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建设专业助理工程师(试行)

2024-07-16

江苏省建设专业助理工程师(试行)(精选8篇)

篇1:江苏省建设专业助理工程师(试行)

江苏省建设专业助理工程师、助理建筑师、助理城市规划师资格

条件(试行)

江苏省建设厅文件

条件(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资格标准

江苏省建设专业助理工程师、助理建筑师、助理城市规划师资格具有本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基本熟悉本专业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法规;能独立完成本专业一般的技术工作,解决本专业一般的技术问题。在高、中级技术人员指导下,能撰写本人所完成项目的工作总结和技术论文;能运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从事建设工程包括城乡规划、建筑学、建筑结构、装饰装潢、岩土工程、给水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风景园林、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燃气、电气、建筑智能化、建筑材料等专业科研、勘测、设计、施工、检测、质量监督、工程监理、建筑经济、技术开发、咨询服务、科技管理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三条 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技术员资格后或从事专业工作以来,年度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取得技术员资格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在规定年限上延迟申报。(一)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二)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

(三)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者,延迟3年以上。(四)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延迟3年以上。第四条 学历、资历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符合以下条件者,可申报助理工程师资格:

1、大学专科学历,取得技术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2年以上。

2、中专学历,取得技术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二)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见习一年期满,经考核合格,可初定助理工程师。第五条 继续教育要求 取得技术员资格后,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要求,结合实际专业技术工作需要,每年参加继续教育累计不少于40学时。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六条 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一)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二)了解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三)基本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第七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 取得技术员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从事城乡规划的工程技术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加过县(局)级以上城乡规划科研项目,其研究成果通过评审鉴定。

2、参加过县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市级风景区、旅游区、文物古迹区专项规划、居住区规划或小城镇规划等1项以上。

3、参加起草或编制过国家、行业或地方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二)从事工程(建筑、装饰装潢、结构、岩土、风景园林、城市道路与交通、给水排水、城市燃气、供热通风与空调、电气、建筑智能化、建筑材料等)设计、科研的工程技术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加并完成县(局)级以上科研项目,其研究成果通过评审鉴定。

2、参加并完成过中型以上工业工程项目的设计,或二级以上工程项目的设计,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过1项三级工程项目的设计。

3、参加起草或编制过国家、行业或地方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三)从事工程(结构、装饰装潢、岩土、风景园林、城市道路与交通、给水排水、城市燃气、供热通风与空调、电气、建筑智能化等)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加并完成县(局)级以上科研项目,其研究成果通过评审鉴定。

2、参加并完成过中型以上工业工程项目或二级以上工程项目的施工,在其中分担过部分技术工作,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过1项三级工程项目的施工。

3、参加起草或编制过国家、行业或地方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四)从事建设工程科技管理(含质量监督、工程监理、建筑经济、技术开发、咨询服务、工程造价、招投标、质量检测、施工图审查等)的工程技术人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参加并完成县(局)级以上科研项目,其研究成果通过评审鉴定。

2、参加编制过中型以上工业工程项目或二级以上工程项目实施的有关文件(文件中有署名)。

3、参加完成过中型以上工业工程项目或二级以上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文件中有署名),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过小型或三级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4、参与开发了具有较高水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并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5、参加完成过中型以上工业工程项目或二级以上工程项目的科技管理,并在其中分担了部分科技管理工作,或作为主要完成人承担过三级工程项目的科技管理工作。

6、参加编写过中型以上工业工程项目或二级以上工程项目的招标书、投标书,或独立编写过三级工程项目的招标书、投标书。

7、参加起草或编制过国家、行业或地方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第四款所列出的各项条件也适用于上述各专业。)第八条 业绩、成果要求

取得技术员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完成第七条所要求的工作后,其工作成效获得本单位中、高级技术人员的好评,或业主的好评。

(二)参与完成的工作成果获奖(科技进步奖、优秀设计奖、获优质工程奖)。第九条 论文、著作要求

取得技术员资格后,论文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在市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有较高水平的本专业论文1篇以上。(二)在市级以上学术会议上交流本专业论文1篇以上。(三)工程设计或施工的技术总结1篇以上。

第四章 附则

第十条 申报助理工程师、助理建筑师、助理城市规划师资格应提交第三、四、五、六、七、八、九条规定的材料,并按规定程序送评。

篇2:江苏省建设专业助理工程师(试行)

答辩实施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做好省水利工程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建立更有利于专业技术人员展示自我的平台,促进省水利行业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根据省职改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江苏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组织办法〉的通知》精神,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省职改领导小组《关于江苏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组织办法》精神为指导,依据《江苏省享受教授级同等待遇高级工程师资格条件》,坚持标准,实事求是,为选拔合格的水利工程专业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提供基础性评审确认依据。

二、遵循原则

1、公平公正原则。参与答辩的全体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测评。评审委员针对申报人的答辩情况,应根据评分标准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分。

2、保密原则。开展此项工作期间,评委和有关工作人员必须对答辩内容及评议情况严格保密,不得以任何方式和理由外泄。

3、回避原则。参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回

避原则,与申报人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等关系的评委,不参加该申报人的答辩和成绩评定。

三、答辩的组织

1、省水利工程专业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答辩仍为评审全过程中的初步评议阶段,其结果作为评审会评审最终投票表决的确认依据之一。

2、未参加本答辩的申报评审对象,一律不提交本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评审表决。

3、省水利工程专业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全面负责省水利工程专业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按子专业分设专业评审小组,并承担答辩的具体工作,各小组成员一般不得少于5人。

4、各专业组组长为答辩主考官,其它评委也可参与提问。

5、各评委根据申报对象答辩的情况,按照统一的评分内容和评分标准,当场、独立打分并填写评分表,由工作人员收齐汇总,经专业组组长和评委会主任审核签字后提交大会。答辩成绩不与申报人见面。

6、厅人事处承办答辩评审工作。

四、答辩的内容

1、答辩采用交流问答形式,侧重于通过论文论著、业绩成果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的陈述,检验知识层面,学术水平,研究能力,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的思路,以及申报材料的真实可信度。

2、答辩分两部分,首先申报人进行自我情况介绍,时间不超过10分钟,之后,解答评委提问,答辩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题目及评分标准由省水利工程专业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提供。

五、答辩的评分

答辩总分为100分,其中:

情况介绍满分为40分,以评委对申报人学术水平、典型成果、突出业绩等认可程度评分。

问题解答满分为60分,以答题情况评分。

六、答辩的程序

1、申报人、评委于规定时间分别到达规定地点,评委熟悉题本,申报人抽签确定答辩序号。

2、按序号进行答辩,每位申报人答辩完毕,可离开现场,即该申报人答辩结束。

3、答辩成绩汇总后,提交省水利工程专业技术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议评议酝酿、投票表决。

七、其他

1、答辩期间评委和申报人员应自觉服从工作人员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干扰评审工作。

2、申报人按抽签序号进行答辩,可按序号估算本人答辩开始时间,提前做好准备,等候叫号,不得迟到,五分钟之内三次叫号不到,作弃权处理,由下一序号申报人递进答辩。

3、评委答辩必须做到公平、公正、严格、规范,力求全面、客观、准确地掌握申报评审对象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对申报人的业绩、成果、著作论文等认真地进行评估确认。

4、答辩中应鼓励理论创新和学术争鸣,允许申报人发表个人见解,评委不得以学术观点是否与自己相一致而武断地决定取舍。

5、答辩与材料申报以及评审全过程,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6、本办法未尽事宜,应在评委会集体讨论研究的基础上,由本届评委会主任作出执行意见,并在评审结果报告中作相应记录和说明。

注:享受教授级同等待遇高级工程师又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

省水利工程专业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评审申报人员

自我介绍提纲(供答辩使用)

一、本人概况(姓名、年龄、工作单位、毕业院校、专业职龄、高级工程师聘任时间)。

二、业绩成果

1、专业工作实绩方面,2、论文、论著情况,3、获奖成果情况。

三、典型成果介绍

四、对本专业学科发展的认识或设想。

备注:

1、提纲须简明扼要,不得通盘复述申报材料,汇报时间不超过10分钟。

2、可携带相关资料。

篇3:江苏省建设专业助理工程师(试行)

“十二五”以来, 江苏省高校以服务全省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 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 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动力, 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加强学科专业内涵建设, 全面提升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取得积极成效。一是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江苏省现有普通本科高校51所、高职高专院校86所、独立学院25所, 在校大学生185万人。在稳定规模的同时, 增量部分重点用于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研究生和本专科生结构比例接近1∶12, 高职高专和普通本科在校生比例为1∶1.5, 形成了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及技能型等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1%, 迈入普及化的新阶段。二是专业体系与区域产业结构契合度不断提高。突出学科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导向, 鼓励设置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 调整改造传统学科专业, 控制就业率偏低的学科专业。从2010年起实行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培养质量和重点产业人才供应及专业和行业吻合度统计公告制度。江苏省普通高校现有本科专业335种、专业点3327个, 高职高专专业488种、专业点3059个。近3年江苏省高校新增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相关的本科专业232个, 占新增本科专业总数的72%。高职院校现有农科类、工科类、服务业类专业点比重 (3∶52∶45) , 与江苏省一、二、三产占GDP比重大体一致 (6∶51∶43) 。三是学科专业特色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基本形成。按照合理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 指导高校科学制定学科专业发展规划, 统筹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出台了《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实施细则》, 落实和扩大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自主权, 推进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和重点专业建设计划, 发挥重点专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建成了一批具有较高办学水平、特色鲜明、获得社会认同和广泛赞誉的学科专业, 培育了多项荣获国家和省大奖的教学科研成果。

今后五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江苏省“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重要时期。习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指出, 一个人只要接受良好的教育, 一辈子生计不成问题。自古江南出才子, 就是得益于良好的教育。希望江苏发扬优良传统,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希望江苏发挥科教优势, 为科技创新作出贡献。省委罗志军书记指出, 如何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 是我们面临的又一次“大考”[1]。李学勇省长强调, 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2]。高等教育是改革发展的人才库、科学技术的创新源、思想文化的集散地, 肩负着支撑、服务和引领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 面临着发展、转型、提升的重大机遇。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专业, 培养一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培育一大批教学科研成果, 对于实施科教与人才强省战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二、科学高效实施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实施方案共分为五个方面, 分别明确了建设工程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项目实施、专项资金和项目管理。按照“突出优势、强化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要求, 加大政策支持和重点投入, 形成200个左右在全国同层次同类专业中具有领先优势、高标准通过国际专业认证、在世界同领域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本专科品牌专业。通过品牌专业建设, 促进高校建成一流的专业、造就一流的人才、打造一流的平台、产出一流的成果。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从2015年至2018年, 严格按标准遴选一批立项品牌专业及培育点。二期从2019年至2020年, 持续支持一期建设成效突出的品牌专业, 遴选增列一批培育建设成效显著的品牌专业。在省财政厅的支持下, 省教育厅归并了现有高校本科教学的部分专项资金项目, 集中财力安排工程专项资金, 并根据实施情况逐步增加。同时, 方案要求建立和完善协调管理、开放竞争、项目责任、预算管理、多元投入、绩效考核、全程监管等工作和管理机制。可以说, 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任务明确, 要求具体, 保障有力, 现在的关键是要认真抓好工程实施。

一要注重统筹协同。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和协同创新计划三大专项定位不同、各有侧重, 但都指向高水平大学以及学科专业和各类创新平台建设, 最终目标都是人才培养、学术发展和科技创新。这三大专项是加强高校内涵建设、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举措, 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有力支撑, 各高校要科学规划, 统筹推进, 形成合力, 不断推进学校内涵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要注重分类建设。品牌专业不但要注重实力, 也要注重特色。品牌专业并不是仅仅面向高水平大学的项目, 而是应该顾及各类型、各层次的多数学校。一般高校虽然综合实力与高水平大学有一定差距, 但在同层次同类型高校中, 每校都应有自己的特色, 都应有特色发展并且呈现领先优势的专业。因此, 品牌专业评审与建设实行不同类型高校分类评议、差别竞争、择优遴选, 目的是在江苏省教育现代化建设各领域, 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卓越应用型人才和高端技能型人才, 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三要注重机制创新。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也是一项改革性工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部署、总动员, 省政府根据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部署要求, 及时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 提出“实施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我们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求, 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协同育人机制, 努力增强专业建设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探索适应社会不同类型人才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专门人才。

四要注重标杆引领。标杆分析是同类高校进行优势与弱点分析的有效手段。标杆管理是实现管理创新并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佳工具。“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通过标杆引领, 为品牌专业对标国内外一流专业, 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 提供了简单直接、实用有效的科学方法。要通过确立标杆, 找准自己学习和比较的最佳对象, 校准自己在国内外同类学科专业中的水平和位置;通过标杆分析, 进行全面梳理, 发现自身短板, 发掘比较优势, 寻找改进和超越路径。通过标杆管理, 扎实推动专业建设, 实现本专业未来四年的建设目标, 力争成为国内外同类学科专业中的一流标杆。

五要注重全面推进。高校的首要任务是本专科人才培养。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 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 专业建设水平和绩效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近年来, 江苏省不断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还分别提高民办、公办高校学费收取标准, 为加大投入、建好品牌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物质基础。在评审确定一期建设专业的同时, 我们明确, 要通过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的引领, 全面提升江苏省高校专业建设水平, 此次申报没有获得立项的专业, 只要高校加大投入、改革创新、取得绩效, 可直接申请评估验收, 优秀的可以列为品牌专业。

三、迅速启动工程一期项目建设

一期项目全省共有123所高校申报437个专业点, 其中50所本科高校申报265个专业点, 73所高职高专院校申报172个专业点。本次申报学校多, 涉及专业广, 社会关注度高。评审遴选工作在省政府的领导下, 按照既定程序, 先后经过学校申报、初审、专家评审、综合评审、省政府办公会议研究审定、网上公示等程序, 完成了评审任务。省教育厅监察室全程参与了监督。

为提升品牌专业评审的权威性, 参加这一阶段评审的专家达100位, 其中省外专家40位, 省内专家60位。专家严格实行回避制度, 申报专业负责人不参加评审工作。专家评审把握三条原则, 即择优遴选、整体推进和优化专业结构原则。在专家评审的基础上, 省政府办公厅于5月11日组织了综合评审, 对专家评审通过的项目进行了认定, 对没有项目入选的本科高校和省示范高职院校进行了适当增补, 对专业点过于集中的专业进行了一定调整, 并增加了个别具有引领和支撑作用的专业点, 共评审通过258个专业。5月29日, 曹卫星副省长主持召开省政府办公会议, 对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和审定。

为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和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对于本次申报没有获得立项的, 以及受名额限制没有机会从学校申报出来的专业, 只要未来四年内自筹经费充足、建设成效明显、实力提升显著、参与省级品牌专业建设年度考核合格, 在一期项目建设期满时, 可以和立项的专业一起参加验收, 如果验收通过列为优秀一样可以授予品牌专业称号。

根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要求, 省教育厅将与有关项目责任高校、项目负责人签订“项目任务书”。“项目任务书”既是立项专业实施建设的依据, 也是今后进行绩效考核的依据, 省教育厅、财政厅近期将印发关于如何做好“项目任务书”制订工作的文件, 各高校各立项专业要按照不低于申报书所列的建设标准, 认真制定项目任务书, 真正达到统一思想、明确方向的目的。项目任务书提交后, 我们将组织专家对任务书进行论证, 论证时既要看任务书与申报书的吻合度, 也要看任务的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还要看所确定的任务是否具有完成的可能性。如果专家对任务书的疑问较多, 可能还会请相关专业进行答辩论证。请项目高校和有关专业做好充分准备。

各项目高校要建立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分管负责同志具体负责、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 与专业带头人签订责任状, 加强协调推动、过程管理和督查考核, 切实做到责任到位、工作到位。要细化和落实具体政策措施, 在人、财、物、环境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 确保全面完成项目任务书确定的各项目标。各项目高校和专业一定要有超前意识和只争朝夕的精神, 迅速启动建设, 确保取得显著建设成效, 使立项专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得到快速提升, 为工程的深入实施打好基础。

实施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 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开拓创新, 奋发有为, 不断开创江苏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为建设教育强省、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罗志军.学习践行“三严三实”做干净担当的共产党人[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05/12/c_1115249484.htm.

篇4:江苏省建设专业助理工程师(试行)

专业设置的“前世今生”

目前我省职校开设的数十个民族文化专业方向可以大致分为技艺类和戏曲类,大都在近10年内相继开设,这与近年来民族文化整体保护意识的提升有关联。2003年10月《世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旨在保护以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能、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于2004年8月加入该公约。2005年,江苏省有37项民族文化项目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省、地、市各级非遗项目都在陆续建设、评选中。这是我省民族文化专业开设的大背景和大环境。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产业需求型。一般是技艺技能类专业,有地方产业作为支撑,因出口畅顺所以招生、发展情况良好,有的还发展成为学校的特色、示范专业。比如江苏省宜兴丁蜀中专,1988年就在与当地紫砂二厂联办紫砂班的基础上建成工艺美术专业(紫砂陶艺方向),目前年招生300人左右。相类似的还有连云港东海中专的水晶专业等。

二、自发保护型。技艺类和戏曲类都有,往往是职业学校从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和传统继承出发,利用某些有利资源开办。比如南京市莫愁中专秉承“传中华文脉,育特色人才”的办学理念,2001年开设了古籍修复专业,使古修技术由传统的师徒相传走上了正规教育之路,2004年升格为五年制大专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江苏省武进中专为了传承“常州大麻糕”的传统制作工艺,开设了“大麻糕制作”专业方向;盐城高师的淮剧专业源自1958年“盐城专区艺术学校”的戏曲专业,办学历史悠久。还有连云港艺术学校的淮海戏和连云港五大宫调专业方向等。这类专业的设置学校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师资力量比较强,容易出精品、出亮点。

三、行政干预型。地方政府牵头组织,行政力量直接介入,布置职校开设相关专业,对地方民族文化项目进行后续人才培养。比如江苏省东台中专2011年开办的发绣艺术专业,就是在东台市委、市政府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为了提升当地发绣行业的整体水平、产品档次而建设的。淮安文化艺术学校的淮海戏专业建设则是当地文化传承工作框架中的一个部分:由淮安市市政府主导,制订五年保护计划,包括建立较为完整的淮海戏资料库和资料陈列室,设立淮海戏博物馆,建立淮海戏专题网,申报国家级代表传承人,设置传承机构等。无锡文化艺术学校2007年在无锡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下,恢复开办锡剧表演专业,并获得政府拨款200万。政府的强力推动往往使得该类专业建设基础好、起点高。

另外,还有一类属于复合型,往往整合了政府、学校、行业其中二者或三者的合力。比如常州艺术高职校经过广泛深入的社会调研,在常州市政府和市文化新局的大力支持下,结合常州华夏工艺美术产业博览园的发展需求,与其合作办学,在表演艺术专业中设置锡剧表演方向和江南丝竹方向,增开民间工艺美术专业乱针绣和留青竹刻两个技能方向。再比如江苏省六合中专开办的雨花石雕刻专业,既有当地该产业市场发展迅速、人才紧缺的需求,也有学校看准雨花石艺术雕刻市场前景的眼光。

从现阶段发展情况来看,民族文化专业建设依靠行业或学校自发进行的潜力是十分有限的,有很多限制条件。有相当多的民族文化类型、非遗项目由于并不具备市场开发的因素,存活的空间有限,被职业教育“看中”的机会很小。行政干预型或者复合型应该成为民族文化专业建设的主要推动力量。

专业建设的“异彩纷呈”

一、师资建设

由于民族文化传承的特殊性,专业建设中“人”的因素极其关键。这里的“人”有三种内涵:一是身负绝艺的传承者,大多是工艺美术大师、表演艺术家、行业知名人士等,在专业里起指导、领衔、支撑的作用。往往一个这样的人可以撑起一个专业,也往往一类技艺的传递就系于一人身上。二是专业教师,他们承上启下,一方面学习大师的技艺,另一方面承担大量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技艺和学生之间架起有效传递的桥梁。三是学生,有些技艺的传承对学习者有着特定的要求,而由于民族文化的衰落,招收不到合适的学生也成为专业发展的一大困难。比如江苏省戏剧学校就感到好的学戏苗子一年比一年难找。在这里我们主要观察前两类“人”——他们直接构成了专业师资——对专业建设的作用情况。

一般来说,各校的民族文化专业都延聘了行业、专业人士担任专业教师或承担教学任务,一些非遗项目也都有传承人担纲牵头,但是,由于这些专业人士的层次各异,教学能力不同,在专业教学中介入的程度和发挥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因而直接影响了该专业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实现情况。一些学校充分利用了这种差异,采用各种形式挖掘专业人士的能量。比如宜兴丁蜀中专,学校组建了由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担任理事长,行业大师汪寅仙、徐安碧以及其他不同类型代表组成的专业理事会;在理事会的专业指导、支持下,学校选聘优秀行业专家担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汪寅仙、徐安碧、邱玉林、李守才等大师、名家更在学校建立大师工作室。这些行业专家不仅参与课程开发、教学计划的审定、教学督导,还在学校的“陶都职教论坛”中开设“名家讲座”,为专业教师拜师学习紫砂陶制作技艺提供了平台。江苏省武进中专一方面传承并改良大麻糕制作工艺并使其先后成功申报成为常州市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成为“常州大麻糕制作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单位”;另一方面,学校还培养青年教师学习传统制作工艺,严玉华和陈平老师分别成为常州市、武进区级该项“非遗”传承人。江苏省戏剧学校成立了由骨干教师和省内外著名演员以及文艺团体领导组成的三结合专家指导小组,并长期聘请一批舞台实践经验丰富的表演艺术家来校任教,发挥专家的作用;每学期的剧目教学和基功教学统一管理,有机结合,因人设戏,因材施教。连云港艺术学校则采用“校团合一”的办学模式,该校的部分教师组建为江苏省女子民族乐团,演出时是演员,上课时就是教师。

理想的行业人士参与职业教育的状况应该是这样的:他们一边要将自己掌握的技能进行巩固深化并有所创新;同时,他们也要将这类技能的基础和精要与专业教师合作,开发出适合职校学生学习掌握的课程和教材;他们最好能够直接带学生,不行就带出老师来,同时对老师的教学过程进行指导和提点。现实情况中能够开发课程和教材的专业人士数量是很少的,更多的情况是带领教师学习技艺,这就使得专业教师的任务格外重要。他们要学习技艺,还要想着用什么方式让学生也学会技艺;他们不仅要传授技艺,做好大师与学生的中介,还要做好其他的开发、设计、制作等工作,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和手段培养出新型技能人才。许多学校感叹的师资问题其实主要是指这一部分的师资缺乏。而事实上民族文化专业的教师培养也缺少行之有效的路径。由于民族文化传承往往是一项“孤独”的事业,无环境,无氛围,无群体,专业教师只能靠“自我成就”才能有所作为,这是一项亟待破解的难题。在这里,我们不妨参考一下宜兴丁蜀中专的做法:学校在开展“青蓝工程”和“双师型工程”的基础上,对工艺美术(紫砂陶艺方向)专业的青年教师提出了“拜一个行业名师为师,学精一门全手工紫砂陶制作技艺,做好一件作品,带好一批学生”的“四个一”要求,有效地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同时还制定了《名师工作室、创新工作室建设条件与管理办法》,将工作室建设和基地建设、课程建设、带培青年教师以及领衔人自身发展结合起来,促进了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

二、课程与教学

许多职校的民族文化专业在这一方面都进行了探索,也积累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常州艺术高职校经过市场和专业分析,决定“江南丝竹”专业方向培养的人才需要掌握一至两项演奏技能,具备相应合奏能力和舞台表演能力,掌握江南丝竹文化,具有编排、演出和教学经验,能胜任各级民族乐团的演出要求;民间工艺美术专业则培养掌握本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能够适应民间工艺产业发展需求,具有从事“留青竹刻”与“乱针绣”等工作,在民间工艺领域中专业基础厚、技术能力强、职业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工艺方向的专门人才。在这个目标的引领下,学校以强化实践能力、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能力和技能为主线,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岗位课程体系;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同时建设了名家领衔、学校主导、系部支撑、教研室为主体的与剧团及产业园项目接轨的工作室,集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为一体,使之成为项目课程的研发地、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营、创意设计和创造实践的工作间、融通市场与学校的桥梁。

在内容设置上,各校也都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和师资状况,进行课程和教材建设。比如连云港东海中专始终牢牢把握专业课程改革这个主题,建立和完善了“三以一化”专业课程体系,将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水晶方向)专业拓展为水晶工艺品设计、水晶工艺品雕刻、水晶工艺品营销三个专业化方向,从设计到雕刻,从雕刻到营销,纵向延伸专业链。先后开发了《玉石雕技法》《雕刻技艺实用教程》等7套专业实训教材。江苏省六合中专努力做到“教室工厂一体化”“教学生产一体化”,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教学做合一”“做中学、做中教”的职教特色。

民族文化项目的一大特色是实用性很强,因此各校都在专业教学中加大这方面的渗透力度。比如无锡文化艺术学校教学融理论、实践为一体,将原来主要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的艺术实践,逐步拓展为创新型综合艺术实践和为社会服务型艺术实践三者并举的教学实践体系。常州武进中专则经常举办全市性的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工艺专题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常州大麻糕品尝会,使其更贴近现实、贴近市民,逐步形成产业化发展规模。还有一大难点是艺术创作的创新性如何培养的问题,这方面宜兴丁蜀中专的探索值得借鉴。学校在专业技能课程中逐步推进单元制的项目教学;改革评价方式,在项目课程结束后组织成果展出,向收藏作品颁发证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为了促进紫砂制品多元化的个性创作,专业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项目中获得“精神、自由、主观性、想象力”等非理性的个人超验,通过作品赏析,与大师对话,相互交流评价,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

课程与教学,是民族文化技艺传承由传统的师徒授受到现代的班级授课制职业教育最大的区别所在,这个环节处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应该是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块成了许多民族文化专业建设的短板,拿不出像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更谈不上实现项目课程建设、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等先进教育理念。当然,民族文化技艺的传承有其特殊性,一些传统教学方式更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但问题是,这些好的教学方式往往湮灭在时间长河中,并没能被很好地继承。当课程与教学处于一种相对“真空”中的时候,专业的薄弱与萎缩就会是一种自然的结果。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警惕的。

三、实训基地建设与产学(教)研合作

当古老的民族文化遇到现代职业教育的时候,实训基地建设和产学(教)研合作成为其有效传承的创新途径。在这一方面,我省诸多职业学校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实践案例。

首先,实训基地的建设有效促进了专业教学。比如六合中专建设了集教学、实训、生产、经营为一体的雨花石工艺美术实训基地,包括画室、泥塑室两个专业基本技能教学实训室,切割及打磨室两个可进行实际雕刻技能训练的雨花石雕刻实训室,两个可进行产品图样设计的平面设计及三维设计实训室,以及工艺美术师蔡春华、蔡康麟的雨花石雕刻工艺工作室。丁蜀中专的紫砂陶实训基地也由起初单一的制壶实训扩展到装饰实训、雕塑实训、烧成处理、模拟绘图等功用,实现了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具备了实践教学、职业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社会服务等功能,为项目课程的开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其次,实训基地的建设为校企产学(教)研合作提供了平台和契机,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培养了市场,营造了难能可贵的社会氛围。比如东台中专与东台天艺发绣有限公司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和发绣产品研发中心,实行半工半读的学习模式,企业对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学生作品按件计酬。在发绣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学校和合作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创新发绣产品的生产工艺和题材内容,如以“丝语心语,真情永恒”为主题,相继推出了“心香一瓣宗教绣、永结同心情侣夫妻绣、手足情深同窗毕业绣、福如东海长寿感恩绣”等发绣产品,获得了市场认可。常州艺术高职校与常州华夏工艺美术博览园、常州市锡剧团、常州市歌舞剧院等对口单位合作,参与项目开发,进行订单式培养应用型人才;另外学校还充分利用常州社区大学的资源,通过艺术进社区、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开展作品展览、演出和专题讲座,扩大非遗项目在地方的影响力。无锡文化艺术学校安排学生定期参加无锡市锡剧院、江阴市锡剧团、宜兴市锡剧团、大丰市锡剧团、锡山区锡剧团、张家港市锡剧团等剧院的排练、演出,以提高、丰富学生的舞台实践和表演机会。六合中专与南京杨记工贸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生产经营模式培养,进行雨花石来料加工的项目经营,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以生产项目带动师生实训;还成为南京冶山国家矿山公园玉石研发基地,校企互惠互利,互相支持,取得企业对学校设备设施及实习耗材的支持和帮助。丁蜀中专依托紫砂陶实训基地创办了宜兴市丁职陶瓷有限公司,积极推进实训基地的“七合一”功能,利用学校资源组织技术开发,由机电专业、工艺美术专业师生协作开发的新瓦斯窑、新电窑等一系列陶瓷行业专用设备已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同时利用该基地还成立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师陶艺培训中心,为省市中小学培训陶艺教师。盐城高师淮剧专业常年组织师生带着精心排练的大戏、折子戏到军营、农村、煤矿、工厂进行实习演出,参与各项政治接待、重大纪念、庆祝性演出等社会服务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又为社会各界送去了精神食粮,受到普遍欢迎。

四、“进口”和“出口”

一个职教专业只有“进口旺”“出口畅”,才能形成办学的良性循环,民族文化专业也不例外。甚至由于此类专业的特殊性,“出口”决定了“进口”,“进口”决定了某个专业乃至某类民族文化技能的生死存亡。在调研中不乏很有传承价值的专业(方向)因为招不到学生只能停留在纸面上甚至面临撤并的情况。因而各校都在培养生源方面花力气、下功夫。

第一招是经济刺激。那些行政支持型的民族文化专业在得到政策支持的同时一般会配套经济资助。比如淮安文化艺术学校的淮海戏专业最初生源非常匮乏,学校承诺免除学费与生活费后才招到足够的学生。东台中专给予报考发绣专业的学生学费和住宿费全免的优惠政策,同时还将获得每人每年政府助学金1500元。江苏省戏剧学校争取政府专项经费,2006年起免费向全国招生,开办“小京班”,用项目形式进行管理和培养,取得明显成效。这一办班模式被纳入江苏省文化人才建设工程,并在本校的丹剧、海门山歌剧班中得以延续。

第二招是广开门路,利用社团活动、社会培训、社区宣传等方式扩大潜在生源。比如常州艺术高职校组建与民族文化专业方向对应的四个学生社团,将外专业对非遗有一定兴趣和爱好的同学集聚起来,以培训的方式开展普及活动,有效地培养了一批有基础、有兴趣的非遗爱好学生。连云港东海中专的水晶专业每年都吸引一大批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下岗职工等来校培训,为其就业创业、脱贫致富拓展空间。

第三招是打通出口。一方面积极开拓升学进修的通道。比如丁蜀中专开辟四条路径:一是组织学生参加江苏省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让学生有机会进入高校进一步学习;二是学校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联办成人大专教育,在中职课程完成之后接通成人大专课程,让学生在工作的同时学习提升;三是开设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雕塑艺术设计(紫砂陶艺方向)专业;四是自2012年起,与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联合进行“3+3”中高职衔接试点项目。另一方面,为学生的就业、创业不遗余力地创造条件。比如东台中专成立了校内学生创业基地——“丝语”发绣坊,主动与婚纱影楼、妇幼保健机构、民政单位等接洽合作,推广学生的发绣作品。东海中专鼓励水晶专业师生参加各类展评活动,先后在国家、省各类工艺品博览会上获78项金、银、铜奖;专业就业率达100%,毕业学生有的成为水晶企业管理人才,有的在营销岗位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同时涌现出一批创业典型。

五、文化建设

对于民族文化专业来说,文化建设有着别样的意义:从促进专业教学的角度来看,文化建设能够有效地提升专业志趣,培养专业情感。就像六合中专设置了雨花石石料标本、作品图片的展示橱窗;常州艺术高职校在校园环境布置中随处可见非遗元素,定期开办留青竹刻、乱针绣作品展览,举办江南丝竹和锡剧的专场演出等。这种类型的文化建设虽还停留在本专业层面,但已经有了扩大民族文化影响的努力和实践。如果从总结民族文化历史经验和保存优秀成果结晶的角度看,也有一些学校的工作正在自觉不自觉地承担着这个历史使命,完成或接近这种超越:

宜兴丁蜀中专倡导“以陶载文,以技传人”,每年举办一次师生作品公开汇展,校内建立了“五朵金花”陈列馆,宜兴紫砂、均陶、美彩陶、精陶、青瓷等各类师生作品精彩纷呈,彰显着宜兴独特的陶瓷文化和鲜明的专业特色;建立了孙伯春老师作品陈列室和南京艺术学院吴开诚教授艺术馆,收藏了吴教授所捐赠的80余幅素描作品,以及历届师生的国画、油画、书法等作品;学校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舞蹈“陶工古韵”成为宜兴紫砂陶艺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文化载体。

江苏省武进中专将全面深入开展普查工作,摸清常州大麻糕制作工艺、技艺生成、发展历史及历史代表性传人情况;建立常州大麻糕制作技艺传承人、传承群体资料库,用DVD形式详细记录常州大麻糕制作的全过程;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探究常州大麻糕制作工艺、技艺发展轨迹和在国内名点名小吃文化圈内的影响及价值;继续组织、举办好常州大麻糕文化活动,将收集的有关常州大麻糕的传说故事、奇闻逸事等编辑成书。

专业发展的“前途漫漫”

在对我省职校开设的民族文化专业建设情况有了一个总体的观察梳理后,自然要关注到它们当下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出路。由于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文化多元,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愈加逼仄,这使得职业教育成为接续和传承文化传统的一个全新渠道。然而,种种迹象表明,这种渠道的作用充分发挥,必须要在“一盘棋”的全局统一部署和行政资源的有效调配下才能进行。民族文化专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这两个因素的不到位、不匹配、不协调有着密切的关系。

民族文化专业的发展问题一是在资源层面,二是在实践层面。资源层面集中在资金和师资两个焦点,而后者的问题尤为突出。几乎所有的民族文化专业都在喊“缺少师资”“专业教师缺行断档”“没有编制难以进人”“师资青黄不接”,既牵涉行业人士也关系普通专业教师,说明这是一个普遍的短板;除了部分有行政直接资助的职校,大多数民族文化专业感到经费困难,“先进设备需要投入”“办学投入捉襟见肘”。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还存在多头办班的现象,比如淮海戏、淮剧、锡剧等戏曲类专业都有不止一家职校在办,无疑加剧了师资、生源的紧张,且不易形成办学的比较优势和相对特色。这一切的背后其实揭示了两个问题:一、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还未进入政府顶层设计的视野,还处在一种相对无序、随意性较大、还未真正认知到其传承价值的生存格局中;二、利用职业教育来传承民族文化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民族文化类职业教育要和其他保护手段一起,整体规划,合理分工,同气连枝,互相呼应,才能真正实现其效用,而这是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全局部署和有机调控的。

民族文化专业实践层面的问题其实是前述现象在教学、办学上的终端反映:一是教学体系、课程结构、专业标准、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亟待提档升级,比如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等;二是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不够,在传统经验的总结、现状的分析和未来的发展等方面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三是缺少相应的物质(经验)积累、生存环境、发展土壤。淮安文化艺术学校对淮海戏专业的发展列举了几条建议,很有针对性,也很有借鉴意义,兹列如下:

1.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统筹协调社会各界和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协调机制或工作机制,使全社会都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之中。比如实施“淮海戏进校园”工程,把具有浓郁区域特色的淮海戏加入到学校音乐课、赏析课中,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丰富学生艺术知识结构、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的同时拓宽淮海戏传承和发展的途径,维护淮海戏生存土壤,扩大淮海戏的受众面。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上开辟淮海戏赏析专刊专栏;通过剧场演出、广场演出、电视广播、举办文化艺术节、旅游节、戏曲大赛、发行唱片等活动,让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了解淮海戏、接受淮海戏、喜欢淮海戏。

2.政府要在人才培养上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保障。从不同渠道争取支持,无论是政府财政拨款还是民间资助,尽可能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保护淮海戏的行动中来。

3.抢救性搜集传统剧目、现当代剧目的乐谱以及音频、影像资料,加快建立淮海戏资料数据库,这些是研究淮海戏的基础,更是淮海戏的文化精华所在。

4.构建良好的研究氛围,由淮海戏名家、艺术研究者、淮海戏专业人员、淮海戏爱好者建立淮海戏研究团队,开展淮海戏专项课题研究,使其更有效地服务戏曲表演和教育实践。发挥艺术类学校的优势,专业的艺术背景和教育资源能够很好地帮助推进淮海戏的理论研究和创作水平。

5.要对淮海戏人才培养进行人才结构状况分析,淮海戏的主要人才是编剧、导演、演员、作曲四类,这就要求建设好戏曲人才在岗培训和深造制度。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血脉所系,文明的智慧、精华所在,如果有所缺失,那民族成员的依恋和亲近就无所附依,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也无从生发,因而对其保护和传承的意义自不待言。然而,无论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进入到职业教育关注、实践领域内的民族文化项目都是非常有限的(按:光是江苏省入选国家非遗名录的就有108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职业教育在这方面的创新实践仍然任重道远。希望职业教育能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一座方舟,但愿民族文化类职业教育从此一帆风顺。

篇5:江苏省建设专业助理工程师(试行)

编号:

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协议

甲方:

乙方:(防雷工程专业资质单位名称)

根据《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江苏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为落实防雷减灾工作,经甲乙双方协商,就甲方专业防雷工程委托乙方设计、施工,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所建专业防雷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工程内容:详见工程设计方案及预算

二、协议期限:

自本协议签订生效之日起至防雷工程竣工验收合格时止。

三、甲方职责:

1、甲方应为乙方提供防雷工程设计、施工必要的图纸和相关资料。

2、甲方应为乙方提供防雷工程设计、施工所需的用电、用水、施工场地等,并有专人在施工现场,协调相关工作。

3、因工程需要涉及到工作环境内其它相关设备或技术的供应商,甲方应负责协调其技术或业务人员按乙方要求在指定时间内进场协助。

4、由于甲方原因造成的返工、停工、窝工,甲方应承担由此而引起的相关费用,工期顺延。

四、乙方职责:

1、乙方负责防雷工程的勘测、设计,设备和材料的购买、加工及安装,并根据防雷工程的实际需要作相应调整。

2、乙方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应的防雷规范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有江苏省气象主管机构核发的资格证,持证上岗。

3、防雷工程竣工时,乙方应邀请当地防雷主管部门并会同甲方工程技术人员共同验收。

4、乙方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加强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如违反相关技术规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规定,甲方可向乙方上级主管部门投诉,投诉电话:_____________。

五、工程期限:

本防雷工程项目工程期限为 天,遇雨期或其他不可抗拒原因,工期顺延。

六、工程造价和支付方式:

1、甲方向乙方支付防雷工程各种费用计人民币大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协议签订时,甲方向乙方

甲 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 乙 方(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 代 表(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 代 表(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 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 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 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 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 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 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 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 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户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户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账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账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月___日

篇6:江苏省建设专业助理工程师(试行)

条件监督检查标准(试行)总则

1.1 为促进我省公路建设工程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水平,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实现工程安全监督检查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并待建设行业相关工程安全规程、标准,制订本标准。

1.2 本标准适用于我省各级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对公路建设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各项目建设单位可参照本标准制订更加详细的检查办法。

1.3 在按本标准检查时,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技术管理标准、规范和规定外,尚应符合本标准。检查分类

2.1 工程安全监督检查共分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人员考核与持证情况、安全管理活动、安全技术管理、安全培训教育、安全经费使用及保险办理、施工现场、施工机具、临时用电、现场作业、消防安全、应急救援12类检查类别。各类别又明确相应检查内容。本标准合计为12类30项检查内容,并制成检查表

1(见附件)。

2.2 检查表中有“△”前置符号合的为保证项目,合计19项,其余11项为一般项目。保证项目应是检查的重点和关键。评判标准

3.1 检查内容根据检查情况,检查意见分为好、中、差三个评价等次,即

3.2 根据各项评价等次汇总,对工地安全生产条件综合评价分为A级(符合要求)、B级(基本符合要求)、C级(存在一般安全隐患)、D级(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四个等级。

3.3 综合评价等级按以下标准确定:

A级:所有保证项目评为好。一般项目没有评为差,评为中的项目数≤3。

B级:保证项目没有评为差,评为中的项目数≤3。同时,一般项目没有评为差。

C级:保证项目没有评为差。同时,一般项目评为差的数

量≤3。

D级:保证项目评价出现差,或者一般项目评为差的项目数量>3。

3.4 综合评价由安全监督机构在现场检查结束时进行。对于被评为A级的,安监机构应对该项目经理部予以表彰,建设单位可适当予以奖励。

对于评为B级的,建设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在合理的整改期限内完成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安监机构备案。

对于被评为C级的,该项目经理部在二日内拿出书面整改措施,并经建设、监理单位审查同意后十五日完成整改。整改结束后建设单位报请安监机构进行复查。

对于被评为D级的,该项目经理部应立即停工整顿,视情节轻重给予责任单位、责任人通报批评及其他处罚。整顿结束后,建设单位应报请安监机构进行复查,通过后方可复工。

附件:公路建设工程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条件检查表

篇7:江苏省建设专业助理工程师(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资格标准

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参与科研活动和独立完成一定难度的专业工作,取得较好的业绩;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论文、著作;具有指导初级专业人员工作的能力;能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获取信息及进行学术交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资格条件适用于本省从事文物博物专业的考古、科研、鉴定、文物博物技术、文物保护与维修、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等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三条 政治素质、职业道德要求

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考核均为合格(称职)以上。

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在规定的年限上延迟申报。(一)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称职)及以下或受警告处分者,延迟1年以上。(二)受记过以上处分者,延迟2年以上。

(三)伪造学历、资历,剽窃他人成果等弄虚作假者,延迟3年以上。第四条 学历、资历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具备以下条件者,可申报馆员资格。

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或大学专科学历,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二)获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以下列学历(学位)者,经考核合格,可初定馆员资格。1.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3年以上。第五条 继续教育要求

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按照《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结合实际专业技术工作需要,参加继续教育,达到规定的要求。

第三章 评审条件

第六条 专业理论知识要求

(一)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二)熟悉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国内外技术状况和发展趋势。第七条 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 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一)从事考古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参与1个以上大型或2个以上中型、或5个以上小型考古发掘项目(含参与发掘资料的整理和编写发掘报告或简报)。

(二)从事文物博物科研专业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参与完成本单位科研项目1项以上,并写出学术报告或论文。(三)从事文物征集鉴定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独立鉴定、征集有较高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某一类文物。(四)从事文物保管专业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1.熟练掌握某一类文物防霉、防虫、防腐等保管技术。2.独立完成100件以上文物的建档保管工作。

(五)从事文物保护维修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1.独立制定并付诸实施1处以上中型或2处以上小型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修缮或局部复原设计方案,并通过验收。

2.参与制定1项县级以上行政区域文物保护规划,并通过审定后付诸实施。(六)从事文物修复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独立承担一般文物的修复工作。

(七)从事文物博物陈列展览专业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完成一般陈列展览设计2个以上(含布展、建档等)。(八)从事文物博物宣传教育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1.对博物馆的讲解工作有一定的研究,发表专业论文2篇以上。2.独立推广(宣讲)1个以上大型或2个以上中型陈列展览。3.参与编写讲解词或其他宣传资料。

(九)从事文物博物绘图、摄影制作专业工作的人员,须具备以下条件:

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考古绘图、文物摄影照片、文物拓片100个版面以上,作品准确、清晰。

(十)其他文物博物专业岗位的人员可参照以上九类人员的条件实行。第八条 业绩、成果要求

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县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提出2项以上陈列展览、文物考古、宣传推广或其他有关专业技术工作的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和付诸实施,取得一定效益,经专家鉴定认可。

第九条 论文、著作要求

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公开发表、出版本专业有一定水平的论文、著作、调查报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合作撰写并出版学术著作1部(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

(二)独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或调查报告、考古发掘报告2篇以上。

(三)独立撰写并发表学术论文1篇和有参考价值的考古发掘简报或专业调查报告2篇以上。

(四)独立撰写并在市(厅)级以上的学术研讨会上宣读论文1篇和在内部专业刊物发表论文、考古发掘简报、专业调查报告2篇以上(本款仅适用于县以下文物博物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第十条 外语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硕士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以上。

(二)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其应用水平符合实际工作需要。(三)因公出国,出国前通过国家出国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并在国外学习或工作1年以上。

(四)符合省人事(职称)部门的相关规定。第十一条 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计算机专业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以上。

(二)参加全国或全省统一组织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考核),其应用能力符合实际工作需要。

(三)取得省人事厅组织的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四)参加全国计算机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成绩合格。

第四章 破格条件 第十二条 破格申报条件

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业绩显著,考核至少有1次为优秀,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破格申报。

(一)取得中专学历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二)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第十三条 破格评审条件

取得助理馆员资格后,在符合第三章规定的基本条件的前提下,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市(厅)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二)县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及相应奖项)2项以上的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三)取得1项在市(厅)级以上有一定影响的考古、文物博物专业某一学科较重要的研究成果(通过专家鉴定认可)。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申报馆员资格应提交第三、四(或十二、十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条规定的材料,并按规定程序送评。

第十五条 与本条件相关的材料要求、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若干问题说明等见附录。

江苏省文物博物专业高、中级资格条件附录

一、申报人必须提交的材料 1.按有关要求填写“江苏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表”(以下简称“申报表”)一式3份,并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备用相片1张(免冠大1寸)。

2.“江苏省申报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情况简介表”一式20份。(以下是对照“资格条件”要求应填写、提交的材料)3.对照第二条,将申报的专业准确地填在“申报表”封面相应的栏目处。

4.对照第三条,将本人取得现专业技术资格以来的考核结果填入“申报表”内相应的空栏处。

5.对照第四条,必须提交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学历(学位)证书,以及资格证书、任职聘书的复印件。

6.对照第五条,提交记载取得现专业技术资格后完成继续教育的情况、经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验合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原件。

7.对照第七条,将本人的专业技术工作经历填入“申报表”相应栏目,并经单位核实确认。

8.对照第八条,提交反映主要业绩的专业技术工作报告1份,业绩成果证件、证明及辅助证明材料(包括获奖证书、与成果相对应的公开发表的论文、考查报告、成果鉴定证书等)复印件。

对科研立项课题,应提交课题立项申请表、阶段性进行情况报告书(含主管部门组织的3位以上同行专家的审查鉴定意见)。

9.对照第九条,提交规定数量内的论文或著作原件。

10.对照第十条,必须提交符合省职称主管部门要求的职称外语考试有效成绩证明原件,或免试证明材料。

11.对照第十一条,必须提交符合省职称主管部门要求的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核)有效成绩证明原件(或免试证明材料),或提交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信息化素质培训考核合格证》原件。

12.凡已实施执业资格考试制度管理的专业,申报时须同时提交执业资格证书及注册登记证书。

以上提交的材料若是复印件须经单位核实、盖章,经办人签名,并注明核实日期。所有材料必须按评委会要求的格式进行分类、整理、装订。

二、本条件有关词(语)或概念的特定解释

1.大型专业活动:指大型考古发掘、大型陈列展览设计与布展、大型文物维修工程、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大型学术会议等。

2.中型专业活动:指中型考古发掘、中型陈列展览设计与布展、中型文物维修工程、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中型学术会议等。

3.大型考古发掘:指重要大墓或31座以上墓葬的重要古墓群或300平方米以上重要古遗址的发掘。

4.中型考古发掘:指11至30座墓葬的古墓群,或150至300平方米古遗址的发掘。5.小型考古发掘:指10座以下墓葬的古墓群,或50至150平方米古遗址的发掘。6.大型陈列展览:指200件以上展品并达200米以上展线的重要陈列展览。7.中型陈列展览:指100至200件展品并达100至200米展线的陈列展览。8.小型陈列展览:指100件以下展品和100米以内展线的陈列展览。9.大型文物维修工程:指单体建筑面积300至500平方米,或群体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修缮或局部复原工程。

10.中型文物维修工程:指单体建筑面积200至300平方米,或群体建筑面积500至1000平方米的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修缮或局部复原工程。

11.小型文物维修工程:指单体建筑面积100至200平方米或群体建筑面积300至500平方米的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修缮或局部复原工程。

12.一级文物鉴定的确认:指经国家文物管理部门或其鉴定机构组织专家确认,确认内容包括文物的名称、类别、功用、真伪、年代、级别,以及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13.二级、三级文物鉴定的确认:指经省文物管理部门或其鉴定机构组织专家确认,确认内容与一级文物相同。

14.独立推广(宣讲)陈列展览:指独立编写陈列展览讲解词,分别对大、中、小学文化程度的观众宣讲,效果良好,并能独立进行有关宣传和组织观众的工作。

15.主持:指考古发掘项目的领队和专业技术负责人;科研项目的课题组长;陈列展览的总体设计、内容设计或形式设计的专业技术负责人;审定陈列展览讲解词与推广计划的专业技术负责人;文物维修项目设计或制定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专业技术负责人(以该项目的正式证书、文件为准)。

16.科研成果奖:特指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社科成果奖、优秀著作奖等。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指该奖项等级额定获奖人员(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项目主持人”:指课题第一申报者(以课题申报表为准)。

17.学术著作:指具有专门、系统学问的著作(含专著、论文、古籍注释、学术性著作编译、全国通用教材等),工具书须视学术含量,由有关专家审定。

18.学术专著:指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概念准确、反映研究对象规律,并形成一定体系,属作者创造性思维的学术著作。凡文章汇编、资料手册、一般编译著作、普通教材、普通工具书以及创作的作品集,都不能视为学术专著。

19.论文:指通过逻辑论述,阐明作者的学术观点,回答学科发展及实际工作问题的文章。它必须包括论题(研究对象)、论点(观点)、论据(根据)、结论、参考文献等。凡对专业或业务工作现象进行一般描述、介绍(报道)的文章(不含评介、综述),不能视为论文。

20.公开发表、出版:指论文、著作在有CN(国内统一刊号)、ISSN(国际标准刊号)或ISBN统一书号的出版物上发表或出版发行。

21.效益: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须提交可供参考的材料)。

三、本条件若干问题的说明

1.本条件中凡规定的学历、年限、数量(目)、等级等概念均含标识的学历、年限、数量(目)、等级。如,本科以上含本科,5年以上含5年,1项以上含1项,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县以下含县等。

2.本条件规定的继续教育要求,按《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执行。3.本条件所规定的论文或专业文章的作者均指第一作者。

4.本条件规定的著作、论著、专业性文章、宣读论文等,不论出于何专业学术期刊、何出版社、何学术会议,其学术水平价值均由评委会专家公正、公平、全面地评定。

5.本条件所提“市”指副省级及地级市,不含县级市。6.本专业工作年限:一般从毕业参加本专业工作后起计算至申报前一年年底止。但后续学历获得者,可从申报者人事档案记载开始的员级资格起计,但必须将全脱产学习时间减除。其员级资格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负责审核认可。

7.任职资历计算方法:从现专业技术资格批准之日起计至申报前一年年底止。8.本条件所指技术操作考核一般由所在单位组织进行。9.凡提交的获奖成果均须同时附上相应公开发表的专题论文。10.本条件所指水平,一般由高评委及专业学科组评定。

11.本条件所指“推广新技术、新项目,经市(当地)行政主管部门考核认可”的程序参照科技成果鉴定方式进行,具体如下:

(1)申报人提出申请,填写“推广新技术、新项目应用水平考核鉴定表”(下称“鉴定表”)。

(2)所在单位审核推荐。

(3)由市(县)行政主管部门组织5名以上同行专家进行评议,并将专家评议具体意见结果填入“鉴定表”。

篇8:江苏省建设专业助理工程师(试行)

一、深入剖析内涵,充分结合实际

(一)现代学徒制内涵探究

早在20世纪90年代,以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吸收传统学徒制的优点,并融合现代学校职业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创造了现代学徒制。传统学徒制是以师带徒和做中学为主要特征,现代学徒制则是学校与企业合作,以师带徒强化实践教学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CBE、澳大利亚的TAFE等都可称为现代职业教育成功的典范。

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制不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与传统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也不相同。如何执行招生即招工?如何妥善安排学生在校企交替学习的时间?如何保证德育课程和基础课程的教学课时?如何对在企业的学生管理?如何界定教师和师傅的任务?这一切问题都需要不断探索。经过查阅文献、多次校企会议的探讨,最终制定了“双轮驱动、双师导学、双标评价”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焊接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

靖江位于长江下游北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沿江制造产业,船舶制造更是成为江苏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企业。同时,汽车零部件、通专用设备、电机电器、金属材料等加工业也正在逐步崛起。装备制造业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合理的制造工艺是制造业的主要支撑。焊接加工作为金属成形加工的有效方法,已然在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靖江作为苏中地区的经济强市,更是对焊接技术人员有大量需求。

焊接人才缺口大,加之本地区从事焊接作业的以进城务工人员居多,稳定性差,导致了企业经常出现用工荒,急需一批本地区具有高技能的人才来补充市场需求,进而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

二、校企积极实施,三方合作共赢

学校焊接技术应用专业与江苏扬子江船业集团公司和凯奥宝骊(江苏)叉车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引入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专家共同制订实施计划。

人才培养方案是确保现代学徒制顺利进行的指导性文件,校企专家依托传统教学模式,融入现代学徒制理念,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订了具有现代学徒制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采用“双轮驱动、双师导学、双标评价”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主要面向制造类企业,培养从事焊接操作、焊接设备管理与维护、焊接设备及焊接材料的营销与售后服务等工作,具有科学文化基础知识,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交替学习

在现代学徒制的理念下,学校和企业作为教育的两个场所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要有效衔接。靖江中专学校采用交替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前三学期通过一周入企认知实习、定期入企参观和定期企业人员来校讲座等方式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责任感和融入感,也有效地保证了学生文化课的学习时间和解决未到法定工作年龄的敏感问题;二是第四、五学期,两周学校、一周企业交替进行,确保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能迅速在企业消化和应用;三是第六学期在企业顶岗实习,学生通过之前与企业的接触,迅速地适应企业产品和生活。

(三)项目化教学

现代学徒制对“双师”导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项目化重构,以企业实例引出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解说实际应用,必须入企学习,以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对企业师傅也是新的挑战,要求师傅合理分析工艺,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增强表达能力,同时也要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承企业文化。校企双方制订“双师”培训计划,以适应校企联动。

(四)“柔性”管理,三方共赢

“柔性”管理即作为学徒采用企业制度管理,作为学生采用学校管理制度管理,可以采用灵活的招生制度与教学方式。这样“柔性”的管理模式可以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也使得培训同学生未来的就业有了更为密切的联系,学生的就业前景相对明确,大部分学徒毕业后能被原企业录用。

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最终达到企业招到工、学生能就业、学校节省实训耗材的三方共赢局面,以此良性循环,推动职业教育更健康的发展。

三、客观面对问题,科学修订方案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对于这种新兴的人才培养方式还有诸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靖江中专校中职焊接专业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缺乏政策支持

现代学徒制的执行主体是学校与企业,校企共同商定合作条例,但这种合作关系相对脆弱,维持顺利合作的唯一纽带就是校企共赢,而诸如企业专家入校讲座、学生入企参观、企业周期性安排学习的问题都会给企业生产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近年来制造业的低迷也给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问题都严重地制约了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开展。

稳定合作机制的缺失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校企合作并没有政策的支持,对于利国利民的职业教育事业应当由政府主导,给予政策上的倾斜,才能确保职业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缺乏运行经费

学生入企实训需要师傅指导,需要使用设备,企业的生产计划科学紧凑,无法提供多余的设备供学生使用,导致了学生在企业不能完成既定的学习计划,更谈不上完成理论知识转换成实践技能的设想。如何解决购买设备的专项经费,也是现代学徒制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双师”积极性不高

“双师”导学对教师和师傅都提出了新要求,对于已经形成了固有工作模式的教员和工人都是不小的挑战。教师理论能力强,对下企业、进车间指导实训有抵触情绪,加之教师对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理解不深刻,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教师对现代学徒制的合作缺乏热情。企业师傅技能水平高,但表达能力多有不足,而且企业现行的工资考核机制仍以多劳多得为主,所以师傅对这种不产生效益的指导工作并没有体现出太多的热情。

(四)积极应对

面对教学改革出现的困难,校企双方多次研讨,制订了下一步的应对方案:争取政府支持、争取专项资金、对“双师”进行工时补贴等。改革的路上,困难是难免的,校企都真切地希望完成现代学徒制的既定计划,收获三方共赢的理想成果。

四、结语

我国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的试点与探索工作才刚刚起步,为实现现代学徒制的全面展开,政府部门应该尽快制定一系列积极有效的帮扶政策,职业院校必须努力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企业应当主动承担起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最终实现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共同努力,明确责任,履行权利,享受利益,才能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新的校企合作形式,教育部门重视程度高,地方职校也在深入研究。靖江中等专业学校已经将现代学徒制执行于中职焊接人才培养方案中。本文主要对焊接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背景、成果以及遇到的问题加以阐述。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中职焊接专业

参考文献

[1]皮连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考试周刊,2015(64).

[2]王婷婷.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困境及对策探析[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

[3]马万全.现代学徒制的历史沿袭与现代价值[J].瞭望,2013(6).

上一篇:七年级《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下一篇:《黑暗中的舞者》观后感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