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梦想的故事

2024-08-05

关于梦想的故事(共9篇)

篇1:关于梦想的故事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当然也不止我们有梦想,课桌也有梦想。

我的主人是一个有着蘑菇头,胳膊只有针管那么细的一个调皮男生。可能你们会认为每个人都会细心爱护自己的课桌。可是我这个小主人却恰恰相反,他是一朵奇葩,他老是拿我当出气筒,记得有一次,小主人上课时开小差,老师把他叫上去,骂了他一顿。当时,我远远的还能看见老师的唾沫星子飞溅着,就如同飞泄而下的瀑布,溅起的朵朵浪花。小主人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原本,还是满脸内疚,但是老师一走,小主人翻脸比翻书还快;甚至比雷阵雨来时更快上好多倍;转眼小主人的本性就暴露了,立马露出了他那怨恨的小眼神。他一把抢起堆积如山的作业本,举过头顶,我隐约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我立马急闭双眼不想亲眼见证这惨不忍睹的一幕。小主人带着怨恨把一摞书砸向了我。只听“嘣”的一声,书本重重的打击了我的身上。我突然感到了一阵剧痛。哎!我真是欲哭无泪啊!

我的小主人上课还有一个习惯——睡觉。老师在讲台上津津乐道。老师的唾沫星子就如同雨点般砸下来,小主人的呼噜声此起彼伏,就像一首有曲无词的歌一样。咦?我的脸上有湿呼呼的一滩水,我一抹,稠稠的是什么东西,我一看。哎呀!是口水!好恶心啊!居然还散发着恶臭。我一脸嫌弃的看着他。下课了,小主人睡醒了,他用手擦了擦粘在嘴角的口水,咂了咂嘴。哎!我什么时候才能逃离这个小主人的魔抓呢?

我只是有个小小梦想,小主人能多爱惜我一点。

公众号:台州悦读

篇2:关于梦想的故事

布罗迪顺便翻了几本, 很快被孩子们千奇百怪的自我设计迷住了,最让人称奇的是一个叫戴维的小盲童,他认为将来他必定是英国的一个内阁大臣.因为在英国还没有一个盲人能进入内阁.总之三十一个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绘了自己的未来, 有当驯狗师的; 有当领航员的; 有做王妃的, 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布罗迪读着这些作文,突然有一种冲动,何不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的梦想。当地一家报纸得知这一想法, 为他发了一则启示, 没几天书信向布罗迪飞来,他们中间有商人, 学者及政府官员, 更多的是没有身份的。

他们都表示很想知道儿时的梦想,并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本. 布罗迪按地址一一给他们寄去。一年后, 身边仅剩下一个作文本没人索要,他想这个叫戴维的人也许死了,毕竟五十年了.五十年间是什么事都会发生的。

篇3:关于梦想的故事

一线用户的研发梦

临沂华基基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向泰,于2009年购买了第1台雷沃旋挖钻机,并在雷沃服务工程师的指引下,每天与这台旋挖钻机一起忙碌在临沂各大房地产施工工地上。李向泰对旋挖钻机行业的熟稔程度越来越高,视野也越来越开阔。慢慢地他觉得需要根据临沂当地的地质情况,对旋挖钻机当时的钻具进行改进,并将自己这一想法告诉了服务工程师。他的想法与当时正在进行旋挖钻机入岩难题研究的旋挖钻机研发工程师们不谋而合。

2010年初,李向泰请来雷沃旋挖钻机的研发工程师,利用自己的积蓄外加贷款以重金从北京请来的几名工程机械行业内知名专家,组成一支钻具研发团队,专门针对临沂丘陵和岩石的地质,对钻具进行研发改进。为了完善钻具图纸,李向泰他们经常通宵进行讨论,一次次地修改,一次次地完善。等到图纸绘制完成后,李向泰又亲自跑到铸造厂,等待钻具的出炉。

2010年10月的一天,李向泰和他的雷沃FR615C型旋挖钻机早早地就来到了临沂市罗庄区的一个房建桩工地,为他带头研制的入岩钻具实验施工做最后的准备。这次试验的房建桩,桩径1.2m,桩深17m。上午10点,在李向泰的指挥下,伴随着震耳的设备轰鸣声,雷沃FR615C型旋挖钻机开始了打桩施工。开始时,由于地质表面还是砂土层,钻具钻入还算容易。当钻机钻到差不多13m时,桩内传来刺耳的打击岩石的声音。李向泰赶紧指挥驾驶员把钻具换成了“入岩”钻具,经过30min的努力,配备着新研制出来的“入岩”钻具的雷沃旋挖钻机成功钻孔入岩,当一块直径1m,厚度0.6m的大岩石块从“入岩”钻具放下来的时候,围观在钻机边的人群里传出了阵阵欢呼声和掌声。

“入岩”钻具的研制成功,让李向泰在临沂地区的旋挖钻机行业圈内赚足了人气,很多用户慕名前来向李向泰请教“入岩”施工经验,李向泰也趁热打铁,将自行研发的“入岩”钻具申请了国家专利,并对钻具进行了批量生产。2011—2012年,他又先后购买了雷沃FR622D、FR626D两台旋挖钻机,这3台雷沃旋挖钻机陪着李向泰征战南北,曾参加过大西线(大同到西安)高铁、郑徐高铁等大型施工工程,并且包揽了临沂地区70%的大型高层住房工程,成为了临沂地区房建工程的主力部队。

功成之后的李向泰主动提出要与雷沃旋挖钻机携手谋求共同发展,由他研发的入岩钻具已经入选雷沃旋挖钻机钻具的配件库,临沂华基工程有限公司也成为雷沃旋挖钻机的战略供应商之一。与此同时,雷沃旋挖钻机也凭借配备李向泰研发的“入岩”钻具,在临沂房建桩市场上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

工地上延续的军旅梦

王建,湖北恩施人,是一名退伍军人。自2000年开始,在恩施附近的施工工地上负责现场管理。凭借在施工工地现场管理的经验和对桩基础施工行业的研究,王建断定旋挖钻机将在大型高层住房工程建设中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鉴于资金短缺,2007年12月,他与战友合伙贷款购买了第1台雷沃FR622D型旋挖钻机。

通过与雷沃旋挖钻的跟机服务工程师张旭交流得知,由于厚回填土层稳定性很差,所以在旋挖钻机施工中,极易造成孔壁塌落,引起漏浆、塌孔、卡钻和埋钻等事故。此外,由于厚回填土排列无规则、组成较复杂,所以在旋挖钻机钻进时,常常会出现钻具受力不均匀、整机振动剧烈、钻杆跑偏等不良工况,这对钻杆和钻具的伤害都很大。“雷沃FR622D型旋挖钻机的动力头采用多挡控制,在不同地层、不同的施工工法下可以选用3种操作模式,所以钻进中重复进行反正转交替及速度变化作业即可帮助进尺和防止塌孔卡钻。同时要及时埋入护筒,并且注水进行水孔打桩,才能取得最佳的施工效果。”

2008年一开春,王建便和他的雷沃旋挖钻机直赴广西防城港市的一处大型高层住房工程进行打桩施工。在广西施工过程中,王建不怕吃苦,做事认真负责的军人作风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给王建带来百万元收益的同时,也给他在桩基础施工圈内带来了名气。在战友和朋友们的帮助下,他开始接手越来越多的大型高层住房工程的打桩工程。工程量的激增,使得王建开始着手购买第2台旋挖钻机。

在看到了雷沃旋挖钻机带来如此大的收益之后,王建坚定了对雷沃旋挖钻机的信任。2009—2011年期间,王建先后又购买了3台雷沃旋挖钻机,并且与万科地产、恒大地产等国内知名地产公司进行合作,承揽了武汉、长沙、南昌等地多处大型高层住房建设桩基础项目。带领着他的4台雷沃旋挖钻机,在助力人们建设美好家园的同时,也让王建的房建桩生意越做越大。

看到自己的事业随着雷沃旋挖钻机而步步高升,王建不禁感慨:“很多时候,选择起了决定性作用,假如6年前,我没有选择雷沃旋挖钻机,就没有今天的我。我选择了雷沃旋挖钻机,这是我人生正确的选择。”

篇4:关于梦想的故事

要学琴!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古筝时就许下的心愿。怀着对古筝的热爱,我走进了属于它的音乐殿堂。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没几个月,我就遭遇了瓶颈。起初,老师让我弹一些清婉的小调,我还能驾驭,可后来开始学习一些激昂的曲子时,我就犯难了。猛烈狂放的曲调需要外放的情感,可是那时青春羞涩的我很放不开,不管怎么努力,“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的恢宏到我手上也只剩下“枯藤老树昏鸦”的落魄。随着课业的增加,我一度动过放弃的念头。可当我再次走进琴房,右手裹上护甲,钢丝弦被左手深深浅浅地按下,那如泣如诉的乐声便驱走了我心中的一切杂念。这是多么奇妙的事啊!所以,即使疲软的左手破了皮,我仍能专心致志、不知疲倦地弹奏,清脆悦耳的琴音钻进我耳朵,仿佛下起一场绵绵细雨,水汽雾岚都笼罩在我眼前。这种奇妙的感觉只有亲身经历过才能体会,每当这时,我总会觉得坚持梦想一定没有错,为了这琴音,一切都很值得。

在坚强意志的支撑下,在对梦想的执着追求下,我终于熬过了难关。在往后更加深入的学习中,我越来越感受到古筝的美妙。在我的手下,在弦与弦之间,在散发着清香的紫檀木上,音符跳跃吟唱,多么具有古典诗意啊!我最爱听老师讲乐曲的背景,琴音背后的文化如一座黑暗古教堂的穹顶壁画,被一支蜡烛缓缓照亮,在我眼前展现出令人目瞪口呆的美轮美奂。

现在学古筝的人很多,但是大多数人是为了考取等级,用证书来装点自己的简历,当诗意被功利化,我们再难体味出它的意境。而另一些坚守理想的伟大艺术家则让我肃然起敬,听着他们的故事,我感到自己的梦想一下子变得沉甸甸的,我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学琴不是出于功利的目的,也不只是单纯地迎合个人喜好,更要为传承经典做出努力与贡献。

我坚信我会始终走在通往梦想的路上。感谢我的梦想,它是我心中冉冉升起的太阳,让我的心变成一片温润的泥土,去迎合那些美好而坚韧的东西生长。

这一刻,山川含笑,草木温柔,我,始终胸怀梦想。

篇5:关于梦想励志的简短故事

一个相信梦想的普通女孩背后一定有一对同样相信梦想,或者,即使他们本人不再相信,却仍小心翼翼呵护孩子做梦权利的不普通的长辈。

我们都曾有梦。但是,绝大多数人的梦想不是在现实中破灭,便是在遭遇现实之前,被不再有梦的长辈粗暴地打破,因为,我们的长辈虽然也曾有梦,但他们在撞过墙,折过翼,看过绝大多数人的梦想幻灭之后,他们便告别了做梦的权利。

苏格兰村姑苏珊·博伊尔打动数亿人耳朵的,是她的天籁之音。但是,打动人心的,却是那句“我曾有梦”。多少人悄无声息地把自己的梦想埋葬在岁月的风尘里,而这个貌不惊人的女孩,却顽强地守护着她的梦想,直到有一天,带着它,叩击全世界每个人的心门。

有梦的人生是美丽的,不管它能否成真。

关于梦想励志的简短故事:在水上绘画的孩子

年仅9岁的孩子吉姆看了一本童话,里面讲述了一个想在水上绘画的孩子,童话里他取得了成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认可。

吉姆自幼喜欢绘画,曾经在田野里信手涂鸦,他在田野里画了一条3公里长的画,被当地的老师誉为绘画天才,而当他将这则故事告诉父母、亲人和老师时。大家纷纷摇头表示反对。水上怎么可能绘画,这简直就像是天方夜谭般的神话。

吉姆却认真起来。在父亲的鼓励下,他来到湖水边上,他挥着彩笔一蹴而就,湖水留下一片波纹后,彩色化为鸟有,他怔了半晌后,突然间放声大哭起来,在他看来。童话与现实出现了反差。

吉姆13岁时,到纽约的一所美术学院深造,他将这个问题问老师时,老师也不置可否,不过,他给吉姆提了醒,说水上是不能够作画的,但你可以在冰上画,纽约的冬天到处都是湖冰,你可以在那上面画出最精彩的画。

14岁那年,他向大家宣布:要在贝加尔湖上画出世界上最大最长的一幅画。

这则消息有些振奋人心。也吸引了众多同学的注意力。

但征途并非一帆风顺,第一幅画完成一半时,冰突然出现了裂缝,险些让他葬身鱼腹与冰海,他为此痛哭流涕。

第二幅画在他16岁那年开始制作,那一年,贝加尔湖的冬天十分寒冷,他约了诸多同学们,星夜兼程,废寝惠食,但在画作基本上完成时,一伙土匪袭击了他们,他们不仅糟蹋了画作,还将他们劫进了一座山洞里,幸运的是,歹徒在抢光了他们身上的钱财后,将他们扔在了冰天雪地里。

这样的梦想一直激励着吉姆,沉重的打击并没有使他颓废,相反,他坚定了信心,要在水层上制作出一幅让世界刮目相看的画作。

时间来到了8月,速一次他没有让世界失望,他在贝加尔湖上创作了一个面积达23。31平方公里的巨型几何图形,他也打破了他本人于创造的世界最大艺术品纪录。

篇6:关于梦想的名人故事 (精选)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屈原)

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于谦)

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俞良弼)

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林宽)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陈独秀)

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李大钊

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这是时代要造成青年为能担负历史使命的两件法宝。茅盾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

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实的保卫者,是使历史加速向更美好的世界前进的力量。宋庆龄

一个民族的年轻一代人要是没有青海蔷褪钦飧雒褡宓拇蟛恍摇?——赫尔岑

青年时期是豁达的时期,应该利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豁达的性格。——罗素 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贝弗里奇

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斯大林

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无踪。——莎士比亚 一个人的青春时期一过,就会出现像秋天一样的优美的成熟时期,这时,生命的果实像熟稻子似的在美丽的平静的气氛中等待收获。——泰戈尔

在人生的任何场合都要站在第一线战士的行列里。——奥斯特洛夫斯基 青年是一个美好而又一去不可再得的时期,是将来一切光明和幸福的开端。——加里宁

青春是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它也充满着艰苦的磨炼。——高尔基

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大仲马

无论哪个时代,青年的特点总是怀抱着名种理想和幻想。这并不是什么毛病,而是一种宝贵品质。加里宁

创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和创造力联系在一起的。——歌德

青春是不耐久藏的东西。——莎士比亚

青春时期的任何事情都是考验。——史蒂文森

青年时代是培养习惯,希望和信念的一段时光。——拉斯金

啊,青春!青春!或许你美妙的全部奥秘不在于能够做出一切,而在于希望做出一切。——屠格涅夫

所谓青春,就是心理的年轻。——松下幸之助

如果你的心灵很年青,你常常会保持许多梦想。在浓重的乌云里,你依然会抓住金黄色的阳光。斯沃伦

一个人只要他有纯洁的心灵,无愁无恨,他的青春时期定可因此而延长。——司汤达

谁勇敢地经受过青春之火的洗礼,谁就毫不惧怕晚年的严寒冰霜。——兰多 没有人会感觉到,青春正在消逝;但任何人都会感觉到,青春已经消逝。——小塞涅卡

春是自然界一年中的新生季节,而人生的新生季节,就是一生只有一度的青春。——西塞罗

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萧伯纳弗?培根:

青年人比较适合发明,而不适合判断;适合执行,而不适合磋商;适合新的计划,而不适合固定的职业。

有许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的代价的。——莫扎特

真诚个性的基石,若不在青年时代稳固地奠定,以后那基石上必将永远有一个脆弱之点。——戴维斯

青春之所以幸福,就因为他有前途。

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况。——塞涅卡

青春是多麽美丽!发光发热,充满了彩色与幻想,是书的第一章,是永无终结的故事。——朗费罗

1.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李大钊

2.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李大钊

3.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屈原

4.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林宽

5.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俞良弼

6.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雷锋

7.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实的保卫者,是使历史加速向更美好的世界前进的力量。宋庆龄

8.??一个民族的年轻一代人要是没有青春,那就是这个民族的大不幸。——赫尔岑

9.青年时期是豁达的时期,应该利用这个时期养成自己豁达的性格。——罗素

10.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贝弗里奇

11.青年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斯大林

12.在人生的任何场合都要站在第一线战士的行列里。——奥斯特洛夫斯基

13.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这是时代要造成青年为能担负历史使命的两件法宝。茅盾

14.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补何及!——权德舆

15.题诗寄汝非无意,莫负青春取自惭。——于谦

1.有位老人,从事了一辈子的摆渡工作。无论是酷暑寒冬,还是风中雨里,老人周而复始

,一趟趟往返于小岛和大陆之间。

一天,一个细心的年轻乘客发现,在老人的一只桨上,刻着“工作”两个字,而在 另一只桨上,刻着“理想”两个字,于是向老人询问其中的含义。

老人回答道:“我先给你演示一下。”说着,老人丢下一只桨,只用刻着“工作”

的那只桨划动小船,小船在水中转了一圈。然后,老人又捡起“理想”,丢下“工作”

,继续划船,小船调了一个方向,仍旧在水中转了一个圈。之后,老人同时拿起“理想

”和“工作”两只桨,划动小船,小船快速向前驶去。老人望着年轻人,意味深长地说

道:“你看,划船就如同人生,用‘理想’和‘工作’两只桨来划,你就能划到彼岸;

如果丢掉其中的任何一只,你就只能永远在原地打转转了。”

篇7:关于梦想的励志小故事

关于梦想的励志小故事篇一:

9世纪初,美国一座偏远的小镇里住着一位远近闻名的富商,富商有个19岁的儿子叫伯杰。

一天晚餐后,伯杰欣赏着深秋美妙的月色。突然,他看见窗外的街灯下站着一个和他年龄相仿的青年,那青年身着一件破旧的外套,清瘦的身材显得很羸弱。

他走下楼去,问那青年为何长时间地站在这里。

青年满怀忧郁地对伯杰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自己能拥有一座宁静的公寓,晚饭后能站在窗前欣赏美妙的月色。可是这些对我来说简直太遥远了。”

伯杰说:“那么请你告诉我,离你最近的梦想是什么?”

“我现在的梦想,就是能够躺在一张宽敞的床上舒服地睡上一觉。”

伯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朋友,今天晚上我可以让你梦想成真。”

于是,伯杰领着他走进了堂皇的公寓。然后把他带到自己的房间,指着那张豪华的软床说:“这是我的卧室,睡在这儿,保证像天堂一样舒适。”

第二天清晨,伯杰早早就起床了。他轻轻推开自己卧室的门,却发现床上的一切都整整齐齐,分明没有人睡过。伯杰疑惑地走到花园里。他发现,那个青年人正躺在花园的一条长椅上甜甜地睡着。

伯杰叫醒了他,不解地问:“你为什么睡在这里?”

青年笑笑说:“你给我这些已经足够了,谢谢……”说完,青年头也不回地走了。

30年后的一天,伯杰突然收到一封精美的请柬,一位自称是他“30年前的朋友”的男士邀请他参加一个湖边度假村的落成庆典。

在这里,他不仅领略了眼前典雅的建筑,也见到了众多社会名流。接着,他看到了即兴发言的庄园主。

“今天,我首先感谢的就是在我成功的路上,第一个帮助我的人。他就是我30年前的朋友——伯杰……”说着,他在众多人的掌声中,径直走到伯杰面前,并紧紧地拥抱他。

此时,伯杰才恍然大悟。眼前这位名声显赫的大亨特纳,原来就是30年前那位贫困的青年。

酒会上,那位名叫特纳的“青年”对伯杰说:“当你把我带进寝室的时候,我真不敢相信梦想就在眼前。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那张床不属于我,这样得来的梦想是短暂的。我应该远离它,我要把自己的梦想交给自己,去寻找真正属于我的那张床!现在我终于找到了。”

关于梦想的励志小故事篇二:

一个农家孩子,偶尔看到一个人吹口琴,觉得那声音真是好听极了,于是他也想买一个学着吹。

那时候一个口琴要三块多钱。这笔钱,在当时的农村人看来,算得上一笔巨款。他是不可能找父母要到这笔巨款的。他要实现拥有一个口琴的梦想,只有靠自己去把那笔巨款挣回来。

他出生在湖北通山。通山山多,柴也多。虽然还在读小学,但打一百斤柴去卖,可以换回八角钱的行情,他是知道的。一个口琴,等于五百斤柴,这个账,他也是算得过来的。

他那时候一次只能挑五六十斤柴,但积少成多,在打够五百斤柴之后,他把口琴买回来了。

几年之后,他又有了一个想买一个收音机的梦想。但最便宜的收音机,也要二十七块钱。那时候,一百斤柴,已经能卖一块钱了。这个账好算,打二千七百斤柴,就能把收音机买回来。

有了收音机,他的视野,他的知识面,就连许多大人,也是没法跟他比的了。

几年之后,他又产生了想买一把小提琴的梦想。他到县城的商店里去看过,一把小提琴的价钱,是八十元。那时一百斤柴,已经可以卖到一块三角钱了。

他打了六千多斤柴,买小提琴的梦想也实现了。

他没有成为一个口琴演奏家,也没有成为一个小提琴演奏家,当然,听收音机,也不可能让他成为一个听收音机的专家。

但通过打柴买回口琴、收音机、小提琴的经历,却让他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再大的梦想,都可以用现实里的努力来获得。反过来说,现实里的努力,都是可以拿来实现梦想的。

他没有成为口琴演奏家,小提琴演奏家,但他却成了通山县颇有名气的作家、硬笔书法家、摄影艺术家。

这个他,就是我在一个笔会上认识的雪雁鸣。“你看,我的肩膀上,至今还可以看出打柴时磨下的伤痕。”他说着,用手扒开衣领让我看。

不用说,他所实现的作家、书法家、摄影家的梦想,也都是他用现实里的种种努力,换回的。

世间最难的道理和智慧往往总是最简单的,努力然后获得,努力才能收获,每一个人都明白所有梦想的实现都需要努力,然而,很多人之所以没有实现心中的梦想,就在于多了空想、犹豫,少了努力坚持行动。

关于梦想的励志小故事篇三:

2010年,美国当地时间5月25日晚上7点39分,一部名为《超蛙战士》的3D动画片在好莱坞柯达剧院举行了北美首映典礼。这不是美国、日本等动漫大国制作的电影,而是一部完全由一位中国人历时6年呕心沥血精心设计,花费5000万元人民币的杰作。它打破了中国没有自己3D电影的历史,并且成为了中国首部在北美上映的3D电影。

在首映典礼上,众多的掌声中,一名中国人自信地站在了主席台上。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就是中国动漫电影制作大户——河马动画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克。

徐克,原来是学金融出身的,曾经有个让人羡慕的工作。但是为了拯救高度沉迷于日本动漫的儿子和为了开发中国人自己的3D动漫,他毅然放弃了复星集团投行部总经理的职位,转行改做动画电影。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的做法,说他疯了,从令人羡慕的金融界半路出家去了一无所知的动画电影界。

动漫业对于一个学金融出身的人来说,他无疑是一个门外汉,而且风马牛不相及。刚开始的时候,河马动画的创业之路也就理所当然地充满崎岖和坎坷。河马动画最先没有大方向,更缺少资金和人才,只好做些手机上的四格漫画,之后帮一些网站做小动画、小外包之类的服务来支撑公司的运转。好几次,河马动画都濒临破产的边缘,最后是徐克卖车、炒股、到处借钱才勉强躲过一劫。

面对此种惨景。徐克也曾经徘徊过、动摇过。但是他仍然相信直觉,他相信以后的3D动漫会很有市场,尤其是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3D动漫产业。于是他选择了坚持。他看好的东西,就会不顾一切地去想办法实现。

因为做动漫这行要有非常高的创新意识,因此他选人的标准也和一般人不大一样。在他的团队里,有很多奇人。一个医学界的手术科医生,因为共同的爱好,成为了河马动画的一员。很难想象,一个之前拿手术刀的医生,现在却在河马动画的实验室里设计机器人模型。还有一个也是医学界的脑科医生,现在也成了他得力的团队合作人之一。他很聪明,指挥百号人打仗,心里不哆嗦,临危不惧,后来也加入了河马动画的团队。在公司里,游戏军团里的一半高管从虚拟世界全被他调到公司做现实版高管了。

正是靠着这些志同道合、热情、有活力、有实力的年轻人锐意进取、创新合作,全心全意致力于开发与传播中国3D技术及产品,致力于中国动漫文化的传播与普及,才走出一条全新之路。6年磨一剑,终于让中国的动漫电影有资格在北美市场上映。河马动画成功了。

谈到河马动画成功的秘诀时。徐克总会不忘说上一句:“有梦想,别忘了要坚持下去,别轻言放弃,总有一天会成功!”

篇8:关于梦想的故事

面对崇敬的目光, 越淑丽总是真诚地鼓励朋友、同事和徒弟们:“其实我的起点很低很低, 不但没有高深的学历, 而且是从乡村民办代课教师做起的……”朴实的话语总会引来这样的疑问:您是怎样从一名民办代课教师成长为一名特级教师的?每在这时, 越淑丽又总是恳切地回答:“热爱, 是热爱让我选择了坚守, 是坚守让我的梦想成真。”是的, 整整30年, 对小学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学全身心的热爱, 使这位乡村女教师在坚守与奉献中成长, 在学习和磨砺中成熟, 在思考和追求中梦想成真!

一、热爱——矢志不移

1.用勤奋创造奇迹。

曾经, 越淑丽是大连小学教育界的一个传奇。

生长于偏僻而贫瘠乡村里的越淑丽, 在刚满18岁的时候, 在还没太明白前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的深刻含义的时候, 就已经在自己的母校里做了一名教师, 一名代课的民办教师。或许因为她自小登台帮老师当小先生的经历?或许因为在小学、初中到高中的语文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的缘故?1982年的8月26日这一天, 看着她长大的老校长信心满满地把一个一年级的教学班交给了她, 同时断言她必将成为一个好班主任、一个好语文老师。

30年了, 越淑丽始终忘不了她的第一任校长——那位脸膛黝黑、心肠火热的东北汉子陈德金。是他给了她最初的信心, 给了她梦开始的舞台。乡下孩子吃得起苦, 乡下孩子还有一种朴素的责任感。在那间低矮逼仄、没有后窗的教室里, 她带着32个刚刚走进校门的孩子开始了她的教育生涯。

初为人师, 一切都在懵懂间开始, 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也都在本能的模仿中进行。那时, 越淑丽最怕乡亲们说她误人子弟, 于是, 她拼得很辛苦。学校仅有的一本《辽宁教育》和一份《中国教育报》成了她的阅读专刊。但是, 对于她这样一个小老师来说, 那里的文章显得太空太大了, 让她感觉遥不可及。她又寻找一切机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 然而村小里的老师都是邻家的大哥大姐, 长期生活在闭塞和散淡的乡村中, 似乎也给不了她更多的东西。所幸不久后, 八十年代那股浓郁的教研之风及时地吹到了夹河, 吹到了她所在的老虎峪小学, 使她遇上了职业生涯的恩师——原新金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徐忠茂和陈庆富二位老师。两位恩师悉心辅导她如何备课上课, 经常给她带来一些教学研究刊物, 其中不乏那种油印的教学经验专辑。于是, 她像一只奋勇的行者, 贪婪地吸吮着来自前方的养分。于是, 乡村午夜的最后一缕灯光一定来自她家的庭院, 清晨校园的第一声师生问候一定来自她的班级。为了一份满意的教案, 她曾经修改誊写了十七次;为了一个孩子的改变, 她曾经家访二十多回……

执著的汗水, 终于创造了奇迹。

从教不到三年时, 越淑丽首次代表新金县参加大连市优秀课评比, 便在当时的十一个县区中以满票获得一等奖的第一名, 大连市内四区的教研员们向她投去赞许的目光。消息传来, 新金县教育界一片欢腾。是的, 一个乡下丫头初出茅庐, 便创造了县区小学教育史上的奇迹, 殊荣难得!

然而, 在越淑丽看来, 荣誉不过是她努力工作的“副产品”, 她孜孜以求的, 就是不“误人子弟”。正是凭着这份朴素的信念和勤奋的努力, 短短三年, 她就成了一位全县境内声名显赫的“教坛新秀”, 并在第一个教师节庆祝大会上代表全县教师发言。第四年, 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并被评为大连市模范教师、辽宁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更破格转正为国家正式教师。第五年, 她荣获了大连市模范教师称号, 接受了市政府颁发的“大连市第一批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员”的晋级奖励, 并作为大连市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首届优秀教师夏令营, 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第六年, 她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同年被上级领导机关保送到大学进修学习。作为最年轻的全国优秀教师, 大连电视台、辽宁电视台、《辽宁教育》《人民教育》等媒体先后报道了她的先进事迹。

那一年, 她刚刚25岁。

2.用坚守捍卫承诺。

短短几年时间, 越淑丽已跻身于省内外闻名的“新秀”之列。县领导非常爱护这位本土成长的优秀青年。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她是县里的劳动模范、党员模范、三八红旗手标兵、五四青年突击手标兵, 同时还是县人大代表。市领导也十分重视这位年轻人的成长, 作为全市教育界的代表, 她为市长和市政府多位领导展示课堂教学, 也代表过全市优秀教师接受市长的节日团拜。一时间, 荣誉伴随着机会蜂拥而来, 令外人看上去欣羡不已。而与此同时, 对于越淑丽本人, 改行或升迁的诱惑与疾病的困扰接踵而至。是啊, 频繁的公开教学和各地巡回经验介绍, 大量透支了她的精力和体力, 使她年纪轻轻已患有肾底部积水和脑神经衰弱等疾病。改行吗?去做自己喜欢的播音员?去做自己暗羡的记者?抑或去做人人向往的行政工作?

然而, 每当这种念头掠过脑际, 便引发一阵难以名状的心痛, 这令她惶愧不已。她不能忘记那张可敬可爱的面孔, 更不能忘记自己的庄重承诺——

还在越淑丽初露头角的时候, 当时已经退居二线且患有心脏病的著名教育家冷冉先生听说了她的事迹, 考虑她成长的需要, 毅然带领大连教育界诸多知名人士, 一路辛苦跋涉, 赶到她所任教的老虎峪小学。就是在那间灰瓦石墙的教室里, 越淑丽第一次聆听了来自城里专家们的谆谆教诲。冷冉先生认真地评价了越淑丽的阅读教学, 认为她和学生们的教学行为恰恰体现了他的教育思想, 认为“这就是情知教学”。从此, 在领导和专家们的呵护和指导下, 越淑丽的教育教学工作由本能走向自觉, 从感性走向理性。而冷冉先生则将培养越淑丽这样的青年才俊当成使命, 经常给予思想和生活上的帮助与关怀。老教育家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扶持, 不仅使越淑丽在业务上有了持续的提升, 而且使她更加坚定了对教育事业的爱与追求。

“你要努力, 做大连的斯霞。”临行前, 冷冉先生殷切地嘱咐越淑丽。

越淑丽则郑重承诺:“好, 请冷老放心, 我一定争取!”

时至今日, 越淑丽仍然感慨于自己当初的承诺。她承认, 如若没有对教育工作的热爱, 如若没有冷老的激励和自己的承诺, 如若没有众多教育前辈的悉心呵护, 她的人生或许早已改写。然而幸运的是, 她始终没有背叛她的爱, 也始终没有放弃她的承诺……

2007年, 冷老逝世。越淑丽在她的纪念文章里写道:“我这只‘丑小鸭’正在不断地蜕变, 我从不企望变成什么白天鹅, 我一直在努力地向‘大连的斯霞’迈近。如今, 我已步入不惑之年, 回首往事, 虽感慨良多, 却无怨无悔。冷老的教育思想就像一面旗帜, 一直在默默地引我前行……”

就在冷老去世一周年之际, 越淑丽光荣地被辽宁省政府评为特级教师。

二、坚守——不断成长

1.用学习弥补不足。

“学, 然后知不足。”正是在不断的学习中, 越淑丽越来越为自己的学历浅薄而深感不安。如今的教师, 再有如过去所说的“一桶水”是远远不够了。

记得在大连开会与两位教育专家接触的短暂时光中, 她的所见所闻令她十分惭愧。一次是借住在张娜琴老师家里。张老师是搞教育科研的, 爱人是大学教授, 他们的每个房间里都有大大的书橱。越淑丽看了看, 都是些看不懂的厚厚的大书。面对两位年过花甲的老者, 年轻的她一下子自觉矮了半截。还有一次是跟随薛殿会老师去某图书馆查阅资料, 竟发现已经六十多岁的薛老师在翻看世界语方面的书籍。越淑丽知道薛老师通晓日语和英语, 什么时候学的世界语?薛老师说他刚刚开始学, 又说其实各种语言的学习方法都是相通的, 不难。越淑丽不禁愕然:那么博学的老人, 已年近古稀, 怎么会有如此旺盛的精力呢?

从此, 读书学习成了越淑丽更加自觉的生活内容。她求妈妈给她制作了一只简易的书架。每次进城, 她从没想给自己添一两件新衣服, 而是专跑新华书店。她几乎把每月仅有的18元民办教师补贴费全部用来丰富她的书架了。她订了教育、文学和社科类刊物, 还参加了《鸭绿江》杂志社举办的文学创作补习班。多年来, 她的业余时间几乎都用来读书。三十多本工作与生活日记, 记录了她孜孜以求的学习历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伴随着勤恳的学习, 她的教学思想越来越趋于科学和理性, 她的教学语言越来越清晰流畅, 她的文字水平也越来越自然大气。尤其是随着对情知教学思想的深入理解, 她的语文教学渐入佳境, 越来越凸显她“用教师的激情唤起所有孩子学习的情感, 达到语言训练和情感体验双线并重”的教学特色。在从教最初的五六年时间里, 她做各级公开课60多节, 这些公开课先后被评为县、市、省级优秀课。当时的市教育局局长、普教处处长等领导多次走进她的课堂, 盛赞她的语文教学“把所有听课者带入了美好情感的体味中, 真正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最佳统一……”的确, 不论是20年前影响广泛的《雨》和《美丽的小兴安岭》的教学, 还是如今做教研员后多次公开执教的《圆明园的毁灭》和《伯牙绝弦》, 越淑丽的语文教学都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至今, 许多教师还清楚地记得越淑丽的“名言”:“要像爱情人那样爱语文教学。”是的, 早已痴痴情深的越淑丽, 正在努力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更多的教师去热爱语文教学……

2.用笔耕提升素养。

大凡优秀教师, 几乎无一例外地有着这样的共同特征:他们不仅是勤奋的教育实践者, 更是勤奋的经验提炼者, 越淑丽亦然如是。勤于笔耕, 长远积淀, 这正是越淑丽教师生涯中浓重的一笔。还在村小工作时, 越淑丽就发表了自己的经验文章《情知教学初探》, 文章还成为大连电视台《教育天地》栏目开播第一期拍摄的原始脚本。凭着在乡村小学积累下的心得体会, 越淑丽的班主任工作日记得以在《大连教育》上分期连载。做教研员后, 面对基层老师不会写、没有时间写等畏难情绪, 越淑丽常常现身说法, 鼓励大家勇于实践, 超越自我……

就笔耕而言, 越淑丽堪为楷模。为了完成一套丛书, 越淑丽规定自己每晚必须完成3000字, 否则不准睡觉。二十几年来, 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出版专著100多万字。她于2005年主笔编写的《大连市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是一本论述翔实、易于操作的指导性著作, 赢得了广大教师的高度评价。她参与主编的《感悟过程方法——与子女同行》一书, 从大教育观的角度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家庭教育问题, 见地深刻, 颇有新意, 历经近十次再版印刷依然深受读者欢迎。而她个人编撰的《小学生必背古诗文160篇精讲精读》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强化训练》系列丛书则是她为语文教师的教学和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提供的最贴切的帮助……

善于积累, 笔耕不辍, 这正是越淑丽身上最鲜明的特点。唯其如此, 在人到中年之时, 越淑丽又被评为辽宁省“十·一五”期间小学优秀研训教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系统先进工作者, 并被辽宁省推选为第一届全国小语会特级教师研究中心委员会委员。

三、追求——形成风格

1.用奉献超越自我。

越淑丽认为, 一个教师的教学工作没有做好, 无论原因有多少种, 归根结底还是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出了问题。越淑丽坚信, 只有不好的老师, 没有不好的学生, 再差的学生在好老师的引导下也会得到基本的提升。所以, 对于那些有志于语文教学研究的老师, 她写下这样的从教感言以激励他们:“对于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而言,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 更不是单纯的教学组织活动, 而是教育热情与教育使命的对接, 是语文情感与生命智慧的释放, 是全部精神力量的奉献……”是的, 课堂教学, 尤其是富有感情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形成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土壤, 只有那些视教书育人为“天职”的教师才会关注学生对文本阅读的独特体验, 才会仔细捕捉孩子成长的信息, 才会适时给予学生准确深刻的点拨。

为此, 越淑丽率先垂范, 用自己每一次严谨、精细、务实、高效的研训活动, 去影响和启发身边的教师。如今, 越淑丽已经做了十五年的教研员, 听评课2000余节, 举行各种研训活动近200次, 做各种讲座辅导近100次。尤其是工作在甘井子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十年里, 她努力遵循“出精品, 创精品”的理念, 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 精心设计每一次研训活动, 认真操作每一个研训环节, 既注意给教师以学科教学的引领, 又注重促进教师队伍本身语文素养的提升。每次研训活动过后, 越淑丽的电话就成了热线, 老师们经常意犹未尽地与她畅谈研训体会, 将研究活动延续到家庭中、饭桌上。在QQ群的互动中, 每次都得她这个群主再三“下命令”, 教师们才肯退出热烈的研讨活动。教师们说, 每次参加完越老师的教研活动, 就如同打了兴奋剂一样, 那种难以名状的亢奋与憧憬将持续很久很久……

2.用人格砥砺他人

“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这是老话, 但也道出了越淑丽在自身发展同时关注教师群体成长的行为准则。在研训教师的平台上, 越淑丽认为自己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教师, 建设队伍, 推动区域教育的全面均衡发展。多年来, 她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语文骨干教师, 引领他们长足发展。

首先, 越淑丽要求他们具有严谨的生活作风。大到生活趣味, 小到穿衣戴帽甚至化妆修饰, 她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大家, 也用她的喜好影响大家。她说, 教师这个职业更需要我们有奉献精神——要舍得为职业而牺牲个人的一点小爱好, 使你更具有教师形象, 从而也使你更具有教师的内涵。

其次, 越淑丽要求他们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在她看来, 无论何时何地, 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 守时、守纪、负责、尽力应当是好教师的基本品质。老师是学生的样板, 老师的丢三落四散漫无序, 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在她的教研活动中, 很少有人窃窃私语、迟到早退。因为他们知道, 越老师绝不会姑息这样的“小错”。

再次, 越淑丽要求他们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学术问题一是一二是二, 来不得半点虚假, 光唱颂歌不行, 光看进步不行, 要找差距, 要不断改进。课上, 越老师的看课是最细致、最严格的;课下, 越老师的点评又是最中肯、最严厉的。老师们早已习惯了她的严格和严厉, 因为他们知道这正是越老师为自己的进步搭建起的阶梯。

最后, 越淑丽要求他们具有严谨的规律意识。课改初期, 很多教师对课改理念的错误理解一度导致教育教学出现了混乱局面。这时候, 越淑丽频频发表学术文章, 如《关于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建议》《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再认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几种常见现象的思考》等, 呼吁教师们遵循语文教育规律, 尊重语文教学特点, 及时矫正形式主义泛滥等问题。一段时间之后, 甘井子区语文课堂教学不仅在市优、省优评选中屡屡获胜, 而且夺得了全国阅读教学大奖赛的一等奖, 越淑丽功不可没。

篇9: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在德国,我曾经遇到一个热爱茶文化的老太太,她叫做吉塞拉(Gesila),她的人生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

在她9岁的时候,她的邻居开了家贸易店,她很喜欢这家老店的家具味道和茶叶味道。于是9岁的她就有了个梦想:将来要办一个茶博物馆。

9岁的时候每个孩子都有过“收藏”的癖好。卷笔刀,橡皮,铅笔盒,芭比娃娃,小木偶……吉塞拉也是,她从9岁起就开始收藏各种各样的茶具。她的第一件收藏品就是邻居家的一只茶杯。邻居搬家时清理家具,把她向往已久的美丽茶杯给了她。从那一天起,那只茶杯就一直留在她的生命里。

一个人对孩童时代的收藏能有多认真?一个人对孩童时代的梦想可以有多执著?

吉塞拉没有读过大学,父母都是平民阶层。办一个博物馆这样的梦想于她似乎遥不可及,但她从来没有觉得办博物馆不可能,只是需要一些策略。

吉塞拉开始在一家瓷器贸易公司工作,在那儿完成了三件事情:了解关于瓷器茶具的知识,珍贵茶具的收藏,和茶叶公司联络。

为了实现梦想,每一步吉塞拉都考虑:要去哪里?必须要做什么?谁是自己想进行沟通的人?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去和这些人沟通和交流,同时不需要太大的经济负担?她总是先建立一个小小的人际网络,再在其中拓展新人脉。

吉塞拉为此进入过茶叶贸易圈,在全球旅行采购茶叶和熟悉茶叶贸易各环节的同时,搜罗未来的展品。此后,她开了一个成功的贸易公司,后来又卖掉了这个公司,开始做财务和贸易咨询。她长袖善舞,热心参与地方商会的工作,从地方商会代表渐渐成为一个州商会代表,并得以进入高层商会,那是“商业大佬们的活动空间”,有她想接触和沟通的人们。

在一次商界首脑的会议上,吉塞拉遇到了德国产业贸易集团的老总。吉塞拉居然毫不留情地把对方批评了一顿。她说现在人人都喝茶,可没有人关心这后面的文化。东弗丽斯兰的茶文化这样下去会渐渐凋零,作为一家从这里起家的商业集团老总,怎么可以袖手旁观?

这个德国北部最大的商业集团的老总震惊了,马上问她有什么好的想法,并提到他们集团当年卖茶的铺子那里还有几间空闲的老房子。

“我立刻对他说,办一个茶博物馆吧。” 吉塞拉微笑着说。——为了这个历史性的会面,她从9岁开始,准备了将近40年。

吉塞拉在桌上画了两个点,说:“这是我,这是目标,如果直线不能抵达,就只能曲线。虽然可能有几个点你不喜欢,但为了下一步,必须这么做。就像画圣诞树一样,只能一步步曲折地向上前进。我如果在20年前突然跑去跟那个集团的老总说,我要建个博物馆,谁会听我说呢。他们只会嘲笑我。”她选择了最恰当的时候,和最合适的人,谈了最恰当的事。

为了抵达圣诞树的顶端,她准备了近40年。这是梦想的力量。

梦想不是想想就可以的事情。吉塞拉每时每刻都在做着准备。吉塞拉在印度做茶叶生意时,看见对方的仓库里堆放着打算扔掉的杂物,立即说:“如果你们不要那些东西,我很乐意接收。” 所以如今博物馆的展品中甚至拥有当年东印度公司的票据和账本。她甚至搜罗到了19世纪印度街头的巨大水龙头,这些在一个激进的现代化进程中因失去实用性而被当作垃圾的东西,却在茶博物馆里成为了见证历史的宝贝。“我不买首饰,也没有什么奢侈品,钱都用在买各种各样的茶具上了。” 吉塞拉脸上满是幸福的表情。

对历史的毫不顾惜不单单在谋求极速发展的国家中存在,即使在后工业化的德国,人们也渐渐遗忘了过去的文化。吉塞拉的茶博物馆就是为了呼唤那份渐渐消失的记忆。其中一个展厅,完全按照19世纪末的欧洲茶室来布置,有壁炉的房间里,茶桌上摆放着珍贵的瓷器茶具。另一个展厅也充满了怀旧情怀,完全按照20世纪初的欧洲家庭茶室来布置,木制的家具,铜制的烛台,让人恍惚置身另外一个时空。

这种精心制造的氛围是吉塞拉的刻意设计。在这个属于茶的梦幻时空里,她给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做讲座,表演茶文化礼仪,教授茶的配方。

吉塞拉用德国西部的传统茶礼仪接待了我。她点亮了蜡烛,摆出茶具,泡茶,然后在茶杯里加一颗巨大的冰糖,缓缓地倒入茶,再用特制的小勺子沿着茶杯的边缘缓缓地加入奶油。重点在于整个过程不用搅拌,最美的环节在于等待和看到奶油在茶杯里如浮云一般升腾而起,那一瞬妙不可言。平常的喝法是轻轻吮吸,因为这茶里有三层味道,奶油一层,茶一层,糖慢慢融化之后成为了沉在茶底的另外一层味道。

宛如梦想,要有耐心,才可能品尝之后到来的甘美。

如果哪天你在飞机上看见一个背着竹篓的欧洲女人,说不定她就是吉塞拉。她就是这样从中国台湾扛着一个采茶叶的竹篓回到了德国。“如果你有一个vision,你就会有一个属于你的命运。”她说。千万不要忽视你9岁时的梦想,也不要遗忘它们。

吉塞拉现在忙着做电视节目,参加地区的文化节,介绍茶文化,传授茶的知识,还经常被邀请去世界各地做各种演讲,这一切都是办茶博物馆的意外收获。

而最初的最初,那只是一个9岁女孩的小小梦想。

上一篇:自然科学基金如何查重下一篇:公司付款相关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