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企业概况

2024-07-29

中国电信企业概况(精选8篇)

篇1:中国电信企业概况

中国气候概况

20,全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09℃,为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与此同时,全国平均年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年,我国气象灾害频发,各类气象灾害中,热带气旋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失踪人数最多,干旱造成的受灾人口和农作物受灾面积最多.总的来看,2006年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为以来最重.

作 者:王凌 叶殿秀 孙家民 Wang Ling Ye Dianxiu Sun Jiamin 作者单位: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影响评估室,北京,100081刊 名:气象 ISTIC PKU英文刊名:METEOROLOGICAL年,卷(期):33(4)分类号:P4关键词:气候 气温 降水 热带气旋

篇2:中国电信企业概况

叶建华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办公室副主任

编者按:张瑞敏曾谈到中国式管理的终极难题,包括怎样做适应中国国情的管理,信息化时代如何管理创新,等等。中国化工从孔孟之道中得到启发,在老子那里寻求帮助,对西方的管理工具消化吸收,正在一步步破解这些难题。有些实践,你可以不认同它,却不能不思考它。这正是本篇案例的意义

几十年来,在探索中国企业的管理之道上,企业家们可谓费尽心机。今年6月的一次论坛上,张瑞敏发表了《中国式管理的三个终极难题》的演讲,他提到,怎么样做适应中国国情的管理,信息化时代如何管理创新,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正是中国式管理的三个终极难题。对实行国际化的中国企业来说,如何在世界舞台上“长袖善舞”,领导者如何成为世界级的经理人,是中国式管理的更大挑战。擦一张桌子,按规定,日本人和美国人每天擦5遍,中国人可能今天擦5遍,明天擦3遍;如果突然改变擦桌子的规则,美国人可能会拒绝执行,日本人坚持执行,中国人一开始会执行,但随后就会“凑合”执行。那么,中国企业的管理,如何适合自己的国情呢?应该如何协调西方管理学与中国传统的文化的关系呢?如何管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企业和员工呢?本文以中国化工为例,探讨如何破解中国式管理的终极难题。

为什么以中国化工为例?

一是中国化工是典型大型国企,在国内有120多家下属企业,控股12家A股上市公司。现有员工16.6万。国企病、大企业病极易缠身,稍有不慎,制度就会形同虚设、内耗严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

二是中国化工战略定位为“老化工、新材料”,需要不断创新,而创新正是中国式管理的永恒挑战之一。目前的主营业务为化工新材料、基础化工、石油加工、农用化学品、橡胶轮胎、化工装备等6个板块。每个板块的创新都面临很大的挑战。此外,自2004年5月成立以来,通过兼并重组一批国内外企业,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管理上的难题在短时间内更难、更紧、更突出。

三是中国化工积极探索国际化时代的企业管理之道。自2006年以来,就并购了法国安迪苏公司、澳大利亚凯诺斯公司、法国罗地亚有机硅公司等4家海外企业,为下属种子企业蓝星总公司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美国黑石集团。目前,中国化工已经在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营销网络,管理涉及面更广更深更复杂。

总体来看,中国化工克服了这些难题。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底,中国化工资产总额比成立之初增长6.8倍;主营收入比成立之初增长8倍;利润总额比成立之初增长6.4倍。资产总额和主营收入双双超过1200亿元。中国化工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名列第28位,在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中位居第一位,在全球化工公司100强中排名第19位,拥有有效专利在138家中央企业中排名第4位。中国化工的成功之道,正源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做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

怎样做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

中国化工是一家既无资源垄断优势也无行业垄断优势,属于完全市场竞争型的化工企业。对中国化工的研究表明,中国化工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超常规的发展,首先受益于任建新总经理的影响,其次来自于其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帮助。

领导者塑造文化

翰威特大中华区领导力首席顾问高润至先生曾指出,领导人首先汲取了文化,发展了自己的领导力,然后影响文化。相对而言,领导人改变和影响一个企业的文化比较容易,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主张,会采取种种措施去支持这些主张,渐渐地,公司文化就会发生改变。

在企业内,总经理任建新率先垂范,影响员工,在企业内部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在他的带领下,中化人十分注重企业软实力建设,始终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弘扬了“先做人后做事”、“家和万事兴”、“不要带血的利润”、“细节决定成败”、“产品如人品”、“先发展后分配”、“海纳百川”、“人和人需要相互依赖着生存”等为主要内涵、适应中国土壤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同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底蕴,以先贤圣哲大智慧为基因,以西方现代管理为借鉴,培育与实施了一套中国管理思想、理论与方法。

孔子的启发和老子的帮助

企业的软实力是一种无形的实力,看不见、摸不着,虚无缥缈,但与企业硬实力相比,更能决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基业长青。那么,企业该如何重视和建设软实力?中国化工在传统文化中寻求帮助,人本管理、和合管理、无为管理和正己管理均提供了破局之道。

人本管理

与“以物为中心”的西方管理相对应,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中国管理,具有典型的中国仁爱文化特征。

仁爱文化崇尚“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之心。一家企业是否能够施行人本管理取决于管理者是否具有忠恕之道和仁爱之心。从我国的同仁堂等百年企业的身上都能找到人本管理的基因。

中国化工的掌门人任建新自从1984年创建种子企业蓝星清洗公司以来,就崇尚仁爱文化,践行人本管理,留下了许多动人故事,影响和感染着企业员工、竞争对手和社会各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曾出现不少企业兼并失败的案例,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没有照顾好被兼并企业职工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以至造成矛盾激化、社会不稳、兼并失败。蓝星公司从1996年以来,先后兼并重组了一大批国有困难企业,并且很快使这些企业走出困境,快速发展。蓝星的兼并现象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专家们一致认为,蓝星公司在兼并过程中坚持微笑改革、人本管理,不将一个职工推向社会,注重处理好职工利益关系,得到职工群众的拥护是蓝星公司企业兼并成功的重要经验。

和合管理

中国历来崇尚“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乡党和而争讼息、夫妇和而家道兴”的理念,以和合文化为底蕴培育的和合管理是中国化工管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企业重组尤其是强强联合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总部高管人员的胸襟及人员的构成,这一课题也同样考验着中国化工。

中国化工是在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和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两家央企的基础上联合组建的,而集团公司成立之初,总部管理人员则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蓝星总公司,一部分来自昊华总公司,一部分则从国家有关部委及地方政府机关选调。这种用人结构弘扬了和合文化,摒弃了狭隘观念,体现了“五湖四海”的胸怀。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集团总部管理人员在“为股东创造价值,为社会创造就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熏陶下,公司内部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团结协作,较快地完成了磨合期,形成了领导力和管控力。由于国家有关部委及地方政府机关干部的加盟,有利于与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沟通与联络,为中国化工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几年来,中国化工兼并重组了一批面临困境的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进入中国化工后,除了投入资金、建设项目、输入管理外,还有一条重要的措施就是重视干部的融合交流,具体做法是由集团总部选派得力干部到被兼并企业担任副职,同时从被兼并企业选调干部到集团总部任职,通过干部的融合交流,交叉任职,在融合文化、沟通信息、加强管理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中国化工能够成功兼并大批企业的重要举措。

在中国化工成立之初,任建新总经理就提出了“家和万事兴”的企业文化理念,并组织了专题讨论,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培育和合管理理念,在加强企业内部和合管理的同时,十分重视建立与客户、金融、政府及社会各方的关系。比如各企业已将定期沟通海内外客户和走访金融机构、有关政府部门纳入工作规程。

正己管理

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尽管不同,但它们对管理的本质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即认为管理是一门“以人为本”的“正己正人之学”,强调管理始于“正己”终于“正人”。所谓“正己”,就是修身,即管理者必须通过道德修养,提高自己的内在道德素质,树立自己的良好外在形象,实施成功的“形象管理”。

许多研究蓝星公司和中国化工的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印象,蓝星公司的创始人任建新堪称修身正己之楷模。当今老百姓最痛恨的是管理者的腐败。老百姓不仅要听管理者如何说,而且要看管理者如何做。任建新廉洁奉公、严以律己的品德为职工所称道。蓝星公司能够成功兼并重组几十家国有企业,与蓝星公司的管理者廉洁自律、作出表率是分不开的。据任建新的秘书介绍,自1984年创建蓝星公司以来,任建新只在他的父亲去世时请过一天事假,20多年来,他几乎没有休息过节假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他的勤奋敬业精神深深感染着公司职工。1996年11月12日,任建新以化工部驻星火化工厂改革与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的身份进驻该厂,他只带了一个秘书和一个司机。他们来到厂里后自己购买了一套锅灶碗筷,自己开火做饭。在半年的时间里,任建新没有吃厂里的一餐招待饭。南方的冬天室内没有暖气,室内比室外还要寒冷,对于长期生活在南方的人来说习以为常,而对于冬天用惯了暖气的北方人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厂办公室为任建新的办公室购买了一个电暖器,但任建新说啥也不用,他说大家都不用,我就不能享受。我来星火厂是来帮助解困的,不是来图享受的,如果图享受就用不着到星火厂来。实在冷得难受时,他就用盐水瓶装上热水捂在心口取暖。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为了有效地解决一些企业“项目上去,干部进去”的项目腐败问题,任建新在2009年提出了企业项目建设聘请地方纪监部门参与项目建设的新思路,即聘请当地纪监部门全程参与到集团公司系统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中来。各企业上项目之前,要与当地纪监部门联系,请求他们派员参与项目监督管理。系统内企业上项目,除了经济可行、安评环评合格、资金到位等开工的必要条件之外,还需要当地纪监部门参与项目监督的承诺书。否则,集团公司不予批准立项。关于聘请当地纪监部门参与项目监管的新思路、新举措,集团公司已向下属企业下发公文贯彻落实。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静气、定力、涵养、明辨,都是修身做人的大功夫。对中国企业的领导者来讲,要忍受得住各种利益的诱惑,经受得了历史与人生的种种历练,需要有一定之规,抱着唯一的大道,不离不弃。

无为管理

老子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有什么帮助呢?最明显的莫过于他带来“无为”这样一个命题。无为而无不为,是道法自然,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任建新在执掌蓝星公司和中国化工的二十多年来,对无为管理的理念有着透彻的理解和深入的思考,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蓝星公司在企业发展初期,就探索和实践无为管理制度化,明确哪些需要总公司管理,哪些需要重点管理,哪些需要下放权力,并且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形成了“一二三四”管理法,即一个责任-严格执行一份经营承包责任书,两个管住-管住企业领导、管住财务,三个控制-控制正式职工编制、控制生产成本、控制非生产经营费用,四个放开-放开生产经营权、放开机构设置和人事任免权、放开内部分配权、放开职工奖罚权。从管理实践来看,蓝星公司的无为管理也充满了辩证法,艺术地处理了控制与放开、重点与一般、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对于中国化工成功并购4家海外企业,任建新体会最深的就是无为管理。他经常告诫管理人员:“我们并购海外企业后,虽然在产权上成为老板,但不能以占领军自居。要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之心,要充分照顾海外企业员工特别是高管的感受和情绪。我们要虚心地向海外企业员工学习,他们在市场经济方面是我们的老师。”中国化工在对海外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无为管理的原则,除对一家企业的CEO和CFO进行人事调整外,其他高管人员都被留用。对海外企业主要通过预算管理实现管理目标,公司CEO拥有充分的自主权。

西方工具如何推动管理创新?

领导力研究专家高润至先生认为,西方管理工具和中国智慧的融合不像是做汤,而更像是做沙拉,虽然有很多的食材搭配在一起,但都保持了各自原有的风味,有

些需要改进,有些可能毁了整个沙拉的味道。中国化工则努力通过企业信息化、外包管理、对标管理等西方管理工具,使沙拉的味道尝起来更好。

企业信息化

2006年底,中国化工与奥运会信息化服务商源讯公司合作,对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对企业的管理架构、管控模式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对财务、生产等32个功能模块的443项细化功能逐一与国际化工最佳实践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业务需求进行流程设计及信息系统构架。集团公司已启用关键绩效指标(KPI)综合信息系统;通过引入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管理,培养了几百名绿带和黑带专家,对企业生产进行持续改进。即使在面临金融危机,大幅压缩开支的情况下,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仅没有压缩,而且给予了大额追加,倾斜企业人、财、物等资源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

中国化工通过信息管理,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益。蓝星总公司实现了财务集中管控,推进采购管理变革,实施大宗原材料统一采购和类别采购管理,增强了市场竞争优势,降低了采购费用,据初步统计,仅2009年4月份就降低采购成本1360多万元。沈化集团将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沈阳蜡化工有限公司及丙烯酸分公司三个独立运行的供销、财务、计划、储运等机构进行了合并重组,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压缩了管理层级,精减了管理人员,提高了管理效率。

外包管理

任建新总经理非常看好外包管理的作用,他提出将运用外包管理的能力作为集团总部职能部门和专业公司领导的一项重要能力。他多次强调,不要求集团总部职能部门和专业公司领导成为本行业或本专业顶尖专家,但必须知道本行业或本专业顶尖的机构和专家在哪里,并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需要时能与这些顶尖机构和专家合作共事,帮助中国化工解决专业问题。因此,外包管理被广泛地运用到中国化工的许多领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化工四起海外并购都取得成功,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化工在法国安迪苏公司等4起国际并购中,聘请了世界一流的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猎头公司等专业服务机构提供服务。

为了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中国化工从2007年开始,将集团总部人员绩效考核的业务外包给了中国国际技术智力合作公司(简称中智公司)。中智公司具有丰富的绩效考核经验和先进的考核方法,中智公司考核专家通过深入访谈,确定了考核内容和程序,并开通了网上在线考核系统,使绩效考核更加科学、规范和便捷。

对标管理

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对标管理,类似于中国企业以往开展的学先进、赶先进活动。只是西方人形成了一套科学的对标管理理论和方法。

为了尽快缩短与国内先进同行的差距,基础较弱的中国化工从成立之初就将中石油、中石化作为标杆,每月分析对比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销售利润率、三项费用同比增长率、人均销售收入、人均利润等经济指标。下属企

业则选择主要产品的原材料消耗、能源消耗、质量标准、人工费用、管理费用等经济技术指标与行业先进企业进行对标。经过几年的对标管理,中国化工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与标杆企业的差距不断缩小,有效地促进了中国化工的快速发展。

带给中国企业的启迪

对中国企业来说,中国化工案例的启发至少有三:

管理是文化基础上的工具文化

第一,工具第二,但文化和工具,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企业如果想基业长青,必须植根文化沃土,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从而创造适应自己企业土壤的管理。融合是中国企业管理的必然趋势

中国化工以中国管理为道,以西方管理为术,努力做到中西管理融合,这成了企业昂扬向上的法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在创造中国管理的同时,要学习借鉴西方管理,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创新没有终极

篇3:《中国概况教程》教材分析

关键词:《中国概况教程》,教材,分析

《中国概况教程》属于 “北大版留学生本科汉语教材·文化教程”系列, 肖立编著, 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中国制度文化, 目的是帮助留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的管理方式和文化特点。本文将从以下四方面分析 《中国概况教程》, 指出本书优劣及改进建议。

一、教学对象

许多学者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决定针对性是教材编写的首要原则, 赵贤州 ( 1998) 指出针对性来源于对教学对象全面、准确、科学的分析。编写任何种类的教材都有一个针对性的问题, 要考虑到学习者的水平、学习目的和时限等基本问题, 并据此来编排教学内容。《中国概况教程》对教学对象: 对外汉语本科教学的专用教材, 也可作为进修和自学参考。本书的教学对象规定的过于宽泛, 它没有说明学习本书的留学生应该达到SHK的哪个阶段或已经掌握了多少汉语词汇, 对留学生兴趣也没有做出说明。适用对象的描述和定位不明确, 教学对象缺乏针对性。

二、编排体系

本书共有4单元, 分别是: 中国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中国政治、中国经济、中国社会。共20章, 65节, 186页。整体编排是 “单元———章———节”。整体结构编排是: 前言, 目录, 教材内容。每一章的开头有 “提要”简要总结本章的内容; 结尾有三四个 “思考题”以及 “参考资料”。每个单元相对独立, 章节之间有互相联系, 适合编制教学和进修计划, 也利于学生对课程作阶段性的总结。

三、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是核心部分, 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的选取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 也要遵循实用性和趣味性原则。下面就《中国概况教程》内容选择方面做详细比较。

各专题材料所占页数统计表:

由此表可以看出, 《中国概况教程》这本书专题选择的内容比较全面, 但是政治和经济部分最多, 其他各专题涉及的较少, 比例分布不均匀。本文认为教材的编排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安排, 各个专题所占的比例应该相对平均, 这样学生学习时不会由于教材比例差别过大而影响学习效果。本教材是针对对外汉语本科生的, 而不是金融或政治专业的学生, 应该减少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内容, 按四个单元所占比例看。

《中国概况教程》的四大单元分配较为平均, 安排较合理。其内容的优点: 一、专题包括自然人文、政治经济和社会, 内容丰富。二、每章前面有简要总结, 后面有思考题, 编排合理, 层次分明。每章又分几个小节, 环环相扣, 整体感强。

根据我班一些留学生的反馈, 本文认为 《中国概况教程》这本书难度较大。首先, 本教材内容更像中国中学生历史、政治教材, 知识量非常大。其次, 教材中有大量的年份、术语和数字, 仅中国人口一章的数据 ( 不包括表格中的数据) 就有110个。这不利于教师的教学, 是留学生的阅读障碍。最后, 我班部分留学生认为政治和经济这两单元太复杂, 词汇难度大, 对此不感兴趣。

本文认为该书应调查留学生对中国概况感兴趣的部分, 据此选择专题内容。根据大部分本科留学生的汉语水平, 确定内容的难易程度, 在术语, 数字方面作适量删减。

四、教材中的插图

插图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广义的就包括表格、图表、照片等。插图的作用: 一、使教材内容丰富多彩, 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有利于教师讲解, 对比。三、便于清楚地说明文章内容, 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 也能吸引留学生兴趣, 易于理解, 强化记忆。文化教程系列的书图文结合, 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中国概况教程》中的插图共97, 配上了大量图表和插图, 既增加了趣味性, 有易于理解, 而且表格以简单直观的方式传递了大量信息。

但是, 有的话题插图太多, 比如第十章中国经济概述插入了五个图片, 前两个分别是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生产的旧解放牌卡车和新解放牌卡车, 第三张图片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这张图片就无关紧要。第四和第五 个分别是 柱状图: 中国经济 总量的发 展和2001———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趋势, 图上有复杂数据, 如109655亿元、9. 6% 等, 阅读难度比较大, 都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所以没必要插入两个, 应该删除第二个表。

篇4:中国出口加工区概况

重庆出口加工区坐落在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园区经开园内。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位于210国道边,附近有210、212、319和主城环线4条高速公路以及轨道交通三号线经过,距市中心6公里,重庆江北国际机场9公里,龙头寺火车站1公里,寸滩深水港码头1公里。目前,加工区已建成 “七通一平”的市政基础设施、28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1000平方米的监管仓库和室外验货场。区内重点鼓励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精密材料及新材料等产业。

山东烟台出口加工区

山东威海出口加工区

山东青岛出口加工区

山东济南出口加工区

山东维坊出口加工区

江苏昆山出口加工区

江苏苏州工业园出口加工区

江苏无锡出口加工区

江苏南通出口加工区

江苏连云港出口加工区

江苏苏州高新区出口加工区

江苏南京出口加工区

江苏镇江出口加工区

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区

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

上海青浦出口加工区

上海闽行出口加工区

上海漕河泾出口加工区

浙江杭州出口加工区

浙江宁波出口加工区

浙江嘉兴出口加工区

江苏昆山出口加工区位于国家级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内, 规划面积2.86平方公里。昆山出口加工区东距上海市中心50公里,西邻苏州35公里,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45公里,距上海港货运码头60公里。京沪铁路、312国道、机场路在出口加工区旁侧穿越而过,交通运输便利快捷。到目前为止,已有75家加工制造企业落户区内,总投资13亿美元。产品主要有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数码相机、手机、液晶显示器等,其中IT产业的投资占总投资的80%。台湾十大笔记本电脑生产厂商有6家进驻区内,5家已建成投产。昆山出口加工区已成为全球IT产业重要生产基地。

浙江宁波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地处中国华东国际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经济中心——宁波市,通过即将建成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与国际大都市上海相连,对内可辐射至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华东经济圈,对外可辐射至东亚和环太平洋地区。截止2004年底,宁波出口加工区已累计落户项目25个,其中外资项目24个,注册资本总额4.4亿美元,目前以信息家电、集成电路、精密机械、新材料等高科技产业群为主。

篇5:中国能源概况

一、能源禀赋

我国传统化石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等优质化石能源相对不足。我国煤炭剩余储量居世界第3位。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处于早、中期阶段,未来还有资源储量增加的潜力。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水电技术可开发量为5.4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

二、能源生产

我国已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和 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生产供应体系。

(1)煤炭生产:煤炭是我国的基础性能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主要集中在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南四省(自治区)。

(2)石油生产:我国石油产量近年来保持平稳增长。我国是世界第5大石油生产国(前4位分别是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美国和伊朗)。西部和海上是我国未来石油开发的重点,处于勘探的早期和产量的上升期,是保持我国石油稳产的主要区域。

(3)天然气生产:我国天然气生产正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产量增长较快。供应格局已呈现出“西气东输、海气上岸、北气南下”的局面。产量居世界第7位(前6位分别是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伊朗、卡塔尔和挪威)。

(4)电力生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能源生产增速。我国是世界第2大电力生产国。

三、能源消费

(国家的电气化水平衡量指标:一是发电用能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二是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

(1)一次能源消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以及立足国内满足需求的能源方针,决定了我国将长期保持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2)终端能源消费: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优质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近年来明显加快,比重逐步增加。煤炭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石油和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大幅提升。终端煤炭消费逐渐向工业集中,交通行业是最大的终端石油消费行业,工业用电结构呈现明显的重型化趋势。

四、国际能源合作

篇6:中国医科大学概况

徽章:徽章为三角形,外框由三条弧形金边组成,每条边长13毫米,代表着中国医科大学、原国立沈阳医学院和原私立辽宁医科大学,象征着现在的中国医科大学是由三所老校组成;CMU是中国医科大学的英文缩写,白色则象征医学教育事业的圣洁,底色为墨绿色,象征和平和生命,金色的中国医科大学英文全称位于徽章下缘上方,寓意中国医科大学的事业永存并会更加发扬光大。

校训:政治坚定,技术优良。

现任校长兼党委书记:赵群

校内建筑:毛泽东题词的“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白求恩雕像等,同时医科大还附属有第一医院(中国医大一院)、盛京医院、第四医院(中国医大四院)、口腔医院(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在校各类学生5万多人,其中本专科生8千多人。

篇7:中国古代档案发展概况

【摘要】 档案文献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历史的真实记录,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世界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数千年之历史能够洪纤巨细、绵亘不断地记载下来,并形成了数量极为浩繁、时间又相互衔接的历史典籍,它们对后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起着决定的意义和作用。主题词 :古代 档案 发展

“档案”一词见诸文字材料始于明末清初,杨宾(1650—1740)在《柳边纪略》卷3中记述:“外边文字多书于木,往来传递者日牌子,以削木若牌故也。在贮年久者日档案,日档子,以积累多贯皮条挂壁若档故也。然今字之书于纸者,亦呼为牌子、档子矣。”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的《康熙起居注》中就有“部中无档案”的句子。但是,古代档案的出现并非始于明末清初。它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的殷商时期,距今已达三千多年。我国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档案收集、保管工作,特别是秦、唐、宋、明清时期将文书档案方面的有关规定列入封建法典中,在档案的保管和保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公认最早用文字记录的档案是距今3500年前殷商时期的甲骨档案。这点从清末光绪年间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的文物中得到了证实。从1936年对殷墟进行发掘,集中出土的一万七千余片的甲骨来看,考古学界认为它可能是武丁时期的一个档案库,在这些坑中出土的甲骨档案,大致都有朝代可循,有的坑存贮一个朝代的,有的坑是累积几个朝代的。说明殷商时期的统治者已经非常重视档案的收集工作了。商代甲骨档案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的官府文书,也是我国目前能见到的最古老的历史档案。甲骨档案是殷商王朝的公务文书,其内容十分丰富,包括祭祀、狩猎、农业、战争、王室活动等许多方面。从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档案可以看出,这些甲片是经过人工精心整理和装订有序的文献,不同时期、不同帝王所制定和使用过的龟甲文书分坑埋藏,可以说,殷商时期档案的保存和管理不只有了初步的规模和规则,而且考虑到了利用时的方便。

夏商周三代,随着国家机关的建立和官制的设置,统治者逐步建立了一套行政管理制度,于是奴隶社会国家的档案工作也随之产生。金文档案盛行于殷商末期及两周,金文又称铭文,商、周时期,中国古代的青铜冶铸工艺达到了全盛阶段,由于礼乐制度的发展,钟鼎等青铜器物不仅演变为奴隶主贵族和封建地主阶级贮存于宗庙的礼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发展为记录当时社会重大史实的历史文献,并成为象征统治者社会地位、政治权力的“重器”,每每遇有重大事件,都要作器勒铭,珍藏宗庙,以期“子子孙孙永宝用”如《大盂鼎铭》(19行291字)记载了西周早期康王时,贵族盂因征伐西北强族鬼方有功而受康王册命赏赐的史实;《毛公鼎铭》(32行 497字)是西周晚期宣王告诫毛公的一篇完整的册命,是西周时期铭词最长者。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档案收集工作,设立了专门管理档案的官员。多数国家都明确规定:凡本国颁发的册令、各国问的往来文书、以及本国和他国各项政治活动的记录等都要收集起来,交史官保管。中国最早的档案馆是周王朝建造的天府。凡国家贵重的宝器物品和重要簿籍都由天府保管收藏,负责管理的官员称守藏室史或柱下史。著名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曾任此职。

秦的档案主要有诏令、奏疏、律法、户籍和舆图等。这些档案大多为竹木,同时也有丝帛兽皮和石刻的。

两汉时期,“蔡侯纸”的问世和普遍使用,是我周古代文化史上划时代的一件大事,对我国灿烂古文化的传播和档案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难以磨灭的推动作用。用纸作为书写材料形成丫纸质档案。纸张质地轻柔,价格低廉,易于书写、传递和收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张已完全取代金石、竹木、缣帛等成为官府用纸。西汉建有石渠阁、兰台、天禄和麒麟阁。东汉又建东观、石室、宣明、鸿都等处。这足以证明汉统治对图书典籍管理的重视。,由刘邦的谋臣萧何主持建造。这里既是存放档案的库房,又是撰史著述、校勘典籍和学术交流的场所。汉代著名学者刘向父子在此著《别录》、《七略》。辞赋家扬雄也在天禄阁读书。汉宣帝曾召集当时的著名学者在石渠阁论定“五经”。

唐朝乃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由于唐太宗及丞相房玄龄不只重视文牍典籍的收集,也非常重视编史修志,并且很有成就。如贞观十年五史俱成。贞观二十年又写成《晋书》、《南史》《北史》后又修《五代史志》等。二十四史,就有八部在贞观年编成。同时,唐朝还出现了专门保管人事档案的机构一甲库,甲库有着严密的保管制度,并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贞观年间,文书档案的各种规章制度已发展得比较完善,从撰拟、令签、分拣到销毁、保密、传递等过程都制定了较详细的规定。唐朝的甲库是我国档案史上最早的人事档案库。统治阶级为巩固自己的政权,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对官吏的职务、履历、考评都有详细记载。并根据这些档案来选拔官吏。这种人事档案称为“ 甲历”或“ 官甲”,“ 敕甲” 收藏的地方叫甲库。宋朝统治者在隋唐档案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档案工作的律令。据《庆元条法事类》记载:诸路、州、县等地方官署的各种册籍以及王朝中央六部形成的档案文书,除“置册编写”,连粘元(原)本架阁外,都要按期逐级上送。还规定:王朝中央六部的档案,在部保存二年之后应送架阁库,再过八年移交金耀门文书库收贮。宋代的档案收集范围很广泛,特别是对本朝有关政体之事,要求随日必录。宋在各府设置编修机构之多,编纂数量之大,也是前所没有的。如中书省有编修条例司,枢密院也设有编修司。在官府影响支持下,私家利用档案编史者也不少。最有成就的,如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但也不得不说这些经过精心编纂出的史籍无一不是为了封建统治服务的。北宋建皇家档案馆五座。南宋诸帝沿袭北宋成法建敷文阁、焕章阁、华文阁、宝谟阁、宝章阁、显文阁六座档案馆,专门收藏皇帝的诗、词、赋、序、记、碑、政事、手札等档案。

元朝建立之后,也很重视对档案典籍的收集。据《元史·张柔》传载,元将张柔攻下金汴京后,“于金帛一无所取,独入史馆取金实录和秘府图书”。公元1276年,元军攻人临安,元统治者对宋王朝的秘府图书、太常寺祭器、宗正寺谱牒、天文地理图册,以及各种典故文字、户口版文簿等,更是“尽仰收检”。

封建社会晚期的明清时代文书档案管理制度又有了新的发展。明王朝建立前,朱元璋就多明令部下收集敌方各种档案,并鼓励敌将携带档案投诚。朱元璋建明不久,即为加强皇权废中书省和丞相,使六部直接听命于自己,又专设通政司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从而使档案工作得到了进一步集中与加强,对各种档案的收集和建设更为精心尽力。朱元璋特别注意保管起义以来的各种文书资料,又配置起居官记注材料,从中央到地方设立照磨所和文书档案机构,并大量增加照磨和管勾人员。清代杰出的史学家章学诚对于档案收集工作也 提出了颇有代表性的主张。他建议清政府在各州县设立志科,专事搜集贮存地方文献,为修志储备史料,并具体阐述了搜集档案的范围,如“六科的案牍”的副本;家谱、“传志状述”的副本;官员善恶事迹的记载;学校师儒、文人学士的著述副本和目录;金石题铭的摹本;城池、署、学府、祠宇、堤堰、桥梁等的修造情况;以及乡镇、书会的记闻等等都应收集起来。章学诚的上述意见,也为现代档案馆的建设和地方修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清朝除沿用皇史宬存放清宫实录、圣训、五牒外,又建方略馆存放军机处档案。军机处是雍正在位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密折制度和特务统治而设的政治枢纽机关,中央政权的一切令均由此出。自雍正八年建立至宣统三年取消,历时180年,因此方略馆所藏档案涉及到清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个方面,是研究清史的第一手资料。

可以说,我国长期以来档案工作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史学研究的需要,而大量档案文件的汇集、整理和利用,为我国史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事实材料。如果没有长期发达的档案工作,就无以形成今天汗牛充栋的历史史籍。我国古代档案丁作的开展对当时国家政权的巩同、学术文化的发展繁荣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档案的价值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和重视。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我们的档案事业,在我国档案事业的基础上,在不远的将来也一定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档案事业的舞台上,更好地为社会的和谐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邓绍兴,和宝荣.档案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2]邓绍光,陈智为.新编档案管理学[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6. [3]档案工作编辑部编.档案史话[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4. [4] 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第1版)[M].北京:中华书,2008.

篇8:中国风险投资发展概况

风险投资基金是产业投资基金的一种, 它通过集合投资筹集资金, 以组合投资方式分散风险, 主要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高速成长的项目为对象, 通过科学的评估和严格筛选, 向有潜在发展前景的新创或市值被低估的公司、项目、产品注入资本, 并以一定的方式参与所投资风险企业或项目的管理, 期望通过实现项目的高成长率, 并最终通过出售服务获得高额中长期收益的一种投资体系。风险投资译自英文“Venture Capital”。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15世纪的西欧, 当时西欧国家的一些商人投资于远洋运输和探险, 从而出现了“Venture Capital”这个词语。19世纪美国一些富人投资于油田开发, 军工企业技术的传统等项目。“Venture Capital”一词开始在美国广泛流传, 1946年美国国会参议员, 波士顿储备银行行长弗兰德斯成立了“美国研究与开发公司”从此风险投资开始专业化和制度化。在20世纪80年代, 风险投资开始在中国出现, 当时全球正在进行, 美国的“硅谷”以及风险投资对高科技产业的推动作用, 使国人深受启发, 因此中国也进入了风险投资的研究。

二、特点

1. 风险投资是主动承担高风险的投资。

即其投资方向为高科技型的高成长性企业, 这些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将面临来自技术、市场、政策和财务等方面的风险, 对投资者极具挑战性, 同时, 承担高风险也是为取得高额收益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2. 风险投资追求的是高额收益。

即其投资目的是获取较高的资本增值收益。从国外实践看, 平均资本收益率为25%, 最高可达数千倍。尽管在风险投资最为发达的美国, 大多数经验丰富的风险资本家在他们所投资的项目中一般只有1/3成功, 1/3基本持平, 还有1/3血本无归, 但由于成功项目极高的回报率, 仍然能够吸引许多的投资者进行投资。

3. 对投资人的专业水平要求高。

作为风险投资者, 必须具备发现企业 (即投资对象) 的才能、融资的才能和管理企业的才能。即风险投资者应该同时具有科学家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金融家超群的筹资技能以及管理学家运作经营资本的丰富经验和能力。人力资本优势是风险投资成功的最根本的决定因素。

4. 风险资本的存蓄期 (从资本投人到产生效益的时间) 较长。

一般为四至六年, 在这个期间, 投资者的综合素质水平将受到全面考验, 也将最终决定能够获得的收益水平。

5. 风险资本需要不断地再循环。

由于风险投资者的收益率下降, 以及风险投资沉淀于传统产业后社会风险投资总量短缺, 只有不断循环周转才能满足需要。上市和出售是风险投资融资的主要手段, 所以, 客观上要求必须有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和股票市场, 并培育更多的风险资本融资渠道。

三、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

1. 投资主体单一, 投资渠道狭窄。

由于历史的和体制的原因, 当前中国高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和自有资金, 风险投资和证券市场中的直接融资数量较少, 一个包括个人、企业、金融和非金融机构等有机组合的风险投资网络还没有形成。一方面, 经费的紧缺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国家科技发展的速度, 另一方面, 缺少社会资金的参与也加大了财政和银行、投资公司的风险。因为现有的风险投资公司的数量少, 而且资金实力弱, 只能投资于短平快项目。

2. 发展风险投资的相关条件与环境不成熟。

在中国, 一些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 科技产品还未实现真正的商品化和市场化, 科研与生产仍然存在相互脱离的现象, 技术的研究方与供给方缺乏走向市场的动力, 技术的需求方缺乏承受能力, 在国内具有高科技附加值并具有市场潜力的可供投资的企业不多, 一些规模大且有潜质的企业对风险投资又未必欢迎。

3. 风险投资专业人才短缺。

固然, 投资项目的技术含量、市场前景等是决定成功的重要因素, 但进行风险投资所注重的第一要素就是人的素质。风险投资家必须是对新技术、新产品的走向及其潜力具有精确的判断力, 懂市场、会经营、懂金融的特殊人才。

4. 风险投资过程不规范。

目前, 中国的风险投资公司在选择投资项目时缺少系统, 细致的识别和挑选程序, 在确定投资项目后, 也不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 甚至直接发放贷款的形式进行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缺乏关键的管理体制, 风险投资公司的制度不科学, 缺乏完善的立法, 相关法律和制度不完善。法律中的陈旧规定不符合高科技和风险投资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滞后于高科技产业和风险投资迅速发展的实践。

5. 风险投资缺乏退出渠道。

由于社会风险投资资本的短缺, 只有资本不断循环才能满足需要;而且, 风险投资最根本的特征还在于投人之后一旦成功就全身退出, 将收回的资金投人到新的项目上, 实现利润的滚动增长, 所以, 退出机制是风险投资业的中心环节。而中国的股票市场和产权市场从法制管理和运作上都尚不健全, 使风险资本迅速、安全的撤离缺乏条件, 风险投资难以顺利运行主要表现在缺乏健全的产权交易市场, 随着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一些企业产权已经逐步划分清楚, 但产权交易仍然不够顺畅, 专门为风险企业提供退出路径的创业板市场尚未健全, 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环境和优惠的税收政策。

四、解决问题

1. 拓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 规范风险投资公司的经营机制。

风险投资的对象是高新科技企业, 由于其发展的初始阶段既没有固定资产, 又没有信誉或担保, 却需要面临相当高的风险资金投入, 由于银行不愿承受处于创业期的高新技术投资的巨大风险, 要发展中国的风险投资业, 就必须开发各种形式的融资方式。在风险投资的多种资金来源中, 最重要也最为成熟的组织方式是创业基金。

2. 政府政策为风险投资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

风险投资在中国是一种新生事物, 虽已具备一定的条件,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政策障碍, 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这就要求政府提供优惠政策, 大力扶持风险投资企业。在产业政策上, 政府要放松对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一些限制;在金融政策上, 政府要进行基础性的融资, 如设置风险投资基金中的政府基金, 为风险投资建立信用担保公司, 允许企业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在财政政策上, 政府可以运用政府采购手段, 购买一些风险投资企业的产品;在税收政策上, 有必要进一步对风险投资企业减免税。

3. 完善人才机制。

高素质的投资人才是风险投资取得成功的保证, 国外的风险投资企业或公司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高素质的风险投资人才。高素质的风险投资人才既要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和获取风险收益的信心, 更要有高瞻远瞩的投资眼光, 这样才能在投资决策中选取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项目进行投资, 使投资企业的风险投资取得较高的回报, 所以应该应大力培养专业素质高、经营管理经验丰富的风险投资专业人才;积极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和吸收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为投资创业者提供多方面的政策优惠和便利条件, 通过营造整体环境吸引投资人才。

4. 规范运作并加强监管。

风险投资是专门用于对创业期的高新科技产业的投资, 它既是一种高收益的投资, 又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由于风险投资在中国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 容易出现种种不规范的现象, 因此要严格规范风险投资公司的性质, 经营目标, 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 将风险投资与常规投资分别开来, 要明确规定风险投资公司对风险企业的权利和义务, 规范风险投资公司在项目评估和筛选阶段, 谈判阶段, 运作阶段和退出阶段等各阶段的操作程序。因此, 发展风险投资, 必须加强监管以防范风险投资中的风险。

5. 允许社会资金和外资进入风险投资市场。

从世界创业基金的发展情况看, 国外风险资金的提供者有投资公司、退休基金、保险公司和个人投资者等。我们从发达国家的经历里面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中国风险投资的发展模式也应逐步实现社会化。我们要鼓励私人资本进入社会领域, 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适当放宽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的投资限制, 使部分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能进入风险投资领域, 银行部门要进行金融业务创新, 改变传统的对中小企业的审查和考核制度, 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6. 改革深沪两市股票流通制度, 尽量健全创业板市场, 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路径。

首先要改革深沪两市股票流通制度。目前, 中国现行的股票流通制度与风险投资通过股权转让, 一次或分期退出风险企业实现投资回报的特性是相矛盾的, 这将不利于风险投资的发展。为扶持风险投资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风险投资公司应以可转换优先股的形式投资于未上市的风险企业中, 一旦风险企业股票上市, 应允许风险投资公司将优先股转换成普通股并上市流通。其次要健全创业板市场, 为风险提供退出路径。建立风险投资市场的关键是建立风险投资的退出途径, 没有投资的出口就无法获得高增长阶段的高利润, 从而也无法补偿许多失败项目的损失, 风险投资就无法快速发展。

摘要:风险投资在中国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 它对于促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本配置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风险投资在高回报的同时也具有很高的风险性。深入分析风险投资的含义和特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应采取的对策, 以期待推动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风险投资,投资主体,退出渠道

参考文献

[1]董潘, 王景涛.新编风险投资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2]蒲祖河.风险投资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3]冷宣荣, 张怡梅.风险投资中政府的作用[J].经济论坛, 2004, (12) .

[4]中国风险投资大有可为[N].深圳商报, 2007-04-17.

[5]邱力生, 曾一昕.经济学[M].武汉:武汉出版社, 2003:305.

[6]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香港:2005中国风险投资年度报告[R], 2006:10.

上一篇:小学五年级春节见闻500字作文下一篇:清明时节祭奠先人个人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