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着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2024-06-27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着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精选9篇)

篇1: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着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着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内容摘要:新课标特别强调对学生进行内在修养、思维品质、心理需求等方面的导引,鼓励学生大胆地创新。如今,教师也开始走出了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注重通过知识的传授转化,对学生进行思维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维习惯培养

现在的初中生,由于学习压力加大,学习内容加大,再加上老师为了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更多的传授知识,从而减少学生思考的时间,忽略了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我在从事语文教学的同时也担任着所教班级的班主任工作,于是我将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相结合,从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着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一.在听说训练中结合思维训练,培养良好思维习惯。听说训练作为信息输入并经过大脑思维内在转化输出信息,在语言交际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传统的听说训练中,我们往往侧重于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等心理品质,常常忽略了思维方式的训练。如:听一般材料,有的教师在朗读时故意读错,让学生在读完后指出错误的地方。这种思维已趋于保守和僵化,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不利于活跃思维。我在听说训练中做到如下几点:

1、通过情境描述法训练学生想象思维

在听之前,要注意启发学生想象其中的场景,人物的神态,动作等。例如,可以将图像关掉,只让学生说出一段描述剧情的文字。也

可以看图像后进行创造性猜说画片上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描述头脑中形成的情节,意境或影响。我在教学《三峡》时,在学生打开课本之前,先给学生展示几幅三峡景色的图片,其中有特写山高、峻的图片;有特写飞泉瀑布的图片;有远眺山水一色的图片等;然后放录音。第一遍要求学生了解大意,第二遍要求学生边听边展开联想与想象,然后描述一下情景。以上训练,能将学生思维向深层次发展,培养想象思维。

2、通过续情节法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

可以给学生读小说片段,让学生猜读小说的开头或结局会如何,会有几种开头或结局,然后再把原作读出来。如读孙犁的小说《芦花荡》,先让学生深入了解时代背景,然后阅读小说的前半部分,并注意小说中对“老头子”这个人物的描写,最后让学生猜结局,理解作者巧妙的构思。也可以在全班进行故事连载接力赛,达到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目的。

3、通过实际练习法训练学生求同思维

每节语文课,我设计课前5分钟说话训练,同学们可以选择寓言、童话、幽默故事、讽喻小说等。我启发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找出与之相类似的课文或故事,并指出其中蕴涵的道理。这样,不但学生锻炼了说话能力,而且,学会了归纳总结、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求同思维习惯。

4、通过对语意、语境的理解,培养求异思维

在讲授《愚公移山》时,我调动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思考:

以现代的眼光看,愚公到底愚不愚,为什么?在学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时,让学生思考课后习题:文中的骗子是否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这两道思考题,都要求学生从不同于常规的认知角度来思考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目的。

5、通过争辩法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逆向思维

对一个问题的争辩有助于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调动思维和知识储备,并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创造性思维。例如,我利用语文课和课堂教学开展辩论赛和辩论活动。在教授《伤仲永》一文时,我设计这样一道题,“天资聪慧的人是否一定会成才?谈谈你的看法。”学生结合课文和联系实际展开讨论,很有新意,学生很欢迎这样的课堂。在教授《羚羊木雕》一文时,我利用语文课让学生分角色,就这一场家庭矛盾冲突的是非展开辩论,同样受到良好的效果,许多同学逆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得到充分显露。

二.在写作训练中结合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培养想象力是语文作文教学和思维训练的最佳结合点。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的潜力,注重培养和优化学生的思维,可以通过写作训练来进行。因为写作需要想象。如果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则文思如泉涌,下笔有神,也就能写出个性鲜明的人物,描绘出多姿多彩的景色,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观察法训练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形象思维

观察生活能丰富感性认识。生活是想象的源泉,培养想象力形成形象思维,务必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起步。离开了对生活的观察,想象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想象的丰富与否,决定于是否对生活的深入和对宇宙万物的观察与思考,是否了解食物的本质属性及其互相的联系。”臧克家的话揭示了观察与想象之间的辨证联系,他以诗人特有的经历证实了观察体验生活对想象力形成的重要性。天地变化无穷,世人思想感情各异,社会急剧变革,因此,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不可能一成不变,而是永远无休止的丰富的课外活动,如春天带学生爬山,挖荠菜,春游,夏天领学生去赏绿,游故宫,秋天去让他们品味丰收的果实,冬天去让学生读白雪,感悟寒风。在此过程中,发动学生将五官一齐放开,让大脑同时通过五条渠道去认识生活,经过加工和改造,想象出一幅美妙的立体画。鼓励学生在课前5分钟讲一事的始末,举行假日趣闻,课堂剧的编写,为想象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2、通过想象作文,训练想象力

要使学生将观察所得的感性认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为我所用,还需要通过写作实践。教师要善于设计想象的作文,因为这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在作文中通过加工,改造旧有表象,从而达到再现客观事物,生活画面的目的。这种加工和改造,总是与思维同步,与想象密不可分。想象作文的设计方法如下:

(1)结合课文作片段想象练习。如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后,引导学生想象“于勒发财后„„”的情景。学习《蜡烛》后,引导学生想象一下“老妇人”丰富的内心活动。学习《孔乙己》之后,引导学生想象 “孔乙己离开咸亨酒店之后„„”。

(2)给予部分条件,提出想象要求。如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想象一下结果。也可以给出结果,想象可能的原因,或设在一定时间,地点,环境下,会发生什么事,如《世界无水之日 》。处于一定的身份会怎样做,如《二十年后的我》。

(3)结合课外阅读材料,视听内容,设计想象文。如看《我们的长征》电影的观后感,古今中外名著的读后感等。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从善于想象变为乐于想象,这就需要开展创造性活动,设置氛围优化学生想象。因为只有在创造性活动中,才能不断地挖掘想象的潜力。如:开展影评,书法,演讲,辩论,绘画,表演课本剧等语文竞赛活动,以开发学生想象力和思维习惯;也可以开展灯谜晚会,诗歌朗诵会等文艺性活动,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假日,就近拜访老农民,老工人,民间艺人等,请他们讲自己的经历,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回校整理成文。这些创造性活动,实践性强,学生乐于参与,并能发挥创造性思维的潜力,推动学生想象力迈上新台阶。

篇2: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着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一、由教师向学生质疑, 再引导学生通过思维解疑

学与疑从来就有须臾不可分离的关系。一个语文教师,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到好处地设问质疑, 那么就会激起学生求索的兴奋,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促使学生在思索中茅塞顿开。当学生懒于思索、不善思索、发现不了疑点时, 教师若不向学生提出疑难的问题, 引起学生的怀疑和探索的兴趣, 而要求学生去思考, 那是徒劳无益的。因此, 一个语文教师,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能恰到好处地设问质疑, 那么就会激起学生求索的兴奋,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促使学生在思索中茅塞顿开。

1.设置引读性的疑问, 促使学生产生阅读动机

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 传统篇目多, 富有时代气息的篇目少, 再加上文体的串插, 议论文、说明文两种文体合起来将近占据一半分量。而这些缺少情感因素的文体, 学生往往不感兴趣, 特别是在阅读的起始阶段, 教材本身缺少吸引力, 学生读文章或是漫不经心, 或是走马观花, 甚至无动于衷, 这种状态极不利于阅读教学的展开。因此, 借助设问质疑的外在诱发, 点燃思维火花, 促使他们进行“理性”思考, 让学生为求索而产生阅读动机以至进入阅读状态是非常重要的。而且, 这种由学生的智力活动本身所激发的学习兴趣比起以有趣的内容所激起的兴趣更持久、更浓厚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的显而易见的刺激, 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 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你应当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 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自己的劳动和成就, 这件事本身就是兴趣的最重要源泉。”所以在阅读的起始阶段、设计引读性的疑难, 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并以本身的智力活动引起的兴奋来促使学生主动进入阅读状态。

2.设置探索性的疑难, 促使学生思维深化

有些课文, 文从字顺, 平白如话, 没有文字障碍, 读这类文章学生往往满足于读懂了而不愿作深入探索。也有些课文, 虽情节生动, 学生也喜欢, 但读这类文章也往往满足于只了解故事情节而浅尝辄止。鉴于此, 当学生进入阅读状态, 需要进一步诱发他们深入分析钻研课文时, 可借助探索性的设问, 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这个阶段的质疑问难, 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来设计。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设疑, 要把握好问题的尺度, 讲究分寸, 讲究适度, “过”与“不及”均不好, 其原则为“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这类探索性的设问切口要小, 挖掘要深。或引导学生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 进而揭示作品的深层含义;或从某个结构安排, 领会作者的巧妙构思;或从某个细节描写入手, 体会作者的独具匠心。学生在释疑探索过程中进行分析、联想、比较、综合等思维训练, 并在反复的训练中促使思维深化, 提高思维能力。

3.设置有分歧点的疑难, 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学生对同一问题理解不尽一致, 由理解不同而引起争论, 这种争论实际上反映了各自在感知矛盾过程中, 知识和思维的差异。通过争论, 辨清是非, 学生会对问题发生兴趣。因此, 教师抓住容易引起学生意见分歧的地方质疑, 定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如有的教师在教《愚公移山》时, 提出了“愚公笨不笨”的问题。学生明显地分为“笨派”与“不笨派”, 大家各执一端, 热烈争论。这位老师要求争论双方从文章里找根据, 以理服人。结果, 学生通过愚公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深明不移之弊”三方面论证了愚公不愚。可见, 抓住学生不同理解的争论, 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4.设置发散性思维的问题, 开辟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不少课文, 尤其是文学作品, 常常是文已尽而意未尽, 或故造悬念而留下空白。也有的科学说明文, 作者对某些现象提出了预见。根据课文的这些特点, 可以设计一些发散性、开放性思维的问题,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生发开去。这种推想或想象要以课文作依据, 与课文内容有关, 而不能是虚无缥缈的或天马行空式的空想。发散性思维训练, 很有吸引力, 它为学生开辟了思维的新天地, 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提高了逻辑推理的能力。

二、由学生向教师质疑, 再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解疑

首先, 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 使他们明白,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 创造能力也是从起疑开始。疑点是深入学习的起点, 有疑才有问, 有问才有究, 有究才能打破思维平静, 从而使学习深入, 使智力得到开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大凡善于发现问题, 对书本提出的问题越多, 解决得越彻底, 学习也就越深入。当然, 学生一开始提的问题质量可能不高, 但此时一定要鼓励, 不可因为问题简单、缺少价值甚至荒谬而一笑了之, 或加以嘲笑。因为“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其次, 要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条件。在教学中, 一定要给学生有质疑的机会。比如利用早自习教师在教室巡回, 让学生向教师质疑。也可要求学生将疑点写到纸条上交给教师, 教师就如何解疑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并作答题示范, 其余问题暂不作答, 留给学生思考。对于质疑有质量的学生, 教师应予以表扬, 以提高质疑的积极性。有些学生也许只能提出一些不懂的词语或句子, 甚至是书上现成的思考题, 教师不要流露瞧不起的神色, 应通过启发, 让他们逐步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对于学生中提出的怪问、傻问, 教师应正面引导, 以理服人, 切忌挖苦讽刺。总之, 只要我们能注意调动和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即便是后进生, 也能在不断提出“为什么”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好学生提出的问题, 教师不应急于过早地下结论, 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自己思索的基础上, 通过讨论找答案, 然后再由教师作结论。

三、结语

篇3: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着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一、调动学生的内驱力

自信心、意志、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习中,兴趣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机,唯有热爱历史,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

首先,我认为应以历史教育的实用性和社会性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历史是前人生活的再现,包含了前人一切成功和失败的经历,是人类经验和教训的总汇。以史为鉴,古为今用,正是历史学社会功能的突出表现。因此整个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力求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尽量选择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具有代表性、又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教育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分析,科学地使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这样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就会觉得历史并非过眼云烟,而是完全可以和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接轨。

其次,丰富多样的教法也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如增加一些趣味性较强的历史故事、古诗,如给同学朗读苏联大清洗运动中的布哈林遗书,就使同学很受感动。又如,发挥直观教具的功能,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手段效果更佳。还可以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横向迁移,如讲一战二战影响时,讲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平民主思想深入人心,联系语文课中《蒲公英》一课,讲辛亥革命失败时联系鲁迅的文章《药》,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启发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第一,要让学生学会阅读课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具体方法是出示阅读提纲、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句、词,设计一些提高能力的问题。如出示阅读提纲应是本节或本段的重点内容。找阅读内容的重点可告诉学生规律,如一段话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的概括,例如二战影响,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点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内容,另外阅读时要理解重点词的含义,如苏联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高度集中”是重点词,应理解,否则无法理解苏联解体的原因。除了这些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说,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文中的内容讲的是什么,然后自己组织语言表达,当然,老师要多给学生说话的机会,如提问、讨论、演讲、编演历史小品等。

第二,要学会独立思考。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要能想、会想、多想、善想。要调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动脑子,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隐藏在事物后边的问题,当得不到结果时,老师及时诱导。如在讲“匈牙利共和国成立”这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看书,找出问题来,当时有学生提出:“社会民主党与共产党合并,为什么最终建立的是无产阶级性质的匈牙利共和国?”我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征求其他同学的看法,立刻有学生告诉他,因为社会民主党主动提出来与共产党合并,共产党提出的条件之一就是要建匈牙利共和国。我对他的回答予以肯定。那么为什么社会民主党同意了共产党的条件?社会民主党把政权拱手交给共产党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于是学生答:社会民主党无力一党支撑局面,更为重要的是共产党掌握着武装力量。从而使学生理解,匈牙利社会主义革命特点是在暴力基础上和平过渡。因此通过学生自己找问题,学生回答既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形成竞争机制,给学生以表现自己的机会,又可避免老师的一言堂。同时又可把学生思维带到老师设计好的思维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主要途径

第一,课堂讨论。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创设讨论的情景,开辟群众讨论,鼓励学生争论,教师及时点拨,可以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知识在讨论中丰富增长,又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

第二,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教材,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方法。第一步,要先读懂材料,通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材料选自××文章或哪一年的谁的讲话,通过材料里边提供的时间、人物、事件来判断是课本中的哪一部分内容。第二步,联想课本中内容来解题。第三步,有的问题要弄清问什么,通过看材料,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经常找一些材料题,并逐渐地由易而难布置一些解析题,让学生练习。另在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材料的基础上,上课尽可能增加课堂中材料容量,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如投影、电视等,使学生见多识广,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三,通过练习提高能力。历史教学中练习,不仅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能培养运用技能技巧解题能力,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练习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如一题多练,一个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可当成4道题来做,又如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能使他们某一种思维得到训练的题型,如像选择题可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对比、理解是否准确等,材料题可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问答题可训练学生的归纳、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据重点难点来讲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另外,总结归纳教材内容、知识结构,对旧知识加工梳理,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找出规律,清理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通过小结学习心得的方式进行这方面思维训练。

篇4: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着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要鼓励学生多从不同的角度与视野来理解与看待问题, 这往往会带给学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思维能力的缺乏很多时候是因为大家缺乏思维上的创新, 当思维过程出现障碍后不懂得如何有效突破。这种思维上的禁锢会让学生陷入很多困境, 并且会极大的阻碍问题的解决过程。因此, 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形成这种意识, 要透过创新思维的激发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并且让学生找到一些好的数学思维习惯。这不仅能够引导学生从多角度与多层面来理解与看待问题, 这也会极大的提升问题的解决效率。

例如, 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教学时, 教师可以首先出示问题:一块四周有宽度相等草坪的花坛, 它的长18m, 宽15m, 如果花坛中央长方形的面积为154平方米, 那么草坪的宽度是多少?可以让学生首先尝试 (独立完成或分组讨论) 列出方程;随后, 可以引导大家通过观察实际问题列出的方程, 对照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从而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命名;最后, 引导学生讨论:二次项系数为什么不等于零?一次项系数、常数项是否也有限制?再请学生自编几个一元二次方程,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很好的得到了凸显, 大家也在问题的探究中实现了知识的获取。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很好的得到了激发, 这才是课堂教学应当有的收获。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是一个应当实现的教学目标, 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教师首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可以从一些学生们熟悉且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来进行知识讲授。同时, 教师也可以创设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考察学生的思维, 这也是对于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锻炼。只有多进行各种积极的教学训练, 并且透过各种多样性的问题的解决, 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才能够很好的得到锻炼。这也会让学生慢慢意识到, 一种解决方法走不通时要及时变通自己的思维模式, 要从其他方面切入, 这样才能够更迅速的解决问题。

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上可以多创设一些灵活的问题情境, 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会很有帮助。例如, 在概率教学中, 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要在一只袋中装入若干个形状与大小完全相同而颜色不同的球, 使得从袋中拿到一只红球的概率可以怎样放球?这样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如, 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时, 布置这样一道题:在某年全国足球甲级A组的前九轮比赛中, 大连万达队保持不败, 共积分25分, 按比赛规则:胜一场得3分, 平一场得一分, 问该队共胜了几场球?这个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的问题会极大的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过程也会更加积极投入, 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才会更好的得到体现。

三、鼓励学生求异思维的产生

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也是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的一点, 这同样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数学思维习惯。对于一些有一定思维量的问题, 常规思维模式往往很难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这时, 便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考察。学生要具备很好的问题理解与分析能力, 要善于利用求异思维来敏锐的观察到问题可以有的解决方案。学生只有灵活的应用学过的知识对于问题展开深入分析, 这样才能够真正看到问题的实质, 并且借助有效的思维过程将问题得以解答。求异思维是数学课程的教学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具备的一种能力, 这往往能够帮助学生们突破很多教学难点, 并且能够在实际问题的解答中发挥非常积极的功效。

如在解决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墓碑上记载的问题时, 可以首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列方程, 当学生列出方程后, 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给出答案!有一个同学给出了正确答案:84。他说:我认为, 人的年龄应该是正整数, 而且这个正整数肯定能被方程中每个分母整除, 而方程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84。所以我认为是84。这样的练习能够很好的刺激学生的思维, 尤其是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学生如果不具备敏锐的观察与问题分析能力, 并且缺乏夯实的理论知识基础, 这类问题解答起来会障碍重重。学生一旦思维灵活而敏锐, 并且懂得如何有效的利用求异思维, 问题往往能够轻松得到化解, 这也是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体现。

总之,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这是初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目标。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并且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这些都会帮助学生更好的应对各类复杂问题。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也是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关注的一点, 这种思维习惯的具备往往能够帮助学生们突破很多教学难点, 并且能够在实际问题的解答中发挥非常积极的功效。

参考文献

[1]刘小歆.计算机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问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黄益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3]杜智瑞.初中数学教学联系生活的意义与实践及其反思[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4]高悠.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08

篇5: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着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0B-0016-02

人的思维有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两种形式。这两种思维都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逻辑思维通常发生在显意识之下,主要是借助概念来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推理过程一般表现出一维性(线性)的特点。非逻辑思维一般隐藏于潜意识的活动中,被显意识主宰,呈现为立体交叉式思维,没有固定的逻辑顺序,是一种多层次、多功能的意识活动。人们对于逻辑思维的研究已较多较深,本文主要谈谈非逻辑思维及其培养。

逻辑是一种以语义和语法学作基础,以概念作出发点,经过严格的推理和判断得出结果的理论,也称为形式逻辑。非逻辑主要是针对形式逻辑而言,是指人们在思维过程中,抛开形式逻辑的思维模式,即不用概念作为其出发点,也没有经过严格的推理和判断,更没有借助语义和语法学,却能得出形式逻辑所不能得到的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所谓“非逻辑”并非是指其具有“非理性”“非规律”的特点。人的认识活动是由非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共同参与的认识活动。

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有灵感、直觉、想象等。各种形式的非逻辑思维,是任何一种逻辑思维都无法取代的,但同时这些非逻辑思维又寓于各种逻辑通道中,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非逻辑的变换,逻辑的中止”。科学实践证明,在人的认识从量的积累过渡到质的飞跃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形式的非逻辑思维对实现这些飞跃是至关重要的。解决问题时,有时逻辑思维遇到障碍,而非逻辑思维往往能取得“突破”。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时候,要注重对其非逻辑思维的培养。那么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提高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呢?方法有很多,这里只谈其中的三种。

一、意识记忆法

“意识记忆法”是一种在意识的支配下增强记忆的同时,又有意识地启动记忆,从而实现思维创新的一种方法。按脑神经化学一种比较成熟的观点,当客观信息呈现于大脑时,能使大脑神经元的电位发生剧烈变化,神经元可以利用这种电位的变化将客观信息编译成密码后再进行处理、加工、储存。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时,会出现多种化学反应,最后产生出一些新分子,相应地形成我们所说的非逻辑思维。由此看来,强化记忆法能调动潜在的意识,开发潜在的大脑功能,从而能提高非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但要让学生知道博闻强记的重要,更要让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如讲授取代反应时,引导学生想象是几个原子团在互相取代;看到凯库勒苯环的结构式时,引导学生设想蜜蜂采蜜时是怎样飞的;记忆原子的结构时,引导学生想象6对漂亮的姑娘围成一圈跳舞的情形。通过诸如此类的记忆训练,会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他们的旧知识会得到一个全新的整合,非逻辑思维能力由此得到发展。

二、相似诱导法

“相似诱导法”就是选择一种与所追求的目标相类似的因子来反复刺激大脑,使大脑快速做出相似信息的整合,并由此受到启发,从而实现目标的一种方法。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在思索某一问题的时候,会把已储存的信息和新输入的信息进行整合。而如何整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与诱导因素有关,尤其与“相似诱导”因素的关系最为重要。通过“相似诱导”因素的激发,人会出现情感、情绪及注意力等方面的变化,进而有机地将原有信息与新输入的信息结合起来,通过它们的相互交叉、相互兼容、相互作用,大脑的潜能得到开发。根据“相似诱导法”的原理,教学中应多进行类比和归纳,并且要鼓励学生学会运用类比、归纳。比如在化学学科中,要学会多方位地对比各种电解质的异同,笫一主族的元素性质的异同,电解池、原电池、电镀池的异同,酯和羧酸、酮和醛、酚和醇的异同等;要学会归纳气体发生装置、有机物分类、无机物分类、有水参与的化学反应、无机反应类型、常用化学巧解等知识要点。学生在多次的类比、归纳中会比较容易激发潜意识,从而对旧知识进行重新梳理整合,其非逻辑思维能力因此能得到提高。

三、激活潜意识法

“激活潜意识法”主要用于诱发灵感,是通过有目的、有意识地运用显意识来激发潜意识活动,进而达到发明创造目的的一种方法。真正意义上的调动潜意识的过程也是一种提高非逻辑思维能力的过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来激活学生的潜意识。

1.进行科学联想。联想是最能激发潜意识的一种方法,运用联想的方法能举一反三、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选择和分析。比如化学学科中“氯水”的教学,氯气和水发生反应: H2O+Cl2=HCl+HClO,所以氯水中有4种离子(Cl-、H+、OH-、ClO-)、3种分子(H2O、Cl2、HClO)。运用化学平衡原理,可以联想到要增大氯水中次氯酸的浓度可以把碳酸钙粉末加入氯水中。还可以联想,要除去氯气中所夹带的微量HCl气体,最有效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而并非蒸馏水。碱与氯气的反应生成物是次氯酸盐和氯化物,所以可以联想到要除去溴苯中的褐色,可使用NaOH溶液。同时还可以联想到制取氯气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外,还可以用漂白粉与硫酸或盐酸反应。氯气能够与有机物产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进而生成卤代烃等化合物,而卤代烃是一种致癌物,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所以要停止使用氯气消毒自来水。经常这样有意识地进行联想,潜意识很容易被激发和诱导,非逻辑思维能力将能得到提高。

2.利用偶然因素。偶然因素往往能有效地激活潜意识,调动潜意识。因此,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要及时捕捉脑中闪现的灵感,并将其记录下来进行研究。经常如此,自然能提高激发潜意识的能力。

此外,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或创造条件来激励学生动手实践、开展讨论,也是培养学生非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方法。学生动手实践和开展讨论的过程是一个动脑、动手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但能吸收知识,而且能从中发掘很多自然奥秘,提高研究科学、探索自然的热情,从而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包括非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篇6: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着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培养研究生跨学科或者跨平台学习的能力:对于研究生来说, 突破学科间的界限, 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研究生应当学会跨学科去学习对自己将要进行研究的领域知识体系有帮助的内容, 要学会到别的领域去摄取概念;这样才能对本身关心的问题产生另一种不同的启发。因此跨领域学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研究生的知识体系应当是一种树形发展, 研究生研究的主体领域是他的知识树的主干, 而同时他的知识体系又应当向相关领域和交叉领域有所涉及, 就像是在树的主干上加上枝丫和树叶。一门研究生课程, 不可能包含所有的东西, 所以要有取舍, 有自己的主线, 同时又要有和相关领域的交叉内容。在研究生课程《射频信号的光纤传输技术》中, 修这门课的研究生具有不同的背景, 即将进行研究的领域也不尽相同:雷达射频前端、光信号处理、天线研究、光子链路研究等等。但是这些不同的研究背景在《射频信号的光纤传输》这门课中又有所交汇, 因此这门研究生课程是一个非常好的进行跨学科学习的平台。射频信号的光纤传输是新兴的研究领域, 它结合光子技术和无线通信两大技术, 利用光纤链路传输射频信号, 在未来的高速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宽带相控阵雷达等领域中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应用, 是国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因此, 这门课分别结合光子技术、无线通信网络以及相控阵雷达进行讲授, 以讲授光器件的机理为基础, 在此基础上讲授射频信号光纤传输的基本理论;结合无线通信网络讲授无线光纤网络的基本结构与原理;结合相控阵雷达讲授光控无线波束形成的基本原理与光控相控阵的结构。这样融合雷达射频前端、光信号处理以及天线研究背景, 这门课对他们的知识体系构成是相关的, 同时又是向相关交叉领域的一个拓展, 对于他们研究思维的发散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某些技术或者想法有时在这个平台这一部分没有大关系, 在另一个学科平台这一部分也没有大关系, 但在学科与学科、平台跟平台的交界处容易有所突破, 更能产生创新的火花。

培养研究生提取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对于研究生而言, 需要准备开始制造新的知识, 从接受各种知识的阶段, 进入到制造知识的阶段。针对这种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转变, 研究生一年级学生的研究课程也需要有相应的改变;在研究生课程上, 不能够把研究生看成个容器, 把知识倒在这个容器里即可, 而是要着重培养研究生逐步发展和开发自己的能力。研究生阶段的学习, 学习是一种“自我帮助”型的学习, 并且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如何进行“自我帮助”型的学习, 而不能再像本科生阶段一样, 都是纯粹用听的, 这个阶段的学习要基于对研究问题的好奇和兴趣, 要具有提取问题的能力, 从广泛的资料中提取出所要研究的问题。在这门研究生课程上, 笔者试图达到一个促使研究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大量阅读和老师提点, 培养研究生提取问题的能力, 以进入研究领域:在课程开始的时候, 要求每位学生根据他的研究方向, 结合《射频信号的光纤传输技术》这门课的主题内容, 进行大量文献的阅读, 最后要求每位学生做一次报告 (presentation) 。在大量检索文献和阅读文献的时候, 研究生可能会由于研究经验尚浅, 或者沉溺在细节里, 因而看不到全景。通过做报告对他们自主决定的感兴趣的方向进行调研和总结, 老师可以讲述或是理清其中的精华内容, 会逐渐发展研究生的提取问题的能力。同时, 到了研究生阶段, 表述能力的增强是必须的。科研需要和同行之间的交流、共同探讨来促进创新, 而在这种过程中如何将某个问题表述清楚, 如何将一个主题表述得有条不紊, 并把整体架构组织得通畅可读, 对于将要进入科研领域的研究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需要培养的能力。

培养研究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主动探索精神:要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 需要培养研究生如何利用已有的信息从一个新角度对事物获得新的认识, 也就是发散性思维。对于研究生而言, 刚刚开始研究生涯, 是否选对一个领域和选对一个问题是硕士或者博士论文成败的非常关键的一点。在问题的选择上, 也是需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来培养研究生主动探索的能力。研究生课程也必须培养研究生自身带着问题来探究无限的学问世界, 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一个主动的探索者, 从而进一步学会悠游在学术领域。因此在这门研究生课程上, 注重培养研究生选定一个有兴趣与关注的主题为出发点, 来探究这些知识, 产生有机的循环。需要结合课程, 研究生自发性地对某个问题产生好奇和兴趣。《射频信号的光纤传输技术》这门研究生课程本身的主要关注点是无线信号光纤传输技术及其网络的基本原理、主要性能、特点及适用范围等。而在研究生选取做presentation的题目上, 鼓励他们自己选取题目,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关注点, 根据《射频信号的光纤传输技术》课程的主题方向来确定题目, 从而有逻辑地去自主探究知识。研究生分别根据自己课题组的大的研究方向, 以及《射频信号的光纤传输技术》课程的主题方向, 选取了《基于SIW结构的波导缝隙天线阵的仿真分析》《Ro F关键技术》《射频信号干涉相消的光学方法》《鉴相器的鉴相方法》《超宽带信号的光子学产生方法》《矩量法及其快速算法的一些应用》等一些主题报告。结合该研究生课程的关于光子技术和电子技术在无线信号的光纤传输上的应用的主题, 以此为出发点, 对无线信号的光纤传输技术在超宽带信号的产生、射频信号干涉相消、光控相控阵雷达上的具体应用技术进行了广泛调研、主动探索, 产生了一个自成体系的知识的循环。

笔者在《射频信号的光纤传输技术》这门研究生课程上, 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 针对研究生的特点, 在注重引导研究生进行跨领域学习、大量阅读文献和做出总结报告等研究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尝试, 注重培养研究生提取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或者跨平台学习的能力, 培养研究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尝试运用课程presentation, 发起广泛讨论等手段在研究生课程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

摘要:通过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培养研究生提取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或者跨平台学习的能力, 培养研究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促进培养研究生学习方法中个人和老师、个人和同学间密切的互动和学习, 突破学科间的界限, 进行跨学科的创新性学习, 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

关键词:创新思维,研究生课程教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新云, 南国君.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2) :221-222.

[2]吕红香, 徐锦中.批判性思维:科学研究的助推器[J].重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5) .

篇7: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着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一、“启发教学,激励评价”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习惯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向学生提问题,很少见到学生向老师提问题。学生只是依老师的问而答。这样,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也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而今,“问题自主解决”法要求把教材中的每个新课题都以“问题解决”的形式教学,不断创设既接近教材内容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来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当然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一是在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提出问题;二是要在旧知到新知迁移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三要在旧知与新知的内在联系上提问题。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会提出很多问题。教圆锥这节课,当教师用幻灯片出示圆锥形麦堆时,问学生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经过片刻的思考,争着提出下列问题:麦堆的形状叫什么?麦堆的占地面积有多大?麦堆的体积怎样?这些小麦有多重?等等,这些问题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后自己提出来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要解决这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到特别亲切与自然,顺理成章地把学生引入从旧知到新知迁移学习情境中。当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提问时,一节课中会提出许多问题,有的学生提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或提不到要害处时,我们一方面鼓励学生敢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应围绕教学目的结合本节课内容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途径,使学生感到确实有疑难可想,有问题可问,有问题可解决的数学价值,长此以久,学生提问的习惯自然就形成了。

二、从问题着手,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习惯

实践是学习与创新活动的中心,是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教学“圆面积”时,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纸片和剪刀,要求学生去实践。启发学生“圆能不能转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把圆剪拼成一个近似于长方形、平形四边形、梯形、三角形等几个图形。通过实践,学生自己得出了圆面积计算公式。这一实践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的结果,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还经历了知识形成过程,使学生看到了圆面积计算公式怎样由已有的知识探究出来的思维程序和方法,同时也受到了教师的“怎样正确思维”的熏陶,使学生逐渐由形象的单向思维向抽象的多向思维的学习习惯发展。

三、打破定势思维,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这种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体现出高度的创造思维的特点。思维的发散性,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利用变式训练,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来开阔学生思路,引起思维迁移,延伸思维的广阔性,这类题具有很强的严密性和发散性,通过训练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一个广阔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例如我在三步计算应用题复习课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四年级的125名同学去工厂参观,经过讨论决定租车去。信息如下:

小轿车限坐6人,每辆100元。中巴限坐24人,每辆300元。请你设计租车方案。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后让学生说说喜欢哪种方案及原因,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体现,个性得到张扬,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再如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复习课上,出示下题:“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围成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现在要改围成长8分米的长方形,宽是几分米?”学生得出了下列两种解答:(5×4-8×2)÷2=2(分米)。5×4÷2-8=2(分米)。通过提示激励,一学生想出了5×2-8=2(分米)的解法,这名学生的语声未落,又有另一名学生得出了更新的一种解法:5-(8-5)=2(分米),并说明长方形的一条长,与一条宽是原正方形变化而来的,正方形一条边比长方形的长短8-5=3(分米),就从另一边里拉来3(分米),另一边剩下的长度5-3=2(分米)就是长方形的宽。这样的教学不仅实现了发散思维与综合思维的有机结合,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四、勤于归纳整理,培养学生整理和构建知识的习惯

篇8: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着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劳动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 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 ”可见, 劳动在人的一生中具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学校是育人场所,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实施教育的基本单位, 班级管理工作事无巨细, 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劳动的意识, 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劳动习惯。 细化到具体的日常班级事务中来说, 一个班级的劳动值日安排以及教室、宿舍和包干区卫生状况最能反映一个班级的团队精神、班级工作执行力和学生素质修养。 作为高职校班主任, 应该有意识地渗透学生劳动意识和习惯的培养, 将学生劳动意识和习惯培养贯穿到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

二、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习惯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 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开展公民道德建设。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 是培养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劳动者的本质要求。 为此,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要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从学校抓起, 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精神追求。 ”为此, 我要求学生自觉维护校内外环境, 参与劳动, 体会劳动的艰辛, 感恩父母的付出, 倍加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 从中感悟到“ 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这句话的真谛。 要让学生意识到, 校园整洁美丽, 是物业公司的员工们每天辛勤劳动, 为全校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而每一间教室、实验实训场所的窗明几净, 地面清洁, 则离不开学生的维护付出。 联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细化到学生实际, “ 集体、责任、互助、奉献”正是最好的体现。

2.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 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高职校以“ 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 通俗地讲, 高职学生是未来高素质的劳动者, 这就要求他们除了必须具备厚实的文化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 良好的职业素养更是必不可少。 责任是一种态度, 也是一种品质。 在劳动的过程中, 学生为了达到要求必须全力以赴, 很多时候会以小组为单位布置任务, 这就培养了他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养成了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加强了责任心, 而这些也正是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

三、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习惯的方法和途径

1.在班级中营造“ 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 树立“ 劳动创造世界”的主人翁意识。 通过主题班会、黑板报、晨会、讲座等德育主阵地, 大力宣传、弘扬邓建军、李素丽、徐虎等先进人物的事迹;通过小品表演、案例展示、辩论竞赛、图片或视频曝光、网络热点问题讨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对发生在身边的、周围的先进事例大力表扬, 对偷懒、不负责任行为则批评教育;在班级常规管理中, 倡导学生自我管理和总结, 入学伊始, 让班干部组织全班学生每周召开劳动卫生总结会, 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劳动, 人人为创建和谐班集体作贡献, 树立“ 我劳动, 我光荣”的意识。

2.做好教室环境、实验实训场所、室外绿化包干区的清理保洁和日常维护以及住校生宿舍内务的整理整顿。 班主任指导劳动委员、舍长合理设计值日分工表, 明确要求, 责任到人, 将这些工作日常化, 渐渐地学生会养成习惯, 每天自觉完成各自的劳动任务。学校提出的“ 让优秀成为习惯——五个一工程”, 已经成为我校德育品牌活动和学生名片, 对应其中“ 克服一种陋习”和“ 做一项公益活动”的相关要求, 要求学生不要乱抛乱扔, 并能自觉捡起身边垃圾, 这也是尊重别人劳动的体现。 我校的一大特色教育——为期一周的值周劳动则是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和意识的集中强化训练。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劳动。一个班级的学生, 来自不同的家庭, 毕业于不同的学校, 成长环境和经历也千差万别, 因此造成了他们在劳动意识和习惯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 例如, 有的学生连扫地拖地这种小事都做不到符合要求, 有的学生看着其他同学忙得热火朝天, 却不知道主动帮忙, 这些并不是他们有意偷懒, 故意旁观, 而是确实没有养成这方面的意识和习惯。为此, 在班级中, 应大力倡导学生利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等课余时间打工兼职, 打工行业可以包括超市、餐饮、培训机构、房地产广告、家电卖场等;或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公益劳动, 例如走进社区慰问孤寡老人、去儿童福利院探望孤残儿童、当好交通志愿者, 参加校团委、学生会等组织的义工联活动等。 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不仅能够接触社会, 锻炼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而且能受到规范的劳动培训, 付出劳动收获助人之乐, 从而养成主动劳动的意识和习惯, 为将来的就业创业先“ 热身”, 这一点对高职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四、结语

良好的劳动意识和习惯, 是每一位高职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班级管理事无巨细, 高职班主任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这一工作贯穿其中, 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镇西.我这样做班主任[M].漓江出版社, 2012-05.

篇9: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着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多年从事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中,发现很多学生常在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上出现分析错误,究其原因,有的是不愿意思考,更多的是因无良好的思维习惯而导致不知如何思考。故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就显的尤为重要,结合工作实践就学生思维习惯培养谈以下几点浅见。

一、良好思维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本条件

数学是一门充满逻辑思维和推理判断的学科。数学是由数学术语、逻辑术语以及许多数学符号所组成的语句,这些语句不同于语文、自然等其他学科中的描述性语句,而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语言体系。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借助熟悉的判断推理出新判断的过程。

小学生正处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我班有位学生,学习努力,可成绩一般。其认识图形,如旋转、平移、计算体积、表面积等,都能达90%的正确率,但只要让其完成稍微复杂一点的应用题,就错误百出,深入研究其解决问的过程,发现其在解决数学知识应用上,对知识的逻辑分析混肴不清。现行教材,强调学生动手能力,配备有很多适用学具,学生可运用这些学具进行“搭一搭”“拼一拼”,看似一种轻松的动手训练,其完成搭拼目标的过程更多是为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做准备,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孩子先思考再动手的习惯引导,万不可让孩子养成盲目操作,只顾热闹的习惯,偶然达到的目标或获得的结果,只能给孩子带来一时快乐,对其思维习惯的培养十分不利。学习生活中许多问题也不是形象思维能够解决的,因此我们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孩子五年级以前数学知识掌握得很好,但因无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在五年级分数百分数应用等问题上出现学习受挫,开始害怕学习数学,久而久之形成了恶性循环。

二、良好思维习惯培养应贯穿于课堂每一环节

一般数学课是层次分明,环环相扣的。复习、导入、新授、练习、评价等各个环节都有发展学生思维的契机,教师要注意结合具体内容有意识的进行培养。在导入新课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些情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解决“学校买来1500千克煤,烧掉 ,还剩多少千克?”时,启发思考:已知条件是什么?要求什么(剩下的怎么求,启发说出数量关系式)?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这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剩下的=总量-用去的,用去的没有直接给出,所以先找用去的具体数量。在交流时,我们不能只限于学生说出了正确的列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说出怎么想的(即思考过程)。特别是当学生计算错误时,说一说他的思考过程,再将他的思考过程和正确的解题思路进行比较,能从根上有效的消除错误。只要不是智力有障碍的学生,经过思考,就不至于出现把行驶路程和行驶时间相加错误。学生之所以出现一些不应该出的错误,是因为他们计算题目用的是“数字堆砌法”,既不经过任何分析和思考,拿到题目找数字,找到以后随心所欲的进行计算;或只是浅层次的思考,并未理清思路,他们的大脑只会走“直路”,不会“转弯”,思考具有盲目性。所以我们必须教会学生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消灭解题的盲目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三、在各种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教学内容丰富多彩,有数学概念、公式推导、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和操作题等,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的。教学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他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如,教学倒数认识时,不是直接写出来告诉学生什么叫倒数,而是先给出由互为倒数的几组数组成的乘法算式,让学生计算出它们的乘积,发现规律,认识倒数。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巧妙的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做引子,引导学生来思考,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最明显的就是解决问题。如正反比例关系判断的教学,都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四、优秀的课后习题对学生思维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习惯,只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反复性、持久性,所以设计出高质量的练习题是对课堂上学生思维发展的延伸和拓展。课后完成习题,学生有充分自由思考的空间和时间,他可以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思考方法运用于实践,促使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教材例题后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由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很难做到课课完全适应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和补充。

课后习题不一定要多,但一定要精。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具有典型性,有的放矢,争取每练一道题都有一定的目的,学生做完之后都有收获。一节课中的一道例题,一个知识点都是设计练习题的切入点,但是教师在设计习题时要考虑到质量,做到一个练习题代表一个知识点,或一个知识面,对于重难点知识,可以多设计几道习题,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掌握的是一种解题的思维和思考方法,而不仅仅是一道练习题。

五、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应贯穿各阶段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小学数学教学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传授和学习只是的过程,而是着力于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从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来看,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进行思考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小学数学虽然比较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求证,但也离不开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如,在学习了求圆柱的体积计算以后,给出了一个圆柱的侧面面积和高,求体积,学生就必须具有一定的分析、思考、判断能力,并且经过认真仔细的思考才能有正确的解答。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利用这些条件,有意识地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有计划、有层次地加以培养。

现行教材的编排就考虑到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教材的横向(各个单元)的联系不是非常密切,但是纵向(即每一册教材)的联系却很密切,具有层次性。我想,这样编写的意图就是为了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更有效的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我们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师,特别是低年级数学教师必须要准确的把握教材,明确教材编排意图,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为发展学生的阶段性思维能力做出应有的贡献,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有可能在一、二年级不自觉地把学生引上机械背诵或是生搬硬套的路上去,而在低年级就养成了生搬硬套、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很难纠正。

上一篇:酒店中秋月饼营销策划方案下一篇:生产精细化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