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浅论

2024-08-04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浅论(精选8篇)

篇1: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浅论

浅论农村中小学班主任队伍现状与建设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素质的高低将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班主任建设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本篇论文就农村中小学班主任的现状和怎样建设农村中小学班主任队伍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班主任;现状;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常规管理;心理健康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班级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班主任是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沟通学校和学生各种组织以及家庭、社会共同教育学生的桥梁,是联系班级各任课教师的纽带。在新课改的催促下,班主任要审视与转变角色,做好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因此,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学校德育的效能,必须强化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一、农村中小学班主任队伍的现状

(一)、班主任的角色认识不清

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级工作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正因为班主任工作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所以在农村中小学,很多班主任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定位,要负责学生的方方面面,而且主要是负责学生的安全、卫生、纪律遵守等等。班主任真正要关注的是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生活等,而对学生在家里的情况了解甚少,在学校与家庭联系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尽如人意。

(二)、班主任待遇不高,缺乏工作激情

按照国家规定,班主任每月享有一定的津贴。对于农村中小学而言,由于受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现在农村中小学义务阶段,免收学杂费,以前有学校用所收的部分费用来提高班主任津贴的做法已经不再现实,义务教育免费补助资金不能用于教师的福利,所以班主任只能拿到国家补助的中学每年90元、小学每 年50元的微薄收入。因为工作量与待遇的极不对称,使得广大班主任缺乏工作激情,“拿多少钱,办多少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思想。

(三)、班主任由于受社会环境等原因,产生了“三不”现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在广大农村也就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往往思想道德教育缺失,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家庭环境较差,又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性格、心理发展异常。农村家庭年收入很低,仅能够维持家庭日常生产和生活开支,有的还不够,因此农民的主要心思仍在“挣钱”上,很少有时间、精力来关心孩子的学业和身心发展规律变化情况,这些都导致了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这使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更加步履维艰。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农村中小学的大部分教师在担任班主任工作问题上,从而产生了“不愿做”、“不会做”、“不易做”的“三不”现象。处于农村中小学班主任这个角色,由于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因素,职业成就感低,日复一日的班级管理和程式化的机械工作,让农村中小学班主任自我评价降低,在工作中难以有感情的投入到班级管理上来。这种现状不仅影响班主任自身的身心健康,同时更对学生成长和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四)、班主任缺乏必备的理论和专业技能。

1、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既要懂理论,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班主任不但要懂教育学、心理学,而且也要懂社会管理学等。对于农村中小学班主任而言,班主任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很多人在从事该项工作以前了解甚少或根本不了解。班主任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往往缺乏对这个班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行前瞻性构思,他们往往消极地把班主任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总结等当成摆设,当作应付学校检查的形式。同时,在班级工作中围绕班级文化特色开展工作的习惯和意识淡薄,工作起来就事论事。

2、对班干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较低,对班干的培养工作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一个高效有工作能力的班干队伍,是建立良好班级的基础。但在一些班主任的心目中,班干部的培养工作是最简单的事,挑选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担任班干部就可以了,把班干部的概念等同于了好学生,3、较普遍地表现出对中等生的关注不够。普遍有关注两头(优秀生和后进生)忽视中间的现象。同时,与家长联系的主要原因依然是学生出现学习成绩问题或发生违纪行为等,依然呈现出重视向家长报忧而忽视向家长报喜的不足现象。

(五)、班主任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学习、生活上的种种压力使得广大农村中小学班主任长期处在超负荷运转的紧张心态中,心理状态失去平衡。出现一定的心理疾病,多数表现为自卑、精神不振、焦虑易怒、过分担心、嫉妒情绪较重等等。长期以来,社会各界对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强调的往往是奉献和责任,各级政府常常也只是从精神上鼓励广大农村中小学班主任爱岗敬业,而相对忽视了他们也是一个个平凡的人,也有物质上的基本要求。当农村班主任的生活需求都得不到保障,他们还能在农村教育第一线上支撑多久?

二、怎样建设农村中小学班主任队伍

(一)、加强农村中小学班主任的职业道德教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塑造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班主任,德才两方面缺一不可。然而班主任的个人修养对学生的影响更为深远。具有高尚情操、学识渊博的班主任,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好班主任,影响的不只是孩子的现在,而是孩子的一生。

组织班主任定期召开一次例会,共同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八荣八耻”、学习“阜阳市教师十不准”、“教师行为规范”、等,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强化班主任老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到科学育人、育人科学。

抓好讲师德、讲正气、讲学习、讲团结、讲实绩、讲奉献的师德教育,让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做到奉献、爱生、敬业、求真、务实。作为班主任,必须具有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乐为人梯,善为人梯的精神。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班主任的专业知识学习。

《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班主任是教育领域里具有特殊性的角色,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具备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包括比较完善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文化知识、最新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信息等。”对于班主 3 任,要从完善其自身的素质和提高工作水平的需要出发,组织学习相关的新理论、新知识。一个好的班主任首先必须是一个好教师。只有当班主任用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个人修养赢得学生的信赖之后,才有可能成为一位有威信的班主任。因此班主任必须精通所担任学科的专业知识。除了精通专业知识外,班主任还应具备广博的知识,来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不但能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也有助于提高班主任的威信,更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

“以人为本”,把学生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班主任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各项权利,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精髓。班主任要注重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让学生亲自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去。在班级中,可以开展 “值日班长”活动,为学生构建起“自我管理”的德育平台。

(三)、加强农村中小学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培训。

任何一名优秀班主任的成长不仅需要时间的磨炼,更需要持续的学习和不断的培训。虽然经过精心选拔,但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班主任队伍现状也不容乐观。重点表现在年龄结构偏大且年段分布不均。专业发展水平不均衡,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老师是师范专业毕业,其余大部分为民师转正或接班。面对此种状况,只能积极挖掘内部潜力,建立健全富有激励性的班主任培训机制,构建系统科学的培训体系,促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自我培训。在进步和提高的过程中,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根本因素。每位班主任都应该认真剖析自己的现状,找出优势和不足,制定出自己的短期、长期发展规划。在要求班主任综合素质有所提高的同时,考虑到大家的个体差异,尤其是激励一些年龄偏大底子偏薄的班主任的积极性,对各班主任的发展目标不搞整齐划一的一刀切,而是根据其自身特点提出切实的要求,让他们力争人人都形成具有自身的独特风格。充分发挥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模范作用,以老教师的高尚师德、对事业的执着和奉献精神来感染年轻班主任,用年轻班主任的大胆开拓勇于进取的精神来激发老教师,促使老少共进。同时鼓励班主任大胆尝试,在学习----实践----反思----总结----升华中不断回顾和提高。每学期末,可以要求班主任写出一篇案例分析,一篇教育随笔,一篇成功的经验论文,在学校集中召开的展示会上交流以后由学校选取其中的优秀文章向相关部门投稿。这一自我培 4 训的结果使年老的班主任更加厚重,中年班主任更加务实,青年班主任更加充满朝气。

其次是校本培训。除按时参加上级有关部门组织的集中培训外,还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每学年初和新班主任上岗之前,由学校组织学习培训。培训主要围绕学习相关政策法规、职业道德规范、班级管理知识、基本功训练等。使班主任掌握并增进相关的专业知识,指导具体工作实践。每月的月末,召开一次班主任的专门聚会,就本月发生的问题进行个案分析,提出疑难问题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探讨解决办法。总之就是要通过这样一种形式的交流,为大家提供一次相互沟通的机会,促使大家互相学习,互相探讨,以达到彼此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

(四)、加强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常规管理。

1、强化班主任工作考核

检查考核是推进农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措施,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制订班主任工作考核细则,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奖惩依据,与表彰奖励挂钩。为表扬先进,学校可以开展 “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学校对班主任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指导班主任改进工作,奖勤罚懒。

2、建立激励机制

鼓励班主任发扬奉献精神,同时不断对班主任进行物质和精神双重激励,这种考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心和积极性,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班主任每学期必须撰写一篇德育工作总结,对于工作实绩明显的班主任,学校进行适当奖励。

3、抓实德育科研工作。

学校一方面重视班主任更新教育理念,加强班主任的理论学习和岗位培训,另一方面注重组织班主任参与德育研究。教育科研要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使每位班主任都具有坚定的科研意识。班主任必须立足农村现状,扎实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

(五)、加强农村中小学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农村中小学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的继续教育,改变班主任心理健康水平差的现状,让全体班主任都能进行自我诊疗,自我保健。二是健全监督机制,培 5 养良好的人际关系。班主任的工作不能仅靠领导说了算,要有切实可行的评估评价标准。二是尽量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学校应办好家长学校,加大对家长的宣传力度,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帮助者、合作者,尽快摆脱现在的状况。这样不但解决了班主任的思想压力,也可从根本上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从而解决班主任的心理问题。三是呼唤尽快建立科学的教育体制,切实摆脱应试教育对班主任的束缚。也只有如此,班主任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将精力投入到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上来。

总之,加强农村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的探索既非一日之功更遥无止境。建立一支优秀的农村中小学班主任队伍是学生的幸福、家长的渴盼、社会的召唤,更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是强校之基,兴教之道。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班主任队伍的培养、管理和发展机制,努力建设一只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高素质的农村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全力打造优秀育人之师,为推动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班主任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漓江出版社,柳州市教育局编著 2003年11月版;

2、《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经验全书》,唐云增等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

3、《经典班级管理案例评析》,余如进主编,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篇2: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浅论

【摘要】德育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倡导的主要方向,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对个人一生性格和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笔者从近年从事德育教学工作切身体会,农村小学生所处的环境特点与当前农村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不良表现出发进行归纳总结,对农村德育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德育现状发展

当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受某些社会不良环境环境因素的影响,未成年人特别是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出现了出现诸多问题,少数青少年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了犯罪的歧途,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当前全社会面临的一项最紧迫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申时度势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我们学校的优势,加强学校的德育教育,为中小学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作出应该作的工作。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学校特别是广大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因此面临存在问题和当前的任务,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当前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村小学德育的现状

(一)重智轻德,师资配备不合理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倾向。课程表上是严格按照省颁课程式计划执行,可现实是教师仍然私自挪课、占用知识技能课,拼命抓主科的教学成绩,完全无专职教师,一位教师要教好几种学科,大部分时间花在主科上,而忽视知识技能课的教学,缺乏一专多能的教师,活动课应付差事,流于形式,大部分教师重教书、轻育人,忽视了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

(二)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健康发展较难

在很多农村,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在家中的只有老年和子女,这样孩子的道德品行教育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如:(1)思想品行问题较多.依赖心理较强。父母由于长期在外,大多采取“物质 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摆阔气,又由于监护人的非凡性,老人过分溺爱孩子,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

(2)人格发育不健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留守儿童的父母夫妇一年才回家一次,通常情况下,孩子不时会感到孤独无助。由于长期的家庭教育缺陷,他们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关爱。久而久之,对于心理和生理的成长都留下一些后遗症。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他们不能同祖辈多方面有效沟通,久而久之就形成孤僻、暴躁的性格,甚至对祖辈产生逆反情绪,不听任何教导。他们不愿与别人交往,生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对外面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在个性特征上,常常表现为两种倾向:要么内向、孤僻、不善与人交流;要么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做出一些特别举动来吸引老师注意自己。

(三)社区环境差,不适应新课改

我校地处郊区,社会复杂,没有形成服务完善的社区,课改要求学生课业减负,可农村孩子双休日、节假日没去处,只能在家看电视、玩电脑,家中无电脑的,便到附近的网站上网、游戏,一些不健康的录像、书籍、游戏、网站充斥着色情、暴力等内容,对尚未成熟的小学生产生腐蚀作用。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不能正确引导孩子,也是导致学生道德品质缺失的重要原因。

(四)2、德育工作机构不健全

要扎实开展德育工作必须有健全的德育工作机构,一是要有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校的德育工作组织与开展,二是要有一只高素质的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班主任队伍,三是还应该有健全的少先队组织。但是根据调查了解,在农村学校中这些组织机构不是没有就是形同虚设,具体表现为: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虽然校校设,但是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不能有计划的组织开展有效的德育教育活动;学校的少先队组织基本不设,少先队大队、中队、小队组织建立不起来,根本发挥不出少先队的先锋模范作用,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机制没有建立;个别教师素质比较低,不能对学生起到“师表”作用,相反,个别教师的一些不良习惯和思想反而对学生起到了负面影响。

(五)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没形成合力

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发生了新的情况。流动人口增加,家长外出务工,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减弱,甚至出现家庭教育真空。一些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经商办厂,无时间、无精力照顾子女;一些家长素质偏低,对孩子一味溺爱、迁就;还有一些家长只看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注重子女的思想品德,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置之不理。村干部选举,用钱拉选票。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有了钱,干啥都不难”。家长学校管理机制不健全。

二、加强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具体措施

1、健全学校德育工作机构和工作机制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只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要靠教师来完成,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首先,要加强教师师德建设,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教师热爱学生、爱岗敬业的积极性,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情操和行为规范教育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其次要制定完善教师工作考评机制,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广大教师的责任感,充分发挥教师在德育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其次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要选拔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定期举办班主任培训,组织班主任进行经验交流,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同时要完善班主任考评的制度,加大对班主任的奖惩力度,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强化少先队组织建设,形成一套学生自我管理的机制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小学学生的组织,她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要建立健全学校少先队组织,要支持少先队的工作,选派有责任心、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少先队辅导员,聘请热心少先队工作、在社会有较大影响品质高尚的人担任校外辅导员,定期举办少先队辅导员培训,把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纳入教师培训主要工作;少先队小干部要实行民主选举、竞争上岗或者定期轮流任职。其次组织少先队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少先队员的主动性,在辅导员的具体指导下有目的的开展丰富多采的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发挥红领巾监督岗作用,建立起学生自我监督自我管理的有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

三是完善德育工作网络,形成全方位的德育工作体系

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全面的道德教育仅仅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要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级教育网络,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者紧密结合起来。针对农村学生家长素质相对较差的现实,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学生管理和教育方法的培训,帮助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要将家访制度和家长会制度落到实处,及时与家长交流在一定时期内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做好学校与家长的配合和交流,有针对性有目的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做好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有利因素教育学生,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活动场所,开展富有吸引力的思想教育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创建文明村、文明家庭等具体社会活动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学校家庭、社会、家庭对学生教育的统一性和有效性。

四是改革考评办法,形成完善的学生评价机制

篇3: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浅论

一、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1.教师方面

一是教师以“讲”代“学”, 学生被动学习。多数课堂, 教学中教师讲新课讲练习讲拓展, 学生只有静听、做笔记的份。因为对于缺乏见识和科学常识的农村学生来说, 物理是门高深的课程, 他们大多学不懂, 也不懂如何学, 而为了赶进度, 为了能够争取时间多做练习, 考试能够有好成绩, 教师只能多讲。保持课堂安静和记好笔记, 就成了教师对课堂要求的标准之一。二是教学“照”本“宣”科, 教学形式单调。物理是门应用性很强、发展迅速的学科, 可是一些教师因为经验、资讯的缺乏, 只是照本宣科, 没有多联系生活找材料进行教学, 加以实验器材的更新、教学形式的创新也是难题, 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动力。三是实验无“动”于“衷”, 学生默默观看。在教学课堂上, 演示实验仍旧多为学生默默观看, 教师忙忙碌碌操作演示的被动学习模式。学生没有亲历知识的发现过程, 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生方面

一是厌学情绪严重, 学习兴趣不高。“读书苦, 读书累, 读书不如参加黑社会”, 不少农村学生对学习有抵触情绪, 有时间和精力宁愿用于闲谈或者玩游戏, 也不愿意多学习。而家长普遍认为在农村不需要读那么多书, 只要求读完三年初中, 毕业后有本毕业证可以去打工、考驾照, 或者回家劳动即可。这些思想造成学生混日子的心态, 对学习的兴趣可想而知。二是对物理学习有较强的畏难心理。“物理难, 化学繁, 数学习题做不完”, 农村中学生的能力普遍较差, 包括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在物理学习中要做到从单纯的知识学习转变为知识、方法、能力、态度兼顾的学习, 这些问题让学生觉得物理的学习是件难事。三是缺乏学习方法。物理课堂上, 学生多是被动地跟着老师听课、做笔记、写练习、做实验, 学生主动向老师提问、经常讨论的比率只占10%, 缺乏讨论气氛。

二、解决办法

1.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安排有学生自学、讨论、提出疑问的时间, 授课尽量精讲, 把学习的权利、展示的机会、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中成长、进步,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积极开展学习交流

一是学生间的交流。这种交流主要是解题经验、思路、疑难问题的探讨。学生生活、学习经历相差不大, 他们的交流更切合他们的实际, 更能引起共鸣。学生可在这种交流中找到心理归属感, 有助于培养团结协作精神。二是师生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可在师生间建立起和谐的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即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三是学生与知识的交流。知识展现科学的美;学生如果能从物理知识发现和感受到“美”, 就能产生学习的心理动力。

3.加强联系生活实践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能培养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引导学生遵循“好奇心—求知欲—爱学习—责任感”的成长规律。例如, 在学习电能的有关知识后, 我让学生举例说明我们广西电能的来源, 让他们了解附近大化岩滩发电站和来宾的发电厂。在谈到电的用途时, 我还和他们就今后的电力汽车的发展展开了讨论, 关于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知识也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4.注重操作能力培养

物理离不开实验, 纵观课本上的实验内容: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后小实验、小制作等, 遍布各章节, 由此可见物理实验的重要。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是学好物理的重中之重。实验中要提醒学生:需要哪些器材、操作步骤如何、每一步要注意什么、要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如何分析观察到的现象、整理记录到的数据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能力。

5.引导学生掌握学法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 学得有效。一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要记对、记牢。二是练习要由浅入深, 从中学会思维, 探索解题的方法、技巧, 并且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三是学习资料要分类保存, 对好题、有价值的题、易错的题, 分别作不同的记号, 以备今后阅读。四是虚心向别人学习方法, 要经常进行“学习上”的交流, 互教互学, 共同提高, 千万不能自以为是。在互助互动中学习效率就高了。五是阅读适量的课外书籍, 丰富知识, 见识一多, 思路当然就活了。

以上就是本人基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 对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益提出一些看法和想法, 以求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肖成全等编著.有效教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袁振国著.新课程理念[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篇4:浅论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对策

一、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一是小学教师队伍老化,专业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多数教师还依赖“左抄教参,右抄教案”,教学方式仍是“听、写、读、背、考”老一套,与课程改革要求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相径庭,谈不上科研兴校、科研促教。二是青年教师留不住,存在“骨干名师都市飞”的现象。因为农村小学多数偏远落后,很难吸引师范毕业的年轻教师,只要有机会,他们会千方百计调到乡镇,乡镇的教师也会想法调到县城。三是课程难以开足开全,往往一个教师要承担一个班所有的课程。音乐、美术、体育、劳动、自然科学等课程都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的。此外,近几年小学还开设了英语课,但毕业于师范院校英语系的老师极少。

二、学校合并后带来的新问题

一是孩子上学路途较远,渴望就近入学。为了避免孩子上学奔波,不少家长只好找一些车辆接送孩子,限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制约,这些车辆大都是无证的小面包车,甚至是机动三轮车,司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安全隐患多。对低龄寄宿学生来说,过早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必然引发心理焦虑。在一些农村小学门口,每周一都会出现孩子与父母分手时哭声一片的场面。二是教师工作繁重,身心压力大。目前中心小学大多实行全封闭式的寄宿管理,许多学校的教师们一手抓教学,一手抓学生生活。他们普遍反映,学生低龄寄宿,洗衣、吃饭,夜间解手、晨起洗漱都要教师操心,从早到晚身心无法放松。

三、农村家庭教育的缺失

一是多数农村家长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他们对有过错的孩子,往往奉行“棍棒教育”, 很少从精神上关心孩子,与孩子进行平等、积极、有效的沟通。二是认可“读书无用论”,对孩子的学习听之任之。三是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这些孩子缺乏应有的父爱和母爱,心灵更容易受到创伤,易形成孤独、自卑的性格。一到寒暑假,学生们大多窝在家里无人管理,或者成群结队流连于网吧、游戏厅,无论对社会发展还是对孩子本人的成长,这都是不利的。

四、对策与建议

政府要继续增加教育投入,同时应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对一些基础教育设施薄弱的学校,要实行政策倾斜,使得教育投入能最大限度发挥效能。

制定向农村教师倾斜的优惠政策,稳定教师队伍。同时,对农村教师补助还需要得到上级财政的大力支持,尤其是中央财政的投入保障。

建立城乡教师双向流动制度,方式要多样化、科学化。比如鼓励城市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农村教师定期到城市学校进修,农村与城市学校“结对子”,实行名师专家定期下乡传经验、带徒弟等。

多角度核定教师编制。现行的教师的编制制度仅仅考虑了师生比,要真正从农村教育实际需求出发,考虑课程开设门类与教职工比,班级数、周课时和教职工比。寄宿制学校可以参照幼儿园的保育员政策,设置生活教师岗位。

各级政府要充分利用农村中小学现有的设备,对农民开展文化知识、科学知识的培训,有效提高农村家长素质。如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室组织开展家庭教育知识讲座,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

完善留守儿童工作体系。要逐级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学校要认真调查研究,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针对每位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积极开展“留守儿童手牵手”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村委会可以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定期与在外务工的父母进行亲情交流……

我国是一个拥有八亿多农村人口的大国,农村教育应该成为整个教育事业的重点,这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的关键。只有政府、社会、学校、家庭都来给农村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农村小学教育才能健康发展,迎来真正的春天。

篇5:浅论如何当好农村小学班主任

刘光凤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交梨乡王家寨小学)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21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却带来了经济和教育的贫富差距,大量的外出务工留下的留守儿童,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是需要很高的专业技能、素质和管理能力。同时,还要建立共管机制,以便工作有条不紊。

【关键词】教育的贫富差距,留守儿童,班主任,专业技能,素质,管理能力,共管机制

一、小学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和专业能力

所谓“师 范”,即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者要教育别人,首先自己要具有完备的知识能力;其次要有完善的人格,注重自身的形象教育。让学生从心里面尊敬你而不是“怕”你。

(一)热爱祖国,忠于祖国。

班主任要利用各种机会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逐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远大志向、增强爱国情感。

(二)热爱教育事业。

在21世纪物欲横流、诱惑丛生的今天,着重修炼教师的素养犹为重要。特别是当前,教师的薪资有待提高,很多老师想转行而导致没有专心放在教学管理上。其实,一旦你真心的投入到班主任工作中,你会深入的发现这一群可爱的、纯洁的心灵多么希望接受教育,你会觉得你从事的是人类伟大的事业,因为你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一生,是他们的第二任教师。

(三)一视同仁热爱学生。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首先是热爱学生。一个班级犹如一个家庭,家长会平等的对待每个孩子。班主任也应像家长一样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农村的孩子,多数属于“散放型”家长没有辅导孩子的习惯。班主任不能依据成绩和主观去给他们下结论,进而呈现出喜爱和冷落。班主任不能偏爱学习好的学生,给他们一些“特殊待遇”,该惩罚应该惩罚不要包庇;不要让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产生一种自卑,特别是父母在外务工,缺乏关爱,这时候可能就会更加感觉无助,也许还会让这一些学生做出坏事而误了学业。所以,班主任的角色就是一个平衡杠,调节学生的心理,对差生给予一定的关怀,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其次,班主任应该具备“五心”: 责任心、宽容心、公平心、爱心和细心。①责任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②宽容心是教育后进生的一剂良药,③公平心能得到全班同学的爱,④爱心是班主任走进学生的法宝,⑤细心是班主任工作的好助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碰触年轻的心灵。”师爱“像母亲爱孩子一样无私,像父亲爱子女一样严格,像兄长爱弟弟一样宽厚,像姐姐爱妹妹一样温柔。”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是教育的动力和基础,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

(四)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必须要有真才实学,真正做到能全面、系统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不要给学生传达错误和模棱两可的知识,做到“扎实”“深入”“灵活”,让学生喜爱自己所教的科目,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五)具有广博的各科知识,广泛的文化素养和兴趣爱好。

对于小学生的求知欲,在时候都可能想你询问好奇的知识,你不能打消他们的兴趣,这时具备广博的知识你可以在学生中肃立敬爱的旗子。同时,可以鼓励和引导他们更好的发展自己的特长,以免埋没人才;这一个小的动作,也许对于你来说是份内的事,但是对于好奇的小学生来说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而你就是他们的伯乐。

(六)了解和培养科研的知识能力。

虽然农村只注重基础教育,但是为了让教师的视野更加开阔,以便跟上教育的步伐也要学会运用理论结合实践创造更加优质的教育,关注教育界的教学经验,同时,也要学会分享自己的教育经验,从而达到教育资源的共享,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班级管理的艺术

每时每刻总想让班级一帆风顺,可是有不一帆风顺的时候;到班级就进行说教,讲社会、讲人生、讲学习、讲工作、讲事业,可是学生涛声依旧。教育实践证明: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是一门艺术,必须探索、研究班级管理的艺术。

(一)订立班规。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玉不雕不成器,学生不管不成才”。依照班规严格要求学生,奖惩有理,不包庇不势力,让学生争做好榜样。

(二)学会放权。班委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由于小学班主任又上课又要兼任班级管理,任务很重。班主任学会放权有利于学生自主制定学习和开展活动计划,效率反而会好高很多,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班主任则更多做指导工作,而对于班主任开展工作起来更加顺畅。

(三)全员参与。每名学生都是班级的一员,每名学生都参与班级的管理,每名学生都体验“管人”与“被管”的过程,每名学生都尝试班级管理的责任和权利。班级干部实行轮换制,让每一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让每名学生都有做各个角色的机会,学生积极性提高了,班级管理出现了全新的氛围。班主任也要融入到学生当中去,让师生可以成为朋友,远离传统教育思想,让学生和老师不在有隔阂,利于班级和谐,促进良好的学风。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打造一个和谐团结的班级。

(四)艺术的处理怪学生。面对怪学生的行为,作为小学班主任首先要分析原因而不是靠打骂来解决问题,多方的了解之后找出怪学生的软肋,用正确的方式以朋友的口吻和他们慢慢的交谈,放下威严的印象,用亲和的态度来解决这样的怪学生,让他们自然而然的从心里面喜欢你这个班主任,自觉改变陋习,好好学习。

(五)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技巧。切忌不信任学生,这样会消除师生隔阂;禁忌情绪波动,不要把自己的生活情绪还有个人看法带给他们,因为小学生都是无辜的受害者;不要老翻旧账,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特别是小学生还处在心灵的成长期,这会造成他们的自卑心理;禁忌小报告解密,可能会因为学生的一点小事情,有学生向你反映,你应该合理的处理,而不是当面的批评学生和指出告密者,反之则适得其反;不要说反话,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谓你是说者有意听者无知,会很伤小学生的自尊,或者也会让班主任成为模仿对象,歪曲学生幼小的心灵。

三、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

(一)正确认识两性关系。小学生正直身体发育期,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社会不同人的蛊惑而导致成长过程的心理扭曲。作为班主任不要逃避这个现实问题,而是要用正确的方式向小学生介绍。毛主席说过学生正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固然学习课本知识重要,思想也需要跟上步骤,思想是人类进步的灵魂,我们国家的高分低能的例子不是很少。同时,也是跟上世界教育的步伐,我们和西方的教育,不管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还是业余的生活知识我们都是慢别人半拍。所以要从小学开始正确的引导学生认识两性关系,就会减少学生早恋的境况。

(二)做好学生厌学思想工作。由于现在的大多数家庭的负担越来越重,光向以前的刀耕火种是不可能养家糊口的,况且还有子女上学,这是很大的一笔开销,而选择外出务工成为首选。还有很多的独生子女和单亲家庭,家庭环境的恶习影响了小学生的厌学情况等等,这样就导致缺乏关爱和监管,从而会产生厌学情况。所以作为小学班主任,特别要注意关心这样特殊的学生,经常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引导和关爱。同时,也要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学习目的;重视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尽量寻找家长配合,形成统一战线。最大限度让他们觉得还是有人关心自己的,不至于心里会有阴影而导致厌学产生。

(三)鼓励学生自力更生,拒绝诱惑。学习上坚决反对作弊抄袭,鼓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生活中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不管有多好,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能力以后会更好;拒绝和陌生人说话,以防上当受骗。向他们讲解现实中的一些真实案例,以作警示。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的“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去体验;给孩子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点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篇空间,让他自己向前走。”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自我教育”,“如果学生有自己生命的航船驶出学校这条大江,进入生活广阔海洋的时候,仍然能不断强化自我教育的能力,那么,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就会受益无穷。”这就印证了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懂了;我做了,我会了”。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勤俭节约,长幼有序。在学校尊师受教,在家里听管细做,不攀不比,只需整洁舒适,温饱即可。与同学不说脏话不打架斗殴,和谐相处。

四、建立良好的多方共管机制

(一)协调好与科任老师的关系。从时间上看,所有科任老师的总和绝对比班主任一个人面对学生的时间多;从内容上看,科任老师所设计的教育范围毫无疑问比班主任要广。科任老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承担者,通过他们所教的学科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同时还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而科任老师的人格魅力也会影响学生的成长。所以要协调好与科任老师的关系,首先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了解科任老师的特点结合班上的特点适时作出合理的调整;其次,要树立全局意识,和科任老师坦诚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一起解决问题;最后,要帮助科任老师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创造出自己的个人魅力,让学生感恩每一位老师,适应每一位老师。

(二)凝聚的家长力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孩子他们也是最有发言权的。要教育好一个学生不光是学校的教学活动,家庭父母的关注,还有正确的处理方式也是犹为重要的。作为班主任,要切实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不定期的进行家访,组织召开家长会,做好学生和家长的参谋,这一纽带的作用,一旦解决不了,就会让学生和家长产生对班主任的不信任,方式方法的处理,良好的沟通机制,需要班主任下大力气去研究思考,最大限度的让家长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打破家长“一切向钱看”对学生不管不问,这样会害了孩子。陶丽丝·诺蒂说过孩子的成长坏境:在鼓励长大的孩子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必能充满自信;在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在嘉许中长大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在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逞强好斗;在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在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在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在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在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这些话说得很中肯,可以看得出来环境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三)社会的监督作用。除了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之外,社会作为一个大的集体,也是可以发挥影响,邻里乡里的亲朋好友也是作为影响学生的作用因素,同时,也是学生在生活中的真实反应,做得好会得到好评,做得不好会被告知家长和学校,没有局限性,是广大的综上所述,想要当好农村小学班主任,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教师的自身能力,良好的班级管理体系,正确的引导学生成长,建立与科任老师和家长的密切联系,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在这几个因素中缺一不可,任何的一个方面就会导致学生的缺陷,这是谁也不想看到的现实。同时,农村教育的路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就像国家的三农问题,需要的不是一两代人就可以解决的。

参考文献:

[1]张爱平.班主任工作方略.[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2]高春秀.当一个“五心”小学班主任[j].教师札记.2010/7

[3]廖玉芸.爱与艺术——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艺术[j].教育.2011/6/10

[4]提亚春.简论小学班主任的管理艺术.现代阅读[j].2012/9

[5]冯启贵.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几点经验[j].现代阅读.2012/11

[6]陈启昌.浅谈小学班主任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j].教育论坛.2008

[7]李桂益.浅谈小学班主任实践教学的方法[j].农村教育.2010/3

[8]王树霞,孙夕奎.浅谈新时期小学班主任角色扮演[j].现代阅读.2012/10

[9]李瑞芬.小学班主任“十忌”[j].教学与管理.1997/7

[10]李娟.小学班主任工作应注重四个原则[j].企业家天地.2010/7

篇6:浅论农村中小学网络课堂教学

浅论农村中小学网络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计算机知识和实用技能已日益呈现出其具大意义和作用.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把计算机这门学科提到与传统学科同等地位列为中小学的必修学科.如何让农村学生也能踏上“信息高速列车”,是每一位农村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道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课题.

作 者:孙丽君 王炳勇 作者单位:淄博二中,山东淄博,255204刊 名:科技创新导报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23)分类号:G633关键词:农村 网络 课堂

篇7:浅论云南省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勐捧中心小学 张丽燕

摘要:云南省是典型的农业和山区大省。由于地理位置因素和经济发展的制约,云南省的农村小学分布在省区的每一个角落,学校可以说无处不在,分布十分零散,导致学校无法达到一定的规模,从而不利于对农村小学进行管理,突出表现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搞不好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云南农村教育的发展,不利于提高云南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高;最终不利于提高云南农村广大农民群众的素质。本文就云南省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出发,有针对性的对推进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作简要的探索和分析,以期能对我省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有所帮助和贡献,促进我省的农村小学教育事业。

关键词:云南省 农村小学教师 问题 建设

一、云南省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教师生活问题无法保障,教师队伍稳定性低。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教师待遇有了明显提高,但相比而言,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像云南省这样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村小学教师的待遇仍然较低。不说很多教师与当年同时分配到国家机关或下海经商的同学相比,经济收入相差甚远,就单与本城区及发达地区的教师的收入相比,形成巨大的反差。同时,与其他事业单位相比,农村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也相当低,得不到社会和农民家长的认可和支持,从而导致他们心态失去平衡,产生了自卑感,感到了压力。这些促使农村教师无法安心工作,一有机会就努力往条件更好的地方任教或者改行从事另外一种职业,有的外调,有的“跳槽”改行,实在无门者干脆不辞而别,甚至愿意到沿海地区打工;许多刚毕业从事农村小学教师的师范毕业生,有的通过各种途径往县城靠拢,有的通过课余时间给自己充电,报考国家公务员。学历高的招不进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有能力的教师留不住,从而造成了我省农村小学教师的流失和不稳定。

我省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难堪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山区环境恶劣,农村教师既辛苦又清贫,特别是我省边远山区的小学教师,他们是真正的无产者,缺水缺电,交通不便,住房简陋,工资微薄,有的为保证“入学率”而慷慨解囊,为学生垫支书杂费,“奖金”一词从他们的字典中划掉,有些青年教师终身大事无法解决。另外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是,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农村教师工资拖欠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解决,但在我省不少地方仍存在着旧帐未了新帐又添的现象,特别是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原有的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没有了,而新的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和转移支付机制尚未建立起来,这使得原有的教育经费短缺的矛盾进一步凸现,教师拖欠工资情况进一步恶化。

工资待遇是关系农村小学教师生活、生存的基本问题,生存问题解决不好,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其他问题则无从谈起,因此,农村小学教师工资低和拖欠问题,已成为直接制约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学资源不足,教学设施落后。

首先,农村小学教师教育观念的落后,一些教师虽然接受了一些创新教育的思想,但只是零碎的、孤立的。与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而且,农村小学教师中,年龄老化,思想意识仍停留在重智育轻其它的层次上;对学生,表扬鼓励少,批评体罚多。注重学生个性差异、全面发展,仅仅成了一句口号。

另外,在我省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民办教师转正的公办教师占总数的比率很高,尤其是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相对更高,在教师队伍中很多村小学还有相当一部分还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素质较低、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的临时代课教师,新补充教师又很少。长期以来,民办教师支撑着我省农村教育大片天地,但随着转正、职称等后顾之忧的问题解决,他们中大多数人的思想完全改变了,对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已经没有了兴趣,习惯于凭经验教学和灌输式教学。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们不学习,不探索,无意创新,没有进取精神。老一辈的不良风气对学校其他教师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使整个学校的学习气氛就难于形成,制约着教师的素质的提高。

最后,我省大多数乡镇,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根本无法配备到位。教学工具依然是“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只粉笔”。许多学校连录音机、投影仪都没有。既是有,教师也很少利用。教学设施的落伍和很少的利用,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但同时也防碍了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教育的特殊、学校的闭塞、导致了教师与外界接触的缺乏,教师获得新知识的来源限于几本杂志,缺乏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相应的专业辅导,导致了他们越来越落后,跟不上国家建设的步伐,很难达到一名现代小学教师素质的标准和要求。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如果农村小学教师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农村小学教师的要求,甚至有被淘汰的可能。

3、教师教学任务繁忙,家庭负担过重,难于有效实现再教育提升教学水平。首先,山区农村小学由于特殊地理自然条件的制约,学校规模小、教师少,不少地方的学校只好实行复式教学、包班制教学的方式组织教学,一个或多个年级多学科教学任务集中于一名教师一身,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师成天满负荷、超负荷运转。教学之外,他们还要照顾学生吃饭等日常生活问题,上至校长下至炊事员,学校所有的全部工作都是一名教师负责,其工作量之大、任务之重、时间之紧是常人难以想象得到的。

另外,除了学校工作繁忙外,农村小学教师的家庭负担都普遍很重。山区农村小学教师大多数是农教结合的家庭,教师的工资是维持一家人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他们多数人是四、五口之家,上有老下有小,老人老矣,不能劳作,小孩尚小,正是读书之时。经济上,过去十几、几十年低工资使得他们家底很薄,有的已是债台高筑。而今,刚想伸直腰肢的他们又遭遇高额的教育、医药费用支出。目前,一个孩子在高中以上学校读书,家庭年教育支出在五千——一万元,那么家庭生活消费人均不足千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要利用双休日、寒暑假耕种家庭的责任田,发展多种经济,以弥补家庭生活费用之不足。

在如此重负之下的教师,身心疲惫不堪,教师用在提高自身素质上的学习时间就非常有限了。他们没有能力也没精力走出校门参观、考察、观摩、学习。有

关教学研究活动也很少参加,除了学校提供的机会少外,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研讨探究无心也无力。因而,难于有效的实现再教育,他们的教学方法难以得到改进,教育教学能力难以得到提高。

4、老龄化、学科单一化突出,教师结构不平衡。首先,我省现存村级小学由于教师一般是本乡本土人,导致教师队伍长期得不到合理调整和更新。以致农村小学教师的年龄结构日趋老化,各年龄段问的教师比例严重失调。墨江县新扶乡和团田乡两个的乡共19所村级小学和2所乡中心小学,共有小学教师l38人,平均年龄是44.8岁。其中5O岁以上的23人,占l6.6%,40—49岁的79人占57.3%。3O一39岁的24人,占17.4%,30岁以下的l2人,占8.7%。再过5年,50多岁的教师内退或退休后,小学教师断层现象不可避免。

另外,学科结构单一,非基础学科教师难以到位。教师队伍专业结构极不协调,英语、体育、音乐及常识技能科教师严重缺乏,许多教师是在教《语文》《数学》的同时,也要教《自然》《思想品德》《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无法保证正常的教学质量,这严重影响着农村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外,师生比例不合理,教学资源难以整合。随着小学学龄人口的逐步减少,农村面广、学校规模偏小的现象口趋凸现。大部分村级小学最大规模的仅有100多个学生,最小规模则仅有十多名学生,还存在教师几人一校的,甚至是一人一校的状况。

5、教师心理素质和师德建设刻不容缓。

首先,农村小学教师的几个心理问题不容忽视:(1)职业适应不良。我省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职业适应不良现象。他们或是对教师职业的意义、地位估价不足,不安于当一名小学教师,企求谋得一个更称心如意的工作;或是对教师职业缺乏兴趣,意志消沉,抱着“得过切过”的混世态度;或是专业知识水平不高,从业能力不强,自信心不足,总有力不从心之感,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或是终日牢骚满腹,表露出难以施展抱负、郁郁不得志的样子;或是与学生、与其他教师、领导关系紧张,与人际环境不相容,缺乏沟通与合作等。(2)心理压力特殊。小学教师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社会和家庭对教师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尤其农民群众由于过多的劳动和知识水平原因,甚至把教师当作是神,他们过多地将教育自己孩子的重担都压在了教师的肩上。当教师向家长们反馈其子女在校的表现情况时,他们总是推脱说:“孩子最听你的话了,还是你们老师教育吧!”而当自己孩子犯了错误时候,习惯于将责任归结于教师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面对家长和社会的企盼,不少教师往往会产生许多焦虑,如果无法得到及时的疏导,长此以往,势必会使心理不堪重负。由此而产生的不良情绪长期得不到释放,日积月累,恶劣情绪最终会突破心理承受的极限而爆发。当心中的烦恼无处发泄时,便会不由自主地拿学生出气。比如在上课时经常板着脸,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是出了错,就借机进行训斥和挖苦甚至大打出手等等。(3)不易拥有满足感与成就感。农村小学教师很可能一辈子都默默无闻,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晋升的成就感,更没有理想被实现的欣慰,致使农村小学教师很难在教育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从而产生职业倦怠感。

另外,极少数教师师德修养出现危机。由于农村小学分布零散、点多、面广。对村级小学教师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师德师风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机

制,更缺乏经常性的师德教育、师德培训。致使少数教师工作纪律松懈,上课迟到、早退或随意调课、缺课的现象时常,有的甚至上班时间玩牌,搞第二职业的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特别是在教师人数少的村级小学里,教师之间无所谓随管随,工作随意性大,教学工作消极应付。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云南省农村小学教师建设探析

1、采取倾斜政策,留住优秀农村小学教师,吸引新教师进入农村小学教师队伍。

首先,适当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待遇。生活条件好、教学任务轻、福利待遇高是农村优秀教师竭力向城镇流动、城镇教师不愿意到农村的主要原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倾斜政策,适当提高山区农村教师待遇,以稳定教师队伍。建立农村边远地区教师津贴制度,根据农村学校具体情况确定类别,分别按教师职务工资和津贴部分之和的一定比例发放农村教师津贴,更为重要的是各相关部门要确保津贴的按时足额发放,教师能够确实获得特殊待遇,而不是口头一套,实际一套。

另外,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竞争激励机制

农村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积极推行教师聘任制,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大胆改革,勇于创新,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改变长期以来小学用人制度中存在的教师职务终生制、人员单位所有制,形成优胜劣汰、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形成比奉献、比贡献、比能力、比业绩的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在聘任农村小学教师过程中要明确教师任期内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相应待遇。坚持以量计酬,多劳多得;以质计奖,优质优酬的原则。在工资分配上,向教学一线倾斜,向骨干教师倾斜,向成绩突出者倾斜,真正打破工资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

2、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齐心协力,提高我省农村小学教师整体素质。要提高我省农村小学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城乡教育的平等程度,当务之急之一就是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素质。只有教师素质提高了,才能真正理解教材、把握教育目标,正确地传达教材的意图从而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那么,要如何较好的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笔者认为应该着重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学校和教育部门要担任起提高教师素质这个重任。

首先要加强教师的岗位教育。任何一门职业,工作人员的岗位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爱岗,敬岗,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所以,岗位教育是学校和教育部门对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农村小学校长能在其中发挥相当大的作用,校长必须要以身作则,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明确地对自己对教师提出教学要求,督促教师的岗位学习和各项业务素质提高。

其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和培训。学校应该要经常性地组织教师按时集体备课,相互听课,共同探讨,共同提高;鼓励教师勇于创新,特别是年轻教师,要鼓励其个性化教学,形成良好的教科研风气。校领导要深入教学的第一线,多倾听,多指导,多调研。在随堂听课的力度上,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并做好评价,反馈工作,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和相应的措施。我国教育改革对小学教师提出

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学校务必要注重教师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提高学习,要努力提高农村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教师提供尽可能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培训,实现教师再教育,并且要注重培训的有效性。各个乡还要注重学校间的合作交流,积极组织教师间的交流活动,为教师的各种教育实践提供探讨的平台。

另一方面就是教师自我教育。

信息化社会教师的自我教育在新时期尤为重要,作为农村小学教师也不例外,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教学手段不断翻新,学生的个性特点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情况也比以前要复杂得多。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时期教学的需要,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时代在进步,知识在变革,没有稳坐的知识宝座,更没有不愁的老本可吃。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农村小学教师不但要强化自身的专业知识及教育理论,学习掌握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设备等现代教学手段,还要不断的学习和掌握与素质教育相关的知识,并不断地加强自身的教学基本功。

3、采取多种渠道和方式,优化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结构(1)、建立城乡教师对口帮扶机制,缩小城乡教师资源

长期以来,农村小学优秀教师向城镇集中,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村,教师派不进,调不出,只能在本乡镇范围内流通。有关部门制定了支教政策,并硬性要求城镇教师评聘高级职务必须有一年农村教学经历,但这还不够,要定期将农村教师和城镇教师进行交流,农村教师到城镇学校学习提高可以成为骨干教师,城镇骨干教师到农村可以带出一批骨干教师,从而可以缩小城乡教师资源的差距,使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

(2)、录用有教学能力新教师,优先充实农村小学

教师资格制度社会化,为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奠定基础。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农村小学学科结构的需求,面向社会选招紧缺学科教师,如音、体、美、外语、信息技术教育教师,并优先充实农村小学,使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学科结构逐步优化。

(3)、根据条件,可以实行老教师提前退休政策 我省农村教师队伍老龄化问题应该引起关注,农村小学教师年龄结构及身体健康的状况,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影响是很大的。有的老年教师不能胜任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但占编占岗,新教师的补充就无法实现。因此对因身体健康有严重问题的老年教师应实行提前退休的政策,并制定相应的提前退休应该具备的条件和标准。

4、解决农村小学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树立良好师德师风。首先,加强农村小学教师心理素质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1)帮助教师愉快接受身份。要帮助农村小学教师在思想上承认自己的职业身份,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从而克服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适应不良现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适应农村小学教师这一的特殊职业,并且把它当作自己的一份祟高而又神圣的事业来做,才能顺利地排解因工作带来的压力,才有可能从心理上获得较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2)改善心理环境。要帮助我们农村小学教师尤其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乐观地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要正确认识自我,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要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理解领导工作,同事

间经常沟通,尊重家长与学生,善于接纳自己与别人。教师要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与社会活动,要注意劳逸结合,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不断扩大生活圈子,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不要因为生活圈子狭窄而不去开拓社交渠道,固步自封,孤陋寡闻,这样就容易产生压抑、自卑、自负、守旧等不良心理,遇事要乐观,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3)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社会为教师们营造一个支持和理解农村教育事业的社会氛围,创造一个融洽、温馨、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减轻他们过重的工作与心理负荷。同时,不断提高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工作待遇,尊重他们的劳动,理解他们的苦衷,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切实解决他们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困惑,特别要减轻他们过重的工作与心理负荷。

另外,加强农村小学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中深入持久地开展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以江泽民提出的”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为新时期师德建设的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农村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和职务聘任的重要依据;逐步建立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的考核评价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朱小曼主编.对策与建议——2003年-2004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2]朱小曼主编.对策与建议——2005年-2006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3月版.[3] 盱眙县观音寺中心小学.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状况调研报告[J].http:///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15

篇8: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浅论

关键词:农村,金融,现状,创新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存的现状

(一) 当前在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工作者对于在法律上的认识不到位, 地方财政部门透支情况长期存在。民营企业在贷款上对于贷款要求不清楚, 缺乏相关部门的引导, 同时民营企业存在严重的金融市场风险等问题。相关政府部门对于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市场风险不能够大意, 应该保持高度重视, 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首先在对于建立从事农业活动的农民要有保险公司进行风险担保, 建设新农村, 使得从事农业的农民的收益有风险公司进行担保, 保障农民的财产安全。其次对于农村的金融结构进行调整, 不断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提高农村金融体系的抗风险能力, 然后加强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生态环境管理, 为农村金融的组织体系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 对于涉及农业方面的贷款细节问题应该具体化, 加快贷款过程的处理。对于农业的贷款缓慢已经制约了农业的快速发展, 不断提高农民对贷款的法律知识, 不断地加强农业性的贷款的宣传工作, 保障农民的权利。农村信用社建立的初始目的是使得广大的农民受益, 这个初始目的不应该改变, 同时对于商业性银行进行改革, 不断提高农业和广大的农村经济融资服务的积极性, 加强对于农业服务的各方面, 提供更多的路径。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提供的金融使用工具比较单一, 服务的种类少, 同时服务的功能也不全面, 而且在许多的农村连基本贷款业务也不能办理, 尤其是在贫困农村地区, 为此在对于金融体系的服务上尚没有进行有效的解决。

(三) 根据官方报道, 在我国的邮政储蓄的资金, 一半以上都是来自于农村农民存款, 然而这些邮政储蓄的大量资金, 用来进行其他的商业投资, 不用来扶持农村建设, 不用来加强农村的经济发展, 造成了农村地方越来越贫瘠的局面, 造成区域之间的发展严重的不平衡。同时这些商业银行还在大规模地进行农村信贷业务的压缩, 只注重商业银行的商业盈利, 注重其商业的扩张。这种情况, 不仅是商业银行, 即便是农村信用社也是大部分的资金流入到城市。这种大量的农村存款进入大银行, 而不快款给农村进行建设的行为长期存在, 应该得到遏制, 必须从法律上根除。

(四) 在沿海的发达地区民间资金相当充裕, 而且数量巨大, 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地下金融市场, 同时以多种方式存在, 这就使得高利贷行为发生, 增加了我国的金融市场风险, 尤其是影响到了金融正常运行, 使得存在了严重风险, 然而农村居民的资金进入到这些市场并且在迅速的发展和渗透, 可以说是弥补了其在资金的不足, 不断地使得其经济不断的发展, 但是这种行为远非长久之计。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创新与改革

(一) 在政府政策上要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为农村贷款提供担保, 不断地对农村信用的贷款提供良好的信贷环境, 不断鼓励民间的资金参与到商业的金融机构进行活动, 在市场经济下进行优胜劣汰, 不断地促使利率的市场化, 不断加强对农村市场经济金融的监控, 促使农村金融体系的高效运行。同时在采取政策上减少税收、利息等, 不断地鼓励更多的农村金融机构为提供信贷。加强政府的能动发挥, 政府部门要不断采取措施, 以提供一个在长期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市场经济环境。不断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以及农村公共基础建设, 不断的提高农村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 保证农村人民的权益, 改善消费结构, 提高农村人民的消费水平。

(二) 采取有效措施, 为从事农业项目的农民提供担保, 以及为农村的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加强对农民土地的使用权拿来做抵押的研究, 不断地创造出更多的有效担保形式和路径, 不断地创新出更多的农村金融的业务和路径, 不断地加强对农业产品的期货市场的建立, 扩大农业产品的种类和规模以及流动性等。不断减少和降低农村用户的负担, 政府应当采取措施, 从政策上减少农业贷款的利率, 同时加强对农业项目的鼓励和各种的补贴标准, 甚至是减免一切的税费问题。政府的相关部门还应该不断地对政策性的农业提供保险保障业务等, 以保障农民的收入, 避免天灾人祸等问题。农村农业产品受自然影响的因素较大, 为此必须要进行风险的转嫁, 保险是最好的途径, 能够很好地降低在市场经济下的农村农业产品的风险, 应该不断地进行宣传, 使得广大农村农民加入到保险行列。

三、结束语

农村农民的资金是我国最大的资金储备, 它对我国沿海地区和国家的大型项目的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如今使得区域性经济发展严重的不平衡, 贫富两极化越演越烈, 邓小平同志说过:先让一部分地区富裕起来, 一部人富起来, 然后再带动其他地区富裕起来。要建设好新农村, 就要对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不断的扶持和改进创新, 只有充分地发挥政府的职能, 在政策上进行扶持, 对金融机构资金进行引导, 才能加速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震.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及创新分析——以湖北省为例[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4) .

[2]高述涛.我国农村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监管体系创新[J].商业时代, 2010 (23) .

[3]王敏杰, 应丽艳.农村金融体系存在问题及完善对策[J].农业经济, 2007 (6) .

[4]郑昌鑫.我国农村小额信贷产品及组织模式创新[J].商场现代化, 2010 (27) .

上一篇:无违建街道工作总结下一篇:周转材料管理方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