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复习要点

2024-07-23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复习要点(精选8篇)

篇1: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复习要点

1.单层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可分为屋盖结构、横向结构、横向平面排架、纵向平面排架和围护结构四大部分。2.厂房结构受到的竖向荷载和横向水平荷载‘主要由横向平面排架承受,并通过它传给基础及地基。3.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4.厂方高度指室内地面到柱顶(屋架下弦底面)的距离。厂房的屋面梁底面或屋架下弦底面的标高及吊车轨道标高厂房的纵向刚度和稳定性6.为简化单层厂房结构实际工程构造、计算,特做如下假设:①排架柱下端固端于基础顶面②排架柱上端与横梁(屋架或屋面梁的统称)铰接。③横梁为轴向变形可忽略不计的刚性连杆7.作用于厂房横向排架上的荷载有恒荷载和活荷载两类。恒荷载一般包括屋盖自重,上柱自重,下柱自重,吊车梁与轨道连接件等自重以及由支撑在柱相同上的连系梁传来的围护结构等自重8.框架结构房屋的结构布置,布置原则①房屋的开间与进深尺寸应尽可能统一,以减少构件的类型和规格,方便设计和施工②房屋的平面布置应尽可能规则、对称,使结构传力直接,受力明确③房屋的竖向布置应力求体形简单,使结构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避免突变④合理的设置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10.框架的结构布置分三种:横向框架承重方案、纵向框架承重方案和纵横向框架承重方案11.砌体结构指建筑物的主要受力构件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结构12.砌体结构的特点:①材料来源广②技术性能好③工程造价低④施工技术方便⑤砌体强度低⑥抗震性能差⑦砌筑工作重⑧影响环境大13.砖强度表示符号MU,砌体强度表示符号MU。14.强度从大到小:石材>砖>砌块15.砂浆的种类:水泥砂浆、混合砂浆、砌体砌筑砂浆和非水泥砂浆16.水泥砂浆由水泥砂和水按一定的配比拌合而成的。特点:具有硬化快、强度高、耐久性好以及和易性差的特性。这种砂浆主要用于对砂浆强度要求高或处于潮湿环境及水中的砌体17.混合砂浆由水泥、石膏、砂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拌合的,较有较好的强度与耐久性,且和易性较水泥砂浆好,故广泛应用于非超市环境的砌体18.砌块砌筑砂浆由水泥、砂、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掺合料和外加剂等组分,按一定的配合比例经机械拌合而成的,具有高粘性、高强度和工作性能好的特点19.非水泥砂浆指不含水泥的石灰砂浆,石膏砂浆和粘土砂浆等,此类砂浆强度低,耐久性差,仅用于受力小或临时性建筑20.砂浆的强度等级符号用M表示,砌块砌筑砂浆强度等级符号用Mb表示21.混凝土强度等级符号用C表示,砌块灌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符号用Cb表示22.根据砌体中是否配置钢筋或者钢筋混凝土,将砌体分为无筋砌体和配筋砌体23.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是块体和砂浆的强度、块体的外形尺寸以及砂浆的工作性能和砌筑质量24.影响受压构件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构件的截面面积,砌体的抗压强度,轴向力的偏心距以及构件的高厚比等25.β =H0/h,H0为构件的计算高度,h为相应方向边长,当β≤3时称为短柱,反之成为长柱26.砌体受压构件的承载力随轴向力的偏心距增大而显著的降低27.概念:局部均匀受压:砌体局部受压面积AL上受到的压应力时均匀分布的;局部非均匀受压:砌体局部受压面积AL上受到的压应力时不均匀分布的28.“γ”表示砌体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29.刚性垫块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垫块的高度Tb≥180mm,自梁边缘算起的垫块挑出长度不宜大于垫块的高度Tb。在带壁柱的壁柱内设置刚性垫块时,其计算面积应取壁柱范围内的面积,而不应计算翼缘部分,同时壁柱上垫块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现浇砌块与梁端整体浇筑时,垫块可在梁高范围内设置30.根据房屋的空间工作性能,砌体结构,房屋的计算模型分为刚性方案,刚弹性方案和弹性方案31.砌体受压构件的计算高度H0与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构件两端的支撑条件以及构件的高度H等有关。

32、横向平面排架的作用:厂房结构受到竖向荷载和横向水平荷载主要由横向平面排架承受,并通过它传给基础及地基

33、纵向平面排架的作用,保证厂房结构的纵向刚度和稳定性,承受厂房结构受到的纵向水平荷载并把他传给基础。

34、柱间支撑的作用:承受山墙传来的纵向风荷载和吊车纵向水平荷载,并把他们传至基础,同时提高厂房的纵向刚度和稳定性。

35、厂房的屋面梁底面或屋架下旋底面的标高及吊车轨顶标高是厂房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参数。36框架结构体系的特点:平面布置灵活、易于设置较大的房间、使用方便、但结构抗侧刚度小、在水平力作用下的变形大。

37、砌体轴心受拉破坏特征?通常砌体所用的块体强度较高,而砂浆强度较低在平行灰缝的轴心拉力作用下,砌体将延齿缝发生破坏,不允许采用拉力垂直水平灰缝的受拉构件。

篇2: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复习要点

1.Stress-strain curves of concrete under monotonic, repeated and cyclic uniaxial loadings.单轴受力时混凝土在单调、重复、反复加载时的应力应变曲线。

2.Creep of concrete(linear and nonlinear)混凝土的徐变(线性、非线性徐变)3.Components of deformation of concrete 混凝土变形的多元组成

4.Process of failure of concrete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混凝土在单向受压时破坏的过程。

5.Strength indices of concrete and the relations among them 混凝土的强度指标及其之间关系

6.Features of stress-strain envelope curve of concrete under repeated compressive loading.混凝土单向受压重复加载时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包络线的特征。

7.The crack contact effect of concrete and its representation in stress-strain diagram.混凝土的裂面效应及其在应力应变关系图上的表示。

8.The multi-level two-phase system of concrete.混凝土的多层次二相体系。9.The rheological model of concrete.混凝土的流变学模型。

10.Influence of stress gradient on strength of concrete.应力梯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11.Tensile test of concrete and result.混凝土轴心受拉试验及结果。12. Size effect of concrete.混凝土的尺寸效应。

13. Non-objectivity of desending branch of stress-strain curve of concrete subject to tension(gauge length dependency).混凝土受拉时应力应变曲线下降段应变观测的非客观性(标距依赖性)。

14. Failure modes of concrete under multiaxial loading.混凝土在多轴受力时的破坏形式。

15. Strength theories of concrete and their forms of representation.混凝土强度理论及其表述方式。

16. Properties of failure surface of concrete.混凝土破坏曲面的特性。17. Types of 3D stress-strain relations of concrete.混凝土三维应力应变关系的各种类型。

18. Stress-strain relations of rebars under different types of loading.在不同加载条件下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

19. The bauschinger effect of rebars.钢筋的包兴格效应。

20. The valley of shear failure of concrete beam(Kani’s valley).混凝土梁的剪切破坏谷(卡尼谷)。

21. Truss model of shear resistance and its failure modes.抗剪桁架模型及其破坏模式。

22. Shear failure zone.剪切强度控制区。

23. Features of shear resistance of T-beams.T形梁的抗剪特点.24. Shear resistance of beams with variable depth.变高度梁的抗剪。25. Beam action and arch action of shear resistance.抗剪的梁作用和拱作用。26. Calculation of stress in diagonal struts of truss model for shear.抗剪桁架模型混凝土斜压杆的应力计算。

27. Solution of the 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truss in the plastic truss theory.塑性桁架理论中超静定桁架的求解。

28. Why should the angle of inclination of diagonal cracks duo to shear be limited? 为什么要限制剪切斜裂缝的倾角?

29.Compression fan and compression field.压力扇 和压力场。30. B-region and D-region.B区和D区。

31. The strut-and-tie model and its components.拉压杆模型及其组成部分。32. How to determine which strut-and-tie model is better? 如何判别拉压杆模型的优劣?

33. Analysis of flexural sections under given conditions.在给定条件下混凝土受弯截面的分析。

34. The contribution of tension flange to the flexural strength of the beam;shear lag concept.梁的受拉翼缘对受弯承载力的贡献;剪力滞。35. Ductility design of structures.结构的延性设计。

36. The influence of confinement by stirrups on properties of concrete.箍筋约束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7. Factors influencing curvature ductility.影响截面曲率延性的因素。38. Analysis of axial compression.轴压截面分析。

39. The approximate method for strength calculation by using the convex nature of failure surfaces.利用破坏曲面的凸性的承载力近似计算。40. How to determine the effective length of a column.柱的计算长度是如何确定的?

41. How will the sidesway of a structure influence the effective length of columns? 结构的侧移对柱的计算长度有何影响?

42. Equilibrium torsion and compatibility torsion and their examples.平衡扭转、协调扭转及其例。

43. Try to deduce the expression for plastic ultimate torque of concrete rectangular section.试导出素混凝土矩形截面的塑性极限扭矩的表达式。44. Sand heap analogy.沙堆比拟。

45. Torsional strength of complex sections made up of rectangles.由矩形组成的复合截面受扭承载力。

46. The angle of inclination of initial diagonal crack of a torsional member;the angle of inclination of critical diagonal crack of the member at torsional failure.受扭构件的初始斜裂缝倾角与最终破坏时的临界斜裂缝的倾角。

47. The curv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ultimate shear and ultimate torque.梁受剪扭时,极限扭矩与极限剪力之间的相关关系。

48. The expression for shear flow in an RC rectangular section subject to torsion.有腹筋矩形截面梁受扭时剪力流的表达式。

49. The curv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ultimate moment and ultimate torque.极限扭矩与极限弯矩之间的相关关系。

50. What ar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bond stress between rebar and concrete?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粘结应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51. The distribution of bond stress along the longitudinal rebar of a beam before it is cracked.梁开裂前粘结力沿钢筋纵向的分布。

52. The influence of the position of a rebar in concrete on its bond behaviour.钢筋在混凝土中的浇筑位置对其粘结性能的影响。

53. The cracks caused by bond failure.粘结破坏的裂缝形式。

54. The internal forces in a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钢筋混凝土板中的内力。55. The equilibrium equation that should be satisfied by the bending and twisting moments of a slab.板中的弯矩和扭矩应满足的平衡方程。

56. What is the use of torque in reinforcing a slab.板中的扭矩对板的配筋有何作用?

57.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t simply supported boundary and fixed boundary of a slab.板的简支边和固定边的边界条件。

58. Factors influencing puncing shear strength.影响冲切承载力的因素。59. The effect of opening on the puncing shear strength.板中开洞对冲切承载力的影响。

60. Features of prestressed concrete.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

61. The allowable zone of c.g.s.in a statically determinate beam.静定梁中预应力筋中心线的容许区域。

62. Equivalent load due to prestress.预应力产生的等效荷载。

63. The concept of load balancing in designing a prestressed concrete beam.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梁时所用的荷载平衡法的概念。

64. What is partial prestressing? Indicate this concept in the moment-curvature diagram through comparison.什么是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试用截面的弯矩--曲率图的比较予以说明。

65. The principal moment, the secondary moment and the combined moment in a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and the relation among them.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主弯矩、次弯矩、综合弯矩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66. What is the linear transform of c.g.s.of a prestressed concrete structure? Of the quantities of principal moment, secondary moment, combined moment, support reaction, and compression line(C-line), which will change and which will not change under this linear transform? 什么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预应力筋形心线的线性变换?在此线性变换下,主弯矩、次弯矩、综合弯矩、支座反力、压力线(C线)哪些变化,哪些不变化?

67. The concept of concordant tendon.吻合钢索的概念。

68. Establishing the equilibrium equations of a rectangular flexural section after cracking within the given coordinates under the given assumptions.在给定坐标和给定假定下建立矩形受弯截面开裂后的平衡方程。69. Calculation of normal sections.正截面的计算。70. Calculation of ductility.延性的计算。

71. Conversion of slab internal forces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Poissen’s ratios.对应于不同泊松比的板内力的转换。

72. Design of slab according to Johanson’s yield criterion.按乔汉生屈服准则设计板。

73. The upper-bound and lower bound analysis of slab.板的上限分析和下限分析。

74. Calculation of secondary moment, C-line, etc., of a prestressed continuous beam;the determination of a concordant tendon for such a beam.计算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次弯矩、C线等,以及确定吻合索位置。

75. Determining the allowable zone for the C-line in a prestressed continuous beam.确定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中C线的容许区域。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讲授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注重研究生混凝土结构知识的深化、扩展,并结合内容分析相关的研究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研究生掌握相应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工程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3学时)

1.1混凝土结构的发展

1.2混凝土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

1.3混凝土结构研究的主要成就

1.4混凝土结构研究的发展趋向。

第二章

混凝土的材料结构与性能(2学时)

2.1普通混凝土的材料结构

2.2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结构

2.3混凝土的徐变与收缩

第三章

混凝土受力本构关系(4学时)

3.1概述

3.2经验物理模型——混凝土单轴受力本构关系

3.3理论物理模型——混凝土多轴受力本构关系

3.4随机物理模型——混凝土随机损伤本构关系。

第四章 混凝土构件正截面特性(5学时)

4.1 受弯截面的分析

4.2 T形梁和剪力滞

4.3 结构的延性设计

4.4 轴压截面的分析

4.5 压弯截面的分析

4.6 双向压弯截面的简化设计

4.7 长柱特性

第五章 混凝土构件受剪特性(6学时)

5.1 经验事实的积累和解释

5.2 理论模型

第六章 混凝土构件受扭特性(4学时)

6.1 素混凝土构件受扭

6.2 无腹筋梁受弯扭

6.3无腹筋梁受剪扭

6.4 有腹筋梁的扭转

6.5 有箍筋梁受剪扭

6.5 有箍筋梁受弯扭

第七章 预应力混凝土(6学时)

7.1 引言—发展和特点

7.2 静定梁的分析和设计 7.3 荷载平衡法

7.4 部分预应力混凝土

7.5 无粘结预应力构件

7.6 超静定梁的分析和设计

7.7 极限承载力

第八章 混凝土板的受弯特性(6学时)

8.1 板的弹性分析

8.2 混凝土板的抗弯强度

8.3 板的使用性能

8.4 板承载力的下限分析

8.5 板承载力的上限分析

第九章 混凝土板的受冲切特性(3学时)

9.1 冲切概述和破坏机理

9.2 影响冲切承载力的因素

9.3 冲切承载力的分析和计算

9.4 特殊的冲切问题

第十章 粘结和锚固(3学时)

10.1 基本概念

10.2 粘结抗力的特性

10.3 可用粘结强度的确定

10.4 钢筋的锚固

第十一章 地震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3学时)

11.1 地震对混凝土结构的危害

11.2 地震作用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特征

11.3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抗震性能

11.4 基于承载力的构件抗震设计

11.5 钢筋混凝土结构延性分析

第十二章 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3学时)

12.1 裂缝的类型

12.2 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全过程试验 12.3 裂缝宽度的计算理论

12.4 裂缝的控制

12.5 受弯构件的变形与刚度

第十三章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3学时)

13.1 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因素

13.2 混凝土材料的劣化

13.3 混凝土中的氯离子

13.4 钢筋的锈蚀

13.5 锈蚀钢筋的力学性能

13.6 锈蚀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性能

13.7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的措施

o 江见鲸,李杰,金伟良主编,“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o R.Park and T.Pauley,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John Wiley & Son.New York, 1975

o R·派克,W·L·根勃尔著,黄国桢 成源华译,“钢筋混凝土板”,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

o T.Y.Lin(林同炎),N.H.Burns(伯恩斯)著,路湛沁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1983

o 王传志,滕智明主编,“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o o 过镇海,“钢筋混凝土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篇3: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复习要点

因此实施一系列的改革势在必行,上课内容设置及模式也就必然在改革之列。在这几年当中,发展得好的职业学校都是以就业为导向。他们深切地认识到,出口流畅进口才能旺,就业好招生就好,要提高学生的技能,动手能力很重要,这是手艺,必须在实践当中学习。这才是我们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方法。

下面结合实际,对《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的改革思路作简单的阐述。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是建筑工程的主要专业课,由基本构件梁、板、柱(拉、压、弯、剪、扭)和结构设计(预应力、梁板、单厂、框架结构设计)及砌体结构三部分组成。课程的性质是在研究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受力特点的基础上,解决强度和变形问题,从而进一步解决构件的设计问题,包括结构方案、构件选型、材料选择和构造要求等问题,是集实验、计算、构造、实践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课程。

传统的教学是受拉、受压、受弯、受剪、受扭的构件计算几乎全部都讲,而且占据了本课程大部分上课学习时间,而与工程实际密切相关的方案与构造、结构施工图纸识读、规范的查阅基本一带而过。大家知道,现在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本身学习积极性就不高,平常积累的知识并不充分,理论底子薄,大量枯燥乏味的理论计算只会让他们更厌学、更消沉。但不管如何,让学生较好地掌握《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知识并进行实际操作是教学的关键。

1. 增加情景设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果你不希望学生学习那么乏味,那就让学生在学习中多带些好奇心;如果学生有好奇心,那么他便会发现学习中处处都有奥妙之处,就能更好地发挥潜能。良好的开端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上第一堂《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时,我事先准备了一些突出“建筑结构美”的建筑图片和相关建筑资料,让学生美美“垂涎”一番,并将学生们称为未来的工程师,然后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导入,牢牢吸引住学生,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学习。又如在讲受弯构件配筋的时候,我先让学生参观构件模型,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进入主体角色,他们所爆发出来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潜能是难以估量的,进而循序渐进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果的评价都全程参与。通过积极的参与,学生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初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之间也学会了如何分工合作,获得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上述的教学方式方法灵活,充分体现了教师“导”与学生“学”的相互联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满足了高职教育对教学的要求,达到了以教促学的教学效果。

2. 大胆精简内容,让学生学以致用

现实中的职校学生普遍学习能力差、思维能力弱,面对《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中的很多计算问题,他们没开始学就有怕学、厌学的心理了。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将烦琐的计算内容进行删减,至多讲一些简单构件的计算及结构原理。本来他们大部分在工作中也很少用到这些计算,首要任务是让学生找回学习自信。不善于理论计算并不等于动手操作及形象思维能力差,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完善我们的教学内容,根据专业实际,多讲解各种实际工程中的方案与构造,多加强各种实际工程中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多加入规范的解读引用。

3. 充分利用多媒体,节约教学成本,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专业课程实践是第一位的,参观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常用实践手段,但很容易受到工程进度、交通工具等因素的制约。我们可以在平时参观或挂职锻炼中将施工过程、方案、构造措施等录制下来进行放映;还可以利用三维建模的方式通过各个角度来观察了解结构内部状况;也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实地拍摄某个结构构件或施工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予以讨论。凡是对教学效果有利的一切多媒体资料都可用来充实和辅助教学。

4. 注重教学艺术,增强学生自信

学生喜欢幽默型的教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提高课堂气氛。在《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中我经常将“结构”以“人体骨架”代替,将“结构构件”以“骨骼”代替,“某某肋骨(梁)变脆啦,要补点钙(增加配筋量或提高混凝土等级)啦!”“某某脊椎骨有点歪啦,要矫正一下(增加截面尺寸)啦!”等话语经常出现。在讨论时,我常将学生按工程项目部进行分组,让学生轮流做项目部经理、施工员、材料员、预算员、安全员、质检员等角色,学生们的积极性都很高涨。这样既增加了娱乐性,又可以使学生容易理解记忆,还可以增强保证工程质量的意识。

人人都乐于接受赞美中的意见和建议,我们的学生更是如此。我经常称赞学生“这方案好,但如果钢筋直径小点是不是会更好呢?”也经常称赞学生“这个设计不错,如果混凝土等级再高点会不会更合适呢?”做作业是复习巩固所学内容的过程,也是深入学习的过程,通过作业可以了解学生对上课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而可以针对性地讲解与辅导,作业也可作为师生传递信息的平台,我们每次都应认真批阅,不管作业对与错都应留一些鼓励的话语,这样既指出了不足和错误,又可以增进师生关系的融合,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被认可中得到了提高。

总之,我们的课程教学模式要经过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与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我们的学生,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更快更成功地就业!

参考文献:

[1]江会保.化工制图[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安青.《Auto CAD化工制图》教学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8).

[3]姚建平,涂晓华.创造性教学在职教《化工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化工,2007,(4).

篇4: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复习要点

的核心课程,教师应以学校的办学特色、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生自身基本素质及行业需要为导向,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使《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教学改革专业素质应用型

0 引言

榆林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绥德师范学院,在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当前榆林学院正在处于由传统师范院校全面转型为一所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重要时期。但类似于榆林学院等的新建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受师资、实验、学术水平的影响,定位于培养生产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1],注重基础教育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构建重基础、强应用的实践教学体系。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是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按结构材料和类型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二部分,课程内容由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楼盖、单层厂房、多层框架结构和砌体结构等五个部分组成[2]。主要讲授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原则,混凝土梁板结构、单层工业厂房、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结构形式、组成和布置,计算模型、简化假定、内力计算、内力组合及截面配筋,构造要求等;砌体结构构件计算的基础理论和砌体结构的有关知识等。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经过本课程的学习之后拥有从事建筑工程中多层框架结构和砌体结构的设计、施工等相关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1 教学改革

为适应培养土木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要求,文章在《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原教学基础上,结合课程目前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突出以学生为本,就业为导向的重基础、强应用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1.1 通过提升自身实践能力、改变学生认识革新教学理念

目前该课程授课教师基本上是高校毕业后又直接进入另一所高校里从教,期间没有工程实践机会,不能把教材里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造成教师所具备的教学理念基本上偏重于教材中理论知识的阐述,与实践脱产。再加上近几年,土建类专业的人才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设计单位的招聘要求较高,一般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受聘于建筑施工一线企业的较多,市场需求会使学生们产生错觉,认为只要把《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这类有关工程施工和组织管理的课程掌握到位就可以了,对《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注重于结构设计类的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基于以上因素等,导致学生对老师所讲授的内容提不起兴趣,而老师对学生所讲授的内容又比较空洞,缺乏实践没有说服力,得不到学生的关注。

实际上,框架结构梁、板、柱的布置和设计是一般民用建筑中上部结构最基础、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工作在建筑施工一线时,作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但要看得懂图纸、放了线,还要有扎实的设计理论基础,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例如,钢筋混凝土雨棚属于悬壁板结构,在板面荷载作用下,雨棚板根部受到最大负弯矩,所以在雨棚板的配筋图中,受力钢筋布置在板面而不是板底。据调查历年来大型建筑工程施工事故大都是由于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缺乏宏观结构设计理念,乱堆载、乱开挖,擅自改变施工顺序造成的,授课教师通过相关工程案例的讲解,使学生对《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授课教师应抓住一切机会,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在设计单位和施工现场积极实习,努力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同时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相结合,提升授课质量,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

1.2 结合学生自身特点革新教学内容

根据近几届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考试成绩、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等,综合反映出新建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学生整体底子较薄,尤其高数、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在该课程讲授过程中涉及到相关计算原理时,学生理解起来较吃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和本专业其他基础课程老师及公共课老师加强沟通和交流,从各个方面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学习知识系统化,增强综合运用能力。

另外在授课过程中,要突破教材的束缚,一方面根据学生特点及时补充高数、结构力学、材料力学里等基础知识,例如在讲授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的分层法时,引入结构力学中的弯矩分配法,使学生对教材内容能较好的吸收同时巩固前期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注重学生对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宏观把握,适当减少理论公式推导的讲授,例如在讲授“改进后柱的侧向刚度”时,重点介绍柱子侧向刚度的影响因素及侧向刚度降低系数的实际应用,关于改进后柱的侧向刚度其复杂计算过程属于课下内容,这样既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又激发了学生课下思考兴趣。

1.3 通过多方面途径革新教学方式

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例如讲解结构和结构构件形式、组成与布置时,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际工程图片,同时通过板书提问与学生共同探讨图片中的柱网布置,梁、板、柱截面尺寸的选取是否合理,其优缺点及是否有更好的改进措施,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

②学术交流。与一些兄弟院校、设计院和施工单位等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探讨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注意事项,增强课堂内容的实践性。

③课程设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课程设计、单层工业厂房课程设计是《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使学生通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诸如确定结构方案、建立结构计算简图、结构受力分析、结构配筋计算、结构施工图绘制等各个环节的训练,使学生全面消化、吸收和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已学到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查找和使用设计规范、设计手册等专业资料的能力,这对综合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很有帮助[3]。

④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是保证结构安全性、适用性以及耐久性的重要依据和保障。作为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教学内容涉及到多部规范,如GB50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等。上课过程中,要把规范的相关条文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强制性条文和技术术语、技术符号等,加强和引导学生树立技术规范意识,养成使用规范、遵守规范的良好习惯。

2 结论

教学改革过程是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今后,对《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课程坚持以学生为本,就业为导向的重基础、强应用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实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袁飞云,彭军,张新库.新建地方院校土建类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价值工程,2012(05):270-272.

[2]程文瀼,王铁成.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第五版)[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李佰寿,金松浩,刘相秋.《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延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0(3):227-230.

篇5: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课程设计要求

一、设计资料

1、某钢筋混凝土整浇楼盖平面如图1所示。

2、楼面作法: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80mm厚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5mm厚板底抹灰。

3、混凝土、钢筋等级自选。

4、楼面活荷q学号kN/m2(保留两位小数)。学号取本人完整学号的后一位数(1~9号)、或后两位数(10~99号)、或后三位数(100号~)。

5、沿纵向布置次梁,间距1800mm。沿横行布置主梁,间距3900mm。板伸入墙内120mm,梁伸入墙内240mm。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1、板、次梁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设计,主梁按弹性方法设计。

2、设计成果:计算说明书一份(包括必要的计算简图),必须为手写(一律用碳素笔书写,字迹工整)。手工绘制A1施工图纸1张(包括板、次梁、主梁配筋图,材料表等)(施工图按制图标准折叠与计算书装订后上交)。

3、必须独立、认真完成设计,设计成果严禁抄袭,如有抄袭按不及格记分。

三、课程设计目的

1、了解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弹性理论分析的计算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近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6、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图1 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排架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资料

1、某金工车间单跨无天窗厂房。跨度15m,柱距6m,车间总长度90m,中间设一道变形缝,厂房的横剖面如图2所示。屋盖构造自行设计。

2、车间内设有两台200 / 50 kN中级工作制吊车。吊车轨顶标高+8.4m。

3、建筑地点:学生所在地。屋面活荷载标准值取学号 kN/m2(保留两位小数)。学号取本人完整学号的后一位数(1~9号)、或后两位数(10~99号)、或后三位数(100号~)。

4、厂区地基均为粘性土,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20kN/m2。

5、材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受力纵筋HRB400级,箍筋HRB335级;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20,钢筋HRB335级。

6、厂房中拟选用的标准构件:(1)屋面板采用G410

(一)1.5×6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包括灌缝在内板重标准值为1.4kN/m2。

(2)屋面梁采用G41

4(四)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字形屋面梁,跨度18m,梁端部高度905mm,跨中高度1800mm,梁自重标准值68.2kN。

(3)吊车梁采用G425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吊车梁,梁高900㎜,梁自重标准值30.4kN,轨道及零件重0.8kN/m。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1、结构计算(交一份计算书,必须手写,一律用碳素笔书写,字迹工整)(1)确定计算简图;

(2)荷载计算:屋面恒荷、活荷,吊车荷载,风荷载;

(3)内力计算;求出各种荷载单独作用下的排架内力,并绘出各柱M、V、N图;

(4)对柱进行内力最不利组合;

(5)柱设计:上、下柱配筋设计、牛腿设计及柱吊装运输阶段验算;(6)基础设计:柱下单独杯形基础底板、基础高度尺寸确定,底板配筋设计及构造设计。

2、手工绘制A1施工图1张(内容包括排架柱模板和配筋详图、基础模板及配筋详图、支撑布置图等),(施工图按制图标准折叠与计算书装订后上交)。

三、课程设计目的

1、了解单层厂房的结构型式,熟悉各类构件的选型及所处位置和作用;

2、掌握排架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各类荷载的计算、内力计算、内力组合、柱的配筋计算及构造、牛腿和基础设计与构造;

3、掌握结构施工图的绘制和要求。

图2

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1、优秀:独立完成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全部内容,设计思路明确,各项设计计算正确,计算说明书完整,字迹清晰工整。施工图表达准确,符合制图标准要求。

2、良好:完成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全部内容,各项设计计算基本正确,计算说明书完整。施工图表达基本准确,符合制图标准要求。

3、中等:基本能够完成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全部内容,各项设计计算有一般性小错误,计算说明书完整。施工图表达基本准确,基本符合制图标准要求。

4、及格:基本能够完成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内容,各项设计计算有错误,计算说明书基本完整。施工图表达尚可,基本符合制图标准要求。

5、不及格:抄袭雷同或未能完成设计任务书规定的全部内容或各项设计计算错误太多或未按任务书规定的题目作。

参考文献:

篇6: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复习要点

参数Ψ的意义:反映了受拉钢筋应变的不均匀性,其物理意义就是表明了裂缝间受拉混凝土参加工作,对减小变形和裂缝宽度的贡献。

混凝土构件截面的延性:屈服到破坏的变形能力。裂缝出现的原因1)未凝固的混凝土下出现2)由于混凝土的体积变化收到内部或外部约束在砼内部拉应力引起裂缝3)外力作用使砼产生抗应力引起裂缝4)由于温度应力引起裂缝或其他因素

裂缝随时间增大而增大1)混凝土的滑移徐变和拉应力的松弛,导致裂缝间受拉混凝土不断退出工作,是裂缝变大2)混凝土收缩时裂缝间混凝土的长度缩短这也会引起裂缝的增大3)由于荷载的变动时钢筋直径时张时缩等因素也将引起粘结强度的降低导致裂缝增大

挠度随时间增大而增大1)在荷载长期作用下,受压混凝土将发生徐变,即荷载不增加而变形却随时间增长2)在配筋率不高的梁中,由于裂缝间受拉混凝土的应力松弛以及混凝土和钢筋的徐变滑移,使受拉混凝土不断退出工作,因而受拉钢筋平均应变和平均应力亦将随时间而增大3)裂缝不断向上发展,是其上部原来受拉的脱离工作,以及由于受压混凝土的索性发展,使内力臂减小,也将引起钢筋应变的盈利的增大总之凡是影响混凝土徐变和收缩的因素都将导致构件挠度增大

预应力混凝土分类:1)全预应力,在使用荷载作用下,不允许混凝土出现拉应力的构件;2)部分预应力,在使用荷载作用下,允许出现裂缝,但最大裂缝宽度不超过允许值的构件。

张拉控制应力:预应力筋在进行拉张是所控制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为何不能过高过低:过高,1)施工阶段会使构件某些部位受到拉力,甚至开裂,对后张法构件可能造成端部混凝土局压破坏2)构建出现裂缝时的荷载值与极限荷载值很近,使构件在破坏前无明显的预兆,构件的延性较差3)为了减少预应力的损失,有时需进行超张力,有可能在超张拉过程中是个别预应力筋的应力超过它的实际屈服强度,使预应力筋产生较大塑性变形或脆断;过低,预应力筋经各种损失后,对混凝土产生的预应力过小,不能有效地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

预应力混凝土的优点:延缓构件开裂,提高抗裂度和刚度,节约钢筋减轻重量。

预应力混凝土的缺点:构造、施工和计算均较钢筋混凝土构建复杂,延性差。

为何对构件施加预应力:使混凝土受到的预压应力来减小或抵消荷载引起的混凝土拉应力,从而使结构构件截面的拉应力不大,甚至处于受压状态,以达到控制受拉混凝土不过早开裂的目的。

预应力损失有哪些:直线预应力筋由于锚具变形和预应力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σl1;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σl2;混凝土加热养护时预应力筋与承受拉力的设备间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σl3 ;预应力筋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σl4 ;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受拉区和受压区纵向预应力筋的损失值σl5 ;用螺旋式预应力筋的环形构件,由于混凝土的局部挤压引起的预应力损失σl6。

设计的一般原理:实用、耐久、安全、和经济合理 工程设计要求: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荷载分类:永久荷载,设计使用期内,其值不随时间变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可变荷载,设计基准期内,其值随时间变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偶然荷载,设计基准期内不一定出现,一旦出现,其值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荷载。

荷载代表值:1)标准值,结构使用期间可出现的最大荷载值。2)结合值,对于两种和两种以上可变荷载同时作用时,使组合的荷载效应在设计基准期内的超越概率能与荷载单独作用时相应超越概率趋于一致的荷载值。3)频遇值,设计基准期内,其超越的总时间与规定的较小比率,或超越频率为规定频率的荷载值。4)准永久值,其超越的总时间约为设计基准期一半的荷载值。

可靠性结构在规定时间内,在规定条件下,完成预订功能的能力

可靠度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即结构再设计使用年限内,在正常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结构极限状态: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个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满足设计指定的某一功能要求,这个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结构极限状态分类:承载能力极限,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能力或达到不适应于继续承载变形的状态;正常使用极限,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某项规定限值。

主要承重构件:屋盖结构、吊车梁、排架柱、抗风柱、基础梁、基础

单层厂房中的支撑分类:屋盖支撑和柱间支撑。支撑的主要作用:1)保证结构构件的稳定与正常工作;2)增强厂房的整体稳定性和空间刚度;3)把纵向风荷载、吊车纵向水平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等传递到主要承重构件;4)保证在施工安装阶段结构构件的稳定。

篇7: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复习要点

期末作业考核要求

一、什么叫混凝土徐变?线形徐变和非线形徐变?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有什么本质区别?(25分)

答:混凝土在荷载长期作用下保持应力不变其塑性变形随着荷载作用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加,随时间而逐渐趋向稳定的变形称之为徐变。当持续应力σC 0.5fC 时,徐变大小与持续应力大小呈线性关系,这种徐变称为线性徐变。当持续应力σC 0.5fC 时,徐变与持续应力不再呈线性关系,这种徐变称为非线性徐变。

收缩是指混凝土成型后,由于水分的散失,其体积缩小的现像称之为收缩 徐变是指在外力的持续作用下,混凝土产生的永久性变形称之为徐变

本质区别就是:收缩为非受力变形,而徐变是受力变形。

二、在外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任一截面上存在哪些内力?受弯构件有哪两种可能的破坏?破坏时主裂缝的方向如何?(25分)

答:在外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的截面产生弯矩和剪力。受弯构件的破坏有两种可能:一是可能沿正截面破坏,即沿弯矩最大截面的受拉区出现正裂缝;二是可能沿斜截面破坏,即沿剪力最大或弯矩和剪力都比较大的截面出现斜裂缝

三、在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梁上哪些位置应分别进行计算?(25分)答:设计中一般取下列斜截面作为梁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截面:

(1)支座边缘处的截面

(2)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截面

(3)箍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处的截面

(4)腹板宽度改变处截面

四、轴心受压短柱的破坏与长柱有何区别?其原因是什么?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5分)

答:对于轴心受压短柱,不论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是否屈服,构件最终承载力都是由混凝土被压碎来控制的,临近破坏时,短柱四周出现明显的纵向裂缝。箍筋间的纵向钢筋发生压曲外鼓,呈笼状,以混凝土压碎而告破坏。

篇8: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复习要点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

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这门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掌握只要求达到“必需”和“够用”即可。所以, 我们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 优化和整合, 减少较深、难懂、少用的内容, 对于基础性、适用性强的知识进行重点讲解, 在整个理论教学过程中注重抓好重点, 逐个击破, 不碰适用性差的生僻点, 分清主次,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确, 易懂好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施工》这门课程所涉及内容较多较广, 主要包括建筑材料 (建筑钢材、混凝土、砌筑材料) 、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脚手架工程、砖砌体施工、冬期与雨期施工、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等内容, 主要通过课堂讲授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知识, 在课后练习中让学生们对所学知识得以巩固和升华, 在实训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 深入行业企业开展实践活动, 了解行业状况,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整个课堂教学中, 注重案例法教学, 不同的工程环境, 采用不同的施工工艺, 并分析各种施工工艺的原理以及优缺点, 使同学们对施工工艺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进行施工工艺讲解时, 配合施工现场图片以及视频, 让同学们更形象, 更具体地了解整个施工过程。同时, 进行施工工艺讲解时, 配套讲解不同工艺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度控制要点、安全控制要点以及相关规范, 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专业知识。

二、精心组织实践教学

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 与之对应了丰富的实践教学, 包括:编制模板工程施工方案、组合式钢模板拼装与拆除、编制钢筋工程施工方案、简支梁钢筋的安装、编制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虚拟仿真实训、编制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双排外架的搭设与拆除等实训课, 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训安排, 不仅使同学们夯实了专业知识, 提高了学习兴趣, 同时, 在“做中学, 学中做”这一过程中, 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作为职业教育, 实践教学应该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为关键的, 因此, 本门课程特别注重实践教学。一是从开设学时上得以保证, 理论教学32学时, 实践教学32学时, 并在期末安排一周的实训课让同学们深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二是在实训设备、实训条件等硬件设施上, 充分投入, 目前, 学院建成了与该门课程相匹配的建筑实训中心, 主要实训设施有:电焊机、钢筋直螺纹剥肋机、插入式振动棒、强制式搅拌机、扣件式脚手架、组合式钢模板、钢筋及相关的加工设备等实训材料和实训设备, 为同学们实际动手进行操作实训, 提供了很好的实训场所, 并配套建成了虚拟仿真实训室, 能够同时满足120名学生, 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钢筋工程、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砖砌体施工等工艺的虚拟仿真实训。通过开展各类实训,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而且激发了学习热情, 让同学们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了专业技能。

对于需要同学们动手实际操作的实训课, 采取划分工作组, 每小组5至6人, 实训指导书提前发放, 同学们先预习, 自行思考, 相互讨论, 提出实施方法, 在动手实训之前, 教师再对实训内容的操作方法、控制要点、验收标准以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交底, 同学们相互配合完成实训任务。最后考核评分, 采取组内自评、组间互评与教师评分相结合, 即实训完成后, 组内首先进行自评, 合格后由其他组进行评分, 最后教师评分。其中, 组间互评占本次实训成绩50%, 教师评分占本次实训成绩50%, 总成绩即为本次实训成绩, 最后按适当比例计入期末考试成绩。通过组内自评和组间互评, 不仅调动同学们参与实训的积极性, 而且更有利于同学们找到自己的不足, 取长补短, 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

对于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实训, 采取以个人为单位, 教师给出工程背景, 并提出施工要求, 同学们通过查找资料, 收集资料, 整理资料, 在规定时间内自行编制与该工程相适应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最后采取由教师评分, 选出优秀作品, 并进行统一讲解、分析。通过编制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不仅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而且提高了同学们查找资料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期末, 为期一周的实训课, 主要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 即深入施工企业到施工现场进行实践锻炼, 采取轮流安排学生进入施工进度不同的施工现场进行学习, 让学生了解基础施工、主体施工、后期装饰等不同的施工环节的施工工艺, 同时, 聘请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给学生们讲解、答疑。通过一周的实践锻炼, 同学们不仅更形象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同时对行业也有更深刻的认识, 为以后从事建筑施工夯下了基础。

三、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

(一) 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

在理论教学阶段对于施工技术方面的讲解主要通过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进行, 尽量少用文字进行工艺介绍和规范阐述, 从而避免了教学过程的枯燥乏味, 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对于涉及计算的讲解, 采取一讲多练, 尽可能让学生多动笔, 自己摸清楚原理, 扎实掌握所学内容;对于基础性知识, 采取传统教学方法, 通过课堂讲授, 课后练习, 达到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

(二) 演练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 对于实际操作技能, 采取演练教学法, 由教师先动手进行操作讲解, 并布置实训任务, 同学们分小组团结协作, 动手完成任务, 通过实训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提高了职业技能, 同时, 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对于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实训, 采取案例教学方法, 先通过案例分析其施工方案的编制方法, 再模拟工程条件, 进行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实训。

四、完善学生考核评价机制

为了与教学改革相适应, 建立了以能力为核心, 知识、能力、素质相结合的考核制度, 并对传统的试卷考试模式进行大胆革新。一是优化期末考试成绩构成, 由实训成绩 (50%) 、理论考试成绩 (30%) 、平时考勤成绩 (20%) 组成。其中期末实训成绩取每次实训成绩平均值的50%;理论考试分为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 其中开卷考试占70%, 由主观题构成, 主要考试题型是案例分析, 闭卷占30%, 由典型基础题组成, 最后取总成绩30%, 即为理论考试成绩;平时考勤成绩由出勤情况、上课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等构成。二是建立学生互评制度, 锻炼学生团结协作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总之, 在《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施工》这门课程的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课程特点, 结合学生实际, 多采取典型案例分析主要工序的施工工艺, 尽量采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开进行讲解, 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掌握施工工艺, 同时, 抓好实训教学, 让同学多动手, 多动脑扎实掌握一门专业技能, 做到学习与就业“零距离”。

摘要:《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施工》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文根据高职教育特点, 结合实际情况, 从教学内容选取和组织、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及方法、学生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 并提出了一些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施工,实践教学,考核评价

参考文献

[1].卢晓峰.高职“砌体结构施工”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 (上) , 2010

[2].胡跃, 王建军.《砌体结构施工》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价值工程, 2010

[3].秦力, 魏春明, 刘士彬.“混凝土结构”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上) , 2013

上一篇:广告相关英文词汇下一篇:上班工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