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课文理解

2024-07-14

《詹天佑》课文理解(共9篇)

篇1:《詹天佑》课文理解

课文詹天佑的教材理解

一、介绍背景,渗透爱国。

小学语文有些课文所写的人或事,离现在较远,教学时如果不向学生介绍时代背景,学生对课文内容就很难理解,思想教育也随之成为泡影。《詹天佑》这篇课文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我在教学时,向学生讲清了时代背景:京张铁路修筑于清朝末年,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受着帝国主义的欺负。科学技术又很落后。当清朝政府一提出修筑京张铁路时,帝国主义就百般阻扰。他们要挟说“如果清朝政府用本国工程师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顾问”。在这种情况下,詹天佑毅然挑起了修筑铁路的重任。他不顾帝国主义的种种刁难,克服了恶劣的气候和险恶的地势等重重难关,经过艰难困苦的施工,提前两年完成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给中国人争了一口气,也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詹天佑能挺身而出,挑起重任,自然会产生钦佩之情。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提早完工,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这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应引以为荣的。由此民族自尊心便油然而生。

二、抓重点词、句,深化爱国。

每一篇文章都有重点词、句,如果能抓住重点词、句进行教学,反复的阅读思考,学生不但对课文内容能深入理解,同时还能受到思想教育。《詹天佑》一文中,我认为有一些句子是值得重点理解的。如“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要讥笑我们,而且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这句话讲的是詹天佑克服困难的动力。因为这是中国人靠自己技术力量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一条“争气”路。这条铁路修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声誉。修好了,可以回击帝国主义的藐视,提高我们的自信心。“表现出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这一句话我是作为重点来理解的,学生通过反复地朗读思考,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从而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当然,理解重点句,还必须与课文整体有机地联系,如果离开整体,抓只言片语,学生就不容易感受到重点词句所蕴含的美,也领悟不到真正的含义,更谈不上受到什么思想教育。所以,我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学生除了反复地朗读这句话以外,始终把当时当地的情况联系起来,让学生简要地说出老师介绍过的时代背景,找出当地艰苦的自然地理环境。如“詹天佑在恶劣的环境下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等内容,让学生认真地读、想。这样,在学生了解了当时当地的情况的基础上,再来理解这一句话就较容易,从而使詹天佑这种伟大的形象,深深地印入了学生的心里。又如:我把:“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连外国的工程师都不感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这句话与最后一小节“这条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来的计划提早两年”,两者对比起来理解,也受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通过朗读、对比,自然而然的流露出一种自豪感,深为这位杰出的爱国的工程师感到自豪。

三、反复朗读、体会爱国。

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体会课文,陶冶爱国热情,教学此课时,我注意到了以“读”代“讲”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重点片断及全文的反复朗读。

1、重点片断的朗读。《詹天佑》一文中,第二、第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所在。教学第二段时,我要求学生先自由朗读“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任务的:消息传出后,中国人民认为怎样;帝国主义者则表现如何”的句子。再请几位学生进行个别朗读。最后集体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使学生在朗读中领会詹天佑是在帝国主义欺侮、压迫我国的历史条件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体会到詹天佑是一位热爱自己祖国的工程师,从而受到熏陶感染。教学第三段时,重点引导学生朗读“勘测铁路”这一层。先由教师范读,由学生找出詹天佑是怎样说、怎样做、怎样想的句子,然后重点朗读。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认识到:詹天佑对工作的高度责任心,能与工作人员同甘共苦,表现出他高度的爱国热情。

2、全文反复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重点片断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使学生在朗读中产生共鸣。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到詹天佑为祖国争气,回击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藐视而感到兴奋、自豪。从而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了以詹天佑为榜样,立志长大要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才,绝不给自己的祖国抹黑。

我通过这几条途径,教学《詹天佑》一课,受到了极佳的效果。学生不仅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透彻,而且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篇2:《詹天佑》课文理解

(一)教学目标

1.细读课文,推敲课文的词句。

2.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1)读准带点的字。

阻挠要挟开凿藐视

(2)比较字形:竣--峻--俊

(3)选字填空:严()工()俏

崇山()岭

2.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理解词语:杰出--超群的意思。

(3)这段的后两句和全文是什么关系?(说出詹天佑的主要事迹,点出下面应写的内容。)

3.学习课文2、3自然段。

(1)听录音,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圈出3个词语。)

讨论、交流:清朝时期,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和嘲笑中。

(2)什么叫阻挠?帝国主义者为什么要阻挠?从课文中划出有关句子。

(阻挠:阻止或暗中破坏,使之不能发展或成功。帝国主义者之所以对京张铁路的修筑横加阻挠,是因为这条铁路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要道,争夺到这条铁路的`修筑权就可以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京。)

(3)理解句子:他们以来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要挟是什么意思?(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

追问:当时清政府的弱点是什么?(科学技术落后,人才缺乏。加上京张铁路的线路地形复杂山势险峻,修筑铁路的难度很大。)

帝国主义者是怎样要挟的?这说明了什么?(中国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中国自己的事情受到帝国主义的干涉。)

(4)当任命詹天佑的消息传出,国内外是什么反应?这说明了什么?

什么是潮笑?他们是怎样嘲笑的?他们为什么要嘲笑?(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嘲笑:讥笑、讽刺。)

(5)总结:帝国主义者阻挠、要挟、嘲笑的事实证明,中国处在一个被侵略、被欺凌的环境之中。想想,詹天佑听了人民的赞同期盼,知道了帝国主义的嘲笑,他会怎么想?

4.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听录音,思考:这一自然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读第1句。

理解词语:毅然--坚决,毫不犹豫。

从毅然这个词看出詹天佑是怎样的人?(不畏困难、热爱国家。)

(3)课文从詹天佑说的、做的、想的三方面来写,给段落分层次。

(4)理解句子: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比较词语:周密--精密。

为什么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表现出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5)指导朗读,要读出詹天佑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满腔的爱国主义热情来。(自由试读--个别读,教师指导重音、停顿和速度--全班齐读。)

5.布置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4、5题。

篇3:借助想象深入理解课文精髓

一、展开想象阅读全文

《皇帝的新装》具有强烈的讽刺性。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塑造形象, 反映生活, 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而故事内容又并非现实生活的直接写照。学习本文就要让学生理解文章和生活的这种微妙关系, 体会联想和想象的作用。例如, 文中所表现的皇帝的奢侈生活及皇帝与众大臣之间的君臣关系, 是我们一般人所不熟悉的生活。你可以想象一下,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读到“来了两个骗子”, 你可以想象一下, 这两个骗子会怎样行骗;读到“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你可以想象一下, 这老大臣会怎样表现;读到“第二天早上, 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你还可以想象一下, 宫内外的人看着赤裸着身子的皇帝将会怎样, 结局怎么样。让学生将个人的想象内容在课堂上相互交流, 同时还可和课文内容作对比, 这实际上是同作者进行着无声的交流。

二、运用想象构思全篇

有人说:“没有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不需要创造性想象的。”教学时, 我组织学生根据全文的内容编写课本剧。学生在创作编写剧本时, 就是要通过刻画艺术形象来反映人物性格及作品主题, 形象的刻画更是创造的直接目的。有一组学生在编写剧本时这样安排第一幕的情节:皇帝在宫中不停地换衣服;上朝时间到了, 大臣们前来上朝, 不是谈论国家大事, 而是给皇帝赠送新衣, 溜须拍马, 阿谀奉承。这样就把一个只爱穿新衣, 而不管国计民生的愚蠢无能的皇帝形象展现了出来。而原文中只说皇帝爱穿新衣, 但在学生创作的剧本中, 他们却加入了新的内容———大臣们献衣。其中有一个细节, 说一位大臣送来了国外新衣, 皇帝不肯收, 因为他们的法律上明文规定不可使用外国货, 但皇帝又的确很喜欢这件外国货。大臣们就说:“您身为一国之君, 一切不都是您说了算吗?法律上的规定嘛, 皇帝您一笔勾销算了。”皇帝一听这主意, 就立刻采用了。正是学生们这一丰富的想象, 把一个封建专制国家里至高无上的皇帝所具有的愚蠢、虚伪专横等恶习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三、借助想象挖掘主题

《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 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想象构思故事情节, 因此我们就可以借助作者的想象, 去挖掘主题。

在这个骗局中, 我们说骗子首先骗了官员及皇帝, 他们是“行骗者”;而对于皇帝来说则是“受骗者”;官员在骗局中帮助骗子行骗成功, 他们是“助骗者”;百姓则是进行了传骗;只有小孩说了真话, 道出了真谛, 揭露了骗局。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 却骗了那么多人, 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从文中可以看出, 在专制制度的淫威下, 从朝廷大臣到平民百姓无不是为了自身的安全而不得不说假话, 自私自利是他们说假话的根源。面对这个骗局, 他们存在这样的心理、言行, 固然荒唐可笑, 却又是十分自然的。

然而, 任何的骗局不能欺骗一切人, 也不能永远地欺骗下去。作者就想象出最终说出真话的是一个小孩。因为他没有什么可以失去, 也不知道有什么顾虑, 他天真无邪没有私心。而老百姓的私心比起官员们要少得多, 所以真理终于在百姓中传播。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作者这样的想象又是完全合乎情理的。我们在学习课文时也只有深刻而全面地理解了作品的这些想象内容, 才可挖掘出作品的主题。

四、运用想象寄情抒怀

从辩证法的角度讲, 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我们可以运用事物之间的对立面作对比想象, 使事物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如《皇帝的新装》中, 我们可以由皇帝为首的一群道貌岸然的人的虚伪、愚蠢本性想到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所具有的真实睿智的可贵品质。作者安徒生也正是运用了大胆奇特而又非常合乎情理的想象艺术, 塑造了一系列的艺术形象, 抒发了个人情怀。

篇4: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

【关键词】 引导 理解 激发 积极性 多读 思考 讲解 练习 技能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1-001-01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途径之一。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能够巩固识字,发展思维能力和领悟能力;体会作者的遣词造句的奇妙手法,领悟作者写作思路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获得审美愉悦,培养高尚情操,在此基础上学习作者的创作方法,以此达到提高学生的说话和表达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呢?

一、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中至关重要,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有了学生的积极配合,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教学效果才能更好。因而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要时时注意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的方法有很多,例如:

1. 激情洋溢的问候:如“各位同学,你们好!”,“小朋友们上午好!… …”热情地问候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的积极就会高。

2. 表扬鼓励:如“同学们你们在×次考试中,考得非常好,老师真是太高兴了,希望你们今天在学习中继续努力,争取下次考得更好… …”教师经常欣赏学生,激励学生,能让学生心情舒畅,让学生体会到老师时时在关心他们,就能主动配合教师教学,接受老师教育。

3. 明确目标。如“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希望同学们在能够完成如下学习目标,你们有没有信心?”目标明确易于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4. 讲一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生动故事,导入课文。这样做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5. 唱一首与课文有关的歌或背一首诗词,营造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老师要热爱关心学生,就会有许多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引导学生多读以理解课文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多读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才能为说写打下基础。因而读要贯穿在始终,首先要求学生做到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其次要能有表情朗读;再次是熟读直至成诵。

三、引导思考

在读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加深阅读,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阅读能力。例如教学《学棋》第二自然段时,在学生能流利地阅读这段后,再引导学生思考:

1. 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描写了两个学生怎样学棋)

2. 他们学棋时的表现一样吗?读读描写他们表现的句子。

3. 一位学生是怎样学习的?(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

4. 这句话中有三个表示这个学生学习时的动作的词,是哪三个?(看、听、问)

5. 联系这三个表示动作的词,你能说说“专心致志”这个词的意思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6. 这个学生学习时,边听边看还要问,你们觉得他这样学习的态度怎样?(认真、专心)你们要向他学习什么?(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你能做到吗?

7. 另一个学生是怎样学的?

8. 哪几个词说明他学习不专心?(走了神儿,不由得)

9. 想想“走了神儿”是什么意思?“不由得”呢?谁能模仿下?

10. 你们觉得这个学生学习时表现的怎么样?为什么?(心不在焉,学习结果不会好)

11. 通过本段学习,你认为我们应该向哪一个学生学习?

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思考,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受到学习态度教育,明白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心不在焉。

四、适当讲解和介绍

为了学生能读懂课文,课文有些难懂的地方,教师应该适当讲解和介绍,这样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学习《学棋》第一自然段,学生可能会提问这样一些问题:

1. 什么是“围棋”?怎样下围棋?棋子是什么样的?棋盘是什么样的?胜负怎样确定?我国现在还有人下围棋吗?学下围棋有什么用?

2. “名叫秋”的“秋”是人名,他有姓吗?古时候的人名字怎么会是一个字呢?

3. “棋艺”和“远近闻名”是什么意思?

对于学生提的这些问题,教师必须给予适当的讲解和介绍,因为小学生年龄小,知识有限。通常对于课文涉及的时代背景及学生不常见的人和事,教师必须作适当的讲解与介绍,让学生有所了解,但不必讲得过多,教师应重点讲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五、精读熟读课文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深入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课文的重点段落常常是测试的内容,若想学生在测试中能取得优良的成绩,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的重点段落,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学会基础知识,运用知识,对于要求背诵的课文或段落,教师一定要细心引导精读,熟读成诵并会默写,以此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六、巩固练习

篇5:《詹天佑》这篇课文。

刘国庆

一、教材分析:

《詹天佑》文章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文章层次清晰,内容生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全文围绕“杰出、爱国”而展开,教学时应以此为线索,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具体事例,结合重点的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学习他身先士卒、为国争光、勇于创新的精神。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作者的表达思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创造性地寻求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途径

三、教学重点:

在读、思、议、画中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种种困难,从而体会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这一中心。

四、教学过程:

(一)揭题,整体感知课文:

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我们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投影出示詹天佑的图片以及简介)

请一位同学根据投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詹天佑。

(学生介绍)

刚才这位同学的精彩介绍让我们对詹天佑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被称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詹天佑》

这篇课文。

1、板书课题:

2、自主读书,畅谈感受

(1)组织学生出声读课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读完之后你的心情怎样?想说点什么?

(2)找出文章中最能概括詹天佑品质的句子。(齐读,板书)

(二)分析课文:

1、围绕前两个问题展开讨论:

为什么说詹天佑是爱国的工程师?(自由读书,在课文中做出标记)詹天佑面对那么大的舆论压力毅然接受了修筑铁路的任务,真了不起!当老师读到这两段时,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时而喜、时而忧、时而愤慨、时而拍案而起,请大家再读读这两段,你有什么感受,可以在书上批注。

(1)交流汇报:用“当我读到时,感到,因为”的句式来回答。(引导学生圈画令人气愤的语句抓住“阻挠”、“要挟”、“嘲笑”去读去谈。)

(2)补充,进一步体会当时的背景:(参考书)

(3)理清第4自然段的写作思路,从詹天佑怎样说、想、做去体会他身先士卒、为国争光的精神。(指导朗读这段)

2、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杰出的工程师?合作学习,探究开凿遂道和“人”字形线路的原理。

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都一一解决了,真的很杰出。

(1)、组织学生讨论文中两种开凿遂道的方法,并动手画出示意 思考他为什么要设计这两种方法开凿遂道?请同学们作为詹天

总工程师向大家介绍一下。

(2)、你还能想出什么开凿方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3)、出示课件,讨论“人”字形线路的原理。谁能用不同的方法阐

述?你还能想出什么方法解决火车爬坡难的问题?

(三)教师小结:

詹天佑凭着他的聪明才智和满腔热忱,终于比原计划提早两年,历时四年时间完成了这一伟大工程,就连到中国来的外国人都对这一伟大工程赞叹不已,这在当时确实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1、通过与二、三自然段的对比,体会在这为什么用“回击”?

2、引导学生畅谈此时你心中的感受,从而体会詹天佑的伟大,他再次使中国人民扬眉吐气。

(四)拓展,进一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

詹天佑的杰出不仅表现在修筑京张铁路上,在他刚担任中国铁路工程师不久。就遇到了一次考验。当时从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渝铁路修到滦河,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滦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了水涨急流,铁桥开始由号称世界第一流的英国工程师担任设计,但失败了,后来请日本工程师实行包工,也不顶用,最后让德国工程师出马,不久也败下阵来。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搞,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值得同意詹天佑来试试。

詹天佑是一个认真塌实的人,他分析总结了三个外国工程师失败的原因后,身着工作衣与工人一起实地调查,周密测量。夜晚,借着幽暗的油灯,又仔细研究滦河河床的地质构造,反复分析比较,最后才确定桥墩的位置,并且大胆决定采用新方法——“压气沉箱法”来进行桥墩的施工,詹天佑果然成功了。滦河大桥建成了,这件事震惊了世界:“一个中国工程师居然解决了三个外国工程师无法完成的大难题。

同学们,如果你是一位小记者,你会对詹天佑发表怎样的评价呢?(写完后,交流)

五、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课下继续搜集詹天佑的资料,进一步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六、板书:

居庸关隧道

杰出八达岭隧道

人字形线路

面对压力毅然接受任务

爱国

篇6:课文《詹天佑》说课稿

1、教材分析

《詹天佑》是小学语文s版第十一册第十七课。首先我来谈谈我对这篇课文理解,这篇课文记叙了詹天佑在修筑北京到张家口这段铁路中,不怕帝国主义的重重阻挠,克服各种艰苦的困难,提前完成修筑任务的英雄事迹。从而表明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段、句、词,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过程,理解詹天佑是我们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3、教学重点

了解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过程,并理解“两端凿进法”、“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

4、教学难点

理解“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讨论为什么说“詹天佑士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说教法】

1、品读 2、精思 3、感悟 4、演示

【说学法】

1、边读边画边想,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增强其思维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体会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3、采取多种多样的“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说教学过程】

这一篇课文可以设定为两课时。下面我将具体说一说我对第二课时是怎么达成我的教学目标的。在教学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将从以下四个环节做起:

一、复习导入,感知课文

对于课文的第一环节,我打算安排两个小步骤。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詹天佑是一位怎样的人?【板书:杰出、爱国】

2、詹天佑的杰出体现在哪里?他的爱国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在修筑铁路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困难?分别在哪些自然段?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克服困难】

【这一步目的是让学生在复习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引出新课,在老师定向的引导下,一下子能捕捉住课文的重点段,然后再从重点内容入手,去仔细品味、剖析围绕一个中心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每一个事例,这对全文来说起到了居高临下,总览全局的作用。】

二、精读课文,品词品句

1、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勘测线路”一节,我请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由去读,从文中找出答案。

(1)、这段话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2)、詹天佑是怎样做的?

(3)、詹天佑对工作人员说了些什么?你怎么理解?

(4)、遇到困难,他又是怎样想的?

【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定向阅读,对中下等学生起到引路作用,对上等学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阅读能力差的学生,会在书上划注出现成答案;能力强的学生,会边读边想,准备概括出完整答案。这样上中差兼顾,既避免了学生读书漫无目的,走过场的形式,同时也向学生暗示着抓一段话中重点句子理解文章内容的阅读方法。】

2、引导学生自己交流,先标出小标题,再抓住文中重点词语进行品读、理解、感悟。【板书:勘测线路】【这一步,是学懂课文的关键,不仅要引导学生完成思考题,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句,评议结合,揣摩作者的用意,体会文中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在这一自然段的教学,我可以运用品读法来进行。学生通过读中悟,悟中读,理解詹天佑坚持完成任务的坚定决心和顽强的意志。】

3、引导学生当堂归纳本段的学习方法:读——思——议——读:

【对于这一部分的处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时间。要珍惜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4、运用刚才的学法自学第5、6自然段。

让学生默读这两段,画出詹天佑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克服的?再标出这两段的小标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开凿隧道、设计线路】。为了加深理解我运用演示法,通过媒体出示课件,进行演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两端凿进法”、“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在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在第一课时就安排学生同桌讨论,自己再画一画示意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朗读这段文字,就能够更好的理解了。

【对于这一段的设计,我认为,让学生先讨论,再画图,然后让学生通过演示,从视觉上感知,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三、拓展练习,加深理解

在这一环节,我安排学生学习课文最后一段时,引导学生抓住“不满”“提早”“有力的回击”“赞叹不已”感知詹天佑的伟大,【板书:有力回击、赞叹不已】并让学生讨论课后问题: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接着再安排课内练笔,写出心中最想对詹天佑说的话,全班交流。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学生有了前面的品读、理解、感悟,使得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此时安排练笔正好升华了课文的主体。】

最后安排作业:就是拓展阅读,找一些相关的科学家的故事读一读。

四、总结课文,升华课文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把课文中的文字输入到孩子的头脑,使学生真正达到书入我心、我心用书的境界,力争让学生在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突破教学重难点。当然,由于本人的教学水平有限,设计思路肯定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课文《詹天佑》说课稿2

我叫xx,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詹天佑》。今天我将从以下7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詹天佑》是六年级第二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的事迹,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这篇课文按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文章选材典型,前后呼应,结构严谨,使读者通过课文的具体内容了解一个伟大人物。詹天佑的爱国精神贯穿全文,凸显了本单元的主题——“民族之魂”。

二、教学对象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一定的收集资料的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学生对当时社会背景了解不是很多,所以对一些关键词句的理解不可能很到位,需要老师的引导启发及课外资料补充,才会使学生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我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提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个人化学习环境,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和单元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抓住詹天佑的言行、想法等关键词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詹天佑的事迹,体会他的爱国情怀和杰出才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报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在实践中的创新意识。

四、说教学重点

在读、思、议、画、演中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种种困难,他又是怎样克服困难的,从而体会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这一中心。

说教学难点

抓住詹天佑的言行、想法等关键词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

五、说教法

本节课我采用“导——读——悟——积”四步教学法。即:复习导入,整体感知;结合资料,读中悟情;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归纳方法、积累运用。

六、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学生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板书:杰出、爱国

【设计意图:紧扣文章的中心词“杰出”、“爱国”来组织教学,自始至终环环紧扣这两个词学习课文,从中落实训练点,突破难点。这样,课文的主镜头相当突出,教学思路也非常清晰。教学上能形成一个整体,学生易于掌握,体现了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原则。】

<第二环节>、结合资料,读中悟情;感受詹天佑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壮举,体会他强烈的爱国热情

我为学生设计了三个活动:

1、爱国是詹天佑的魂,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出呢?【课件出示】: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引导学生在理解“毅然”的基础上,读出詹天佑的坚决,毫不犹豫。

2、詹天佑不怕困难和嘲笑,那么遇到了哪些困难和嘲笑呢?学生自由读第2、3自然段,找出相关词句,全班交流。

主要引导学生圈画令人气愤的语句,如: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抓住“阻挠”、“要挟”、“嘲笑”去读去谈。【课件出示:相关资料】

①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帝国主义者阻挠的目的是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让学生看京张铁路地图【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理解“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进而认识这条铁路的重要性。

②由于学生对当时社会背景不了解,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帝国主义者为什么会这么猖狂?他们凭什么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子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我链接了当时的社会背景:【课件出示】中国自1840年战争之后,常受外国列强的侵略。特别到清朝末年,清政府更加软弱无能,再加上当时科学技术落后,中国没有修筑铁路的专门技术人才,帝国主义的气焰更加嚣张。

③在理解帝国主义者的嘲笑时,让学生观看一组图片,【课件出示京张铁路的地理环境图】引导学生理解“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进而感受京张铁路恶劣的地理环境。

3、通过教师的激情小结:帝国主义国家看不起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工程师,更是对整个中国国格的侮辱!一石激起千层浪,顺势引导朗读:【点击课件出示“学习小贴士”:读了第2、3自然段,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当我读到

这句话时,我感到非常〔愤怒、屈辱、兴奋、担心……〕,因为......。】

全班交流,并把自己的感情读出来。

面对帝国主义者的阻挠、要挟、和嘲笑,面对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我们愤怒,我们屈辱,我们担忧。我们的愤怒,也曾经是詹天佑的愤怒;我们的屈辱,更是詹天佑当时的屈辱;我们的担忧,也正是詹天佑的担忧。但是詹天佑(深情接读)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

【设计意图:学生情感的发展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分不开的,而语言文字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载体。通过链接当时社会背景和京张铁路的地理环境,填补了学生认知的空白,并为丰富学生的情感作了很好的铺垫。】

<第三环节>、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多种方法了解修路过程,感悟詹天佑的杰出才干和爱国情怀,我为学生设计了四个活动。

1、学生仔细读修筑铁路的过程,并用文中的词语给每个自然段标一个小标题。【课件出示: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2、学习“勘测线路”部分。

(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读课文,小组交流。

【课件出示】

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样勉励工作人员的?他是怎么做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分别用“——”、“﹏﹏”、“()”在书上标出。读到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在旁边写上阅读感受。

(2)全班交流学习收获。教师适时出示课件,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并进行补白朗读。

3、通过引导:文中的哪些地方最能体现詹天佑的杰出才干?进入“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部分的学习。

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小组合作探究。【课件出示】

(1)默读课文,思考:在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詹天佑是如何克服的?这些方法好在哪里?

(2)画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草图。【出示草图、学生在投影下讲解】

4、小组内根据插图互相讲解,自制火车的模型卡片演示火车行驶过程。【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完全放手,让学生先讨论,再画图,然后演示,在动手、动脑、动口中启发想象,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开凿隧道,“人”字形线路的设计,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创新精神。【板书:创新】

学生通过自由朗读,思考,联系上下文讨论:为什么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进而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第四环节>、归纳方法、积累运用

1、学生讨论交流:课文是怎样体现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的?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表达方法,突破本课及单元训练难点。

2、京张铁路修筑成功后的几年里,詹天佑一直为祖国的铁路事业,四处奔走,呕心沥血。詹天佑深情地说:【课件出示:阅读链接】“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南北大干线无法建成,初建全国铁路网的梦想破灭,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憾事。所幸的是,我的生命早已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段铁轨,也算是我坎坷人生中的莫大幸事了……”

因为《小学语文课标》明确指出:我们的语文课不仅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课,更重要的是它还担负着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所以,拓展课文资料升华主题。

篇7:詹天佑课文读后感

在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开凿隧道时,山顶的泉水往隧道里渗,詹天佑身先士卒,带头提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和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

詹天佑对全线工程曾提出“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三项要求。京张铁路经过工人们几处奋斗,终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那些帝国主义国家估价的五分之一。

文中的一句句话语,一个个片段充分表达了詹天佑对工程的负责,身先士卒的精神,和一颗爱国心。

再想想我们自己,如果在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也像詹天佑那样有毅力,也不退缩的话,那么还有什么完成不了的任务和学不会的知识呢?如果我们也像詹天佑一样事事为国家,为集体着想,身边会有多少活雷锋出现呢?如果我们在学习中也像詹天佑那样有着精密的要求,还会有因为粗心出现的错误么?

虽然我们不能像詹天佑那样有那么伟大的业绩,但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和他的优秀品质,让“中国近代工程师之父”——詹天佑的伟人事迹和他那不屈不挠,身先士卒的精神,一代代流传下去,读后感《詹天佑课文读后感》。

最近我们学习了课文《詹天佑》。课文讲述了詹天佑在中国十分落后的年代里,迎难而上,勇于创新,成功地修成京张铁路的事迹。他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课文中写道,在当时,各个帝国主义国家根本不相信中国人能靠自己的技术修成一条铁路。詹天佑顶住压力,不怕嘲笑,毅然地接受了任务。我从中看到了一种自信心。这种自信心是很可贵的,那时的中国人就是因为缺乏自信心,才落后挨打的。

接受了任务后,詹天佑不管环境多么恶劣,都坚持在野外工作。他亲自带领学生和工人,在狂风怒号,黄沙满天的塞外勘测线路,常常要冒着生命危险。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正是靠这种精神,才有了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修建的铁路。

在开凿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隧道时,詹天佑采取巧妙的方法缩短了一半工期。在青龙桥附近,他设计了人字形线路来解决坡度大爬坡难的问题。我为他的创新意识喝彩。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都是创新的产物吗?把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挥,这在今天,也是值得借鉴的。

詹天佑用不到四年的时间修完了京张铁路,令藐视中国人的帝国主义者刮目相看,也为我们树立了自强不息的光辉榜样。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努力学习,争取学有所成,长大后报效祖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今天,我读完了詹天佑这篇课文,被詹天佑满腔爱国的情怀,深深的吸引了。

1905詹天佑被任命为总工程师,他不顾外国人的冷嘲热讽毅然接受了任务,他和工人们同吃同住凿开居庸关隧道时,山顶的泉水留了下来泥土成了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抬水。他白天去考察晚上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遇到困难时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修好。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用任何一个外国工程师值得我们敬佩。

再想一想,如果我们都像詹天佑前辈那样事事都为祖国,处处为朋友做事细致 周密的话,那么还会出现少写一个小数点,粗心做错题目的事情出现吗?

我要以他为榜样,学习他那种坚持不懈勇于实践,做事一丝不苟的精神。

篇8:加强学科渗透,促进课文理解

一、音乐共鸣,提高课文理解

音乐往往能令人产生共鸣,音乐的特质能让人跟随着旋律和节奏轻声哼唱,唱出内容,唱出情感。音乐与语文的结合并不算新奇,只是音乐的利用应以适宜为准,并不是什么课文都能用以音乐相结合的方式呈现。音乐的利用是为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课文,学生跟着哼唱的时候会慢慢记住歌词,然后根据音乐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意境。学生便潜移默化地了解了课文,之后再讲解课文定是事半功倍。

以《让我们荡起双桨》为例,在上课之前我先播放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学生不管有没有听过都陶醉在歌声中,会唱的跟着一起唱,不会唱的也看着课文跟着轻声哼着。播放几遍之后学生已基本了解了这篇课文,紧接着我问道:“你们有谁会唱吗?跟老师一起唱吧。”然后我起个头,大家就跟着唱了。然后我便问学生:“听完这首歌你们有什么心情呢?”学生回答:“感觉很欢快,很开心。”然后我接着问:“歌曲里描绘了那些事物?有谁记得吗?”有学生回答:“小船、波浪、白塔、绿树和红墙,还有鱼儿。”基于此,学生的理解又进一步了,接下来的日常教学也就轻松很多,学生很容易就理解和掌握了课文。下课前我们又听了一篇,还一起唱了一遍,其乐融融。

二、科学激趣,深化课文理解

学生不能轻松理解课文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生对理解课文提不上兴趣,纵然老师讲解再透彻,他们也难有收获。科学研究事物的规律,往往有许多神奇的事情。科学给学生带来许多新奇的事物、新奇的想法,运用科学的探索方式来进行语文教学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科学严谨的探索方式更让语文教学有的放矢。学生运用科学所学的探索方式在语文领域大展拳脚,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在一场科学探索之后,学生根据客观规律和课文的讲述,可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

以《捞铁牛》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知道捞铁牛的具体方法,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展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我找来一只玩具小船、两条细绳、几块小铁块、一个装水的大水盆和一些干净的细沙。起初,我问学生:“你们能说说那些道具分别代表课文中提到的哪些内容吗?”学生纷纷细读课文,然后进行各种猜测。有学生说:“铁块代表铁牛,装水的大水盆代表大河,细沙就是泥沙……”回答得很不错,我趁热打铁:“那有谁能够具体操作一下?”学生思考半天还是没人敢上来操作。我便改变方式:“那你们一起说,然后我来操作好不好?”学生欣然说好。于是我在学生的“指导”下一一完成他们的步骤,结束后小船上装着细沙,水里只有铁块。我提醒他们:“你们没有发现什么遗漏的吗?细沙的作用只是放在船上吗?”马上有学生回答:“细沙还应该放在水里,把铁块埋起来。因为课文中提到铁牛‘陷在河的淤泥里’。”到这里,学生连这样的细节都能发现,说明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有了一定的深度。

三、美学想象,丰富课文理解

想象力是美学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能将自己所理解的事物以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那么,如果能将美术与语文结合在一起,在美术艺术氛围的刺激下学生更能陶醉于课文所描述的场景。又或者,学生积极地将课文的描述转化为美术的形式,把对课文的理解用美术的形式展现出来。如此一来,美学与语文的结合就能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丰富具体,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力度和广度,任思维想象自由翱翔。

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例,为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也为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把握,在课文讲得差不多的时候我给每个学生发了一张画纸,然后让他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内容作画,比如可以画春、夏、秋、冬任意一个季节的小兴安岭。当然,对于小学生的画工我是不做要求的,所以他们画得怎么样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他们能否根据自己的画来介绍小兴安岭。比如,有学生画了冬天的小兴安岭,画得还不错,有雪花、有顶着雪花的树,还有雪地上各种奇形怪状的脚印。我让他根据自己的画说说冬天小兴安岭的特点。他拿起手中的画说:“冬天的小兴安岭下雪,雪又厚又软,所以各种冬天在小兴安岭出没的动物,比如豺豹、大熊和兔子的脚印都深深印在雪地上,树上偶尔还有松鼠的身影。”他能根据自己的画描述出冬天小兴安岭的特点,就证明他较为生动、丰富地理解并掌握了冬天的小兴安岭的特点。

学科渗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利用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来加强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切实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寻求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共通点,通过发掘、利用,以期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郭艳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J].学周刊,2011(05).

篇9: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

我们在学这篇课文时,抓住“不幸”“热爱生活” “不屈不挠”“无私奉献”等关键词阅读课文 ,就能很快地理解课文内容。

一、不幸的海伦

1880年,海伦·凯勒出生在美国。不幸的小海伦,在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

“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写出了小海伦的不幸。“天哪,谁能想到,当时她才是一个一岁半的娃娃呀”一句更是寄予了作者对小海伦深深的同情。“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作者通过强烈的对比,表现了“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给小海伦带来的巨大痛苦。这也正是小海伦脾气变得暴躁的原因。

二、不屈不挠的海伦

1. 学习盲文

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

正常人学会“泥土”“种子”这些词语并不是难事,但对于海伦来说,却无异于创造奇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这一比喻写出了海伦学习时所付出的艰辛,表现了海伦对知识的渴求。从“如饥似渴”“摸出了血”可以看出,海伦在学习过程中所经受的磨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她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渴望是常人难以比拟的。作者通过细节的刻画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屈不挠的海伦·凯勒,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她学习盲文时的勤奋刻苦和坚强勇敢。

2. 练习说话

“为使我的伙伴—即使是最亲密的伙伴—能听懂我的话,我夜以继日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着练习,练习,练习……”

“夜以继日”“反复”“几个小时”写出了海伦是怎样刻苦学习说话的,表现了她非凡的毅力。省略号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海伦奋斗不止的精神。这是作者借用海伦的语言来体现她的不屈不挠。

三、热爱生活的海伦

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她有时在林中漫步,有时和朋友们在湖上泛舟。她在想象中感受着这个世界。“我常常感觉到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在我身上。于是我把落日想象为一座很大很大的玫瑰园,园中的花瓣从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一句概括写知识对海伦的巨大影响,让她从“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中走了出来,这是她人生的转折点。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具体表现了海伦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她敢于独步森林,敢于泛舟湖上,敢于大胆想象未知的世界,感觉落日就像玫瑰园一样美丽。朗读时要充满欣喜之情,表现出海伦的信心和勇气以及她对生活的憧憬。

四、无私奉献的海伦

1900年,海伦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她决心像沙利文老师那样,为更多和自己一样不幸的人服务。她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

海伦把所学到的知识及全部的爱心献给残疾人事业,表现了她高尚无私的人格。文章最后一句点明了中心,指出海伦·凯勒精神的深远影响。

同学们,海伦·凯勒是一位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英雄。在八十多年无光、无声的岁月里,她凭着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让我们懂得了以爱回报爱的道理,明白了人生的真正意义。海伦·凯勒会永远活在世人的心中。

读一读海伦·凯勒的名言

★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

★爱是摸不着的,但你却能感到她带来的甜蜜。

★人生最大的灾难,不在于过去的创伤,而在于把未来放弃。

上一篇:跨栏跑技术下一篇:常用天气气象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