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班级管理

2024-07-17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班级管理(精选8篇)

篇1: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班级管理

2016年四川教师资格证国考备考资料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必

看考点:幼儿园班级管理

2016年四川教师资格证改革之国考备考指导

学历要求:

幼儿教师资格证--应当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小学教师资格证--应当具备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具有一级职业(执业)资格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资格申请人员,其学历要求可放宽到大学专科。

普通话条件:

申请人必须提供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发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80分)以上的证书。具体如下:

1、普通话证书目前不设有效期,省级普通话证书全国通用。

2、不对语文学科、幼教学科的申请人作其它特别要求(只要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即可)

3、博士学历的申请人申请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免考,申请其他种类教师资格证书不予免考。

考试时间:

四川省教师资格考试暂定一年一次。2016年3月举行一次笔试,5月举行一次面试;从2017年起,笔试每年11月举行,面试每年12月举行。

考试内容:

目前四川暂采用纸笔考试方式。各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幼儿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为笔试科目,《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暂不笔试,通过面试进行考查。

单科成绩有效期:

笔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为2年。报名入口: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http:///)报名时间:

待定(预计2016年1月左右)。

一、学前班级管理意义

根据我国当代管理学者翟立林的定义,管理就是“通过组织计划采行动。把一个机构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充分运用起来,使之发挥最大效果。以达到机构的目标,完成机构的任务”。那么什么是学前教育机构班级管理呢?班级管理是学前教育机构管理的核心工作,是指教师与行政人员遵循国家的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按照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保教工作的工作规律,采用科学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将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各要素合理组织起来,为实现国家规定的学前教育目标而进行的保教组织管理活动。要提高班级的保教质量,需要良好的师资、设备和足够的资金。而这些资源的充分合理地利用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益,而这一切必须依靠管理,依靠管理者对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各种因素的组织与调配。班级的科学管理是学前教育机构管理的基础工程,是提高保教质量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幼儿园班级管理目的

班级是学前教育机构的基层组织,也是一个多功能的整体组织,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很好的发挥班级的作用。

(一)生活功能

班级为儿童提供了共同生活的组织环境,每个儿童在集体中的生活行为如厕、喝水、吃饭等都会受到班级组织管理的影响。有序、合理的安排儿童一日生活。对于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提高活动效率,促进儿童发展有重要意义。

教师要注意科学安排儿童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使儿童在稳定有规律的节奏中获得生活的安全感;通过培养儿童的生活习惯,培养儿童的时间观念;促进教育生活各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保教人员相互配合.步调一致提供客观保证。

(二)教育功能

班级不仅是一个生活集体,同时是一个教育集体。班级是开展集体教育的组织保证。通过对活动的精心组织与策划,保证了教育活动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有利于提高教育活

动质量和效率,全面实现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班级尤其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突出的作用。班集体共同的教育目标。共同的行为规范,能够约束每个儿童的行为,增强儿童的集体意识,对克服儿童的自我中心,发展儿童的自我意识有重要作用。同时班级中有利于形成共同的舆论、价值观、共同的活动规则,集体活动为儿童的个体行为提供了模仿和相互学习的榜样及相互监督的标准,为实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提供了必要条件。班级为儿童之间和儿童与教师之间的良好交往提供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使儿童尽快掌握交往的技巧。共同的价值观,使幼儿产生班级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使儿童能够自由表达自我。相互交流.相互影响。总之,班级对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三)社会服务功能

《规程》指出:“幼儿园同时为家长参加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不可否认,父母对孩子具有培养教育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家长同时担任着社会上各种行业的工作,学前儿童尤其3岁前儿童,需要精心的照顾和教育,如果孩子得不到妥善的照顾。家长就没办法安心工作。因此学前教育班级实际上承担着解放父母劳动力,做好家长服务工作。同时因为父母不一定都具有丰富的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班级教师又承担着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指导家庭教育的职责。0~3岁的早期教育,还主要是担负着指导家长科学育儿的任务,为家长提供教育服务。学前教育机构班级实现着为家长服务的社会功能。

四川教师考试资料、真题、公告、资讯尽在四川教师考试网

篇2: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班级管理

第一章班级与班集体建设

一、班级的撅念

1、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是学校进行教育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2、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我国学校教育最早采用班级教学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3、班级对于学生的成长有三方面的作用:①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 ②有利于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③有利于学生提升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

4、群体功能

(1)归属功能:免除孤独与怯懦,获得安全感,为自己是群体中的一员感到自豪和骄傲(2)认同功能:与学校群体保持共同的看法和评价(3)支持功能:从群体中得到肯定、鼓励和支持(4)塑造功能:对人才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

5、非正式群体

(1)非正式群体没有正式文件规定而构成的群体,其成员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爱好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2)非正式群体对学生个体和正式群体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教师在管理非正式群体时,要注意:

①要摸清非正式群体的性质②对积极地非正式群体给予鼓励和帮助 ③对消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干预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一)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由具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

(二)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初建期的松散群体阶段:班级成员互不认识,大家共同对班主任依赖性较强,班集体工作主要靠教师指挥

2、形成期的合作群体阶段——班集体开始稳定发展的时期

3、成熟期的集体阶段——班集体发展的成熟

(三)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条件

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1)集体舆论是集体中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赞同的意见和思维取向

(2)班风是班级中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共同思想和行为倾向,包含情绪状态、言语习惯、道德面貌等,它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6、良好的人际关系

7、高度的凝聚力

三、班集体的建设策略

(一)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培养良好班集体的先决条件

(二)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

(三)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四)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五)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六)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七)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二章有效的课堂管理

一、课堂管理概述

1、定义: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的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的一系列活动与措施

2、功能

(1)维持功能:指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持久地维持良好的学习环境,有效地排除各种干扰因素。维持功能是课堂管理的基本功能(2)促进功能:指良好的课堂管理能够增强、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

(3)发展功能:教给学生一些行为准则,促进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获得自我管理能力,使学生逐步走向成熟

(一)课堂结构

1、课堂结构即课堂教学结构,可以从纵横两个维度来认识

2、从横向上看,主要包括课堂教学目标、教学主体(教师与学生)、教学中介(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方法)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从纵向上看,则包括课堂教学计划之不同环节的活动内容与形式组织以及时间划配

4、对于具体一节课的结构把握如何,可以从四个指标来衡量:即量(质量和数量)、序(程序或安排)、度(教学要求的程度、速度、强度)、势(教学情境),它们共同直接地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影响课堂管理的基本因素

1、背景因素:主要包括课堂文化和课堂设计的状况,以及既有的师生关系

2、教学目标

3、课堂规模:主要是指学生的人数多少

4、凝聚力

5、课堂规范

6、教师领导

(三)课堂管理的原则

1、目标原则

2、激励原则

3、反馈原则

4、系统原则

5、动态原则

6、尊重学生原则

7、民主性原则

8、主体性原则

9、实践性原则

10、方向性原则

(四)课堂管理的基本模式(取向)

课堂管理的基本模式可以分为三种取向:行为主义取向、人本主义取向和教师效能取向

1、行为主义取向:在课堂管理中,教师的责任是强化适宜的行为并根除不宜的行为

2、人本主义取向: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和主动精神,向学生提供最好的机会去发掘归属感、成就感和积极的自我认同

3、教师效能取向:教师效能取向的课堂管理模式关注的是教师课堂管理技能的提高

二、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

(一)课堂气氛及其类型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1、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格的有机统一。在这种气氛下,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是最理想的状态

2、消极的课堂气氛:学生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

3、对抗的课堂气氛:是一种失控的课堂气氛

(二)课堂气氛的影响因素

1、教师的因素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领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以及教师的情绪状态便成为影响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

(2)勒温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其中民主型的课堂气氛最佳(3)教师期望通过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①接受②反馈③输入④输出

2、学生的因素

(1)学生对集体目标的认同是良好课堂气氛形成的必要前提(2)学生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学习习惯(3)课堂中的集体舆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3、课堂物理环境因素

(三)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策略

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不仅需要教师能够有效调控和机智应对影响课堂气氛形成的因素,还需要教师掌握基本的营造策略,二者缺一不可

1、准确地鉴定、分析课堂气氛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和基础

2、时刻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感染学生

3、树立典型,利用榜样示范积极引导学生

4、妥善处理矛盾冲突,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

三、课堂纪律与课堂问题行为

(一)课堂纪律及其维持策略

1、课堂纪律的含义:课堂纪律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具有约束性、标准性和自律性三大特征

2、课堂纪律的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指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形成的班级行为规范(2)集体促成的纪律:指在集体舆论和集体压力的作用下形成的群体行为规范(3)任务促成的纪律:指某一具体任务对学生行为提出的具体要求

(4)自我促成的纪律:简单说就是自律。是在个体自觉努力下外部纪律内化而成的个体内部约束力。自我促成的纪律是课堂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

3、儿童纪律发展水平的四个阶段

(1)反抗行为阶段:处于此阶段的学生经常拒绝服从管教(2)自我服务行为阶段:处于此阶段的字生以自私自利为表现

(3)人际纪律阶段: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为行为取向(4)自我约束阶段:以自我管理为表现

4、课堂纪律的影响因素(即课堂结构)

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1)课堂情境结构

①班级规模的控制:中小学班级最好以25—40人为宜②课堂常规的建立

③学生座位的分配:分配学生座位时,最值得教师关注的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2)课堂教学结构:①教学时间的合理利用②课程表的编制③教学过程的规划

5、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2)合理组组课堂教学(3)做好课堂监控(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二)课堂问题行为及其应对

1、课堂问题行为的性质

课堂中学生的问题行为是指学生不能遵守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是消极、负面的,而且具有普遍性

2、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

(1)奎伊等人把课堂问题行为分为人格型、行为型和情绪型 ①人格型问题行为带有神经质特征,常常表现为退缩行为 ②行为型问题行为主要具有对抗性、攻击性或破坏性等特征 ③情绪型问题行为学生过度焦虑、紧张和情绪多变

(2)我国学者分为行为不足、行为过度和行为不适三种类型

①行为不足主要指人们期望的行为很少发生和从不发生,如沉默寡言等 ②行为过度主要是某一类行为发生太多,如经常侵犯他人

③行为不适是指人们期望的行为在不适宜的情境下发生,但在适宜的情境下却不发生,如上课时放声大笑等

3、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1)学生的因素:①适应不良②厌烦③挫折与紧张④寻求注意与地位⑤过度活动⑥性别差异(2)教师的因素:①要求不当②滥用惩罚手段③教师缺乏自我批评精神(3)环境因素:①家庭因素②大众媒体③课堂内部环境

4、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

(1)制订适宜的教学计划(2)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的认知结构(3)给予精确而严格的指导(4)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5)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对已经产生问题行为的学生采取行为矫正和心理辅导的方法来处理(6)协调同伴关系(7)与家长合作

第三章课外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一、课外活动概述

(一)课外活动的特点:①参与的自愿性、自主性②内容的灵活性、综合性③过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二)课外活动的意义

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化

2、促使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个性化

3、课外适动给学习生活增添了乐趣

4、课外活动在发挥学生特长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二、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1、活动形式从参加活动的规模看主要分为三类: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小组活动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2、内容:①班会②科技活动③文体活动④节日纪念日活动⑤课外阅读活动⑥其他班级活动

三、课外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实施:①选题②制订活动计划③活动实施与总结

四、课外活动组织管理的要求

(一)要有明确的目的(二)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多样化,要富有吸引力

(三)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

第四章班主任

一、班主任的概念: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二、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一)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二)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可分为: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民主模型下学生的成绩较为稳定

(三)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1、协调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

(1)协调与任课老师的之间的关系(2)协调与学校各级领导之间的关系

2、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

3、协调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

(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

三、班主任的素质要求:①思想道德素质②专业素质③身心素质

四、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与方法

(一)建立健全班级组织——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

(二)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

1、充分了解学生

2、全面教育引导学生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个别教育工作主要包括先进生的教育工作、中等生的教育工作与后进生的教育工作(1)对于先进生的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严格要求,防止自满②不断激励,“战胜挫折”③消除嫉妒,公平竞争④发挥优势,全班进步(2)对中等生的教育有以下几个方面要求:

①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②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 ③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3)对于后进生的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①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②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③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④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三)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班级常规管理包括班级教学管理、课外活动管理和班级制度管理。其中的班级制度管理包括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班级档案制度、班务日志、班级体育卫生制度、劳动制度、学生评优和操行评定等。

1、建立学生档案四个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2、操行评定步骤:①学生自评②小组评议③班主任评价④信息反馈

3、班主任工作计划总结:①基本情况②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③本学期主要活动与安排

(四)组织指导班级活动的开展

(五)协调各种教育影响:①统一任课教师②学校领导③班委会④少先队

五、学校与家庭的协调

家庭协调的常用方式主要包括:家访、班级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沙龙

六、学校与社会的协调:

1、依托社区的教育委员会

2、建立校外教育基地

第五章教师心理

一、教师的角色心理

(一)教师角色的含义:

教师角色,指教师按照其特定的社会地位承扣起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二)教师角色的构成

1、“家长代理人”的角色

2、“学生楷模”的角色

3、“知识传授者”的角色

4、“严格管理者”的角色

5、“合理调节者”或“‘心理医生”的角色

6、“学生的朋友和知己者”的角色

(三)教师角色的形成阶段

1、角色认知阶段

角色认知是指角色扮演者对某一角色行为规范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

2、角色认同阶段

教师角色的认同指个体亲身体验接受教师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并用来控制和衡量自己的行为

3、角色新年阶段:教师自觉奉献出毕生的精力

二、教师的心理特征

(一)教师的认知特征

1、教师的认知特征包括其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教师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专业学科内容知识、教育教学、心理学的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学能力包括:组织和运用材料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教学媒体的使用能力以及教育机智等

2、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

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三)教师的行为特征——罗森塔尔效应

(四)教学效能感

1、教学效能感的涵义: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

2、教学效能感的分类

(1)个人教学效能感: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2)一般教育效能感:即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教学效能感对教师与学生的影响和作用(1)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影响

①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②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③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

4、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

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一般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1)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外部因素:①社会大环境对教师效能感的影响②学校内部因素的影响(2)影响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内部因素:①教学的成败经验②替代性经验③情绪的唤起④科学的教育观

(五)罗森塔尔效应

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罗森塔尔效应,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或期待效应

三、教师成长心理

(一)教师成长的历程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会花大量的时间来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

2、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时,便把关汪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传统教学评价也集中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

3、关注学生的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方法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布鲁巴奇奇等人于1994年提出了四种反思的方法:①反思日记②详细描述③交流讨论④行动研究

(三)教师常见的心理冲突

1、负担过重,过分疲劳

2、现实与理想之间反差巨大

3、个人的需要、理想等主观需要与这些需要难以实现之间存在矛盾

4、我认知出现偏差。新教师的自我认知偏差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自我扩展型;二是自我否定型

(四)职业倦怠:指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五)促进教师心理键康的理论和方法

1、调整认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正视自己,调节自我意识

3、调理情志,增强抗压力

4、善于交往,改进教育人际关系

5、科学用脑,适当休闲

6、修身养性,追求人生价值

篇3: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班级管理

2005年4月,教育部师范司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该项目包括培训、考试和认证三大环节,是新一轮国家级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面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由基础设施建设到信息技术应用的转折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与能力建设计划的颁布与执行无疑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引导人们从追求教育技术设施建设走向追求教学应用。在这过程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问题

尽管近几年我国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面出台了多项执行标准,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培训工作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有来自参训教师方面的,如他们更多地关注专业学科知识的提高,对信息化教学缺乏深度认识;部分学员缺乏接受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基本知识“存量”,存在一定的知识缺口,在接受新技术和新理念时存在知识障碍等。这些都会影响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绩效。但是,我们认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的问题更多的是来自于培训基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培训理念失准,以偏概全

部分培训存在“技术主义”倾向,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混同于信息技术培训,从而忽视教育理论、教学设计等知识的学习,造成学员只了解表面技术,而对如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以及统筹协调与实施教学各个环节认识肤浅。

2. 培训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

受条件限制,一些培训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即便利用计算机教室进行教学,多数也采用单一的形式,忽视了培训对象的异质性以及参训教师的学科背景,学员很难得到最切合实际的需要和最直接的指导。一面要求参训教师丰富教学方法,而另一面培训方式却单调乏味,参训教师如何能在自己的教学中有所变化?

3. 交流时空受限,缺乏持续性

由于培训学时有限且任务繁重,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传递,培训者负责知识的“传”、“授”、“解”,参训者负责知识的“接”、“受”、“听”。这种缺少互动交流的方式是对参训教师已有知识和教学经验的忽视,不利于参训教师建构面向实践的教育技术知识图式和富有认知灵活性的教育技术技能。此外,一些培训还缺乏连续性。一旦集中式培训结束,双方的交流联系几乎终止。事实上,回归校本课堂的教师对培训的理念与技术有个理解和消化的过程,实践中出现了问题却难以得到有效的指导。

我们认为,解决上述培训理念、培训形式、学习支持等方面的问题,必须要准确把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核心内涵。这里我们将从知识的视角,探讨基于知识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体系。

二、教育技术能力的知识构成与转化

什么是教育技术能力?一种普遍的观点是指运用合适的技术支持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能力。它包括优化教学效果能力、信息素养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等。从知识的视角考察,我们认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一个动态的知识体系,是教师在持续不断的教学过程中,选择、吸收、改进和创新教育技术并使其行动化的知识。

1.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知识构成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不能忽略对其微观主体——教师自身知识构成的分析,不能想当然假设教师知识构成是什么,更不能在假设教师知识构成为“黑箱”的基础上来分析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缺少对教师主体自身知识构成的分析会导致教育技术能力的知识分析缺乏主体与微观行为支持。

从本质上讲,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自身以教育技术发展为导向的具有行动指向的知识资源,而知识本身就可以按照其潜在的可观察的行为来定义。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视为教师的一种知识,是分析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微观基础。从知识分析的框架来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有三个维度:(1)结构维度,将教育技术能力分解为信息技术能力、教育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三个元素。(2)过程维度,将教育技术能力看成是从技术选择、应用、改进到创新的行为过程。(3)资源维度,认为教育技术能力是一种依据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应用信息技术实施教育教学过程的一种资源。

从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路径分析,其发展轨迹有学习的轨迹和创新的轨迹两种。两种路径并非泾渭分明,而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养成与应用提高交错进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知识不仅需要通过系统理论学习、培训获得,更需要通过实践来领会和感悟。

2.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

从认知论的角度分析,知识可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英国哲学家波兰尼于1 95 8年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时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前者称为显性知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可以较容易地通过某种媒体、途径和方式进行交流和传播,也便于学习、研究、继承和存储使用。然而,人类知识有许多是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难以用语言和文字非常容易理解地表达出来,只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接触和交流,实现传情达意的知识传播效果。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经验知识即为隐性知识。

由此可知,隐性知识是属于个性的,通常隐藏在个体的经验、价值观和文化中,要依赖于自身的体验、直觉和洞察力才能获得。它是个人长期积累和创造的结果。因此,要获取、编码、存储和共享这些隐性知识就很困难。虽然这种知识是隐藏的,但绝对不能忽视;因为隐性知识代表了一种理解和顿悟能力,本质上是知识创新的来源。

3. 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基本模式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1994)认为,隐性知识的获取实质上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并提出了两者相互转化的四种基本模式。

(1)社会化模式: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社会化是指个体间共同分享彼此的隐性知识,进而创造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由于知识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在个体间传播,因而这是一种获取直接经验的有效途径。师传徒授就是个体间共享隐性知识的典型形式。

(2)外化模式: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

外化是指将一个高度个性化的隐性知识表达成显性的概念的过程,从而在个体或群体之间进行传播。通常采用类比、隐喻、假设、归纳等描述手段体现隐性知识。倾听和深度会谈是推动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的重要工具。

(3)综合模式: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

综合是把外化产生的概念转化为一个知识系统,将零碎的显性知识进行排序、分类、综合,使显性知识得以整合提升,组成一个更加系统化的知识。在综合的过程中,个体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

(4)内化模式: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

内化意味着新创造的显性知识(组织知识)又转化为组织中其他成员的隐性知识。内化的实质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个体将观察学习到的新知识纳入到个人的认知结构中,不断积累、拓展和重构自己的知识系统。团队协作是新知识内化的有效方法。

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经过社会化、外化、综合和内化四个阶段,实现了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知识的传递,并最终又产生了新的隐性知识,由此形成了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转化过程。

三、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促进知识转化的策略

知识的存在方式有两种:一是个人知识,二是社会知识。个人知识是社会知识的基础。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原有的知识积累,通过学习行为来构建知识体系。同样,学员在教育技术能力的构建过程中,必然伴随个人知识与社会知识的交互与转化。建构主义认为,学员的学习是意义的建构过程,同时也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多次转化过程。后现代教育理论也认为,学习是一种知识互动的过程。这种互动过程的实质是学习者讨论、交流、协作和评价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互动环境的生成是知识转化的关键环节。

1. 创设隐性知识生成与转化的教学情境

隐性知识是知识拥有者内在的知识与能力。学员主要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来感悟、传递和转化。因此,学习环境的情境设计在知识的转化中尤为重要。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总是基于情境的,在个体与环境交互的过程中构建起认知体系。实际上,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存在着大量隐性知识。它们不仅来自于主讲教师,也广泛存在于参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核心问题是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一线教师大都拥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设计环节也有一定的把握,这些潜在知识的挖掘,会对其他学员产生启示作用。通过精心的问题情境创设或以案例教学为载体,并结合课堂讨论、师徒式学习、小组学习等方式,使学员的学习得到深度体验,更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传播与转化。

2. 构建教师与学员学习共同体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要坚持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寻求方法论上的提升与突破,提高学员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知识本质的认识,特别是关注培训教师与学员间共同构成的学习共同体。这种学习共同体具有两种基本功能,即社会强化和信息交流。前者是满足学习者的自尊和归属需要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增强学员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以维持其持续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力;后者则通过学员与培训教师、同伴间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在沟通交流中,分享他人观点,反思个人策略,有利于多角度地理解问题,从而促进隐性知识在学习共同体内的流动与升华。

3. 营造支持多元化学习的社会空间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系统的知识工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学习过程。培训与教学工作实践共同营造多元化学习与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社会空间。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要根据参训教师的学科、技术能力和需求,进行分层次教学设计,提供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差异化培训方案和实施策略。通过教学案例体现教学设计者的隐性知识并使其外化,缩短教学情境与参训教师教学实践的差距,提炼与升华教师的实践感悟,促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在多元化学习的社会空间中循环提高和持续发展。同时,强调培训的可持续性,在集中式培训结束后,需要采取多种形式跟踪参训教师,使其获得持续的支持和指导。

中小学教师拥有教学一线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及教学实践中的大量案例,这为其自身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培训机构需要准确领会教育技术能力的知识内涵,采取灵活多变、因势利导的培训方式,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力和经验,营造一个协作交流的环境与气氛。这无疑有助于个体和群体对知识的获取、学习、共享、应用和创新,形成合乎教育技术规律的知识图式,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芒等.IBM重塑教育:面向中国基础教育的教师培训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6(4):70~75.

[2]Michael Polanyi.Study of Man[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

[3]甘永成.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和集体智慧发展——知识管理与e-Learning结合的视角[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戴心来.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3):25-27.

篇4: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能力

【摘要】班级管理的任务很艰辛、很繁重、很繁琐、很操心,是一项极具挑战性、趣味性和富有艺术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我们沟通、服务和引领。只有时刻把学生放心上,做到腿勤、眼勤、嘴勤,理思路、强要求、多付出、抓落实、善发现,才能真正做到班级的有效管理。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进行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班级 管理 学生

学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学生的思想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管理工作更为艰巨。作为班主任,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班级学生的思想脉搏,在管理中就会处于被动地位,管理效果往往不理想。现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下在班级管理中自己的一点做法。

一、多给学生一份爱

师生关系,犹如母子关系,师生感情是十分密切的,是非常细腻和真挚的。来不得半点虚伪和欺骗。在学生成功时,要给予学生赞许的爱;在学生失败时,要给予学生理解、鼓励、宽容的爱。可以说,师爱是滋润学生心田的甘泉,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你的爱就是学生的信心和力量,如果学生能经常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真诚和热切的爱,他们就会对人生充满希望和愉快感,他们的求知欲将会得到激发,灵魂将会得到净化。只有时刻把学生的学习、生活放在心上,关心他们的学习,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学生才能相信你,在班级管理中,你才有更强的感召力。班上有位女同学,本来家庭经济就不宽裕,她的父亲又病逝了。得知情况后,我一方面找她谈话,做好她的思想工作;一方面在经济上帮她争取困难补助。通过做工作,这位同学的思想很快安定下来,学习也更刻苦。班里有同学生病,只要我知道,就去问候,并安排同学照顾,让学生在学校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更安心投入学习中,同时也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二、抓住并利用好“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

成功的教育艺术,应该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上下功夫,通过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充分领悟其中的道理。

“学困生”在班内所起的作用绝对不可轻视。这部分学生大多数心里压力大,学习成绩差,继而自暴自弃,放任自流,成为班级前的阻力,影响班级的班风和学风,如转化不好,势必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部分学生绝大多数都是天资聪明,但后天教育不足所致。他们也渴望进步、被尊重、渴望好成绩、渴望被老师喜爱。针对这些心理特点,我经常找个别“学困生”谈心,采用情感激励的手段,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不歧视他们,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利用好,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班级工作,在特定场所有意安排他们能够成功完成的任务,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当他们稍有进步就及时进行表扬,使他们感受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从而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己的自尊和自信,用真心去浇灌每一棵干枯的禾苗,施展好思想教育的轮回战术。

三、讲究语言的艺术

班主任每天都要与学生接触,而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运用恰当,能使师生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赖,还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信心,言之有情的语言是开启心灵的钥匙。班主任如果以单调乏味、高高在上的语气不停地训诫学生,往往会使学生反感,更谈不上影响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班主任平时要注意观察、体验和总结学生心灵世界,在谈话中应注意自己的情绪,言语要温和质朴,让学生感到的一片真情。态度和经蔼,要善于启发并注意倾听学生的心里话。与学生谈话不能只是批评和说教,要善于交心,做学生的知心人,给学生以尊重和理解,让学生向你敞开心扉,架起自己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的桥梁,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培养小干部,发挥好“领头雁”的作用

作为一个班集体决不可能缺少“领头雁”。假如我们班主任每天事无大小均一一过问,一定会身心俱疲,这样既不利于班集体的成长壮大,也不利于自身的健康。因此,当班级一切趋于正常后,必须着手培养班级干部,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能力,把班级中有能力、责任感强、成绩突出、能使人信服的学生选拔到小干部的领导岗位上,建立起一支团结协作、认真负责的干部队伍,使所有的学生都在这些高素质的“领头雁”的感召下,学会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进而达到自我管理的最佳效果。针对我们班实际情况,我在班上设立了以下几种干部类型:中队委、中队委助理、小队委、四人小组长。每个干部分管到位,全班大多数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任务。我们还实行了一帮一一对红的方法,让能力较强的同学对那些差的同学进行帮助,也切实取得了很大效果。

五、“为人师表”的榜样作用

教师的一言一行无形中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人师,首先要用自身高尚的人格、诚挚的爱心、渊博的知识、文雅的仪容风度、哲理性的语言,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凡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在工作中有了错误要敢于承认,这不但不会损害自己的形象,相反还会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威信。同时,班主任不仅要把自己扮成严师的角色,而且还要扮演好“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三重角色,做到以心换心,以诚对诚,树立起自己的威信,学生的崇敬之情便会油然而生。

以上就是我从事班主任工作以来所总结出的一套班级管理办法。班主任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在全面推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班主任更应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树立民主的学生观、全面的教育观、综合的发展观。创造条件,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为明天的社会造就一批创新型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毛丽英.班级管理的实践探索和理性思考[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S1).

[2]王剑.对“物”化班级管理的反思[J].教学与管理,2006(34).

篇5: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班级管理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及标准

1、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心理健康至少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无心理疾病;二是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2、心理健康的标准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之一)马斯洛认为的心理健康者的十项标准是: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地了解,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出适度的评价;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的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适体要求的前提下,有限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

(二)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1、多动症

多动症也称“童多动综合症”,是一种以行为障碍为特征的儿童综合症,多在7岁时就有异常表现。多动症儿童行为主要特征有:(1)活动过多。这种儿童的多动与一般儿童的好动不同的是,他们的活动是杂乱的、缺乏组织性和目的性的。(2)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注于一种活动,不能坐定看一会儿电视。做作业做了一会儿又去干别的,做事经常有头无尾,丢三落四。(3)冲动行为。经常未经考虑就行动,比如在做集体游戏时,难以耐心等待。又如有时突然喊叫,袭击别人。多动症可能有先天体质上的原因,也可能是不安环境引起精神高度紧张的结果。(4)学习困难。主要表现为学习成绩低下。多动症患儿智力是正常或基本正常的,学习困难的原因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有关。出现学习困难的时间,决定于智力水平及多动症的轻重程度。智力水平中下的严重多动症患儿在学龄早期就可出现学习困难。智力水平较高、多动症状较轻的,可在初中阶段才出现学习困难。

2、焦虑症

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来。学生焦虑症状产生的原因是学校的统考以及升学的持久的、过度的压力,使学生缺乏内在的自尊心和价值感;家长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学生个人过分地争强好胜,学业上多次失败的体验;某些人具有容易诱发焦虑反应的人格基础等。

采用肌肉放松、系统脱敏方法,运用自助性认知矫正程序,指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正向的自我对话,如“我能应付这个考试”,“成绩并不重要,学会才是重要的”,“无论考试的结果如何,都将不会是最后一次”。对于缓解学生的考试焦虑,都有较好的效果。

3、学习困难综合症

学习困难综合症在小学生中比较多见。有一组调查资料表明,)9%男童和3%的女童,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诵读困难(学习困难综合症的一种表现。的症状。

学习困难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缺少某种学习技能,包括诵读困难、计算困难、绘画困难、交往困难。在诊断学习困难综合症时,应当注意与儿童多动症的区别。学习困难是儿童多动症的一种表现,但儿童多动症的`学习困难主要是由于好动、冲动、注意力缺陷和行为障碍所造成的。而患有学习困难综合症的学生,则没有自述多动症的表现,他们在个性发展上是健康的,不存在多动症儿童所表现的情绪和行为问题。

4、强迫症

强迫症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焦虑症的一种。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强迫性仪式动作是生活中常见的强迫症状。大多数人都有过强迫观念。但只有当它干扰了我们的正常适应时,才是神经症的表现,

强迫症的原因:(1)社会心理原因。包括学习过度紧张、家庭要求过于严格、学习困难、人际关系不良。比如,成人禁止子女表达负面的情感,是子女产生强迫症状的十分有代表性的背景特征。(2)个人原因。如,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偏执刻板。强迫症的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2)行为治疗;(3)建立支持性环境

5、厌学症

厌学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儿童情绪上的失调状态。近年来,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中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的厌学情绪有所增长。儿童厌学症作为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儿童_厌学症的主要表现是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厌学的儿童对学习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闷感,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他们对教师或家长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不好,有的还兼有品德问题。儿童厌学情绪严重或受到一定诱因影响时,往往会发生旷课、逃学或辍学现象。

儿童厌学症既然是一种社会病理心理状态的产物,就必须采用教育治疗、家庭治疗和社会治疗的方法予以矫正。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需要。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

篇6: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班级管理

教学原则一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要求。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我国小学的教学原则有:

一、直观性原则

(一)基本涵义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这一原则是在总结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根据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而提出的,它的提出也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

(二)直观手段种类繁多

直观手段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三大类:

实物直观,指通过各种实物进行的,包括观察各种实物、标本、实验、教学性参观等。

模象直观,指通过各种实物的模拟形象而进行的,包括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带等。语言直观,是通过教师对学生作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而起到直观的作用。

(三)贯彻此原则的要求

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

教师在直观手段的使用上,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必要性,直观材料要有典型性。一般来说,选择直观手段主要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来进行。自然学科.较多地使用实物、标本、实验;社会学科较多采用图片、图表等。低年级应多提供具体的直接的感性材料:高年级则可用描述或图表、照片等。值得注意的是,直观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过多的直观不仅会浪费教学时问,分散学生的注意。而且也会影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结合

教学中的直观并不是让学生随意地看,而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地进行的。在展示直观教具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演示过程中,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补充讲解和说明。演示之后,教师还要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从观察分析具体事物和现象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在教学中,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讲解,能够给学生以感性认识,唤起想象,形成表象。语言直观可以摆脱实物直观和模拟直观所需设备和条件的限制,但它必须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用语言使学生的知识经验重新组合,构成新的表象或想象,以使教学河南教师考试网:http://he.zgjsks.com/

微博:@河南教师考试网

微信号:hejsks

顺利进行。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启发教学。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要求,这是。启发一词的来源。《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要求,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激励、启发,而不是牵着学生走,强迫和代替学生学习。在西方,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重视启发.他善于用启发式来激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答案,即著名的“产婆术”,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求知识过程中起着助产的作用。

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许多因素影响,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使许多一时的。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养成善疑、善问、多思。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向他们布置由易到难的各种作业,或提供素材、情境、条件和提出要求,让他们去独立探索,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发展创造才能。

4.发扬教学民主

它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

二、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讲述是教师向学生描绘学习的对象、介绍学习材料、叙述事物产生变化的过程。讲解是教师对概念、原理、规律、公式等进行解释说明和论证。讲述讲解各有侧重,但在教学中常结合使用。讲演则是系统全面地描述事实,深入分析和论证事实并归纳、概括科学的结论。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

1.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应尽可能的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2.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3.讲授应具有启发性。在讲授中善于提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

4.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

讲授法的优点是教师容易控制教学进程,能够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科学知识,但如果运用不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易发挥,就会出现教师满堂灌、河南教师考试网:http://he.zgjsks.com/

微博:@河南教师考试网

微信号:hejsks

学生被动听的局面。

(二)谈话法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谈话法可分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复习谈话是根据学生已学教材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问答形式以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启发谈话则是通过向学生提出未思考过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他们去深入思考和探索新知识。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教师要对谈话的中心和提问的内容做好充足的准备。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准备好谈话的问题、顺序,如何从一个问题引出和过渡到另一个问题。

第二,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能引起思维兴奋.即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符合学生的已有知识程度和经验。

第三,要善于启发诱导。当问题提出后,要善于启发学生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对直观教具观察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分析、思考,研究问题或矛盾的所在。因势利导,让学生一步一步地去获取新知。

第四,要做好归纳、小结。这样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科学化,并注意纠正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帮助他们准确地掌握知识。

(三)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其优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选好问题是讨论的前提,问题要有吸引力,能激起他们的兴趣.有讨论、钻研的价值。

第二,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围绕中心议题发言。

第三,做好讨论小结。讨论结束前,教师要简要概括讨论情况,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纠正错误、片面或模糊的认识。对疑难和争论的问题,教师要尽力阐明自己的看法.但要允许学生保留意见。

(四)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演示的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

演示所使用的工具可分为以下四大类:实物、标本、模型、图片的演示;图表、示意图、地图的演示:实验演示;幻灯、电影、录像的演示。

河南教师考试网:http://he.zgjsks.com/

微博:@河南教师考试网

微信号:hejsks

演示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让他们知道要看什么。怎么看,需要考虑什么问题。

第二,注意持续性和引导性。演示前,教师要明确演示的目的和关键,选择好演示的教具,演示时.教师要结合讲授进行,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演示必须精确可靠、操作规范,演示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到的结果以及各种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对比、归纳、综合得出正确结论。

第三,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第四。尽量排除次要因素或减小次要因素的影响,以使目的明确。现象明显。(五)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练习的种类很多,按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分有: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按学生掌握技能、技巧的进程分有: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

练习法的基本步骤是教师提出练习的任务,说明练习的意义、要求和注意事项,并做出示范: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要巡回辅导,练习之后教师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

http://he.zgjsks.com/

微博:@河南教师考试网

篇7: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班级管理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

第七章 教学评价

第一节 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的概念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它以 参与教学活动的教师、学生、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教学设备、场地和时间等因素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和结果为评价对象,是对教学工作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又要评价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从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技能,又要评价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多地是由课堂教学质量决定的。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意义

(一)诊断教学问题

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了解自己的教学目标确定得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运用是否得当,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否讲清,也可以了解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方面已经达到的水平和存在 的问题,分析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措施。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提供反馈信息

教学评价的结果,不仅可以为教师判定教学状况提供大量的反馈信息.而且也可以为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好坏优劣提供直接的反馈信息。对于教师而言,教学评 价提供的反馈信息.可以帮助他们及时获得有关教学过程各个方面的详细情况,发现自己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对于学生而 言,一般说来,肯定的评价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否定的评价则可以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差距,发现错误及其“症结”之所在.以便在 教师的指导下“对症下药”,及时纠正。

(三)调控教学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往往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标准.从而左右学生学习的方向、学习的重点以及学习时间的分配,教师的教学方向、教学 目标、教学重点的确定,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也要受到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约。如果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内容能够全面反映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对学生的要 求,充分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那么,教学评价发挥的导向作用就是积极的、有益的,就会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否则,就有可能使教学活动偏离正确的方向。

(四)检验教学效果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预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实现,这些都必须通过教学评价加以检查和 验证。对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尤其是某一课程或某一段教程结束之后进行的终结性评价。可以作为证明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水平的证据。同时,对于学 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可以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评价教师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

(一)根据评价在教学中作用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指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它包括各种通常所称的摸底考试,以查明学 生已有的知识水平、能力发展情况以及学习上的特点、优点与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在教学活动中,诊断 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1)检查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2)决定对学生的适当安置:(3)辨别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 验。这种评价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促使教师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活动中,形成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1)改进学生 的学习;(2)为学生的学习定步;(3)强化学生的学习;(4)给教师提供反馈。总结性评价是指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在教学活动中,总结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1)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2)证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达 到教学目标的程度;(3)确定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的学习起点;(4)预言学生在后继教学活动中成功的可能性;(5)为制订新的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二)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的不同,可以分为相对性评价和绝对性评价

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 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他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相对性评价常以常模为参照点,把学生个体的学习成绩与常模相比较,根据学生在该班中 的相对位置和名次,确定他的学习成绩在该班中是属于“优”、“中”,还是“差”。相对性评价具有甄选性强的特点,因而可以作为选拔人才、分类排队的依据。它的缺点是不能明确表示学生的真正水平,不能表明他在学业上是否达到了特定的标准,对于个人的努力状况和进步的程度也不够重视。

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 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 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绝对性评价可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它关心的是学生掌握 了什么、能做什么或没掌握什么、不能做什么,宜用于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它的缺点是不适用于甄选人才。

四、教学评价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是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因为进行教学评价,目的在于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以客观的价值判定。如果缺乏客观性,就会完全失去意义,还会提供虚假信息,导致错误的教学决策。

贯彻客观性原则,首先要做到评价标准客观,不带随意性。其次要做到评价方法客观,不带偶然性。再次要做到评价态度客观,不带主观性。这样才能如实地反 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水平,并作为指导改进教学工作的依据。这就要求要以科学可靠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为工具,取得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以客观存在 的事实为基础,实事求是,公正严肃地进行评定。

(二)发展性原则

教学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进步、动态发展,着眼于教师的教学改进和能力提高,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评价应是鼓励师生、促进教学的手段,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三)整体性原则

教学评价应树立全面观点,从教学工作的整体出发,进行多方面的检查和评定,防止以偏概全,以局部代替整体。

贯彻整体性原则,一是要评价标准全面,尽可能包括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各项内容:二是把握主次.区分轻重,整体性不等于平均化,要抓住主要矛盾,从决定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及环节上进行评价:三是要把分数评价、等级评价和语言评价结合起来,以求全面地、准确地接近客观实际。

(四)指导性原则

教学评价应在指出教师和学生的长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被评价者能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不断前进。教学评价应经常给师生以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为教学指明方向和增添前进的动力。

贯彻指导性原则,一是要明确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在于帮助师生改进学习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要信息反馈及时;三是要重视形成性评价,起到及时矫正的作用;四是分析指导要切合实际。

五、小学教育评价的内容

在宏观范围,教育评价涉及教育目标、教育结构、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在中观层面,包括教育队伍、办学条件、学校各项工作。微观层面则关注学生的学习和 发展。在小学教育活动中,学生发展评定教师授课质量评价、课程和教材评价是最主要的评价活动。此外,诊断学校中存在的特殊问题,评价教改实验,评估 学校的 总体表现也较为常见。

(一)学生发展评定

学生发展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指标。评定学生要考虑许多方面。最基本的有学业成就、行为表现和身体状况三方面,即德育、智育和体育。学业成就不仅 包括学生在知识领域的学习成绩,还包括技能和情感领域的学习表现。行为表现评价也就是操行评定,用以考察学生在道德品质行为处事上的优点与不足。操作评定 应考察学生在伦理道德、品德修养和性格特点三方面的特征和表现。身体状况评价包括体质、体力、精力、卫生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等方面。

(二)教师授课质量评价

进行授课评价时,首先要确定评价的标准,这个标准要明确、具体、相对独立,要能够全面衡量教学的各个方面。实施授课质量标准一般有以下方面:(1)教 学目标完成情况,(2)学生的客堂参与,(3)内容安排,(4)教学方法,(5)语言表达,(6)教学原则。具体到每一个方面还应当具体化。教师授课质量 评价包括专家、同行、学生和自我评价。现代教育评价强调教师要增强自我评价意识,加强评价的形成性功能。在中小学教学实际中,多采用听课、评课的深入交流 形式评价授课质量。不是局限于固定的评价指标,要能够者合具体的情况分析教学的特色和问题。对中小学教师来说,评课是很重要的一种能力,因为评课是教学常 规的一部分。

(三)课程和教材评价

课程和教材是教育评价中容易忽略的部分。事实上,课程是学校教学改革的基础,只有站在分析和评判教材的高度,才能使教学内容的安排更为合理。如果不从 课程人手,教学改革很难深入。当我们评判学校教育重智轻能、批评教育质量不高时,可曾想到首先应该检讨的是课程和教材是否适当。在开展课程和教材评价时,教师的意见会备受重视,因为教师最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看法,以及教材处理上的困难所在。例如,在评价语文教材时,研究人员可以请教师就教材的内容、组织 编排、练习活动、辅助材料、外观等方面进行评议。具体到每个方面,应给出评价标准。如内容的评价标准为:标准化自测题能够配合教学重点,深浅配置适当,具 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对于这些问题,教师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开展微观的课程或教材评价。如教学内容是否适当,是否考虑了农村?或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 性;语文教材对听、说、读、写的要求是否得当;处理教材过程中有哪些困难。总之,教师学遇到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评价的议题。

六、小学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

评价的关键是建立评价目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判断目标的达成情况。

(一)建立评价目标

现代教育评价的总目标可概括成以下类别。

1.与学业成就直接相关的评价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包括理解、知识、思考、技能及生活实践能力等。

(2)情意目标。包括态度、鉴赏、兴趣、习惯、品德等。

2.与学业成就间接相关的评价目标(1)学生的智能、性格倾向等。

(2)学生的环境。包括家庭状况、交友情形、学校条件、学校管理、教师、课程、教材等。(3)身体的评价目标。包括身体和健康状况等。

在小学教育实际中,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尽管在短期内,不一定要经常、正规地开展综合评定,不一定要具体测评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对于全面发展内涵 的正确把握。仍然会开阔教师的评价视野。实际的评价活动往往只针对总目标中的某个方面。如“学习态度”。在设计这一方面的评价指标时,首先要考虑学习态度 应当从哪几个角度去考察,然后再具体分析这些内容的行为表现。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对学习态度设计了以下评价指标:“听”“想”“作业”。“听”可以从视线、神志、小动作三个方面去觉察;“想”从举手次数、发言质量、参加师生间和生生间讨论的时间三个方面去考察;“作业”从书写形式、完成任 务时间和结果质量三方面去检查。这样的指标具体、可测、有前瞻性。

(二)选择评价样本

在进行实地评价时,对象和场所的选择也是关键。比如要开展全国小学生身体状况的评价,如何选样呢?选农村还是选城市,选南方还是选北方,选二年级还是 六年级?这些问题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首先涉及的是评价样本的选择问题。一般来说,样本的选择取决于评价的范围和目的。如果只是某个市或某个县的评价活动,就要在相应的总体范围内选择所有代表性的学校。选择了学校后,还要在每一所学校里抽取有代表性的学生样本,如男女生比例应该适当。样本的代表性强不强取决 于抽取方法,与样本量的大小并没有绝对关系。如果选择不得当,大样本并不一定好。如抽取了一个很大的小学生样本考察学生的身体素质,但其中主要是男生,则 样本代表性不强。选样时,要考虑各种影响样本代表性的因素,让这些因素在样本中有所体现。抽样还要考虑可能性,必须在人力和财力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评价。

(三)收集评价信息

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主要有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等。以下简要介绍教师经常要使用的几种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

1.观察,主要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以了解学生自然流露出的特点。成绩测验只能显示学习效果,但观察提供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况,比如对学习的兴趣和态度,以及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信息。

2.检查作业,包括检查学生的笔记、作业、日记和作文等作品。检查作业可以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有没有抄作业、写作业是否认真等课外学习习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检查作业则是考察高层次思

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3.考试。考试可以是口试或笔试,也可以是实践性测验。实践性测验有两大类。一种是完成实际课题,如语文课中的“采访”或写读书报告;另一种是现场表演或实际操作,用以考察音乐、体育、手工、珠算和劳动等方面的技能。

4.家访。通过家访形式,教师与家长和学生交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学生课外学习环 境和学习状况的了解,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

5.轶事记录法,这一方法是观察法的延伸,是将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流露出的行为进行客观的记录。轶事记录法所记录的情境是一些典型行为,从中能够反映出 学生的基本特点,特别是性格与品德方面的特点。方法是在卡片上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教师如果能在日常工作中持续地做一些轶事记录.在评价学生时就有了生动的 素材。

(四)报告评价结果

重要的评价在工作结束阶段应写一个评价报告,内容可详可略。评价报告至少应该具备以下内容:评价目标、时问、人员、方法、结果和建议。其实教师不一定 要经常写这样的报告.但每个学期班主任都要给学生写评语。有的教师很善于用评语概括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尤为重视让学生增强自信,克服不足。但对于缺乏经验 的教师,写评语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例如,从哪些方面考查学生?考查的方法是什么?都需要用心考虑。为了写好评语,教师首先要弄清楚教育目标,其次要细心 观察学生的各种表现,并把观察到的表现记录下来。观察也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只有乐意观察才能收集到丰富的感性资料。一般来说,综合表现要包含下列内 容:(1)学业成绩以及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品质和特点;(2)参加的课外活动以及个人兴趣及特长;(3)学业成绩以外的品质与技能。资料收集工作要围绕 这些方面进行。

七、当今教学评价的问题与发展

教学评价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不长,再加上教育本身也存在那样的问题,致使教育评价也在一些方面存在着偏颇。

(一)现存问题

教学评价的应用以激励学生和改进教学为目标,但实际教学中,某些教师往往用测验一个尺度.从学业成绩一个方面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这样不仅会妨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对教学改革形成阻力。当前教学评价中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重知识轻能力

尽管从理念上看,学校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但实际上,即使在小学阶段,以考试为中心的现象也很普遍。测验命题死纠知识的细枝末节,忽略了记忆以外高层能力的评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死记硬背的学风。其后果是学生学习负担沉重.影响了多元能力的发展.

2.片面追求分数

分数成为学习目标,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求知动机。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外在动机是为了获得外在奖励而激 发出的学习动机,比如为了获得高分而努力学习。内在动机是因为喜欢、有兴趣或活动本身的原因而激发起的学习热情。考试使很多学生为考试而学习,抑制了内在 求知动机的发展。仅仅用测验分数评价学生,也容易挫伤困难学生的积极

性。国外研究显示,那些比较聪明的学生在有评分的学校里学习态度更为积极,而那些学习比较慢的学生在不评分的学校里学习更积极有效。在小学低年级,分数对差生的不良影响尤为明显。

3.影响学生心理健康

学校在评价学生时,学业成绩往往是主要的评价标准。有些老师会因为学生成绩不好而当众批评学生,甚至羞辱学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很大伤害。许多成年 人在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时.不能忘怀的是老师的一次表扬或一个意想不到的鼓励;同时久久不能遗忘的是老师的蔑视或嘲讽。生活中经常有这样的情形,学生考了 高分,就被认为是好孩子,并获得奖励;而考得不好,就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责难。考试压力给学生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引起考试焦虑,危害儿童的心理健康。考 试竞争不利于学生间的互助与合作,还会导致一些不良习惯的产生,如抄袭、说谎、攻击性过强等。

4.制约教学改革

由于测验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和控制作用,任何教育改革如果没有测验观念和测验内容及方法的变革都难以行之有效。在不合理的考试制度下,一些好的教育思 想、好的教材和教法无法在实践中推行的事情时有所见。如学校开展“喻快学习”教学改革,但评价时仍然盯着学生在传统测验中的得分高低,则改革必然受阻。因 为改革意味着采取新措施,改革初期可能会对常规教学带来影响.不仅不能保证使学生取得更高的考分,有时还会因追求一些素质发展使学生的某些分数下降。正是 因为这一原因,有一些学校不敢改革.也不愿改革。

(二)发展和改革对策

现代教育评价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评价的形成性功能;(2)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3)倡导自我评价;(4)尊重评价对象的感受。总 之,评价不仅是为了鉴定、分等,而更要考虑实际教育效果,使被评者在评价过程中得以提高。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和教师在评价学生时.测验观念、内 容和测验方法都要有相应的变革。近年来,我国小学采取了多种评价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并取得了许多经验,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一些观点和方法。

1.从侧重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

人类的才智是多方面的,绝对不仅仅是学业成绩所能反映的。在具体的评价活动中,以测验成绩为主要或惟一的尺度,这样的评价模式就是一元评价。现代教育 评价倡导多元评价思想,也就是从多视角,采用多种方法评价学生。在多元评价思想下,教育关注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推行素质教育,在评价方法上就要求实现从 一元评价到多元评价的转变。

在进行多元评价时,要考虑学校是不是只注重考好分、能升学,而忽略了智力和能力的培养。小学教育不应该把小孩的头脑填得满满的,压得死死的,而要让孩 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有丰富的发展空间。因此,对小学生怎么教,怎么要求,怎么测验,怎么评价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核心是应培 养小学生哪些素质和能力。从教育理想上看,未来的教育应当让所有儿童都有能力学习,并帮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教育评价应有助于这些目标的实现。

教师不仅要树立多元评价的思想。实践中还要注意下列问题:

(1)重视高层次认知能力的考察。为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教师应设计一些小课题.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如新闻调查、科技报告等。实践性强的课 题,能加强学生的以下能力:合作交流、分析和解决问 题、安排筹划、总结报告、尝试学习以及从错误中学习等。在小学高年级,这样的实践和锻炼机会更是必不可 少的。

(2)重视对学习过程的检测。要关注学生的平时表现,把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自学、课堂提问、作业、单元测验等活动中考察学生的学习表现。

(3)注重对各种活动表现的检测。收集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表现,如演讲、朗诵、书法、文体活动、智力竞赛中的表现等。

(4)用多种方法收集评价信息。采用多种方法,从多方面收集评价信息,如观察、家访、轶事记录法等.不要只着眼于测验。

当前在一些小学推行的“个人档案”。就是一种典型的多元评价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师生共同收集与学生的表现和发展潜力有关的实际证据,比如学生的试卷、作品、小制作、活动表现、老师的观察记录等。这些信息帮助教师更全面地考察学生.学生也在此过程中提高了自我评价和自我管理意识。有的教师将“个人档案” 分成“光荣的足迹”和“避免再发生的”两部分,以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自我检查心理。

2.从侧重总结性评价到形成性评价

从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到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是评价观念的一大变革。总结性评价重在发挥鉴定和筛选功能,主要是为了衡量学生的好坏。相反,形成性评价所关心的是能不能指向提高——学校的发展、学生的进步等。如果不能实现这一功能,则是失败的评价。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实践中。形成性评价已经是比较主流的评价方法,但在具体实施中,往往与总结性评价没有本质区别。比如形成性的评价表格评定时间要包括平时、期中、期末,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语.同学问的互评等多项内容,但如果只是在期末填写这些内容,本质上就还是总结性评价。尽管评价者不会承认评价只是 为了总结,但实际上评价的形成性功能远远没有发挥出来。评价应该贯穿整个过程.平时应收集信息,但实际情况是老师往往不注意这个问题,不注重分析和反馈,常常是等到上级官员来检查工作时。才匆忙补起来。事实上,教师已忘记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为了真正实现形成性评价的功能,在收集评份资料后,还应进行深入 的分析,提供有效的反馈意见。比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除了解其学习状况以外,还应了解其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在了解过程中找到改进的办法。形成性评价最 后要落实到实际成效上,这些成效不仅是成绩的提高,还包括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测验所考查不到的进步。实施形成性评价还应当注意下列问题:

(1)考试与考查相结合。减少总结性考试次数,多开展形成性的单元测验。总结性考试不利于激励学生的后继学习,妨碍了形成性测验功能的发挥,应尽量减少。反过来,要多进行“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的形成性测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不断提高。

(2)评分与评语相结合。考试评分不能只给简单的一个分数,而应采用评分与评语相结合的方法,用评语把分数反映不出来的问题提出来。评语要以鼓励为主,不能有刺激性语言。

(3)允许考第二次、第三次。考试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而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考得不好,可以适当采用暂不计分的方法,鼓励学生再做努力,最后取得好成绩。

(4)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让学生参与评定过程,能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性,促进学生在学习中的自我调控能力发展。

3.从侧重区分性功能到发挥激励性功能

教师只有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特长,评价才不会褊狭,评价的激励功能也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因为优点也就是学生发展的生长点。教育心理学中的“期望效应” 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看法、期望会贯穿于言行之中.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些被教师期待取得好成绩的学生,成绩果真颇佳;而那些被认为只能取得较低成绩 的学生,成绩也确实较低。由于学生会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教师应坚持

以找优点为评价的出发点,坚持以个体为主的评价标准,突出正面的鼓励性评价。上海市闸北八中推行的“成功教育”试验,其核心是创设成功机会,让学生尝 试成功,鼓励性评价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和智力飞速发展的阶段,可塑性很强。教师要充分考虑儿童特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另外还要 考虑到学生间的个别差异,不能对学生过于苛求。即使对表现较差的学生.只要他们取得了一点进步,也要给予表扬。当然,小学生因年龄小,有时候自我约束能力 不够强.教师适当的批评和指导还是必要的。学生喜欢既有赞赏又能巧用批判的评价。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拓宽兴趣,培养敢于求异的心理品质。对成绩差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并逐步感受到进步的快乐。不管是对哪一类学生,评价都必须具体、中肯.特别是对差生的缺点评价更应 该注意实际效果,要尽量减少有损学生自尊心的负面评价。总的原则是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同时让他可以接受。

为了让学生体验成功,加强评价的激励功能,可以采用以下具体方法:

(1)将课程分成小的单元,在每一单元内考核。由于单元内容比较少,教学目标比较容易把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扩展评价的范围,如语文教学把说话、写字、课外阅读都列入评价范围.达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

(3)记录学生学业以外的突出表现,增加学生的成功感。对于学业成绩差的学生,这种方法尤其适用。比如有的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动手能力强,就应该安 排他们做一些操作性作业。有的学生成绩一般,但好奇心强,喜欢提问题,就要提供机会让他们探索一些问题。教师要挖掘学生的优点.用以激励学生。

(4)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评价,让学生不断体验到自己的进步。

篇8: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班级管理

一、教案撰写规范及存在的问题

(一) 通用教案的规范格式和评价标准

1. 教案及其规范格式

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 一般是实施课堂教学前完成的。课堂实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活动的实际记录。前者是将来进行时, 后者是正在进行时, 甚至是过去进行时。而教学反思和教后记则是教案实施后的得失思考, 这些活动是教师在不同的时间段完成的。不应该在教案里同时呈现。

教案的撰写格式最基本的要求是要素完整, 一个完整规范的教案必要的组成部分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其他可根据不同学科酌情增加, 如理科教师可增“教学用具”项目, 因为理科课堂可能会运用到实验仪器和材料。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等项目。

教学目标一般要求按三维目标来写,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设定目标时要考虑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达成这些目标, 不要目标与过程油水分离。

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要有充分的依据 (写教案时只需写出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依据是不必写出来的, 但要有所思考, 以备答辩之需) 。答辩时常会被要求阐述你确定重点和难点的依据是什么。比如, 学生的知识水平、知识点难易程度及在教材中的地位等。

教学方法不仅写出来, 要在过程中体现其运用。

教学过程要写好, 不建议写详案。一则时间不够, 二是评委看教案的时间有限, 最好是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让评委对你的教案结构一目了然。一般教学过程分几个部分:新课导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小结回顾、作业布置等。在讲授新课部分, 最好用序号和小标题列出各教学环节:比如, 第一, 演示实验;第二, ……每个部分尽可以空出一行, 帮助评委快速看懂你的教案结构。如有可能, 用表格形式呈现教学过程, 更可以简洁明了些。在应试的环境中, 为求保险一般不提倡太多的创新, 只求按规范格式撰写即可。若为了迎合评分指标的要求, 可以在目标陈述上引用新课程理念, 在教具使用上, 增加视频导入、多媒体课件的运用等现代化元素。如果自己对规范的教案格式不是太清楚, 则请教师们事先找相关的书或上网查看相关资源。做足功课方能提高考试成绩。

特别提醒的是:不要忘记写板书设计和作业布置;不要把教案写成课堂实录, 尤其不可写成“师:……生:……”师生一问一答的类似剧本的格式, 切忌在教案后面擅自加上教学反思这一环节。

2. 教案评分标准

教案共100分, 按60%的权重计入教学能力测试综合总分。其中完整性、规范性和科学性 (其中包含的7个评价指标: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目标和重难点确定、教学过程、教学策略和主要教学方法、资源与工具运用、练习或教学检查反馈、小结和板书设计) 占64分;余下的36分分别评价可实施性 (16分) 和创新性 (20分) 。这里的创新性主要表现为教材处理巧妙, 教学立意新颖、教学方法创新,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 体现新课程理念, 运用现代教育新技术等。

(二) 参评老师撰写教案存在的问题

1. 格式不规范: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案不写课题, 有尾无首;教学设计后附有教学反思, 教后记等, 考试只要求写出一节课的课时计划, 教学后思或教后记是教学计划实施之后的思考, 不应该在教案里出现, 如此画蛇添足只会增加扣分的理由;把教学设计写成教学实录或课堂剧本, 有师生的一问一答等, 教学未实施之前, 教师只能设计问题, 不能确知学生的答案, 把教案写成师生问答那只能叫课堂实录或课堂剧本。

2. 教学过程所设计的活动和内容太多, 没有考虑40分钟的时间容量可以完成多少任务。

比如, 有的教师一节课安排了6个活动, 又是辩论、又是表演、又是游戏等, 只顾花样繁多, 没有考虑是否可行, 是否为教学目标服务。

3. 教学方法多、杂且不落实。

有些教学方法只在开始陈述, 并未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一项就写了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游戏法、表演法等诸多方法。既不考虑时间是否允许又没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现这些方法的使用。

4. 教学目标没有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 或者与现有的新三维目标不相符;

目标未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目标大而空等。

5. 重难点的确定:面面俱到, 每个知识点都是重点难点则等于无重难点。目标的确定无依据。

6. 最离谱的是另立课题写教案, 把给定的课题搁置不理。

有的老师竟然不按给定的课题写教案而是自作主张, 另择课题自创一篇。这样的失误实在太令人匪夷所思, 就是评委想给点情面分都无从下手。

二、答辩的要求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 答辩的评价指标及要求

答辩也是以满分100分计, 按40%的权重计入教学能力测试综合总分。答辩考评的是教师的答辩水平和基本素质, 答辩内容主要围绕教案的设计及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进行。其中答辩的评价指标包括观点正确, 科学规范, 专业扎实, 重点突出, 层次清楚, 答案完整 (60分) 。教师基本素质的评价指标有普通话水平, 语言流畅, 准确精炼, 仪态大方, 感染力强 (20分) ;演示操作熟练, 板书图示工整规范 (20分) 。

在实际的答辩中, 评委一般会要求参评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课题并简要介绍自己。然后就教案的设计环节和相关知识点提出2-3个问题, 请参评教师回答。

(二) 答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过度紧张, 以至语无伦次、颤抖不已。

2. 太自以为是, 当评委提出疑问时, 不停地强调“我知道。”

3. 板书不工整、不规范 (包括书写与课题) 。

4. 答辩语言:声音太小, 语言不流畅、不清晰, 缺乏条理性。

5. 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和重点、难点的确定缺乏充分依据。

6. 不少学校缺乏对教师规范撰写教案的指导, 甚至有的学校对教案撰写的要求与标准教案的要求不符。

比如答辩过程中, 我们听到不少市县的教师说, 在教案里写教学反思是学校明确要求的。为了应付学校的教案检查, 我们只能在备课时把教学反思也写上。

综上所述, 要想在职称教育教学能力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我给教师们的建议是:1.严格按教案的规范格式撰写教案。减少被扣分的可能。2.教案各要素和环节的设计要严谨, 做到前后一致, 注意避免前面提到的教案撰写中的各种失误, 尽可能不要给人扣分的理由。3.写教案与答辩要整体考虑。撰写教案时要备好答辩的功课。即你的每一个教学设计要有据可依且是可操作的。只有做足功课方能胸有成竹, 从容应对。4.答辩态度要平和淡定。当遭遇评委的面质时不必急于开解和自我辩白。更不要自以为是以强调和吹嘘自己, 你只要平静地就评委面质的问题陈述自己的看法或处理意见即可, 虚心聆听和愿意学习的态度更能打动评委。5.如遭遇的问题在准备之外, 没有十足的把握回答, 则可以凭经验自圆其说, 再恳请评委赐教指正。6.把教学能力水平考试当做一次学习的机会。考前要做好相关知识准备, 从考试中发现自己的优劣势力, 提高自我觉察方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 提高专业化水平。7.建议相关学校的教研室借着职称考试的春风, 对教师加强撰写教案的规范化指导。相信有职称考试这一个激励杠杆, 教师会认真学习, 如能加强后续的检查督促, 一定可以帮助教师养成规范写教案的好习惯。达成强化教学常规和老师业务技能的双重目标。

以上是本人对教师职称教育教学能力考试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希望对老师们今后参加类似考试有一定的帮助。

附:编写教案的一般格式 (仅供参考)

《×××》教案 (居中)

(课型:)

(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确定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具运用:

教学课时:

(预习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回顾

五、作业布置板书设计

上一篇:关于告别过去的小学作文下一篇:2016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Ⅰ卷文综政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