勇气与希望。

面对现金越来越多的医患纠纷,我觉得除了医患沟通之外潜藏着更根本的原因:医生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以及社会群体对医生过高的期望。

医学教育不可不说是精英教育,医生除了需要具有高超的医术之外,还要具有高尚的医德,还要有强健的体魄。在与人的关系上,要处理好与朋友的关系,与家人的关系,与护士的关系,与其它医生的关系,还有最棘手的与患者的沟通。医患矛盾中,很多就是因为沟通不畅引发的。要准确的询问病史,要有效的引导检查,要去体贴的交代病情,要让患者感受到医院的人文关怀,要让患者配合治疗,要让患者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医疗救治。唐代“医圣”孙思邈在所著《千金方》论大医精诚有这样的论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寒灵之苦。”杨泉在《论医》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我国著名外科学专家裘法祖院士说:“做人嘛,我有四点,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餐温饱、四大皆空。”又有言: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这医生哪里是精英那么简单,这明明是我们对于一个圣人,一个救世主的定义。然而医生不是圣人,更不是救世主。医生的医术也是有限度的,他们不能掌控生死,也无法时时监控各种隐在的危险以及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医生最根本的他首先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也会有情绪,也会有疲劳,每天如此大的工作量他也会失去耐心,而无法对每一个病人都保持微笑,也无法在长时间的工作之后再值夜班而精力充沛,打了鸡血一样生龙活虎。他也有家庭需要养,他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人。在学生时代,医学生本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多的时间,本科五年,硕士三年,即使不读博也得七八年,即将而立之年的医生们又得顶着怎样的心理压力,去投入到繁忙而又紧张万分的工作中呢?

也不得不说患者对医生抱有过高的希望,这个我们也完全可以理解。因为我们也曾经作为一个弱势无助的患者将我们脆弱病态的身体呈现在医生面前,我们把生命交托在一个医生手中,我们希望他们可以还给我们一个健康的身体或者一个生龙活虎的家人。但是换种思维,如果我们心爱的一件玉器碎了,若是还可以修补,我们小心翼翼的交给别人,托付了我们满满的信任和希望,但是且不说无论怎么修,都是有裂痕的。如果不能将其复原,我们也只是叹息,难道还能把工匠杀了不成。我们很清楚的知道,玉是我们自己弄坏的,虽然会付钱给工匠修,但是饶他再怎么样心灵手巧,总有他的力不能及。修好了,我们会感恩,修不好,我们也不能责怪他人。但是对于医生,我们就无法做到这样的理解,因为玉器再喜欢再珍贵,它总可以再拥有,而生命、健康之于我们,一旦失去,永不可得。这就造成了患者对医生的怨愤,以及医生的无奈与力不从心。

都说医生难当,因为医生回报少。曾有医生戏称:“我们医生是拿着卖白菜的钱,顶着卖白粉的罪。”社会舆论常常误以为医生收入高,拿很多红包。可我单纯的相信,大多数医生是有良知的,他们拿着基本工资,不比别人多多少,也会因为物价上涨,买房还贷而苦恼。医生们,经历了学业繁重的学习阶段,生存在高风险高压力高关注度的工作环境中,却领取着相对的低回报。更甚着最近有说我们毕业后要施行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又给医生们增加了更大的生存压力。

《温病条辨-自序》指出:“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这又给医生带来了无形而不容忽视的压力。“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这句话得让多少医生心底犯凉,顿生寒意呢?这就类似于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的指控:如果你不能让我考试优秀,你无法解决我的所有问题,你为什么还要做一个老师呢?指控一个人民警察,为什么食民之禄,却还是无法阻止各种刑事案件的发生?但是,人民教师和人民警察没有受到这样的指控,也没有遭到袭击或者砍杀。在社会舆论里,患者是弱势群体,医生往往受到各界的谴责与指控。然而殊不知现在的医生护士忍受着被暴打,砍杀的危险,默默的承受着这一切。即使被冤枉也没有道歉,即使被暴打也无从追究责任。没有医院的庇护,有的只是舆论的打压,更多的落井下石。敢问,未来的日子里谁有勇气去做一个医生,这要多么宽大的胸怀才能包容这一切?我自问,看着如今医生的处境,我不寒而栗。曾经的白衣天使,已沦为过街老鼠。

我们作为医生,完全可以理解病人的急切之情,以及那份沉甸甸的信任以及宝贵的生命的重量,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力不能及以及生活的压力带来的种种问题,以及体能的极限。我们也需要理解与鼓励,而不是一味的谴责,身体的伤害以及生命的威胁与消逝。我们呼吁更公平的对待,更多的理解与尊重,尽可能少的伤害。

还记得刚刚入学的时候,我们曾经一起在礼堂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我相信我们总会得到社会舆论的支持,患者的包容与理解。我也相信我国的医疗制度会更完善,会帮助缓和医患之间的纠纷,保障患者安心就医,医生更好的工作与生活。我们也

篇7:教育见习报告

何为一堂成功的的课堂?从学生角度讲,就是有所知、有所悟,能从课堂中吸收很多知识的精华;而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教师能条理清晰地给予学生讲解,同时旁征博引的讲述,并且能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等。教师工作是一个十分“有风险”的行业,因为老师的某个行为,某句话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甚至一生,毫无疑问有积极的影响,当然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消极作用。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是困难的,同样培育出优秀的教师也是不易的。而教育见习作为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作为专业教学法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它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让作为师范生的我们置身于现场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看(观察)、听(听课)、问(访问)、议(反思)等方式领悟各种现象背后的教育教学原理,获得真实的教育教学体验。尽管只有短短的为期两天的教育见习,但通过旁听优秀老师的授课过程,我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也感触颇深。

一.见习时间 X.X.XX及X.XX 二.见习地点 XX中学

三.见习指导教师 XX 四.见习年级 高二

五.见习内容、过程

见习的第一天,为了赶车,大家都起的很早,大多数人都怀着一种去“旅游”的心情,所以很兴奋,其实我自己觉得很紧张,第一次去见习都不知道该做什么,只是单纯的听老师讲课吗?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建平中学,站在校门口,那种高中生活的感觉油然而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颗学校正门所对的“金苹果”,之后我们一起去找老师,那是一位很温和的女教师,我们向她说明了我们的情况后,她很热心地给了我们几份试卷,知道学生正要上二项式定理,之后还知道原来这所学校是不用教材的,学生根据老师的教案来学习,其实直到现在我对于这种教学方式仍然很不理解,也许这就是教育的一种改进吧!不再是那种死板硬套的教育模式!这次见习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听老师讲课,第一次进入教室,不再是作为学生而是作为即将成为老师的我心里还是充满了紧张感,但更多的是期待。上课了,老师很自信地进入教室,跟同学们相互问好后,就进入了正常的上课,老师对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把握的非常好,大致是:五分钟的旧知识的回顾以及同学们的易错点给予分析及解答,很短的五分钟却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接着就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老师以思考题的的方式引入二项式定理,坐在教室后面的我很明显的感受到学生的热情,同时老师确实是一位“识得千里马的伯乐”,每当有同学有想法是会小声的或者大声的说出来是,老师都会给予回应:“听到声音了,接着说„„”很自然的让学生融入课堂气氛中。这里的学生确实是很强的,老师每节课前要上的内容及一些题目,同学们都有预习及做出课前题目,这样在听了老师的讲解后就会更加清楚地理解。老师的讲课是那么有条理,讲完例题后再另出同样或者变形后的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答,同时叫两名学生到黑板上练习,老师此时并不是站在教室的某个地方不动,而是在教室的走道中看学生是怎么做的,做对了没,做完了没,当某学生有点问题是老师给予暗示或者是指点,当学生解出题目时,老师给予鼓励与肯定:“很好!”当学生没做出来或者做错的时候,老师依然是面带笑容给予加油,当有学生打盹时,老师并不是指责,而是以一句玩笑话给予提醒,当有同学突然提出一个问题时,老师那种临场发挥的能力,还有老师对学生做题方法的解释说明及肯定是那么的令人感动,这真的是一种感动,不夸张,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有序、和谐。老师确实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前听到这句话时,觉得是那么的假,当我真实的置身于课堂,但不再是作为学生,才真正体会到这里面包含的深刻内涵。

六.见习所思、所感、所想

1、听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老师确实是在努力摒弃过去传统的教学方法,尽量不采取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思路,老师利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同时,我发现这老师把课堂尽量交给学生。首先,老师以有趣的导入进入新内容的学习。其次,用启发式的教学理念给与学生指导。再次,老师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典型的问题让学生解答。最后,对于难点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老师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动作、语言都与学生的学习活动配合完美,老师通过用语言和动作对学生的回答和思考进行鼓励和引导,也向学生传递自己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老师的课堂气氛,从而带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思考和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4.在这次见习中老师在课堂上的一句话让我深受启发,即:“题目在改变,方法在改变,你改变了吗?”是啊!题目千千万,是做不完的,我们是否领会了设题者的用意,一个题目并不是只有一种解题方法,换一种思路也许我们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同时一种方法并不是只解一种题目,也许这种方法在解这个题目时比较繁琐,但对于其他的题目却是最好的方法。学海无涯,学无止尽,每个学生都有无穷的潜能,当这些潜能发挥出来时,他们就会成为能力无穷尽的人。

篇8:韩国教育见习专业指导研究

摘要在加强见习生进入学校前的准备工作、制定具体的指导教师选择标准和奖励措施、倡导以见习生为本的指导方式、实施具体、细致、丰富多元的见习评价等方面,韩国教育见习的做法可以提高成效,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韩国;小教本科;教育见习

教育见习属于师范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环节,被视为广义“教育实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常分散于师范生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以学校生活观察、教学观察、班级管理观察为主要方式,也可尝试1-2节课堂教学,目的在于增进师范生对中小学教育的体验和理解,提高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是师范生培养的早期现场实践。

教育见习效果多是隐性的。现行的评价体系,更多聚焦于学生“做”了什么,而不是“想”了什么,也很少关注这种“想”在何种程度上如何影响学生的未来专业走向。实质上,教育见习过程中,指导教师的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见习生“看”和“做”的水平和质量;指导过程给见习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和空间的大小,对见习结果的评价方式,都决定了见习生在实践、观察过程中的思维参与度。合理的程序、恰当的指导和保证学生积极参与的机制,可以有效提高师范生的职业认同、专业态度、专业信念以及专业追求的水平。

本文以韩国釜山教育大学为样本的研究发现,韩国教育见习在见习前的准备、指导教师的选择、以见习生为本的指导方式、多元的见习评价等方面的做法可以有效提高见习成效,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

一、参观与授课:专业见习指导的两种类型

韩国的教育见习时间安排由高校与合作学校一起讨论确定,多安排在学期末,大部分师范院校都是从大二开始,时间从6周到10周不等。根据1981年1月韩国教育部规定的《教育大学(四年制)培养方案准则》,教育见习2学分。韩国釜山教育大学的见习时间共7周,从大二开始实行。大一时需要在合作机构进行过30小时的教育志愿者见习。教育见习一般分为参观见习和授课见习两种。参观见习主要以了解课堂流程、班级管理的基本形态、学生行为方式、学校环境等观察为目的。参观见习分为两个阶段:参观见习Ⅰ(教育教学观察)大二上半学期进行,时间1周,参观见习Ⅱ(辅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大二下半学期进行,时间2周。授课见习(教案研习、教案设计、试讲、深入了解小学生、特殊儿童指导等)大三下半学期进行,时间4周。参观见习(Ⅰ、Ⅱ)只需考核不占学分,授课见习2学分。

二、选拔与奖惩:专业指导教师资格的确认

教育见习期间师范生的学习以观察和模仿为主,指导教师对教育见习的效果起着关键作用。韩国的见习指导教师包括两部分:高校指导教师和小学指导教师。韩国釜山教育大学有专门的教育见习管理委员会,设一名委员长,一名负责教授以及13名与小学对应的各个科目的带队教师。委员长由教育学院教务科长担任,负责推荐、选拔带队教师。带队教师一般为科主任或者是要对教育见习进行研究的教授,负责见习前的准备指导、参与见习结束之后的总结并给予建设性意见。

韩国小学校长负责选拔小学见习指导教师,大学负责对选拔出的指导教师进行培训。选拔遵从自愿原则,小学教师先自发报名,校长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与规定的教龄来选拔指导教师。以釜山教育大学附属小学为例,十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才有申请见习指导教师的资格。入选的小学指导教师必须接受一段时间的指导教师培训。

三、任务与要求:专业见习指导的四个阶段

韩国的教育见习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见习准备指导、观察指导、实习见习和后期指导。每个阶段都有具体任务和要求,指导教师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准备指导阶段。见习生了解见习内容、见习环境。首先是动员会,分发见习指导手册;之后是师生见面会,见习生按见习年级被分成3-4人的小组,与小学指导教师见面。会上双方自我介绍、了解彼此的兴趣爱好,指导教师主要介绍班级学生的情况,尤其是班级特殊学生,要求对这些学生要悦纳、尊重、平等对待;介绍见习学校的背景、办学特色、管理理念等,提出自己对见习生的要求,包括见习态度、衣着打扮等等。

观察指导阶段。见习生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了解见习学校现状;了解教职员工工作环境与工作状态;观察小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状况。以见习生活动为主,指导教师辅助见习生了解与教育实践情境相关的信息,为见习生提供观察方法指导,指导见习生与小学生进行生活和学习互动。

实习见习阶段。见习生承担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如校内大型活动准备、教学观摩、协助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等,上少量的见习课。见习期间每天进行早晨活动观察;放学后开展小组讨论,见习生陈述感受,指导老师进行评议和个别指导。期间穿插校长介绍校情;指导教师介绍教育过程,各种类型课程特性与教案设计方法,交流对特殊教育的理解;见习生参观学校,进行课堂观察,听示范课,观摩创意体验,了解保健教育;完成见习记录,教案设计,上课等工作。

后期指导阶段。指导教师对见习生的沟通、组织、教材理解、教学设计与实践等与教学技能相关的能力、存在问题、未来努力方向等进行剖析和评价,见习生对见习过程中的经历进行反思,并向指导教师请教尚存疑惑的问题。

四、内容与反思:见习评价

韩国的见习评价分为见习内容评价、见习日记、见习报告书,通过评价综合判断见习生是否具有作为教师的基本素质与态度,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努力方向,以便确定进一步学习的方案。见习内容评价由见习指导教师和见习生共同进行。见习日记包括观摩课堂记录、儿童观察记录、班级指导方法记录、经验总结与感受的记录等;见习报告书的要求各个大学不同,釜山教育大学见习报告书以学生的见习感想与心得为主要内容,见习生还需在教育见习网上提交自我评价表,也计入评价成绩之内。

见习内容评价主要依据见习评价表进行。评价共分五个项目,分别为学习指导、生活指导、班级管理、学校事务、见习态度。学习指导包括观察指导教师的课堂,课堂辅助与共同授课,特殊儿童与课题指导(30%)。生活指导包括对学生的生活研究与辅导,上、下学与课外生活指导,吃饭与教室生活指导(20%)。班级管理包含参加班级活动,班级了解与管理,班级环境观察(20%)。学校事务包含教师事务的理解与协助,参加学校活动,教师准则的理解(10%)。见习态度包含遵守上下班时间,对于见习的热情,与同事、学生的关系(20%)。总分70分及以上为通过。

见习结束前的反思会议通常研讨“观察指导教师课堂应学习的点与问题点在哪里?教育见习后,你觉得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在哪里?”等具有反思特征的问题。带队教师通过讨论交流,判断见习生在见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发展。

韩国教育见习评价主体有见习指导教师、见习生、见习同伴。采用专家评价、自我评价、经验鉴定、反思会议等方式,有相对具体、操作性强的项目细则,考察学生的见习成果、见习态度、见习过程中的变化等,评价方法相对丰富、全面,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扬长补短,加快后期专业成长速度。五、扬弃与借鉴:专业见习指导的启示

一是教育见习前的准备指导有利于见习生更快进入角色,融入见习学校。准备指导把指导教师、学校文化,见习班级学生情况,尤其是特殊学生的情况,在进入班级之前就全方位地呈现在见习生面前。指导教师的教育观,学生基本状况的预先了解,可有效避免见习生进入教育见习基地时出现“陌生”“茫然”“无所事事”“过度兴奋”等常见的现象。对见习学校和班级的了解越多,对见习生的要求、规章越细化,教育见习的事前准备就越充分。

二是设立具体的指导教师选择标准和奖励措施,为高质量的教育见习提供基础。小学指导教师选拔标准具体且可操作,能够真正选拔出有指导能力的教师。选拔标准与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一致,见习指导效果与未来的专业晋升直接关联,提升了小学教师参与见习指导的兴趣和动力,促使其全心投入,保证了教育见习的质量。

三是以见习生为本的指导方式,影响了见习生的专业认知发展和专业追求态度。以见习生为本的指导方式,需要指导教师对见习生有充分的了解和专业尊重。见习前比较充分的交流,指导教师对见习生的兴趣、性格特征、专业认知等的了解,为见习指导量体裁衣式的建议与指点打下了基础。见习过程中,指导教师鼓励学生不参考教学辅助资料,自己设计教学活动,与见习生一起讨论教学设计的目标与采用的路径合适与否,对不足之处进行小幅修改,避免推倒重来式的全盘否定,保护了见习生的创意与思路,让见习生大胆实践自己的教学设想,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认知水平。

四是标准具体、过程细致、内容丰富、主体多元的评价方式,使教育见习价值最大化。评价标准具体,使见习生明确专业发展方向;过程细致,有助于见习生把评价标准与实践行为有机结合,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努力方向;内容丰富,可以使学生全方位反思整个实习过程;主体多元,可以给评价者和被评价者提供一个展示多元视角的平台,让大家有可能从不同侧面理解同一事件,有利于开拓视野,开放心态,促进双方共同发展。这样的评价,不但发挥出甄别作用,更发挥出促进作用。

上一篇:博物馆宣教部工作计划下一篇:难忘的一天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