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二》小学语文教案

2024-07-11

《语文园地二》小学语文教案(共14篇)

篇1:《语文园地二》小学语文教案

我的发现

这一部分由意思完全相同,表达方式迥异的三个句子组成。标点和句式的不同,体现了汉语表达灵活多样的特点,启发学生写作与口语表达应采用灵活的正确的方式。

过程建议

出示三个句子,学生自读体会,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

组内交流发现,教师巡视点拨。

启发:像这样的句子,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

日积月累

这部分含有选选认认、我会读读读背背三项内容组成。选选认认安排了四组同音形近字,包含九个生字的认读任务。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认真观察,拼读。通过填写,读词认真领会它们的不同含义。我会读中安排了四个比喻句,通过朗读,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比喻句的好处,体会语言的生动性,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读读背背安排的是名言警句的积累。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边读边体会句子的意思,在读中感悟,进而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过程建议

读读认认

出示四组同音形近字,引导学生观察,理解题意。

自主完成题目填写。

组内交流,互相检查,重点交流识字方法。

利用字卡,教师强调重点字的识记,引导学生通过读词和分析字形结构,巩固生字的识字。

我会读

出示句子,引导学生细细品味句子的共同特点。

组内交流读后的发现,教师点拨认识句子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句子中把什么比成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类似这样的句子,你还知道吗?说给大家听,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读读背背

出示名言,学生自读,读通顺,读流利。

组内交流:这几句名言有什么含义?

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采用自己的方式背诵,积累这些名言警句。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以一个短文的形式,揭示了生活当中处处有科学的道理。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身边的科学发现,培养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究发现的热情。在本组教材的学习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搜集身边的科学。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交际准备

课前布置同学搜集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反映身边科学现象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把学生他成若干个小组。

过程建议

创设情境:出示图片或演示多媒体资料,组织学生观察发现。引导学生阅读短文,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活动内容。

组内交流:根据提示学生把课前搜集到的科学现象,讲述给同组的同学们听。推选出本组表现最佳的同学,向全班汇报。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这些身边科学的奥秘。

启发拓展:课下把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办一期科学奥秘在身边的小报。同学间互相介绍有关科学常识的书报,把学生的活动热情引向课外,提高阅读探究的兴趣。

写一写

这次练习提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写自己这学期的收获;二是写假期的打算。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理解好学习伙伴的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动笔练习。

过程建议:

出示学习伙伴的提示,引导学生边读边想,确定自己想写的内容。

组内交流,说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自主练笔,教师巡视点拨。

互读展示,师生简评。

展示台

这次的展示台是展示学生借到的科普读物和小组创办的身边的科学的手抄报。课前可安排学生进行有目的搜集和创办报纸活动。教学时,要拓宽展示内容,丰富展示的形式,增加展示的范围,让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有机会参与活动当中,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和热情。这一项内容也可以与前面的口语交际和后面的宽带网结合起来进行。

过程建议

1、教师启发谈话,引导学生借助学习伙伴的提示,认识本次活动的内容。

2、小组合作,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课外搜集的科普图书,和小组创办的身边的科学的手抄报。选出优秀书籍和作品,准备在全班展示。

3、全班展示,教师适时鼓励评价,启发学生投入到课外的读书和探索当中。

宽带网

本级宽带网o出了我国古今科学家和科学成就的一些资料,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课外搜集和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和科学知识和发明成就。本次练习融阅读训练、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培养、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综合性特点。教学中要充分理解题目的含义,组织有效地学习活动。为使活动进行得深入到位,课前教师可针对题目内容进行适当布置。

过程建议

1、出示短文,学生自读,了解短文介绍的内容。

2、谈话:你们还了解哪些我国古今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和他们的成就?试着在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适当整理,向全班汇报。

3、启发:我们还能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了解更多的科学家和科学成就呢?交流搜集的方法和途径。

4、学生读书,搜集。(可以延伸到课外)适当时机,组织学生进行搜集的展示。

篇2:《语文园地二》小学语文教案

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有胆有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有勇有谋、智勇双全的打虎英雄武松;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美猴王;向往自由快乐的贾宝玉、林黛玉……一个个富有特色的人物形象,一个个精彩的情景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我想同学们和我一样,很想把读书后的感受写下来,是这样吧?

二、明确要求。

1.请同学们默读习作提示,看看有哪些要求。

2.出示要求:读懂文章内容;写出读后感受;引用相关资料。

三、读悟写作方法。

课件出示例文:

《草船借箭》读后感

今天,我反复读了《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读后我受益匪浅。

这篇课文写的是诸葛亮很有才干,周瑜很妒忌,于是设下陷阱陷害他。诸葛亮不但没有拒绝,而且立下军令状。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军士、青布幔子,并吩咐不要告诉周瑜。诸葛亮在大雾天气向曹操借箭,顺利借到了箭。周瑜自愧不如诸葛亮。

当读到“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的时候,我想:诸葛亮怎么回事?明知是个圈套,怎么还答应周瑜呢?

当读到“诸葛亮说‘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有三十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用妙用。第三天保管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的时候,我想诸葛亮要这些东西干什么?鲁肃会不会向周瑜通风报信?

当读到“曹操知道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驶出二十多里,要追也来不及了。”的时候,我想曹操实在是太多疑了,最后造成白白送箭给诸葛亮的结果。

读了这篇课文,我想人们如果都像周瑜那样,不允许别人比他强,忌贤妒能、心胸狭窄,就一定会走上歧途,犯下了滔天大祸。我们应该学习诸葛亮的顾全大局,有胆有识,神机妙算。他不但巧妙地化解了周瑜的阴谋,而且顺利地将十万支箭借到,最后打败曹操,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1.用不同符号画出哪些是课文中的内容,哪些是作者的感受,哪些是作者引用的相关课外资料?

2.小组交流,总结读后感应怎样写。

3.归纳总结:写读后感要先写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重点写自己对文章中一两方面内容的感受,还可以结合其他相关资料进行思想表达。

四、自由写作。

1.请同学们就本单元所读的课文或课外读的文章写一篇读后感。

2.可以重点介绍哪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内容,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3.题目可以是“读《xxx》有感”或“《xxx》读后感”,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题目。

五、评议修改。

1.读一读自己写的习作,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地方标出来。

2.在小组内互读,小组推出两篇习作在全班展示。

六、全班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1.结合评议,自己修改作文。

2.教师小结:

(1)写读后感要读懂全文,正确理解原文中心思想,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读”是“感”的前提,“感”是“读”的延伸。

篇3:《语文园地二》小学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的主要栏目有“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间隔出现的栏目有“书写提示”“展示台”和“我的发现”。栏目出现的情况详见下表:

阅读上表不难得到以下信息:主要栏目内容比较集中,围绕低年级要求,教学目标非常明确,“识字加油站”直指“识字”,“字词句运用”直指“运用”,“日积月累”直指“积累”,“和大人一起读”直指“课外阅读”;其他栏目间隔出现,体现了栏目的交错性、多样性,在“其他栏目”中,“书写提示”多安排了一次,显现出低年级写字教学的重要性;每个栏目的教学目标也从栏题中可见一斑,如“书写提示”重在提示书写规则,“展示台”重在鼓励学生展示自信,“我的发现”重在引导学生“发现”;“字词句运用”“和大人一起读”尤为重要,这是每个“语文园地”都有的栏目,“字词句运用”栏目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课程目标对应,是课标精神在教材中的具体体现,“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则体现了我国建设书香家庭、书香社会的发展方向,利用“大手牵小手”的方式,“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在“语文园地”的设计上可谓匠心独运,但一线教师如何理解编者意图,体会各个栏目内容间的梯度,了解其教学目标,从而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是当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解析主要栏目

(一)“字词句运用”栏目

1. 比较学习,突破形近字与音近字的教学难点。

(1)语文园地一

题目简析:这六个字在已学过的“识字单元一”中是要求会认的生字,在“园地一”进行三组形近字的比较,旨在比较字形,复习巩固易混的生字。

教学策略:按照题干的要求分步进行,先让学生分组读一读,再说说每组的两个字有什么不同,还可以分别组词。

(2)语文园地五

【字词句运用】

题目简析:四组音近字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识记,这道题旨在区别发音易混的“n l”“sh s”“zi zhi”,这几个均属于高频音节,所以区别发音有一定代表性。音近字的区别放在形近字后面,是因为在学完两个单元的汉语拼音后,“汉语拼音”帮助学生学好普通话的要求应逐步落实。

教学策略:不需要学生先分析每组发音的不同。先让学生通过拍手读、同桌接龙读等方式饶有兴趣地读一读,教师要求学生注意看着拼音,把每个字的音都读准;如果学生读得不准确,教师或小老师进行带读、范读。

2. 拓展思维,识字、组词、说话练习实现三位一体。

(1)语文园地三

题目简析:有趣的思维导图形状的组词练习,又称“生字开花”。三组词有三个不同形式。第一组是“车的种类”,第二组是“与车相关的事物与部件”,第三组是“关于车的动作”。学生初读这道题,也许只能发现这些词中“车”字位置不同,词语也各不相同,这达到了基本学习要求。虽然这是一道组词的题目,编者的意图却不仅仅是将教学目标定在组词上面,而是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避免以往学生组词时人云亦云,只能从一个方向组词。三条枝蔓三个思路,因此笔者认为此题重在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教学策略:让学生看图,发现这是什么,学生看出是用“车”字组词;再让学生分别读一读三组词语,说说这三组词语分别有什么特点;第三步可以让学生照样子在每组后面再组几个词语,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照样子用“花”组三组词语。

(2)语文园地四

题目简析:第四单元是一组写大自然、四季的课文。学生通过课文学习,对四季的气候特点及与之相关的事物有一定的了解,此题着眼于指导学生运用季节和相关词语说话,可以复习课文中学习过的语句表达形式,也可以联系生活,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策略:“读一读”是前提,“说一说”是目标。教师可先让学生分别读一读上面写在花朵中的四个季节词,再读一读下面的八个词语,之后教师明确提出分层说话的要求———第一层次即“联系这四个季节中的一个季节,用下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这是基础层次;第二层次即“用下面的两三个词语说说关于某个季节景物的句子”,这是提高层次;第三层次的要求是把句子说得更具体,更生动,可以接着小女孩、小男孩的话,把句子说得更好,也可以鼓励学生用多个词语说话,描绘一个或两个季节的景物。教师相机表扬、鼓励。

(二)“和大人一起读”栏目

这个栏目与“字词句运用”一样,是该册部编教材的新设栏目。“和大人一起读”,在我省新教材培训时,老师问“大人”指谁。笔者认为,“大人”可以是学生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能够和学生一起读书的家长,可以是学生的邻居或学生爸爸、妈妈的朋友;“大人”也可以是我们小学语文老师。设置“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旨在落实家校合作,鼓励学生家长与学生一起读书,既体现了亲子阅读的温馨,营造了美好的书香家庭氛围,也体现了幼小衔接的理念。“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内选择的儿歌、故事大多是孩子幼儿时期听过、讲过的经典儿童作品,如《小兔子乖乖》《拔萝卜》《猴子捞月亮》等,孩子读小学一年级和大人一起读小时候听过的故事,能够较好地实现口语表达向书面阅读的过渡。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前布置学生和大人一起读,并请学生和陪读的家长在书本或家校联系本上记下读书的情况。

家长填写:

课前,教师检查签字,大致了解学生和大人的读书情况,并运用多种形式巩固读书成果,如师生续讲故事、学生分角色表演读、配乐读、比赛读、问答式交流等。

教师灵活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与学生一起分享朗读成果,前提是要了解教材。

“和大人一起读”,教师既要关注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也要引导学生家长关心学生成长,积极营造大人、孩子一起读书的家庭氛围。

二、解析其他栏目

(一)“我的发现”栏目

1. 引导发现,倡导自主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呢?“我的发现”基于培养一年级小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以学生自主发现的方式展开教学,努力培养他们的“发现”意识和“发现”视角。

教师应不折不扣地执行教材的编写理念,不能为节省时间,将“我的发现”上成“让老师告诉我”。教师应着眼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我有什么发现”,目标在于往小学生的内心植入一种“愿意发现、勤于发现、善于发现”的意识。

2. 分层发现,逐步达成目标。

教学“我的发现”,教师应有分层教学的预设。上题被安排在语文园地五中,旨在揭示汉字的构字规律,帮助学生发现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教学第一步,教师出示“花草莲苹”“树林桃桥”两组字,请两位学生分别认读,第一次问“你们看看这两组字,有什么发现么”,还可以相机补充提示,“注意看看这两组字的偏旁”,基础层次的学生此时能发现“第一组都是草字头的字,第二组都是木字旁的字”;第二次问“还有同学有新的发现吗”,还可以相机补充提示,“想想每个字的意思”。交流时,教师引导学生先看第二组字,学生在“泡泡”的提醒下,应该能够发现这几个木字旁的字都和树木有关,并相机说出每个字的意思与树木有什么关系。两问两答以后,教师讲授形声字的特点,并板书解析第二组每个字偏旁表义的特点。由此,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说说“你们现在对第一组字有什么新发现”,学生的回答即是进一步理解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

语文园地七的“日字旁的字与时间有关”“女字旁的字与女性有关”是对这一知识的再次复现与检验。

该册教材中的“我的发现”还较好地体现了前后教材内容的链接与联系,使得学生的学习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避免了知识系统混乱、前后关联不大的问题。

(二)“书写提示”栏目

语文园地一设置坐姿图示,并通过“泡泡”表达编者意图,指导学生“从上到下、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一年级教师应强调每个学生做到“提笔便是练字时”,保持正确坐姿,每一次学生写字时,教师都应巡视指导,不对的姿势要一一纠正;笔顺规则教师应边范写边提醒,以使学生养成按照规则写字的良好习惯。

从园地一的“从上到下”“先横后竖”到园地五的“从左到右”“先撇后捺”,再到园地八的“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笔顺规则的教学遵循了先易后难的原则。

“书写提示”栏目是对小学一年级书写教学的再强调,并不是书写指导一个学期只讲三次。“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在一年级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高度重视写字教学,借助本册教材“笔顺跟随”和“书写提示”栏目的特点,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使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为一生的学习奠基。

篇4: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语文园地;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310-0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园地”教学应整合好知识系统工作,对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新课改后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深入,因此选择正确的教学对策非常重要。本文对“语文园地”教学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其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详细如下文报告。

一、小学阶段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特点

1、具有一定新颖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园地”教学包括“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四个部分,每一部分中还可设计出多样性、灵活性的小点。例如,在“我的发现”部分,其中涉及到了两个小环节“我发现”、“我会读”;在“日积月累”部分中还可将“我会读”、“读读背背”、“读读记记”等内容穿插在其中。

2、具有一定综合性

“语文园地”综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是内容方面的综合,“语文园地”是将每一单元学习内容借助各种栏目形式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将知识点进行联系,通过这种方式的采用使学生牢固掌握每一单元中的基础知识点;第二是策略性基础知识点方面的综合,在“语文园地”中,涉及到了五大栏目,分别在听说读写方面使学生得到了一定训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第三是课外教学资源、课内资料方面的综合,也就是将课堂知识点内容借助“展示台”栏目,让学生对课外资源进行有效开发,最终达到课内指导教学,课外准备活动这一教学目的。在“语文园地”中,有一个栏目内容是口语交际,口语交际在学生日常生活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这部分内容也是一项教学重点,每个单元口语交际部分都有明确主题。例如,在小学阶段三年级学习过程中,口语交际部分涉及到的内容有介绍学生课余生活、秋天的快乐、讲名人故事等。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需要引导学生组织好语言,进而做好记录工作,将学生成果在全班分享,相互之间交流体验,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成绩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小学阶段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分析

1、分散与集中在“语文园地”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园地”教学还有其独特的特点,分别是集中和分散。其中分散是指在将语文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研究,并将知识点按照其特有的特点分布在具体课程中去;集中式教学则是指“语文园地”中对教材中的 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及记忆。因为小学教材中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较多,通过研究重点知识点发现其中有密切关联。因而,这就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在讲解“语文园地”之前,可以对单元中课文内容知识点进行适当归纳总结。

2、从听、说角度多方面解读“语文园地”教学

小学阶段语文课程当中涉及到了众多技能知识,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从实践角度进行教学。通常情况下,小学阶段语文课程学习在知识能力接受方面比较弱,理解能力不高。但是小学生的可塑性、模仿能力均较高,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借助角色模仿的方法帮助学生累积优秀的语言段落,将其逐渐转化为学生自身内在语言。

3、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对“语文园地”教学进行解读

“语文园地”学习可以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开展,从当前教学趋势来看,多数学校已然具备了多媒体这一教学条件,例如,电视机、幻灯机、投影仪等。小学“语文园地”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并充分的利用教材中的图片、素材,或者与影音文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感官特征,对知识点进行深入学习展开。

在“语文园地”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性,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图文结合方式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并恰当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对文章内容进行学习,进而正确理解文章,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同时还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

在“语文园地”实际教学阶段中,教师需要采用合理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趣味,最终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积极主动性。采用正确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游戏所带来的愉悦、在游戏环节中也能对语文知识做到进一步巩固掌握,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例如,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有一单元内容是“趣味广告”,教师需要事先对教学流程进行优化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事先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借助电视、网络、街道广告搜集趣味性广告;第二,趣味性广告搜集工作完成以后,教师应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沟通交流,通过这种方法的采用,使学生深刻体会广告趣味性,如,部分交通告示在语言应用方面极具幽默性,人们看了之后往往印象深刻;第三,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广告搜集的心得体会;第四,学生借鉴了搜集到的一系列广告词之后,自创广告词,通过这种教学方式的采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增强语文学习趣味性。

小学阶段语文课程教学中“语文园地”教学旨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语文知识学习属于一项系统、繁杂的工作。这就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语文园地”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记忆情况、积极主动性方面产生了有利影响,因而,这就需要教师对“语文园地”进行合理规划,通过这种方式的采用,提高学生理解方面能力,进而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迈向更高台阶。

参考文献:

[1] 陈秀菊.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分析[J].新课程学习(中),2013(02):37-38.

[2] 毛燕青.对单元小结“语文园地”有效教学策略的初步研究[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2(06):232-233.

篇5:《语文园地二》小学语文教案

1、会认11个生字。

2、学习运用字词句。

3、学会书写“作、法、都、别”4个字。

4、积累更多生字、词语,熟练朗读古诗《梅花》。

5、正确、流利地朗读《企鹅寄冰》,在阅读短文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初步了解非洲、南极不同的气候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读11个生字,学会书写4个字,运用学过的字词句说一说、演一演。

难点:

熟练朗读并理解古诗和短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

建议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趣味识字

师:同学们,去野外观察大自然的时候,你们会准备些什么呢?

学生思考问题,然后自由回答。

1、认一认,读一读。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含有课本中词语的图片。

词语:手套帽子登山鞋运动裤地图水壶帐篷指南针

(2)学生指认,并在课本上圈出生字,标注不认识的字。

(3)教师出示这些字词的拼音卡片,指名认读。

(4)教师示范领读,学生跟读。

(5)学生“开火车”读,教师及时纠正错误。

2、检查学习效果。

教师遮掉字词的拼音,检查学生的认读结果。

3、学生交流生字记忆的方法。

(1)小组讨论记忆的方法。

(2)全班同学分享识记的方法,教师适当点评。

(3)教师讲解生字识记的方法。(形声字、联想法)

二、字词句运用

1、我会演。

(1)学生自主认读“字词句运用”中的词语,并结合词组理解加点词的意思。

(2)教师讲解加点词“迎、穿、甩甩、追、披、摇摇”。

(3)学生分小组表演这些动作。

2、我会说。

(1)教师指名读句子。

(2)教师举例讲解加点词

例:放学了,我有时候走路回家,有时候坐公交车回家。

平常我在书房里看书,在花园里种花,在树下画画,在院子里骑自行车、陪妹妹玩。

(3)小组派代表用加点词说一说自己的日常生活。

(4)教师点评,学生补充。

三、我爱阅读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短文《企鹅寄冰》的录音,学生听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和句子的读法,并标记自己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齐读,在读的过程中思考这篇短文讲了些什么。

3、学生合作讨论,集体交流。教师总结。(给出部分生字词的解释)

4、学生思考:谁给谁寄冰?从哪里寄到哪里?南极在哪里?非洲又在哪里?住在南极的企鹅为什么要给住在非洲的狮子大王寄冰呢?狮子大王收到了冰吗?

5、教师指名回答,然后补充点评,给予鼓励

6、学生思考学完这篇短文,问题都解决了吗?为什么企鹅寄给狮子大王的是冰,而狮子大王收到的却是水?

你们从中知道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1、教师指名认读词语。

2、学生根据给出的字词,表演动作或者说句子。

3、学生思考:狮子大王在给企鹅写的第一封信中写了些什么呢?

五、课后拓展

篇6:《语文园地二》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能够说说自己身边的科学。

2、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并养成倾听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讨论、思考、积累,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2、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收集资料,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课前准备制作简笔画图片。

搜集身边的科学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情景体验 引起话题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魔术――神奇的尺子。

(教师用毛皮手套摩擦尺子,吸取碎纸屑。)

2、师:当然这把尺子并不是真的有魔力,这是一种科学现象――静电现象。日常生活中的这种静电现象还有很多,谁能举例说一说?(如果不知道由教师补充。)

例如: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粘在梳子上;冬天脱毛衣时,会听见“噼啪”的响声,看到亮光。

3、以上这些科学现象就在我们身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身边的科学”(板书课题---身边的科学)1、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说说看到什么现象,并猜一猜是怎么回事?

2、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静电现象。

1、以魔术的形式展示静电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用具体的事例启发学生。

二研究话题 明确方法

1、课件出示身边的科学图片(或者直接读课文中的内容)

如:(1)浅色的衣服吸收太阳的热少,夏天穿浅色的衣服不会太热。

(2)常吃糖或甜食容易蛀牙、发胖。

(3)电灯、电视开着时,用湿毛巾擦容易触电。

2、本期话题:

你还知道哪些身边的科学?怎么知道的?

3、明确方法

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法交流、展示身边的科学?

4、教师小结:a、举例说事件

b、演示小实验

c、交流科普图书或交流上网搜集到的资料。

1、学生观察图片文字,了解

篇7:《语文园地二》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L、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减一减”的识字方法,激发自立识字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2、积累词语,激发学生读诗歌,背诗歌的兴趣。

3、口语交际训练。

4、培养仔细观察,在生活中学知识的好习惯。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读读小伙伴说的话。

二、探索“减一减”识字法。

1、出示第一组字。

jiāo zhī lóng

郊——交(立交桥)枝——支(一支歌)笼——龙(龙灯)

2、读一读,辨一群每组中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指名说一说。

(前一个字去掉一部分就是后一个字,字的.读音差不多。)

4、归纳。我们把这种识字方法叫“减一减”。

5、用同样的方法5!导学生学习第H组中的生字。

三、学习“我会认’”。

1、指名学生读一读,正音。

2、齐读,注意读准字音。

四、学习“我会写”。

1、读读这组字,发现有什么规律?(每组字都有相同的地方)

2、你还认识哪些有相同地方的字,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学习“我会读”。

1、教师领读。

2、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

3、自由选词说句子。

如:奇形怪状一一爸从北京回来时,给我带回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子。

二、学习“读读背背”。

1.老师范读,读出丰收的喜悦之情,学生认真听。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教师领读,读出停顿,重音。

4.读了诗歌后你知道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让秋天到处都充满了丰收的欢乐。)

5.学生自由诵读诗歌,试背。

6.学生互相检查背诵,比比谁会背。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秋天多么美呀!同学们,你们想去秋游吗?(想)可去哪儿呢,老师想听听同学们的建议。

二、准备交流。

l.启发:建议要说清楚哪些内容?

(到哪儿去,干什么,做哪些准备)

2小组交流。

你想去哪儿,干什么,做哪些准备,想清楚后,各抒己见。把自己的建议告诉小组的伙伴,让他们来分析分析哪个主意好?分析之后保留几个比较好的在班上交流。

三、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同学们认真听,看哪个组的建议好。

四、评比。

1.教师指名评议,说说哪个建议最好。

2.教师小结,肯定一个最好的,给予表扬。

第四课时

一、谈话激趣。

秋天是个多么美丽的季节呀,同学们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也有很多收获。今天咱们就来看一看,评一评,看谁的作品最棒。

二、作品交流。

1.在课桌上摆好自己的作品。

2.自由下位互相看看。

三、评一评。

引导学生评价自己喜欢的作品,这样说:

我最喜欢的作品,我觉得

四、总结。

今天的展示台上的作品真是棒极了,看来我们班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是心灵手巧的孩子,让我们一起齐说:“我们很棒,我们真的很棒!”

单元后记:

本组教材以“秋天”这一线索来编排的课文,其中《黄山奇石》、《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两篇课文,让学生通过朗读、学习使他们深切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和伟大,从而激起学生去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本组教材内容十分丰富,以秋天为线索,又不局限于秋天的景色。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美好的生活是勤劳的人们创造的,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

篇8:语文课堂是科学与艺术的园地

一、语文教学内容, 大多是科学知识与艺术形象

编入语文教材的文章, 都是精选的佳作。虽然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教材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 培养和发展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 但有一个前提就是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而这些课文内容, 本身就是科学知识或艺术形象。譬如《中国石拱桥》介绍桥梁知识, 《看云识天气》介绍气象知识, 《向沙漠进军》介绍沙漠知识和治沙方法;议论文《谈骨气》《理想的阶梯》等生活、工作哲理, 讲述社会人生知识;小说《孔乙己》《变色龙》等以典型的艺术形象生动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画面;散文《背影》表达了深沉的人间亲情;诗歌《渡荆门送别》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 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画卷, 抒发了诗人李白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等等。课文中这些科学知识和艺术形象, 如同一股股醇美的清泉, 沿着生动活泼的教学渠道源源不断地流入学生求知的心田, 成为他们身心发展的丰富滋养;又像一把把智慧的金钥匙, 为学生打开一扇又一扇人性的大门, 引导他们逐步迈入人类社会的广大时空。

二、语文教学过程, 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语文教学首先要讲科学, 要遵循客观规律。譬如, 从人的成长角度看,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人的认识是循序渐进, 逐步深入的;从语文教材角度看, 课文和练习的编排呈现出有目的序列性;从教学组织形式看, 班级上课仍然是我国当前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 语文课堂有它特定的时空范围和要素规定;从社会教育的角度看,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一个时代, 对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 无一不从国情出发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等等。这些客观事实的存在, 决定了语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必须脚踏实地, 从实际出发。无视上述事实或违背教育规律, 语文教学的发生是困难的, 语文教学的效果是趋零的, 如果人为超越, 付出的代价也将是惨重的。另一方面, 语文教学又要讲艺术。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不互相排斥, 彼此矛盾, 而是相互补充, 相互依存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 语文教学在讲究科学性的基础上尤其要注重教学艺术的发挥。这是因为, 一是语文教学的主体不是没有生命的自然材料, 或没有思想意识的动植物, 而是活生生的具有各种独特品质的学生,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学的推进, 个人的成长, 始终处在发展变化中的学生不断以新的质渗透到语文课堂里, 使语文教学过程和教学情景显得十分复杂而多变,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创造性的组合各种教学要素, 在复杂多变的教学情景中为学生的发展铺平道路。二是语文教师在对语文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处理上, 必须根据不同情况表现出相当的灵活性。语文教学有原则可循, 但无死框框可套;有方法可依, 但不能千篇一律照搬。教学内容不同, 教育对象各异, 教学条件有别, 在不违反教学原则的基础上, 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而且应该千姿百态, 灵活多样。三是语文教师不仅要针对学生集体的特点搞好大堂教学, 而且还要针对个体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通俗地讲, 就是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这一点上, 特别要求语文教师要发挥高超的教学艺术。倘若“齐步走”“一刀切”“一锅煮”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就会是一句空话。由此可见, 语文教学光讲科学不行, 光讲艺术也不行, 语文教学过程, 只能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三、语文教学任务, 是培养科学人才和艺术人才

国家建设, 社会发展, 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 但归纳起来无非两大类:一是各级科技人才, 一是各类艺术人才。语文课堂便为培养这两大类人才提供最基础的服务。这一点, 是由国家的教育任务决定的, 也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语文、数学、外语虽然在普通中学教育中通称为三大工具学科, 基础学科。然而众所周知, 语文是工具的工具, 基础的基础。它是每个学生学好其他一切学科的前提条件, 这是小而言之;大而言之,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人类社会的劳动实践就是借助语文这一强大武器的推动才变得更有力, 更有效。人类的科技成果与艺术经验也正是依靠语文这一工具才得以更好地积累、巩固、传承与发展。因此, 国家单设语文学科, 开设语文课堂, 让学生扎实掌握语文基础知识, 培养厚实的语文能力, 以便他们能够更好更系统地学习其他学科的科学文化知识, 真正成为国家建设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科学人才和艺术人才。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也是语文课堂最基本的任务。在这里, 我们清楚地看到, 语文课堂高度结合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最终在受教育者身上得到鲜明的物质体现。

篇9:论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语文园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是孩子从文字去感知世界丰富多彩、用语言去表达交流的一门课程。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更应该注重其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帮助其提高阅读、认知、表达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1]。语文园地教学在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多次观察发现,小学生对语文园地充满着浓厚的兴趣。因此,笔者在此篇文章中将会对语文园地在教学中的优点进行探讨。

一、语文园地的优点

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每章节最后的“语文园地”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语文园地这一教学板块既有对前期学习知识的回顾,又通过一系列的要求提高了对小学生语文的学习能力,帮助小学生在相关要求下提高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

(一)章节要点回顾

语文园地这一模块中有对学习章节的要点回顾。要点回顾,既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又能帮助小学生在回顾性的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丰富程度。章节回顾是自身对上一章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知道自身的不足,查漏补缺,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夯实自身的学习基础。同时,章节回顾又是下一段内容学习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承上启下的教学作用。因此,语文园地对小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园地对学生语文学习有一定的能力要求,在每章的语文园地中,不仅仅要求小学生通过“看”进行对知识的学习,而必须通过“读”“写”“说”三方面帮助小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与扩展。语文园地将整体教学推向图像文化,在语文园地中,不仅包含单调的文字,还通过图片、人物图像来减轻学生对于文字教学的厌烦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三)培养学生能力

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在语文园地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够倾听他人想法、表达自身渴望、读出优美词句、写下真实感受。而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宗旨,相得益彰。同时,语文园地对提高小学生的精神文化层次还具有重要意义。可见,语文园地在培养学生能力中的重要性。

二、语文园地的教学建议

(一)多媒体教学

现在大多数学校都具备多媒体教学的条件,多媒体教学可将单一的文字转化为色彩缤纷的图片、艺术字,满足小学生年龄段的喜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语文园地的教学内容以多媒体形式表达出来,无疑具有一定的正向作用。语文园地本身就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在此基础上使得语文园地的内容板块更趋向于丰富、活泼,帮助学生在玩乐中获得知识,在学习知识中培养兴趣。这对小学生语文教学是十分受用的。多媒体设备包括电视、录音机、投影仪、幻灯片等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将影音、文字、图片相互集合来进行教学,此种立体式教学方式不仅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同时还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感官,对文章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学习,充分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所学知识点。使用多媒体教学还可让很多抽象的问题形象化,让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可有效地节约时间和人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师生互动

现代教学早已脱离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现代教学中,更注重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互动[3]。师生在课堂上的相互交流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使每个学生能在极大程度上被课堂氛围所感染,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同时,还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对于有难以理解的问题时,积极提出,不要有遗留。并对能够提出问题的学生进行表扬、奖励,以带动学生敢讲敢说的风潮。让老师能够在教学中了解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并进行讲解,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进步。

(三)角色互换

不少学生不敢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在课堂上表现不活跃,回答问题时较为害羞,习惯低着头。角色互换是指让学生来当老师、老师来当学生的一类教学模式。让学生来当老师,既能使其了解教师工作的意义,又能锻炼学生的胆量。让老师来当学生,可拉近师生关系,增加教师的亲和力。同时,老师也可以从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改正。角色互换的教学模式可培养学生的责任性,尊重教师的工作,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园地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语文园地板块通过生动活泼的文字来对小学生的章节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图文并茂,并结合听说读写方面的练习题,帮助小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语文园地板块可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帮助小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同时,每位教师应顺应小学生的学习方法,逐渐改善自己的教学模式,使得语文课堂生动化、意义化,以提高每位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学华.“园地”教学探讨[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9).

[2] 陈秀菊.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分析[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3(1).

篇10:《语文园地二》小学语文教案

我的发现

这一部分有三句话,这三句话虽然句式不同,但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小学二年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编排意图是让学生通过读句子,发现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教学时,可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1.自读文中的三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三个句子的意思一样,但句式不同,表达的语气就不同。)

3.找个句子让大家来变一变。

日积月累

这一部分包含“选选认认”、“我会读”、“读读背背”三项内容。

“选选认认”是让学生区别四组同音形近字,认识9个生字。可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1.自读字词,看看谁能明白这项练习的要求及训练目的。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字连线。

3.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连?你是怎样区别这几组形近字的?

4.哪些字容易读错?注意“址、趾、帐、账”的读音。

5.老师出字卡,学生组词。看谁组得快,组得对。

“我会读”是让学生读句子,积累比喻句。可安排以下环节。

1.自读句子,发现句子的共同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

2.同桌互读句子,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3.知识宝典。为了把一个事物描述得更形象、更生动,往往用一个和所写事物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如,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繁星比成宝石)

4.你知道课本中的句子是把什么比作什么吗?请说给大家听。

“读读背背”是让学生积累名言警句,并能用这些名言警句指导自己的学习。

1.读名言,想含义。

2.交流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3.比赛背诵名言。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是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教学时,可设计以下环节。

1.语言情境。

老师描述文中给出的身边科学的例子,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图片情境。

多媒体展示身边科学的图片,给学生以启发。

3.进行交际。

(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

(2)小组推荐“科学博士”向大家作介绍。

(3)“科学博士”答“记者”问。

(4)小组根据所听到的材料,合作办一张“身边的科学”小报,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二年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4.推荐新书,交换旧书。

(1)向同学推荐有关科学常识的书,要对书的内容和特点作简要介绍。听的同学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2)拿自己已看过的书和同学交换。交换时可对书的内容作简单介绍。

“写一写”

这次“写一写”提示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写自己这学期的收获;二是写暑假里的打算。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根据提示,想想自己写哪方面的内容,先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再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并向大家展示、作简单介绍。

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是展示自己借到的科普读物及小组办的“身边的科学”手抄报。教学时,要拓宽展示内容,可以结合口语交际的内容进行。先布置大家做好准备,确定课外阅读的书目,分工搜集身边的科学的材料,并合作办报。再利用班会时间开一个“我们爱科学”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展示读物和小报,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这一项活动也可与下面的“宽带网”结合起来进行。

过程建议

1、教师启发谈话,引导学生借助学习伙伴的提示,认识本次活动的内容。

2、小组合作,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课外搜集的科普图书,和小组创办的“身边的科学”的手抄报。选出优秀书籍和作品,准备在全班展示。

3、全班展示,教师适时鼓励评价,启发学生投入到课外的读书和探索当中。

宽带网

本组宽带网给出了我国古今科学家和科学成就的一些资料,旨在启发学生去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这是一种阅读训练,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训练,也是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交流一下,我国古今都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我们准备了解哪些科学家或哪些科学成就,从什么渠道去了解。然后让学生以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去读书,去搜集资料。最后给学生交流和展示的机会。

过程建议

1、出示短文,学生自读,了解短文介绍的内容。

2、谈话:你们还了解哪些我国古今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和他们的成就?试着在组内交流一下,小组内适当整理,向全班汇报。

篇11:小学《语文园地二》优秀教案设计

2.知道同一个字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思。

3.巩固以前学习的字词,会背诗歌《鞋》

教学重点、难点:

能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并运用课上学会的方法学生活中的字。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自制识字卡片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引导学生能自己发现识字的规律,小结识字的方法。

2.初步了解多义字。

3.能将所发现的规律用于生活中的识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我们都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平时在家里,你们会和爸爸妈妈一起干些什么呢?

二、我会认

1、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的时候,电视中出现的生字,爸妈会教给你们吗?看电视,你们都认识了哪些字呢?

2、学生拿出自制的识字卡片,分小组互相交流看电视时认识的字。

3、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识字的方法,教师和同学评议。

三、找规律识字

1教师板书熟字“漂、飘、完、园、直、扁”,读一读。

2、同时出示 “漂、飘”,你发现了什么?

去掉偏旁就是“票”,念 piao ,这种去掉偏旁变成一个新字的方法叫“减一减”的方法。

3、那么我们给一个熟字加上偏旁变成新字的方法就叫“加一加”的方法。(直 + 木 = 植)

4、请学生自己看语文书,认记生字。(可以小组合作)

5、用生字卡片检查。今后我们还可以用这些方法认记其它的生字。、练习

票 飘 漂 车()()亮()扬

完 元 园()成 花()()旦

直 值 植()日()树 笔()

四、读读想想

1、小组学习:自由读,指名读。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告诉学生: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的意思不同。

如“张”字。张可以表示姓氏,如张爷爷

张贴,东张西望 张开嘴巴,学生用动作演绎词义

一张画实物讲解,又如一张纸

开张的张在句子中理解词义,如某某饭店开张了

3、你还知道哪个字,也和“张”字一样,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举例 楼老师 楼梯

例; 让学生给“打”字也找许多这样的朋友

作业设计:

朗读书本 33 页

本单元的词语听写 1 次

同步 23 页 1 — 4 题

板书设计:漂、飘、完、园、直、扁

票 飘 漂 车()()亮()扬

完 元 园()成 花()()旦

直 值 植()日()树 笔()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一些名词、动词、形容词等。

2.培养学生说完整话的习惯。

3.熟读背诵《鞋》。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画一棵“苹果树”,苹果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上写了“我会读”中的词语)。

2.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小组合作读,请小组长检测。

4.各小组采用轮读的方式(开火车一人读一个词),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二、读读背背

1、自由读,启发学生想象:大大小小的鞋之间会说些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3、小组学习。

a.四组小组一起读小诗《鞋》,互相纠正读音。

b.说一说这首诗说了什么意思。

理解“依偎”“港湾”“享受” 温暖"的意思,安静的港湾指的是什么?

c.表情朗读这首诗(可加动作)。

4、指名朗读《鞋》,同学评议。

5、自由背诵小诗《鞋》。

作业设计: 背诵《鞋》

同步 5 — 7 题

读生字卡片

板书设计

《鞋》

依偎、港湾、享受、温暖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教学目标】

1、学会遇到困难懂得互相商量、互相讨论。

2、能联系生活,自拟情境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重难点】

如何用自己的言语来说服父母

【教学准备】

1、帮爸爸、妈妈做一次家务活。

2、《让爱住我家》音乐,小男孩帮父母做家务的图画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揭示主题

1、播放《让爱住我家》的音乐,感染气氛。

2、回忆课文里有哪些小朋友是关心父母,尊敬长辈的好孩子。

3、让学生自由地说出自己在家里做过什么家务?父母是怎样评价你的?

揭示主题:

我该怎么办?

(板书)

二、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启发引导学生说图意

1、图上画了谁,他在干什么?

(图上画了小男孩在帮父母做家务)

2、教师叙述那个小男孩的心里话:

让学生帮忙想办法解决他的难题。

(父母为什么不让他做家务?怎样才能说服他父母?)

3、你认为这个小男孩做得怎样呢?他的父母是怎样认为的呢?怎样才能说服他父母?

(同桌之间互相扮演,展开讨论)

4、请学生上台表演:

教师点拔。

请学生点评:

三、结合实际情况,练习交流

1、请学生自由说一说:

在家里自己做过什么家务,父母是怎样说的?

2、小组讨论:

分角色扮演。

3、小组长汇报情况。

4、组员们一起研究解决的方法。

5、分角色进行上台表演。

四、扩展练习

创设情景:

在学校里,你想帮忙布置教室,但老师不让你做,你想出了什么方法进行说服老师呢?

五、总结

小朋友,通过上这节口语交际课,老师知道你们长大了,能想办法跟你们的长辈说明道理,说服你们的长辈,老师替你们高兴。

作业设计;

帮妈妈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如果妈妈不同意,用所学的知识来说服妈妈)

板书设计;

篇12:《语文园地二》小学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认字,写字,积累词句;以秋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3、学习自主筹划秋游活动。

4、乐于学习,乐于展示。

课前准备:

1、引时同学收集一些风景区的图片、资料。

2、秋游计划表。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同学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互相区分一下每组的两个字有什么不同,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同学认读。

3、识字游戏“汉字妈妈找娃娃”六个同学手执“郊”等六个字,当汉字妈妈,六个同学手执“交”等六个字,当汉字娃娃,“妈妈”举字先说:“我是郊字的妈妈,我的娃娃在哪里?”“娃娃”举字说:“我是‘交’字娃娃,我找朋友立交桥去了”

4、发现汉字特别写,带有相同偏旁的字。

有四个汉字家庭请我们去做客,大家请看是哪四家,看完后你能根据每组汉字的特点给这四家分别起个名字吗?

出示字,同学认读讨论,按偏旁规类。

屋字太大,娃娃太少,你们能给他们家再添几个娃娃吗?看哪一组添得多。同学互教互学书写,汇报。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读词语,自已先读几遍,读给小伙伴听,互相正音,指名当小老师带读。

2、朗读背诵儿歌。

A、创设情境导入,现在已是秋天了,秋天是丰收和季节,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秋天的田野果园。

B、引导同学看图想象秋天的`果园和菜园,让同学说说感受。

C、请带着美好的感觉读一读这首儿歌吧!

D、小组竞赛读,单个扮演读,竞赛背诵读。

二、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每天都与秋天在一起做朋友,我们积累了秋天优美的词语,朗读了秋天优美的诗文,还找了秋天,画了秋天,大家想不想有一次秋天的旅行呢?今天我们就成立几家旅行社,为我们的秋游各做一个计划,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旅行社,哪家做的计划好,我们就采用哪家的,评一评哪家是最佳旅行社,先给自已的旅行社起个名字吧!

2、挑选景区。

A、分组商议:第一步应决定到哪去,干什么?

各组把自已的资料拿出来,先分别说说自已的建议,然后大家再讨论大家到什么地方去,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最后选一个代表发言,教师深入小组指导,关注同学的语言表达和谈话态度。

B、全班交流,各组代表上台说本组设想:商讨出游注意事项,

3、从秋游的活动布置、地点、线路来看,各旅行社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秋游动身前,你们还应提醒旅客们做好哪些准备?下面再比一比哪个旅行社替游客想的最周到,会写的可以写出来,

同学讨论秋游准备,教师深入各组讨论并提示要点。

采用游客提问,导游回答的方式,从衣、食、住、行、知等五个方面谈谈秋游准备。

4、总结:

篇13:让戏剧之花在语文园地绽放

重视戏剧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戏剧具有丰富的人文教化价值, 学校开展戏剧教育,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 戏剧创作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 锻炼写作能力。学生们是很爱看影视剧的, 很多人也有创作的欲望。我曾在初一年级上学期期末元旦联欢会和初二年级参加校园艺术节时让学生进行过戏剧创作, 学生们积极性很高。在创作过程中, 学生主动地向我询问剧本创作的基本常识, 积极地从身边发生的事情中筛选可以搬上舞台的故事。当孩子们创作热情高涨时, 我稍加指导, 学生便掌握了剧本的基本写作格式, 明白了戏剧反映的是生活, 而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值得反思的细节。学生的创作激情被激发出来了, 他们就会认真揣摩情节发展的合理性, 注意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写作能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

其次, 戏剧表演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丰富情感。戏剧对于学生来说, 最大的乐趣不在于欣赏故事, 而在于参与。这是属于他们的舞台, 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各种才能, 从而体验到专心做好一件事情的充实感和成功的快感。在参与排演戏剧的过程中, 他们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 在最大程度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他们会根据实际的需要不断摄取知识, 他们需要更和谐地使用头脑、心灵和肢体, 这样, 不同的技能就得到了训练。他们会因为进入角色而认真揣摩角色的性格特点, 从而更好地理解自身及他人的感情, 使自己的感受力变得更强, 情感更细腻、丰富, 也能从中积累一定的生活知识和为人处世的经验。

排演的戏剧必须进行开放性的演出, 演完以后最好组织学生开展评鉴活动。这样做, 学生们会更投入, 他们的潜能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 思想的火化才会更艳丽。优秀的戏剧还可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在校园范围内甚至校外广场演出。这对于锻炼孩子的胆量, 增强自信很有好处。

如果关于戏剧的教学仅仅限于告诉学生戏剧有哪些种类, 剧本是什么样的, 然后教他们用分析小说人物性格的方法去总结人物的性格特征, 那么, 学生只是多了解了关于戏剧的基本常识, 学生的许多能力得不到提高。语文教师教给学生的, 不应该仅仅是语文基础知识。因此, 我们应该切实开展戏剧活动, 借表演手段达到教育的目的, 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生活, 增长知识, 提高活动能力, 提升人文素养。

戏剧活动的开展需要时间, 教师应该转变观念, 给学生以自由创作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只是在教学活动中加上一点表演的成分或者只是几个同学为校园艺术节之类的活动突击排节目, 戏剧教育的影响力是有限的。教学软硬件好、教学理念较开明的学校会安排专门的戏剧教育课程, 有自己的戏剧小团体, 有专业指导老师指导, 还会有定期表演活动。条件有限的学校也可以考虑安排“戏剧活动周”, 专设一两周的时间安排戏剧创作、表演活动。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戏剧基本知识之后, 让学生分组活动, 编演课本剧或者从生活中取材编剧, 小组内部成员自主分工, 有人编写剧本, 有人饰演角色, 有人负责导演。大家都参与其中, 人人均有收获。

篇14:《语文园地二》小学语文教案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文园地;教学方法 一、“语文园地”教学法中的“分散”与“集中

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主要表现出单元主题的“分散”与“集中”的特点,所谓“分散”,主要是指将“语文园地”中的知识点总结分散到单元的具体课程当中,从课文中可以找到每一个知识点的出处;“集中”则表现为“语文园地”将每一篇课文在单元知识总结中都有知识概括,便于对知识点的着重记忆。小学语文学习中需要记忆的内容还有很多,知识点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对“语文园地”进行讲解之前,可以从单元的每一篇课文中所提及的知识点向学生归纳,找到“字”和“词语”在课文中的具体应用,使知识点回归课文。

二、从“听说”方面解读“语文园地”教学

将语文课程中所涉及的基本技能知识向学生进行传授,需要从课程实践的角度来进行,一般说来,小学生的课程接受能力较弱,对知识的直接理解情况不是很好,但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较强,因此教师在“语文园地”课程教学中,要先通过学生“听”自己“说”,使学生学会模仿,并对教师的语言进行积累,逐渐将学习中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

三、结合多媒体教学应用来解读“语文园地”教学

“语文园地”的学习可以借助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在国家加大对小学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大部分小学课程教育都具备了一定的多媒体教学条件,如投影仪、幻灯机、录音机、电视等,小学语文课程中的“语文园地”教学应当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入手,采用文字、图片、影音三者结合的立体式多媒体教学,这样既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多种感官特点,对课程知识要点进行全面学习,对课程内容具有更为透彻的认识。

“语文园地”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知识总结培养过程,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项长期性的积累工作,因此,小学语文课程中“语文园地”教学需要通过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科学规划“语文园地”的教学方法。

上一篇:遭遇留学陷阱如何维权下一篇:考试教训的作文:考试后的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