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2024-07-07

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共11篇)

篇1: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人格因素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大学生人格因素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卡特尔16PF人格测验对590名大学生施以团体测验.结果:父母养育方式中的`部分因子与16PF人格测验中的部分因子存在显著相关,且有性别上的差异.结论: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

作 者:沈家宏 作者单位:安徽省荣军医院,安徽,怀远,233400刊 名:中国民康医学英文刊名:MED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 HEALTH年,卷(期):16(10)分类号:B844.2关键词:大学生 父母养育方式 人格

篇2: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自恋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研究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恋人格问卷,对武汉200名大学生进行研究,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恋人格的关系.结果发现:1)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恋人格有显著相关关系;父母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与显性自恋有显著正相关;父亲的.消极教养方式与隐性自恋有显著的正相关.2)父亲温暖理解、母亲严厉惩罚对显性自恋人格有预测作用.3)父亲拒绝否认和过度保护可预测隐性自恋人格.

作 者:尚修芹 洪何露 张燕 作者单位:430079,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刊 名: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ISTIC英文刊名:NERVOUS DISEASES AND MENTAL HEALTH年,卷(期):6(5)分类号:B84关键词:大学生 父母教养方式 显性自恋 隐性自恋

篇3: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某体育学院4个年级中的每个年级各随机抽取2个班级的所有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954份, 收回问卷937份, 回收率为98.22%;获得有效问卷928份, 有效率为99.04%。其中男生449名, 女生479名;一年级学生241名, 二年级227名, 三年级236名, 四年级224名;城市生源501名, 农村 (包括城镇) 427名。年龄最大24岁, 最小17岁, 平均 (19.56±2.79) 岁。

1.2 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心理学和健康教育老师担任调查员, 统一指导语, 采用应对方式量表[4]和青少年小五人格问卷[5]进行团体匿名施测。

应对方式量表包括2个分量表: (1) 指向问题的分量表, 包括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和积极的合理化解释3个因子; (2) 指向情绪的分量表, 包括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幻想或否认4个因子。每个因子均由若干题目组成, 均采用4级评分 (1=不采用, 2=偶尔采用, 3=有时采用, 4=经常采用) ;各因子得分由各题目得分相加而计算。本次测量中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72~0.89。

青少年小五人格问卷由50个项目组成, 包含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情绪性5个维度。采用1 (完全不象自己) ~5 (非常象自己) 的5个等级进行计分。以各维度包含项目的平均值作为该维度的最终得分。本次测量中5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分别为0.77, 0.79, 0.85, 0.69, 0.68。

1.3 统计学分析

将问卷调查结果整理后录入计算机, 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主要包括t检验、F检验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体育院校大学生应对方式得分 见表1。

体育院校男生问题解决、发泄情绪得分高于女生, 寻求社会支持、忍耐、逃避得分低于女生,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不同年级体育院校大学生问题解决、积极的合理化解释、发泄情绪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寻求社会支持、忍耐、逃避、幻想或否认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城市和农村大学生各个项目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

2.2 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格得分

体育院校男、女大学生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 开放性、情绪性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体育院校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大学生各项目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见表2。

2.3 相关性分析

由表3可见, 某体育院校大学生青少年小五人格问卷中的外向性、谨慎性、开放性得分与应对方式量表中的积极应对分量表的各个项目均呈正相关 (P<0.05或P<0.01) , 而宜人性、情绪性与消极应对分量表的各个项目也均呈正相关 (P<0.05或P<0.01) , 其他项目中仅有谨慎性与忍耐的得分呈负相关。

注:*P<0.05, **P<0.01。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 某体育院校男生问题解决、发泄情绪得分高于女生, 寻求社会支持、忍耐、逃避得分低于女生。可能与男生易于选择靠自己的能力来解决问题, 而女生倾向于寻求他人帮助或采取忍耐、逃避的方法来面对问题[6]有关。不同年级体育院校大学生问题解决、积极的合理化解释、发泄情绪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寻求社会支持、忍耐、逃避、幻想或否认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因为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 体育院校大学生逐步适应了大学生活, 能正确看待和处理生活、学习中出现的各种事件, 也逐步减少了采用不成熟的应对方法 (如发泄情绪) 等。城市和农村大学生各项目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推测与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历程有关:他们中间的多数人从小就离开家庭、接受专业化体育训练, 因此城乡差异的影响可能已大大缩小[7]。

调查还显示, 体育院校大学生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得分存在性别差异, 而开放性、情绪性得分无性别差异。说明体育院校男生倾向于参与集体活动, 防御心理较重, 做事主动但缺少计划性;而女生较易独处, 防御性较轻, 对学习和生活一般都有所规划[8]。不同年级、不同生源地大学生人格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大一、大四和农村学生多数项目得分偏低。提示体育院校大学生人格特征有其自身特点, 在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和干预时应充分加以考虑, 重点是大一新生、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和农村学生。

相关研究表明, 体育院校大学生外向性、谨慎性、开放性的得分与积极应对分量表呈正相关, 宜人性、情绪性与消极应对分量表呈正相关。表明外向、主动但缺少计划性、开朗和活泼的体育院校大学生较容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防御心理重、容易受到情绪影响的体育院校大学生较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 与相关研究结果[9,10]一致。笔者认为, 应该在日常教学和心理辅导工作中, 积极发现后一类型的学生, 并对其加以指导和干预, 促使其人格和应对方式的逐步转变, 以保证心理健康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建青, 主编.大学生心理卫生.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9:56-57.

[2]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KENRICK DT, FUNDER DC.Profting from controversy.Lessonsfrom person-situation debate.Am Psychol, 1988, 43 (1) :23-34.

[4]陈树林, 郑全全, 潘健男, 等.应对方式量表的初步编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0, 8 (4) :211-214.

[5]孙云晓, 邹泓.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5版.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6:27.

[6]杨琴, 张昱, 张澜.医学生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 16 (10) :1138-1140.

[7]焦文新.体育锻炼干预影响中国女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综述.群体研究, 2011, 19 (2) :102-104.

[8]刘小先.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心理行为问题关系分析.中国学校卫生, 2011, 32 (5) :615-616.

[9]钟向阳, 蔡茂华, 林佩云.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对高校新生心理适应的影响.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0, 18 (8) :977-979.

篇4: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高中教师;应对方式;人格特质

【中图分类号】 G4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2-104-1

一、引言

教师压力是教师面对威胁性情境或不良事件时所出现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状态。教师的压力应对方式是指教师面对压力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教师是公认的高压力职业,尤其是高中教师,他们的压力远远大于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的职业压力。高中教师压力状况不仅牵涉教师个体身心健康的好坏,而且也关乎教育对象——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说,它同整个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本研究拟探讨教师的整体人格特征与其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

二、研究过程

(一)被试

本研究选取某市300名高中教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被试。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6份,回收率98.7%,其中有效问卷283份,占发放问卷的95.6%。

(二)研究工具

1.应对方式问卷。应对方式问卷是自陈式个体应对行为量表,问卷包括62个条目组成,每个条目有两个答案“是”、“否”。评定的时间范围是指受检者近两年来的应对行为状况。

2.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R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由4个分量表组成,分别是E量表、N量表、P量表和L量表。E量表测量艾森克提出的内-外向维度;N量表测量神经质维度,也可称为情绪性;P量表测量精神质维度,精神质又称作倔强性,讲求实际;L量表即测谎分量表,主要测定被试的掩饰或自身隐蔽性,也能测量某些稳定的人格功能,如社会性朴实或幼稚水平。

(三)研究过程

本研究选择某市三所高中进行问卷发放,三所中学层次各不同,有省级重点高中、市级重点高中和一般高中,选取的教师也涵盖了不同的性别、年龄、所教科目以及所教年级,符合随机取样原则。回收的问卷数据通过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本研究探究了教师压力应对方式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结果如下:

结果:内外向维度与解决问题和求助有显著正相关(r=0.423**,P<0.01),与自责有显著负相关(r=-0.212*,p<0.05)。情绪性维度与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有显著的正相关(r=0.620**,r=0.445**,r=0.504**,r=0.454**),与解决问题有显著的负相关(r=-0.258**)。精神质维度与解决问题有显著负相关(r=-0.229**),与自责有显著的正相关(r=0.194*)。

注:*p<0.05,**p<0.01。

四、讨论

本研究探讨了高中教师人格特质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结论如下:

内外向维度与解决问题、自责和求助的应对方式之间相关显著,与解决问题和求助呈正相关,内外向维度的得分高(T分数>60)的个体,人格特质外向,好交际,朋友多,倾向于选择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对方式。内外向维度的得分越低,人格特质越内向,越倾向于选择自责的应对方式,这类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缺乏稳定性,面对困境首先想到的是责备自己,自责可以降低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影响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绪性维度与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的应对方式之间有显著正相关,情绪性维度得分高(T分数>60)的个体,可能是焦虑的,对刺激有强烈的反应,情绪复原困难,强烈的情绪反应使个体出现不理智的行为,这样的个体倾向于选择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的应对方式——不成熟或半成熟型应对方式。情绪性维度与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之间有显著负相关,情绪性得分高的个体不选择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

精神质维度与解决问题应对方式间有显著负相关,精神质得分高(T分数>60)的个体,可能是孤独的,难以适应外部环境,精神质得分高的个体不倾向于选择解决问题的应对方式。精神质维度与自责的应对方式间有显著正相关,精神质得分高的个体倾向于选择自责的应对方式。

五、结论

高中教师的压力应对方式与人格特质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外向人格的教师常用解决问题和求助的方式来应对压力,而内向人格的教师则相反。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常选择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这些不成熟或混合型的应对方式,情绪稳定的教师倾向于选择解决问题这样成熟的应对方式来应对压力。有精神质人格的教师面对压力时常常自责,而不是主动解决问题,而人格正常的教师则选择解决问题的方式应对压力。

参考文献:

[1]孙杰远,李青.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41(1):99-102.

[2]申继亮,徐富明,崔艳丽.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应对策略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2):90-93.

[3]刘艳.中学教师职业压力与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

[4]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09-111.

[5]陈仲庚.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使用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心理学系,1998.

篇5:大学生人格特质与饮酒的相关研究

近些年来,许多研究报告表明: 大学生饮酒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过度饮酒,酗酒,饮酒不仅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影响大学生饮酒行为因素众多,但当前研究侧重于大学生饮酒行为的外部因素,而大学生人格特质则被忽视。其实,人格特质作为潜在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大学生的饮酒行为。

1.2 选题的意义

大学生人格特质对于饮酒行为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研究大学生人格特质对于饮酒行为的影响,对于引导大学生认识自身人格特质与饮酒行为的关系,有指导意义。对于人格特质与饮酒行为存在高相关的大学生,尽量避免饮酒相关的刺激,控制饮酒行为有实践意义。这有利于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树立大学生新风尚。

2文献综述:

2.1 关于饮酒行为的研究 饮酒、吸烟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1),特别是青少年饮酒、吸烟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被调查的中学生中,28.31% 的学生在过去一个月中曾饮酒,其中13.60% 在过去一个月中曾大量饮酒,8.27% 曾醉酒(2)。而相比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总饮酒率为49.05%。男生为92.47%,女生为6.21%;随着年级的增加,饮酒率呈上升趋势;学生开始饮酒的年龄集中。在13~18岁之间。大学生饮酒与个人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及母亲文化程度较高是学生饮酒行为的保护因素;而男性、18岁前曾被独自关在家、目睹家庭暴力及父亲饮酒等则是学生饮酒的重要危险因素(3)。而国外对青少年大量饮酒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生物、环境和个体角度进行分析,许多研究发现,比起环境和生物因素,认知因素对饮酒行为起着更为关键的影响作用(Campbell & Oei,2010a;Campbell & Oei,2010b;Connor et al.,2008)。2.2 关于人格特质的研究 2.2.1人格特质的含义

人格特质(Personality traits)是由先天的遗传、后天的学习环境的影响等因素交互作用下,表现在身心两方面的特质组成的,是用来表示一个人的思考模式、感情表情和行为特性的一般综和,区别自己与他人的一种独特性质。

2.2.2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

人格特质与个体内部因素关系表现为人格特质与认知之间的联系。Within认为(4),场依存性的人比场独立性的人往往更多地利用外在的社会参照来确定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他人感兴趣,他们比较优先注意所参与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情况,比较对其人感兴趣,他们往往有一个社会定向。

人格特质与个体外在因素的关系,表现为人格特质与行为表现的关系。国内有研究已表明,有人格特征表现为高精神质、高神经质的学生具有攻击行为(5);在李文道等人通过自编生活事件量表发现五因素人格特质中部分因子能预测压力应对方式(6),另有研究表明,中学生的某些行为与人格特质存在相关(7)。2.3关于人格特质与饮酒行为的相关研究

青少年大量饮酒行为已日趋严重。近年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尝试饮酒率、过去一个月的大量饮酒率和醉酒率均相当高(林丹华,范兴华,潘瑾,2010;闵永胜,2008)。但是关于人格特质与饮酒行为的相关研究却非常的少。在国内关于饮酒行为研究的主要有:姚捷,许娴,张国庆等《医学生饮酒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中提出:大学生饮酒与个人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影响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而苏少冰,黄桢炜,张锦涛,林丹华在《饮酒期望、饮酒拒绝自我效能与青少年的饮酒行为:有中介的调节效应分析》中提出:积极的饮酒期望、消极的饮酒期望对于饮酒行为都产生影响,这些都是对饮酒行为的外在因素的研究。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 饮酒的影响因素众多,以往的研究多是将人格特质作为影响饮酒行为的一个因素。现在将人格特质这一因素与饮酒行为联系起来,进行深入和细致的系统研究,探索人格特质与饮酒行为的相关研究。研究这些问题能使我们认识到人格特质对于饮酒行为的影响。有利于避免不良刺激,控制饮酒行为。这有利于建设大学和谐校园,树立大学生新风尚。3.2 研究内容

3.2.1通过自填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年级,生源地,家庭收入等),相关的饮酒问题包括:开始尝试饮酒的年龄,饮酒最厉害的时间摄入酒精量。

同时每个参与者都需要完成一份中国人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CBF-PI-B)以及完成一份酒精依赖问卷。所有的参与者根据是否饮酒以及酒精摄入指标值分为四组(实施时根据audit调查具体状况做适当调整):

1)非饮酒组:个体至今从未喝过酒;

2)社交性饮酒组:该饮酒者至今从未规律饮酒超过一个月;

3)低酒精依赖组:该饮酒者规律饮酒至少一个月,并且饮酒最严重阶段的酒精摄入量小于等于40毫升;

4)高酒精依赖组:该饮酒者规律饮酒至少一个月,并且饮酒最严重阶段的酒精摄入量大等于40毫升。3.2.2根据数据做分析

1)一般人口学特点

饮酒者与非饮酒者的平均年龄

酒精依赖组中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

低酒精依赖组与高精依赖组的酒精摄入量的最高值差异显著程度 2)人格特质的差别

酒精依赖组在CBF-PI-B各维度得分差异; 酒精依赖组与非饮酒组在各维度得分的差异。3)多元逻辑回归分析

分析采用两个模型,一个是饮酒启动模型(y年龄,x特质维度):非饮酒者与饮酒者;

另一个模型是酒精依赖模型:低酒精依赖者与高酒精依赖者。

所有特质因素同时进入模型分析,对一般人口学因素和饮酒相关因素进行调整。寻找人格特质各维度与饮酒启动或酒精依赖相关关系。3.3 研究假设

假设1: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

假设2:控制人口学变量后高精神质与饮酒启动明显相关

控制人口学和饮酒相关变量后高神经质与酒精依赖相关

假设3: 外向性、开放性与饮酒启动或酒精依赖相关不明显 3.4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法、访谈法 3.4.1 访谈法

在黄石两大高校各选取4名学生,共八名,根据个人人格特质的关系设计几个主要相关的话题,进而围绕着这一主题,进行深入详细的谈话,之后将谈话记录进行系统的分析整理。3.4.2 问卷法

(1)中国人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CBF-PI-B 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 CBF-PI 的基础上编制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 Chinese Big Five Personality Inventory brief version, CBF-PI-B 方法 从 CBF-PI 中抽取部分条目组成测量大五人格维度的简式量表

CBF-PI-B 含有 40 个条目 每个维度分别由 8 个条目测量 简式版量表各维度具有较好的信度系数 内部一致性系数在 0.764(宜人性)~ 0.814(神经质)之间平均 0.793。间隔 10 周的重测系数在 0.672(宜人性)~0.811(开放性)之间平均 0.742 简式版五因子结构较为清晰共可解释总方差变异的 43.49% 各因子与完整版量表对应因子的相关均在 0.85 以上 各因子与 NEO-PI-R 对应因子间的相关在 0.358 A 到 0.846 C 之间 各因子与 BFI 对应因子间的相关在 0.584 宜人性 到 0.826 神经质 之间 相关系数均在 0.01 水平上显著。

综上 CBF-PI-B 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相关研究。(2)酒精依赖疾患识别测验(AUDIT)

测验由19 8 3年W H O组织编制,由10个题目构成,3个题目涉及饮酒量和饮酒频率,3个题目涉及酒精依赖,4个题目涉及因酒精引起的各类问题。研究效度表明:≥8为阳性,通常来说,前3个问题高分而其余不见高分,则提示严重危害性饮酒;问题4、5、6高分,则表示酒精依赖;最后部分高分,则说明饮酒有伤害。3.4.3统计分析

对(1)(2)中取得的数据采用SPSSl6.0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使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人格特质与在校大学生饮酒行为的相关关系。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3.5 研究创新点(1)从选题看

以在校大学生人格特质为切入点,立足在校大学生饮酒状况,紧扣以人为本教育宗旨,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会正确的饮酒观,学会健康的交往方式,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享受阳光的大学生活。(2)用问卷调查形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分析成因

问卷调查黄石市的大学生,取得第一手材料。归纳总结黄石市在校大学生的饮酒现状并从心理学视角分析饮酒者的内在特质。期望为酒精依赖者解除困惑,引导个人、家庭、社会正确看待大学生饮酒现象。3.6 研究计划

实验实施时间:2011年10月 实验实施步骤:(1)收集资料,(2)做出假设选取黄石理工和湖北师院部分学生(男女生/文理比率大致为1:1,同时在选取被试时也注意年级差异),发放问卷400份,问卷当场发放,当场收回。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因素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本次研究主要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运用因素分析、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得出实验结果,与与预期假设的结果进行比较,检验假设并讨论存在差异的原因,怎样解释实验结果。

(5)通过本研究,将得出的结论运用到实践中从人格特征出发改善大学生饮酒现状,给社会学校提供关于大学生饮酒本质的科学的认识。参考文献:

篇6: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考研焦虑与心理健康及人格的相关研究

鲁 成,胡敬成(中山大学 南方学院,广州 从化 510970)

摘 要:本研究以142名应届考研学生和63名非考研大四学生为被试,采用状态焦虑问卷、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考察考研学生的焦虑状况并探讨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对考研焦虑的影响。结果发现:考研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非考研学生;考研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焦虑水平存在显著性的负相关;EPQ中内外向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神经质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精神质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利用多元回归法,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对考试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路径图显示,心理健康水平在人格影响考研焦虑过程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篇7: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高职女生个性特征和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

本研究采用五因素个性问卷(NEO)和应付方式问卷,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应付方式特点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女性群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2.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在个性特征上存在专业差异.3.高职院校的女生以积极的应付方式为主,较少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4.高职院校女生的个性特征与应付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

作 者:陈新叶 张建玲 姬彦红 郑欣 Chen Xinye Zhang Jianling Ji Yanhong Zhang Xin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山东,济南,250002刊 名: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51(5)分类号:B84关键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 个性特征 应付方式

篇8: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日渐凸显,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特别是2002 年以后,研究者对留守儿童问题作了大量的相关研究[2,3,4,5,6]。为探讨在面临不协调的亲子关系时留守儿童采用何种应对方式及不协调的亲子关系对留守儿童不良性格的影响机制,笔者对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原则,选取江西省4所农村中小学,共抽取10~16岁儿童586人作为被试。其中留守儿童 308人,非留守儿童278人。

1.2 工具

Y-G性格测验[7,8]。Y-G性格测验是由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矢田部达郎于1957年根据美国的吉尔福特(Guilford)的个性量表修订而成的。在我国于1983年进行了修订,制成了中文版。Y-G性格测验兼顾了类型论和特质论两者的优点,突破了各自的局限,信度和效度都较高,反映了12个特性,每个特性构成一个分量表,由10道题组成,12个特性分别是:抑郁性、情绪变化、自卑感、神经质、主客观性、协调性、攻击性、细致性、活动性、思考的向性、支配性、社会的向性。12个特性又可归纳为3个方面,即情绪稳定性、社会适应性和向性。通过Y-G性格测验不仅可以显示出被试的性格特质,而且还能进一步评定被试的性格类型。

简明应对方式问卷[9]。简明应对方式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2个维度(分量表)组成,包括20个项目。问卷为自评量表,采用4级评分。量表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89,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0。

1.3 研究程序

采用集体施测,在任课教师的协助下由同一主试(作者本人)进行,在课堂上向学生发放问卷并要求他们当场填写。在量表施测的同时获得被试的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如性别、是否留守儿童等。剔除无效问卷,共获取有效问卷586份。全部数据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 结果

2.1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

Y-G测验人格特征比较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Y-G性格测验上12个人格特征的得分结果见表1。

表1结果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抑郁性和自卑感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思考的向性、协调性和社会的向性上也均存在差异(P值均<0.01),而在情绪变化等其他7个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2.2 留守儿童Y-G测验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Y-G测验的情绪稳定性因子(包括抑郁性、情绪变化、自卑感和神经质)与消极应对方式相关较高,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社会适应性因子(包括主客观性、协调性、攻击性和一般活动性)与积极应对方式相关较高,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注:**P<0.001。

3 讨论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留守儿童较非留守儿童更为抑郁、自卑、内向、不信任他人、人际关系较差。在人格发展过程中,儿童早期的环境和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有研究表明,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在儿童最初性格形成和心身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不协调的亲子关系在子女不良性格、不良行为的形成过程中有重要作用[10,11]。而留守儿童出现的更为内向、不轻易表露内心的想法和情感负性特点主要是由于与父母交往减少而使亲子关系的失调、父母榜样作用的缺失和父母监控机制的弱化所导致的。亲子关系不良或被人为剥夺,儿童缺少父母的热情与关爱,就难以获得自我的良好感受,产生安全感和自尊心的缺失,从而导致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许多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在外,亲子关系相对疏远,长期分离使他们对关怀的渴求得不到满足,缺乏感情交流,一些不良情绪如抑郁、自卑、焦虑、担忧等得不到排解,长期积累从而形成了留守儿童孤僻、内向的性格倾向。同时在与他人交际过程中,由于没有得到良好的亲子沟通,人际交往时不愿信任他人。

从留守儿童Y-G性格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可以看出,一些Y-G性格与应对方式存在密切相关。分析发现,主客观性、协调性、攻击性和一般活动性性格的留守儿童在积极应对方式上相关较高,表明这些性格的留守儿童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主,反映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对应对方式产生正向作用。但是抑郁性、情绪变化、自卑感和神经质性格的留守儿童在消极应对方式上相关较高,表明这些性格的留守儿童以消极应对方式为主,反映出不良情绪稳定性对应对方式产生负向作用。提示一些出现抑郁、自卑、内向等不良情绪的留守儿童更应该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叶敬忠,詹姆斯.关注留守儿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4.

[2]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3]程纪奎,袁长江,陶芳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和伤害.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52-653.

[4]王锋生,孙业桓,杨林胜.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问题与健康危险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188-190.

[5]蒋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问题及对策.理论观察,2005(4):79-81.

[6]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78-84.

[7]孔克勤.Y-G人格测验及其应用.应用社会心理学论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27-135.

[8]金瑜.心理测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5-147.

[9]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131.

[10]LYTTON H.Child and parent effects is boys'conduct disorder:A re-interpretation.Dev Psychol,1990,26(5):683-697.

篇9: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335-02

一、文献回顾

近年来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据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底,全国普通高校中,无法支付标准学费和生活费的贫困大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高校贫困生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1]。

很多案例显示,贫困大学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是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如何准确把握贫困生的心理特点,探讨其对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也就成为高等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研究课题。应对(coping)是介于应激与其结局之间的中介机制[2]。Matheny(1986)认为应对是指任何预防、消除和减弱应激源的努力。

调查显示,71.3%的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承受着很大或较大的心理压力,70.9%的大学生对压力缺乏正确的认识。14.7%的大学生面临困扰时采取退避、幻想、自责等不成熟的应对方式,甚至产生自杀意念[3]。所有这些结果均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应对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格特质也是影响贫困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贫困生在人格特征上更多表现为内向、谨慎、情绪不稳定,社会化程度较低等特征,这些特质使贫困生容易形成不良的认知方式,长期自我封闭,缺乏积极的自我宣泄,从而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有研究[4]表明大学生的人格与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相关。彭豪祥[5]等人发现,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与其人格因素、次元人格因素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

调查显示,心理健康的贫困大学生在处理社会适应性问题时,较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而有心理健康问题的贫困大学生则相反,他们较多采用的是消极应对方式[6]。

本研究通过对贫困大学生人格与应对方式的实证研究,旨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探究,丰富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深入细致地了解这种相关,并制定相应的方案,使贫困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健康的成长。

二、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安庆师范学院大一至大四160人,其中137分有效问卷,贫困生51人、非贫困86人生人(贫困生:在入校期间生活俭朴并获得助学金的同学)。

应付方式问卷采用的是肖计划等人编制的问卷。其包含6个分量表: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测量人格使用的是艾森克人格问卷,人格的三个基本因素:内外向性E、神经质N(情绪性)和精神质P(倔强、讲求实际)。

三、结果

将该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整理,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1.贫困生的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现状分析

本研究对贫困生和非贫困生的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进行了T检验,见表1。贫困生的P即倔强、讲求实际的情况、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合理化都在0.05水平上显著低于非贫困生;而在自责维度上贫困生在0.01水平上显著地高于非贫困生,在退避维度上贫困生也在0.05水平上显著地高于非贫困生。

2.贫困生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分析

采用相关分析,探讨贫困生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人格特征中的精神质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自责有显著相关;人格特征中的情绪性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和求助也有显著的相关。

3.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到了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具体的回归方程:解决问题=0.262+0.381E;自责=0.409+0.562N;求助=0.641+0.446N-0.344P;幻想=0.01+4.876N-3.977L;退避=0.316+0.394N。

四、讨论

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差异

T检验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在P、N、解决问题、自责、退避、合理化等维度上都有显著的差别。非贫困生较贫困生来说更倔强、更讲求实际;贫困生相对而言比较内向、富于内省,而非贫困生比较外向、爱冒险;在遇到问题时贫困生不是尽力于解决问题而选择退避的方式。这一结论验证了陈虎[7]等人研究结论。贫困生解决问题、合理化、求助的应对方式得分低于非贫困生,其中求助得分显著低于非贫困生;自责、幻想、退避的得分高于非贫困生,其中自责、退避得分与非贫困生有显著差异。这一结果也得到陈琴[8]等人的支持。

2.贫困生的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讲求实际的人善于正面的解决问题,并将事情的成功与否归因于自己;性格外向的人也善于直面问题,而且能很好地求得他人地帮助,不总是独自解决问题;情绪稳定的人更能将事情看的合理化,很少愤世嫉俗。这一结论和戚少枫[9]等人研究结果一致,即问题解决应对与内外向有显著的正相关,与精神质有显著的负相关;求助应对与内外向有显著的正相关;合理化应对与情绪稳定性、有显著的正相关。这与梁军林等人[10]对高中学生应对方式与个性调查结果一致。

3.贫困生的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回归方程

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贫困生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的回归方程,这一结果与戚少枫[9]等人的研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通过这些方程,我们可以清楚得看出人格特征各个因子对应对方式各个维度的贡献量,方便我们针对贫困生的人格特质了解他们的应对方式,帮助他们健全人格、健全正确的应对方式。

五、结论

第一,贫困生与普通生在P、N的人格特征上有差异。贫困生爱幻想,比较内向,普通生讲求实际,比较外向。

第二,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解决问题、自责、合理化、退避的应对方式上有差异。非贫困生遇到问题时倾向于解决问题;他们易将事情合理化,事情失败时不易自责,而贫困生却恰恰相反。

第三,贫困生的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有一定的相关。即解决问题与情绪性呈正相关;自责与神经质呈正相关;求助与神经质呈正相关、与精神质负相关;幻想与神经质呈正相关;退避与神经质呈正相关。

参考文献:

[1]李逸龙,韩旭东,王青.浅谈贫困大学生人格特质及应对方式[J].成功:教育,2007,(9).

[2]许淑莲,等.临床记忆量表手册[S].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编印,1984.

[3]薛朝霞,梁执群,卢莉.大学生应对方式研究[J].护理研究,2005,(17).

[4]黄雪薇,黄英女,等.大学生应付方式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4).

[5]彭豪祥.652名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其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3).

[6]冯有明.不同地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6,(11).

[7]陈虎,胡燕.医学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的研究[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6,(4).

[8]陈琴.贫困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07,(1).

[9]戚少枫.高职大学生应对方式、人格特征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3).

篇10: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作者:奚XX

单位: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中学部)

人格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人格不同于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鲜明而稳定的、多维的心理特征,它无好坏之分,无道德评价问题。而人格却具有强烈的社会性、倾向性、实践性,它链接着一个人对待他人、集体与社会的态度,反映一个人人品的好坏、善恶、美丑等。人格的道德性是人格最重要的内涵。因此,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毋庸置疑,当代学生的人格发展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1、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

人生价值涵盖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自我价值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前提,而实现社会价值则有助于实现自我价值,是自我价值的最终归宿。因此自我价值应融合于、服务于社会价值的实现。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格的价值过于定位社会,重社会价值轻自我价值。而如今则过于定位个人,在当代一些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吃了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读书更多是为了自己将来有个宽裕舒适、安静自在的生活,更多是为了出人头地,一路风光。而对自己将来如何对社会、对国家尽份责任却考虑甚少。

2、重书本知识,轻道德实践。

人格问题的实质是道德问题。受传统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某些学生关注得最多的是自身的成绩,“搞好学习是我的唯一任务”,成绩搞好了便能赢来一路赞歌,便会一好百好。因此他们不愿参加班集体活动,不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不愿反省和检讨自我,缺乏道德实践,无视道德评价,在情感、品质、习惯、为人处事等方面不讲原则,没有“格”的标准,缺乏正义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3、重主动人格,轻和谐协调。

过去被动人格的人较多,一切服从安排,对人生缺乏设计,奋斗目标模糊不清,没有前进动力,顺其自然,得过且过。而当代学生更多则过于“主动”,以自我为中心,摆不正自己与社会、集体、他人的关系。盲目炫耀自己,逞强斗胜,抬高自己,压低别人,没有协作精神、团队意识;有些甚至为了个人出人投地,无视集体利益,不顾他人感受,不择手段,我行我素。乃至于限入一种病态,处处与他人为“敌”,与群体、他人格格不入。

4、重外表形象,轻内在素养。

“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当代青年学生渴望表现自己,关注自身形象,这本无可厚非,是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反映。但某些学生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外在美。他们讲究穿着,追求时尚,崇尚“潮”、“款”、“名牌”,什么“靓”、“酷”、“帅”经常挂在嘴边,而对自身的知识积累,内在气质,个性修养却很少顾及。这对健康完美人格的形成极为不利。

人格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心理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学生群体中的人格缺陷自应引起每位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但这并非“洪水猛兽”、“无力回天”。我们应坚信学生中绝无“纯粹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因为学生的人格个性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作为教师,我们应先做“人师”后做“经师”,既教书又育人,正人先要正己,这些都自不待言。此外,我们还应该帮助青少年学生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矫正和弥补自己的人格缺陷。

一、正视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就是一个人对于自己多方面的主观印象,包括对自己能力、情绪,以及各种品德的认识、评价和期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正确的自我概念是形成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重要条件。具有良好自我概念的人,不但能对自己各方面有符合实际的了解,而且能坦然地接受一切。也就是说,他们既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能看到自己的短处,不卑不亢,不骄不躁。而有的人因为无视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或因某些方面不如别人而有自卑感。这种自卑给他带来烦躁和不安,所以常常采取一些防卫行为来消除这些不良情绪。例如,有的同学对自己某些方面的成绩不满意,虽然他选择的目标力所不及或自身努力不够,但他常常不愿接受这个事实,总是怨天尤人,给正常的人际关系蒙上阴影。相反,有的.人则因无视自身的缺点和错误,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他们为了自己的成绩和地位,为了捍卫自身盲目的自尊,容不得别人超越自我,妒忌别人,“他们毁掉的不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甚至会毁掉自己的心灵”。

因此,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正确看待自我,是培养高尚品质,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前提,这是第一步,恰是非常艰难的一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成功与得失,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

二、与人为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人交往,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也会增强自身的安全感、信任感。“血脉虽不相连,心灵却能沟通”。青少年学生胸无城府,待人不加设防,他们处在人生多梦的季节,彼此都有沟通交流的需要。但与友伴在一起,总希望被友伴注意和喜欢,总希望自己的智慧、能力、本领、品质被他人重视和接受,自己在群体中能有一定的位置。因此,其中必然有一些人不能真实恰当地表现自己,不同程度地影响人际关系。

因此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创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鼓励学生去交往,另一方面又要正确引导,教育学生与人为善,真心地尊重别人。“心中有他人”。教育学生爱别人,这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关键。

三、坚定信念,建立良好的是非判断标准

个人评判是非的标准和依据,或是倾向于个人的利害关系,或是倾向于某一群体的当前利益,或是倾向于整个社会的利益,这便涉及到是非判断标准的是非问题。它反映一个人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态度,在个人的行为实践中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有什么样的是非判断标准,便有什么样的行为活动方式。当代学生的思维独立性越来越强,但个人的是非判断标准却处于模糊状态,或处于浑盹期,或在逐步形成过程中,生活环境中的榜样行为,外界的评价以及家庭、学校的教育都会影响着他们是非标准的建立。“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因此,教者应注重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当然这也是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但学校的人文环境以及课堂教育却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巨大的影响),自觉加强班集体建设,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扶正邪、充满活力的育人氛围。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的思品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形成良好的是非判断标准。使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状态、行为方式有所认定、有所评价、有所自省,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并按照社会认可的标准和期望,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才能。确立了正确的是非评判标准,便能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这是形成健全完美人格的重要保障。

四、开放心胸,把握积极人生

健康人格应该是具有开放的心胸,能和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并以理解和欣赏的态度去对待它。他们能从花开花谢,草长莺飞中感受自然界的和谐美;他们能从别人的一声问候、一丝微笑、一次叩首中感知和领略人间真情;他们能从彼此合作、相互帮助、同舟共济中感悟友情的珍重和价值。再如“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意识到自己应负的责任和应承担的义务。同样对待自己所面临的困难、挫折和失败,也能敢于正视、积极应付。这样我们才会感到生活的自信、充实、完美而又高尚。

健康人格的人还应该是能将理想和现实完美结合起来,把握积极人生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理想或幻想,这本身不是什么坏东西,“最可怕的是连‘梦’都没有”。如果我们正确对待的话,能使我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和快感,还能增强我们对未来的期望,激发我们实现目标的行为动机。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沉溺于理想,如何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如何让实现理想的方式手段合法化、正当化、公益化。

篇11:中学生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体育锻炼;应对方式;抑郁情绪;中介作用

1前言

抑郁症是心理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通常是由于个体不能正确应付生活应激事件,导致心理失衡造成,表现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行动迟缓等症状,对身心健康会产生严重影响。已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在发病期间较多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较少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应对是指个体在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中,为了解决因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而带来的行为问题,或为了平衡应激事件或应激环境而带来的情绪问题,而采取的种种对付方法或策略活动。国内外关于应对的大量研究也证实,应对是影响身体康复和协调应激以及与应激间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心理应激影响个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中介变量,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探索身体锻炼与应激的关系。研究表明,身体锻炼可以使处于忧虑情景的个体变得放松,注意力得到转移或心境得以改善,身体锻炼为应对应激提供了一种情绪调节或生理对抗,身体锻炼是一种积极的应对方式。国内的多数研究结果也支持了适宜的体育锻炼对应对方式具有积极意义。例如,骆积强对身体锻炼与高中生应对方式的调查、崔冬雪对体育锻炼与女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刘彬对体育锻炼与老年人应对方式的研究等。但是也有类似的研究得出相反的结论,比如刑建辉的研究发现,体育院系大学生在应对应激时更趋向于采用进攻的方式,这种缺乏区分应激源性质的应激应对是一种错误的应对策略。由此可见,上述研究尽管存在一定的分歧,但绝大多数研究还是支持体育锻炼对应对方式具有积极意义,但两者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尚未形成共识,二者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或作用的路径究竟如何,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应激角度(心理生物过程)探讨体育锻炼与应对方式、抑郁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大学生抑郁的预防和干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云南省具有代表性的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五所大学的本科生1350人,回收有效问卷1223份,有效率为90.59%。其中,男生558人,女生665人。平均年龄在20.84±2.45岁。

2.2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问卷包括:⑴《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构成。其中积极应对分量表12个条目,消极应对分量表8个条目。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0.90,重测信度0.89。⑵体育锻炼等级量表。采用《体育锻炼等级量表》PARS-3,由武汉体育学院梁德清修订,该量表从身体锻炼强度、时间和频率三方面考察体育锻炼量。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⑶自评抑郁量表。该量表由WilliamW.K.Zung于1965年编制,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共有20个条目,按1—4级评分。抑郁指数=各条目累积分与80的比值。指数范围在0.25~1.0之间,指数越高,抑郁程度越重。

3结果与分析

3.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量、应对方式、抑郁情绪的差异分析

通过对男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量、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和抑郁情绪的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见表1),结果表明,男女生在体育锻炼量得分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表现为男生的运动量明显高于女生,而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抑郁情绪方面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究其原因,男女大学生在锻炼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一方面是由于社会、历史对两性角色定位的不同所产生的。从历史上看,男性比女性运动更多,尽管这种差异在近代已经明显缩小,但在锻炼行为模式上的性别差异仍旧存在。例如,加拿大男性(47%)比女性(41%)更喜欢运动。类似的,美国女性比女性保持惯于久坐的生活方式的人数高出14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从男女的性格特点来看,男性比女性更喜爱参与各种高强度的锻炼或力量训练,而女性通常喜欢选择中小强度的锻炼项目。关于应对方式的性别差异问题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例如,叶金辉等人的研究发现,大学特困生中男生和女性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性别差异到达显著水平,男生的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女性,女生的消极应对得分高于男生;郭玉江对840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存在性别差异;温岚[等人通过对广州地区在读大学生的调查表明,男女生在消极应对方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左茜颖等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调查却发现,男女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抑郁的性别差异问题研究结果也模棱两可,大多数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中,女性抑郁情绪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少数研究认为男性大学生比女性大学生更易发生抑郁。而本研究却得出,男女在抑郁情绪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至于产生上述研究结果截然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研究对象不同、研究方法的差异所致。

3.2体育锻炼量、应对方式、与抑郁情绪间的相关分析

对体育锻炼量、积极应对、消极应对、抑郁情绪间关系进行相关分析(见表2),结果表明,体育锻炼量与积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r=0.088(P<0.05),与抑郁情绪存在显著负相关r=-0.142(P<0.01);抑郁情绪与积极应对显著负相关r=-0.400(P<0.01),与消极应对显著正相关r=0.279(P<0.01)。根据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考察不同体育锻炼量对积极应对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效果。根据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将大学生体育锻炼量情况分为三组,即大锻炼量(分值≥43分)、中等锻炼量(分值在20~42分之间)和小锻炼量(分值≤19分),对不同组别大学生的积极应对和抑郁情绪进行考察。分别以积极应对和抑郁情绪为因变量,以不同组别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组别在积极应对和抑郁情绪方面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不同组别的积极应对和抑郁情绪的差异状况进行事后比较,结果发现,中等及以上锻炼量与小运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随着锻炼量的增加,大学生更趋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抑郁情绪水平降低。该研究结果支持了以往的研究结论。即进一步证实中等及以上的锻炼量对应对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适宜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改善抑郁情绪,促进锻炼者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降低应激反应,提高锻炼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3.3积极应对方式在体育锻炼与抑郁情绪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本研究的假设是应对方式在体育锻炼量与抑郁情绪之间起中介变量作用。采用BaronandKenny提出的三步中介效应方法检验提出的假设模型。由于在前面的研究中积极应对与体育锻炼量相关显著,而消极应对与体育锻炼量之间相关不显著,因此只考察积极应对在体育锻炼量与抑郁情绪间的中介作用。具体步骤:首先,以体育锻炼量为自变量,积极应对为因变量,考察体育锻炼量对积极应对的预测作用;其次,以积极应对为自变量,抑郁情绪为因变量,考察积极应对对抑郁情绪的预测作用;最后,采用层次回归分析考察在加入积极应对后,体育锻炼量对抑郁情绪的影响。体育锻炼量是积极应对的主要预测源,其β值为0.088(P<0.05),其解释的方差变异量为0.8%,说明体育锻炼量对积极应对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由以抑郁情绪为因变量的方程2可知,积极应对是抑郁情绪的主要预测源,其β值为0.400(P<0.001),其解释的方差变异量为16%,说明积极应对对抑郁情绪具有显著地预测作用。由以抑郁情绪为因变量的方程3结果可以看出,体育锻炼量是抑郁情绪的主要预测源,其β值为-0.152(P<0.01),其解释的方差变异量为2.3%;当同时考虑体育锻炼量、积极应对时,积极应对对抑郁情绪具有显著影响,体育锻炼量对抑郁情绪影响显著,但其β值减为-0.110(P<0.05),其解释的方差变异量为17.1%,解释量增加了14.8%并达到显著性水平,说明积极应对对抑郁情绪具有中介作用。

3.4消极应对方式的作用分析

在相关分析中,消极应对和体育锻炼量的相关不显著,而与抑郁情绪有显著相关。所以采用多层回归分析考察消极应对方式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控制了性别、体育锻炼量和积极应对的作用后,消极应对对抑郁情绪仍然具有显著地正向预测作用。图1显示了体育锻炼量、积极应对、消极应对与抑郁情绪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结合前面的研究结果,体育锻炼量对抑郁情绪的影响显著,该影响由于积极应对方式的加入而变小。这说明体育锻炼量对抑郁情绪影响既有直接作用,亦有间接作用,其间接作用是通过积极应对实现的。该研究结果说明积极应对在体育锻炼量与抑郁情绪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也进一步证实积极应对是体育锻炼影响抑郁情绪的机制之一。这提示我们,要更好地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降低抑郁水平,既要强调体育锻炼量,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应对方式。另外,本研究显示,消极应对对抑郁情绪具有显著地正向预测作用,验证了不同的应对方式在抑郁情绪中起的不同作用。

4结论与建议

4.1男女大学生在体育锻炼量得分方面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表现为男生的运动量明显高于女生,而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和抑郁情绪方面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

4.2体育锻炼量与积极应对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抑郁情绪存在显著负相关;抑郁情绪与积极应对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应对显著正相关。

4.3中等及以上锻炼量与小运动量在积极应对和抑郁情绪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随着锻炼量的增加,大学生更趋向于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抑郁情绪水平降低。

4.4积极应对在体育锻炼量与抑郁情绪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消极应对对抑郁情绪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4.5体育锻炼可以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应对资源、应对策略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应对过程,降低抑郁反应,促进锻炼者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专家谈服务业:推动产业协调发展下一篇:考试总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