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化教学论文

2024-07-22

立体化教学论文(精选6篇)

篇1:立体化教学论文

立体化教学高三历史教学论文

一、高三历史立体化教学模式简析

高三历史教学既要抓实课堂教学环节,也要充分兼顾到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在时间上运用各种间隙时间复习巩固历史学习内容,在方式上相互帮助,借助于互助学习活动增强历史学习薄弱环节的突破以及拾遗补缺效果,还可以在学习技巧交流等方面进行探讨,实现授人以渔的目标。

二、高三历史立体化教学实施要点

1、构建立体化目标体系,满足学生发展差异

进入高三阶段之后,学生在每一门学科中的差异性已经较为显著,历史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立足实际开展教学研究,不能再以“一刀切”的教学要求统领整个历史教学活动,一定要以更为切合学生学习基础与能力实际的目标组织开展教学,以保护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进步,更好地备战高考。笔者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教学目标的差异性处置,对基础知识点的记忆以及理解方面,全体学生统一要求,但是在进一步发掘规律以及横向、纵向比较方面,则体现对不同学习基础学生的差异性要求。对优秀生提高难度,对学困生降低学习要求,保证学生在历史学习活动中能够依靠自己的努力基本完成学习目标任务,这也是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在差异性教学目标的.引领下,笔者从教学的不同环节体现对学生的差异性兼顾,适应学生学习差异以及提高教学针对性成效。

2、打造立体化内容梯度,扎实推进教学深入

笔者在高三历史教学中,坚持以历史发展为主线,从宏观上把握概念,从微观方面引导掌握历史事件与规律,实现前后连贯、逐层深入,从知识点的掌握、前后的联系到规律的发掘,以立体化的教学内容优化促进教学深入开展。具体实施过程中,历史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属于基础教学,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教学每一个章节与知识点,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立体理念去掌握知识、加深理解。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需要,以历史教学内容为依托,进行为立体化内容检查,将常规的联系转变为多层次与角度的练习活动,既有助于学生的灵活掌握与形象记忆,同时也符合历史教学循序渐进的规律,实现了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第二层面属于分门别类教学,对立体概念中的知识点进行提炼、概括、分类。在对知识点进行提炼与分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整体方向灵活开展,如可以将中国古代史细分为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文化、民族关系以及著名战役、农民战争等类别,每一个类别之中还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如可以将“经济发展”细化为发展背景、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商业状况、对外贸易等不同的线索,每一条线索都连串一系列的知识点,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构建了框架式的教学体系,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与复习都可以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目标。第三层面属于内化与发掘范畴,指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发掘,以及开展横向、纵向对比活动,为迎接高考进行实战演习。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日本的明治维新、俄国的农奴制度改革等进行横向对比分析,从中深刻理解、有效掌握。再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纵向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对比等等。在这一层面进行的教学活动属于对原有知识点、理解内容上的融合与运用,对于学生历史综合能力培养具有积极的促进功能。

3、整合立体化教学资源,增强学生掌握效果

为了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成效,教师应当在抓好历史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整合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推进。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强调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向学生推荐各种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如“知识点串葫芦想象记忆法”、“历史人物四步评析法”等,对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理解的深刻性具有积极的帮助。另外,还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和提炼行之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在全班进行交流活动,这对于提高历史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帮助。除此之外,笔者还要求学生组成相互帮助的学习合作小组,寻找历史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提高学习的生动效果,避免学生学习不得法以及学习氛围枯燥等方面而降低历史学习效率。笔者还充分发挥多媒体手段的作用,将复习要点制作成课件进行播放,对缓解历史学习枯燥氛围、提高学习形象效果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提高了学生掌握理解的效果。由此可见,构建立体化的历史教学体系,对提升高三历史教学成效具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应当加强这一方面的分析研究,促进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篇2:立体化教学论文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重视作文教学。目前,社会上对中学生的写作能力颇多批评,教师难教,学生难写。在学生练习了无数篇作文后,我们尴尬的发现,学生甚至一件简单的事都难以叙述清楚,更别说清楚明了、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作文教学现状堪忧!

如何改变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先从端正对中学作文教学的认识入手,在重视培养中学生文学文体写作能力的同时,重视培养和提高其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改变应试作文训练机械化、模式化、个性灵性缺失的现状;纠正对中学生生活的错误理解,培养学生观察和感受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改变作文的单一训练形式。这样,才能使中学生乐写、会写作文,才能使他们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如何从具体操作层面实现作文教学现状的转变?笔者认为,作文必定是作者个性化创造的产物,是创作者对生活观察、思考、积累、积淀、发酵的结晶,作文的字里行间有作者情感、思想的`流动,作文里必定有个大写的“我”在。因此,作文训练也不应是单一的、单向的、应试的,它是立体化的、全方位的训练过程。笔者为此做了大量的实践,并形成了一整套立体化作文教学理念与模式。

篇3:让词语教学立体化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并且有机整合, 让词语教学更为立体化, 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引领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走进词语的世界, 研读词语的意思, 体味词语表达的情感, 想象词语描绘的意境, 揣摩词语的表达方式, 从而品出义、读出味、悟出情、得出法, 真正让平面的语言文字站立起来、丰满起来。

一、调动积累, 读出“义”

词语具有丰富的内涵。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如何真正读懂其义呢?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调动他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去感受语意, 在情感体验中展开形象思维, 获得丰富的内心感受, 从而形成对词语的直觉判断和敏感性。

如在《浅水洼里的小鱼》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教学中, 教师紧紧抓住课文中最能表达作者情感的关键词———“在乎”, 积极创设语境, 使学生在读懂词语意思的基础上, 深化对文本的感悟。教师先问道:“同学们, 在家里谁在乎你?在学校谁在乎你?”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在体会到父母亲、老师对自己的在乎的同时, 也明白了“在乎”就是“在意, 重视”的意思。教师接着问:“那么, 有谁在乎浅水洼里的小鱼呢?课文中哪些句子最能说明小男孩在乎小鱼呢?”引导学生再回读课文, 想象小鱼的无奈, 体会文中小男孩对小鱼的在乎, 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到“在乎”一词其实指的是小男孩对小鱼的爱, 对小动物的爱。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在乎”这个词语时, 既读懂了它的意思, 又能体验其蕴含着的思想感情, 激发了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思想感情。又如在《三个儿子》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一课教学中, 为指导学生理解“沉甸甸”一词, 教师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看看妈妈们此时的动作和表情,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从画面上妈妈提水时的表情、动作, 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来体会水的重, 他们纷纷说道:“妈妈此时正在擦着汗水。”“妈妈的手撑着腰, 好像还在喘气的样子。”“妈妈累得腰已经直不起来了。”……教师顺势说道:“是呀!妈妈们手里的水桶真沉!这就是‘沉甸甸’的意思。”教师在指导朗读句子“一桶水可重啦!三个妈妈走走停停, 手都痛了, 腰也累得直不起来”时采用引读的形式:“因为这桶水如此之重, 所以妈妈们…… (走走停停, 手都痛了, 累得直不起腰来了) ……”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沉甸甸”的意思。

在“沉甸甸”这个词语的教学中, 教师就是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 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 并通过对句子的品读, 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为学生体会下文描写妈妈的辛苦, 懂得怎样做才是真正地爱妈妈的人文教育目标埋下伏笔。

二、想象画面, 品出“味”

一位教育家说过:“美感的过程是伴随着丰富的想象活动在主体的头脑中对审美的对象进行再创造, 不仅是获得美的享受过程, 而且是美的熏陶过程。感觉了的东西, 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 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文本中的很多重点词语、关键词语以及富有意蕴的词语、运用精妙的词语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 具有美感。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让这些美的形象直观、清晰地呈现于学生面前, 如用图画、板画、录像、音乐、动作及语言文字绘声绘色地描述等形式再现美, 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让他们多方面、多角度地去感知词语内涵, 再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赏析词语和对文本进行补白, 去感悟文中意犹未尽、不可言喻的美, 帮助学生在感悟词语中深化理解, 在想象中生发情感, 从而走进文本描绘的意境, 咀嚼词语所具有的独特韵味, 领略词语所蕴藏的丰富情感。

在《太阳是大家的》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学中, 教师在学生反复诵读全文的基础上, 借“洒”一词进行拓展, 启发学生想想还可以把“洒”换成什么词而意思不变?学生说道:“可以换成泼、浇、喷、射……”教师又问:“在这么多的近义词中, 为什么作者选了‘洒’?”学生在换词后积极调动情感体验展开想象, 体会到“洒”字更能表达阳光普照的美丽情景:轻柔的阳光让每一朵花都沐浴在阳光里, 是那么富有生命与活力。教师又在屏幕上投影了柔和的阳光下绽放的花蕊、绿油油的草坪……这些生动的画面使“洒”这个原本单调的词语, 在学生的心里“活”了起来。在帮助学生理解“红彤彤”这个带着色彩美感的词语时, 教师先是问学生:“一个‘彤’字是什么意思?三个红在一起会是怎么样?”接着, 教师相机出示天边似火一样的晚霞画面:“看!这就是红彤彤的晚霞, 美吗?看着这样的晚霞, 你有什么话想说?”学生不禁说道:“晚霞太美了!”“晚霞真漂亮!”“晚霞实在太壮观了!”教师又说道:“一个红彤彤, 让我们看到晚霞烧红了整个天空, 让它烧得更红吧!”通过课件的展示, 教师语言的渲染, 学生陶醉于这满眼的美, 似乎与作者一同领略了晚霞壮丽的景观。这样, 学生在感受这个词语色彩的美丽的同时, 在头脑中再现画面, 感受其不可言状的景象, 真正品出“红彤彤”这个词语所具有的色彩与画面的美。

三、情感渲染, 悟出“情”

语文教材中的关键词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文本中有些词对表现文章中心, 表达作者情感具有重要作用, 犹如闪耀的珍珠, 使文本散发着迷人的光彩。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用心品读、用心感受、用心思考, 对文本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深度挖掘, 把它们作为情感生发点, 引领学生在感受、品悟、体验语言的过程中与文本同情共悟。

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说:“课堂上激励学生的是情, 打动学生的是情, 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 没有感情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教师应该把这份情, 这份爱放到课堂上去。有了‘水’ (指‘情’) , 才能做到涵泳, 才能浸润学生, 才能滋养学生。”在词语教学中他也是这样不懈探索的。如在教学《七子之歌》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 时, 孙双金老师在学生初读诗歌之后, 问学生:“同学们, 你们能说说这首诗歌的哪些地方特别打动你吗?”然后抓住“梦寐不忘”这个词, 先让学生理解“梦寐不忘”的含义, 然后问:“同学们, 你们说说即使是在梦中或是睡觉时都忘不了的,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而三百年, 每天做梦、睡觉都不忘, 又是一种什么情感?”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展开想象, 畅谈自己对“梦寐不忘”的理解。孙老师在学生交流后深情地说:“闻一多先生始终梦寐不忘, 那是对祖国的一种怎样的情感呀!那就是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情感呀!”随后播放歌曲《七子之歌》, 学生边聆听这动人的乐章边轻声和唱。由于教师进行多角度启发和情感熏陶, 学生在生动的教学情境中对文本进行品析、咀嚼、感悟, 不仅读懂了“梦寐不忘”这个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而且理解了诗人在满怀丧权辱国的悲愤中呼唤母亲的情感, 更深切地体会到祖国儿女离开祖国、思念母亲的浓浓爱国情。

在《触摸春天》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这篇课文中, “灵性”这个词是文章的灵魂。理解这个词, 对帮助学生领会盲女孩热爱生活的情感起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可以把它换成什么词?学生纷纷说道:“可以换成灵感、灵活、感觉……”教师进一步启发:“说说为什么安静是具有灵性的?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安静具有神奇的灵性呢?安静的灵性又是怎么来的?”这些问题启发学生围绕“灵性”想象盲童———安静在花园里穿梭却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的情景和蝴蝶在她的小手中扑腾, 她从中感受到生命的存在和跃动的情景。课的结尾, 教师让学生填空:“安静的灵性来自_____来自_____来自______。”学生写道:“安静的灵性来自她的心灵, 来自她对生活的热爱, 来自她对生命的热爱……”此时, 课堂成了一片开满情感之花的美丽园圃, 学生无不被安静这种对生活无限热爱的情感所深深打动。

可见, 学生随着对“灵性”这个词语的深入理解, 渐渐走入文本所描绘的意境, 他们在与作者一起感叹这个生命奇迹的同时, 情感得以激发, 感悟到安静虽然看不见周围的一切, 但是她始终怀着对春天、对生活的热爱, 用耳朵去听, 用手去触摸, 用鼻子去闻, 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美好的一切!学生也真正读懂了“灵性”这个词语的丰富内涵与情感。

四、拓展延伸, 得出“法”

著名心理学家列昂捷夫说过:“背诵词语, 理解词语, 以致理解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是不够的, 应该使这些词语成为内在决定个性的东西。”新教材中编排了不少文质兼美的文章, 教学这些文章时, 教师不能只停留在仅让学生理解词语的层面, 更重要的是要创设“语用”情境, 适时进行文本的拓展与延伸, 使词语成为学生头脑仓库中的内存, 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 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如在教学《最大的“书”》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一课中, 教师抓住“雨痕”一词, 通过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雨痕, 学生懂得雨痕就是雨点留下的脚印, 教师再由“雨痕”进行拓展延伸, 启发学生想想:流泪时有……受伤时有……车子走过时有……刀子划过时有……就这样, 由“雨痕”引出的一系列带有“痕”的词语———泪痕、伤痕、车痕、刀痕……教师最后梳理:“痕”就是事物留下的印迹, 并告诉学生由这个“痕”字再想到跟它有关的词, 也是语文的一种学习方法。在《自己的花是给大家看的》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教学中, 教师抓住“脊”字, 先是让学生用手摸自己的脊柱, 理解“脊”字的基本意思, 再顺势问道:“人有脊背, 那么还有什么东西也有脊背?”学生受到启发, 由“脊”字再带出许许多多相关的词语, 如山脊、屋脊、书脊……由于教师进行精心设计, 帮助学生从“痕”“脊”等字引发出对其字义的理解和拓展, 让学生的词汇仓库丰富起来。

篇4:解析初中数学立体化教学

一、初中数学立体化教学的意义

一是通过立体化教学,师生关系可以得到强化.如果采用过去的平面教学模式,课堂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这样就无法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制约课堂教学的质量.而在新课程背景下,就需要采用立体化教学的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需求来进行教学,严格依据教学规律,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使师生之间的关系得到强化,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是可以增强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在立体化教学模式中,教师会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学生遇到不懂的或者有异议的问题会自觉提出,经过双方这样一个交流的过程,学生就可以对知识进行深化和巩固,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心中所想和所思,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活跃性.在这样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拓展,迸发出一系列的创新火花,不断激发出学生学习的潜能.教师和学生之间有平等的地位,学生把教师当作朋友,向教师敞开自己的心扉,这样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可以得到增强.

三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采用立体化教学模式,逐渐会消除掉传统的教师垄断式教学,学生不仅仅会只听教师的讲解,还会产生自己的想法,拓展思维,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不断涌现出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初中数学立体化教学策略

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它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自主学习的立体化、教学情境的立体化、学生智慧的立体化以及教学内容的立体化等,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因此,在确定立体化教学策略的时候,需要紧密结合这些总体要求来进行,将教学目标逐步地实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自主开发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一方面,教师需要让学生从概念方面理解到即将要学习的章节内容,有效地联系已经掌握到的知识,分清课堂内容的重难点;另一方面,对于章节内容,教师需要逐一细致地讲解,让学生充分掌握需要了解的知识.具体来讲,需要从这些方面来进行.

一是要呈现目标.要想将立体化教学应用到初中数学中,需要将动态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起来,向学生科学地呈现课堂教学目标和知识点.在课堂开始,学生就可以了解到本章节内容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这样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有方向性和针对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结合本章节内容,认真思考,联系以往掌握到的知识,遇到不懂的问题需要提出来,进行思考,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从而对教学目标达到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二是要将引导探究开展下去.将数学课堂中的目标确定下来之后,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就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将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结合本班级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案的设计,要保证难易适中,学生容易接受.在课堂展示的时候,要改变过去那种呆板枯燥的呈现方式,需要采用丰富多彩的立体化呈现方式.比如游戏、演示等,通过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学生就会找到学习的乐趣.

三是要践行自主开发.在进行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如果要正确地掌握解题方式,就需要自主学习,充分运用以前掌握到的知识,改变过去那种单一化的解题方式,采取多元化的解题方式,这样学生在自主开发的过程中就可以了解到数学探究的意义,从而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充分调动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地留下一些问题,让学生自主去解决,这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可以得到显著的提高.

四是纠偏反思问题.完成上述三个步骤之后,就需要强化和巩固知识点,要将纠偏反思策略应用到学生的那些薄弱环节,对教学知识点和目标进行及时巩固;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找出来,采取一系列的弥补措施.结合开放性知识点,对解决方法进行回顾和创新,不断反思解题思路.需要注意的是,纠偏反思不应该放在最后进行,而是将其应用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只有这样,才可以对教学知识点进行有效的巩固.

三、结语

将立体化教学应用到初中数学当中具有一系列的优点,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充分激发出来.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具体情况,合理设置教学策略,综合运用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篇5:层次化立体化教学大学英语论文

一、F学校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特点

F学校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包含两个特点,一个是层次化,一个是立体化,因此对F学校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含义进行分析,需要对这个两个特点进行深入剖析。所谓“层次化”是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需求和个人学习能力进行层次化要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采用“滚动制分级教学”,针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践的不同环节,确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办法、课程设计和教学评估等,教学实践要充分体现个性化教学特色。所谓“立体化”是指各个要素和层次实现多方位、全面、立体的结合,在F学校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中,实现了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基础必须教学和高级选修教学,以及总结性评估和形成评估的全面结合。因此,根据F学校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的两个基本特点,我们可以确定F学校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化”特点是层次化、多角度、全面立体的创新性教学模式。

二、F学校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的特色分析

1.层次化滚动制分级教学

F学校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层次化滚动制分级教学”的特色主要基于著名语言学家Krashen在1985年提出的语言输入理论,在此基础上的层次化滚动制分级教学要求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差异,充分考虑学生专业的差异性进行分班教学。分班教学采用4级。不同级别具有不同的语言输入,在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评估和教学手段上各有差异。因此,层次化滚动制分级教学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方法,他可以保障学生在当前的英语水平上选择适合自己的级别。并且层次化滚动制分级教学实行“可上可下”的管理模式,即根据学生的英语成绩、学生英语能力的变化,学生可自我选择“跳级”或“降级”,这种开放式的分级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根据自我现实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级别,在不断的英语点滴积累中逐步提升,

2.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

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基于计算机和课堂两种途径进行英语教学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司也多次提到,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就是要利用好现代信息化技术,发挥网络的力量,是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实现自主化学习的目的。在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我国多个院校对自主化学习进行了有效探索,但是实践表明大多数院校的自主化教学又走入了放任式学习的误区。F学校在英语教学探索中充分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构建的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实现了“在老师指导和监控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特点。在层次化分级教学体制下,F学校对于低级别的学生采用了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网络教学为辅助的模式。主教材采用《大学生体验英语》,相对教学内容较简单,拟定课时为每周4个学时;网络自主学习则是利用了《大学生体验英语》主教材配套的自主学习系统而进行的,拟定课时为每周2个学时。这样课程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的课时比例为2:1,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师传授,以便学生尽快掌握相关的英语知识和英语学习方法。F学校对于高级别的学生采用了以网络教学为主,以课堂教学为辅助的模式。自主学习利用了F学校“体验英语自主学习体统”,选取了其中难度最大的第八级。要求学生在老师规定的实践和地点通过上机学习而完成教学内容,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还定期定时到现场进行指导或监控,规定时间为每周不小于2小时。对角课程教学,学校将其安排在隔周进行,时间为每周2消小时,因此该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面授的时间比例为3:1,相对来说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更长。在自主化学习模式下,教师主要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在隔周的面试中,教师要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整体情况进行反馈,同时对下周自主学习的目标提出要求。层次化分级教学体制下,面对“自主学习和教师面授”教学模式,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任务,可以选择略高于自我能力的任务,这样有利于在自己学习承受范围内,不断严格要求自己,获取新的语言知识,逐步提高自我自主学习能力和水平。

3.基础必修和高级选修相结合

这是F学校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又一重大尝试和探索。F学校充分考虑了学生英语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差异性,设置了基础课和高级课程两档。其中基础课程主要对英语基础知识进行讲解,这写基础知识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和基础,因此,F学校规定每个专业大学生必须进行学习。但是F学校英语课程改革小组一致认为,英语是一门拓展学生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为独立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不能仅仅传授基础的语言知识和语言学习技能,对于一些包含人文风情、生活习惯、文化素养等方面的英语教学知识,学生应该积极进行了解,因此F学校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将基础必修和高级选修相结合。要求学生在进行完1-4级的基础必修课程学习以后,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开展“后四级”各类语言、文化类英语课程选修课,鼓励学生进行选修。其目的正是要求通过学生选修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体现大学英语作为素质教育课程重要构成部分的内涵。

4.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相结合

评估作为衡量英语教学的重要指标在英语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F学校在遵守英语语言学习规律下积极确定了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相互结合的评估模式。所谓总结性评估是指在进行完语言课程学习之后年终的评估,所谓的形成性评估是在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各阶段进行的评估,F学校坚持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相结合的原则,首先在1-4级大学生英语课程教学结束后进行总结性评估。其中F学校还有效实施了形成性评估方法,对大学生课堂内外的活动记录、每周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记录、阶段小测验、课堂小作业、座谈和访谈结果等纳入评估范围。根据不同的评估结果制定下一段的教学目标。因此通过形成性评估结果,可以使教师掌握现阶段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与其他教师进行讨论进行解决的对策,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同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解决,实现各阶段教学的调整或改进。四、结论当前探索适合本校发展实际,独具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各个学校改革的重点。我国的F学校是全国首个进行英语实验教学改革的独立院校,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F学院在课程设计、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估中有了很大的突破,特别是针对此次英语教学改革,F学院构建了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有效发挥了本校的优势和特色,对推动独立院校大学英语教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F学院构建的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特色在于:层次化滚动制分级教学,课堂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基础必修和高级选修相结合,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相结合。通过调查研究,本模式在实施一段时间后效果良好,在这一创新体系指导下,F学校多次荣获“W市精品课程”、“W市独立院校优秀教学团队”等光荣称号;本模式也深受学生和教师的欢迎,根据测评结果,本校学校的考评优秀率均保持在95%以上,20xx年,全国大学生英语4级考试通过率为92.4%,比20xx年未实施该模式下61%的通过率提升了31.4%。F学院构建的大学英语层次化立体化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当然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模式是基于F学校的教学实践而确定的,F学校作为一个独立院校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我国独立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发展在借鉴此模式的同时,应该结合本校的特色进行创新和实践,构建适合本校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最终提升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水平是关键,切记一味模仿。

作者:单位: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

★ 幼师课程游戏化培训心得体会

★ 项目化教学

★ 网格化管理制度

★ 游戏化教学

★ 工商管理实践报告

篇6:立体化教学论文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而专业实习是实践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促进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向生产实际转化、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帮助本专业青年教师利用实习指导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的重要契机。提高实习效果与质量,实习教材的编写至关重要。传统文字型、多媒体课件型实习教材(如实习指导书)的编写重点在于系统化阐述工艺设备原理以及技术方法,但难于表达生产设备的内部结构和工艺流程的动态变化效果,在增强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使教材的形式和内容向多种媒体形式的“立体化”状态转变。《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高等学校要在教学活动中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加强纸质教材、电子教材和网络教材的有机结合,实现教材的立体化和多样化。本文结合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通过对本专业的实验—课程设计—现场实习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设计,提出了实施立体化实习教学的方案。

一、专业实习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和环保事业单位由于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维护安全生产秩序、压缩培训经费投入等原因,日渐减少接纳高校学生上岗实习的机会,加之高校实习经费紧张,对安排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外出实习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联系实习单位困难。为了配合专业课程和培养计划的要求,联系实习基地时往往需要选择环境工程类(如水、气、固废处理厂)、环境监察管理类(如环境监测站)、生态园区(如湿地保护区)等相关企事业单位或部门。大批缺少实践经验的学生在同一时间上岗实习,不仅会对企事业单位正常的.工作环境产生影响,而且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造成一定压力。因此即便是作为实习基地的企事业单位往往也视学生的实习为“额外负担”,不愿接受学生或勉强接受学生的实习。

(2)实习效果不理想。目前通常采用的现场实习基本流程是由企事业单位指派专人对学生进行集中安全教育和工艺流程讲解,然后再由企业的相关人员带领学生参观学习。由于环保类生产企业普遍提高了生产自动化程度,学生在短时间内难以了解生产过程的细节,又缺乏动手实践机会,实习结束后学生对许多问题还是似懂非懂,达不到现场实习的基本要求。

(3)年轻教师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由于更新教学师资的需要,专业教研室每年都有新进的青年教师参与到实习指导工作中来。但他们大部分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往往无法及时准确地解决实习中学生提出的技术问题,因而不能对学生的实习进行有效的指导,也影响了实习的效果。针对目前专业实习存在的上述问题,结合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我们采用了以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施行仿真与现场实习相结合,以仿真实习为主导、现场参观为辅的实践教学模式。基于对以上问题的认识,结合我院环境科学专业建设的实际,我们借助“西部特色环境类专业结构调整的改革研究与实践”这一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研究的契机,依托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优势,重点针对环境科学专业培养计划中的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本科生科研训练(SSRT)等实践环节如何有效整合的问题,提出建设一套有序衔接的立体化实习教材及围绕核心教材内容建立生动丰富的立体化教学形式,从而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二、立体化实习教材建设

所谓“立体化教材”,就是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学科课程为中心,以多媒介、多形态、多用途、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和多种教学服务为内容的结构性配套的教学出版物的集合。在教材的内容上,横向来说要体现本课程中相关的各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纵向来说要体现本课程中的传统内容、现代内容及未来学科或技术的发展趋势,并以形成教学能力为目标,实现媒体呈现的立体化、教学设计的一体化、教学应用的多元化。立体化教材体系的设计,要综合考虑课程目标的多维度、教学对象的多层次、表现形式的多样性、解决问题的多角度等不同层面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优势,强调各种媒体的整体教学设计,从而形成媒体间的互动互补。环境科学专业立体化实习教材的教学结构的拟定,需要针对环境类本科教育的通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立足于我校的环境类学科群优势,在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专业教学基本要求指导下进行总体设计。设计应遵循知识的系统性与知识发展的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用整体优化的观点分析专业课程知识的整体系统与实习环节内在的逻辑联系,坚持以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立体化实习教材建设的追求目标。立体化实习教材的主体内容是实习教学包,包括四个部分:核心教材:核心教材是开展实习活动的基础与支柱,也是符合实习基本要求和实习大纲全部知识点的教学信息的载体,重点强调其科学性、适用性。首先选定具有成熟工艺和完备设施的实习基地,然后组织相关教师整合原有实习讲义内容,在此基础上统一编写立体化实习指导书作为核心教材。该教材应当贯穿整个实习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和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特别强调工艺流程、设备形式及性能参数、规划与管理模型边界条件等技术性内容的现实性和先进性。通过辅导学生研读核心教材以掌握各阶段实习的任务和要求。多媒体课件包:是以辅助学生学习核心教材为目的的电子教材总称,需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独立设计和开发,包括重点技术剖析、实习过程实况记录、教师采用多媒体工具设计的实习教学素材等等,能够体现实习内容的精华,强化学生对实习内容重点和难点的认知,并具有一定程度的互动性,便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仿真练习包:将环境工程处理工艺及设备、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规范方法和模拟手段、生态学野外调查等主要实习内容分类开发为仿真实习系统,在校内仿真实验室对实习基地的真实运行过程进行模拟设计或操作,并通过系统中设置的考核单元自动对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这种仿真实习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学生到现场实习看不全、摸不到的问题,可以提高现场实习效率和质量,是现场实习教学的重要补充。同时,校内仿真实习系统的建立还可适当缩短现场实习时间,从而节约实习经费开支。网络课程:运用互联网远程教学技术,根据实习教学要求将核心教材、多媒体课件包、仿真教学客户端以及试题库、案例库、辅助电子图书等教学资源融合在一组网络应用模块中,可供学生根据自身条件灵活使用,并通过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师生互动功能激发学生的独立分析和创新思考能力。网络课程是立体化实习教学包的集中体现形式,可以成为容纳更大的信息量和更具多样性的实习教学助力器。

三、优化立体化实习教学方法

上一篇:我喜欢的奥运明星作文下一篇:电气知识竞赛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