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阅读感想

2024-06-03

国学经典阅读感想(共11篇)

篇1:国学经典阅读感想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七号选手!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国学,不灭的记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一挥笔墨,他写出了气壮山河的诗篇,精炼磅礴的文字刻出如画的江山,似锦的祖国。问有哪种文字如此惊天泣鬼?只有汉字!问有哪种文化才能造就如此博大精深的风骚底蕴?那就是中国国学!

听,是谁独坐幽篁,一遍又遍的弹琴复长啸,轻轻地哼唱着歌谣;看,是谁月下起舞,一次又一次的把酒对婵娟,浓浓的思念着千里之外的手足呢?瞧,高城之上,黑云压城城欲摧,黄金台上,却有人提携玉龙为君死;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战乱连连,那燕然未勒归无计的遗憾,那乌蓬桨声摇渔歌的惆怅,都演绎在国学经典中。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是华夏沃土灿若晨星的瑰宝。从古至今,国学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其优秀的思想文化已超越时空界限,融入到世界文化和现代文明之中,成为了传之千古、放之四海人类共有的文明与智慧的结晶。青春不朽,古风流韵。传统文化就像一阵春风,吹过这个青春而富有内涵的校园。一个有魅力的校园同样需要充满魅力的传统文化的滋养。了解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弘扬传统文化,美丽情满中华!我们是年轻的斗士,是时代的弄潮儿,风尖浪口磨不掉我们的斗志,起起伏伏摔不掉我们的勇气。以史为鉴,以古为镜,国学,今天我们诵读,明天我们传扬!小至修身,大至治天下。让我们在晨光中沐浴古典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伟人圣哲的教诲中提升个人素质。在国学经典中既有经世致用又有乐观练达,既有平凡人的生活又有圣哲的狡黠思辨,让你不由陷入其中欲罢不能。

国学,是中华民族千年积淀的文化精华,凝结着睿智的光芒。有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有慷慨激昂的政治观点。在晨光熹微中漫步在古人的思维之中,你会发现原来这里别有一番洞天:经世治国之道,至诚至理名言,让你感悟到生命的意义。是放浪形骸之外,还是郁结在冥想中?收获一种感悟,收获一种心态,收获一种命运……

纵横五千年,琅琅晨读声。侃侃把古谈,风清云高淡。身负天下志,晨兴吟沐泽。执手问古今,无畏青年人!我们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篇2:国学经典阅读感想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上善若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上善:至善,最完美;水:避高趋下是一种谦逊,奔流到海是一种追求,刚柔相济是一种能力,海纳百川是一种大度,滴水穿石是一种毅力,洗涤污淖是一种奉献。逝者如斯乎,人生尤如奔流至海的江水。乐善好施不图报,淡泊明志谦如水,而在这里水是喻指与世无争的圣人。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就和圣人差不多。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水有滋养万物的德行,它使万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冲突,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

世界上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篇3:国学经典阅读感想

关键词:新媒体,经典阅读,解决策略

当前,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种类丰富、特性完善,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媒介作为承载和传递信息的载体,从各方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影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1月发布的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占21.4%。与此同时,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从年龄结构来看,手机网民用户集中在年轻群体,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1.5%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4年手机阅读时长增长显著,51.8% 的成年国 民进行手 机阅读较2013年的44.4%上升了5.0个百分点。从以上数据中,我们不难看手机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新型沟通方式,手机阅读的形式受到了青年大学生的青睐。媒体的演进与发展一直以来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新媒体也不例外地对国学经典阅读的教育方式带来了影响和改变。

一、国学经典阅读融入新媒介的必要性

作为一种新型阅读方式,手机阅读带来新媒体的便利、迅捷,同样会带来隐患,尤其对大学传统的国学经典阅读方式形成了冲击与挑战,这也给传承人文文化的国学经典阅读教学提出了新课题。

首先,媒体信息是国学经典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新媒体传播的速度快捷、信息量大、 互动性强等特性,任何人、任何语言、任何文化都可以在这里自由地交流碰撞,在这里资料公开获取方便,可以便捷掌握各种学习资料。国学经典阅读是传承人文文化的载体,媒介是当代文化平台的代表,毫无疑问媒介信息已经成为大学国学经典阅读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媒介信息不仅进入了大学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辅助资料, 它出现得也很频繁。新媒体信息瞬息万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同时具备传统素养与媒介素养, 并在教学中将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后再向学生进行传授。

其次,国学经典阅读的重要内容来自媒介信息。随着新媒体的普及, 青年大学生成为手机媒体的主力军, 他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大众传媒的信息海洋中,也可以说, 大众传媒成为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阅读方式。国学经典阅读人文性较强, 这决定着国学经典阅读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课外阅读。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固然给我们的阅读带来了许多方便之处,但是也容易让受众养成浅阅读,流于表面等不良阅读习惯,滋生浮躁的心态,容易受误导,这对心智还未成熟的青年学生的未来发展十分不利。

再次,新媒体有效辅助了传统教学模式。社会的不断演进让人们所处的语文世界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国学经典阅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与时俱进,否则我们就会和“现代化”脱节,无法跟上“世界”的步伐。新媒体具有数字化、交互性、即时性、个性化等特点,这正弥补了传统的国学经典阅读教学模式单一的不足。为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新媒体已经成为传统教学模式之外经典阅读教学的新形式。

二、廊坊师范学院国学经典阅读的现状

本调查缘自廊坊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当前学生新媒体以使用手机为主体,为了深入了解学生新媒体阅读现状,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本文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编制了“大学生手 机阅读调 查问卷 ”,于2015年9—10月对廊坊师范学院部分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大学生手机阅读的现状及习惯、阅读资源来源、大学生对手机阅读书籍内容的看法及期望等。

本次调查共 发放问卷360份,调查的对象是廊坊师范学院2014级各专业的在校学生。调查以课堂为单位,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调查对象。调查实际回收问卷346份,有效问卷331份,有效回收率91.9%。

调查样本显示:从手机阅读使用时限来看,廊坊师院共有90.5% 的大学生使用手机阅读, 其中96%的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超过1年。大学生手机阅读日使用时长2—4小时占55.5%, 阅读日时长在4小时以上的大学生也大有人在,占18. 3% 。手机阅读一小时以下者占15. 2%, 由此可见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多数大学生的阅读习惯。

从手机阅读场合来看,通过对大学生手机阅读的时间点的数据分析得出,样本大学生网民手机阅读场合以宿舍为主,占73%;用餐地点阅读为27.2%,公共交通占50.8%。其中,45% 的大学生 偶尔在课 堂内阅读 ; 18.6% 的大学生 课内外不 分 ; 2.5%的大学生表示几乎不用手机阅读。仅38.6% 的大学生能分清楚课内外,在闲暇时间阅读。

由样本可知,大学生手机阅读的主要内容是休闲娱乐,比较倾向于网络新闻、网络文学、发帖回帖、手机微博等的即时浏览,分别占据57.2%、29. 1%、73. 3%、58.8%。 令人担忧的是,通过手机偶尔进行国学经典阅读的仅占1.6% 。学生手机下载读物来源主要是手机阅读客户端、 电脑阅读网站,很少使用学校、 图书馆等常规公共教育资源,可见大学教育对于学生的维系和影响的减弱。

三、普通高校国学经典阅读教学的策略

作为一种新型阅读方式,手机阅读对大学传统经典阅读是一种直接的挑战,大学经典阅读应积极应对。

首先,顺应时势重视手机阅读。随着移动媒体时代的到来, 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 手机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这是新媒体技术发展的结果和必然趋势。毫无疑问,大学经典阅读教学活动不能忽略借助于移动媒体来实施,要因势利导,对学生的手机阅读要积极应对。一方面,鼓励大学生主动接触、接受各类新信息;另一方面,要把握新媒体提供的契机,结合大学教育的优势,通过整合教学资源,使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接触到优秀经典文化,在接受熏陶的同时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有些教师对手机移动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仍然以传统的纸质媒体和课堂教学为主,没有充分认识到手机移动媒体时代, 学生的主要阅读媒介和阅读习惯已经发生改变,导致其在大学经典阅读教学中受到不良影响。

其次,积极开发新媒体教学资源。由于受课堂教学时空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受到限制,教学目标的实现不明显。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 学习的时间和地点也已经不再受课堂限制,教师除了在课堂上讲授知识以外,还要对学生进行课外知识拓展训练。因此,需要教师开发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资源形式,如构建新媒体沟通平台。教师可以通过交流软件构建经典阅读小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主动性,同时,也可以构建一套诸如QQ群、微信群,新媒体沟通平台的搭建已经不是难事。新媒体沟通平台这种新型的沟通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 教师通过平台提供与经典阅读相关的信息,将教学、教育资源正面地传播给学生们,让学生了解并熟悉,向学生们传递有益信息,学生一旦在学习中有了疑问可以随时互动, 教师也可以随时解答。

再次,开设“阅读公共课”培养阅读良好氛围。以手机阅读为代表的移动阅读在大学生中已非常流行,在这一大环境背景下数字化阅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而在这个环节中,大学教育承担着重要作用。新媒体时代,传统封闭的大学文化被打破,大学应顺势而为,主动教化,在课程设置经典阅读为必修课,通过广泛开设“经典阅读公共课”,推动 “手机 + 经典”的新阅读模式,督促学生进行经典阅读。教师可以利用手机沟通平台向大学生定期推荐新书或阅读书目,在阅读广度、速度与阅读深度之间辅导,引导大学生对于手机媒介内容的辨析与选择,形成手机阅读良好氛围;可以通过开展如阅读讲座、读书征文大赛、世界读书日、优秀读者评选等各类阅读活动来推动阅读的积极性;也可以站在专业的角度向学生推荐优质公益手机书库资源,让学生开展理性手机阅读,引导手机阅读的专业学习,服务于专业学习。 通过引导学生优化阅读方式,利用新媒体建立良好的导读系统和阅读氛围,从而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手机阅读品质。

最后,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引导手机阅读。虽然移动媒体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资源,但市场上尚未形成良好的手机阅读教育资源及知识系统,缺少优质公益手机书库资源,且更新速度较慢,与专业学习联系不紧密。能否将其转化成大学经典阅读教学的有用的资源,关键还在于学生的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传统素养能力的延伸,是指人们面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具体包括对媒体信息选择、理解、 评价、质疑、创造和批评的能力。 它包括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除听、说、读、写能力外,还包括批判性地观看、收听并解读各类媒介传输的各种信息的能力。目前虽然学生有很长的时间在使用移动终端,但是在用于经典阅读的时间和精力并不乐观。大学教师应发挥引领大学阅读的堡垒作用,帮助学生过滤不良信息,引导学生阅读优质的经典材料,积极指导正确的阅读方法,确保大学生经典书籍的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素质。

综上所述,新媒体阅读是时代的产物,在我国教育界尚属新兴事物,它的推广与实施受到众多现实条件的制约,它也不是一门课程所能解决和承担的,需要社会共同参与。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阅读还在不断的发展中,学术界也需要及时对新媒体经典阅读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跟踪研究,希望本研究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施忠连主编《国学经典诵读》,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2]肖燕雄主编《大学生读书引导读本》,岳麓书社2009年7月版。

[3]喻晓红主编《大学生语文经典诵读》,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

篇4:国学经典阅读的三条路

同时,“国学”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清末民初吵过一次,最近二十年又成为专家学者热议的对象。但是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尚且悬而未决:到底什么是国学?恐怕很少有人能真正说清楚。早在上世纪40年代,朱自清先生就说过,“国学”的名称与“汉学”一样,都未免笼统。因此,在扯清楚“国学”的基本概念之前,我宁可使用朱自清先生提到的另外一个概念——经典训练。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序中说:“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他还特别指出:“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他所说的“有相当教育的国民”,指的是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的国民;所说的“接触的义务”,是指国民接受经典训练的义务。他把经典训练提高到国民义务的高度,实际上就是确定它在国民教育中的地位。也就是说,做一个有一定文化素养的中国人,有义务通晓本国传统文化有关经典的基本知识。这个意见无疑是正确的。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来进行经典训练?

有人提出要恢复读经教育。民国时期有过那么几次,但无一例外地失败了,人们认为这是开倒车。最近又有人提了出来,而且响应的人很多,大有掀起一场新的中小学读经运动之势。我觉得,读经不是绝对不可以,但首先要解决这么几个问题:

第一,“经”指什么?按照传统的说法,就是儒家经典,往小了说有五经四书,往大了说有十三经。但是光读经书是远远不够的,这一点古人自己都知道,因此不仅尊奉儒家经典,也提倡兼综四部,所以我们今天再谈这个“经”,至少应该在范围上有所扩大,不仅包括儒家经典,也应该有先秦诸子、几部史书和一些诗文集。

第二,“经”是否要尽读?就拿儒家的经典来说:“礼”在传统上有“三礼”之说,《礼记》中的部分篇目还好,《仪礼》、《周礼》多少专业人士都大呼有难度,这样的书也要孩子们通读?《春秋》有所谓“三传”,是读记事详备的《左传》,还是读阐述微言大义的《公羊传》、《谷梁传》,是不是也要有所选择?即使五经中最好读的《诗经》,“雅”、“颂”也比“国风”难得多,是不是也应该有所选择?即使对于广义的“经典”,《史记》、《汉书》里的“表”、“书(志)”部分,《墨子》里的“守城”与“墨经”部分,《管子》的《轻重篇》,都太专业;李杜的诗,韩柳的文,也非篇篇都好,不是专业人士或有特殊兴趣的人,并无通读的必要。

第三,读经如何纳入现有的教学体系?旧式教育,经典训练是唯一的项目,而在新式教育的体系下,孩子们的压力已然不小,新增一门科目的空间并不大。时间总是有限的,读经教育又需要耗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其他科目势必需要调整,那么调谁不调谁就是一个问题:压缩数理化的课时?还是从此取消英语和计算机?或是今后不看外国书了只看中国书?恐怕都不现实。因此,我觉得,即便要开展,也只能先在小范围内试行,而不宜大范围推广。比较稳妥的办法,依然是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更多地强调经典训练。

如果要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为经典训练找到一个依托的话,语文课是当仁不让的。教育部制定的《小学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有“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之类的话,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对“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意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底蕴,较高的文化品位”等方面提出了要求。其实自20世纪初以来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大抵都有类似的表述,这说明语文课应该、同时也能够承担经典训练的任务。

尽管语文课长期以来饱受社会各界的诟病,我们仍然无法否认语文教育在经典训练方面做出的贡献。而从近几年的新课程标准改革,我们也能够看出教育工作者们在这一方面的努力。

首先,从教材来看。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新课标语文教材为例,必修课本五册,按目录上说是65课,古典诗歌12课(总篇目是22首),文言文17课,共计29课,比例达到44.6%(古代白话小说和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都没有计入)。从选文范围上看,经部有《诗经》、《孟子》、《左传》,史部有《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子部有《荀子》、《庄子》和贾谊,集部则有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等。不仅如此,像朱光潜的《咬文嚼字》、林庚的《说“木叶”》、钱锺书的《谈中国诗》这些课文,以及“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等环节中的部分内容,都与经典训练相关。而在选修教材方面,则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先秦诸子选读》等,其中前两本是很多学校要求学生们学习的,从中亦可看出现在的教育对于经典训练的重视。

其次,从高考来看。以北京卷为例:在最新公布的2011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古诗文阅读在高考150分中所占的分值已经达到了42分左右(包括诗歌鉴赏、文言阅读、断句、默写这几部分),即28%,高于基础知识(10%)和现代文阅读(22%),仅次于作文(40%)。这只是账面上的内容。事实上,基础知识部分里的成语和文学常识都与经典训练脱不开干系,而现代文阅读里的社科文阅读,就近几年的趋势来看,讨论传统文化的篇目明显增多。此外,一些省份如江苏、福建、浙江等,把名著阅读和文化经典阅读列为高考必考的项目,前者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后者则集中在《论语》和《孟子》这两部儒家经典上。由此也能看出高考对于传统文化与经典训练的关注。

当然,现在的语文教育,仅仅依靠学校里老师的课堂讲授,那是远远不够的。《小学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有明文规定:“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既然教材与高考都非常重视传统经典,那么经典训练也理当在学生的日常阅读中占有一定的比重。

具体说来,我们进行经典训练,需要读什么样的书呢?其实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序里也谈到了这个问题:第一,理想的经典读本——有些该是全书,有些是选本、节本——首先应该尽可能采用前人对经典校勘和训诂的结论,其次要有分段、标点和简要的白话注释,此外每种读本还得有一篇切实而浅明的白话文导言。第二,理想的经典读本有时并不容易出现,因为这需要见解、学力和经验,并非一人一时所能成就,所以我们还需要一些导读性质的著作,比如顾颉刚先生的《汉代学术史略》之类。虽然不能教一般人直接亲近经典,却能启发他们的兴趣,引他们到经典的大路上去。

时至今日,我们的经典训练大致还是遵循这两个路子。前者,大量打着“国学”旗号的丛书摆进了书店,可惜或是深入不够,或是浅出不了,大都达不到我们理想的标准。后者,新近出版的经典导读性质的著作中,似乎还真没有哪本能超越《经典常谈》。可见,理想的经典训练依然任重道远。

当然,也有人在探寻“第三条路”,比如北京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中国孩子最喜爱的国学读本》,采取按照不同的主题分类纂集选文并加以评注的形式,一方面,主题多样,取材广泛,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选文短小精悍,趣味性强,比起大部头的经典原著,更容易引发孩子的兴趣。此外,书中对于作者作品的简介以及“知识卡”等环节,也可以看作经典著作的导读和国学常识的传播。这样一来,便可以兼顾思想性、趣味性与知识性,青少年读者可以有效地从中汲取必要的营养,并由此开启通往经典的大门。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这样的读本就可以取代经典,但它确实可以充当通向经典的桥梁。经典训练固然重要,但它不应该是强制性的,而应该通过兴趣的启发和引导,使青少年自觉走上阅读经典的道路上来,以达到经典训练的目的。这套书固然不是尽善尽美,但它无疑是为了让青少年亲近经典所做的一种有益的尝试,或者说,提供了一种经典通俗化的范式,单凭这一点,我们也有理由对它给予一定的关注。

篇5:诵读国学经典心得感想

就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这一句吧,我们就可以以字面上的意思来解释这句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就是人生自古以来谁都要死亡,留取丹心就是留下一片赤诚丹心,照汗青就是要为光照史册留下最精彩的一页。连起来就是人生自古以来谁都要死亡,要为光照史册留下一片赤诚丹心。这句话告诉我们,人没有一个能长命百岁长生不老,所以活着要做一个能牺牲,有意气的人。我们的一生都要向文天祥那样的爱国。

还有一些能琅琅上口而又意味深长的名言警句。比如“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张百岁”、“志小则易足,易则无由进”……一些能启迪人心灵的谚语、名言都能让人滥记于心。这才是读诗、读词的最高境界-读名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国学经典》这本书正是中小学生国学启蒙的一本好书。

这本书分行节俭、强自信、讲智慧这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经典要义、故事、生活、实践和经典诵读四个部分组成。不仅有名家名言,还有贴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脍炙人口的著作选读。其中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详,还有的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艰辛”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这本书使国学之精华更接近人们平时的日常生活,让中小学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记忆,能把圣人之训用在实处。

篇6:国学经典阅读心得作文

这本书是在叙述好几个伟大的艺术家所创作出的「想象」画,很多作品我看不懂,我还把一些作品以我的看法改了名字,像是尼基的「月亮」、我就想象成是「迭罗汉」、把黎志文的「泉」想成「铁丝」,这本书有的画色彩鲜明,有的画只有黑白两色,但是几乎每一幅画都有它的含意在,而且还让我大开眼界、惊讶不已。

我发现生活中是缺少不了艺术的,而且有许多作品都是无题,都是要让大家去想象,像我和家人一起去玩,在桥上,圆环及大街小巷,都有艺术品,我最印象深刻的就是有一次,我又发现艺术品,我觉得那像一个人直挺得站在中央,表弟却想成是巨人的水果刀,插在那里,真是有趣,同一个东西,不同的人却想得完完全全不一样。

篇7:“国学经典阅读”演讲稿

“国学经典阅读”演讲稿:以经典为伴与智慧同行

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天空中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中华经典一直以她博大的胸襟包容、滋养着我,让我在淡淡的书香中成长壮大。读《论语》,我体会了儒家经典的深刻;读《离骚》,我明白了人生奋斗的执著;读《三国》,我领悟了“浪花淘尽”的悲壮!可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内容丰富的《千家诗》。

四季轮回,花开花落,是她伴我度过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日子。春天,我坐在屋内桌旁,望着窗外梧桐树的翠绿色叶子,聆听鸟儿在枝头婉转地歌唱,我禁不住动情低吟: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夏天,漫步家乡荷塘池边,看着洗尽铅华的莲花,我会深情朗诵: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深秋时节,脚踏落叶,我会对村外的小树林含情诉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当漫天的雪花在北国飘落,我会和朋友们在雪地上尽情奔跑,望着那一串串挂满枝头的冰凌花,心中荡起的甜蜜飞向了银装素裹的大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诵读这些诗歌,就如同走进了一个亦真亦幻的大千世界。春夏秋冬,花鸟虫鱼,江河湖海,日月星辰,多少美景融入诗人神奇的笔端,多少澎湃的诗情让我热血沸腾,彻夜难眠!伴随这些诗篇,浓浓的中华之情在我内心升腾奔涌……

书香四季,云卷云舒,是她让我读出了生命的真谛。“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我读出了一粒麦子的不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我懂得了是无数将士的铮铮铁骨铸造了昨日的繁华,今日的璀璨。诗圣杜甫,为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甘愿“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一间茅屋,一壶浊酒,一叶扁舟,一世漂泊!面对昔日草堂,我们又怎不慨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品读这些诗篇,就是在回望人类前行的足迹,看着这些印记,我们懂得了尊重已逝的过去,更学会了珍惜拥有的现在!

感谢您,可敬的中国诗人,你们用高尚的`情操书写出一首首光照日月的雄伟诗篇,用非凡的智慧书写出一篇篇包容天地的动人华章。一首小诗,就是一段历史进步的见证,一位诗人,就是一座人类文明的丰碑!

篇8:吟诵国学经典培养优良品质

“我的小孩一向对父母很不耐烦, 在家里什么活也不干, 但这学期开始学会照顾父母了, 开始知道感恩了, 对人也有礼貌了。”赣榆县黑林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家长在校门口接送孩子时, 常对老师说类似这样的话。孩子转变何来?答案是“国学经典”澄清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这个回答一定出乎你的预料吧?那么区区“国学经典”真的有这么大的魅力吗?它是怎样渗透到学生内心的呢?一个国学经典诵读实验班的实践案例或许能让我们得到一些启示。

【案例】

五年级一班 (此班为国学经典实验班) 的一节晨会课上, 当我把国学教辅书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每天7点半至8点之间诵读这些书目时, 学生有的皱眉, 有的抗议, 他们认为这不是语文书上的内容, 看不明白, 也读不懂, 是浪费时间。我一大早就吃了个闭门羹。

怎样让学生喜欢读书呢?兴趣源于生活, 我从网上找到了《我被13所学校开除》让学生观看。片中打骂父母, 欺负老师, 好吃懒做, 沉迷游戏的少年, 学习《弟子规》后, 居然痛改前非, 做不拿工资的义工。我发现学生有了兴趣之后, 又带领学生观看《90后的坏女孩》, 片中的少女, 娇生惯养, 痛恨父母, 打架斗殴, 恨世吸毒, 学了《弟子规》后, 居然洗心革面, 也开始做起义工来。通过看片, 学生不再拒绝读经典了, 相反同学们对《弟子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通过网上搜索和翻阅相关书籍, 如饥似渴地学习《弟子规》。

在五 (1) 班的带动下, 我校向全体师生发出了学习国学经典的倡议。国旗下讲话“淋浴书香, 从弟子规开始”, 实验班教师以诵读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讲授《弟子规》课程并指导观看百家讲坛《弟子规》。为了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风貌, 我们进行了班级服务员 (班干部) 民主竞选。出手抄报、黑板报, 召开了“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美德”主题班会, 听取礼仪和环保知识讲座并学习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动作。成立“弯弯腰小队”——开展你丢我捡 (校园垃圾) 活动。电影版弟子规在课堂上表演——利用学生们善于模仿的特点表演在生活中应该做到的细节。如:如何打电话、如何接待客人、如何做客、聚餐的礼节等。策划了黑林小学国学《弟子规》讲坛, 举办了《弟子规》故事演讲比赛、《弟子规》文艺会演等。礼仪和环保组一起走进村庄, 进行了环保知识宣传活动。我们每个学生都加入班级QQ群, 把《弟子规》学习心得写进自己的网络空间。学生慢慢喜欢上了国学经典, 每天早上的课堂都会响起学生琅琅的读书声。

【反思】

学生学习兴趣的转变缘于教师创设了触及学生心灵的情境。学生行为的转变则缘于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理解、领悟了经典的含义, 而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慢慢汲取了经典的精华, 得到了正能量。

在黑林小学, 墙壁上、画廊上、黑板报上到处张贴着国学经典故事, 每天的早操时间, 也可以看到全体学生吟唱《弟子规》的壮观场面。在经典的浸润熏陶下, 学生们厚德载物读乾坤经典, 自强不息做真理文章, 养成了文雅、知礼、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走进我们的校园, 看到的是一片整洁清新的环境;校园里的一草一木, 都受到了学生充满爱心的呵护;学生们见了师长、来宾, 会自觉行鞠躬礼致意;我们的升旗仪式, 学生严肃认真, 动作整齐划一。这一切得到了许多来校参观的教育界同仁的一致称道。

从《弟子规》《孝经》中, 学生们认识到“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 要孝敬父母, 尊老爱幼。通过对古代文化的学习, 我们的学生知道了我们古代中国的了不起, 古代的中国人了不起, 他们感受到要做一个爱祖国、守孝道、讲诚信、懂礼貌、平等待人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一个五年级的同学, 从小娇生惯养, 平常在家里什么活都不干, 学校开展了古诗文诵读活动之后, 他居然主动在家里扫地, 妈妈觉得不可思议, 而他用了一句古文回答: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这是我们实施国学教育的初衷, 也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

我们曾在全校800多名学生家长中进行了一次关于国学教育的调查。根据回收的有效问卷统计显示, 约有87%的家长认为国学修养对自身的日常生活有帮助;约有76%的家长认为国学在今天出现了文化断层;约有71%的家长认为加强国学传统教育尤其有必要;约有89%的家长认为让孩子接受国学传统教育很有必要。

家长对国学与国学教育所持的肯定态度, 在某种程度上回答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缺少或忽视了什么。这些调查坚定了学校实施国学教育的信心。为此我们按照诗、礼、书、画、武、乐六方面, 对全校学生进行初步的启蒙教育, 让“新六艺”, 弘人文, 烛照心灵, 成长身心。

篇9:读国学经典 提阅读兴趣

关键词:国学经典;小学;阅读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26-01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这些文化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应该积极学习中华民族的文化,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贡献一点力量。对于教育事业来说,中华国学经典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先进灿烂的文明,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一思考,本文拟以读国学经典,提升阅读兴趣为出发点,谈一谈小学阅读教学的思考心得。

一、挖掘国学经典的深刻意蕴,用经典国学的魅力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

国学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是因为自身有着起独特的魅力蕴含其中,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一旦把国学经典中的深刻意蕴挖掘出来,就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到到国学经典的优美之处,这对于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搞好小学阅读教学是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的。

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其想象力,善于运用国学经典。如果教师不具备相应的想象能力,不善于解读和运用国学经典,也是不能搞好阅读教学的。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的调动学生自我感知国学经典的积极性,让小学生充分的融入到国学经典所涉及的场景中,那么就自然而然的可以帮助小学生提升阅读兴趣,并进一步促进阅读教学了。在这里,以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早发白帝城》这首诗的组成部分是:“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嘀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在学习这首诗时,一方面,教师要带领全班学生想象彩云、江陵、猿声、轻舟、重山等意境,先让学生充分的感受到其中的境况。另一方面,教师要对这些场景进行解释,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想象去再次感受这些深刻意蕴。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沉浸在教学内容的意境中,因此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刻的体会到国学经典的深刻意蕴,而且还有利于学生正确的理解其中的知识。

二、培养小学生阅读经典国学的兴趣,为做好阅读教学做好基础准备

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提升阅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兴趣,自然而然的就会重视阅读,那么也就会经常性的阅读,这对于开展小学阅读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实际上,国学经典中有很多知识都可以拿来作为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的素材。对于教师来说,必须要运用好这些素材,才能真正的在进行国学经典教学的过程中搞好阅读教学。

一是教师要挖掘教师的资源,并有可能的把这些资源运用到小学生兴趣培养中去。二是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积极性和兴趣。这样就可以在调动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基础上提升阅读兴趣。在这里以《三字经》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三字经》是比较经典的国学知识,大部分小学生都是听说过《三字经》的,但是对其内容却并不知晓。在开展这一堂教学前,教师可以对学生说:“大家都听说过《三字经》吧?”学生可能就会回答:“是的。”教师接着问:“那么,什么是《三字经》呢?里面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本节课就来学习一下。”

从上面的对话中就可以看出,小学生在已经听说过《三字经》的基础上,当教师提到要学习《三字经》的时候,自然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也就会认真阅读《三字经》了。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运用国学经典,是可以调动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帮助教师搞好阅读教学的。

三、以增加小学生的基础知识为教育契机,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国学经典中除了蕴含着丰富的意蕴之外,其中也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知识。通过阅读国学经典,不仅有利于增加小学生的知识基础,提升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还有利于熏陶小学生的人格魅力。那么,对于小学阅读教学来说,也是可以充分把国学经典运用到具体教学中去的。

一是教师要重视国学经典带给小学生的文化熏陶。对于这一点,教师可以经常性的鼓励小学生在国学经典中吸取营养,用国学经典培育小学生的人格魅力。二是教师要重视国学经典在增加小学生基础知识储备方面的作用。由于国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国学知识,教师必须重视这一点,要求小学生有选择的阅读一些国学经典,以便增加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储备。三是教师要注意归纳总结国学经典的知识,让小学生充分吸收这些知识。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努力,在教师的帮助下,小学生就会在知识储备、文化培养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就会意识到国学经典的重要性,因此便会积极的投身到国学经典的阅读中去,这对于搞好阅读教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国学经典蕴含着丰富的意蕴和知识基础,在小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国学经典去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心,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为搞好小学阅读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阅读国学经典 传承中华文明

开学伊始,学校领导安排我代了礼仪课程,为此我专门读了《弟子规》一书,获益良多。《弟子规》的总纲领是“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教书育人这个光荣的事业中,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怀着感恩与恭敬之心来待人接物,谦卑待人,身体力行,勤奋学习,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有很多人都误以为在高科技、高物质享受的当今社会,传统的文化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很多古圣先贤所留下来的这些文化精髓,可以说是遭人所遗弃,尤其是德教,在今天可以说缺失了很多。作为社会中的一员,我们担任着多种角色,妻子、子女、母亲、教师,如何在这种物欲横流的今天找到方向,我想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很大。

一、孝敬之道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百善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可到底怎么做到孝呢?弟子规中所说“入则孝”,就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都要尽到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对于这一说法,我认为应该辩证地去看,如果一味地去听从父母的话,那就是愚孝。“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之操心,和睦了,父母就少了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孝”的另一个方面,我认为还要照顾好自己,时刻关怀自己,不要让父母担心我们的生活。关心家人,关注自己,我认为这就是孝的根本体现。

二、教育之道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家长,我们担负着教育子女、教育学生的重任。因为孩子的成长是不可能重来一次。首先做人父母者,就要为孩子的生活起居、家庭教育等等负责,让孩子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因此,我们做父母的不仅仅要教给他知识,也应该教给他生活的道理、做人的修养。当然,这要求我们自己就应该有一份积极的人生态度。另外作为教师,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外,更重要是深入挖掘教材,对学生应更多一些情感抚育、人文教育,继而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让他们从我们身上感受到知识的魅力和人格的魅力。因此,不论是教师、家长哪种身份,我们既要教会孩子懂得“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过犹待,百步余”的礼节,又要让学生拥有“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的良好心态。

三、处事之道

作为生活中的一份子,单位中、家庭中做人处事的方法关系到我们与同事与家人是否融洽。“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让我进一步明白了一个道理,便是对待工作和生活应该在把握节奏的同时要保持正确的态度;“话多说,不如少,唯其是,勿佞巧。”是在告诫我们言多必失,做人应该谨慎守信;“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是在提醒我们要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做到德才兼备,而绝非什么御人之术。谨、信、仁三点告诉我们不管在生活中、工作中做什么事情都要时刻谨慎,而且要遵守承诺并且要对待家人、同事要仁慈,以诚相待。立身处世谨言慎行,做人处事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从容面对各种工作和压力,从而感受到快乐。

篇11:国学经典阅读感想

杜红箭

“国学”现在似乎很“热”,不管谁都喜欢和“国学”扯上点关系。什么“国学班”“读经班”“国学研究院”比比皆是。走进书店,书架上也全摆着“某某大师讲国学”“某某专家谈国学”。很多中学也热火朝天地搞“国学进校园”“国学进课堂”。

那么作为中学生应该如何学习“国学”,阅读“国学经典”呢?首先不能把“国学”“神化”,不要认为学了点“国学”,阅读了一些“国学经典”就觉得“国学”比导弹还厉害,能够解决世间的一切问题。也不能轻视“国学”,认为“国学经典”不就是老祖宗留下的几本破书。“国学经典”中有很多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精髓,而这些东西在今天对我们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每一个中国人,或多或少,都应该有所了解。

学习“国学”要知道什么是“国学”,它有哪些具体内容,哪些才算是“国学经典”。凡是中国古代和现代的学术文化好像都可以叫“国学”。把范围缩小一点,“国学”的内容应该包括“经、史、子、集”,主要也就是哲学、文学、历史等等。把范围再缩小一点,则“国学”是指儒家的文化学术,“国学经典”就应该是“儒家经典”。对于这些问题,入门的话可以去读一读曹伯韩先生的《国学常识》,想要深入了解则可参看《书目答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

阅读“国学经典”,对中学生而言,最好从“儒家经典”着手。“儒家经典”主要指“十三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尚书》、《诗经》、《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其中《论语》、《孟子》、《诗经》、《春秋左传》是中学生所熟知的。中学语文教材从这些典籍中选了很多篇章,比如《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寡人之于国》、《关雎》、《氓》、《烛之武退秦师》等等。学过这些篇章是不是等于读过这些经典,肯定不是!现代人读书有一股不好的风气,读过《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或者《于丹<论语>心得》,甚至看了电影《孔子》就说自己读过《论语》了。这种风气,说小点是读书不认真,说大点是做人不诚实。阅读“国学经典”必须一字一句,老老实实地去阅读原著,来不得半点虚假。在读“十三经”时,要坚持先易后难、先今注后古注的原则。很多中学生对“国学”特别感兴趣,但好高骛远,一开始就去读《周易》《尚书》而且读的是有古人注疏的本子,还有的刚读了几本,就去做音韵、训诂、文字、版本、目录、校勘、辑佚、辨伪等方面的专门研究。《周易》《尚书》佶屈聱牙、文字艰深,还不如先去读和我们学过的文言文难度相近的 1

《论语》《孟子》《孝经》,再读 “春秋三传”、《诗经》,最后再来读“三礼”、《周易》、《尚书》、《尔雅》。阅读时还要注意版本的选择,先找有今人做注的本子(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周振甫的《周易译注》)来读。比较熟悉后,就可以找有古人注疏的本子(如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的《论语注疏》,东汉·赵岐注、宋·孙奭疏的《孟子注疏》)来读。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必定会有很多收获。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很少能抽出时间来读课外书籍,但不管怎样《论语》《孟子》还是应该读完。

黄宗羲能够将“十三经注疏”全部背完,而且还能倒着背。听起来不可思议,其实很多真正的国学大师都能将“十三经”背下来。我们不说把整个内容背下来,至少要应把一些精彩的段落记住。有些读不通的地方则做上记号,借助工具书或者向老师同学请教,一定要求得文字上的“通”,而不能囫囵吞枣。有了感触和看法,可以在原书上进行批注,或者将其扩展为一篇一篇读后感。李零教授在他的《丧家狗——我读<论语>》中讲了很多自己读《论语》的独特体会和感受。我们可以把这本书作为写作阅读“国学经典”读后感的一个范本来学习。有了这些基础,再适当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旁及附属于经学的“小学”、“史”、“子”、“集”等其他内容。

阅读“国学经典”有很多益处。通过大量感性材料的阅读积累,我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必定会有很大地提高。我们从这些“国学经典”中也会学到许多做人处事的道理。“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多次委婉地劝说他们。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后,父母不愿意接受,还是要对他们非常恭敬,并不违抗,为他们操劳而心里却不怨恨。你看我们不是从中学到怎么处理和父母的关系。“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原来我对于人,是听到他的话就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到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为是否与所说的相一致。这不是交给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好坏的方法。当然正如我前面所说,不要夸大“国学”的作用,认为只要读了几本“国学经典”,一个坏人马上就能变成万人敬仰的圣人。

上一篇:连锁餐饮公司考核方法下一篇:大庆油田典型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