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校集体备课计划

2024-07-21

初中学校集体备课计划(精选8篇)

篇1:初中学校集体备课计划

一、指导思想:

我们以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学校和教研组工作计划,认真贯彻“先学后教”精神,加强课堂加强理论学习,加强教学研究,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学上坚持精讲精练原则,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

牢固树立“先学后教”的观念,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开阔头脑,转变观念,指导教学实践。

2、提高教研质量,切实开展备课组教研活动

(1)把每节的内容落实到人,以主备老师为主,写出学案,(有课的制作相应配套课件),集体修改补充,优势互补,形成用集体智慧形成的教学方案;

(2)备课组内互相听、评课, 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听的两节以上的公开课并作相应的评课,以便加强组内教师之间的交流,争取做到优势互补;

(3)做到每节课后及时交流课堂上收获;

(4)对组内教师参加备课活动及时记录,了解组内教师的备课情况和作业批情况(看备课笔记和学生作业本),探讨平时学习、复习的有效方法,寻求提高学习效率的对策,注意收集本学科新的教学信息。

3、树立全局观念,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和教辅用书。定期组织备课组教师开展磨题活动,并通过学情分析,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及时解决,确保本备课组的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4、不断努力探讨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尽力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还学生以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努力提高本学科成绩的优良率,严格把好本年级本学科教学质量关。

5、开展提优、补差治翘脚工作。真抓实干,做到时间落实,责任到人,确保效果,及时激励,及时调整改进。

篇2:初中学校集体备课计划

备课是上课的基础和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多年来,我们的备课检查只注重等方面,而忽视了它的实用性、创新性和合作性,使备课成了机械的教案抄写,费时低效,劳民伤财,对上好课基本没有什么帮助。

为了切实提高备课效益,构建高效课堂,我们决定在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方面做一下改革,尝试创造一种高效、省时、程序明晰、易操作的备课模式,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并通过集体备课的集体智慧把全县小学语文教师解放出来,真正步入信息化、高质量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实现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多元、多赢的教学效果。

所以,我们现在的集体备课,虽然也规定了时间,规定了内容,也要求先周备课,但是,我们的集体备课是不是象征性的进行?是不是在例行公事?老师们工作繁忙,身心疲惫,集体备课时肯定是出工不出力,只是在倾听主备人在那里唠叨、叙述教参上的东西。这不怪老师,因为我们没有给他时间研讨,只是一味的促使他们抄写备课来应付检查。因为,我们的检查标准就是看老师们的备课书写是否工整、认真、项目、环节是否齐全、课时量是否足等等。老师们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毫无效果,没有多少实用价值。我们教研室的全体人员针对现状,我们感觉,要想发挥集体备课的效益,让备课真正有实效,有价值,首先咱们得为老师“减负”,特别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我们要改变费时耗力的手写式教案,实行电子教案,把抄教案的时间用于研讨教材上,评议教法上。强化集体备课,优化备课形式,发挥集体效应,形成资源共享。

二、基本原则

根据我们的教学实际,在集体备课中要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合作性:老师要加强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当然,在合作中提倡自主探究,把自己的见解、建议、意见、想法、困惑等摆在桌面上,让大家针对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让老师们明白,讨论你所提出的问题不是在找你的茶,而是在帮助你。充分的交流,和谐的讨论有助于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

2.实效性:现在咱们进行的是关于阅读教学集体备课的一种探讨和尝试。对于阅读教学,我们要继续以临沂市“三五x”教学策略为准绳,科学的解读策略,创造性的运用策略。力求从实际出发,在集体研讨中注重“预设”,也就是要充分的备教材,备教法、特别是备学生,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预设学生在本节课中将要取得的收获和知识点的提升。想学生所想,设学生所问。在集体研讨中解决老师们在个人初备时提出的实实在在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备课真正成为上好课的基础和保证。

3.研究性: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要把参与这项活动当作是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的难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积极参与、主动研究,善于倾听,乐于思考,长于表达,在研究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创新性:教材是死的,但透过教材所了解到的信息是活的;教案是死的,但我们教师操作的过程是活的。在集体研讨形成教案的基础上,老师们的教学风格、语言习惯、学生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因此,要以形成的集体教案作为参照,老师们在上面进行切合实际的删改、圈划,创造性的进行使用。

三、实施步骤及方法

基本遵循“四步七环节”这一步骤实施备课过程。

四步”即“个人初备----集体研讨----形成教案---构建特色”。“七环节”即

1.确定内容。教研组的组织下,主备人提前一周布置集体备课的内容。

2.研读教材。每位教师自接到备课任务之日起,要抽时间充分的了解教材,熟读教材,分析教材,找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标记出重点词、句、段,结合策略,把本单元的每一课的设计思路打一腹稿,所产生的困惑或建议以及设计盲点记录在“个人初备反馈表”中,对于课文的关键段落、注意点及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等,可以在书上标一标、划一划,并及时把反馈表交给主备人。这一环节是集体研讨是否深入、是否有效地关键环节。

3.集体研讨。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备课组教师在主备人的召集下针对“个人初备反馈汇总表”上的信息对教材进行集中研讨,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各自发表建议,依照策略,形成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在这一环节中主备人要做好记录,对于每一位发言人所提出的好的设计建议、看法、想法都要详细记录。这一方面承载着业务检查的凭证,激励教师积极发言,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为主备人形成教案集结材料。

4.整理完善。集体交流之后,在1---2天内,主备人根据大家的讨论内容、交流信息做以梳理,形成教学文本预案,打印复印后分发到备课组每个教师手中。

5.操作实践。教师拿到集体备课的教案后,每位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经验对教案再作深入细致的推敲、斟酌、研究,对教案还可随时进行调整,可以是知识点的拓展,可以是教学方法的更换,可以是教学片断的增删,也可以是教学环节的替换,鼓励教师大胆删改、创新运用,形成个性化的教案。这一方面减轻了老师的抄写负担,最关键的是老师们能够在上课前已经走进了文本,真正了解了教材,并能在省时、省力的情况下抓住了教学的重难点,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摒弃了盲目上课的现象,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良好的上课习惯。

篇3:初中语文集体备课初探

一、独立研课——纵横驰骋文本间, 千沟万壑了于胸

集体备课是顾名思义一个集体的行为, 是为了群策群力, 达到N个1相加大于N的效果。要想群体智慧最大化, 那么, 个人就得彰显各自的才智。独立研课是静态的个体钻研过程, 其目的是要心知肚明, 知根知底。简言之, 就是明白“备课备什么”的问题, 就是解读与备课内容相关的一切资料。全面的独立研课, 应包括三个方面的研读:

1、研读课程标准。

备课前吃透课程标准要求是备课的重要前提。作为一个语文教师, 如果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基本理念等都感到模糊不清, 就无法备出一份符合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语文教案。我们之所以要举行去全校教师学习运用新课标检测, 就是要求教师把课标熟知于心, 在备课、教学时有所遵循。

2、研读教学内容。

要充分认识和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 做到“春江水暖鸭先知”。继而有效开发教学内容, 定位教学目标, 承前启后, 发挥教材在传承知识、传递文明、传播精神、培养能力、提高素养、培育人才诸方面的最大潜能, 做到“天机云锦用在我, 剪裁妙用非刀尺”。

3、仔细研读学生、研读自己、研读现有教学条件。

研读学生的学习基础、个性特点、思维特色、生活环境等条件, 教师才能蹲下身子倾听、交流、设计出符合学生口味、促进学生成长的教学预案, 才能打造适应学生学习发展的有效课堂, 激发课堂的生命活力。研读自己的教学能力、兴趣特长, 才能找到教学与自身资源的切合点, 扬自身所长, 避自身所短, 理性设计, 感性发挥。

二、初次碰撞——各抒己见燃火花, 千磨万击达共识

独立研课, 教者在研读中产生丰富的体验, 就能较好地把握教材、分析教材, 构建各自的教学思路。此时, 备课组的聚合, 为教师的积淀创设了“喷瀑”的出口, 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研读情况侃侃而谈, 进一步梳理思绪;倾听者专注聆听, 或表示赞同, 或适时补充, 或提出质疑。初次碰撞, 往往会一石激起千层浪, 备课组成员各抒己见慷慨陈词。席间, 彼此擦燃火花, 相互引发灵感, 通过陈述、辩驳、协商, 可以使研课活动由量变引发质变, 相互争议的结果必将使文本的研读更缜密、更详尽、更深入、更透彻、更全面、更灵动。

三、二度备课——斟酌学情作策划, 八仙过海巧设计

二度备课是独立研读课的延伸与发展,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独立研课阶段, 教师的任务是深度阅读文本, 达到“在文本中走个来回”的境界, 投入地进, 沉醉地出, 所磨炼的是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而二度备课中, 经集体力量的梳理, 教材内容明晰, 教学目标明确, 重难点凸显, 可谓是纲举目张, 骨架遒劲, 此时所要锻炼的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功底和悟性。此环节, 要体现一个“大气”, 落实一个“细致”。所谓“大气”, 首先要把学生放在首位, 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明确教学的有效性并非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精彩呈现, 也不是教师在单位课时内教授内容的最大化, 而是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高昂、学得扎实, 它所追求的是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其次, 要有气势, 要有气度。设计教学时宜从大处着眼, 将课设置成几大板块, 设想好其间的启、承、转、让、扬等环节, 理出能从容穿行于全课堂的线索。其三, 教学点的设计, 应追求网状辐射, 举一反三, 旁征博引, 左右逢源, 而不是线状直行。网状辐射, 可避免课堂上战战兢兢, 为教学步骤所困, 为教案所累, 步步设套。教师可以紧扣要点, 根据实情, 灵活点拨, 一要形式新颖, 环节扎实, 设计要匠心独运, 精彩纷呈。二要关注生成, 提前应对。三要语言丰富, 有感染力。设计教学时, 宜创设富有诗情画意的写意语言, 去点亮学生的心灯, 浸润学生的一腔真情。我们所举办的“有效备课”讲座中的“适度延伸, 形神兼备”就着重强调了这一点。

四、再次交锋——存同求异争相鸣, 聚集热点细剖析

集体备课要的就是一个不断思索、不断碰撞、不断增长、不断生成、不断完善的过程。等各位教师根据具体实情写好完整的教案, 备课组就迎来了再度交锋。这次交流, 目的是发现各份教案中的与众不同之处, 明确不同设计的渊源, 探讨别样设计的效能, 捕捉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 细细剖析, 碰撞出新的火花和灵感, 达到“奇案共欣赏, 颖义相与析”之目的。

多次碰撞, 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对课文内容有了自己的见解和心得。几经推敲, 文章的语言、思想、情感已谙熟于心。此时, 再对文中的词句、段落进行“重锤猛敲”, 细细咀嚼, 教师将钻得更深, 研得更细。再次提起笔来, 教师就会对已有教案进行提炼, 化繁就简, 追求更科学的目标突破方法和列简明的教学步骤。正如郑板桥诗云:“四十年间画竹枝, 白日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 画到生时是熟时。”备课亦如作画, 讲求提炼, 留枝干剪毫枝, 这样有利于教师在课堂发挥, 引领课堂向深度、广度延伸。

篇4:农村学校集体备课应趋本求真

1.“有名无实”的集体备课

其一是没有统一的规划安排,教师们根据自己的喜好随便地探讨一些自己想探讨的问题,走走过场;其二是复制式备课,备课组的其他同志抄袭某一位教师已写出的现成教案;三是照搬上年度的教案,或从网上复制粘贴别人的教学设计。以上三种情况在农村中学比较普遍,集体备课有名无实,备课研究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2.“档案管理式”的集体备课

学校对集体备课做出严格规定,课时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方法统一,作业统一,乃至教案的格式和纸张也要求统一。教师们只需要根据学校制定的集体备课表格进行填空就可以了。这种集体备课无法群策群力,无法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主要目的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更起不到集体备课的应有作用。

3.“一言堂式”的集体备课

每次集体备课由某一位中心发言人针对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发言,其他成员认真倾听,提出建议进行补充。此种形式容易造成“一言堂”现象。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教师们的依赖心理;再者亦不切实际,使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因为中心发言人不可能根据所有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提出相应的教学措施,从而使得学情分析及提出的教学建议失去意义,不利于集体备课作用的发挥;还有其他发言者因为对集体备课的主要内容缺乏必要的思考,不免就事论事,很难谈出真知灼见。

4.“各扫门前雪式”的集体备课

学期初,同一备课组的几个成员平均分担本学期的备课任务,备好后,装订成册,人手一份,供新学期使用。这虽然减轻了教师们集体备课的“负担”,但由于缺少集体研讨和个性化修订的环节,既不利于教师共同成长,也不利于教师个体才能的发挥。

调研表明,以上四种集体备课的方式是我省农村学校集体备课中最常见、最主要的形式。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加大对农村学校集体备课的管理和研究力度,把握集体备课的特性,创造切实可行且注重实效的方式和方法。

二、农村中学集体备课如何趋本求真

笔者认为,农村中学集体备课应包括四个基本环节:主备教师教学前的预案设计(通用性备课设计);执教教师课前的修订设计(个性化备课形成);执教教师使用后的生成设计(生成性备课完成);学期终结时备课组的完善设计(完善性备课整理)。

1.主备教师教学前的预案设计

教学前的预案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对教学内容作前期梳理

首先组织备课组的所有教师对教材作整体性分析,把握教材的整体结构,掌握教材所呈现出的内容和形式特点。然后分析教材,结合教材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分析知识的前后及内在联系,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与深度。再次运用教材,将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顺序等结合教学实际内化为教师个人自己的东西,选择创造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努力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最后收集已有的教案,分析此教案在“教什么”上的取向以及“如何教”的策略与措施。

(2)提出备课要求,指定主备教师,进行教学预案设计

充分利用备课组现有的教师资源,把预案的创新设计作为提高备课组教师备课能力、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有效措施,给每一位成员合理安排设计任务。在具体运作时,备课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通用性备课,用作教学预案设计,约占页面的三分之二;二是个性化备课,用来对教学设计进行个性化修改,约占三分之一。通用性备课由备课组组织学科的骨干教师分工、分头、分期进行设计,然后筛选出优秀教案打印并装订成册,任课教师人手一册。通用性备课不可面面俱到,要给任课教师留下再改进再创造的自由空间。

2.执教教师课前的修订设计

使用前的修订设计是集体备课中的重要一环。它的作用是充分发挥教师个体的智慧和经验,通过个体间智慧和经验的碰撞,激活教师们的智慧创造,使教学预案趋于完善。修订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修订预案,使预案的实施更具个性,更适应本班的学生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情绪的调动或认知学习的展开。要对预案设计作出修订与内化,就必须看懂预案设计的每一处,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看懂流程和欲达成目标之间的关系,看出预案设计的变化,看出不足和漏洞。因此在修订时,应与主备教师及其他教师进行探讨和切磋,要认真倾听主备教师对细节步骤的具体解说,主动交流自己的疑惑和意见。二是在否定预案整体或预案中的某一部分时,要对否定的部分进行重新设计。这种否定和重新设计,并不是对教学预案的可行性、有效性产生怀疑、排斥,而是对这一课教学的再创造和再丰富。教学内容不可能只有一种预案,预案越丰富越有利于比较、选择,越有利于适应学生多元发展的需要,也越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因此,在强调不断丰富预案,使预案逐步成为教师教学资源库的前提下,应鼓励教师主动跳出教学预案的限制,另行设计,为教学预案的丰富提供应有的教学智慧。

3.执教教师使用后的生成设计

主要是指教师使用预案后的教学反思,这是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策略。对预案实施后作反思,是集体备课后一项必须做的工作,包括“教”的反思、“学”的反思与“教学设计”的反思。

“教”的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反思课堂教学中的“亮点”;

(2)反思课堂教学中的“败笔”;

(3)反思茅塞顿开处和教学机智;

(4)反思重要问题的矫正思路或解答。

“学”的反思主要包括:

(1)反思知识的形成过程,提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

(2)反思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

(3)反思解题的思维过程,训练发散思维,优化思维品质。

“教学设计”的反思主要有:

(1)设计的过程在实施中是否达成目标?如果偏离或未达目标,症结何在?如何加以纠正?

(2)设计的过程在实施中能否有效地展开?如果不能,原先设计的预案应该做怎样的修改?

执教老师讲完课之后,他们反思课堂教学,要创设平等、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构建师生、生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和交流平台,实施民主的开放式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促进教材动态生成。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多种多样,千奇百怪,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各种怪念头,加以正确引导,有些甚至可以转化为新的知识生长点,开出创造之花,结出创新之果。

4.学期终结时备课组的完善设计

学期结束时,必须要对教学设计进行整理,其目的是将经过预案设计、实践检验、反思修订的教学过程以文本的形式保存下来,以备后用。同时,将不合理的无效的教学步骤与方法剔除出去,使教学设计渐趋优化,不断臻于完美。

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四点:

(1)教师要将使用或修改使用后的效果与反思后的结果及时整理出来,做上标记,以备用。

(2)整理的过程是优化的过程,这种优化应表现在目标定位准确、问题设计得当、过程展开张弛、作业设计科学合理等方面。因而,就某一课时来说,整理力求做到全面而有重点,力求做到对不合理的地方做出恰当的修改,使其臻于完美。

(3)整理工作既要科学分工又要加强合作,可将教研组教师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头负责某单元的预案整理工作。

(4)整理后的教学设计置于教学预案资料库内,以备以后使用。

目前,我省广大农村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还比较低,大多数学校的集体备课仍然处于散乱的不规范状态,各级主管部门必须大力加强管理和引导,务必使之趋本求真。如果使然,这将极大地提高我省广大农村教师的整体教学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从而有效地缩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班级之间教学成绩的差距,从而大面积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它将有利于广大农村学校强化教师们的合作执教意识,凝聚教师的工作合力,营造良好的教学和研究氛围,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进而使广大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得以极大地提升。

篇5:初中数学集体备课计划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扎扎实实做好课标研究,不断提高教学理论水平。认真贯彻落实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任务和要求,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中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二、目的和要求

1、目的:把握课标精神实施教学,接受新的教学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集体备课是一种合作。经过与会人员一起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实际,统一教学目标(含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过程设计,备好一节适合学生的课。通过集体备课活动,以老带新,以新促老,让教师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2、要求:

(1)主备课教师确定课题,在前一个星期的星期一公布课题和备课会的主题。

(2)教师接到课题后要积极寻找相关的资料,供主备课老师参考。

(3)主备课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农村学生的特点,创造性地处理教材。

(4)主备课教师在一个星期中形成教案草稿。其他教师看完教案草稿后,给主备课教师多提宝贵意见,主备课老师修改教案,形成新的教案。

(5)在执行本课教案前,教师要进行第二次备课;课后要写好反思。

三、时间与内容安排:

1、集体活动时间:周一 节数 :一节 内容:讨论研究本周备课内容的课题、目标、重点、难点等。

2、教师主备课的分工:

周长姣:主备七上第三章字母表示数共9课时

陈 红:主备七上第四章平面位置与关系共9课时

彭祥波:主备八上第五章位置的确定共7课时

文尚新:主备八上第六章一次函数共7课时

邓先江:主备八上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共8课时

胡其涛:主备九上第六章频率与概率共8课时

杨军伟:主备九上第五章反比例函数、课题学习共7课时

篇6:学校集体备课细则

为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不断将我校新课程改革实验推向深入,使教学研究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有力支撑点,加速我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凸显个性特长,使集体备课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成为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点子库”,成为激活课堂活力的关键因素,成为大幅度、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突破口”。

二、建立组织

1、我校现有教研组为五个:小语组、小数组、中理组、中文组、体音美组,及教研组为一个大的备课组。再根据我校的教师所任学科特点,将同学科、同年级段划分小备课组。划分如下:小语备课组分为:低段备课组、中段备课组、高段备课组;小数备课组分为:一至三备课组、四至六备课组;中理备课组分为:初中数学备课组和初中理综备课组;中学文科备课组分为:初中语文备课组、初中文综备课和英语备课组;体音美备课组分为:体育备课组和音美备课组。

2、各备课组自行推荐一名备课小组长,教研组长担任备课组长。

三、程序和方法

集体备课一般按照以下基本程序:个人初备→集体研讨→修正教案→课堂跟踪(听课)→反思提升(评课)

1、个人初备

⑴ 初备时,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正确处理好三维目标,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指导,使三维目标得到有机的整合,设计的重点放在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

⑵ 个人初备时,一要研究课程标准(大纲)、考纲、教材、教参及其他相关材料;二要抓住教学“八点”,即重点、难点、疑点、弱点、考点、易错点、易混点和盲点。三要充分了解学生学情,就是既要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如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等,又要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

⑶ 初备时,每位教师要尽力提出自己独到的教学设计方案,以便资源共享;要提出自己有疑问的地方,以便“会诊”,排除困难。

⑷ 注意超前备课,这样有利于把握全局,扫清障碍,有利于教师在课

堂上解决学生因为超前预习而提出的问题,集体备课时要带好提前一周的教案。

2、集体研讨

备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时,分别陈述各自的备课方案,最好采用“说课”形式进行比较,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公识。

3、修正教案

在集体备课中,主备人说课,备课组成员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得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完善。

4、课堂跟踪

经过备课组研讨过的教案是否可行还有待于考证,因此,有必要进行跟踪听课进行检验,以便得到总结提高,备课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

5、反思提升

一个完整的备课过程应有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创造阶段(编写教案)、提高阶段(二次备课,调整和修改教案)、总结阶段和课后交流(对备课的总结阶段)。备课组教师在集体备课情况下授课,要进行交流,对教学进行反思,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以扬长避短,促进今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经过二次备课的教案应包括以下几项主要内容:⑴课题 ⑵ 教材分析 ⑶教学目标 ⑷教学重点 ⑸教学难点 ⑹教法和学法 ⑺主要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 ⑻主要设问或活动 ⑼板书设计 ⑽练习设计 ⑾反馈与小结 ⑿作业设计 ⒀教学反思,这些内容是教案常规检查的重点。

四、基本要求

1、各备课小组自行商定备课时间和地点(周一至周五的第**节课),备课小组自行推荐一名小组长,进行每次集体备课的组织,教研处不统一做安排。教师在选定好集体备课的内容和时间后,由小组长统一将每学期的集体备课内容、主题和进度上报给教研组长,以便教研组长制定集体备课计划。

2、每个备课组每周要保证有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每次至少一课时),集体备课由备课小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做好计划落实(包括时间落实、课题落实、主备人员落实),教研组长将集体备课计划于学期预备周提交教研处审查并存档。

3、在集体备课时,备课组所有成员要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主动公开自己的教案设计、教学经验、资料信息,以利资源共享。备课组长、教坛新星、教学能手、学科骨干教师应施其所长,充分利用自己积淀的丰富教

学经验和掌握的教育教学理论,积极发挥指导和带头作用。

4、备课活动要求做到“四定、五统一、七备”。“四定”是指“定主备、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五统一”是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单元练习内容、统一测试内容及时间;“七备”是指:备课标和教材,把握好课标要求;备教学内容,要注意知识的联系和衔接;备学习方法,要充分了解学情;备教学方法,注意把握好教材重难点,教学手段(实验、教具、学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备作业及练习的设计;备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措施;备德育、美育的渗透因素。

5、备课组全体成员在备课组会议期间不做任何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不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特殊情况不能参加需向学校请假。

6、主备人根据自己的备课稿,对自己的课进行“说课”,将自己在备课中思考的值得讨论的问题提出给全体教师,以便集体研究;其他教师应对主备的教案及提出的问题和主备人一起共同研讨,并同时也将自己初备时,遇到的问题提出进行研讨;研讨过程,应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最好能引起争议,撞出火花,形成智慧;青年教师要大胆发言,积极主动参与整个研讨活动。所有备课组成员要将讨论的要点及形成的共识记载在自己的初备稿中,以便进行二次备课。

7、集体备课活动由备课小组长负责组织实施,备课组成员要服从小组长有关备课要求和备课内容的安排。备课小组长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负责组织和指导,并对每次活动情况(时间、主题、人员、发言讨论的内容和意见及其他情况)详细记载(主备人),作为教研活动的档案加以保存和备查。

8、主备人写出电子教案,并在备课组会议前将前一天自己备好的课稿上传到校园网或共享,供备课组内的所有成员阅读,组内成员认真阅读主备教师提供的电子课稿,将课稿上的内容“内化”,为备课组会议发言做好准备。

9、备课小组长确定下周的备课内容。

五、运行评价

1、学校要把集体备课作为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来抓,此项工作列入学校教学和教师培训规划,加以重点落实。要建立集体备课的常规检查制度和评价制度,并积极开展专题讨论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学校在教案管理、活动管理、评价管理、归档管理等方面要作出相应的规定。

2、学校要确定一名校级领导主管集体备课工作,教研处、教务处负责

检查和评价制度的落实。每学期在期中和期末须将教师参加活动情况进行客观评价,评价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聘任、晋级、评优及校内奖惩的依据,并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对优秀备课组和教研组长及表现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和奖励,在教师聘任、晋级、评优等方面给予政策性的倾斜。

3、教研处要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要及时向学校提供有关信息,并经常进行经验总结和交流。教研处将组织力量,每学期进行一次集体备课的检查,检查结果列入学校工作综合质量评估体系。

篇7:学校集体备课制度

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不备课不准上课。备课是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工作,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备课环节:

1、备“课程标准”。突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备学生需求。把学生置于教学的核心地位,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引导学生成功步入“最近发展区”。

3、备教学资源。不仅要备知识点,更要备知识背后隐藏着的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备有关教学网络资源。

4、备教学方法。关注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如何从教学的“独白”过渡到“对话”;关注如何指导学生会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5、写课后反思。倡导课堂教学的课后反思,好的经验要提炼,同样的错误不能犯两次。

二、基本内容:

1、全册教材教学计划

(1)全册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等。

(2)学生知识基础情况分析(知识结构、学习习惯、生活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

(3)全学期教学进度表

2、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名称、教学时间、单元教学内容、目标、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等等

3、课时教学计划(教案)

课题、课型、时间、教具、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策略、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

三、基本要求:

1、认真研究课改精神、课程目标、教材、教参和学生。教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概念等应突出的重点、新意,应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难点。

2、体现课改的精神和阶段科研课题,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恰当选择教法学法、善于设计巩固或发展性练习、研究探讨教学艺术逻辑结构等)。

4、主要环节处要写清“教学策略”。

5、善于学习、认真思考、独立备课。(严禁抄袭)

6、当天课必须隔天备好。(超前1——2教时)

7、各科教学均应备课。

四、具体措施:

“四定”:每次集体备课要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中心发言人要在事先写出发言稿。备课时,在中心发言人发言后,其他成员要充分讨论和研究。

“四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难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 “五备”:集体备课的基本内容要包括备课程目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法、备练习,重点研究本学科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要明确本单元、本节课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型和相应的课前准备,研究本课的预习内容,组织本组教师分工完成练习题的设计,做到资源共享。

五、备课步骤:

1、学期初根据教学计划,确定单元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

2、个人自备出思路。个人钻研教学内容(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优秀教学资源)、手段、方法、学生,提出问题或设想。在每单元教学的三天前,中心发言人填写好“单元集体备课中心发言稿”,备课组长组织集体备课会,共同研讨、集思广益。

3、集思广益通思路。各备课执笔人根据备课组的意见,提前一周研究预定的备课内容,按照统一的格式,分工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力求规范、科学。然后分发到各位教师手中。

4.博采众长写教案。在进入课堂实施教学之前,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备课,教师在研讨深化的基础上写出具有个性特点的课时教案。

5、教后反思长经验。要养成反思的习惯,要及时对课堂上的得失、感受、发现做好记录,加以分析与研究,并记录在教案后面。

6、做好每次集体备课记录,学期末交教务处存档。

7、备课流程图:

熟悉教材 提出问题———→中心发言 把握重点——→共同研讨 解决问题———→形成预案 分发教师——→结合实际 二次备课———→课堂实施 信息反馈——→教后反思理论提升

六、教案形式:

提倡多样化的教案形式:简案或详案;卡片式、提纲式、表格式;随笔式、备忘式、书头备课式等。

七、检查考核:

1、教研组自查、互查。

2、年级组长检查。

篇8:初中学校集体备课计划

传统的教师集体备课是以学科组或教研组为单位, 组织教师集体开展解读课程标准、剖析教材内容、定位教学目标、分析学生学情、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流程、反馈教学情况等系列活动。尤其在新课程改革中, 面对新的教材、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手段、新的教学对象, 对教师个体来说, 要备好每一节课极具挑战性。而集体备课为教师提供了相互探讨合作、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 有效解决了备课难题, 提高了备课效率和质量。因此, 教育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都很重视并大力倡导集体备课, 许多学校更是把集体备课作为校本研修的一种重要形式, 为教师提供互相学习、分享经验的平台, 帮助教师加快专业成长。

然而,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 农村人口自然下降, 学生人数普遍锐减, 学校数也一减再减, 农村学校每个年级基本都是单班教学, 农村教师数量也相应减少, 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多数只有一个人, 不便于实施集体备课。为了解决集体备课的人员、时间、空间等制约因素问题, 应用网络进行联片式集体备课模式应运而生。

目前, 伴随着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断推进, 农村学校基本配备了计算机、远程教室、电子备课室、班班通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 网络基本达到全覆盖,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普遍提高, 加上县级教育部门推行农村中小学“一校制”和“联校制”, 使农村学校开展联片式网络集体备课成为现实。

二、农村联片式网络集体备课运行模式

网络集体备课, 就是借助学校的网络平台 (校园网) , 利用各种网络教育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进行备课环节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 优化教学设计, 凸显课改理念, 统一教学进度, 注重教材和学情分析, 推行主备课人的备课责任制。

“联片式网络集体备课”, 是利用网络平台把本学校教师、本地区各学校教师、不同地区各学校教师联结在一起开展集体备课, 破解集体备课受人员、时间、空间限制的难题, 打破年级和学科界限。

要实现“联片式网络集体备课”, 首先要在网络平台上建立一个“群组”或“教研团队”, 邀请教师加入到该群组或团队参与集体备课活动。其次, 管理员要有科学可行的备课计划, 采取同年级学科教师轮流主备、其他同年级学科教师研讨、跨年级学科教师参与的形式, 按照“五步式”集体备课模式开展活动, 即主备人初备→集体研讨→专业引领→课案生成→个性设计与反思 (二次备课) 这样的流程, 以发帖、回帖的方式开展网络集体备课。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 由教研团队管理员制定集体备课周历表, 提前通知到各位教师。

(2) 各主备教师需提前一周, 将备课的科目、页面、课题等相关内容发往群组。让同学科教师、点评指导人员同时准备。

(3) 各主备教师提前备课, 力求在本周日晚以前, 按照要求将初备教学案上传到网络平台教研团队, 并附上教情、学情分析, 阐释教学思路, 对重点问题、困惑问题等提请大家讨论交流。

(4) 同年级同学科教师、跨年级参与者于周一、周二对主备教学案进行教学研讨, 提出修订意见。

(5) 管理员及学科骨干于周三对教学案中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进行审核, 并做点评、指导。主备教师及时修改, 形成集体研究的预案。

(6) 周四进行个性设计与反思。相应的科任教师对集体教学案再修改, 形成个性化教学案, 运用于下一周的教学实践。授课后写好教学反思笔记。

为了确保集体备课成果的有效使用, 最好实行“先周备课”, 由各校教导主任或教研组长担任审核员和监督员, 审核该校主备教案或督促教师按时参加集体研讨。管理员实施全程监控, 并根据情况及时进行调控, 保证集体备课的正常进行。

三、农村联片式网络集体备课的优越性

在农村学校生源逐渐萎缩、教师人数逐渐减少、网络技术日益发展的情况下, 与传统集体备课模式相比, 农村学校联片式网络集体备课模式越来越凸显出它的优越性。

(1) 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 使教师身心获得自由。实行联片式网络集体备课后, 教师足不出户, 轻松地坐在电脑旁就可以完成集体备课, 不受他人干扰, 拥有更多的思考空间, 不会受到环境、氛围等因素的影响。参与备课教师可以畅所欲言, 平等交流, 消除了“语言霸权”现象。

(2) 解决了农村学校教师集体备课人员分散的问题。把不同学校的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备课, 使教师不再为集体备课唱独角戏而发愁。

(3) 打破了农村学校集体备课的时间禁锢。集体备课时间将划为某个时间段, 不再是传统模式中的几点几分, 教师不再为了参加集体备课而置班上学生于不顾, 不再为调课犯愁, 可以抽空堂课时间或休息时间轻松完成集体备课。

(4) 打破了农村学校集体备课的空间限制。教师不需要坐在同一间屋子里, 多所学校的教师不需要舟车劳顿往一起集中, 在各自学校或家里就能参与集体备课。实现了跨年级、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集体备课, 吸引更多教师参与研讨, 甚至可以达到城乡教师网上互动的效果。

(5) 有利于增进校际间的交流, 增进教师之间的情感交融。备课教师可以通过发帖、跟帖讨论, 交流各自对教学内容的看法、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理念的渗透、教学效果的评价以及教学感悟等, 体现大备课、大教研, 形成教学资源共享, 教师情感互动的良好网络教研环境,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6) 激发了教师参与网上教研的积极性, 提高了集体备课的效率, 增强了集体备课的时效性,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在网络平台参加集体备课的同时, 顺便可以进行网络培训学习, 一举两得, 做到了学习与教研 (集体备课) 两不误。而且可以扩大网络教研的影响面, 吸引更多教师进行浏览、学习、研讨。

四、结束语

“农村学校联片式网络集体备”模式的应用, 解决了农村地区学校分散、人员稀少、集体备课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难题, 实现了跨学科、跨学校、跨区域集体备课, 实现了资源共享, 加快了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 更好地推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兆宏.基于网络环境下教师集体备课的尝试[J].中小学信息教育, 2007 (5) :45-46.

上一篇:儿童好习惯故事下一篇:平安校园的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