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加坡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及启示论文

2024-07-26

探析新加坡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及启示论文(共9篇)

篇1:探析新加坡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及启示论文

探析新加坡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及启示论文

新加坡的高等医学教育主要由政府根据医院的人力需求,严格制定招生计划。其中临床医学的本科教育主要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进行。两所学校在教学上总体采用西方医科大学目前常用的教学组织方式,但也各具特色,其中有一些好的做法值得思考和借鉴

一、新加坡国立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隶属于杨潞龄医学院(YongLooLinSchoolofMedicine),学制为5年,年招生规模约300人左右,毕业可获国立大学医学学士学位或医学学士荣誉学位(成绩优异者)。

(一)培养目标

1.坚实可靠的医学知识。2.提供高质量的患者照顾。3.基于实践的持续学习和提高能力。4.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交流技巧。5.高标准的专业素养。6.系统性执行力。

(二)课程设置:五年培养期分为两个部分

1.医学基础教学期:第一、二学年,在医学院内进行。完成医学基础知识、交流技巧、基本体检技能的学习,教学内容按运动骨骼、血液、呼吸、心血管、肾脏、体液和电解质7大系统组织,在第一学年学习7大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第二学年学习异常结构和功能。

2.临床教学期:第三至第五学年,在合作医院内进行。除了学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推理外,按常见疾病的分类学习临床各专科内容。

(三)教学安排

每学年2学期,每学期16周,授课时间约13周,每学期4~5门课程,每周不超过20学时。一般每周有2学时的基础技能训练和2~4学时的技能自由练习。(见表1)

1.实行学分管理制度。课程分为主修和辅修两大类,除表1内容为主修外,还有知识面很广的辅修课程,学生可自由选择。主修范围内有单独课程或课程模块两种形式。在整个培养期间,不再安排计算机、语言、体育等公共课程。在校参加体育活动频率和成绩作为日常表现的一个考核内容。

2.临床实践。学生自进校起即开始接触临床工作,但内容和要求在每学年有所侧重。从第一学年开始每学期会有1~2周集中医疗工作体验,低年级去康复医院、社区医院等,主要体验与病人的交流以及如何能更好地照顾病人,高年级根据课程内容参与专科实践,第五学年会有连续9周的实习。

(四)教学方法

有少量的大课,大部分课程教学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课前给予大量学习材料,讨论课每班20人左右进行。每学期都有2~3门课是完整采用PBL教学法进行上课,其余课程也会选择性采用该教学方法。学习过程中团队学习方法使用很普遍,大部分学习任务以小组形式完成。沟通的训练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各学年有不同的侧重,如接诊、问诊、术前术后谈话、检查谈话、病情沟通等,以及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不同种族的沟通方式等。

二、南洋理工大学

南洋理工大学与国家保健集团、伦敦帝国大学联合成立“李光前医学院”,开设有临床医学专业,目前招生规模约50~60人/年。学制5年,毕业可获得南洋理工大学及伦敦帝国大学双学位或双方荣誉学位。毕业后必须为新加坡服务5年。

(一)培养目标

1.能从事医疗工作,特别是慢病管理和社区医疗工作。2.具有高科技高触感的人。3.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4.可以进行科技的应用。

(二)课程设置

1.医学基础教学期:指第一、二学年,在医学院内进行,完成医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沟通交流的学习,教学内容按系统组织教学,强调科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相关性。第一学年开始进行无菌、缝合、插管等基本技术和沟通交流训练。开始接触慢性病人,并要求完成持续2年的联系和陪同就医。

2.临床教学期:指第三至第五学年,在合作医院内进行,学习临床各专科内容,与国大医学院设置方式相似。此外还要完成为期6周的学术项目。临床教学内容中突出了康复医学和社区医学。(见表2)

(三)时间安排

每学年2学期,每学期16周,授课时间约13周,每周不超过20学时。第一、二学年用于技能训练时间约30学时/年,用语沟通交流训练时间约10学时/年,慢性病人的管理在课余完成。其余类似于国立大学。

(四)教学方法

1.翻转课堂:知识学习全部采取翻转课堂方式进行。由李光前医学院(40%)和伦敦帝国大学(占60%)共同提供教学视频和其他教学资源,学生通过ipad进行学习,校本教师组织讨论课和技能训练。

2.模拟训练:沟通交流的训练采用标准化病人进行。医疗操作在模型上训练。解剖学内容的教学中不再使用尸体,而全部用塑化标本代替。

3.TBL、PBL: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以小组为基本学习单元,PBL广泛体现教学内容的设计上。

三、新加坡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特点及启示

(一)基础医学知识教学以系统为单元进行综合

两所学校在医学基础部分均采用系统为单元的知识组织方式,但课程综合的方式各不同,国大按照“正常”和“异常”两个层面将相关学科进行综合,按学科教学和系统教学两种知识整合方式。南大是将整个基础医学部分完全按照系统的概念进行综合,没有横向正常和异常两个层面的划分,综合的力度更大,知识的衔接较好,但学生学习难度较大。这种知识整合的方式较国内目前主流的学科分类式来说,理论知识被灵活运用到了实际的工作情景之中,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会更好,有利于形成探索式的學习方式,对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临床思维方式的训练更加到位。

(二)早接触、多接触临床的训练模式

两所学校都采取不同方式,在学生进校的早期即安排接触临床工作及病人,并注意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知识储备去设计合适的临床接触内容,而不是单纯的到各科室去看看,如杨潞龄医学院针对临床常见疾病诊治,李光前医学院主要是针对社区、慢性疾病管理进行了解。早接触、多接触临床能增强学生的职业感受,可以培养学生与医患进行沟通的能力,使学生尽早建立临床思维方式、加深对疾病的体验,还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在新加坡“少教多学”教育理念的号召下,教育界大力减少课时,学生和老师拥有了大量自由学习、沟通交流、个性辅导的时间。学校提供了双学位、双主修、副修、选修等灵活的课程组合方式,并要求有较大比例的课程应在专业之外。如南洋理工大学人文类45%学分、理工类30%学分应在专业之外。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自行设计课程组合,选择自由度大。此时,在减少课时的基础上还要提升教学效果,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成了关键。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包括沟通交流、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能力。该国大学从21世纪初开始,积极研究和推行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以小组为基础的学习、“翻转式”学习、合作学习、使用互联网学习等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将接受知识变为探索知识,通过大量的小组协同、课堂讨论、项目研究使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为提高,本科学生主动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同时,除保留少量大教室以外,小教室全部改成了适合小组学习、展示分享的.新型教室,并完善了信息化教学的装备。随着教室布局的改变,为多种教学方法的开展提供了保证。学生在课前会有大量的自我学习或团队学习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终身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大量病例分析和知识讨论也进一步活跃了学生思维,加强了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对沟通交流能力的高度重视

两所学校都表现出对学生沟通交流能力的高度重视,在整个培养期间,利用营造高度模拟的环境,针对医疗工作中的各种场景训练沟通内容和技巧。利用接触临床的时机,进行较长时期的病人跟踪管理,让医学生深入了解患者的需求,体会患者的痛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再进一步根据不同病人的问诊、不同手术、不同检查的谈话内容、谈话方式和程度等,将交流沟通与具体医疗工作相结合,保证了医疗语言的规范性,是很科学、实用的教学内容。我国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学生在实习前能接触临床的机会不多,有限的机会几乎都用于疾病知识的学习,缺乏潜移默化对医德、仁心的培养过程。部分院校在小范围内开设了“沟通交流”类课程,但也没有与严谨的医疗环节结合起来,只是一些通识性的、礼貌性的用语方式和技巧,在实际工作中用处并不大。

篇2:探析新加坡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及启示论文

新加坡“面向21世纪教师教育模式”的建构及启示

作者:张晓琳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7期

[摘要]新加坡“面向21世纪教师教育模式”,以“3-3-3蓝图”为战略目标,在战略实施中保持三维伙伴关系,强调以21世纪的学生为工作核心,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并及时进行反思和调整,使整个模式处于动态发展中,密切顺应时代要求,培养一流的教师。这些对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关键词]教师教育 新加坡 面向21世纪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007-01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提出了一份“新加坡面向21世纪教师教育模式”的报告,指明了2007~2012年的教师教育战略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提出一整套面向21世纪的教师教育模式。

一、“面向21世纪教师教育模式”简介

(一)战略目标

“3-3-3蓝图”是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2007年提出的面向21世纪教师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三个“3”分别代表3个支柱:满足参与方(包括教育部、国立教育学院、各级各类学校中的教育决策人员、教育研究人员和教育实践中的有关人员等)的需要,赢得国际认可,影响国际教育同仁;3个核心战略领域:教学、研究和法人支持;3个保证成功的因素:责任、卓越和关系,即参与方各有分工、各司其职,追求高质量,形成互利互惠的伙伴关系。

(二)战略实施

保持独特的三维(国立教育学院、教育部和学校)伙伴关系;国立教育学院在教育部政策的保障下,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支持配合下,采用“以课堂为基础的课程,以学校为基础的实践”的,以大学为依托的教师教育模式,通过师范生在课堂和学校中学习、实习、实践和体验,促进师范生从大学校园学习向各级各类学校课堂教学的转变。

强调以21世纪的学生为工作核心。21世纪的教育必须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教师教育必须确保教师提供的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在语言、数学、情感和勤奋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能够在早期发展良知;必须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行动和学术潜力,掌握必要的技能,学会独立;在确立人生理想和目标时,学生应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合作;帮助学生实现学术、政府和社会的期望。

不断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在过去的岗前教师教育的课程系统模式,即“理论—实践课程系统”的基础上,要求规范教师学历、学位制度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构建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要求教师加强学科教学知识,加强对所教学科的本质的理解,加强使学生获得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加强对课程设计、提问和反馈的基本原则的哲学理解,等等。

(三)反思调整

“面向21世纪教师教育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教育前景进行必要的反思和调整,调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教师应具备三种价值观: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身份认同感、服务于专业和社会。教师应具备专业的教师技能:专业实践能力、领导和管理能力、个人效力。

教师应加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反思、行动研究、学校合作式导师、体验式学习、以学校为基础的研究、短期调任、实习、见习,以及将课堂搬进大学中的咨询项目等等都是加强理论和实践联系的途径。

二、启示

新加坡“面向21世纪教师教育模式”是顺应时代要求而提出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计划,尽管该计划的实施还在进行中,各参与方还在试行、反思、调整,还存在许多需要商榷和改进的地方,但它仍能给我国的教师教育提供一些启示。

新加坡这一模式的最大亮点在于它不是一个纯理论的大政方针、宏观路线的制定,而是根据战略目标的要求详细阐述了其战略实施,实施有必须围绕的中心,也有各参与方的职权关系,更有具体方法的举例和论证,这就避免了政策空洞,让执行者不知所措,进而容易曲解原意的通病。

另外,在实施到中期时,主要责任方,即国立教育学院勇敢地提出应该及时暂停计划的实施,进行反思和调整,及时发现并纠正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保证计划能尽可能圆满地达到目标。

最后,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不足也是我国教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提出的相应途径,积极探索开发出既有坚实理论基础又有娴熟实践本领的专业型教师。

教师教育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永远不会完结。随着新加坡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教育也将不断发展。新加坡是一个人口资源有限、自然资源贫乏的小岛国。它要在世界经济中立于不败

之地,就必须能向世界提供一流的技术和一流的服务。提供这一切都必须靠一流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则依赖高素质的教师,所以教师教育的发展就是这一切发展的关键。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振兴国家的惟一正确的道路。“科教兴国”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以提高我国教育的总体水平。新加坡经验对我们的启示意义正在于此。

【参考文献】

篇3:探析新加坡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及启示论文

1986年至今, 医学博士的培养模式基本遵循上述指导内容。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医学学士或硕士走出国门, 在国外继续深造取得学位, 也有越来越多的在国外学成归国的医学博士投身到祖国的医学博士的培养事业当中。

延边大学属“211”高校, 延边大学医学院自1997开始招收医学博士研究生。由于我校地理位置属东北亚地区, 与韩国与日本较近, 而且学生中朝鲜语为母语的学生及第一外语选修日语的学生较多, 因此, 在硕士至博士阶段到韩国与日本留学或访学的学生甚多。本文通过研究比较中、日、韩, 三国的医学博士培养模式, 欲对进一步完善现行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有所启示。

一、医学博士研究生的学制比较

我国医学学制有3、5、6、7、8年5种, 是世界上学制层次最多的国家, 其中本科5年制是最常见一种, 我国目前博士培养体系有两个模式, 一是8年制硕博连读, 二是传统的5+3+3年制。在日本读医学学士学位需要6年时间, 相当于我国的本硕连读, 年满2年的临床实习后方可报考博士研究生, 博士学位需要4年时间, 获学士学位后直接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韩国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培养系统与美国较相似。学士4年制, 硕士2年制, 博士至少3年, 或硕博连读。大学本科毕业后, 有两年临床工作经验后, 方可报考大学院, 即研究生院。相比较而言, 中国培养医学博士时间, 与日、韩相差不多。但博士研究生毕业的年限中国基本定在三年或四年, 而日、韩只设最少年限,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韩国与日本的医学博士毕业生因答辩能通过而延期毕业现象很正常, 这是提高博士生水平的硬性手段, 因此、在中国的一些医科大学目前也对一些博士毕业生给予延期毕业处理。

二、医学博士研究生的准入

我国医学博士研究生, 需要参加医学基础课的考试与专业考试以及外语考试。通过考试成绩择优选拔后, 再进行面试而最终录取。日、韩的博士生录取过程中, 主要看英语成绩及硕士阶段成绩单, 而且与中国有所不同的是, 不管是韩国还是日本, 如果有相关人士或大学校长的推荐信, 将提高被录取的机会。准入制度的不同, 直接影响了学士期间最后阶段临床实习的质量。大部分中国医科大学本科生, 为报考硕士研究生, 在本科5年级上学期开始, 投入实习的时间准备考试, 对临床技能的学习有所忽略。而相比之下, 日、韩的硕博生报考后, 只看学生在大学或硕士期间的学习成绩与提前考完的英语成绩, 因此, 学生在临床上实习时不必为考试做准备。因中国医学博士报考压力与日韩更严峻, 故只能以考试的方法, 对报考考生进行选拔, 这是斟基于中国实情的方法。

三、医学博士生培养途径的比较。

在日本、博士生进入科室后, 先轮转半年, 通过双向选择的原则确定自己的专业。半年轮转期结束后进入科室, 在高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与之不同, 中国与韩国在报考时, 直接填写申报专业, 并进行单一导师制。在中国, 医学博士生在开学第一年进行集中授课。需要选修一些专业课与公共课, 在第二年开始, 着力培养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在攻博博士期间一直由自己的导师负责培养。相比较日本的双向选择体系更为人性化, 经过轮转, 学生对科研体系有所了解, 对各专业有所了解后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及专业将大大提高学生在以后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四、医学博士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

我国的医学博士生毕业时必须完成具有开拓性、先进性、理论与实践价值的博士学位论文, 由研究生院组织, 在规定时间内将论文稿发给国内知名教授进行双盲性盲审, 经盲审合格后由博士研究生向研究生院提交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书, 择期进行答辩, 后由答辩委员会批准授予博士学位。另外, 各高校医学博士学位授予对论文发表各有要求。其中“211”高校均要求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日本及韩国医学博士答辩分初审和终审。初审评审组由非本科室的相关资深教授和专家组成, 约4-5人, 多数博士生可以顺利进入终审。终审评审组的组员与初审相同, 不同的是本研究室的教授参加进来, 并担任评审组长, 能够进入终审的博士生多数可顺利毕业。

篇4:探析新加坡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及启示论文

一、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

新加坡在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独立以来,由于缺乏自然资源,因而非常重视人力资源的发展,并将人力资源的开发紧密的与经济发展的需求联系起来,在不断改革完善教育制度的同时,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完善分流教育模式,突出职业教育服务于经济发展的目标

新加坡曾是英国的殖民地,因而其教育模式主要仿效英国,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之前,须通过普通和高级程度的学历评审,而且较英国教育更重视和依赖分流和各个教育阶段的考试。首先在小学四年级时根据成绩优劣作硬性分流,分为三个语言组别,到小学六年级再通过“小学离校考试”将学生分流进入普通(学术/工艺)班和特别/快捷(学术)班;四年后快捷与特别班的学生可以直接参加普通程度普通教育文凭考试,而普通班学生只能参加级别稍逊的一般程度普通教育文凭考试,少数成绩优异者可以增加一年修习期,再参加普通程度普通教育文凭考试,但大部分一般程度学生将会进入职业教育,如工业教育学院和学徒训练中心。

在这种不断分流的教育模式下,新加坡明确的介定了职业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目标,就是为新加坡的经济和将来转型时提供充足的人才。对于缺乏自然资源的城市国家来说,人才是维持经济增长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而新加坡的职业教育往往综合了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企业的需要,通过对社会力量和教育体系的协调与控制,达到培训成果和经济需要的一致。

(二)职业教育机构随着不同阶段的需要进行体制改革

20世纪60年代,由于新加坡对半技术和基层劳工的需求不断扩大,在1968年成立了全国工业训练理事会和技术训练局,前者监督和协调各部门工业教育的实拖,后者在职业技术教育协调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策划和推行陵术教育与工业训练计划,包括学徒训练计划。

1973年技术训练局改组为工业训练局,专门训练基层技术人员,而成人教育局则由当初扫盲和提高成人素质转为承担职业训练的任务。

1979年,成人教育局和工业训练局合并为职业与工业训练局,统筹、协调和推动职业教育和技术训练的各项计划,以符合新加坡生产高增值、高技术和资本密集产品的需要,预备新加坡的经济转型,对劳动力由“量的需求”变成“质的要求”。

1992年,成立了直属于教育部的工艺教育学院,以接替职业与工业训练局的工作。工艺教育学院的理事会由政府、工会和企业界的三方代表组成,而且非常重视工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工艺教育学院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调整和重新制定发展计划,1996年该学院开始推行“工艺教育学院2000计划”,重整课程,加强各所工业学院的联系等;到2000年,面对知识为奉经济带来的转变,又推出了“工艺教育学院之突破”的策略性蓝图,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远景、各阶段的目标、策略和方案都作了详细的规划。

(三)强调职业教育的社会合作

职业教育要充分发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作用,离不开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新加坡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非常强调社会合作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而政府都会积极的参与到职业教育的规划与发展中来。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是由贸易与工业部根据经济发展的远景目标负责规划的,该部门在进行职业教育规划时,非常重视与企业的沟通,在了解了工商业对人力需求的意见后,还会参考一些学术界的意见。贸易与工业部在做出发展规划后,将由经济发展委员会指导专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做出相应调整,而专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是工商业政策与培训系统联系的纽带,负责新加坡人力发展与培训系统等计划的协调工作。该委员会由贸易工业部、教育部、新加坡国立大学、全国职工总会的代表、经济发展委员会、公共服务委员会和国家工资局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因而其在预测劳动力供求数量、工业需要、离校生的数量,为各职业教育机构设定长远的招生目标时能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意见,做出最为合理适当的规划。

具体负责执行职业教育的工艺教育学院在日常运作中同样非常重视企业。该学院的理事会由政府、工会和企业界的三方代表组成,其中企业代表会参与制定学院认可课程的技能水平、确认课程的内容和技能水平的证明事宜,而且该学院的高层每年都会安排定期探访企业,直接了解行业现时和将来的发展。而在院校的层面上,师生都会有充足的机会参与公司的计划,而且这些计划大多都是改良现时工业应用或发展新的应用操作。

(四)灵活的学科与课程设置

工艺教育学院在不断调整发展计划之外,还会根据政府的职业教育政策和措施,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指导方向,灵活地开办各种新学科,并删除一些属于夕阳工业技术的课程。工艺教育学院属中学以后教育,目前共有二十八个全日制课程,分为商业和服务业、工程和工艺技术三类,提供二级国家工艺证书、工业技术员证书、商业学证书和办公室技能证书四种资历。灵活的学科与课程设置可以根据经济发展和工商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因而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一直都能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并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主要问题

由于新加坡的职业教育目标明确,就是服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提供充足的技术人员。为此,从小学就开始进行精英分流,这种模式对于促进经济的确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导致其他教育目标和策略备受忽略,其最直接、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导致了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分离。从新加坡的层层分流教育模式来看,进入职业教育系统的大多是考试制度的失败者,与工艺教育学院直接衔接的普通(工艺)班学生,在小学离校考试中表现较差,被认为适合职业教育,而完成普通程度普通教育文凭试后进入工艺教育学院的学生则多是未能升读高等教育院校的学生,而工艺教育学院又往往成为了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终点,除了可报读理工学院外,不能直接升读大学,这样工艺教育学院的学生最终只能以就业为出路。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并没有考虑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在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技术人员的同时,忽视其他的教育目标,没有为参加职业教育的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特别是进一步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三、对我国加强职业教育的启示

近年来,特别是在我国加入 WTO以后,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各种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需求迅速增加,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个经济转型和迅速发展的国家,新加坡发展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及问题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

新加坡在发展职业过程中,一直都非常强调职业教育应服务于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职业教育来保证和推动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发展职业教育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并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责任在于地方。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差异很大,因而在对职业教育进行规划时,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在沿海地区,鼓励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教育与培训的重点应由学校转向企业;在内地,则在逐步完善全日制职业技术学校和培训的基础上,动员全社会力量办学,并尽可能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以建立实用性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本国本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此外,在职业教育的课程与学科设置中,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地进行调整,增加新的技术课程,删除一些已经过时的技术课程。

(二)加强政府的指导和参与,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是在国务院统筹领导下,实行部门分工分层次管理的体制。中等职业教育由教育部职成教司管理,高等职业教育由教育部高教司管理。这种管理体制责任明确,层次分明,却不利于职业教育统筹安排与规划,不利于各层次职业教育的上下衔接,也不利于职业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高职归高教部门管理,往往会受到普通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影响,使高职偏离培养高级实用性技术人才的轨道,并且高教部门往往容易把重点力量放在普通高教上,对高职关注不够。尽管2002年教育部已将五年制高职的综合管理职能调整到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并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采取相应的管理体制,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目前并没有完全理顺,真正的管理权还没有移交到职教管理部门,常常出现两个部门交叉管理的现象。为此,有必要借鉴新加坡的成功经验,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制定明确的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三)加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合作

篇5: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及启示

一、教育分流制度概况

1.起因

新加坡是一个有着140余年殖民地历史的多元种族国家, 有华族、马来族、印度族等, 语言习惯为“英语+母语”的“双语”制。建国初期, 政府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在相同时间内完成相同的课程, 参加同样的升学考试。受早期语言习惯等影响, 小学辍学率一度达到11%, 中学达到19%, 还引发了诸多家庭和社会问题。政府不得不推行一种新的教育制度——从小学阶段开始, 根据学生的成绩和能力对学生实行分流教育。

教育分流制度的实质是在承认学生差异、鼓励学生成才的前提下实施因材施教的教育制度, 策略是通过会考并根据会考成绩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类别, 让不同类别的学生接受不同学制和内容的教育, 使培养出的人才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不同需要。

2.现状

新加坡1997年开始全面实行教育分流制度。小学四年级后实行第一次分流,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为三种不同的班级 (EM1、EM2、EM3) 、开设不同的课程,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进度开展教学, 使其潜质得到逐步发挥。小学毕业会考即“小六会考”后进行第二次分流, 在遵循“就近入学”原则的基础上, 由学生家长提出申请、根据成绩排序分别进入“直通车”、快捷、普通学术、普通工艺等不同的学校和班级。“直通车”班级或专科自主学校 (体育、文艺等) 学生可直接进入初级学院;快捷班学生毕业经参加“O”水准会考, 合格者进入初级学院学习, 普通学术班学生学制4-5年, 毕业后可以经参加“O”水准会考合格进入初级学院学习, 也可以深进入理工学院学习;普通工艺班学生学制4年, 毕业经“N”水准会考, 合格者进入工艺学院学习。

中学毕业后经过第三次分流, 约25%的学生升入初级学院 (相当于高中, 实际上是大学的预科班, 毕业经“A”水准会考合格进入大学) , 约40%的学生升入理工学院 (相当于大专, 学制3年, 培养具有开发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个别优秀者可升入大学) , 约25%的学生进入工艺教育学院 (相当于中职, 学制1-2年, 培养技术应用人才, 个别优秀者也可升入理工学院) 。还有部分 (约10%) 学生选择出国等。

3.特点

第一, 学制多样。对小学毕业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 (约10%) 实行“直通车计划”, 即学生不用参加“O”水准会考直接进入初级学院, 选择比较超前的课程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中学阶段采用有伸缩性的学制, 课程可以用四年或五年的时间完成, 同一所学校可能有快捷班、普通学术班、普通工艺班, 普通班的学生如果成绩优异, 可以调到快捷班, 反之, 快捷班中的成绩不及格者, 就要调到普通班去。第二, 课程多元。中学阶段提供特别课程、快捷课程、普通学术课程和普通工艺课程等四种课程供学生选择, 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尽可能地发掘自己的潜能, 既有利于培养“精英”, 也可以培养众多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第三, 多途径升学, 英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并行。工艺学院成绩优异的学生可升入理工学院继续修深造, 初级学院与工艺学院的学生也可以双向流动, 想继续深造的理工学院优秀毕业生也可以经参加“A”水准会考合格后申请新加坡的大学及欧美国家的大学读本科甚至研究生。 (如图示)

二、关于教育分流制度的争论

1.公平效率之争

支持者认为, 新加坡教育分流的制度和做法尊重了学生特质的差异性和需求的多样化, 根据不同情况的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课程, 这种做法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则;将成绩优异与成绩较差的学生区分开来, 因材施教, 为他们提供适合其特质及需求的教育, 不仅节约了教育资源, 而且有利于选拔具有学术潜力和突出能力的学生, 实施英才教育, 确保新加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教育分流制度突出了竞争机制, 让学生从小树立竞争的意识和努力拼搏的精神, 这也是学生成长为社会精英的必修课。

反对者认为, 教育分流的制度和做法依据学生的会考成绩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这恰恰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尤其是对于那些成绩较差而被分流到低水平 (小学的EM3、中学的普通工艺) 班级的学生来说, 他们过早地被贴上“标签”, 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对这些学生难以作到一视同仁, 认为他们将来不太可能上大学, 这对于尚处在身心发育阶段的孩子来说是明显不公平和不理智的。特别是小学阶段的教育分流时间过早, 孩子们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 过早地“被定型”将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

2.健康发展之争

支持者认为, 儿童和少年身心发展在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规律, 教育要坚持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 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教育分流制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分类开设不同的课程, 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有利于促进不同心理生理特点的学生适时成长, 健康发展。

反对者认为, 较早的教育分流从小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学习压力, 增加了学生的精神负担。为了进入到较高层次的班级, 学生需要从小学阶段就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这必然会挤压儿童的课余时间, 不符合儿童发展的天性。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来说, 教育分流和会考容易使他们养成狭隘的成就观念, 以成绩论成败, 形成自然的优越感, 歧视学业成绩不好的学生。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 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逐渐产生自卑心理, 自甘堕落, 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三、借鉴分流教育经验, 有效推进因材施教

1.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提高了教育投资的效益, 并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

事实上, 人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社会对人力资源的利用也存在多元化的需求。很多领域需要的并不是高精尖的人才, 而只需要普通的劳动者。这样的就业结构不仅是符合实际的, 也是每一个人都会接受的。因此, 新加坡通过教育分流制度, 实现多元人才的培养, 使新加坡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

2.教育分流制度体现了以人为本

新加坡的教育为每一个人提供了机会均等的、适合的教育, 不同情况的孩子进入不同类型的班级或学校学习, 最终实现的, 是所有人的潜能都得到开发, 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这种努力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进行的差异化教育, 是真正意义上的追求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

3.教育分流制度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

分流教育让学生从小就认识到个人的发展要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而取得, 个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潜能得到什么样的开发与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没有太大的直接关联, 从而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4.教育分流制度体现了教育的机会公平和质量公平

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公平的教育机会, 让孩子们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平台学习。教育分流制度注重的不仅是教育的时间公平, 更注重教育的质量公平。它灵活的学制让发展比较慢的学生有机会去实现他们的目标, 各类同级学校之间可以互通, 为他们实现终极的目标提供了可能。

5.对我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启发与思考

第一, 加大中小学课程建设的力度, 完善中小学校的管理制度。教育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课程建设, 突出因材施教, 使学校的课程呈现多样性、选择性, 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学校和教师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差异化教育, 并借鉴和探索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教育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 创新管理机制, 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到中小学学籍管理制度和学生评价体系之中,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所有人的潜能都得到充分开发, 让因材施教落到实处, 真正体现以生为本。

第二, 实施真正意义的分层教学。在小学和初中就近入学的基础上, 在初二以后, 实施规范严谨的分流, 实行分层教学, 对优秀学生架设“高中名校直通车”, 尽早实施初高中教学衔接, 充分利用初中课程较为浅显、学业较为轻松的时间, 及早拓展, 让优秀学生“吃好吃饱”, 使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同时对学习上有明显困难的学生应从体制上提供特别的教育, 让他们得到有效激励和发展。

第三, 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行融通的体系。尝试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多层面融通, 试行学分互认、证书互认。将职业教育内容渗透到普通教育中, 大力拓宽职高学生的继续教育或提升教育渠道, 在转学、升学、证书、待遇等方面保证职教与普教的沟通衔接、管道互通、灵活转换。

综上所述, 教育分流制度是新加坡政府和学校根据国情和人才培养需要, 对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以及公平效率等教育理念和原则的有效探索与实践。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新加坡教育分流制度的理念和思路, 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 有着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摘要:新加坡的教育分流制度, 突出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呈现出学制多元、课程多样、多途径升学以及英才教育与专才教育并行等特点, 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的公平高效和以人为本。尽管其“分流”的做法客观上存在给不同学生“贴标签”的问题, 不利于个别学生的健康成长, 但其基本理念和做法对我国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因材施教以及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有着积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加坡,教育分流,启示

参考文献

[1]新加坡教育部.育人为本——新加坡学校的灵活性与多元性.2006年2月版内参.http://www.moe.gov.sg.P02-04、08-25、28-44.

[2]陈莲丝.析释新加坡优质教育的支撑系统.中华资优教育学会.新世纪华人社会资优教育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 2014.P61-66

篇6:探析新加坡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及启示论文

关键词:中国本科医学教育认证;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PBL;信息技术

一、中国医学本科医学教育认证体系

2001年6月在WHO支持下,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执行委员会通过并发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为了推动中国医学教育事业与国际接轨,在与医学教育全球标准保持一致的前提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课题组于2004年基本完成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中国本科医学教育认证办法》。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确定了医学教育的主体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印把教育模式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过程向以学习为主的培养过程转变。所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根据国家本科医学教育标准需要重新建立新的教学体系和调整课程结构体系改革。

二、PBL教学改革是实施本科教育认证体系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1现存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高等医学院校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并未普遍有效实施,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本科生参加科研训练的机会不多以及学生直接接触病人的机会不足等。因此,当务之急是要改变滞后的教育模式,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指出,中国绝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无论在教学计划、方法还是在评价方法和教学管理等都并未真正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近年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已成为现代西方教育改革的主要方针,其基本思想在于知识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而非被动地接受或吸收;教学从以往被动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强调学生的主动、独立学习和个性发展;注重教育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对学习过程的参与,有利于培养创新、开拓、实用型医学人才。

PBL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中的基本观点,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成为学习的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者,而学生则成为自主学习的实施者;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的教育理念;要为学生的学习创建必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而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资源和学习环境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3利用信息技术促进PBL教学改革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于1986年开展实施PBL教学方法以来,至今已有20多年。国内的一些高等医学院校也相继开始尝试PBL教学,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①学习社群狭窄。学生仅限于课堂使用,教师仅局限授课使用。②问题情境表现形式单一。传统PBL依旧采用文字、录像的形式来进行问题情境表征,无法给学生提供身临其境的感觉。③解决问题的途径单一。解决问题的途径只限于查阅相关的文字资料和面对面课堂讨论的形式,无法提供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④交流协作渠道简单。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主要集中在课堂上。

因此,根据信息技术的特性,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PBL教学方法相结合,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既能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法。即利用网络、多媒体、模拟、虚拟现实技术、虚拟学习教室,如Homer学习系统(它是阿尔伯特大学免费提供给汕头大学医学院的一套学习系统),主要包括e-learning以及模拟临床技能培训系统等。

教师可以通过模拟、虚拟现实、音像技术等计算机技术生动形象地创设各种常见的、疑难的、罕见的甚至是跨越时空的问题情境。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自主地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环境等途径进行信息查询、搜索等学习;同时,在一个利用计算机模拟和虚拟技术搭建的一个个与真实场景一致的、安全的、可重复的模拟操作平台中,学生可以通过在那些能够模拟人体数种生理反应以及对药物能发生生理变化的“职能人体”进行可重复的模拟操作来发现和验证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在整个问题解决期间。学生利用网络技术和虚拟PBL教室及虚拟学习社区等形式和教师、校外专家(或通过)远程、及时地进行问题的讨论,学生能够得到教师和专家的反馈意见;学生对搜集到的各类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归纳、整合来实现问题的最终解决。

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学习环境的优势,实现自主、协作、探究学习。学生不仅能学到相关的知识,而且能利用计算机技术有效地解决问题,尤其是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学习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汕头大学医学院于2002年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第一家采用模拟和虚拟技术等多种技术搭建的设备先进的临床技能中心,主要用途:通过综合模拟人和虚拟腹腔镜、模拟产房和外科手术室等设施为准备进入临床实习的大一、二医学生进行早期临床技能训练。将PBL方法应用于学科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

以下是我们对“汕头大学医学院2003级本科临床技能培训调查问卷结果”,信息技术运用到医学改革所产生的预期效果。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2003级本科学生(本科班64人,诊断班40人)参加临床技能培训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共发问卷调查表104份,收回85份(表1-3)。

调查结果得出:我们将计算机技术引入PBL教学,会产生更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计算机技术引入PBL教学,通过创设虚拟PBL教室、虚拟临床技能中心等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且可以及时获得教师的指导。学生对临床技能课教学将更有兴趣,感觉更生动。因为:①学生本身对临床技能课程的兴趣较高,因为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将在医院工作,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动机和兴趣将导致他们对课程做出有价值和效果评价。②在临床课中引入计算机技术,将会使内容更加丰富、直观;师生互动更加活跃;实践机会多,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更符合实际。

随着《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出台和《中国医学教育认证办法》的逐步实施,将信息技术引入PBL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改革,将大力推动我国医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我们的医学教育事业带来一片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线福华,以《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为基础推动医学教育教学改革新进程,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6)

[2]李嘉曾,“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论意义与实践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4)

篇7:新加坡小学教育改革新措施及启示

一、现代化及实用的课程设置

为了应对信息及贸易全球化, 新加坡教育部认为收集及处理信息、创造性思维能力、自信心、良好的表达及交流能力极为重要, 所以对课程方面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减少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及创意性思维能力、教育过程信息化、增设课程辅助活动及对母语课程的改革。2004年国庆大会上,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革命性地提出“少教多学”, 要求减少教学内容, 留出更多的时间来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从教学内容的数量向教与学的质量上转移。教师要精选课题、缩减冗余, 更加深入地剖析每一个课题, 学生要更加致力于批判性的学习。从2005年起, 中小学校的课程时间削减10%~20%。到2010年, 中小学所有科目的内容都将被削减。当然, 这是在保证学生能在中等教育结束后的生活学习中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及能够达到国际标准为前提的;[2]1997年新加坡颁布的《资讯科技在教育上的应用总蓝图》的实施, 教育部要求学生利用电脑学习的时间从占上课时间的10%, 逐渐增加到30%, 学生的学习模式从消极的吸取知识转为积极地寻找及运用资讯, 所有科目的教导与学习工作最终将运用资讯科技评估方式, 测试学生提取资讯、应用资讯、思考及沟通的能力;[3]2001年, 新加坡教育部为了提高对课外活动的重视, 将“课外活动”更名为“课程辅助活动”, 引导学生发展特长、爱好、建立自信心、协调学生的身心发展。新加坡的课程辅助活动丰富多彩, 包括四大类:体育竞技类、制服团体类、音乐舞蹈类、俱乐部和社团类, 每一大类中包括很多的子项目, 每所学校开展的活动都不完全一样, 学校也会根据学生的需要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 以提供学生更多的选择。新加坡教育部下设有课外活动署, 全权负责中小学生课外活动政策的制定和内容的确定;[4]为了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在母语课程上更加注重听、说和读的技能, 从2006年起, 实施修订的小学离校考试方案, 减少死记硬背, 增加联系语境的测试和听、说部分的比重。

二、从部分单班制到全面单班制

自2004年起, 教育部开始为双班制的小学实行部分单班制。所谓部分单班制, 即让小一和小二学生读下午班, 以腾出部分设施给在上午上课的小三至小六学生在下午进行深广或课程辅助活动。目前, 新加坡179所小学当中, 有40%已经实行单班制, 48%是部分时间单班制, 其余12%仍是双班制。[5]教育部长黄永宏说, 全面单班制, 能让学校有更多时间和空间为学生设计创意教学和参加课程辅助活动。新加坡教育部认为:单班制与更丰富的课程辅助活动能够帮助小学生既不忽略“硬知识”, 又培养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好奇心、良好品格与价值观等“软技能”。检讨与执行委员会初步建议新修补18所小学[6], 来应对教育设施的不足。并在2016年之前协助所有政府小学转为单班制。

三、提高教师素质, 扩大教师队伍

由于实施单班制后需要大量的教师, 教育部文告指出:“过去经验显示, 小学里大学毕业教师人数的增加有助于提高素质”, 因此教育部长黄永宏在新校长委任典礼上, 谈到教育部如何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时说2009年从幼稚园到大专学府将提供7500个教职员职位[7], 在2008年9月25日的年度工作研讨会上提出到2015年只有大学生才能当教师, 在过去几年的教师录取中显示:非大学生与大学生申请教师被录取的比例是1∶2, 目前大学生占小学教师的55%, 但是对学历的要求也不是绝对的, 在录用新教师时, 对教学的热情及其他的综合素质也会考虑其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在职教师的素质, 教育部会为教师提供培训、教师之间经验的交流及到海外学习与考察的机会。

四、执行新的教育协作计划

新的教育协作计划于2009年1月起执行, 目的是为了辅助教师完成学习计划, 帮助有特别需要的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和发挥他们的潜能。在新计划下, 他们的薪金将与市场薪金挂钩, 也会享有较好的事业发展和提升的机会。表现良好的有机会成为教师, 表现杰出的能提升为教育部总部的超级薪阶公务员职务。教育协作计划获得了校长的支持。新加坡现有教育协作600人, 在2016年要求达到2800人[8]。每所小学将能得到5名教育协作人员。小学检讨与执行委员会初步建议投资5.4亿美元用于雇用教育协作人员, 新旧教育协作计划名称的更改及培训时间和工作内容见下表[9]:

注:培训时间、最少服务期限、工作内容以新的计划为准。

五、增加财政支持

为了让学生接受高质量的小学教育及开发每个学生的潜力, 必须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配备, 这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小学检讨与执行委员会在给教育部的初步建议中提出, 将投资45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力的培训。为了让每位小学生不会因为家庭背景而影响教育, 教育部规定把教育储蓄金加以提高, 小学每生提高20元, 达到200元/年[10], 让每位学生都不会因为经济因素而影响接受教育。

六、启示

新加坡教育部对小学教育的改革对我国当前小学教育的反思及值得借鉴的地方有: (1) 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开展课外活动可以使儿童的身体得到锻炼, 培养学生的专长,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忍耐力、灵活性、协调性, 发扬团队精神。我国大多数学校只将课外活动的开展流于形式, 在领导、教师、家长眼中无足轻重, 没有相应的组织与管理机构、活动单一, 基础设施不足。鉴于此, 我国应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予以管理和评估, 改变领导、教师、家长的观念, 丰富课外活动; (2)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教师人员的配备与提高。我国大多数城镇及偏远山区存在人口分布不均、学校规模与结构不合理的现象。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流动性的加大, 大量城区周边的农民移居城区, 导致城区小学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而各乡镇下属行政村的小学生又不断流入乡镇所在地的中心小学, 导致各中心小学学生人数明显增长。学生人数增加, 出现了超大班现象, 但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却没有跟上, 导致这三者严重不同步, 学校的教育资源更加紧缺;另一方面, 由于学生人口的向外流动及村小基础设施差, 导致其余各乡镇下属村小的学生减少。这些学校规模变小, 各级政府对其投入的经费也就变得更少, 导致教师待遇减少, 原有教师不断流失, 新的教师又不愿去, 加之这些学校一般都是复式教学, 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大对这些学校的资金投入, 建设基础设施和提高教师的待遇, 增加教师数量,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6][8][9][10]新加坡教育部[EB/OL]http://www.moe.gov.sg.

[2]陈曦.“少教多学”———新加坡教育改革新视角[J].外国中小学教育, 2008, (7) :39~42.

[3]王学风.新加坡基础教育[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120.

[4]朱默君.体验新加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13.

篇8:探析新加坡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及启示论文

关键词:养老模式;老龄化

一、新加坡养老事业发展的情况

新加坡政府一直关注养老事业,从政府官员和议员做起,积极开展各项敬老活动,将敬老,爱老发展成为一种社会的风尚,一种社会的潮流。在新加坡,政府主要从三个方面发展养老事业。

(一)统一养老保障,

新加坡已形成了以中央公积金制度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运作体系,较好解决了老年人在养老、医疗、住房等方面的社会难题。在医疗保障方面,中央公积金制定了保健储蓄计划、健保双全计划、保健基金计划等多项计划。保健储蓄计划、健保双全计划属于社会保险的范畴,而为了填补以上两种计划的不足,保健基金通过社会救助的形式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由政府援助在保健储蓄计划、健保双全计划外仍无法支付医药费的贫困者,这大大激发了社会的积极性,进一步保障了老年人的权益。新加坡通过三个计划的有效运转,形成了健全的医疗保障网。

(二)推出养老服务业合作社

新加坡养老服务业合作社以新加坡工会网络为基础。秉承以社员为股东,为社员服务的企业为特色发展合作社的成员,非工会成员本着自愿公平的原则,也可以加入合作社。合作社主推疗养院、护理院或者日间照料中心这样的养老机构,雇佣专业经理人,以不谋取暴利为目的的市场化运作,发展养老事业。社员均以优惠的价格得到合作社的养老服务。年末之时,合作社会依据社员年度消费金额,根据盈利总额,给予社员一定比例的分红。对于社员来说,既享受了入住养老机构的折扣,又享有消费金额的回扣,是两重优惠。同时,因为合作社自身是为社员服务,有盈利便给社员们返款,服务收费合理,又鼓励社群自助的精神,这便新加坡开展养老服务社的特色所在。

(三)倡导居家养老

新加坡注重发挥家庭养老功能,倡导保持三代同堂的家庭结构。家庭不仅是身体的住所,也是心灵的港湾。新加坡政府在制定养老政策时也传承了这个美德,新加坡国会于1995年通过《赡养父母法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赡养父母”立法的国家。为鼓励儿女与老人同住,还推出一系列津贴计划,为需要赡养老人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养老、医疗方面的津贴。目前,新加坡已婚子女与父母合住同一组屋或同一组屋区的住户已达41%左右。

二、中国养老模式的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养老模式的现状

为了使老年人安度晚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目前参保人数7.9亿,提前八年完成。但是我们还是要时刻关注围绕养老保障的热点问题,有媒体报道大部分省市的养老金入不敷出,退休年龄延迟的问题以及公办养老院无地可睡,独居老人日益增多等问题,无时不刻的不牵动着大众的神经,挑战着这个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二)中国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1)现实养老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养老仍面临诸多的现实问题。就全国水平而言,近1000万的老人仍生活在贫困线下,基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城镇化进程的发展,也使得超过一半的老年人过着独居的生活,失能,半失能老人多达3000万。更多的老人经常感到孤独,出现抑郁症。

(2)焦虑的心理问题

就目前老龄化的发展进程来看,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的发展期,以年均800万增速增长的话,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的人数将达到2.55亿,2050年竟高达4.83亿。如此严峻的形式,不免让人焦虑重重。

(3)养老保障的诸多问题

就目前来看,我国城乡发展存在这严重的不平衡,养老保障存在制度的分割,不同人享受的养老待遇不同,政府对于不同地区的投入也不尽相同。可持续性的养老模式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进一步影响我国社会安定,经济的发展。

三、新加坡养老模式对我国养老模式的启示

(一)政府要超前谋划发展养老事业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到来,要尽快做到未雨绸缪,做好养老工作已刻不容缓。调整制度化,填补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空白,将养老事业发展的重心放在解决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我国应当把构建完整的养老服务体系摆上议事日程,尽早尽快尽好地统筹安排,不断加大力度推动老年事业的发展和推行社会福利社会化,将分散、自发的地区养老事业转变为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化行为,为养老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社区养老与居家养老并存

社区养老的特点在于兼顾了亲情守望与邻里互助的双重优势,符合老年人的认同归属心里。在城市的规划中,应把社区养老设施纳入小区配套建设规划,开展多种老年服务项目,在乡镇,增强社区养老意识,开展日间照料和托养功能。在居家养老方面,改善居住环境,实施无障碍改造,发展家庭养老服务业,足不出户享受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总之,健全城镇养老服务体系,实现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三)统筹发展养老事业

确保老年护理保险管理事业公益性的基础上,同时注意整合吸纳民间资源共同打造老年人养老事业,积极探索引入市场机制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丰富更加优质的服务途径。加大投资力度,突出公益特性,发挥兜底作用,重点保障“三无”“五保”“低保”等特殊困难老人。

大力发展个人、社会团体等力量参与养老事业,积极承担社会养老义务,减轻政府的负担,使养老事业发展更加顺畅。(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1]俞锦禄、杨翠迎,对推进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业的思考,社会养老,2006年8期

[2]程勇,拓展老人社区去照顾是最佳的选择,市场与人口分析,1999

[3]姜向群,家庭养老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人口学刊,2000

[4]中国未来养老方式的选择,人口研究编辑部的人口发展论坛,1996

[5]孙学士,试论我国支柱家庭养老的健康机制,中国养老之路,1998

篇9:探析新加坡临床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及启示论文

1. 高等教育的发展。

新加坡高等教育原先的起点并不高。1959年内部自治, 1965年独立成国, 其在建国初, 国内除人力资源以外, 几乎没有什么其它自然资源。建国初, 文化教育极不发达, 文盲率极高, 高等教育尤其薄弱, 大专人才成了社会稀有之物。而现在, 新加坡已经有8所国立高等院校, 其中有3所是有权颁发授予学位的高校, 即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管理大学;5所国立理工学院, 即新加坡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学院、淡马锡理工学院、义安理工学院、共和理工学院。新加坡的高校与世界著名的高校相比, 虽然其发展历史较短, 但是, 它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 在亚洲甚至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近几年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所评出的世界前100强大学的排名里, 新加坡国立大学跻身第十九名, 为亚洲最好的高校之一。

2. 高等教育大众化。

20世纪70年代初, 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了“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该理论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依据, 把高等教育划分为高等教育精英化、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普及化三个发展阶段, 其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一50%的阶段为大众化阶段。至20世纪80年代末, 新加坡进行高校扩招, 这一时期进入了大众化教育发展阶段。1999年,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为27.5%, 而到了2009年, 毛入学率已达到33.5%。

二、新加坡政府高等教育投资政策

1. 重视高等教育投资, 促进经济发展。

和其他国家相比, 新加坡政府对于本国高等教育的政策干预程度相对较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新加坡政府就认识到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够带动对经济水平的提高, 因此政府颁布的经济报告中反复强调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在新加坡的发展战略影响下,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不断增大, 逐步形成了与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投资政策。

2. 高等教育投资重点。

由于新加坡国小人少, 资源并不丰富, 政府必须根据本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把相对有限的资源充分地发挥和利用起来。因此, 新加坡政府集中财力、物力、人力, 把高等教育投资重点放在国际贸易、建筑、机械制造、旅游服务、石油化工、电子工程等学科专业, 重点投资这些领域。由于高等教育这些学科和专业的蓬勃发展, 新加坡成为东南亚地区海运、空运贸易、加工制造、金融服务、旅游中心和最大的修船、造船基地与石油输出港。是世界的高科技中心之一, 是世界第二大电子中心、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世界第三大造船中心、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其贸易进出口、高科技生产等方面均处于世界先进行列。不仅如此, 新加坡政府还拨出大额款项在这些领域进行专项投资。推广“信息技术计划”、加强这些领域的终身教育和职业教育、进行师资培训等。

三、新加坡高等教育投资的特点

1. 政府为高等教育成本的主要分担者。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斯通提出的教育成本分担理论认为, 高等教育是准公共产品, 接受高等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的境遇和预期收入会有所不同, 所以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根据谁受益谁分担的原则。新加坡政府对大学的投资一般占总投资的百分之70%~80%。目前, 新加坡政府对大学的投入基本都在十几亿以上, 并且每年都会增加, 此外还有校产、学费等。同时, 因为高校是新加坡重要的人才输出地和培养中心, 因此每年还可以获得大学教育基金和政府经费。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投资下, 新加坡的高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企业资助也是新加坡高校的经费来源之一。由企业家和社会名流组成的大学理事会主要承担为学校筹款的任务, 并不直接参与学校的管理。

2. 高校运作经费的投入政策。

每个国家的高校运作经费的来源及筹措方式会有所不同, 会影响到大学领导所应承担的管理任务和责任。就像在美国, 大学校长领导是学校资金的筹措者。而比较幸运的是, 新加坡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 高校所需的运作经费是由政府来承担的。但是, 在1991年以来, 新加坡政府设立了大学资金资助项目。这个项目资助每所大学一部分资金, 准许大学另外筹集资金。自此改变了新加坡大学靠国家财政支持的历史。

3. 教育投资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新加坡国内实行的是一级政府管理, 因此该国高等教育投资政策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的特点。新加坡历届政府对教育的投资政策都有一个共同点, 就是大力投资教育。都始终将教育经费支出置于政府财政性支出的第二位, 仅次于国防。而且, 不管其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政策也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育投资具有数量大、回收周期长等特点, 如果政府的决策者没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极强的教育投资意识, 就不可能持续地将大量的经费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因此可以说新加坡政府在教育投资决策方面具有稳定性、延续性。

四、新加坡高等教育投资政策的启示

新加坡的高等教育发展如此之快, 归功于其政府的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新加坡高等教育投资政策对我国有着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但是, 我们也一定要考虑到新加坡的投资政策对我国的适应性, 例如新加坡是一个小岛国, 而且并没有划分省域, 仅有的几所大学只受国家一级管理, 而中国划分省市, 每个省每个市都有大学, 仅北京就有85所;其次, 新加坡是一个小国, 无论是从人口还是其政府预算, 都无法与我国比较, 由于这些因素, 我们仅是借鉴新加坡在高等教育投资政策上的有益实践。

1. 重视对高等教育的投资。

新加坡教育经费是其政府不小的一笔开支, 仅次于国防开支, 占政府财政支出的第二位。从新加坡对高等教育投资的总体情况来看, 新加坡高等教育的经费主要由政府提供和承担, 政府投资份额约占高校办学经费总额的80%, 另外20%则由各高校收取学费来支付, 而且政府对本国高等教育的投资在不断增加。这也是新加坡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我国政府的投资总量在整个高等教育投资中的份额不够高, 会影响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 重视对高等教育的投资, 加大投资总量, 是高等教育稳步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2. 适时调整高等教育投资政策。

新加坡政府根据本国国情、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进步以及每个阶段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情况来审时度势, 制定和修改高等教育投资政策。每当有新的社会、经济问题出现, 高等教育政策也有所反应。1959~1970年间教育经费每年增长13~14%, 这种中等的增长速度适合当时经济的发展要求、技术市场的要求和人口增长的需求。70年代初期增长速度放慢。但是从1979年以后, 增长的幅度加快, 这是政府开始对经济进行重新调整和发展的阶段。各级教育都应顺应要求有所发展, 发展的重点在技术、职业、第三级教育以及培训、大学和技术学校教育。新加坡政府在经济危机时, 高等教育投资也相应地减少,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份, 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就会相应的加大力度。我国政府在制定和修改高等教育专项投资政策时, 应充分考虑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和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采用快速反应方式来适时调整相关投资政策。这样既能及时满足我国社会发展新的需要, 又有利于稳定教育政策总体规划。

3. 加大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比例。

新加坡政府大力发展与本国经济社会需求紧密的专业, 加大力度建设理工学院, 重点投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使教育与就业紧密结合, 真正切合国家的实际和需要, 为国家提供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我国近年来很多企业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缺乏, 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大学生就业难。怎样做到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之间的平衡, 这就要看国家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偏重了。如果高等教育投资重点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那么才能真正做到培养人才和社会需求的一种平衡。我国现阶段制定高等教育投资政策, 就是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 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这将直接影响培养的人才素质和劳动力结构。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和社会的发展, 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 作出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的投资政策选择是很有必要的。

摘要:由于新加坡政府高度重视教育, 尤其是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和扶持,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才得以突飞猛进。研究新加坡高等教育投资政策及特点, 以期能为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政策规划、政策移植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新加坡,投资机制,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际司.世界62个国家教育概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沙红.新加坡高等教育:经验与借鉴[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7) .

[3]宋华明, 庄娱乐.新加坡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估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 2004, (4) .

[4]袁本涛.亚洲三国高等教育新政策述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 (2) :63—67.

[5]世界银行.2010年世界发展指标[M].王辉, 等, 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0.

[6]周鹤鸣.香港台湾地区和南朝鲜新加坡高等教育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1989.

[7]高敏杰.新加坡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科技创新, 2010, (2) .

[8]《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上一篇:杨红樱没有尾巴的狼读后感200字左右下一篇:《给予是快乐的》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