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红楼梦》有感初中

2024-07-25

读《红楼梦》有感初中(精选6篇)

篇1:读《红楼梦》有感初中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叙述了一个华丽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故事。他笔下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如贾母,贾政,王夫人,贾赦,邢夫人,贾珍,尤夫人,贾琏,王熙凤,薛姨妈,薛蟠,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史湘云,李纨,平儿,袭人,小红,金钏儿,玉钏儿,刘姥姥等等,特别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他们都有着自己的性格和属于自己的可爱,可憎,可恨,可怜之处。他们有的才华横溢,有的心思缜密,有的多愁善感,有的心狠手辣。正是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让古往今来的读者爱上了这本书,在读它时会有身临其境之感,所以它会让读者因为他们的快乐而快乐,因为他们的悲伤而暗自落泪。这本书中不同人物所作的风格各不相同的诗词歌赋体现出了本书的文学价值,而它对于让身处现代的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更有着重要的纪实作用。但是我想谈的并非是红楼梦在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个人物的塑造上的成功,而是红楼梦中贾府的兴衰和清朝政府的的由兴及衰之间的关联。

先让我们说说红楼事。贾府上上下下几百号人,上至贾母,下到普通佣人丫鬟,其中自然会有地位的高低以及严苛的等级制度。最高的一级是贾母,她是家中的老祖母,就好像是清朝社会中地位最高的皇族。她每天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贾府上下都对她毕恭毕敬,想尽办法讨她的喜欢,以便让自己在府中争得一席之地。接下来说说贾府的高级管理人员,如琏二奶奶王熙凤,王夫人,贾政等,包括后来和李纨一起管理家务的探春。他们就像是朝廷中品阶较高的官员,有着富贵的出生,也有着自己处理和决断事务的手段。为了维持整个贾府的正常运作,他们卖力地管理府中大大小小的事务,有时还会拆东墙补西墙,也会为了自己的权利和一己私利做一些不上台面的事。如王熙凤,她利用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和权力帮助他人化解是非,然后收取利益。比如在书中第十五回中提到净虚请她帮忙说服守备云老爷不要和李家张家因为张家女儿的娶嫁打官司,王熙凤原来还说她不稀罕做这些事,还说老太太已经不管事了。后来一开口就要了张家三千两银子,还说她们家不稀罕这些钱,自然最后这些银两都被她私吞了。她还在宝玉的婚姻问题上反复思量考虑,为了维护自己在府中管事的权利和其中可以收获的利益,她还是选择支持宝玉和黛玉的婚姻,以免那个心思缜密,处事比自己还稳妥的的宝钗嫁过来后威胁自己的地位。下一级的是中层的管理者,也就是贾府的大丫鬟们,如平儿,袭人,也就像是一般的朝廷命官。他们没有好出身,凭借自己的努力坐上了现在的位置,但他们还是得为上司做牛做马。上司不方便做的事他们要代为效劳,上司不方便说的话,他们要代为传达,有时还要做上司的替罪羊,受主子的气。如袭人,在第三十回中,因为宝玉那天心情不佳,下着大雨,又没人给他开门,所以袭人一来就被宝玉踢了一脚。又如平儿,在王熙凤发现鲍二家的和自己的丈夫贾琏的苟且之事时和贾琏争吵,两人都拿平儿出气。她们只是奴才,但她们都有着向上攀爬的心愿,都想出人头地,有朝一日成为人上人。接下来是那些普通的丫头,他们只是为小官跑腿,完全没有自己的自主权,有时还会随意被她们的主子丢弃。而最底层的就当属那些被贾府剥削的农户,他们每天都要辛勤劳作,种庄稼,但年终只能留下一点点食物,大部分都要交给贾府,让他们过着“朱门酒肉臭”的生活,有时贾府还嫌农户上交的粮食不够多,责怪他们怎么只交那么一点,让府中的老爷夫人公子小姐怎么过一个好年。最初贾府兴盛的时候是靠着荣公和宁公,后来是靠着皇妃元春和皇族之后秦可卿在王室中站稳脚跟。但是这两个依靠都很不牢固,因为毕竟伴君如伴虎,人们永远不知道政局会如何变化,也无法保证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当贾府丧失这两个靠山以后,他们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从而不可避免的走上了衰败之路。在书中,可以看到,贾府的两个大靠山都是女性,那贾府的那些“饱读诗书”的男儿都到哪里去了呢?原来老爷们都去做着所谓的正事去了,成天想着纳年轻漂亮的丫鬟做二房,公子们更加不堪,整日嬉戏打闹,家里有私塾也不好好学习,尽竟然会出现在私塾里当着老师的面打架斗殴还打伤了人的事,和一群纨绔子弟出去玩乐,根本不管家族的事务。可以说,贾府的高级管理人员并没有对贾府的继续兴旺做一些积极的努力。而如果一个国家,一个企业,一个家族的高层管理者都无所作为的话,下级的管理者或工作者对大局又有什么办法去扭转呢?所以上至一个国家,下至一个家族,如果没有改变,没有努力和奋斗,最终走向败落也是不可避免。

如果说没有改变,没有奋斗,没有努力是贾府衰败的原因之一,那另一个原因就是贾府卷入了政治斗争。对于当时的政府来说,贾府就是一个寄生在这个政治体系上的寄生虫,他们对于这个国家没有多大的益处,也没有多大的贡献,有的只有依赖。贾府要选择一个更牢靠的靠山,所以就要在日月两派中做出选择,不幸的是他们在这场博弈中选错了靠山。如果当时的政局稳定,他们还可以依靠宫中的元妃来获得一段时间的太平生活,但一旦局势不稳,加上元妃丧命,也就是说当载体出现了变化时,依附于其上的寄生体也会因此发生改变。这也就是直接导致贾府衰败的原因只一。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清朝政府的兴衰史。清朝原为关外的游牧民族,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后来其子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清并带领八旗子弟进攻明朝边界,驻守山海关的明朝将领吴三桂投降清军,引其入关,八旗军队马上就打到了当时的京城,也就是北京,最终满人马上得天下,建立了大清国。清初的几位君主,如康熙,雍正,勤于朝政,开创了康乾盛世,雍正更是严明立法,惩处贪官污吏,使清朝的统治延长了近一个世纪的寿命。虽然乾隆在统治的前期还是励精图治,但到中晚期,由于过度奢靡的生活让清朝的政治经济远不如前,他的继任者们更是一个不如一个,最后逐渐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咸丰年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火烧圆明园。咸丰死后,他的懿贵妃慈禧掌控朝政,借口同治年幼,实行垂帘听政。同治病逝后,立侄子为光绪帝,同样垂帘听政。那时清朝的国力已经大不如前了,但她仍然过着铺张奢靡的生活,丝毫没有考虑到国家的未来。慈禧死后,宣统皇帝即位,其母隆裕太后想仿照慈禧垂帘听政,但她并不及慈禧那般有能力控制朝政,最终亡国,结束清朝政府近三百年的统治。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没有保持奋斗的精神,不尽全力让国家有所改变,那这个国家就会走上衰败之路,悲剧的结局也是不可避免的。导致清王朝衰败的另一个原因是整个官僚体制和机构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不了解处在同一时间的别的国家的现状以及他们的发展情况,对于自我的极度骄傲和自大。国库有没有足够强的财力,官僚们就将他们的目光投向广大劳苦大众,他们压榨,剥削着百姓,导致百姓的生活穷困潦倒。当民怨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爆发人民起义。晚清的农民起义大大削弱了国家的实力,为当时的情况雪上加霜。在潜在的内忧外患之下,昔日的大清巨龙渐渐地被侵蚀的越来越弱小,最终在所有的问题一齐爆发时,昔日强盛的帝国在顷刻间土崩瓦解。所以清王朝衰亡的原因有统治者的颓废无能,也有管理者的腐败无为。

由上我们可以看到,贾府和清朝的衰败原因有着惊人的相似。当然,历史上并不只有清朝存在这样的问题,这种例子在古今中外都屡见不鲜。作为经历了家族大起大落的曹雪芹,他对清朝当时社会的腐败一定有所察觉,甚至有过亲身经历。他用华美的语言把这些哀惋的故事记录下来,就是为了警示后人,不要再重蹈覆辙。只有经历过一个时代,方才可以真正的了解他。就好像吃鱼时,只有将鱼肉吃完,才可以看到鱼骨。当我们真正地了解了一个时代的兴衰,找出它的问题所在并批判他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以史为鉴,以明得失。这也是我读完红楼梦后的所得所思。

篇2:读《红楼梦》有感初中

但是贾府的繁荣也让我吃惊。书让说,宝玉是一个特殊的角色,出生时,嘴里便街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便取名为宝玉。这样非同寻常的出生也预示着以后不同导常的人生经历。宝玉也奇怪,说是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这也许就是他的不同之处。

红楼人物很多很杂,什么夫人,小姐,丫头,让人看得眼晕。而且林黛玉的弱下禁风是不是写得太过分了一点。这便是我初读的感受。再读《红楼梦》,对它的理解自然也多了些,宝玉,虽觉得他女儿气了些,但他的聪明乖觉也让人无法挑理。

林黛玉虽弱不禁风,动作像风拂柳,但她的才气也不亚于旁人的,一手好字让人羡慕不已,从这看来林黛玉也是个非凡的人物。她的那种独有的气质,忧郁的眼神,让人不禁心 动。但是发起小家子脾气时也是很厉害的,我想在《红楼梦》比较精典的`,看来是黛玉葬花了这也是《红楼梦》的重要情节了。林黛玉认为花是洁净的,应该让它们有一个安静的安身之地。

有句《葬华词》中说的就特别好:“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表面上说的是花,但本质上,也是说的黛玉自己吧。再说说《红楼梦》中的两位美女。曹雪芹将这两个人物—薛宝钗,林黛玉描写得十分美丽,可以说薛宝钗鲜艳妩媚,林黛玉风流袅娜正如书中所说的,林黛玉就像是秋天冷清的芙蓉花,而宝钗就像是花中之王—牡丹花,居群芳之冠。

宝钗和黛玉可以说是不同的性格,遭遇也是不同的,前面说到贾府的繁荣,大观园的气派这样一番好景象,也终有衰败的时候。黛玉的离去使宝玉伤痛欲绝,这样一段美好姻缘却因种种原因而成了悲剧。而贾府也正走在衰亡的路上,贾母也走了,凤姐也走了,院里的丫头们也都嫁了人,曾经的奢华变成现在的一无所有。《红楼梦》的结局是悲的,人物是苦的,曾经的一切都已成了回忆。

篇3:读《红楼梦》有感初中

《<红楼梦>中英文语料库的创建及应用研究》一书是燕山大学刘泽权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同名项目的研究成果。该项目创建了国内甚至国际上首个一文多译且进行标注的平行语料库, 首次尝试对典籍及其译本进行句法标注, 可应用于不同层次和目的的大规模翻译比较、翻译批评以及翻译教学研究。

2《红楼梦》中英文语料库的创建及应用研究

该书分为两部分。上篇围绕《红楼梦》一中文、三英译文语料库的创建, 着重介绍了在该语料库创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以及在实践中所摸索出来的解决办法, 包括平行语料库概述、《红楼梦》版本及英译述要、语料库的设计、全库数据统计分析及检索软件功能介绍。该语料库的创建, 实现了中文文本和三个英译本在段落和句子级别的对应, 为开展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文及其英译本的语言和翻译研究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该书下篇为实证研究部分, 涉及习语、叙事标记语、话语报道方式、颜色词及其英译等方面的研究。这些实证研究在方法上的特点归纳如下。首先, 对所考察的对象进行详尽的文献综述, 以揭示现有文献的不足或为接下来的分类奠定基础;其次, 明确所采用的分析理论。实证研究直接应用或涉及到的语言学和翻译研究理论有:系统功能语法、Leech的语义理论、Venuti的归化和异化理论、翻译普遍性等;再次, 在定量统计基础上进行定性的比较分析和讨论;最后, 总结译者们翻译策略的异同点和翻译得失。

这些实证研究选题新颖且广泛, 涵盖了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但是, 相对于词汇层面、句法和语篇层面的研究还比较少, 还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此外, 可能为了兼顾Joly的 (前56回) 译本, 以上实证研究均未涉及闵福德的 (后40回) 译本。事实上, 忽略对该译本的研究是国内红楼英译研究中一个普遍的问题。对此, 肖维青 (2009:258) 曾指出:“在《红楼梦》英译本的众多研究成果中, 有人认为霍克斯和闵福德是一个整体, 从翻译风格上看不出两人的痕迹, 也有人把后者当作隐性人, 翻译的所有功过都归在霍克斯一人的名下”。

3 该书的贡献

该书对发展中的红楼译学研究做出了其应有的贡献。一方面, 该书重点介绍了在语料库创建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在实践中所摸索出来的解决办法。它的成功经验将为《红楼梦》其它语种的译本乃至我国其它典籍的翻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另一方面, 该书对三个英译本的语言形式参数进行了初步统计分析。

该书不仅对红楼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对原著的研究也不乏独到之处, 这一点尤见于对原著中习语、叙事标记语、话语报道方式和颜色词“红”的研究。主研人员对原著中习语的频数/样数统计分析后再次证实了原著前80回与后40回的作者并非同一人。在对“章回标记语”研究中, 主研人员发现其体现了章回小说所特有的拟书场特征。原著报道方式结构单一, 基本为“报道句:被报道句”的形式, 这是该书在报道方式研究方面的又一贡献。此外, 主研人员通过考察前80回中颜色词的种类和数量, 印证了红学界“尚”红的假设。

4《红楼梦》英译研究的新阶段

该书下篇实证研究的典型特点是从原文入手, 考察译者如何再现原著或原作者的风格。这些研究结果为最终形成对译者们整体翻译策略的认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要对《红楼梦》英译者有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离不开从英译文入手考察他们的整体风格。如果说从原著出发, 考察译者的翻译策略是红楼英译研究的必经阶段的话, 那么从英译本入手考察译者整体风格便可视为红译研究的第二阶段。

考察译者整体风格的关键是发现能够反映译者风格的语言学或文体模式。目前国内红楼英译研究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逐渐过渡的一些条件已经具备。刘教授在书中给出的语言形式参数为考察译者在具体方面使用语言的特点提供了认知前提。另外, 现有语料库文体学方面的著作、从叙事学和语言学视角考察译者风格的文献以及翻译普遍性假说方面的研究成果, 为考察译者整体风格提供了基于语料库和语料库驱动的研究方法以及众多的语言学或文体学模式。

考察译者整体风格不能仅仅停留在发现反映译者各方面风格的语言学或文体模式上, 还有必要深入研究其背后的原因。胡开宝等 (2007:67) 指出, “目前基于语料库的翻译风格和翻译共性的研究仅仅满足于有关事实的描写或量化分析, 至于翻译风格和翻译共性的内在成因未见深入研究”。Baker (2000:258) 指出确定译者的“语言习惯和文体模式”的最终目的在于探究“译者或译者群体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定位”, 或者探究“有助于塑造我们翻译行为的认知过程和机制”。译者整体风格可能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综合考察:结合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来考察;鉴于三个英译本创作时期的不同, 从共时和历时两方面结合译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翻译目的来考察;结合英语文学作品自身的创作规范来考察;结合汉译英文学翻译的规范来考察;结合认知语言学方面的知识来考察。

5 结语

近十几年来, 国内外基于语料库的译学研究发展迅速, 主要表现为语料库的创建及其意义研究、语料库与译者风格研究等趋势。《<红楼梦>中英文语料库的创建及应用研究》一书顺应了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 也是红楼英译研究发展的必然要求。该书为《红楼梦》其他语种的译本乃至我国其它典籍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帮助。结合该书, 本文提出《红楼梦》英译研究可以逐渐向以译文为出发点过渡, 以形成考察原著和原作者的风格以及译本和译者的风格相结合的总体局面。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的文学经典作品, 然而杨宪益夫妇的英译本“在英语世界受欢迎程度远远低于我们的想象, 各种数据表明杨译本的影响力十分有限” (王柏华, 2010:4) 。戴乃迭在1980年的书评中公开赞美霍克斯的“创造性”, 承认他们夫妇的翻译“灵活性太小”、“太死板”、“读者不爱看”, 事先没有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接受问题。鉴于此, 本文认为更有必要从译文文本层面出发全面考察译者的整体风格, 这样在知其然的基础上, 更有助于知其所以然 (也就是究竟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的哪些个人翻译风格特点造成了这种不同的接受效果) , 以便为中国文学之“走出去”尽我们翻译研究工作者应有的义务。

参考文献

[1]Baker, Mona.Towards a methodology for investigating the style of a literary translator[J].Target, 2000 (2) :241-266.

[2]胡开宝, 吴勇, 陶庆.语料库与译学研究:趋势与问题——2007语料库与译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外国语, 2007 (5) :64-69.

[3]刘泽权.《红楼梦》中英文语料库的创建及应用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10.

[4]王柏华.论中国文学之“走出去”——也谈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杨宪益先生[J].东方翻译, 2010 (5) :4-9.

篇4:读《红楼梦》有感

《红楼梦》里黛玉所作诗词众多,最清晰预示她的命运的,大约有三首。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是《葬花吟》、《秋窗风雨夕》与《桃花行》。

当黛玉葬花之时,是与宝玉怄气。她到怡红院来寻宝玉,偏巧看见宝钗进去,暗自心中疑了一层,前去叫门,偏偏晴雯和碧痕拌了嘴,正没好气,没听出是黛玉来,黛玉痴立门外,隔墙听见宝玉和宝钗在院内笑语,益发伤了情。《葬花吟》便是次日她在避人处的伤心吟。时当春末夏初,大观园春光深浓,花草繁盛,人亦兴致勃勃。就连黛玉和宝玉之间闹了误会,也没什么大不了,哄一哄,笑一笑,说清楚便过去了。依旧是风和日丽,鸟语花香。

世上的事就怕说不清楚。到有一日他们之间隔了千山万水,百口莫辩的时候,虽然同处一个屋檐下,也是相对怅然。

《秋窗风雨夕》写于秋分之后,风雨之夕。黛玉痰疾发作。这日黛玉喝了两口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近黄昏时,且阴得沉黑,兼着那雨滴竹梢,更觉凄凉。知宝玉不能来了,便在灯下,随便拿了一本书,却是《乐府杂稿》,不觉心有所感,不禁发于章句,成《秋窗风雨夕》一首。那一夜,他冒雨来看她,多少情意尽在眼底,这时还是将来有望的。

黛玉写到《桃花行》时,时值孟春。时日轮回,岁月已薄。虽然众人依旧要起诗社,明眼人都知道是强弩之末,不复往昔盛况。诗情也越来越淡薄,咏的是桃花、柳絮等随风不能自主之物。

这三首诗时间上暗自演进,基本格调一致,都是悲切的底子。顾花自怜,风起残红零落。她是人花相看,寂寞开无主。

奈何前世冤孽,心结难纾。她此来不为别的,就是为偿他前世之恩。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绛珠仙草以一生眼泪还之。可他有了凡人躯体,就有了凡人之思,凡尘的牵绊。他虽知弱水三千,非她不饮,一腔爱意亦只能徘徊于心,欲言又止。

看似无情却有情的人,对红尘仍眷恋奢望,所以必须经历过放手,偿还后才如愿。任由欲念附着人生,衍生情孽,如光透过琉璃,生出五彩斑斓的幻觉来。人既留恋良辰美景,亦必须承受难得的永恒之痛。镜花水月虽美,曲终仍是悲叹。

篇5:初中学生读《红楼梦》有感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爱情故事小说的巅峰,我一直想挑战这座“巅峰”,可每次都半途而废。它是曹雪芹的作品,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我这个爱看书的人当然不想错过,可开篇满页的文言文让我傻了眼。这要看到什么时候啊?只好识趣地“知难而退”。

这个周末,我无意间看到同桌带来的一本杂志,其中有篇文章是点评林黛玉的,我看到了一个女子丰富多彩的内心。于是,我决定再次向《红楼梦》进军。

打开《红楼梦》细细品读,不但未感到任何难懂,甚至有些不舍走出这个美丽的故事。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人给我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

读完后,和那些读过此书的同学一起讨论时,发现他们会说贾宝玉是和林黛玉天造地设的一对,薛宝钗真坏,去抢。甚至还有人说薛宝钗是“小三”。

我曾虽对《红楼梦》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但我想为宝钗姐姐叫冤。

喜欢一个人是无罪的,何谓“小三”,何来得“抢夺”呢。宝钗姐姐并未使用任何不正当的手段靠近贾宝玉,或拆散他们两人。换一个角度想,贾宝玉和薛宝钗在一起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林黛玉生性多疑,性格有些孤僻,也并不懂事,只知道拉着贾宝玉一起玩,而薛宝钗则比较识大体,落落大方,常督促宝玉学习,求上进。所以最后贾宝玉和薛宝钗在一起似乎又有些“必然”。所以,请放下偏见去公平地对待《红楼梦》和其中的人物,她多疑的性格和有些自卑,爱“吃醋”的脾气很有可能是致其悲惨结局的导火索。

这就是我对《红楼梦》一书的初步认识,我想我会对它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篇6:初中读红楼梦有感500字

贾宝玉原是神瑛侍者,他对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曾有灌溉之恩,为了报答灌溉之恩,绛珠仙草就化身成了林黛玉,把她这一生的眼泪全都偿还给他,这也为之后的事情埋下了伏笔。曹雪芹埋下的伏笔还有很多,比如人名,“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这暗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贾宝玉”、“假宝玉”和“甄宝玉”、“真宝玉”之间的混乱纠纷,还有“林黛玉”中的“玉”和“薛宝钗”中的“宝”构成了“贾宝玉”的“宝玉”,所以他们三个人之间有一段爱情故事。这段爱情故事本来是非常美好的,林黛玉和贾宝玉两小无猜,青梅竹马,虽然小时候只有黛玉单方面的感情,宝玉当时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对待所有的姐妹都是一视同仁,使得黛玉吃了不少醋,但长大后就是两情相愿了,他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爱情观,他们是相互的知己,两人都不能没了对方,在那个“只有门口的石狮子是干净的”的年代,他们的相爱就像是一堆杂草中生长出来的一朵白色的栀子花,不带有任何政治或者利益色彩,就是单纯地互相爱恋,心里都知道对方的情感,只是不在表面上显露出来。

宝玉和黛玉平常的相处模式就是起先两人在那好好地说着话,然后宝玉无意中说了一句混账话,黛玉就开始哭得梨花带雨的,有时宝玉也跟着哭了起来,自己哭完了就开始安慰黛玉,并且一边不停地叫着“好妹妹,饶了我吧”,一边在自我反省,最后黛玉破涕为笑,宝玉也笑了,两人就像什么也没发生似得继续说话。不过俗话说“患难见真情”,在紫鹃测试宝玉真心程度的那一回,我感受到了他们之间浓浓的爱意。当宝玉听到黛玉将要回老家时,他的内心一定像被雷劈中一般,麻木了,然后就昏过去,留下贾母,王夫人和袭人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急的团团转。知道是紫鹃跟他讲了话之后才这样的,袭人就一头冲进了潇湘馆,质问紫鹃,黛玉当时在吃药,听到宝玉“已死了大半个了!”,就“哇的一声,将腹中之药一概呛出,抖肠搜肺、炽胃扇肝的痛声大咳了几阵,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的抬不起头来”,可见她当时的焦虑,其实这个最后都快要变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结局了,因为“黛玉扶枕喘息半响,推紫鹃道:你不用捶我,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所幸紫鹃去解释了一番,才没有惹出悲剧。经过这番闹腾后,宝黛两人的情感越发深厚。

可惜的是,他们是那个年代的人,这段恋情终究不会受人祝福,薛宝钗就在这时闯了进来。贾宝玉是贾家的公子,唯一的继承人,薛宝钗则是薛家的千金大小姐,还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而林黛玉,只是个无父无母的人,靠的还是她的外祖母贾母,这样一看显然是贾宝玉和薛宝钗才是名门当户,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有着“金玉良缘”的寓意,更何况他们的母亲还是亲姐妹呢。在那个时代,完全没有乱伦的概念,“爬灰的爬灰”,有的只是贵族联姻和皇室指婚--元春只给他们两个送了一样的东西,所以所有人都非常看好他们,除了当事人贾宝玉和林黛玉。黛玉和宝玉其实本来就都挺反对当时的封建观念,认为那些四书五经是无用的书,然后去看当时认为的杂书如“西厢记”等。他们都还认为那些丫鬟也都是人,所以不应该使唤来使唤去,不把他们当人看。在宝玉身上体现的很明显,比如晴雯生病了,宝玉反而照顾她,宝玉对她们也非常的放纵,这也间接导致了最后晴雯的死。以及袭人,当她回她娘家时,宝玉还特的跑到袭人家去看望袭人,当他惹袭人生气后,他先赔了不是,恳请袭人原谅他,完全没有作为主子的骄傲自满。还有黛玉,虽说刚开始很多丫鬟觉得她很冷漠,不亲近人,但过了不久,她们就发现黛玉其实是个很好的人,当黛玉死后,很多丫鬟都哭的死去活来的。从这些方面都可以反映出黛玉和宝玉有着共同的价值观,他们应该成为灵魂伴侣。

上一篇:人事部制作新员工欢迎下一篇:高中有关感恩的国旗下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