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西省成人高考教育学试题

2024-07-22

2010年江西省成人高考教育学试题(通用6篇)

篇1:2010年江西省成人高考教育学试题

第一章 绪论

一、选择题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2.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信号反射)

3.下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的是(谈梅生津)4.“谈虎色变”属于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

二、辨析题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错误。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2.望梅止渴、谈虎色变这类反射活动属于无条件反射。错误。条件反射是指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训练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都属于条件反射活动

3.高级神经系统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正确。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兴奋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和加强相联系的;抑制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尽管他们的作用是完全相反对立的,但他们是相互依存,可以相互转化的。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是由这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的。

三、简答题

1.简要说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人不仅可以感知、记忆各种事物,由情绪,能运动,而且还会说话,能运用一定的词与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抽象地思考问题和巩固自己的认识,并通过学习和交往接受人类所积累的知识经验,从而形成极为丰富多彩的包括新年、观点等在内的主观世界,即个体意识。人有了意识就会对外界事物产生越来越多的理解、情感与态度,并且可以察觉、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与行为,有意志与性格,表现出个人的能力,使自己成为现实中有个性的能动的主体。

2.简要说明心理学的研究目标答;

1)陈述心理现象。人的心理活动的本质和发展规律若不能被揭露,就不能被理解和控制,有时甚至会被看承是任意发生的、主观自觉的、不受因果规律支配的。

2)解释心理现象。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实际上就是找出产生所观察到的某些心理现象的原因

3)预测心理活动。人们掌握了心理活动的规律,就能根据客观现实的需要去预测心理活动

4)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心理科学的重要作用在于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

第二章 感觉和知觉

一、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知觉)

2.看见一面红旗,人们马上能认出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知觉)

3.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选择性)

4.人们常常以日出日落来判断东西方向,以人体为参照来判断左右,这属于(方位知觉)5.煤块被强光照射时,人们仍认为它是黑的,这是知觉的(恒常性)

6.下列不属于知觉的基本属性的是(知觉的规律性)7.观察是有预定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

二、辨析题

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错误。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正确。人的知觉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即对优先知觉的事物习惯成清晰的映像,而对其周围环境的事物,只是当成陪衬和背景,形成模糊的感觉。这种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3.一般说,知觉的理解性与过去经验无关。

错误。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只是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种感性阶段的理解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4.观察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正确。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观察比一般的知觉有更深的理解性,思维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简答题

1.知觉的基本特性有哪些?

1)知觉的选择性。即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

2)知觉的整体性。当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某 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4)知觉的恒常性。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2.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有哪些?

1)实物直观。即通过观察实物与标本、演示性实验、教学性参观等形式,为知识的领会理解提供感性材料 2)模象直观。也叫教具直观,指通过图片、图象、模型、幻灯和教学电影等模拟实物的形象而提供感性的材料

3)言语直观。即通过语言(书面和口头)的生动具体描述、形象鲜明的比喻、合乎清理的夸张等形式,提供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观察的品质有哪些?

1)观察的目的性 2)观察的客观性 3)观察的精细性 4)观察的敏锐性

四、论述题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正确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知道,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连好的观察品质。

第三章 注意

一、选择题

1.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指向性与集中性)

2.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而分散注意力,这属于(不随意注意)

3.属于注意稳定性的品质特征的是(时间)4.不属于注意的品质特征的是(注意的敏捷)

5.平时人们常说“一心不可二用”,从注意的规律来看“一心二用”是(有条件的)

6.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随意后注意

7.工人操作机器时,能熟练地作到眼、耳、手并用,这表现出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配)

二、辨析题

1.注意是心理过程的积极状态,是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

正确。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总是和各种心理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注意是心理过程的积极状态,是心理活动的共同特性。

2.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还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错误。随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3.人可以“一心二用”,即同时完成两种活动是不可能的。

错误。注意分配是人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的注意特征。这是一种效率方面的特征。实践和实验证明,人可以“一心二用”,即同时完成两种活动。

4.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效率上的特征。

错误。注意的稳定性是指能较长实践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的注意特征。这是注意品质在时间上的特征。

三、简答题

1.注意的特征有哪些?

1)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朝向一切对象,而是有选择、有方向地指向特定的客体

2)注意是心理活动的集中性。人的心理活动能在特定的方向上保持并深入下去。它使人的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事物与活动,从各个方面集中到某种对象与活动上,并对其他活动产生抑制性影响。

2.注意有哪些功能?

1)选择功能。即选择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和与大拿跟前活动相一致的影响,避开(抑制排除)其他与之相竞争的各种影响。

2)保持功能。即注意对象的映像或内容较长时间在意识中指向并保持在一定方向上,这种保持一直要使心理与行为活动达到目的为止

3)调节与监督功能。这种心理机制有利于心理和行为活动准确和精确地进行,也有利于对错误活动进行及时调节和矫正。

3.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1)刺激物本很的特点:

①刺激物的新异性是引起不随意注意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司空见惯的东西不易被人注意,新异的刺激或熟悉内容的刺激物的不寻常结合易为人们所注意

②刺激物的强度大小。如强光、巨响、奇香等都会引起人的注意

③刺激物对比的差异性。对象与背景对比差异越答,越易被注意。

④刺激物突然出现与统治,增强与减弱,空间位置变化和运动等都易引起不随意注意

2)人本身的状态:

①主体的需要、兴趣与期待。凡适合人的需要,引起人的直接兴趣的刺激,最容易引起人的注意。例如,儿童对玩具的注意;学生对书籍的注意等。

②情绪和生理心理状态的影响。激发情感活动引起的刺激都能引起不随意注意。过分忧愁与疲倦则会降低人的好奇心。

③知识经验的影响。例如对一个正在专心学习的人,外界无关的刺激往往不会被他注意,而和他的经验有关的刺激(如有人用很小的声音叫他的名字),则可能被他注意。

4.引起随意注意的因素有哪些?

1)对活动目的与任务的理解: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随意注意越易于引起和维持

2)对兴趣的依从性:对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随意注意。在随意注意的产生中,间接兴趣有重要作用

3)对活动的合力组织:

①智力活动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

②根据任务的需要,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经常提醒自己保持注意

4)个性特点:随意注意也叫“意志的注意”,它体现了人的意志的特点。因此,一个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易于使自己的注意服从于当前的目的与任务;相反,一个意志薄弱、害怕困难的日呢,不可能有良好的随意注意。

5.注意的品质特征有哪些?

1)注意广度(范围)。注意广度是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多少的注意特征。

2)注意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较长时间地保持对某种事物或活动的注意的特征

3)注意分配是指根据人把心理活动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任务的注意特征

4)注意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任务的要求,人主动把注意从一种活动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注意特性。

四、论述题

1.教师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好教学活动?

组织好学生的注意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的注意,应作到以下几点:

1)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生的自觉性。为了使学生能有效地学习,教师必须重视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任务,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创设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一贯严格要求学生,向学生提出适当的合力的要求

2)正确运用不随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教师要正确运用随意注意的规律,使教学活动本身变得有趣味,以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稳定。在教学环境方面,尽量防止分散注意的刺激出现;在教学方法上要尽量防止单调死板,要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以激发学生对教学过程本身的兴趣。

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几种注意,设法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教学过程只考虑不随意注意,可能导致错误方向。如果只考虑随意注意,学习就会失去必要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交替使用几种注意;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应多样化,把听、看、读、写、做结合起来,交替进行;适当的工作速度也是使学生上课保持注意的重要条件;教学内容应该难易湿度,过难或过易的内容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削弱注意力。

第四章记忆①

一、选择题

1.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游览八达岭长城的人,头脑中重现长城的形象是(表象)

3.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双重抑制)的影响。

4.保持时间为0.25-2秒钟即小时的记忆为(瞬时记忆)

5.有预定目的、任务又自觉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的识记称为(有意识记)

6.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复述)

7.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先快后慢)

8.许多人利用早晨和晚上的时间学习记忆,其效果优于白天,这是因为早上和晚上所受的干扰属于(单一抑制)

二、辨析题

1.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正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的输入编码是识记过程;信息的储存是保持过程;信息的提取是再认或回忆过程。

2.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现(又称为回忆)三个环节。

错误。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又称为回忆)三个环节。

3.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错误。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4.遗忘是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来

错误。遗忘是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或是错误的再认与回忆。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遗忘是信息提取不出或提取错误。

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慢后快的特点。

错误。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表明,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由先快后慢的特点。

三、简答题

1.简要说明记忆的基本过程……记忆有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指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的特点;保持是指已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再认或回忆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回复过去经验的过程。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吧他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去称为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吧他们加以确认的过程称为再认。既不能再认又不能回忆的现象称为遗忘,遗忘是保持的对立面。回忆或再认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基本环节。

2.简要分析复习在记忆中的作用。

1)给信息再加工提供机会。识记是接受所要记忆的事物的刺激。特别是在有意识记里面,我们要反复地接受客观事物对我们的刺激。照现在的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编码在识记中起决定作用。

2)重新考虑与寻找材料之间的关系。识记需要复习,但复习不只是为了加深印象,更重要的是为信息加工提供机会。复习一次就有一次加工,就多一次重新考虑或寻找材料之间关系的机会,从而也就增进了加工深度,提高了编码水平。

3)增加信息加工的深度。复习在教学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生在复习任何材料时,都要提醒他们每复习一次就要加深一次对材料的理解。要“口而诵,心而维”不可“学而不思”.3.简要分析遗忘规律。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揭示了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一般认为,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对有意义的材料比对无意义的材料遗忘要慢的多;在学习程序相同的情况,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材料少,则遗忘较慢。

2)学习的程度。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如果达到恰能称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实验证明,低度学习的材料容易遗忘,而过度学习的材料比恰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一些。当然过度学习有一定限度,花费在过度学习上的时间太多,会造成精力和时间的浪费

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人们发现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结果发现,最后呈现的项目最先回忆起来,其次是最先呈现的词,而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

4)识记者的态度。识记者对识记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人们需要的事情,容易出现遗忘。

5.简要分析记忆系统的编码方式与存储特点。

1)瞬时记忆。瞬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图象记忆和声像记忆。瞬时记忆的存储时间短暂,但在外界刺激的直接作用消失之后,它为进一步的信息加工提供了可能行。

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可以分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复述是短时记忆存储的有效方法。

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就是吧心的信息纳如已有的知识框架内,或吧一些分散的信息单元组合称一个心的知识框架。长时记忆的编码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按语义类别编码、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主观组织。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原则上是分类处理的。记忆中储存着两种不同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四、论述题

1.如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力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搜学网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第五章 思维和想象

一、选择题

1.医生通过观察、号脉、听诊诊断病情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

2.学生解题能够“一题多解”,说明他有较强的(发散思维)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叫(原型)

4.以新颖、独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

5.“足智多谋,随机应变”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

6.由过去经验和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是(定势)

7.分析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分析问题)阶段。

8.人类思维的基本过程是(分析和综合)

9.学生在头脑中把各种事物抽象出来的共同的本质特征结合和练习起来的思维过程是(概括)

10.在头脑中确定各种事物之间的异同的思维过程是(比较)

11.学生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的知识后,可以概括为有理数,这是思维过程的(系统化)

12.在头脑中产生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

13.工程设计蓝图主要是一种(创造想象)14.作家写小说主要是一种(创造想象)

15.工人根据设计蓝图施工时,主要依赖于(再造想象)

16.学生看小说时,头脑中的想象活动主要是(再造想象)

篇2:2010年江西省成人高考教育学试题

(一)一、单项选择

1.()是对哲学的本体论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古代哲学家。P13 A.孔子 B.柏拉图 C.夸美纽斯 D.孟子

2.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所占比例的因素是()。A.人口性别结构 B.人口年龄结构 C.人口阶级构成 D.人口地域分布 3.教育的最基本的职能是()。

A.培养人才 B.传授知识 C.传授技能 D.传播文化 4.“人之性恶,其伪善者,伪也。”这是表达了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观点。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交互作用论 D.性善论 5.()是推动人本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A.遗传素质 B.后天教育 C.人的主观能动性 D.外界环境 6.教育的本质和真谛是(),这也是教育的理想。A.发挥人的潜能 B.发现人的价值 C.进行个性教育 D.挖掘人的力量

7.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的因素是人的()。A.先天素质 B.能独立生活 C.教育 D.机体成熟程度

8.注重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不同特殊能力的课程是()。P89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 9.教学的中心环节是()。P130 A.引起学习动机 B.巩固知识 C.领会知识 D.应用知识 10.供答型试题可分为简答式试题和()。P136 A.是非题 B.多项选择题 C.组配式试题 D.陈述式试题

11.个体发展过程中,在一定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称为()。

A.个性差异 B.生理特征 C.心理特征 D.年龄特征 12.()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P130 A.教科书 B.教学大纲 C.教学计划 D.讲义

13.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P175 A.赫尔巴特 B.马卡连柯 C.巴班斯基 D.乌申斯基 14.下面不属于遗传素质内容的是()。A.机体结构 B.道德品质 C.感官 D.神经系统

15.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P48 A.起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 C.不起作用 D.决定人的发展方向

16.儿童身心发展的()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P124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17.学生是学习的()。P73 A.主体 B.客体 C.媒体 D.手段

18.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提出来的。P176 A.马卡连柯 B.德鲁克 C.杜威 D.洛克 19.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是()的。P14 A.学校 B.学生 C.国家 D.教师

20.()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P44 A.弗洛伊德 B.格塞尔 C.威尔逊 D.洛克

二、多项选择

21.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大问题是指()。A.课程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B.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C.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D.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泰勒提出了引人注目的“课程原理”概括为()。P105 A.确定课程目标 B.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 C.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 D.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E.根据目标确定课程内容 23.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 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这句话 强调了()。

A.德育目标 B.德育途径 C.德育功能 D.德育结构 E.德育方法

24.课程评价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CIPP评价模式 D.成果评价模式 E.过程评价模式

25.教学的作用主要有()。

A.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主要手段

B.教学为个人呢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C.教学是构成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 D.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E.以上都不对

26.下面强调循序渐进原则的说法有()。

A.学而时习之 B.杂施而不孙,则坏乱二不休 C.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D.教学相长 E.温故而知新

27.班级管理的作用主要有哪几方面()。P174 A.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B.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 C.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D.有助于实现师生之间良好关系 E.有助于搞好校际之间的关系

28.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人的本质,他把灵魂分为三部分()。A.智慧 B.意志 C.情感 D.知识 29.运用锻炼法要注意哪些要求()。P161 A.坚持严格要求 B.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C.注意检查和坚持 D.创设良好的环境 E.创设良好的情境

30.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在进行宏观设计时 应当解决基本理念问题,包括()。

A.课程的价值 B.课程的根本目的 C.课程的主要任务 D.可运用的课程资源 E.课程的基本结构

31.关于对学生的表述正确的是()。P73 A.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B.具有特定社会属性的人 C.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 D.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E.在心理、生理方面基本成熟

32.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多元化具体表 现在()。P10 A.培养目标 B.办学形式 C.管理模式 D.教育内容 E.评价标准 33.德育过程的矛盾包括()。P154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德育与智育的矛盾

C.德育与教学过程的矛盾 D.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E.受教育者自身思想品德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34.道德两难问题的素材一般来源是()。P165 A.法律和道德的两难问题 B.虚构的道德两难问题

C.以学科内容为基础的道德两难问题 D.真实的或实际发生的道德两难问题 E.道德与行为之间的两难问题

35.关于综合课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是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相邻学科的知识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 B.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

C.是基于各门学科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 D.它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 E.可以取代学科课程

36.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提供了平台。A.民主化 B.自主化 C.个性化 D.智能化 E.现代化 37.初中阶段德育内容包括()。

A.爱国主义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 C.思想教育 D.理想教育 E.以上都不对

38.对社会模仿模式理解正确的选项有()。P169 A.由美国的班杜拉创立

B.吸取了认知发展的某些观点,并与行为主义的合理内核相结合 C.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 D.理论拼凑痕迹明显 E.在文化环境与人的道德发展相互作用方面有重要成果 39.《教育学》中把教育分成哪些部分()。P19 A.总论 B.教学论 C.德育论 D.学校管理论 E.方法论

三、判断题

40.道家的主张是兼爱。P12 41.把人分为哲学家、军人、劳动者三种集团或三个等级的代表人物是柏拉图。P13 42.人的生理成熟以具有生殖能力为标志。P50 43.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环境。P48 44.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P33 45.盲人的触觉和听觉一般非常灵敏,这说明了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P47 46.科学分类的基础首先是外分法。P145 47.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P119 48.课的类型的划分依据教学内容。P132 49.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多采用道尔顿制。P138

四、情景案例题

一位大学生在反思自己的小学生活时,这样说道:当我拿到大学通知书时,我猛然觉得这10多年的苦读换来的除了一张通知书外,似乎什么都没有----没有多少好朋友,没有很好的兴趣和爱好。除了无奈的“喜欢”数理化英语等高考的课程外,简直没有其他的爱好了。

50.材料中反映了我国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什么问题()A.忽视了教学过程知、情、意的统一

B.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 C.过分强调教学过程是理性知识的传递过程 D.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

5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遵循那些教学原则()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

D.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江西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冬季考试《教育学》模拟题

(二)一、单项选择

1.()的教育目的论者主张,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教育无论是对公众、集体还是社会都不承担责任。

A.自然主义 B.自由主义 C.存在主义 D.社会本位论 2.()主张回归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P12 A 儒家 B墨家 C.道家 D 学记 3.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P15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裴斯泰洛济 4.下列不属于自然主义教育论者的是()。

A.卢梭 B.康德 C.洪堡 D.福禄贝尔

5.柏拉图把人分为哲学家、劳动者和()三种集团。P13 A.奴隶 B.军人 C.武士 D.将军 6.“四有、两爱、两精神”是在()中提出的。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7.()杜威出版了《民本主义与教育》。P17 A.英国 B.法国 C.瑞士 D.美国

8.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在()社会。A.资本主义 B.社会主义 C.空想主义 D.共产主义 9.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是()。

A.就是不合理的劳动分工 B.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化 C.社会生产力水平D.科技水平不均衡性 10.下列属于社会本位论者是()。

A.艾伦.凯 B.涂尔干 C.沛.西能 D.哈耶克

11.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A.德育 B.智育 C.美育 D.劳动技术教育 12.教师道德的核心是()。

A.热爱教育工作 B.热爱学生 C.专业素养 D.心理素养

13.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是对()的定义。

A.教育能力 B.教育素养 C.研究能力 D.教育理念 14.以“教育的终身化”为特征的是在()。P10 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 C.近代 D.现代 15.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P19 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柏拉图 16.下列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的是()。

A.赫尔巴特 凯洛夫 B.赫尔巴特 卢梭 C.卢梭 杜威 D.凯洛夫 杜威

17.()是教师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A.热爱教育工作 B.热爱学生 C.自身修养 D.扎实的专业素质

18.教师的()是树立教师威信的基础,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效,也是体现教师劳动价值的重要保证。

A.道德修养 B.知识渊博 C.良好形象 D.素养 19.教材的主体部分是()。P100 A.讲授提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 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考书

20.学生的学习特点受()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P10 A.基础因素 B.智能 C.思维 D.能力因素

二、多项选择

21.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用国家统一课程设置,全国中小学基本上沿用(),缺乏灵活性、多样性和弹性。P72 A.一个教学计划 B.一套讲义 C.一套教学大纲 D.一套教材 E.一套培养目标

22.教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频繁涉及到的一个概念,关于教师表述正确的是()。P78 A.教师是教育者,教育专业不是专门职业 B.教育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C.教师职业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性 D.要以教师为中心

E.“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体现了教师示范者的角色 23.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可以分为()。

A.近期目标 B.中期目标 C.远期目标 D.现实目标 E.理想目标

24.环境-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主要代表人物有()。

A.格赛尔 B.华生 C.杜威 D.班杜拉 E.克里克 25.德育过程的规律主要包括()。P154 A.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B.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C.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D.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E.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规律

26.围绕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包括()。P170 A.人类学习必须有个体品德参与才能完成

B.道德判断取决于社会学习而没有固定发展阶段 C.道德教育应从人的人格形成出发 D.榜样对品德的作用

E.提出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论

27.班级的规章制度主要有哪些部分组成()。P175 A.学生守则 B.体育锻炼标准 C.学校奖惩制度 D.班级考勤制度 E.班级值日生制度 28.教师的心理素养主要体现在()。

A.道德因素 B.思想因素 C.非智力因素 D.智力因素 E.情感因素

29.学校课程又称校本课程,通常以()的形式出现。A.专业课 B.主修课 C.特色课 D.选修课 E.以上都不是

30.普通中学在智育方面的要求包括()。P68 A.系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B.培养高深情操与文明素养

C.掌握学习方面的相关技能、技巧 D.发展学生的智力

E.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识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3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特别表现在()。P9 A.公立教育崛起 B.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C.教育的世俗化 D.教育的终身化 E.重视教育立法

32.20世纪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P10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3.下列表述体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的有()。P44 A.人具有认识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 B.人有认识和改造自己的能力

C.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人具有规划自己未来的能力

D.是我们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心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要求 E.人有改造他人的能力

34.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

A.组织能力 B.人际关系 C.基本技能 D.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E.生存之道

35.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P138 A.个别教学制 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 E.设计教学法

36.下列关于练习法的基本要求的论述,正确的是()。P129 A.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 B.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C.精选练习材料

D.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 E.严格要求

37.个人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教育目的只能是社会目的的观点是“社会功能学派”的教育社会本位目的观,下列哪些人物代表这一派别?()P16 A.裴斯泰洛齐 B.凯兴斯坦纳 C.涂尔干 D.卢梭 E.诺笃尔普

38.存在主义者信奉的教育目的观主要有()。

A.教育应使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生活方式 B.教育应向学生展示其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帮助学生扩大选择的范围,通过选择,决断和行动来塑造自己

C.教育要督促学生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学会独立地承担责任

D.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情,教育无须对公众、集体和社会承担什么责任 E.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社会化

39.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教育史上最典型的是()。A,总结教育论 B.实质教育论 C.形式教育论 D.概括教育论 E.目的教育论

三、判断题

40.《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奠定了该形式的理论基础。P139 4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P88 4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道德素质教育。P150 43.老师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最主要的依据之一。P95 44.德育模式中的社会模仿模式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P169 45.班集体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和良好个性发展。P179 46.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性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P53 47.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48.温家宝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P70 49.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重点的教育。P70

四、情景案例题

2004年《中国教师》杂志对儿童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833名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中,有4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童年不快乐。主要表现是:受考试折磨、没有自由、压抑、紧张、忙碌。期中考试时学生认为童年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年龄越高越觉得自己的童年不快乐。

一位每逢考试就会犯“间歇性精神错乱“的学生,高考后却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了。后来是他给中学班主任的信揭了谜。原来,为了逃避每月一次的考试排名和在排名中总位居30多名时所遭受到的同学鄙夷目光、父母的数落和自己的失望,他精心设计了骗局,瞒过老师、同学和父母。为了避免他再次“犯病”,学校允许他仅把考卷作为作业来完成,也不参加成绩排名。父母不再苛求他的成绩,转而开始担心他会因学习而熬坏身体。父母丢掉了过重的幻想和期望后,生活也开始变得轻松。自己也没有了来自家庭和排名的压力,心情变得舒展、学习也感到了轻松,学习效果也变得更好。

50.从调查数据看和对案例的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从调查数据以及上面的案例分析,我们的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B.当前教育就是以发展人的单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 C.当前教育以帮助学生通过各种选拔考试为根本目的。

D.这体现的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因其把单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作为学校的唯一追求而成为片面教育。

51.应试教育是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最大绊脚石,我们应该应该一素质教育为导向,关于素质教育的内涵有那些()A.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B.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C.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D.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江西省2010年教师资格证冬季考试《教育学》模拟题

(三)一、单项选择

1.教学和教育是()的关系。

A.普遍与特殊 B.个别和一般 C.整体与部分 D.部分与整体

2.“复归”人的自认本性属于()的主张。P12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3.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P17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4.把教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P17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5.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P22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 6.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经过事物本身来教学,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P122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7.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P137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8.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P133 A.组织教学 B.讲授新教材 C.巩固新教材 D.检查复习

9.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的实质是()。

A.主客体的矛盾 B.教与学的矛盾

C.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 D.客观存在与意识的矛盾

10.教师采用各种实物、标本、实验、参观等形式进行教学,符合()。A.实物 B.模象 C.语言 D.图像

11.在德育中,要注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贯彻了哪条原则?()。P158 A.正面教育原则 B.集体教育原则 C.知行统一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2.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P147 A.思想德育 B.政治思想 C.思想品德 D.政治品德

13.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P160 A.榜样法 B.说服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14.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P161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15.掌握启发性原则教学的首要问题是()。A.发扬教学民主 B.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C.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D.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6.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人物是()。

A.洛克 裴斯泰洛奇 B.洛克 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 斯宾塞 D.洛克 斯宾塞 17.教学原则是依据()指定的。

A.教学内容 B.国家宪法和法律 C.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D.教学目的 18.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P184 A.交往 B.学习C.课堂 D.课外活动

19.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另外一种是()的领导方式。P184 A.“学生中心” B“教师中心” C.“德育中心”D.“集体中心” 20.实质教育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A.培养思想品德 B.传授知识 C.发展智力 D.发展个性

二、多项选择

21.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普通中学在德育方面的要求包括()。P68 A.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B.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 C.建立民主法制意识

D.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

E.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

22.教师应具备先进的教育理念,具体要做到()P82 A.热爱学生 B.需要掌握对话艺术 C.愿终生从事教育工作 D.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E.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23.下列学科从属于教育科学体系的是()。

A.教育哲学 B.教学论 C.教育科研方法 D.学校管理学 E.外国教育史 24.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是()。

A.道统性 B.教育水平低 C.教育没有阶级性 D.专制性 E.象征性

25.50年代以前,苏联主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及论著有()。A.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 B.凯洛夫《教育学》

C.克鲁普斯卡姬《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D.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 E.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26.教育实验共同具备的基本特征是()。

A.有变革 B.可重复操作 C.有理论假说 D.有控制 E.全面科学

27.与实验法相比,调查法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大的()。

A.计划性 B.实用性 C.客观性 D.科学性 E.广泛性

28.文献法就是对需要的文献进行查阅、分析、整理,从而筛选出有助于研究进行的文献的科研方法,下列属于文献的是()。

A.会议记录 B.期刊 C.录音 D.评述 E.文摘 29 对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的论述正确的是()。P176 A.由于受到分数压力和教师权威的制约,班主任对班级实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专断型

B.长期以来,班主任一直在从事着程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工作室高强度的 C.学校把分数作为衡量教师工作业绩的主要尺度,教师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成就的主要指标

D.让学生听从老师,以维护教师的权威不受损害

E.教师权威无疑是使学生服从教师指挥,从而控制学生干扰行为的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

30.选答型试题可以分为()。P136 A.简答式试题 B.陈述式试题 C.是非题 D.多项选择题 E.组配式试题 31.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E.自然形态的教育

32.下列教育思想中属于赫尔巴特提出的有()。A.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论 B.实科教育思想 C.教育性教学 D.自然主义教育 E.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33.教师培养与树立良好的班风的方法是()。P182 A.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 B.树立榜样 C.严格要求 D.反复实践 E.开展班会

34.中国近代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有()。

A.陶行知 B.徐特立 C.蔡元培 D.杨贤江 E.朱熹 3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的著名教育家及论著有()。

A.布鲁纳的《教育过程》 B.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E.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36.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A.交往领域 B.动作技能领域 C.认知领域 D.情感领域 E.思维领域

37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是()。

A.有变革 B.有被试 C.有理论假说 D.可重复操作 E.有控制.38.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

A.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E.教育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39.按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区分出()。14 A.内容型 B.形式型 C.课程型 D.方法型 E.综合型

三、判断题

40.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P10 4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促进作用。P31 42.遗传素质决定人的发展。P49 43.班级的平行管理是实施对班级集体与个别学生双管齐下、互相渗透的管理。P175 44.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毫无积极意义。

45.对于任何国家来说,教育目的都是一样的,不受任何限制。

46.国家课程是有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级教育机关

47.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P142 48.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起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终点。P104 49.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结构的变化。P27

四、情景案例题

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的探究,难度很大。椐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有那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这种学习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50.对于新课程改革者遇到这个问题,应该如何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使所有学生在教改中收益,以下评述正确有()

A.对于新课程改革遇到这个问题,应该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B.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 C.要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D.要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 51.原有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有()

A.课程类型单一 B.科目比例失调

C.音体美等副科课时量很大 D.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受到高度重视模拟题一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B,对哲学的本体论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古代哲学家是柏拉图。2.B,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所占的比例。3.A,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

4.B,该句为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荀子所说,应为外铄论观点。5.C,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推动人本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6.C,个性教育是教育的思想,也是教育的本质和真谛。7.D,人的机体成熟程度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8.B,发展学生不同特殊能力的课程是拓展型课程 9.C,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节。

10.D,供答型试题可分为简答式试题和陈述式试题。11.D,题干内容是年龄特征的定义。

12.A,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13.B,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

14.B,道德品质是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形成的。15.B,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

16.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17.A,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18.B,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来的。19.C,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是国家的。

20.C,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作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

二、多项选择:

21.BCDE,1934年,泰勒出版了《成绩测验的编制》一书,从而确立其“评价原理”。1949年,泰勒又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由此确立起其“课程基本原理”。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基本原理”统称为“泰勒原理”。其基本问题包括学校应当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22.ABCD,详见P105。

23.BC,这段话主要说明德育途径和德育功能的作用。24.ABC,课程评价的模式主要有三种: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和CIPP评价模式。25.ABCD,教学的意义主要有几方面: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主要是手段,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教学是构成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教学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26.BC,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AE体现了巩固性原则。27.ABC,有助于实现师生之间良好关系与有助于搞好校际之间的关系为干扰项。28.ABC,柏拉图认为灵魂是人的本质,他把灵魂分为三部分智慧、意志、情感。29.ABC,运用锻炼法要注意坚持严格要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注意检查和坚持。30.ABCE,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在进行宏观设计时应当解决基本理念问题,包括课程的价值,课程的根本目的,课程的主要任务和课程的基本结构。

31.ABCDE,均属于对学生的表述。32.ABCDE,见教材中对教育多元化的介绍。

33.ADE,德育过程的矛盾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各部分之间和各要素、各部分各方面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34.BCD,虚拟的道德两难问题与道德与行为之间的两难问题为干扰项。35.ABCD,综合课程是针对学科课程而言的,强调学科之间的关系与 统一性,是由各门课程内在联系编制而成的课程。

36.ABC,信息技术主要促进了教育的个性化、学生的自主化和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37.ABCD,初中阶段德育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教育、理想教育。

38.ABCDE,均属于对社会模仿模式理解。

39.ABCD,教育学被分成总论、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论。

三、判断题:

40.错,见大纲中对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的论述,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本性。

41.对,柏拉图根据理性、意志、情感在德行中占主导地位的不同将人类分为三等。

42.对,成熟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成熟,生理成熟表现的是具有生殖能力 43.错,遗传物质提供了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

44.对,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45.对,这是人的身心发展互补性的例子。46.错,科学分类的基础首先是对分法。

47.对,理解教材上的新知识才是真正领会了知识。

48.错,上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同,课的类型就不同,如新授课和巩固课等。49.错,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采用个别教学制是主体。

四、情景案例题: 50.ABCD 51.ABCD 参见教材P115 模拟题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C,题干中的观点为个人本位论的存在主义的教育目的论者的主张。2.C,道家主张回归自然的教育史最好的教育。

3.A,见对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介绍,他的《大教学论》一般被认为是教育学形成规范学科的开始。

4.C,德国的洪堡是自由主义教育目的论者。

5.B,柏拉图根据理性、意志、情感在德行中占主导地位的不同将人分为三等。6.B,见《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叙述。7.D,美国杜威出版了《民本主义与教育》。

8.D,马克思主义认为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在共产主义社会。9.A,旧时不合理的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10.B,法国教育社会学家涂尔干是社会本位论中社会学派的教育目的论代表。11.A,德育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12.B,热爱学生是教师应尽的职责,也是教师道德的核心。13.D,题目中是对教育理念这一概念作的阐述。14.D,以“教育的终身化”为特征的是现代。15.A,凯洛夫主编了《教育学》。

16.A,赫尔巴特和凯洛夫是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卢梭和杜威是学生中心论的代表人物。17.A,热爱教育工作是教师道德素养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18.D,教师的整体素养是树立教师威信的基础,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效,也是体现教师劳动价值的重要保证。

19.C,教材的主体部分是教科书和讲义。

20.A,学生的学习特点受基础因素和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二、多项选择:

21.ACD,基本上沿用一个教学计划、一套教学大纲与一套教材。22.BC,见全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与特点的中介绍。

23.ABC,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可以分为近期的、中期的和远期的。24.BD,华生和班杜拉强调环境和学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5.ABCD,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规律不属于德育过程规律。26.ABCDE,均属于社会学习论的道德教育。

27.ABCDE,见教材中对班级的规章制度的介绍。

28.CD,教师的心理素养主要体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上。29.CD,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和特色课的形式出现。30.ACDE,培养高深情操与文明素养为干扰项。31.ABCE,教育的终身化为干扰项。32.ABCDE,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特点是: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育的民主化。

33.ABCD,人有改造他人的能力不属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的表述。34.CD,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5.ABCDE,教学组织形式是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36.ABCDE,均属于练习法的基本要求的表述。

37.BCE,卢梭、裴斯泰洛齐是个人本位的代表人物

38.ABCD,存在主义的教育目的论者认为,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教育无论是对公众、集体还是社会都不承担责任。

39.BC,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问题,教育史上最典型的事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三、判断题: 40.对,《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奠定了该形式的理论基础。

41.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是我国课程的具体表现。42.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属于政治素质教育。

43.错,学科专家的建议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故是课程目标最主要的依据之一。44.对,德育模式中的社会模仿模式强调观察学习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45.对,班集体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和良好个性发展。

46.对,个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性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47.对。48.错,江泽民指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49.错,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四、情景案例题: 50.ABCD 51.ABCD 参见教材P67-70素质教育的内涵 模拟题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D,教育包括教学,教学只是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教学与教育史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C,教材中对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的论述,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3.B,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普通教育学》。4.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5.D,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6.C,教学中应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 去感知,所以题干体现了直观性原则

7.A,个别教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的状况相适应,因而最早出现。8.B,学习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9.C,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实际上是属于学生认识过程的矛盾。

10.A,实物直观包括实物、标本、实验、参观。11.D,贯彻了因材施教原则。

12.C,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一部分,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13.B,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14.C,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这种培养学生品德的方式叫锻炼法。

15.C,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16.C,赫尔巴特和斯宾塞是实质教育论的代表人物,裴斯泰洛齐和洛克式形势教育论的代表人物。

17.C,教学原则是依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制定的。18.A,学生只有通过交往才能认识同学,发展自己的人际关系。

19.D,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另外一种是“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20.B,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

二、多项选择:

21.ABCDE,均属于普通中学在德育方面的要求。22.ACDE,需要掌握对话艺术为干扰项。23.ABCDE均属于教育科学体系。

24.BC,教育水平低和教育没有阶级性是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25.ABC,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为干扰项。

26.ABCD,全面科学不属于教育实验共同具备的基本特征。

27.BE,实验法相比,调查法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大的实用性与广泛性。28.ABCDE,均属于文献。

29.ABCDE,均属于班级管理存在问题的正确论述。

30.CDE,教材P136简答式试题和陈述式试题式供答型试题的分类。31.ABCDE,均属于教育的基本形式。

32.AC,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论与教育性教学属于赫尔巴特提出的。33.ABCD,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教师应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树立。34.ABCD,朱熹为干扰项

35.AB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干扰项。36.BCD,布鲁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包括动作技能领域、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

37.ACDE,有被试为干扰项。38.BD,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与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属于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

39.ABDE,按教学策略的构成因素区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综合型。

三、判断题:

40.对,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41.错,对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动力作用。42.错,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43.对, 班级的平行管理是实施对班级集体与个别学生双管齐下、互相渗透的管理。

44.错,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45.错,教育目的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历史性,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46.对,国家课程是有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于中央级教育机关。

47.对,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提供学习内容是教学策略的核心内容。48.错,课程评价在整个课程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49.对,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结构的变化。

篇3:2010年江西省成人高考教育学试题

1.若集合A={1,2,3,4},B={x∈N||x|≤2},则A∩B=()

(A){1,2,3,4}

(B){-2,-1,0,1,2,3,4}

(C){1,2}

(D){2,3,4}

2.在复平面内,复数所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3.已知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a4=18-a5,则S8等于()

(A) 18 (B) 36 (C) 54 (D) 72

4.下列有关命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于命题p:∃x∈R,使得x2+x+1<0,则¬p为:∀x∈R,均有x2+x+1≥0

(B)命题“若x2-3x+2=0,则x=1”的逆否命题为“若x≠1,则x2-3x+2≠0”

(C)若p∧q为假命题,则p,q均为假命题

(D)“x>2”是“x2-3x+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5.某铁路客运部门规定甲、乙两地之间旅客托运行李的费用为:不超过50 kg按0.53元/kg收费,超过50 kg的部分按0.85元/kg收费,相应收费系统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则①处应填()

(A) y=0.85x

(B) y=50×0.53+(x-50)×0.85

(C) y=0.53x

(D) y=50×0.53+0.85x

6.已知|a|=6,|b|=3,a.b=-12,则向量a在向量b方向上的投影是()

(A)-4 (B) 4 (C)-2 (D) 2

7.甲乙两位同学在高三的5次月考中数学成绩统计如茎叶图所示,若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分别是x甲,x乙,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甲>x乙;乙比甲成绩稳定

(B) x甲>x乙;甲比乙成绩稳定

(C) x甲

(D) X甲

8.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a、b是两条不同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是()

(A)若a∥α,b∥α,则a∥b

(B)若a∥α,b∥β,a∥b,则α∥β

(C)若a⊥α,b⊥β,a⊥b,则α⊥β

(D)若a、b在平面α内的射影互相垂直,则a⊥b

9.函数y=的图象如图3,则()

10.已知正项等比数列{an}满足:a7=a6+2a5,若存在两项am,an使得,则的最小值为()

(A)(B)(C)(D)不存在

11.已知函数f(x)=2x-1,对于满足0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1)(2)(B)(1)(3)

(C)(2)(4)(D)(3)(4)

12.圆C的方程为(x-2)2+y2=4,圆M的方程为(x-2-5cosθ)2+(y-5sinθ)2=1(θ∈R),过圆M上任意一点P作圆C的两条切线PE、PF,切点分别为E、F,则的最小值是()

(A) 12 (B) 10 (C) 6 (D) 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计算=______.

14.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M,x2+y2≤1表示的平面区域为N,现随机向区域M内抛一粒豆子,则豆子落在区域N内的概率为______.

1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4所示:正视图中大三角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俯视图为正六边形,那么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

16.(1)由“若a,b,c∈R,则(ab)c=a(bc)”.类比可得“若a,b,c为三个向量,则(a·b)c=a(b·c)”;

(2)在数列{an}中,a1=0,an+1=2an+2,猜想an=2n-2;

(3)在平面内“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类比在空间中可得“四面体的任意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大于第四个面的面积”;

(4)已知(2-x)8=a0+a1x+a2x2+…+a8x8,则a1+a2+…+a8=256.

上述四个推理中,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过程.

17.(本小题满分12分)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

(1)求角A的大小;

(2)若a=1,求△ABC的周长l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2分)甲乙两运动员进行射击训练,已知他们击中目标的环数都稳定在7,8,9,10环,且每次射击成绩互不影响,射击环数的频率分布表如下:

若将频率视为概率,回答下列问题:

(1)求甲运动员击中10环的概率;

(2)求甲运动员在3次射击中至少有一次击中9环以上(含9环)的概率;

(3)若甲运动员射击2次,乙运动员射击1次,ξ表示这3次射击中击中9环以上(含9环)的次数,求ξ的分布列及Eξ.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5,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BC=1,BB1=2,AB⊥侧面BB1C1C.

(1)求直线C1B与底面ABC所成角的正切值;

(2)在棱CC1(不包括端点C,C1)上确定一点E的位置,使EA⊥EB,(要求说明理由);

(3)在(2)的条件下,若,求二面角A—EB1—A1的大小.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6,设抛物线C1:y2=4mx(m>0)的准线与x轴交于F1,焦点为F2.以F1,F2为焦点,离心率的椭圆C2与抛物线C1在x轴上方的交点为P,延长PF2交抛物线于点Q,M是抛物线C1上一动点,且M在P与Q之间运动.

(1)当m=1时,求椭圆C2的方程;

(2)当△PF1F2的边长恰好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时,求△MPQ面积的最大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a<0).

(1)若函数f(x)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求a的取值范围;

(2)若a且关于x的方程在[1,4]上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3)设各项为正的数列{bn}满足:a1=1,an+1=lnan+an+2,n∈N*,求证an≤2n-1.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记分.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7,圆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与弦C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P,E为⊙O上一点,AE=AC,DE交AB于点F,且AB=2BP=4.

(1)求线段PF的长度;

(2)若圆F与圆O内切,直线pT与圆F切于点T,求线段pT的长度.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极坐标系下,已知圆O:ρ=cosθ+sinθ和直线l:.

(1)求圆O和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

(2)当O∈(0,π)时,求直线l与圆O公共点的极坐标.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一5:不等式选讲

对于任意实数a(a≠0)和b,不等式|a+b|+|a-b|≥|a|(|x-1|+|x-2|)恒成立,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BDCBA CCAACC

二、填空题:

13.14.15.16.(2)(3)

三、解答题

17.(1)由得

又sinB=sin(A+C)=sinAcosC+cosAsinC,所以.

因为sinC≠0,所以

又因为0

(2)由正弦定理得

因为,所以

所以

所以

故△ABC的周长l的取值范围为(2,3].(2)另解:周长l=a+b+c=1+b+c.由(1)及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可得b2+c2=bc+1.

又由,

解得b+c≤2.

又b+c>a=1,所以l=a+b+c>2.

即△ABC的周长l的取值范围为(2,3].

18.解:x=45,y=0.35,z=32.

(1)设“甲运动员击中10环”为事件A,P(A)=0.35,所以甲运动员击中10环的概率为0.35.

(2)设甲运动员击中9环为事件A1,击中10环为事件A2,则甲运动员在一次射击中击中9环以上(含9环)的概率

所以甲运动员在3次射击中至少有一次击中9环以上(含9环)的概率P=.1-[1-P(A1+A2)]3=1-0.23=0.992.

答:甲运动员在3次射击中至少有一次击中9环以上(含9环)的概率为0.992.

(3)ξ的可能取值是0,1,2,3.

所以ξ的分布列是

19.(1)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C1C⊥平面ABC,所以C1B在平面ABC内的射影为CB.所以∠C1BC为直线C1B与底面ABC所成角.

因为CC1=BB1=2,BC=1,

所以tan∠C1BC=2.

即直线C1B与底面ABC所成角的正切值为2

(2)当E为中点时,EA⊥EB1.

因为CE=EC1=1,BC=B1C1=1,

所以∠BEC二∠B1EC1=45°,

所以∠BEB1=90°,即B1E⊥BE.

又因为AB⊥平面BB1C1C,EB1 C平面BB1C1C,所以AB⊥EB1.

因为BE∩AB=B,所以EB,⊥平面ABE.

而EA⊂平面ABE,所以EA⊥EB1.

(3)取EB1的中点G,A1E的中点F,则FG∥A1B1,且.

因为A1B1⊥EB1,所以FG⊥EB1.

连结A1B,AB1,设A1B∩AB1=O,连结OF,OG,FG.则OG∥AE,且.

因为AE⊥EB1,所以OG⊥EB,,

所以∠OGF为二面角A—EB1—A1的平面角.

因为,,所以∠OGF=45°.

所以二面角A—EB1—A1的大小为45°.

另解:如图9,以B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0,0,0),C1(1,2,0),B,(0,2,0).

(1)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平面ABC的法向量,又0).设BC1与平面ABC所成角为θ,则

所以tanθ=2.

(2)设E(1,y,0),A(0,0,z),则

因为EA⊥EB1,所以.

得y=1,即E(1,1,0).所以E为CC1的中点.

(3)因为A(0,0,),则

设平面AEB1的法向量n=(x1,y1,z1),则所以

取.

因为所以

又BE⊥A1B1,所以BE⊥平面A1B1E.

所以平面A1B1E的法向量.

所以二面角A—EB1—A1的大小为45°.

20.(1)当m=1时,y2=4x,则F1(-1,0),F2(1,0).

设椭圆方程为(a>b>0),则

所以a=2,b2=3.

所以椭圆C2方程为

(2)因为c=m,,则

设椭圆方程为

由得

即(x+6m)(3x-2m)=0,得.代入抛物线方程得,即P(,).

因为△PF1F2的边长恰好是三个连续的自然数,所以m=3.

此时抛物线方程为y2=12x,P(2,),直线PQ方程为

联立

所以.代入抛物线方程得,即Q().所以

设M(,t)到直线PQ的距离为d,t∈(),则

即△MPQ面积的最大值为

21.

依题意f'(x)≥0在x>0时恒成立,即ax2+2x-1≤0在x>0时恒成立,则在x>0时恒成立,即

当x=1时,取最小值-1,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1].

设(x>0),则.列表:

所以

又g(4)=21n2-b-2.

因为方程g(x)=0在[1,4]上恰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

(3)设h(x)=lnx-x+1,x∈[1,+∞),则,

所以h(x)在[1,+∞)为减函数,且h(x)max=h(1)=0.

故当x≥1时,有lnx≤x-1.

因为a1=1,假设ak≥1(k∈N*),则

从而

所以a1).

即1+an≤2n,所以an≤2n-1.

22.(1)连结OC,OD,OE,由同弧对应的圆周角与圆心角之间的关系,结合题中条件弧长AE等于弧长AC,可得∠CDE=∠AOC.

又∠CDE=∠P+∠PFD,∠AOC=∠P+∠OCP,从而∠PFD=∠OCP.

故△PFD~△PCO,所以.

由割线定理知PC·PD=PA·PB=12,

(2)若圆F与圆O内切,设圆F的半径为r,因为OF=2-r=1,即r=1,所以OB是圆F的直径,且过点P.圆F的切线为PT,

则PT2=PB·PO=2×4=8,

即.

23.(1)圆O:ρ=cosθ+sinθ,

则ρ2=ρcosθ+ρsinθ,

圆O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x+y,

直线

即ρsinθ-ρcosθ=1,

则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x=1,

即x-y+1=0.

(2)由得

故直线l与圆O公共点的一个极坐标为

24.由题设可知恒成立,故|x-1|+|x-2|不大于的最小值.

因为|a+b|+|ab|≥|a+b+a-b|=2|a|,当且仅当(a+b)(a-b)≥0时取等号,所以的最小值等于2.

篇4:2010年江西省成人高考教育学试题

关键词:中考化学;试题分析;综合评价;教学启示

文章编号:1005-6629(2011)03-0047-02

中图分类号:G424.74

文献标识码:B

2010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题分值分配和试卷结构相对往年比较稳定。但从命题选材和考核的知识能力角度看却大有不同。

1试题结构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分为5道大题,30道小题,客观选择题与主观题分数比例为3:7,整卷以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为主,难度梯度较为明显,其试卷结构如表1所示。

整卷集中大部分分值考核化学基础理论、物质的性质和分类、常见的化学反应等内容,分别在填空与说明、实验与探究两类题型中出现,分值之和占总分60%,体现了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核。

2试题特点

2.1注重基础、把握重点

2.1.1利用信息材料考查基础知识

整套试卷的命题选材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从一些常识性情境(如世博会、环保、低碳等)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例:(第4题)“吸烟有害健康”,我国政府规定:从2011年5月1日起,公共室内禁止吸烟。烟草燃烧释放的有害物质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A尼古丁B一氧化碳C焦油D甲醛

这道简单选择题出得非常好,一方面从政策上宣传了我国的环保政策,让广大中学生了解吸烟的害处;另—方面,从基础知识考核了学生对CO气体的物理性质的掌握情况,而甲醛是现代环保材料的热点。象这样,把基础知识和信息材料结合的选择题有很多,如第2、3两个小题,就是结合了上海世博会,来考察金属的性质和环保的措施。

2.1.2从情景中考查基础知识的运用

现代教育改革的热点是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情景中主动学习和探究,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对基础知识的考核,渗透在情景中进行,也是今年中考化学的一大特色。

例:(第17题)“中国最美丽的乡村”——江西婺源,以“红、绿、黑、白”四大特色而闻名。

(1)“红”指红鲤鱼:食用红鲤鱼可以补充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__;

(2)“绿”指婺源绿茶:绿茶中含有儿茶素(C15H14O6·H2O),儿茶素是由______种元素构成;

(3)“黑”指龙尾砚:罗纹金星石(主要成分是FeS2)是制作龙尾砚的基材,FeS2中铁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4)“白”指江湾雪梨:种植雪梨需施适量氮肥。下列肥料中属于氮肥的是________。

AKClBCO(NH2)2CCa(H2PO4)2

这道题综合了生活中的营养素元素的质量比计算、常见元素种类和常见的肥料等知识,从知识层次上是简单题。而此题设置的情景却颇有典型性,设置的背景是本地的乡土特色,让知识贯穿于学生身边实际环境中得以运用。相类似的试题还有第19题的84消毒液、第21题的温室效应等。

2.1.3计算题中重点考核基础知识的运用

试卷降低了最后的计算题的难度,以考核常见的物质质量比例的计算为结尾,而填空和实验探究中贯穿了溶解度的计算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可谓是把握重点,稳中求活。

2.2灵活多变、突出能力的考查

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现象和说明问题是能力展示的关键,加强对应用能力的考查依然是2010年中考化学试题的特色。这类试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实验探究部分内容中,同时结合新情境展示新型考题,区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

例:(第24题)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

(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碰撞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质量

(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大”)。

这道题联系微观的角度考核学生观察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题不同以往的从图像来分析,而需要学生对比数据,区分哪些数据不变,哪些数据改变能影响速率,同时必须处理反应时间与速率的问题。此题结合了具体的情境,把分析处理数据、探索、创新能力(微观角度解释)的考核融为一体,做到了灵活多变,突出能力的考查。

3教学启示

3.1命题与时代同步要求走情境教学的主线

新的《考试标准》特别强调:“注重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着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与生产实践、科技发展、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之间紧密联系”。因此,加强情境教学是当代教育教学的主线不能动摇,学生只有从情境教学中多加训练,才能从容面对众多的材料信息新题型。

3.2命题对能力考查要求注重实验技能的把握

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也是推动个人能力发展的动力,而能力又反映并制约着知识的把握。增大主观能力测试题的比例,是2010年江西中考化学试题的典型特点。实验是引发学习兴趣、开展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好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教材规定的重点实验进行模拟,同时配合探究型实验,就能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3.3命题的思维拓展要求师生共进、团结合作

江西省2010年中考化学命题的特点及趋势告诫广大师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改变应试方针,逐步适应改革后的教育教学方针,落实三维目标的实施,保证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通过师生合作、团结共进、打造生动活泼的有效课堂。

作为新时代的化学教师,应非常清楚地认识时代的发展对考生提出更高更远的要求。只有迅速做出教学改革的调整,变被动为主动,师生共筑一条心,稳中求变,切实落实新课改,才能将化学教育推向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江西省2010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指导说明——化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0

[2]于世华.新课程三维目标一体化的落实[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19—21

[3]黄梅.中考化学探究性试题的解法探析[J].化学教学2008(2):69—71.

[4]何如涛.聚焦中考化学试题中的“专题化”命题设计[J].化学教学2008(3):60—63

篇5:2010年江西教师招聘试题

一、单选题

1、同一心理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这是指心理发展的()

A、阶段性B、顺序性

C、不平衡性D、差异性

2、具有单向思维与自我中心观念的儿童是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哪个阶段的儿童()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3、维果斯基将儿童借助别人的帮助和启发而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现有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

A、最近发展区B、个别差异

C、学习准备D、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4、开始注重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的个体,其自我意识的发展已处于()阶段。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客观自我5、某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出小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他这种行为属()

A、自我认识B、自我体验C、自我调控D、自信

6、当今青少年学生追星现象折射出了他们的()

A、现实自我B、投射自我C、理想自我D、心理自我7、学生在解题时,喜欢察言观色,且易受他人影响和干扰,其认知方式是()

A、沉思型B、场依存型

C、场独立型D、冲动型

8、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A、创新教育B、思想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D、科学文化教育

9、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共同缺陷是()

A、否认了心理因素B、否认了模仿的教育作用

C、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D、否认了本能的教育意义

10、某教师对喜欢打小报告的学生采取故意不理会的方式,这是一种()

A、正强化B、负强化

C、惩罚D、消退

11、根据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对学习的分类,学生的学习主要属于()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

C、意义学习D、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12、新课程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合作、教学对话等教学方式,其主要理论依据是()

A、联结学习论B、结构学习论

C、认知学习理论D、建构学习理

13、“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自觉积极性B、启发性C、巩固性D、因材施教

14、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

A 孔子 苏格拉底B 孔子 亚里斯多德

C 孟子 柏拉图D 朱熹 苏格拉底

15、“罗森塔尔效应”反映了()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

A 内容正确B 方法恰当C 目的明确D 情感深厚

16、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A 热爱学生B 为人师表

C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D 团结互助

17、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 复杂性 B 示范性 C 创造性 D 长期性

18.20世纪教育发展总目标中的“两基”是()

A.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实现素质教育

D.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

19、国家实行()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C.教育局公开招聘教师

D.岗前培训教师资格

2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之日起开始实施。

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C.1986年12月1日

D.1996年9月1日

二、填空题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体现的是(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2、反映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著作首先是记述孔子教育思想观点的《论语》。

3、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是我国战国晚期的《学记》。

4、维果茨基强调(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并借助(语言)实现的。

5、(教学支架)就是在儿童解决超过他们当前知识水平的问题时,老师给予的支持与帮助。

6、发现学习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 步骤进行的学习。

7、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8、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它是由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

来的。中国在(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开始采用班级授课。

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0、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三、判断题

1、教科书审查人员,可以参与教科书的编写工作。×

2、《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

3、学生学习的一切知识都应转化为程序性知识。×

4、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是指身心方面共同、平均的发展。×

5、德育过程是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所以德育过程即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6、因材施教的依据之一是遗传素质的差异。√

7、只要运用正面说服的教育方法,一切学生都能教育好,因此,反对纪律处分等强制性的方法。×

8、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

9、讲授法就是注入式教学。×

10、马戏团中的狗,在训兽员的精心培养教育下,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

11.程序教学能很好的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活性。×

12.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

13.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

14.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

15.皮亚杰认为认知本质上是一种建构过程,认知依赖于个体已有的知识和自我的组织。√

16.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

17.应用讲授法,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结。√

18.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可以称为天才。×

19.心理学将对自身认知活动有所意识的能力称为元认知。√

20.18个月大的儿童可以服从延迟满足的要求×

四、简答题

1、教师应具体哪些职业素养?

2、素质教育的本质、内容及其策略是什么?

3、简述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4、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5、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什么?

6、简述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五、论述题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六、案例分析题

1、某重点大学毕业生小李,在公开招聘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聘为某初中老师,刚上班时,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备课,努力把握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工作高度负责,教学效果好,在期末的评定中成绩优越,但随着工作的熟悉与社会交往的增多,便越来越不重视备课和对教学环节的把握,开始变得浮躁,他认为:“教师上课就那么回事,我备好一遍课可以用好多年!”

上学期学生评教,小李排名倒数。校长找其谈话,她还不以为然:“我重点大学毕业生,难道还教不了初中生?”之后,他把对校长和学生评教的不满都撒到学生身上,上课时对不专心听讲或成绩差的学生或挖苦讽刺或罚站,甚至赶出教室。

试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这位教师的行为。

1、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教师应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终身学习。

2、某初二(3)班的许多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因成绩不理想而情绪低落,教师里失去了往日的欢快和活泼。班主任为缓解这种气氛,带领学生去溜冰。学生一次次摔跤一次次又站起来,丝毫没有沮丧和气馁。班主任就借机告诉学生:“学会溜冰尚且需要经过无数次的摔跤才能成功,更何况复杂艰苦的学习呢?”于是学生们放下心理包袱,信心十足的又投入学习中。

结合教育学理论分析案例。

篇6:2010年江西省成人高考教育学试题

四年级一班:张琳涵“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咦?晨读不是读课文吗?怎么又背起《弟子规》来了?告诉你们吧!现在,我们学校组织全体师生诵读《弟子规》,每个星期还要展示呢!这不!同学们都用气功来了!光会背有啥用?老师还发了一张《弟子规》力行表,你的言行举止都要按《弟子规》上面的要求来,有意识的做好,使《弟子规》融入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来。

“别打了!有时你,刘宗昂!《弟子规》上怎么说的?对待同学要友善,不能打闹,知道吗?《弟子规》怎么学的?”嘿嘿!有了《弟子规》同学们就有了教育、劝导同学们的依据,同学们也进步了不少,课堂听讲认真了,也没有同学在教室里打闹了!对待老师,也尊敬了不少,我做什么事情也不敢大意了!在学校里,要按《弟子规》的要求做,在家里当然也少不了《弟子规》啰!老师让家长和孩子共同背诵、学习《弟子规》,如果孩子有什么在家里做的不好,家长可以给孩子指出来,如果家长做的什么地方让你不满意,你也可以让家长改正。“你看看!你这书东一本西一本的!我告诉你多少遍了„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你看完了书就把它放到书架上,别放的满床头都是!”是啊!我每次看完书都习惯性的放到床头上,唉!这毛病我得改改了,要不然,万一丢了,可就不好了!

上一篇:水电安装专项施工方案下一篇:宁波军转安置政策:军队转业转业干部进宁波市安置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