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

2024-08-03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精选6篇)

篇1: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重点

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P16;11;13-14)(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3)基本特征 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第三,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第四,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他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第五,由于近代中国处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的争夺和间接统治之下,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是极不平衡的,中国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第六,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特别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破产,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力的生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其特征,是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扩大,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结合的加深而逐渐形成的。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什么?为什么说第一个任务为第二个任务创造了前提?(P17-18)

第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这两大任务既存在着区别,又相互联系。前者为后者扫清障碍,后者是前者的归宿。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P21;22;27)

承认朝鲜为“独立”国实际为日本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属岛屿和彭湖列岛给日本;中国赔偿日本军费二万万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并可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日本人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设厂制造,产品依进口货纳税,免征其它杂税,并可在内地设栈寄放;日本以占领威海卫保证赔款兑现和条约落实。

4、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P35)

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首先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决定的。其次,是国家经济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5、《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P43)。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制定的带有施政纲领性质的文献,要求在中国建立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以及进行一些上层建筑的改革,按照西方资本主义的模式反对封建制度,改造中国,虽然未得到实行,但是它毕竟是符合时代潮流的救国方案,为以后的革命斗争,提供启示和借鉴。

6、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P47)

(1)兴办近代企业。(2)建立新式海陆军。(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7、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P48)

第一,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二,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为了培养新式外交、军事科技人才,洋务派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第三,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第四,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8、戊戌变法时期颁布的政令主要有哪些内容?(P52-53)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准许创办报纸和上书言事。

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设立农会,注重发展农业,提倡西法垦殖;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等。

军事方面:裁撤绿营,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筹设武备学堂等。

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改试策论;广设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提倡西学,设译书局,选派学生出国留学等。

9、简述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P53-54)

这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仍有重大的历史意义。(1)戊戌变法运动是严重民族危机下的爱国救亡运动(2)戊戌变法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3)戊戌变法运动更是一场学习西方的思想启蒙运动

10、清末新政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第一,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第二,裁撤绿营,建立新军;第三,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第四,废科举,鼓励留学,颁布新的学制。(P58)

11、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民主义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P60-61)

12、简述二十世纪初年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意义是:第一,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认识到革命的必要性。

第二,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

由于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革命派未能对中国民主革命一系列根本问题作出完全正确的回答。第一,革命派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第二,革命派停留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理解上

第三.革命派未能把土地制度改革和反对封建主义联系起来。(P62-64)

13、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

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主体,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内阁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设法院,行使司法权;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参议院有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的权利;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P66)

1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P67)

15、在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民主:既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制度,也是指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科学:狭义指自然科学,广义指社会科学。(P98)

16、简述十月革命是如何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P101-102)第一,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民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第二,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十月革命中工人、农民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先进分子以新的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17、试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意义。特点:

⑴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之后,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它所接受的是没有被修正主义阉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社会革命论,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是在斗争中同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划清了界限的科学社会主义。

⑵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革命性,在这个阶级中不存在欧洲那种工人贵族阶层,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所以,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党,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与希望,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⑴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可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使中国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司令部。⑵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和分析中国的问题,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革命的前途和走向胜利的道路。⑶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华民族的解放运动同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运动相联结并成为其中一部分,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总之,正如毛泽东指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P114-115)18、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第一,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现状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

第三,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

第四,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党内出现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只注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影响党的思想、路线和政策。(P134)

19、西安事变。

1936年蒋介石虽然调整了内外政策,但是对日本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12月初,蒋介石飞抵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攻打陕甘地区的红军。张学良在对蒋介石“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与杨虎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西安谈判。经过与张、杨以及南京方面代表宋美龄、宋子文的和平谈判,终于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P146)

20、列举历史事实说明,国民党与抗日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1937.7.7-1938.10,日本进攻,中国防御,与日本正面作战的基本是国民党军队。国民党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系列大会战,其中徐州会战中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大胜日军,其余的会战基本失败。

第一,国民党政府执行的是片面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实行单纯的政府和正规军的抗战;在战略战术上,没有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而是进行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第二,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

第三,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在抗战个阶段中表现不同,其地位和作用也不同。抗战初期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政府积极抗战,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起了重要作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其实行片面抗战,制造反共摩擦,在抗战中的地位、作用明显下降。在战略反攻阶段,其虽坚持抗战,但对夺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作用十分有限。(P149-151)

2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和基本经验。

意义:(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日本在台湾50年的殖民统治,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人民通过抗日战争的实践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树立了一个以弱胜强的范例,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原因:(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copyright e21cn

基本经验:(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5)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P166-167)22、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的意义如何?

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开幕。参加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及社会贤达代表38人。会议通过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等五项协议。(P171-172)

23、简述《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1)关于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2)关于新中国的基本的民族政策。(3)关于新中国的经济工作方针。(4)关于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原则(P189)

24、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是什么?(P191-193)

(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第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二)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宝):

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篇2: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

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割香港岛给英国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与英国商定

危害:

社会性质的变化。条约签订前,中国是一个经济上自主的国家,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着统治地位;条约签订后,中国领土、领海、司法等主权遭破坏。外国侵略者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社会革命任务(革命对象)的变化。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马关条约: 1895年

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 二万万两

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

危害:

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大大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加深民族危机。

①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而且还造成了台湾和大陆难以弥补的隔阂,遗患至今。

②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清朝因此大借外债,致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③通商口岸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④允许在华投资办厂,其他列强引用“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反映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过程。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总之,《马关条约》使中国面临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美国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亚太战争后。中美望厦条约:1944 《望厦条约》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同时还扩大了侵略权益。如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

中美《望厦条约》是比中英《南京条约》、中英《虎门条约》及其附件更细致更完备的不平等条约。它是加在中国身上的又一道更为沉重的枷锁,并成为尔后中法《黄埔条约》及其他帝国主义列强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范本。

《中美天津条约》,是1858年(咸丰八年)6月18日清朝与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与《中俄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构成了《天津条约》的主体。

《中美天津条约》的签订,是美国对中国主权的进一步破坏。在该条约的签订过程中,美国利用英、法武装侵略给清政府造成的困境,不费一兵一卒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自己的侵略要求。通过这个条约,美国获得了远比《望厦条约》更广泛的侵略权益,同时以周详严密的片面最惠国待遇条款,坐享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攫取的一切特权。《中美天津条约》既是美国对中国主权进行粗暴践踏的历史罪证,也是美国推行合作侵华政策的典型产物。

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

19世纪列强为什么没有实现对中国的瓜分?

洋务运动: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 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

目的:首先是为了购买和制造洋枪炮以镇压农民起义,同时也有借此加强海防、边防,冰乘机发展本集团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的意图。

对洋务派兴办洋务企业的指导思想最先做出比较完整表述的是冯桂芬。《校分庐抗议》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用西方的近代工业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60——90年代 1兴办近代企业 2建立新式海陆军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中国最初向西方学习,学习什么?

《天朝田亩制度》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内容)

《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内容)

维新派和守旧派的论战 1要不要变法

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

辛亥革命为什么爆发: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烈 2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壮大

清王朝为什么崩溃: 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武昌起义与各地响应

三民主义学说:

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 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 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局限:没有从正面鲜明地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

没有明确地把汉族军阀、官僚、地主作为革命对象,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二 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

民权主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政治革命的目的是建立民国

局限:忽略了广大劳动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难以使人民民主权利得到真正保证。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社会革命: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在革命中难以成为发动广大群众的理论武器。

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 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内容: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三权分立——国务总理 政府首脑,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为行政机关;增设法院,行使司法权;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论文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

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早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一 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二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三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国民党一大:1924年1月

在民族主义中,突出反帝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在民权主义中,强调民主权利应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在民生主义中,概括为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

这个三民主义与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革命政策。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国民大革命 失败的原因:

客观:反革命力量的强大,是由于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叛变革命。主观: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的后期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中国共产党如何探索革命新道路?

一 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 汉口八七会议(清算右倾,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选出瞿秋白为首中央临时政治局)——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 27.8.1 南昌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 9.9 秋收起义 12/11广州起义

二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以农村为工作重心,到农村去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1)28/10《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2)28/11《井冈山的斗争》(3)30/1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反围剿战争与土地革命 1930-1932四次反围剿胜利

1928年毛泽东井冈山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 29年,第二个

1931年,和邓子恢 制定土地革命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办法:

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中国共产党 就在中国历史上制定了可以付诸实践的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和路线。三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1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2土地革命严重挫折

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长征(34年10月)1 遵义会议 35年1月15日、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

A、内容:(1)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决议》,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博古和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一系列严重错误。会议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2)对中共中央和红军领导进行改组,推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3)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仍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周恩来、朱德指挥军事。随后,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

B、意义:

1、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2、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3、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长征结束的标志:会宁会师 1936年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抗日民主根据地是认真贯彻实现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抗战和争取胜利的坚强阵地。A.三三制的民主政权的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共产党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阶级阶层。B.土地改革的政策:

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减轻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提高他们的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实行交租交息,以利于联合地主阶级抗日。

C.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以及中间势力: 发展进步势力(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争取中间势力(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地方实力派);鼓励顽固势力(地主大资产阶级)

抗战胜利后中国存在哪几种建国方案? 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民族资产阶级方案: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使资本主义得到自由的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且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为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而奋斗,这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为什么历史和人民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

篇3: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

1《纲要》课的特点有利于开展案例式教学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纲要》课的特点完全切合案例教学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纲要》课的教学目的为实行案例教学提供了理论前提。《纲要》课主要讲授目的是使学生“做到两个了解,懂得三个选择”。围绕这一目的,《纲要》课教学一方面要从总体上把握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脉络和规律;另一方面又需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经验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探讨。这一目标的实现,单靠“说教式”教学难以取得应有效果,目标决定形式,这为《纲要》课运用案例教学提供了理论前提。

其次,《纲要》课的教学内容为案例教学的实行提供了素材保证。《纲要》课涉及的是从1840年到党的十七大这样一个跨度达160余年的历史阶段。这段历史进程波澜壮阔,史料浩繁,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革命改革发展稳定,包罗万象,具有时间跨度长、空间范围广的特点。这种复杂性、广阔性和认识上的间接性,为《纲要》课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保证。

最后,《纲要》课的教学定位为实行案例教学提供了现实依据。《纲要》课定位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取得教学实效,就必须改变传统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过于偏向理论知识缺乏鲜活性等弊端。运用案例教学,通过史论结合,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弊端,充分发挥《纲要》课的教育功能,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念,有利于学生把政治理论知识转化为理性认同。

综上所述,《纲要》课的主要特点,为我们运用案例教学提供了理论前提、素材保证和现实依据,案例教学的开展则是提升《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最佳途径。

2《纲要》课案例选取的主要标准

选择案例是《纲要》课实施案例教学的首要条件和关键。中国近现代历史时间长、事件多、人物杂,可选择的案例也多,但是并不是任何一个案例都适合于教学。因此,如何选择案例就成为摆在案例教学中的核心问题。笔者结合实践,认为《纲要》课案例的选取应注重准确性、针对性、典型性、时效性和生动性。下面结合实践具体谈谈体会。

首先,案例选择必须遵循准确性,这一点对于《纲要》课来讲,尤其重要。历史史实如果存在错误的话,那么即使案例再好,也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历史本身追求的原则即是它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不能因为刻意为了说明某问题,而将一些材料加以某种臆断地联系起来。在选择案例时,要特别注意内容的真伪,不能以历史故事来取代历史真实,尤其是一些文学化的历史作品,杜撰成分较多,不宜使用。

其次,案例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只有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案例才具有震憾作用,才能起到教育、指引、警示等作用,也只有选择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案例,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启发,才能不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纲要》课案例的选择要针对大学生学习中的困惑问题、疑难问题和热点问题展开,围绕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剖析,使案例真正发挥释疑解惑的作用,以达到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最佳效果。例如,教师案例的选择可以针对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出现,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正确地历史观,认清“告别革命”、“侵略有功”论者的错误实质。

再次,案例的选择应具有时效性。时效性对于历史课来讲同样重要,尽管其讲述的内容已经作为一种历史事实客观存在,是过去的东西,但是人们对它们的研究却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地,正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中国近现代史的很多问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视野的不断开阔,人们对其认知也越来越接近历史的真实。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时刻关注近现代史研究的发展动态,尽量融入当前近现代史研究的最新发展成果。

最后,案例的选择要具有生动性。在遵循以上几个标准之外,案例的选择要尽可能的具有生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枯燥乏味的案例不仅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容易导致其对《纲要》课的排斥心理。教师选择案例要善于截取中国近现代历史长河中有血有肉的片断,既可以选择文字案例,也可以制作视频案例,其目的都是以生动的史实打动学生的心灵,再导之以理论的概括和总结,如此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纲要》课案例教学方法及注意问题

《纲要》课案例教学的方法可以因人而异,或依教学内容不同而灵活采用,笔者结合实践,来介绍一下案例教学最常用的几种方法。

第一,上课直接应用案例教学。遇到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时,教师尽可能使用案例进行讲解,这是案例教学的主要形式。通过对案例讲解、分析和点评,得出案例所反映的历史结论。例如,在讲到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时,教师可以运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等典型案例来说明,这些案例直观明了,直接点明了“文明者”的野蛮暴行,教师结合案例可以有力批驳“侵略有功”的错误言论,最终得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这一结论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二,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后充分讨论,然后在回到课堂由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分析和点评,并在透彻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例如,教师可以把辛亥革命爆发前的一些资料整理为案例发给学生,让其讨论当时中国的社会情况是否革命时机已经成熟,中国有没有走改良主义道路的可能性。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对各种意见汇总点评,并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近代中国革命的必要性、进步性和正义性。

第三,在课堂上师生互动,以讨论、辩论等方式应用案例,最后由教师总结分析,这也是案例教学经常使用的方法。《纲要》课中很多问题都是大学生非常关心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以案例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同学在课堂各抒己见,形成交锋,然后教师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对发言进行点评,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发挥案例教学的长处,起到其应有的效果。

首先,处理好案例教学与传统授课的关系。案例教学对于《纲要》课来讲,是一种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师不能为了案例而案例,适合于案例教学的地方就选取案例,不适合的地方,就仍坚持传统的授课法,两者结合才能更好的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其次,处理好案例和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案例的选择是为了更好的讲解授课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是围绕教学重点展开的,不能本末倒置。有些教学内容可能非常适合选择案例,有些教学内容不适于应用案例,教师要对教学内容甄别处理,不能一刀切。

最后,处理好案例结论和学生讨论的关系。在由学生参与的案例教学中,往往会形成十分热烈的讨论,讨论的结果有时也与案例设置的结论背道而驰,这时教师就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地思维,对学生讨论的结果和案例中的结论进行对比分析,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判断深入思考,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

总之,案例教学使教学过程实现变被动为主动,变注入式为启发式,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中,应当积极提倡案例教学,对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1]杨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

[2]王艳霞.职校政治课教学应重视案例教学法[J].读与写杂志,2008,5(11).

[3]亚力坤.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若干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27).

篇4: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堂互动教学探析

【摘 要】作为高校必修课程之一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而且需要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而为了让学生在沉重的历史知识、枯燥的政治知识的学习中,更为深入地理解和体会其内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善于交流、敢于表达,并在集体学习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堂教学;互动式;教学模式

【研究项目】安徽省教育厅重点教学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体有效互动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3szxm04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53-02

前言

互动教学模式注重教师与学生,还有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通过教学场景的设定,合理利用课堂教学中的多项要素,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1]。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差异性,通过教学课堂的转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个性化发展平台,从而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完善高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本文主要结合课程内容,并充分利用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以及传统考评方式改革的条件优势,创设出合理的教学模式。

1.以教师的“先动”作为互动教学的基础条件

课堂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思维活动发挥作用的重要过程,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找到学习和训练的重难点离不开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所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先动”作用,即通过教师的引导作为互动教学的基础条件。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总有效率,需要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更高要求,即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前,教师除了需要了解课堂教学的大纲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外,还需要广泛收集与课堂相关的教学材料,包括新闻、史实还有重要人物的分析等,以进一步完善互动课堂的教学体系。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第三节《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维新变法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以及失败后留下的教训。这一章节内容的学习是关于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师在前两节内容的教学中,已经对农民群众的斗争形式,以及引发斗争的原因进行合理分析,包括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衰落等方面原因的分析,所以学生需要对这一类问题形成基本的解答思路,因此,教师可以以此作为突破点,让学生结合前期学习内容开展互动、合作学习。学生解决问题形成的思考能力、参与课堂的组织能力均与教师的引导息息相关,只有将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才能保证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维新运动”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维新变法的原因作为课堂讨论重点,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解析和引导下,全面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2.以学生的“主动”作为互动教学的关键因素

课堂教学活动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在与学生互相交流过程中,能够更为全面了解学生学情,进而合理调整自身的教学目标与计划;而学生在与教师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对自身的解题思路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在逐步探索中,形成自身解题思路,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活动教学课堂上的“主动”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决定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判定标准之一[2]。所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让学生的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拥有足够大的空间发挥自身主管能力型,给予学生发挥自身才能的平台,可以确保学生学习的质量。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思想潮流的特点,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传播,以及五四运动兴起的历史意义等内容,从大的层面上看,是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在新时期革命的思想路线抉择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之后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新中国革命的胜利,给我们国家的命运带来了哪些影响。这一些学习均需要学生主动去理解和体会才能真正掌握,所以在互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即抛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前期所学知识,并主动查找相关材料进行验证和解决,让学生在收集材料、合作讨论,以及教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综合分析题的解决技巧,并能够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协助和参与课堂活动的开展与组织,是教师教学活动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3.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为教学重点

互动教学课堂开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互动”,即教师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关系的基础上,促进课堂的良好互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学术性交流,包括问题的探讨,知识的传播和接受,或者是情感上的交流与触碰等,均是良好的教学课堂互动性表现[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融合思想政治知识与历史知识两大模块的内容,大部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常处于尴尬的关系,具体表现在教师枯燥地讲课,长篇大论地讲述课程内容,不关心学生的接受情况,无课堂交流,导致学生出现听课倦怠情况,甚至对这一门课产生厌恶心理,不利教师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也不利于互动教学课堂的开展,所以教师有必要积极开展并坚持“互动性”教学课堂的关系组织。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国民党政权所特有的阶级性质,在其统治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中国发展战略重心发生转移的原因和特点,最后是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等方面,在重难点的教学任务设定中,则要求学生着重理解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深刻内涵。政治理论性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了解其引发的历史原因和根源,并以全局观念看待问题发生的本质,才能真正做到理解、掌握和应用。所以,教师在开展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应用,包括问题提问、问题解析还有合作课堂讨论等形式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学生与学生的问题交流与竞争,不仅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目的,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思想上提升,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4.以“研讨”形式作为互动教学课堂考评标准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传统课程考评方式上,主要是取40%的平时成绩和60%的闭卷考核成绩,虽然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自我发挥空间,但仍然缺乏科学合理性,且平时成绩的分数考核中,大部分由教师个人评定,一定程度上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能力,而“研讨”形式的考评方式,则是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研讨会,并根据学生的研讨结果,结合平时课堂表现,作为课程结束后的考评标准,其中研讨分数的评定由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共同评定,以确保分数的合理性[4]。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主要包含反对侵略的斗争史、新革命道路的发现与探索还有新中国成立后的曲折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理解到国家发展和繁荣昌盛的原因,以及自身所担负的历史责任感,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主动为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承担责任。所以在整个课程的研讨内容中,教师需要精心挑选题目,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每一组的成员为5到6个人为宜,每一份小组均共同合作完成一道题目,并通过PPT来讲解研讨内容,其他小组则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评分,最后结合教师的评分结果实行综合评定。如研讨题目“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等,需要提及的内容则需要包括真理标准问题的探讨,还有相应的实践作用,并突出表现理论的正确性和价值性。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中开展互动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激发和鼓励等方式,增强学生在教学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则需要在师生友好关系的基础上,成立完善的互动教学体系,即教师设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适宜的教学情境,提出有意义的合作探究话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并在与教师保持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深刻理解和掌握我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意义。同时,为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互动式教学氛围,教师还有必要实行考评方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赵嘉敏.《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消解历史虚无主义影响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學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06-110.

[2]夏襄君.高校情景剧互动教学法创新——以《纲要》课程为例[J].法制博览,2015(32):298.

[3]张颖.探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以历史人物评价专题讨论为中心[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1):109-111.

[4]周文宣,唐平,罗剑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讨型教学模式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4(01):110-113.

通讯作者:

篇5: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第一章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的背景

(1)清朝统治的危机四伏

(2)欧美列强的迅速崛起

(3)林则徐的禁烟运动

2、林则徐的禁烟政策(1)团结两广主张禁烟的地方官员形成政府间强大的反鸦片走私的政治力量。

(2)动员各级社会的力量对鸦片走私和吸食情况进行全面调查。

(3)采取果断措施封禁烟馆,责令外商走私鸦片者在限日内交出烟土,并派部队包围外商驻地。

(4)在查禁鸦片的同时,积极组织广东的陆海防务,防止列强以武力进行破坏,以切断列强海上支持,并

颁布告谕不许在正常的中外贸易中夹带鸦片。

3、《南京条约》内容

(1)中国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这些通商口岸的开放,不是平等互利的,它们是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据点。

(2)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香港从此沦为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英国在那里设官治理,把它进一步变成了侵略中国的重要基地。

(3)中国赔偿英国款项总数为2100万元,分四年付清。中国海关无权自行确定进出口货物的税率,必须与英国共同议定,这项规定,开创了协定关税的恶例,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为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提供了便利条件

4、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1).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社会矛盾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

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3).革命任务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

任务。中国革命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近代史由此开端。

5、(1)中国第一个半殖民地性质的海关位于上海

(2)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外贸逆差是在19世纪六十年代中期

第二章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爆发的背景

(1)封建制度造成国家机器腐朽无力。

(2)社会**、人民生活极度贫困。

(3)广西地区清政府的统治力量较为薄弱.(4)拜上帝教为农民起义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和领导条件。

2、北伐失败的原因

既要以主力西征,又同时要开辟北方战场,而且仅以两万兵力就像夺去清朝统治的腹地,虽两次派出援

军,但都因为力量单薄而未能达成目的,只是北伐军始终在北方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北伐军在院里根据地、后援不齐、缺粮少衣的情况下,没有深入发动群众以壮大力量,而是长时间的驻守待援,使自己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3、评价《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颁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

会生活等方面的纲领性文件,它绘制了太平天国所要建立的“人间天国的”理想蓝图,基本内容:(1)

废除土地私有制,把土地平分给农民。(2)建立军政合一的地方基层政权,——乡官制度;(3)实行一切产品归国库的平均分配制度。它是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激烈斗争的产物,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意义,它对土地的规定充分反映了千百年来广大人民渴求土地,摆脱剥削和贫困,要求平等和温饱的强烈愿望,并使之具体化、纲领化,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革命性质,也是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最高峰。《资政新篇》:1859年洪仁玕当政不久后提出,洪仁玕1822——1864年,洪秀全的族弟,1843年参加了拜

上帝会,1851年到了辗转到了香港,后又到上海,接受当时西方先进的政治思想,1858年离开上海到天京,被封为干王,总理朝政,提出令人《资政新篇》,主要内容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实行新的社会和经济政策,主张发展近代交通事业,兴办近代工矿业,各处腐朽的生活方式,采用新的刑法制度。这是一个企图在农民政权中实施资本主义政策的方案,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但没有触及到农民斗争最根本的土地问题。由于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它本身的弱点,没有得到实施。

第三章第二次鸦片战争

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和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天津条约》增开的10个商埠沿中国海岸线南北展开,又沿长江向内地延伸,比《南京条约》仅限

于东南沿海的五个通商口岸是个明显的突破;《北京条约》则把商埠开到了清政府统治的心脏地区,这样,外国的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内地。

(2)《天津条约》准许外国公使进入北京,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列强取得了期望已久的侵略权益,中国的主权进一步丧失。

(3)英国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国趁火打劫,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中国的领土主权进一步被侵犯。

(4)《北京条约》首先允许华工出国,使得列强掠夺中国的劳动力合法化,中国劳工大批地输往国外,中

国劳动人民遭受到更多的苦难。

(5)总之,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

第四章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1、洋务运动的背景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洋务派在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他们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顽固派以大学士倭仁为代表,他们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2)慈禧太后的支持: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慈禧太后认识到,要保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

(3)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进行的中央机构。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中国无法真正掌握西方先进生产技术;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进行勒索,谋取私利,使企业难以发展。

(2)清政府内部的顽固派百般阻挠和破坏,也使洋务运动步履维艰。

(3)整个洋务运动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难成大器。

(4)洋务运动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其

失败的根本原因。

3、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4、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5、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6、洋务运动有哪些积极作用?洋务派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

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五章边疆危机 中法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1、《中法新约》的危害

(1)《中法新约》的签订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和软弱可欺,战后列强进一步加紧了对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中华民族危机更为严重。

(2)通过《中法新约》法国达到了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不仅夺取了整个越南,而且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

户。

(3)通过《中法新约》,列强首次夺取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反映了列强对华进行资本输出的要求,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

2、《马关条约》的危害

①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②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便利于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③新的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④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⑤总之,它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第六章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机而斗争

1、维新变法的背景

(1)社会条件: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严重的民族危机。

(2)物质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与传播

2、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失败原因、教训

(1)历史意义:它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又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也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2)失败的原因:维新派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只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毫无实权的皇帝身上;在顽固势力的进攻面前,他们又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外国侵略者,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

(3)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走不通的。

3、维新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维新运动的迅猛发展,冲击了顽固派赖以生存的条件,遭到了顽固派的激烈反对,顽固派采取各种手段

向维新派进攻,维新派与顽固派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论战,论战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三点:要不要维新变法,顽固派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宁可亡国也不可变,他们认为中国的一切并不是制度的问题,而是人心败坏,不需要变法,维护封建的纲常伦理制度,维新派则认为没有一成不变之法,世界和人类社会都处在变化发展之中,坚定的提出来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的观点。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顽固派认为兴民权直说对中国有百害而无一利,竭力维护封建君主专制,仇恨民权,反对君主立宪,维新派则以天赋人权论批驳了君权神授的学说,认为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只有兴民权才能上下通达,言路无塞,内政清廉,外敌可御,国家则可自保。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顽固派认为四书五经、科举取士是国之根本,几千年来都是如此,他们

反对新式学校,反对以西学来培养各类人才,一次来维护封建的统治秩序,维新派则认为救亡图存必须以人才的更新为基础,必须使学生在新式的教育制度下,学到国家与社会需要的知识,维新派的这些观点在中国的封建教育中开创了先河,集中了要害。③实质:是维新派所代表的资本主义思想同顽固派所持有的封建主义思想的一次正面交锋。

④意义:这是新生的资产阶级第一次想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挑战,通过这场论战,西学广泛传播开来,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追求新思想的历史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4、西方宗教通过不平等条约进入中国的过程

(1)、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建教堂。

(2)、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允许列强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清政府负责保护教堂。

(3)、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外国人可到中国内地传教。

5、义和团口号的评价

“扶清灭洋”口号,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的矛盾。然而,这一口号并不是义和团在科学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之后提出的。因此,这个口号既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又是大多数中国人民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的产物。这一口号继承了群众在反教会斗争中所逐渐形成的朴素认识,也反映出广大小生产者无法冲破皇权主义的思想枷锁,而只能将封建国家作为被侵略的整体来保卫的思想认识阶段。“灭洋”触及了时代救

亡的主题,但它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虽然同样具有“爱国”和“保清”的含义,却又将“中国”“朝廷”“大清”等观念混同,这表明义和团在主观上不反对清政府,也不反对封建制度。这一口号的提出,最初曾起了发展队伍和壮大声势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的政策。但是,这个口号也使义和团放松了对清政府的警觉,不能识破清政府的阴谋诡计,以致后来上当受骗。

6、《辛丑条约》的影响

①巨额的赔款是大规模的勒索,人民更加贫困;

②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③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直接派兵镇压反帝运动;

④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

⑤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者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第七章 辛亥革命

1、革命团体的建立

华兴会1904年02月湖南长沙 黄兴、宋教仁

科学补习所 1904年06月湖北武昌 刘静安、张难先

湖北武昌 刘静安 光复会1904年10月上海蔡元培 日知会1906年02月

2、评价中国同盟会

他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

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力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局限性:它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3、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

(1)原因: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创刊后,公开宣传资产阶级制度并用资产阶级的民族理论分析中国满汉

民族关系,指出满族对汉族实行高压的不合理性和汉族起来反抗的正义性。用孙中山“三民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民报》迅速占有了进步舆论的中心领导地位,大受海内外进步知识分子的欢迎。而这时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惊惧于思想界权威地位的动摇和丧失,企图驳倒同盟会提出的革命纲领,阻遏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而革命派也意识到必须给改良派的进攻以还击,才能更进一步促进革命的发展。

阵地: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和改良派的机关报《新民丛报》

(2)内容: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朝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

(3)影响: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虽然当时大多数人并不真正懂得民主共和的内容,但通过论战,反满—

革命—建立共和国,在人们心目中成为同一链条上紧密连接的几个环节,极大地推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尽管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严重的弱点,但他们以高昂的革命精神,决心通过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个主张受到当时进步人士的普遍拥护,大量秘密或公开发行的革命书籍、报纸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革命派已经以明显的优势占领了思想阵地,革命运动于是不可遏制的迅猛发展。使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有力地推动了民主革命高潮的到来。

4、起义首先在武昌爆发及胜利的原因

(1)武汉是当时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城市,资本主义势力入侵较早,民族矛盾尖锐

(2)由于武汉的地理位置,成为了资产阶级革命力量迅速发展的地区和各省革命党人联系的枢纽。

(3)长期以来,武汉革命党人坚持扎实细致的革命宣传和组织工作,在各界群众特别是新军中聚集了雄厚的革命力量,这位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

5、辛亥革命的性质、历史意义和教训

性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意义:(1)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从此他们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3)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4)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能领导

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近代五次侵华战争的特点

(1)、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在各地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起点。

(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长,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3)、中法战争:发生境外,出现了中国不败而败的结局,中国西南门户被打开,开始发生帝国主义资本

输出的要求。

(4)、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境外,是日本大陆政策实施的一个步骤,体现了帝国主义侵华进入一个新阶段。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斗争为目的,实现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比较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

性质:农民阶级领导的起义运动

斗争方式:武装起义

失败原因: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小生产者的地位决定了他们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客观上是由于中外反

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不同点:

时代背景(最主要矛盾):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鸦片战争后国内阶级矛盾的空前激化;义和团

运动的兴起主要是由于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矛盾的尖锐。

主要任务:太平天国运动把斗争的矛头主要指向清朝的封建统治,在运动中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建

立了农民政权,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义和团运动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始终处于分散状态,在运动中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

篇6: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

1.维新派创办的宣传维新思想的学会主要有()

A、觉悟社 B、保国会 C、强学会 D、南学会

B C D 2.下列刊物由维新派创办的是()

A、《民报》 B、《国闻报》 C、《时务报》 D、《新青年》

B C 3.孙中山等革命党人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成果进行的活动有()

A、第一次护法运动 B、护国运动 C、第二次护法运动 D、二次革命

A B C D 4.1948年9月到1949年月1月,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A C D 5.标志着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的旗帜在中国大地上树立起来的事件是()

A、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B、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C、陈独秀被推为上海小组的书记 D、创办《共产党》月刊B C D 6.袁世凯死后,资本--帝国主义分别扶植的各派军阀的首领有()

A、曹锟 B、冯国璋 C、张作霖 D、段祺瑞

A B C D 7.1948年1月,民盟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宣告:()

A、今后要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

B、民盟坚决不能够在是非曲直之间、有中立的态度 C、要同国民党进行谈判

D、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并恢复民盟总部

A B D 8.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爆发的爱国学生运动有()

A、一二·三0运动 B、五·二0运动 C、一二·一运动 D、一二·九运动

A B C 9.下列选项属于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背景的是()

A、土地兼并加剧,税赋负担加重 B、鸦片输入引起白银外流 C、人民反抗此起彼伏

D、清政府为支付赔款拼命搜刮百姓

A B C D 10.下列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的正确说法有()

A、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

B、它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永恒的 C、它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

D、它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件

A B C D 1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破坏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活动有()

A、修改《总统选举法》以达到无限期连任,并推荐继承人 B、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 C、解散国会,遣散议员

D、炮制《中华民国约法》,用总统制取代内阁制

A B C D 12.1930年5月,毛泽东撰写的《反对本本主义》,提出了下列重要思想()

A、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B、中国革命斗争要靠中国同志了解情况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必须洗刷唯心精神,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A B C D 13.1931年后,中共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中共中央及东北党组织并先后选派了()等同志到东北,加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量。

A、周保中 B、杨靖宇 C、罗登贤 D、赵一曼

A B C D 14.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为通商口岸的城市有()

A、广州 B、宁波 C、福州 D、厦门

A B C D 15.外国教会中的某些势力以宣传宗教和西学为名,为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舆论,他们办得较早的期刊有()

A、大公报 B、北华捷报 C、万国公报 D、中国丛报

B C D 16.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军队中的部分爱国官兵进行了局部抗战,包括()。

A、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B、抗日义勇军 C、张学良东北军 D、国民党第十九路军

A B D 17.中国早期接受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是()

A、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

B、一部分原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 C、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D、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

B C D 18.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具备的实现的可能性有()

A、土地改革完成后,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难以适应工业化的需求,也难以避免农村的两极分化

B、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榜样作用 D、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愈来愈不适应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

A B C D 19.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陈天华写了()两本小册子

A、《猛回头》 B、《警世钟》 C、《革命军》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A B 20.辛亥革命后,有两人企图复辟帝制,他们是()

A、袁世凯 B、段祺瑞 C、张勋 D、黎元洪

A C 21.十月革命推动中国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原因有()

A、启示中国人创建新的政党 B、启示发动人民的革命方法 C、苏俄以平等态度对待中国 D、启示落后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

B C D 22.属于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有()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广东革命根据地 C、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D、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A C D 23.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抗日战争爆发前,毛泽东撰写的理论著作有()

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B、《矛盾论》 C、《实践论》 D、《反对本本主义》

A B C 24.中国共产党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A、发展进步势力 B、孤立顽固势力 C、争取中间势力 D、反对投降势力

A B C 25.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

A、《新青年》杂志 B、政学会 C、北京大学 D、民友社

A C 26.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包括()A、兴办近代企业 B、改科举,兴西学

C、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D、建立新式海军

A C D 27.《辛丑条约》签订后,外国在华投资规模急速扩张,其投资项目包括()

A、争夺矿山利权 B、争夺铁路利权 C、扩大设厂规模

D、给清政府大量高息贷款

A B C D、28.那拉氏掌控清朝最高统治近半个世纪,当时在位清帝是()

A、道光帝 B、同治帝 C、咸丰帝 D、光绪帝

B D 29.中国工人阶级的主要来源是()

A、破产农民 B、商人 C、城市贫民 D、手工业者

A C D 30.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来源是()

A、地主 B、官僚 C、买办 D、商人

A B C D 31.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有()

A、全行业公私合营 B、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C、股份制 D、公司制

A B 3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运动,两者的共同点有:()

A、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B、主张改革君主专制制度 C、主张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D、未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A C D 33.辛亥革命在社会风习方面的积极变革有()

A、废除老爷的称呼 B、提倡女子高跟鞋 C、提倡女子离家出走 D、废跪拜礼

A D 34.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是()

A、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B、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C、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D、出现了陈独秀、李大钊等一大批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A B C 35.1904至1905年,为了争夺在华利益竟然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是()

A、日本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A C 36.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中央根据地为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培养干部和专门人才,创办了()等学校。

A、高尔基戏剧学校 B、中央农业学校 C、列宁师范学校 D、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

A B C D 37.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除了台儿庄战役取得大捷外,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却、失败而结束的,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A、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 B、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优势 C、国民党官兵贪生怕死 D、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的路线

A B D 38.1928年国民党统一全国后,为镇压人民、消灭异己,建立了庞大的特务系统,包括()。

A、蓝衣社 B、军统 C、复兴社 D、中统

B D 39.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的主体;一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两者的关系是()

A、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

B、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 C、两者互相联系,互相促进

D、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A B C D 40.五四运动的中心地点是()

A、天津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B C 41.“自竞争人权之说兴,机械资本之用广,其害遂演而日深;政治之不平等,一变而为社会之不平等;君主贵族之压制,一变而为资本家之压制。此近世文明之缺点,无容讳言者也。”

A、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 B、某种程度的保留 C、某种程度的怀疑

D、对资本主义完全失去信心

B C 42.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正式提出()的口号。

A、打倒蒋介石 B、后方挖蒋根 C、前方打老蒋 D、解放全中国

A D 43.《马关条约》签订后,干涉日本退还辽东半岛的三国是()

A、俄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A B C 44.参加1945年重庆谈判的中共代表有()A、张闻天 B、王若飞 C、周恩来 D、毛泽东

B C D 45.1935年遵义会议后,中共中央成立的全权负责红军军事行动的新三人团的成员是()

A、周恩来 B、张闻天 C、王稼祥 D、毛泽东

A C D 46.通过重庆谈判和签订的“双十协定”,中共取得的成果有()A、迫使国民党承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B、实现了中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合法地位 C、团结了民主力量

D、在全国人民面前表现了和平诚意

A C D 47.北洋军阀集团在袁世凯死后分裂为三大派系,它们是()

A、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 B、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 C、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 D、以陈炯明为首的粤系

A B C 48.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的性质发生转变,它代表()的利益。

A、地主阶级 B、工人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

A D 49.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

A、城市小资产阶级及与其相联系的知识分子 B、其他爱国分子

C、民族资产阶级及与其相联系的知识分子 D、地方实力派

A B C 50.1911年武昌起义中,决定联合行动进行武装反抗的两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A、光复会 B、文学社 C、同盟会 D、共进会B D 51.中国共产党主办的()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发行,及时宣传党的主张,鼓舞和激励群众的抗战热情

A、《群众》周刊 B、《热血日报》 C、《向导》周报 D、《新华日报》

A D 52.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提拔了一批具有军事才能的青年将领,以图挽救危局。()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人物

A、李秀成 B、冯云山 C、杨秀清 D、陈玉成

A D 53.1936年12月,爱国将领()为了实现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毅然发动了西安事变。

A、蔡廷锴 B、杨虎城 C、张学良 D、冯玉祥

B C 54.A、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B、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团结协作的作风

C、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D、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C D 55.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在东北发出通告,宣布(),这样,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A、消灭共产党 B、遵守三民主义 C、改易旗帜 D、服从国民政府

B C D 56.在抗日统一民族战线中,中间势力主要指的是()A、开明绅士 B、上层小资产阶级 C、地方实力派 D、民族资产阶级

A C D 57.20世纪4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整风运动,其主要内容是()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党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D、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 C D 58五四爱国运动的左翼骨干包括()

A、周恩来 B、杨匏安 C、毛泽东 D、蔡和森

A B C D 59.在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继续革命,试图挽救共和的努力有()

A、在广州建立护法军政府,出师北伐 B、发动“二次革命” C、发起护国运动 D、举行黄花岗起义

A B 60.中共早期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的论战有()

A、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B、社会主义讨论 C、关于社会性质的论战 D、问题与主义论战

A B D 6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企业利润的分配方面包括()

A、股金红利 B、国家所得税 C、企业公积金 D、工人福利费

A B C D 62.毛泽东从1928年到1930年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主要文章是()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A B C D 63.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是指()

A、是革命的力量之一

B、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 C、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D、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A B C D 64.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主要活动有()

A、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展开论战 B、在工人中进行组织和宣传工作 C、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 D、进行建党的讨论和组织工作

A B C D 65..下列选项中,属于对早期新文化运动的正确认识的是()

A、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要想从根本上改造国民,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是不可能的 B、新文化运动的参加者基本局限在知识分子的范围内 C、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形式主义地看问题 D、为中国人民提供一种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思想武器

A B C 66.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主要依靠()

A、农民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A C 67.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改革内容包括()

A、鼓励留学,颁布新学制 B、颁布商法、商律,奖励工商 C、裁撤绿营,建立新军

D、设立商部、学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机构

A B C D 68.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是()

A、反动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B C 6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有()

A、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C、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D、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A C D 70.()属于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

A、福州船政学堂 B、天津北洋水师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京师同文馆

A B D 71.帝国主义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是()

A、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B、帝国主义国家中正义力量的干涉 C、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社会结构 D、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A D 72.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一再失败的原因有()

A、民族意识的未觉醒 B、帝国主义列强的强大 C、综合实力的落后 D、腐败的社会制度

B C D 73.七届三中全会指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条件是()

A、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B、官僚资本的没收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现有工商业的调整

A C D 74.下列各项活动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创造条件的有()

A、党的早期组织的成立

B、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及其水平的提高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D、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日益成熟

A B C D 75.1905至1907年间,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了大论战,其主要舆论阵地是()

A、《新青年》 B、《民报》 C、《新民丛报》 D、《时务报》

B C 76.1922年7月中共二大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这个纲领的基本点包括()

A、渐次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B、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C、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B C D 77.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

A、开始了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 B、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D、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A C 78.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主要形式有()

A、官督商办 B、官办 C、商办 D、官商合办

A D 79.历史上的“戊戌六君子”是()

A、杨锐 康广仁 B、林旭 杨深秀 C、谭嗣同 刘光第 D、康有为 梁启超

A B C 80.下列选项关于《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正确的是()

A、它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

B、未能从根本上否定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未能冲破传统自然经济体制

D、《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的纲领文件

A C D 81.《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有()

A、陈独秀 B、蔡元培 C、胡适 D、鲁迅

A C D 82.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方针。

A、限共 B、防共 C、溶共 D、反共

A B C D 83.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咨文时,附以力图制约袁世凯的三个条件是()

A、总统在南京就职 B、遵守约法

C、解散袁世凯的军队 D、南京为首都

A B D 84.中国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指出: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的两种基本的矛盾是()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 D 85.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在“工农武装割据”中各自的地位是()

A、土地革命是中心工作

B、根据地是开展武装斗争和土地革命的战略依托 C、以建立和扩大根据地为中心工作

D、武装斗争是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基本内容

A B D 86.我国对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特点和经验有()

A、创造了由手工业生产小组到供销合作化,再到生产合作化的逐步过渡形式

B、规定了手工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方针,就是为农业生产服务,为服从生活服务,为出口贸易服务

C、通过耐心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办法,把手工业的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

D、采取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在方法步骤上,从供销合作入手,逐步发展到走生产合作的道路

A B C D 87.19世纪70至80年代,中国陷入边疆危机的地区主要包括()

A、西北 B、东北 C、西南 D、东南A C D 88.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形式有()A、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C、有一定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 D 89.国民党政府实行***的军事独裁的措施()A、建立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B、厉行文化专制主义 C、大力推行保甲制度 D、建立庞大军队

A B C D 90.下列属于对中共一大内容的描述不正确的有()

A、大会确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B、陈独秀作为代表出席大会,并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C、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D、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A B 91.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

A C 92.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与西方列强签订的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包括(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虎门条约》

A B C D 93.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以下手段对中国进行侵略:()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文化渗透 D、经济掠夺A B C D)94.在辛亥革命的酝酿阶段,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中,规模较大具有代表性的有()

A、收回利权运动 B、拒俄运动 C、抵制美货运动 D、拒法运动

A B C 95.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物质基础、经济条件有()

A、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及现代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B、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及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援助 C、主要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确立 D、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A C 96.戊戌六君子包括:()

A、刘光第 B、杨锐 C、刚毅 D、谭嗣同

A B D 97.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1937年9月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

B、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C、1937年国民党召开五届三中全会 D、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 B 98.参加五四运动的社会阶级和阶层有()

A、农民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小资产阶级

B C D 99.1946年6月23日,在国民党当局制造的下关惨案中被打伤的民主进步人士包括()

A、马叙伦 B、雷洁琼 C、郭沫若 D、李公朴

A B 100.武昌起义后,袁世凯重新掌握清政府实权的原因有()

A、立宪派的支持 B、革命党人的妥协 C、帝国主义的扶植 D、控制北洋新军

C D 101.引导农民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有()

A、人民公社 B、互助组

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B C D 102.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有()

A、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B、使中国社会发展缓慢甚至迟滞

C、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 D、造成了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A B C D 10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渡形式是国家资本主义,其中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

A、加工订货 B、公私合营 C、统购包销 D、经销代销

A C D 104.下列关于“八七”会议的表述正确的是()

A、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 B、彻底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D、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A B C D 105.1952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开展“五反”运动。其主要内容除了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外,还包括()

A、反偷工减料 B、反盗窃国家资财 C、反浪费

D、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A B D 106.1904年各地建立的资产阶级团体有()等

A、光复会 B、岳王会 C、华兴会 D、科学补习所

A B C D 107.蕴含“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革命道路思想的文献有()

A、1929年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B、1927年8月八七会议决议

C、1930年1月毛泽东所写《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1930年5月中共中央刊物《红旗》署名信件

A C D 108.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

A、合作社经济和国营经济 B、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个体经济

A B C D 109.清政府在清末新政中进行预备立宪的目的是()

A、内乱可弭 B、共和可期 C、外患渐轻 D、皇位永固

A C D 110.1947年2月到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

A、对东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B、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对中原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对陕甘宁边区的重点进攻

B D 111.毛泽东指出:“如果不帮助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最强大的队伍而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其实质含义是()

A、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可靠的同盟军

B、农民阶级反帝反封建态度最坚决,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者 C、没有农民阶级参加,中国革命就不能取胜 D、农民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A C

112.1946年2月10日和6月23日,国民党当局先后在重庆和南京制造了()

A、校场口惨案 B、沧白堂事件 C、于子三惨案 D、下关惨案

A D 113.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

A、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B、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C、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D、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

A B C D 114.中国共产党在遵义会议上集中全力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军事问题 B、组织问题 C、政治路线问题 D、思想路线问题

A B 115.1936年10月,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是()

A、红四方面军 B、红一方面军 C、红十五军团 D、红二方面军

A B D 116.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 毛泽东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著作是()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共产党人>发刊词》 D、《论持久战》

A B C 117.三民主义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A、民权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治主义 D、民族主义

A B D 118.1936年5月,()等爱国民主人士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A、沈钧儒 B、宋庆龄 C、章乃器 D、邹韬奋

A B C D 119.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法宝是()

A、群众路线 B、武装斗争 C、统一战线 D、党的建设

B C D 120.周恩来说:“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这段话表明中共()

A、明确了掌握军队,开展武装斗争的重要性 B、已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C、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地位 D、创建了红军

A C 121.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A、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B、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A B D 12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实行的“三三制”原则是()

A、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 B、工人阶级占三分之一 C、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 D、中间派占三分之一

A C D 123.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A、党的建设 B、武装斗争 C、实事求是 D、统一战线

A B D 124.戊戌维新运动期间,康有为写的著作是:()

A、《俄彼得变政记》 B、《孔子改制考》 C、《仁学》 D、《新学伪经考》

B D 125.1933年王明“ 左”倾错误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全面推行后,在江西遭受到严厉批判的是()

A、邓小平B、谢唯俊 C、古柏 D、毛泽覃

A B C D 126.在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组织的重大战役有()

A、武汉会战 B、徐州会战 C、淞沪会战 D、忻口会战

A B C D 127.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在1927年发动的三大著名起义是()

A、秋收起义 B、广州起义 C、南昌起义 D、百色起义

A B C 128.以下属于洋务派代表人物的有:()

A、左宗棠 B、李鸿章 C、曾国藩 D、张之洞

A B C D 129下列条约中涉及香港问题的有()

A、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辛丑条约 D、南京条约 A D 130.下列各项关于天京事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此事变中,北王和东王先后被杀 B、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C、它发生在北伐和西征之后

D、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直接导致了天京事变

B C D 131.下列各项关于天京事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此事变中,北王和东王先后被杀 B、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C、它发生在北伐和西征之后

D、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直接导致了天京事变

B C D 132.关于1935年遵义会议的内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是()

A、增选毛泽东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B、决定实行战略转移长征

C、起草通过《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总结的决议》 D、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的错误

A C D 133.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要条件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C、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

D、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指导地位

B C D 134.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担任副主席职务的民主人士是()

A、宋庆龄 B、张澜 C、黄炎培 D、李济深

A B D 135.1848年,中共中央在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口号中提出的主张包括()

A、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B、召集人民代表大会 C、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D、建立民族自治制 度A B C 136.列强控制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所采取的手段有()

A、实行商品倾销

B、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C、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D、实行资本输出

A B C D 137.洋务派兴办洋务事业的目的有()A、改革政治制度 B、镇压农民起义 C、加强海防边防 D、扩展本系势力

B C D 138.从1930-1931年,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等指挥下,实行()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战术,连续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三次“围剿”。

A、避敌主力、打其虚弱 B、诱敌深入 C、敌疲我扰 D、敌进我退

A B 139.中共中央决定同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的前提条件包括()

A、国民党军被迫转入战略防御 B、我军在数量上占据了优势

C、我军在装备、战斗力方面有很大提高 D、国统区危机四伏,解放区日益巩固

A C D 140.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处于领导地位,保证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这主要是()

A、经济上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 B、文化上无产阶级思想的指导地位 C、政治上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D、经济上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主导地位

B C D 14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进步势力主要是指()

A、城市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工人阶级

A C D 142.1911年5月,清政府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有”,并借“国有”名义把铁路利权出卖给帝国主义。这就激起了()几省的保路风潮

A、广东 B、湖南 C、四川 D、湖北

A B C D 14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临的任务是()

A、实行“一化三改”

B、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彻底解决中国人民同三大敌人的矛盾 C、实行工业化

D、动员人民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破败的国民经济

B D 144.维新派创办的学会有:()

A、孔教会 B、强学会 C、保国会 D、南学会

B C D 145.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的危急时刻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队伍的有()

A、徐特立 B、彭德怀 C、郭沫若 D、贺龙

A B C D 146.中国资产阶级的双重性格是()

A、妥协性 B、彻底性 C、革命性 D、先进性

A C 147.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指()

A、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改造 D、农业的社会主社会主义改造

A B D 148.20世纪初,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包括()

A、抗捐、抗租、抗税 B、拒俄、拒法、抵制美货 C、少数民族与会党起事 D、反洋教斗争

A B C D 149.新文化运动的局限包括()

A、批判孔学,提倡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但不能有效地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 B、领导人不具备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形式主义地看问题

C、不改造封建思想赖以生存的的社会环境,仅改造国民性是不可能的 D、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不彻底性

A B C 150.近代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A、官僚资本主义 B、帝国主义 C、封建主义 D、小资产阶级

A B C 151.1947年6月底,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是()

A、林、罗大军挺进东北 B、陈、谢兵团挺进豫西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B、陈、粟大军挺进苏鲁豫皖B C D 152.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主要党派有()

A、中国民主同盟 B、中国共产党 C、中国青年党 D、中国国民党

A B C D 153.早期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有()

A、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B、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C、同情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

D、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A B D 154.从抗战结束到新中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问题的文件有()A、《五四指示》 B、《共同纲领》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兴国土地法》

A C 155.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体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这是因为()

A、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也具备了实现的可能性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 C、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D、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A B C D 156.兴中会与同盟会誓词的共同内容有()

A、驱逐鞑虏 B、平均地权 C、创立民国

D、恢复中华(中国)

A D

157.抗战开始后,()迁往昆明,合并组建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A、南开大学 B、清华大学 C、南京大学 D、北京大学

A B D 158.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

A、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B、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C、为了救国救民,不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D、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A B C D 159.近代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是()

A、外国资本主义对我国的经济冲击 B、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

C、资本-帝国主义势力对中国的侵略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生产力发展的阻碍

B C 160.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控制的手段主要有:()

A、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B、扶植、收买代理人

C、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D、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A B D 161.在十月革命以前介绍过马克思学说的人物有()

A、孙中山 B、梁启超 C、鲁迅 D、朱执信

A B D 162.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

A、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B、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C、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D、农业合作化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原则

A B C D 163.戊戌维新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戊戌维新运动是()A、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B、一场爱国救亡运动

C、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D、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A B D 164.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的新式学堂有:()

A、工艺学堂 B、翻译学堂 C、军事学堂 D、万木草堂

A B C 165.五四运动所具有的崭新特点有()

A、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B、促发建党的设想 C、真正的群众运动

D、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A C D 166.从1858年到1881年,俄国先后迫使中国签订了(),侵吞了我国北方150 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A、暧珲条约 B、改定伊犁条约 C、北京条约 D、勘分西北界约记

A B C D 167.关于戊戌维新的意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

B、是一场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向西方学习的运动 C、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 D、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A C D 168.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主要社会基础是()

A、地主阶级 B、买办资产阶级 C、外国帝国主义 D、民族资产阶级

A B 169.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英、法等国帮助清政府建立起的武装有:()A、常胜军 B、义勇军 C、常捷军 D、武卫军

A C 170.下列成立于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国民主党派有()

A、中国民主建国会 B、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C、中国民主同盟 D、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A B D 171.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

A、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B、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C D 172.清政府实施新政,在文化教育方面也采取了系列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A、奖励留学 B、禁止缠足 C、设立学堂 D、废除科举

A C D 173.全国解放战争时期,为国统区民主运动斗争献出生命的中国民盟爱国人士是()

A、闻一多 B、邓演达 C、杜斌丞 D、李公朴

A C D 174.北伐战争直接打击目标是()

A、张作霖 B、吴佩孚 C、陈炯明 D、孙传芳

A B D 175.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

A、国家富强 B、人民共同富裕 C、人民解放 D、民族独立

A C D 176.1949年1月22日,发表《对时局的意见》的民主人士有()

A、黄炎培 B、李济深 C、李公朴 D、沈钧儒B D 177.鸦片战争后新产生的阶级有()

A、工人阶级 B、资产阶级 C、地主阶级 D、农民阶级

A B 178.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国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有()

A、中国人民的觉悟程度、组织程度空前提高 B、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C、开始走向独立自主的道路

D、国民党集团坚持走独裁内战的方针

A D

179.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有()

A、张之洞 B、曾国藩 C、左宗棠 D、李鸿章

A B C D 180.日本主管对华北和华中的经济掠夺的公司是()

A、华北矿产公司 B、华中振兴股份公司 C、华北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D、华中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B C D 181.辛亥革命失败的主要在于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的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有()

A、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C、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D、革命派没有先进思想武装

A B C 182.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封建势力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B、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 D、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狭小,技术设备落后

A C D 183.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

A、谭嗣同 B、梁启超 C、光绪皇帝 D、康有为

A B D 184.1945年7月26日,()三国联合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

A、美国 B、苏联 C、中国 D、英国

A C D 185.下列关于洋务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B、口号是“自强”和 “求富” C、触及到了封建统治的根基 D、是由资产阶级发动的

A B 186.1905-1907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展开了论战,论战内容包括()

A、要不要实行对外开放

B、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C、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 D、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B C D 187.十月革命前后在中国流行的社会主义流派有()

A、无政府主义 B、工团主义 C、新村主义 D、基尔特社会主义

A B C D 188.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系统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内容包括()。

A、相持阶段是取得胜利的关键阶段

B、抗战经过三个阶段,即防御、相持、反攻

C、日本小国失道寡助,中国大国得道多助,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的 D、中国是弱国,日本是强国,抗战是持久战

A B C D 189.1840年后,外国教会中的某些势力在中国办报纸杂志,为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舆论。较早的外文报刊有()

A、《字林西报》 B、《万国公报》 C、《北华捷报》 D、《中国丛报》

A B C D 190.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是()

A、独立 B、科学 C、富强 D、民主

B D 191.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毛泽东科学预测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包括()三个阶段。

A、战略反攻 B、战略撤退 C、战略防御 D、战略相持

A C D 192.新文化左翼人士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产生怀疑的原因有()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 B、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屡遭失败 C、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 D、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暴露

A B D 193.下列事件中,由蒋介石亲手制造的有()

A、马日事变 B、中山舰事件

C、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D、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B C 194.1842年后,英国通过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去香港岛及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A B 195.以下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是()A、岳王会 B、光复会 C、文学社 D、强学会

A B C 19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B、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 C、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A B C 197.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这就是()

A、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 B、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

C、百折不饶、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 D、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拼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

A B C D 198.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上,为国捐躯的抗日将领有()等。

A、杨靖宇 B、左权 C、彭雪枫 D、赵尚志

A B C D 199.下面()是在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牺牲的中国共产党员

A、向警予 B、夏明翰 C、陈延年 D、萧楚女

A B C D 200.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做好进行自卫战争准备而在解放区开展的中心工作是()

A、减租 B、练兵 C、生产 D、整风

A B C 201.1930年前后,在根据地军民军事反“围剿”的同时,国统区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在文化战线上开展反“围剿”。其主要代表作有()。

A、瞿秋白的评论

B、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 C、鲁迅的杂文

D、茅盾的小说《子夜》

A B C D

202.1939年7月,中共明确提出()三大口号,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合作。

A、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B、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A B D 203.在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期间出现的王明“ 左”倾错误主要体现在()

A、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的主张 B、军事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

C、在革命道路问题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D、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A B C D 204.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混战的深刻原因是()

A、中国地方性的农业经济 B、争夺中央政权

C、帝国主义采取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政策 D、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A C 205.1937年2月,在致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电中,中共中央在五项要求基础上保证()

A、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 B、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

C、苏维埃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 D、停止武力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方针

A B C D 206.进入抗战最艰苦时期, 为了克服抗日根据地面临的严重困难,中国共产党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A、精兵简政 B、大生产运动 C、整风运动 D、减租减息

A B 207.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国捐躯的国民党爱国将领有()等。

A、佟麟阁 B、赵登禹 C、张自忠 D、戴安澜

A B C D 208.1913年至1917年间,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革命斗争有()

A、二次革命 B、护国运动 C、黄花岗起义 D、第一次护法运动

A B D 209.五四前后,为了扩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员同以()为代表的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流派进行了斗争

A、梁启超 B、胡适 C、张东荪 D、黄凌霜

A B C D 210.1952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开展“三反”运动是指()

A、反浪费 B、反贪污 C、反官僚主义 D、反偷工减料

A B C 211.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局限性体现在()

A、没有提出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 B、没有提出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

C、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维护封建土地制度以及官僚、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 D、企图以承认不平等条约和外债来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

B C D 212.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分别建成()等三支舰队

A、福建水师 B、北洋水师 C、南洋水师 D、威海卫水师

A B C 213.1937年8月,红军主力改编为革命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三个师,三个师长是()

A、贺龙 B、林彪 C、刘伯承 D、朱德

A B C 214.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有()

A、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B、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C、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D、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A B C D 215.下列关于遵义会议表述正确的是()

A、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B、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 C、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D、军事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B C D 216.在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取得统治地位的三次“ 左”倾错误是()

A、“左”倾冒险主义 B、“左”倾盲动主义 C、“左”倾教条主义 D、“狭隘的经验论”

A B C 217.国民党特务系统的主要任务是()

A、绑架、暗杀革命者 B、绑架、暗杀异己分子 C、破坏革命运动 D、反对共产党

A B C D 218.《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者想建立的理想社会的特征是()

A、均贫富,等贵贱

B、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 C、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D、有衣同穿,有钱同使

B C D 219.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大历史任务是()

A、推翻三座大山

B、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C、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D、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B C 220.1947年5月国统区爱国学生运动的主要斗争口号是()

A、反内战 B、反饥饿 C、反独裁 D、反迫害

A B 221.下列选项中,属于早期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的是()

A、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B、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迷信和愚昧 C、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 D、主张实行文学革命

A B C D 222.帝国主义直接控制了中国的两项税收:()

A、厘金 B、关税 C、茶税 D、盐税

B D 223.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包括以下两项内容()

A、驱逐鞑虏 B、创立民国 C、恢复中华 D、平均地权

A C 224.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提出(),日本逐渐成为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A、以华制华、以战养战

B、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 C、惟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D、南攻南洋群岛,北攻西伯利亚

B C 225.帝国主义没能实现瓜分中国的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B、清朝政府的极力反抗 C、帝国主义的软弱

D、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

A D 226.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方针的重要意义在于()

A、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B、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知识和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C、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带有两面性的阶级

D、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上一篇:研究领域研究方向下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散步》教案(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