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评教数据分析

2024-08-22

学生评教数据分析(共6篇)

篇1:学生评教数据分析

安站中学“家长、学生评教”调查分析报告

家长、学生评教是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老师好不好,最有发言权的人是学生。学生评教的目的在于改变单向的教师评价学生的现状。评价方式的改变,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那就是民主与平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既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接受者,也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监督者和评价者,监督评价老师是教育民主时代赋予学生的权利。不管是哪一门课程,不管是哪一个教师,都要接受这份监督和评价。评教活动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

一、立足学校每一科教师设计评价表

为了真实了解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行为,我校开展了“学生评教”的调查活动,调查对象是全体任课教师,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教学行为、教育教学态度、师德师风、家访情况、廉洁从教等。活动采用座谈和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学校旨在通过此次调查真实掌握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现状,发现好的教育教学的典型,查找教育教学违规现象以及这些行为存在的原因并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通过评选学生最喜欢的科目和最喜欢的老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调查表涵盖了所有的课程,所有教师。部分学生代表参与调查,保证了调查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学生代表的公正性和代表性以及真实性,让每一门课程每一位教师都接受学生的评价,以改变部分教师课程有主次之分,有大小之别的错误观念。调查表采取无记名填写的方式,让学生在没有顾虑的情况下,真实地评价老师,确保调查数据的客观性。,我们充分考虑了对老师的尊重,对学生不喜欢的课程,尽可能淡化此项评议,在调查表中没有体现。评教的真正目的是促使我们教师反思审视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有哪些不妥之处,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评教不是要把学生和教师对立起来。

二、客观真实收集数据

本次调查由学校工会组织,为了避免有可能出现的教师对家长学生的诱导干扰。由工会组织初1―初3年级每班按学生花名册统一抽取第10名学生。收回调查表后,工会进行了认真统计。

三、数据分析——剖析问题

分析本次调查的数据,几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思考:

问题一:学生的喜欢率学科差异比较大。

从三个年级座谈的结果来分析,就考试科目而言数学高于语文,数学高于英语。原以为学生喜欢率会比较高的音体美科反而没有语数外高。不管是哪一门学科,只要老师能认真教,课上得有生动趣,学生觉得有所收获,都能赢得学生的喜欢。学生喜欢不喜欢,教师自身的主管因素起决定作用。本次调查中22位语文教师,7位数学老师获得的满意度均较高,数学成为学生喜欢率最高的学科。从客观因素来看,数学课时数多,课时多,教师和学生接触的时间就多,对学生的影响相对就大。从语文教师的角色来看,绝大多数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班主任除了上课之外,还要和学生一起开展很多班级活动,班级活动也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就会把对班主任的喜欢转化为对其任教学科的喜欢。所以部分学生语文也比较好。

英语的喜欢率不高,学生普遍反应,英语比较难,听不懂。看看中学的英语课堂,学生就像是鹦鹉学舌似的读句子背句子,学生当然不是很喜欢了。英语课文情景的营造,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是改变的英语课堂现状的方法。

音体美科原本应该是学生最喜欢的课程,学生的普遍喜欢率却不高,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我校的艺术科教师的课堂还不是很吸引学生。原因是对他们的课堂教学缺少科学的考核办法。就体育课而言,没有非常清晰的教学任务,所以课堂上的放羊现象时有发生。学校对术科教师的考核多是以各种比赛成绩为主,老师们的注意力多放能在各种比赛中取得成绩名次的特长生上,这是学生喜欢率不高的重要因素。对待这一现象,学校要改变的是对术科教师的考核方案,考虑到术科教学的特点,把面向全体的课堂教学和特长生培养结合起来,以改变目前术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二: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存在着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现象。

在座谈调查中,学生对老师体罚学生反应最为激烈,都能举出很多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例子。“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说过的一句名言。它告诫我们那就是当教师的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而应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要求学生,否则教师的一切要求都会最终落空。上世纪,美国学者对体罚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做过研究,研究报告认为,体罚孩子只会使孩子的行为更加不规矩,但体罚造成的恶果往往不会立刻

显现出来。经常受到体罚的孩子反社会行为较多,如欺骗、撒谎、吹牛,对待他人野蛮、刻薄、做了坏事毫不内疚和刻意打坏东西,在学校不守纪律,与老师关系恶化等。

教师为什么要体罚学生?首要的原因是教师缺少对学生的爱,一个真正爱学生的教师是不会去体罚或辱骂学生的。其次是教师缺乏教育的技巧和艺术,除了简单粗暴的体法和变相体罚之外,再没有其他的教育方法?第三是学校对教师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还没有从教师的思想层面根本性的扭转,从教书育人的技能层面上进行培训,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还需要制度的监督和制约。另外,在调查中学生们也反映了一些课堂教学不和谐的教学行为,如:辱骂学生的现象;上课接听手机的现象;午托学生做作业,老师睡觉的现象;教师上课迟到,拖堂的现象等等

问题

三、少数教师缺少专业学科知识。

在本次调查中,有的教师一个优都没有。这样的教师工作不可谓不认真,不努力,由于学科知识不丰富,课堂教学呆板,从而导致了最终评价不高的结果。尽管这是很个别的现象,但是它仍然提醒我们,教师的专业的学科知识是制约课堂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充足的专业知识,教师的课堂就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更谈不上学生对这门学科、对这个教师的喜欢。

有专家认为,教师应具备三种知识,即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即“教什么”的知识,是教师从事本学科教学所应具备的相关专业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指“如何教”的知识,也就是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等。实践性知识即“教得如何”的知识。我们的校本培训要根据不同教师的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问题

四、家访方面较为薄弱。

从调查结果来看,语数外教师与家长沟通较多,而且绝大部分是通过电话沟通或请家长到学校正面交流的方式进行。艺术课老师的家访就显得很弱了,绝大部分术科老师几乎一学期下来没有一次与家长沟通的机会。

本次评教是我校的改革和尝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不断地完善评价制度,用科学的评价方式指导教师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引导教师用母爱般的温情感染学生,用个性化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用精彩的课堂折服学生。

四.评价结果的运用

把调查汇总结果运用到教师考核。

根据安站中学考核方案,评价结果首先公示出去,让被评价的老师知道自己的得分,高在哪里,底在哪里,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什么。学校把评价得分计入教师个人考核。

安站中学

2014年1月25

篇2:学生评教数据分析

开展“学生评教”是实现教学质量自我监控的重要环节之一。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把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反映出来,以便帮助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我校组织开展了学生评教活动。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一、组织与运行情况

今年学生评教工作是在学校教导处的组织下开展的,全校低、中、高三个年级段的16个教学班的学生(家长)参加了这次的评教活动。由于组织精细使学生评教工作过程顺畅。学生对评教活动态度总体上是积极认真、客观、公正的,评教所得信息真实有效。但也存在一定不足:第一、学生方面的问题。如一、二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家长在外打工或因其它原因不能与孩子一起参加评教活动,使得评教结果的可靠性稍差;也有个别学生不够认真,漏评、少评、或不按要求评,导致后来我们又组织进行补评。还有极个别学生出于不正常目的乱评,对此我们进行了及时认真的纠正。第二、个别老师对此次评教工作的组织不够积极与认真,使得个别学生的评教调查问卷丢失。虽然是极少数学生的问卷,但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损失。

二、评教结果

经过我们的努力和参评学生的积极配合,圆满地完成了全校学生评教工作。全校6个年级16个班级600多名学生(家长)参评30名任课教师(专兼职)的教学行为被测评。

全校教学质量平均分为94分,属优秀。90分以上的教师28人占测评教师总数的93%;80—90分(不含90分)的有2人,占测评教师总数的6.7%;80分以下的没有。

三、结果分析

1、从全校总体来看:全校教学质量平均得分为94分,比去年91.59分高出2.41分;各项评教指标得分也都高于去年;学生对教学的总体满意程度(含满意和基本满意)为99.03%,比去年的96.83%高出2.47%;不满意程度为0.96%比去年的3.17%下降了2.21%。

2、从教师个体来看:绝大多数教师得分和学生的满意程度较去年有所提高,尤其是去年得分较低的后百分之五的教师有较大进步,没有在今年后百分之五之列。

综上可见:今年全校总体教学质量为优秀,学生满意度高,与去年相比有较大提高。表明一年来大多数教师有较大进步,敬业精神有较大提高,教师们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并与学生多沟通交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些进步与学院大力抓学风建设、加强教学督导检查有直接关系,是抓学风建设和质量建设的成果。

四、信息反馈

教导处要做好评教信息反馈工作:向校领导汇报评教情况;向各年级组反馈全校评教信息,重点反馈各年级的学生评教信息,对全校评教得分后5%的教师要帮助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加以落实。各年级组也要帮助本年级组得分较低、学生满意率不高的教师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加以落实。

附件:

篇3:学生网上评教实证分析

一学生网上评教结果的影响因素

学生网上评教结果与教师年龄无关。我院47位参评教师中12位中老年教师 (年龄大于35周岁) 以一、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排序分别排名2、5、6、15、16、23、35、38、39、40、43、45, 他们的一、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均值分别为92.80、92.40;其余35位青年教师 (年龄小于等于35周岁) 一、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均值分别为92.73、92.95。

学生网上评教结果与教师教龄关系不大。我院47位参评教师中教龄小于等于3的7位教师以一、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之和排序分别排名为10、22、29、33、34、39、46, 他们的一、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均值分别为92.43、92.20, 整体排名稍偏后;教龄小于等于5的25位教师以一、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之和排序分别排名为1、3、4、7、9、10、13、14、16、17、18、19、22、24、27、28、29、30、31、33、34、39、41、45、46, 他们的一、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均值分别为92.89、93.17;教龄大于等于10的7位教师以一、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之和排序分别排名为2、6、15、23、35、38、43, 他们的一、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均值分别为93.42、92.56, 整体排名并不偏前。

学生网上评教结果与教师职称关系不大。我院47位参评教师中4位初职教师以一、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之和排序分别排名为9、10、33、34, 他们的一、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均值分别为93.38、93.17;12位高职教师以一、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之和排序分别排名为2、5、6、15、16、23、35、38、39、40、43、45, 他们的一、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均值分别为92.8、92.40, 整体排名偏后。

学生网上评教结果与课程不及格率关系显著。我院47位参评教师中第二学期所讲授理论课程平均不及格率等于0的6位教师以第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排序分别排名为4、17、20、22、24、37, 他们的第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均值为93.33;平均不及格率大于0小于等于10%的11位教师以第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排序分别排名为5、7、10、11、16、18、19、23、27、41、42, 他们的第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均值为92.29;平均不及格率大于等于30%的4位教师以第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排序分别排名为3、39、43、45, 他们的第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均值为90.50, 排名偏后。

学生网上评教结果与授课年级关系显著。我院47位参评教师中所讲授理论课程对应年级为1、2年级的教师以第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排序分别排名为1、2、3、5、7、8、9、12、13、14、15、18、19、20、29、30、31、32、35、41、44, 他们的得分均值为93.21;所讲授理论课程对应年级为3、4年级的教师以第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排序分别排名为4、16、17、21、22、23、24、25、26、27、33、34、36、37、38、39、40、42、43、45, 他们的得分均值为92.24。

学生网上评教结果与专业关系较显著。我院有两个专业:土木工程、建筑学。纵观我院教师学生网上评教排名, 建筑学专业教师的排名分布明显偏前, 他们的一、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均值分别为93.12、93.65;土木工程专业教师一、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得分均值分别为92.64、92.56。出现上述结果, 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建筑学专业教师相对土木工程专业教师人文素质较高;二是建筑专业都为小班上课 (30人左右) 有利于教学;三是建筑学专业教学的形式多采用边讲边练等师生高度互动的方式;四是建筑学专业教学的考核方式主要针对逐渐完善的作品, 不同于土木工程专业主要依据一次性的课程考试。

学生网上评教结果受课程类别影响。理论课与实践环节的评价影响因素有较大区别, 所以理论课与实践环节应分别评价;在不能将二者分别评价情况下, 同一位教师因上述二者在评价得分中的占比不同而会得到不同的分数或排名。

二学生网上评教结果与相关教学评价的矛盾

学生网上评教的教学单位排名与评教与同一学期课堂教学检查的结果不符。该检查采用随机听课方式, 本单位被听课教师10人次, 均分87.9, 在17个教学单位中排名第8, 但排名与学生网上评教教学单位排名差异很大。其中, 87.9的均分因要求较严而低于学生评分是可以理解的;除了数据不够多和不够均衡 (有5个单位被听教师2人次) 而可能存在偶然性外, 本次课堂教学检查结果还是具有较高可信度的 (排除被听教师2人次的5个单位, 本单位在12个教学单位中排第3名) 。

学生网上评教结果与教风调查结果差异较大。评教同期某一学期期中教学检查中, 各班学委座谈会就本班级本学期教师情况填表, 各班就填表内容综合后得到主要情况为:1.学生认为各教师教学对学生从事专业工作有一些帮助和有较大帮助的比例平均为85%;2.认为通过本学期各课程考试很容易的比例为23%, 中等的比例为57%;3.各教师组织和控制课堂教学, 要求严格的比例为74%, 允许学生任意活动的比例为19%;4.各任课教师上、下课时间准时的比例为90%;5.各教师有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比例为80%。如果以上述项目估计教师得分, 权重为:40:25:15:10:10, 各项得分为85:77:81:90:80, 则教师得分估计为77.9。这与对应教师的网上学生评分的平均得分92.81差别较大。

学生网上评教结果与学风情况不协调。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教学检查中, 各班学委座谈会就本班级本学期学习情况填表, 各班就填表内容平均后得到主要情况为:以学习为工作打基础为目标的比例是61%, 混文凭的比例是25%, 无目标的比例为14%;上课认真听讲的比例为43%, 一点不听的比例为19%;通过认真学习通过课程考试的比例为44%, 通过突击复习通过课程考试的比例为48%, 通过作弊通过课程考试的比例为8%;不认真学习各理由的比例为:管不住自己31%, 对专业不感兴趣22%, 学习对专业工作没帮助23%, 考试容易通过22%。一方面, 学风问题是当今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 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教”一方受“学”一方高度肯定 (教师得分很高, 即使是排最后一名的教师都应为优秀等级) 。这是不协调的, 或者说是矛盾的———因为教师这么高质量的教学却有较多的学生不好好学习或存在上述不理想状态。因此, 在此学风问题基础上产生的教师高得分及其排名很可能存在问题。

三科学使用学生网上评教结果

上述分析表明:一方面, 学生网上评教结果受诸多因素影响, 另一方面, 教师的学生网上评教排名与精品课主讲教师的校专家评分排名等其他教学评价多有不符甚至矛盾现象, 因而学生网上评教结果并不完全是教师授课水平与质量的反映。因此, 教师和教学单位的学生网上评教得分可以在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比较, 结合学校督导组评教、校内外同行专家评教、毕业生校友评教等角度进行判断, 对教师授课水平与质量综合评价。不宜过分强调学生网上评教得分大排队的名次, 不可以认为得分高的教师一定比得分低的教师教学质量高, 这正如前不久媒体报道的, 签字售书数量某影视明星多于某著名作家现象说明该影视明星更受群众欢迎, 但不能说该明影视明星的文学造诣一定高于该著名作家。同样, 根据学生网上评教结果兑现奖惩, 过分夸大了学生网上评教的作用, 是对教学质量评价的简单化、片面化, 是不合理和有害的。

学生评教的目的和作用主要有二:评价过去、改进将来, 并应以后者为重, 而非学生享用评价权利, 更不是制造对立。可以更多强调学生网上评教的诊断作用, 为此后的“治疗”打下基础。为了达到“改进将来”的目标, 除了使用背对背的学生网上评教, 还应使用可能更及时、更具针对性的师生面对面交流, 如学生认为板书潦草、字小而看不清、听不懂等等意见, 都可以以适当的方式及时向教师当面提出。

参考文献

[1]何强.高校学生评教工作的改善与探索[J].江苏高教, 2010 (4) :58.

[2]陈国海.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研究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1 (3) :30.

[3]赵慧君等.高高校学生评教倦怠现象及其归因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1 (1) :60.

[4]黄晓兵, 等.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质量网上评价状况实证分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0 (1) :37.

[5]宋波等.大学生评教的理性思考与实践策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0 (5) :510.

篇4:学生评教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学生评教现状分析 改进措施

在高校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要参与者,他们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师生关系是否良好,都有较深刻的了解,对教学环境的描述也较为真实。提高学生对评教的重视程度,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评教,增强评教结果的客观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也可由此了解学生的需求,有利于师生的沟通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笔者通过走访、问卷等形式对多所高校进行了调查,发现学生评教的过程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本文拟以江苏警官学院为例,对学生评教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能对提高学生评教质量有所补益。

一、江苏警官学院评教状况分析

江苏警官学院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学生评教工作,其间也在评教形式、评教指标上面做过多次改革。评教形式上,从原来的纸质评教变为现在的网络评教;评教指标也进行了适当调整,原本学院的评教指标分为一级和二级,一级指标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育人情况和总体印象六个方面,每个一级指标包含二至四个二级指标,但在实施过程中发现指标设立较为繁杂,同时学生在完成时也缺少耐心。因此,为了提高评教结果质量,我校对指标进行了两次缩减,最后剩下现行的六个评教指标。经过近几年来的数据统计发现,评教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和教学效果差的教师在排名上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但评教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单从学校网络评教的结果上看,一方面分数方面差距较小,学校很难通过分数来评定教师的优劣,另一方面教师在一个学期教不同班的相同课程时,不同班级的评教结果有时差异较大。

二、问卷数据分析

针对学生评教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调查问卷、走访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中主要涉及学生对评教的态度、对学校评教方式的看法和对学生评教指标的意见等三个方面的内容。为了保证调查的客观,笔者随机在不同系、不同专业抽取了2013级,2012级以及2011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5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29份。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发现在学生评教方面存在下列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对评教的态度。学生评教能否顺利进行,学生的态度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现阶段学生评教中,由表1可以看出,有82.75%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学生评教,学生对于评教的积极性方面还是相对较高的,但由表2可以看出评教的真实性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学生打分具有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并且数据结果相似,表中四个问题均有出现而且较为普遍。因此,学生评教过程中学生会因一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并不能客观地进行评教,因此导致评教结果在真实性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

于是笔者通过表3对上述现象深入研究了原因。由数据可知,大部分人认为学校这样做只是走过场没有意义,也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评教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并且没有必要和老师过不去。通过表4,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看出学生对于评教结果是较为期待的,而在学院的实际操作中,学生真正参与的只有给老师打分这一环节,评教结果直接反馈到各个系部,由各个系部督促老师改进,但学生无法知晓评价结果以及评教结果对老师产生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评教的积极性。

2.对学校现有评教方式的看法。评教过程中,评教形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评教态度,最终影响到评教结果。学院现今实施的每学期一次的网络定量化评教是在查分数之前并且规定未进行评教的学生不得查阅分数。部分同学对学院现今的评教方式持有不同看法。

由表5可以看出只有少数同学对先评教后查分的规定持赞同意见,大部分同学不太赞同。在学校看来,这项规定能确保每位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评教,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但是有些学生为了能查询成绩,对评教活动应付了事,这样就可能产生部分无用的数据,给数据的汇总和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干扰,影响了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由表6可以看出学生评教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受到了近一半同学的欢迎,同时,也有部分同学支持设置意见反馈信箱、纸质问卷和座谈会的形式进行学生评教,结合表7可以看出,有近70%的学生认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更为合理,只有极少数学生支持以定量为主。这两项数据说明不少学生对于普遍使用的网络问卷定量评教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通过访谈,了解到学生认为要得到全面准确的评教结果,仅仅通过网络问卷上设置的评教指标是远远不够的,学院目前的评教方式过于概括笼统,难以用分数对教师进行客观地分析。同时,每位教师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教学方式,现有的评教方式只能对一些共性问题进行考核,而不能全面地评价一位教师。并且,每位学生也都有自己一些独特的看法,这就需要以座谈会、意见反馈信箱等形式来获取学生的意见。

至于学生评教的次数和时间段,由表8可以看出支持一次或者两次的学生人数占比较大,同时,分析表9的数据,64.34%的学生认为应在期中进行一次评教,期末的时候也应进行评教,随堂评价因其过于繁琐,可操作性不强,因此,赞成的同学较少。

3.对评教指标的评价

我院现行的评教中有六个指标分别是:内容熟悉、信息适中、教法得当,效果良好、要求严格,管理规范、作业适当,阅评及时,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从中可以看出,学院较为重视教学效果,接着便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表仪态,最后才是教学要求和作业评价。从表10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学内容(代码1、2)、教学效果(代码4)、教学方法(代码5)也较为重视,而对于师表仪态、作业安排和教学严格程度的重视则要次之,由此可以看出学院教学指标权重的设计和学生的想法基本相符。

通过分析发现,学院现有的评教指标过于笼统,较为简略,概括性较强。如教学效果方面直接说教法得当,效果良好,而笔者认为应该具体的问即课程是否能激发学生兴趣,课程中学生的获知程度等等。

但是(见表11)学院学生普遍认为现行的评教指标不能全面地反映不同课程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学生在评教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不高、对评教不够重视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行评教指标的设置不能合理地反映学生对教师的真实想法,难以对教师进行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反映教师教学的真实水平。

三、改进措施

在现代课程发展史上,斯塔费尔比姆等人曾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以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师生关注、认识和把握如何改进学习的实际微观过程为主的过程性评价才是高校应有的评教机制。而现有的评教体系却未能很好地达到这一要求。为使学生评教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我院现状,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1.改进评教时间和方式

在评教次数的安排上,笔者认为我校应适度增加评教次数,一学期进行两次学生评教较为合理。这样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有利于获得更加客观、合理的评教数据,科学地评价教师教学水平。

在评教方式上,学生在评教活动中对引入定性评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我院现行的“定量评教”中,其所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具体分数,而无法针对不同教师所教课程的不同性质、难度、教学方式反映出教师所要改进的不同方面,因此,有必要引入定性评价。

因此,结合我院实际,可将评教工作分期中期末两次进行。可在期中评教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对教师工作进行量化评分,而且通过定性评价可以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督促教师在下半学期对教学工作进行相应的改进。在期末评教时宜采用定量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量化分析及排名,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定性指标的评价结果会面临较难汇总,难于融合进学院对教师最终测评的结果排名中,并且学生提出的建议或要求也难以一一落实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可将定性评价的方式放在期中进行,其评价结果可作为督促教师在下半学期改进教学方式以有利于更好地教学的一种手段,不将其具体化到数据融入学院对教师的考评当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可由每个班级的学习负责人分析总结,交到教务处,并由教务处发给各系部,而其是否产生一定的效果,可在学期末定量评价的指标中有所体现,如增加教师教学是否有方法的改进等方面的问题。

2.完善评教指标

具体说来,评教指标的确立方面,以调查的数据来看,学校仍不能忽视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如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教学内容和工作生活关联性问题,学术提升和学习收获以及对于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但是应该增加评教指标,如教学能否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教师的仪表举止,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定性指标方面应以开放式问题为主,鼓励学生就课程本身和教学方法发表意见,比如你认为应该怎样改进这门课?本门课中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什么地方?等等,以此来启发学生回答,用来弥补单一应答式问题的不足。

在对课程类型的划分中,可以按照通修课、专业课和公选课的标准进行。对于通修课,所有学生都需要学习,评价指标可侧重于教师的教学前准备,课堂教学表现、侧重点的把握,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学与考试的联系程度等较为普遍的问题进行评价,基本反映出不同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专业课,不同专业的学生各有其侧重点,对学生的掌握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评教指标的设计上,应偏向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授课方式,是否利于学生的掌握等方面。而对于选修课,由于课时的限制,学生难以深入地掌握这门学科,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对课程有大概的认识,因此对课程的评价应倾向于课堂的活跃程度,教师的授课方法,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对课程的兴趣等方面。

至于评教等级方面,笔者认为应该以用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等来表示各等级来评定,每个等级赋予相应的分数如10、8、6、4、2,这样既能从分数上又能从排位上加强对于教师的区分度,当然赋值最好不要在学生进行评教时展现,只是作为最后统计数据的工具。

3.引导学生用正确心态参加评教活动

学校管理部门有必要在评教前,首先要向参加评教活动的学生解释所设置的评教指标并强调评教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让学生切实意识到学生评教活动是为任课教师搜集、反馈相关教学信息,是一项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的实际工作。同时为了提高学生评教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学校可以让学生代表参与评教指标的制作。

4.做好对评教结果的公布与反馈工作

学生有知道评教结果的权利,因此,评教结果不仅仅应在教师中公布,还应该通过校园网向全体师生公布。对于想了解评教结果的学生,可以登录校园网,自行进行查阅。但同时将评教结果向全院师生公布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导致部分排名较低的教师教学积极性下降,因此,笔者认为学院在向全院师生公布评教结果之前,应当和相应的教师协商,帮助教师分析原因和改进教学,根据具体情况,可将评教结果部分公开,接受学生和同行的监督,促进学生评教的公平公正。

众所周知,评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教学。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将评教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师生的互动,也可以提高学生评教的积极性。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网络自动反馈,教师和学生在网上直接查看评教结果; 另一种是人工的反馈,可以由二级学院将评教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反馈内容可以集中某个重要问题进行反馈。通过反馈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师改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同时,反馈的内容和方法要谨慎适当,避免伤害教师或学生的感情。

学生评教对增强教师的重视程度,改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针对存在问题积极整改,增强学生评教结果的客观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冲,刘世丽.国外高校学生评教的特色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2013(10).

[2]王丽荣.中美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比较研究[J].职大学报,2013(3).

通过分析发现,学院现有的评教指标过于笼统,较为简略,概括性较强。如教学效果方面直接说教法得当,效果良好,而笔者认为应该具体的问即课程是否能激发学生兴趣,课程中学生的获知程度等等。

但是(见表11)学院学生普遍认为现行的评教指标不能全面地反映不同课程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学生在评教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不高、对评教不够重视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行评教指标的设置不能合理地反映学生对教师的真实想法,难以对教师进行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反映教师教学的真实水平。

三、改进措施

在现代课程发展史上,斯塔费尔比姆等人曾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以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师生关注、认识和把握如何改进学习的实际微观过程为主的过程性评价才是高校应有的评教机制。而现有的评教体系却未能很好地达到这一要求。为使学生评教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我院现状,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1.改进评教时间和方式

在评教次数的安排上,笔者认为我校应适度增加评教次数,一学期进行两次学生评教较为合理。这样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有利于获得更加客观、合理的评教数据,科学地评价教师教学水平。

在评教方式上,学生在评教活动中对引入定性评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我院现行的“定量评教”中,其所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具体分数,而无法针对不同教师所教课程的不同性质、难度、教学方式反映出教师所要改进的不同方面,因此,有必要引入定性评价。

因此,结合我院实际,可将评教工作分期中期末两次进行。可在期中评教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对教师工作进行量化评分,而且通过定性评价可以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督促教师在下半学期对教学工作进行相应的改进。在期末评教时宜采用定量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量化分析及排名,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定性指标的评价结果会面临较难汇总,难于融合进学院对教师最终测评的结果排名中,并且学生提出的建议或要求也难以一一落实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可将定性评价的方式放在期中进行,其评价结果可作为督促教师在下半学期改进教学方式以有利于更好地教学的一种手段,不将其具体化到数据融入学院对教师的考评当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可由每个班级的学习负责人分析总结,交到教务处,并由教务处发给各系部,而其是否产生一定的效果,可在学期末定量评价的指标中有所体现,如增加教师教学是否有方法的改进等方面的问题。

2.完善评教指标

具体说来,评教指标的确立方面,以调查的数据来看,学校仍不能忽视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如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教学内容和工作生活关联性问题,学术提升和学习收获以及对于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但是应该增加评教指标,如教学能否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教师的仪表举止,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定性指标方面应以开放式问题为主,鼓励学生就课程本身和教学方法发表意见,比如你认为应该怎样改进这门课?本门课中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什么地方?等等,以此来启发学生回答,用来弥补单一应答式问题的不足。

在对课程类型的划分中,可以按照通修课、专业课和公选课的标准进行。对于通修课,所有学生都需要学习,评价指标可侧重于教师的教学前准备,课堂教学表现、侧重点的把握,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学与考试的联系程度等较为普遍的问题进行评价,基本反映出不同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专业课,不同专业的学生各有其侧重点,对学生的掌握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评教指标的设计上,应偏向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授课方式,是否利于学生的掌握等方面。而对于选修课,由于课时的限制,学生难以深入地掌握这门学科,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对课程有大概的认识,因此对课程的评价应倾向于课堂的活跃程度,教师的授课方法,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对课程的兴趣等方面。

至于评教等级方面,笔者认为应该以用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等来表示各等级来评定,每个等级赋予相应的分数如10、8、6、4、2,这样既能从分数上又能从排位上加强对于教师的区分度,当然赋值最好不要在学生进行评教时展现,只是作为最后统计数据的工具。

3.引导学生用正确心态参加评教活动

学校管理部门有必要在评教前,首先要向参加评教活动的学生解释所设置的评教指标并强调评教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让学生切实意识到学生评教活动是为任课教师搜集、反馈相关教学信息,是一项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的实际工作。同时为了提高学生评教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学校可以让学生代表参与评教指标的制作。

4.做好对评教结果的公布与反馈工作

学生有知道评教结果的权利,因此,评教结果不仅仅应在教师中公布,还应该通过校园网向全体师生公布。对于想了解评教结果的学生,可以登录校园网,自行进行查阅。但同时将评教结果向全院师生公布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导致部分排名较低的教师教学积极性下降,因此,笔者认为学院在向全院师生公布评教结果之前,应当和相应的教师协商,帮助教师分析原因和改进教学,根据具体情况,可将评教结果部分公开,接受学生和同行的监督,促进学生评教的公平公正。

众所周知,评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教学。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将评教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师生的互动,也可以提高学生评教的积极性。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网络自动反馈,教师和学生在网上直接查看评教结果; 另一种是人工的反馈,可以由二级学院将评教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反馈内容可以集中某个重要问题进行反馈。通过反馈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师改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同时,反馈的内容和方法要谨慎适当,避免伤害教师或学生的感情。

学生评教对增强教师的重视程度,改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针对存在问题积极整改,增强学生评教结果的客观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冲,刘世丽.国外高校学生评教的特色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2013(10).

[2]王丽荣.中美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比较研究[J].职大学报,2013(3).

通过分析发现,学院现有的评教指标过于笼统,较为简略,概括性较强。如教学效果方面直接说教法得当,效果良好,而笔者认为应该具体的问即课程是否能激发学生兴趣,课程中学生的获知程度等等。

但是(见表11)学院学生普遍认为现行的评教指标不能全面地反映不同课程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水平。学生在评教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不高、对评教不够重视等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行评教指标的设置不能合理地反映学生对教师的真实想法,难以对教师进行较为客观全面的评价,反映教师教学的真实水平。

三、改进措施

在现代课程发展史上,斯塔费尔比姆等人曾指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以关注学习过程,引导师生关注、认识和把握如何改进学习的实际微观过程为主的过程性评价才是高校应有的评教机制。而现有的评教体系却未能很好地达到这一要求。为使学生评教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我院现状,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1.改进评教时间和方式

在评教次数的安排上,笔者认为我校应适度增加评教次数,一学期进行两次学生评教较为合理。这样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有利于获得更加客观、合理的评教数据,科学地评价教师教学水平。

在评教方式上,学生在评教活动中对引入定性评价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我院现行的“定量评教”中,其所提供的仅仅是一个具体分数,而无法针对不同教师所教课程的不同性质、难度、教学方式反映出教师所要改进的不同方面,因此,有必要引入定性评价。

因此,结合我院实际,可将评教工作分期中期末两次进行。可在期中评教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对教师工作进行量化评分,而且通过定性评价可以及时发现教师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督促教师在下半学期对教学工作进行相应的改进。在期末评教时宜采用定量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量化分析及排名,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定性指标的评价结果会面临较难汇总,难于融合进学院对教师最终测评的结果排名中,并且学生提出的建议或要求也难以一一落实的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可将定性评价的方式放在期中进行,其评价结果可作为督促教师在下半学期改进教学方式以有利于更好地教学的一种手段,不将其具体化到数据融入学院对教师的考评当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可由每个班级的学习负责人分析总结,交到教务处,并由教务处发给各系部,而其是否产生一定的效果,可在学期末定量评价的指标中有所体现,如增加教师教学是否有方法的改进等方面的问题。

2.完善评教指标

具体说来,评教指标的确立方面,以调查的数据来看,学校仍不能忽视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方面的问题,如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教学内容和工作生活关联性问题,学术提升和学习收获以及对于教学方法的适应程度。但是应该增加评教指标,如教学能否增加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教师的仪表举止,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定性指标方面应以开放式问题为主,鼓励学生就课程本身和教学方法发表意见,比如你认为应该怎样改进这门课?本门课中你最喜欢和最不喜欢什么地方?等等,以此来启发学生回答,用来弥补单一应答式问题的不足。

在对课程类型的划分中,可以按照通修课、专业课和公选课的标准进行。对于通修课,所有学生都需要学习,评价指标可侧重于教师的教学前准备,课堂教学表现、侧重点的把握,课后作业的布置,教学与考试的联系程度等较为普遍的问题进行评价,基本反映出不同教师的教学水平。对于专业课,不同专业的学生各有其侧重点,对学生的掌握程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评教指标的设计上,应偏向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授课方式,是否利于学生的掌握等方面。而对于选修课,由于课时的限制,学生难以深入地掌握这门学科,教师应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对课程有大概的认识,因此对课程的评价应倾向于课堂的活跃程度,教师的授课方法,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对课程的兴趣等方面。

至于评教等级方面,笔者认为应该以用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差等来表示各等级来评定,每个等级赋予相应的分数如10、8、6、4、2,这样既能从分数上又能从排位上加强对于教师的区分度,当然赋值最好不要在学生进行评教时展现,只是作为最后统计数据的工具。

3.引导学生用正确心态参加评教活动

学校管理部门有必要在评教前,首先要向参加评教活动的学生解释所设置的评教指标并强调评教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让学生切实意识到学生评教活动是为任课教师搜集、反馈相关教学信息,是一项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的实际工作。同时为了提高学生评教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学校可以让学生代表参与评教指标的制作。

4.做好对评教结果的公布与反馈工作

学生有知道评教结果的权利,因此,评教结果不仅仅应在教师中公布,还应该通过校园网向全体师生公布。对于想了解评教结果的学生,可以登录校园网,自行进行查阅。但同时将评教结果向全院师生公布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导致部分排名较低的教师教学积极性下降,因此,笔者认为学院在向全院师生公布评教结果之前,应当和相应的教师协商,帮助教师分析原因和改进教学,根据具体情况,可将评教结果部分公开,接受学生和同行的监督,促进学生评教的公平公正。

众所周知,评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教学。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将评教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师生的互动,也可以提高学生评教的积极性。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网络自动反馈,教师和学生在网上直接查看评教结果; 另一种是人工的反馈,可以由二级学院将评教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反馈内容可以集中某个重要问题进行反馈。通过反馈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师改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同时,反馈的内容和方法要谨慎适当,避免伤害教师或学生的感情。

学生评教对增强教师的重视程度,改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针对存在问题积极整改,增强学生评教结果的客观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冲,刘世丽.国外高校学生评教的特色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2013(10).

篇5:学生评教数据分析

——以N大学为个案

彭虹斌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目前许多高校采用学生评教制度,以期通过学生评教来确保教学质量,初衷无疑是好的。但在其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本研究通过对个案学校访谈研究,在肯定高校学生评教积极作用的同时,分析了学生评教所固有的局限性,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给出学生评教的完善对策。

关键字:学生评教;问题;对策

目前,我国的各类高等学校,上至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下至各类职业技术学院,均采用学生评教的方式来评估教师上课质量的“优劣”。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的确能够促进教师满足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但单一的学生评教方式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本研究以N大学为个案,主要方法是对个案学校的实地研究,采用访谈、课堂观察、文献分析等具体方法。共访谈了10位教师、30位学生,每位访谈时间都在15分钟以上。收集学校有关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的文献资料等。访谈的内容是关于学校实施学生评教以来的一些情况,学生对评教的态度和内心感受,以及教师对评教作出的反应。在研究过程中还收集了一些与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所有的访谈都做了记录,并进行了详细的整理。

一、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

学生评教是一种简单化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大学教务处可以根据学生填写的评价结果,用计算机软件很快就可以得出教师的得分,既节省了时间,又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似乎是一举几得的好事,我们通过访谈,发现问题并非这么简单。

1、学生评教的偏向性 学生给老师打分存在明显的偏向。这种偏向是与传统教育有关的,我们目前的大学生都是受传统教育过来的,曾经受过的学校教育主要是靠“讲授——接收”型教学模式完成的,对老师滔滔不绝的演讲般式的授课方式比较习惯,从而内心喜欢那些逻辑性强、语言流畅的讲解。N大学的学生A这样说:

“我们通常会对自己喜欢的老师的打分会高一些,最喜欢的是那些知识水平渊博,讲课也好的老师,其次是喜欢知识水平不高,讲课有技巧,有风格,幽默风趣的老师;总之,如果老师知识水平高,语言流畅、讲话幽默,尤其是讲课具有逻辑性;板书工整、优美;仪表得当;对布置作业认真批改,我们给分会高一些。我们不喜欢那些照本宣科、不注意仪表,讲话不流畅,没有授课技巧,经常有不文雅的小动作,对那些不喜欢的老师,打分会低一些。”

由于我们高校中,教师以讲为主,师生互动不是很多,教师必须掌握高超的讲授技艺,配以生动的案例,否则,想取得学生良好的评价是很难的。华南师大一位高年级的本科生B说:

“对于上课,如果教师的案例多并且生动;讲课内容贴近生活的话,我们会比较喜欢,评价要好一些。”

N大学一位屡次获学生高分的老师H这样介绍经验,强调案例的重要性。

“讲课的方式要‘活’,即从案例出发。案例要多,人的理解是从具体到抽象,最好从案例中抽出问题,然后回到案例。我们可以从生活中找案例,如焦点问题、生活中的问题,总之,案例一定要贴近生活,设问要层层深入。”

从这位老师的经验介绍可以看出,在传授型的课堂中,传授的技术要遵循传统教学中的从“具体到抽象”,“从现实出发”,“从生活出发”(即让教学贴近生活)等既传统又含有现代味的教学技能。讲课要重视“活”,并不是强调互动多,而是要求案例更好地服务于传授,让学生在生动的糖衣炮弹下接受知识,而不是真正地在课堂中实施“活动”教学。

可以说,调动学生的兴趣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学生动辄要求课堂生动、形象、有趣,有学生提出,老师上课应该像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那样风趣、幽默、优美。他们哪里知道,求学注定是艰苦奋斗的过程。知识的内化是复杂而艰巨的过程,可以苦中取乐,但不可能只有轻松欢乐,纯粹的“乐学”只不过是一种诱人的广告语。[①]

2、学生打分的情感性

大学生是成年人,但成年人也不是没有价值取向的。我国是一个讲究人情的国家,“人情”是一道门槛,学生对他们喜欢的或与他们关系融洽的老师都会多给一些人情分,善于与学生搞好关系,有亲和力的老师会赢得学生的好感,在评教中,有一定的优势,得分会增加。我曾经采访我的一位学生。我问:“和你们私人关系比较好的老师,你们打分会不会有所不同?”

N大学的学生C说:

“对于那些上课不太好,但对学生很好,我们会给老师面子,分数不会低。例如,×××老师,上课照着书念,普通话讲得也不好,因为他对学生很好,考试给学生打分很高,因而,我们给他的分也不低。”

在一些学院,有些老师对学生要求很严,记学生考勤,学生不喜欢,打分也低,法学院的一位学生D对他们本科阶段教学评价这样认为:

“如果某任课教师给学生方便,‘关怀学生’,‘细微之处见真情’,如不记学生考勤,对旷课的学生不加以‘刁难’,对不听话的学生不使用过急的言语,与学生搞好关系,尤其是在考试前给我们透露考试信息,我们会给这位老师的打分很高。但我们班中有几个调皮佬,他们与要求严格的老师一直对着干,如果这些老师因为他们不来上课,记他们的考勤,扣他们的平时分,调皮佬们会在评教时给老师打很低的分,不仅如此,如果这个调皮生在学生中有威望,他还煽动其他与他们相好的同学给老师打低分。这些老师得知评教的分数第二天准会气得面色发青。”

教育科学学院的学生E也认为:

“我们比较喜欢比较有亲和力,关心学生,脾气好,也喜欢与学生有共同语言,对学生这代人比较了解的老师,因为80年代以后出生的学生与教师有代沟,如果教师能消除代沟,熟知学生的兴趣,关心学生心灵,对这些老师我们评分通常会比较高。”

N大学计算机系的一位学生说:

“我们不喜欢那些生气时使用不理智的语言伤害学生、办事不公正的老师,也不喜欢那些给那些与自己关系好的学生高分的老师,或者考试中给学生普遍较低分的老师,对这些老师,我们评教时打分会低一些。”

可见,人情在评教中是有一定影响,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与学生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这本来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不同的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会有所不同,与学生的心灵距离近的老师,学生会在评教中给予较高的分值。由此可见,人情是避免不了的一个因素。

N大学的的学生评教和津贴挂钩,评教不及格者按具体规定扣发一定比例的津贴,导致一部分教师不敢管、不愿管而一味迎合学生,以期学生给自己好的评价,这不仅不能提高教学质量,还造成教师教学质量考核成绩失真。进一步,如果学生评教的结果影响到教师的职称晋升、评优等关涉到教师切身利益的方面,教师无论如何,从“自保”出发,不得不姑息、迁就学生,对学生不可能从严管理,甚至无底限地降低对学生的学业要求等等,只图相安无事,你好、我好、大家好。在学生评教的压力下,在“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的热潮中,不少教师或主动或被动地在向学生邀宠。适者生存,这似乎也是一种生存的需要。不光是我国内地高等学校学生评教活动中出现教师讨好学生的现象,就连新创的中国大学的楷模——香港科技大学也出现教授为获得高的评分而在作业和分数上讨好学生的情况。[②]在一些学校这可能已经成为一些老师和学生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了。这样大家都得到自己想要的,自然就相安无事。

N大学的一位资深教授I说:

“学生对教师评分,影响到教师的切身利益。现在大学扩招,反正学生入校了,都得毕业,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学生的考试成绩就不必抓那么严,太认真了,学生反而对教师不满意,弄得不好,影响到学生的评教情绪。”

另一位N大学的副教授J也叹息:

“要是我对学生要求严格一点,学生评教结果肯定会差,2006年上半年就是这样,我才勉强得80分。但我还是坚持原则,考试不及格的我还是不迁就,上课不来的,肯定扣平时分。”

3、学生评教的随意性

大学生上课并不是像公司那样采取上班打卡的制度,学生来不来上课是自己的事,推行学生评教制度后,一些老师干脆不抓学生考勤。所以,有些学生经常不来上课,有些学生时来时不来。有些学生即使来到课室,也未必认真听课。由于评教主要是无记名问卷调查,部分学生认为评教是学校或老师们的事,与自己无关,于是采取应付的方式,不认真、客观地对问卷进行回答,胡乱填写,使评教工作完全变成一种走过场的事情,导致给老师打分出现随意化的倾向。华南师大公共管理学院的一位同学F这样说:

“我给教师打分有时是委托别的同学打的,因为我经常逃课,也不知道老师上课清况,有时是听室友的意见,他们说那位老师上课好,我就根据他们的意见随便打一个差不多的分。反正给老师打分不影响我。”

评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完全交由学生来处理,一些不负责任的学生会滥用这种权利,会严重降低评教的信度,影响评价的公正性。在国外关于学生评教的科学性也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通过对教师讲课模式的调查,发现不同模式的等级级别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从而证明学生有能力对教师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另一种是通过让学生在网上从品质、温和和性感三方面对教授特质进行匿名评价,结果发现温和和性感影响到对教授品质的评价。当把教授分为性感和不性感两组时,对性感组教授的品质和温和打分高。[③]因此,建议应慎重对待学生评教结果,对学生的评价分数不应该是敬畏,而应该存有一些怀疑。因为,有一些学生缺乏严肃性,导致评价分数膨胀。

4、学生评教的差异性

我国的高校的普通班学生绝大多数是通过高考进来的学生,这些学生看似成年人,但实质上他们的心理并不是很成熟,大一的学生还具有高中生的稚嫩味,大多数学生会认真对待评教,但由于刚刚从高中过来,他们会以高中老师的教学方式和风格来评价大学教师。大

二、大三的学生开始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判断能力也没有达到理性的程度。大四的学生忙于毕业找工作、考研,对评教活动已基本上抱着一个兄长或师姐的心态,对教师的评价已不以为然了,不会像前三年那样引起足够的重视了。

N大学的一位大三的学生G说:

“我们在大一时,对教师的评价还是很认真的,但在大

二、大三就开始应付了,尤其是大四就没有那么认真了。其实,每个同学对老师课程教学的要求都不一样,众口难调。”

由此可见,教师要实施自主教学,评价的对象是不成熟的学生,评价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需要教师兼顾各类不同学生的要求,如果处理不好,会降低评教的可信度。

二、评教标准侧重于“教”

众所周知,大学是肩负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机构,大学教师执行教学任务不同于中小学老师,大学生也不同于中小学生。大学教师有较强的专业自主性,其教学任务、教学对象以及教学要求不同于中小学,决定了评教标准与教师的专业自主性是一对矛盾。

教师的专业自主表现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渗透在高等学校课堂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高校教师的教学内容上既要传授专业知识,也要传授该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中小学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及所选教科书,在教学方法上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方法。高等学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最大的不同是其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不是由国家教育部规定,也没有国家提供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均是由任课教师根据专业计划和本领域研究发展的最新状况,由教师本人进行挑选的,这些内容可能是根据某种教材加工、增删而成的知识体系,也可能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成果,向学生传授本领域最新的的热点问题和研究进展,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发展动态,激发他们解决学术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兴趣;教师还要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引导高年学生参与部分研究工作,要用自己的研究经历教育学生具备严谨的科学态度,指导他们收集资料,查阅文献、设计与进行试验的方法与思路。这些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工作具有相当独立自主性,可能学生对这些内容丝毫不感兴趣,但作为一个高校教师,不得不按照专业领域的知识逻辑进行讲解,授课内容因教师的知识水平、研究水平以及教学风格的不同而极具个性化色彩。因而,其教学内容的性质与中小学有着质的差异。在传授专业知识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利用已知的知识去探求问题,鼓励他们用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去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

但高校评教标准主设计往往侧重于教师的“讲授”,以N大学的评教标准为例,第1项涉及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第2-7项涉及的是教师的讲授。第8-10项涉及的学生的学习,包括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教标准明显地侧重于教师的“教”。

大学教师的专业自主性与教务管理部门推行的学生评教永远是一对矛盾。高等学校课程的实施方式会与学校教务处制定的评教标准产生不协调,因为高等学校普遍把评教标准制定权交给教务管理部门,然后由学生来评教,而且学生评教的结果影响教师的晋升、奖励和评优等,这样的标准制定后,教师必须按这些要求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满足学生要求,让学生在评教中给“好”的分数。但这些标准不管什么学科、什么专业,采取一刀切的办法,显然是不合理的。这些标准是由教务管理人员制定的,并非是经过广大教师和有关专家共同研讨制定出来的,而且这些标准侧重于教师的讲授,并非有效地兼顾“教”与“学”。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是一项双边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缺一不可,如果这些标准侧重于教的话,无疑是片面的。受制于这些标准,教师们想尽方法让课堂满足学生“听”的需要。相应地,课程实施方面不得不向“评价标准”看齐,阻碍教师灵活、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三、学生评教完善对策

学生评教作为学生的学习权利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高等学生作为消费者有充分的理由参与评教,从法律上讲,学生有受教育权的自由权和社会权的双重属性,这也为学生评教提供了依据。但学生评教一定要加以规范,评价标准要根据不同学校的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区别对待,且评教结果只有参考性,不能作为奖惩的依据。

1、学生评教不能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奖惩和评优的重要依据,只能作为改建和完善该门课程教学的参考。学校将学生评教结果与教师的晋职直接挂钩,学生评教排名靠后的教师在申请晋职时将受到影响,同时,评教结果影响学校对院系的拨款。学生评价的重点是教学评价,这种评价方法在美国、加拿大很普遍,已上升为一种制度。学生评价数据应包括对教学评价的总结。教学效果排名包括所有助理教授或副教授级别的课程。[④]在美国的高校,学生作出的教学评价只是参考,不具有权威性,只是作为老师改进教学、促进课程发展的一种手段,并不能作为教师奖惩的依据。鉴于学生评教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导致教师不敢管、不愿管学生,甚至向学生邀宠,以求相安无事的弊端。参考美国大学的经验,我们可以继续完善学生评教,将学生评教的结果作为教师发展性评价的依据,以此来不断改进该门课程的教学,但不能作为教师奖惩、评优以及继承晋升的依据或畔脚石。借鉴美国哈佛大学学生的评价的经验。[⑤]学生的评价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① 技能知识的掌握及思维方式的转变。② 授课形式:从老师课堂授课,课堂讨论,实例分析,专业活动,书面作业及教师的评阅情况等等。③ 任课教师的长处和弱项。④ 整体性评价及对以后学生的建议。学生评教的目的在于为每一个学生、院系、其他学术评价以及发展需要服务。

2、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专业乃至课程体系之间宜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高等学校是学者们进行教学科研的场所,不同的学科之间存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例,人文学科的知识作为一种“反思性的知识”或“反思性的理论”,旨在通过认识者个体对于历史上所亲历的价值实践的总体反思呈现出认识者个体对于人生意义的体验。人文知识的内容主要是历史知识、道德知识、艺术知识、文学知识、人类学知识等,表现为故事、“典型”的问题、文学和艺术形象、生活经验、历史事实与评价等等,这些内容应反映所选取的人物的独特经历和所处的社会背景,而且这些内容应是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其主要目的不在于形成大规模的社会行动,而在于促使和帮助个体反思自已的历史生活,反思自己在历史生活中所信奉和实践的价值观念的合理性,并由此形成新的生活态度,确定新的生活方向。因此,对于某一人文知识,既不能进行“逻辑的”证明,也不可进行经验的证实或证伪,还不可能通过促使社会集体行动的方式来获得认可,而只能通过不同的个体的内心世界来加以欣赏、鉴别和认同。从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的独特性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仍是教师讲授有关知识为主,学生在理智上处于一种被动地位,有关社会知识的教学宜于超越课堂,采用“社会实践”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再将实践看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延伸和补充,而是将其作为社会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人文课程宜于“交往——对话”、“自主——钻研”、“讨论课” 等形式,利于个体经验的参与、反思与表达。活动尽可能发生于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情境中。

理工科的课程体系主要表现为自然知识,它们是一种“描述性的知识”,旨在通过一定的概念符号和数量关系反映不同层次自然界所存在的一些“事实”和“事件”。理工科的教学早期采用的是科学知识“教授”加“演示”或“证明”的模式,以后倾向于采用20世纪60年代所提出来的的“发现模式”与“合作学习模式”。

由此可知,人文类、社会科学类以及理工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不同,如果统一采用评教标准,则不利于照顾学科之间的差异,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况。

3、课堂教学评价以学生评教、同行评价和教育督导评价三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美国教师晋升正教授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的是同行评价,即本系相关专业的正高职称的教师集体对被考核人听课,然后匿名打分,作出评价。结果作为晋升高一级职称的条件之一。这种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学生评教的不足对教师晋升产生的影响。以亚拉巴马南部大学为例,它下属的的一个学生评教委员会,在2003年的报告中指出,即使是运行得最好的教学评价,也应该有其它评价手段补充。[⑥]借鉴美国的经验,高等教师的教学评价采用学生评教、同行评价和教育督导评价三者相结合的形式,学生评教可以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同行评教和教育督导评教的结果作为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的依据和参考。这样可以有效地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改进教学。

参考文献:

篇6:学生评教

1.个别教师不能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2.个别教师提问的次数太少,且举例题有点少。3.个别教师课堂有些呆板,并且表情有点严肃。4.个别教师存在语速太快或者声音太小的问题。5.个别教师使用方言授课。

学生评教问题落实措施

(一)个别教师不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等问题落实措施

①提问时不应只注意举手的同学,可以把简单的问题留给程度较差、积极性不高的学生,让他从回答对问题中找到自信,有利于后半节课的听讲。

②多表扬积极性不高的学生,不要一味批评,要试着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只要有就放大了去说,让他感觉到老师关注他、同学欣赏他。③上课时多提醒学生看老师、看黑板„„学生对老师的提醒一定会麻痹,多变换形式,幽默一点来缓解一下枯燥的课堂,吸引不注意听讲的学生。

④批改作业时,不要吝啬自己的笔墨,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多写一些对症下药的评语,要他感觉到老师在关注他,上课时他就很容易和你沟通、交流。

(二)个别教师提问次数不多、举例不多等问题落实措施

①课堂中应穿插提问,既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可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利用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体验,启迪学生,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获取或形成新知识。同时提问还可以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然后根据获得的信息,对教学做调整和弥补。

② 提问要有技巧。首先优化提问的形式:“趣问”。设计提问时要充分顾及学生好奇、好玩、自尊心强等特点,从教材中选择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热点构成提问序列,力求提问过程新颖别致,使学生喜闻乐答,让学生有如坐春风如沐春雨的感受,形成学习的内驱力,促进课堂的“互动生成”。其次优化提问的切入点:“巧问”。只有找到适当的切入点,只有巧的问题才能真正拓宽学生的思路,引起丰富联想,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课堂教学中。再次,优化提问的发式:“曲问”。““曲”是指问题答案不能浅显直露,而应该让学生通过仔细思考才能发现。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所谓“曲问”,是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的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曲问多见巧思,易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最后,优化提问的内容:“精问”。“精”是指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精要恰当,避免繁杂琐碎,做到精益求精,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仅本身要经得起推敲,同时还得强调组合的最优化,就是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有层次,力争使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③在新课程背景下的“举一反三”,我认为更应该强调学生的“举”和“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目标最终要落实到学生能“举一反三”上。“举一”是策略,“反三”是目的,这里的“举一”是指要掌握分析与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理清分析相近问题的一般思路,形成一种追根求源的探究意识,养成一种合成学习的团队精神。在新课标下,教师要创设更多机会让学生参与和融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

(三)个别教师上课传统、死板,课堂气氛不活跃等问题落实措施 ①教师要督促自己深入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素养,激情参与,在备好课的情况下自由发挥,避免知识掌握不全面备课不充分带来的不由自主的古板。

②教师可以多向那些上课自如,能积极调动学生和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师学习,多去听课,多自我总结自我提升,让自己尽快转变课堂的氛围。

③学校领导和备课组给予帮助和建议,让上课稍显古板的教师组成团队,团队合作探究争取克服这个问题,尽快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④多听取学生的建议,虚心接受来自学生和其他教师的问题和建议,通过不断的听取意见,不断的从学生口中获得真实的评价,来不断的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四)个别教师上课声音小、语速快等问题落实措施

①如果教师上课声音小是因为教师自信度不高,还没有完全适应教师的节奏,在公众面前讲话不适应,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再有其他有经验教师的帮助,很快就会好起来。

②如果教师上课声音小是生理性的,那么教师可以选择上课时带着小型扩音器,通过机器的声音来提高教师声音。

③教师讲课语速快,通过学生提的建议,教师在上课过程当中不断提醒自己,如果不行,可以安排某一个学生作为提醒,当学生感到不适应时随时提醒老师,通过不断的训练,语速问题可以得到解决。④上课语速较快的教师,可以多去听语速适中教师的课,参考语速适中教师的课上课语速,多听取学生建议,可以通过一些训练语速的方法来不断训练自己,改善自己尽快适应学生对上课语速的要求。(五)个别教师使用方言授课等问题落实措施

① 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加快推普步伐。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习有关推广普通话活动的文件,领会精神,提高师生推广普通话和使用普通话的能力。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功,掌握和使用普通话是每位教师必备的素质条件。教师的推普工作如何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发展,我校将进一步规范推广普通话工作,要求教职员工校内各项活动坚持使用规范的普通话。

②明确普及要求,严格遵守规章制度。领导要带头讲普通话,要求广大教职员工、学生都要说普通话,做到校内一切场合坚持用普通话,养成使用普通话的良好习惯。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会议、宣传和其他集体活动中都要使用普通话,让普通话成为师生的交流语言。严格执行教师持普通话上岗制度。

③开展普通话教学,参与普通话培训。为了不断提高普通话教学质量,做到讲、练结合,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师不仅要掌握普通话理论知识,还要注意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我校将把用普通话教学列入对中、青年教师的业务考查内容,作为评优的条件之一。认真抓好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

上一篇:八个字成语下一篇:圣诞派对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