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生产计划

2024-07-08

煤矿企业生产计划(共8篇)

篇1:煤矿企业生产计划

企业生产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全公司煤炭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加强煤炭生产计划管理, 充分发挥生产计划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积极指导作用,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生产计划是企业计划的核心,是全体员工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它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总方针,实施总体指导和综合协调,保证煤炭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提高生产要素配置的质量和效率。

第三条 生产计划管理工作:全矿建立二级计划网络,矿由计划科、总办室、企管科、地测科、煤销站、设备管理中心负责,各战线由业务主管科室负责;计划科统一制定、下达各项计划,生产技术科负责生产接替计划(包括综采搬家倒面计划)和原煤产量,开掘科负责开掘进尺计划,企管科负责生产经营计划指标统计等,地测科负责矿井地质和三量预报,煤销站负责商品煤煤质计划,设备管理中心负责设备配套计划(包括设备调剂、大项修、购置和报废计划)。生产计划由矿总工程师分管,业务部门设专人负责生产计划工作。

第四条 生产计划管理的基本任务。充分利用国家有关政策,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从全公司生产技术条件和员工经济利益出发,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整体考虑企

业煤炭生产,全面综合进行投入产出总平衡,以谋求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

第五条 生产计划管理的基本原则。企业生产计划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一、严肃性。计划一经批准下达,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二、科学性。计划要符合客观实际,瞻前顾后,留有余地。

三、先进性。依据企业长远发展目标,赶超先进水平,积极高效。

四、规范性。计划任务和指标计算符合煤炭行业技术经济政策法规和计算办法。

第六条 煤炭生产计划与各专业计划的关系

生产计划规定着企业经济运行的大方向,是其他各部门专业计划的制定依据。必须以生产经营计划为基础,统筹安排各项计划。计划指标采用统一计划,集中平衡,分部门、分级管理的办法。使各项计划综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条不紊地正常运作。

第七条 生产计划的基础工作

一、建立健全生产组织决策信息系统。

经常收集、分析、预测国家经济政策和市场行情,煤炭外运销售状况,国内外煤炭技术发展趋势,同行业技术经济指标等外部资料;

调查、整理本企业资源储备现状,生产技术装备条件,矿井、水平、盘区(采区)生产能力分布,历史及近期指标、定额水平等内部资料。

二、建立健全各种计划台帐:包括开拓开采部署、搬家准备、巷

道消耗、设备动态、产运销存状况、采掘队组变化、生产性增资因素、生产性技改工程及长线检修工程等。

三、建立健全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有指导意义的生产、技术、经济档案,以及重大问题处理备忘录等。

第二章 计划的内容及组成

第八条 生产计划内容

主要有产品产量,产值收入,外运销售,采掘关系,矿井内水平、采区、工作面接替,劳动生产率,采掘队组变化和生产集约化水平,材料的消耗和供应,能源的节约,煤炭资源的回收,采掘设备的供求平衡及附属厂发展,安全生产等内容。

第九条 生产计划指标

一、工业总产值。

二、原煤产量。

三、煤炭销售量。包括入洗量、地销量、销售收入、平均售价等。

四、劳动效率。指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万元工业增加值/人)、企业人均商品煤量和人均生产煤量(吨/人)、原煤全员效率(吨/人)。

五、成本利润。指原煤综合成本及企业盈亏指标。

六、掘进进尺。包括按类型、按性质、按使用机械、按支护、按资金渠道分的各类进尺。

七、采区回采率。

八、安全。

九、其他技术经济指标

1、商品煤质量。包括商品煤灰分、水分、发热量及含矸指标等。

2、原煤生产消耗。包括柴油、轮胎、大牙、大绳、坑木、炸药、截齿、运输带、高压胶管、电缆、介质、絮凝剂、防冻液等主要材料消耗;包括生产自用煤、综合电耗及原煤电耗等燃动力消耗。

3、采掘工作面能力利用程度。包括个数、单产、单进等。

4、采掘机械化程度。包括采煤机械化、机掘机械化、掘进装载机械化等指标。

5、采掘关系分析。包括掘进率、巷道消耗率、薄厚配采比、剥采总量、采剥比、三量可采期、采掘个数及进度比、人数比等。

十、逐步研究建立衡量煤炭工业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快慢的指标平价体系和考核计划指标。包括投入经济效率、集约化水平提高率等一系列指标。

第十条 生产计划的组成部分 生产计划的组成主要有三部分。

一、计划指标表格。

二、计划图纸。

1、各分层采掘工程计划图;

2、井上下对照图;

3、开拓、运输、通风、排水、供电系统图。

三、文字说明。

内容包括对报告期内计划执行情况的说明;对下期计划编制的指导思想;计划安排的主要依据和整体部署;主要生产经营指标的预测安排;主要技术组织措施的制定;对上级机关的建议及要求解决的主

要问题等。

第十一条 生产计划按计划期限长短可分为企业发展规划(10年规划),中长期计划(3-5年),短期计划(),作业计划(月度计划)。

发展规划、中长期计划:参照本行业国家总体发展规划和集团公司发展战略,规定企业生产发展战略目标和体现企业战略方向的发展性计划,是指导企业煤炭生产发展的篮图。其具有展望性、预见性和纲领性的特点。

短期计划:即企业生产计划,是企业计划的最主要形式。作业计划:是短期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直接用于指导日常生产和经营。

第三章 计划的编制工作

第十二条 编制生产计划的要求

必须依据企业发展规划、中长期计划和煤炭生产总目标,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力求符合客观规律,要遵循实事求是,积极可靠,留有余地的原则。要搞好长远和当前的平衡,整体和局部的平衡,需要和可能的平衡,生产和效益的平衡。充分调动发挥基层和员工的积极性,确保生产经营目标顺利实施。

第十三条 编制生产计划的方法

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技术经济分析法:是通过全面统计和典型调查、抽样调查、数理分析等方法,全面掌握报告期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调查预测计划

期经济运行趋势、煤炭市场供求状况、本企业营销运输能力和收入盈利水平。

调查分析内部资源状况及其利用程度,测定生产条件和能力水平,找出生产经营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薄弱环节和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在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主要指标的初步预测和相应采取的重大措施等,为编制和确定计划提供依据。

二、综合平衡法:是计划工作的基本方法,即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利用计划指标体系来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按市场规律科学地组织生产,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和质量水平。

第十四条 编制生产计划的依据

一、国家产业政策及市场对煤炭产品的需求。

二、集团公司下达的生产计划。

三、订货合同及运输条件。

四、矿区总体战略部暑,矿井、水平、采区接替状况。

五、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及可能增加的能力。

六、劳动力、设备、原材料、动力等变化及供应情况。第十五条 编制生产计划的程序和内容

采取“两上两下”的办法。既由各战线上报建议计划,经矿审定平衡后下达控制指标,再由各战线编报正式计划,由计划科统一汇总后下达执行。具体分为:

一、准备阶段:主要是收集准备资料。

1.总结回顾上个计划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完成情况,组织生产好的经验和做法,研究分析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教训。2.了解掌握计划期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指令,经济运行走势,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市场营销行情,铁路运输能力等。3.调查分析本矿内部条件和变化因素,包括生产能力、采掘部署、资源储备、技术水平、设备(更新及大修)需求、材料供应、采掘重点工程、采掘队组变化等情况。

二、生产建议计划阶段

1.生产建议计划的主要内容: 主要是各战线根据生产运行情况,预计本生产计划指标完成情况,查清下各环节生产能力及计划期内资源利用状况, 根据下采掘战场条件、能力增减变化、产品经营状况,提出生产经营建议计划指标安排意见、生产性增资因素及矿井安技措技改工程的建议要求。

2.生产建议计划落实:在各单位将生产建议计划报计划科后,计划科首先进行整理,将下开拓开采部暑、设备需求、生产性增(减)支因素、采掘重点工程、矿井技术改造工程及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分类汇总,由分管领导主持会议,安排相关职能部门落实。

3.生产建议计划汇总: 计划科将落实情况进行分类汇总,由分管领导主持会议,组织有关副总工程师及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核实,提出建议计划的整体要求及目标。

4.根据确定的采掘部暑与设备情况,按照全年法定生产天数(除去检修时间), 测算矿井产量。根据测算矿井产量,再结合矿井生产环节能力,全面综合平衡后,提出本企业下生产计划大纲草案,提交矿管委会研究审定。

经矿管委会研究审定后,于年底以前正式下达下煤炭生产计划指标。

三、编报正式计划

1.生产建议计划经矿审查平衡后,行文下达各单位,在企业生产经营总目标的控制指导下,统一编制上报。2.在矿长的领导下,由总工程师主持,各副总工程师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参加进行编制。不仅按控制指标对上编报,还要把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基层队组,并制定相应的保证措施,确保计划任务完成兑现。

3.要求图、表、说明齐全准确,并按时上报计划科。4.计划科根据各单位编报的计划内容汇总成册,形成矿正式生产计划,向公司内外下达上报。

第十六条 编制生产计划的时间

一、企业发展规划、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编审与计划同步。

二、计划:

1、建议计划:各战线编制(8月10日-8月30日);计划科整理汇总(9月1日-9月20日);各部门落实(9月21日-9月31日);指标测算(10月1日-10月15日);领导审定及指标下达(10月16日-10月30日)。

2、正式计划:各单位编制(11月1日-11月15日);矿汇总平衡(11月16日-11月30日);领导审定及上报下达(12月1日-12月31日)。

3、月、季度计划:各单位编制(计划期前一个月20-24日), 矿

审核汇总平衡(计划期前一个月25-26日),领导审定及指标下达(计划期前一个月27-30日)。并将月度煤炭生产作业计划于当月5日前报集团公司,以便及时进行汇总。

第四章 计划的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 必须坚持计划的严肃性,以正式文件下达的计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变更。同时加强计划的及时性,按时下达上报各类计划。

第十八条 加强计划管理的调控力度。对涉及全公司的主要指标,实行方针目标管理,如原煤和精煤产量、入洗和地销量、重点工程。参与制定全矿各项经济政策和经营考核工作。

第十九条 计划人员经常深入现场、井下,掌握生产经营动态,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起到参谋和助手作用。

第二十条 搞好分析与预测。每月下旬对本月作业计划进行检查,预测分析,每月初配合统计人员对月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及时提供数字信息及必要的分析说明;每季末进行一次较系统分析,上半年进行一次计划执行情况的全面分析。分析与预测要有情况、有问题、有建议,遇到特殊问题,要及时进行专题分析,保证计划的顺利完成。

第二十一条 做好计划文件、报表、台帐等资料的保管、存档工作,计划保存十年,季、月计划保存三年,对需存档的其它文件、资料执行档案管理规定。

篇2:煤矿企业生产计划

矿长:

生产矿长:

审核:

编制:

编制日期:2013年12月25日

2014采掘生产计划

编制说明

一、具体工作安排

1、掘进

(1)、8101巷道工作面顺槽掘进

(2)、8102巷道工作面顺槽掘进

(3)、二采区三条上山喷浆

(4)、9101巷道工作面顺槽掘进

2、回采

8101工作面回采

二、起止时间

本编排掘进生产计划从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底结束。回采计划在8101工作面形成后,2014年5月11日开始搬家,6月20日开始回采至2014年11月20日回采结束。

三、原煤生产计划

1、工作面接续

(1)、8101工作面为生产工作面,工作面走向长890米,工作面长为146米,计划9101工作面搬家至8101工作面安装从5月6日至6月16日,用时42天。

(2)、6月17日至11月16日完成8101工作面回采。

(3)、8月11日8102工作面形成。

(4)、11月16日至12月31日搬家到8102工作面。

2、2014全矿回采产量计划526257吨。

四、掘进工作面的接续计划

具体接续计划编排如下 :

第一个掘进头2014年接续计划1、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5日完成8101工作面运输顺槽掘进工作。(1月15日至2月16日春节放假)

2、2014年5月6日至2014年8月8日完成8102工作面运输顺槽掘进工作。

3、2014年8月9日至2014年9月9日完成二采区轨道上山喷浆。

4、2014年9月10日至12月31日完成9101工作面运输顺槽的掘进工作。

第二个掘进头2014年掘进接续计划:

1、2014年1月1日至4月26日完成8101回风顺槽的掘进工作。2、2014年4月27日至7月25日完成8102回风顺槽的掘进工作。3、2014年7月26日至9月30日完成二采区运输上山、回风上山喷浆。

4、2014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完成9101回风顺槽的掘进工作。

篇3:煤矿生产计划的编制和作用

计划是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因此, 计划是为将要进行的工作提出预想的目标, 并制定出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步骤、方法和措施的一种事务文书。煤矿生产计划同样属于计划的一种, 是煤矿为了平衡采掘接续和辅助系统、安全状况和经营指标等而制定的工程计划, 是煤矿组织协调生产的重要环节, 在煤矿开采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 煤矿生产计划的种类

煤矿生产计划多种多样, 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 采掘接续长远规划。在长远规划中, 仅涉及矿井采掘活动和为采掘服务的配套辅助工程安排, 对企业经营状况一般要求不具体, 而对于采掘接续的计划必须完备, 一环扣一环, 要求对矿井开采的采区转换、回采工作面的更替、采区开拓工程、工作面掘进工程;回采、掘进设备的配备和辅助系统工作等做合理规划, 从对整个矿井可持续发展考虑, 在长远规划中矿井的年度产量、开拓工程量、综合掘进工程量必须稳步上升, 不能大起大落, 否则将导致采掘失去平衡。 (2) 年度生产经营计划。根据矿井长远规划和实际情况制定, 对全年的各项生产、安全和经营性指标都全面分析, 做到具体明确, 对辅助系统改造、材料设备的购置更新和重点工程的时间安排以及安全隐患排查重点等工作更加明晰。 (3) 季度生产经营计划。 (4) 月度生产经营计划。 (5) 周生产计划。主要针对采煤和掘进工程量。 (6) 重点单项工程计划:根据年度计划统筹安排矿井采掘、辅助系统更新改造等工程。其中年度生产经营计划、月度生产经营计划和重点单项工程计划是众多计划中的关键, 在煤矿生产经营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对全年原煤产量目标、安全目标和经营目标指明了方向, 在质与量上都进行了明确, 并将各项指标进行了逐一分解, 便于落实考核兑现。

2 煤矿生产计划的特点

2.1 明确的目标性

煤矿生产计划是根据煤矿系统规定、集团公司要求和各个煤矿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的, 目标必须明确, 并具有完备的、可实际操作的指导意义。计划中针对原煤产量、掘进进尺、经营性指标等必须进行量化, 而对于安全状况、辅助系统、重点工程施工和材料设备的配备等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细化, 具体明确一个项目的上马或一批设备材料的购置是为那个生产环节所必需。一旦具体性计划确定, 就预示着该矿所有生产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 必须以下达计划为中心, 紧紧围绕该计划进行实施, 不存在模棱两可。

2.2 科学的预见性

煤矿生产计划是在生产活动实施之前制定的, 它以实现今后的目标、完成下一步工作和任务为目的, 必须具有科学客观的预见性, 切不可随意臆测。由于煤矿开采在很大程度上受客观自然条件、开采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等因素制约, 计划回采的工作面煤层厚度、顶底板岩性、采煤方式方法、回采设备状况、人员熟练程度和外围运输系统等等必须在确定原煤产量时考虑清楚, 而掘进进尺下达指标时必须科学预见待掘巷道是否受断层、陷落柱、冲刷带等地质构造影响。

2.3 方案的可行性

无论做什么计划都必须遵循客观要求, 符合事物本身发展的规律, 不能脱离了现实条件任意杜撰, 随意想象。在计划的编制过程中, 一是必须要有求实的科学态度, 一切从全矿客观实际出发, 量力而行, 不得违背自然条件和客观规律;二是必须有可靠的科学依据, 包括准确完整的地质资料、全面可靠的设备运行指标等;三是必须有正确的科学方法, 如科学预测、系统分析、综合平衡、方案优化等。这样才能使整体计划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既富有创造性, 又具有可行性。

3 煤矿生产计划的编制

煤矿生产计划的制定一般采用表格式计划。表格式计划是一种以表格和数字为主, 辅之以少量文字表述的计划形式, 这种表述方式便于对照和检查, 具有清晰、明白、直观的特点, 一般适用于专业性、业务性和与数字的关联性比较强的工作计划。表格式计划的主要难点在于对表格格式的设计, 只有设计好表格, 主要指标和参数均罗列其中, 按要求填写相关数据, 进行相关计算和推理, 使各个数据相互合理衔接, 才能事半功倍。不易用表格表达的内容, 如计划的指导思想、依据、工作措施、要求等, 可使用简要文字在表格前面或后面加以说明。

煤矿生产计划的编制一是要明确总的生产任务和指标, 即在一定时间内要完成的工作, 要达到的指标, 要求具体写出所要完成任务的数量、质量、程度、时间期限等;二是要确定具体任务, 即计划要完成哪些任务, 要做哪些具体工作, 要求内容具体, 做多少, 什么时候完成, 由什么部门负责执行等都力求明确、具体、详尽, 便于检查考核, 以确保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环环相扣, 衔接自如。

煤矿生产计划在制定过程中, 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符合煤矿生产实际, 从实际出发, 量力而行。 (2) 制定计划要进行科学的预测。 (3) 计划的内容要力求具体、明白, 目的明确。

另外, 煤矿生产计划在编制时必须提出多个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比较, 最终经全矿多部门人员进行会商、讨论研究后才能取得最合理的方案, 确定为可行性计划。在计划制定中, 采煤、掘进计划的编制尤为重要, 因为其他经营性指标计划、设备材料购置计划和安全措施等都以采掘计划为依据, 一切均围绕采煤和掘进服务。

4 煤矿生产计划的贯彻执行

计划的实质是确定目标以及规定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如何朝着既定的目标步步逼进, 最终实现组织目标, 计划无疑是管理活动中人们一切行为的准则。它指导不同空间、不同时间、不同岗位上的人们, 围绕一个总目标, 秩序井然地去实现各自的分目标。行为如果没有计划指导, 被管理者必然表现为无目的的盲动, 管理者则表现为决策朝令夕改, 随心所欲, 自相矛盾。结果必然是组织秩序的混乱, 事倍功半, 劳民伤财。

因此, 煤矿生产计划的贯彻执行必须要求严格落实, 严格考核, 不得拖泥带水。煤矿管理者必须以计划为中心, 严肃考核标准, 实施奖罚惩处, 不得讲情面, 否则极易导致整个矿井远期或短期采掘接续脱节, 影响矿井的可持续发展。

5 煤矿生产计划的作用

煤矿生产计划确定后, 全矿工作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步骤、方法和措施, 就可以协调全矿干部职工的行动, 增强工作的主动性, 减少盲目性, 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 生产计划本身又是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考核标准, 对全矿干部职工有较强的约束和督促作用。所以煤矿生产计划是矿井生存与发展的纲领, 是全矿组织协调的前提, 是干部职工指挥实施的准则, 是控制采掘活动的依据, 对全矿工作既有指导作用, 又有推动作用。

7 结论

在管理实践中, 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前提和基础, 并且还渗透到其他管理职能之中。列宁指出过:“任何计划都是尺度、准则、灯塔、路标。”它是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 因此, 计划在管理活动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煤矿生产计划不仅是矿井组织、指挥、协调的前提和准则, 而且与矿井管理控制采掘活动紧密相联, 计划为全矿各种生产活动确定了数据、尺度和标准, 它不仅为矿井安全生产经营控制指明了方向, 而且还为控制活动提供了依据。煤矿生产计划的科学可行性编制, 且严格贯彻执行, 对矿井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摘要:通过对煤矿生产计划的种类、特点分析, 阐明了煤矿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依据和原则, 强调煤矿生产计划在矿井管理中的执行力要求, 明确了煤矿生产计划在矿井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篇4: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分析

关键字:煤矿企业 存在问题 安全生产管理 对策分析

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煤炭安全是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之一。本文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角度出发,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来提出一些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一系列对策,并对此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能够促使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发展,这样就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一、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

我国是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的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它的煤炭产量占全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但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煤矿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产量作为基础能源在历史上已经具有一定地突破性。但是,对于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来说,处于比较高的态势。由于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疏漏,从而导致85%的矿难事故发生。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是煤矿企业,国家在某个时期内也采取了一些举措,使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得到了一些改进。但是,从根本上并没有解决安全生产问题,从而使安全生产处于十分严峻的趋势。

二、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出现的问题

1、煤炭行业的整体水平无平衡性。由于长期实行粗放发展的煤炭工业,一些突出的矛盾仍存在。近年来,全国各类煤矿企业年均产能逐步地下降,产业集中度低以及出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地去解决。目前,虽然我国具备世界一流开采技术和装备的大型现代化煤矿及企业集团,但是也有一些普遍井型小、生产工艺落后、防灾抗灾能力低的小型煤矿。这样会导致煤矿安全生产整体水平受到了一定地制约性。

2安全基础具有一定地薄弱性。近年来,由于采取了一些方法,比如对煤矿安全质量的标准化、班组的建设、安全培训等等,使煤矿安全基础工作取得了一定地成效。因此,一些刚进入煤炭行业的主业非煤的企业,缺乏工作经验以及一些技术上的管理,这样就促使煤矿安全基础工作要进一步地加强。

3、 从业人员素质低又缺乏安全意识性。煤炭开采工作是一个高危行业,需要一些专业技能和高素质的复合性人才。对于过去,人们盲目地认为煤矿开采工作是一项体力劳动,从而造成招工上产生的误区,导致从业人员素质的偏低。所以,从业人员素质低,缺乏一些自我保护意识。在生产过程中,他们会出现一些违规违章作业情况,从而导致“三违”现象经常地发生,这样就具有一定地严重性。

三、 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并对此对策进行分析

1、要正确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为了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它的前提条件是安全。随着现代化生产建设的发展,安全具有一定地保障地位。只有对煤矿企业树立起正确的安全文化理念,才能使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能够进一步地提高,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得到增加。

2、统筹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政策。煤矿企业能够避免一些事故的出现以及减少一些生产的成本,都是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安全政策。只要安全化管理模式能够建立与实施,这样使矿山安全风险能够得到控制,这也是持续改进安全绩效的最终目的。作为一个安全管理者,要从思想上去认识,把确保广大职工生命安全列为整个管理体系的优先事项之一。

3、对于一线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最基本单位是一线班组。一般情况下,煤矿安全事故大多数都是发生在班组。其中,班组是第一现场。因此,要对井前一线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能够使职工们树立起“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安全生产理念,从而使煤矿企业得以保障,这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首要任务之一。对于井下安全生产来说,也是班组,但核心在于员工。在培训过程中,要员工牢记 “三违”的危害性,并贯彻一些采掘安全作业规程,强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

4、对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要从技术上进行强化。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也随之快速地发展起来。对于一些现行煤炭行业的工艺制造,都不是体力劳动了,而是大量的计算机涌入各个领域,在技术上以及管理中所使用。员工们对工艺操作技能不熟练,会造成一些事故的发生。因此,要建立一条安全技术防线,对员工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以及安全技术知识的教育要进一步地加强。对于操作者来说,要对采用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要认真地学习,熟练后才可以正式上岗操作;并使各种安全保护装置能够得以完善,这样才能够使它正常稳定地运行下去。

四、结论

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动态的管理工作,更是一项需要我们长期坚持的工作。因此,我们要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本质出发,并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并贯穿在整个工作实践中。同时还要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还要坚持“先安全后生产”的工作原则,坚持“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操作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并达到管理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安伟,赵红元,等.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责任重于泰山[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4(15):1390-1394.

[2]李洁,程官文,张建军,张军伟,赵新轩浅析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J].

中国科技纵横.2010,21(12):3440-3441.

[3]白启明.煤矿企业班组安全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安全生产,2011,12(05):1992-1995.

[4]胡志浩,吴神法.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研究—以煤矿企业为例[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11,09(03):3222-3224..

[5]廖玉荣.浅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J].科技探索,2011,04(33):1988-1989.

篇5:煤矿生产安全工作计划

(一)煤矿企业必须制定具体的停产复工方案。各煤矿企业要全面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认真抓好复产复工前从业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落实各项安全保障措施,特别是送电、供电和专业队伍排放瓦斯等安全技术措施。只有在各类安全隐患整改到位、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全面落实的条件下,再向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申请复产复工验收。

(二)地方政府及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认真抓好对停产停工煤矿的复产验收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制定验收方案、程序和标准,抓好节后煤矿复产验收工作是确保四季度和全年煤矿安全工作的关键。复产验收要坚持“谁验收、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验收不合格的煤矿、坚决不予复产,做到验收合格一处、恢复生产一处。对证照到期矿井、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未消除的矿井、有安全生产条件缺陷的矿井以及已经公告关闭的矿井,一律不得恢复生产。

(三)各煤监分局要督促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好复产片区的安全生产会议,要把停工后复产的矿井作为监察重点。切实加强对井下作业现场的检查,尤其是通风系统和瓦斯管理的督查,对未经验收或验收把关不严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要立即责令停工停产,经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重新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复产。

(四)组织开展对节后煤矿复产验收工作督查。各产煤市(州)要组织对所辖区域产煤县(市、区)复产工作进行督查,省安监局(xx煤监局)组织督查组对重点产煤市(州)煤矿节后复产情况进行督查(附督查安排)。

二、认真开展煤矿瓦斯治理、切实加强“一通三防”工作

(一)各煤矿企业要深刻吸取河南平顶山市新华四矿“9.8”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和我省今年发生的多起较大瓦斯事故教训,认真按照《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446号)和《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认定办法(试行)》规定,开展一次“一通三防”隐患大排查,重点检查采掘部署是否合理,通风系统是否完善,通风瓦斯管理是否到位。对查出的隐患要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落实责任、资金、措施、时限,同时制定应急预案。整改隐患时,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严防事故发生。

(二)切实加强煤矿现场管理。矿井通风系统不可靠,局部通风管理不到位,瓦斯监控系统运行不正常,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和开采突出煤层的矿井未建立固定瓦斯抽采系统和落实“四位一体”防突措施的一律不得组织生产。对高瓦斯矿井无专用回风井的,各地还应立即逐一清理并责令煤矿企业限期整改达到要求,所有高瓦斯矿井在201x年底前,必须具备专用回风井系统。

(三)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今年9月份在江西南昌召开的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工作。凡开采突出煤层的矿井,必须按规定在20xx年底之前开展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或申请戴帽,逾期未完成的,要责令煤矿停产整顿。高瓦斯矿井应上未上瓦斯抽采系统的,一律不得恢复生产。

(四)各煤监分局要结合全年的“三项监察”计划和6月份我省开展的异地集中交叉监察、7月份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督促检查、9月份开展的“迎国庆、保安全”煤矿安全大检查活动查出的“一通三防”带倾向性的问题,会同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开展一次“一通三防”专项监察,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仍然生产的矿井要予以重处。

(五)切实抓好煤矿瓦斯治理示范体系“双百工程”示范建设。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示范工程建设的通知》(安委办[20xx]2号)精神,按照《xx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瓦斯治理示范工作体系示范建设的意见》(川安办[20xx]32号)的具体安排,落实专职机构和人员抓好示范建设工程。特别是古蔺县、筠连县、江安县、荥经县、宣汉县5个瓦斯治理示范县和鲁班山北矿等示范矿井必须加快进度,确保20xx年完成建设任务。

各有关产煤市县要在12月初组织对今年达标的示范县和示范矿井的初步验收,并将情况报省安办,省安监局(xx煤监局)将于12月下旬组织验收,明年1月迎接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监局的验收。

三、加大煤矿整顿关闭力度,加快资源整合的进度

对今年我省下达的已经公告关闭的矿井,地方政府及煤矿安全责任部门要高度重视,必须在年底前按照关闭标准关实、关死、不留后患,坚决防止矿井拖延关闭和逃避关闭行为,坚决打击关闭前的违法突击生产。要按照“先关闭、后整合”的原则,规范进入整合程序,严禁借整合之名行生产之实,严禁边技改边生产。对纳入资源整合和改扩建矿井,地方政府要派驻矿安监员务必要盯死、盯牢,防止违规组织生产。要进一步健全联合执法和共同执法机制,落实责任和措施,组织开展打击煤矿非法开采、违法生产的联合执法行动,重点打击假整合真生产、私挖乱采、超层越界、关闭矿井死灰复燃等违法行为。

四、各地应切实抓好高全高效矿井的建设工作

按去年8月内江现场会确定的首批36个示范矿井及今年省安办《关于进一步抓好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工作的通知》(川安办[20xx]43号)确定的201处建设矿井名单,逐矿落实建设方案,强力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工作。省安办将于12月对此项工作组织专项检查,并将建设情况进行通报。

五、加大监管监察执法力度,严厉查处事故,从严查处煤矿违法行为

要严格执行《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规定》,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严格煤矿事故查处。对瞒报、谎报、迟报事故的单位和责任人员要从严查处,要严格煤矿事故责任追究。对四季度内发生一般死亡事故的矿井,除给予经济处罚外,并责令停产整顿1个月,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对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的矿井,除按经济顶格处罚外,还要由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经过专项评价,并责令煤矿停产整顿3个月以上,情况严重的,要提请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关闭。

对煤矿存在超通风能力、超定员、超强度生产和瓦斯超限作业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措施的;矿井通风系统不完善、不稳定、不可靠的;矿井未建立安全监控系统或者监控系统运行不正常的;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采系统或者抽采系统运行不正常的;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超层越界开采的;新建、改建、扩改以及资源整合矿井安全设施未经过煤矿安全监察机构验收擅自生产的,以及违反建设程序、未经核准(审批)的;矿井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到期未按规定延续的;高瓦斯及煤层有自燃发火倾向性的矿井采用前进式采煤方法开采的;未配齐特种作业人员或未经培训合格上岗等重大违法行为,要按照《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令446号)规定,从严下达行政指令、从严实施行政处罚、从严责令停产整顿、从严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篇6: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1、我矿将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和领导,研究制定安全监管计划、方案和措施,组织安全监管和检查,并实施安全考核。

2、进一步完善煤矿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和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考核奖惩保障措施,煤矿技术人员挂钩负责煤矿日常安全监管和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并进一步建立完善周查月检、安全隐患分级管理制度和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对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隐患进行登记建档,严格按照定人、定措施、定时间的“三定”原则逐条督促限期整改,实行隐患整改追踪、反馈和销号制度,确保每个查及的问题和隐患落实整改到位。

二、积极推进安全机制、管理创新和科技进步

我矿将根据矿井技术改造情况以及安全生产条件、管理水平的变化情况,开展煤矿测评分类并采取相应监管办法和措施。实行重点头面重点监控,对我矿所有的井下各系统进行重新模底、排查,明确灾害区域,追踪督促落实整改。全面安装使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建立完善矿级网络监控平台,并引进应用“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系统(msrms)”,努力提高煤矿风险管理和安全监控科技水平。

三、强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按要求配足专业技术人员,完善井下现场安全生产8小时跟班管理制度,并坚持做好周检工作,每周由矿长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检查,检查覆盖率达100%,对查出的隐患进行分类定级管理,及时抓好整改,发现重大隐患立即停产停工整改。

2、加强技术基础工作,每个矿井每年及时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和《煤矿应急救援预案》,每季度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改和补充,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绘制完善12种与现场实际相符的图纸,用以指导矿井安全生产。

3、强化法人代表和管理人员下井带班制度,煤矿法定代表人每月下井不少于5天,煤矿主要负责人每月下井不少于9天,矿井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每月下井不少于25天。落实夜班带班和现场指挥制度,各煤矿每班至少有一名矿级管理人员带班下井,深入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并与工人同上班同下班,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到区队和班组。

四、继续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认真总结近年来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经验与做法,查找差距和不足,按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三年规划和建设方案,进一步完善激励和奖惩约束机制,形成一切利好政策向达标矿井倾斜的良好氛围。继续实行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监管责任制考核制度,安排煤矿所有工程技术人员分别挂钩列入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矿井,实行分类指导,加强技术管理和服务,严格兑现奖罚,确保20xx年实现我矿80%的工作面达到安全质量标准化,有效提升煤矿安全基础水平。

五、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监管

强化对我矿资源整合、基建、联合改造和改建矿井的监管,严格进度和责任考核,促进安全有序施工建设,确保矿井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并通过竣工验收。加强并规范资源整合项目监管指导,明确期限,全面推进施工建设进度,保证按规定期限提交竣工验收。

六、加强和改进安全技术管理

严格各矿井专职技术负责人配备制度,建立健全以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技术管理体系。加强技术基础工作,完善技术基础资料、《矿井水文地质基础资料档案》和12种反映生产实际的图纸,采掘工程平面图做到每半个月实测填图一次,并实行季度交换制度。加强矿井“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完善优化通风系统,积极推进煤矿瓦斯治理示范区和示范矿工程建设,提高煤矿抗灾减灾能力。严抓巷道封闭管理,强化密闭拆封审批制度,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高度重视抓好矿井水害防治工作,扎实开展每月一次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的水害调查核实和论证工作,摸清矿区水文地质和周边老窑采空区、地表水的水情水患,实行水患调查核实报告和水文地质基础资料档案月交换制度。对改建和新建的矿井,一律推广使用螺杆式空压机,提高安全保障水平。推动采煤方法和支护改革,淘汰落后采煤方法、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积极推广先进适用安全生产技术和装备,提高采掘机械化程度,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和保障能力。

七、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

篇7:煤矿企业生产计划

根据我矿实际情况,经矿委会研究决定,制定2012年11月份生产计划。

一、安全:重伤及以上事故为零。

二、生产:

1、生产原煤7500吨。其中11202采面5000t,11301采面2500t。

2、掘进进尺120m。其中+775m水平东翼11203半煤岩运输巷 40 m,+730m水平机电硐室回风巷6m; +730m水平11204运输巷30m;11202工作面回风巷35m;11301采煤工作面超前巷道15m。

3、完善+730m水平机电硐室回风巷和+730m—+775m回风上山的各项工作。

4、维修+730m车场和完善+730m通风设施建设。

5、完善11202采煤工作面石门以西运输巷道车场轨道、管线铺设。

6、落实专人负责地灾协调处理的相关工作。

三、措施:

1、认真贯彻总公司精神,真正理解把煤矿纳入公司统一监管的意义和目的。

2、认真贯彻王代华总经理在煤矿提出的“六落实”讲话精神。

3、对矿内各级、各部门、各岗位严格目标考核,逗硬执行制度,责任落实到人头。对井下实行分区管理制度,落实分区负责人。

4、严格矿级及各级管理人员下井带班、跟班制度,重点抓好现场管理工作。

5、严格抓好因供电电网停电导致主扇、局扇停止运行,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做好瓦斯排放、抽采及通风工作。

希望全矿职工团结一致,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篇8:提高煤矿企业生产安全的措施

一、煤矿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

煤矿开采条件非常恶劣, 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在开采过程中, 很容易出现水灾、火灾、人身伤害等安全事故, 严重情况下, 还可能出现瓦斯爆炸事故。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具体原因如下:

1. 安监人员监督不到位。

煤矿安监部门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 不能把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 往往造成当煤矿发生安全事故后, 才去调查事故原因, 查找安全隐患, 基本上没有发挥安监应起的作用。有的煤矿安全监管人员, 由于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或者责任心不够, 在监管过程中, 对于安全设备隐患和员工违规作业现象, 监督不能及时到位, 不能提前发现事故隐患并进行预防, 或者发现了安全设备隐患和员工违规现象, 没有及时督促整改, 给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2. 企业安全管理不完善。

企业安全管理不完善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煤矿企业往往重视生产效益有余, 而对安全管理重视不足。由于安全管理不完善, 煤矿企业所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往往得不到真正的落实, 比如有的煤矿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措施实用性不强, 管理人员能力与岗位不匹配, 加上没有落实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容易造成执行不到位。有的煤矿所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措施虽然看起来实用性很强, 但是执行起来难度比较大, 也容易造成执行不到位。

3.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由于煤矿生产环境恶劣, 危险性较高, 收入相比其它行业也不是太高, 大学毕业生很少有愿意去煤矿工作的, 就算有一部分暂时到煤矿工作的, 由于很难适应煤矿的工作环境, 再加上煤矿人才激励政策吸引力不大, 工作不久辞职的比较多。煤矿工作的合同工和临时工比较多, 他们的素质相对大学生比较低, 专业安全生产知识不够, 安全意识也不够, 加上合同工和临时工的主人翁意识比较淡薄, 做事比较马虎, 对潜在的安全隐患容易视而不见, 违反安全规范的事时有发生。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行为是违章的, 图省事和侥幸心理, 也不愿意更改自己的错误行为, 容易造成老化的生产设备和安全措施缺乏及时维护, 导致生产设备和安全措施安全性能下降, 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4. 地质条件复杂。

由于煤矿开采基本上都是在地下, 恶劣地质条件加上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 开采过程中, 必须面对高温、高压、水、瓦斯、煤尘等多种威胁, 特别是瓦斯和水的威胁。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 开采难度越来越大, 瓦斯越来越不容易排出, 当瓦斯浓度比较高时, 容易引起瓦斯中毒, 当瓦斯含量达到一定比例时, 容易导致瓦斯爆炸。此外, 由于地下水较多, 开采过程中, 当煤矿井下的涌水量超出煤矿的排水量, 当积水较多, 排水系统不完善时, 很容易形成水灾, 一旦发生事故, 工人很难迅速撤出, 也很难实施救援。

5. 资金投入欠缺。

煤矿在早期开采过程中, 资金投入力度不够, 造成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水平偏低, 给煤矿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随着煤矿的不断开采, 由于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不断老化, 加上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固有的缺陷, 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很容易出现缺陷, 如果不投入资金及时进行改造, 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虽然煤矿管理者都知道投入资金改造的重要性, 有些煤矿企业有资金, 但是出于节省资金的考虑, 不乐意对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有些煤矿效益不好, 也没有充足的资金对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进行改造, 仍然还在使用旧的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 增大了煤矿安全生产风险。总之, 当煤矿在生产装备和安全设施投入的资金不足时, 会制约新装备和安全设施在煤矿的应用, 导致生产设备和安全设施更新周期过长, 增加了煤矿安全隐患。

6. 培训工作不到位。

对员工进行培训对煤矿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 传统的培训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目前煤矿的发展水平, 具体表现为煤矿的培训师资力量普遍老化, 培训内容脱离生产实际比较严重, 在进行培训时, 会导致员工产生厌烦心理, 造成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培训效果大大降低, 没有起到培训应有的作用。培训工作不到位, 造成一些煤矿工人没有受到有效的安全培训就上岗, 由于他们对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不太了解, 导致煤矿开采过程中, 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增大。

二、煤矿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1. 加强安监力度。

安全监察人员是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的直接监督者, 为了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的目的。首先, 应加强安监力度, 为了这个目的, 应建立一套实用的监督制度, 在制定制度时, 要避免那些片面肤浅的看法, 要让所有的安监人员集中在一起对不太合理的制度进行修改, 还要分清主次, 突出重点。其次, 为了强化安监效果, 保证制度的执行力, 应建立一支业务过硬的安监队伍, 发挥好每一名安监人员的作用, 要做到这一点, 需要提高安监人员的思想认识。再其次, 要结合实际, 加强技能教育, 提升安监人员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了提高安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要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 对于那些做事认真的, 要加强奖励, 还应大幅提高安监人员的工资待遇, 解决安监人员的后顾之忧。

2. 加强内部管理。

没有抓不好的安全, 为了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煤矿企业要加强管理, 排查治理各种安全隐患并及时消除, 要针对具体安全事故, 建立起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 并对预案进行实际演练, 这样既可以增强煤矿员工的安全意识, 也可以增强他们的事故应对水平。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 首先应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 合理设立岗位责任制, 完善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 在制定岗位责任制时, 由于虚设的责任制会起懈怠的负面作用, 要坚决杜绝虚设的岗位责任制;在制定激励机制和惩戒机制时, 要做到有功必奖, 有过必惩, 对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发现安全事故隐患的, 要给予物资奖励外, 还要进行精神激励, 对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出现安全问题的, 要严格追究责任, 该罚款的罚款, 该调离岗位的调离岗位, 该开除的开除, 以便彻底消除员工的松散懈怠心理, 消除不安全的行为。

3. 加大资金投入。

搞好煤矿安全, 必须加大资金投入, 依靠人才和科技的力量, 用高素质人才和先进的技术装备保证煤矿安全生产。首先, 要加大资金投入, 吸引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投身到煤矿中来, 从根本上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避免违规事件的发生。其次, 要加大资金投入, 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 推广新技术设备和新工艺在煤矿的应用, 进一步改善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 比如采用集中监控系统、干式变压器、双电源供电等, 这样一来, 不但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而且也可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最后, 还应加大资金投入, 增强煤矿企业自有的研究机构的研发力度, 还应与有关大学和科研院所共同研发新技术和新设备, 更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4. 强化员工安全培训。

为了不断增加煤矿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生产知识, 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员工的安全培训工作, 要建立健全培训中心, 采用灵活的培训手段, 将培训工作做好。员工只有熟悉了安全规章制度, 才能更好的执行安全规章制度, 首先, 安全培训要进行安全规章制度培训。其次, 培训内容要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 要针对具体岗位的难点和危险点, 培训员工的安全注意事项和事故处理措施, 并在培训结束后, 进行实际操作考试, 考试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最后, 为了提高培训效果, 培训形式除了采用讲师培训的方式外, 还应该邀请领域内专家讲授安全生产经验, 重点分析曾经发生过的安全事故, 或者邀请设备厂家对设备进行重点讲解, 让煤矿员工针对设备现场实际情况, 深刻剖析影响煤矿安全事故的根源。

上一篇:家庭成员政审材料下一篇:建筑工程材料―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验收一般要求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