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问题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2024-07-25

打折问题的教学反思怎么写(精选7篇)

篇1:打折问题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折扣是百分数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本节课通过解答打折的实际问题,旨在使学生理解折扣的含义和实际应用,灵活掌握数量关系,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之间的联系。

“打折”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已经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因此,为了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为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上课前,我先让学生搜集关于折扣的信息:在哪里见过打折现象,分别打几折,具体是什么意思,可以上网查,也可以问家长。通过这一环节,把学生对“打折”现象表面的认识引向深层次思考,为上课探究“打折”的意义做好了准备。

上课时,我让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说说自己对“打折”的理解。大部分学生只知道打折后介个便宜了,比原价少了,但具体少了多少并不知道,对“打折’意义的理解还停留在生活经验阶段,个别学生知道了“打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鉴于这种学情,本节课我为学生搭建平台,让他们自己探究折扣的含义,使他们懂得求折扣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以前学过的“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或几分之几)是多少”是一样的。并能根据折扣的含义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我出示了四种物品大七折的销售标签,并让学生观察:商品打七折时,现价和原价有什么关系?

带着这样的疑问,两人一组进行讨论,汇报,归纳总结,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课堂作为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身临其境地去观察、分析、思考,从汇报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都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对折扣有了一定的理解。为了巩固学生的探究成果,我随机出示了几个折扣,例如“八折”、“七五折”“对折”让学生说说分别是什么意思,并进一步追问,一件商品打八折表示比原价便宜了百分之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折扣的含义。为了沟通折扣与百分数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完善百分数的知识体系,我再问:今天学习的打折和我们前面学习过的那类百分数是一样的,是学生对折扣的认识,从日常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科学的理性认识。由于本环节对折扣意义的理解倾注了较多的精力,所以后面根据折扣的意义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得心应手,顺利完成。

本节课大部分学生学习热情高,在课堂上能独立思考,自助探究,合作交流,并能认真倾听同伴的意见,教学效果较好,但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一直游离于课堂学习活动之外,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没有真正理解,要做好这一部分学生的补救工作。

篇2:打折问题的教学反思怎么写

一、提高中低年级学生的摸读速度。

一年级的孩子在认识、摸读和书写盲文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有的孩子在摸读过程中老是用指尖去抠盲点,有的看似是把食指肚放在上面却不会按顺序在心里默数点位,这样半天都摸不出一个完整的符形,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刚开始遇到此类的问题我也着急过,可静下心来想想自己,一年级时学写拼音、数字时不也常常会犯一些可笑的错误吗?孩子还小,需要我们耐心地引导与教育,需要时时及时地纠正学生摸读、书写过程中的错误,培养正确的摸读姿势,掌握正确的摸读方法。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孩子们的摸读速度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摸读速度上去了,才有可能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感悟。

二、作文教学存在诸多困难。

作文教学从三年级起就开始了篇的训练,比起一二年级时写一句话、一段话的训练确实增加了不少的难度。习作,不但是教学的一大难点,也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从一年级开始,我就要求学生结合每天的生活学习写一句话,因为这句话来源于生活,所以学生写起来也就比较顺手了。二年级时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写一段话,这时有个别同学就开始犯难了,总觉得没得写。三年级就开始畏惧写作文了,看到学生一个个紧缩的眉头,我也很着急。究其原因,主要是平时不太留意观察周围的景物,生活中积累的素材太少。为了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我要求孩子做到以下几点:1、坚持每天至少读两页课外书,并从中摘抄一句你觉得最美的句子。2、指导帮助学生善于从身边的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3、写周记,记录自己一周在校的精彩生活瞬间,最好能谈一下自己的感想,培养写作兴趣。4、多表达、勤交流,在习作指导时尤其要重视学生间的交流,最大范围内给学生表达的自主权,以培养他们作文的创新精神,改掉东拼西凑写作文的毛病。当然,做为老师更有责任帮学生把习作水平提上去,我们平时要勤于培养学生积累、搜集写作素材的习惯,并在作文的指导和讲评上下一番功夫,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只要在写作的初始阶段打下牢固的基础,初、高中时写作就可以信手拈来,真正做到下笔如有神了。

三、阅读理解能力亟待提高。

素质教育的今天,死记硬背已经过时了,我们更为注重的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大大小小的测验中,阅读理解及拓展题型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往往是学生失分最多的地方。究其原因,主要是读得量不够、质也没上去,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不够透彻。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求学生首先要把短文认真通读两遍以上,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然后看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再带着这些问题读文中的重点段落,也就是与问题联系紧密的那些段落,从这些段落中归纳或概括出问题的答案。

四、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新课改实践证明,合作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中比较有效的一种学习方式,但我们在教学中只是把它当作了课堂教学的点缀而已,借以彰显自己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为合作而合作,这实际就是在照搬形式主义的教条,是一种无效学习。主要表现在:课堂上不经过深思熟虑随便就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的问题或过于简单,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性,或过于深奥,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难住了学生,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合作学习只能是有害无益、形同虚设。为避免类似情况发生,我们做教师的就应该事先在备课的时候把需要通过合作学习解决的问题列出来,思考一下这些问题是否适合视障学生的认知实际,让他们有话可说,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喜悦。另外,还要掌握好让学生讨论的时间,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篇3:关于写“教学反思”的体会

一、可及时调整课时教学计划,重新安排教学内容

课时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对一节课所教学的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小结、练习作业等方面,按其多寡难易程度不同,在45分钟内进行妥善安排。教学实践证明,能百分百地按课时教学计划完成的课,不是很多,一般情况下,或多或少都有所改变。教学反思就可以记下这样的改变,作为今后制定课时教学计划时参考,这是有利而无弊的。例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时,我按照课程标准3课时准备的教学计划,可实际学习了3课时后,发现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方法,所以我又加了1个教学课时,在写教学反思时,我记下了这些情况,那么对我下一次备课毫无疑问就大有帮助了,要么加1个课时,要么仔细研究教材、典型例题,找准切入点,使之学生易学易总结、归纳方法。

二、可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成功的课,也有所失;失败的课,也有所得。我们将这些“所失”和“所得”及时记录下来,就是一则宝贵的教学经验和教训了。养成习惯后,对课堂上的精彩之处,不管是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还是某个引起了学生浓厚兴趣的做法,我都较详细地记录下来,同时加以完善,等待下次教学时拿来使用。而对于课堂上的疏漏、失误,我不但认真剖析这些疏漏、失误的原因,而且还找其他老师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经常性的反思,让我的教学少走了许多弯路,同时也指导了我的教学,使我的教学效果越来越好,提升了我的教学质量与教学能力。我在一次全区公开课上上《一次函数》中考复习课,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状况:有一个学生举了2次手,我没来得及叫他回答问题,就生气发脾气了,虽然课后听课老师认为我当时处理的态度与方式比较恰当,但我觉得当时处理得不够圆满。事后,我认真思考了我该以怎样的表情、怎样的语气、怎样说才是最好的,既不打击他的积极性又让他感觉心里很舒服或是得意呢,我都把它一一记录了下来,这岂不是很好的教学反思吗?这又怎能不提高我的教学水平与能力呢!

三、可积累大量丰富的素材,为教研提供可靠依据

一则则教学反思,就是一篇篇宝贵的经验和教训。虽然这种经验教训,是分散的、零星的、粗浅的和感性的,亟待提高,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写,不间断,将这种分散的、零星的、粗浅的、感性的东西积累多了,我们就能对它加以总结、筛选和提高,使之成为完善的、系统的、理性的东西。它可帮助我们写教研论文、教改论文、经验总结等文章。记得我刚毕业那会儿,上《有理数的加法》一课,直接单刀直入法则,然后运用就好了,学生虽然学得比较快,可没有真正理解法则的来龙去脉,致使掌握得不牢固,通过反思、向前辈学习,我第二次再上时改变了方法,先引导学生推导出法则,在推导的过程当中,好多学生就已经学会怎样算了,然后再归纳法则加以应用,这样学生就真的“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了,哪有学不好的理由。我就这件事写了一篇论文《谈有理数加法的有效教学》还获得了区里的一等奖。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内容的不断深入,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不断融洽,往往会产生瞬间灵感。它可能是学生课堂上某些绝妙的回答、见解及质疑,也可能是教师为改进教学的一个好的想法,或者是教师一个长久困惑的突然解决。这些智慧和思维火花非常重要,它像一块璞玉,如果把它捕捉下来并加以雕琢的话,它就是一篇既新颖又有借鉴意义的文章。可惜的是它们往往突然而至,转瞬即逝,如果我们当时不记录下来,好素材就这样白白地丢掉了。何况教写相长,更是可以使我们自己成长为一名研究型教师。

摘要:写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每上一节课后所作的简洁的经验小结,没有固定模式,属于随笔之类的文字。内容、题材、字数都没有严格限制。写教学反思对促进自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习惯使然,促进自我,自觉行为,调整,提升,教研

参考文献

篇4:《最大的书》教学反思怎么写

记得崔峦老师曾经说过:每堂语文课都应该让学生写写字,这一说法,我是十分赞同的。尤其是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识字、写字更是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最大的书》这节课的教学中,识字、写字环节也成为这节课的重点。

《最大的书》一课的生字比较多,要求会写的字就有十二个,其中带竖撇的字有五个,如何正确地书写竖撇这一笔画,也就是本课识字、写字教学环节的主要任务。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对识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能自觉地去学习并掌握生字。只有提高孩子们对识字的兴趣,才能使孩子们对枯燥的生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增强识字的能力。在教学中,我没有用常用的在黑板上书写生字的方法,而是利用课件展示“质”的笔顺,引导孩子们观察第一笔与第二笔的不同,那不同于平时的白底红字,明显放大的笔画,逐笔的书写,逐笔的比较,多媒体教学手段与识字、写字教学的有机结合,引发了孩子们识字写字的兴趣,使孩子们迅速有效地掌握了竖撇的`正确写法。

为了让学生扎扎实实地学语文,扎扎实实地理解词语,这节课中,我采用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首先让孩子们在读课文的同时,画出难以理解的词语,然后在课文的学习中自然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理解“刨根问底”,先问孩子们:文中的川川总是在干什么?孩子们在读了几遍课文后,已对课文有一定的印象,所以脱口而出:他总是在问问题。我接着问:问的问题多吗?问了哪些问题?面对川川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孩子们就自然地明白了,原来把事情问明白,问到底就是“刨根问底”。这样的教学预设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发挥了教师的有效引领作用。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内容涉及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点较多,由于我的教学经验的缺乏,以至于后半节课的理解课文环节显得急追猛赶,朗读训练的时间明显不足,并且孩子们虽然理解了课文内容,但缺乏消化反刍的过程,这一点在拓展环节中体现尤为明显。当我问出:你知道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是书?孩子们正在思考,我就迫不及待抛出《绿色情报员》一文,阻碍了孩子们自己的思考,犯了越俎代庖的错误。

篇5:教学反思怎么写

作者: 翁洁媚(课堂教学评价技能与方法 广西崇左龙州课堂教学评价技能与方法三班)评论数/浏览数:

0 / 1530发表日期: 2011-01-05 11:42:46

新课改倡导我们教师要做个“学习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那么我们改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反思些什么?本次参加的国培学习,我对如何进行教学反思有新的理解。

我认为对于教师来说,“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能力,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解决教学实践中一系列问题的方法。也可以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学中学习,学习中教学。我们教师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反思。

1、思效。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进行课后反思要做到“当堂思效”。即上完课后要对本课的教学效果作一个自我评价,比如分析学生哪些内容掌握得好,哪几部分有困难,哪些学生学得成功,还有多少学生需要指导等;同时,还要坚持“阶段思效”,即对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2、思得。一节课结束后,回顾教学过程,体会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教师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总结成功的经验,如能及时记录,可作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借鉴,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3、思失。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必定会有所失,学生的性格各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总会有不相适

应的地方,如教法的运用,知识的讲解,例题的选择,板书的设计,学生的反应等方面,课后都会觉得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对于教学工作的不同,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采取措施,及时补救。

4、思改。“思”的最终目的是“改”,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得失的客观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提出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6:教学反思怎么写

因为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教学时又不能借助任何教学工具,于是在教学时我非常注重运用和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在学习作者对雪的描写时,我先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雪的特点,然后进行想像,再依据想像的画面,把这场洁白、轻柔、多姿的大雪朗读出来。学习溪石一部分也是如此。紧接着,我用总结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整幅画面的想像:溪上,白雪飘扬,舞姿翩翩;溪中千姿百态的溪石身披白衣,静卧水中,聆听水声。有动有静,给人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此时再朗读,学生一定能入情入境,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完整而美好的冬雪溪石图。

结束时,我又用诗意的语言,对本课进行了总结:松坊溪给一冬天一个很好的展示舞台,冬天给了松坊溪一个完美的装扮……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赞美自己心中的松坊溪,这样,既可以把书上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又训练了学生以课本语言为典范语言的写作能力。

篇7:怎样写教学反思

一、什么是反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副主编张丹教授说:“反思, 顾名思义, 反思反思, 就是反反复复地思考, 也就是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笔者认为反思还有反过来思考、逆向追踪、异向思维的意思, 就是通过对教学现象进行思考,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 溯本求源, 找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原因并解决这些问题,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为什么反思

反思是人类思维的核心, 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属逆向思维范畴。对同一个问题可以引入不同的解决方法和策略, 尤其是在教学中使用反思, 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地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优化课堂结构, 简化认知过程, 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提高课堂效率。经过反思还可以使人透过教学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掌握教学的规律, 增强预见性和有效性, 积累经验, 丰富情感, 促进其专业成长, 也有利于培养思维的深度和广度。难怪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 但是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三、怎样反思

知道了什么是反思、为什么要反思后, 重点是怎么去反思, 从何入手, 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 反思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核心, 教学目标制定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有些教师一节课上过后, 你要问他这节课要让学生明白什么、学会什么、应用什么, 他可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所以上课前一定要认真细致地研读教材, 分析领会编者的意图, 认真地研究学生, 联系教材设置的背景, 找准教材所处的位置, 恰如其分地设置教学目标, 不能随意地拔高或降低教学目标。有位教高年级数学的教师执教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在教“分一分 (一) ”时就拔高了教学目标。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分一分、折一折、画一画、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 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初步感知什么是分数, 能读好和写好简单的分数, 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由于没有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 拔高了教学目标, 把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一分 (二) 的教学目标认识整体1”设置进去了, 使学生学着很吃力, 探索没兴趣, 效果非常不好。我听过课后, 他找到我让我帮他分析一下原因。我说从课堂上可以看出你课前没有通读全册教材, 不了解教材的前后联系, 而是孤立地去准备这一课, 没有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 使教学目标超越了学生实际的承受能力。一厢情愿的教学是不成功的, 射箭看靶子, 弹琴看听众, 教学当然要看学生了。经过反思, 他又在另一个班上了这节课, 效果明显不一样了, 孩子也爱发言, 也喜欢动手了。他激动地对我说:“我又找回了上课的信心!”

(二) 反思教学过程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空间, 是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发展数学思想, 丰富情感体验的平台, 因此反思应从课堂出发。比如我在教学“平均数”的时候, 发现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表情呆滞, 我组织起来也很费事, 总的感觉是很累。下课后我对学生进行了调研, 发现学生没兴趣的原因是不明白学平均数有什么用, 没有用的东西自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 因此学生学起来没有多大主动性, 效果可想而知。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针对这一情况我及时进行了反思, 决定从学生兴趣入手, 从学生的需要入手, 创设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 激起学生的认知需求, 紧紧抓住需要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这个软肋。有了动力, 不让他们学好都不行, 我的第二次教学显得较为游刃有余了, 效果明显。

(三) 反思教学结果

上一篇:2007年组织科工作打算下一篇: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知识竞赛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