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古诗词教学

2024-07-20

关于小学古诗词教学(精选6篇)

篇1:关于小学古诗词教学

专题讲座

关于小学古诗词教学(讲稿)

——苏家湾镇中心学校

黄冬梅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是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蕴涵着博大丰满的精神元素,是我国传统文化之瑰宝。时下小学古诗教学愈来愈引起大家的重视,但古诗教学历来是阅读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古诗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时空跨度大,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二是古诗词的语言与学生现有语感相差甚远;三是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平时我们在教学古诗时虽有新课程理念引领,但教学现状仍不尽人意,介绍背景、解读诗句、读诵默写、熟记重点词的传统教法屡见不鲜。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诗歌,大体地把握诗意,想象诗歌表达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目的是领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育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我们每位老师要具有强烈的文化意识,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特点,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寻根溯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以阅读和记诵为主,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让学生读出语感,读出情感,读出美感。

一、提炼主题 吃透教材,但不局限; 突破教材,但不背弃; 了解学生,坡度适宜; 课程资源,取舍有方。

• 背诵积累也可按主题进行。• 把零散的知识进行比较归纳。• “读读背背”里的诗句积累。

二、传承文化

• 传承文化是母语教学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最明显特质。• 对小学生而言,文化味,就是诗词的吟诵之声,就是书写的一笔一画,就是历史画卷中的稀奇故事,就是经典史册中的人物故事……我们以平实的语调、寻常的方式,让他们听懂,看见,感受到,就是在传承文化。

三、以读为本 •

1、改“讲”为“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2、明确读的内容。

• 在古诗教学中,不光是指导学生读诗句,而且应把诗人、诗题、诗的注解、课后习题、以及同题(或同内容)的诗和赏析文章,都尽可能地读到,使学生学得全面些,学得深刻些,起到举一反三的功效。•

3、采用多种方式读。• 古诗的教学,要以“读”为本,应体现“读通----读熟----读出感情”这样一个渐进的朗读层次;要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在朗读中体会、在朗读中想象、在朗读中欣赏、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比如配乐朗读、配画朗读、创设情景朗读、唱读等等,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来诵读古诗文。• 落实读的“四个环节”:(1)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2)通读:字字句句皆入心

——扫除多音字、生字、生僻字、通假字等阅读障碍 ——弄清诗词表达形式上的特殊意义 ——理解诗词语言内涵上的特殊意义(3)品读:一字一句总关情 ①自主读:给足时间读出“诗意” ②引导读:点拨方法读出“诗情” ③想象读:进入意境读出“诗韵”(4)吟咏:此情绵绵无绝期

四、增添情趣

• 哪里有趣味,哪里就会有愉快的劳动和创造;哪里有趣味,哪里就会有人生的一份乐趣与温暖。

五、有效拓展,适时补充 •

1、补充相关诗句 • 一是为理解诗意,感悟诗境而补充。• 二是课后的拓展延伸。•

2、补充相关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就是与诗词内容密切相关的各种地理知识、历史背景、现实情景、作者经历、背景故事等等。

3、补充画面,展开想象,丰富意境(1)抓住“意象”可以实现对古诗的感悟。(2)补充具体画面,帮助学生丰富情境。(3)想象抽象画面,读出字面后的独特意境。(4)通过音乐,渲染气氛,营造意境。

六、关于古诗的解读

•(明)谢榛《四溟诗话》:“诗有可解、不可解、不必解,若水月镜花,勿泥其迹可也。”

七、善于挑起矛盾冲突,引导自主探究 冲突点是思维的兴奋点、碰撞点、闪光点。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原有知识与现有知识的差别,原有经验与当前面临现状的冲突造成的认知矛盾。

• 挑起思维的矛盾冲突可以是语言文字上的冲突,可以是表现手法上的冲突,可以是情意层面上的冲突,还可以是理解层面上的冲突等。

•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曾明确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篇2:关于小学古诗词教学

武汉硚口区井冈山小学 王隽

古诗词是国学经典中的精粹之一,它以短小精悍著称。虽语言精练,却意境深远,饱含深刻的内涵,其语言之音律美,意境之画面美,刻画之形象美,无不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荡。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成为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每一册的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古诗词内容,由此可见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我就对于小学古诗词教学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一、反复吟诵,陶冶性灵

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的重要性。通过吟诵古诗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进而增加其艺术修养。所以古诗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反复朗读。

初读,感受诗意。古诗的朗读必须注重节奏和音律,要做到抑扬顿挫,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这些在初读古诗时就应让学生有所感受,使学生达到意会的程度。

精读,加深理解。初读是较为朦胧的理解,第二阶段的朗读要设置一些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一些问题,再与分析相结合,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读巩固,呈螺旋式交替纵深发展。

品读,深化理解。在这一阶段的朗读时要引导学生品味诗的关键词句,理解诗的表现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描绘诗中的具体情景,感受诗歌的艺术力量,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欣赏意境。

古诗,要欣赏诗的意境才能得到精华,我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进入意境。⑴通过语言描绘情境,进入意境。例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可采用“起兴点拨法”,新课一开始,就用一个谜语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瀑布产生兴趣,再导读回忆《瀑布》,使学生受到语言描绘的情境感染,从而进入瀑布的诗境,引出李白的诗。

⑵ 紧扣语言赏析,进入意境。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感情色彩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教学“日照香炉生紫烟”中的“生”,让学生理解“生”的本义是“产生”,而在此诗句中“生” 既有“产生”又有“升起”的意思,再进一步追问:是什么东西产生并升起来了?“是香炉峰的云雾、水气产生并升起”。让学生展开想象:从“生”字你看到怎样的一幅画面?让学生欣赏诗的意境后,再提出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不用“升”而用“生”呢?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升”仅仅能看到烟雾,升起,一会儿就散了,没有了,如果用“生”字,就能看到香炉峰的云雾源源不断地升腾这

个画面,也能看到香炉峰云雾缭绕的画面,从而看出诗人写诗用词之精当。

⑶ 以图配诗,感受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插图,古诗词部分也不例外。“这种图文并茂的教材编排,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更好的领悟诗词的意境。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

⑷ 想象漫游,深入情境。

教学《望庐山瀑布》,在学生从诗中的字句欣赏到诗的意境之后,再通过让学生观看录象,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他们身临其境,置身于庐山瀑布的美景之中,在观赏过程中,把美的图象,老师的解说,学生的吟诵巧妙的结合为一体,使学生入情入境,一种爱美、赞美的感情油然而生,并让学生畅谈此时此刻的感受,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三、有分寸地把握诗词背景介绍

学诗词仅靠朗读是不够的,还要注意结合诗词的时代背景或作者的经历遭遇。诗是诗人思想感情的真情流露,而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遭遇关系密切,可以说,时代背景和诗人的经历遭遇决定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这对古诗词的理解都会有帮助。

篇3: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思考

一、以读为主, 理解诗意

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警策着我们。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 重视读的训练, 读中感悟, 使学生终生受益。古诗文语言精练、含蓄、优美, 首先要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 读准字音, 了解字义, 让学生大声朗读, “不求甚解”地读, 读通, 读好, 读到朗朗上口, 在读中自悟。在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中, 让他们自己提问题, 自己查工具书。对于部分难以理解的字词, 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注释让学生自己选择义项, 扫清阅读障碍。如笔者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 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 接着交流对字词的理解, 对于“茅檐”、“翁媪”这类词语学生通过自主读书、结合课本插图自己就能理解;“相媚好”、“无赖”、“吴音”这些难以理解的词就给学生提供了相应的注释, 在此基础上, 学生对于诗词的大意基本上就理解了。

二、想象画面, 感悟诗境

在中外艺术史上, 许多人把画与诗相提并论。宋代文学家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 画是有形诗。”达芬奇把绘画比做“哑巴诗”, 把诗比做“瞎子画”。可见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 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 一幅田园风光图。在古诗中, 作者在描绘画面的同时, 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意愿寄托其中, 从而创造出情境交融的艺术境界, 诗歌也因此有了意境美。因此, 理解了诗句, 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美好的画面。然而, 从文字到图像, 需要形象思维的加工过程, 而且在加工中, 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理解,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江雪》一诗时, 通过读想结合, 帮助学生在头脑中生成画面, 这样既理解了诗意, 又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画面, 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如在讲到“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时, 该老师先出示“千山鸟飞”、“万径人踪”这两个词语,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脑海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有的说“许多鸟在山林中飞”, 有的说“小路上留下了许多脚印”, 还有的说“这里很热闹”……孩子们纷纷说出了自己脑海中呈现的画面, 接着这位老师出示了“绝”和“灭”, 与之前的热闹景象一对比, 孩子们自然体会出作者此时的孤和寂。古诗意境深邃,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思维扩展、想象的空间。画面生成了, 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就又深了一层。

三、走进作者, 品悟诗情

由于古诗词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 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比较单薄, 学生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所以营造情感氛围, 入境悟情, 是师生能否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当学生真正领悟到诗文中意境的时候, 他们才会恰当地把内心的感受都表达出来, 他们将读得更动情, 说得更准确!《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因为每个阅读者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 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诗词意的理解、思考, 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正如有位老师在教学《示儿》时, 在拓展延伸部分, 介绍了陆游的生平及他不同时期的一些代表作品, 从年轻到年老, 以时间为线索, 引领学生跨越时空, 与作者和他的作品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 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加深刻。

篇4: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9.174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奠基阶段,小学阶段的学习不仅对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成绩等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更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养成、学习自信心积累、初步的世界观、价值观养成等有着深远的影响。素质教育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目标,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理念,这些都需要从小学阶段就开始执行。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教师一定要加强思想认识,把小学语文的教学放在整个的教育教学发展中来看,放在育人的高度来看,深刻的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才能获得满意的教育教学成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是一个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文化历史底蕴,具有很强的学科特色,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但同时,传统教学中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往往还是只停留在背诵上,难以理解,更谈不上很好的运用,甚至时间长了就会忘却,没有很好的体现出古诗词的魅力,发挥出语文学习的影响,所以,古诗词的教学也是难点。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實际情况,尊重学习规律,从朗读、背诵、理解、运用等各个环节加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一、在加强古诗词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

中央电视台曾经开办过《中国诗词大会》的一档节目,节目收到很大的关注和重视,大大提升了我们对古诗词的关注。但好多经典的题目也暴露出我们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存在的很多的问题,有些较难的比较运用的题目,反映出的是在理解方面的问题,但是也有好多是简单的记忆类题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基础知识学习方面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在台上选手中不乏精英人士,也有部分学生,但会出现共同的错误,比如有些小学阶段的诗词错误率就很高。从原因来分析,既有一部分人是完全不会的,也有一部分人是在诗词之间混淆,还有一部分人虽然知道说法但写不出或者写不对字的等等,状况百出。小学语文学习阶段,课本内容选人的大多为经典之作,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多是浅显易懂又能朗朗上口的佳作。比较正规的练习、比较好的课外读物也都是能够尊重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坚持适应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要求,不会过难或过于超越,至于学有余力的学生也会根据自我的情况进行合适选择。所以,教师在教学要求上就要更加的严格,确保学生学习的准确性。

传统的日常教学中,我们对生字、生词、知识点的教学是比较注重的,但在效率和效果上还需要提高。最重要的原因是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单一的讲解,过分的注重、强调,片面的重复,导致学生没有掌握。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去主动学习,才能让学生充分的掌握。我们可以开展一些经典诵读,让学生更自主、更完整的去学习古诗词,既让学生体味古诗词的旋律、韵律之美,也让学生在熟练中掌握基础知识。

二、在古诗词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古诗词教学既要尊重语文学科的学科特点,又要适应素质教育和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既要把工具性和人文实践性很好的结合起来,又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高度统一起来。在这一方面,古诗词本身具有独特的优势,它既有高度凝练的语言,又有生动的意向和高远的意境,充满形式美、语言美、意境美,是语文学科的典型示范,杰出代表。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也要注重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产生积极联想,注重古诗词的理解,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可以让学生更深入的体味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比如宋代邵康节的《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看上去非常简单的一首诗,但因为是带着感情、带着情趣去描写一个有意义的生活故事场景,这些数字就有了意义,有了生命、有了活力。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做一些延伸,让学生去想象、联想。

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比如,对古诗词的呈现可以通过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教师声情并茂的演绎、多媒体的运用、诗画结合等的方式,都可以尝试并加以运用。同样,教师可以多一些设问,让学生去描述古诗词字面所能体现出来的场景、意境,同时,加以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进行背景了解,深层的情感体悟等,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

三、在古诗词教学加强学生的应用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的、灵活的去运用古诗词知识。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样也可以回馈生活,古诗词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同样,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正如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最好的学习巩固方法就是运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资源,对新的知识和资源进行重组、建构的过程。已有的知识和资源既包括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包括学生的生活经验等,所以,加强古诗词教学与日常学习生活的联系,注重古诗词的生活实用性也非常有必要。同样还是《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它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在宗旨中就将古诗词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体现了诗词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样,它力求引发全民关注,带动全民重温经典古诗词,是一种很积极的尝试,非常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加以借鉴。比如,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加强诗词与绘画的联系,通过“诗画同源”的体现,让学生更全面的去了解中国文化;也可以组织一定规模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能够集中学习和运用所学到的古诗词,增强古诗词学习趣味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古诗词学习的实用性。

篇5:关于小学古诗词教学

摘要: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是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老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虽然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来试图改变这一局面,但总觉得这些教学模式内容丰富,却只流于形式,这样的模式教学,也只能是强硬地灌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学生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培养,更何况中国的古诗诗情画意充满了美感,这种模式教学却又让学生失去了那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关键词:古诗教学 ; 个体差异 ; 自主探究

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读古诗,可以不求甚解》,猛然间心中激起一阵涟漪。“不求甚解”这个词语在陶渊明的笔下是想抒发自己喜爱闲静、淡泊名利、寄情诗酒的闲情雅致。用在这儿是否就是在鼓励人们多读诗呢?细看文章发现,非然!邓拓先生在《不求甚解》一文中是这样解释这个词语的:“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到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古诗词由于其语言的独特,时空的距离,其备课与现代白话文备课有着很大差别。一些名师上得颇为经典的古诗词课,大多是由于教师的古典文学底蕴深厚,古诗词备课上课的根基扎实。而作为我们普通的一线教师来说非常迷茫,既无法“深入”,又做不到“浅出”。因此,我观看了很多特级教师的教学视频,也做了很多尝试,但还是懵懵懂懂,有很多不解之处,希望提出来后得到各位同仁的指津。

一、“不求甚解”的教学是否对所有的古诗文都适用

如果把小学阶段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的话,每一个阶段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感悟能力、心理发展水平都不相同,是不是所有的古诗文教学都应该以“不求甚解”为最基本的学习要求?我认为不尽然。

首先,“不求甚解”的要求对低年级或者中、高年级的后进生还有实用价值,但对大多数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要求的学习状态应该是一种初步的自主探究。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实际上,阅读也需要倾吐,可以说阅读是伴随着倾吐的吸收。”古诗教学其实是在带着学生阅读古人的文章,要从古人的笔下读到自己能理解的意境,进而形成属于自己的认知体验,对自己的道德情感产生影响。因此,虽然我们的学生还小,虽然他们的理解不一定完全正确,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需要“甚解”。他们不光要“吸收”,而且还应该教会他们怎样“伴随着倾吐的吸收”。也就是让他们尽可能主动的、自主的探究古诗文中自己需要的理解、感悟。

其次,哪怕在同一个年级,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各方面的个体差异,在古诗文的学习上的差异也有很大的差别。比如,有的同学就对古诗文特别感兴趣,并且已经有一定的阅读,感悟古诗文的能力,他们只需要我们轻轻地点拨一二,便可打开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任他们驰骋在古代和现代连接的罗马大道上。我们不该为了最基本的要求,而放弃对更高需求的努力。再次,《新课标》推荐背诵的 75 首古诗词,虽都是历代名篇,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但在内涵上也是有差异的,在情感的把握要求上也是有层次的。所以,不该一概而论,“求甚解”和“不求甚解”不是我们能决定的,该有学生自己决定。

二、在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都能“不求甚解”吗

清代学者陆世仪认为:“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之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记得巴金在《读我的散文》中也这样说 过:“从小读过不少散文,当时背的很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止》,读多了读熟了,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我们接受这个现实,小学生的年龄还小,对博大精深的古诗文理解的不够深刻,强求理解只会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甚至产生对古诗文的敌对情绪。学生可以“不求甚解”,可以等以后的“每有会意”,我们教师能吗?如果我们也“不求甚解”,我们拿什么对这些古诗文“深入”?课堂上又何来的“浅出”?如果我们“不求甚解”,我们怎能把握好哪些是“甚解”,哪些不是“甚解”?

三、到底什么样的教学才能更好的达到《新课标》对小学古诗文教学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 ”。“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始终警策着我们。沿着这个理念去审视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我们的古诗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以读为主。古诗文语言精练、含蓄、优美,可以先让学生抓住重点字、词,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让学生大声朗读,“ 不求甚解 ” 地读,读通,读好,读到朗朗上口。现在各种资料充斥着学生的生活,相信学生完全有能力利用自己手头的资料,利用自己已有的查字典解释字词的能力初读古诗。然后在读中感悟。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体,每个学生都蕴藏着独立学习的巨大潜能,古诗的教学中,教师要放开自己,放开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深切体会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音韵美和形象美。同时,新课标也强调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这种古诗教学模式启发学生自求自得,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能力与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篇6:关于小学古诗词教学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立夏的小学古诗词(通用55首),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立夏的小学古诗词1

1、《幽居初夏》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2、《客中初夏》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3、《立夏》左河水

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

时病时虫人撒药,忽寒忽热药搪人。

4、《立夏》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5、《立夏前二日作》陆游

晨起披衣出草堂,轩窗已自喜微凉。余春只有二三日,烂醉恨无千百场。

芳草自随征路远,游丝不及客愁长。残红一片无寻处,分付年华与蜜房。

6、《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饮湖上初睛后雨》宋/苏轼

水光激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8、《立夏》宋/薛澄

渐觉风光燠,徐看树色稠。蚕新教织绮,貂敝岂辞裘。

酷有烟波好,将图荷芰游。田间读书处,新笋万竿抽。

9、《立夏》宋/陆游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集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拢署尚微。日料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10、《山中立夏用坐客韵》宋/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11、《四月旦作时立夏已十余日》陆游

京尘相值各匆忙,谁信闲人日月长?

争叶蚕饥闹风雨,趁虚茶嬾斗旗枪。

林中晚笋供厨美,庭下新桐覆井凉。

堪笑山家太早计,已陈竹几与藤床。

四月二十八日作又行遍人间病不禁,四月欲尽五月初,九十未及八十余。

开口何曾谈世事,收身且复爱吾庐。

立夏的小学古诗词2

1、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2、闲居初夏午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3、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6、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7、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宋·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8、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9、立夏

宋·方回

吾家正对紫阳山,南向宜添屋数间。

百岁十分已过八,只消无事守穷闲。

10、初夏即事

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11、早夏游平泉回

唐·白居易

夏早日初长,南风草木香。

肩舆颇平稳,涧路甚清凉。

紫蕨行看采,青梅旋摘尝。

疗饥兼解渴,一盏冷云浆。

12、丑奴儿·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宋·辛弃疾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间。只消山水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立夏的小学古诗词3

1、《金陵杂兴二百首》苏泂

立夏连朝划地寒,看承芍药倩园官。

秋千拆罢无聊赖,轩槛周遭绿一般。

2、《立夏》吴藕汀

多年不见小黄鱼,寄客何来樱笋厨。

立夏将离春去也,几枝蕙草正芳舒。

3、《初夏即事十二解》杨万里

莲叶头巾道样裁,仙桃扇子午时回。

扑蝇堕地犹能施,闭合生尘底处来。

4、《山亭夏日》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立夏的小学古诗词4

1、初夏即事

简曋

夏云方建汉旗赤,春事已如周辙东。

几度炎涼经嫩绿,一番荣辱委残红。

杜鹃岂为归心设,蝴蝶也无清梦通。

万里天涯喜强健,剩开窗牖纳南风。

2、初夏即事

华岳

阴晴未判落梅天,柳巷无人絮扑毡。

涤器倒囊寻市醖,唤船挑网得溪鲜。

鸟声呼梦客千里,山色撩人句一联。

遐想故人应念我,马蹄何处夕阳边。

3、初夏即事

陆游

夏景遽如许,先从草木知。

朱樱连蔕翦,红药带花移。

病起单衣怯,身闲昼漏迟。

空斋无长事,帘影看参差。

4、初夏即事三首

沈德符

四序推佳候,胜春正夏初。

名香通静境,安步薄高车。

赚蝶花藏幕,惊蝇枕堕书。

茶烟兼墨气,映带院凉余。

5、初夏即事

华岳

阴晴未判落梅天,柳巷无人絮扑毡。

涤器倒囊寻市醖,唤船挑网得溪鲜。

鸟声呼梦客千里,山色撩人句一联。

遐想故人应念我,马蹄何处夕阳边。

6、次韵元伯初夏南洋河即事

黄庶

芳菲已去绝音尘,临水踟蹰景又新。

应是溪源来最远,落花流水洞中春。

7、立夏诗画

吴藕汀

多年不见小黄鱼,寄客何来樱笋厨。

立夏将离春去也,几枝蕙草正芳舒。

8、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9、暑旱苦热

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

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立夏的小学古诗词5

1.《阮郎归·立夏》

作者:张大烈

绿阴铺野换新光,薰风初昼长。小荷贴水点横塘,蝶衣晒粉忙。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燕雏似惜落花香,双衔归画梁。

2.《山中立夏用坐客韵》

年代: 宋 作者: 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3.《立夏奉祀太一宫》

年代: 宋 作者: 刘筠

舜柏森森拂绛霄,薰风瑟瑟动云H。

琳房遍设沉榆席,金檠齐燃绿桂膏。

秘册十行开凤检,灵辉三烛驻霓旄。

香飘员峤空歌歇,北斗阑干月殿高。

4.《山中立夏即事》

年代: 明 作者: 蔡汝楠

一樽开首夏,独对落花飞。

幽僻还闻鸟,清和未换衣。

绿帏槐影合,香饭药苗肥。

尽日柴关启,蚕家过客稀。

5.《将出峡立夏前作》

年代: 明 作者: 蔡汝楠

蜀江云里唤钩,几片残花万树稠。

未换征衣逢入夏,一年春事在行舟。

6.《立夏》

年代: 宋 作者: 赵友直

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

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

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

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7.《立夏》

年代: 宋 作者: 薛澄

渐觉风光燠,徐看树色稠。

蚕新教织绮,貂敝岂辞裘。

酷有烟波好,将图荷芰游。

田间读书处,新笋万竿抽。

8.《立夏日晚过丁卿草堂》

年代: 明 作者: 张

江上茅堂柳四垂,又逢旅次过春时。

雨多苔蚀悬琴壁,水满蛙生洗砚池。

风浦萧萧帆过疾,烟空漠漠鸟来迟。

避喧心事何人解,窗下幽篁许独知。

9.《立夏前一日有赋》

年代: 明 作者: 杨基

渐老绿阴天,无家怯杜鹃。

东风有今夜,芳草又明年。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酒前。

都将南浦恨,聊寄北窗眠。

10.《立夏日山中遍游后夜宿刘邦彦竹东别墅》

年代: 明 作者: 沈周乍认东庄路不真,有桥通市却无邻。

山穷借看堂中画,花尽来寻竹主人。

烂熳笺麻发新兴,留连樱笋送残春。

与君再见当经岁,分付清觞缓缓巡。

立夏的小学古诗词6

立夏的古诗词一、《山亭夏日》唐代诗人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立夏的古诗词二、《暑旱苦热》宋代诗人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

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立夏的古诗词三、《纳凉》宋代诗人秦观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立夏的古诗词四、《夏夜追凉》宋代诗人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宻虫鸣处,时有微凉只是风。

立夏的古诗词五、《夏日南亭怀辛大》唐代诗人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立夏的古诗词六、《夏意》宋代诗人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立夏的古诗词七、《立夏日忆京师诸弟》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立夏的古诗词八、《山中立夏用坐客韵》文天祥

归来泉石国,日月共溪翁。

夏气重渊底,春光万象中。

穷吟到云黑,淡饮胜裙红。

一阵弦声好,人间解愠风。

立夏的古诗词九、《立夏》宋 方回

吾家正对紫阳山,南向宜添屋数间。

上一篇:最新版医疗核心制度下一篇:入党转正考察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