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底气读后感

2024-07-13

民国底气读后感(精选12篇)

篇1:民国底气读后感

《民国的底气》读后感

民国的个个学术大家,性格或低调,或张扬,但无一不是没有本事之人,究竟是什么力量驱使着他们前进的呢?我认为是坚持与不羁。

就拿《民国的底气》这本书书中第一个写的人中国近现代著名学者辜鸿铭先生来说吧!辜鸿铭先生出生于南太平洋马来西亚半岛西北槟榔屿一个英国人的橡胶园内,园主把他收为义子,后把他带到先进的欧洲学习,成为了一个精通西方文化的学者,那么是什么驱使他从先进的欧洲回到中国并致力于弘扬中华文化的呢?我从书中读出,一共有四个人以及一种性格。辜鸿铭先生的父亲辜紫云先生在辜鸿铭临去英国时,在祖先牌位前焚香告诫他:不论你走到哪里,不论你身边是哪国人,都不要忘了你是中国人。义父英国人布朗先生并没有以为他是中国人而欺负他,反而淳淳教诲教诲他要学通中西,担负起富国强国的责任,并且对他的教育倾尽心血。著名作家卡莱尔对他说:“世界已经走上一条错误的道路。人的行径,社会组织,典章文物,是根本错误的〃〃〃〃〃〃”在新加坡与马建忠与他会晤的时候对他说了中华文明的神妙之处,这一席话对辜鸿铭来说如同醍醐灌顶一般,从此辜鸿铭开始埋头研究中国文化。

生父在祖先牌位前的告诫,义父的淳淳教诲与倾尽心血地教导,卡莱尔对历史的敏锐眼光及强烈的批判精神,马建忠和他的一见如故以及倾心忠言,这些对辜鸿铭后来的一生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光靠外界的力量是不可能成为在百家争鸣,各种思想相互竞争的时代中的大家的,他自身也有着与众不同之处。

辜鸿铭有着先天狂傲不羁的性格,和后天的机智敏捷的辩才与最朴拙的坚持。在初到英国后先生以死记硬背的方法很快掌握了英文、德文、法文、拉丁文与希腊文。在英国留学时,因为在重大节日时摆祭品,引发出与女房东的辩论;在去柏林的列车上倒读德文报纸的事情,也都显现出辜鸿铭先生与众不同之处。

民国的大家虽性格各异,思想不同,在不同地方任职,但他们都有一个相同的后天特点那就是对所做之事的坚持。

篇2:民国底气读后感

民国过去很久了,民国中的那些响当当的人物,也都基本上离开了我们。但是民国的历史却让我们无法忘记,那是一个经济和政治上一塌糊涂的年代,却又在文化教育思想学术上取得了炫目的辉煌。即便是现在,几乎在每个领域中,都可以在民国中找到让我们敬仰的名字,那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不要说大师即便是贩夫走卒,也有数不清的故事。随着时间的远去,民国中的人物不但没有让我们忘记,反而让我们感觉越来越高大。中国历史上,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可以和先秦“百家争鸣”相媲美的时代的话,那么答案一定是民国。原因无它,只因为这两个时代都是思想大解放、人性大解放的时代,正因为这种“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的时代特质,在这两个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创造力均出现了让世界惊羡的“井喷”现象,也由此奠定了中国的品格。遗憾的是,虽然民国那些人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曾经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

什么是民国风度,其实那个年月的人,有各种各样的风度,书里面提到的每个人,都是很有个性很有性格的又风度的人。这些人随便拿出来一个,就会让你侧目,你会找出很多他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我想这是因为那个年代,因为乱,所以具有了一个好处,就是自由,无论你是留辫子穿长袍,还是穿西服打领带,都会有人反对,同时也都会有人支持和赞美。于是各种文化无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使劲发展,让你看得目不暇接,这就是民国的魅力所在吧。

今天读徐百柯所著《民国风度》,见识了那个时代众多专家学者和科学家,比较他们追求真理的执着、热情、风骨尤为感慨,也许那个时代的学者更有书生气而少有铜臭气,也许那个时代的学者更有钻研精神而少有投机取巧,民国时期的那些学者,有着与今天的学者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在全然不失风骨、风趣和风雅,内心都坚守着一个“人”字和一个“士”字,虽性格特立独行而不失硬朗,却又都懂得生活的乐趣着实好玩得有趣。

虽然民国的那些人物,以前也多少了解一些,至少也混个耳熟,但是也仅仅是一些模糊的印象,要是较真起来,还很难说准确了。在这本书里,却把这些人物几乎一网打尽,一个一个娓娓道来。如果说有人缺席,那么就是缺少了两种人,一种是军人,一种是政治家,也许是这两类人太敏感,很多问题现在还不好说吧。总之书里面的人物都是民国的思想文化领域的明星。

《民国风度》最佳专栏——“钩沉”结集,其专栏主笔徐百柯从故纸堆里或人们的记忆中,钩起79个人物。这些人物有些是我们些许熟识的,还有一些人物,徐百柯如果不写,恐怕将会被时间或时代彻底湮没与忘记。《民国风度》以独立的判断和诗一般低徊的笔触,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清晰可感。

徐百柯的《民国风度》以钩沉的方式,通过追忆梅贻琦、张伯苓、马相伯、许崇清等早已成为中国名校名片的一校之长,李济、叶企孙、丁文江、何廉等基础学科在中国的奠基者,张季莺、胡政之、张元济、王云

五、徐伯昕等行业前辈,赵元任、张申府、卢作孚、曹聚仁、周太玄、丁西林等既可以叫天才的奇人,也可以叫奇人的天才,还有黄远生、方大曾、王小亭等不应被忘记但事实上已经被遗忘的人物。追忆民国那些人,让我们感受到一代大师们的风骨与才华,感受到独特的民国风度与民国精神。与《民国那些人》相比,本书无论是序言中杜涌涛的《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还是钱理群的《谈谈“民国那些人”》;无论是延伸阅读的《大学氛围不存,大学精神焉附》和《过去的中学》,还是作为后记的《对抗断裂、遮蔽与遗忘》,这些新增的内容与“民国那些人”相得益彰,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民国精神。钱理群在《谈谈“民国那些人”》的演讲中,将民国精神总结为“有所担待,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创造精神”。其实,从逻辑上进一步分析的话,有所担待和创造精神应该是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必然结果,而“自由之精神,独立之人格”是任何一个有活力、有魅力、有创造力的时代所共有的特征。无论是先秦时期中国的“百家争鸣”,还是中世纪后欧洲的“文艺复兴”,无论是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还是中国的民国时代,可以说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唯一不同的是,不同的时代背景,其历史使命有所不同而已。这不是宣扬什么“普世价值”,而是因为只有自由成为一种天赋的人权,人们才会放开的去思考,去创造,只有自由成为一种被普遍崇尚的精神,生活在这个自由国度里的人们才会发自内心的去爱国;只有真正的人格独立,人才能成为有非凡创造力的智慧动物,而不是沦为权力和金钱的奴隶,只有人格独立成为一种共同的行为准则,一个民族才能避免衰败甚至被淘汰的厄运。民国几十年,战火纷飞,满目疮痍,可偏偏又是一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唯一的解释就是民国特定的历史环境加上“独立人格、自由精神”这一普遍的价值所形成的“民国精神”所致。

民国时期的那批学人,有着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总而言之,是一批不失“硬朗”,而又“好玩”、“有趣”的人。他们是故去的名校校长,文章报国的报人,埋头学问、以学术报国为天职的知识分子,以及在世界面前代表中国的外交家、金融界的精英、马上赋诗的将军„„他们是梅贻琦、蒋南翔、张季鸾、胡政之、刘文典、杨荫榆、陈西滢、梅汝璈、顾维钧、卢作孚、陈望道、蒋百里„„围绕着他们的一幕幕鲜为人知的传奇秩事,通过《民国风度》在历史零散与完整的记忆中生动再现。他们曾经的理想,他们的面容和言行,他们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在徐百柯的文字中一一复活„„。

能静下心来读书真是件美好的幸福的事情,我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读书,特别喜欢在雨夜小阅,边听外面的雨声,边和书中的人物交流,我感觉好象自己就站在那些人的身边,看着事情的发生结束,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和悲欢离合,有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们的叹息,能清晰地看到他们流泪的双眼。我站在历史的边缘,我悲伤着他们的悲伤,幸福着他们的幸福„„。看了这本书,我真的很想说些什么,提笔又惭愧于自己的文笔不精,我想说但说不出来,我更怕言语间表达不清的情感会辱没这些前辈的风采,但是我真的被感动了,尤其是这样的一段话:

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相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去甚远。

读着他们,我们感觉到恍若隔世; 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汉不已。

“一抹背影,悠悠水长。斯人已逝,后人敬仰”。

去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这让“民国热”再次升温。我们追忆民国那些人,重温民国历史,重拾民国精神是为了对抗因种种原因造成的断裂、遮蔽与遗忘,让“有所担待,独立精神,自由精神、创造精神”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源泉。民国时期的中国知识青年,是那样地热情昂扬勇敢激进,中国共产党的先驱就产生在这个群体里面,今天这个群体中的先驱已经实现了理想执掌了政权,可是现代的知识青年们却没有了他们固有血性,我一直弄不明白,究竟是什么东西扼杀了他们的活力,阻断了他们当年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篇3:民国的底气

陈寅恪、辜鸿铭、王国维、赵元任……这些名字对我们来说熟悉又陌生。这些民国的大师们或有着显耀的成就,或有着独特的个性,或有着卓越的人格。是他们,在我们的民族与文化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笔。所谓“底气”,是源自中国传统士文化的一种力排众议、敢于担当的人文精神。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充满着动荡、杀戮和苦难,也充满着流亡、变革和奋争,弥漫着绝望,也充盈着希望。《民国的底气》一书描摹出了这样一个群体,正可谓是“民族的底气”。他们在个人命运零落的动荡年代,以独立的姿态演绎出中华最后之名士风度。他们的特立独行有时让人觉得可爱甚至怪诞,但他们没有一个不对学问充满理想与执着。“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有人说:阅读刖国,不仅仅是在阅读一段历史和文化,更是在回望和追念一种精神。读完这本书,我们会发现,所谓“底气”就是无论远去了多久,依旧能穿越时空,不断滋养和激发着我们的精神力量。

《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与行。”这可以说是梅贻琦的很好的写照。梅贻琦不爱说话,以致后来得了“Gentleman of few words”(寡言君子)这个称号。当初韩咏华和他订婚的时候,韩的同学陶履辛(陶孟和的妹妹)得知消息,急忙跑去对韩咏华说:“告诉你,梅贻琦可是不爱说话的呀。”韩咏华说:“豁出去了,他说多少算多少吧。”这种沉默寡言的性格,很大一部分是出白天生的成分,但和梅贻琦的成长环境也不无关系。

梅贻琦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12月29日出生于天津,其父母共有五男五女,梅贻琦为长子。梅家在明成祖时代由江苏武进北迁至天津,负责驻守天津卫,但到清朝末期梅家家道中落,梅父虽然考取了秀才,却不得志,只做得天津盐行的一名职员。庚子年问,梅家逃亡至保定,一年后返回时家产已经被洗劫一空,家境困顿,梅父更加郁闷难伸,以致经常吸食鸦片。其时梅貽琦十岁有余,除读书外,还帮助父母做家务事,踩着小板凳帮助父亲记账,协助母亲照顾弟弟妹妹,梅贻琦的幺弟梅贻宝恰逢此时出生,后来梅贻宝回忆说:“诸兄姊每人都有一位奶妈,到了贻宝时期,只可一切从简,奶妈免聘了。母亲乳水不足佐以糕干。当时五哥十岁有余,抱着婴孩每贻宝喂糕干乃是他家庭劳作之一项。月涵寡言,举世皆知,即是家人聚首,亦无二致。然而他曾屡次描述抱着我喂糕干这一幕。据我心理分析,这是他对这还知自爱上进的小幺弟亲切满意的一种表示。”

1904年,15岁的梅贻琦以世交的关系进入严范孙氏家塾,和严氏子弟一同读书,主要教师张伯苓又聘请了几位教师教授别的学科,这个家塾后改为中学,同年末,男生迁入南开区的新校址,遂定名为南开学堂,张伯苓被正式任命为校长,梅贻琦也成为南开学堂的首届毕业生之一。

从南开学堂毕业后,梅贻琦被保送到保定高等学堂,次年,他考取了首批“庚款留学生”的第六名,赴美深造。其同届同学徐君陶回忆,自己在看榜时,见一位不慌不忙、不喜不忧的学生也在那儿看榜,看他那种从容不迫的态度,觉察不出他是否考取。后来在船上碰见了,经介绍,才知道是梅贻琦。当时留学生留美选的都是中国人熟知的学校,比如徐君陶选的是麻省理工,而梅贻琦却单独去了东部的伍斯特理工学院,徐君陶后来才听说那是一所有名的工业大学,认为梅贻琦的选择的确和一般人不同。

在美国留学期间,梅贻琦不时将从伙食费中节省下来的5元、10元寄回家中,以资助弟弟妹妹们读书求学。1914年,梅贻琦自伍斯特理工学院学成归国,获电机工程硕士学位。1915年,梅贻琦接受清华校长周诒春的聘请回母校教授物理,不久便厌倦了,回天津见恩师张伯苓,梅贻琦表示对教书没兴趣,想要换工作,张伯苓不同意:“你才教了半年书就不愿意干了,怎么知道没兴趣?青年人要能忍耐,回去教书!”连梅贻琦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一坚持,就与清华再也没有分开过。

1928年,清华学校正式改制为国立清华大学,梅贻琦在教授会的选举中在47张有效票中获得33票,成为清华第一任教务长,梅贻琦的夫人韩咏华后来说:“那时清华教授中,有博士学位的大有人在,为什么选中了他,我认为这是出于大家对他的人品的信任。”之后在清华学生三拒校长的风潮中,沉默寡言的梅贻琦被推到了清华校长这个风口浪尖的位置上。

1931年,梅贻琦在清华校长的就职演说中说:“一个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全在于有没有好教授。孟子说:‘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还说:“教授是学校的主体,校长不过是率领职工给教授搬搬椅子凳子的。”对于真正有才学的人,梅贻琦高度重视,这在清华为之四次破格的华罗庚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篇4:民国语文》——读后感

舒志强

翻看着这本书,不禁感慨:“如今工科大学的学生少了语文课,内心该是多么孤寂啊”

由序到末,享受大师国文课,如痴如醉。

书中谈的多的是正信立德,或信手拈来,或结构严谨,我相信不管过多少年,其中的文学精神和思想精髓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开篇是胡适先生的《自由主义》,其内容意义深远,在上个世纪,中国人民饱受战争的磨难,倍尝战争带来的悲痛,正是因为痛苦,正是因为悲伤,我们更要追求自由。胡适先生提出,追求自由,首要任务是由于自己,其次是容忍反对,最后是渐进的改革。为了追求思想自由,中国人民靠着顽强的意志,摆脱了西方列强的入侵,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如今我们有如此良好的条件,却有些忘记了当初我们追求自由的本意,一些大学生在虚度的年华,将时间浪费在电脑游戏和虚拟的世界,实在让人心痛,胡适先生提倡的自由主义精神是十分宝贵的,如果我们不树立自己的自由主义思想,就会陷入教条主义,难以进步。

第三篇《“知不可为而为”与“为而不有”》是由梁启超先生写的,读完之后不得不为梁公治学严谨之精神绝倒,“知不可为而为”在于告诉我们人生的奋斗方法,其实我们也是不可能面面俱到,像电脑一样思考一件事成功的可能性,不过只要不断的奋斗打拼才能化腐朽为神奇,化“不可为”为“可为”,子曰:只不可为而为之。孔子就是以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让后人叹服,如果我们万事都推诿于“不可为”那么我们能完成什么呢?大概都是些偷懒的说辞罢了。

然后就是老子所言:为而不有。我的理解就是奋斗,努力,拼搏,不注重结果。过程比结果重要,功成名就也要持之以恒。梁启超先生解释说:“不为什么”。其实就十分满意的答复了我们。在如今的商业社会,越来越多人变得功利主义,越来越少人能够做到“为而不有”的境界。这全靠个人修为和素养,不过我相信,今天的我们物质文化丰富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一定会去追求精神文化,到那时候,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想必做到真正的“为而不有”一境界也不是难事。

第五篇《怎样才配称作现代的大学生》由蔡元培先生著作,蔡元培曾经是北京大学的校长,今天的北大精神是与蔡元培提倡的精神分不开的。如何才配称为现代学生呢?蔡元培先生提出,现代大学生要有狮子样的体力,猴子样的敏捷,骆驼样的精神。不仅要求学生有求学治学的精神,还要像狮子一样健壮有力,猴子一样敏锐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和骆驼一样能吃苦,能耐得住寂寞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大学生是作为祖国未来的人才储备,如果没有狮子一样的体力是很难坚持到最后的,没有猴子般灵敏的思维是难以立足的,没有骆驼样能吃苦的精神是不会有所成就的。综上所述,大学生首要有自学能力,其次能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踏实能干,当然,如果能做到情趣高雅,为人宽厚,其实人生本就如此简单,做学问并不是为了要如何如何厉害,如果大学生本就有如此精神,积极探究,那么中国强大之日不久矣。

关于大学教育,前面几位大家之说早已领略一二。我觉得,今天的中国缺乏的正是如何教育大学之下的教育,也就是初等教育,关于应试教育,社会各界早已批评久矣。有这时候初等教育就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品行,所以并非是大学教育出了问题,而是初等教育基础不稳固,孩子的意识形态和素养有偏差,引发了今天的教育乱像。如何让学生们有正确的人生观是极其重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是人对整个世界与人生的看法,教育的本质在于稳固学生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那么当今社会学校责任愈发重要了。学校首要责任就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起到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老师的一言一行深刻的影响着学生的性格,老师思想自由,则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张弛有度,则学生持之有度;老师暴戾恣睢,学生霸道乖张。父母,老师伴随着孩子们前半生的成长,一定要有一种极大的责任心,这样才能真正的培养祖国的栋梁,让孩子们走向社会后能做有用的人,走正确的的道路。

法国作家加缪,观其一生,童年家庭贫困,物质条件极差,但是后来正是因为这些宝贵的人生经历,让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的作品带有极强的思辩精神,我想他的成功与一个人密不可分--路易·日耳曼。路易·日耳曼不仅是加缪的初中老师,还是加缪的人生导师和精神挚友。

教育是一个国家,也是整个人类的基石。《赠与今年大学毕业生》是胡适先生给当代大学生的一些建议,胡适先生提及了三个方面,十分值得当代大学生的注意。

第一,大学毕业后学生容易抛弃学生时代对知识的渴望,社会环境变幻莫测,人人难以自保,为了生存,又或者为了前途,将小时候对知识的渴望和热情都抛之脑后,我想大多数人也确实是这样,有些人认为高中学的知识太少,大学学的知识太杂,事实上,我认为大学教会我们的更多的是如何学习的方法,知识永无止境,假如我们在追求的道路上失去了热情,失去了渴望的心,懒惰和消极态度就是阻碍我们前进的拦路虎。

第二,胡适先生说:“总得寻找一两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每当我们感叹人生蹉跎一事无成的时候,仔细想想,本身就是个人方向没有确立,假如我们有一两个值得深究的问题,让我们付出心血的问题,我想,当我们提及自己的成就的时候,肯定会有一种满足,那是一种全身心投入事业后获得的成就感,或许我们失败了,或许我们坚持不下去了,只要我们全心全意的付出,就不会存有遗憾。与其去抱怨,不去去放手一搏,用我们的青春,用我们的生命去追求,转眼就是明天,人生短暂,可能昨日青丝挑灯奋斗的少年,今天却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何不如去寻找一两个值得深究的问题呢?

第三“总得发现点儿非职业的兴趣”。关于这一点,我深以为然。对于一个人来说不管如何,太单一的人生会很枯燥,不如发展一些其他的兴趣爱好,比如文学,运动爱好,闲暇时间看一些散文,诗歌,小说等,或许你不会是职业的作家,但是“你总得有一些信心”在人生的路上,你的一些闪光点是在不经意间凸显出来,或许你在工作中默默无闻,但是在文学的世界里成为耀眼的里程碑。在运动的世界里成为不朽的传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丧失了信心,失败也就不远了。那么自信的源泉在哪里呢?来自我们不断的努力,不管世界变得怎么样,不断的前进才能适应这个社会,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不去准备,不去充实自己,又怎么能奢求机会眷顾自己呢?

继谈完有关校园教育的问题之后,另外一个教育问题也十分严峻,那就是家庭教育,很多人在二十多岁有了子女以后还并不懂如何去为人父母,下面就是鲁迅先生对子女的一些教育心得,我想,这些经验是十分值得借鉴的。

中国家庭亲权重,尤其父权,千百年来中国人骨子里都重父权,因此父亲对孩子嗯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如何正确的处理父子关系的问题关系到家族的发展。鲁迅先生认为“健全的生产,尽力教育,完全解放”。在孩子们身上,父辈们总是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是血液的传承,割舍不断的亲情。在孩子幼年,长辈需要给予足够的指导和关爱,而不是作为命令者。父母作为长辈,伴随孩子生命的成长,既要有足够的威信,也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是独裁者和命令者。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发展的延续,父母要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度过人生迷惘的年纪。当孩子有一定的认知能力的时候,家长要“解放孩子”,完全的解放孩子,让他们有足够独立的空间,去不断的成长和发展,这个时候,家长就应该是以一种协商者的身份去和孩子讨论,在孩子迷惑不解的时候给予适当的解答,聪明的父母是不会过度干涉孩子的发展的。曾经朱自清先生的一篇散文《背影》让多少国人潸然泪下,一个沧桑嗯背影,在别人眼中可能显得落魄,可是在一个孩子的眼中,那是岁月的琢磨,把挺拔的身躯变得佝偻,把硬朗的面庞雕刻的面目全非,如此如此,中国还有千千万万这样的父亲在生活中挣扎,为了孩子,孩子们只要有一些感情,大概看了之后都会感到内心的酸楚吧。

随着孩子的成长,进入青春期,父母也正直壮年。父母的成熟和孩子们的青涩形成对比,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和孩子要建立深厚的感情,这样才能在分歧出现之后才能有缓和的余地。

下面就是梁启超先生的《学问之趣》一文,这篇文章是梁启超先生在东南大学暑假期学校的演讲。谈及学问之趣味,梁启超大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凡人必生活在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生活本质上便是一种趣味,不是么?要不然也不会有如此之多贪生怕死之辈,如此相比,生活之趣味在于体会,那么学问之趣味“需要自己领会”,梁启超先生似乎也无法给出尽善尽美的答案,不过他却为我们分享了他做学问之趣味,第一,“为无为”。“无所为而为”,讲究一种不问目的的行为,做学问时做学问,摒除一切杂念,专心做学问才能精深,如果仅仅为了钱财去做学问,那样显得多无趣。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妙的体验,这大概就是素雅的境界。

第二,“不息”。为了做学问而不息的奋斗,如有有一天我们做到了“一日无书不尽欢”的地步,那么我们的生活肯定不会陷入寂寞空虚的境地。当然,做学问也不可能是一种消遣,做学问需要我们一生的奋斗,我们的人生本身就是一本书,我们在书写着历史,书写着辉煌,学问之趣味就在“不息”。

第三,“钻研”。任何事物我们都是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挖掘。学问之趣味在于“挖掘”。我们的兴趣就是在不断的了解事物中获得的,就像是吃甘蔗一样,慢慢的,一口一口呢咀嚼才能体味到甘甜,做学问一定要有钻研的精神,在困难与迷惑中前进,当我们回头怀念的时候,才能体会到那种钻研的趣味。

第四,“知己”。但凡做学问者,要有二三知己,在做学问的路上能碰到几个志同道合,趣味相投的朋友是极其幸运的,做学问的旅途艰辛,有朋友的鼓励和支持,相信我们一定能不断的前进,不断的创造奇迹。但是假如做学问没一个像样的朋友或者敌人,那么就凭那清冷的周围,就会让人感到深切的寂寞。

梁启超先生做学问之趣味,对当代迷惘的人来说,是很好的指引。最后,是一篇闻一多先生的文章,谈的是他对庄子么了解。

庄子,乃中国古代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庄子之学,无所不窥,学识广博。后人多评价其为“善属离辞,指事类情”。

从庄子身上,我读出了一种不同于现代人所感受到的孤独,庄子的想象力十分丰富,《逍遥游》这篇不朽之作就能窥见一斑,在我们的人生中肯定会存在不了解的,不熟悉的事物,既要让自己生活的艺术化,保持感性生命的活性,又要体现深沉的理性的光辉。

庄子曰: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每一个事物都有不同的方面,有用也好,无用也罢,只有心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能豁达。有时候我们会为了一时的失去而伤心难过,也为了一些小事儿而沾沾自喜,此乃人之常情,也是生活的一种趣味。庄子所言的一种忘我精神,是要我们能够摆脱躯体的枷锁,现在更广阔的角度去观察世界。

夫道,有情有义,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自存,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生不死。

国外的人觉得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不然,中国人信仰天道,此处天道,可传而不可受也,需要个人经历种种磨难,富贵之后的顿悟。“唯无为方可有为,唯虚己方可实彼,唯无目的,方可合目的”。无为是指不含杂念的去做事情,最后方可事业大成,否则根基不稳。

篇5:民国先生读后感1

也曾听人感慨,论当下之中国,已几无大师,且不言现下大师难觅的缘由,但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民国年间,确是个大师辈出的年代。

马建强先生撰写的这本《民国先生》,很大篇幅上,便是从此入手,通过叙写一批诸如蔡元培,胡适,朱自清,叶圣陶等这些个与文教相关的大师,来向我们展示出一幅民国的文教画卷。他们无一不与文教有着莫大的干系,做出过重大的贡献。众所周知,满清民国,外寇倾压,朝代更迭,百废待兴。要想在这样一片土地上重新燃起希望,毫无疑问,授民以知识,通过教育来开化启蒙,便是当务之急,当然,用梁启超的话来说,便是为“兴民权”而“开民智”了。既然说到教育,那不得不说起民国时的先生。先生,不单指传授知识的老师,更是那些言传身教以为处世立身之道的人。全书第一个提到的,便是“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先生。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就义,康梁出逃,蔡元培毅然挂职携眷出都,放弃众人眼中极清贵的翰林院编修之职。何也?除开对清廷的失望,也有着立志教育救国的愿想,套用书中所言的,便是有对自己“此生端为国家来”的雄心,这也是传统士大夫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历史担当,是时代先觉者的大智大仁大勇。

记得母校苏州十中的前身,振华女校的校董之一,便是蔡元培先生。女校的创始人王谢长达女士在先生和章太炎,竺可桢等人的帮助下,创办了这所在当时极具影响力的女中。再加上蔡元培本身就任总理的绍兴中西学堂,随后任总教习的南洋公学特班等等,通过办学,也就是新式学堂,教育出一批求新知的洋学堂学生,而这批问新事的新型读书人,很大程度上也成为了志同道合,救国图强的仁人志士。及至后来,蔡元培任光复会会长,同盟会上海分会长,更是让蔡元培多了份铁血色彩,不但学贯中西,更是允文允武。

篇6:民国风度读后感1000字

读到这里,我的心被深深的震撼了。他让我明白了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那么,我们还怕什么呢?学习上的困难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去克服,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以便将来更好的报效祖国。

篇7:民国风度500字读后感

《民国风度》,79个民国时期的历史人物,79篇民国时代的经典传奇,来自《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金牌专栏“钩沉”,“史与诗、学与识、才与情、新与旧的融会贯通”很好的总结了这本精华集的特点,栏目的定位本来为记录故去的学人点滴,却在编辑的笔下,慢慢延展,成为对一个时代的缅怀。“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距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到恍然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

书中所涉及之人物,无论是蔡公时、蒋百里这样的民族豪杰,梅贻琦、傅斯年这样的一校之长,还是胡政之、邵飘萍这样的铁胆文人,罗念生、施蛰存这样的风流名士,亦或是张申府、、吴兴华这样的英雄义士,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风骨”,名士的风骨是其核心,一种风骨没了,“风趣会降调。风雅会流俗”。昨日和友人吃饭,还在谈论为何当今值得称颂敬仰的文人名士越来越少,而颇多所谓“专家”的言论被世人不屑,我想在那个风骨犹存的时代,学术大家们追求的是真,而现如今追求的是名。“学术腐败”这个词,几年前成为热门词汇,各大高校都打出旗号,严格遏制学术腐败,还一片纯净学术天空,可到底是什么构成学术腐败的温床呢?我觉得无论是政府、学术机构,都有需要检讨的地方。

篇8:民国风度500字读后感

从没有给一本书照过这么多的相片,呵呵,以前都是抄书的,现在果然是懒了,或者是时间变得宝贵了吧,有点悲哀。

“那批学人生活在一个很不一样的时代:新旧交替、中西碰撞、风云际会,因而形成一种与今天的学人迥然不同的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可谓千人千面,但里内全不失风骨、风趣或风雅,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

“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样一批人物。他们那样地想着,那样地活着。他们离我们今天并不遥远,但他们守护、在意、体现的精神、传统、风骨,已与我们相距甚远。读着他们,我们感到恍然隔世;抚摸历史,我们常常浩叹不已。”

“我们这些自由而无用的灵魂,不会感应那些老先生的。”

篇9:细说民国大文人读后感

那真是一个璀璨的年代,涌现了这么多位高山仰止的巨人。清末、民国、抗战、内战……。内忧外患激发了5000年来沉淀在血液中的民族魂魄,忧患兴邦。不过,这些巨人们除英年早逝、移居海外的几位外,其他的几乎都倒在了文革中,看完这套书心情沉重大概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最喜欢国学家中的:赵元任、陈寅恪,思想家中的:金岳霖,冯友兰。文学家中的:林语堂、梁实秋。

而这些人里面我最喜欢的还是:赵元任。他虽然在哲学、物理、算数、音乐方面都很精通,但在言语方面取得的成就是不可取代的。有一个完整的人生,有自己的学术研究,有心爱的人相伴到老,有幸福的生活时光,晚年在海外受到应有的尊重,在世界上拥有相当的威望。虽然解放初期他选择了离开祖国去美国生活,但是我觉得他的举动比留下来的人更爱国,他让全世界的人知道了汉语言的美妙之处,读后感《细说民国大文人读后感》。

陈寅恪,学识太渊博了。以至于无人知道他会多少种语言,20种?30种?也许他自己都不知道。他身上有着一切中国文人应该有的风骨、儒雅,只可惜命运多舛。三百年内,中国的博学之士只此一人。如果不是碰上失明和文化大革命,他想写的《中国通史》及《中国历史的教训》定完成。这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

所有大师中金岳霖独有的天真烂漫的吸引了我,他对林徽因的痴情吸引了我。身为哲学大师、中国现代逻辑学奠基人,如果让他的学术研究发展下去,他可能成为现代中国的亚里士多德。日后定要找来他的著作好好阅读。《逻辑》、《论道》、《知识论》

对于东西方文化而言,对我国学更为感兴趣,所以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新理学》、《中国哲学史新编》这几本有空也要找来看看。

早在高中时代就已经读过林语堂、梁实秋的散文集。当时他们头上还戴着“资本主义御用文人”的帽子。令当年的我奇怪的是,文字如此优美的人怎么是资本主义的御用文人?这资本主义还真有眼光。相比之下和他们笔斗的鲁迅的文风并不是我所喜欢的。梁实秋的《雅舍小品》给我的震撼很大,原来可以这样写文章,文字可以这样幽默。林语堂《生活的艺术》如一股清新的风,吹进我死气沉沉的高中学习中。如今读完这套书,对他们的人生有了一个立体的了解。以后要把这失落的这二位的书补买回来。

篇10:《从晚清到民国》读后感

这本书读断续读了两次,到今天算是囫囵吞枣地读完了。其间一度心态崩溃,浮躁焦虑。文白夹杂让我更是难以平心静气。

但我依然觉得作者是一个可爱,博学,又严谨的人。讲历史,信手拈来;讲故事,言辞犀利。喜欢他的小绰号,虽然人是复杂的,但是绰号更能突出人物的主要特点。

一直以来,不喜欢读近代史。觉得近代史过于沉重,最喜欢的还是盛唐那段浪漫的幻梦。但是梦终究要醒来,生活需要幸福和苦难,只有在悲痛中激烈挣扎过,在绝望中顽强求生过,并且最终战胜了苦难,才能说,惟有苦难,馈赠更多。

很幸运生在这样的时代里,我出生的时候,唐老已经把这本书的内容跑了大半个地球讲完。我出生之后,邓小平去世。历史长河越来越急,从千年不变的格局,到百年一变,现在是又一个百年,希望这次,峥嵘崔嵬,也能平安通过。

篇11:《民国银行练习生记事》读后感

罗星

拿到《民国银行练习生记事》这本书,起先对记事类书籍有些陌生,主要是以前未阅读过,读了之后,将杂琐的感想整理一通之后,有了对以往读书不一样的感受,书中记载了民国时期胡守礼、徐寿民等人在银行做练习生的经历,这本书虽然摘录的是民国时期的事情,却与现今的银行生活息息相关。以下是我阅读之后脑子里蹦出来的一些想法和感受,特此记录。

一、“活”在制度里。

不管是现代,还是在民国时期,银行业对风险的认识也是在不断的追索,小到招聘的准入条件,“介绍人”的介入,正是目前保证担保的原型吧,应对当时资讯不发达的情况,无疑是一种防范风险的措施,虽然最终保人制度效果不尽如人意,但在风险制度改良尝试的道路上,银行业印上了许多历史的痕迹。

在用人方面,书中提到时任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事务长,曾当面向其校友推荐其同乡,对方以该行招考简则为作证答复并致以歉意。在当时监管体制还未足够完善的情况下,可以看出当时该银行招聘制度的执行还是很到位的,在鼓励推荐和介绍的同时,依章办事。这或许只是作者摘录的个例,作者也提到也可能有不经过招聘及考试而直接录取的情况,但依章办事,尽职尽责在银行业是必须严格执行的。

对于银行练习生的录取工作,从笔试到口试,再到体检,每个环节都制定了明确而具体的标准,这些标准在确保生源质量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乃至后篇记载的练习生培训及待遇都有明确的制度体系。这点让我颇为触动,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制定出在现今社会都可称周密的标准,不可谓不难得,也让我更深刻意识到银行业对规则制定的重视,做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有迹可寻,风险才能可控。

近些年来,银行业里头的经济案件时有发生,数量多、金额大、造成的损失触目惊心。然而,经过剖析和反思,我们就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每个经济案件的发生无不与制度有关!也许是由于制度缺乏、或由于制度不完善、也可能是由于制度执行不严等原因,造成了一些问题。在我们不断最求高业务增长的同时,忽视了制度的建设,以致出现制度滞后于业务发展的状况。所以,要让银行机构在市场的大洪流之中独善其身,切实加强银行制度建设,强化制约监督机制是必要的手段。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规章制度就是把控风险、规避风险的武器,若武器都生锈,武器要来何用!

在各家院校报送学院参加招聘考试的时候,记载江苏省立上海中学报送了该校当年度商科毕业班学生,同时也提出了对该校报考生加考经济学等科目的申请,而浙江兴业银行以“考试科目已拟定,不能加考科目”答复。若反观现今社会,如此情况也许正好相反,报送单位肯定会最大程度的为被保送者争取最大的便利通过考核,以此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量,获得更大的社会威望。民国时期保送院校在执行自身保送权利的同时对其职责和义务也没有丢下,我想这更使得社会单位对其院校的权威和威望给予更大的肯定,百年名校确真名不虚传。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会对眼前的暂时利益看得极其重要,而忽略了长远的利益流失。就比如客户经理对追求业务的增长而忽视遵循制度的限制,往往在计算每个月绩效收益的时候,关注点只集中在业绩的提升,因为其对这个月到手的工资帮助最大,而脱离制度产生的风险或许不会在这个月出现,在有了这个月的侥幸,下个月也不会注意到风险的爆发或许会影响其一生的职业生涯。

我认为,从业就是一场修行,遵循准则,稳扎稳打才能牢固基础,才能走得更远,贪功冒进,一味追求即时利益而以侥幸的眼光看待风险,必然会是修行一途的障碍。

二、“活”在未来的希望。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人生就是奋斗”。

民国银行招聘简介中“而有志入银行服务”一句,同时对录取之前需要进行体检也相当重要,这看出民国时期的银行业也很看重员工德智体的兼备。反映出用人单位对应聘者考虑综合能力的导向,就现如今社会而言,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是从业后有兴趣、有志向在这个行业或这个岗位走下去的,而非迫于其他原因投出个人简历。在录取通知发出后浙江兴业银行对一位落选考生答复就可以看出用人单位的态度,该考生致函表示家里情况艰苦,希望谋得工作,但同情归同情,规则归规则。

人才需要足够的斗志和激情去奉献自己的能量,同时拥有支持奉献下去的体魄,才会在鱼龙混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浙江兴业银行给出对应试者的看法:“除注重笔试成绩外,更注重口试,笔试及格而口试不及格的,也未必能录用。”其标准为“笔试及口试并重”。从胡守礼收到录取通知可以看到,民国时期的银行对用人方面,也很看中应聘者的个人综合能力,虽然对于胡守礼而言,出身寒微,学历不高,也没有特别的社会关系,但是他有理想,有对未来的希望。胡守礼在口试时说到“不在待遇多少,而在将来的希望”,这或许是打动面试官最强有力的理由。而后书中记载练习生确实收入普遍较低,但拥有希望就是坚持下去的理由,生活需要鼓着勇气,挟着期望,向着光明事业的前途努力迈进。

三、“活”在信用、操守和周密。

书中记载中国银行青岛分行经理王祖训对练习生提出的四点要求:“信用”、“操守”、“诚实”、“周密”。我想这也是直至现今社会银行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四个修养和准则。

“信用”和“诚实”二字在社会分量多种所有人都清楚,但信用并非一两天可以形成,也不是做一两件事就能够表现出来的,是慢慢的积累,在他人心里对你人格的感官,而“诚实”也反映你的信用。在“信用”的名称解释上,所谓信用,是指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信用构成了我们人和人之间反复交往。所谓言不信者,行不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用的建立即是关系的建立,也是做人的根本,无信之人谈何交际。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同时也是经营信用的企业。银行所经营的就是对客户信用的风险,客户将现金存入银行,获取银行给予的存款利息,相信银行会按约定的期限给付利息并保证存款安全。银行将吸收的存款向客户发放贷款,相信客户也会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

“操守”是我们身处社会立身的第一要义,也是银行业的第一行为准则,坚定职业操守,坚守道德底线,是反映银行从业人员个人的思想觉悟、精神境界、文明教养以及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我们的客户普遍对银行的人员赋予的期望及要求比一般人高,是因为我们拥有的专业技能赋予了我们更多的权利,在我们执行权利的同时,也要求我们履行义务和遵守职业操守,以此获得社会的尊重和信赖。

“周密”即是精细缜密,银行里不论何种岗位,周密是做事的必备条件,银行员工的些微疏忽,可能导致重大的损失。周密可能不是每个人都能时刻做到,书中练习生丁志进将抄月报作为训练自己缜密工作的方法,也许我们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将其养成自身习惯。

没有离得开业务流程的人,也没有离得开人把控的业务。业务的持续推进,有赖于人的操控。一个业务办理的流程,会经过几个不同职能部门的员工,各负其职,但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来问题,将影响整个业务的结果。人是决定业务结果的重要因素,而思想是决定一个人能动性的根本,每个人的心思缜密,将维持整个流程的正常运转。

篇12:民国底气读后感

(一)崔雨濛

最近在读《历史深处的民国(一 晚清)》,这本书消除了我对晚清的很多误解,读起来很有惊喜,尤其是书里提到的几个细节,让我眼前一亮。

第一个亮点是袁世凯。

在我的记忆里,袁世凯的形象一直是这样——一个土肥圆的无脑军阀形象。

从学校的教科书到小时候的电视剧,袁世凯差不多都是这个形象,他卖国求荣、欺骗孙中山、窃取革命果实、搞复辟当土皇帝……可以说是被黑的非常的惨,导致袁世凯在我心里也一直是这么个大坏蛋的形象。

但是真实的袁世凯并不是看上去这么无脑,他是个官二代兼富二代,家里不仅有钱,叔父辈中还出过一品二品的朝廷大官,叔叔袁保恒和李鸿章的交往也十分密切。

袁世凯23岁的时候跟随嗣父袁保庆平去朝鲜平定政变,一战成名。后来,李鸿章钦点袁世凯为清政府驻朝鲜的总督。

袁世凯帮助朝鲜政府建立了新军,平定了叛乱,击退了日军,不断为朝鲜续命,长达十二年,直到甲午战争爆发,袁世凯被迫回国,日本才有机会攻入朝鲜。

回国后,袁世凯奉命到天津小站训练新军。袁世凯的练兵奇才得以施展,他采用德国陆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使用新式武器,全面废弃“冷兵器”的战法,亲手缔造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陆军。

除了军事才能,袁世凯的政治立场也十分坚定——改革立宪,可以说他的每一步动作都在为实现这个目标做准备。

他明白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要有进有退,所以他废除科举的时候没有畏缩,立宪被皇室阻挠时也没有硬碰硬。

他明白人才是最重要的政治资源,所以他一方面讨好皇室结交文臣,一方面也在军队在培养出了自己的北洋集团。

当然,袁世凯说到底是个政治家,为了实现目的,权谋和手段是必须具备的。他刊行军事书籍,制造舆论,向朝廷宣传自己在朝鲜的练兵事迹,才获得小站练兵资格。他向慈禧和高官重金行贿,才躲过了一次次要命的**。

总之,袁世凯就是这么一个和曹操很像的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而不是教科书里那个被黑透了的土肥圆。

第二个亮点是康有为。

与袁世凯相反,康有为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比较正面。教课书里说他是个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人物,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重要人物。

一开始提到康有为,我想到的第一个事情就是公车上书。传说甲午战争战败后,康有为发动一千多名公车举子联名上书,到督察院游行示威表示抗议。

然而实际上这一天朝廷内外风平浪静,没有任何历史记录表面有过这样大规模的游行。除了一本书——康有为的《公车上书记》,也就是说康有为自己编造了这一事件。

除了上面著名的骗局,康有为还伪造过一封光绪的诏书。

戊戌变法执行到九十几天的时候,慈禧警告光绪变法不要太激进,跟康有为、梁启超保持距离,否则光绪的皇位不保,于是皇帝下了一份密诏给康有为。

但是康有为在接到密诏之前就先伪造了诏书,说慈禧发怒,要革掉光绪的皇位,让康有为等人进宫营救。

而光绪的诏书里只是讲明了慈禧的态度,希望减缓变法的速度,让康有为去上海避一避。但是康有为依然拿着自己伪造的诏书大肆炒作,最终演变成维新派要劫持慈禧解救光绪的计划。

这就让慈禧忍无可忍了,于是慈禧软禁了光绪,然后宣布自己重新掌权,紧接着逮捕维新党人,戊戌变法失败,六君子被处死。康有为和梁启超逃亡海外。

就是这样一个康有为,利用伪造的事件炒作,不惜搭上队友的命运,实在是没法称得上是圣人。

第三个亮点是汪兆铭。

汪兆铭,民国四大美男之首,同盟会合伙人,国民党“一大”主席团成员。除了干革命,他还是个学霸,18岁考中秀才,21岁官费留学日本,回国后当选同盟会评议部部长,主编《民报》。

二十几岁的汪兆铭即使放到现在,也绝对是男神级别的,要长相有长相,要见识有见识,还是《民报》的主编,文笔风趣,相传就连慈禧还经常读一读他的文章。

而且他的人格还特别完美,不贪不抽不嫖不赌,虽然相貌风流,但却不近女色,一门心思干革命。

就是这样的汪兆铭,受到了当时南洋巨富陈耕基女儿陈璧君的追求。这让汪兆铭很为难,他认为自己是革命家,时刻有生命危险,如果结婚会拖累妻儿。但陈璧君却坚持追求他,不仅推掉了父亲定好的婚约,还不惜生死加入了汪兆铭的刺杀小组。

1910年,汪兆铭、陈璧君、黄复生、喻培伦的四人刺杀小组到了北京,决定刺杀摄政王载沣。据说,在暗杀行动前夜,陈小姐要以身相许为汪兆铭饯行,但汪兆铭恪守礼法,断然拒绝。

可惜这次暗杀失败了,汪兆铭和黄复生被抓。黄复生主动认罪,说事情都是自己做的,与汪兆铭无关。汪兆铭说自己是《民报》的主编,刺杀摄政王载沣是他做的,与黄复生无关。

刺杀国家领导人的大罪都互相扛,真兄弟,真英雄也!

这里提一句,汪兆铭这个名字看上去很陌生,但是他的笔名大家都知道,叫“精卫”.长久以来,教科书和电视剧里的“汉奸”形象都是尖嘴滑舌、一脸猥琐的样子。但是真实的历史远比教科书鲜活的多,并没有什么非黑即白的定式。

汪精卫抗战时期的政治主张固然是与主流意识相悖的,但是年轻时候的他在人格上绝对是无可挑剔的。

总之,汪精卫这个人,很复杂很模糊,历史评价不一,但我觉得,他在人格上闪光点却是不能被掩盖的。

历史,还是要辩证的看,细节处总有意想不到的亮点。

历史深处的民国读后感

(二)对于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抗日战争胜利)恐怕很多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红旗下长大的人都会有下面类似的几点感受:

一是这段时期的中国实在是太憋屈了,软弱的政府,腐败的官僚,贫苦愚昧无节操的国民似乎就是这个时代中国的全部代名词。无数的战争、无数的丧权辱国的条约,任何一个弹丸小国都敢来我中华大地上嚣张一把,把中国人踢翻在地吐上一口浓痰再踏上一只脚,这100年实在是我中华民族5000年来最没有尊严的一个世纪。而这100年的屈辱历史带来的种种后遗症一直遗留、影响到了今天。

二是除了一些对历史特别感兴趣、专门研究过的人以外,多数人对于这段历史的了解是以初高中的历史课本为基础,以各种电影、电视剧和评书为补充的。这样了解下来的历史其实是割裂的,片段的,我们很难把袁世凯,孙中山,段祺瑞,吴佩孚,蒋介石,毛泽东等人系统的穿插在一起,也很难把这些遥远的历史人物和我们所熟知的现代人联系到一起。

还有一点也是最致命的一点是畸形的应试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让我们形成了很多扭曲的历史观,看看下面几个说法是不是你也一直有类似的错觉:李鸿章签订众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大汉奸一枚。袁世凯就是一个跳梁小丑,凭借不知道哪里来的兵权把孙中山赶下台先当总统还不过瘾又当皇上所以最后身败名裂。康有为梁启超学富五车,是那个时代最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北洋军阀勾结外国势力,是一群祸国殃民的败类。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节老想着依靠外国势力取胜或是和日本妥协,缺乏不怕死的民族精神,所以才节节败退。抗战胜利只是因为美国的原子弹。二战时期苏联是中国的好朋友,给予了中国很多无常的援助等等等等。

2016年的最后一个月,有幸遇到这本《历史深处的民国》,花了两周的时间细细读完,毫不夸张的讲,这是我读过的最有趣的一本中国近代史书籍,也是一本可以改变你历史观的书。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的成长历程和人生经历,能看到在面临选择时人们的挣扎和无奈,能看到诸多历史名人的正反面的行为,更能看到诸多历史的真相以及在面临亡国灭种危机时,我中华民族所表现出的同仇敌忾,顽强不屈的精神。是一本值得每一个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人都去认真读一读的正史书籍。民族的富强国家的兴旺需要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自强、自尊、自省与自信,如作者所说,愿你我有生之年,再见中国君临天下。

历史深处的民国读后感

(三)看过《明朝那些事儿》之后,对这种高度雷同的追随手法已经没有多少惊喜了,读这种类型的书完全是“扒墙头、看热闹、涨八卦”的嫌疑。

刚刚读完第一卷,果然不出所料,除了事件年份能和学过的历史书吻合上,别的出入都比较大,有的完全相左,姑且听之任之、读之信之。

第一卷从道光皇帝讲到黄花岗72烈士,其中“大反派”李鸿章已经辞世,他的学生袁世凯继承了衣钵正摩拳擦掌,有段时间孙中山给李中堂写了一封信,侃谈治国壮怀激烈,结果没有收到回音,随后康有为撺掇着一帮人开始短命的戊戌变法。

这些人就是第一卷“反转”的四大形象,李鸿章因签订《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被骂史上最无耻卖国贼,袁世凯因复辟称帝被万人不齿并唾弃,()而孙中山和康有为则是分别高举“民主”和“变革”两张大旗的先行者和实践者,载入史书名垂青史。

而据本书,李中堂忍辱负重,从谈判桌上或多或少还挽回点大清朝的脸面,袁大头虽有点钻营,但是个头脑清醒、思维创新、务实肯干之人,孙先生一心想民主,为了联俄私下协议竟想出卖东北主权,康无为更是政治幼稚,思想简单,甚至没事坏事、着急跑路的康谎谎和康跑跑。

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謇这个并不熟悉的名字,以41岁高龄考中状元,却弃官从商,走上一条实业救国的道路,创办企业、发展教育,成为中国实业家之父。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后面还有更精彩的二三卷。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民国底气读后感】相关文章:

民国的底气 读后感06-05

《底气》面批04-15

底气讲评范文05-16

底气高中作文04-22

底气作文600字04-24

底气记叙文04-29

信心来自于底气08-18

民国风度读后感08-10

文化自信的底气来源05-22

教学底气与教学风气05-28

上一篇:童话天使作文下一篇:英雄与奸雄三国志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对比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