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先进工作者事迹

2024-07-04

公路先进工作者事迹(精选6篇)

篇1:公路先进工作者事迹

xxx同志,男,汉族,1973年5月24日出生,大专文化程度,1992年参加工作,在xx市公路管理局xx分局工作,现任路政科科长兼支部干事、综治专干。

由于工作需要,谢昌仁同志一直以来先后担任路政员、中队长,科长兼任支部干事、综治专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尽心尽力做好工作的点点滴滴,力图完美,在路政路域环境整治工作中,他既是科室的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要做好与各部门的联系协调工作,又要带领全体路政员坚守一线进行整治,晚上加班加点是他的“家常便饭”。党支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科学发展观教育和先进性教育等,他全力做好支部书记的帮手,积极完成各项学教任务,不断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严格要求做好党支部日常工作,使党支部工作得到了上级的一致好评,连续多年被县委、县直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综治维稳事关国家大局安定,也关系到一个单位的和谐稳定,他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综治维稳信息收集,及时了解掌握职工思想状况,不断加强法制培训教育,使干部职工的法制意识得到明显增强,信访维稳做到预防在苗头,处治在源头,确保了内部稳定。

为把党务工作与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该支部没有设专职党务干部,多年来,都由他兼任支部干事,为了不影响日常工作,他总是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认真做好“三会一课”等会议记录和各种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没有因党务工作而影响本职工作,对此,他无怨无悔、乐此不疲,不计个人名利,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热衷于党务工作事业的坚忍不拔精神。

多一份岗位多份压力,不论身兼几个岗位,他一直任劳任怨,毫不怨言并出色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和组织赋予的使命,从未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无私奉献。

为了能更好的胜任党务工作,该同志经常通过加强学习,不断的从书中吸取营养,来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几年来,他就是这样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地对待工作的,经常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也为他自己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党务工作经验和具备了较强的业务水平。

坚持原则,恪尽职守,当好发展党员的“第一把关人”。2012年分局吸收符合党员条件的3名积极分子入党。每当代表党组织找积极分子谈话时,总是认真细致做好思想工作,对符合发展条件的同志,提出更高的要求,灌输党的宗旨和思想,充当宣传党的知识的传播人。对不太成熟的同志,以情动人,春风化雨,既坚持原则,又讲究方法和策略,耐心细致地说服引导,并鼓励继续努力。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该同志连续多年被县委、县直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分局“先进工作者”表彰。

篇2:公路先进工作者事迹

在***公路总段,提起一个人,没有不翘大拇指的。都说她是知难而进的有心人、情系职工的贴心人,她为大家做的好事仿佛大家都历历在目。她就是工会主席**.****同志。

**一直担任***公路总段工会主席。在多年的工作中,她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主线,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实践xx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坚决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和非法宗教活动,坚持做工作有重点,抓工作有亮点,不抓则罢,抓就抓出效果。她始终本着做事先做人,正人先正己,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超越自我,实现有限人生的自我价值。紧紧围绕***公路总段的各方面工作,以维护员工合法权益,促进公路总段健康发展为目标,以完善工会基层组织建设为基础,以工会维权机制建设为重点,以工会自身建设为关键,努力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全力营造“娘家人”的氛围。

情系职工:知难而进的有心人

处在生命禁区的新藏公路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海拔5700米,高耸的巍巍昆仑山脉,自然植被匮乏,寸草不生,只有满山的土黄色和山峰上的皑皑白雪,紫外线辐射强,是飞禽都难以生存的凄凉雪域。山高路险,翻越达阪的公路依偎悬崖峭壁蜿蜒修建,汽车行驶在公路上,好似在天上行驶。沿线人烟稀少。高寒缺氧,四季雨雪风霜,一天内气候变幻无常。地质条件也比较复杂,泥石流、山体塌方、山洪等自然灾害时常阻断公路。许多人宁愿到其他地方当一般干部,也不愿到这里来当官。可是养路工出身的**,在***公路总段从事工会工作已经多年了。她为职工的利益熬干了心血,耗尽了青春。爱人劝她调回去,与亲戚朋友、父老乡亲在一起,也可以好好尽尽孝道。她坚定地说:“看看我们的养路工,我还好意思说走吗?他们在远离现代文明,长年风雪弥漫、荒无人烟的雪域高原,谱写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把锃亮的铁锹,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一脸憨憨的笑容,养路工们经风历雨,在这里一干就是二三十年。而且公路养护,都是露天作业,刮风下雨,烈日当空,越是恶劣的天气,养路工越是要出现在作业面上。长年累月,养路工中很多人因长年吃不上鲜菜,造成指甲凹陷,皮肤干燥裂口。看看这些,我走得了吗?党培养了我,我就要报效党;养路工信赖我,我就要服务于他们。”

**把关心养路一线职工的工作、生活放在首位来考虑。她不顾自己严重的高山反应,经常上山下基层体验生活。她看见山是秃的,地上寸草不生,只有风刮起灰来时是呼呼有声的。也许是公路上行驶的重型卡车太多的缘故吧,路上起了沙尘,随之,呛人的尘土味越来越浓,原本透明的天空弥漫起轻纱般的烟霭。倾刻间,狂风大作,黄沙满天,天昏地暗,能见度迅速降低。她看见灰尘像一张绵延不断的大网把养路工裹在里面,他们全身被灰尘所覆盖,都成了“兵马俑”。95年上山的时候,她发现有些道班的工人还住在五六十年代盖的破烂不堪的甚至有明显裂痕的土房子里,工人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提,上下班仍需要步行,走得气喘嘘嘘的,还要继续工作。她看见除了甩甩扑克,吹吹牛皮,工人几乎没什么业余文化生活。她看见工人的食宿条件比较差,各方面条件和相邻的驻军边防官兵不可同日而语。她心疼这些兄弟姐妹啊,下了山她就向总段领导反映情况,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用段队出一点、行政帮一点、工会给一点的“三个一点…”的方式,解决经费难题,然后精打细算,为养路一线各段、队购置了500多张床,危房全部拆除新建,大道班建立了篮球场,22个道班建立了自己的阅览室、活动室、乒乓球室、排球场,在条件好、气候允许的道班盖起了大棚,修建了温室,大搞“三园一架”。经过努力,如今道班工人吃上了自己种的蔬菜瓜果,住上了公寓似宿舍。经常可以看到总段业余文艺队的演出。既增强了职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又陶冶了广大职工的思想情操,激发了职工的活力和凝聚力。沿线的驻军官兵、过往司机纷纷投来了羡慕和赞赏的目光。

**把送温暖活动制度化、经常化。采取多种形式,广泛联系职工群众,倾听他们的心声,全面掌握困难职工人数、家庭人口、身体状况,了解他们的疾苦,为他们的思想把脉,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多渠道、多途径,扎扎实实地为困难职工办好事、实事,及时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1998年8月,一总段职工夫妻俩一年内相继故去,他们唯一的女儿不堪承受这么沉重的打击,昏死过去。**给她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帮忙料理后事,向上级为孩子争取到1000元的补贴,视孩子为己出,孩子感动得扑到她怀里哭喊着“妈妈,妈妈”。她尤其把女工看成自己的姐妹,她们的急事难事就是她自己的事情。她及时给予抚慰、开导、帮助。她还经常住在女子道班里,和女工同吃同住,和她们交心,为她们讲解《劳动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使女工们懂得了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还掌握了女工们的思想、生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使许多棘手烦琐的问题迎刃而解,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女工们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143名女工发扬半边天精神,齐心协力,埋头苦干,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形成了和谐高效、风正心齐的良好氛围,为养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争创先进单位、十佳道班和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而不懈努力着。

**还积极宣传民族团结和拥军共建思想,各族兄弟姐妹亲如一家人。她经常利用闲暇时间组织职工同部队官兵一起开展篮球比赛、歌咏比赛、演讲等军民联谊活动。广泛深入的军民共建活动促进了公路养护质量的提高,公路好路率不断提高,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公路通行能力大幅增强,为西部大开发和高原汽车部队圆满完成边防运输任务,提供了良好的公路交通服务。在g219线,军民之间的依存度比其他任何线路上都高,哪里有困难、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养路工。多年来,养路工所做的爱国拥军的好人好事不胜枚举。清除塌方为子弟兵开道、给汽车兵送水送饭、抢救遇险军车、帮助装卸物资……部队有一点困难,养路工们都会毫不迟疑地伸出援助之手,把爱国拥军的思想落实到行动中,把公路人的“铺路石”风格浇铸在新藏公路上。

忙里偷闲:如饥似渴求新知

**经常忙里“偷闲”,认真查找各种有关工会的资料和书籍,伏案阅览,游弋在工会业务理论的海洋,如饥似渴地汲取各方面的营养。她认为,想做好工会工作,光有满腔热情是不够的,还需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和扎实的理论功底。她认真学习有关工会工作的书籍、报刊,仔细研究《工会法》,了解工会的方针、任务,吸取各地工会工作的先进经验,让自己得到不断提高,让先进经验和理论知识,默化潜移进入到工会工作领域。她认为做工会工作必须是个有心人,要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善于总结。要做工会工作,就必须琢磨出一些符合工会特点的道道来,这样才可能干好干得大家满意;要做好职工的贴心人,就必须把职工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这样才能真正为职工办好事情。

健全维权制度,深化民主管理

作为工会主席,**相当重视工会监督职能的发挥,十分重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工作,并把它作为工会的基本职能。特别是对于同职工利益相关的事情,她都积极地给予关注,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反映,防止侵害职工利益的事情发生。积极组织学习《工会法》和《劳动法》的有关规定,遵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签订集体合同有关规定行事,做到了工会与总段员工的充分沟通,杜绝了侵害职工利益的事情发生,保持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另外积极研究协商,为一线职工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切实维护职工利益。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人翁作用,积极动员组织全体员工为单位发展献计献策,排忧解难,使广大职工正视单位在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树立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转变了工作态度。她还想方设法激发职工的聪明才智,挖掘职工潜能,群策群力,广纳良言,为公路事业的发展征集好建议、好点子。通过设立职工意见箱、召开职工恳谈会等方式,让领导直接了解职工的所思所想,了解一线生产建设工作开展的情况,掌握科学决策的第一手资料;采取多种方式,了解职工的心声,解决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并促成问题的解决,从而促进了总段的整个民主管理的深化。职工编顺口溜夸她说:职工素质提高了,工作效益上去了,道班建设入轨了,精神文明升级了,养路工住房改变了,日子越过越好了,全靠咱们的女主席。”

青春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它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如何才能让青春发出光和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放弃花前月下的浪漫,放弃轻歌曼舞的潇洒,放弃与亲人团聚的家庭温馨,以段为家,爱岗敬业,默默奉献,用青春的汗水铸就人生之路。所有付出只是为了共同的心声:既然选择了公路,肩负起公路建设发展的使命,那就要对得起人民的期待,用热情和汗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篇3:公路先进工作者事迹

1 树立坚定的信念, 加强自身的修养

在每年的学习和教育工作中, 我认识到一个优秀的老师、一个合格的班主任, 不仅是学校教育职能的实施者, 人类文明的传递和传播的专职人员, 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 更是关系着学生的发展和幸福的具体意义上的决定者。在这个意义上, 我确信教育的力量, 也确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才干, 都可以教育。即使有某些缺点和错误的学生, 只要对他们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也能使他们转变好。在这种认识的指导下, 我树立了坚定的教育信念, 要把自己的青春、才华全部献给自己的学生, 要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浇灌这朵朵蓓蕾。

一个合格的班主任是学生的教育者和引导人, 是他们学习的榜样。“传道之人, 必先闻道”。塑造他人责任的人, 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灵魂。为此, 我不断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一身立教, 为人师表, 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要做到, 身教重于言教,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 使处于求知时代, 模仿能力极强的青少年阶段的学生, 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习惯。

2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首先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增强时代意识, 要用进取精神、独创意识和民主风格抛弃积淀在自己头脑中的陈腐落后观念和思维方式, 跟上时代的步伐, 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 锻炼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在学生眼中的教师是伟大的, 他们或许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薄, 甚至吹毛求疵, 但却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为此我潜心钻研教材教法、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 不仅精通自己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 熟悉学科的骨干知识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网络联系, 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而且在教材教法上石落窠臼, 承担起学校的教学科研项目, 广泛涉取各种知识, 适应时代潮流, 在学生面前树立“问出都知道”的形象, 深刻研究教育学、心理学, 教学指导方面的知识, 更新教育理念, 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 并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的教改成果运用在示范课上引起了广大听课老师和有关专家的一致好评, 并有教育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上。

3 确立奋斗目标, 培养富有活力的班集体

作为一个班主任, 在每届新班开始时就果断而不容置辩地提出要求作为集体必须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我确立了近期、中期、远期的目标, 使学生由近到远, 由易到难地克服不足, 逐步得到发展。

在目标指导下, 我还从选拔培养班干部健全班委会组织入手, 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当接到一个新班时, 我一般不急于配备班干部, 只是先指定临时负责人抓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了解, 待积极分子有所涌现, 再通过委派和选举两种方式提拔班干部, 一旦产生就严格要求并培养他们, 使他们逐渐走向成熟, 积极配合我的工作。并使他们谦虚谨慎、认真负责、以身作则、团结全班同学一道前进, 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核心作用, 结果使我所带的班级总是纪律严明, 令行禁止, 常被评为校级、区级和市级优秀班集体, 一手培育的多名学生干部不仅在校期间表现突出, 被评为各级优秀学生干部而且参加工作以后, 表现出极强的工作能力, 为学校赢得极大的荣誉。

4 启发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好功课是学生的主要任务, 教导学生学好功课是班主任的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督促和检查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 一个班的学习成绩高低与这个班的班主任是否注意抓学生的学习密切相关, 为此, 要首先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学习动机和态度教育, 我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学者和科学家勤奋学习的生动事迹来教育和激励学生, 并进而逐步使学生有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发奋学习, 为科学发展而献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 我加强学生纪律的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我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校纪校规, 遵守课堂纪律, 按时完成作业, 不在自习时间喧哗, 影响别人学习。另外, 我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我首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习惯、性格、爱好, 指导他们改正不当的做法, 完善较好的学习方法, 并请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介绍学习的经验和方法, 组织学生交流, 介绍学习方法并加以研讨和改进, 经过这些卓有成效的具体工作, 学生逐渐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学习方法, 并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5 组织学生进行各项有益活动,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课外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 丰富和活跃他们的课余生活, 促进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课余时间, 我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爱好, 根据他们的特点, 动员并组织成立了各种课外兴趣活动小组, 使全班学生在规定的课外活动时间内能积极参加多种活动, 如英语角、奥赛兴趣小组等。此外, 我聘任有关教师、家长作为课外活动的辅导员, 使学生确实在课外学到了知识, 发展了能力, 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 我采取了有力的措施, 及时解决, 推动了班级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做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真正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为学生拓展视野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校园文化生活起到了和谐的促进作用。

篇4:沈浩先进事迹

得知这位名叫沈浩的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去世的消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批示中,对沈浩的去世表示沉痛悼念,对沈浩的亲属和小岗村村民表示亲切慰问。

一名最基层的农村干部,为什么得到总书记如此的关注?

在沈浩去世20多天后,记者走进小岗村。倾听了一名共产党员、村干部殚精竭虑为人民的感人故事,体悟到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忠实践行对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感受到三份“请愿书”上那几百个红手印的真诚与滚烫……

2009年隆冬。江淮大地朔风凛冽。

一场隆重的葬礼在安徽凤阳小岗村举行。几天前,一封在一夜之间落满67位小岗村农民红手印的“请愿书”递到上级组织和家属手中——请回沈浩同志骨灰。此刻,上百户人家拖儿带女、扶老携幼聚集在这片旷野上。

一块高大的黑色墓碑被一双双粗黑的手立了起来,上书:“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同志之墓”。

方方正正的墓室上,覆盖着一面鲜红的党旗。

红手印,中国农民意志最真实、最朴素、最坚决的表达。

1978年初冬,小岗村十八条好汉冒着“坐牢杀头”的风险按下的红手印,掀开了中国改革的序幕。如今,那张“生死契约”已经平静地躺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整整31年后,朴实的小岗村人为请回一位普通村干部的忠魂,再次庄重地按下红手印。

一步一个脚印,沈浩带领小岗人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2006年秋天,98个红手印把沈浩留在了村里。

2004年2月,沈浩被安徽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选派到小岗村担任村党委第一书记。从省城合肥到小岗农村,从省直机关到基层一线,沈浩的内心不能说没有反差。来了就要有贡献,这是沈浩的朴素想法。

小岗村妇女主任韩巧兰对初来乍到的沈浩记忆犹新。2004年,猴年春节刚过,她起了个大早开始忙活。听说从省财政厅下来个干部,要住在村里,她去给他准备好铺盖。中午,韩巧兰在街上看见个身穿深棕色棉夹克,中等

个头,白净脸的中年男人正往村民家里走。一打听,他就是新来的书记——沈浩。

“他恐怕在小岗呆不了两月。之前下来的

干部,有的来这‘镀镀金’,回去就提拔。”韩巧兰和村里人的想法一样,但她心里纳闷,“这书记一来就下农户家,看来和以往的干部不太一样。”

“我要一家一户吃顿饭。你陪我去关友林家。”沈浩说。一听说要去关友林家,韩巧兰犯了难:“沈书记,他家老婆孩子精神都有问题,吃的像猪食,卫生条件差。苍蝇哄哄叫,床上、锅台上都是,多得像头毛。沈书记,我就不去了。”韩巧兰心直口快。“村上人不去他家,我更要去看看到底有多难。”关友林家这顿饭,沈浩吃了。不久,工匠粉刷了关家的三间平房,地面打了水泥。全家办了低保和特困户手续。

一个多月,沈浩把全村108户跑了两遍,摸清了小岗的家底……

“一朝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进富裕门”,有人用这句话形容小岗村。还有人用“偏、穷、乱、散”四个字描述小岗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300元,村集体欠债几万元;村里到处是柴垛、垃圾,环境差;缺乏一个团结的、有战斗力的领导核心。

有人甚至对外派干部来小岗村有抵触情绪,提出“岗人治岗”。

“是啊!小岗肯定难搞,既然来了,还怕吗?要退缩吗?绝不!”沈浩在日记中写道,“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融入小岗,了解民意,踏踏实实干几件事,让村民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修路——沈浩干了来小岗的第一件大事。

村里友谊大道东边2里多泥巴路,“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大伙都巴望着改成水泥路。沈浩跑上跑下争取支持,终于得到帮扶资金50万。

“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建议,自己的路能否自己修?这与沈浩的想法不谋而合。

修路的日子,沈浩天天泡在工地上,和大家一起撒石子、扛水泥、拌砂浆。一天傍晚,沈浩和村干部来到工地。看到刚刚运来的水泥浆卸在地上,找不到铁锹,沈浩就用双手把水泥浆捧到路基里,全身都是泥,手还被灼伤。村里人叹服:这个沈书记人实在,不是来图虚名的。

行动往往胜过千言万语。沈浩常说,“跟老百姓面对面,不如和大家肩并肩。”3个多月后,路修好了。一算账,整整省了20万元,还加修了两条水泥岔道。全村劳动力每人挣了1000多元工钱。

路修好了,大伙的气也顺了许多。

不久,沈浩又干了一件大事——保护村集体财产。

属于村集体的20多间房屋被几户人家强占,多年无人敢过问。不收回,邪气滋长,正气难树。敢不敢收?村里几百双眼睛瞅着新来的书记。以前有开警车来小岗村挂职的干部,也没敢咋样。沈浩不怕难,敢碰硬,苦口婆心劝说不通,就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钉子户终于被拔掉了,村民们对沈浩刮目相看。

熟悉沈浩的人说,他从“城里人”到“村里人”的角色转变很快:冬天,穿上村里5块钱买的老棉鞋;谁家的剩茶端起来就喝,谁家的剩饭端起来就吃;抽2块钱一包的香烟;遇见财政厅的老同事说话,也从“我们财政厅”变成了“我们小岗村”;手上长了老茧,整个人黑了,瘦了……

沈浩成了全天候“村官”。他习惯坐在办公室的沙发上和村民平起平坐商量事儿,从不坐老板椅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坐沙发,和大家交流‘零距离’,这样老百姓才会亲近你。”

他住的那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床头贴着村民联系电话。大门从不上锁,谁都能推门而入。“村里的大事小情、百姓疾苦他都知道。”房东说。

“大包干”带头人关廷珠的遗孀、86岁的邱世兰老人,至今还拄着沈浩送的拐杖。“沈浩看原来那根拐棍要断了,怕我摔着,说要给买根新的。我以为他随便一说,没想到他专门买了新的给我送过来。这拐杖拄着踏实。”

五保户韩庆江那天突然发病,沈浩掏出身上所有的钱,送他去抢救。后来又安排他去当门卫,如今一月能挣500多元;困难户韩德国的孙子刚出世,母乳不够,家里又买不起奶粉,沈浩掏出1000元錢送去;关友林全家6口人,4人有残疾,沈浩逢年过节都要送去慰问金和年货。

nlc202309022044

“这样的干部我们觉得可靠,很难找!”“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道出了小岗人的心声。

穿行凤阳乡间,如同穿行在乡土中国的千年沧桑。

600多年前,朱元璋在饥饿中崛起,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农民的呐喊与抗争,但后来,“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凤阳花鼓声,伴随着乞讨、流浪,成为凤阳人共同的辛酸记忆。

革命起于贫穷。向穷困抗争,与命运搏战,这是中国农民求索千年的主题,更是横亘在当今小岗人面前绕不过去的坎儿。20多年来,小岗人不是不曾努力,不是没有探索,但几经沉浮最终没成气候。比起其他名村,小岗村的步子明显慢了。

2005年秋天,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召开。沉浸在秋收喜悦中的小岗人再次兴奋起来。胡锦涛总书记在会上用平实的20个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沈浩在日记中记录了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心得:“作为一名选派干部又身在名村小岗,更应该满怀信心,充满热情,努力工作,切实为老百姓办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小岗贡献自己的力量。”离中央的要求,离农民群众的愿望,还有很大差距,这令沈浩常常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静夜孤星、青灯黄卷,沈浩苦苦求索,村西头那间小屋中,“三农”问题的书堆满了书架、案头;他还带着“大包干”带头人、村干部、村民代表一起赴华西村、耿庄、大寨、西沟村、南街村等名村取经。

从书本中找思路,从实践中学范例。沈浩的心中渐渐明朗:开发现代农业,发展旅游业,招商引资发展村级工业。

要迈开步子,先要解放脑子。然而,这又谈何容易!

遇到重大决策,沈浩都要和“大包干”带头人们一起“拉拉呱”。过去“两委”班子不全、人心不齐,矛盾多、积怨多、问题多掣肘小岗发展,如今冰封开始融化了,人心开始聚拢。

优质养殖示范区办起来了,种植双孢菇的创业大学生引进来了,小岗钢构厂等企业也开始生产了,大包干纪念馆建起来了……

离小岗村不远处,有著名的滁州琅琊山醉翁亭,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与民同乐”的思想时常在警醒沈浩。他明白,要想让小岗村人同乐,先得让大伙同富。村民们的农家乐旅游服务启动了。小岗村当年的茅草屋、“大包干”纪念馆、文化广场等成了一个个旅游景点,“小岗人家”、“大包干餐馆”、“金昌食府”等餐馆红火起来。沈浩还争取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开辟了直通合肥的长途汽车线路,创安徽全省由一个村发往省城班车的先例。2006年春节前,26户住房比较困难的农民都住进了16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

小岗要发展,村党组织建设是关键。沈浩从抓班子、抓党员、抓阵地入手,在上级党组织支持和帮助下,充实和调整了村党组织,把年富力强、作风过硬的骨干,把有点子、出力气的致富带头人,把自愿到村立志创业的大学生村官,吸纳进班子,建起了小岗村的第一个党员活动室,第一个大学生民兵连……

村里的路平了、灯亮了;小岗人心中的灯,也亮了。

然而,三年任期一瞬即至。2006年秋天,小岗人的心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起来。

“当年我们杀头、坐牢都不怕,可沈浩要走,我们真怕了。”“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说。

“小岗村人最讲事实,好干部就是好干部,不好也不会有人说好……小岗村人舍不得他,小岗村需要他,离不开他……”严宏昌等几个人一合计,带着一封按下了98个红手印的信找到省委组织部和财政厅。

走,还是留,沈浩焦灼不安,选择两难;挽留,还是欢送,小岗人的选择也不轻松。

当年率先按手印的“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这次却没按下手印,“离开妻子、老母、女儿,在小岗踏踏实实干了3年,都想让他留下,可又不忍心啊!”

挽留是爱戴,不挽留是疼爱。

然而,沈浩选择了留下。

2008年金秋,胡锦涛总书记在小岗村考察时讲的一席话,让沈浩感到肩膀上沉甸甸的。2009年秋天,又一纸按有186个红手印的信递到省委组织部。

2008年9月30日,又是一个金秋时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前,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小岗村考察。在“大包干”带头人、村委会副主任关友江家的小院里,总书记亲切地同乡亲们拉起家常,了解大家的所愿所盼,解答大家最关心的事情,气氛热烈活跃。总书记对乡亲们说:“希望大家齐心协力,努力把农业生产搞上去,把文化生活搞丰富,把村庄环境搞整洁,使日子过得一天更比一天好!”

总书记的殷切期望,让乡亲们倍感温暖和鼓舞,也让在场的小岗村领头人沈浩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

当得知沈浩是省委组织部和省财政厅选派到小岗村任职,由村民自发按手印留下来连任的村干部时,总书记热情地鼓励沈浩说:“群众拥护你,这是对你最大的褒奖!”

总书记与最基层干部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这一刻让沈浩满眼噙泪,责任油生,“当我握着总书记手的时候,一切艰辛、酸楚、委屈都没有了。”

沈浩在日记中写道:“总书记到小岗来,對我们是荣誉,更是动力,农村有困难更有机遇,小岗村是农村改革发源地,要不断创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时期提出科学发展观。发展是根本,发展是硬道理。小岗村也不例外,只有发展才是致富的唯一途径,只有发展才是解决矛盾的有效办法,只有发展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新小岗村。”

怎么让日子过得一天更比一天好?站在改革开放30年的新起点上,沈浩和小岗人在思考,该发展什么、突破什么?这也是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共同思考。

沈浩带领村“两委”班子,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拟订了小岗村新农村建设规划。

按照这个规划,小岗村将形成“一环两轴一点九区”的规划结构,对现有村庄进行整治,包括建筑外立面、村容村貌整治,进而小岗将建设成现代农业的示范村、制度创新的实验村、城乡统筹的先行村、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铭记改革的最好方式就是深化改革。沈浩要重新激发出小岗村改革创新的活力。

早在2006年,沈浩就提出流转村民一部分土地进行整理,田成块、路成网、水灌通,增加可利用土地数量,提高土地利用率。

nlc202309022044

可没想到这个想法让他陷入空前的困境。发展是硬道理,但“摸着石头过河”也艰难。

最难的,是土地问题。

凤阳鼓楼,苍然屹立。“万世根本”——600年的风霜雨雪,让鼓楼上朱元璋亲书的四个大字愈发遒劲而厚重。人民乃国家之根本,土地乃农民之根本。这万世根本,以无可阻挡的力量穿越时空,凝视沧桑。沈浩与它,有过不止一次的对视,每一次,都觉得字字千钧。

村党委副书记张秀华说,当时有人把这种土地流转方式误解为要收回土地,集体经营,许多群众一时想不通,不支持;还有人当天同意签流转协议,第二天就变卦了。

沈浩说:“过去分田搞大包干是改革,现在搞土地流转也是改革。”

一年除夕,张秀华接到沈浩的电话:“我在村里宿舍,过来陪陪我吧。”一进门,只见沈浩眼里含着泪水,委屈地说:“在村里搞土地流转太难了,村民们不同意。”

对土地的挚爱,如同血液流淌在小岗人的血脉里。作为农民的儿子,沈浩深深地理解这一点,每一步改革他都愈加谨慎,在发展和保护农民权益方面寻找结合点,沈浩冥思苦想。

那年除夕,沈浩没回家,而是挨家拜年,挨户说服。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不仅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还要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要根据农民的意愿,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正是这个时候,总书记在小岗村的一席话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也让沈浩心里敞亮多了。

成立村民土地流转理事会,规范流转程序,发挥村民自身作用……改革,要平衡多元的利益诉求;改革,免不了有意见碰撞。为了土地,大家每次开会免不了争几句,有时意见分歧很大,但思路在争论中逐渐明朗,共识在交流中逐渐形成。

小岗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

2009年1月8日,小岗村与“美国GLG集团”、“从玉菜业”、“瑶海”、“天下一碗”签下四份投资大单。招商引资,对小岗的发展是关键一环。

GLG集团要在小岗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项目马上要开始建设,地面必须平整。时间只有5天,最大的难题是迁坟。

迁祖坟,在农村是天大的事。2009年4月12日,村“两委”开会,挨家挨户动员。4月14日,村干部带头锯树、迁坟,第二天,村民们全动起来了,最多的一家迁了12座祖坟。

响彻荒野的爆竹声中,村民韩庆江家爷仨哭着给祖先磕头:“咱小岗村要发展,今天给你们搬家了。”

此情此景,沈浩泪水夺眶而出,抱拳三作揖,高声道:“先人们,沈浩向你们道谢了!父老乡亲,谢谢你们支持小岗村工作!谢谢你们支持咱们子孙后代!”

204座祖坟,在预定时间全部迁完。

“大包干”带头人、村委会副主任关友江说:“沈浩在小岗的6年,是村里发展最快的6年,是大家受益最大的6年,也是小岗村树立新形象的6年。” 2008年,小岗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600元,是2003年的2.87倍,比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2000多元。

小岗村可以大有作为,沈浩还有更远的宏图大愿:完成小岗村新农村建设规划;下属农工商、物业管理、文化传媒等几大分支的小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开始运作;小岗村要用3年时间争取上市……

春去秋来又三年。2009年秋天,小岗人又着急了——“沈书记!走,还是留?”

红手印,还是红手印!186位小岗人要留住他们致富的领路人。

怀揣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小岗村的发展蓝图,沈浩用生命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承诺。2009年冬天,小岗人用深情的红手印把他们的第一书记永远留下……

2009年9月起,总书记考察小岗村一周年之际,小岗村参加了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沈浩和村党委把党员们从繁忙的工地上、田地里请到一起,对照总书记的嘱托,对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谋划小岗村科学发展之路。“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沈浩读着铿锵的话语,总书记的嘱托如醒钟在耳。

然而,第二个三年任期又要到了。是走,还是留?无尽的牵挂,一样的深情,再一次让沈浩难以抉择。

想走。离家6年,太长了……

沈浩是出了名的孝子。90岁的老娘,他特别牵挂。

“娘,儿子要到凤阳小岗工作了,不能照顾您老人家了,请您到我哥那里过一段时间,等我任职期满再去接您。”到小岗上任后的第一个“五一”节,沈浩把老母亲送到四哥家。

老娘深明大义:“乖乖,在人家那儿把人家搞好,把老百姓搞好。我的乖乖要听党的话。”沈浩听了,鼻子发酸。临上车,他“扑通”一下跪倒,给老娘磕了一个响头。爬起来,已是泪流满面。

男儿有泪不轻弹。可想起老娘,焉能不潸然泪下!

女儿沈王一属狗,沈浩亲昵地叫她“汪汪”。2004年,10岁的“汪汪”舍不得爸爸走,送了他一个嵌着自己照片的相框,在背面留了一串歪歪扭扭的字:“我爱你爸爸。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还有别做贪官!”第一次决定留任后,因为自己不在孩子身边,妻子工作又忙,沈浩就把女儿送到了老家蕭县读寄宿中学,却也开始了绵长的思念和无尽的愧疚。

每年3月7日,沈浩总会抽空到萧县的学校为女儿过生日。2009年的那天,沈浩忙完工作后急忙赶往萧县,紧赶慢赶还是到晚了。远远地看见女儿在宿舍的阳台上张望。在操场上,沈浩想逗女儿开心,连翻几个跟斗,就不停地喘。女儿看着爸爸卖力地逗她,眼圈一下红了,扑到沈浩怀里嚎啕大哭,“爸,我想你啊,就是想你。”沈浩抱着女儿,泪水和着汗水一起淌。

妻子王晓勤在银行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买粮食、搬东西很吃力,沈浩只好说:“花点钱,请别人帮忙吧。”王晓勤盼望着夫妻早日团聚,不同意沈浩留任。沈浩耐心劝慰:“让我再干三年吧,第一个三年是搞基础建设,第二个三年才能把村里经济建设搞上去,让大家富起来。”

想留。小岗村的父老乡亲又让他牵肠挂肚……

2007年除夕一早,沈浩一开门,80多岁的邱世兰坐在他屋前。大娘哆哆嗦嗦地说:“沈书记,去我家吃年饭吧。二十多年了,我是头一回请村干部吃饭,不去吃可不行。”面对大娘浑浊老眼里流露的一片真情,沈浩去了。6年过了5个春节,他有3次在小岗吃的年饭。

nlc202309022044

村里正在修建的敬老院快竣工了,沈浩把它建成了每个房间都有卫生间的老年活动中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让村里的老人安享晚年,是沈浩的梦想。

为了留下他,小岗村人两次“红手印”个个千斤重。

两厢牵挂,一样深情。

对小岗村党委书记金乔来说,没陪沈浩到县城体检,恐怕是今生最大的憾事。

沈浩在去世前的10多天问金乔:“你爱人在县城医院哪个科室工作?”“我说是做B超的,他摸摸胸口说最近这儿总有点不舒服,哪天请弟妹帮着检查检查。”金乔回忆着。

“心力疲倦、口干舌燥、浑身无力、特别累……”这些词在沈浩的日记里频繁出现。字里行間,透露着他的体力早已严重透支……

2009年11月5日上午,沈浩陪同来小岗考察的三批客人。中午,略饮薄酒。下午三点多,累了几天的沈浩对金乔说:“我回去睡会儿。”然而,这一睡,他就再也没有醒来。

一座上足了发条、从不歇息的钟,停摆了。

沈浩真的走了,永远地走了,小岗人的心也被牵走了。

“让沈书记留下吧!”肝肠寸断的小岗人这次下了决心。

凤阳县城鲜花如海,挽幛如云,数以千计的群众送别沈浩最后一程。一副长长的挽联浓缩了沈浩人生最后的,也是最光辉的时光:两任村官呕心沥血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

在这一头,小岗村的男女老少们在迎候他们的沈浩书记。寒风冻泪,枯草过霜,小岗村在呜咽。

72岁的“大包干”带头人严立坤拖着病躯,让家人搀扶着,要看沈浩最后一眼:“沈书记他人好、干得也好,我要来送送他”“孩子啊,我们接你回家……”

“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记得曾在一次会上问:“沈浩,你给我们说个实话,到年底,你还愿意留下来吗?”“只要大家欢迎我,我愿意一辈子留在小岗!”一语成谶,却在顷刻间应验。

2009年11月17日,农历十月初一,这是小岗祭奠先人的日子。一场罕见的大雪不期而至,飘飘洒洒,漫天飞舞。

清晨6点多,58岁的殷广勇拖着一个5岁、一个7岁的孩子,借了20元钱买了纸和鞭炮。在雪地上,爷仨几步一个踉跄,扑到墓地,身上还穿着沈浩脱给他的衣服。

……

小岗村的群众,至今还不适应沈浩书记“休假”的日子——

关学莉在村文化广场上打着打着腰鼓就停下来,哭了,村腰鼓队的穿戴和“咚咚”敲响的鼓,都是你给置办的;戴世英把你的照片放在锅台上,边做饭,边掉泪,后悔不该为了宅基地天天找你闹;工匠马实还想在深夜收工的归途上,看到你住处闪亮的灯光;大学生“村官”汪静静依然每天帮你擦桌子,等待着你风风火火的身影……

沈浩,你还有好多事情没做,怎么就舍得走了,走得如此匆忙——

妻子还等着你回家喝一口煲好的热汤,女儿还等着你和她一起打开世界名著的书箱,老 娘还在等着你轻拢她的风霜白发……

沈浩,你还有好多事情没做,怎么就离开了,离别得这么无声——

修环村路、引进项目、盖敬老院……你布置的年底前要完成的11项重点工作,还等着你带领大家一起完成去验收呢。你想写的那本书《我在小岗工作的日子》,村干部们还盼着自己的名字能印在书上呢。韩巧兰还记得你说过,她家门前的小岔道,一定能在年底前铺上光光的水泥,放炮过年,她盼着你把路铺到家门口呢……

沈浩,你不该走。你做过的一切,小岗村人民记在心底。小岗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在见证着,见证着一位农民之子、小岗之子的深情。

在入党志愿书上,你写道: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将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

沈浩,你做到了。

你牢记胡总书记的嘱托,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

信念如山,真情不改,“红手印”印证了你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篇5:公路养护先进事迹

--------记xx公路管理xx养护科长xxx同志的先进事迹

xxx,男,1xxx年x月x日出生,xx年从参加工作,大专文化,中共党员,现任xx公路管理xx养护科股长。

xx同志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进步,能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充实自己,在政治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地用正确理论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能够主动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到公路养护工作上来,对工作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热情服务,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心系群众养好路,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为打造畅舒美安的公路行车环境而努力。他团结同志,助人为乐,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把“甘当公路养护事业的铺路石”作为他人生的座右铭。

立场坚定

爱岗敬业

做忠诚于党的合格党员

xx同志立场坚定,思想端正,品德高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取得成绩、获得荣誉,思想上不放松,不自满,高标准的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到表率作用,以身作则,当好排头兵。xx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一切听党指挥,坚持为党、为人民、为祖国,养护好所辖的每一条公路。他在xx公路管理xx担任养护科股长,负责管理基层5个道班,工作期间,他创造性地开展公路养护管理工作,高质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xx公路安全畅通做出了突出贡献。由于由于他工作成绩突出,2001年至2010年先后被xx交通运输局、xx公路管理xx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工作积极

业务精通

一心扑在公路养护事业上

公路养护工作看似平常,但其却蕴涵着高尚和伟大,没有认真的精神,没有不懈的干劲是很难完成工作任务的,也很难实现“平安畅通”的目标。xx同志作为xx生产干部,从踏入工作岗位,就勇于承担重任,敢于迎接挑战,干最苦最累的活。在2011年的全国公路检查中,xx的公路养护和GBM工程,xx公路绿化工程为全市争得了荣誉,受到了全国公路检查组的一致好评。现如今,人们行驶在xx公路上,总有一种“人在画中走,车在画中游”的靓丽感受。他以他的信心,和几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出色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既营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又减少了事故的发生,为xx交通运输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xx市公路养护连续x年在全省排行第一,xx公路养护连续5年在xx市排行第一,这与xx同志的辛勤工作分不开,他担任xx公路管理xx养护科长8年,始终坚持以确保公路养护质量为已任,经常加班加勤,带领道班工人没白没黑的干。在养护繁忙期间,经常早上4、5点钟就赶到养护一线,晚上加班到城镇已灯火通明才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家,这些年来,他心系人民群众出行交通安全,一心为人民群众养好路。他所在的养护科,年年被评为xx的先进股室。

牢记宗旨

热情工作

保证行车安全

xx同志在平时工作中严于律己。去道班安排工作时,和工人同吃、同住,从不搞特殊。一年来,很少休息过双休日,工作上加班加点是他常有的事。干公路养护这一行是既繁重又辛苦的活,刮风下雨要上路,水毁雪阻要及时抢修,他常年奔波在公路沿线上,不辞辛苦,默默奉献。每年到冬季道班职工放假后,他也没休息过,特别是进入春运期间,他就更忙碌了,为了保证春运安全,他要亲自上路巡查,发现雪阻、沙阻他要安排清除,有时忙到年底。春节人们走亲访友,合家团聚,欢度在喜庆的气氛中,但一有雪情出现,他就冒着寒冷的天气上路巡查,保证出行人们的道路安全,跟班清除急弯、陡坡雪阻,铺撒防滑材料,一直到春运结束后,他才算松一口气。

篇6:公路段长先进事迹材料

同志在2001年中,做为段长、党支部副书记处处能严格要求,对工作认真负责,带领全体职工顺利完成了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根据该同志述职及大家评议,一致同意该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现将该同志事迹汇报如下:

一、是党员,就应该把安全生产时刻挂在心上

公路养护行业是个特殊的行

业,搞好安全生产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党和政府都十分关心养路职工,把“安全生产”摆到了各项工作的首位。该同志经常提醒自己,党组织这样信任自己,把那么多人的安危托付给自己,自己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如果出了事故,就要给国家造成损失,给职工带来不幸和痛苦。在生产中,该同志总是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规章办事,对职工严格要求,大胆管理。今年。生产一线补充了不少青年职工,这些新同志安全意识较差,帕尔哈提莫明同志对这些新同志不埋怨、不嫌弃,而是耐心地帮助他们,从各方面关心照顾他们,使他们尽快地掌握安全生产,以确保我段无任何大小事故。

二、是党员,就应该处处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

该同志是老党员,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希望自己也象革命前辈那样,成为一个象样的共产党员,不要给党丢脸,自己决不能落到别人的后面,起码应该给职工做个好样子,下基层的时候脏活、重活、危险活都先抢着干并示范指点。

该同志处处先人后己,困难的时候要上,享受的时候要让,有人说他“傻”,他说“说我傻就傻呗,别人的困难比我大,比我多,共产党员能光想自己吗。”该同志就是这样,处处以身作则,事事起模范带头作用。

三、是党员,就应该做公路的主人,爱惜公路事业

该同志积极响应上级党委号召,落实“双增双节”,要求全段职工节约原材料,绝不能铺张浪费。他经常教育职工;我们是公路的主人,要爱惜公路的一草一木,凡是能重复利用的就绝不能轻易浪费,凡是能代用的就先不用好材料,凡是能节省不用的就尽量节省不用。他经常对职工说,现在条件是好了,条件改善了,但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永远不能丢。

四、是党员,就应该带头搞好民族团结

该同志经常说我们维吾尔族有句谚语:离群的人会被熊吃掉,离群的羊会被狼吃掉。该同志深刻体会到,凡是各族职工团结的时候,生产就发展,工作就上去,凡是团结出问题的时候,生产和工作就要遭受损失,因此该同志十分重视和加强各族职工的团结。

道班有几个后进职工很捣蛋,上班不好好工作,下班酗酒、打架,道班班长很发愁。由于党支部书记双语较差,该同志就主动接近这几个后进职工,和他们谈心、交朋友,耐心的听取他们的意见,上班的时候严格要求他们,给他们讲安全知识,主动关心他们、体贴他们,下班的时候和他们一起玩,一起谈心,指出上班不干活,或者出工不出力是不对的。同时,也满腔热情地肯定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就这样,争取了这些后进职工,道班团结了,生产上去了。

该同志一贯坚持“三个离不开”,经常说民族、汉族就是一家人,大家都是祖国的儿子,在共同的生活、劳动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谁也离不开谁,要用自己毕生的精力,维护民族团结,要象爱护自己眼珠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要象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式,共同为发展公路事业而奋斗。

上一篇:唯美周末短信祝福语下一篇:十二生肖比赛记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