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2024-08-03

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精选6篇)

篇1: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目标,明确了基本指导思想、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任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理念,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等基本精神,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也是引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五大发展理念”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金钥匙”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意味着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接近高收入国家水平,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着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显然,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又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也面临着许多风险挑战,困难不可低估。“十三五”时期正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世界现代化进程历史表明,在这个阶段,正是经济增长方式由中低端、粗放型向中高端、集约型提升,人们财富增长由中低收入水平向中高收入水平提升,阶层结构由“哑铃型”向“橄榄型”提升,社会结构从传统农村社会向城镇化社会提升 的重要转型时期。也正是在这个转型阶段,普遍会遇到“中等收入陷阱”的“烦恼”。不少国家发展表明,城乡不协调,城市居民贫富差距扩大,富人区与贫民窟的出现,生产生活生态失衡,历史人文记忆丧失,各种“城市病”凸现等,都是“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表现。

如何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难题,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力、厚植发展新优势,从而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们党以宽阔的全球视野,科学把握中国和时代发展趋势,深刻总结人类社会发展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中国发展的难题,不断深化发展规律认识。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总书记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给出了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又切合中国发展独特规律的科学回答,攸关我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必将引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中国现代化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这些基本精神同样为我们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指明了发展方向,提出了新要求,注入了发展动力。比如,如何促进城镇化从以往过多注重“物态型”(建筑型)城镇化转向生态型城镇化、从土地型城镇化转向人口型城镇化、从数量扩张型城镇化转向质量型城镇化、从粗放型城镇化转向效益型城镇化,从“孤城型”城镇化转向都市圈、城市带的“网状型”城镇化,从而实现让人民群众 共建共享美好的城市生活?毫无疑问,只有深刻领悟、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落实好这“五大发展理念”,才能更科学、更健康、可持续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特”就应该特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上,“新”也应该新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上。惟有如此,中国的新型城镇化才能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共融共进,才能使城乡发展协调一体推进,才能成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力和新优势的新平台,也才能成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一百年”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新引擎。

我们坚信,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就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文明发展之路。

二、新型城镇化要坚持以人为本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基本制度、人民期盼、现实问题以及他国经验教训,都要求我们的城镇化不能以城论城,不能以物论物,不能为发展而发展,而必须坚持以人为中心,把人作为城市发展的主体,满足老百姓生产生活需求,使全体居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

总书记反复强调:“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十三五”时期要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我们的城镇化优势就“优在人”上,化就“化在人”上,新也“新在人”上。应从过去重在“化地”、“化城”转移到“化人”上来。着力做足做好“人”的文章,真正实现人与城相融相合。人是城的主人,城要为人服务。

中央明确要求,“十三五”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中之重,是解决1亿人在城镇落户生活问题,扎扎实实地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习总书记指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直接反映城镇化的健康程度。——现在,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55%,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5亿。问题是这7.5亿人口中包括2.5亿的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常住人口,他们在城镇还不能平等享受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带来一些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预测,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45%左右。而按2013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5.9%计算,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年均需转户1600多万人。这样,“十三五”期间有1亿左右外来常住人口需要解决城镇落户生活问题。

中央提出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就是要加快实现这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的目标。

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注的重点,就是这1亿左右农民工能尽快稳妥融入城镇、共建共享城镇发展成果。

三、新型城镇化要以创新为动力

城镇是人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种发展资源和要素最集聚的空间平台,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最具创新活力的策源地。城镇化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常态、新阶段,必然要求我国的城镇化也要适应新常态、步入新阶段。新型城镇化应成为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升级、经济社会结构调整转换的新引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创新发展是当前和今后新型城镇化的生命所在。为此,从城镇的理念、规划、建设到治理,从城镇的功能、布局、形态到环境,从城镇的产业、教育、文化到氛围,都应该走在创新的前列,使新型城镇化成为培育发展新动力,激发创新创业新活力,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形成新观念、新文化、新体制的主平台,使城镇发展方式与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步推进。

经过几十年来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我国的名义城镇化率(按常住人口计算)超过了55%,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同样出现了粗放式增长以及种种“城市病”现象,城镇发展也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和 创新发展模式,尤其要避免过于追求数量规模的粗放扩张方式,走出集约高效、绿色共享的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道路,进而推动经济社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创新发展。

四、新型城镇化要立足城乡一体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不但表现在内容上是包涵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城镇化,而且在发展要素、人口、公共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其空间布局形态是城乡一体化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不是牺牲农村的“城市化”,而是包括农村就地城镇化在内的“城镇化”。这是中国国情所系,也是我们新型城镇化的创造性所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告诉我们,要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就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正如总书记强调指出的:我们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如果说我们过去一个时期,各地都抢抓发展机遇,千方百计把本地的“节点城市”做大规模的话,那么,今后应着力把“节点城市”做特做精的同时,更多地重视都市圈、城市带和中心村镇、农村建设,形成以“节点城市”为纽结的都市圈和村镇为“细胞”的城乡一体化的网络结构。中国特色的城镇化之路,只能选择以城市群 为主导、以“节点城镇”为纽结、以广大村镇为“神经末梢”的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正因为我国的城镇化是城市与城市、城市与村镇协调一体推进的,因而又是一个互动开放的过程。协调开放的城镇化形态,体现在城市的“聚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统一,城际之间的合理分工协作,并促进城市与农村双向互动、优势互补等方面。

“城市群”强调了中国的城镇化,一方面是区域城镇体系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又是包括了农村在内的城镇化。未来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新趋势,就是“新”在区域城际和城乡协调发展的“一体化”上。

推进城镇化,当然要适度扩大城镇规模,要使人口、生产要素、基础设施向城镇集聚,充分发挥城市的“优化裂变”、引领带动作用。但是,这种“集聚”不是单向、绝对的,城镇的兴起和规模的扩大也不是以“农村的凋落”、“农村变城市”为代价的。而应该是城乡互动互补,而且城市的经济要素、设施、教育、卫生、文化、人才等优势,也需要向农村“回流”、延伸,以城镇优势反哺农村,引领、带动农村发展。这样,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同时就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过程,使城镇化真正成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从而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五、新型城镇化要实现产城相融

城市与产业、城市与市场是相伴而生的。城镇是人们集中生 产、生活的地方。人口、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生产、交换和消费中心,是经济发展的大平台。只有产业与城市相交相合、相得益彰,城市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这是统筹协调经济社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可是,过去一段时间,我们有些地方或只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城镇发展,导致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造成城镇发展“低、小、散”的局面,或者只强调城镇化而忽视城市产业发展,导致城镇数量、规模迅速扩大,出现城市产业“空心化”和一些“空城”、“鬼城”,使城镇发展缺乏厚实的经济支撑,从而使城镇与经济发展失调、错位。这样的结果,既制约了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又削弱了城镇牵引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

问题当然不在于城镇发展要不要经济支撑,而在于:一是如何更好地从城镇规划、布局、设计、功能、建筑、环境、设施等整个城镇发展过程中,使城镇的发展与经济的增长有机结合,协调同进;二是要尽快更新原有抓经济发展就抓“一产二产三产”的传统观念,要树立“城市经济”意识,摒弃“厂房经济”、“工业开发区”的过时模式,而要特别注重现代服务业、跨界混合型、科技型和“楼宇经济”发展,同时,城市产业要讲求差别化、特色化;三是城市政府要善于以做好城市、做美环境、做优服务去做经济、做产业;四是特别要注重培育城市的创新功能和文明进步的引领作 用,富有前瞻性地为培育发展新动力、新产业、新业态、新优势提供新平台,为年轻人创新创业留足发展新空间。

最近几年来,杭州城郊周边兴起了一批基金小镇、梦想小镇、云栖小镇、艺尚小镇,正成为年轻人创新创业和新型经济业态的“热门舞台”。这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和“互联网+”时代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趋势。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从中可以使我们获取许多有益的启迪。

六、新型城镇化要重在建管相合

过去我们重在做大城市规模,重在城市规划布局,而城市管理则重视不够、体制不顺、创新不力、城管人财物不足。现在的行车难、出行难、停车难,空气差、雾霾多,人员流动大、犯罪率高,以及管理难、盲点多等“城市病”,有历史的客观原因,但城管滞后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从一定意义上讲,“城市病”的主要症结,就是城市的“治理病”。一座城市,“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这是人所共知的。但在实践中,城市的决策者们通常重建设轻管理,因为管理是细活慢活,更是难活,不易出政绩成效。但真正见功力的是城市治理,尤其城镇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后,更应把重心放在市政治理上。新型城镇化的“新”,也应该“新”在城市的治理上。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当前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难点之一。走新型城镇化 道路,是城市构筑现代治理体系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发展不仅是城镇建设、城市经济问题,更是涉及到一座城市的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管理方式等社会治理问题。城镇治理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民生、交通、土地、道路、建筑、教育、卫生、管网、娱乐、标识、亮点、交往空间、景观、安全、生态环境等人流、物流、信息流的系统化管理,而且不能只靠传统的、行政性管理思维和方式来管理,必须依法依规治理,依靠广大市民参与的自主治理。

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破之题,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理念提升城镇治理水平,建立起复合的城市运作体制和市民共同治理城市公共事务的模式。

七、新型城镇化的灵魂是“记得住乡愁”

城市是人生活的“天堂”,但也可能是一座让人纠结的“围墙”。城市应该让人生活得更美好,因而要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相统一。

正如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城镇发展更应该注意这种统一性。

城市什么时候能成为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乐园呢?

总书记强调指出: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 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新型城镇化需要我们少些人为人造的东西,多些生态自然。我们要少些再少些钢筋水泥,多些再多些看得见水、望得见山的“乡愁”。

总书记还强调指出:我们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城市建设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要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因此,我们的新型城镇化还需要有记得住历史文化的“乡愁”,要建设更多富有特色个性、历史文化内涵的城镇。要少些再少些千城一律的面孔,多些再多些有思想内涵、有文化底蕴、有审美价值的特色城镇。

“记得住乡愁”,应该成为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灵魂”所在。为此,要不断强化城镇的生态保护和人文关怀,让城市融入自然,走进历史,使城市成为传承民族文化风尚、体现区域自然特色和反映时代进步风貌的“风景线”、“策源地”。

篇2:新时期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鉴于人口多、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中央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城镇化的实践中,不能盲目按照固有的传统模式布局城镇化的空间体系,而是要从深层次上把握城镇化的内在发展规律,更加注重人口、空间、产业、公共服务和管理、文化等要素的协调互动,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一,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城镇是因经济、文化或政治的原因,促使大量人口聚集而形成的。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城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业剩余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既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也创造了更大的消费市场需求,进一步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正因如此,在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研究中,衡量城镇化率的高低就是以常住人口在区域总人口中的比例作为衡量指标。推进新型城镇化,一方面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推动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变;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人口素质,教育引导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建设成果。

第二,城镇化必然带来空间的扩展。人口和产业的不断聚集,促使城镇区域不断扩大以容纳更多的人口,更多的人口又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城镇空间的扩展,既表现为城镇人口、地域规模扩大和城镇数量增加,也包括基础设施的改善。如今,现代化交通极大地扩展了城市的辐射范围, 城市圈的半径不断向外延伸, 使许多区域置于更强的城市影响之下,从而加速城镇化的进程。例如,我国苏南地区城市群的成功发展得益于现代化的交通设施,拉近了与上海的距离,更有效地接受上海辐射。

第三,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农业为城镇居民提供粮食、蔬菜、肉、蛋等,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是城镇化发展的根基;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服务业发展为城镇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和各种服务,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提供支撑。城市的繁荣就是产业的繁荣,没有产业的支撑,城市就会衰退和没落。实践证明,只有结合城镇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为城镇的持续发展提供生生不息的动力。

第四,公共服务和管理为城镇化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从城镇发展历史看,最早的城镇几乎没有公共服务和管理。但是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人口大量增加,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客观上要求城镇提供越来越多的公共产品和管理服务。而且,随着城镇人口的扩张和空间的扩展,公共产品供给和管理对城镇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管理水平不高,“大城市病”就会应运而生。

第五,独特的地域文化是城镇发展的魂魄。城镇从诞生之日起,就打上了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烙印,形成了独有的特色文化内涵。特色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独特的历史、文化、自然条件都会使城镇逐渐形成不同于其他地区的文化特质,从而增添这个城镇与众不同的魅力,进而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城镇失去了特色文化就失去了精神内涵,失去了魂魄,失去了竞争力。

篇3: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认识和思考

依托优势, 推进新型城镇化, 略阳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是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 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钢铁、化工、水电等工业产业;二是依托乌鸡、中药材等, 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是随着这几年灾后恢复重建和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等的实施, 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 城镇承载能力、建设品位逐步提高, 城乡统筹发展成效明显。但是, 我们也面临许多的问题和不足。首先, 经济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支撑不足。经济增长主要以投资拉动为主, 增长方式单一。工业经济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 受市场制约因素多, 循环经济发展不足, 増质提效缓慢。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产业化发展不足, 经济规模小, 效益不高。其次, 城镇化水平较低。“一主两翼”的城市空间格局没有形成, 城镇群带动不强, “小城区、大农村”, 二、三产业发展缓慢, 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聚集, 不利于城镇规模的扩张。公共场所、公共绿地和公用设施不够齐全, 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不便于配套完善, 基础建设投资较大。再次, 产业集聚度不高。各镇的农业产业规模普遍较小, 发展模式粗放, 难以形成产业集聚。缺乏大型的龙头企业, 农民离开土地, 就失去了生活来源, 导致对人口聚集缺乏吸引力。最后, 农村面貌亟待改善。由于城镇土地资源普遍紧缺, 加之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跟不上, 农民建房乱占耕地现象严重, 村庄建设小、散、乱,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滞后, 导致有新房没有新村, 有生态没环境的农村面貌。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路

随着十八大后国家对城镇化建设的一系列政策、资金支持, 面对秦巴山区扶贫开发战略实施、陕南移民搬迁、生态资源补偿等一系列政策红利, 对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城镇化建设带来新机遇。因此, 必须抢抓当前加速城镇化的大好时机, 坚持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 推进“四化”同步发展。

(一) 转变思想观念, 提高规划水平

新型的城镇化建设, 不要图快, 不搞粗放型的“造城运动”, 而是要实实在在的建成实体性的新型城镇, 全面提升质量, 打造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宜业之所。几年来, 略阳县打造了特优独具风格的新型城镇, 虽面貌一新, 但是由于理念滞后、科技含量不高、专业人才缺乏、城镇规划的布点布局、特色风貌、功能定位等方面的科学性, 还有待完善提高。在城镇规划上做好三点:一是突出区域互补。要从全县乃至周边区域城镇化建设的“大盘子”站位, 切实把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城镇互补化建设很好的统筹起来, 无论是县城还是镇村, 都要基于区域位置、发展基础、资源禀赋、人文积淀等, 进一步明确其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 使中心城区与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小城镇之间, 实现功能互补、发展互动。要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县城, 大力完善“一主两翼”大城区格局, 努力把中心城区打造为环境友好的“会客厅”, 并着力把工业发展和群众居住不断向县城东部的接关亭镇和西部的横现河镇疏散、转移, 建立新城区, 为人口密度过高的主城区卸载、减负。抓好县域的公路、铁路沿线的边贸重镇、旅游名镇、产业大镇的规划建设, 使全县城镇发展既合理分工、又有机统一。二是彰显创意变化。各个城镇由于区域位置和历史、自然因素, 都有着自身的特质和特点, 在城镇规划中要务求在保障现代化城镇基本功能的基础上, 切实充分尊重和挖掘各地自然人文的特质、特点, 重视抓好城镇文化风貌设计, 形成不同的文化创意, 保障城镇与城镇之间多彩多姿。三是重视保护传承。让“城市融入大自然”。不仅要建好新型城镇, 还要留住青山绿水、保住文化遗存。要重视把地方民俗的保护挖掘、地质灾害的治理、生态环境的修复放在城镇建设的重要位置, 做好统筹规划, 真正做到“山、水、城”相互协调,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 坚持紧贴民需, 促进安居乐业

城镇化建设就是要贴近民需, 统筹推进安居和就业, 真正把农民变为市民。一是抓好产业聚集。要通过城市品位的提升, 美化城市环境, 加快城镇发展, 提高产品、产业科技含量, 拓宽就业渠道, 解决好农民工的就业和增收问题, 从根本上将农民转化为市民。实践证明,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发动机, 工业发展会大幅拉动其他产业相应产生, 促使产业体系逐步完善, 形成商业、金融、交通、中介、媒体等城市功能, 使城镇持续发展。以循环发展为方向, 立足资源优势, 提高科技含量, 不断壮大工业群体, 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 围绕乌鸡、杜仲、食用菌和猪苓、天麻等中药材种植, 推进农业产业化、休闲化、科技化、旅游化与农村改造一起实现城乡统筹。要倍加重视以城镇建设为平台, 着力把工业园区、龙头企业及主导产业的布局, 以及特色旅游带和旅游观光项目的布局, 更加紧密地与城镇建设捆绑好、对接好, 力求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型城镇, 突出发展好商贸流通型、旅游拉动型等新兴城镇, 不断扩大农民工创业就业空间和机会, 让城镇真正能够养人、富人、吸引人, 使更多群众主动向城镇流动。二是抓好服务配套。良好的教育、医疗、交通和居住条件, 是吸引农民工落户城镇的重要条件, 也是城镇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围绕适度增加中心城区人口、大幅增加重点镇人口的思路, 充分考虑未来城镇人口的集中和增长, 尤其重视在城镇化发展中, 努力把各中心镇的教育、医疗服务、养老、住房水平进一步提升起来, 特别是要着力在人口已经具有一定规模、发展前景比较好的地方, 积极打造样板社区、品牌学校、放心医院, 不断增加城镇公共服务体系的吸引力和承载力。三是抓好素质转变。农民变市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仅是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更重要的是思想和素质的改变。略阳农村群众居住分散, 生产技能、生活习俗仍较落后, 进入城镇后不习惯、不适应的地方较多。这其中, 一项重大的工作就是要把进入城镇的农民培养成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有公德的市民。要进一步整合教育、扶贫、劳服等多部门的载体和资源, 结合城镇产业发展需要, 有针对性地开展好技能培训, 特别是要把培训重点放在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上, 使之成长为支撑未来城镇建设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 还要积极利用当前全国卫生县城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效载体, 抓紧抓好农民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 以促进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的有效转变, 使农民工逐步具备现代市民素质、成为文明市民。

(三) 勇于改革创新, 破解制约难题

一是要破解好土地难题。破解好这一难题, 资源整合是一条有效途径。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将闲置工矿企业场地、河滩治理、土地复垦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将复垦土地置换为城镇建设用地指标, 围绕城镇化及产业化发展, 积极创新土地管理制度, 鼓励农户将承包耕地、林地、宅基地使用权进行租赁、转让或折算成企业股份, 使农户在土地流转中分享到土地红利。同时要有敢于“向山要地”、“向河要地”的思路, 大力实施好山体和河道防护工程建设, 努力造成更多具有安全保障的城镇建设用地, 努力满足现实需要。二是要破解好资金投入难题。多渠道筹措城镇化建设资金是一条有效出路。要抓住中央对农村的各项政策机遇,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捆绑使用部门项目资金, 调整资金结构, 实现多元化投入格局,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 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入城镇建设管理的非竞争性领域, 主要是在投资审批、土地、财税扶持方面给予优惠待遇, 勇于采取招标、让民间资本直接参与、特许经营等方式构建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 加快提升城镇垃圾、污水处理及市政管网、交通、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运营水平。还应加大各类金融机构对城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 协调金融机构调整贷款投向, 切实做大做强县域城镇建设融资平台。三是破解城镇服务管理难题。完善农民进城保障制度、落实惠农政策是一种有效手段。要落实让获得城市户口的农民享受与城市公民一样的待遇, 要重点完善农民进城保障制度, 落实农民进城惠农政策, 解决其在住房、户籍、就业、子女就学上所遇到的问题与困难, 逐步割断转移劳动力与土地的“脐带”。要健全由政府、用工单位和个人三者共同负担, 管理和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逐步完善城镇就业和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政策, 真正解决好农民脱离土地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健全城镇社会管理机制, 加强城镇综合管理行政执法力度, 搞好城镇容貌治理, 规范好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和经营秩序。大力推进城镇和谐社区建设, 积极完善社区卫生保健、治安防范、矛盾调解、文化教育等功能, 全面开展科普、体育、法律进社区活动, 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让农民工享受到较高品质的生活。

(四) 加强民事管理, 排解后顾之忧

篇4: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结构性问题的重大举措,承载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和追求。

一、深刻认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义

(一)转变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加快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是一场深刻变革,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汇聚点,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能够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二)保障改善民生的有力举措

新型城镇化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对破解城乡“双二元结构”,提升农村居民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文明素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破解“三农”问题的现实途径

当前,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农业现代化,而新型城镇化是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关键所在和重要途径。

(四)加快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对创造新的投资需求、扩大消费需求、推动产业积聚和统筹城乡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镇化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二、准确把握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原则

(一)遵循客观规律

推进城镇化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符合经济发展阶段要求的过程。各级政府在确定城镇化目标时须遵循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思路,不能靠行政命令、政绩考核的办法,以避免拔苗助长式的城镇化政绩工程或形象工程。

(二)体现以人为本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突出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

(三)突出质量内涵

质量是新型城镇化的生命。要以改革的思维和创新举措稳步提高农业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大力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城镇建成区人口密度;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中心,降低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发强度,增强抵御和减缓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历史文物保护水平。

(四)运用统筹方法

科学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既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职能。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根据中央制定的大政方针,确定城镇化总体规划和战略布局,地方政府应从实际出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文明生态城镇建设,制定相应规划,扎实推进建设和管理工作。

三、精心规划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科学路径

(一)彰显城镇的品质感

新型城镇化是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市和乡村品质的重要手段,既要优化宏观布局,又要搞好微观空间治理。要提升规划品质,科学设置开发强度,科学划定城镇边界,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相融,把绿水青山保留在城市、留给市民、留给后代;要提升建设品质,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保留村庄原始风貌,融入现代元素,延续城市文脉,方便群众生活;要提升管理品质,坚持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管理城市,提升治理水平。

(二)提高人口的集聚度

让居民在城市过得更好、生活质量更高,是新型城镇化的最终目标。要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农业人口转移,稳定城镇人口就业。要通过培养市民创新能力、培育市民现代生活方式,有序推进城镇人口市民化,最终实现人的现代化。大力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提升农业、农村、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同步发展。

(三)提升土地的集约率

要从数量和质量上守住耕地红线。推进土地节约集约是破解工业化、城镇化难题的有效方式。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管住总量、控制增量、盘活存量。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

(四)强化产业的支撑力

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的内在动力、解决就业创业的关键、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城镇缺乏现代产业的培育和支撑,就会出现“睡城”“空城”和“鬼城”。产业缺乏城镇化的依托和载体,就难以形成持续生命力、创造力和竞争力。要根据城市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推进产业功能、城市功能融为一体。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增强就业能力、挖掘内需潜力,构建分工合理、特色突出和功能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

篇5:关于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坚持规划先行,在科学规划中明确城

镇定位。××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的战略构想,这是××县立足当前、着眼发展提出的城市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南,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中心。今后每实施一项城市建设项目,规划方案和景观设计都要同步进行,作为出让土地的前置条件,规划的调整和修改完善要先听取专家的意见,并经过集体研究批准后才能实施,所有建设必须严格执行规划。建设的效果要努力实现建筑物与景观生态和谐相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有建设都要尽可文秘杂烩网能做成精品,条件不具备的可暂时不建,不要人为留下遗憾。

与项目建设相结合,在加快建设中增强功能。一是加快城乡交通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以县城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经济圈。二是加快市政项目建设,优化城镇服务功能。三是强化社会基础项目建设,拓宽城镇服务领域。突出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卫生院、敬老院、文化站为重点的公共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

注重科学管理,在加强管理中提升品位。推进新型城镇化,管和建要并重,才能使城市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要尽快使我县的城市管理上档次、上水平,真正使管理与城市品牌相一致。要尽快配套出台和完善市政、园林、供水、公交、环卫等方面的管理办法,构建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要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督查机制,及时发现www.和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疏漏问题。城市管理要延伸到县城总体规划区和控制区,要加强环境保护,特别是污水排放、油烟排放、噪音防范等。

重视发展二三产业,在创新体制中构筑平台。一是完善就业和创业培训机制,拓宽城镇就业空间,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大量集中,形成新的消费群体,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二是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适应城镇发展要求的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险等制度,发展公益事业,健全城镇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功能,解除进镇人员的后顾之忧。三是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推行户口登记管理一体化,确保农村进城务工、经商人员与城镇居民在就业、教育、卫生、社保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从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农转非”,加速农村人口城镇化。

篇6:双峰县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思考

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城镇的进程。这是历史所昭示的一条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既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又是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和重要条件。“十一五”以来,湖南省双峰县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市政设施日趋完善,城镇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城镇建设“十一五”规划目标基本实现。但是双峰县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到2009年末城镇化水平仅23.8%,远远低于全市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低,就意味着大量劳动力没有充分得到解放,整体生产率低,意味着产业化程度和城镇带动作用的低下,意味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的脆弱。双峰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在促进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就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镇现代化、城镇集群化、城镇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县城和建制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镇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镇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一、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城镇化全局,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按照“规划建镇、产业立镇、特色兴镇”的思路,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为发展方向,以产业化、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做大做强县域中心城市(县城),择优建设重点建制镇,全面推进建制镇和集镇发展。以规划为依据,以创新为动力,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以民生为根本,着力加快城镇集群发展,推动全县城镇化由偏重规模扩张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由偏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由偏重城市发展向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走质量与速度并重,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增强城镇要素集聚能力,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综合竞争力,为双峰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进而建设现代化新双峰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思路

一是注重走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化路子。产业是城镇发展的物质基础,城镇的发展、功能的提升,都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和带动。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高度重视城镇产业发展,以产业的繁荣带动城镇的兴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切实加强园区建设,搭建产业平台,大力招商引资,做大工业经济总量。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休闲旅游业、房地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到城镇创业、就业,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支撑功能强大的城镇产业格局,提升区域竞争力,增强城镇发展后劲。

二是注重走城乡统筹的新型城镇化路子。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走城乡互促共进的城镇化道路,既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内涵。要坚持用城乡统筹理念指导城镇工作,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人口转移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结合起来,加快完善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逐步统筹城乡规划、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促进城区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三是注重走集约精细的新型城镇化路子。要坚持资源节约、集聚发展的原则,以土地集约利用为重点,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小区集中。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规划城镇,注重抓好特色专项规划编制,做到既丰富多彩又和谐统一。要坚持标准化、规范化、工艺化建设城镇,每一条道路、每一个片区、每一幢建筑、每一个主题公园、每一个市民广场、每一个街景雕塑,都要精心设计、精心施工,注重细节,力求完美,积极打造精品工程。要坚持精细化、人性化、制度化管理城市,以市民满意为标准,以建立长效机制为根本,量化管理目标,细化管理标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四是注重走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路子。城镇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发展,生态宜居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取向。要立足于建设宜居城市,坚持差异发展、特色取胜。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不懈地为老百姓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优美怡人的景观环境,真正做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身之所、生活之便,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空间。

五是注重走改革创新的新型城镇化路子。推进城镇制度改革,加强体制创新和政策创新,建立资金投入、开发建设、资金回收再建设的有效途径。搞好土地储备,量化土地资产最大价值,为城镇建设积累资金。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公用事业领域,将城镇公用事业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进行有效剥离,形成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企业参与竞争的运行机制,促进城镇公用事业资产资本化运营,实现城镇的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增值。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劳动力市场。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推进相结合,促进城镇化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三)主要目标

——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15年,全县城镇人口达34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35%,每年提高1.8个百分点以上。建成区达到40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成区达到18平方公里,人口达15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70%左右。

——城镇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进一步发挥县城和区域中心建制城镇的集散、辐射、管理、服务和创新等功能。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GDP达到2500美元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25%以上。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建成比较完备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污染治理、生态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等现代化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基本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科学文化建设明显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同期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明城镇创建全面步入良性循环。

——城镇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城镇社区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要求的法规体系和运行机制,努力促进城镇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信息化、科学化的轨道。

——城镇体系趋于完善。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到2015年,基本形成中心城市(县城)—重点建制镇—建制镇—边贸集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以《双峰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为目标,以“八化”为重点,以“五大示范区”、“十大生态工程”和“二十六个工程项目”为示范,优化公共绿地的空间布局,按“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突出城镇特色并提高绿化质量。到2015年,城镇基本实现生态化、园林化,城镇森林覆盖率达到20%以上。

——城镇居民生活大改善。到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0美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美元,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5-40平方米,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主要途径和政策措施

(一)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以产业隆起带为动力,以交通联系带为依托,以生态景观带为保障,以县城为中心、以12个建制缜为节点的城镇群和城镇带融入3+5城市圈。以对接长株潭为重点,积极发展与国内外城市的联系,提高双峰城镇群在国家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各城镇要明确在在城镇体系中自的作用,拓宽联系渠道,主动参与城市群的产业分工,积极争取大中城市的产业转移和资金技术等要素的转移,在经济全球化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捕捉机遇、主动发展。一是坚持“三宜”的新型城镇化定位。宜居宜业宜人“三宜”成为城镇化新定位。宜居是居住环境的舒适,宜业是经济发展条件的适宜,宜人是两者的和谐共赢。城镇发展不仅要宜居、宜业,还要宜人!“宜人”就是要和谐。居住环境是衡量是否宜居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建设有“人气”、有特色的宜居宜业城镇,必须大力发展公共空间,维护公共利益,提供更多地“三宜”生存空间。二是优先做大做强县城。按照“每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五年建成市”的目标,“西拓东延北扩”组团式发展,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环境,完善城市功能和产业发展水平。群策群力创建全国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努力把县城建成建成欣欣向荣、15万人的新型工业城市、商贸物流城市、文化旅游城市、生态宜居城市,现代文明城市。力争五年内撤县建市成功,实现由城镇向城市职能的跨越。三是加快重点镇建设发展。依托海螺水泥、青树坪传统商贸优势,加快青三甘一体化建设,带动西部地区又快又好发展。洪山殿镇依托络勘铁路新客货运站交通区位优势,加速发展能源、化工、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产业,建成物流工贸重镇,带动北部地区大发展。荷叶镇依托曾国藩故里丰富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加强城镇生态园林、文化街和景点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生态休闲农业,打造4A级旅游重镇、文化名镇,带动南部地区发展。四是协调发展建制镇。坚持“人民城镇人民建、人民城镇人民管、公益事业大家办”的建设管理方针,着力抓好建制镇所在地城镇的扩容提质,加大建设投入,突出特色建设(包括产业优势、自然风貌、建筑风格等),完善基础设施,拓展城镇新区,逐步改造旧城,重点做好道路、给排水、房屋建筑、供电、通讯、绿化、集贸市场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实施科技兴业,优化生态园林,提升城镇功能,塑造城镇形象,努力把12个建制镇建设成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山水园林城镇。到2015年,力争建制镇所在地城区人口超过1万人。

(二)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着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

规划是城镇发展的总纲、建设的蓝本、管理的依据。推进新型城镇化,首先必须做好规划的文章,把推进城镇化与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结合起来,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充分发挥规划的科学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一是做好区域对接规划。要紧紧围绕湖南省3+5城市群建设,遵循一体化和协同发展的原则,以更宽广的视角、更长远的眼光,切实找准双峰县的定位,搞好相关规划的衔接,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接轨长株潭和娄邵衡等周边城市,实现优势互补和联动发展,进一步提升城镇的区位功能地位。二是做好城镇组团规划。要围绕打造“一个中心城市、3+2中心镇、三条发展带、七个建制镇”的组合型城镇集群,搞好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各项专业规划的衔接和协调,推动中心镇向中心城市对接,建制镇向中心镇对接,实现区域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环境共保、经济共荣、社会共进。三是做好中心城市发展规划。区域中心城市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龙头。就我县来讲,要走“扩容提质”的新型城镇建设道路。以建设湘中东南次中心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市扩容步伐,尽快拉开城市框架,逐步形成“一心、四团”、“两河三岸”协调发展的格局。四是做好小城镇规划。要按照“改造城中村、整合城边村、建设中心村、合并弱小村、治理空心村、培育特色村”的思路,及时调整完善全县新一轮小城镇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合理确定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基层村的布局和规模,科学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要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明显的1个国家重点镇、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2个市级重点建设,使之尽快完善功能,聚集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

其次,强化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城镇规划要按照法定程序报批和实施。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前必须报经原审批机关同意,城镇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必须遵守。县级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县城镇总体规划必须报地市级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事前备案。乡镇的城镇规划调整和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报县级城市规划主管部门事前备案。加强城镇规划管理执法工作力度,实行城镇规划和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健全规划的实施机制,将规划实施与政府任期目标、年度考核目标挂钩。要实行城镇规划督导员派驻制度,加强对各城镇执行规划情况的监督检查。

(三)强化城镇产业支撑,增强城镇发展动力

产业是立城之本,强城之基。城镇的发展、功能的提升,都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一是加强要素聚集与辐射,壮大城镇经济。要抓住我国经济总体转型、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和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等有利时机,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为依托,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在新一轮产业分工中的有利地位,全面提高城镇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努力扩大城镇经济总量。要加强城镇战略规划研究,尽快培育发展各个城镇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要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用区域发展政策指导城镇空间布局、产业分工和资源配置,避免趋同发展、低水平竞争。经济发展和城镇发展要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最终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城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6%左右,2015年城镇生产总值达到120亿元,城镇生产总值占全县比重达到60%。二是加快工业化进程。要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城镇发展实力。县域中心城市(县城)要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科技、高附加值、无污染、低耗能、节水型工业。把双峰经济开发区既要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也作为县城发展的新区来打造,大力推进高新产业发展,建设成为“两型产业”的集聚区、城乡统筹的样板区、生态环保的标志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在发展空间上再造一个新县城、在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新双峰。建制镇、乡集镇要与县域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相配套,都要与大中城市产业发展相配套,主动接纳大中城市转移出来的产业,发展资源开发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扶持各乡镇生态工业小区建设,鼓励农村二、三产业向城镇集中。要以推进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积极发展循环生产、低碳经济,建设节约型城镇和社会。三是大力发展城镇服务业。围绕“一花园三基地”目标,按照“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并举”的思路,在继续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服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交通运输、信息咨询等服务业的同时,培育扶持科技教育、文化传媒、旅游、中介服务、社区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把县城建成区域特色商贸、市场集群和物流集散中心城市。要依托城镇发展面向农村的服务业;打破行业垄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服务业,引导外资和民间资本在更广泛的领域进入服务业,为城镇职工再就业和农村进城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到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力争保持在15%以上,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5%左右。四是加快城镇基础产业的发展。公用服务业、房地产业、建筑业三大产业既是城镇发展的基础,也是城镇发展水平的标志。市政公用服务业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的原则,推进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在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监管的前提下,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并通过调整价格和收费,形成投资、经营、回收的良性循环机制,要严格杜绝“市政、绿化跟着开发商走”的现象,引导公用服务业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经营型方向转变。房地产业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积极培育房地产市场。加大中低价格普通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采煤沉陷区改造,确保住房困难家庭有房住。强化政府对房地产价格的监控职能,防止住宅领域的投机性炒作行为,完善以经济手段为主的客观调控措施,防止房地产价格大起大落,引导城镇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以改善居住环境和城镇功能为目标,推进住宅小区建设,取消零散住宅建设项目,实现住宅建设从温饱型向舒适型的转变。建筑业要顺应加快城镇化发展的需求,积极培育建筑市场。要积极支持建筑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调整内部管理机制,优化劳动组合,全方位引进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要提高施工管理和施工技术水平,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要加大对本土企业的扶持力度,今后,凡县、乡镇级人民政府和全民所有制企事业投资的项目,县内建筑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中标,或与外地企业合作施工,确保地方税源和农民转移就业。

(四)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

基础设施是城镇赖以发展的基础和平台。要按照“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的总体要求,科学制定“十二五”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断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强化城镇道路交通网络建设。道路交通建设要以县城为枢纽、乡建制镇和乡集镇为节点建立起干支衔接,通畅便捷,铁路、公路运输配套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要以优化城镇路网为重点,优先发展城镇公共交通,建设布局合理、结构适当的城镇干道网系统,注重城镇对外交通和内部道路的衔接,搞好城镇快速通道建设。建制镇要搞好内部街道和公路出口建设。加快城镇物流园区、客运场站、公共停车场建设。城镇道路建设中,各种管网要依据规划,同步建设,一步到位。二是建设完善的城镇水、电、气、热供应系统。要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供水能力、供水质量和重复利用率。2012年以前要力争完成县城笫二水源工积程建设任务。坚持主干电网建设和配电网建设并重,完成城镇电网改造,提高供电质量和稳定性。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经济、高效的新能源。三是建设优美舒适和谐的城镇生态环境系统。要加强城镇污染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城镇排水系统,在合理确定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标准的基础上,力争使所有乡镇所在地以上城镇在2015年以前建成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并投入运行。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抓好城镇污染治理,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积极治理污染严重的企业,减少汽车尾气污染。鼓励创建生态园林城镇,实行“绿线”管理制度,扩大城镇绿色空间。城镇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和出口道路要确保绿化用地,保睐证绿化建设和项目建设同步实施。努力提高城镇绿化质量水平。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城镇生态环境系统。到2015年县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平方米,绿地率达到25%。四是统筹建设城镇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要进一步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把图书馆、文化馆、社区文化中心等文化设施和城镇中小学、幼儿园等教育设施以及城镇区域医疗中心、城镇公共卫生设施、城镇社会卫生服务网等纳入城镇建设规划,同步建设。要重视城镇防灾减灾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急能力和救灾能力。加强社会福利设施配套建设,统筹安排社区服务、老年设施建设。五是加快城镇信息网络建设。坚持信息网络的先进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在充分利用现有各类网络资源的基础上,超前建设城域网基础设施。抓好建立联络国内外、覆盖全区的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现代化信息网络。推进城镇行业资源、空间地理、公共基础设施等相关资源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加快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应用,逐步形成进入千家万户的区域性信息高速公路。要强力推进城镇各项基础工作的数字化,为建设“数字城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要突出综合治理,健全城镇管理机制

城镇建设规划是前提,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要按照“抓创建、强管理、树形象”的思路,不断改进城镇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城镇品位。一是健全城镇管理机制。首先要创新城镇管理体制。积极推进“城管进社区”,大力实施“数字城管”和网格化管理模式,着力打造复兴路、城中路、肓才路等市容市貌示范街。其次要完善城管综合执法机制。进一步集中行政处罚权,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重点地段和重点区域市容市貌和客运交通秩序等的综合整治力度,形成良好的城市秩序。再次要探索全民共管机制。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大力倡导“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理念,引导市民出行文明、秩序文明、言语文明。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市民参与城市管理,逐步形成一种市民认识到位、部门监督有力、社会自觉共管的城市管理新局面。二是深化城镇街景整治工作。一要集中开展沿街到期临时建筑、违章建筑拆除工作。对复兴路、城中路、和森路等主要街道上的临时建筑、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将拆除腾出用地全部用于绿化、停车、人行道等公共设施建设。二要全面实施拆墙透绿工程。对复兴路、城中路、和森路、国藩路等主要街道上各企事业单位的实心围墙全部拆除,或改建为透空栏杆,使各单位院内绿化延伸到街区,丰富城镇景观。三要开展主要街道两侧旧有房屋清洁装饰整修工作。对城镇主要街道两侧暂时需要保留且难以拆除的旧有房屋要求各产权单位进行必要的立面装饰和清洁,改善城镇面貌。四要集中治理架空线路。集中对繁华地段架空各类线路进行统一规划,重新布设,减少视觉污染。五要搞好户外广告管理和拍卖工作。对城镇市区户外广告牌匾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对城镇市区主要路段和主要节点周边影响城镇形象广告牌进行拆除,改善城镇门户和重要节点地区的城镇环境,提高户外广告设置和水平。远期基本实现城镇管理由相对滞后向超前预防转移,违章处理率达到100%,基本消灭重大违章行为。

(六)深化城镇配套改革,创新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关键在于深化改革创新。一是健全完善城镇投入体制和机制。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原则,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城建投资体制。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保持在4%以上。财政投入,每年用于城镇建设的资金总额应随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依法足额征收法定的城建税费(包括城镇维护建设税和公用事业附加费、城镇水资源费、市政公用设施建设配套费等),并全额用于城镇维护和建设,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或挪用。城镇土地出让转让收益要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管理,主要用于土地收储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允许以国有土地、房地产及其它城镇资产收益权为担保,争取金融部门的信贷投入。要积极发挥县城镇建设投资公司和土地收购储备中心的作用,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国外金融机构贷款,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服务业的发展。加强资金及项目管理,杜绝重复建设、零散建设和建而不用的现象发生,使有限的财力物力发挥更大的效用。财政、审计部门要对政府投融资机构加强监督检查。二是建立适应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区域统筹土地管理制度。根据“三化”发展需求,在全县范围内试行区域统筹土地管理制度,根据城镇发展的实际情况,允许乡镇之间调剂用地计划余缺指标。对县城镇化战略目标规定的重点镇建设用地,县国土资源部门按照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全县范围内调整供应。深化改革,加强土地管理,实行全县范围内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建立健全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三是理顺城镇建设管理体制。要进一步调整理顺城乡建设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责,规范运作机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管理体制。根据目前我县城乡建设的体制性障碍,建议组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强化对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统一监督管理,提高镇政公用行业的运行效率,实现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高度集中、高效运转,保证城镇发展战略及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四是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各地要结合实际,将入户审批制度变为登记核准制度,取消限制我县农民进城落户的一切不合理条件。对有合法固定住所、相对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区内农牧民、外来投资兴办实业的人员以及大专院校毕业生,根据本人申请,均可在实际居住地办理城镇户口,其子女在就业、入学、参军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实行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以职业划分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籍管理制度。鼓励实施生态移民、扶贫开发移民和教育移民、投资移民,加快人口转移步伐。五是加快城镇劳动制度改革。全县须建立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打破城乡就业壁垒,实行城乡统筹、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就业引导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跨地区流动就业。取消一切就业限制政策和企业用工附加条件。加快建立农民就业培训机制,整合培训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加快培训教育步伐,提高进城农民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加大贫困地区农村劳务输出工作力度,实施就业扶贫。六是加快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城镇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因各级政府组织征地、拆迁而失地的农民,移民进城的农民以及放弃土地承包权进城务工的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县政府有关部门应参照当地城镇企业职工缴费标准和社保水平,统一组织农民加入城镇社保。对自愿放弃土地承包权到城市务工、创业的农民,对其在承包经营期间,在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给予合理补偿;对因国家建设或城镇建设项目征用土地使农民放弃土地承包权,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偿。农民放弃承包权的土地,可依法有序流转使用。如重新发包,原则上承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一般不承包给原集体经济组织以外人员。进城农民纳入社保,(七)切实加强对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领导

一是高度重视推进城镇化工作,加强调控和指导力度。各级、各部门要强化对“城镇化是个大战略”的认识,把推进城镇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各级领导干部要明确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认真学习城镇化发展的新知识,正确把握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努力提高驾驭城镇化发展的能力。县成立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并结合当地实际,确立本地区加快城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县直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城镇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制定具体实施意见。二是进一步强化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工作责任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县、镇(乡)两级要层层建立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工作责任制,把城镇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有关优惠政策落实等工作,列入县四套班子成员、镇党政主要领导、县属涉及城镇建设工作部门领导的责任制。县直各有关单位的主要领导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相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如公安部门是户籍政策落实的第一责任人,国土部门是土地政策落实的第一责任人,建设和规划部门是城镇经营政策落实的第一责任人,民政部门是并镇、并村政策落实的第一责任人。各镇(街道)主要领导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直接责任人。要建立和完善考核制度,把城镇的经济、资源、人文、环境等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和党政领导的考核内容,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同时,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协作,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三是建立城镇化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由县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展改革局、统计局参照现行城镇统计指标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城镇统计指标体系,加强对全县城镇化进程的监测与调控。同时,每两年编写一份城镇化发展评估报告,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上一篇:李白的 登黄鹤楼下一篇:工伤事故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