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战争与和平教案

2024-09-03

20世纪战争与和平教案(精选6篇)

篇1:20世纪战争与和平教案

201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背景: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原因:列强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日益尖锐。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过程:1879年德奥结盟,1882年德、奥、意结盟,三国同盟正式形成,德国是其中的核心;1892年法俄结盟,英国于1904年、1907年分别与法、俄结盟,三国协约正式建立。)③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过程:①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②第二阶段:1915~1916年,三次陆战和一次海战,即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日德兰海战,大战的主动权开始转移到协约国一方。③第二阶段:1917~1918年,美国参战,俄国革命,德国投降。

3、性质:总体上是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为独立而战,具体有民族解放性质,但不能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由各交战国的参战目的决定的。而各帝国主义参战都是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4、影响:①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②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③俄国无产阶级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④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凡尔赛体系

建立:协约国先后同德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所谓的“丹尔赛体系”。其中最主要内容包括:领土问题;殖民地问题(委任统治权);军备问题;赔款问题。特点:掠夺性;分赃性;不能持久。

影响:①暂时协调了帝国主义在欧洲的矛盾,建立了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②使欧洲和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欧洲出现一系列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③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的新秩序,重新划分了殖民地,有利于战后欧洲的稳定与恢复。④体系内部隐含了许多矛盾,如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矛盾的发展和演变均为丹尔赛体系解体的重要原因。

2、华盛顿体系

建立: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所构筑的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影响:①暂时缓和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②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确立了美英同为海上第一强国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重新确认了对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③日本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受到了限制。④中国成为华盛顿体系的最大受害者。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调整

经济:道威斯计划的实施,帝国主义由遏制德国转向扶植德国。政治:《洛伽诺公约》的签订使德国的国际地位上升。外交:《非战公约》的签订,使20世纪出现了暂时的和平。

4、国际联盟

成立:威尔逊在“十四点和平计划”里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建议。巴黎和会上起草了

国联盟约,1920年初,国联正式成立。

主要机构: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国联行政院、秘书处。宗旨:宗旨在于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性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操纵国:英法(美国因巴黎和会的结果对其不利,拒绝参加)。

解散:二战期间,国联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1946年国联宣告解散。活动:①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我国东北,国联进行调查,宣布日本为侵略国,却要对东北实行国际共管。②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国联对其进行经济制裁,却不把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列入禁运范围。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

1、原因:①根源:由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起的。②经济危机是加速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内部隐含的矛盾的激化是二战爆发的

诱因。④法西斯侵略扩张势力,是二战的罪魁祸首。⑤绥靖主义政府的影响:绥靖主义者充当了二战的帮凶。⑥苏联客观上的绥靖主义作用。⑦30年代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没有能够阻止世界局势朝着新的世界大战的方向发展。

2、二战的局部战争:①对日本制造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国际联盟没有采取真正的制裁措施。②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英法控制的国联不把石油等战略物资列入对

意大利的禁运范围;英国掌控下的苏伊士运河照旧供意军使用;美国推行“中立政策”,禁止美国船只向交战双方运送武器。③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英法采取所谓的不干涉政策;拒绝援助西班牙人民的政策;美国执行《中立法》,利利于叛军。④慕尼黑阴谋:绥靖政策达到顶峰。⑤二战爆发后:英法没有对德军发动大规模进攻,史称“奇

怪战争”。

3、二战的全面战争:①爆发: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二战爆发。②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1941年12月,日军突袭珍珠港。③转折:中途岛海战、期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④胜利:1943~1945年,意、德、日先后投降。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原因:①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不仅威胁到被法西斯侵略的国家的安全,而且也威胁到英、美资本主义大国的利益,法西斯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敌人。②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将苏、美两个大国卷入反法西斯战争,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过程:大战爆发后,随着法西斯势力的不断放大。美国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加强对英国等国的援助。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发表联合宣言

——《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美、英加强了对苏联的援助。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的代表齐集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主要活动:①为打败法西斯侵略者,美、英、苏、中四大国经常进行双边或多边的高级会谈,在政治上互相协作。②为了发挥同盟国家的经济优势,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四大盟国在经济上互相支持。③以中国为中心的亚太战场,以苏联为中心的苏德战场和美苏盟军支持的北非战场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共同打击法西斯势力。

意义: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对法西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过程。

5、二战的影响:①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③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④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⑤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6、二战的启示:①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高于一切。②对邪恶势力不能姑息养奸。③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④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应该和平共处、进行合作。⑤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任何形式的侵略扩张昌历史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要求。

四、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雅尔塔体系

概念: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期,美、苏、英等国为了各自的利益,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为战后设计的新的世界秩序。形成条件:①欧洲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削弱:德国沦为战败国;法国元气大伤;英国实力消耗极大。②美国的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③苏联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军事力量,成为世界上惟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④二战后初期,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抗衡美苏的力量。

实质:按美苏意志划分势力范围。

内容:①惩治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②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版图;③重划法西斯战败国及其所占领地区的疆界;④建立联合国等等。

评价:①雅尔塔休系的积极作用:它倡导和平、民主、使世界顺利地实现了由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从而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带来的发展和胜利,并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革命创造了条件。②雅尔塔体系的消极作用: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重划国界、分裂国家,形成和保持不平等的国际关系和经济秩序,给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造成军事上的两极化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战后国际局势紧的根源。

2、冷战

含义:“冷战”政策是指美国针对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

表现:①资本主义阵营: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②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与之对抗。

原因:①意识形态的差异。②东、西方进行争夺的因素。

3、和平

①战后初期的和平运动

兴起的原因:a、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反思战争给人类留下的教训。b、二战后,美国挑起“冷战”,威胁着人类的和平生活。c、核战争的乌云给人类自下而上发展造成巨大威胁。d、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的号召和组织。新特点及其原因:a、核武器毁灭性的后果以及美苏军备竞赛,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反战和平运动更多的是以核运动为中心。b、由于美苏在全球范围内的争夺,更由于美苏的核武器足以毁灭地球几十次,全人类都面临着战争和核灾难的威胁。因此,反战和平运动吴现出广泛性和全球性的特点。c、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战争特别是核战争已是全人类面临的问题。因此,和平运动越来越趋向国际化。

作用:a、二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对战后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b、反战和平运动教育和动员了广大民众,使和平的思想逐渐普及,有助于提高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西方关系的缓和

原因: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霸权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进行战略调整。

表现:1969年尼克松入主白宫后,针对当时的情况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提出了“尼克松主义”。

4、联合国

标志:1945年12月25日,《联合国宪章》正式生效。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等。

宗旨:维护国际和平及安全,发展各国间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原则:主权平等,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

作用:①在成立初期为美国所把持操纵,一度成为其称霸世界的工具,70年代后由于大批第三世界国家的加入,联合国逐渐成为第三世界国家伸张正义的讲坛。②作为当代世界最大、最权威和最有影响的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时的缓冲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它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方面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但由于某些大国缺乏诚意,其作用大打折扣。

五、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朝鲜战争

影响:①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韩国跟随美国加入了资本主义阵营,朝鲜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②对美国的影响:在朝鲜战争中,新中国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进行了三年的战争,打破了盖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美国通过战争扼杀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企图彻底失败了。③对中国而言,捍卫了中国的国家安全,支持了朝鲜人民的正义事业,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④对中美两国而言:两国关系彻底破裂,长期处于敌对状态。⑤对东北亚的苏联、日本而言:东北亚地区暂时处于相对和平状态,美国的东北亚地区对苏联的压力减小。日本抓住朝鲜战争的有利时机,经济迅速复苏,军国主义又有所抬头。

2、越南战争

爆发的原因:①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受挫,越南人民在反法斗争中又得到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美国把新中国视为它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②越南在胡志明的领导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实质: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公开军事罗量。

影响:①越南人民用生拿和鲜血捍卫了民族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土崩瓦解,南越解放,越南南北分裂局面结束,实现了统一。②战争的失败也使美国政府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以便尽快从越南“脱身”,在美苏争霸过程中出现了苏攻美守的局面。

3、中东战争

中东问题复杂化的原因:①从公元1世纪起,这一地区的主体民族、政治统治和宗教信仰多次变更,形成了复杂的民族和宗教关系。②这一地区战略地位重要,石油资源丰富,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夺的地区。③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因宗教信仰、领土纠纷、重要文化遗产归属问题引发的民族矛盾往往为大国插手中东事务提供了借口和机会。

概况:总共发生了五次中东战争。结果都是以色列取得胜利。

阻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①未能建立起码的信任,相互为敌。②难以协调彼此间的分歧,大国的插手,地区极端民族主义与恐怖分子的威胁。

4、海湾战争

原因:①历史上,由于种种原因,伊、科两国围绕王权和边境问题存有争端。②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和世界两极体系的瓦解,伊、科争端又突显出来。③从伊拉克方面来说,主要原因是,它希望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迅速实现国家的发展,具体说就是长期困扰它的出海口问题,免除两伊战争中欠下的巨额债务,成为海湾的地区性强国。

经过:①第一阶段是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以联合国的名义组成一支由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8个国家组成的多国部分进驻海湾,以阻止伊拉克进一步扩大侵略。②第二阶段是1991年1月17日开始的“沙漠风暴”行动,在长达38天的空袭中,多国部队对伊拉克的通讯枢纽、指挥中心、情报系统、机场桥梁、化学武器基地等进行轰炸,伊军的战斗力被严重削弱。③第三阶段是1991年2月24日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攻势。多国部分分三路进攻伊拉克,迫使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

特点:①战争显示出高科技战争的一些特点。②信息战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③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前方与后方的区别趋于消失。④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需要有更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持。影响:它对中东和世界格局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主要有:①两次战争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它独霸世界的野心。②海湾战争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东西方“冷战”的结束。③海湾战争还引起世界各国对国家安全的倍加关注,加剧了一些地区的军备竞赛。④战后的伊拉克局势动荡。

六、当今的和平与发展

1、和平成为时代主题

含义:和平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世界大战有可能打不起来。

原因:①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②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③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使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④“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走向缓和。

2、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含义:发展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二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

原因:①谋求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是人类永恒的课题。②二战后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优先发展经济,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成为世界潮流。③亚非拉国家独立后,努力改变现状。

3、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和平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和平的保障。在和平中求发展,以发展促进和平,这是人类社会走向美好未来的重要保证。

七、疑难点清单

1、怎样理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的表现(1)不平衡的表现

①经济上:德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生产超过英法,居世界第二。②政治上:政治民主制发展不平衡,英法资产阶级民主制较为完善,而德、日、俄人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封建专制统治。③对外关系上:英法拥有较多殖民地,而德国很少。(2)基本矛盾

法德矛盾:源于普法战争,法要复仇,德要遏制法。俄奥矛盾:为争夺巴尔干半岛。

英德矛盾: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地——主要矛盾。(3)矛盾焦点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2、正确理解第一次民办大战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

(1)从战争的起因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2)战争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的要求,露骨地显示了这次战争的侵略性质。如德国要求夺取英国、法国、比利时、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把势力扩张到南美,同时扩大其在巴尔干的势力。英国的目的是为了打败德国,保持其世界霸主地位,夺取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日本是为了抢占德国在中国和太平洋的势力范围和殖民地等等。(3)从战争的结果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处置中,巴黎和会的召开就是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宰割、掠夺。比如《凡尔赛和约》《色佛尔条约》等。

3、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1)原因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都是由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为争夺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展开激烈斗争而引起的。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的同盟国和协约国两个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进行疯狂的军备竞赛,巴尔干地区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和火药桶。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是此次战争的导火线。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前,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2)性质

①第一次世界大点始终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战争。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3)后果

①两次世界大战均给世界造成巨大损失和灾难。②第一次世界大战摧垮了四个大帝国(俄国、德意志、奥匈帝国、土耳其),削弱了英、法、意等帝国主义国家,另一重要结果就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第二次世界大战摧毁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削弱了英法两国,使欧亚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力量壮大;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战后殖民体系崩溃;战争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④两次世界大战均使欧洲遭到削弱,一战后的丹尔赛—华盛顿体系,动摇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二战后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则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4、联合国和国际联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及形成原因

(1)不同作用:①虽然都把维护世界和平问题摆在首位,但国际联盟作为维护帝国主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孕育了新的世界大战;联合国则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②国际联盟高举反共反民族独立旗号,对苏俄等国无产阶级革命及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横加干涉。联合国则将两种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体系。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起了推动作用。同时,联合国在处置战败国时按民主原则,具有进步意义。③国际联盟一直为大国所操纵,无视弱小民族利益;70年代以后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2)原因:①建立的基础不同,国际联盟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而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产物。②组织方式不同,国际联盟排除了苏俄等国,为帝国主义大国所操纵;联合国则具有广泛性,容纳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广大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③国际形势特点不同,二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亚非拉第三世界崛起,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

5、从美苏关系的变化看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美苏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在苏维埃俄国成立之被,美积极参与对苏俄的干涉,妄图将其消灭掉,二战中在面临法西斯侵略的共同威胁下,双方联合在一起,结成反法西斯同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双方合作的基础随之消失,意识形态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重新主宰了双方关系,国家利益使二者由战时的盟友变成了战后的敌人。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利益是决定国际关系的关键因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也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

6、如果理解局部战争对世界的威胁

通过印巴战争、两伊战争,认识到随着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世界形势的总趋势

是趋向缓和,但天下并不太平,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威胁世界和平的主

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到处施威,企图独霸世界;

二是一些地区和国家内部长期以来抑而未发的深层矛盾,如民族、种族、宗教、领

土等矛盾随时爆发而导致的局部战争和冲突不断。

7、如何理解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主潮流

世界当代历史处于一个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潮流。和平潮流

体现了当代世界争取独立和平等、反对霸权、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世界战争的潮流。

发展潮流主要指调整改革、科技革命、推动经济现代化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潮流。

表现为:

(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趋势。

(2)社会主义国家在重重阻力中推进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趋势。(3)一些发展中国家通过经济改革,走出了“脱贫”的道路,逐步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国。

(4)现代化发展中的世界经济多样化统一,呈现出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和一体化发展趋势、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趋势和世界经济发展区域化趋势并存。

(5)现代化发展中,世界经济重心呈现由大西洋地区向两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地区扩散的趋势。

(6)现代化发展中,新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发展的进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篇2:20世纪战争与和平教案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

(1)19世纪下半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列强为了寻求海外市场加紧侵略扩张。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了重新瓜分殖民地的战争,其中英德矛盾最为尖锐。

(2)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冲突促成同盟国,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3)20世纪初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于军事,为世界大战的爆发提供了技术基础。

(4)军国主义和民族极端主义泛滥,使战争日益迫近。

(5)20世纪初,由于列强的争夺和民族矛盾激化,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的火药桶。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1)经济实力上,德奥集团处于劣势

(2)军事战略上,德军低估对手,且两线作战。

(3)同盟国集团内部矛盾激烈,德国尤为尖锐,基尔港水兵起义,全国响应,德皇退位,仓皇逃亡。

(4)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意大利临阵倒戈,日本美国等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实力。

3.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积极方面(1)战争促进了军事技术的发展,使第二次工业革命继续深入进行。

(2)一些欧洲国家基本按民族自决的原则,建立了新的民族国家。

(3)英法等老牌国家赢得了战争,却输掉了优势,几百年的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民族解放运动掀起了新高潮。

(4)战争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消极方面:大战历时多年,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和精神伤害。

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1.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2.知道“非战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

篇3:专题八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2011年9月11日是“9·11”事件十周年, 美国11日分别在10年前遭到恐怖袭击的纽约世贸大楼遗址、宾夕法尼亚州的尚克斯维尔和华盛顿的五角大楼举行纪念仪式, 悼念逝者。美国总统奥巴马出席了在纽约的纪念仪式, 随后分别到尚克斯维尔和五角大楼的纪念园, 向遇难者献上花圈。

2.2011年10月23日,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面递交了巴勒斯坦寻求成为联合国第194个会员国的申请。巴勒斯坦1988年宣布建国并得到联合国绝大多数会员国承认, 但它一直不是联合国正式会员国, 而是没有投票权的观察员实体。按程序, 巴勒斯坦申请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应先向联合国秘书长提出申请, 经秘书长提交安理会和联大后, 由安理会通过决议推荐联大接纳其为会员国, 最后由联大各会员国投票正式作出决定。

3.2011年10月23日至27日, 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对朝鲜和韩国进行了成功的访问。国际舆论高度关注此访, 并予以积极评价。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共同社等通讯社发表报道认为, 李克强副总理此访朝韩, 推动解决东北亚地区最为复杂、最为棘手的朝鲜半岛问题, 呼吁重启六方会谈, 力促地区和平稳定。

【综合解读】

1.了解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探讨其对人类文明产生的重大影响, 汲取历史经验教训, 争取世界和平, 避免战争, 这也是国际社会最关注的重大问题。这部分内容一直是历年高考的重点, 不仅体现在选做题中, 而且也反映在必做题中。从高考命题频率来看, 复习中应重视两次世界大战, 世界格局的演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一超多强”。

2.在知识目标上, 通过学习, 了解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在方法与能力目标上, 对涉及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重大事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思考和分析问题, 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 要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 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 从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培养保卫世界和平的自觉性;进一步弘扬世界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和不畏强敌、百折不挠、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

3.课标具体要求: (1)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和后果, 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2) 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 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 评价其历史地位。 (3)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简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汲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教训。 (4) 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模拟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 共20小题4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原创) 早在1887年, 恩格斯就警告欧洲各国的统治者:如果你们开始跳一场最后的大战舞, 那么, 在悲剧结束时你们必将垮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一场最后的大战舞”指的是二战的爆发

B.“一场最后的大战舞”仅局限于欧洲地区

C.“必将垮台”指的是国际关系的新旧更替

D.“必将垮台”反映帝国主义遭到沉重打击

2. (原创) 20世纪初, 这里矛盾复杂, 争夺激烈, 被称为“战争的火药桶”, 俄国与奥匈帝国是当时在这个地区争夺最激烈的国家。材料中的“这里”指的是右图中的

A.a B.b

C.c D.d

3. (原创) 1904年的法国驻英大使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英俄发生冲突, 是一场大灾难, 唯一得利的是德国。此时期英国

A.继续坚持“大陆均势”政策

B.积极调整与法俄的关系

C.对德国逐渐由遏制转为扶植

D.构筑欧洲集体防御体系

4. (原创) 某历史学家这样评价马恩河战役:这是法国的一次战略性胜利,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 20世纪的历史也许会改写。马恩河战役堪称滑铁卢战役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最具决定性的战役。支持此论述的证据有

①它导致了施利芬计划的彻底破产 ②战役结束后, 东西两线战场形成了胶着对峙的局面 ③它是一战中最具决定性的战役, 是德军开始走向失败的标志 ④德军开始丧失了战略主动权, 导致战争呈现出持久态势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5. (改编) 在巴黎和会上,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为了这些理由, 所以我坚决反对超出必要的范围把德国人民从德国统治下割给别国。”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复文:“假使必须对德国表示宽容, 那么应该给它在海军和殖民地上得到满足, 并让它扩大商业势力范围。”克里孟梭复文的真实意图是

A.对德国制裁应该实行宽容原则

B.防止英国独霸世界

C.制裁德国不应只符合英国利益

D.应建立合理的国际秩序

6. (原创) 在巴黎和会上, (美国总统) 威尔逊极力想使美国登上第一大国的宝座, 称霸世界。但美妙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 (法国总理的别称) ”讲求实际的强硬主张和“狐狸 (英国首相的别称) ”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 “百灵鸟 (美国总统的别称) ”顿时章法大乱, 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傻瓜”“又聋又哑的堂吉诃德”。威尔逊变成“一个十足的傻瓜”“又聋又哑的堂吉诃德”的主要原因是

A.实力悬殊 B.孤立无助

C.英法联手 D.华而不实

7. (原创) 巴黎和会期间, 针对日本代表对中国山东的无理要求, 他 (顾维钧) 据理力争, 从历史、地理、文化各个方面驳斥了日本代表的种种狡辩。他那坚决的态度, 流利的口才, 有力的论辩, 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但最后, 美、英、法三国首脑不顾中国代表的强烈抗议, 仍然宣布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这主要说明了

A.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B.实力决定国际地位

C.列强的利益的一致性

D.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8. (原创) 1922年2月6日, 各国签订《九国关于中国事件应适用各原则及政策之条约》, 通称《九国公约》。条约规定:“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给予中国完全无阻碍之机会, 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的巩固之政府”;“施用各种之权势, 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其实质是

A.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B.维护列强在中国均等利益

C.坚持以华治华的侵略方针

D.承认“门户开放”等原则

9. (原创) 条约规定, “日本军队, 包括宪兵在内, 现驻沿青岛、济南铁路及其支线者, 应于中国派有警队或军队接防铁路时, 立即撤退”, “至迟不得逾六个月, 其中驻青岛之日本守备队, 应在交出行政权之日后三十日内撤尽”。条约所附协定条件中还规定, 日军按条约规定撤出后, “无论何种日本兵力概不得留于山东境内任何地方”。材料中所指的条约是在哪次会议上签订的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开罗会议 D.日内瓦国际会议

10. (原创) 1928年8月27日, 美、英 (包括英联邦7个成员国) 、法、德、比、意、日、波、捷克斯洛伐克15国的代表在巴黎签订《关于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的一般条约》, 即《非战公约》。《非战公约》的积极作用有

①首次以普遍性国际公约的形式, 正式宣布废弃以战争作为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 ②成为二战后审判德日主要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 ③为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法律基础 ④首次明确区分了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 侵略战争与自卫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 (原创) 任何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政权模式都会在一个较长时期保持一种稳定性, 但是主持或操作国家政权的政治主体则易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会严重影响国家政治走向, 甚至决定世界命运。以20世纪30年代历史来看, 最具典型的代表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12. (原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美国对苏联实行“租借法”, 从1941年到1945年, 实际给苏联的军用物资约为1600万吨。这些物资品种繁多, 总价值为102亿美元。这表明

①美苏实现了和解, 建立了反法西斯联盟 ②美苏都放弃了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斗争 ③打败法西斯主义成为两国合作的基础 ④“租借法”只适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 (原创) 1943年10月, 中、美、英、苏四国代表签署《四国宣言》, 提出:“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在重建法律与秩序和创立普遍安全制度以前, 它们将彼此协商, 必要时并将与联合国家的其他成员国进行协商, 以便代表一个国际共同体采取共同行动。”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A.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重大转折的背景下签订的

B.是为了继续保证战时协同一致战胜法西斯主义

C.为战后成立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组织——联合国奠定了基础

D.是在充分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签署的

14. (原创) 《二战风云》在介绍某战役时指出:到9月中旬, 德国人已经打到这座城市的中心……似乎有悖常理的是, 这使德国人不能利用他们的坦克优势……已不是运动战, 而变成了“老鼠战”, 人们在地下室里、屋顶上、小巷、院子和下水道里短兵相逢。……苏军不断前进, 占领了越来越多的飞机场, 德军这时已经绝望地陷入困境。……1943年2月2日, 终于出现了结局……材料中所描述的某战役指的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库尔斯克战役

D.柏林战役

15. (改编) 法国在二战中被德国法西斯占领, 被人称为“无足轻重”的国家, 但雅尔塔会议上的大国却允诺法国参加战后对德国的分区占领。英国首先提出并积极支持此方案的目的是

A.巩固欧洲国际中心地位

B.同情法国的悲惨遭遇

C.附和美国维护自身利益

D.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

16. (改编) 今日 (二战后) 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选一种……集权政权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及任务落到我们头上。材料中所指的“两种生活方式”指的是

A.富裕方式与贫穷方式

B.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C.民主主义与专制主义

D.法西斯主义与自由民主

17. (改编) 尼克松在《1999年·不战而胜》中指出: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允许我们的外交政策受苏联国内政策的影响, 有人认为, 为了“帮助”戈尔巴乔夫在国内改革成功, 我们必须在军备控制谈判中作出让步, 这种意见是彻头彻尾的胡说。这表明

A.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不可能实现合作

B.美国对苏联不能采取任何缓和的政策

C.美国和平演变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D.美苏争霸是国家利益冲突的表现

18. (原创) 越南战争时期, 美国决策人物之一、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评价这场战争说:“无论是我们的人民, 还是我们的领袖, 都不是万能的。……我们并不拥有天赋的权利, 来用我们自己的理想或选择去塑造任何其他国家。”这表明美国

A.不得不放弃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将和平共处作为处理外交关系的准则

C.为其在越南战争中的失败进行辩解

D.在亚太地区失去了霸权存在的基础

19. (改编) 人类在不断反思战争, 20世纪下半期, 世界反战和平运动持续高涨的原因主要有

①核武器阴影的笼罩, 严重威胁人类文明 ②美苏冷战加剧, 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及军备竞赛的升级, 造成世界不安宁 ③众多文化名人的推动, 如罗素和爱因斯坦 ④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等局部战争, 严重威胁着世界和平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 (原创) 芝加哥大学的政治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说, “中国不可能和平崛起”, 而且“开战的可能性相当大”。人们似乎认为, 中国这个经济神话将最终变成军事威胁。作为一名高中生, 你驳斥此谬论的依据有

①近代以来, 中国人民长期饱受外来侵略和奴役之苦, 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自由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中国政府始终不渝地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③中国是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 ④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是世界大国之一, 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

4小题60分。第21题15分, 第22题15分, 第23题14分, 第24题16分。

21. (原创) (15分) 民族主义与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 极端的民族主义往往是导致战争的罪魁祸首。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族主义因工业革命而得到进一步促进, 因为工业革命凭借其新的大众交流工具, 使对公民进行有效的、无所不包的教导成为可能。因而, 民族主义成为19世纪欧洲历史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以后又成为20世纪世界历史中的一个主要因素。随着19世纪的逝去, 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它起初是一种人道的、宽容的信条, 这种信条不是建立在各种民族主义运动相竞争的基础上, 而是建立在手足之情这一概念的基础上。但是, 在19世纪后半世纪, 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 其原因在于社会达尔文主义 (注:适者生存, 弱肉强食) 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和平主义者对民族主义的非难着重于民族主义运动的暴力行为、与军国主义结合以及因爱国侵略主义 (Jingoism) 与沙文主义 (chauvinism) 而在民族间产生冲突。在某些国家, 如德国, 民族象征与爱国性的自负因与过去的战争相关而名声大坏。因此权力争夺和权力斗争一直是国际战争的真正原因, 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之类的力量, 不过是达到夺取权力这种目的的手段。

——摘编自凤凰网《民族主义解释》

材料三 这些“主权国家”以基督徒和“民族国家”的双重名义肆无忌惮地带着对自己以外的民族或国家的厌恶与蔑视向世界宣战, 用大炮说话, 强迫文明古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就是民族主义中的扩张主义最初的外在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民族主义内含的进步“民族独立运动”和“民族自治运动”, 正是对民族主义中反动的排外主义、扩张主义进行反抗斗争的结果, “正义战胜邪恶”为人类社会的法理, 因而各国独立运动取得“节节胜利”自然合天意, 符法理, 顺民心。

——摘编自凤凰网《民族主义解释》

(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概括随着19世纪的逝去, 民族主义的实质有何变化, 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4分)

(2) 材料二中所提到的权力争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我们在一战和二战的爆发原因里能找到哪些被利用的民族主义因素?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相结合会体现出什么特征? (6分)

(3) 结合上述材料, 谈一谈民族主义与战争、和平的关系。 (5分)

22. (原创)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欧洲这块神奇的土地上, 曾经有过一道修筑最为坚固但又最为短命的长城——这便是德国境内的“柏林墙”。柏林墙与朝鲜半岛上的“三八线”一样, 均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产物, 又都为水泥所筑, 可称得上是欧亚大陆上的“姊妹墙”。

材料二 柏林墙是东德政府根据人民议院1961年8月12日通过的法令, 于8月12~13日夜间修筑。目的是制止东德居民包括熟练技工大量流入西德。原为铁蒺藜围成的路障, 后改筑成两米高、顶上拉着带刺铁丝网的混凝土墙。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线的观察塔楼上设置警卫。1970年, 虽然东西德之间关系有所改善, 东德政府还是把柏林墙加高到3米以阻止居民逃向西方。到1980年, 围墙、电网和堡垒总长达1369千米。除筑墙外还严格限制西柏林与东柏林之间的人口流动。后根据东西德政府1971年12月20日签署的协议, 限制略有放宽。1989年下半年, 东欧各国政局剧变。民主德国在向德国西部移民浪潮的冲击下, 于同年11月9日, 不得不将存在28年零3个月的柏林墙推倒, 促进了德国的统一。

材料三

——以上材料摘编自百度百科:柏林墙

(1)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 分析柏林墙与朝鲜半岛上的“三八线”为什么可称得上是欧亚大陆上的“姊妹墙”。 (4分)

(2)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 分析柏林墙倒塌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8分)

(3) 柏林墙最终倒塌, 但朝鲜半岛上的“三八线”却依然存在。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 分析影响“姊妹墙”不同命运的共同因素。 (3分)

23. (原创)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40年前的1971年10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并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不仅是中国参与国际制度和“融入国际社会”的重大突破, 也是中国自近代被“边缘化”之后重新返回世界舞台的一个重要标志。

材料二 国联尽管失败了, 但它为建立一个全球性国际安全机制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从联合国安全机制的整个设计来看, 其缔造者们对国联失败的惨痛教训确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联合国宪章》将实现其“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宗旨的重任主要交给了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 因此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维护就举足轻重。事实上, 安理会的制度设计最典型地体现了联合国所具有的国际关系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相互交错、国际正义和国际秩序两大价值追求难以完全兼容的矛盾特征。概括而言, 宪章中的理想主义表明的是对“国际正义”的价值追求, 其核心是人权;而宪章中以主权原则为核心的现实主义则为建立合理可行的国际秩序奠定了基石。很显然, 在现实世界中, 国际秩序的状况主要取决于主权国家大小差异所形成的权力结构, 往往不公正不合理, 因而使对国际正义的追求难以实现。尽管如此, 如果一个安理会成员国, 只是看到现实主义的主权原则和权力与利益关系原则, 而忽视了国际正义的承担, 无疑是违背《联合国宪章》精神的。

材料三 冷战后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价值观”重新回到国际政治中一个重要位置上来, 但不同于《联合国宪章》里提到的精神, 西方的民主制度被当成首要的价值了。与此同时, 国际权力结构变化提出了安理会合理改革的议题。所有这些因素, 构成了中国在安理会决策的复杂背景, 在今后, 如何用好中国在安理会中的否决权, 关键在于更好地权衡以人权为核心的国际正义与以主权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之间的关系, 既践行《联合国宪章》中的理想主义, 又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崛起构建安全保障。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志洲《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实现国际正义的关键》

(1)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 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的原因和意义。 (8分)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 分析联合国是怎样总结国联的经验和教训的。 (2分) 材料指出:如果一个安理会成员国, 只是看到现实主义的主权原则和权力与利益关系原则, 而忽视了国际正义的承担, 无疑是违背《联合国宪章》精神的。试结合史实举出一例来说明。 (2分)

(3) 结合材料, 你对中国用好自己在安理会中的否决权有何建议? (3分)

24. (原创) (15分) 中东问题一般指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争端, 是自二战结束以后延续至今时间最长的一个地区热点问题。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牵动着许多国家的利益。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四次中东战争后, 埃及总统萨达特在尼罗河畔休息时, 一直冥思苦想, 考虑如何尽早收复西奈半岛的广阔国土。在反思了中东战争后, 他突然意识到问题的症结也许就在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从一开始就没能建立起码的信任——整整两代人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把对方看做不共戴天的敌人。

——《萨达特——中东和平进程的先行者》

材料二 以色列总理拉宾知道, 军人的职责是赢得战争, 而政治家的职责是为他的人民赢得和平。因此, 拉宾用行动体验着“铸剑为犁”的古训, 并主动寻求与曾经面对面作战多年的敌人和解。在一次和平集会上, 拉宾曾经说:“和平总会有敌人的, 他们千方百计地伤害我们, 目的是破坏中东和平进程……”1993年9月13日以巴和平协议签署后, 在以色列国会前的坡地上聚集了10余万人。巨大的海报上, 拉宾被画成穿着希特勒的衣服, 双手鲜血淋漓, 上写着几个黑色的大字:“拉宾是犹太民族的叛徒!”在震耳的喧嚣声中, 拉宾走上国会讲台。他说:“我是个军人, 还曾是国防部长。相信我, 几万名示威者的喊叫, 远不如一个战死儿子母亲的眼泪给我的震撼, 我是一个经历过浴血战斗的人, 所以我要寻找和平的出路, 这是一个转机, 虽然它同时也是一个危机……”

——摘编自百度百科:伊扎克·拉宾

材料三 二战后, 四次大规模中东战争都与该问题有关联, 并给地区民众造成惨重损失和巨大创伤。中东和平进程绵延至今, 但举步艰难。人们盼望和平早日降临, 让这对远古时期曾是亲兄弟的两个民族重归于好, 共建美好家园。

——摘编自百度百科:中东战争

(1) 依据材料一, 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针对中东地区长期冲突, 萨达特作出了怎样的政策调整, 并分析调整的原因。 (4分)

(2) 依据材料二, 分析拉宾是怎样用行动体验“铸剑为犁”的古训的。 (3分)

(3)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 分析影响中东和平进程的因素。 (4分) 其中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40分)

1.D 2.A 3.B 4.A 5.C 6.A 7.D 8.D 9.B 10.C 11.C 12.C 13.D 14.A 15.D 16.B 17.D 18.C 19.D 20.C

二、非选择题 (共60分)

21. (1) 变化:由建立在人道的、宽容的感情基础上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 (2分) 原因:工业革命的影响;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政府鼓动和舆论的宣传;列强间为维护本国利益展开激烈的斗争。 (2分, 任答两点即可)

(2) 内容: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2分) 因素:萨拉热窝刺杀事件成为一战导火线;二战中, 希特勒成功利用德国人民对凡尔赛体系的不满, 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在德国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 (2分) 特征:本民族利益至上, 排斥、敌视其他民族。 (2分)

(3) 关系: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 列强利用民族主义中的排外主义、扩张主义发动战争, 进行殖民扩张与侵略, 破坏世界和平; (3分) 另一方面, 理性的民族主义有利于防范或制止侵略战争, 维护世界和平。 (2分)

22. (1) 原因:均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产物, 又都为水泥所筑;美苏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对立的产物;美苏争夺霸权斗争加剧的产物;德国和朝鲜半岛的分裂;两德和朝鲜半岛都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峙的前沿。 (4分, 任答两点即可)

(2) 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东德社会发展, 社会矛盾丛生;苏联放松了对东德的控制;西方的和平演变;民主德国向德国西部移民浪潮的冲击;民族认同感的不断增强。 (4分, 任答两点, 言之有理即可) 意义:加速了德国统一, 有利于德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快了冷战结束的进程;有利于缓和欧洲乃至世界紧张局势;推动了国际和平民主力量的发展。 (4分, 任答两点, 言之有理即可)

(3) 因素:世界大战的影响;国际格局变化的影响;大国力量的影响。 (3分)

23. (1) 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特别是国际地位的提高;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入联合国, 改变了联合国力量的对比, 中国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4分, 言之有理即可) 意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使中国进一步融入国际社会;有利于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为中国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4分, 言之有理即可)

(2) 措施:联合国宪章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宗旨的重任主要交给了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 实行五大常任理事国一致的原则, 吸取国联因集体一致的原则导致其无所作为的教训。 (2分) 典型事例:20世纪50年代, 美国操纵联合国通过决议, 组建“联合国军”, 发动了朝鲜战争;20世纪60年代, 美国绕过联合国, 发动了越南战争。 (2分, 言之有理即可)

(3) 建议:在国际事务中, 中国依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作出判断, 根据国家利益和世界人民的福祉决定自己的立场, 不盲从, 不屈服于任何势力。既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又要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崛起构建安全保障。 (3分, 言之有理即可)

24. (1) 调整:开始与以色列进行谈判, 开启了中东的和谈之门。 (2分) 原因:阿以之间未能建立起码的信任, 相互为敌。 (2分)

(2) 行动:主动寻求与曾经面对面作战多年的敌人和解。1993年9月13日, 巴以双方在美国华盛顿正式签署具有历史意义的《临时自治安排的原则宣言》, 拉开了巴以和解的序幕, 对中东和平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并迎来了中东和平的一连串突破。 (3分, 言之有理即可)

(3) 因素:彼此间的分歧;大国的插手;地区极端民族主义与恐怖分子的威胁;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 (4分, 任答两点即可) 启示:中东和平进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而且是异常艰难的;和平是大势所趋;中东和平进程需要有关各方作出相应的妥协, 建立长期和平机制。

篇4:20世纪战争与和平教案

关键词:战争;美国;经济

中图分类号:K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6—0177—02

20世纪的美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其间美国参与的战争主要有一战(1914—1918年)、二战(1941—1945年)、朝鲜战争(1950—1953年)、越南战争(1964—1973年)。这四个特殊时期的国际对抗使美国社会的劳动力、资本和科技从和平时代的民用转变为国际战争时期的军用 [1]。本文试图分析战争的原因及动力,通过考察20世纪美国经济史的变化,初步探讨这一时期主要的军事冲突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战争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经济是战争爆发和扩大的重要原因。没有什么比陆军和海军更依赖于经济前提 [2]。19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国会已开始在海军船舰的武器装备方面不断地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在几千里以外的北美海岸线的大西洋和太平洋巡逻[1]。从某种意义来说,美国军事力量的日益强大有赖于它长期以来形成的世界经济强国地位。

战争对经济存在着一定的刺激作用。1917年中期之前的三年里,美国充当战火弥漫的欧洲的供应商,得到了很大好处,由于欧洲对美国产品的需求的增加,美国经济出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 [3]。在朝鲜战争中战争对经济的刺激也是显而易见的。美国作家约翰·托兰在《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中谈到:“尽管美国公众从来就不喜欢这场战争,但战争大大刺激了国家的经济,使美国的繁荣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美国介入战争,也是出于“国家安全防御”方面的考虑。在20世纪以前美国的对外政策还是审慎地倾向于孤立于欧洲帝国之间的国际冲突之外,然而自19世纪后半期以来主要的欧洲强国把它们的帝国统治延伸到了亚非地区,而在此以前在这些地方美国是有相对的“自由”的[1]。美国政府认为,这种相对的“自由”的减少威胁着美国的国家安全。二战以后一直到冷战结束,有三个事实改变了美国的全球战略:1949年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苏联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以及1950年在北朝鲜受到重创 [4]。所以在朝鲜战争和越战期间投入了部分防御支出用于全球防御系统。

美国国内若干社会群体支持美国参战。具体说来,这些群体包括联邦政府领导者及其支持者、金融和工商业财团经理人以及部分有代表性的美国公民。威尔逊、罗斯福、杜鲁门等历届政府和后两者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尽管美国人从来都很爱惜生命,但是他们内心深处却充满对国家的崇拜。以二战为例,战争爆发后,国民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当时无论男女老少几乎是全民动员。甚至在战时军工厂里妇女的身影随处可见。对于这样一个国家利益至上的民族,对战争的热情可以说是不言而喻了。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我们也不能忽视战前特殊的时代背景。譬如一战前的美西战争。通过这些无灾难无牺牲的军事行动的刺激,这一不可思议的插曲也有助于在心理上为全民族参战做准备 [5]。美国发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则主要是出于遏制新中国和遏制苏联。“中国革命的胜利很快就使美国人把这种殖民战争视为美国人的反共战争,朝鲜战争后美国人感到失去了北朝鲜这个战略要点,于是以提供大规模军事援助的方式,积极支持法国在印度支那从事殖民战争。” [6]

那么,20世纪战争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1.联邦政府在战时通过调整税收、改革货币政策应对国民财政支出。战争历届战时政府都把增加税收作为支持国家安全支出的一种需要。一战总支出的24.5%用于税收基金,二战为42.5% [1]。1950—1951年期间国会先后通过了三个战时财政法案,用以抬高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政府还采取了相应的货币政策。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政府采取了提高黄金对美元比价的方法,使得美元相对贬值,却大大增加了黃金储备。1942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增加到将近230亿美元 [3]。黄金储备的增加并没有增加国内货币供应,反而对其起了遏制作用。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联邦储备系统转而采取一种加快货币供应的政策。遗憾的是价格却空前高涨,失业现象只是略为减少,于是在1969年又开始阻止货币供应,结果助长了失业,通货膨胀只是轻微下降 [3]。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货币供应,都未能使国民经济达到完美和谐的地步。

2.战争影响着美国的经济运行方式,美国由自由放任主义经济逐步转向政府干预经济。从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建国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自由经济的道路上走了一百五十多年,国民经济基本是受看不见的手调节的 [7]。然而,上一世纪的二十年中已经渐渐消失的放任主义政策,在战争状况的压力下完全崩溃了,以至于人们感到政府有必要去积极干涉私营的商业 [8]。这时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一战期间政府采取了增加劳工、干涉军用与民用生产等措施,可以算是凯恩斯主义在实际应用中的雏形。虽然一些学者认为在罗斯福、杜鲁门、艾森豪威尔时代并未发生过真正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革命。但是无论如何美国经济运行的总体趋势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尤其在战争时期。

3.战争刺激了了农业的繁荣和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0世纪美国的农业进入了一个与前时代截然不同的新时期。“从1910—1920年的这十年,农庄面积增加了8.8%……这是因为受到战争不平凡刺激的缘故。”[8] 对于二战来说,从1938—1944年,农产品的产量也是逐年增加的,1944年的指数达到了1938年的136% [8]。20世纪的美国,军事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仅从1945年7月至1949年7月,全国耗用在军火生产方面的费用就达到了1 860亿美元 [8]。大量的军火生产要同时满足欧洲和本国的需求,运输业显得尤其重要。鉴于一战时铁路对战时需要的不适应,政府对运输采取了直接管制的方式,并有效地经营了大部分铁路运输线。到二战时,不仅铁路空运与沿海船运,还有油管设备及胶轮车辆的运输随着战时运量的增长源源不断地将战时所需的人力和物资支到各地去。

4.战争影响着美国的科技进步。现代战争在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科技力量为核心的生产力的较量。在美国,大约国民总产值的10%、全部劳动力的9%、联邦预算的5%、科学家和工程师的60%,被直接或间接地用在国防方面 [5]。随着战时交通或信息传递范围的扩大,工业研究工作在一战时得到了相当的发展。1930年海军部与美国无线电公司进行合作研究使舰对舰和舰对岸的无线电通信现代化 [9]。这一技术后来应用到二战中,受益匪浅。二战以前政府与私营企业在某些工业领域进行了合作,然而真正标志着政府与科学技术之间建立全新关系的是二战。二战末期,科学研究发展办公室负责人凡内法尔·布什提出了用国家基金资助私人企业和大学科研的政策,1950年国会通过了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法案,而布什的想法已牢固扎根于原子能委员会、国家卫生署等政府机构 [10]。这些政府机构与私人企业和大学科研队伍的广泛合作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使国防和民用工业得到了很大革新,同时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国防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素质的军事人才。

5.战争引起美国人口增长不平衡和资源的匮乏。越南战争期间大约有340万美国军人开往东南亚,其中260万参加了在南越的实际作战。到战争结束时有4.7万人阵亡,另有1万名死于战区事故和疾病,还有15.4万负伤 [9]。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人口出生率仅为5‰。尽管尼克松政府废除了征兵制而改为全志愿兵,兵员的数量和质量仍是军队的主要问题。资源匮乏的问题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已明显提上议事日程,但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已显露出来。战时国内曾使用包括煤炭、石油、钢铁等各类矿产资源。这些矿产资源并不是无限可用的。虽然人工橡胶、合成铝制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人工合成的特别是化学制品不易分解,石油、天然气的废品处理不当等又很容易造成污染,更不要说战争所采用毒气战、核武器不得不使人类再次面对生态文明的挑战。

6.战争影响着美国在世界经济圈中的地位,美国从战争中获利,逐步确立了经济大国的地位。虽然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还未从孤立主义中走出来,但它对国际经济干预已跃跃欲试了。我们不能忽视一战以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世界金融中心已从伦敦转到纽约。二战后美国已明显感到孤立的实际意义在于使战争消耗减少到最低,而从战争获利最大。在随后的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国的财政虽然出现了赤字,经济似乎一蹶不振,但是从总体来看,美国仍不失它作为一个经济大国的形象。

现代社会呼唤人性的回归,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战争始终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它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光有知识和技能并不能使人类过上幸福而优裕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理由把对高尚的道德准则和价值观的赞美置于对客观真理的发现之上。人类从象佛陀、摩西以及耶稣这样的伟人身上得到的教益,就我来说比所有的研究成果及建设性的见解更为重要。”[5]

参考文献:

[1]Stanley L.Engerman.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Ⅷ:The Twentieth Century [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2]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杰拉尔德·冈德森.美国经济史新编[M].杨宇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4]Gerard J.DeGroot.A Noble Cause? America and the Vietnam War [M].New York: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0.

[5]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6]林利民.遏制中国:朝鲜战争与中美关系[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7]陈宝森,侯玲.美国总统与经济智囊[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

[8]福克讷.美国经济史:下卷[M].王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9]阿伦·米利特,彼得·马斯洛斯金.美国军事史[M].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

[10]约翰·阿利克,刘易斯·布兰斯科姆,哈维·布鲁克斯,艾什顿·卡特,杰拉尔德·爱泼斯坦.美国21世纪科技政策[M].华宏勋,吴展,华宏慈,译.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

篇5:1 回望20世纪的战争风云3

1教学目标

1.知道二战的主要史实

2.了解二战给人类带来的空前灾难。

3.了解二战中的中国主要战役和英雄人物。

4.了解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英勇斗争,萌发反对侵略战争的正义感。2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一战已有了解,故此这节课应该把两次世界大战联系起来记忆,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对于史实应该只是了解,把重点放在对战争的危害,对现在生活的珍惜上,指导学生更好的生活,还有二战中的中国有什么事件及英雄人物,是学生能结合国情学习此课。3重点难点

知道二战的主要史实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新课

导入:危害人类生命的最主要因素有三个,1是战争,2是疾病,3是自然灾害,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战争,由于一战过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合约”对其战败国的惩罚和限制,加入21年来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企图,不惜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板书课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一 走进法西斯 了解二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事“法西斯”吗?谁来给大家说一说? 生:学生介绍

师:对,法西斯是专制独裁和侵略的代名词,因此受到人们的反抗和抵制。今天这个主题,我们就从法西斯引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讲起。关于二战,你想从哪些方面来了解,请你提出你的学习问题。21教育网 预设 生:1,时间 2,性质 3,轴心国与同盟国 4,历史事件 5,二战中的中国是怎么样的。。(板书)

师:昨天老师让大家收集有关二战的资料,现在请小组来交流资料,看看能不能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交流汇报资料 解决问题 活动二:走进二战 感受惨烈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强,了解了许多二战的历史知识。在二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做了哪些惨无人道的罪行? 生:对犹太人进行了大屠杀,死于难民集中营的犹太人有600多万。师:在二战中,我们中国也是反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你们知道,我们中国遭受了怎么的蹂躏。预设生:1,杀害东北爱国同胞达6.7万人 2,实行了残忍的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3,“南京大屠杀”遇害的同胞有30多万人。播放视频:抗日战争的视频

师:除了这些,老师还收集了一些有关于二战另人心痛的图片,现在请大家来观赏(课件展示)

师:看完这些图片,谈谈你的感想和体会 生:自由发言 师:你认为战争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危害,对比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教师引导学生向往自由和平的生活)活动三:消灭法西斯 铭记英雄 向往和平

师:通过全世界人们的浴血奋战,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反法西斯战争终于胜利了,谁来说说战争胜利的意义?(正义战胜邪恶)同时,为了战争的胜利也涌现出了许国爱国主义战士,那么,你都知道哪些,为我们介绍一下他们的英雄事迹。生:学生介绍(王二小,雨来,狼牙山五壮士,董存瑞,黄继光)师:这么多的小英雄,有的甚至比我们的年龄还小,同样的年龄,不同的生活,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在学习生活中,你以前做得怎么样?今后想怎么去做?【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篇6:20世纪战争与和平教案

傅国涌

中国是一个暴力传统非常深厚的国度,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表明任何一次的朝代更迭都是暴力完成的,不是农民造反,就是宫廷政变、黄袍加身,总是这样的一种暴力模式在主导着中国社会的演变。和平转型对中国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概念。

近代以来,我觉得中国有过两次和平转型的机会,却失去了,非常可惜。

中国是一个暴力传统非常深厚的国度,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表明任何一次的朝代更迭都是暴力完成的,不是农民造反,就是宫廷政变、黄袍加身,总是这样的一种暴力模式在主导着中国社会的演变。和平转型对中国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概念。在中国古代史中,我们是读不到和平转型这个词的。和平转型之所以在近代出现可能性,是因为引入了其他文明的因子。自鸦片战争起,从来没有遭遇过的西方力量敲开中国的大门,从而打破了一个农耕社会数千年的平静,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处于农民种地纳粮、皇帝垂拱而治这样的一种模式。中国的农民只要有地种,求温饱即足矣,皇帝则充分利用中国农民的顺从、忍耐,只要不把他们逼到饿死的边缘,是不会造反的,所以一种制度可以周而复始地循环,从来没有什么变化,百代都行秦政制,不管换什么皇帝,都采用一样的制度。严格地说,统治方式就是生活方式的另一面,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统治方式。

近代以来两次和平转型的机会,第一次是出现在晚清新政到宋教仁被刺杀这个历史阶段,第二次是出现在抗日战争结束到1946年政协会议,之后政协决议未得到实施,国共谈判破裂,以内战告终。这是中国可以和平转型的两次比较大的机会。

和平转型成为可能是需要条件的。第一个条件是必须产生几种不同的社会力量,他们相互之间能进行较量、博弈,如果有一方特别强大,能绝对主导整个局面,那么社会就绝对不可能出现和平对话的方式。只有在这个社会有了至少两种以上的不同力量,而且力量基本上对等,或者说每一方都不具有决定性的主导权时,和平转型才有可能出现。

从晚清到民国初年这个阶段大约十来年,为什么出现了和平转型的可能性,就是因为当时的晚清政府实际上已经被西方列强大大地削弱,本身已不是一个能绝对说了算的力量。这时候在民间兴起了一股强大的、以往曾经被我们忽略的力量,就是立宪派,这股力量是建立在新兴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大量开办的工厂和对外贸易都是以往传统社会不可想象的一种经济方式,随之产生了那些人、那些力量。可以说,立宪派就是清政府之外的、独立于官方的一种新经济力量,这是第二种力量。第三种力量就是社会的强烈不满分子,包括孙中山在内的主张用革命方式来改变现状的力量。当时至少出现了这三种力量的博弈。每一种力量中又有不同的小力量,比如说清政府内部,由于中央政权的削弱,地方政府的崛起,逐渐地形成了地方大、中央小的局面。直隶总督袁世凯和他代表的北洋势力几乎超过了皇室的力量,因为他掌握了当时最新式的北洋陆军,其他各地新办的新式陆军基本上都掌握在日本留学回来的士官生手里。所以,我们看辛亥革命,严格意义上不是一场纯粹暴力的革命,只是有限暴力,它是在武昌工程营几个士兵首先起事,没有发生特别大的暴力冲突,长江流域就传檄而定,各地就纷纷独立了。各地独立的基本力量实际上也不是革命党人的力量,而是新军和立宪派的力量为主,这些力量在当时的中国已经举足轻重,是朝廷不能完全控制的。清廷面对这样的格局,选择了一种禅让的方式,可以说是非常体面,只是交出政权,继续保持皇室的尊荣。

在孙中山代表的革命阵营里面也不是铁板一块,并不是都听孙中山的,他仅仅能掌握同盟会的一个派系,名义上他是同盟会领袖,但是在同盟会当中有很多不同的派系并不臣服他,包括直接导致武昌起义的组织,叫中部同盟会,这个组织跟他就没有太大的关系,是宋教仁、陈英士他们成立的,在成立宣言里面甚至还不点名地批评了他,他们对于向来很敬重的、富有人格魅力的黄兴也颇有微词。浙江、安徽一带的光复会,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地合并到同盟会里面。以往的历史教科书说,1905年,孙中山的同盟会、黄兴的华兴会和章太炎、陶成章他们的光复会在日本东京合并成为同盟会。事实是,这三个会从来没有以会的形式合并过,也就是说不是组织上的合并。华兴会也是一样,大部分骨干成员都加入了同盟会,当时他们曾开会研究要不要取消华兴会,讨论的意见是既然大部分骨干都已加入同盟会,华兴会就不要活动了。兴中会整个转入同盟会,兴中会事实上就不存在了。光复会只是个别成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同盟会,但光复会的名称一直保存着,在长江流域一带继续以光复会的名义活动,从来没有说它们被同盟会取而代之。仅仅两年以后,1907年,孙中山和章太炎、陶成章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为了经费的支配、筹集等问题,矛盾非常深,所以就分家了。已经加入同盟会的光复会的主要人物都脱离了同盟会,自立门户,重建立了光复会总部,重新去发展自己的组织,跟孙中山派系争夺筹款的资源。

在立宪派内部也没有一个领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全中国的能力,从来都没有。立宪派是晚清新政的产物。1900年,八国联军把慈禧太后赶到西安之后,她才意识到必须执行被她亲手扼杀的戊戌变法的遗产,甚至走得比戊戌变法更远,这才有了晚清新政。许多措施超过了1898年光绪皇帝一百零三天当中颁发的那些诏书范围,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改革层面。我们现在对晚清历史的叙述,在很多地方都把当政者矮化了。以慈禧为代表的决策者已经感觉到不得不走改革的道路,除了经济改革,还要政治改革。她开始意识到严峻的危机,不光来自外患,还有内忧。当时进行的官制改革做得比较完整,从地方到中央把整个官制都改过来,有些地方甚至近代化了。像农商部、学部、交通部这样的新机构都已经出现,完全摆脱了传统社会延续了多少年的六部的官制。而且,清廷的改革已超出简单的行政改革范畴。清末新政带来的最大一个遗产就是地方自治,它给予了各个地方成立咨议局的权力,而且实质性地去做了。咨议局的选举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参加,它有一个最低财产的限制、最低教育程度的限制,来确定选民资格和候选人的资格。即使如此,一百年前做到这样,在中国来说完全是一个突破性的进步。我们不能小看大清王朝的这种度量、这种开放,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的思维方式里面从来都没有想过要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来变革社会,而是自上而下地去做,一个圣旨下去一切都解决。但是,咨议局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的政治文明开始跨入一个农耕社会陌生的状态。咨议局之外,全国性的带有准议会性质、名义上当作咨询机构的资政院也已经成立,由各省咨议局选出部分代表,皇室再挑选自己的代表共同组成,皇室的比例占了二分之一强,在人数上略多一些,但是由于这些人大多数是一些老朽,一些没有什么新知识的人,所以开起会来,整个会场就被那些地方选举上来的代表给完全控制了,地方代表的发言,那些官选代表无法对话,他们压根就没有对话的能力。这个时候实际上人数不是最主要的。一个会场里,哪怕只有一个人说出“我反对”,它的意义也是非凡的。因为这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这是质的区别,不是量的不同。晚清中国,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就这样迅速地成长起来了。

当年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去过中国很多地方,保留了大量的原始照片。其中有一幅照片,我看了非常震撼,他到了新疆,那个时代的交通条件,坐马车从北京去新疆要很多时间。他拍下了新疆咨议局的照片,那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小院,却赫然挂着一块非常醒目的“新疆咨议局”牌子,门口有一棵老树,掉光了叶子。看了这幅照片,我的感觉是,当时的物质条件是很差的,跟现在没法比,如今一个小小的乡镇政府可能就富丽堂皇、豪华奢侈。那个时候一个省级议会机构不过是几间平房,看上去非常不起眼的一个院落。但是这不要紧,那块牌子就是一个新生事物,牌子本身就意味着新的因素。

当时的清政府和社会已经出现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当然我们知道慈禧太后做这些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历朝历代从来没有一个统治者主动放弃自己掌握的部分权力、让民众来分享,开明君主的“开明”一定是有具体原因,这个原因,我们要到历史中去寻找,他们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但肯定都有自己的原因,绝对不可能是他们主动地让渡出一部分权力。包括蒋经国二十多年前在台湾开放报禁、党禁,走向民主化,他也是因为有很多的压力,是综合的因素迫使他做出这样的抉择。但是一个统治者能够作出这样的抉择,无论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都离不开他主观上的决定。所以哪怕是不情愿的,是假的,最后弄假成真了,我们都得肯定这个统治者的这一举措,历史上还是要给他写上一笔。什么叫历史?历史就是“是者是之、非者非之”,他做了这个事,就要把它用刀刻在一片一片的竹简上。

有了朝廷和社会之间的这种互动,到了清朝快要崩溃的前几年,事实上已出现了一种和平转型的可能性,而且历史的步伐已经迈开了,但是它的步子慢了一点,被革命的步伐超过了。孙中山代表的革命力量始终是社会的重要力量之一,哪怕他们的人数最少,力量有限,哪怕他们都被赶到海外去了,但它始终在场。历史就是这样。不是因为你弱小就不存在,而且所谓的弱和强是可以转化的,有时候它的转化可能就在一个晚上。我们看东欧的当代历史,齐奥塞斯库在广场上演讲的时候还是威风八面的,他在台上侃侃而谈,那么的从容,转眼之间攻守之势易也。历史不能完全用量来衡量,有时候数学在历史当中没有太大的作用,它是无法进行精密计算的,数学算不出历史的尺度,数学也算不出王朝更迭的时间,数学更算不出历史未来变化的趋势。很多的时候,量的因素在历史当中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

概而言之,一个社会产生了两种或三种以上不同的社会力量,而且没有一种可以把另一种立马吃掉的那种格局下,是有可能出现和平转型的。

当然,和平转型需要有第二个条件,那就是遭遇一个大的契机,这个大的契机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国际性的背景。世界进入近代之后,就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孤立地画地为牢,自己关起门来玩过家家了,尤其不能再按照历朝历代玩过的旧玩法,它要融入整个国际政治新格局当中。晚清到民初,对中国影响最深的是大英帝国。由英国解密的蓝皮书可知,英国驻华机构每天都在观察中国的政局变化,然后向伦敦的外交部汇报,他们对中国时局走向的分析,简直比我们中国人还要了解中国人,他们比中国人还要关心中国人。英国驻中国公使朱尔典对推动清朝的和平交接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朱尔典的干预直接导致了袁世凯的上台,甚至一个外国记者都能在关键时刻发挥意想不到的巨大作用。《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多次介入了中国近代的重大事件。他在中国待了几十年,是一个典型的中国通。他跟袁世凯有一定的私交。武昌起义之后,他密切地关注中国,利用给《泰晤士报》写电讯的方式影响中国的政局,其影响之大,是我们今天所无法想象的。他的一篇电讯能直接影响英国的国策,英国的态度又能影响法国、德国以及其他列强的态度。英国介入中国的政局,我们今天重新面对这些问题时会觉得这是一个悖论。我们很不希望外国人介入中国的事务,但是历史就是有悖论,就像租界的存在一样。租界肯定是一个不好的东西,因为它在中国的土地上建立了一个国中之国,有法外治权。但是没有租界,中国的近代史可能就要彻底地改写,包括中共的党史。没有租界,毁灭一个新生事物,毁灭一个密谋组织几乎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但是有了租界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租界也好,外国力量对中国的介入也好,我们在看到它负面影响的同时,应该也看到它那些正面的因素。它在推动中国历史的进程当中,有时候往往起到一些非常微妙的作用。英国人对中国的国策是什么?它的一个主要想法是中国不能大乱,中国要保持适当的稳定和秩序。它不想让中国陷入一个非常动荡的局面,它希望中国保持相对的统一。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事实上为中国的和平转型提供了另一个条件。因为英国对中国的影响力非常大,它的态度直接影响了一些中国的强人,包括像袁世凯这样的人物。也就是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才有可能出现和平转型的机会。

和平转型的第三个条件是经济上出现一些新的变化。立宪派就是建立在中国有了新的经济因素基础上的。在洋务运动之前,中国几乎没有工业,中国的企业都是1870年以后出现的,最初几乎都是以军工企业为主,没有什么民用工业。中国早期的企业除了几家官办的大企业之外,其余都是外国人办的,中国人开始有自己的民营企业,真正起步是在1895年以后,是在签定《马关条约》之后。《马关条约》是一个屈辱的条约,要赔款、割地。这个条约里面有一条就是外国人可以在中国设立工厂。正是这个条款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本土的有识之士,其中就包括张謇。他是1894年的状元,1895年他正好在家守制,他父亲死了,按照惯例,他要在家守孝。就在这个期间他在南通创办了一个有名的大生纱厂。与此同时,在交通发达的长江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带有民营性质的企业。这是中国民营经济的真正起点,是在甲午战争之后,屈辱的《马关条约》刺激之下产生的。到清朝灭亡之前,民营企业已初成气候。特别重要的是清王朝居然从1905年到1909年间,制定了一系列的经济法律、法规。从今天来看,那个年代连破产法都有了。那个时代其实有很多东西已经走到非常前面,从这些经济立法的脚步可以知道当时中国民营经济的状态,这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实践,空洞的立法怎么可能出现呢?一般来说都是实践推动立法,当然也有例外。新的工商业的崛起意味着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政治运作方式面临着被淘汰的可能性。王朝必须要更新自己的统治方式,更新政治结构。慈禧在1906年9月1日颁布的预备立宪诏书可以说就是一种回应。预备立宪之后的中国就不是一个朝廷说了算的中国,实际上当时已经是几种力量并存。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力量的推动是绝对不能忽略的一个环节。

清朝末年发生了三次非常大的国会请愿运动。国会请愿运动的骨干大多数是社会上相对有钱一点的人,至少是中产阶级以上的人——士绅、资本家,开当铺、钱庄的人,一些家里有私产的人,这些人是有钱人,有身份的人,同时又都是读书人,他们有文化,又有经济的支撑。在这场历时两年、先后有三次高潮的国会请愿运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晚清政府当时所面临的挑战,主要不是来自革命党人,而是来自社会中层强烈要求社会变革的这种挑战。这些人在社会的变化当中已经看到了必须顺应这种变化的大势。他们认为如果继续延续旧的统治方式,君主传统将保不住,另一方面也不符合他们的最大利益,他们要发展经济,要争得更大的发言权都必须要推动君主立宪,就要把预备立宪变成真的立宪,这符合中产阶级以上的最大利益,他们面临的最大对手是晚清贵族,连袁世凯这样的汉族重臣,他们的屁股也开始坐到立宪运动的板凳上来。整个中国在辛亥革命发生之前已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只不过我们从来不把有钱人参政议政的愿望当作是革命,认为那个是改良,是资产阶级的。我认为恰恰他们是真正的革命,因为他们会带来一些全新的制度,而有一些主张重新洗牌、暴力革命的人反而可能是要复制前面的制度,这一点,历史已经向我们一再地证明过了。暴力革命很可能导致新一轮的专制,而不是真正的解放。解放只有在一个意义上才有可能成为真实的解放,那就是自我解放,自己解放自己。别人给你的解放都是要打问号的,人家怎么可能解放你呢?如果说承认别人有解放你的可能性,那就是要承认世上有救世主,只有救世主才可以解放别人,社会的解放是自我解放的过程,个人的解放也是自我解放的过程。我觉得当时的社会假如不发生辛亥革命,就按君主立宪的道路走下去,也完全有可能走通的。

但历史不能假设,只能按照已经发生的记录下来。清朝到了1910年都还有一个机会,这是大清王朝的最后机会,但他们也失去了。当时状元实业家张謇已经办了十四年企业,手里掌握巨大的资本,已经是一个庞然大物,威震东南的社会新兴阶层的领袖人物,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他在一次跟外商见面的宴会上,透露了一些不寻常的信息。这个外商有写日记的习惯,记下了他们一次饭桌上的对话,张謇竟然在不经意中流露了对清王朝的不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像张謇这样状元出身的士绅阶层都已经跟清王朝离心离德了。1910年之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有异心,对王室不忠的异心。在这个之前,他们都非常热心地去做国会请愿运动。结果他们一次、两次、三次遭到拒绝,实际上双方争夺的焦点是一张时间表。不同的社会角色之间的分歧就是一张时间表的问题。清王朝那个时间表的分歧非常小,双方的要求只相差两年。民间的要求是立即立宪、开国会、颁布宪法,朝廷给的答案是再拖两年到1913年再解决,但是1913年就来不及了,辛亥革命在1911年爆发。如果说立宪运动的要求被清廷接受,和平转型在那一刻就实现了。国会开了、宪法颁布了,君主就是有限制的君主,君主立宪的框架就可以确立起来。我们不知道清廷拒绝这些要求的非常具体的原因,但是可以知道当时的清廷也面临着自己的一些问题,这是专制统治带来的必然的东西。它的皇帝是个小孩,是由摄政王载沣来具体管理国家政事,但是载沣又受到隆裕太后的制约,所以整个中国没有一个人可以说了算,是一个多头政治的状态,不是一个有绝对权威的时代,载沣不是,隆裕也不是,她虽然可以约束摄政王,但不能具体管理国事,这样的一个状况也是不利于变革。为什么台湾变得特别顺利,是因为蒋经国拥有绝对的权威。我们看纪录片可以知道,1987年的蒋经国是一个轮椅上的、风烛残年、病入膏肓的人,他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说话都非常吃力,最后一次公开露面只说了一百零四个字,包括好几个口号在内。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居然有能力做出重大的转折性的决定,就是因为他的权威,绝对权威,他在做出这个决定时没有其他人指手画脚。国民党在开放党禁、做出这样的决定时,内部并没有达成高度的统一,没有中委开会充分讨论、做出决定,就是蒋经国决定了就可以了。人家服从他、信任他。权威有时候也有权威的好处。历史经常有这样的悖论。清朝末年缺乏一个说了算的权威,也使它失去了一个接受民间要求迅速开国会、立宪法的可能性,接下来辛亥革命发生了。辛亥革命是有限的暴力革命,不是无节制的暴力,杀虐不是很重,而且时间很短,没有发生大的南北战争。这个辛亥革命看起来就是整个清末民初和平转型进程中的一支插曲,一支类似于放鞭炮的庆祝性的插曲。

和平转型的重心从辛亥革命到1913年的春天那段时间,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政治上的黄金时代。中国的报纸一下子出现了五百多种,今天听来,认为五百是一个小数字,但在那个年代有五百多种报纸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政党和具有政党性质的社会团体一夜之间冒出了几百个,当然经过分化以后留下来的不多。1912年冬天参众两院的选举和咨议局的选举也有很大的相同之处。选民资格的四个条件:一是文化程度,相当于小学文化强调同等学力,那个年代的人不重视文凭而重视能力。第二个条件是财产的限制,我们看西方的选举史一直就有这种限制性条款。虽然有条件限制,选举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个别的越轨,包括极少数的买选票行为。但这并不表明选举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恰恰说明了这种选举可能给中国带来真正的、全新的共和国,当时叫中华民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来可以慢慢改变的,这次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非常有意思,有人把咨议局和这次选举产生的议员作了一个比较,咨议局议员大都有旧的科举功名,秀才以上,有的是举人,有的甚至是进士,以秀才为主,有个别是新式学堂出身,也有从海外归来的,但是不占主流。就年龄比例来说,四十岁以上的人占多数。到了民国,选出来的参众两院代表平均年龄是三十六岁,都是少壮,学历有个别是旧科举功名的,绝大部分是新学的,国内的新式学堂毕业或者是从海外留学归来的,一下子面目全新。当时这个两会选举结束,宋教仁就踌躇满志、志得意满,认为成功了,袁世凯已经成了掌中之物了。因为宋教仁所领导的国民党占了二分之一以上的席位,掌握了参众两院的多数。那个时候的法律是总统制和内阁制相结合,内阁总理要由多数党的领袖担任,国民党在大选中获胜意味着作为实际党魁的宋教仁将成为总理。当时还有一条法律规定,总统签署的任何法律都必须经过内阁副署。那就意味着袁世凯总统的绝对权力受到限制。所以宋教仁非常兴奋,以为凭宪法、国会和内阁这三样法宝就可以约束旧官僚、旧军阀,让中国走上宪政的轨道。他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讲演,其中说,以前我们是革命党,革命党就是要拿出铁血的精神拼命,现在我们是普通政党,就要拿出自己的政纲来去跟他们奋斗。这几句话非常到位,三言两语就把复杂的东西说清楚,说明白了。普通政党就不是天生的执政党,它的合法性是建立在选举的基础上的,没有足够的选票,你就得在野。1913年的春天,宋教仁实际上已经胜利在握,但就在这一刻他被暗杀了。中国第一次和平转型的机会,被1913年的3月20日上海火车站的一声枪响终结了。民国初年的两院选举是完全建立在晚清宪政的基础上的,中间的辛亥革命是个插曲,它并没有中断和平转型的进程。一个社会在大的变迁过程中,怎样不发生大的动荡、大的冲突,怎样避免出现长期的乱局,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好的结局,这是需要政治家、知识分子、民间社会的精英、企业家阶层,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人运用自己高度的理性,付出最大的努力去实现的,不是某一个党派、某一个组织可以做到的。历史变革的进程不是一家所决定的,包括那些暴力最强大的、大一统的新天下,在造成之前的那一刻其实还是有很大的变数的。

众所周知,宋教仁被杀之后,孙中山代表的革命派就选择了暴力反抗,组织了“二次革命”,战争主要发生在江西和南京,所以当时叫“赣宁之役”。之后出现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混战,一直到了1927年以后,国民党用武力造成了一个新政权。

到1937年以后,民族危机,又出现了新的变数,给中国带来再一次和平转型的新机会。这个机会是,抗日战争提供了一个国际大背景的条件,当时美国所代表的国际势力主张中国走和平的道路,这是大势所趋。抗日战争的胜利给了中国一次重新凝聚人心的机会,也是今天的人们难以想象的。当时人们把蒋介石奉为民族英雄。上海最大的百货商店高楼上面挂着巨幅画像,还有标语。还都南京的时候,蒋介石受到南京市民欢迎的热烈程度,也让我们今天很惊讶。那个时代就是这样一种氛围,其实和平的呼声非常响亮。特别是国际压力,所以蒋介石才会一而再地从重庆发电报给毛泽东,请他到重庆来。这是在国际背景下发生的事情,这是第一个条件。第二个条件是当时的中国存在着几大势力,最大的当然是国、共两党,双方都掌握着庞大的武力,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忽略了在这两个集团之外还存在着非常有号召力的第三种力量。这第三种力量也不是铁板一块,而是由无数不同的群落构成的。其中最大的一股就是中国民主同盟。民盟在当年的实力可能是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的,因为它当时起的是国共之间平衡的作用,张澜、沈钧儒、罗隆基、章伯钧这些人在当时都是庞然大物,都是显赫的政治人物。罗隆基一生最扬眉吐气的时候就是1945年秋天到1946年春天。我记得有人曾经说过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不靠子弹,而靠才智发言的时代。每一种不同的政治主张,每一个不同的政治派别,每一个不同的社会团体都可以坐下来对话。尽管双方的观点针锋相对,但是可以讨论,可以争得面红耳赤。讨论完了,双方还可以握手言欢。政协会议就是因为当时中国存在好几种不同的政治力量,才需要坐下来协商。“政治协商”这个名词不是共产党人起的,而是法学家出身的国民党高官王世杰起的。那个“政治协商”是真的协商,双方有可能是对立的,分歧很严重,但是可以坐下来协商。当时还有另外一种很重要的力量,没有能够进入政治协商的格局当中的社会团体,批评他们那些党派开的是分赃会议。中国这么大,怎么只有这么几家坐下来谈,其他人怎么办?跟这些党派都没有关系的人更多。那个时候选择各种政治党派基本上是基于信仰,当然也有机会主义的人,这个永远都避免不了。有一个党叫中国青年党,是跟国共两党同时崛起的一个党,它是1925年在巴黎成立的国家主义派别。这个政党鼎盛时期党员有四、五万人,大部分分布在文化、教育等岗位上。中国青年党一度是民盟的三派之一,后来分裂出来。民盟为什么影响比青年党大,因为民盟都是中上层的知识分子。参加政协会议,能够坐在桌子上谈判的代表,国民党八个、共产党七个、民盟九个、青年党五个、无党无派五个,有出版家王云

五、报人胡政之、实业家缪云台、学者傅斯年、作家郭沫若,其中郭沫若是红色背景。这样一些人坐下来讨论,讨价还价,刀光剑影,唇枪舌战,最后终于达成了五个历史性的文献,包括制定一部新宪法的基本原则,非常的细致,里面的很多东西今天看来都非常好,不仅仅具有历史的价值。包括改组国民党主控的国民政府方案,连怎么样分配的比例都有了。包括选举一个孙中山所设计的国民大会,代表比例怎么分配,原来的老代表承不承认,这个争论是最激烈的。还有一个共同纲领性质的《建国纲领》,也达成了原则性共识。除了这四个“文”的方案,还有一个“武”的军事整编方案,共产党下属的军队和国民政府的军队按什么比例整编都已经谈妥了。如果按这五个方案去做,抗日战争的胜利就给中国带来了一次空前的和平转型机会,就把中国这个国民党***的国家带入了货真价实的共和国。

但是我们知道,历史的结局是没有人去执行这五个协议,最终还是以武力决出了胜负。为什么这么大的一次和平转型的机会,这个天上掉下的大馅饼我们会接不住?对此,我个人有几个不成熟的看法。其中一个原因是,历史学家孙隆基在《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里说,如果中国同时并存两个拥有武装的打天下集团,必然要一家吃掉另一家,否则是不会罢休的。他的这个说法放在1946年的中国来看也是基本成立的。国共双方都掌握着大规模的武力,要用和平的手段化解战争、化干戈为玉帛,组成一个民主政府,本身就存在着非常大的风险。第二个原因,我觉得中国的知识分子也要负责任。当时民盟非常有影响力的那些知识分子其实骨子里面都普遍有一种思想上的模糊,这有时代的原因,他们对苏联完全不了解,一知半解、雾里看花。民盟有一个中常委张东荪,是一个哲学家,他有一个很著名的说法叫民主社会主义,又叫做新民主主义,跟毛泽东的表述完全是同一个词,但里面的内容略有区别,但大同小异,最根本的是八个字“民主政治、计划经济”。当时很大一批知识分子、精英骨子里面信仰的是这八个字,他们认为英美提供了民主政治的样板,苏联提供了计划经济的样板,他们认为市场经济不好,有些人穷,有些人富,计划经济好,由国家按计划来搞经济。他们没有看到苏联本国发生的问题,比如饥荒,这些负面的东西他们都不知道,他们认为苏联解决了人类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的一些问题,比如分配不公等问题。他们设想,如果把苏联和英美加起来就是人类最完美的模式。他们忽略了在任何一种政治模式或社会制度当中都存在着不足和缺陷。这个不足和缺陷不能靠“1+1”去解决,把不同的制度加在一起,而是要看哪一种制度具有更强的自我更新能力,自我反省的能力。那个时候他们还看不到这些,所以民盟的中上层知识分子大部分都是倾向于左的,都是中间偏左,只有小部分是中间偏右。这就意味着在有武力的两党之间的中间力量,本身就带有倾向性,不是站在完全中立的立场上,这是导致和平转型破产的一个因素之一。第三个原因,我们不排除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一些国际势力,特别是苏联起了一些作用,当然这需要更多的史料来论证。

历史留给我们中国人和平转型的机会是很少的,我们几千年的历史都是暴力造成的,连伟大的、创立民国的孙中山,1920年初在上海见到张国焘、许德珩这些“五四”学生时,竟然对他们说,你们搞五四运动,上街游行喊口号很了不起,有点作用,但这只是赤手空拳,我给你们五百支枪,你们敢去干吗?这番话流露出来的那种心态大成问题。就是说连孙中山这样的呼吸到西方文明的政治领袖身上也带有很强的暴力倾向,最终走的道路就是黄埔建军,直接导致了蒋介石的南京政府,这是国民党专政的政府,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连孙中山这样的人,现在看来已经够伟大,要给他足够多的正面评价,但就是他这样的人物身上也带有这么强烈的暴力决定论倾向,要让中国人从暴力的传统当中超越出来,确实非常艰难。

上一篇:WPS《收发电子邮件》教案下一篇:贸易人员的求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