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案

2024-06-23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案(共8篇)

篇1: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案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积累戏曲文化知识,如几种主要地方戏的名称、特色和京剧的脸谱知识、行当等。

2.欣赏戏曲名段,感受戏曲文化的魅力,接受一点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艺术修养。

3.运用语文知识赏析精彩唱词,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学生课前活动:

1.自主阅读教材,同学间分组合作查找资料,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了解中国戏曲的一般知识。

2.访问剧团专业人士或戏曲爱好者,了解戏曲文化知识和我们家乡的地方戏。

3.观看戏曲VCD影碟、模仿学唱一两个戏曲片段。

4.搜集几段精彩唱词,体会唱词的语言特色,把自己对唱词的理解与同伴交流。

课堂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民族文化犹如一条灿烂的长河。在这条长河中,戏

曲堪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迷住了中华儿女,迷住了世界上所有对中华文化所钟情的人。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戏曲大舞台,一同欣赏这道美丽的景观,领略戏曲

文化的魅力,从语文的角度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品味它悠长的韵味。

二.看戏听戏,积累戏曲常识

1.说一说

(1)课前,我们在一个多星期的自主学习活动中,对戏曲肯定有了一些了解吧。

下面咱们首先看一看什么是戏曲?

(2)教师总结:戏曲是我国传统的舞台艺术表演形式,它包含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杂技等多种因素,以音乐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

2.戏曲常识回答

(1)抢答题(不用举手,直接站起来回答)①戏

曲的角色分为哪些“行当”?(生、旦、净、丑)

②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唱、念、做、打)

③戏曲表现人物的五种“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

④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特点是什么?(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⑤京剧四大名旦是哪几位?(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

⑥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什么剧?(昆剧)

⑦被称作“东方歌剧”的是什么剧种?(京剧)

⑧请说出你从电视中看到的戏曲专题节目的名称。(九州大戏台、戏苑百家、戏曲采风、名段欣赏、梨园风景线、曲苑杂谈等。)师明确:梨园的由来是这样的,据说唐玄宗曾教乐工、宫女在“梨园”演习音乐舞蹈。后来人们就用梨园做为戏院或

戏曲界的别称。⑨生”和“净”都是扮演男性角色,请问在包公戏中,包公这个角色属于“生”角还是“净”

角?(净)

⑩昆剧迄今已有多少年历史?(四百多年)

(2)必答题(每组一题)①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称赞“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的中国古代戏曲作品是?(窦娥冤)

②昆剧,亦称昆曲,产生于哪个朝代?(明代)

③黄梅戏发源于哪里?(湖北黄梅县)

④在京剧脸谱中,颜色不同,象征人物的性格品质、命运也不同,代表褒义色彩的是什么颜色?(红脸等)

3.看一看,猜一猜

(1)戏曲在反映社会生活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些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文学故事,都是通过戏曲广为传播的(如花木兰、白蛇传、空城记)。我们的祖国地域广阔,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异彩纷呈,为了更好的传承文化,适应人们的文化需求,不同的戏曲种类便应运而生。同学们知道有哪些戏曲剧种类吗?(学生发言。昆剧、京剧、豫剧、越剧、评剧、黄梅戏、川剧、吕剧、皮影戏、二人转„„)

(2)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360多个地方剧种,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下面咱们一起来观看几则戏曲片段,然后说一说它们各属于哪个戏曲种类?你对这个剧种有哪些了解?①播放京剧《四郎探母》片段(视频)

a.学生说说对京剧的了解。(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京剧的前身是徽剧,它的形成源于“四大徽班”进京,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京剧表演成熟、唱腔雍容华美,被誉为“国粹”、“国剧”。)

b.说起京剧,不能不提到脸谱。“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大屏幕出示各种脸谱)

c.脸谱的作用是什么呢:脸谱是将戏曲人物类型化的一种手段。在演员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物的性格和品质,这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和文化!那么,不同色彩的脸谱分别代表什么呢?(大屏幕依次显示白、红、黑、黄、蓝色脸谱学生用一两个词来分别概括其含义和代表人物的性格特点。)

(白脸的曹操——阴险狡诈;红脸的关公——忠心耿耿,很英勇;黑脸的张飞——勇猛,鲁莽;典韦这个人物同学们不太熟悉,他是三国时的一员大将,黄色的脸谱通常代表英勇善战;同学们虽然对窦尔敦不了解,可大家在美术书上见过绿脸的程咬金,他们都是绿林好汉,大家猜猜,他们的性格、品质是怎样的?--豪爽侠义。)d.脸谱是不是很神奇呀!用不同的色彩表现不同的人物,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平时描写人物时也要注意观察,写出特点,可不能千人一色,万人一面啊!②播放黄梅戏《天仙配》片段(视频)

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于安徽安庆一带。唱腔悠扬委婉,优美动人,表演上载载舞歌,生活气息浓厚,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③豫剧《花木兰》片段(视频)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曲调高亢有力。你知道豫剧著名的演员是谁吗?(常香玉、小香.....

玉)

(3)小结:不同的剧种的特点,最突出的表现在语音、音乐和唱腔上的区别。

三.欣赏名段,感受戏曲魅力

人们一般说“听戏”,而不是说“看戏”,看见欣赏戏曲主要靠听觉。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两段戏曲名段,来感受一下戏曲的魅力。

1.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段: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四.赏析戏文,品味语言之美

戏曲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除了它贴近民众、雅俗共赏,富有韵味和地方特色的唱腔,还在于它精练优美的戏曲语言。每一段唱词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仔细品味唱词会别有一番风味。请看下面这一段:(大屏幕显示唱词)

(一)《西厢记·长亭送别》(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cōng)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zhūn)的行,车儿快快的随。

恰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chuàn);

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

(1)这段唱词描写的是一个怎样的情景呢?(写的是离情别绪,莺莺与张生依依惜别的情景)

(2)这段唱词哪些地方写得好?

(a.以秋天之景,写离人之情,渲染出缠绵哀婉的气氛。b运用联想和夸张的写法表现出莺莺与张生分别时的复杂心情。)

六.总结与评价

1.请几名同学谈谈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收获。(老师予以评价)

2.结语:随着流行歌曲的火爆、影视文化的传播,很多同学喜爱听流行音乐,很少接触戏曲,总认为戏曲特没劲:咿咿呀呀唱半天,根本听不懂唱什么。其实,戏曲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而保存到今天,必然有它独特的魅力,连老外都喜欢。因此,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在追求流行的同时,可千万不要遗忘了我们民族文化中最宝贵的东西-戏曲。

由于戏曲艺术博大精深,仅仅靠这次语文课实在无法从语文的角度领略其全部内涵。课堂是有限的,而语文学习的空间却是广阔的。希望大家能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去进一步感受戏曲文化的无穷魅力吧!

3.学生齐唱《说唱脸谱》。

4.结束

篇2: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案

爱我中华艺术,展望戏曲明天

──《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认为有一项十分重要的教育任务,这就是不断的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我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借助一些专门的工作方法来实现他的愿望。”①为了满足学生们探索的欲望、培养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在自主、合作学习中获得令人惊喜的发现。我们躬身力行实践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期望以中国传统艺术—戏曲的探究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综合学习的方法;引导其了解探究中华戏曲历史、戏曲文化;在听戏、评戏、学戏、演戏、唱戏、品戏的实践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中华戏曲艺术的情感;辅导其对中华戏曲的发展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索,提出有关戏曲发展的设想。故而,我们为此次《戏曲大舞台》综合性学习提出这样的活动主题──爱我中华艺术,展望戏曲明天。

注:①摘自《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

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活动预设目标为:

1、培养学生在学习中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善于合作的品质。

2、指导学生学习利用图书和互联网动手获取资料和信息,在历史、音乐、地理等学科的整合学习中,初步探知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多方位了解祖国文化传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综合学习的能力。

3、鼓励学生在赏戏、学戏、演戏的过程中,感受戏曲的魅力,在鉴赏与实践中提高艺术品位,丰富课内外生活。

4、积累中国戏曲方面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戏曲的热爱,探讨与展望祖国艺术的发展前景。

在实际活动中,我们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并通过合作学习与综合学习,使同学们对祖国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戏曲知识,最令人欣慰的是同学们的探究意识大大增强,对祖国戏曲的未来发展表现出愈来愈强烈地关注,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得以尽情体现。

我们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活动具体过程设计为四个板块:准备过程──实践过程──探讨过程──总结过程

介绍景点范文

这一阶段,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分工合作型的自主学习和兼顾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学习,进行信息搜寻,知识积累。时间安排在课余,约为两周。

我们在准备阶段加强了教师指导:向同学们说明活动主题、目的及意义并介绍资料的查询途径及方法;协助学生设计调查问卷,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情况调查;指导调查汇总,形成意见。

教师为学生介绍资料的查询途径及方法。强调综合而广泛了解戏曲,如:戏曲的渊源;发展历史;唱腔特点;代表曲目;反映的地理人文特点等。为了便于搜集信息资料,我们热情的向同学们推荐了一些资料的查询方法:

1、图书查找积累资料的方法:可以选定书目,查找目录,参阅有关文章。也可以摘录资料,复印、摘录或抄录要点,概括总结。

2、上网查询和下载资料的方法:先键入网址及查询主题。然后将所需资料下载存盘。

3、也可搜集名家名曲选段磁带、cd或vcd进行欣赏,积累体验。

同学们在课外自主合作综合学习。其方式主要为:自愿组合,形成学习小组,自觉分工,各尽所能,整合学习内容,共通体验。我以初一、4班第一合作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学习情况为例,介绍他们的活动情况:

组长:丁聪,负责组织协调、信息综合;

组员:宋旭,负责搜集网上资料;

兰若兰,负责搜集、推荐名家名曲选段;

刘诗辰,查阅相关书籍,摘录或复印有关知识;

胡潇文,查阅相关书籍,摘录或复印有关知识;

谢颂之,负责问卷调查及汇总分析。

我们在准备期间不断鼓励学生积极的利用参考书籍及相关网站,搜集有关知识,注意积累和知识汇总。做好参加“戏曲大舞台”活动的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支持、指导学生搞“杂谈中国戏曲”调查。教师协助学生设计调查问卷,指导调查范围内容。倡导学生就自己的研究需要设计调查形势及内容。调查形式力求多样化,不拘一格。调查对象的选择涵盖家庭成员、邻里朋友、同学老师等。

举第一小组设计的调查问卷为例:

⑴您喜爱戏曲节目吗?是/否

⑵您能说出几种剧种名称?

1个。3个。更多。

⑶您平日喜爱哪一种戏曲形式?说说您的理由。

⑷你对祖国戏曲发展有什么建设性意见?

此后,我们指导同学们调查汇总,将意见分类处理;计算比例,形成数据;分析数据与意见,发现问题。小组分工学习获得的信息资源与调查意见汇总,同学们相互交流学习成果,资料共享。

老师向同学们推荐的书目有:

《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文化艺术》

《中国文化艺术丛书·中国戏曲》

《中国文化艺术丛书·杂技·木偶记·皮影戏》

《京剧艺术丛书中小学京剧读本》《辞海》

推荐电视频道:

cctv—3戏曲节目

cctv—3中国戏曲晚会

cctv-1综艺大观

cctv-1曲苑杂谈

二、实践过程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时间:两课时

首先,设置情境:在激昂的咚咚锵声中,进入戏曲大舞台知识擂台赛。

师:祖国的戏曲天地博大而精深,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他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久的韵味吧。“继承民族文化精粹,弘扬民族传统精神”戏曲大舞台知识竞赛现在开始。

1、知识竞赛与实践竞赛:

⑴宣布竞赛规则:小队为单位;采用积分制;抢答依据举手先后为准则;必答题每组推举一代表。

⑵要求各组以戏曲中的某一名称为本组自由命名。(如:按脸谱划分、按戏曲种类命名)

⑶介绍题目类型:知识竞赛分为两类:文字题;画面题;实践竞赛则具体设计为听戏、评戏;学戏、演戏;唱戏;品戏。

2、知识竞赛──-第一组:文字题

(观众题)什么是戏曲?

(抢答题)每小题答对得10分;答错扣10分。

⑴戏曲最早起源于哪些艺术形式?

⑵全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多少种?试举5例。

⑶戏曲大约成熟于什么时代?

⑷我国的“国粹”指哪一剧种?

⑸戏曲的四大行当是什么?

⑹生行分哪几类?

⑺旦行分哪几类?

⑻净行俗称什么?分哪几类?(试举两例)

⑼请说出四大徽班的名称.

⑽京剧以哪两个调式为主?

⑾中国戏曲之母是哪一剧种?

⑿请说出中国历史上四大名旦的名字

⒀被称为“东方歌剧”的剧种是什么?

⒁哪一剧种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

⒂山东地方戏的代表是哪一剧种?试举一剧目例

⒃中国最早的戏曲形式是什么?

3、第二组:画面题

(抢答题)人物角色判断:出示戏剧行当中的部分人物形象的.剧照。

(必答题)答对每题得20分,答错不得分。

⑴出示脸谱,脸谱中的黑脸代表什么?举一戏剧中的相应人物形象。

⑵出示脸谱,脸谱中的红脸代表什么?举一戏剧中的相应人物形象。

⑶出示脸谱,脸谱中的黄脸代表哪一类人物形象?

⑷出示脸谱,脸谱中金脸、银脸代表戏剧中的哪一类人物形象?

4、综合实践竞赛:

⑴听戏、评戏、戏曲欣赏──剧种介绍,名、目判断:

①欣赏京剧──《铡美案》提问抢答:

a、《铡美案》是哪一剧种的代表作?

b、你能讲讲京剧的起源与发展吗?

c、你知道京剧对于我们中国人的意义吗?

②欣赏黄梅戏-《女驸马》选段提问抢答:

a、《女驸马》是哪一剧种的代表作?

b、黄梅戏发源于哪一地区?

c、你还知道哪些黄梅戏剧目或者黄梅戏艺术家?

③欣赏《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请学生哼唱两句。

④欣赏越剧《红楼梦》选段。提问抢答:

a、《红楼梦》是哪一剧种的代表作?

b、越剧发源于哪一地区?

c、你喜欢越剧吗?说说你的感受。

⑤你还知道哪些剧种?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

⑵学戏、演戏:

让学生亲身体验戏曲表演的魅力。提示:要注意演员的虚拟动作,戏曲表演注重手眼身法步。

学戏:观看一段戏曲舞台表演

演戏:学生上台根据画面人物的动作,在咚咚锵声中手舞足蹈,体验戏曲表演的无穷乐趣.

⑶唱戏戏曲大家唱。每组选派一名同学不论剧种、剧目大胆演唱。同学们还演唱了豫剧《木兰从军》、黄梅戏《天仙配》、现代京剧《沙家浜》、京剧《苏三起解》等曲目名段。引导:现代京剧《沙家浜》是京剧的发展与创新,对此你有什么体会?由学生们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探讨过程,品戏,探讨戏曲的发展方向

1、为什么戏曲如此富有魅力而我们平日并没有像热爱流行音乐那样热爱戏曲呢?

2、我们的传统戏剧应当怎样摆脱困境,重获新生?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畅所欲言。

四、总结过程

1、请同学们就“戏曲大舞台”学习过程中的任一感受形成文字报告。

2、教师充分肯定学生在此次活动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表彰成绩突出的合作小组;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强热情高的学生。

3、再次倡导学生整合各学科知识,实践综合性学习:

师生在欢快的气氛中随乐曲一起高唱“唱脸谱”结束此次综合学习活动。

⑴学生的收获:

吕一帆:通过综合学习,我发现语文学习的天地竟然那么宽阔,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语文,通过搜集信息、自主学习、与同学合作的方式获取知识,令我兴奋不已,综合学习活动让我发现了语文学习新途径。

孟妮:我喜欢这种确定研究课题,让我们自己去探究的学习形式。

我也乐于在活动中去做信息搜集、问卷调查的工作。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从老师和同学哪儿学会了运用网络搜集信息的方法,用自己的智慧研究问题,自主的学习。所以这是我最感兴趣的一次学习经历。

陈胜男:在这次综合活动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是那么紧密,平日学习的历史、音乐、地理知识都可以运用到学习中来,乐趣无穷。

李烨:我想说的是:传统是条河---这是我在这次综合学习中最深的感受。在活动的全过程中,我面对那么多的美丽艺术无法克制自己的情感,我要继续去了解它、热爱它、发展它、传播它。

⑵学生习作:

中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世界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传统戏曲文化,遍布祖国大江南北,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每个地方得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狱文化风情。京剧的雍容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而浓郁的戏曲文化,则是我们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它博大的内涵,悠长的韵味,令无数人陶醉、神往。可是,今天,我们竟然提出了一个如此荒谬的问题——中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

对此,持否定态度的还是大有人在。而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对中国传统戏曲缺乏了解者。殊不知,传统是条河,任何“流行”都是它的支流,而只有传统,才是最富魅力的。众所周知,我们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拥有五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传统戏曲,就是这种文化最直接的体现。它基于生活,表现生活,却有高于生活,拥有独特的艺术内涵,因此,才能获得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的普遍喜爱。难道,炎黄子孙要在全球人类学习中华古文化之际放弃自己民族的精髓?并且,戏曲经过无数代艺人的不断丰富探索与发展,这些艺人,为了民族文化的弘扬工作,奉献了毕生的精力。试问,若我们今天毫无顾及地放弃了传统戏曲,怎能对得起老一辈艺术家的在天之灵?放弃了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的道德何在,良心何在?不可否认,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化的时代里,人们的生活节奏确实越来越快。然而,随着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人类的精神文明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如今的人们,只知为了物质食粮而奋斗,却常常忽略了精神食粮的补给。致使社会上出现了种种令人担忧的现象,就像刚才上演的那一幕闹剧一样,人们幼稚地问自己:“中国传统戏曲,是去,是留?”我们为了更好地生活而生存,那么,为了生活,为了生存,当紧张的时候,我们不妨欣赏一下传统戏曲,放松疲惫的身心;在忧郁的时候,我们不妨欣赏一下传统戏曲,总结前人所走过的历史之路;在心情愉悦的时候,我们也不妨欣赏一下传统戏曲,仔细品位戏剧,品位生活,品位人生,或许,人生的美味也不过如此

总之,传统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基石,若我们今天放弃传统,放弃源远流长的文化,那么,将对后世产生不可估量的灾害与侵蚀。传统戏曲,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髓。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将它发扬光大,这才是我们生存的根本目的。

【认识和体会】

篇3: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案

一、“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结构

1.找准整合切入点, 确定研究课题的意义与价值

将信息技术、语文教学与学生的综合性活动进行整合, 我们首先要考虑清楚前两者的目的和任务。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使学生正确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而信息技术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信息的能力。如果将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整合, 我认为最好的途径就是以综合性学习为媒介, 因为综合性学习既需要用到信息工具, 又需要熟练的语言文字的交流和表达。

2.加强组织指导, 保证活动顺利完成

任何活动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前, 我先根据学生对戏曲知识的了解程度, 将全班根据不同任务分为五个小组:戏曲基础知识汇报组——收集整理戏曲材料信息, 熟悉各剧种的特点和代表曲目;戏曲舞台艺术知识汇报组——了解基本的戏曲舞台知识, 学会表演某一剧种选段;脸谱知识组——了解脸谱的基本知识, 掌握常见脸谱, 学会绘制脸谱;调查访问组——该组活动时间应贯穿整个综合性学习的始终, 确定调查内容、步骤和对象, 设计调查问题及绘制调查表格;戏曲辩论组——选好议论主题, 分正反两方辩论, 学习辩论技巧。学生有了目标, 就知道如何入手了。

3.重视活动过程, 师生互动合作和学生自主探究两结合

无论何种活动都要重视过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以组为单位进行的, 对于他们的前期查找资料和后期汇报, 我都给予了一定的指导, 比如有些组选择单一的文字汇报方式, 我会建议他们再加入图片、视频、表演、互动环节等, 这样既丰富多彩, 又能调动其他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再比如有些孩子在下载视频时遇到了困难, 我只是给其示范而不是直接交给他们现成的资料, 这样无形中就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挖掘了他们隐性的潜质。自主学习给了学生个人能力发展的空间, 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同时也让他们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巨大力量, 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4.重视成果展示, 为学生提供展现平台

成果展示是此次活动的重头戏。在汇报课上每个组根据本组特点不同程度地运用了多媒体:戏曲基础知识汇报组为大家准备了一些非常有名的戏曲选段, 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戏曲知识;戏曲舞台艺术知识汇报组不仅恰当地运用了多媒体, 还表演了《天仙配》选段, 表情动作颇为到位, 在互动环节中又向同学传授了基本动作;脸谱知识组自己亲手绘制了脸谱, 介绍人物, 讲述故事, 告诉同学们脸谱所代表的性格特点;调查访问组则给同学们展示了他们所制作的问卷调查表, 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总结;最后辩论组的同学让我们见识了他们唇枪舌战的辩论, 使我们对戏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可以说, 同学们选用了多样但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展示学习成果。通过相互交流, 同学们的戏曲知识更加丰富了。我也发现了在课堂上所看不到的学生的闪光点, 可见只要给予机会, 学生的能力是不可限量的。

5.注重活动评价, 鼓励学生学习的热情

语文实践活动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 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中, 应特别重视学生的声音, 强调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丰富多彩的评价方式。基于这一点, 我总是多给予学生激励性的、特别是个性化的评价, 尽可能多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肯定他们的创新, 根据活动内容评出“优秀小组”“最佳课件制作奖”“最佳表演奖”“最佳绘制奖”“最佳辩手奖”等多个奖项。这样既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又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研究的欲望, 推动了学习活动的开展。

二、对语文综合性实践学习的新看法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 我意识到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 能有效地实现教学改革, 在此基础上我也对综合学习有了新的认识。

1.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定要体现其语文性

这次活动课, 虽然是综合性实践学习, 但还是要重点将语文的观念贯穿始终。比如在各小组汇报结束后, 我利用多媒体下发了《社戏》中的片段, 要求学生运用所掌握的戏曲知识来研读鲁迅《社戏》中关于绍兴社戏的描写。针对“一个黑的长胡子的背上插着四张旗, 捏着长枪, 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以及铁头老生, “连翻八十四个筋斗”一段, 我提出以下问题:

(这个黑的长胡子的演员外号叫什么? )

(是什么角色? )

(属于戏曲哪个行当? )

(他的黑脸代表什么? )

(背上插着四张旗, 表示什么?插的旗越多, 越 )

(连翻八十四个筋斗, 说明什么? )

从以上方面可以看出我给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准确定位, 语文课就是语文课, 如果上成了音乐课、历史课又或者地理课等, 那岂不是语文课的悲哀?

2.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体现“综”

既然是综合性学习, 这个“综”就要得到充分体现, 我认为它应该包括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多门学科的综合、课内外知识的综合、个体与群体的综合、教师导与学生学的综合等等。如果没有处理好这些关系, 综合性学习都会低效, 失去原有的意义。

将所有同类型的知识资源整合运用, 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戏曲大舞台》这堂课就做到了这一点。学生对收集来的材料和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整合, 如关于《花木兰》和《社戏》的知识环节;多学科间进行了整合, 如表演《天仙配》、绘制脸谱, 分别和音乐课、美术课进行了整合, 等等。师生间也形成了一种整合, 准备期教师的指导、汇报课上教师的适当提点和学生发挥的主体地位也形成了整合。总之, 我们应该从广义上来认识和理解整合课。

3.区分多媒体课和整合课

听过很多节整合课, 有一部分我认为只是单纯的多媒体课。既然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就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我看来, 真正的综合性实践课要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查找资料、辅助汇报学习成果, 而非单纯地由教师去制作一个课件来上课。

三、整合课存在的问题

1、教师的指导不完全到位

比如在汇报成果时, 辩论组的同学没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点, 没能找准切入点进行反驳, 因而辩论不够精彩。调查访问组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任务量最大, 但他们数据统计不够全面, 因而在总结时缺乏一定的说服力。如果教师能进一步指导, 效果能好一些。

2、部分学生没能发挥其主体性

上课过程中, 我发现有些学生只是扮演了观众的角色, 在准备阶段好像无从下手。可见, 如何能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使所有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还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篇4:戏曲大舞台

乡韵自多情

王洪应

河南,是一块戏曲浸润的厚土,戏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乡亲们热爱戏,居家过日子,想哭想乐就一定要看戏。戏,是他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日常生活中,乡亲们要找到看戏的理由很容易。逢年过节,赶会赶场,庆祝丰收,翻盖新房,婚丧嫁娶,都会搭台唱戏。听说哪个村子“玩戏”,周围一些村庄的人也像过节一样,纷纷不请自到,早早去争取占个好位儿。看得清楚,听得真切,过瘾。戏演完了,曲终人不散,有的人还非要到后台看看自己喜歡的角儿。

有些戏迷,每年农闲的腊月、正月、二月,都要张罗着请各地有名的戏班到本地来唱戏。戏有了名,角儿一出名,人就“拿堂”。有时那张罗家儿不仅白掏力,还得往里赔本,为请一台好戏不知要跑多少趟,赔笑脸说好话送钱物,把好戏角儿请来可是老不容易。能看到家乡排排场场唱起大戏,父老乡亲美美地听戏看戏,请戏的人心里别提多得劲儿了!

戏曲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准。在音乐、舞蹈不发达的地区,在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要充实精神文化生活,用什么办法呢?那就是唱戏。平时,田间地头、锅台边、猪圈旁,常有人或轻吟浅唱,或放声高吼,那声音或婉转或豪放,或悲惨或明亮,都直接地、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心声。

社会大舞台,人生一台戏。有谁知晓,浩如烟海的剧目唱出了多少波澜壮阔,表达了多少情意绵绵,演出了多少慷慨悲歌。多少年来,乡亲们在戏曲的芳香里沉醉着。在戏里,他们认识了杨家将,结交了黑老包,知道了抓不到奸人不煞戏……正是这戏曲琼浆的滋养,使父老乡亲质朴善良,爱憎分明,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唱戏,唱跑了A,唱来了B,激发了c,唤起了D。一个台湾老兵讲,他大半辈子没学会哭,可是近来一听豫剧就掉泪,光想哭,想娘。在美国,我遇到了一个已经是上流社会人物的河南老乡,他郑重地托我办一件事——把家乡戏的录音带寄一些来。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甚至还给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细细看他时,发现他的眼里分明有泪花在闪……

乡亲乡韵自多情。广袤的中原大地,不仅能够长出金色的小麦和稻谷,而且也长成了豫剧、曲剧和越调。那悠悠的拖腔,那粗犷的大本嗓,能把人的思想拉回到遥远的故乡。故乡情,亲人爱,亲和力,凝聚力。都在戏里……

(摘编自《乡土文化》)

中国皮影戏

易树

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汉武帝的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一日,术士李少翁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便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于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武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这个被载入《汉书》的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表演皮影戏要先制作皮人。制作过程是:先将羊皮、驴皮或其他兽皮的毛、血去净,经药物处理,使皮革变薄,呈半透明状,再涂上桐油,然后把皮革镂刻成所需的人物形象。皮人的头、四肢、躯干等部位各自独立,又用线连成一体,分别以连杠由演员操纵,令其活动。

皮人涂有各种颜色,以表现人物的善恶美丑。绘画也有一定的讲究,女性的发饰及衣饰多以凤、花、草、云等纹样为图案,男性则多用龙、虎、水、云等纹样。人物造型与戏剧人物一样,生、旦、净、丑,角色齐全,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这是其他戏剧难以做到的,因此深受观众喜爱。皮影戏在宋代便已极为盛行,到了明代,北京一带的皮影戏班已达到四五十家。

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最早传入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

公元13世纪,当时的蒙古军营中也演皮影戏,后来皮影戏被随军带到了波斯、土耳其等国。之后,皮影戏又在东南亚各国流传开来。中国皮影戏于18世纪中叶传到了欧洲。1767年,法国传教士把它带回法国,并在巴黎、马赛演出,被称为“中国灯影”,曾轰动一时。后经法国人改造,成为“法兰西灯影”。中国皮影戏为丰富世界艺坛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摘编自《中学生阅读》)

[比较阅读]

主题比较。两文的主题很相似,都选取了富于中国地方特色的戏曲形式。两位作者分别通过对河南戏曲和川北皮影戏的描摹和说明,让我们感受到河南戏曲对当地人民生活和情感的滋养,也让我们了解了中国皮影戏为世界艺坛所作出的独特贡献。

文体比较。两文体裁不同,文一是一篇抒情散文,重在抒写乡韵乡情;文二是一篇说明文,重在说明皮影戏的起源、发展、制作、表演等内容。不同的文体,使两文收到了不同的表达效果。

结构比较。由于文体不同,两文结构也呈现出很大的不同。文一以对河南戏曲的深挚情感为线索,以“热爱戏”开篇,以“乡韵自多情”收笔,首尾呼应,意蕴深远;文二则以介绍皮影戏的特点与独特贡献为主线,从皮影戏的定义说起,以皮影戏的贡献收束,对皮影戏的说明由浅入深,层次清晰。

语言比较。文一多运用排比、对偶、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句式整散结合,语言隽永而富有亲和力,于叙述中浸透着作者的深情,富有美感;文二多运用下定义、列数字、作诠释、分类别、摹状貌等说明方法,语言准确生动,简明易懂,虽是说明性语言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总之,两文虽表现形式不同。但都带读者走进了中国这座充满独特魅力的戏曲大舞台。这里有可爱的乡亲,有多情的乡韵,更有浓浓的乡情。

[阅读训练]

1、如果将“欢愉”、“浓浓乡情”、“善良正直”、“忧愁”4个词分别填入文一第六自然段的空缺处,该怎样安排?

2、为什么说“社会大舞台,人生一台戏”?

3、以下各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①皮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②制成的皮影高的达55厘米,低的仅有10厘米左右。

③皮影戏是一门结合了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的表演形式,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是最早传人西方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

4、文二为什么要讲述汉武帝的爱情故事?

5、两文都提到了“善恶美丑”,含义有何不同?

6、比较两文,有哪些方面皮影戏做到了,而河南戏曲却难以做到?

[参考答案]

1、A忧愁;B欢愉;c善良正直;D浓浓乡情。

2、正是戏曲琼浆的滋养,才使父老乡亲们质朴善良,爱憎分明,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3、①下定义;②列数字;③作诠释。

4、借以说明中国皮影戏有着悠久的历史,说明皮影戏最早的渊源;增强文章的文学性、趣味性。

5、文一中的“善恶美丑”,是指父老乡亲追求的真善美和鞭笞的假恶丑;文二中的“善恶美丑”,指的是戏曲中人物品性的“善恶美丑”。

6、皮影戏表演时,由三五个艺人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和弦乐。表演民间神话、武打、古代故事时,人物可以腾云驾雾,做出各种高难动作。这是皮影戏的独到之处,是其他戏剧包括河南戏曲都难以做到的。

(指导教师/孟繁新)

篇5: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理解戏曲中的脸谱,行当等含义,并通过学戏,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教学重点)

2.学生通过资料的搜集,并能整理资料,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教学难点)

3.欣赏中国戏曲名段,感受戏曲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戏曲的感情。活动准备

1.布置任务:①查找资料或向音乐老师请教,了解中国戏曲的一般知识,如中国戏曲的剧种、剧目、渊源、流派、角色、脸谱,中国戏曲和西方戏剧的区别等。②访问当地剧团专业人士或戏曲爱好者,了解当地有什么戏曲及其特点。③收看中央电视台“梨园风景线”“曲苑杂谈”等栏目或找戏曲磁带、影碟、光盘,听一些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的唱段或念白。把自己喜欢的段子推荐给大家,把精彩的唱词抄在摘抄本上。④向戏曲专业人士或戏曲爱好者学几招或跟着电视、磁带学唱几句。

2.制题。找一盘京剧、一盘黄梅戏磁带,找一些脸谱,收集相关图片。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主义,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分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的风情,如京剧的雍容华贵,昆剧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二.合作探究

(一)听一听,唱一唱 1.欣赏以下戏曲:

(1)京剧《玉堂春·苏三起解》;(2)黄梅戏《天仙配》;(3)越剧《红楼梦·天下掉下林妹妹》;(4)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等。

师简介上述戏曲特点。如:黄梅戏以抒情见长,韵味丰富、优美、动听,其唱腔如行云流水,委婉清新、细腻动人,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歌小调色彩,且通俗易懂,易于普及,深受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欣赏指点:欣赏戏曲可以从人物的角度,从音乐、美术、舞蹈、文学的角度进行。2.请两组同学上台,每组三人。分别播放或范唱一个段子,看谁学唱得最好,由学生举手评出唱得最好的。掌声鼓励,给胜出者一个小礼物。(要唱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3.家乡戏大展台 你的家乡有什么地方戏?请大家推荐一曲。4.刚才大家欣赏了几段优美的戏曲段子,听别人唱得有板有眼、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同学们一定心里痒痒的,也想上台一试身手。现在就请同学们行动起来,在小组内唱一唱,演一演!

(二)戏曲知识比拼台

老师先将大家分成两个队,左边这四列为红队,右边这四列为蓝队,老师当主持人,同学们举手回答问题,每答对一题即可得到一张笑脸,活动结束后评出优胜队!题目示例:

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什么?

1(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中国戏曲)2.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些形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

3.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哪个剧种?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哪个剧种?(昆剧 京剧)

4.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5.我国戏曲采用哪四种艺术手段来表现人物?(唱、做、念、打)6.列举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品。

(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 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7.产生于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的一个剧种是什么?请举一个剧目。(越剧。如《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等)8.京剧“四大名旦”分别是谁?

(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9.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徽班进京献艺,并与湖北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产生了一种以徽调“二簧”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就是京剧。)……

第二课时

(三)脸谱鉴赏(多媒体显示)

一看到涂红画绿的脸谱,你一定会想到戏曲;或者一提到戏曲,你一定会想象到舞台上勾画五彩脸谱、身着各色戏衣的人物形象。脸谱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特征之一。

1.你知道脸谱有哪些类型吗?各代表什么?列举人物说明。

明确:黑脸——表示有正义感,猛智,如张飞;白脸——表示愚蠢奸诈,如曹操;红脸——表示忠勇,如关羽;绿脸、蓝脸——表示草莽英雄。2.赏脸谱识人物:(多媒体显示)

牛魔王 二郎神 孙悟空 曹操 关羽 张飞 3.赏图片辩剧目:(多媒体显示)

白蛇传 红楼梦 闹天宫 穆桂英挂帅 十五贯 红灯记 智取威虎山

(四)说一说,议一议 1.中国戏曲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但现在身处窘境。你认为应该顺其自然让戏曲自生自灭呢?还是极力弘扬传统文化呢?谈谈你的看法。

示例:我认为应该大力弘扬。因为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作为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不能丢掉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2.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和影碟机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的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正在一步步走向衰弱。面对此现象,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请提出至少两条合理的建议。示例:(1)改革戏曲的表现形式和唱词,采用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形式。(2)组织“亲近戏曲”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戏曲。(3)在中小学开设戏曲课,培养青少年的戏曲欣赏能力.2 三.课堂小结

通过品与演,我们发现戏曲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我们愿意去了解它,就能感受到它的魅力。戏曲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戏曲三千,我们仅能取一瓢饮。希望通过这次梨园之行,我们不仅了解中国的戏曲知识,领会它的艺术魅力,更重要的是能让这种艺术在我们这一代得以延续和发扬。

四、练习设计

描写戏曲好听的成语有“余音袅袅,行云流水,清脆悦耳,天籁之音”等,形容戏曲精彩的成语有“精彩绝伦,座无虚席,唱念做打,粉墨登场,锣鼓喧天”等。你还能举出三个来形容戏曲好听和精彩的成语吗? ①描写戏曲好听的成语:。②描写戏曲精彩的成语:。

③从上面所举出的成语中任选三个成语写一段描写戏曲的话。

答案:①示例:余音绕梁,身临其境,三日而不知肉味,感人肺腑,动人心弦,如痴如醉等。②示例:有板有眼,字正腔圆,惟妙惟肖,喜闻乐见,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出神入化等。③示例1:今天我去大剧院看了京剧院年轻演员们的汇报表演,在一场折子戏中,舞台上戏曲演员的表演一丝不苟,他们唱念做打样样精通,惟妙惟肖。青衣身段优美,如行云流水,观众们看得如痴如醉。示例2:演员在舞台上一丝不苟、戏曲表演惟妙惟肖、身段优美如行云流水、观众看戏曲如痴如醉。示例3:戏曲艺术如同高山流水,演员的一招一式都能透出其功底,艺术大师们的表演技艺精湛、出神入化、精彩绝伦,新秀则青出于蓝、后生可畏。

五、教后反思

篇6: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两案

教案·学案·测案

设计:班彩虹修改:杜守海修改时间:2014.03.19课时:两课时

内容: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教材第17课校对定稿:杜守海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

2、学会搜集和整理资料:

3、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戏曲的感情和振兴国粹的责任感

活动重点:

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优秀戏曲。

活动难点

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活动安排:

(一)指导搜集材料

(二)戏曲知识漫谈

(三)戏曲知识竞赛

(四)戏曲演唱比赛

活动过程:

一、谈一谈,说一说

你看过、听过哪些戏,你知道哪些著名演员的名字? 答对一个得1分,多答一个多得1分。

二、查一查,比一比答题规则:听到开始后才可以抢答,否则取消本题答题资格,答对加10分,答错扣5分)

(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是?(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昆剧。)

(3)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4)中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唱、念、做、打。)

(5)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京剧。)

(6)戏剧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法?(手、眼、身、发、步。)

(7)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8)发展于安徽安庆一带的剧种是?(黄梅戏。)

(9)京剧四大名旦是谁?(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

(10)四大徽班是指:(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合春班。)

(11)绿脸代表什么性格的人物?(草莽英雄。)

(12)京剧诞生于什么时候?(清代乾隆时期。)

(13)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后来他们兼收其他地方戏的精华,诞生了被称为“国粹”的剧种是——(京剧)

(14)“阿庆嫂”是哪一部样板戏中的人物?(沙家浜。)

(15)“变脸”是哪一种戏曲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川剧)

(16)戏剧脸谱中的红色代表的是——(代表忠勇,含褒义)

(17)京剧曲目有几出戏连演的,如“失”“空”“斩”,就是表现的三国故事。你能说出它们是指哪三个剧目吗?《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

(18)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表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剿匪的故事。扬子荣烈士的英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请问这部戏改编自作家曲波的哪部长篇小说?《林海雪原》

(19)元杂剧一般分为四个大段落,称为四折。“折”基本上相当于现代话剧的“场”或“幕”。描写发生在西湖边上,充满浪漫色彩的传奇故事的戏曲剧目《白蛇传》,也是由四折戏构成。请问下面哪一折戏不属于《白蛇传》?(D)A、《游湖借伞》 B、《盗仙草》C、《断桥》D、《劈山救母》

(20)《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写贾宝玉向林黛玉称赞“真是好文章!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了呢!”的古代戏曲作品是——(C)A、《窦娥怨》B、《牡丹亭》 C、《西厢记》

三、听一听,唱一唱:在班内演唱自己喜爱的戏曲唱段。最后评出最佳演员,表扬加活动分。

四、议一议,写一写

参看课本146-147页小组讨论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把它写出来,主题积极向上,500字左右。

五、例文参考

家乡的戏曲艺术——越剧

朋友,你一定欣赏过小提琴名由《梁祝》,柔美凄婉的旋律曾经陶醉过多少中外华人。你可知道曲子创作灵感来源于何处?对了,那就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你听,曲子的旋律有越剧的影子。

这就是我家乡的艺术——越剧,具有传统东方文化特色的戏剧。

越剧是一个成熟的剧种,它以其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风格、清新亮丽的曲调,却又不失激情与高亢的特点,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市,越剧的前身是落地唱书。1906年,落地唱书搬上舞台,经历了小歌班、绍兴文戏男班、绍兴文戏女班、女子越剧等几个阶段,从嵊州经绍兴、宁波、杭州到上海,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地方戏曲。

抗日战争期间,部分越剧演员在敌伪统治下的上海演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好戏。1942年越剧改革以后,越剧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戏迅速发展成为适应现代舞台条件的、有较强综合性的剧种。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在几代越剧艺人的努力下,越剧终于赢得广大观众的欢迎,促进了自身的繁荣发展,也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但是,时代在发展变化,到了现在,曾经辉煌的越剧渐渐地沉默下来了。虽然有人极力在挽救越剧,但现实总是残酷的。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新晋梅花奖得主——上海著名越剧演员萧雅来杭州连续举办专场越剧演出,据了解,从4月1日的第一场演出开始,上座率就没有超过5成;而在5成的上座率当中,有90%以上的人是通过各种渠道拿来的赠票。

不管怎么样,越剧的观众越来越少,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当今的越剧危机已经很明显了:一是越剧剧团全面萎缩,现在除上海、江苏、福建和浙江外,其他各省市几乎没有专业越剧团。二是观众群体少,范围窄。越剧观众大多是5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年轻人很少有人问津。三是目前越剧自身剧目老、节奏慢,缺乏改革和创新,一成不变,像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四是政府投入不多、关注少,不重视。

在越剧走向衰落的同时,我仍然欣喜地看见,越剧界人士为振兴家乡艺术执著地奋斗着。他们把现代艺术元素融入越剧表演,用现代舞台、音响、灯光营造现代化的气氛。以吸引年轻一代的观众;剧本的创作也力求创新,如现代越剧《孔乙己》等的上演,的确给越剧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舞台越剧没落的同时,社区里、广场上戏曲演员的表演却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欢迎。这些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越剧,我家乡的艺术,你的将来会是怎样的呢?

我侃京剧

现在的青少年朋友不大喜欢京剧,可我对京剧却十分感兴趣。

我对京剧感兴趣都是受了爷爷奶奶的影响。他们酷爱京剧,只要电视里有京剧节目,如《九州戏苑》之类的,他们总是要看的。久而久之,我也受到感染。我发现,京剧中有许多传统文化的精华。

可说实在的,我对京剧知之甚少,只知道京剧讲究的是“唱念做打”,只知道京剧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我常常把“正旦”和“花旦”混为一谈,甚至有时统称她们为“小旦”。完整的戏我只看过三部:《秦香莲》、《九江口》、《九道本》。现在文艺节目或是综艺晚会中所演出的京剧,大多是名剧名段,像这样的小段落我倒是看了不少。比较喜欢的是《锁麟囊》中“春秋亭外”一段,《徐策跑城》中“湛湛青天”一段,《玉堂春》中“苏三离了洪洞县”一段。

有人认为京剧节奏慢,听着不耐烦。其实不然,京剧节奏感强,速度有快有慢,但这都是根据剧情而定的。快,快得让你听都来不及听,还没弄明白是什么意思,它已经唱过去了。像《秦香莲》中“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一段,速度多快啊!如果电视机屏幕上不打字幕的话,那是根本听不清的。为什么这样快呢?就是为了表达包公愤怒的感情和急于让陈世美认下秦香莲的迫切心情。慢,慢得能一个字拖半分钟的音。像《贵妃醉酒》中杨贵妃的唱词多慢啊,这是为了体现杨贵妃那雍容华贵的气质和失落的心情。

总之,京剧艺术极富魅力,只要细细鉴赏,就能发现无穷无尽的妙处来。我会继续看京剧、研究京剧,也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朋友理解京剧,喜爱京剧。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

教案·学案·测案

设计:班彩虹修改:杜守海修改时间:2014.03.19课时:两课时

内容: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教材第17课校对定稿:杜守海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知识

2、学会搜集和整理资料

3、培养学生热爱中国戏曲的感情和振兴国粹的责任感

活动重点:

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优秀戏曲。

活动难点

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活动安排:

(一)指导搜集材料

(二)戏曲知识漫谈

(三)戏曲知识竞赛

(四)戏曲演唱比赛

活动过程:

一、谈一谈,说一说

你看过、听过哪些戏,你知道哪些著名演员的名字?答对一个得1分,多答一个多得1分。

二、查一查,比一比答题规则:听到开始后才可以抢答,否则取消本题答题资格,答对加10分,答错扣5分)

(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是?()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

(3)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

(4)中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

(5)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

(6)戏剧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法?()

(7)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

(8)发展于安徽安庆一带的剧种是?()

(9)京剧四大名旦是谁?()

(10)四大徽班是指:()

(11)绿脸代表什么性格的人物?()

(12)京剧诞生于什么时候?()

(13)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后来他们兼收其他地方戏的精华,诞生了被称为“国粹”的剧种是——()

(14)“阿庆嫂”是哪一部样板戏中的人物?()

(15)“变脸”是哪一种戏曲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

(16)戏剧脸谱中的红色代表的是——()

(17)京剧曲目有几出戏连演的,如“失”“空”“斩”,就是表现的三国故事。你能说出它们

是指哪三个剧目吗?()

(18)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表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剿匪的故事。扬子荣烈士的英雄形象早已家喻户晓,请问这部戏改编自作家曲波的哪部长篇小说?()

(19)元杂剧一般分为四个大段落,称为四折。“折”基本上相当于现代话剧的“场”或“幕”。描写发生在西湖边上,充满浪漫色彩的传奇故事的戏曲剧目《白蛇传》,也是由四折戏构成。请问下面哪一折戏不属于《白蛇传》?()

A、《游湖借伞》 B、《盗仙草》C、《断桥》D、《劈山救母》

(20)《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写贾宝()

A、《窦娥怨》B、《牡丹亭》 C、《西厢记》

三、听一听,唱一唱:在班内演唱自己喜爱的戏曲唱段。最后评出最佳演员,表扬加活动分。

四、议一议,写一写

参看课本146-147页

三、议一议,写一写,小组讨论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把它写出来,主题积极向上,500字左右。

五、例文参考

家乡的戏曲艺术——越剧

朋友,你一定欣赏过小提琴名由《梁祝》,柔美凄婉的旋律曾经陶醉过多少中外华人。你可知道曲子创作灵感来源于何处?对了,那就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你听,曲子的旋律有越剧的影子。

这就是我家乡的艺术——越剧,具有传统东方文化特色的戏剧。

越剧是一个成熟的剧种,它以其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风格、清新亮丽的曲调,却又不失激情与高亢的特点,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

越剧发源于浙江嵊州市,越剧的前身是落地唱书。1906年,落地唱书搬上舞台,经历了小歌班、绍兴文戏男班、绍兴文戏女班、女子越剧等几个阶段,从嵊州经绍兴、宁波、杭州到上海,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地方戏曲。

抗日战争期间,部分越剧演员在敌伪统治下的上海演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好戏。1942年越剧改革以后,越剧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小戏迅速发展成为适应现代舞台条件的、有较强综合性的剧种。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在几代越剧艺人的努力下,越剧终于赢得广大观众的欢迎,促进了自身的繁荣发展,也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

但是,时代在发展变化,到了现在,曾经辉煌的越剧渐渐地沉默下来了。虽然有人极力在挽救越剧,但现实总是残酷的。这里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新晋梅花奖得主——上海著名越剧演员萧雅来杭州连续举办专场越剧演出,据了解,从4月1日的第一场演出开始,上座率就没有超过5成;而在5成的上座率当中,有90%以上的人是通过各种渠道拿来的赠票。

不管怎么样,越剧的观众越来越少,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当今的越剧危机已经很明显了:一是越剧剧团全面萎缩,现在除上海、江苏、福建和浙江外,其他各省市几乎没有专业越剧团。二是观众群体少,范围窄。越剧观众大多是5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年轻人很少有人问津。三是目前越剧自身剧目老、节奏慢,缺乏改革和创新,一成不变,像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四是政府投入不多、关注少,不重视。

在越剧走向衰落的同时,我仍然欣喜地看见,越剧界人士为振兴家乡艺术执著地奋斗着。他们把现代艺术元素融入越剧表演,用现代舞台、音响、灯光营造现代化的气氛。以吸引年轻一代的观众;剧本的创作也力求创新,如现代越剧《孔乙己》等的上演,的确给越剧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舞台越剧没落的同时,社区里、广场上戏曲演员的表演却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欢迎。这些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篇7: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案

课型介绍:

《戏曲大舞台》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理念: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被称为我国的民族瑰宝。但随着时间的流逝,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和孩子只对流行歌曲产生兴趣而对我们的民族瑰宝知之甚少,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结合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开展了一堂戏曲实践课。当然,农村学生素质条件相对较弱,活动力求简单易行,便于操作。活动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知识,鉴赏中国戏曲。

(2)以了解、欣赏中国戏曲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2.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生能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并能整理资料。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出发,我把“搜集并整理资料,了解中国戏曲知识”作为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活动中,既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活动感受,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思维水平的有限,所以我把本课的了解、欣赏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作为教学难点。活动过程:

一、指导搜集材料(课前)

1、戏曲的相关知识:主要特点、几个主要戏曲剧种简介、京剧脸谱等。

2、戏曲名段欣赏。

3、初步了解戏曲脸谱。

二、了解并欣赏中国戏曲

1、快速复习、展示课前预习情况

2、了解、欣赏戏剧: ①昆剧—中国戏曲之母

昆剧亦称昆曲,产生于明代嘉靖、隆庆年间的江苏昆山,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我国现存历史较长的地方剧种,几乎都受过昆剧艺术的影响,因此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欣赏昆剧名段《牡丹亭》 ②京剧—东方“歌剧”

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它被称作“东方歌剧”,是因为它和歌剧都是集歌唱、舞蹈、音乐、美术、文学等为一体 的特殊戏剧形式。

欣赏京剧名段《贵妃醉酒》 ③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

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带。它是由民间的山歌小调发展而成的,因此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欣赏黄梅戏名段《女驸马》

3、从《说唱脸谱》中感受中国戏曲魅力。

4、欣赏并学唱豫剧名段《花木兰》,激发学生对舞台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三、讨论:中国戏曲该何去何从?

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祖辈传下来的精粹,戏曲是一本书,它展示着多彩的社会生活,戏曲是一首诗,它蕴蓄着人们丰富的情感世界。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以及电影、电视和网络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生活中占绝对主要的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正一步步走向衰落。甚至有许多地方戏剧团陷于窘迫的境地,难于维持生计,现在纷纷关门或转向;戏迷过去到处都是,现在越来越少。

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请你为振兴中国传统戏曲献计、进言。(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完成写作)

四、总结:

篇8: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教案

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因此,WebQuest是一种以网络探究为取向的学习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学生活动的内容往往都是围绕某个主题进行的,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

探究式教学法是在教师的启发下,为学生提供充分自我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独立自我和合作交流,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2 教学分析

2.1课程标准分析

《戏曲大舞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内容。课程标准中对综合性学习的解释是:“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由课标的解释我们知道综合性学习不能只是语文知识的学习,也不能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我们根据课标的要求设计了WebQuest的探究式教学案例。

2.2学习者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习者思想活跃,对探究性知识有浓厚兴趣,具备了基本的信息搜集能力,愿意在教师和同学之间展示自己的能力,由于学习者具有以上特点,在七年级学生中能够开展WebQuest探究教学,但是由于学生对戏曲知识的了解较少,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资料支持和适当指导。

2.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能力:了解中国戏曲基本知识,了解流派的划分,能够区别典型流派的各种角色,能够说出典型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代表曲目,能够用自己的话初步分析戏曲唱词的优美之处。

过程与方法:以网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借助网络资源自主学习能力;异质分组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习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2.4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

本课程使用的主要教学媒体是计算机教室。

2.5教学评价设计

在参考相关评价表的基础上制定评价量规,为教师和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该评价表可用于自评、互评和他评。

3 教学活动过程

3.1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历史悠久,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800多年不断地丰富、更新与发展,才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戏曲讲究唱、做、念、打,富于舞蹈性,有很高的艺术性。戏曲有360多种的剧种,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教师展示戏曲剧照,播放京剧视频片段《贵妃醉酒》和黄梅戏片段《女驸马-谁料皇榜中状元》,给予学生丰富的视听感受,带领学生走入瑰丽的戏曲天地中。

3.2学生领取探究任务

戏曲有众多的流派,在这节课中我们重点了解戏曲中的京剧、昆曲、黄梅戏和秦腔这4种。4-5名学生根据上述剧种的划分结成小组,每个小组依据下面提出的具体问题做一个PPT演示文稿并进行报告。 (1) 了解所选剧种的起源; (2) 说出该剧种的特点以及该剧种主要流行于哪些地区; (3) 能够区别所选剧种中的各种角色; (4) 找出一到两个剧种代表人物和代表曲目; (5) 挑出你认为的精彩唱词,并说出该唱词优美在何处; (6) 尝试模仿一小段曲目。

3.3学生探究过程

3.3.1小组分工、明确任务

按照异质分组的原则分出小组,每个小组选出组长,组内成员需要明确分工,如:收集文字资料、收集图片资料、整理排版资料、发言报告等。

3.3.2学生收集资料、协作交流、汇总资料、制作作品

(1)各组借助老师提供的相关资源网址查找资料。

(2)分类整理收集的资料。围绕任务广泛、全面的收集资料,遇到困难可以求助老师或者同学,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如:报纸、杂志、图书等收集资料。

(3)小组讨论、筛选信息,提炼出本组观点。

(4)小组整理信息,得出结论,制作小组汇报用的PPT演示文稿。

3.3.3完成作业、提交作品,师生点评

各小组将完成的PPT演示文稿向全班汇报,老师与学生进行点评,教师进行总结。

3.4探究过程中学生会用到资源

请参考以下网址,查找你需要的资料,请不要在无关信息上逗留,导致信息迷航。

京剧名段欣赏:

《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玉堂春》。

时代国粹———中国京剧网http://www.shidaiguo-cui.com

中国京剧艺术网http://www.jingjuok.com

中国京剧网http://www.jingju.cn

(1)京剧:http://www.jingjuok.com/

京剧脸谱:http://www.lmstamp.com/D.htm

京剧的艺术家简介

(2)昆剧。http://baike.baidu.com/view/7915.html?wtp=tt

昆剧脸谱:http://ywsl.com/bbs/bbsshow.aspx?id=6786

昆剧的发展史:http://baike.baidu.com/view/960119.htm

昆剧的特点:http://www.tushucheng.com/read/zhongguoxiquwenhua/253297.html

昆剧艺术家简介

蔡正仁:http://baike.baidu.com/view/280926.html

孔爱萍:http://baike.baidu.com/view/1398411.html

计镇华:http://baike.baidu.com/view/804488.html

(3)黄梅戏。http://www.ah.xinhuanet.com/hmx/

黄梅戏相关图片:http://ent.sina.com.cn/j/2009-07-16/20072613696.shtml

黄梅戏的发展史、特点:http://baike.baidu.com/view/3423.html?tp=0_00

黄梅戏艺术家简介

马兰:http://baike.baidu.com/view/28040.html

韩再芬:http://baike.baidu.com/view/28134.html

(4)秦腔。http://baike.baidu.com/view/851461.htm?fr=ala0

http://www.qinqiang.com/

秦腔的发展、特点

秦腔艺术家简介

李东锋:http://baike.baidu.com/view/1706061.html

马友仙:http://baike.baidu.com/view/319760.htm

3.5评价

评价由个人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3个部分组成。个人评价和小组评价都划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进行评价可以在这3个等级中选择具体的分数。小组评价是小组成员对小组内部其他成员的评价。

教师评价是教师结合资料的收集、内容的分析、成果展示、报告设计、团队协作这几个大的方面点评学生表现和小组表现。

4 教学反思

在本课中学生对学习任务完成得比较顺利,究其原因是在教学设计中提供了脚手架性质的网址资源,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查找需要的资料;在教学设计中制定了明确的任务,防止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偏航;异质分组的方式让小组的成员相互协作,能力互补,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小组任务。

由本课的教学可知,每个小组最终做出了符合要求的、丰富多彩的PPT成果。采用WebQuest教学法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是一名研究者、探索者,WebQuest探究教学法提供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的平台。在评价环节采用多元化、多维度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加关注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和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教师评价学生和学生之间互相评价都是一个交流的过程,在平等的交流中营造出和谐、民主、生动的课堂教学氛围。

5 结束语

在这堂课中,各位同学都表现都很好,能够积极参与到小组的任务中去,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够相互协作,资源共享,多交流、多探讨,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上一篇:XX公司押运员生产操作规程下一篇:生产车间安全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