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规概论--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2024-05-22

教育法规概论--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共6篇)

篇1:教育法规概论--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教育法规概论

1. 教育政策是教育法规的基础、灵魂,而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体现,是政府实施教育政策的有力保证。

2. 我国教育法规的形式渊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宪法、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教育行政规章 3. 教育法律是教育法的最主要的渊源

;德国最早推行义务教育

4. 义务教育在一些国家又称“强迫教育”。

5. 义务教育法是近代教育立法以来最早出现的教育部门法

6. 1986年4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7. 最早的职业技术教育法是伴随着封建行会中的学徒制的没落而出现的有关产业工人教育的法律

8. 我国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9. 狭义的特殊教育主要包括盲、聋、哑教育和工读教育;广义的特殊教育,对身心超常和身心有缺陷少年儿童的教育。

10.1993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教育法律规范的分类:义务性规范(关键词“必须”、“应当”、“义务”、“禁止”、“不准”、“不得”)、授权性规范(关键词“可以”、“有权”、“不受······的自由”)。

12.教育法律关系有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三个要素组成。

13.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人和组织;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物、行为和精神财富。物可分为不动产和动产;精神财富包括智力、教案、教法、教具的发明。

14.学生的受教育权是最基本的教育权利。

15.根据《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学生享有以下权利:自主管理权;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权;招收学生权;教职工的聘任和奖惩权;设施和经费的管理、使用权;对教育教学活动非法干预的拒绝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如民事权利等。

16.教师教育权利的主要包括: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指导学生权;获取工资报酬权;民主管理权;参加进修权。17.案例分析:(1)学校的做法是错误的,违背了教育法规的要求;(2)他违反了相关的《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他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劳动报酬权》《财产权》《身体健康权》《生命健康权》《人格权》《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3)学校应该立刻停止这种错误的做法,并向学生进行必要的解释和道歉;(4)学校的相关责任人员应担负相应的行政(民事)法律责任;(5)作为学生要遵守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也要受到相应的批评和纪律处分。如果是意外死亡的:学生发生意外没有与老师有必要的直接的因果联系,不用负刑事法律责任,学校及其老师要负民事赔偿责任。

教师职业道德

1. 教师职业道德是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等因素构成。

2. 教师职业道德具有自身的特点:鲜明的继承性、强烈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严格的标准型

3. 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明显标志。

4. 教师职业道德产生萌芽时期:原始社会;形成的时期:奴隶社会

5. 孔丘要求教师在道德教育上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良好品德。

6. 唐朝时我国文化教育的鼎盛时期

7.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

为恶善的最高道德标准。

8.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

本原则。

9.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

心内容

10.忠诚于人民教师事业是集体主义原则在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中的具体体现。

11.自律是教师职业道德最有效的形式和最高境界,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以形成的决定性因素。12.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一般知识。

13.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注重礼仪,遵守公德;尊重家长,团结协作;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15.依法执教是判断教师行为是非善恶的最根本的道德标准。

16.依法执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政治方向,保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保证所培养人才的社会主义方向。

17.1997年8月,国家重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特意加进“廉洁从教”的师德规范。

18.教师注重礼仪的主要内容:个人礼仪、学校礼仪、交往礼仪和公共礼仪。

19.教师礼仪的特点:率先性、示范性、整体性、影响的深远性

20.教师的威信来自两个方面:管理学生的权利;自身的素质和言行。

21.教师劳动即是个体劳动,又是集体劳动。22.团结协作有利于增进教师职业人生的归属感和职业幸福感。

23.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也是教师必须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24.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教师职业道德高地的试金石。

2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严格要求与尊重相结合。26.教书育人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最终体现。

27.严谨治学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重要途径;严禁教学是责任感最直接的体现。

28.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积极倡导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并视之为从师立脚的前提。

29.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人民教师整个职业道德体系的显著特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历史社会对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

30.勇于创新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也是21世纪师德修养中应当涵盖的内容,是教师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31.教师网络道德修养:教师要正确享用网络的服务功能;恰当地运用网络技术;教师要正确地进行网络道德评价;教师要及时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责任。

32.环境道德规范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人与人)。

33.教师良心的特点:公正性、综合性、稳定性、内隐性、广泛性。

34.教师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35.职业道德案例分析:a.依法执教b.热爱学生c.尊重长辈d.睿意创新

(1)这一做法是错误的,说明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性。(2)某老师的做法违背了热爱学生这一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在教育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发展,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关注学生的成长,不要对学生进行惩罚。教师违背了依法执教这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尊重相关《教师法》、《教育法》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充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享有到教育的权利。尊重家长,教师要保持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3)作为教师要按照教师职业道德,作为学生要遵守校规校纪。

教学方法导论

1.传统课堂教学常用的方法分为四大类: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教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

2.教师的语言要做到:语言准、语言精、语言美、语言活

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

1.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烦死体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行为和心智活动方式。

2.教学的最高追求——教学艺术。

3.教学技能的特点:示范性、复杂性、发展性、发展性、操作性、整体性

4.微格教学的创始人德瓦特·爱伦

5.教学技能训练的常用方法:观察法、书面作业法、对镜练习法、录音训练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介入教学、教育教学训练、微格教育

6.根据参与备课的人数的多少,可以把备课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根据备课把握的内容,可以把备课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教案)。

7.备课的内容: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8.教材是一部分课程内容的物化形态,是学生借以获得课程经验的中介和手段。

9.说课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将教案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实践演戏。

10.说课就是教师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的教学研究活动。11.说课与备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说课与备课的形式不同

备课是教师个体独立进行的一种静态的教学研究行为;说课是教师集体共同开展的一种动态的教学研究活动。(2)说课与备课的内容不同

备课主要是教师解决怎样上好一节课的问题;而说课不仅要解决怎样上好一节课的问题,而且主要回答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和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3)说课与备课的对象不同(4)说课与备课的目的不同

12.说课的基本内容:(1)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的整合);(2)说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在该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3)说学生情况(教师应首先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分析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分析学生群体中学习基础不同);(4)说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探索法、趣味练习法);(5)说教学程序设计(新课的导入);(6)说练习的内容与方法

13听课的基本要求:要认真记录;要善于思考;听课后要及时总结交流评价。

篇2:教育法规概论--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1.教育法规: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为调整教育与经济、社会、政治的关系,调整教育内部各个环节的关系而制定和发布的教育法律(基本法律和法律)、法令、条例、规程、制度等规范文件的总称。

2.教育法规的特点:

1、是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

2、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要求

3、教育法规的内容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相适应的。

3.教育法规有其特定的调整对象,即调整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规有其独立的调整原则,即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遵循教育客观规律,坚持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坚持民主办学等原则;教育法规所调整的教育社会关系主体不是单一的,既有处于平等地位的,也有处于非平等地位的。

4.教育法规的作用:

1、指引

2、评价

3、教育

4、保障。5.教育法规的渊源:即由不同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的,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教育法规必须通过一定的国家机关制定为具体形式的法律规范才具有法律效力。

6.教育法规的形式渊源:即教育法律法规的表现形式,在法理学上,惯称教育“法律渊源”或教育法规“形式渊源”。

7.我国教育法规的形式渊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宪法由全国人大制定修改,国家根本大法。

(二)教育法律教育法律是教育法的最主要的渊源

1、教育基本法律——主要指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教育方面的母法。我国的教育基本法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共10章84条。

2、教育基本法以外的其他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三)教育行政法规

(四)教育行政规章

1、部门教育规章——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其效力低于宪法、教育法律和教育行政法规

2、地方政府教育规章——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即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教育规章,称地方政府教育规章。

(五)地方性教育法规——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专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8.教育法规体系的横向结构;义务教育法、职业技术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社会教育法、成人教育法、特殊教育法、教师法、教育经费法。9.教育法规体系的纵向结构:《宪法》中有关教育的规定、教育法律和其他法律中关于教育的规定、其他规定。10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 法定条件、行为准则、法律后果

11.教育法律规范的类别

(一)按照要求人们行为的性质,分为义务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

(二)按照法律规范表现的强制性程度,可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三)按照法律规范的法律后果,可分为制裁性规范和奖励性规范。

12.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教育法律关系的实际参与者,也就是在具体的教育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和组织。

13.法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是:有自己的名称、○1依法成立组织机构和场所○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3○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14.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指的是教育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与义务指向的对象或标的,即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客观化的表现形式。(物、行为、精神财富。物又可分为不动产和动产两大类。)

15.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教育法律关系的组成要素之一,指的是教育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依据法律规定而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16.权力和义务的关系(1)相互依存,不可互缺(2)权利人所享有的权利的实现历来于义务人对义务的承担(3)权利和义务的相互依存关系还表现在其主体双方之间不可能一方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任何义务,另一方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任何权利。(4)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从其主体的数量上来看不一定是对等的,即可能不是一对一的。

17.教育权利的分类:一是家长的教育权利。二是国家的教育权利。三是学校的教育权利。四是教师的教育权利。教育义务的分类: 一是国家的教育义务。二是社会的教育义务。三是学校的教育义务。四是教师的教育义务。五是学生的教育义务。

第二章 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

1.教育政策是政策主体对不同教育利益关系进行价值选择的过程。

2.教育政策的特点

1、目的性与可行性

2、稳定性与可变性

3、权威性与实用性

4、系统性与多功能性3.教育政策的功能 导向功能、协调功能、控制功能4.教育政策的主要表现形式

1、中央和地方各级党的领导机关制定的教育政策

2、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制定并发布的教育政策

3、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与政府联合发布的文件,共同做出的决议、决定

4、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党组发布的教育政策性文件

5、中央和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职能部门单独或联合发布的教育政策性文件

5.教育政策制定的过程

1、认定教育政策问题(1)通过社会调查发现教育政策问题(2)通过研究信息提出教育政策问题(3)通过预测分析提出教育政策问题

2、确定教育政策目标

3、拟定教育政策方案

4、选择教育政策方案

6.教育政策的制定机关

1、党的机关

2、国家权力机关

3、国家行政机关

7.教育政策实施的主要渠道: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

8.教育政策的实施途径;

1、通过党的报刊及其他宣传工具;

2、通过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在学校还包括教育工会、学生会;

3、通过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

4、通过各级给类学校的校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9.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着力增强执行者的政策意识,把政策偏差和政策失真现象控制在最低限度

2、创造性地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政策

3、各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应强化教育政策执行中的统筹协调

4、加强对教育政策执行中的督导检查

5、加强教育政策执行中的信息反馈和跟踪研究

10.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联系

(一)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都决定于上层教主,具有共同的目的(二)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规的依据,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和定型化。

(三)教育政策决定教育法规的性质,教育法规的内容体现教育政策。

(四)教育政策是实施教育法规的指导,教育法规是实现教育政策的保证

11.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区别

(一)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的制定主体不同

(二)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的执行方式不同

(三)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的规范效力不同

(四)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调整和适用的范围不同

(五)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不同

第三章 教育法规的制定与实施

1.我国教育立法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育法规很不健 全、很不完备,远未形成一个体系;

2、以制定和颁布的教育法规多属于行政系统制定的单项法规,而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颁布的教育法律很少;

3、已制定和颁布的教育法规多系对教育事业内部的要求,缺乏同经济、社会联系的内容,难以起到协调教育外部关系的作用。2.教育立法的程序

(一)法律议案的提出

(二)法律草案的审议

(三)法律的表决和通过

(四)法律的公布:由国家主席公布,制定者是人大。

3.教育立法的原则

(一)必须坚持子法从属于母法的原则

(二)必须反映法律规范的基本特征(指定教育法律必须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制定的教育法规必须就有坚定的原则性和适度的灵活性,制定的教育法规必须具有法律的规范性)

(三)必须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保持一致

(四)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五)必须借鉴外国教育立法的有益经验。

4.教育法规的效力

(一)时间效力:是指教育法规何时生效、何时失效、有无溯及既往的效力问题 教育法规的生效是指教育法规何时生效,方法有第一、从公布之日生效 第二预定未来某一时间生效 第三 先公布试行,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正式公布实施。教育法规的失效是指有效力的教育法规失去效力。教育法规的溯及力原则上不是有溯及力也就是既往不咎。

(二)地域效力

(三)人的效力(我国教育法规适用于全体中国公民及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5.教育执法的原则:

1、国家教育法规优先于地方教育法规的原则

2、总的教育法规优先于单项教育法规的原则

3、后定教育法规优先于先定教育法规的原则

4、特别教育法规优先于一般教育法规的原则。

6.教育执法的措施:

1、掌握教育法规的精神实质;

2、广泛宣传教育法规;

3、模范遵守教育法规;

4、检查指导教育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

7.教育守法的主体:

1、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所有政党、所有社会团体、所有企事业组织;

2、所有公民,即一切社会关系的参加者。

8.教育守法,这里的“法”泛指宪法、各部门法和组成各部门法的法律、条例、规定、规则、实施细则等,而不是狭义的法律。

9.教育守法的条件:

1、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增强全体公民的教育法律意识

2、健全教育法律体系,增强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效性

3、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切实维护教育法律法规的严肃性。

10.教育法实施的监督:

1、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2、国家行政机关的监督

3、国家司法机关的监督

4、社会力量的监督。

第四章 学校

1.学校的法律地位:是指学校作为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社会组织和机构,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力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学校具备法人的条件,依法取得法人资格。

2.我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

3.学校取得法人条件的资格:

1、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或者场所;

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5、在设立审批或等级注册时经主管部门确认。

4.独立设置的学校一般具有法人资格,学校的法律地位就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的教育教学机构。

5.学校法人地位的确立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参与各种民事活动

2、可以独立经营学校的资源并获得更多的资源,使学校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

3、可以使学校以法人的身份承担因自己的行为所引起的一切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乃至刑事责任等。

6.学校法律地位的特点:办学自主性、财产独立性、机构公益性。(学校法人的三大特征)

7.财产独立性:

1、学校资产和举办者、捐赠者的财产相分离

2、学校不承担债权和债务方面的连带责任

3、学校财产的独立性受法律保护。

8.我国对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设立、变更和终止的管理,根据机构性质的不同,分别实行登记注册制度(幼儿园)和审批制度(正规学校)。

9.学校集其他教育机构设立的条件:

1、组织机构和章程

2、教师

3、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

4、办学资金和经费来源。

10.学校的权力:

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3、招收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

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

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处分

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费用

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活动的非法干涉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力。

11.学校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教育教学方面的义务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对学生及其家长的义务

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依法接受监督。

12.公办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

1、校长负责制

2、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3民办学校的内部领导体制:

1、校长负责制

2、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14.学校规章制度的意义;

1、是学校落实依法治校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实现依法治校的前提;

2、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一环;

3、是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得基础工程;

4、是学校保持发展特色,实现稳定、持续发展的保证。

15.学校规章制度的作用:

1、明确与规范作用

2、约束与激励作用

3、平衡、协调与稳定作用。

16.学校规章制度的体系结构:制度系统、制度观念系统、制度执行系统、制度教育系统。(制度系统是学校制定的有关学校管理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是学校规章制度系统的核心系统。)

17.学校规章制度建设的要求:整体性原则、重点突出原则、适量适度原则。

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基本形式和制度——教代会。18.教代会的职权:

1、审议建议权

2、审议通过权

3、审议决定权

4、对校长等学校领导干部的评议监督权。教代会的代表以教研组和行政组为单位由教职工直接选举产生,凡本校享有公民权的正式教职工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代表名额按百分之三十左右产生。教代会应有学校各方面代表,其中教师代表不少于代表总数的70%,要保证有一定比例的女教职工代表。

在一般情况下,教代会每三年一届,每学期召开一次。遇有重大事项,应三分之一以上代表的要求,可以召开临时会议。

教代会代表要超过三分之二,表决、选举要过二分之一代表同意方为有效。

19.校务公开就是学校将本校工作的重点、难点、教职工群众和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等方面的内容,从政策上、过程上、结果上向教职工、学生和社会公开的一种制度。

20.校务公开的内容:本校工作的重点、难点、教职工群众和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做到政策、过程、结果公开。

第五章 教师

1.教师须要符合的要求:

1、达到符合规定的学历;

2、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3、符合与其职业相称的其他规定(语言表达能力、普通话水平、身体健康状况)。2.教师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

3.教师的社会地位:是由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文化地位等多种因素构成的总体性范畴。

4.教师的法律地位是其社会地位的体现和保障,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大多通过立法或地方立法来确认和保护教师的法律地位。

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6.从哪些角度看教师的法律地位:

1、从教师的专业性看教师的法律地位(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教师工作室一种专门的职业,只有经过严格培养和专门训练的人才能胜任,教师职业具有不可替代性);

2、从《教师法》对教师身份的定位看(教育教学、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

3、从教师与教育行政机关的关系看(教师与教育行政机关之间是行政管理者与行政相对人之间的教育行政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地位是不对等的);4从教师与学校的关系看(教师与学校的关系主要变现为任命制、聘任制等形式);从教师特定的权利和义务看。

7.教师的基本权利:1.教育教学权(教育教学权是指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这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而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权利。);2.科学研究权;3.管理学生权;4.获取报酬权;5.民主管理权;6.进修培训权;

8.教师的基本义务: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9.教师资格条件:

1、必须是中国公民

2、必须热爱教育事业

3、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必须具有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5、必须具有教育教学能力。

10.教师资格认定的程序:.提出申请、受理、颁发证书。11教师资格的禁止取得、丧失和撤销:1.教师资格的禁止取得—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人员,不得取得教师资格。2.教师资格的丧失—对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从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日起,自动丧失教师资格,今后也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3.教师资格的撤销—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撤销—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

12.教师资格制度的意义:

1、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地位

3、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4、有利于教师任用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13.《教师法》第17条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地位平等的原则,由学校和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14.教师聘任制的特征:

1、是聘方和受聘方双方之间的法律行为,通过聘任确定教师与学校之间的法律关系;

2、聘任双方平等自愿;

3、聘任双方都有明确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15.教师聘任制度的形式:招聘、续聘、辞聘、解聘。16《教师法》第22条: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教师考核的机构主体是教师所工作和服务的学校。

17.教师考核的内容: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德、能、勤、绩)

18教师考核应遵循的原则:客观、公正、准确,充分听取教师本人、其他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

19.教师法律责任的含义:

1、当教师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侵害者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2、当教师未能履行应尽的职责是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3、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教师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教师违反教育法规的法律责任: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应负法律责任

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应负法律责任

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的,应负法律责任。

第六章 受教育者

1.受教育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人权,成为各国教育立法的基本出发点。

2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力:

1、享有参加教育活动并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

2、享有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3、享有公正评价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权利

4、享有申诉权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3.高等学校的学生所专有的权利:

1、结社和文体活动权

2、社会实践权。

4.学生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5.高等学校学生的特定义务:

1、学业水平的义务

2、思想道德水平的义务

3、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的义务

4、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义务。

6.学生的违法行为,按性质和情节轻重分三类:刑事违法、民事违法、行政违法。

7.受教育者权利的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对特殊学生群体的保护。

第七章 教育法律救济

1.教育法律救济是指教育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并造成损害时,通过裁决纠纷,纠正、制止或矫正侵权行为,使受害者的权利得以恢复,利益得到补救的法律制度。

2.教育法律救济的特点:以纠纷存在为基础;.以受损为前提;以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为根本目的。(法律救济的最根本的目的,在于补偿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为其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护,这是法律救济的基本功能)。3.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1).诉讼渠道(即司法救济渠道);(2).行政渠道(即行政救济渠道);(3).其他渠道(主要是本组织或机构内部或者民间渠道)。后两种渠道通称非诉讼渠道。4.从教育申诉的主体来看,是指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当事人。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公民如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等,都可以成为教育申诉的主体。从申诉的受理主体看,既包括人民法院,也包括党的纪检委、监察部门、权力机关以及上一级行政机关等。从申诉的目的看,旨在使当事人受到损害的合法权益得到补救。从教育申诉的类别看,可分以诉讼上的教育申诉和非诉讼上的教育申诉。

5.教师申诉制度的特征:一项法定申诉制度;一项专门性的权利

救济制度;是非诉讼性意义上的行政申诉制度。6教师申诉范围:(案例分析用)

(1).是教师认为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教师法》规定的合法权益的,可以提出申诉。(2).是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提出申诉。(3).是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的有关部门侵犯其《教师法》规定的合法权益,可以提出申诉。7.申诉参加人:教师申诉制度中的申诉参加人是指参加教师申诉和处理活动的申诉人、被申诉人和受理机关等。

8.学生申诉制度作为一种权利救济,其应具有如下特征:(1).法定性;(2).行政性;(3).准司法性;(4).准独立性;(5).非诉性。9.申诉的范围:(案例分析用)

一.是根据《教育法》第42条的有关规定将申诉范围定为两个:(1).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可提起申诉;(2).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可提起申诉。

二.是根据《普通高校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条的有关规定将申诉范围定为两个:(1).受教育权;(2).人身权和财产权。(学生除了对学校给予的“处分”可以申诉外,还可以对给学生的“处理”也可以提起申诉。《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又在第60条的有关规定中将学校校内申诉学生申诉的范围,在上述规定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一.是取消入学资格;二.是受到退学或者违纪处分。另外需要提及的是,《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并没有对教育行政部门的申诉范围作出相应规定,只是在第63条规定“学生对复查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

10.教育行政复议从其属性上看,属于非诉讼上的一种申诉救济途径,它具有如下五个基本特征:(1).教育行政复议是一种带有司法性质的特殊的行政行为;(2).教育行政复议是一种依申请的行政行为;(3).教育行政复议的对象只能是具体行政行为,而不能是抽象行政行为;(4).教育行政复议的申请人只能是教育行政管理相对人(包括老师、学生和其他公民、组织等),被申请人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教育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机关。(5)教育行政复议执行不适用调解的原则。11.教育行政复议的范围:

1、对教育行政处罚不服的;

2、对教育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

3、对教育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4、对教育行政机关因不作为违法的;

5、认为教育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12.教育行政复议的程序:(1).申请(申请人应以书面形式在60日内提出。);(2).受理(标志是立案。);(3).审理(中心阶段。受理之日起7日内将复议申请书副本发送被申请人,被申请人在收到复议申请书副本之日10日内,应向复议机关提交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有关材料或者证据以及答辩书。);(4).决定(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决定。复议决定有:维持决定;补正程序决定;撤销和变更决定;履行职责决定;赔偿决定。);(5).执行。

13.教育行政诉讼作为教育行政法律救济手段,具有如下四个特点:(1).主管恒定(2).诉讼专属(3).被告举证(4).不得调解

14.关于我国教育行政诉讼的具体受案范围:(1).对教育行政处罚不服的;(2).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教育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或执照,教育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不予答复的;(3).申请教育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教育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4).认为教育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5)认为教育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

15.教育行政诉讼的程序:起诉和受理、审理和判决、执行

16.教育行政赔偿的特征:(1).侵权主体为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2).侵权损害发生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3).侵权行为源于教育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违法行政;(4).教育行政赔偿主体是国家;(5).教育行政赔偿是一种法律责任。

17.教育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国家承担赔偿责任所应具备的前提条件。具体为:1损害事实(对人身权、财产权的损害);2侵权行为主体(是构成国家赔偿责任的必要条件之一,即国家只对一定范围的主体的侵权行为承担赔偿责任);3执行职务的行为违法;4因果关系(是侵权主体对损害承担法律责任的基础和前提)

篇3:教育法规概论--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1 改革背景下对教育学教学提出的新思考

教学目标突出实践导向。改革后新大纲突出专业导向、能力导向、实践导, 全国统考增加了教育实践能力测试, 考核申请者教学实践能力。要求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目标在重视理解学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同时, 突出为小学、幼儿园服务实践能力培养, 着重培养学生通过教育现象提出教育问题的教育思维能力, 运用教育学相关原理方法有效解决工作中问题的教育实践能力, 突出师范院校职业性, 为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与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岗位对接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着重代表性和全面性。新考试大纲重视知识的融合性, 要求在继承培养单位长期积累的教学资源的基础上, 借鉴优秀教师教育教材成果, 参考社会培训机构培训教材, 完善教学内容。授课内容选择从枯燥的理论知识向实例解释性知识转变, 教学内容设计更加贴近学生兴趣需要。

2 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含义。比较学者对案例教学的案例教学的概念可发现定义强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国外学者强调:"案例教学的方法就是教师们以教学案例为基础, 在课堂中帮助学习者达到特定学习目的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及技巧。"我国学者指出:"通过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的描述, 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笔者认为, 案例教学法是以静心设计的, 既有教学价值又有实践意义的, 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兴趣, 引发学生思考, 讨论, 探究的教学情景案例为载体, 通过教师有效引导, 帮助学习者到达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技巧。

案例教学特点。 (1) 教学目标实现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传统讲授教学侧重知识识记, 案例教学关注学生兴趣, 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实践能力的提高。能力以知识为基础, 知识通过实践转化为能力。案例教学提供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机会, 在教学过程体验到学习过程带来的成就感, 学生能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案例教学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突出了高师教学中的实践导向。 (2) 有助于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学习教育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用教育的思维解释教育现象问题, 发现教育规律, 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尤其是中小学一线教师教育过程学生中每天都能遇到新的问,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极为重要。教师讲学生听, 虽然有助于教学效率, 但同时也付出了打开学生思路, 从更多角度看问题, 解决问题的成本。案例教学通过提高教师精心的案例,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有效的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3) 教学过程重视双向交流。案例教学魅力在于其生成性。生产性则源于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双向交流。例如在讲解影响个体发展因素讲解过程中以往讲课是逐一讲解影响人个体发展的各个要素分别举例, 不仅教师任务量大, 学生兴致也不高。

3 案例教学实施过程

精心选择案例。案例选择要体现教学目标, 关注学生经历, 有实践意义, 符合学生年龄心理认识发展规律, 有一定的开发性。案例可以选取实例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编写。

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课前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设计好案例呈现形式, 预设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的主要问题, 并列举案例教学的主要争论观点, 对可能出现情况进行预测。提前将案例发给学生, 并指导学生为案例准备相应的资料。

案例教学实施阶段。实施过程中教师认真倾听, 合理引导, 及时评价, 注意培育自由、积极、碰撞、启迪的氛围, 发动同学广泛参与, 避免一方压倒性优势, 把握讨论主要方向, 抓住启发学生切入点。

教师点评总结阶段。对教学中的闪光点不足及时总结, 总结学习主要成果, 对学习成果呈现形式及质量提出明确要求, 并引导学生将学习活动向课下及未来工作中延伸。

案例教学有助于在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改革背景下提高高教育学教学质量, 但物极必反, 案例教学不应成为唯一的教学方法, 发挥多种教学方法优势, 扬长避短, 才是最优策略。

摘要:师范生参与教师资格证考试激发了师范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变教学模式的动力, 形成了以考促改的有效机制。在统一考取教师资格试点省份的不断增加背景下, 侧重知识忽视能力的公共教育学基础在培养人才标准实现、授课能力培养等方面已力不从心。为应对新挑战与要求, 在高师教育学基础授课过程中实施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考试改革,教育学,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篇4:教育法规概论--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差异  教师资格考试制度  资源配置  民族  学科

2011年,我国开始试行教师资格证国家统一考试制度(以下简称“国考”),并先后在10个省市区试点。改革试点对原有教师资格制度做了五个方面的政策调整[1]。这些改革举措对于提升我国师资素质、落实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无疑大有裨益,这也推动了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日趋完善。但是,我们在兴奋的同时,应该有一些冷思考:统一的背后是否忽略了一些多元差异的分析,如资源配置,民族和学科专业等方面的差异?而这些差异背后反映的是我国师资需求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因此,本文将对此作初步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一、差异视角下国考制度对我国师资的影响

1.教师教育资源配置差异加剧了城乡师资不均衡

教师教育资源配置的差异影响着教师资格证的含金量,在教师质量得到一定保障的前提下,基础教育中城乡师资质量的差异依然延续。由于历史和国家政策的原因,我国高校在客观上存在着发展层次之分:985、211、一般重点、省属重点、地方一般二本和专科院校,各处于不同的生态位。学校层次和专业级别不同,生源质量存在较大差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与层次相对应的育人质量。众所周知,我国的重点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城市,在录取分数线上也普遍高于一般院校。在此背景下我国当前的教师教育培养机构的育人质量相当不均衡,存在鲜明的层次差异性,培养出的新师资质量也就有层次差异。正是由于生源质量差异和培养机构的师资、设备等资源差异,即使实施了全国的统一教师资格准入标准,但同证不同质仍然存在。所以,来自于不同院校的新师资的实际含金量仍不一样。这可以通过当前一些用人机构招聘教师时非“211”不招的现象窥见一斑。诚然,这种资源配置差异带来的育人质量差异是难以消除的,也完全没必要消除,它反映了不同生态位高校发展层次的差异,反映了我国不同层次的社会需要。但这些同证不同质的新师资的就业去向却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其次,教师资格证通过率整体降低将影响我国的师资数量,加剧师资紧缺地区的师资荒。实施国考后,通过率显著降低,仅有27.5%。[2]这与以前70%以上的通过率形成较大反差,这也表明我国的教师供应将会在量和质上发生较大变化。但我国与教师资格证制度较完善的国家相比一个明显的区别是,我国尽管教师数量整体较充足,但分布非常不均衡,城市师资较丰富,农村师资数量严重不足。如果一个地区连教师数量都不能满足,何来提高质量?!

针对农村师资质量偏低的现实,国务院要求教育部于2007年起在部属六所师范院校开始实施“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要求其必须在农村学校任教至少2年。该政策一推出,这些免费的师范专业确实录取到了优质生源,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师资质量提高的希望。但一些学者调查研究却发现,“63%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希望前往城市任教,36%的人希望前往城镇地区任教,而希望前往农村地区的免费师范毕业生所占的比例很少”[3]。在当前的免费师范生双向就业选择中,出现了城乡岗位冷热不均现象,城区学校门庭若市,而乡村学校则门庭冷清。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们不得不思考:通过国考以期实现整个教师队伍质量提高的愿景是否能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否能因为教师质量的提高而有所实现?

2.民族差异影响民族地区师资结构

我国是多元民族国家,国家很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实施了倾斜政策。其中,就大学招生而言,对于少数民族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在高校招生制度中有相关的民族政策,如加分等。正是这一倾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数量严重不足问题,并且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行国考,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些现实问题:这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范生源有利吗?如果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源难以获得教师资格认证而导致教师比例太低,这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发展吗?

许多研究表明,当教师和学生具有相似的民族(种族)背景时,可以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少数民族教职工数所占比例极小,仅在成人高中、职业初中、普通小学和成人小学(包括扫盲班)这三类学校中所占比例超过10%,均低于少数民族学生所占相应学生总数比例。其中,高等教育的组成尤其不协调:接受各种形式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占学生总人数约32%,而少数民族中从事高等教育专任教师占总专任教师比例约12%。如果按照试点省份的国考通过率(27.5%)来计算,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源获得资格证的比例将会变得更少。原因有二:第一,由于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少数民族考生考上大学者比例偏低,研究生层次其占学生总数5.78%,普通本专科占学生总数的7.44%,皆低于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我国总人口比例8.49%。[4]先天的生源素质加上后天的地方一般二本院校的师资等条件所限,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不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

3.学科差异会影响特殊学科师资数量

当前中小学的学科课程类教师数量充足,但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落实,艺术类、体育类和书法类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城市尚且如此,更何况农村学校。以四川为例,“体育专职教师缺上万人,美术和音乐教师一共也缺上万人”[5]。在国考后,这些特别紧缺的师资数量将会更紧缺,可以从下面两点来看待这类学科差异与资格获得的关系。

首先,在省考制度下,这类生源的教师资格证的获得同非艺术体育相比,其通过率仍较低。在这些不足的师资专业类别中,音体美和书法专业皆属艺术招生范畴。在现有高考制度下,我国的艺体等专业的招生政策是单独录取,即艺术科考试和文化考试分开进行。这些专业考生的文化考试分数往往比同等高校层次的录取分要低许多,甚至相差一、两百分。以四川为例,该省2013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艺体类文考成绩本科控制分数线如下:美术类总分355分,音乐类总分240-290分,体育类总分330分。而同年的一批次文科录取线是567分,理科是562分;三批次本科录取线文科是477分,理科是460分;“专一”的文科443分、理科413分。这个录取线的分数差距是较大的,能充分反映出艺体专业生源与普通专业录取生源在文化素质上的差异。

其次,国考后对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和教育专业素养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但国考制度并没有针对这一特殊专业群体的生源单独进行文化科的笔试,或是降分通过。因此,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下这一群体肯定是弱势群体,可以想象这部分考生的文化基础素养会影响其资格证的通过率,合格艺体类新师资的供给就会明显减少。这进一步加剧艺术类师资的缺编现象,不利于国家提出的“体育、艺术2+1项目”落实,不利于素质教育落实;同时,也加剧了农村学校中这类师资数量的严重不足,使本已很薄弱的农村艺体教育变得更薄弱,不利于农村孩子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正视差异,完善国家教师资格证统一认证制度

1.建立国家统一标准和各省自定标准相结合的教师资格证管理模式

这反映了我国国情即各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距大的现实需要。国家建立统一的教师资格标准的主旨是为了提高整个教师质量,它是针对我国当前各省各自为阵、标准较低,考试要求过于简单,不能选拔出优异新师资等问题而提出来的。但我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地区差异较大,在不发达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都较落后。就教师的需求而言,一些发达地区可以做到非211院校毕业生不要,但在许多落后的地区则可能是一师难求。因此,在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比较完善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重视这种地区差异。如,美国要求所有公办教师要有教师资格证,但其标准是由各州教育委员会根据本州的情况制定本州的教师任用标准,因此各州的教师资格标准差异较大。由于师资数量不足以及教师社会地位不高等原因,迫使一些州不得不降低教师资格申请的标准。[6]在法国要获得中小学教师资格证,小学教师需参加由省级组织统考,中学教师则参加由国家统一组织的考试。

因此,结合国内实情和国外经验,笔者认为各个省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符合本省的教师资格证获得标准,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我国主要是中西部偏远的农村和山区师资数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需要。各省的教师资格证仅限于在入职时使用。遇到下面这两种情况则要求参加国家统一的教师资格考试:在晋升职称或职务时和跨省当教师时,即把国家教师资格证作为一种激励。但如果新师资获得了国家统一的资格考试,则全国通用,无需参加本省的教师资格考试。这种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地方一般师范院校的本地生源的通过率,能解决一些贫困落后地方所急需的师资数量问题,同时也能激励这些师资在就业后必须努力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素养,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国家资格考试目标和内容要体现我国的多元文化需要

首先,发展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当前存在的师资数量和质量不足问题。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自身的文化特色。在统一教师入职资格标准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个性特征,体现“民族教育文化公平原则”,[7]应使部分优秀的少数民族生源能有机会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以进一步发展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这才是教育公平在教师教育中的真正落实。可以从三方面落实:第一,借鉴我国现有高考制度中的民族倾斜政策,鼓励少数民族优秀生报考教师资格证,在统一要求下适当向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源倾斜。第二,对于民族师范生较集中的地区在考试形式上可以采用本民族语言进行考试,或是双语形式的考试。第三,在国考内容上应体现出我国的多元民族特征。

其次,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教育能力的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的迁移,不同的民族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学校中。因此,现代教育呼唤具有多元文化知识和跨文化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但这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的薄弱点,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中也没有明确提出这一时代要求,主要从教育学、心理学等技术领域提出了相关课程目标和课程设置,缺乏从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角度来理解和发展多元文化教育所需要的师资。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偏向于以城市教师作为培养标准,忽略不同民族地区、不同社会地位的家庭背景等的各种需求。因此,教师教育课程从目标设计、内容选择到实施与评价应该反映出这种多元发展的需要。这方面,美国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美国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NCATE)于1976年制定的教师教育机构认证标准中,就将“多样性”纳入其中,要求教师教育机构要将重视文化多元、反对种族主义等内容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中,明确要求教师教育机构在申请认证时要显示出相关证据,表明其培养方案中包括了多元文化教育的内容[8]。

3.应体现艺术体育类学科教师的特殊需求

当前的非统考实验省份的教师资格证考试对于艺术体育类这些学科并没做特殊要求,笔试课程及要求没做区分。在现有高考招生制度下艺术体育类师范生源在国考的通过率上应该相对较低。在试点省份的国家教师资格统一考试课程中,课程目标和内容的差异仅体现在层次要求的差异上,而对一些特殊专业,如音乐、体育和美术类等艺体类专业的教师资格考试忽视了其特殊性,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使广大农村学校有机会获得其本已非常缺乏的艺术类师资,笔者觉得应该把这类报考者的达标条件适当放宽,对于这些特殊专业予以适当照顾,如这类学生分数可以适当降低或单独出题统考。当然,随着国家艺术类招生考试的改革,如果以后这类专业的文化课程考试录取分数与普通专业等同,则当与其他专业一视同仁。

————————

参考文献

[1][2]张东,张以瑾.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扩大试点.中国教育报,2013-09-04-第1版.

[3] 岳奎等,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冲突及其规避——基于一项关于免费师范生就业意向调查的分析.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OL]http://www.gov.cn/test/2012-04/20/content_2118413.html.

[5] 曾乐等.艺体课程 为何校内冷清校外火.华西都市报,2012-08-17-第104版.

[6] 何逢春.试析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7] 陈.巴特尔等.我国少数民族教育公平的文化考量.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7).

[8] 王艳玲,苟顺明.美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实施策略与启示.教师教育研究,2012(5).

[作者:林群(1973-),女,四川简阳人,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周春艳(1976-),女,湖北孝感人,绵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

篇5:教育法规概论--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第一章 学生管理概论

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学校的各种组织和方式,有目的的对学生的各种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目的:育人。

1.学生管理的特点:学生管理的复杂性;学生管理的全面性;教育性;周期性;沟通性。2.学生管理的任务:制定合理的学生管理目标;监理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管理。

3.学生管理的内容:学生学籍管理;学生常规管理(分类:按管理的不同性质、内容,可分为品德常规管理、学习常规管理、教育活动常规管理、学籍常规的管理和生活常规的管理);学生的德育管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学校德育管理系统;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革学生的德育评价制度;充分发挥校外资源的影响作用);学生学习的管理。4.学生常规管理的内涵:中小学的常规管理是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具体实际,针对中小学生的行为常规而实施的管理。学生常规管理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的管理工作。根据常规管理的性质、内容,学生常规管理可以分为学生品德的常规管理、学生学习的常规管理、教学活动的常规管理、学生学籍的常规管理和学生生活的常规管理。

5.班级管理的目标:一个好的班集体的特征,在于它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共同的活动纲领。班级管理的领导者: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班干部:是班集体的组织核心,担负着整个班级的日常事务与领导工作,是组织、团结和凝聚全班同学的重要力量。

6.学校共青团管理的方法:用多种形式加强共青团管理;做好青年人才建设;大胆创新团队的管理工作。

7.问题学生:分为学习问题生、品行问题生、学习品性都有问题的学生。特点:自卑感强;逆反心理较强。形成原因:自身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影响;学校管理。

8.问题行为学生的管理:尊重、理解问题行为学生;帮助问题行为学生提高思想认识;与社会、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

9.新时期对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摆正学生管理工作的位置;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体制;建立学生管理团队;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第二章 班级管理工作与班主任工作 班级是学校里班和级的总称。它是一个有一定人数规模的学生集合体,是学校按照一定的教学任务和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的执行教育管理、教学职能的正式群体。班级管理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班级活动环境;班级教育与管理的内容;班级规范。1.班级管理的特点:目的的教育性;内容的广泛性;对象的不成熟性。2.班级管理目标的依据:基本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

3.班级管理目标制定的环节:分析现状;研究信息;把握理论;体察民心;确立目标。4.班级管理的内容:班级德育管理;班级学习管理;班级文体活动管理;班级常规管理。5.德育管理的方法:组织法;激励法;规章制度法。

6.班级管理的总结:是对计划的完成情况和整个计划实施过程的终结性评价。总结有全面总结、专题总结、学期总结、学年总结、阶段总结、班级总结和个人总结。7.班级管理的方法:是指在管理过程中,班主任为实现班级管理目标,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措施、方法、手段和技巧的总和。

8.了解学生的方法:观察法;书面材料分析法;谈话法;调查法。9.班级管理的其他方法:情感激励法;实践锻炼法;创新管理法。

10.班主任:班主任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班级的直接建设者、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

11.班主任工作概述: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是班主任的中心任务;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组织与开展班会活动是班主任重要的日常工作。

12.良好班集体的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共同生活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相容的氛围。

13.良好班级的形成要做到:选拔、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对全班同学提出班级建设目标;制定班规并认真地贯彻执行;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

14.班会程序:确定班会活动的主题;设计班会活动方案;实施班会活动;班会活动的总结和深化。

15.班主任的教育管理能力:设计教学环境的能力;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的能力;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深刻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能力;应变能力;广泛的交往协调能力;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章 少先队工作

少先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1.少先队的历史: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劳动童子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儿童团;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儿童团;解放战争时期的少先队儿童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国少先队。

2.少先队的特点:革命性;教育性;儿童性;群众性;自主性;

3.少先队文化的特征:政治性和导向性;组织性和教育性;自主性和创新性;实践性和社会性。

4.少先队基层组织五有建设:有组织、有辅导员、有活动、有阵地、有制度。

5.少先队辅导员的任务:抓好学校少先队基础建设;抓好礼仪建设;做好阵地建设。

6.少先队活动的原则:全面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实践性原则;趣味性原则;自主性原则。第四章 共青团工作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1.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中国青年团组织的正式成立。

2.共青团的基本职能:党的后备作用;国家的政权作用;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

3.共青团活动的意义:通过活动吸引、团结广大青年群体;通过活动增添团组织的活力;通过活动教育广大团员;通过活动使团干部和团员受到锻炼。

4.共青团活动的形式:团日活动;具有特色的活动;各种文体活动。

共青团活动的要求:要由内容确定形式;要从实际出发;要适合青少年特点。共青团活动的内容:教育类活动;科技类;公益类;组织类;文娱类;体育类。第五章 学生会组织

1.学生会的基本职责:学生会是在学校党组织领导和共青团组织领导帮助下,学生自发成立的群众性组织,是广大学生参与校园民主建设、文化建设、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重要机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实体,是广大学生利益的忠实代表。

2.学生会组织的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弹性结构原则;责权一致原则;民主与监督原则。第六章 同辈群体的认识和管理

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或伙伴群体。它是指年龄层次相同,地位相近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1.同辈群体的分类:娱乐型群体;学习型群体;违规型群体。

2.同辈群体的特征:交往的自愿性;关系的平等性;群体的凝聚性;价值的趋同性。

3.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同辈群体为学生的心理沟通筑建了平台;为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角色体验;为学生的兴趣发展创造了机会;为学生的交往互动提供了场所;为学生的文化融合营造了环境。

4.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同辈群体亚文化的消极影响;“重要他人”的消极影响。5.网络环境下同辈群体的特征:群体交往的开放性;群体交往的超时空性;群体交往的匿名性。

篇6:教育法规概论--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关于对教育的理解:

1、《学记》明确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目的在于使人为善。

2、卢梭认为:教育就是让儿童的天性率性发展。

3、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生活本身,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之不断改造”

4、教育的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和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教育。狭义: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5、本书所指的教育有以下几个基本内涵:其一,教育受社会制约。其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这是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其三,教育是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

6、教育的三个形式: 1)非形式化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与生产生活过程混为一体的自然状态的教育。

2)形式化教育:有相对稳定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有专门的教育设施和较为规范的教育内容。

3)制度化教育:是指学校制度、课程设置、考试制度越来越完备,教育的育人功能和筛选功能越来越重要。

一、中国教育的发展演变

(一)古代教育

1、学校教育制度

按性质分为官学、私学、书院三种。

1)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建元五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意见在长安立太学。2)私学:中国的私学始于春秋时期。按其程度和所教授的内容,分为私塾和经馆。私塾:儿童的启蒙、识字教育。经馆:对象多为成年人,常用教学方法(汉代)叫转相传授。

3)书院:萌芽于唐末,正式形成于宋代。

4)明朝的东林书院,提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学校教育内容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选士制度

1)三种选士制度:察举制(又称乡举里选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2)科举制:我国古代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选士制度。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二)近代教育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1、新式学堂

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1862年设立的京师同文馆。

2、近代学制

1)癸卯学制又称“奏定学堂章程“、”1904年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部新学制,小学堂和中学堂实行“五四五”制。

2)壬子-癸丑学制又称“1912—1913学制”,辛亥革命后蔡元培主持制定,实行“四三四”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性质的学制。3)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六三三”学制。

3、近代教育行政机构

学部,内设:总务司、专门司、普通司、实业司和会计司。

(三)建国后的教育

1、学校教育制度

1951年10月,确定新学制,实行小学5年一贯制,1953年改为“四二” 制,中学实行“三三”制。

2、粉碎四人帮后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

3、新时期的教育改革

邓小平的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重点。

二、西方教育的发展过程

(一)古代教育

1、古希腊教育

斯巴达的教育具有浓厚的军事色彩。雅典注重体育军事训练,智育和美育。

2、古罗马教育

共和早期,家庭教育是主要形式

共和后期,存在两种学校系统,即希腊与学校和拉丁语学校

(二)中世纪教育

教会学校几乎是这个时期唯一的教育机构,僧侣是主要的教育者。这个时期的教会学校大致分为:修道院学校,座堂学校,堂区学校。内学专为培养僧侣,外学的对象为俗人。

“三艺”:文法、修辞学、辩证法。“七艺”:“三艺”之外增加算数、集合天文学和音乐理论(这四门又称为“四艺”)世俗教育的主要教育形式是骑士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家庭教育。

(三)西方近代教育及其特点

1、国家队教育的干预和重视,公共教育的建立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实科教育迅速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的联系日益增加

4、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三、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教育全民化

(二)教育终身化

(三)教育民主化

(四)教育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一、西方教育学的发展

(一)古代教育学的发展

1、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和“产婆术” 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就是知识”,倡导问答法。

2、柏拉图的教育思想和《理想国》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 重视教育作用 强调早期教育

主张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内容

3、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和《政治学》

他把人从出生到21岁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提出这三个阶段的教育分别是:第一阶段从出生到7岁,为家庭教育;第二阶段从7岁到14岁,进入国家办的学校;第三阶段从14岁到21岁,以智力教育为主。

亚里士多德是教育史上第一位划分教育年龄分期并提出相应教育主张的教育家。

(二)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的教育思想

著名的人文主义思想家:意大利的维多利诺,荷兰的伊拉斯谟,英国的莫尔,法国的拉伯雷、蒙田,提倡以人为中心。

(三)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1、赫尔巴特和《普通教育学》

赫尔巴特,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

提出行使教学阶段理论,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阶段。

赫尔巴特的学生齐勒尔和赖因发展为五阶段,即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和应用。后来凯洛夫又把它演变为五步法,即复习、引入、联想、总结和练习。

2、杜威和《民主主义与教育》

杜威以反对赫尔巴特教育理论的面目出现。主张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

二、中国教育学的发展

(一)古代教育思想

1、孔子及其儒家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2、《学记》的教育思想

《学记》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相长”的思想。

提出教学过程中的四大原则: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学习观摩原则。主张尊师

3、《大学》的教育思想

三纲领就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

颜之推,内容涉及最重要的时关于儿童教育思想,尤其是早期教育。主张对儿童的教育应该采用“风化”的方式。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5、《师说》的教育思想

概括了骄傲是的职责主要是三个:

1、传授道理、教授学生和解除疑难。

2、以“道”为择师的标准。

3、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演变。

1、街道日本引进西方教育理论

王国维翻译的《教育学》,是从日本翻译过来的教育学论著。

2、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陶行知、陈鹤琴,根据中国社会和教育的实际情况,3、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的引进及影响 “以俄为师”的方针

影响最大的是凯洛夫的《教育学》,主张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者,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

教育学的中国化问题

1929年,庄泽宣提出“新教育中国化”问题。新教育中国化必须符合四个条件,符合国民经济、中国的社会状况、能发扬民族优点改良国人劣根性。

思考题:

1、我国而是世界教育学发展的基本路径是什么?每个阶段的情况。P29-32

2、新教师学习教育学的意义P32

第二章 教育与发展

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有一个标题《教育:必要的乌托邦》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经济

(一)经济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

2、经济基础决定了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内容与手段

4、经济体制决定着教育体制

(二)教育促进经济的增长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积累、传播、发展科学技术

二、教育与政治

(一)政治对教育的决定性作用

1、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力

2、政治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

3、政治决定教育的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

1、教育培养政治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延续和发展政治制度

3、教育民主化与平等化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三、教育与文化

(一)文化队教育的制约作用

1、文化传统使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2、文化提供了教育内容

(二)教育对文化的反作用

1、教育使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播

2、教育使文化得到整理、发展和创新

3、教育创造了独特的学校文化

(三)科学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作用

1、科学不进教育观念、教育内容的更新

2、科学技术渗透到教育活动各环节,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和技术条件

(四)教育对科学发展的作用

1、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知识,培养科技人才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四、教育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萌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于80年代,90年代被广泛接受。

1972年,以米都斯为首的一批西方科学家组成的罗马俱乐部提出了关于世界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

1992年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全球《21世纪议程》,这是一不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广泛的行动计划和纲领。

(二)教育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1、教育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响应指标

压力指标主要表现为人口笔记、小学入学率、中学入学率、大学入学率、文盲比例 状态指标主要表现为适龄儿童的入学率、男女入学比例差异 响应指标主要表现为用于教育的开支占GDP的比例

2、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

(三)可持续发展教育

1、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

2、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原则

启发性、参与性、渗透性、批判性

3、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学方式

参与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提供交流的机会、直接体验,进行实践、应当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材料

第二节 教育与个体发展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先天和后天因素,先天为遗传因素,后天为环境因素

(一)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二)教育为个体发展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

(三)教育开发个体的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

二、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1、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发展速度得不均衡性

3、身心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

4、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二)不同年龄阶段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八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

6、7岁)童年期(6、7岁-

11、12岁)少年期(11、12岁-

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老年期(65岁之后)。

1、幼儿期与学前教育 2-3岁是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

2、童年期与小学教育 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

2、少年期、青年期与中学教育

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是一个过渡时期。

第三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的意义与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与意义

教育目的的三个特性:抽象性、理想性、终极性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的具体化主要是通过“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制定来实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是衡量培养目标实现程度的直接与依据与评判标准。

1、教育目的

古希腊学者将“理性的培养”作为教育的目的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将“明人伦”作为教育的目的。

2、培养目标

我国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3、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二节 教育目标的价值取向

一、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与代表人物

(一)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与代表人物

推动西方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观的产生与兴起的四种力量: 14至16世纪文艺复兴、17至18世纪启蒙运动及其思想、18世纪中叶开始的近代工业革命、19世纪中叶依赖人本主义哲学的产生

1、卢梭自然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儿童生来具有健全的本鞥和善良的天性

应把儿童教育成“自然人”,而不是社会的“公民” 强调应顺应儿童的天性,促进儿童个性的自由发展。

具有个人本位论倾向的教育学者:抗的、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 19、20世纪之交欧洲兴起的“儿童中心运动”或多或少受到卢梭的影响。

2、自由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约翰-密尔的《自由论》,反对由国家亲自操办教育和强制实施高度同一的教育,主张教育方式多元化。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伯特兰-罗素

3存在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泰勒

观点大致为:教育纯粹是个人的事,教育无论是对公众、集体还是社会,都不承担责任。强调:真诚、选择与决定、独立承担责任

(二)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与代表人物

1、社会学派的教育目的论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为代表

双重人格:一种为个体我,另一种为社会我

涂尔干的教育目的是要使个体社会化,适应社会生活 纳托儿普也有类似看法

2、国家主义的教育目的论

日本、意大利、德国为代表的极权主义教育是集中体现。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主义的教育目的论是在社会本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理论基础分析

(一)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内涵的基本假设分析

个人本位论:个人的存在优先于社会的存在,并决定社会的存在,个人的价值高与社会的价值。

社会本位论:社会的存在优先于个人的存在,并决定个人的存在,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

个人既是社会历史的铲平,也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二)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信奉的基本价值准则分析

1、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个人享有价值与尊严的三点理由p77 社会的价值与尊严源于三个方面p78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尊严与社会尊严发生矛盾冲突的几种情况:

1、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

2、独善其身的个人主义

3、专制主义与极权主义的社会,与民主主义社会相对

2、个人自由与规范控制

个人自由的核心是个人独立,要旨是别人不妨碍和干涉我的正当行为。

个人自由价值的体现:

1、思想自由、讨论自由是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

2、行动自由是创造文明的前提条件

3、自由是促进个人生长的必要条件

3、个性化与社会化

(三)结论与启示

1、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增进、提升个体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

是否把提升个体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看做教育的目的,这是体现教育区别于古代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1)教育必须尊重学生各项基本的自由权利,把学生看作是享有人格尊严的、具有独立个性的人。

(2)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努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3)真正的教育是使人心智自由的教育。

2、教育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关怀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

(1)学校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改革的一个基本而有效的工具

(2)教育必须培养学生与他人共同生活、协作共事的意识与能力。(3)教育应引导学生以一种正确的态度看待权威和纪律。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第三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

1、以儒家教育目的为代表的古代教育目的

2、清末至建国前的教育目的

3、建国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教育目的

二、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分析

(一)各育的含义

1、德育

狭义的德育:道德教育 广义的德育:思想品德教育

2、智育

核心是培养人的智慧,提高人的认识能力

3、美育

又称审美教育

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

美育并不等于艺术教育,也不仅是“美学”的学习,比艺术教育和“美学”学习宽阔得多。

4、体育

5、劳动技术教育

非劳动性生产和劳动性生产

(二)各育的相互关系

1、智育与德育

智育本身包含德育方面的目标,德育也需要借助于智育的力量。

2、智育与美育

美育可以用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3、德育与美育

德国诗人席勒将感性和理性的平衡状态成为“审美状态”

李石岑:美育对德育美育具有补充作用

蔡元培:提出了“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来分别比喻德育、智育、体育和世界观的教育。

4、体育与其他各育

体育构成其他各育的物质基础,体育活动也离不开认知活动参与其中。

5、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各育

“教育劳动”这一概念是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来的。

三、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坚持培养劳动者

3、坚持人的全面发展

4、重视促进个性的发展

5、适当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求

6、培养现代人的品格

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1、教师劳动的作用和特点

(一)、教师劳动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对年轻一代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礼记》中说“师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写道“你们不仅是教课的老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教员。”

3、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

(二)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创造性

2、连续性、广延性

3、长期性、间接性

4、主体性、示范性

二、教师的素养要求

(一)道德素养

1、热爱教育工作

2、热爱学生

3、自身的道德修养

(二)知识素养

1、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

2、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

3、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三)心理素质

(四)能力素养

三、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1、教育教学权利

2、科研学术活动权

3、管理学生权

4、报酬待遇权

5、民主管理权

6、进修培训权

(二)教师的义务

1、遵守国家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履行教师聘约

3、帮助学生提高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

4、关心爱护学生

5、制止和抵制侵害学生的行为和现象

6、提高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

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过程

1、新教师时期(1)角色转变时期(2)开始适应期(3)成长期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2、成熟期

(二)教师专业成熟

1、对教师工作的认同程度

2、对教育工作的理解

3、对完成所担任工作的努力

4、在班集体中的良好作用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1、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波斯纳提出的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2、教师的在职培训 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年龄特征与个体差异

(一)学生的年龄特征

1、关于心理发展阶段的几种理论

(1)自然成熟理论:格赛尔为代表

(2)发生认识论:皮亚杰,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3)环境---学习理论,华生、班杜拉

2、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教育意义

(1)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

(2)教育要依据受教育者心理发展过程循序渐进(3)要抓住受教育者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二)个别差异

1、认知方式差异

(1)场独立与场依存(2)沉思型与冲动型(3)辐合型与发散型

2、智力差异

(1)智力的个体差异

智商120以上为天才,70以下智力迟钝。(2)智力的群体差异

包括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

性别差异表现:

1、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男性智力分布离散程度高于女性

2、男女智力结构各自有优势领域,女孩语言能力更好,男孩空间视觉能力更好。

3、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

(一)学生的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5、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二)学生的义务

1、“教师中心论”与“儿童中心论”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一)教师中心论

赫尔巴特

凯洛夫的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教学

(三)儿童中心论 代表人物:卢梭、杜威

三、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上是接受的关系

(二)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师生在心里交往上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第五章 课程理论

第一节 课程的概念与类型

(一)两种根本不同的课程范式的比较

1、课程作为名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范式

2、课程作为动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范式

(二)我国传统课程概念的两个误区

1、仅仅把课程等同于学生将要学习的教材内容,未能把学生从特定的教学内容方式中实际获得的学习经验也看成是课程的有机要素。

2、仅仅把课程看作是先于教学过程预先已经编制好的、现成的知识体系,不能从动态生成的角度看待课程的存在形式。

二、课程类型

(一)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1、弄清区分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内在依据是什么

2、选修课何时开设以及开设多少才比较合适

我国选修课主要是在高中阶段开设,比例一般不超过每周4到5 课时,占总课时的比例一般在10%以下。

3、如何确保选修课的开设质量(二)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1、两者的特点比较及利弊分析 学科课程的优缺点 活动课程的优缺点

2、两者关系的分析

(三)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综合课程主要有三类: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的综合课程、儿童本位的综合课程 STS课程主要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三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影响。

(四)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

第二节

课程的编制与组织

一、课程编制的基本模式

(一)目标模式

(二)过程模式

1、课程活动的目的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2、课程活动的内容

3、教学活动的“过程原则”与心理组织

4、课程的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

二、课程编制的基本原则

1、应注意课程内容的科学性与思想性

2、注意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根本性

3、课程内容应面向、贴近社会生活

4、课程内容的编排与组织应考虑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 第二节 我国中小学的课程改革

一、建国以来课程改革的大致历程

(一)“文革”结束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

1、引进苏联模式改造旧教育的阶段(1949—1957)

2、教育革命阶段(1958—1966)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1976)

(二)“文革”结束后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1、历史重建期(1977—1985)

2、改革探索期(1986—至今)

二、现阶段我国两种典型的课程改革简介

(一)校本课程的提出与开发

(二)研究性课程的提出与开发

1、研究性课程的提出背景

2、研究性课程的性质与主要特点(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实施

第六章 教学理论

第一节 教学的作用与任务

一、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概念

(二)教学与智育的区别

(三)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的作用与任务

(一)教学的作用

1、就教育工作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

2、系统的传授知识,再生产社会经验

(三)教学的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体力、智力、创造力和实践精神

3、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4、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实质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一)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

(二)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知

(三)教学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学习间接经验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3、防止忽视系统知识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

1、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

2、引导学生自觉的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才能有效的发展他们的智力。

(三)知情意统一

1、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依赖于智力活动,并积极作用于智力活动

2、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活动,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2、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

四、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一)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引导学生领会知识

(三)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知识

(四)检查和巩固知识 第三节 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二、我国中小学的教学原则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原则

(四)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

(五)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原则

(六)循序渐进原则

第四节

教学环节与组织形式

一、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一)备课

1、确定教学目标

2、加工教学内容(1)分析课程标准(2)研究教科书(3)研究教学对象(4)明确重点和难点

3、选择教学行为

4、撰写教案

(二)上课

上课的基本要求包括: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a)目的明确 b)内容正确 c)方法恰当 d)结构紧凑

1、讲述策略

分为三个阶段:导入、详述和汇总

导入阶段的常用方法:直接导入、复习导入、故事或实例导入 教师的详述应体现这样的特征:艺术性、启发性、逻辑性、科学性 汇总的类型:归纳式、比较式、活动式

2、提问的策略

3、讨论的策略

(三)课后教导评价

1、家庭作业与学生学业成绩

2、家庭作业的布置量

3、家庭作业的类型(1)练习型家庭作业

(2)准备型家庭作业

(3)扩展型家庭作业和创造型家庭作业

(三)教学的组织形式

(一)班级授课制

(二)小组教学

(三)个别教学

第七章 学校德育

第一节 学校德育目标与内容

一、学校德育目标

(一)德育目标的含义

(二)德育目标的确定

1、社会发展因素:政治思想道德和生产力

2、人的发展因素:通过自我内化;人的道德发展是和人的智力发展并行的,德育不能超越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提出要求。

(三)我国中小学的德育目标

二、学校德育内容

(一)爱国主义教育

(二)理想教育

(三)道德教育

(四)集体主义教育

(五)劳动教育

(六)自觉纪律教育

(七)民主和法制教育

(八)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第二节

学校德育过程

一、学校德育过程概述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一)德育过程的含义

(二)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构成德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这四者之间存在矛盾关系。

(三)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二、学校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知:道德认识或道德观念 情:道德情感 意:道德意志 行:道德行为

这四个要素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

(二)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表现为:反应外部客观世界的矛盾、反映在学生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反映在认识内容上的矛盾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三、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

(二)知行统一原则

(三)正面教育原则

(四)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五)集体教育原则

(六)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七)因材施教原则

(八)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第二节 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一、学校德育的途径

(一)各科教学

(二)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三)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四)社会实践活动

(五)校会、班会、展会

(六)班主任工作

二、学校德育的方法

(一)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法:是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

2、榜样教育法

3、实际锻炼法

4、陶冶教育法:主要有人格感化、环境熏陶、艺术熏陶三种。

5、指导自我教育:又称自我修养法。

6、品德评价法: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评比、操行评定。

(二)选择德育方法的依据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1、依据德育目标

2、依据德育内容

3、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 第四节

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一)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二)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三)班主任是联系各任老师的纽带

(四)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桥梁

二、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一)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班主任从事德育工作比其他德育途径有着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经常性、针对性、丰富多样性、潜在性

(二)教育学生努力学习

1、进行学习目的与学习态度的教育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纪律

3、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三)关心学生身体健康

(四)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

(五)指导班委会、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

(六)保持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

1、家访

2、书面联系

3、召开家长会

(七)评定学生操行

1、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2、全面评价,抓住重点

3、突出个性,避免套话

4、鼓励为主,促求上进

5、用语直接,言简意赅

第八章 学校管理与评价

第一节 学校管理

一、学校管理的内容与过程

(一)学校管理内容

1、学校管理机制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我国实行校长负责制,该制度赋予校长较大的办学自主权:决策权、指挥权、人事权、财政权。

2、学校管理的机构

主要包括决策机构(学校领导班子)、咨询机构(校务委员会)、执行机构(各级执行系统)和反馈机构(中小学一般没有这种单独的组织机构,由校务委员会和其他组织机构共同完成)。

3、学校管理的主要方面:教学管理、总务工作、教职工的管理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4、学生管理

(二)学校管理过程

1、计划:制定计划的步骤主要有获取欣喜、了解情况、起草初稿、充分讨论、最终定稿。

2、执行:组织、知道、协调、激励

3、控制:目的是控制运行、纠正偏差、考核业绩、推广经验。检查有全面检查、专题检查、经常性检查、突击检查;主要方法有巡视、个别交谈、随堂听课、召开会议

4、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二、班级组织及其管理

(一)班级组织

1、班级组织的社会特征 1)班级具有自功能性

2)班级中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不仅通过正式的规章制度来维持,而且也要通过各种非正式的方式和手段来维持。3)班级具有半自治性

3、良好的班级组织的标准及其形成(二)班级管理

1、班级管理的模式:

1)功能性取向模式着眼于班级管理的标准,侧重计划与规范。

2)行为改变取向的模式注重运用强化和处罚的手段,侧重行为的控制和纪律的维持。3)人际互动取向的模式注重教师行为对学生情意方面的影响。

2、班级管理的原则

3、班级的日常管理(1)班级组织管理(2)班级制度管理(3)班级自治管理

(4)班级文化建设:最为显性的班级环境布置、最为隐性的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中间状态的班级制度与规范。

三、学校管理的法律保障

(一)教育法规的意义与适用范围

(二)教育执法的内容

(三)我国主要的教育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大法。1995年9月1日正式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7月1日正式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4年1月1日正式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2年1月1日正式实施。

5、《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第二节 教育评价

一、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与类型

(一)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

1、导向功能

2、诊断功能

3、鉴定功能

4、教学功能

教育学概论 讲义

(上海教师资格培训材料)

(二)教育评价的基本类型

1、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定性就是文字描述的评价,定量就是用数字成绩来表示的评价

2、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各特点)诊断性评价相当于开学前的摸底考试 形成性评价相当于随堂测验 总结性评价相当于期末考试

3、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与个体内差评价

二、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

(一)教师评价

1、教学工作评价

2、班主任工作评价 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评价 班集体的培育与建设评价 班级活动的效能评价 班级个别教育工作评价 横向协调工作评价 特殊表现评价

(三)学生评价

1、学业成就评价(1)书面测验(2)口头测验(3)操作测验(4)作品分析

2、思想品德评定

(1)深入实际,了解学生(2)切合实际,实事求是(3)内容具体,有针对性(4)内容独特,展示个性

(5)坚持正面引导,以鼓励为主(6)因人而异,因势利导

四、教育评价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1、客观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全面性原则

4、伦理性原则

上一篇:关于公司解除和员工劳动合同的若干问题之讨论下一篇:笑傲江湖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