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的养生原则及传统活动

2024-07-13

小寒的养生原则及传统活动(共12篇)

篇1:小寒的养生原则及传统活动

1、起居要保暖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之一,此时在起居上一定要注意保暖.天气寒冷,则关节痛、颈椎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都容易发病。”保暖是第一要务,尤其是对肩颈部、脚部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对于老人家,则在保暖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密切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2、运动宜在日出后

小寒正处于季冬之月,此时阳气潜伏。在精神调养方面,应宁神定志,避免情绪过于激动,保持心态乐观,莫要劳神忧事。运动项目可以选择长跑、滑雪、跳绳、踢毽子等。可选择《遵生八笺》里的“十二月坐功”:每晚11时至凌晨3时,正坐,一只手抱住脚,另一只手抱腿朝头上方用力抬,直到抬不上去为止,左右方向各做三至五次,然后牙齿叩动三十六次,调息吐纳,津液咽入丹田九次。

3、小寒宜调理肾脏温养阳气

虽然此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注意:今年气温偏高,小寒养生宜平补,切勿补过头。

4、饮食应减甘增苦

小寒因处隆冬,土气旺,肾气弱,因此,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苦,补心助肺,调理肾脏。所谓“三九补一冬”,但小寒时切记不可大补。在饮食上可多吃芝麻、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棒子、松子、葡萄干等,也可结合药膳进行调补。

篇2:小寒的养生原则及传统活动

我国北方各省,人冬之后天寒地诉,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宋史》有:“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倚晴阁杂抄》中关于北平旧时风俗,写有:“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篮酒具,铺截锐其上,轰饮冰凌中,亦足乐也。”

2、探梅

这个时候腊梅已经全开了,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3、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木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汉应劭《风俗通义》云:“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4、画图数九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5、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6、吃糯米饭

篇3:小寒的养生原则及传统活动

1 传统体育养生发展面临的困境

1.1 快节奏生活与慢节奏运动之间的冲突

现代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竞争无处不在, 人们为了脱颖而出, 立足于社会, 必然不断充电, 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久而久之, 人们早已习惯快节奏、紧凑感较强的都市生活。快节奏生活状态下的人们往往处于高度紧张中, 他们在寻求闲暇运动项目时会更加倾向于节奏快、高强度的运动项目, 如:击剑、街舞或者健美操等。由于传统体育养生如健身气功、太极拳等较为轻松、柔和, 如此慢节奏的运动项目势必难以吸引现代都市人眼球, 尤其是青年朋友。

1.2 流动性与沉积性之间的冲突

当今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打破了时空限制, 求快、求全、灵活性与预见性俨然成为现代人的精神追求, 尤其是都市白领精英, 他们早已习惯流动性思考模式。而传统体育养生发展经历几千年的历程, 其内容与活动形式呈现出较强的常态化、稳定性, 向世人传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博爱精神。这种运动理念与运动形式沉积性较强, 在与现代运动项目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1.3 西洋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冲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传统体育养生是一种融合了多民族文化意识的文化形态, 不仅具有娱乐、健身、竞技功能, 还向世人传播我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传统体育养生依赖于我国传统文化而存在, 但在西方文化冲击下, 传统体育养生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已发生改变。西方文化冲击下诞生的我国竞技体育是对欧洲娱乐文化的因袭与模仿, 我国传统文化在竞技体育中没有进行实质性渗透。如:韩国的跆拳道、印度的瑜伽等仅花费几年时间便成功占据我国运动市场的“半壁江山”, 而传统体育养生市场门庭冷落。

1.4 普及推广与深入研究之间的冲突

传统体育养生发展一方面强调普及推广, 利用强大的群众基数不断扩大自身发展。但这种扩充具有短期效益, 长期以往, 人们便对低水平、重复性的运动项目失去兴趣, 有些运动内容依然保持原样, 但有些运动已被岁月碾压的面部全非。如健身气功八段锦, 其中“攒拳怒目增气力”标准动作是慢出拳、快收回, 但在实际生活中, 笔者却看到部分练习者快出拳、慢收回, 这势必达不到理想的锻炼效果。深入研究传统体育养生形式或者功能作用等需要小范围、高密度合作, 这却与传统体育养生的普及推广相冲突, 二者在发展中很难达到和谐、统一发展。

1.5 科学程度与发展速度之间的冲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在近半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 农民都是靠天吃饭, 对于“天”, 他们充满了敬畏之情, 讲究“天人合一”境界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近年来, 我国对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主要从文化、历史、概念特性等方面入手, 很少利用科学实验方法检验运动健身效果。传统体育养生较低的科学程度势必很大程度上限制自身的发展速度与规模。

2 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对策

2.1 传统体育养生要实现科学化

在现代社会中, 科学技术日益发达, 竞争日益激烈, 传统体育养生必须实现科学化才能跟上时代步伐。科学化的传统体育养生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深入研究传统体育养生效果, 制定出量化指标。对于传统体育养生锻炼者来说, 盲目选择运动项目, 缺乏科学指导, 势必会影响健身效果。采用现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传统体育养生中的优秀项目, 为锻炼人群制定可供参考的量化指标, 这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二是让传统体育养生科学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 运用到大众日常健身中。部分研究人员深受传统观念和评价体系影响, 认为研究成果的成功只需要体现在论文上, 而忽视了研究成果和研究价值的实用性。实验室里的研究成果仅仅是实现其实验价值的第一步, 只有研究成果服务于社会大众, 才能真正体现其实验价值。因此, 为健身人群加强科学指导, 培养他们科学养生的健身手段和方法, 帮助他们树立科学文明养生的健身观念。

2.2 科学改善传统体育养生传播模式

传统体育养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其传播模式与中国发展早已相互适应, 传统体育养生传播的主要方式则是师徒间的言传身教和公益性传播。但这两种传播方式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体制存在冲突,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科学改善传统体育养生传播方式, 使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是传统体育养生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将传统体育养生纳入学校体育教学体系中。现代学校教育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中心, 建立系统科学的教学体系是传统体育养生发展的关键。市场化传播是传统体育养生社会化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 能为其提供一定的教学时间和空间。此外市场经济体制也决定了面向社会的免费体育健身不利于优质体育资源的平等分配, 如:合气道、瑜伽、剑道等运动项目纷纷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因此, 建立市场化的运行机制是传统体育养生发展的必由之路, 是为大众提供养神终身服务的重要保障。

2.3 传统体育养生研究学者大众化

传统体育养生的功能是多元化的, 学术功能是首要, 其次是大众普及功能, 最后则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功能。因此, 在传统体育养生领域要有不同的分工, 既要有专门研究人员, 也需要有面向大众普及传统体育养生教育的学者。传统体育养生大众普及教育者不是可有可无, 而是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普及教育, 大众能传统体育养生有更科学、更深入了解和认识, 一方面不仅能有效提高大众的文化修养, 改善他们的体质健康状况;另一方面极大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2.4 传统体育养生对象年轻化

近年来, 随着电脑、手机网络的普及,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上班面对电脑、下班浏览手机, 这种放松娱乐方式使他们的眼睛和脊柱长时间处于同一个姿势, 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例如:有很多年轻人感觉心累, 对生活的热情度不高, 情绪难以达到高潮, 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僵化、与他人沟通少、多猜疑、固执己见、事业心和创造力也随着身心伤害程度逐步降低, 甚至愤世嫉俗。为了寻求身心解放, 他们没有选择健康、有益的解压方式, 而是投向了网游、酒吧、电影的怀抱, 希望借助外界的刺激麻痹自己的神经, 忘却生活的烦恼。因此, 在目前阶段, 大力提倡传统体育养生年轻化理念势在必行。

3 结语

综上所述, 在传统体育养生发展的危机时刻, 作为华夏儿女, 应该主动承担起保护与发展传统体育养生的责任, 加强大众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认知, 使传统体育养生在现代文化发展中另辟蹊径, 拥有持久发展动力和自主生存能力。

摘要:传统体育养生是传统养生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人体通过自身的形体运动、意念运行、呼吸锻炼等达到形、气、神的统一, 继而增强体质, 延长生命长度。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致使传统体育养生发展陷入困境, 该文中全面分析传统体育养生发展所面临的冲突, 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指出发展和保护传统体育养生是每个人必须承担的责任, 全民都要增强体育养生意识, 以普遍增强我国国民体质水平。

关键词:传统体育养生,困境,发展对策

参考文献

[1]石爱桥, 张汇敏.传统体育养生的困境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C]//第五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2014.

[2]严燕, 张天峰.民运会对少数民族体育事业发展的探究[J].贵州民族研究, 2015 (1) :221-224.

篇4:小寒的传统习俗及养生饮食

1、探梅

此时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2、冰戏

我国北方各省,人冬之后天寒地诉,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宋史》有:“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倚晴阁杂抄》中关于北平旧时风俗,写有:“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篮酒具,铺截锐其上,轰饮冰凌中,亦足乐也。”

3、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木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汉应劫《风俗通。义》云:“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自周代以后,“腊祭”之俗历代沿习,从天子、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

4、吃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另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古籍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5、吃糯米饭

广东民谚“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传统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6、画图数九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7、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小寒的养生饮食

阴虚之人的食补:阴虚之人应食用甘凉滋阴、生津养阴、富含蛋白质的清补类食物,以及含纤维素和维生素较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糯米、西米、芝麻、猪肉、鸭肉、蚌肉、蛙肉、蚬肉、牡蛎肉、蹄筋、龟肉、鲛鱼、乌贼鱼、梨、橘子、柑、橙子、柚子、甘蔗、葡萄、草莓、香蕉、枸杞子、无花果、酸梅汤、蜂蜜、蜂王浆、各种奶类、鸡蛋、菠菜、青菜、淡菜、黄花菜、蘑菇、草菇、平菇、绿豆芽、山药、番茄、木耳、燕窝、水煮花生、豆浆、百合、白芍、地黄、阿胶、干贝、何首乌、海参、西洋参、南北沙参等。

阴虚之人忌食辛辣刺激、温热燥香、煎炸炒爆、性热上火类食物和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如狗肉、羊肉、雀肉、海马、锅巴、炒瓜子、炒花生、炒黄豆、佛手柑、芥菜、胡椒、花椒、辣椒、姜、蒜、砂仁、豆蔻、茴香、丁香、肉桂、薄荷、锁阳、红参及烟、酒等。

阳虚之人的食补:阳虚之人应食用具有温阳散寒作用的食品和热量较高而富有营养的食物,如狗肉、狗鞭、羊肉、羊骨、牛鞭、鹿肉、獐肉、雀肉、海马、海虾、肉苁蓉、鲜生姜、干姜、大葱、胡椒、肉桂、茴香、丁香、韭菜、淡菜、白酒、豆蔻、锁阳、黄芪、人参、冬虫夏草、紫河车、桂圆、荔枝等。

阳虚之人忌食性寒生冷之物,忌食各种生冷瓜果、冷饮。如鸭肉、鸭血、鸭蛋、兔肉、蚬肉、蚌肉、螺蛳、田螺、螃蟹、甲鱼、香蕉、柚子、柑、柿子、柿饼、无花果、地瓜、菜瓜、冬瓜、生藕、生萝卜、丝瓜、紫菜、地耳、草菇、金针菇、落葵、莼菜、发菜、莙荙菜、罗汉果、菊花脑、荸荠、菊花、槐花、金银花、薄荷、牛奶、酸奶、阿胶等。

小寒养生保健的方法

1.小寒养生之起居保健法

《黄帝内经》起居调养强调了“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

严寒时节应有充足的睡眠,这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衣着的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既易感冒又耗阳气。

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

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2.小寒养生之精神调摄法

冬季易受到火炉、暖气、气候干燥等方面的影响,人容易“上火”,情绪也易发生变化。

中医认为怒则气上,扰动阳气,因此,冬季要注意情绪调节。

篇5:小寒的养生原则及传统活动

民间有句谚语: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这段时间,饮食上要注意多吃温散风寒的食物,口味可以加重一些,如生姜、大葱、花椒、桂皮、羊肉等,羊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加上大葱和生姜调味,建议每周吃一次,不会上火。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和深色蔬菜,如卷心菜、塌菜、菠菜等。

01卷心菜

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西红柿的3.5倍,钙的含量是黄瓜的2倍。卷心菜还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钼和锰,是人体制造酶、激素等活性物质所必不可少的原料。它能促进人体物质代谢,十分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其多量维生素C能增强肌体抗癌能力。

02菠菜

菠菜所含的具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是叶菜中最高的;丰富的核黄素又有防止口角溃疡、唇炎、舌炎、皮炎的作用。所含铁质增加摄入后,其耐寒能力明显增强。因此,怕冷的妇女可有意识地增加含铁量高的食物。菠菜熟吃更有营养,吃法比较随意,可以爆炒或做汤。

03红薯

系粮食中营养较为丰富的食品。由于红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黏液蛋白、糖、维生素A和维生素C,因此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因此,常吃红薯能防止肝脏和肾脏中结缔组织萎缩,防止胶原病的发生。

04荠菜

荠菜的营养价值很高,荠菜含蛋白质相对较高,钙含量较高。农场种植的荠菜都是自然生长而成,偏老的适合做馅,包馄饨等,偏嫩的适合烧汤

05塌菜

农场塌菜秋季播种,经霜后味更甜美。塌菜被视为白菜中的珍品,因其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钙、铁、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等,也被称为“维生素”菜 。

小寒节气传统食物养生

羊肉

“小寒”时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候,人们很容易被风寒侵袭,抵御严寒最快速有效的办法不是一件棉衣,而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

羊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加上大葱和生姜调味,建议每周吃一次,不但不会上火,还可以暖暖地过个冬天。

以“当归生姜”为主要原料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有温中补血、祛寒强身的作用,非常适合慢性疲劳、亚健康状态较为严重的白领一族;而有严重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的人群,则适合进补“羊肾红参粥”,有益气壮阳的作用。

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

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

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都暖乎乎。因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上来说,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菜饭

小寒节气,老南京讲究吃菜饭,其来源估计与天冷进补有关系。

所谓菜饭就是青菜和米饭一起翻炒,加入咸肉、香肠、火腿、板鸭丁。其中矮脚黄、板鸭都是南京的着名特产,极具南京特色。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时间是在公历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

篇6:2021小寒的养生药膳及水果

食材:干桂圆30克,粳米50克,白砂糖适量。

做法:将粳米洗净后放入锅中,干桂圆待用。加适量清水煮粥,快熟时放入龙眼肉煮数沸,加白砂糖即可。

功效:桂圆能够入药,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入心、脾经,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体虚等症。

篇7:裕固族传统养生及保健行为探究

1 传统医药保健行为

裕固族居住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的狭长地带, 该地区有沙漠、草原和林地, 蕴藏多种可药用自然植物。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裕固族人民秉承其先民的生产、生活经验, 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进行防病治病, 较封闭的游牧生活形成了他们独特的药用经验。除了依靠本民族保存于民间言传门授的方药, 裕固族还融会了其他兄弟民族医药知识, 为民族的繁衍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1 传统诊疗及养生保健方法

裕固族医治疾病, 过去主要依靠药物。常见的药物有, 治关节炎和骨折的九头草;治外伤、高热等, 有具有镇痛退热、消炎生肌作用的镰英棘豆。可以制成“锁阳酒”、“锁阳饼”, 治疗腰膝无力, 便秘、遗精等症的锁阳;与羊肉同煮叫“沙米粥”, 用来治感冒发烧、水肿、麻疹不透等的沙蓬;清热泻火、平肝熄风、养心安神的罗布麻———全草煎水洗身治风湿, 也有人用粘性汁液去赘肉;干品磨粉, 用醋调成糊, 用来治癣的瑞香狼毒千;用来治眼睛热病的薄荷;水煎取液可治小儿积食、厌食、尿频、尿急的苦马豆;采枝和果, 煎水用来洗眼, 可治眼睛发粘, 洗头可光泽头发, 使白发转黑的侧柏;以果实作小茵香使用, 健脾开胃的甲葛缕子, 当地称马缨子、小防风、野茵香, 其根作防风用, 疗效甚佳;水煎洗眼可治目赤肿痛的药用大黄等。

长期以来, 裕固族还保留了一些较为科学的生活习俗, 如孕妇不能闻见麝香, 否则易堕胎;孕妇不能光脚淌冷水, 不能提、背、扛过重的东西;产妇在月子内出产房, 必须戴头巾或帕子等。

1.2 民间偏方

热敷疗法:裕固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生产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而实用的民间治疗疾病的方法, 如热敷疗法, 用以治疗风寒引起的风湿病痛。做法是将火炕烧得很热, 让病人赤身躺在火炕上。然后取刚宰杀并阉割过的公羊心肝肺立即放在病人的病患处, 再裹上剥下的羊皮。借公羊的体温, 来进行热敷。同时, 割取公羊的肉熬汤, 让病人趁热喝下。病人需在热炕休息数日, 风湿病痛就会逐渐痊愈。对于严重的风湿病人需多次治疗, 方能见效。裕固族人治疗因风寒而引起的胃痛和肚子痛, 也用此法。让病人解开衣襟, 躺在热炕上。接着取宰杀的羊肚, 挤出粪便后装入烧热的鹅卵石, 趁热让病人揣在怀里, 以此暖肠胃。同时, 还要让病人喝烫羊肉汤, 直到浑身冒汗为止[1]。

民间治气管炎方: (1) 将抹上酥油的鹿肺放在瓦片上焙干, 研末;再将去皮去核的白沙枣用布包, 蒸熟后研末, 加白糖调匀。每次一汤匙, 温开水送服。 (2) 适量黄柏刺棵子泡开水当茶饮, 每日3-5次。 (3) 将茯苓煮沸后调酥油和蜂蜜, 每日空腹饮用1碗。 (4) 羊尾巴油炼熟后调人面粉成糊状, 开水送服, 每日3次, 每次5克。

治胃病方:用鹿血、鹿肚治胃病, 鹿血泡酒喝, 每日一盅;或鹿肚1具, 阴干, 研末, 每次9克, 温开水冲服。

治牙痛方:鹿泪滴痛牙患处;或用骆驼刺籽适量, 炒黄研末, 塞于龋齿处;或者将五倍子研末, 冷开水调敷腮颊, 或水煎浓汁, 含漱。

治高血压方:通过水煎服野猪草或夏枯草和菊花治高血压[2]。

2 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保健行为

2.1 饮食习惯

做为游牧民族之一的裕固族, 自古以来都是以畜牧为主, 因此, 裕固族饮食文化具有较浓郁的草原游牧民族饮食文化的特点———以肉、奶食品为主, 面食次之, 蔬菜则较少。

(1) 肉食, 裕固族的肉食以牛、羊肉为主, 多煮熟后食用, 有时也焖制而食;在特殊节日聚会时制作烤全羊、煮全羊。中国古代医学认为, 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羊肉是助元阳、补精血、疗肺虚、益劳损、暖中胃之佳品, 是一种优良的温补强壮剂。这两种肉适宜在高寒地带生活的裕固族人民食用。

(2) 面食, 主要有揪面片、烧烤饼、酥油摊饼、炸食和饺子, 部分地区也做拉面吃。饺子以肉馅为主, 或羊肉, 或牛肉, 比起汉族地区, 个大肉多。能满足劳作中身体所需的热量。裕固族人还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 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如用当地的沙生药用植物锁阳来制作一些当地特有的食品, 如锁阳馒头、锁阳炒面、锁阳烧饼等食物, 利用锁阳补肾壮阳、润燥滑肠的功效, 达到养生的目的。

(3) 奶及奶制品, 裕固族人还食用大量的牛奶及奶制品如酸奶、曲拉 (奶酪) 、酥油等。现代科学证明, 牛奶中的蛋白质质量优良, 含有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 其它营养素的含量亦十分丰富, 钙的含量高, 且好吸收。酸奶的营养更不容小觑, 和新鲜牛奶相比, 酸奶除了具备牛奶的全部营养成分, 而且还具备了如帮助消化, 抗菌、保健, 促进蛋白质和钙质消化吸收以及增强免疫体系功能, 能阻止肿瘤细胞增长, 防止动脉硬化等特点;酥油除了富有营养外, 还具有清肺化痰等食疗效果。酥油的副产品即“曲拉”。裕固族的曲拉主要为脱脂或半脱脂[3]。除去了全部或部分脂肪的曲拉, 保留了奶制品中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 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 对患有高血脂、高血压、血栓等心血管系统疾病, 以及糖尿病、肥胖等代谢性疾病的人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4) 炒面奶茶, 裕固族人特别喜欢喝茶, 而且早中晚时候都要喝茶, 尤其是炒面奶茶, 可谓“一日三餐不离茶”。炒面不同于汉族地区, 其原料为青稞, 磨得较粗, 不隔除麸皮。除了砖茶水和炒面外, 还加入了酥油、曲拉、奶皮子等奶制品以及少许生姜、草果等调料。现代科学证实, 青稞比任何一种麦类有效营养成分更多、医用的功效更好。它不但富含矿物质、维生素、天然叶绿素、抗氧化酶、黄酮等活性物质, 还富含医学专家认为功能奇特的具有清肠、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阻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重要生理作用的β-葡聚糖;不隔除麸皮的做法使面粉具有健胃清肠效果。茶中含咖啡碱, 多种维生素、单宁酸、茶碱、芳香油、氨基酸、糖类、各种矿物质和叶绿素等三百多种对人有益的化学成份。其中咖啡碱和维生素能扩张血管和冠状动脉, 增强血管弹性, 改善血液循环, 对高血压、冠心病有预防作用;蹂酸和芳香化合物有杀菌, 中和碱性食物的作用, 这能促进胃液分泌, 有助于脾胃消化。[4]牛奶及奶制品中含有人体所必须的营养物质。生姜、草果等调料属于热性调料, 具有祛寒作用。因此, 这种风味独特, 奶香浓郁的除了具有的去油腻、助消化、益思提神、利尿解毒, 消除疲劳功效适宜养身外, 热腾腾的奶茶还可以驱寒, 更适宜北方草原寒冷的气候。

(5) 酒, 酒文化是北方游牧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裕固族人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的一分子, 自然也不例外。正如他们的民歌中所唱:“一辈子放牧, 摸黑又起早, 最爱喝的是烈性的酒, 最爱唱的是裕固山歌。”裕固族男女都善饮酒, 主要喝白酒 (青棵酒) 。适量饮酒不仅对结肠癌、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有预防作用, 同时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生理节律的作用。青稞酒中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E等稀有的营养成分, 可促进人体健康发育;含有的矿物质元素中的硒更是联合国卫生组织唯一认定的防癌、抗癌元素。

2.2 民族服饰

裕固族世代以畜牧业为主, 男女皆善骑马, 因而形成了具有牧业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裕固族男子一般穿高领左大襟的袍, 长度相当本人身长, 夏季秋季戴圆形平顶锦缎镶边的白帽或礼帽, 冬季戴狐皮风雪帽, 足蹬高统皮靴;妇女也穿高领长袍, 外罩一件色彩鲜艳的高领坎肩, 足蹬长布靴, 头戴白羊毛制作的喇叭形尖顶帽。这些服饰不论取材还是样式, 都比较保暖, 具备耐寒、防风沙的功能, 能在寒冷地带起到保身健体的作用。

2.3 娱乐活动

歌舞:裕固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在劳动生活中喜欢唱歌, 并且形成了内容丰富, 曲调优美的歌谣。每个裕固族儿童的成长都伴随着民族古老的民歌。裕固族人以歌声交流感情, 抒发豪情。并根据劳动、生活的场景, 创编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舞蹈。可以说, 在裕固族人的娱乐活动中, 唱歌和舞蹈占据着十分突出的地位。现代医学专家认为, 唱歌和舞蹈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增强机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传统体育运动:刚健、豪放的裕固族传统体育运动可以提高人的抗病能力, 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 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以及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还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 陶冶情操, 保持健康的心态, 塑造人坚忍不拔、果断、临危不惧的气概。裕固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内容丰富多彩, 有斗智、斗勇的摔跤;有勇敢与豪放兼备的赛马、赛骆驼、赛牦牛;有力量角逐的拉爬牛、顶杆子、拉棍、拔腰、大象拔河;有比试准确性的射箭、射弩、撂抛子;还有游戏性的刁羊羔、打蚂蚱、拴疙瘩、找寺庙等[5]。在肃南城乡还流传着骑雪马、套马绳、打撂抛等一些健身方式;河西地区流传着打腰鼓、踩高跷、秧歌子等民间娱乐活动。

3 宗教民俗中的养生保健行为

3.1 宗教活动

祭鄂博:裕固族全民普遍信仰藏传佛教, 因此, 在肃南很多地方都有“鄂博”。在整个活动期间, 还举办民族体育项日的比赛活动, 如赛马、人象拔河等, 同时还有登山、郊游活动, 不仅有利于人际交流, 还能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是一种有益身心的健康活动。

3.2 拜火及火葬

拜火:在畜牧业生产中, 较典型的拜火习俗要数年终时, 一般是在腊月二十九或二十那天傍晚, 全家驱赶畜群从自家门前点燃的十堆火中间走过, 再入圈。同时, 全家人也要从火堆间或火堆上走过, 更有年轻人还要从火堆上跳跃若十次。当人和畜群被从火堆间走过时, 会或多或少地杀死一些细菌, 客观上起到了消灭病菌, 保持人畜健康的作用[6]。

火葬:裕固族地区广泛实行火葬。除了将死者遗体全部火化, 裕固族人还会把死者生前穿过的衣服、用过的器具以及停灵期间供献过的食品、糖果等全部烧掉。参加送葬的人要用柏树枝水洗脸、消毒并用柏木烟熏一下。火可以灭菌, 这种以火葬处理尸体的方式, 可以防止病菌瘟疫的传染和蔓延。

4 结束语

(1) 肃南裕固族保持着相对独立的民族特独特性, 其传统的医药保健行为、诊疗方法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养生保健行为, 是肃南裕固族传统生活习惯、地域特点、民风民俗及心理结构的一种反映。

(2) 肃南裕固族传统养生及保健行为, 主要体现在独特的诊疗方法, 日常饮食习惯、民族服饰, 歌舞和传统体育运动等娱乐活动以及祭鄂博和火葬等宗教民俗行为中。这些养生保健行为不仅体现出该民族自己的特色, 而且为该民族长久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3) 肃南裕固族独特的诊疗方法和积累的养生保健行为, 很多已经融入民族日常生活行为中, 代代相承, 不可更替, 对周边的其他民族人民的健康养生行为产生了一定影响;饮食习惯、娱乐活动和宗教民俗中的养生保健行为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 娱乐性和趣味性较强, 深受当地人民喜爱, 这些养生保健方式成本低廉, 易于操作。

(4) 挖掘和梳理裕固族的传统养生及保健行为, 大力推广裕固族人生活习俗中有益于健康长寿的行为, 构建裕固族的特色养生保健体系, 使更多的人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既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质, 也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摘要:裕固族在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中传承和积累了特有的养生保健方式, 这些养生保健方式保留在传统医药保健行为、民族服饰、饮食习惯、歌舞和传统体育运动等娱乐活动以及祭鄂博和火葬等宗教民俗行为中。本论述挖掘和梳理了裕固族的传统养生及保健行为, 力图构建裕固族的特色养生保健体系, 大力推广裕固族人生活习俗中有益于健康长寿的行为, 既可提高民族素质, 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裕固族,传统养生,保健行为,探究

参考文献

[1]李朋.话说中国礼仪-少数民族礼仪[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7:2150.

[2]罗日泽, 罗东波.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验方精选[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4:393.

[3]高启安.裕固族早期饮食文化研究[J].敦煌研究, 2010 (1) :82.

[4]任涵, 王润平.少数民族养身健身文化研究[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7:239.

[5]土小红.肃南裕固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 2008, 10 (3) :52-54.

篇8:小寒的养生习俗及气候特点

1.山药羊肉汤。一斤羊肉,3两山药,羊肉切块焯去血水,山药片与羊肉一起入清水锅,加入葱、姜、料酒、胡椒、盐一起煮,开锅后改成文火炖烂即可。补脾胃,益肺肾。

2.强肾狗肉汤。狗肉一斤,菟丝子少许,附子少许,狗肉切块,入水焯透,姜切片,葱切段,狗肉与姜如果同炒,加料就炝锅,然后倒入砂锅中,菟丝子、附子用沙包包好放入,加清汤、葱、味精、盐大火煮沸,改用文火炖两个小时即可。暖脾胃,温肾阳。

3.素炒三丝。三丝,水发冬菇丝,胡萝卜丝、青椒丝。锅内热炒,加入料酒、糖煸炒片刻,然后加鲜汤、盐,汤滚后加入味精,水淀粉勾芡,淋上香油即可。健脾化滞,润躁。

4.西兰花炒牛肉。美容,预防粉刺。

5.椰菜肉片。椰菜就是圆白菜,切条,猪肉剁成茸,用料酒、盐、淀粉腌一下,锅下油,椰菜入锅炒,加少许水至八成熟盛起,再用油锅爆香蒜茸放猪肉茸烧熟,椰菜再入锅炒熟,加入味精即可。美容,预防粉刺。

6.冬菇荷兰豆炒牛柳也可预防粉刺。

7.党参莲花鸡汤对月经不调的女子和肾气不足的男子均有调养作用。党参15克,峨参1.5克,雪莲花3克,薏米100克,母鸡1000克,生姜、葱白适量。中药洗净切段装入沙袋,薏米洗净也装袋。母鸡洗净去内脏,入锅加水,放入药袋、葱姜、薏米袋,大火烧开,改小火炖熟。捞出鸡切块,薏米放入碗中,加入鸡汤用盐调味即可。

小寒应注意什么

防冻疮

小寒节气是“三九”中最冷的时间段,好多读者这个时候担心冻疮又准时来“报到”。特别是有些女孩子,长得俊俏,身材苗条,可是一双手儿伸出来,像细长的胡萝卜,又红又肿!

民间常用生姜、雪水、冰块搓手,用辣椒水涂抹等方法来防治冻疮,促进手部血液流通,加速血液循环。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任杜长明介绍说,这些方法仅仅能起一个预防冻疮的作用,并不能治疗冻疮。如果使用不当,还会导致冻疮的产生,可能还会引起皮肤溃烂,导致更严重的病情。

还有泡温水的方法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但只适用于冻疮形成前,减少发生几率,对已形成的冻疮是没有治疗功效的,甚至会加剧肿胀等症状。

练三九

时间宜晚不宜早:小寒节气区间内,早晨锻炼最好待日出以后再进行,因日出后温度上升,空气中的污染物也有所减少,还有日光浴的作用,以免受寒。

运动量宜小不宜大:每次锻炼时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不要骤然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发生意外。在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活动。因冬季气温低,血流缓慢,肌肉、关节及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降低,极易发生运动损伤。运动量不宜大,可进行太极拳、健步走、体操等运动锻炼。

吸气宜鼻不宜口。运动换气宜采取鼻吸口呼的呼吸方式,因为用鼻腔吸气对空气有加湿加温作用,还能有助于防灰尘和细菌对呼吸道起保护作用。此外,冬季锻炼应根据当日的天气情况选择运动方式与地点,要避免在风、大雪、大雾、大寒中锻炼,上述天气时应在室内进行锻炼。

1、在应对严寒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添加衣物,但往往身上穿得十分厚实而忽视了头部的防寒,甚至把帽子视为无足轻重的东西。其实,人的头部和整个身体的热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民间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的说法。在寒冷的条件下,如果只是穿得很暖,而不戴帽子,体热就会迅速从头部散去。这种热散失所占的比例是相当大的。冬天在室外戴一顶帽子,即使是一顶单薄的帽子,其防寒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2、在寒冷冬季,很多人外出喜欢戴口罩。戴口罩确实可以防止呼吸道疾病,又能抵御寒冷。但戴口罩必须口鼻都要遮着,同时要注意清洁口罩。青少年和壮年人不提倡多戴口罩,应该常接受寒冷的考验,使抗病能力增加,这样对健康有利。

3、在冬季,气压比较低,空气中含氧量相对减少。室内为了保暖,门窗封闭较严,通风不良。这就使室内的氧气进一步减少,常使人感到压抑、胸闷。有很多人喜欢蒙头睡觉,特别是冬季由于气温低,更是有人喜欢将头、脸、口、鼻全都埋进被子。在室内空气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这样做会造成氧气不足。蒙头睡觉的害处还在于被子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人体不能进行正常的气体交换,使被子内新鲜氧气越来越少,二氧化碳越积越多,易使人产生缺氧症状。重者,会因缺氧使人做噩梦,精神恐惧,突然惊醒,久而久之,还可引起神经衰弱等后遗症。

4、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小寒节气有什么气候特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本节气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中国南方地区冬暖显著,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冻,最低气温在零下10℃左右。而华南北部最低气温却很少低于零下5℃,华南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

华南冬季最低气温不低,有利于生产,也适宜发展多种经营。“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柑桔,生长一般要求最低气温不低于零下5℃、年温高于15℃,华南内绝大多数地区都能满足,副热带植物也几乎应有尽有。

只所以如此,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应当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篇9:大暑的养生禁忌及传统活动

大暑养生禁忌6、切勿急躁

大暑节气,高温酷热,易动肝火,常常会觉得心烦意乱、食欲不振、急躁焦虑等,这就是典型的“情绪中暑”症状。静心养生,俗话说“心静自然凉”,心态宜清静,越是天热越要“心静”,以避免不良刺激。

大暑养心四部曲有哪些:

1、喝粥养生是大暑时节比较好的选择。

暑天喝粥不但可以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荷叶薄荷粥:鲜荷叶1张,薄荷30克,粳米100克。将荷叶洗净、切碎,薄荷洗净,两物加适量清水用中火煮后取汁,倒入粳米煮粥,然后加冰糖,即可食用。

2、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

“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睡眠好,心情好,有利于心神的宁静。所以应该在作息上符合当季需要,如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而相对不足的睡眠则可以用午休做适当补偿。

3、 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

“笑一笑,十年少”,不无道理。笑是精神愉悦的一种标志,夏季气候闷热,易使血压升高,心烦意乱,这时若能笑口常开,就能改善情绪,从而协调人体各脏器的功能。

4、出汗。

夏季天热容易出汗,尤其大暑时节达到一年最热的时候。而中医向来视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自然易消耗心脏阴液。

清心茶:用金银花、金莲花、百合花这三种花一起泡茶喝,可以起到清心火、清热解毒的作用,是夏季非常简单且实用的养心茶。

小暑的传统活动有哪些

1、吃暑羊

“吃暑羊”是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传统习俗。入暑之后,正值三夏刚过、秋收未到的夏闲时候,忙活半年的庄稼人便三五户一群、七八家一伙吃起暑羊来。而此时喝着山泉水长大的小山羊,吃了数月的青草,已是肉质肥嫩、香气扑鼻。

2、食新

民间有很多地方有小暑时节“食新”的习俗。农民会用新米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祈求秋后五谷丰登。然后人们开开心心地品尝新酒等。也有的地方是把新收割的小麦炒熟,然后磨成面粉后用水加糖伴着吃。这种吃法,早在汉代就有,唐宋时期更为普遍。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3、封斋

湘西苗族的封斋日在每年小暑前的辰日到小暑后的巳日。这段时期,禁食鸡、鸭、鱼、鳖、蟹等物。

4、吃伏面

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过后就进入伏天。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饮食上,人们会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以度过炎热的伏天。

5、垂钓

盛夏酷署,不适于进行剧烈运动,宜于做怡情养性的活动。在柳塘垂钓。披襟当风,则是最令人惬意的闲情逸趣。

6、斗画眉

画眉,其眉如画,叫声婉转,富于变化,有如百舌鸟。雄者善鸣好斗,人们多喜欢蓄养。将画眉放在高笼中,悬挂在廊之下,精心喂养,极具乐趣。画眉声音悠扬,极为动听,可以解闷添兴。

7、小暑舐牛

篇10:小寒养生食谱_小寒养生小常识

制作:鸡去毛去内脏,洗净。龙眼肉、荔枝肉、莲子洗净。黑枣洗净,去核。龙眼肉、荔枝肉、莲子、黑枣、枸杞子、冰糖放鸡腹内。鸡放钵内,加料酒、盐、葱、姜,蒸2小时熟烂。

功效:补气益精,补血养阴。

适用:气血虚弱,病后体虚。食后能增加营养,增进食欲,强壮身体。

2、山药炒鱼片。原料:青鱼肉(草鱼)250克,鲜山药l50克,料酒、葱、姜、盐。

制作:鱼肉洗净,切片,用生粉拌匀。鲜山药洗净切片。起油锅,入葱、姜末煸香,倒入鱼片、山药片翻炒,加料酒、葱、姜、盐,再炒熟。

功效:健脾益气。

适用:脾虚食少,便溏泄泻。

小寒节气谚语

1、小寒雨蒙蒙,雨水惊蛰冻死秧。

2、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3、小寒不寒,清明泥潭。

4、腊月三白,适宜麦菜。

5、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6、草木灰,单积攒,上地壮棵又增产。

7、腊七腊八,冻死旱鸭。

8、小寒寒,惊蛰暖。

9、三九不封河,来年雹子多。

10、数九寒天鸡下蛋,鸡舍保温是关键。

11、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12、小寒大寒,准备过年。

13、小寒大寒,冻成一团。

14、牛喂三九,马喂三伏。

15、腊七腊八,出门冻煞。

16、小寒节,十五天,七八天处三九天。

17、小寒暖,立春雪。

18、腊七腊八,冻裂脚丫。

19、干灰喂,增一倍。

20、薯菜窖,牲口棚,堵封严密来防冻。

★ 白露节气养生食谱

★ 芒种节气养生食疗食谱

★ 立夏节气里推荐清淡养生食谱

★ 重阳节推荐养生食谱

★ 小寒节气文案

★ 2022雨水养生食谱

★ 小寒节气优美祝福语

★ 小寒节气的散文

★ 小寒节气的由来

篇11:小寒的养生原则及传统活动

一、传统处置方法及其弊端

除了一些内容简单容易答复和处置的涉检信访外, 对一些相对复杂、疑难以及涉及检察人员违法违纪的涉检信访问题, 存在弊端的传统式接访处置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随意性接待

对涉及到检察机关或检察人员违法违规办案等问题的涉检信访, 接访人员一方面思想上有抵触情绪, 认为这是找检察机关的“茬”, 与检察机关过不去;另一方面接访漫不经心、不够热情、不够耐心;再一方面是能推则推、能躲则躲甚至避而不见, 或者打“马虎眼”、搪塞来访人员。

(二) 无责性分工

对于具体的涉检信访案件无责任分工或责任分工不明确, 最突出的表现是没有实行首问负责制与具体相关人员包案制等责任制度, 或者实行首问负责制、包案制等责任制度不到位。实践中, 接访人员对来访案件办与不办及如何办理完全凭自己的个人想法, 自己想办就办、不想办就往他人或领导方面推, 换句话说, 接访人员对接访案件在办与不办及如何办理上享有自由裁量权。

(三) 马虎性调查

有的检察机关或接访人员因在部门保护主义思想支配下, 对涉检信访问题持反对、否定态度, 以致对涉检信访所反映的问题, 特别是反映检察机关或检察人员执法不规范、不公正、不廉洁等等问题, 往往在调查时不认真、不细致、不深入, 搞形式, 走过场, 做官样文章, 不切实了解掌握问题的真实情况。

(四) 含糊性答复

有的检察机关在答复群众时或者避重就轻、以小遮大;或者躲躲闪闪、遮遮掩掩;或者含含糊糊、不明不白、不清不楚等等。检察机关答复含糊不清, 一方面说明检察机关对群众不负责, 这种不负责实质上是检察机关在自我包庇、内部宽纵;另一方面容易使群众产生情绪上的对抗, 从而激化升级矛盾。

(五) 保护性处置

有的检察机关对违纪违规的检察人员在处置上轻描淡写, 这实际上是对内部人员的纵容和袒护, 仍然是部门保护主义在作祟。实践中, 群众对此十分反感, 在他们看来,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在监督别人的同时, 更应该严格监督自己。检察机关对已不严, 伤害的是群众感情, 疏远的是检群关系, 影响的是执法公信力, 削弱的是执法办案之基与力量之源。

(六) 形式性追责

有的检察机关在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相关责任时, 能不严格追究的尽量不追究, 能不多追究的尽量少追究, 能不从重发落的尽量从轻发落, 能创造条件不追究的尽量创造条件, 换言之, 在追责上, 尽量做减法、打折扣、搞变通, 致使严格意义上的问责徒具形式性和象征性。

传统接访与处置方法最容易产生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诱发越级上访、重访重诉、缠访缠诉;二是诱发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 甚至恶性事件;三是诱发舆情尤其是网络舆情;四是浪费检察资源;五是影响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和外部形象;六是淡化了群众感情, 恶化了检群关系, 丑化了检察机关形象。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接访和处置人员群众观念淡薄、宗旨意识不强、执法理念不正、素质能力不足、事业心责任感不强, 以致常常造成矛盾升级甚至异化, 既增加了不稳定因素的“危险指数”, 又增加了隐患的“爆炸当量”。

二、涉检信访问题防控与处置的价值取向

在笔者看来, 涉检信访问题防控和处置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 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大局

检察机关通过积极预防涉检信访问题的发生, 有效减少了社会的不和谐、不稳定因素;通过妥善处置涉检信访问题, 既张扬了法治精神, 又排除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地雷”和“定时炸弹”, 消除了可能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潜在风险与隐患, 既化解了矛盾, 又促进了和谐;通过对刑事被害人进行理性的司法救助, 既体现了法治的人文关怀, 又有助于彰显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 密切检群关系, 提高了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检察机关积极防控和妥善处置涉检信访问题的过程就是落实和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过程;就是密切联系群众, 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实践过程;就是牢固群众观念, 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过程;就是增强群众感情, 融洽检群关系, 赢得广大群众支持理解、信任的过程;说到底, 积极防控和妥善处置涉检信访问题的过程就是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的过程。

(三) 提高检察机关队伍素质, 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

有效防控涉检信访问题的发生, 最根本的要求是检察人员始终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 严格规范执法。而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和权力的规范运行, 又必须以队伍的素质为首要前提和重要基础。换句话说, 没有素质的队伍或素质不高的队伍, 恪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格规范执法只能是一句空话。同时, 妥善处置涉检信访问题, 同样需要队伍有过硬的执法能力和综合素质, 也就是说检察机关积极防控和妥善处置涉检信访问题与提高队伍素质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此外, 检察机关通过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涉检信访问题又会赢得社会群众的认可、支持与信任, 检察机关及检察队伍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也就会不断提升。

三、涉检信访问题防控与处置应坚持的原则

在笔者看来, 积极防控和妥善处置涉法信访问题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一) 法治原则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原则简言之就是依法治理的原则, 申言之, 就是依据法律的具体规定, 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来处置涉检信访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 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 (1) 法治原则最核心的要求就是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化解矛盾, 处理涉检信访问题。客观地说, 传统的涉检信访处置方法并没有很好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其典型的表现就是:外部群众信访不信法, 检察机关花钱平安。因此, 坚持法治原则处置涉检信访问题, 一方面可以打破群众信访不信法的错误思维定势, 改变花钱买平安的错误做法;另一方面可以切实增强处置的公正性和“终局性”, 防止反复性和“回潮率”。

(二) 公正原则

就是要公正地对待来信来访群众, 不因其反映的问题而歧视、排斥、慢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始终站在客观、公正、中立、超然的角度, 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核实;要根据客观调查的结果公正地进行处理, 让来访的干部群众切身感受到检察机关的公平正义。

(三) 及时原则

“迟来的正义为非正义”。及时原则就是要求对群众的来信来访要及时快速办理、不推诿、不拖延、不久拖不决、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了了之。贯彻及时原则, 关键是要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在公平和效率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

(四) 谦抑原则

就是要保持处置的谦抑性, 既注重严格依法依规办事, 又注重人文关怀, 对于虽于法无据, 但情有可悯的上访人员特别是生活困难的刑事被害人要出于人道主义, 既积极开展司法救助, 又多做雪中送炭、暖人心的工作。

(五) 公开原则

就是要公开群众来信来访的各种渠道和途径, 畅通和便捷群众的诉求反映渠道;就是要更加注重检务公开,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就是要及时公开处理结果, 让广大干部群众切身感受到检察机关的公平正义。换句话说就是要特别注重诉求反映渠道的公开、检务公开及处理结果公开三个主要方面。

注释

篇12:中医的四季养生原则

中医的养生原则简言之, 养生就是顺应自然, 系统安排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中医学的理论指导下, 运用恰当的手段 (包括药物治疗等) , 适应自然规律的维系人体生命活动的方式, 就叫中医养生。中医养生学的理论恰如李梃在《医学入门保养说》中指出的:“避风寒以保其皮肤、六腑”, “节劳逸以保其筋骨五脏”, 避风寒就是顺四时以养生, 使机体内外功能协调;节劳逸就是指慎起居、防劳伤以养生, 使脏腑协调;从上述两个不同方面, 对机体进行全面调理保养, 使机体内外协调, 适应自然变化, 增强抗病能力, 避免出现失调、偏颇, 达到人与自然、体内脏腑气血阴阳的平衡统一, 便是养生。

二、春季养生

《黄帝内经》上说:“春三月, 此谓发陈。”意思是说, 春季的三个月, 是推陈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 都富有生气, 万物显得欣欣向荣。春季养生主张早起, 以免影响身体的气血循行, 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 放松心情, 放慢脚步, 细心体会大自然寂静的音籁, 感受自身体内蓬勃生机!其次是进行适当的运动, 如散步、慢跑、体操、太极拳等。

由于经过寒冷的冬季, 衣着厚重, 再加上春节时期的大鱼大肉, 活动量又少, 体内很容易有积滞, 而发生头昏体热、横隔拉紧、喉中痰涎增多, 咳嗽、四肢困倦、腰脚无力等症状, 这是去年冬天及春节累积下来的症候群, 要在春季里从饮食调养方面来改善。从立春至春分, 人体的经气分别运行于肝胆脾胃, 如果脏腑素有旧疾, 则可能在春季复发, 所以春天应该少吃刺激性食物及不好消化的食品, 如糯米、面团等, 多吃清淡之品。如果有胸闷、痰涎气噎, 喉咙不适, 头晕眼花的现象, 可用菊花、陈皮、牛蒡子、甘草、少许盐泡水代茶饮, 可清肝明目, 消除食积, 并保持排便通畅。

“一年之计在于春”, 时刻帮助你提高身体素质, 抵御外界的各种疾病, 让我们从这里开始。

(1) 山药:

“温补而不骤, 微香而不燥”, 具有健脾补胃、补虚弱的作用。

(2) 春笋:

除了富含蛋白质外, 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如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鲜食尤佳。

(3) 豌豆苗:

时令性蔬菜, 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来说, 榨取鲜汁饮用, 最为适宜。

(4) 韭菜:

温中行气, 温肾暖阳。对腰膝酸软、阳痿、遗精有较好的功效。韭菜温而益人, 以初春早韭和即将下市的韭菜最好。

(5) 香椿叶:

具有消风、解毒、健胃理气之功。春令时菜, 食其嫩叶, 入馔甚香, 常作凉拌豆腐、炒鸡蛋食用。然而香椿叶又是“发物”, 有宿疾者勿食。

三、夏季养生

《黄帝内经》中说:夏季三个月, 是万物繁荣秀丽的季节。天气下降, 地气上腾, 天地之气上下交合, 植物开花结果。夏季是人体心火旺, 肺气衰的季节, 人应晚睡早起, 顺应自然, 保养阳气。因为夏天太阳升得早, 清晨空气清鲜, 早起后到室外参加一些活动, 对增强体质颇有益处。

暑为夏季的主气, 中医认为, 暑为阳邪, 其性升散, 容易耗气伤津。这是它的病理特点。夏季, 随着一阵阵干燥热浪的袭来, 人们出汗多, 容易引发头昏脑涨、失眠心悸、食欲不振和乏力等症状, 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夏季养生, 最重防“火”。

(1) 要防“外火”, 即自然界高热的气温。

(2) 要防“内火”, 即人体阴阳失衡而出现的内热症。

1.心火:心火分虚实, 虚火主要表现有低热、盗汗、心悸、心烦、失眠、健忘、口干、舌尖红, 有虚火的人可常喝点莲子大米粥, 或用生地、麦冬等泡茶喝;实火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舌尖红, 莲子30克 (不去莲心) , 桅子15克 (用纱布包扎) , 加冰糖适量, 水煎, 吃莲子喝汤。

2.脏火: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 潮热盗汗、手足心热、舌红嫩。有脏火者可用红枣、大米适量煮粥吃, 或用沙参、麦冬泡茶喝。

3.胃火:胃火也分虚实。实火表现为多食善饥、上腹不适、口苦口干、大便干硬。胃有实火可用栀子、淡竹叶泡茶喝;虚火表现为轻微咳、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 可吃些有滋阴作用的梨汁、甘蔗汁、蜂蜜等。

4.肝火:表现为血压高、头痛剧烈、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易怒、两肋胀痛, 川贝母捣碎成末, 梨2只, 削皮切块, 加冰糖适量, 清水适量炖服。

四、秋季养生

《黄帝内经》上讲:“秋三月, 此谓容平。”意思是万物在秋季成熟, 自然景象平定收敛。秋季由于阳气渐收, 阴气渐长, 人体的阳气随之内收, 因此秋季人的作息应该是早起早睡, 以保持神志的安宁, 来减缓秋季的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早睡, 可以避免秋天晚上凉气伤肺;早起, 可以使肺气得以舒展, 防止收之太过, 早起后进行锻炼, 可促进心脑机能的改善、平衡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秋季的确非常有必要进补, 但如果秋天一到就忙着进补, 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还可能弄巧成拙。在夏季, 人们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等原因, 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减弱, 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 特别是过于滋补的养阴之品, 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 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补品, 导致消化功能紊乱。所以, 进补之前最好有个调理脾胃的过程, 让自己的身体适应, 再开始进补。应多吃些绿豆、扁豆、薏米、荷叶等, 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 彻底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 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随着天气的渐渐转凉, 这时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的食品, 对于身体是大有好处的。可是, 经过一夏的折磨, 有些人脾胃虚寒, 消受不了大鱼大肉, 应该选用些素食进补。

1.芋头:

质地软滑, 容易消化, 有健胃作用, 特别适宜脾胃虚弱、患肠道疾病、结核病和正处恢复期的病人食用, 是婴幼儿和老年人的食用佳品。

2.红薯 (特别是黄心的红薯) :

红薯具有补虚乏、益气力, 健脾胃、强肾阴以及和胃、暖胃、益肺等功效。

3.包心菜:

它能促进人体物质代谢, 十分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其多量维生素C能增强肌体抗癌能力。

4.萝卜:

祖国医学认为, 萝卜性凉味辛甘, 入肺、胃二经, 可消积滞、化痰热、下气贯中、解毒, 用于食积胀满、小便不利等症。可见萝卜对调理脾胃作用非小, 所以有“秋后萝卜赛人参”之说, 对秋季常见的消化不良、风热型感冒、扁桃体炎、咳喘多痰、咽喉痛等疾病的康复也有辅助作用。

五、冬季养生

《黄帝内经》指出:“逆冬令则少阴不藏, 肾气独沉。”与冬季相应的人体脏器为肾, 肾为人体能量之源, 肾脏机能强, 生命力强, 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变化, 防止寒气侵袭, 所以在冬季要补肾阳、祛寒邪。冬季宜入睡早:冬日阳气肃杀, 夜间尤甚, 古人主张人们要“早卧迟起”。早睡以养阳气, 迟起以固阴精。

一些中老年体弱者, 在冬季往往感到手足不温, 畏寒喜暖, 甚至还有脘腹冷痛、下利清谷等现象, 这都是由于寒邪伤阳, 阳气虚弱, 使生理机能抑制的结果。冬季补肾祛寒, 可为来年“春生夏长”做好准备。常用的补气助阳的食物有牛肉、羊肉、鸡肉、鳝鱼、海虾、马铃薯、韭菜、淡菜、鹌鹑、山药、核桃等。此外冬季还应遵守“秋冬养阴”的原则, 即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的食物, 如桑椹、桂圆、甲鱼、黑木耳等。

有关药膳介绍如下:

1.当归生姜羊肉汤:

本品中羊肉性温味甘, 有补气养血、温中散寒功用;当归性温味甘、辛, 可补血活血;生姜辛温, 能温中和胃。对于冬季手足不温、乏力、肢体疼痛、血循环差的人, 食用此汤, 可以温经补血, 温中止痛, 祛寒。本品重在温补, 应用以虚寒为主的人, 有的地区还在羊肉汤中稍加胡椒粉。

2.黄芪鸡露:

黄芪性微温味甘, 具有补气升阳功用;鸡性温味甘, 有温中益气、补益精髓之功, 是较好的蛋白质食品, 冬季食用更佳, 对于气虚、易感冒者较为适宜。本品必须用童子鸡, 蒸得的鸡露不油腻, 易吸收。常饮鸡露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据报道, 黄芪、鸡露有加速伤口愈合的功能。

3.桂圆参蜜膏:

本品为古医书《得配本草》中的药膳方, 是中国民间常用方之一。一般是从冬至开始食用, 到立春为止。适宜于体弱、消瘦、干咳少痰、乏力疲倦者食用。方中党参补中益气, 沙参养阴清热、润肺滋肾;桂圆养血安神, 润五脏;辅以蜂蜜, 使药力缓慢吸收。本品性温味甘, 调补身体, 但糖尿病患者不宜。

冬季进补也不可太过, 注意阴与阳的平衡, 在补阳的同时, 还要养阴。而且要少食咸, 多食苦味食物, 以防伤心阳。也不宜过食滋腻和生冷食物以防伤脾胃。为了避免维生素的缺乏, 还应多吃些新鲜蔬菜, 如菠菜、大白菜、油菜、豆芽及水果。

上一篇:巧妙下一篇:学生舞蹈大赛主持人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