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于城市文化

2024-07-16

城市雕塑于城市文化(精选6篇)

篇1:城市雕塑于城市文化

于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思考

许克振

2012年第3期 ——支点建设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是指以位于长江中游的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核心,外加湘鄂赣三省沿长江、环洞庭湖、鄱阳湖的若干城市(宜昌、荆州、岳阳、益阳、常德等),通过整体规划和集成发展形成跨省域的区域经济高度一体化的城市集群。规划建设中的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涵盖整个长江中游,跨越三省,穿越两湖(洞庭湖、鄱阳湖),总面积20多万平方公里,包括武汉、长沙、南昌三个省会城市在内的2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口近9000万,2011年经济总量超过3万亿元。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区位优势明显,人口众多,资源富集,经济基础良好,是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地区。随着三峡工程建成和后续工作规划启动、长江“黄金水道”加速开发建设、沿江立体交通网络的逐步形成以及沿江城镇和产业布局的展开,特别是随着国家“十二五”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纵深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从战略层面统筹谋划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发展,对于加速中部崛起进程,进而促进国家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一、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目的

(一)共同探索一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两型”社会建设为主攻方向的工业化新路径

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共同发展目标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三大城市群跨越三省,穿越两湖,具有人口密集、需求旺盛、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的明显特征,集合集成、整体规划、合作共建、优势互补将为三省产业结构调整和重大生产力布局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发掘更加强大的内需动力。

(二)共同寻求一种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城乡公共服务逐步均等、二元结构深刻改变的新型城镇化实现形式

湘鄂赣三省都是中部地区传统的农业大省和国家粮食主产区,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三省同时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保障区和全国淡水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是三省转型发展及城镇化中共同肩负的重大责任。基于共同的使命和共同责任,三省有必要携手共进,齐心协力,分工协作,在推进城镇化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巩固提高农业的基础地位,共同推动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共同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三)凝聚和激发促进中部崛起的强大合力,加快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适应区域竞争“城市群化”的客观趋势,近一阶段国家级跨区域规划密集出台,东部有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有成渝经济区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南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北有京津冀经济区等。相比之下,中部地区的跨区域规划和共同行动尚处在探索阶段。当前,长江流域的发展战略由东向西已经全面展开,在战略层面上,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具有连南结北、承东启西的天然优势。在全国十多个国家确定的重点开发区域中,长江中游地区是唯一地跨三省的区域,在这一地区加快构建一个大型的城市集群,在城市集群的空间地域形态上,更加扎实推进“三基地一枢纽”建设,更加有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将会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之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

(四)创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型体制机制

共同的利益诉求和加快发展的迫切愿望是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区域经济一体化最为关键的动力源泉,而不同行政区域的利益平衡,将是一体化进程中最为复杂的重大课题。按照打基础、管长远的要求,三省将共同努力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平等协商、放开放活、共谋发展、共同行动、共享成果、共担风险。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可以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机制、重要产业分工协作机制、重点领域改革协同推进机制、市场开放和要素流动机制、重要资源整合配置机制、科教文卫及其它公共服务领域的交流和共建共享机制等方面共同开展创新试验。在重点突破的基础上,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新型区域合作体系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机制。

二、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现实条件

(一)政策机遇

从宏观政策环境看,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面临重大的政策机遇。

1、国家关于促进中部崛起的若干规划和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沿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两横两纵’经济带,积极培育充满活力的城市群”。之后又出台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些政策和意见为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提供了规划和决策依据。

2、国务院颁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 “长江中游地区”列为“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是内陆地区唯一跨三省的重点开发区域和最有希望率先构建一体化的城市集群。

3、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沿长江中游经济带”,鼓励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强联系,建设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

4、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关心和重视。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上半年来湖北视察工作时强调,湖北要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要充分利用湖北“九省通衢”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加强同中西部省份特别是沿江省市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推动对内开放向深度和广度迈进。温家宝总理视察湖北期间,省委、省政府就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问题专题向温家宝总理汇报,温总理指示国家发改委进行研究,国家发改委在向国务院的回复意见中明确表示支持三省打造具有较大影响、充满活力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推动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合作基础

1、湘鄂赣三省地域相连、文化相近、人缘相亲。长江中游地区一水(长江)相连,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大城市群地域相连,三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形成一个天然的“金三角”,核心城市之间交通便利,公路、铁路、水路已连接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网络格局。历史上长江中游地区,是楚文化重要发源地,人文地理交相辉映,文化魂脉广为传承,同宗、同源的文化属性使区域合作交流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此外,长江中游地区人口流动历来比较频繁,奠定了人缘相亲的特定基础。地理毗邻拉近了空间的距离,文化相近减少了交流的障碍,人缘相亲增加了彼此认同,这些都为区域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充分的便利,有利于人员、物资、信息和资金的流动,为构建跨省经济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2、经济联系紧密。一直以来,湘鄂赣三省在经济上存在密切的往来。如近代史上著名的“汉冶萍”(由汉阳铁厂、大冶铁矿和江西萍乡煤矿组成,是中国第一代新式钢铁联合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三省不断加强经济技术合作。1987年5月成立的武汉经济协作区是我国中部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囊括了湘鄂赣三个城市群中的所有城市。从发展现状看,湘鄂赣要素禀赋以及政策机遇较为相似,经济发展阶段相同,水平相近,面临的诸多挑战相同或相似,有着众多的共同利益诉求,如共同推进新型工业化、振兴提升装备制造业和突破性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共同开发打造长江“黄金水道”、联合开展江河湖泊生态保护、联合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3、城市密集区已具雏形。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从地域范围上不仅包括武汉、长沙、南昌等中心城市,还包括宜昌、黄石、岳阳、株洲、九江、景德镇等重点城市,是三省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从武汉出发沿“汉长昌”高速环路,经赤壁进入湖南,经醴陵进入江西,经九江进入湖北,沿线共经过22座县级以上城市,每座城市间距平均不到50公里,城镇连绵带已初步形成。

4、三省达成初步共识。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构建工作,通过互访、交流、考察、研讨等多种方式,达成了广泛共识。2011年4月和7月,李鸿忠同志带领湖北省党政代表团分别赴湖南、江西进行考察、学习和交流,就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与湖南、江西两省主要负责同志作了交流沟通,深入探讨了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面临的战略机遇、重大意义和总体思路,得到了湖南、江西两省的积极回应。周强同志强调要携手推进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建设发展,推动建立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发展协调机制,积极推进武汉、长沙、南昌城市群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建设、文化旅游、生态环保一体化。苏荣同志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双方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共同打造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携手创造中部地区崛起的美好未来。各相关部门和科研机构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交流、研讨、论证和宣传,三省各界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共识。

三、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基本思路

(一)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战略定位:能源原材料基地、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全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示范区;全国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两型”社会建设国家典范区。

发展目标:在5-10年的时间内,逐步实现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基础设施、产业、市场、文化旅游、生态保护等五个一体化建设,把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打造成为中部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力争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之后具有全国性影响、对中西部地区具有强大辐射和带动能力的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二)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路径设想

1、合力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综合交通网络。利用长江航道,合力打造长江中游地区港口群,加快长江中游快速通道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以武广高铁、京九客运专线等为主体,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节点,突破性建设三大城市圈之间的快速交通走廊。

2、加强产业合作,促进产业融合。从区域内各自的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出发,通过市场运作和政府推动,促进企业间跨省域兼并重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此外,在争取国家重大产业项目布局上,三省可在产业合作框架下,联合行动,各展所长,各得其所。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中,可以互通信息,互相借鉴,统筹谋划,协调行动。

3、促进农业资源整合,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围绕打造国家农业强区的目标,集聚整合城市群内农业优势资源,整体规划布局,形成结构更加合理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依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市场前景,跨区域构建一批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生产基地,大范围推广新品种和新技术。依托产业带和基地,推动共生关系密切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强强联合,共同构建新型农业加工园区。按照城市集群区域布局规划,跨区域联合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更加可靠的农业支撑保障体系。

4、共同加强河流湖泊治理。三省河湖纵横密布,水资源丰富,水利水患并存。从长江中游治水的历史来看,统一调度、联合行动是制胜的重要法宝。三省以长江、洞庭湖、鄱阳湖为重点,共同加强河流湖泊的治理。重点是加强大江大河防洪保安、水资源综合利用、水污染综合治理和湿地保护。三省对跨区域的重大水利项目和水环境治理及水生态建设项目统筹规划布局,共同申报立项,共同组织实施,将大大提高水利项目布局的科学性和调节淡水资源配置效率。

5、深化环保、商务、旅游和文化、教育、科学等领域的合作。以水环境保护合作为重点,提高流域生态安全水平;按照旅游一体化发展思路,加强三省旅游资源整合;发挥长江中游城市集群市场独特的区位优势,相互开放内贸市场,联手开拓国际市场;合作培育文化支柱产业;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协作。■

(作者系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篇2:城市雕塑于城市文化

北京2004年到2008年接待的国际会议数量不断攀升,只有08年略微下降。

大型国际会议的数量除08年外也在不断攀升。

2008年的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量级会议:

1、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2、第十九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

3、世界智力运动会

近年来北京举办国际会议递增速度为15%

根据ICCA发布的举办国际会议城市排名:

总体来说,北京的排名状况呈上升趋势,03年受“非典”影响,名次有所下降,但速回到前十。

08年奥运会的影响,排名略有下降,但影响不大。

从图表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国际会议数量,还是从国际会议收入,北京会展业都表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

读ppt

.2008年全市大型会议中心接待会议仅1271个,比2007年下降了28.8%(北京统计局发布)

但从长远来看,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将极大地促进北京会议产业的发展:

例如:

提高北京在国际上的声望;

奥运遗产(如场馆)吸引境外代表

硬件设施水平提升

最典型的国家会议中心

服务水平提高

从业人员的眼光,素质,外语水平等提高

篇3:城市雕塑于城市文化

关键词:文化触媒,城市复兴,市民生活

引言

全球经济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最终导致了城市工业基础的衰败。与此同时,文化作为一种资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进而促生出以文化作为资本投入的城市复兴模式,即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

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起源于英国,主要是通过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活动的举办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来实现城市实体环境复兴、经济复苏以及社会凝聚力再造。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已经成为欧洲城市复兴的重要策略方式,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复兴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讨论。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迅速转型,以文化资本为动力复兴城市的观点已被大多数人所认同。

此时,总结欧洲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的经验和教训,冷静思考和研究适于我国城市复兴与文化相结合的实践途径,是非常必要的。

1. 欧洲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思考

1.1文化主体

英国格拉斯哥通过举办1990年“欧洲文化之都”1活动,从工业时代的产业之都成功转型为文化基地,在产业大萧条中重获新生。 但是Mooney[1]却提出“谁的格拉斯哥?”“谁的文化?”的批评。

这主要是因为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往往倾向于把文化投资塑造成一个全球市场的商业标牌,文化设施的兴建面向的是更大范围的对象群体,以吸引旅游者和高消费者为目标。因此,产生的结果是文化设施求大、新、 奇,文化创意产业类型集中、单一,与地方市民缺乏应有的交流、互动,最终导致发展的文化不是市民所需,标榜的文化不是市民所有。

1.2服务对象

导向文化的设定直接决定了复兴后城市的服务对象。强调大规模、高消费的文化设施往往集中布置,导致文化设施分布不均。 同时,前期大量资金投入和后期高额维护和运转费用,造成城市文化建设费用的不均分布。这就意味着市民在减少自我文化设施需求,拿钱娱乐别人的情况下,却无法享受这些地方税收建设的文化设施所带来利益。

而倾向于个体创造力以及科技先锋阶层的文化创意产业也并不能为地方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Matarrasso宣称伯明翰创意产业导向的城市复兴仅只创造了200-300个工作岗位[5],这对于弥补衰败制造业和工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1.3持续性

城市的持续发展是以城市实体环境、社会文化、地方经济的全面复兴为基础的,三者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以文化为手段,而以经济利益为终极目标,往往导致:文化缺乏与市民共鸣,无法引发地方自豪感;文化投资求大、趋同,影响地方文化的延续和多样性;大型高端文化设施的建设、维护和运转的高额费用,使城市整体物质环境改善受到抑制。而对于文化导向城市复兴的经济促进作用,也仍存在诸多争议。Mooney[1]认为格拉斯哥的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加剧了贫富差距。英国十大贫困区中有三个位于格拉斯哥[2],围绕在日渐 “繁荣”的中心城区周边。同时,格拉斯哥在旅游者增加的同时当地居民却在持续的减少[3],服务业人数在英国整体增长的情况下却持续下降[4]。

总结:通过三点分析不难看出,文化导向型复兴过程中对市民生活的关注缺位是问题的根源,根据不同发展条件,寻找文化与市民生活的恰当结合点,这是实现城市文化、 经济、社会、物质环境等全面复兴、可持续生长的基础,是“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的需求。

2. 我国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之路

我国文化多样,各个地区、部门发展水平不同,从承载五千年历史的市民生活出发, 从中汲取营养,发掘各地特色,是已有经验的外在指向,是“文化”特质的内在要求, 是适合我国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道路的基本出发点。

以下将从软体文化触媒的选择、硬体文化载体的建设,以及贯穿两者的复兴过程管理上说明市民生活与文化在城市复兴中的结合途径。

2.1重拾市民文化——文化触媒的恰当策划

Luke[5]认为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模式根据投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生产型和消费型。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和才华是生产型模式的原材料,通过投资将个人技能转化成文化产品,形成文化或者创意产业触媒,促进城市复兴;消费型模式的主要原材料是城市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利用投资塑造具有良好物质环境、文化氛围的城市生活环境,以其作为触媒,吸引相关媒体、高科技或者脑力工作者、游客以及投资,达到复兴城市的目的。在实际建设中,这两种模式往往是互相联系的,互相促进的。

1.文化导向型城市复兴的目标(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1.1关怀市民受众的消费型文化触媒

增加城市空间的可消费性,增加城市空间的卖点,这是消费型文化触媒的作用。城市地产开发中提出的威尼斯风情、地中海格调就是利用文化来引导和刺激空间消费的一个典型体现。

当前国内外常采用的消费型文化触媒主要表现为一些国际化、符号化、地标式的文化设施建筑,如古根海姆博物馆;抑或寄希望于举办国际性的文化盛会,如奥运会来增加城市空间的文化价值。但是,这种大型的设施或者活动盛会,不能普遍适用于各个地方,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与口味才是吸引和促进消费的基础。

具体来说消费型文化触媒的选择应该满足以下两点:一是功能设定复合化,满足具有不同文化喜好、不同文化需求的群体的需求,不仅有吸引青年人的前卫艺术,还应该有老人爱好的传统文化,还要考虑少年儿童的文化趣味,发挥娱乐休闲、 文化教育等多样功能;二是市场定位要多元化,满足具有不同消费能力群体的消费需求,特别是要注意避免城市文化历史区改造中常常出现的绅士化现象。这对于刺激市民文化消费、提高市民文化水平,保护和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空间,树立城市特色形象,增加市民自豪感,吸引旅游和投资都有积极的意义。

2.1.2重视地方资源的生产型文化触媒

依靠个人技能、文化创意的生产型文化触媒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的文化范围,囊括了广告、动漫、音乐、出版业、电视广播、软件和计算机游戏、服装设计、手工艺以及古董市场等多样的产业类型。

国外以及我国刚刚起步的文化产业园区多集中于动漫、软件设计、出版业等高端文化产业,此类触媒产业是与一定的城市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配套的。同时,高端文化产业对特定文化技术的要求,限制了地方市民参与其中的机会,产业利益市民无法享受,这就会带来利益的合理再分配问题。

市民能进入到文化产品的生产中,实现地方工作岗位增加, 经济获益合理分配,促进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判断生产型触媒是否适合地方的关键。因此,挖掘地方特色文化技能, 如北京通州区五接镇发展的特色文化风筝产业、云南文山州民族刺绣工艺等,重视和培养相关人员的技能,实现生产主体的市民化,产品的特色化,这才是适合各地生产型模式城市复兴的合理途径。而实际上,基于地方文化的产品才是特殊的、创意的,才是鲜活和有生命力的,更是对我国地方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2.2复兴市民城市——文化载体的体贴设计

1999年英国城市工作专题组完成的《迈向城市的文艺复兴》 报告中指出合理的城市设计是保证城市复兴成功推进的前提和基础[6]。城市空间作为文化的载体,其规划设计影响着触媒文化表达的完全性、正确性,影响着市民大众的可达、可享受, 决定了市民对文化的真正可及性。

2.2.1共享设施配置

文化载体的规划布局应该有利于市民大众的使用,满足可达性的要求。这对于以文化设施改善为主要触媒的消费型城市复兴模式来说尤其重要,是达成吸引和促进市民文化消费的基础性空间要素。

巴塞罗那在1992年奥运会的基础上经过十五年的时间建立起来,它的成功与对文化服务设施公众可达性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首先,它把重点放在升级交通运输设施、增强周边地区与中心区的联系性上;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已有的更新计划和文化发展计划,从满足城市市民基础需求和城市整体发展出发,在全市范围内确定兴建设施的位置,使奥运会这一文化触媒的催化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促进了城市的长远发展。

对于生产型模式来说,尽管其文化空间载体,如创意产业园区,与其他产业空间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是,文化作为其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空间载体本身的文化内在性,这导致文化或创意产业园区往往也具有消费型文化触媒的功能,例如,北京798艺术区就是两种触媒类型的共同载体, 同样需要满足消费空间可达性的要求。此外, 以市民文化为生产原材料的文化产业,更应避免郊区化、孤立于城市一隅的布局模式, 只有建立在市民生活中,融于城市生活氛围中,才可能更多地挖掘地方文化,激发更多好的创意。

2.2.2特色空间塑造

从视觉效果出发,以大尺度、大规模来吸引大众的眼球,以设计师知名度、标新立异的设计风格和潮流性为开发噱头,正在当前文化空间、设施的建设中蔓延开来。这往往造成对空间表达的文化、所在的场所背景、 城市整体空间形象的忽视,形成无法唤起市民共鸣、无法融入城市机理、不利于城市整体形象塑造的潜在威胁。

城市空间作为文化触媒的载体,应该系统谨慎的研究其对城市不同空间层面的作用影响,使文化空间的塑造有利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完整性,有利于增强市民对城市的可识别性,保证其空间布局和规模尺度与现有城市空间肌理的协调融合。

针对城市文化空间的具体设计,市民大众能从其中读懂文化并享受文化是关键。其中,人性化是首要原则,空间尺度、设施、 植被景观都应该充分考虑市民的使用,营造舒适、安全的空间氛围。而反映出其所承载的文化特色,反映出市民的、地方的文化需求和特色,唤起市民大众的共鸣和认同则是另一个重要方面。这也是城市历史街区、建筑成为创意产业、文化消费场所青睐的空间载体的原因。通过平衡保护和开发,将传统空间元素与现代创新相结合,使市民记忆与新文化相融合,往往能使这些历史空间迸发出更加吸引人的活力,实现保护空间原有文化特色、历史价值的同时,满足新时代大众文化的需求。

2.3培育市民荣耀——复兴过程的策略管理

培育和激发市民内在的文化荣耀,是以文化为触媒的城市复兴实现的内在动力,主要是通过复兴过程所采用的政策经济和评价体系两方面策略来实现的。

2.3.1政策经济支持

恰当的政策经济是促进市民提升文化素质和文化创新能力,为文化消费、文化生产提供原动力的重要手段。

我国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尝试。文化部为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考虑以发放文化消费券等方式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文化消费的支付能力,刺激文化消费,推动产业发展。这种方法的根本目的即从对市民内在文化的提升入手,通过增加其对文化以及文化消费的认知,为延续这种消费行为打下基础,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近年各地开展的免费开放博物馆、体育馆、公园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政策也具有同样的作用。 新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更从经济支持、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强调了市民自身的文化控制权。

台州市于2005年底正式启动了“百分之一文化计划”,这是其城市文化建设中一项重要政策。该政策要求政府性建设工程、城市临街建设项目、占地10公顷以上的工业企业项目、总投资额在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公共建筑以及居住小区等, 提取百分之一的资金用于公共文化艺术设施建设。该政策不但为城市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为城市物质文化环境的改善提供了资金支持,还受到了民营企业的欢迎,建设了一批体现企业精神的文化艺术设施设施,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强化城市特色的同时,加强了市民各界对文化的自知、重视和自豪。

2.3.2评估体系指引

完善的评估体系可以进一步规范和约束相关政策经济的制定和调整,为更有效地实现文化与市民生活结合的城市复兴目标提供保证。

城市复兴成功与否不应仅仅以经济为衡量标准,成功的城市复兴应是全体市民能共享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物质环境的全面复兴(图1)。因此,评估相关政策经济的优劣、可行性时,应综合的考虑其对以上四个方面的影响。

针对学术界、市民团体对“欧洲文化之都”活动带给城市发展作用的各种质疑,利物浦市在2005年获得2008年欧洲文化之都活动举办方的荣誉后,就展开了一项名为《08评估》[7]的研究项目。该项目由高等教育部门与政策制定者、操作者联合研究,共同寻找和分析问题,目的是检验文化之都活动的举办对城市和市民所产生的影响,并希望藉此建立一个用以评估文化导向城市复兴所带来的多样影响的通用模型。

该评估包括经济,文化参与,形象和可识别性,社会文化,物质环境以及过程管理六个主题(表1)。不难看出,这些主题已经突破了以往经济主导的形式,体现了对市民生活各方面的全面关怀,这对我国文化导向的政策策略、城市建设的评估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3. 结语

以市民生活为本提取文化触媒,塑造文化载体、管理复兴过程,这是塑造地方特色文化触媒,成功催化城市复兴的基础。这需要城市规划者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增加美学和历史的鉴赏能力,增加从生活中发现美的能力,以承担起潜在城市文化生产者的使命。

篇4:城市建设之于城市文化

打开网络,“文化”一词的解释成百上千。从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但无论广义狭义,无论中外,文化一词均有共同的含义,即“文”都指一种知识,是与自然相对的人的一种精神或物质创造,而“化”则有“教化、培养”之意。因此,城市既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文明结晶,也是新的文化和文明的孕育所。不同的城市将产生不同的文化,也将孕育不同的人群。

2011年中国跨越了城市化率50%的节点,大量的乡村迅速被城镇覆盖,乡村文化丧失了生存基地,而城市文化却未完整建立。我们处在一个城市物质形态建设领跑精神文明建设的危机关口。站在这个节点,思考一下城市建设对城市文化的影响和责任,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思考城市建设的规划。70年前,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就精辟地指出“城市是文化的容器。这容器所承载的生活比这容器自身更重要”,“最初城市是神灵的家园,最终成为改造人类的场所”。城市的基本功能不但要解决人吃喝拉撒睡的生理需求,还应满足人的交往、安全、实现自我的心理需求,要起到文化积累、文化创新和留传文化、教育人民的作用。因此,在城市建设的规划中,要人性化地解决工作、交通、居住问题,关注所有人的全面发展和舒适生活,摒弃过多的、宏大的、超人性尺度的建筑、场所、道路;要将人类放到更加宏阔的自然世界中,与自然取得有机的统一,与生态环境有更好的平衡;要将城市放在更加完整的发展链条上,关注与古老过去的对话,关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关注对未来正确传达历史和现在的信息。

其次思考城市建设的形象。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中,具有中国传统城市形象的已寥寥可数。借助资讯的发达和全球化效应,每个城市的特色也正在趋同。从道路的分级、居住区的建设、建筑的形象乃至平面布局、建筑色彩,我们都能看到不同城市里同样的形象、同样的建设标准。同质化的设计和建设充斥我们的城市,其产生的文化可想而知。久而久之,我们多元的、丰富的城市文化必将趋同,人们将进入标准化的机器思维,而民族的创新精神怎么发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又怎样传承呢?

篇5:城市雕塑于城市文化

一、行政许可内容

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审批

二、设定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

㈠《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 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二条;

㈢《城市道路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98号)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二十九条; ㈣《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第七条。

三、行政许可数量及方式 无数量限制,符合条件即予许可。

四、行政许可条件

1、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2、有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3、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4、有安全评估报告;

5、有事故预警和应急抢救方案;

6、有管线架设设计图纸;

7、有桥梁专家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意见。

五、申请材料

1、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申请书;

2、因工程建设需要依附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的,需提供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3、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4、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包括施工图纸、安全防护措施等);

5、安全评估报告;

6、施工单位相应的资质等级证明材料;

7、影响交通安全的,需提供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意见;

8、事故预警和应急抢救方案;

9、桥梁专家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意见。

注:上述材料是复印件的加盖单位公章,需提交原件核对。

六、申请表格及申请书 申请人需填写《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审批申请表》,申请表可在新余市行政服务中心市住建委窗口免费领取或在“新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网站”——“网上办事”的相关栏目下载(网址:http:///)。

七、行政许可申请受理机关

新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受理地点:新余市行政服务中心市住建委窗口(地址:北湖西路98号,联系电话:6422730)。

八、行政许可决定机关

新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九、行政许可程序

申请人到市行政服务中心住建委窗口递交申请及相关材料——窗口受理——转办市市政工程管理局现场勘验提出意见——专家论证——行政审批科审核——分管领导审批——窗口发证——网上公告。

不符合许可条件的,作出不予许可的书面决定。

十、行政许可办理时限

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法定20日内)。法律依据:《行政许可法》第42条。

十一、行政许可证件及有效期限

《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审批许可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逾期作废。

十二、行政许可的法律效力

取得《依附于城市道路建设各种管线、杆线等设施审批许可证》后,方可进行施工。

十三、行政许可收费

不收费。

十四、行政许可年审或年检

篇6:城市雕塑于城市文化

摘要:城市房屋拆迁作为一个敏感又复杂的社会问题,由于涉及到公民的私权利而倍受关注,《物权法》及相关条例的出台对于进一步规范城市房屋拆迁、保障被拆迁人的权利以及促进城市建设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主要从城市房屋拆迁中涉及到的权利、相应法律规范对房屋拆迁中涉及的权利产生的影响以及拆迁中仍实际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城市房屋拆迁 权利保护 物权法 新条例

伴随着城市化的潮流,与对“违背科学发展观,地方政府滥用行政权力,持续着不公正拆迁。尤其是滥用“公共利益”这一理念强制拆迁,不仅严重侵害城镇居民的合法权益,恶性事件造成社会的不稳定。间发生一起烧伤事件,拆迁户三人被烧成重伤,午8点30分58岁被拆迁户汪家正站在自家楼顶点燃身体源起株洲“职业教育城”建设项目的一期工程,占地近两万亩。其中横石村涉征地农户194户。而汪家面临拆迁的两栋连体两层楼住房,建筑面积和谐的声音?在物权法与新条例颁布后为何还持续着这一幕幕悲剧的重演。这一系列事件的深层原因实际上已经涉及到公共利益,政府职能,司法救济,公众权利的层面,本文就

一、我国城市房屋拆迁的概念及性质

(一)概念

城市房屋拆迁是伴随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的房屋予以征用或拆除,屋所有人及利益相关人予以经济补偿的活动。规划区内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屋。

(二)性质分析

城市房屋拆迁的性质决定了适用何种性质的法律调整拆迁过程中的法律关系,纠纷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我国城市房屋拆迁性质,公益拆迁来说,其性质具有混合性,弱势群体的行政相对人,达成情况下的行政决定都应适用行政法律规范进行调整。安置问题达成协议时,政府和房屋所有人处于平等协商的地位,公益拆迁主要指商业拆迁,迁补偿、安置相关协议由双方进行协商,完全适用民事法律规范,政府不应干涉。

二、城市房屋拆迁相关权利及保护此部分从两个方面展开,关私权主体。

(一)被拆迁人

笔者认为,城市房屋拆迁中涉及到的被拆迁人的权利主要包括三种:1.房屋所有权。

房屋所有权是民法完全意义上的物权,GDP”的盲目崇拜和经营城市理念误导,许多地区的城市建设2010年9,从法理与实践两个成面上,对法律冲突进行了探析

笔者认为应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类型的不同分别定性。一方面公益拆迁中的拆迁人为政府而被拆迁人则是作为具有单一的民事法律性质。即拆迁的权利保护群体分为两个部分,引发群众大量上访,10日上午,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凤冈镇在拆迁期疑为自焚。同样的悲剧发生在600多平方米。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城市化的进程依旧充斥着不

城市房屋拆迁指拆迁人依法对城市对房屋所有人及使用人予以迁移安置,特别指出的是城市房屋拆迁原则上不包括城市包括行政征收决定的作出、另一方面,拆迁双方就拆迁补偿和属于民事法律行为。作为拆迁双方是否签订拆迁协议及拆

包括被拆迁人及其他相 但实际上由于我国公民只享有土地使用权,2011年22日上

并对房对于拆迁对于对于非

相应

甚至依旧延续着月二者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补偿协议无法

行政法规对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了最高使用年限的规定。而《物权法》解决了这一问题①,使得房屋所有权成为真正的完整物权。

我国目前的《宪法》、《民法通则》及《物权法》②等对房屋所有权的保护进行了规定。另外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的规定,城市房屋拆迁的不同阶段房屋所有权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乃至消灭,如《新条例》规定的“房屋征收范围确定后,不得在房屋征收范围内实施新建、扩建、改建房屋和改变房屋用途等不当增加补偿费用的行为”。国家以征收主体身份取得公民的房屋所有权,虽然公民权利应符合公共利益,但民法私权的神圣和公平公正原则决定了政府必须对被征收人予以合理、公平的补偿。

2.土地使用权。

土地使用权作为一种用益物权,具有综合性、概括性之特点。

拥有城市土地所有权,根据此制度及地随房走原则可以看出,业拆迁及以城市规划为目的的房屋征收明显是剥夺土地的使用权而非土地或房屋所有权,房屋征收作为一种不公平的财产流转行为,必须通过法律强制性规定事先补偿

虽然《新条例》遗憾地忽略土地使用权补偿问题,但根据《宪法》关于公民私有财产的规定、《土地管理法》及《物权法》中关于基于公共利益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规定,在公益拆迁中对土地使用权的补偿主体应该是政府部门。当然在商业拆迁中,补偿及补偿方式、数额等由双方通过补偿协议平等协商决定。

3.地役权。

地役权是为提高自己不动产的效益而利用他人不动产的一种权利,地的特点,根据《物权法》规定,地役权不得单独转让,如果被拆迁人在拆迁前对自己的房屋上土地设定了地役权,则房屋拆迁必然导致其已支付的代价失去意义,则,拆迁人应当合理补偿被拆迁人的相应损失。

(二)其他私权主体

对于其他私权主体,笔者仅就承租人和抵押权人展开论述:

1.承租人

被拆迁人与承租人的租赁关系属于债权债务关系,不破租赁”原则不适用于房屋拆迁,因拆迁导致承租人的利益损失应由拆迁人以违约形式承担。而拆迁人应在补偿协议中明确约定补偿拆迁人因此支付的代价。

2.抵押权人

由于抵押权具有物上代位性的特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保法解释》)的规定,抵押权人对拆迁人就房屋拆迁所获得的补偿金享有优先受偿权。因此房屋被拆除后,可以通过抵押权的物上代位性实现对抵押权人的保护,偿和产权调换而言,对抵押权人的保护会有不同的形式。

求而非拆迁人直接向抵押权人发放补偿金,否则将违反

而产权调换时需要对新的房屋进行抵押权的重新设置而不能将抵押权直接及于新的房屋。体上而言,房屋拆迁情况下抵押权人的权利实现需要抵押权人的积极行使权利及抵押合同双方的相互配合。

三、《物权法》及《新条例》的颁布对拆迁相关权利保护的影响① 《物权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②参见《宪法》第十三条规定、《民法通则》第七十五条规定及《物权法》第六十六条规定③韩光明:《城市房屋拆迁与〈物权法〉规范》,载《羊城晚报》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即国家且③。是否对土地使用权进行因其具有从属于需役根据民法公平的原 “买卖(以下简称《担保(以下简称《担只是分别针对货币补及《担保法解释》的规定。总。2007年9月 我国的房屋拆迁行为尤其是商 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及考虑到若干问题的解释》如货币补偿须有抵押权人的诉讼请《担保法》,(一)《物权法》

《物权法》作为一部确认和保障公民财产权的法律,不仅弥补了房屋拆迁法律层面的缺失,更对房屋拆迁的关键问题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对被拆迁人的权利保护具有深远意义。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明确了城市房屋拆迁的前提

《物权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在《新条例》出台之前,此规定使得《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旧条例)的部分条文失去效力,即由原来的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三方主体变为征收人与被征收人两方主体,取消了含义不明的拆迁人的使用,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不再是房屋拆迁的前提,而是以符合公共利益作为征收的前提条件,许多打着公共利益名义进行房屋拆迁而获得政府部门庇护的开发商从此望而却步。这种做法,从立法来看,一方面奠定了拆迁行为的合宪性基础;另一方面,也为拆迁条例的完善提供了法律层面的指导。

第二、扩大了房屋拆迁的补偿范围

《物权法》规定:“因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收、征用致使用益物权消灭或者影响用益物权行使的,用益物权人有权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四条规定获得相应补偿。”另外,物权法还规定:“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这些体现了房屋拆迁不仅应补偿被拆迁人的房屋所有权,还应弥补由于拆迁而导致的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及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共有部分的权利人的损失,扩大了房屋拆迁的补偿范围。

第三、确定了拆迁过程中的遵循程序原则

《物权法》关于房屋拆迁中程序性的原则性规定,将会对日后房屋拆迁的相关条例的完善从而维护拆迁人的财产权利产生重要的意义,《新条例》中的一系列程序性规定就是很好的例证

(二)《新条例》

《新条例》的出台使得饱含诟病的《旧条例》终于退出房屋拆迁的历史舞台,《新条例》是在《物权法》精神指导下的行政法规,其利于规范公益拆迁中的政府行为并由此加强对拆迁人的权利保障。其积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明确了公益拆迁中的征收主体是政府并保障征收的公益性。第四条规定:“有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第五条规定:“房屋征收实施单位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第二十七条规定:“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等都体现了着政府是唯一的征收、补偿主体,其他建设单位不能参与其中,摒除了由政府部门庇护开发商损害拆迁人利益的行为。

第二,对公共利益进行了较细致的规定。《新条例》第八条以列举的方式明确了公共利益的范围,提高了公益房屋拆迁实行的可操作性。

第三,在征收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细化了程序性规定。《新条例》第十条及第十一条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征收公众意见、听证程序及相应的公告程序的适用情形。通过此正当法律程序的细化利于遏制房屋公益拆迁中行政权力的滥用导致的拆迁人的权利损害。

第四,进一步明确了补偿标准、补偿范围及房价评估机构的选定方式。首先,将补偿标准确定为不低于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具有较强的公平性。其次,较细致的规定了补偿范围,极大便利了房屋征收补偿。最后,规定了由被征收人选定房价评估机构而非政府自己内定,极大保证了房价评估的客观、公正性。

第五,对暴力拆迁行为规定了不同程度的法律责任。对暴力拆迁的行政及刑事责任的规定,利于被拆迁人的人身权利及财产权利的充分保护和征收的顺利进行。

第六,规定了房屋强制拆迁转向司法化。《新条例》首次将强制拆迁的权力赋予了法

院,实现了房屋强制拆迁的司法化,鉴于我国司法体制的弊端及法治环境的整体局面此举措仍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无疑充分体现了权利本位思想及法治精神。

四、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存在问题及建议

尽管《物权法》及《新条例》进一步深化了对拆迁人的权利保障及拆迁的程序性规定,逐步促进了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但相关法律规定在实际应用中仍然暴露了较多问题。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性措施。

(一)关于拆迁法律规定方面的问题

1.非公益拆迁法律规定缺失。我国《物权法》、《新条例》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基本都是针对公益拆迁,尤其是《新条例》更是对公益拆迁的专门规定。但不可忽略的是只有承认非公共利益拆迁的存在并合理的进行规范才能有效配合房屋征收的依法进行,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进一步规范非公益拆迁,预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公民创造财富的积极性。

因此,应该在遵循《宪法》及《物权法》关于维护公民权利的精神下,尽快制定非公益拆迁方面的行政法规乃至法律。

2.规范拆迁的法律规定效力较低。专门规定城市房屋拆迁的仅限于《新条例》等行政法规,而《物权法》着重调整平等主体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对公益拆迁而言不具有专门性。应加快城市房屋拆迁的立法进程。

3.关于公共利益的界定仍过于宽泛。虽然《新条例》进一步细化了《物权法》中公共利益的界定,但其许多具体规定仍待商榷。

水利、环境和资源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

题,因上述目的而进行的拆迁和重建的基础设施能否真的满足公众需求缺乏衡量标准。外,如法国制定有专门的行政征用目的的调查及审批程序的做法值得借鉴

笔者认为,公共利益的界定的关键是保障利益相关人的参与权利,的讨论会、听证会等形式使其参与到公益拆迁的决策中来,公正性。

(二)关于拆迁主体观念意识的问题

鉴于我国长期的专制历史及计划体制,体现在城市房屋拆迁尤其是公益拆迁中即拆迁人程序观念淡薄,由此易导致《新条例》

同时被拆迁人的权利及程序意识也相当匮乏,以及不主动寻求法定救济等。

由此,相应部门亟待加强拆迁相关法律程序的宣传及权利程序观念的普及,套的奖惩机制也利于双方意识方面的提高。

(三)关于拆迁中补偿制度的问题

1.土地使用权长期遭到忽略。《新条例》依旧没有对征收房屋所依附的土地使用权的补偿问题作出规定,而政府征收房屋的目的主要是取得房屋之下的土地使用权,此权利补偿的刻意回避②,不仅违背了民法公平的原则,也是背离了《物权法》物尽其用的立法本意。

因此,应将土地使用权纳入补偿范围并注意区分房屋地基部分及地基之外共有部分,别估价而进行补偿。①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②叶汉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23期,通过市场自身的运转并通过政府的适当干 公告等程序流于形式而不具有实际意义。表现在实际的拆迁程序中即参与的积极性较低 1998(征求意见稿况且在中国急需涉及到如何具体适用的问①。通过举行利益相关人如此才能保证公权力干涉私权的365-410页。)的不足及其完善》,《在国分,2010,为此,如在旧城区改造是否符合公共利益;“能源、交通、中的听证、同时制定配《新条例》对年版,第 法学理论》

2.被拆迁人之外的利益相关人的补偿亟待完善。《新条例》忽略了《物权法》中的用益物权及担保物权的相应规定,对于如对出租的房屋或设定了抵押权的房屋被征收时的补偿方式、范围等均没有规定。关于此方面的建议在第二部分其他私权主体中已有具体论述,此处不再赘述。

(四)关于拆迁中权利救济的问题

司法制度作为保障公民权利的最后防线,但由于拆迁问题的复杂性、司法机关的非专业性、我国司法体制的固有弊端及法治环境的尴尬局面等原因导致其始终不能真正保障被拆迁人等弱势群体的权利,如对行政裁决不服而提起的行政诉讼,法院只能依法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加上我国法官不能造法,在缺乏法律依据条件下此种司法救济因不能解决任何实质问题而根本无法满足被拆迁人的权利诉求。

要真正实现《新条例》中拆迁规定的司法化,提下,尽快制定对《新条例》的科学完善的实施细则,提供司法化的法定依据,才能真正发挥保障被拆迁人权利等的救济功能。

主要参考文献:

王世伟,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与《物权法》的冲突及解决机制

崔建远,《物权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9

江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精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廖加龙,《关于“公共利益”的范围》,载《人大研究》

上一篇:春天的作文600字:春天的小雨点下一篇:《别董大》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