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专家讲座 如沐春风细雨

2024-07-18

聆听专家讲座 如沐春风细雨(精选6篇)

篇1:聆听专家讲座 如沐春风细雨

聆听专家讲座

如沐春风细雨

——校长以德治校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6月9日——6月13日,我参加了清华维新扶贫项目的校长以德治校专题培训。通过学习、思考、比较,我想通过“厚积薄发”、“平凡而不平庸”、“做最好的教师”、“德育教育”等几个方面谈谈收获。

厚积薄发

每听一位专家的讲课,就如同身体、心灵、思想、精神各方面的洗礼。一方面感受各位教授的学识、人品、思想境界,另一方面学习他们的知识,接受他们在科学文化知识和学科教学方面的点拨。之所以人们常说顶级专家讲课,我们爱听,容易听懂,正是因为他们有着渊博的学识,宽广的见识,深邃的思想,独到的见解,他们能把深奥的道理、我们困惑的问题浅显地讲出来,他们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或者别人想到了而说不出来的,对一个物,一件事的看法往往超乎寻常。

我非常感动于清华大学教授唐少杰讲的清华历史,以及延伸到的部分中国的历史。先说他对清华历史一字不漏的讲述,不打折扣的陈述,再说通过他的讲,我知道了清华历史的曲折,清华的磅礴,还清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朝末年的一段历史真相,唐教授对清末历史的透析,对文化大革命的独到见解,还不乏幽默与风趣(文革从根本上结束了群众运动;文革迎来了中国30年以上的和平、稳定、发展。清末历史繁荣了电视剧事业。)我佩服之余,深深感受到自己学识的浅薄与亟待提高。

德育教育

关于德育教育的话题。有四个方面必须注意:①把学生得到发展和促

进作为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②把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指导思想。(24字核心价值观)③把全员育人作为德育管理的核心理念。学校内所有的人,所有的物,所有的事都是育人的题材。行为文化当中的德育,细节中的德育相当重要。一个行动大于十句教育的话。见到纸屑教师捡起,要比批评学生为什么不捡,效果来的快。(例:某校校长从校园内赶出一只小狗,致使小狗被勒死,同学们纷纷发表言论,表达对校长的憎恨。)④把整合思维作为学校德育的策略。教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将德育教育和教学常规结合起来,将德育培训和校本培训结合起来。

德育的策略:主体性、生活化、体验式、小步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参与其中,体验德育教育的过程,比如:办黑板报,布置学习专栏,布置橱窗,打扫卫生,参加各项主题活动,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等,学生在活动中明白道理,产生动力和兴趣。给学生方向,但不要强迫她们去做(例:把马拉到河边,不要将它的头摁下去,强制它喝水。)贴近生活:例如宣传标语的温馨和引起学生兴趣(例:和声细语方显才女气质;帮助弱者是男子汉的本色„„)体验式:(例:高考前对学生心理的辅导——拿一张纸,把休息的时间、放假的时间一点一点撕掉,最后剩下三分之一才是真正学习的时间,一看这个,学生立马感到时间的紧张。那么,这三分之一时间怎样用,教授让学生拿一瓶子,装一些石子、沙子、水,看怎么装,最后通过实验,先装石子,再装沙子,再倒水,这样把瓶子装得严严实实的。那么,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如何装这些学习内容呢?学生开始设计、规划,先来大框架,再填细沙般的内容,再融会贯通。)所以说:道德是感染而成的,绝不是教来的。

生活化的德育教育和小步子原则。德育不要大而空,就从现实生活的

需要开始,比如穿好衣服,洗干净手脸脖子,整理好课桌,站好队,帮助别人等,这样细小的、生活中的事做好了,德育教育就成功了。(例:日本,德育教育最成功的就是生活化,所有人有一个基本理念:不麻烦别人。地震期间:所有人在大街上躲避地震,但大家都很自觉的在道路、楼梯、过道两边蹲着,没有一团糟的现象。)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一点一点,一步一步来,慢慢改变学生的习惯,让好习惯成就他的人生。而且要懂得关爱他人,体谅别人,始终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或许言语就会和善一些,行动就会主动一些,不光是对学生,我们当教师的也一样,对待学生、家长、同事、朋友、家人如果都有这样的思想,你绝对是一个人人喜欢的幸福的人。平常人会以为对别人付出太多就是吃亏,其实你的付出与你得到的回报是成正比例的。有这样一句话,请大家记住:希望别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快乐,希望你的人生因关注细节而成功。

平凡而不平庸

当教师是平凡,但我们要不甘平庸。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自己给自己的人生添彩。我们曾经也是学生,也面对过自己不会、困惑的问题,老师是怎样帮助你的,或是怎样批评你的,给你的影响肯定很深很深。而今,当我们也成为一名教师,你在学生的成长中是留下好的印象或是否定的印象,全凭你如何看待你的学生。教师和园丁是不一样的,教师修剪、帮助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特点,我们的任务是让每个生命绽放光彩。教师绝不能平庸,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你将带出一大批这样平庸的学生。有一篇文章《我交给你一个孩子》,文章有一个意思是:我交给你一个孩子,几年后你将还给我一个怎样的孩子?

允许学生听不懂,听不懂就换种方法让他学懂。我们常常抱怨说:这

个问题我已经说了十遍了,可这几个学生怎么就不懂呢?为什么一定要懂?为什么不懂?记得在我们的学校例会上,经常强调的事总有个别教师没记住,没听到,好长时间后反过来问我:我怎么不知道?还有,咱们实行高效课堂以来,对于教法的改变,比如:让学生参与学习,让学生动起来。可是,真正听话,实施、有效实施课堂动起来的教师有几个?例:《金鱼和青蛙的故事》青蛙出水后见到奶牛,就一遍一遍地讲给金鱼,说奶牛头上有角,肚子上有四条腿,身上有黑白相间的花斑,肚子上有很大的奶头。可是金鱼多少遍都把这些特征在鱼的身体上改造,就怎么也想象不准确奶牛的形象,青蛙就很气愤,觉得金鱼怎么就这么笨呢?其实,如果亲眼见到,亲自摸摸,就是另一种印象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一是尽量让学生发言。不要担心课堂的时间不够用,大胆给学生时间,培养她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兴趣,这样的习惯养成了,你就轻松多了。我想起咱们部分课堂,让学生读一段课文都没有主动举手的同学,你们想想,这是纯粹学生的问题吗?二是改变你讲课的风格以及语言的诱惑力,让你把听众深深地吸引住。三是放手课前预习。一定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时间,现在的课堂是解决学生自己学习中不懂的问题和交流自学的成果,而不是教师无所不能地讲啊、讲啊,学生一无所知的听啊、听啊。

布置作业的改进。正式作业、家庭作业都可分层布置,主要考虑后进生,如果他完不成四个问题,就让他保质保量地完成最基本的两个问题,与其让她一塌糊涂地做很多,不如明明白白地做一点点。家庭作业多留实践性作业,你努力挖掘我们本地,学生所处环境的可利用资源,尽量联系生活完成学习任务。

学校发展与个人的成败

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今天我觉得,一所学校的发展不光是校长的作用,更需要一个团结、勤奋、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正是一流的教师队伍才能教育出一流的学生,那么一流的教师加上一流的学生,自然就成就了一流的学校。那么校长是干什么的?校长就是制定一个思想,一个思路,一个策略,一个目标,然后看把学校引到何方?把教师带到何处?把学生超哪个方向引领?看看你的教师和学生在学校里是否每天都在成长,每天都有收获,看看教师和学生是不是快乐的工作、学习,回家是否会睡个踏实觉?正因为这样,我觉得,我们全体教师必须加紧学习,勇于实践,让实践见证你的管理思路,见证你的教育教学方法,见证你的工作。正因为这样,我让大家练字、画画、讲普通话,我让大家改变工作观念,与时俱进,我觉得我所让老师们做的没有一件事情对大家不利的,为了带领我们的老师迅速地成长为渭源县的优秀教师,我们必须继续创新工作,继续坚持练字、听写、画画、高效课堂竞赛、兴趣小组等这样的工作。有了好的工作,自然会有好的生活,我们要做的是工作生活两不误。

关于成功的话题很多,这次培训中我所学到的是:成功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这是原北京大兴小学校长张景浩说的。他有四个成功的关键词:选好目标、自信、改善朋友圈、坚持。选好一个目标,就一直往下走,整天东奔西跑的人没有结果,像迷途的羔羊。比如,你想当一名优秀教师,就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如果你想发展你的书法,就必须抽时间、挤时间、花更多的时间在书法上。很多事情道理一样,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当然,对于教师来说如果你不转行,就要努力成为优秀教师,成为优秀教师的路径是哪点不好发展哪点?哪些方面弱就下功夫补课,必须找到自己的缺口,努力把它补上去。

自信,来源于自己,自信的人有力量。张校长说:开会老坐前排的人往往很自信。这个不无道理,除了座位安排好的会议外,参加培训、座谈、听报告、看电影等,坐前排的人最起码有一个思想:不浪费时间,既然来了就得有收获,就要听清楚、看明白今天的会议内容。另外,坐前排的人不怕提问,因为老师最看得清楚的就是第一排的人,既然坐在第一排就时刻准备被人提问。穷人和富人的区别就是,穷人表面缺钱,内在缺的是野心。穷人老想这事儿不好办,富人思考这事儿该怎么办?这和我们老师一样,老担心这节公开课我不敢上,上不好,其实是缺乏自信,缺乏怎样做好的思想。这样看来,自信真的很重要。

改善朋友圈。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外国语:人生没有朋友,就像生活没有了太阳。与良友为伴,路遥不觉远。今语:一个人没有好朋友,就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好朋友是第二个自我。当老师的接触的人是最多的,教一班学生就有一班家长可接识,想想,多少届学生教出去,你能结识多少个有能力、有本事、有名望的家长,加上自己的同学、同事、家人的同学等,这样朋友的圈子应该是很大很大的,结交一些对自己有帮助,能引领自己向着优秀的方向发展的朋友。我们曾经聆听过于丹教授对“益者三友,损者三友”的解读,这是选择朋友最好的标准,希望大家结交到称心的朋友。这里需要提到与家长的关系如何处理,如何有理有据地和家长交谈,大家必须学习这门学问。

坚持。人生只挖一口井。故事:有这样一个人,每挖一口井都挖到眼看有水的时候放弃了,如果再坚持一点点就会成功。因此,认准一个目标就要坚持走下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什么都得不到。

敬畏之心

敬畏之心,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有,做人没有底线是非常可怕的,社会的监督是没有任何盲区的。我们从事的工作是公益性极强的,千家万户关注的,因此,我们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独立的人,我们是社会的人,是人人关注的群体,我们身上的任何信息都会传递出一个学校、一个家庭、一个地区的文化、素质。包括我们的穿着打扮,言行举止,我们在社会上、商店、市场、网上所有场合的言行都代表自己的知识、素质,我希望,我们的老师做一个,优雅、含蓄、包容、从容淡定的高素质教师。

小组合作学习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很多,也或多或少实施过,我组织学校老师开展一次小组合作。先自由组合小组,6人一组,按照年级不同、学科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组建小组。推荐组长,给小组起名,说说名字的含义,确定小组口号。讨论问题:如何根据年级不同实施课前预习;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如何开展;关于分层布置作业的想法;教育学困生和后进生的语言探讨;德育教育中的“小步子”、生活化问题探讨;如何发挥教师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基本功及如何加强的方法探讨;个人成长与团队成长;主题班会如何开展;怎样处理好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最后一个环节是全班汇报,其他小组成员自由补充,主持人适当点评。

篇2:聆听专家讲座 如沐春风细雨

父母情深深似海,社会关爱爱无边。在高安市广袤的田野上,市计生委党员干部深入农村,积极开展扶贫助学活动。一件件催人奋进的事迹,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一曲曲来自农民心中的赞歌,犹如春风细雨一般,滋润着千百贫困户的心,温暖着千百颗童心,让他们重新看到了生活的曙光,扬起了脱贫致富、勤奋读书的风帆。

为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引向深入,真正让党员受到教育,群众得到实惠。高安市计生委坚持以民为本,积极开展扶贫助学活动,与农村一孩户、二女户、计划生育贫困户结成扶贫助学对子,使他们生活上、学习上得到了帮助,市计生委党员干部一个个扶贫助学的镜头,让受助人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女儿真是遇到了大恩人,我得感谢共产党,感谢党的好政策”

3月下旬的一个下午,天空中正飘着毛毛细雨,可这一天对瑞州濠溪村小组的况瑶玲同学来讲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市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郭水秀听同事们讲高安二中有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是个纯女户家中的孩子,家境十分贫困,面临着辍学的可能,郭主任当即就放下手上的工作,冒着细雨来到高安二中了解情况,见到了这个现读高二(11)班的况瑶玲,经初步了解后得知她家是纯女户,母亲常年有病,只靠父亲耕作几亩田地过日子,家贫如洗,看到寒冷的初春还穿着破旧的单衣冷得在发抖的况瑶玲时,郭主任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孩子,到我家去加几件衣服,这么冷的天一个单衣怎能行,这样很容易生病的。”就这样郭主任与况瑶玲结下了不解的“母女情”,平时的零用钱、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学杂费再也不用况瑶玲全家操心了,况瑶玲的父母逢人就说:“女儿真是遇到了大恩人,我得感谢共产党,感谢党的好政策。”

“我不能要求你们什么,也许有一点点温暖给我足够”

高安市建山镇青山游夏村的孙青也是这次活动中的幸运儿,她家也是个纯女户,自己是老大,父亲早几年因劳成疾过早地离开了她们,可这个坚强而又懂事的孩子,不仅勤奋读书,成绩优秀,而且放学一回家就帮助母亲下田上地干活,减轻母亲在劳作上的压力。市计生委干部杨双燕自从与孙青结为扶贫助学对子后,不仅从生活上、物资上尽量地帮助她家渡过难关,特别从精神上给她安慰,经常鼓励她振作精神,教育她学习上要做到劳逸结合,并把她当作女儿一样看待。使丧失父爱的孙青,好象又找到了一份长辈之爱,在学习上增强了信心,在生活中找回了自我,她写给杨阿姨的一封信中说“我不能要求你们什么,也许有一点点温暖给我足够”,多么可爱而又懂事的孩子。

“我不想要物质上的帮助,我只想从精神上得到安慰”

现就读高安二中高一(14)班的胡飞虎,是个孤儿,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学校在学杂费上几乎是全免,胡飞虎个性非常强,骨子里总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可自从父母相继去世后,考试成绩好坏无人过问,学习上有些怠慢,计生委党员朱锋萍与他结为帮扶对子后,看在眼中,急在心头,经常与他谈心,帮助他减轻精神上的压力,并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一样看待,每次考试后,他都会向朱锋萍汇报考试成绩,畅谈考试感想,朱锋萍也针对他考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认真帮他分析得与失,并要他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注意。胡飞虎非常有个性地对朱阿姨说:“我不想要物质上的帮助,我只想从精神上得到安慰。”朱锋萍尽可能挤出时间多了解他的内心世界,特别是星期六,几乎是每个星期都与他保持联系,时常给他温暖的话语,给他父母般的疼爱和温暖,鼓励他勤奋读书,将来多为社会作贡献。

“想不到长这么大,第一次‘过生日’还是在罗阿姨家过的”

市计生委党员干部罗丽华,受当教师的爱人的影响,几年前就开始帮扶贫困学生,至今已有3名贫困学生在她的帮助下已顺利完成了学业,至今仍“亲情”相连,书信不断。自今年在党员中开展扶贫助学活动以来,罗丽华又自告奋勇地帮扶了一贫困计生户胡志杰同学,经常把她接到家中过周末,在学习上、生活上给她无微不至的关怀,特别令胡志杰感动的是:“以前在家从未‘过生日’,想不到长这么大第一次‘过生日’还是在罗阿姨家过的。我再也不觉得我是个孤独的人,有社会上这些叔叔阿姨们的帮助和关心,我是最幸福的人。”

到目前止,计生委党员已结对帮扶贫困户34户,其中扶贫助学户就有15户,自送资金及财物合计人民币2万余元。

篇3:聆听专家讲座 如沐春风细雨

本届年会的主题为“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化成长”, 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 两位青年教师的研讨观摩课及其专家点评; (2) 全国六大片区各推荐一位特级教师进行教学展示; (3) 教学设计获奖代表的展示与交流; (4) 专家报告:《如何撰写高质量的教学设计》。

三天里几位特级教师的精彩展示和专家们高屋建瓴的点评, 至今仍在耳边回绕;所有的掌声记录着大师的风范、优秀教师的风采和论坛交流中的点滴感动;伴随着又一次的成长, 记载下我的收获, 与各位分享。

一、反思促进教师发展

浙江省的两位青年教师为与会代表分别献上了“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根”两节研讨课。这两节课生动鲜活、教学手段新颖, 学生活动丰富多彩, 获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随后, 刘恩山教授精彩的点评中提到了教师需要常反思的四个问题更是发人深省。问题一:进入本节课之前, 你对学生的了解 (包括知识层面、能力层面的了解) 有多少?问题二:在教学设计中贯穿的主线是什么?问题三:本节课主要知识之间的结构是怎样的?问题四:能否用一两句话描述学生通过你的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刘教授提出的这四个问题渗透着深刻的教育内涵。教师只有对学情进行深入的分析, 才能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切入点, 从而寻找到适合学生循序渐进发展的教学方法;而强调贯穿的主线是要把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形成高度一致的整体;明确主要知识之间的结构目的是将网状的知识结构变成一个以时间为轴的线性结构, 教师可帮助学生通过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形式建立知识框架;而最终只有当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表述这一节课的收获, 才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这也符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二、学生的活动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正如朱正威教授在会议闭幕式上的专题报告中提出的, 此次全国参评的数百份教学设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课改后各省市对新课标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尤其体现在对学生活动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 学生活动更加多样化。

年会上来自全国六大片区的特级教师代表更是现场示范, 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转换角色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角。其中天津塘沽中学的特级教师孙国华的“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课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课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串,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如, 细胞真的有细胞膜吗?用什么材料能得到细胞膜?怎样得到红细胞的细胞膜?为什么不用植物细胞来制备细胞膜?细胞壁为什么不是系统的边界?这些问题环环相扣, 逻辑清晰,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该课中利用多种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乐于参与活动, 学会整理资料, 学会团队合作。同时, 孙老师还设置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例如, 学完这节课后, 根据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你对细胞膜的结构有何想法?教师畅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 创设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学生的思维在有限的课堂内自由驰骋, 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湖南师范大学附中的汪训贤老师则为我们展示了该校在课内外教学中重视学生实践, 积极搭建学生活动平台的鲜活案例。学生通过自制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模型等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校园开辟“开心农场”, 利用所学的知识种植各种植物、自制植物标本并开展相关的研究;学生利用寒暑假在教师带领下开展野外的动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等等。在实践中体验, 在体验中反思, 在反思中提高。

三、新课改贵在创新

我们的教科书是在课标基础上的创新, 而教科书具有普适性。因此, 教师需要用好教科书, 在此基础上再设计和再创造。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应该各有千秋。而创新的着力点事实上很多, 有待于教师慧眼的发现。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深化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当地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 例如, 一些地方性的疾病。又如, 江西南昌大学附中的特级教师杨学珍根据该校学生基础较好, 求知欲强的特点, 查阅相关信息编写了教材中没有而学生极感兴趣的生物学资料作为背景知识供参考学习, 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又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善于利用新的课程资源, 包括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使用和先进的教学仪器的应用也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 如在本次年会中浙江省教师在“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这一节的讲授中, 当两组学生对观察的结果产生质疑时, 及时使用教学显微镜将图像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 从而指导全班学生分析、讨论, 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可视度和教学效果;此外, 教科书中所涉及的部分实验的方法还可以进一步优化。

篇4:聆听专家讲座 如沐春风细雨

本届年会的主题为“课堂教学与教师专业化成长”,具体内容包括四个方面:(1)两位青年教师的研讨观摩课及其专家点评;(2)全国六大片区各推荐一位特级教师进行教学展示;(3)教学设计获奖代表的展示与交流;(4)专家报告:《如何撰写高质量的教学设计》。

三天里几位特级教师的精彩展示和专家们高屋建瓴的点评,至今仍在耳边回绕;所有的掌声记录着大师的风范、优秀教师的风采和论坛交流中的点滴感动;伴随着又一次的成长,记载下我的收获,与各位分享。

一、反思促进教师发展

浙江省的两位青年教师为与会代表分别献上了“DNA分子的结构和特点”“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根”两节研讨课。这两节课生动鲜活、教学手段新颖,学生活动丰富多彩,获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随后,刘恩山教授精彩的点评中提到了教师需要常反思的四个问题更是发人深省。问题一:进入本节课之前,你对学生的了解(包括知识层面、能力层面的了解)有多少?问题二:在教学设计中贯穿的主线是什么?问题三:本节课主要知识之间的结构是怎样的?问题四:能否用一两句话描述学生通过你的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刘教授提出的这四个问题渗透着深刻的教育内涵。教师只有对学情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切入点,从而寻找到适合学生循序渐进发展的教学方法;而强调贯穿的主线是要把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形成高度一致的整体;明确主要知识之间的结构目的是将网状的知识结构变成一个以时间为轴的线性结构,教师可帮助学生通过概念图、思维导图等形式建立知识框架;而最终只有当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表述这一节课的收获,才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和完善,这也符合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二、学生的活动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正如朱正威教授在会议闭幕式上的专题报告中提出的,此次全国参评的数百份教学设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课改后各省市对新课标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体现在对学生活动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学生活动更加多样化。

年会上来自全国六大片区的特级教师代表更是现场示范,在教学中教师如何转换角色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角。其中天津塘沽中学的特级教师孙国华的“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课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课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串,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如,细胞真的有细胞膜吗?用什么材料能得到细胞膜?怎样得到红细胞的细胞膜?为什么不用植物细胞来制备细胞膜?细胞壁为什么不是系统的边界?这些问题环环相扣,逻辑清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该课中利用多种信息刺激学生的感官。让学生乐于参与活动,学会整理资料,学会团队合作。同时,孙老师还设置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例如,学完这节课后,根据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你对细胞膜的结构有何想法?教师畅通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创设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学生的思维在有限的课堂内自由驰骋,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湖南师范大学附中的汪训贤老师则为我们展示了该校在课内外教学中重视学生实践,积极搭建学生活动平台的鲜活案例。学生通过自制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模型等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校园开辟“开心农场”,利用所学的知识种植各种植物、自制植物标本并开展相关的研究;学生利用寒暑假在教师带领下开展野外的动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等等。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三、新课改贵在创新

我们的教科书是在课标基础上的创新,而教科书具有普适性。因此,教师需要用好教科书,在此基础上再设计和再创造。同样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应该各有千秋。而创新的着力点事实上很多,有待于教师慧眼的发现。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深化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当地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例如,一些地方性的疾病。又如,江西南昌大学附中的特级教师杨学珍根据该校学生基础较好,求知欲强的特点,查阅相关信息编写了教材中没有而学生极感兴趣的生物学资料作为背景知识供参考学习,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善于利用新的课程资源,包括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使用和先进的教学仪器的应用也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在本次年会中浙江省教师在“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这一节的讲授中,当两组学生对观察的结果产生质疑时,及时使用教学显微镜将图像直接投影到大屏幕上,从而指导全班学生分析、讨论,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可视度和教学效果;此外,教科书中所涉及的部分实验的方法还可以进一步优化。

聆听专家讲座如沐春风,欣赏大师课堂如饮甘泉,感悟教育真谛,同时享受着学习带来的幸福。

(作者单位 湖北省武汉市第二十三中学)

篇5:春风细雨 润物无声

走进绰河源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悬挂在教学楼外墙上的“崇德、明理、博学、有为”八个大字,这就是绰河源小学的校风,这八个看似简单的汉字却是多年的积淀形成的,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内涵,时刻提醒绰河源小学的同仁们,而提炼这一校风的人就是绰河源小学校长——陈磊

陈校长在教育战线已经辛勤耕耘了30多个春秋,成为一名年轻有为的校长已有16载。爱校如家、事必躬亲的她,脸上始终洋溢着浅浅的微笑,淡雅、从容,极具亲和力,在她美丽、亲和的外表下,跳动的是一颗自信、自强、追求不止的心。这位具有先进管理理念、专业素质过硬的研究型校长,曾在她的述职报告中展露过这样感人至深的心迹: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这个学校、热爱每一位身边的教师、更热爱这校园里每一个渴求用知识改变命运的稚子。我们还年轻,就应该有自己的思想。用尽全力凝聚起身边的教师,和可爱的孩子们一同成长,使学校成为师生互动共生的精神家园,让我感到这创造性的事业充满快乐!陈磊校长认为,建设最有利于人发展的生存、工作环境,让教师感受到被尊重与期望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她说:为教师提供成功的机会,搭建成长的舞台,激发教师创造的冲动,是她的责任。她始终把关注教师的发展需要放在最高位置,努力为教师发展创设着一切确实可行的条件。为此她提出来实施提升内涵和专业能力的3241工程,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构建学习团

队——四级学习体系(校长导学体系:学校导学体系;集体互学体系:个人自学体系),让书香弥漫校园,不断提高教师任职能力。构建以学代管,以管促学的校本特色管理。形成了蕴含无限生命活力的教研文化。开发校本课程,扩大课程资源。利用绰源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了“记国史、明国情、长国志”为主题的德育校本课程;基于文化素养提升的阅读积累活动,开发了的“沐知识阳光,品读书快乐”的校本课程;立足继承、完善和发展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开发了“强身心、健体魄、凝塑气质”为主题的艺术校本课程。为开发优化课程资源,成立了校园“小雨点”电视台,为学生搭建了综合实践活动平台。使学生的身体、心理和艺术修养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学生个性化发展。

作为学校的领头人,陈磊校长首先带头创建“服务先锋岗”和“科研先锋岗”。在校安工程建设中,她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在近3个月的时间里,别人放假休息,陈校长一天也没休,就连爱人住院也没有护理一天。在仅有3平方米的极其简陋的木棚里,她带领班子成员对照图纸、上报数据、制定方案。工程部门在施工的同时,陈校长带领班子成员和几个员工进行了大量的义务劳动,利用假期把没有列入计划的学校和幼儿园的围墙、仓库、厕所、文化墙进行了粉刷,整修了操场。校安工程为学生提供了安全、优美的学习环境,陈磊的恪尽职守、严格把关又为工程的质量架起了保障。她的率先垂范的作用也带动了学校整体的爱岗敬业讲奉献,齐心协力谋发展的氛围。

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陈校长总是亲力亲为,起着榜样带头作

用。校安工程竣工后,学校的教学楼内外的原有文化建设需要重新完善。陈磊本着:“以美启智、以美育德”、“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园中无大景,景景皆育人”的宗旨,在环境建设上,注重发挥文化激励人、感染人、塑造人的功效。力求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诉说着爱的教育。她积极策划,并带领班子成员及部分教职工,利用一学期的双休日及课余时间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从教学楼墙壁上的校风,厕所隐蔽墙上的烫金大字:“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和下面的“教育就是唤醒”、“教育就是让人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的字画长廊,到校园内的花坛雕塑、教学楼内的警示语、教师学生艺术作品展示、以及教室内的特色班级文化、开放的书架、体育馆安全教育图片展示和洁净的校园,无不渗透着陈校长辛勤工作的心血。特别是2011年的“百棵大树进校园”活动中,陈校长从上山选树、挖树,到校园植树都是冲在最前面,不怕脏不怕累,让在场的所有男老师也为之感动,因为大家知道,陈校长身为女同志,能为了美化校园挖锹轮鎬,凭的是一股毅力和精神。所以,在她的带动下,学校的植树活动顺利而且成活率高,形成了“春绿”、“夏花”、“秋实”、“冬藏”的风格。

课程结构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转化形式,陈校长将课堂结构系统化、多样化相统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广泛开展课程改革、教育教研活动,构建积极向上的学习乐园。学校教师在陈校长的引导下,不断探索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质量”、“利用时间差,分层次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新标准英语改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科综合性”等教科研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学生学科素质显著提高。

为提高学校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早在99年陈校长就派学校两名教师前往赤峰学习“小学语文整体改革”先进经验,并在一年级两个班进行了实验,经过五年的探索和研究,首批实验班学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为新课程改革鉴定了基础,在接下来的新课程改革实验中,陈磊总结“小学语文整体改革”经验,结合新课程理念,指导全校教师从认识新课程改革精神到认知实施课程改革,又一次亲自担任改革课题组组长,深入研究、实际观摩,为完成学校教育向新课程改革体系全面转轨付出着了自己的不懈努力。

把课堂、班级还给了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班集体就充满了成长的气息,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发挥。如今,在这个温馨的校园中,学校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诉说着成长的快乐,每一个学习的角落都有温情。橱窗里,“学生之星”们正在讲述着自己的成长经历。走廊上大幅的作品展示是学生们学习的得意杰作。教室里,图书角、科技角、书法展示角、手抄报角应有尽有,每一处都让人感受到童趣和欣喜。

寓教于乐是陈校长在学生教育工作中追求的一种境界。她深知艺术教育的形象性、情感性、娱乐性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担任绰河源小学校长16年来,陈校长策划组织了十四次大型艺术节,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活动既凝聚了人心、整合了资源,又延伸了课堂教学、艺术教育,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孩子们在校园生活中逐步树立起“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用美的视角去审视生活的观念”,学校的建设促进每一位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陈校长仿佛随朝阳而至,静静地散发着自己全部的光和热。或许那光芒并非十分强烈,甚至还带着几许温情的柔和,但她是如此执著。陈校长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倾注的真情与挚爱,促进了学校的发展,让教师与学生都感受到了成长、收获的幸福,也让她自己快乐无比,在她的身上师生们能看到一股干劲、一股闯劲,仿佛明天已经被她抓在手里,她会用自己先进的教育理念、对教育事业的不懈追求,让自己,让身边的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放射出更夺目的光彩。

著名作家冰心说过这样一句话:“爱在左右,责任左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莘莘学子,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陈校长就是这样一位把责任和爱装在心中,犹如春风细雨,滋养着每个人的心田,在追求和实现自己最大人生价值的同时,也让人们真切感受到她的责任、她的坚持、她的力量。

《爱与责任》活动征文

春风细雨,润物无声

篇6:不行春风,哪来细雨3作文

李月还想到三姐那里去借钱。他走了几步,又不想去了:“大姐、二姐和自己是一母所生,都不肯借给我。三姐和我不是一个娘养的`,她肯借吗?再一想,自己无路可走了,只好硬着头皮去试一试。

他走到半路,看见三姐在玉米田里剥玉米。三姐见了弟弟,停了下来,领着弟弟回家。她掀开米缸一看,米缸里没有一粒米,就煮玉米给弟弟吃。姐夫还摘了几个香瓜来。李月对三姐说:“我想进京城赶考,向你们借一点盘缠钱。”

三姐想,家里连买米的钱也没有呀!可是她嘴上说:“兄弟,请放心,赶考是正经事,姐姐一定想办法给你弄点钱来。今天夜里就住在这里,明天拿了前就回去。”不行春风,哪来细雨(3)作文250字

上一篇:急诊危重病人绿色通道下一篇:测绘项目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