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4-07-25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共9篇)

篇1: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甘肃白银平川长征小学

王育

科学课做为科学领域的一大分支,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涵盖了动物、植物、物理、化学、地理知识。从课程标准上看,通过科学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知道动植物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初步学会运用动植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常见的生物现象,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态度。从教学方法上看,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课。实验课教学是科学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更是学生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各种科学素养得到提高的有效途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学校不重视科学实验教学,部分教师因为种种原因放弃实验而取之以在黑板上画实验、讲实验等现象。可以说科学实验仍然是小学科学实验中最薄弱也是最值得提升的一个领域。笔者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

一、小学科学实验存在的问题

1.科学实验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开展科学实验的复杂性。

科学实验取材难。科学课实验不象语文课图文并茂,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情趣高昂。也不像数学那样具有条理性,准确计算、认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的科学实验,有现成的试剂,有配套的仪器可供随时选择使用,而有的大多数实验材料取材都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只能在实验前有限的时间内采集或者购买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而材料保存时间过长则会失去活性。比如:三年级叶的观察,上课前几天,我就跑了好多地方采集花叶和树叶,苹果树叶、梨树叶、桃树叶、柏树、松树叶、三角梅叶……但是上课时候这些树叶都不新鲜了,有的已经成了植物标本了。再如:五年级探索岩石的变化,探究河流对土壤的影响,这就增加了获取此类实验材料的难度。老师就会因此而放弃实验。有些实验材料连买都买不到,必须是教师自己去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去采集、再经过比较长时间的培养才能开展实验。比如,三年级蜗牛身体的观察,提前准备好蜗牛,这些耗时的准备,尤其,在大城市的学校,这个过程对科任教师来说阻力太大,放弃实验就成了最简单的选择。有些实验在时间安排上不够合理,与季节不协调,也导致实验材料难以采集。

实验时间长。比如五年级上册《植物种子的发芽》实验,从种下黄豆到黄豆的发芽至少得一星期多。又如三年级实验《蚕卵里孵出新生命》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 观察和记录观察蚕卵及了解饲养、观察和记录的方法。而我们北方又没有蚕,这给我们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实验困难,对学生刺激性也不强。

2.人的惰性和功利性影响科学实验开展。

从教师的角度。目前教育体制下,有些学校、老师教学具有很强的功利性,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甚至把“做”科学实验变成了老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百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验” 虽然也被大多数老师认可,但从应试层面来看,科学识记性内容较多,不一定要通过动手实验才能达到好效果,突击强化也完全可以取得满意的结果,甚至于比实验得到的更全面更准确。人总是趋利避害的、人又总是有惰性的,这两者加起来势必造成教师对开展科学实验积极性普遍不高。即使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学实验,通常也只要求记忆实验现象要点和结论,把生动活泼的实验活动,变成僵死呆板的条条,抹杀了学生学习科学课的个性思维,学习毫无创造性可言。这样的科学实验没有悬念,引不起学生的积极思维,没有发现时的快乐,体验不到科学的魅力。

从学生角度。科学实验步骤繁杂,对学生实验技能要求比较高,而学生又缺乏平时的实验技能的练习,在科学实验中获得成就感比较困难。如在五年级《机械钟摆》中重复观察和测量摆钟每分钟的摆动次数;动手制作一个单摆并观察和测量单摆在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每次一定要认真细心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再如五年级《造一艘小船》看看它在水中的沉浮。没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和教师指导,是绝对不可能熟练造一艘小船。加上学生受教师功利性教学影响,思想上也轻视科学实验,认为做与不做对自己成绩影响并不大。

二、解决的对策

在所有影响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所以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思想,从观念上改变对科学实验的认识是最重要的。认识到科学实验教学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和完成作业,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同组学生的分工合作,体会人与人之间合作交流;通过亲历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体验实验过程中的失败与成功,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进取精神。做为教师,要从思想意识上真正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摆正实验课与理论课的关系。

成立班级生物兴趣小组,以点带面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每班选出10名学生加 2 入兴趣小组,由课代表任组长。利用课余时间依次开展“调查学校周围的材料”、“测量校园温度”、“采集培养小动物 ”等一系列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机会。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观科学实验室陈列的各种动植物标本,人体器官模型等丰富学生感性认识。可以验证教师做过的演示实验、或补做实验课堂内失败的实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式”的思维和开拓进取精神。

科学实际上都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并服于生活。作为一个科学课教师,要想让学生对科学产生兴趣,就要让学生深深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要根据孩子的天性,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科学。而在玩中学科学,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玩中学科学,寓学于玩,在玩中体验,在玩中思索、在玩中辨析、感悟、甚至创新。许多著名教育家也提出: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认识生活中的科学是孩子学习的必经之路,也是孩子最贴近学习的内容之一。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玩蕴含着科学知识,蕴含着创造,蕴含着科学的认识过程。如果我们进行恰当的引导,把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与科学的认识有机的结合起来,就可以把这种纯粹的“玩”转化为对科学知识的追求。比如:让学生自己从大自然中搜集观察树叶的种类及结构,并组织采集各种标本保留以备后用,这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直接的素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观察、思考、分析、总结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则是助手。当学生明确了探究的方向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探究活动设置一个可行的方案,然后用实验去验证,这就自然而然地需要一定的材料。此时,教师适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材料,放手让学生“玩”,学生必定会玩有所获、受益匪浅。提供材料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材料是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服务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前进行多方位的思考和反复的试验,对实验过程及结果做充分的预测,进而为学生准备大量合适的材料。比如:我在五年级教学《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形地貌的变化》这一课时,我提前一周时间在网上搜索了有关这节课大量的几十张图片,有火山喷发的瞬间图片,火山喷发后火红的岩浆流动的图片;地震的图片;还有地形、地貌的很多图片:有山脉、高原、平原、盆地、雪山、岩石、溶洞、沟壑、沙漠、绿地等;再有大江、大河、大海、峡谷等,让学生细心观察图片,学生就观察得格外仔细,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孩子们没有亲自去体验,自始至终都是吸引着孩子们,让孩子们如同身临其境,仿佛亲身经历的感觉。3 这节课学生兴高采烈、情趣高昂、激动不已,学生在活泼、宽松、充满激情的课堂氛围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真正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科学的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下,对科学探究性实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之一的实验教学,已上升到日益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要改进教学方法,更新观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勤于动手动脑,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新课程实验教学做出应有的贡献。

篇2: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加强小学综合能力培养成为促进小学生成长的重要基础,我国高度重视对小学科学的教育工作,各级组织已经充分感受到科学教育对于促进民族富强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小学科学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从而提高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和进步,本文结合小学教学特点,对小学科学教育现状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希望能够为促进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教育;科学教育;问题及对策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小学阶段的重点学科教学,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着积极影响。小学科学课程在小学课程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对于学生树立科学观念和激发创新思维等性格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很多小学教学过程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严重的削弱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本文结合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积极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提高小学科学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

一、小学科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小学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受到教学重视,并且采取积极、趣味的方式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观念和意识。为了能够更好的强化小学科学教育,要积极了解当前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合理的分析,更好促进科学教育发展。

(一)教师队伍科学素养不高

与国外相比,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存在很大的差距,科学教育还较为落后。尤其是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学设备也较为落后,导致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始终不能令人满意。因此,针对这样的现象,很多学校为了能够开展科学教育,让很多文科老师兼任科学的教育工作。这些老师往往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知识储备不丰富,专业素质不高,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就是照着课本内容进行朗读,缺乏对知识系统性的讲解,对于一些专业性知识的原理不能够系统、深刻、完整的表述,只是简单的一带而过,特别是很多科学细节,受到专业限制,不能够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对学生进行传授,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对相关的知识存在很多疑问和模糊不清的地方,阻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进度。与此同时,很多学生受到科学检测难度的影响,会对科学教育课程存在很大的负面情绪,缺乏学习的兴趣,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对科学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够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科学教育逐渐受到了社会、学校以及家长的重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但是,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科学教育的开展还是仅仅围绕对考试重点的讲解,大纲中也明确规定学生只需要掌握书本上的重点即可,缺乏对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学生对于整个课程学习缺乏兴趣和激情,造成整个课程教学氛围枯燥、乏味,不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热情,使整个教学过程的学习效率较低,因此,针对于这样的问题,老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实践工作。

(三)科学教育设施不完善

科学教学应当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需要借助科学设备,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不断去探索知识。只有让学生亲自接触了相关的实践过程,才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科观念,才能真正掌握学科知识。但是,对于我国很多小学而言,实验设备存在很大的限制性,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实验仪器,甚至很多小学都没有专门的实验室,这样的窘迫的教学环境造成课堂教学只能完全依赖于课本知识,不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问题的解决策略

为了能够能够更好的促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加强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力度,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实践能力,对于学生个人成长以及社会进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上面的小学科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如何通过合理的措施和办法加以解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好的促进科学教育的发展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本文结合相关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解决措施:

(一)提高对小学科学教育的认识

我国小学科学教育起步较晚,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发展速度也比较迟缓,这样一系列的客观因素导致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受到了很多的阻碍和限制。因此,为了能够积极的提高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程度,必须从思想和观念上进行转变,重新审视小学科学教育,充分落实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严格提高科学教学的实践性和重视程度。与此同时,要对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模式创新和转变,采取有效对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发散思维,主动思考,培养他们动手、动脑能力,确保教学质量;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鼓励学生主动实践,积极创新,确保小学科学教育真正发挥其作用。

(二)培养具有专业科学素养的教师团队

目前很多小学的教师缺乏专业的科学素质和知识,虽然对于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大部分是为应对教学过程进行简略的学习,综合素质知识停留于书本表面,缺乏实际能力;所以,在今后的培训过程中,格外重视对教师教学实践性和实效性的培养,为教师的学习提供机会,鼓励教师在公共平台上进行交流,提高教师的科学教育的综合能力,强化科学教学资源,促进整个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进步。另一方面,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积极加强科学实验设备的资金投入,切实解决我国很多小学实验室设备匮乏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个科学教学的高效性。随着新课标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加强小学科学教育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内容。本文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对策,希望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真正推动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宏佳.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教育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02期

[2]

王永斌.中国科学教育的问题、困境与发展策略[J];教育与现代化;2007年01期

[3]

篇3:内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内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应用不当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内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其合理、恰当的应用, 在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社会需要的合格医药卫生人才中有重要的作用。目前, 许多学校为顺应时代发展, 不断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但却存在盲目引用的问题, 同时也很少对这些方法和手段进行效果评价和对比。例如内科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 是为了将抽象的内容用形象、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 但很多内科学课件只不过是将原来的书稿转变为PPT等格式, 教师讲述的仍然是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 学生只能被动参与和接受, 这与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再如, 有的学校将医学模拟病房、模拟人完全替代内科学临床见习。模拟病房、模拟人与临床实际情景仅仅是相似, 实际上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别, 最根本区别是临床实践中存在生命的价值、内涵和意义。模拟病房、模拟人的过度使用, 不利于人文关怀及“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学理念的树立;同时, 不利于培养和锻练学生与病人的沟通、交流能力。

1.2 教学内容与执业资格考试、临床实践相脱节

《内科学教学大纲》是内科学教学内容拟定的依据, 其规定的教学内容一般多年不变, 难以适应基本上每年变化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在教材方面, 特别是中等卫生职业学校采用的《内科学》教材, 存在部分知识陈旧的现象, 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内容不吻合;内科学临床见习是联系理论教学与临床实习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医学生人数剧增, 内科学临床见习需求与医药卫生资源不匹配, 使得内科学临床见习难以顺利完成, 这已成为各医学类学校共同面临的困难。医学生只能在理论教学完全结束后, 才能接触临床实践, 出现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

1.3 基本技能训练不足

内科学是临床课程中的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其中包括体格检查、病历书写、胸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等多项基本技能的教学内容。在实验教学阶段, 因学时不足、教学任务过重、教学资源匮乏等客观原因, 导致学生内科学基本技能训练不足;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法律观念的增强, 医患关系日益紧张, 同时处于临床实习阶段的医学生又未取得执业资格, 其临床操作的合法性面临法律的严峻挑战, 临床指导老师不敢放手让学生进行临床操作, 使得医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 内科学基本技能训练机会越来越少。由于训练不足, 学生就很难熟练掌握内科学中重要的基本技能。

1.4 临床见习、实习基地建设不够完善

临床见习、实习基地是内科学教学中的两个重要教学场所, 是医学生观察、模仿及理论联系实践的主战场。虽然, 各医学类学校大多建有较稳定的各级各类临床见习、实习基地, 但很多都不够完善和规范;而且普遍存在学校与基地联系不够密切, 临床见习、实习管理、学术交流、科研协作、疑难病例会诊等方面合作较少的问题;另外, 还存在基地教学意识淡化、带教水平不高、带教管理不规范等现象。

2 内科学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以上客观存在的问题, 内科学教学必须进行全面的、多方位的深入改革, 以提高内科学教学质量, 培养出符合时代需求、社会需要的合格医药卫生人才,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 加强内科学教师队伍建设

内科学教师是内科学教学的指导者, 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具体运用者, 其素质的高低与教学改革成败、教学质量提高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内科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应重点关注: (1) 注重人文关怀。教师在工作、生活中, 将会面临来自家庭、工作、社会的各种压力和困难, 对教师产生不良影响, 甚至导致心理问题或疾病, 影响教师教学态度及教学质量。学校应积极予以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让教师以良好的身心状态、积极的人生态度投身于教育事业; (2) 注重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通过多种形式, 使内科学教师逐步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 以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科研的能力; (3) 注重专业素质的提高。内科学教师应轮流到医院参与临床交流, 参加内科学专业知识的培训, 多关注执业资格考试与临床病例研究, 不断积累临床工作经验, 提高内科学教学水平和自身素质; (4) 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积极组织教师钻研教学方法, 定期安排内科学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培训, 使内科学教师具备较高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做到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互渗透、相互融合, 并能熟练、合理、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2 深化教学内容与执业资格考试、临床实践接轨

《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学生毕业后必须经过卫生部组织的执业助理或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取得执业资格并注册, 才能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这给新时代的内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给内科学教学带来了严峻问题, 例如可能出现教学内容与执业资格考试、临床实践相脱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学校应成立以学科代表为成员的专家小组或机构, 致力于教学、执业资格考试与临床病例研究, 实现教材、《内科学教学大纲》与执业资格考试、临床实践的有机整合, 促进教学内容与执业资格考试、临床实践接轨。

2.3 建设和完善临床见习、实习基地

为巩固和提高内科学理论教学的效果, 培养理论水平高、临床实践能力较强的实用型医药卫生人才, 建设和完善内科学临床见习、实习基地极为重要。要搞好基地的建设和完善, 首先, 学校与临床见习、实习基地应明确目标, 共同促进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其次, 双方应在努力实现共同目标过程中充分认识两者之间的合作意义。医学类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的需求, 而基地的临床见习、实习又是对学校教育的延伸、补充和完善。其次双方应积极协调和动员其它医药卫生单位、政府部门及社会资源, 积极参与基地建设, 并不断完善和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敦促医学生在实习期间, 在执业医师指导下不断完善临床操作的规范化;再次, 参照《卫生部关于加强中等卫生学校教学及实习基地建设若干问题的规定》, 加强临床见习、实习基地的建设、管理和完善。逐步增强基地的教学意识, 着力规范带教管理, 不断提高带教水平, 培养经过严格的体格检查、教学查房、病例书写、内科临床四大规范化操作训练的合格内科学临床带教教师;学校与基地之间还要加强联系, 在学术交流、科研协作、疑难病例会诊、咨询服务等多方面进行密切合作。这样有利于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互相渗透、相互促进。

2.4 积极改善教学条件和工作环境

教学条件和工作环境是教学的重要物质基础, 是确保内科学教学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 良好的教学环境还能弥补临床见习、实习中存在的不足。学校应高度重视, 积极筹集资金, 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和工作环境, 积极推进现代化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合理应用, 如建设内科多媒体教室、内科模拟病房和内科学仿真实验室, 购置急救模拟人等, 便于加强学生内科学基本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

(责任编辑:陈涌涛)

摘要:内科学教学是临床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四个紧密联系环节构成。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 执业医师资格准入制度的全面推进, 给内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分析内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解决之道。

篇4: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对科学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科学教育必须从小抓起,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探索精神,使其能够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从我国目前的小学科学教育现状来看并不容客观,必须对其进行强有力的教学体制改革。

一、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科学素养普遍偏低

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小学的科学教育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尤其是当前的小学科学教育缺乏具有专业科学知识的师资队伍,因此,大多时候是由文科教师或其他门类的教师兼职代课。由于缺乏专业科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是照本宣科,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科学原理只能够简单带过,讲解不够深入,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抽象语言,不能够转化为相对直观的语言,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存在许多疑问与模糊不清的地方。再加上当前的科学检测有一定的难度,一些学生对该课程有一种惧怕心理,导致科学教学的课堂效率低下。

2.对科学教育的认识不足

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以及家长对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比较重视,分数为上、成绩为上,导致科学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新课改下,科学教育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仍然侧重的是对知识点的讲解,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忽略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课堂氛围枯燥、乏味,不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效率比较低。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科学教育的思想认识。

3.科学教育设备不完善

科学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它与人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单纯的课堂知识讲授不能够直接地反映某种科学原理,必须借助一些实验设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才能使学生对科学形成正确的理解与认识。然而,我国当前的科学教学实验仪器十分有限,一些小学甚至没有专门的实验室,这就使课堂教学只能局限于课本中,达不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问题的对策

1.提高对小学科学教育的正确认识

与其他专业文化课相比,学校以及教育部门对科学教育教学的认识并不到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再加上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本身起步晚、发展缓慢,这就更使小学的科学教育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必须从思想上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小学科学教学的认识,充分落实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另外,要对小学科学教育模式进行革新,改善传统以课堂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自觉参与到科学学习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使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2.培养具有专业科学素养的教师团队

要想使小学科学教育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打造一批具有专业科学知识的教师团队。针对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出现的问题,必须加强对教师科学素养的培训力度。目前大多数教师缺乏科学知识能力,或者即使是对科学知识有一定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课本层面,未能对其进行实践探究。因此,在对教师进行科学教育培训时,要注重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与进修的机会,增强学校的科学教学师资力量。

3.加大对科学教育的经费投入

当前的小学科学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经费不足,以至于许多小学的科学实验设备短缺,实验室机构构建不完善,一些实验设备已经老化,不能够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影响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正常实施,必须对这些实验设备进行改进与更新。科学教育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且实践性比较强,基于科学教育自身的发展特点,必须加大对科学教育的投资力度,完善实验设备,成立专门的科学研究室,为科学教育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使课堂教育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高小学科学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

三、结语

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教育教学实现了一系列的变革。近年来,新课改的实施使小学的教育呈现出新的变化,开始关注科学教育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然而,我国的科学教育起步比较晚,且在师资力量、教育方法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因此,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我国小学科学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必须抓住当前的大好发展实际,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对科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革,促进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进而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科技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以上本文对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为广大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篇5: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凭自己的经验教学,教法单一。

2、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被动接受学习,教学耗时长,效果差。

3、汉语拼音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的关键环节,老师重视度不够。

4、一年级新生学前教育存在极大的薄弱环节,学前教育有不科学的因素。

5、学前教育的老师存在文化程度、专业技术、师德休养、个人兴趣爱好等个体差异,对进入一年级的新生有多方面的影响。

6、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忽略了对孩子的贴身教育,辅导力度不够。家长对孩子的责任心不强。

7、一、二年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够充足。三至六年级学习时间相对较长一点。

8、学风不浓、学生厌学是存在着的普遍现象。

9、城乡学校差别大。师资力量有悬差,超大班额突出,教师是人不是神不能做到全顾。

10、教学设备分配不均,没有做到城乡资源共享。规模小的学校只能是希望、盼望加渴望,最后是失望。

二、对策

1、教育主管部门把师培师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使用多层次、阶梯式、不等式等方式方法对教师进行培训。培训面放宽,让大多数教师都受益。

2、教师利用培训、读书、网络等学习多人的经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3、对幼儿教师加大培训力度。学前教育对义务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很多方面:性格、兴趣爱好、勤学好问、行为习惯的养成等都与学前教育密切相关。

4、培养教师专长及特长。分配教学科目用其长。

5、定期或不定期对对家长进行培训。档次不一定要好高,班内校内培训都行,不需要大道理,只要切合实际即可。

6、密切家校联系。家校互动,随时掌握孩子(学生)的动态,不让学生处在夹层中,失去了家校的监管。加强对孩子的家庭辅导。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孩子都要实行正面教育。扶正学生的身心。让孩子从小养成正确认识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7、学校办学质量的好坏不在于外表搞得怎么样,关键在于: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夸奖,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老百姓的夸奖、老百姓的口碑能成就学校教育的兴衰。老百姓呀,应该利用他们那张金口多为学校摇旗呐喊,把指责变为理解,把误解变为宽容,把阻力变为动力,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8、加强安全管理力度。近年来,学校安全事故频发,一切最终的责任都是学校承担。我觉得只要学生购买了人生伤害意外安全保险,一旦发生伤害,经济补偿这块应全部由保险公司承担。

篇6: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21世纪,小学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一大热门,也是学校和家长认为很重要的一部分,小学英语教育离不开英语教学法也离不开小学教育学。而小学阶段是可塑性较强的时期,有不少的学生和老师在自己的学习或是教学过程中遇到过困惑,下面我们将对现阶段小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可以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希望对现阶段的小学英语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字:小学英语教学问题对策方法

一、英语开展的关键时间

教育部于2001年一月发布关于小学英语教育的政策,改变以往从初中开始让学生接触英语的方式要求,学校要求从小学开始学生就应该接触英语,有的家长甚至从孩子出生开始就让他们接触英语,但由于发展的时间段,我国现阶段小学英语教育的开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接下来我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学习英语其实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不过什么时候是学英语的最佳时期却是成为了问题关键,现在普遍流行的一种观点就是,孩子越早开始接触英语越好,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不应该输在起跑线上,但我认为应该是因人而异,因为每个孩子学习自己国家语言时的时间也是不同的,比如有的孩子说话早,有的孩子说话晚,所以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的时间其实是不同的,由此可以看出这些孩子在学习英语时所接受的时间也会有所差异,这就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观察自己的孩子。我有一个简单的小方法大致可以看出孩子是不是已经准备好可以开始学习英语了,孩子是一个天生的主动学习的孩子,比如刚出生的孩子会主动找奶喝,几个月大的孩子开始学习走路,慢慢学会说话„„这些都是孩子们的主动行为,因为他们要在这个社会生存,所以我们家长在培养孩子主动性是至关重要,就像吃饭这个简单的动作,你看起来动作基本一致,然而却是有很大差别的,孩子是主动吃饭,还是被动吃饭,家长是主动喂给他,还是他主动要求吃。所学英语也是这个道理,最重要的是孩子感兴趣而主动去学,比如你经常放一些适合孩子听的英文儿歌,或动画片的话,他就会主动来找你,因为他还想继续听,这样孩子就有了主动性,他从心里接受了英语,这个时候你继续进行英语教育就应该没问题了。但有的孩子比较排斥它,你给他听英语他不喜欢听,这个时候不要强迫他继续学习英语,可能过段时间他的兴趣就来了。

很多家长老师会有所顾虑,比如孩子学英语的黄金时期是不是过了,其实这些是不用担心的,家长老师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些环境,这样他就能尽早接受英语,孩子年龄小未来还有很多可能,在小学阶段孩子的好奇心特别的强,他想了解的东西他一定想方设法的知道,所以孩子对应于产生了兴趣就好办了,这主要取决老师家长怎么引导。所以什么时候开始学都不晚,要么给他制造环境,要么在过程中引导,只要顺着孩子的兴趣走。

二、英语教学的设备设施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加深,大部分小学已经在三年级开设了英语教程。但由于我们教学模式的落后教学效果不是那么明显,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有的学生学习的就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如果长期这样下去,有的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不愿再学英语。

我觉得学校应该积极创造英语学习的良好环境,来提高孩子的兴趣。比如做好学校和教师的环境,努力营造有助于孩子英语学习的氛围,配置必备的英语教学设施设备,如:录音机、电视机、VCD机、实物投影仪以及必要的英语教学辅助材料,包括英语教学图片、磁带、光

盘、卡片、挂图等。

三、师资力量

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师负担过重,教师任课的班级过多,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任务就已经很吃力了,所以在贯彻新课标精神、钻研兴趣教法、关心每个孩子英语学习,没有了时间和精力,其次部分学校还不够重视英语教学,班主任不配合英语老师,认为英语是副科而英语老师不过是个摆设,导致英语老师很难有充分的机会和时间提高自身素质。很多调查显示,在小学阶段孩子英语能否学好,其中教师的语言能力占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一名合格的小学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具备相当的素质:语言流畅、谈吐大方自然、发音标准、音调抑扬顿挫、饱含激情、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一名优秀的英语老师,必须熟练的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调动学生的激情和主动性,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四、教育方法

1.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因材施教,情景教学

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学生提高口语的条件。由于学生平时接触的多数都是汉语,只有在英语课上短短的几十分钟里用英语表达,所以,小学生就不注重词汇的积累,最后导致词汇过于贫乏。这时,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放慢语速,或用TPR(全身反应法)。刚开始学生也许会不习惯,但是教师要坚持用英语来组织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说慢一点,反复重复,反复感受,小学生们就会渐渐地熟悉教师的语言,就能融入到学习中去,这样,教师就能带动学生讲英语,逐渐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活泼的语言环境。长此以往不仅能提高口语水平而且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语感。在一所小学做调查问卷时,刚好是一个四年级的老师在讲英语课,在她的英语课上师生就能互动起来。只要她提问时说Who can try?或者who can show?学生们都会举起小手说I can。每个孩子反映的速度都相当快。

2.拓宽课外空间,强化英语训练

对外语的学习,当然不能只局限于英语课,而应扩展到日常生活中去。在校园内要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比如将教室的课桌、窗户、黑板都贴上英语卡片,给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英语环境。同时也可以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单词卡片,把每天所学的单词都写在卡片上,回家当当小老师教教家人,或同学之间互相比比谁做的好,单词认得多。一年365天,长此以往这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单词教学与学习课本都很乏味,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我建议老师能让学生给单词“找朋友”,如:red,blue,black,green,pink,yellow都表示颜色,它们是好朋友。这样,学生们就会对所学知识温故而知新,并且会给单词分类。

3.培养“小老师”,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小学英语课时非常紧张,老师在课堂上只能用40分钟匆匆忙忙讲完所有的内容。而且一个学校的英语老师有限,如果管理的班级很多,老师就会忙不过来,导致复习检查及对话表演难免顾此失彼,老师不能照顾全体学生。所以,英语老师应该努力使英语课代表或者小组长成为学习英语的活跃分子,把他们培养成自己的好帮手,自己的“小老师”,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这样就会组成以课代表为核心、小组长来具体负责、学习委员实行监督的课后作业检查小组。主要负责早自习十分钟对前一天的教学内容进行操练和巩固、认读单词、对话表演等情况的检查任务,小组长由课代表检查,课代表由老师检查。课代表每次做好记录,以便于平时教师进行抽查时,能够及时表扬完成作业者及进步者。这样,利用“小老师”督促其他学生认真学习,使课堂练习得以延伸,就能有效地帮助上课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4.狠抓单元过关

抓好每个单元的过关考核,听力百分之四十,笔试百分之六十,在考核中有意识地侧重笔头内容,使学生认识、听得懂,更重要的是写下来,要迫使学生多做书面练习。考核之后,及时总结,表扬优秀,指出差距,提出新要求。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如第一单元40分,第二单元50分就及格了,这样使学困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使他们有

成功的喜悦,只要努努力就能有收获,同时也树立了他们学习的信心。我们把课上的听说和课后的笔头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学生全面地掌握语言知识与技能。

虽然说“教无定法”,但它是有一定的教学规律可循的,如果小学英语教师能在日常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就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实践也证明了,改善英语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是教师展现自身生命价值和魅力的舞台;教学,是教师职业活动的主要存在形式,在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挖掘学生潜能中,教师为了使教学更有效,教师需要运用自己的思维和智慧,融入自己的精力,提供民主的教学气氛,乐于听取学生不同的意见,暂缓批判,从传统的“讲授型”向“师生互动型”转变,教学方式要不断创新,在教学设计上也要深入研究,改善讲述和问答的方式,让课堂充满灵气和活力,教师是课程取得成功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运用表扬的方法,不是简单的表扬,而是有针对性的,充满关怀的,是满足学生即时性成长需求的,使学生的情致得到最大化的发展。启发式的追问和不断的肯定提升,不仅给了学生自信,且启发学生对未知或熟知漠视的英语知识的重新审视。给学生打开广阔的发展空间,这种教师的魅力能够对学生产生强烈的精神感召力和智慧的启迪,激励学生产生汲取知识的信心和力量,不断向新知识奋发进取,与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候,必须保持面对面的心态。

英语教师在上英语课前要制定教学目标,选用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让学生有意义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并且慢慢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即师生互动、师师互动、生生互动和全员互动,制定小组学习目标,然后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对小组总体表现进行评价,合作学习的展开,往往是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或进行全班交流和全校交流,合作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都具有积极意义。首先,合作学习能激发创造力,有助于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的培养。其次,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最后,合作学习促使学生进行不断地自我反省。学生通过外部的表述与交流也必然会促进主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省。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尤其是对农村学生来说,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要尊重热爱学生,对学生持有肯定的态度,帮助学生缓解内心的紧张。对于那些在学习上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老师更要善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能形成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

六、活动激“趣”,寓教于乐

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挖掘学生潜能,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采用创造性思维的提问技巧,(1)提出一些开放性、没有单一答案的问题(2)允许有潜能的学生从事独立学习的机会,平常教学时也可鼓励学生在课后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3)不排斥学生的错误或失败,许多老师在学生犯错之后,常立即给予惩罚或责备,造成学生恐惧失败的心理。人难免会犯错,如能由错误中获得启示和经验,更容易迈向成功的目标。让学生有改进的机会,引导他从错误中学习,从失败中获取经验。最后,必定能在成功中成长并获得满足。(4)改进作业及评价的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在指定作业及命题方面应力求变化,计分应具弹性,充分运用发散性思维的题目,鼓励学生提出多种恰当的答案,以增强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5)与家长密切配合,充分运用社区资源。(6)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以提高教学质量(7)奠定知识基础,活用原则,推陈出新(8)注重创造的理论,辅导正向的发展,提供积极正面的教材,引导正确的思维方向,促进师生间,同学间相互尊重和接纳的气氛,察觉创造的多层面,不仅在认知能力、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等能力的培养,也重视其情致态度:好奇心、冒险性、挑战性、想象力的表现,让学生有机会成为决定的一份子,鼓励每个人都参与。

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任何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都提不起学习效率。所以,一味地填鸭式的灌输,不会激起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本人曾学过的心理咨询知识,以及对小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查结果可知,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好奇心强、模仿力强,我们可以抓住注意力集中的短暂时刻,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如游戏、表演、比赛、唱歌等,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而又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就不会感到厌倦,学到的知识记忆就特别牢固,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高。另外,还可以通过一些自编的琅琅上口的顺口溜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如学习家庭成员时,可以编这样的儿歌“爸爸、爸爸是father,妈妈、妈妈是mother,哥哥、弟弟brother,姐姐、妹妹sister,grandfather是爷爷,grandmother是奶奶,这就是我们的family。”这样学生既感兴趣又容易记忆。在发挥阶段,可以让学生画一个家谱(familytree)来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7: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两难”问题,具体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分析。

教师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严重脱离生活实际,脱离学生实际;指导上存在严重问题,指导不到位,激发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指导过于具体,束缚了学生自由想象的思维,从而学生的写作趋向雷同,干瘪、乏味、缺乏创新;不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致使学生的作文中假话连篇,假故事、假感情频频出现。

学生方面:

学生写作文感到无从下手,往往会出现乱编的情况;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具体;对周围事物缺少留心的观察;缺乏想象力;题材千篇 一律,难以表达真情实感。

二、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激发兴趣,鼓励实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没有写作的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是很难达到的。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因此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鼓励实践,调动写作积极性。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1)要把老师的架子放下来,与学生融为一体,学生用商量的语气和学生讨论并适当引导学生该写什么,怎么样写。(2)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仅限定范围而不限定题目,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3)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教学中我经常会采取拿学生的作文当作范文来宣读,鼓励学生向期刊投稿,将学生的习作打印成册,举行作文比赛等方式来鼓励学生,让他们又被认同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自觉写作的兴趣。

(二)立足生活,学会发现

作文是生活之反映,为生活而作,因生活的需要而作,离开了生活便没有了作文。生活化作文的训练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探索。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睁开双眼,去观察、去比较。风土人情,雷电风雨、日落月出的大自然景观,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都是学生习作的极佳素材。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加强观察的指导,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特点的习惯,从而克服“无材料可写”的缺点。应经常带领学生们亲近自然,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赞美自然,从大自然中寻找作文素材。如春忙时带领学生观察农民伯伯下田种地银锄翻飞的神态、动作;秋收时带领学生体察农民伯伯金镰舞动,麦浪声中唱丰收的喜悦,让学生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使他们懂得生活中无处不美的道理,进而激发他们表现美的强烈欲望。

(三)提倡个性,鼓励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这是一个倡导个性的时代,中国的传统教育往往会泯灭学生的个性需求,而把他们都改造成相同的人,以至作文中全部是相同的一个“我”。小学生的想像能力发展较早,他们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提倡个性,鼓励想象,恰好可以学生潜在的想像力激发出来。

在作文教学中,诱导学生进行想象,不但能开阔视野,丰富写作内容,还能使文章生动活泼,意境更加深远,蕴涵更加丰富,同时还能使学生认识得以升华,思想得以提高,性情得以陶冶。同样一个富有新意的题材,构思不好,它也不会吸引人。适当的想象发挥比一般的记叙在语言方面具有优势,学生具有广阔的表现空间,可以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且,富有想象力的文章使得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更加富有个性化。

(四)注重阅读,以读促写。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没有大量的闭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因此教师在做好正常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一周应该专门拿出两节课让学生静心读书。阅读时事新闻、报刊杂志,同时诵读古诗词、中华经典名录、现代优秀诗文等。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读书时做好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五)注重评价,自我修改。

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好学生作文的评价、鉴赏工作。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 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这样做,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获得持久的兴趣、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在把自己会说的话都写出来以后,还要学会修改,使它更具有表达书面语言的能力,这也是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一种表现。教师要逐句逐段地与学生一起分享修改作文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己修改文章,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会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大胆摒弃传统语文作文教学模式,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探寻作文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规律,并认真地贯彻坚持下去。相信一定能够探索出一套适合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新模式,让学生实现由惧怕作文到愿写作文的质的飞跃。

篇8: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培养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主要职责,其教学状况直接决定我国中学基础地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多年来高师地理教学不断改革,然而这种改革不能适应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其中有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师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师地理教育,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是重自然轻人文、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这些问题虽然几经改革,但仍停留在较浅层次,更没有与现代地理科学、现代教育学、地理信息技术和心理学等科学成果很好地联系起来,所以进行的改革是始终处在传统的教学理论与模式下进行的局部改革,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解决问题首先要发现问题,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设置种类多,课时少。

很多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繁多,只要和地理有关的科目都想开设,致使很多课程的内容存在重复现象,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如人文地理学中包含大量的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和人口地理学内容,它们完全可以合并成一门课程。而且有些地理学的基础课程,因教学时数少,很难完成教学任务。如有些院校自然地理学基础、地球概论、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学科的教学时数只有64学时,完成教学任务相当困难。课时不够用只好减少教学内容,以牺牲学生利益为代价。

2. 课程内容老化,赶不上时代发展。

课程陈旧是大部分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普遍存在的现象,有些院校使用的教材到现在仍然是“古董”级版本,如有些院校使用的人口地理学还是张善余编著的1999年7月第一版。在世界人口飞速发展的今天,仅教材中引用的数据这一项就已经赶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更有甚者,有些院校使用的土壤地理学还是1983年版的,可以推算一下,它的年龄比学生还大。当然,地理中的基础知识,尤其是自然地理知识是不会有太大变化的,但地理总是和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材版本也应与时俱进。如果学生在大学学到的是过时的陈旧知识,那么学生毕业后就很难胜任教学工作。

3. 对实践课程重视不够。

这里的实践包含两层意思:首先,地理课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目。大多数高校的地理实践课所占课时数偏少,一般是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组织少数几次野外实习,这远远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费短缺是主要原因;其次,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教育实习期短是目前多数高校存在的问题,还有些学校让学生自己找实习学校。这样易使学生游离于教育实习之外,甚至出现通过关系出据实习鉴定材料的情况。这种变味的实习,很难发挥其应有的提高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作用。

二、高师地理教学改革的对策

1. 全面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是地理教学的目标。地理课程的设置应围绕这个中心进行整合。将重复和陈旧的内容剔除,将地理学的核心内容和前沿知识传授给学生,大量开设专题性研究课程,增加地理实践课程,为大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基本构想是,大一、大二开设六门专业基础课:自然地理基础、人文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信息技术、中学地理教学法;大三、大四开设专业选修课,如乡土地理研究课、地理实习实验、中学地理教材研究、计算机制图等。同时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特长,将研究成果融入到教学实践中,直接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创造环境。

2. 加强对师范生进行地理新课程理念的培训。

在高师地理教学中融入地理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中了解地理的功能与价值,培养人文精神、科学态度、爱国情感和环境伦理道德,树立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他人与其它文化,增强社会责任感与全球意识。师范生毕业后到中学任教,面对的都是新课程、新课改、新理念、新教材、新方法、新评价等,要使师范生一到中学就能进入角色,适应新课改,就需要在师范院校完成新课改的一系列培训,使师范生理解新课改的基本理念,熟悉地理新教材,掌握新方法,全面提高对新课改的适应能力和胜任新课改的能力。

3. 加强对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训练。

地理专业的师范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应进行地理教学实践、教学三板技能、教学课件制作等一系列的职业技能训练,并且要到中学教学一线去接受实践检验。有些大学近几年将教育实习期延长,把原来两个月的教育实习改为半年的顶岗实习;学生不但要承担地理教学任务,而且要担任见习班主任工作,这一做法能使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得到全面提高,值得借鉴和推广。

4. 加强对师范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孤僻、任性、个性强,如果没有完善的教育、科学的引导和实践的磨练,就会使他们在工作中我行我素,自以为是,人际关系紧张,缺乏合作意识。因此,在校期间要通过各种方式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职业素质,使其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真正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先”。

摘要: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状况反映了中学基础地理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文章主要分析了目前高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高等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王树声.中学地理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篇9: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对科学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对科学的教育必须从小抓起,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探索精神,使其能够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从我国目前的小学科学教育来看并不容乐观,必须对其进行强有力的教学体制改革。

一、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现状

1.教师科学素养普遍偏低

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起步相对较晚,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小学的科学教育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尤其是当前的小学科学教育缺乏具有专业科学知识的师资队伍,因此,大多时候是由文科教师或其他门类的教师兼职代课。由于缺乏专业科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是照本宣科,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科学原理只能够简单带过,讲解不够深入,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抽象的语言,不能够转化为相对直观的语言,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存在许多疑问与模糊不清的地方。再加上当前的科学检测有一定的难度,一些学生对该课程有一种惧怕心理,导致科学教学的课堂效率低下。

2.对科学教育的认识不足

传统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以及家长对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比较重视,分数至上,成绩至上,科学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新课改下,科学教育逐渐发展起来,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仍然侧重的是对知识点的讲解,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课本知识,忽略了科学与生活的联系,课堂氛围枯燥、乏味,不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效率比较低。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科学教育的思想认识。

3.科学教育设备不完善

科学教育教学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它与人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单纯的课堂知识讲授不能够直接地反映某种科学原理,必须借助一些实验设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自主探究能力,才能使学生对科学形成正确的理解与认识。然而,我国当前的科学教学实验仪器十分有限,一些小学甚至没有专门的实验室,这就使课堂教学只能局限于课本中,收不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改善对策

1.提高对小学科学教育的正确认识

与其他专业文化课相比,学校以及教育部门对科学教育教学的认识并不到位,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再加上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本身起步晚,发展缓慢,这就更使小学的科学教育受到一定的阻碍。因此,必须从思想上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对小学科学教学的认识,充分落实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另外,要对小学科学教育模式进行新的革新,改善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教学方式,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自觉参与到科学学习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使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观点中科学学习更为突出,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引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科学的美,让学习成为自身的发展需要。

2.培养具有专业科学素养的教师团队

要想使小学科学教育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必须打造一批具有专业科学知识的教师团队。针对当前我国小学科学教育出现的问题,必须加强对教师的科学素养的培训力度。目前大多数教师缺乏科学知识能力,或者即使是对科学知识有一定的学习也只是停留在课本层面,未能对其进行实践探究。因此,在对教师进行科学教育培训时,要注重实践性与实效性,为教师提供学习的平台与进修的机会,增强学校的科学教学师资力量。

3.加大对科学教育的经费投入

当前的小学科学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经费不足,以至于许多小学的科学实验设备短缺,实验室机构构建不完善,一些实验设备已经老化,不能够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影响了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正常实施,必须对这些实验设备进行改进与更新。科学教育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且实践性比较强,基于科学教育自身的发展特点,必须加大对科学教育的投资力度,完善实验设备,成立专门的科学研究室,为科学教育提供有效的实践平台,使课堂教育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高小学科学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

当前,我国对小学的科学教育已经开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学校及教育部门已经普遍认识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必须抓住当前的大好发展时机,全面贯彻落实新课改的具体要求,对科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新的改革,促进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进而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科技人才,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上一篇:实行不定时或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所需资料下一篇:外呼客服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