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孟子管理思想

2024-07-09

浅析孟子管理思想(共6篇)

篇1:浅析孟子管理思想

浅析孟子的民本思想

关沙沙 09级思政 200902010044

摘要:孟子是我国古代民本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不但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奉劝统治者施行仁政,还形成了一套关于如何实行“民本”的系统主张,将先秦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孟子重视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使其学说具备了一定的民权思想因素。作为两周时期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深刻思考对于我们今天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关键词:孟子、儒家学说、民本思想、经济

孟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儒家大师,在先秦儒学和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思想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影响、渗透于中华民族的政治、经济、哲学、伦理、心理、美学、民俗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陶冶情操、崇尚人格、尊老慈幼、安定家庭、协调社会、治国安邦、顺应自然、天人和谐等多种功能和影响,对中华民族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和优良传统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现代生活中,孟子思想仍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

孟子说:“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政事。”他已经认识到了,在国家 的实际治理 中,百姓是尤 为重要的力量。“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认为,统治者要想恒久稳固,长治久安,首先要“得民心”,“合民意”,与民“同忧”“同乐”“同好”“同恶”,对于人民的需要要满足他们,给予他们充分的生产资料,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可见孟 子“民贵君轻 ”的含义是,民是社会 和国家的根基 .万万不可动摇。对统治者而言,取得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才是最为重要 的事情。那么统治者究竟 应该怎样做才能处理好与百姓的关系从而得到民众的支持呢?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经济上要富民、惠民

在孟子 以前,孔子就 主张在经济上 惠民。他说 :“养民也惠。“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因民之所 利而利之。孔子认 为君主治理国家首先应该富民、惠民给人民好处,就着人民能得利益之处而使他们得利。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百姓富足了,国家才能富强。孟子继 承了孔子 的富民、惠民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制民之产”。是 故 明君 制 民之 产,必使 仰足 以事 父母 .俯足 以蓄妻子,乐岁终 身饱,凶年免 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也轻。就是说,英 明的君主规定人民的产业,一定 要使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儿;好年成,丰衣足食 ;坏年成也不至于饿死。然后再 去引导他们走上 向善 的道路,老百姓就会很容易听从乐。“制民之产”是使百姓拥有固定的产业,即“恒产 ”。有了“恒产”百姓就不会颠沛流离,犯上作乱了。所以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惟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 而刑之,是 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而言 .如果 没有固定 的产业收入 .也就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 和行为准则。这样的话,他们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再加以处罚,这就等于陷害。所以说,英明仁德 的君 主应 该首先使人们有固定的产业收入,这样百姓就 会有“恒心”.就可以安居乐业,发展生产了。

二、政治上要宽民、爱民

孔子 曾说:“道之 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为政》)“政”是指法制、禁令。“刑”是指刑罚。政和刑都是强制性 的规范,只能制约民众 的外在行为,不能养成内在的羞 耻心、价值观。人们虽然不违背规范,但那只是 为了规避惩罚,他们并不认为违背规范是 可耻的。“道之 以德”是通过为政者 道德人格 的魅力与其德行 的感召 .兴起民众为仁 向善的心志.在内在心志 的驱动下,自觉自愿 .自动 自发地效法为政者的价 值选 择和行为方式。在这里,孔子将道德和刑罚、政令作 了对比,他发现道德的社会效果更好。很显然,他反对统治者对百姓实行严刑峻法,认 为统治者应该选择道德 .对百姓进行“内心统治”。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上述主张,同样反对虐政。“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 国削。”(《孟子·离娄上》)他劝说统治者 不要残害百姓,如果暴虐百姓太厉 害,就 会身死 国亡,不太厉害,也会身危 国削。孟子反对连株,提出“罪人不孥”。他说 :“昔者文王之治歧也 .耕者儿一,仕 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孟子·梁惠王下》)这是说,从前周文王在治理歧周的时候,对农民的税率是九分抽一 :对做 官的人给以世代承袭的俸 禄;在关卡和市场上,只稽查,不征税 :任何人到湖泊捕鱼,不加禁止。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对于犯罪的人,刑罚只及于他本人,不牵连到他的妻室儿女。

在孟子看来,英明的君主应该对百姓施行 “仁政”.应该宽民、爱民,应该 “与民同乐”。《孟子》一书中记载着这样一段经典对话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 鼓之 声,管簧之音,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日:“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 离散。”今 王田猎 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 .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 田猎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 见,兄弟妻子 离散。”此 无他 .不与 民 同乐 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 闻王钟鼓之 声,管箭之音,举欣欣然有喜 色而相告 日:“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何 以能鼓 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 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 色而相告 日:“吾王庶 几无疾病与.何 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孟子·梁惠王下》)孟子在这里举 了欣赏音乐和打猎 两个例子,试 图告诫梁惠王不要将自己的快乐强加在人民的痛苦之上。作为统治者,应尽 力去关心人民的疾苦 .努力施行“仁政 ”,使人 民的基本生 活得到保障,要真正做到以民为本,“与民同乐”。

三、思想上要教民、化民

孟子说 :“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 ;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 民心。”(《孟子·尽心上》)他认为好的政治措 施不 如好 的教育更能得到人民的理解。善政 只能使人 民敬畏,善教才能使人民喜爱。为了得到 民心,必 须实行好的教育。因此,孟子主张要在“富民”的基础上,对百姓进行道德教育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也。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梁惠王上》)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日校,段日序,周日庠 ;学则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 ·滕文公上》)

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义,皆乡学也。学,国学也。孟子认为教育 民众不仅要有国学,更重要的是应该大力兴办“庠”、“校”、“序”等乡学。兴办学校 的目的是为了对百姓施 以人伦教育.让百姓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各种道德关系,以及相关的各种礼仪和行为准则。同时,这也是孟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他说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 文公 上》)父子之间有骨 肉之亲,君臣之 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统治者教民、化民的目的就是要教导人 民如何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了解这五种关系中内含的各种礼仪规范。“明人伦”的具体要求是让百姓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认为,人们在劳动之余,在家做孝顺父母、敬重兄 长的子弟,出门则是忠于君主的臣民。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防止“放辟邪侈,无不为已”的社会**,而且百姓也愿“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就能够“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 ·梁惠王上》)意忠心耿耿地为君主效力。“人人 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在孟子看来,每个人 的生活经历和社会实践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圣贤施教,当各因其材。教育百 姓的方法归纳 为五种 :“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 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教也。”(《孟子·尽心上》)就是说道德教育中,有像及时 的雨水一 样滋润万物的,有成全 品德 的,有培养才能的,有解答疑惑 的,还有 以自己的善行来正己正人的,这 五种便是君子教育的方法。通过道德教育 .孟子试图将道德规范根治于人 民的内心之 中。这样,民心就会归服,人民就会认同并且 自觉服从统治者的统治。

孟子是我国古代民本主义的杰出代表。他不但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奉劝统治者施行仁政,还形成了一套关于如何实行“民本”的系统主张,将先秦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孟子重视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使其学说具备了一定的民权思想因素。孟子的民本思想本质上还属于专制主义的王权思想,但其中确实包含了丰富的普适价值,尤其是“人民主体性”的提出在当时是极具进步意义的。我们不能用现在的标准去苛求古人,应该给予客观的评价。孟子民本思想中的体现的政治理性和政治智慧,是古代思想家留下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建设和谐社会而服务。

作为两周时期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深刻思考对于我们今天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仍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孟子的民本思想,从人类的终极关怀出发,在急功近利的封建时代固然是一种“理想主义”,而这也正体现了人类价值理性的优先性和崇高性。孟子不是立足于如何发展经济而不顾人民死活,也不是某人或其集团的利益,而是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人民的幸福与安乐。这对于我们认真反省自己的心浮气躁和急功近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参考文献:

[1]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2004. [2]萨孟武著:《中国政治思想史》,东方出版社,2008年.

篇2:浅析孟子管理思想

论文关健词:孟子;性善论;仁政

论文摘要:从孟子伦理思想的内在逻样看,性善论、仁政思想、义利观和道德修养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这几个方面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以“内圣外王”为主线,以道德修养论为实现“内圣”的基本路径,以仁政为实现“外王”的方略,突显“仁义”伦理的思想特质,构建了一个系统性很强的思想理论体系。

孟子在儒家思想的演进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孟子的文章对儒学的振兴与发展,以及儒家“显学”地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任何一个思想家的思想,都会以一个思想内核贯通下来,在其思想内部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和一致性。孔子所谓“吾道一以贯之”,孟子之道也就是他所理解的孔子之道之要义。他继承和发挥了孔子的“仁义”思想,传承儒家思想的道德精神,发明性善之义,言养气之论,明义利之辩,在实践活动中、在与杨、墨学派之学术论争中建立起自满自足的伦理思想体系。

一、性善论

(孟子·滕文公上》云:“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一语道出孟学宗旨为“性善”,性善论是孟子伦理思想体系的基石。

首先,孟子人性论挣脱“生之谓性”的传统及其附带的经验主义的理解模式,建立了“即心言性”的一种具有先验性的理解形态。孟子人性论中的“心”既有普遍必然性,又有自主性,能“自我立法”。他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他认为,人皆有“仁义之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此四端就是仁、义、礼、智四种道德价值意识;反过来说,人的道德价值意识不外于“心”,而是内在于“心”。(孟子·告子上)云:“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明辨的就是“心”之作为道德价值意识根源的普遍必然性。从,’,以’的活动来看,孟子的“心”又是自主的,它不受外物支配,具有“自我立法”的能力,所以,它不会为“心”以外的存在所劫夺。

其次,人之善性即仁义之性,是人之本性、本心,心善所以性善,心、性是孟学的核心概念。牟宗三在论著中一再指出,孟子学就是“心性之学”,此“心”即为“道德主体性”。牟宗三说:“中国儒家正宗为孔孟,故此中国思想大传统的中心落在主体性的重视,亦因此中国学术思想可大约地称为‘心性之学’。此‘心’代表‘道德主体性’,它堂堂正正地站起来,人才可以堂堂正正地站起来。”

再次,性善的信念在于兴起心志以立人,在于为人的道德理想的实现提供动力和源泉,在于为仁政供给人性论支持。“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委下》)人性之善,是人与禽兽区别之本,是人挺立起来的根基;从人性本善的立场出发,则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力行而已矣;从性善论出发,“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上》)由此,为“君子”道德人格理想,为仁政理想提供了人性论支持。

二、养气之论

孟子提出了“心一气一形”一体化的身心修养论。首先是心性的修养,《孟子·尽心上》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程颖注曰:“心也,性也,天也,一理也。自理而言,谓之天;自察受而言,谓之性;自存诸人而言,谓之心”。善心、善性、善理,实为一也:善理为道德精神,善性为道德特质,善心为道德实体。心、性、天的同一,在王y明思想中得到忠实的阐发,他将孟子的“尽心”解释为“尽性”,因为他认为“性是心之体”,“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心性修养是道德修养的始基、根本,由心向外扩充,养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孟子·套孙丑上》)气与义、道是浑然一体的,是意蕴丰富的道德精神和道德气质。“集义”是就自心上的修养功夫,“义”是内在于心的,王y明释“集义”为“致良知”,恢复人与生俱来而具有道德判断力的察赋。《孟子·尽心下》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可见,孟子之“气”是一种伦理精神,是道义精神或仁义精神。

“践形”是孟子道德修养论中的重要一环,心、气的修养是内在的功夫,“践形”是道德修养通过身体的外在显示。《孟子·尽心上》曰:“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所谓“践形”是指人经过一番努力后,人的道德精神可以充分体现人的身体。“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眸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尽心上》)这是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所以“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这也是君子应当追求的境界,由此,为君子定制了一个超然的道德理想。

孟子学的养气论是“内圣”之学,与“外王”互相联结,前者是思想前提,后者是必然结果。钱穆指出:“孟子性善论,为人类最高之平等义,亦人类最高之自由义。人人同有此向善之性,此为平等义。人人皆能达此善之标的,此为自由义”。由性善的普遍性过渡到君王性善的特殊性,从先验的理论推出实然的结论,孟子性善论的主要目的.在于论证善政的可行性,致力于凭依道德力量建设一个统一、和谐的社会。

三、仁政学说

孟子的仁政理论是伦理与政治的有机互动,发展了西周以降“敬德保民”和孔子“为政以德”的观念,建构了伦理一政治的理想主义范式。

第一,“民为贵,社极次之,君为轻”的政治主张,使人君的主体性消融在人民的主体性之中。从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立场来看,孟子是17世纪的黄宗羲乃至20世纪的孙中山以前,最能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发言的思想家。将古代“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以及孔子由书教中所导出的“天下为公”的思想作进一步的发展,而提出了不仅政治的一切是为人民,并且人民可以决定一切的“王道”政治,在思想上开辟出中国进人民主的大道。……他特别重视人民的物质生活,认为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才是政治上一切施为的根本。《孟子·滕文公上》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第二,“制民之产”的民生设计。孟子认为施仁政“必自经界始”(《孟子·膝文公上》),仁政的根基首先在于经济的基础。先“正经界”,治地分田,实行井田制,再“制民之产”以富民。孟子描绘了这样一种生活愿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一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膝文公上》)其设计不仅是经济的,而且以伦理之幸福为最终归旨,进人一种“黎民不饥不寒,头发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境界。

第三,善教。“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他认为,好的政治措施不如好的教育更有效。善政只能使人民敬畏,善教才能使人民衷心拥护。作为劳心的统治者,只有受过一定的教育和实践锻炼,才能有渊博的知识和做好政事的本领,才能制定符合国情的政策。对于劳力的被统治者,既要“教民稼稿,树艺五谷”,又要进行“仁义礼智”教育,把儒家孝梯忠信等道德观念通过教育推行于天下,使之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准则,从而稳定社会秩序。

四、义利观

义利之辩发端于春秋时期,主要有三种思想倾向:一是以义为本,居利思义,思义为愈;二是事利而已,趋向唯利去义;三是言义必及利。孔子沿着以义为本的趋向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义利观,奠定了儒家道义论的基础。

第一,去利怀义。由于封建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推崇和宣扬,使之成为孟子及其以后儒家义利观的主流,并被应用到不恰当的程度。孟子认为“君臣义”是相互的,到后来君臣关系就演变成单向的了,臣对君只有义务,没有权利可言。作为臣民的个人利益完全掌控在君之手中,伦理之“义”蜕变成了臣民的精神栓桔。那么,去利怀义在什么情形下才是合理的呢?孟子有一段名言:“鱼,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在双重肯定的前提下进行取舍的。首先,利和生命,对我都是合理的,但当二者与义发生冲突时,应该舍利取义,甚至舍生取义。孟子认为,人对道义的追求应该高于对利益的追求,并不是说义和利、义和生命都是水火不容的;只是二者的矛盾不以牺牲一方不能解决时,才需要选择道义,这种选择才具有合理性和精神崇高性。正因为如此,舍生取义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基本民族精神之一。

第二,先利后义。从唯物论哲学看,契合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人只有满足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才能从事其他科学、艺术、宗教、道德等活动。这是马克思指出的一个被人们忽略的显见的基本事实。《孟子·梁惠王上》云:“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奚暇治礼义哉?”此义呼应管仲提出的:“仓察食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软民》)。

第三,以利说义。孟子游说诸侯、劝导民众的方式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讲仁义是因为它有用,大则可以得天下,小则可以满足个人的求利、求名、求自尊的欲望。“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姿下》)人都想求名利,求富贵,要达到这些目的,只有“义”才是最正确、最宽敞、最稳妥的道路。

第四,先义后利。“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上》)“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优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国君与民同乐同优,关心人民生活,是“义”,只要以“义”对待民,可以水到渠成地收到“王天下”之利。

篇3:浅析孟子乐舞美学思想

孟子的乐舞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与社会、政治、伦理、哲学之间的关系上。音乐在当时整个社会的政治、伦理活动中都是乐舞发生着直接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孟轲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要求统治者以乐舞的形式来“与民同乐”,用这样的手法缓解其灭亡的速度,并为其服务。从表面上看孟轲“与民同乐”的乐舞美学思想是为广大民众的,可他却根本没有设身处地地位广大劳苦大众想一想,当时在君王可否坐下来与民众同享乐舞快乐。因此说,孟轲强调“与民同乐”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他忽视了不同的两个阶级有这根本的对立性,是永远做不到一块的。

一、孟子生平

孟子,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72年至前289年。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生卒年月不可详考,目前较流行的说法,约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由于有关孟子的故事中,大多只见其母,不见其父,所以多数人认为孟子早年丧父。他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百家争鸣高潮中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经孟子而发扬光大,长期影响着这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他的一些观点主要是继承了孔子关于礼的学说和以仁善政的思想,同时他还从“仁”和“礼”的侧面,发展了孔子乐舞思想。但在审美和艺术特征上与孔子相比,却有着不同的新特色。

二、孟子的乐舞思想

1.孟子的乐舞思想的地位及深远影响

在孟子有关著作中,直接谈乐舞的地方不太多,但是从他和他的学生合著的《孟子》(语录体)一书中完全可以了解他的一些学说观点,这些学说精湛地论述了其乐舞美学思想以及乐舞与社会、政治、伦理、哲学之间的关系。在当时整个社会的政治、伦理活动中都是乐舞发生着直接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整个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说,要谈当时的社会、政治、伦理、哲学等不能脱离乐舞。所以,孟子的乐舞美学思想未形成体系或为充分展开论述,但孟子的许多深刻见解的却是我国乐舞美学史上的一块新的丰碑。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就这段话来看,孟子是从孔子的“礼乐”引申而来的,其中也包括了政治、伦理等内容。以“事亲”、“从兄”的“仁义”为主,而“智”是说要懂得这个道理,“礼”是要对这二者加以节文,乐之不已,于是手舞足蹈,便产生了歌舞。孟子认为乐舞是因对仁义感到快乐而产生的,即乐(快乐——乐舞),由此可见,孟子认为乐舞是人的喜悦之情的表现。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于伦理者也。”“德者情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志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跃起从之,事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华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维乐不可以为伪。”由此可以看出,诗歌舞是够成乐的三要素,而这三要素是无暇于自身以外的客观事物的,是从人的内心发出来的,故情深而文明,情深是说能从人的生命的根源向生命逐渐与客观接触的层次流出时,借个具有明确的节奏形式。乐器的演奏再配上人体随之起舞的优美动作,发扬光大,这潜伏与人们深处的情便得到了充实。

“人而不仁如礼何?”孔子最早把音乐和人德结合起来,而孟子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乐者必须具备仁德,表现仁德,以仁意之德为乐,至于感情激荡,是指不可一直和自然的流露,这是乐舞所表现的喜悦之情和反应,是道德和善的艺术美,由此而言,孟子进一步提高了艺术的审美。从审美的主体来说,乐舞主要表现的是快感与美感:从审美的客观来说,乐舞主要的是表现喜悦之情。在孟子的乐舞观中,仁义也并不是先验论,而放在社会生活中来考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仁者爱人。”孟子所说的,“仁政”、“仁人”、“人术”等无一不是联系着各种社会关系的。

孟子对人类的概念是明确的,他所说的人,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而不是从哲学的角度。在孟子看来,人之所以一禽兽的地方,就是在于人类有社会责任感,知道自己所应该履行的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并且把它看得比保持生存的欲望更高,具有欲望满足不能比拟的价值。如果人失去了社会责任感,只知道追求欲望的满足,那就同禽兽一样了。因此,孟子肯定人类不同于禽兽类。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因此,孟子强调,人不应只是满足自己的欲望,应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相亲相爱,才是人所应有的美的追求。无论什么时代,人如果丧失了对社会的责任感而像动物那样去满足自己生存的欲望,那就是恶的、丑的。因此他说:“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与其所为,义也。”由此看来,人的道德观念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才能得以产生、存在。只有将“不忍之心”彻底抛开,才是仁将“不为”之行,推而广之,才是“义”。可见他论仁,是没有忘记社会生活、社会关系这个前提的。

孟子认为每一个人只要称其为人,都有为善的可能,可够都有高尚的情操,这是后天的修养。”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所以,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永恒而固有的,这就是肯定了道德行为是个体内在的“仁者爱人”。仁者的精神狂态及其量是“天下归人”、“乐合同”的境界。而“乐仁”则是人乐的表现,流露出的最深刻含义,是乐于人的汇同、统一,即是艺术与道德,同时也是其最高的境界,这就是说到的充实了艺术的内容,艺术助长了道德力量。因此,孟子说人的道德行为是“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在孟子看来,仁可以说是人类行为艺术化、规范化了的统一物,然而用乐舞作为规范化了的尺度,是再好不过了,因此乐舞是一般人所容易意识、容易得到的,而它的规范性则是表现为陶溶和陶冶。

“诗的观念会必须充分地内面化。”而孟子所说的“乐仁”是与这种澄汰以后的是人纯粹感情、道德等同化的,这种感发了的人,便会发出“乐者为同”的巨大变化,就乐舞而言能但当起“为人生而艺术”的媒介物,使人们闻后浮扬起情感,发现善心是其善仁与美的彻底协和统一的最高境界。

2.孟子的乐舞思想表现

(齐宣王)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轲)曰:“王之好乐甚,则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齐宣王)曰:“可得闻与?”(孟轲)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齐宣王)曰:“不若与人。”(孟轲)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齐宣王)曰:“不若与众。”(孟轲)“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这段话,可以说是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孟轲“与民同乐”的乐舞思想的真谛。在当时社会中,作为统治者娱乐所用的音乐史具有一定得阶级属性的,是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的,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孟轲能够得出王“与民同乐”这一观点,是难能可贵的。孟轲站在崩溃了的奴隶贵族的利益上,清楚地看到当时的形式,如果王能“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如果不能与百姓同乐,而已“独乐乐”,将会遭到百姓的怨恨和反对,设置会导致百姓起来造反。然而孟子提出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优其优”,正是说明这一点。

3.美得观点

他们认为的美的乐及人生就是从音乐为政治服务而考虑的,乐舞是没有阶级性的,关键是乐舞如何为统治者服务的问题,如何用音乐沟通王与民之间的感情,听王而随其政治。而孟轲是想通过“与民同乐”来提醒统治者,来收买民心。

孟子以“仁声”为心目中美的音乐。在孟子看来,“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在这里,可以为之德善(“仁”“义”)以及它在自身行为上的体现(“有诸已”),就构成了善于真(“信”)的统一,也就是“美”的实现。而这在于乐教的实践,也就是孟子心目中美的音乐——“仁声”的实现。孟子认为,这种“乐”之美的实现,要比单纯的道德说教对人心更具影响力。所以他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孟子·尽心下》)

另外,在有关统治者的音乐行为方式上,孟子是以“与民同乐”为音乐美得事先的行为保证(事见《孟子·梁惠王下》)。这既体现了孟子的音乐社会观,同时也因强调和寻求音乐审美过程中情感的交融与共鸣,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美学的意义。

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仁,亲也,从人仁。”仁义是在人与人之间产生的一种道德伦理观念,行为准则,是道德的范畴,而不是认为的范畴,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是认得洗了之情。这种感情是从人的内心自然流露出来的,是不可抑制的。而在孟子看来,乐舞的产生是完全依附于这种感情的,也是服从于政治的伦理需要的。

此外,孟子思想中以下三点也曾影响后世音乐美学思想:

(一)孟子认为人固有天赋善性,保存善性便可称为尧舜,失去善性则会成为禽兽,所以人应“反求诸已”,寡欲、善心,“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之天矣”(《尽心上》)。此种性善论曾给《乐记》以深刻影响,《乐记》的“天理人欲”说就是性善论的一种发展。

(二)孟子曾说“说《诗》者不以人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万章上》),在美学史上首次提出了“意”的范畴,这对古琴美学思想有一定影响,从《韩诗外传》到《溪山琴况》,“意”一直是古代琴论十分重要的范畴。

(三)孟子既曾论述“配义与道”、“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精神之气,又曾论述物质之气,说“夫至,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气志,无暴其气”(《公孙丑上》),发展了春秋时期关于“气”的思想,这对《乐记》、《声无哀乐论》、《溪山琴况》也有一定影响。

结语

总之,孟子的乐舞美学思想,在某些地方超越了前人,甚至有些地方大到了升华的地步。但是当时承需变革的大潮中,他只强调了乐舞的共同性、普遍性,而忽视了十五的个性与差异,以及战国时期阶级矛盾的冲突和变异。对于这些孟轲是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上,要求统治者用乐舞的形式来“与民同乐”,用这样的手法缓解其统治者没忘的速度,并为其服务。如果孟轲的乐舞美学思想“与民同乐”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照相的话,也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空想,他根本没有设身处地地位广大劳苦大众想一想,但是得君王可否坐下来与民众同享乐舞快乐。因此说,孟轲强调“与民同乐”的出发点是好的,可他忽视了不同的两个阶级有这根本的对立性,是永远做不到一块的。

参考文献

[1]陈四海,《思无邪——中国文人音乐思想研究》,东方出版社;

[2]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上海,上海银月出版社;

[3]胡郁青,《钟国古代音乐美学简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4:浅析孟子的德育思想

关键词:孟子德育思想 起源 目标 途径

一、关于道德的起源

孟子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人性皆善的理论。孟子认为,人之所以皆善,是因为人皆有“四心”。所谓“四心”,即“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有恻隐之心,便能仁爱怜恤;有羞耻之心,便知礼义廉耻;有辞让之心,便会恭敬谦让;有是非之心,便晓去取正误。因此,恻隐之心,也就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也就是义的萌芽;辞让之心,也就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也就是智的萌芽。“四心”分别与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相应,成为这四种道德的萌芽和开端,这便是所谓的“四端”。“四端”绝不意味着人性和道德的完善,而仅仅是完善人性和道德的开端而已。孟子的性善说包含着对人的道德起源问题的探讨,带有浓厚的先验论色彩,强调了人的任务就在于通过后天的“尽心”、“知性”“知天”和“养性”,使人的善性最终与天道相合,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关于道德的目标

既然人天生就有“四心”和“四端”,那么世界上何以会有众多不善的人?这是孟子性善说所面临的强有力的挑战。为了使其性善说无懈可击,孟子强调了后天的个人道德修养的努力程度和社会环境状况对完备人性和道德的重要作用。他在《告子上》中,以牛山的草木作喻:牛山绝非不长草木的不毛之地,其所以没有树木,是由于人为的砍伐破坏。因此,人的天赋的善性也需要后天的培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他还明确指出:丰年少年子弟依赖好收成好吃懒做,在荒年少年子弟巧取豪夺,这并非他们天赋的秉性如此,而是后天环境使然。基于上述思想,孟子提出了“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著名命题。这里,他肯定了人人都有成为尧舜那样圣人的可能。他说:“舜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这个问题既包含有对“四心”、“四端”这一“为尧舜”的前提条件的认可,更包含着对能否“为尧舜”在于自身的努力的强调。孟子不仅仅提出了德育的目标要成为圣人,还指出了完备人性和道德的具体措施:首先,要“求其放心”,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把丧失的仁爱之心不断的寻求回来,不让天赋的“四心”散失;“反求诸己”,使其不断充实。这实际上是强调了人的后天的自我道德完善。其次,要高度重视“居养气,移养体”(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奉养可以改变人的体质)这一事实,万不可忽视后天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完备人性和道德两者之间的矛盾。第三,是“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重视整个社会的道德教化,使人们的天赋善性日趋完美。

三、关于德育的途径

孟子高扬着性善论的旗帜,他的“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一命题把人从传统的神权思想和血统论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他反复论证了怎样实现人自身的价值问题,强调要通过理想人格的砥砺这一途径来实现人的自身价值。要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必须培养自己的理想人格,完备天赋的善性和道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便是通过砥砺理想人格而达到的最高的道德精神境界。然而砥砺理想人格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是一个充满艰难曲折的人生旅程。为此,孟子强调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实现人的自身价值。他为后世留下的“生于忧患死于安樂”的名言,不仅仅赞颂了在贫困、忧患中崛起,在重重艰难险阻面前不畏缩,最终实现自身价值的壮丽人生,而且闪耀着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之光。当论及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时候,孟子特别强调人们在关键时刻的自我选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生”和“义”不可兼得,在两者激烈冲突的关键时刻,人们的人生价值取向便彻底的显示出来,承认一方的价值,便否定了另一方的价值。对此,孟子明本末,知轻重,识大体,提出了“舍生而取义”的神圣命题。此后,“舍生而取义”便成为了儒家人生价值观中最辉煌的篇章。

篇5:浅析孟子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历史进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也是我国进行现代 化的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在发展着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以其博大精深在我国历史进程中熠熠生辉。当然,孔子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拥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作为与其相继的孟子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更是起着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孟子从当时的时代特征出发,对孔子的思想做出了新的诠释,在遵循孔子思想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儒家学说的精神品格。其中,他的“仁政”、“王道”、“民贵君轻”等政治管理思想影响深远。1孟子政治管理思想兴起的背景

首先是社会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问题严重,连年的战争,给生产力造成极大破坏。到了战国后期,战争的规模又不断升级。饱受战争之苦的是广大平民,因此,人民的反抗情绪日益增长。有的国家发生了平民暴动,人民为躲避战乱,大量逃亡,社会一派混乱。

其次是政治背景。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各个诸侯国先后经过变法改革,已经开始建立起封建主义的政治制度,他们通过相互征战逐渐走向统一,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国家已经成为历史潮流。

再次是经济背景。在连年不断的激烈的战争下,社会经济受到破坏,地主阶级中一部分是由原来奴隶贵族转化而来的;另一部分是由军功或工商业者、小生产者上升而来的新阶层。前者对于旧制度在心理上存有依恋,受传统思想影响比较深,能够较多地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主张统治者通过教化和德治,来缓和阶级社会矛盾,以此达到国治民安。后者思想激进,倡导变法,提倡耕战政策和法治主义,建立新的封建主义的社会秩序。孟子正是旧贵族转化而来的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因此他的思想既有旧制度的保守影子,同时又体现着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的一面。

2孟子政治管理思想的特征

孟子的政治管理思想在其思想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他的分析系统而深入,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并且在我国历史中的各个朝代中起了重要的作用。2.1从“性善论”出发阐释“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人性论”,在性善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学说,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孟子·公孙丑上》云:“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不忍人之政,即仁政也,孟子由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四心,推出人性本善,并进而认为这是仁政能够推行的原因。孟子的仁政学说,体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怀,《孟子·公孙丑上》云:“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此外,孟子认为,只有重 民、爱人、善待他人,才是实践了做人的道理。“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总之,从政治管理的角度看,孟子“性善论”说的提出是独具匠心的,他的 “性善”说的目的不在于从哲学的角度揭示人的类本质中的自然属性,而是把这一理论作为他的社会政治观的逻辑起点,来为他建构“王道仁政”,以为其理想社会大厦服务,也就是说孟子所推崇并终身致力于的“王道仁政”的社会政治思想,与“性善”论具有内在的逻辑推理关系。2.2民本思想—强调“民贵君轻”

孟子的民本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他在《尽心·下》中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著名的论断,显现出孟子提倡国家在进行整治管理时应该关注民生,体恤民情,将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群众的地位比较重要。在此著作中,他还提出“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意思是说诸侯的珍宝只有三样,即土地,人民,政事。以珠玉为珍宝的人,必定会殃及自身。在这里,孟子从反面强调不关心百姓和政事,最后的结果就是趋于灭亡。孟子民本思想有以下主要内容:一是与民同乐。《孟子·梁惠王下》云:“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民以乐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二是仁民爱物。《孟子·尽心下》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三是正道得民心。《离娄·上》云:“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2.3政治管理的两种制衡因素—“分”与“和” 关于“分”的内容。《孟子》中提到:“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二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也就是说治理天下不可能一边耕种一边又干他们的事情。有官吏的事情,有平民的事情,而且一个人,就需要各行各业的产品。如果一定要自己造出来的才用,这是让天下人疲于奔命。所以说有人劳动脑力,有人劳动体力;劳动脑力的管理人,劳动体力的被人管理;被人管理的养活人,管理人的被人养活。这里强调的就是要把国家治理好,就必须有执行国家管理和研究国家管理的专门人员,就必须将国家管理工作与其他职业划分开来,实现社会分工,实现管理工作和脑力劳动的专门化,并应由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为管理人员提供生活资料。因为没有这样的“分,”,.天下人就会疲于奔命忙乱一团糟,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是要倒退的。

所谓“和”是指处于不同等级和不同社会结构中的人要亲和相敬,互相合作。“和睦”是管理活动的最佳境界,“和”是保障管理活动能够不断进步发展的重要方法。《孟子》中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其强调适宜的天时,有利的地势,都比不上“人和”。“人和”即是指人与人之间团结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组织内部上下齐心,组织外部搞好公共关系。这里尤其是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和”。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只有达到了“和”,才能保证国家和政权的稳定。

孟子的政治管理思想,贯彻了将“分”与“和”统一起来,以求得社会整体繁荣的。“分”与“和”作为政治管理中的两种制衡因素,因此,要保持社会整体有序地发展,必须通过“分”与“和”这两种组织方式的有机运作来实现。“分”的目的在于保证社会管理系统有一定的层级结构,“和”的目的在于保障管理系统的有序和稳定。现代社会管理中所谓的“分”与“和”就是分工与合作,在这方面,《孟子》中的“分”与“和”的理论具有极大的超前性。2.4王霸之辩—奉行王道主义

王霸之争是春秋礼法之争的延续,孟子特别蔑视实行霸道的齐桓公管仲君臣,称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认为天下 “定于一”是一种王道的 “一”,而非霸道的“一”。在孟子看来,齐宣王“辟土地,朝秦楚”的做法,是对内不实行仁政的,必然招致百姓的反对,对外专行霸权,必然引起邻国的反对。孟子主张实行王道,认为实行王道才是平治天下的最好办法。认为实行王道主义的前提是拥有圣贤的君王,君王应当有仁爱之心;王道主义的措施是保民,《梁惠王上》云:“保民而亡,莫之能御也。”保民即保护人民,因此要做到安民、养民、教民,以做到君民和谐,社会安定。这里,实行王道是与孟子所提倡的“性善论”“民本思想”“和为贵”等的思想的内在相一致的。

3孟子政治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

孟子的政治管理思想,内容丰富而极成体系,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创新,他的思想主要是站在君与民的关系的角度上,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行分析,他的上述思想对我国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对我国政府形象的树立也有重要作用。在今天,研究孟子思想可以使这种思想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框架下获得新的生命力,可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赋予其新时代的价值,使其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3.1仁德管理的必要性

孟子提倡的仁政思想对我国现代和谐社会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孟子的政治管理思想是建构在以仁德为核心的基础上的。仁既是指人之所以为人应具有的仁义忠恕的道德,又是指社会运行发展应实施的仁政德治之道。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人道核心,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各个领域,确立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孟子》中“仁政”思想对中华民族产生过很深的影响,因此至今也应引起人们的认同感;它要求君主或当政的官员,心甘情愿为人民办事,顺乎民意,先富后教。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政府的职能受到质疑,一方面,一些政府人员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缺少仁德的管理思想,同人民群众发生冲突,对社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恶劣影响。另一方面,政府腐败现象严重,对内不能做到公平、公正、民主,因此不能做到廉政建设,给社会的正常的政治建设带来负面影响,这是因为政府内部缺少德治。因此,现今社会应当继续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先进思想,提升政府人员素质,真正建立“君与民”的和谐关系。3.2 重视以人为本—推动民主政治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历史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决定力量的观点,是孟子的民本思想继承和发扬,它有利于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以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孟子的民本思想,为当今大众的主人翁意识以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提供有力的思想基础。中共十七大报告也提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的一切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和我们党强调的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一定的统一性。百姓安,才能天下安;百姓富,才能天下兴。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德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样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3.3 分工合理,和谐进取

我国政府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既体现了公平,也体现了效率。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尊重诉求、和谐相处和共进共生的社会,也体现出分与和的统一。首先,强调在各种活力竞相迸发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各个阶层和群众的权利诉求、民主诉求、公正诉求以及政治诉求,充分凝聚他们当中的有效力量,使得他们能依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为社会做贡献;其次,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因素共同发展,达到和的程度;最后,做好整合和凝聚工作,从整体上把握,以使社会的成员合理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并能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3.4反对霸权,促进和平

冷战结束以后,虽然世界和平与发展趋势在进一步增强,战争的力量和危险大大削弱,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某些大国或强国依靠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力量,欺负、压迫和干涉他国内政,妄图在世界上称王称霸,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任务和责任。任何国家都不能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内政,更不能恃强凌弱,侵略、欺负和颠覆别的国家。

篇6:孟子的德治思想

孟子的德治思想

孟子的德治思想由性善论、天人观、民本思想、仁政学说等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性善论是其理论前提,天人观是其哲学依据,民本思想是其思想核心,仁政学说是其主要内容.

作 者:赖美琴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政法系,广东,惠州,516015刊 名: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SH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20045(4)分类号:B222.5关键词:性善 民本 仁政 德治

上一篇:北京闽西老促会领导到我县调研水利建设情况下一篇:市安监局创建文明城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