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评估办法

2024-04-20

中小学体育评估办法(共8篇)

篇1:中小学体育评估办法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

2014年4月21日教育部

第一条 为促进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工作评估。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另行开展。各地和学校要把学校体育工作评估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第三条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教育教学、条件保障、学生体质、监督检查等,以《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为评估依据,逐项细化分解指标,全面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领域。

第四条 评估采用等级评定,评定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满分为100分。其中,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59分及以下为不合格。

第五条 体育工作有特色,深化改革有成效,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有创新的学校,可以在评估中获得加分奖励。

第六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定结果为不合格:

不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

未按国家规定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的;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

未按要求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如实上报数据的;

评估中弄虚作假的。

第七条 学校每年组织一次体育工作自评,对照《指标体系》的要求,逐项评分,并填写《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自评结果报表》,于每年10月31日前连同相关文件和佐证材料上报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明确机构和专人负责自评工作,确保各项内容完整、真实、准确,客观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状况。

第八条 省级及以下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学校体育工作自评情况进行复核,填写《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审核结果报表》,形成评估工作报告,逐级上报,并公布复核结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每年12月31日前将《审核报表》和评估工作报告报教育部。

第九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管理,评估工作要做到全面、准确、客观,保证评估过程严谨、有序,保证评估结果公正、公平,及时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各地可设置一定比例的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监测点学校和示范性学校,先行先试,总结经验。

第十条 教育部动态管理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设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专家咨询组织,建立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监测评价管理信息系统,设置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监测点学校,每年抽查各地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情况,并公布各地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情况。在各省(区、市)遴选推荐基础上,教育部认定并公布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

第十一条 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国务院教育督导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教育督导的机构的工作计划。将学校体育工作评估作为综合教育督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建立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制度。及时反馈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意见,被督导单位应当根据督导意见书进行整改;督导报告按规定程序向社会公布。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表:1.2.3.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doc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自评结果报表.doc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审核结果报告.doc

篇2:中小学体育评估办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建立中小学校体育评价机制,提升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依据《教育督导条例》,制定本办法。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的通知

国教督办〔2017〕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教育督导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教育督导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加强中小学校体育督导检查,完善中小学校体育评价机制和建立问责机制,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现印发你们,请参照执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2017年3月27日评估办法编辑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办法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建立中小学校体育评价机制,提升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依据《教育督导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全国督导抽查工作。省级教育督导部门负责统筹组织本区域内的督导评估工作。第三条 督导评估的原则:(一)严格标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制定统一的督导评估指标和标准。各地按照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在开展地方督导评估中严格落实。(二)客观公正。以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实际情况为依据,督导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三)注重实效。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坚持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定期督导与随机性抽查相结合,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不断提升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第四条 督导评估主要围绕统筹管理、教育教学、条件保障、评价考试、体质健康等方面内容展开。(一)统筹管理。加强组织领导、实施发展规划、完善规章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绩效考核,形成强化学校体育的工作合力。(二)教育教学。按国家要求,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大课间体育活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课外锻炼,广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积极开展课余训练和组织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定期召开运动会等。(三)条件保障。配齐配强体育师资,加强师资队伍培训,落实体育教师待遇,推动体育场地设施达标,实施学校体育安全风险防控,加大体育经费投入等。(四)评价考试。完善学校体育考试制度,规范考试考核过程,发挥体育考试的导向作用。按照规定办法建立学校体育评估制度,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报告制度等。(五)体质健康。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第五条 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在督导评估工作中的职责如下:县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定期对区域内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全面的督导评估工作,组织各中小学校做好自查工作,形成县级督导评估报告,并报市级教育督导部门。市级教育督导部门加强对所辖县(市、区)的督促指导工作,汇总本市督导评估工作情况,形成市级督导评估报告,并报省级教育督导部门。省级教育督导部门根据本办法和本地实际,建立健全本地区学校体育督导评估机制,制定实施方案,每2-3年开展一次学校体育专项督导评估,形成省级督导评估报告,并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当年中小学体育工作重点及存在的薄弱环节,确定督导评估的重点,随机确定督导对象、随机选派督导人员,进行实地督导抽查,形成国家督导报告,适时向社会公开。第六条 督导评估工作程序如下:

(一)印发通知。开展督导评估前,教育督导部门向被督导单位印发督导评估的通知。

(二)开展自评。被督导单位按照通知要求进行自评,并将自评报告报送教育督导部门。

(三)实地督导。教育督导部门派出督导组,采取听汇报、问卷调查、访谈座谈、校园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实地督导抽查。

(四)反馈意见。督导组综合被督导单位的自评报告、实地督导情况,形成初步督导意见,并向被督导单位反馈。

篇3:中小学体育评估办法

1、中小学体育运动的风险评估

1.1、中小学体育运动风险评估内涵及意义

中小学体育运动风险评估,就是首先对中小学体育运动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细致的识别,在这个前提下,用一定的分析手法,对体育运动的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估计。

切实加强中小学体育运动的风险估计,可以直观的看出中小学体育运动风险发生的原因和概率,相关人员可以从风险评估结果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进,提高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最大可能地降低风险发生几率,保证学生安全。

1.2、中小学体育运动风险评估具体内容和结果

针对中小学体育运动的风险评估,要从教师风险、学生风险以及运动环境风险以及管理风险等四个方面进行着手。通过大量的数据和科学的排查,形成了表1的评估结果。

从结果上不难看出,学生自身风险因素是造成体育运动安全隐患的最大原因,教师在学生体育运动过程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学生风险因素可以分为课堂注意力集中情况、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调节的水平、遵守课堂纪律情况等三个大的方面,其中,课堂注意力集中情况差是造成学生风险的主要原因,一些学生部注意老师的讲解,不懂得技术规范,造成安全隐患。

其次,教师风险因素可以分为教学经验风险、技术风险、自我管理风险。教学经验风险具体表现在课堂纪律松散和课前安全检查不严格,其中,课堂纪律松散占到教师风险的70%。技术风险具体表现在示范动作不规范和缺乏对学生的保护。自我管理风险包括授课情绪差、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耐心。

第三,环境风险由活动场地风险和体育器材风险构成。活动场地风险因素可以概括为两点——场地小、条件差。场地的大小占到环境风险影响比例的75%。另外,体育器材风险可以归结为器材老旧和摆放位置不合理两项。

第四,管理风险主要由学校医务监督、安全教育以及对体育活动安全的重视程度,通过评估,学校对医务监督不彻底是造成管理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

2、针对中小学体育运动存在的风险的预防措施

2.1、加强宣传,提高安全意识

学校应该在学生进行体育运动前,由专业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明确告知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内容以及应对方法。学校还应该定期开展主题教育讲座,加强宣传力度,使每名学生都能够树立牢固的体育运动安全意识,并且一旦在风险发生时,能够冷静的应对。

2.2、配备安全的体育活动器材

中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上不可避免的要接触相应的体育器材,体育活动器材的选择上要做到安全、可靠,适应学生自身的身体情况。比如哑铃的选择,哑铃可以锻炼学生的肌肉强度,一般分为橡胶圈哑铃和金属圈哑铃,如果选择金属圈哑铃,那么学生在用哑铃进行体育活动时,一旦发生风险就很可能会造成学生手臂骨折,所以要选择橡胶圈哑铃,最大程度保护学生安全。

2.3、体育教师的专业指导

体育教师在中小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小学生身体处于成长阶段,相对比较脆弱,而且对于体育运动规范性缺乏足够的理解,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做好对中小学生的体育运动教育工作,做到亲自示范,教导学生学会使用正确的动作和姿势,并且保证全程监督。

2.4、制定及时有效的预案

中小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一些意外情况是在所难免的,这就要求学校要在事前做好充分的急救预案,保证学生在发生意外情况后能够及时的得到治疗。具体做法就是要加强学校医务室的建设,保证医务室拥有除了学生骨折、跌打损伤等情况的能力。

2.5、进行适当的风险转移

对于不能够彻底规避的体育运动风险,学校可以采取适当做法将风险进行合理的转移。风险转移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给学生进行保险。保险制度是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一项政策,学校要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多角度的宣传,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学校以及学生的经济损失。

3、总结

中小学时期,是整个人生发展的奠基阶段,中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在身体素质上锻炼自己。这一时期要确保中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运动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发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但是,中小学体育运动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从学生本身到学校各方,要对体育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并且制定及时有效地预防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保证学生的身体安全。

摘要:我国对中小学学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增强中小学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由于体育运动项目存在一定的对抗性,所以中小学在大力开展体育运动的同时,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小学体育运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简要的探讨,以此来进一步加强中小学体育运动的安全性。

篇4: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的体育工作评估。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另行开展。各地和学校要把学校体育工作评估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

第三条 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学校体育的组织管理、教育教学、条件保障、学生体质、监督检查等,以《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为评估依据,逐项细化分解指标,全面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领域。

第四条 评估采用等级评定,评定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满分为100分。其中,90分及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59分及以下为不合格。

第五条 体育工作有特色,深化改革有成效,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有创新的学校,可以在评估中获得加分奖励。

第六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学校体育工作等级评定结果为不合格:

不能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的;

未按国家规定开足体育与健康课的;

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

未按要求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如实上报数据的;

评估中弄虚作假的。

第七条 学校每年组织一次体育工作自评,对照《指标体系》的要求,逐项评分,并填写《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自评结果报表》,于每年10月31日前连同相关文件和佐证材料上报至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明确机构和专人负责自评工作,确保各项内容完整、真实、准确,客观反映学校体育工作状况。

第八条 省级及以下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学校体育工作自评情况进行复核,填写《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审核结果报表》,形成评估工作报告,逐级上报,并公布复核结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每年12月31日前将《审核报表》和评估工作报告报教育部。

第九条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管理,评估工作要做到全面、准确、客观,保证评估过程严谨、有序,保证评估结果公正、公平,及时改进学校体育工作。各地可设置一定比例的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监测点学校和示范性学校,先行先试,总结经验。

第十条 教育部动态管理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设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专家咨询组织,建立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监测评价管理信息系统,设置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监测点学校,每年抽查各地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情况,并公布各地学校体育工作评估情况。在各省(区、市)遴选推荐基础上,教育部认定并公布学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

第十一条 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国务院教育督导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教育督导的机构的工作计划。将学校体育工作评估作为综合教育督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建立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制度。及时反馈学校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意见,被督导单位应当根据督导意见书进行整改;督导报告按规定程序向社会公布。

篇5:中小学体育评估办法

遵义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检查评估办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提高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以下简称人才基地)的质量和效益,充分发挥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在业余训练中的中坚骨干作用,根据《遵义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检查评估对象为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第三条 本办法评估内容分基本部分,效益部分。基本部分60分,效益部分40分(按获得的累计分,满40分不再累计),满分100分。

第四条,检查评估内容均为当年情况:

(一)基本部分

1.训练计划,总结;(8分)2.课时教案;(8分)

3.当年参加省、市教练员业余培训;(8分)4.当年新招运动员人数;(10分)5.参加全省、全市比赛人数;(14分)6.在训人数;(12分)

(二)效益部分

1.输送到省体工大队或省训练中心(10分/人)2.输送至省、市体育运动学校;(5分/人)3.输送至高等院校;(5分/人)

4.当年参加全国青少年比赛获1-8名(12-5分)5.当年参加全省青少年比赛获1-8名(10-3分)6.当年参加市少儿比赛获得团体分1-6名(35、30、25、20、15、10)

(三)扣分

1.在全市比赛中有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违规行为(10分/人)

2.在全市比赛中发生打架斗殴事件(15分)第五条检查评估办法

1.检查评估由各县(市、区)体育部门按《评估办法》对所辖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进行自评,并将结果报市体育局。

2.市体育局在县(市、区)体育部门自评和检查申报的基础上,组织检查。

3.检查评估材料须有被评估基地,县(市、区)体育部门主管领导签字。

4.根据《遵义市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管理办法》,按检查评估得分多少,评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类人才基地。优秀后备人才基地得分需要在85分以上(含85分);得分未达到60分视为不合格单位。

5.每次检查评估的结果将在全市通报。第六条 奖励与处罚

1.市体育局每年根据检查评估达合格以上标准的基地给予经费支助。

2.对训练成绩,输送效益大的和检查评估达到优秀标准的基地,市体育局将在训练经费,器材设备等方面重点奖励。

第七条 本评估办法的解释权属市体育局 第八条 本办法自2009年起施行。

篇6: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办法辅导材料

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做好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和常规教学管理检查是阿克苏地区教研室和我县教研室下半年工作的重点。

《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办法》颁布于2010年1月,实施于2010年4月。

一、评估程序分为学校自评、县级评估和地区评估。

学校自评是由学校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研教务负责人及教研组长成立的评审专家组按评估方案每年开展自查自评,形成自评总结报告,经申报后由县级评估过关后,再由地区评估验收。

去年阿克苏地区对我县第七小学、齐满中学进行了评估,第七小学得分89分,齐满中学得分81分。评估非常严格,要求必须有第一手材料并真实客观。

二、评估方法步骤

(一)评估依据是《阿克苏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和《阿克苏地区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办法》,要求三年一个周期,即所有学校每3年进行一次评估,明年为本周期的最后一年。

(二)各学校对照《阿克苏地区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办法》中的指标体系进行自查,边查边改,如确认达到评估标准,形成自评总结报告,向县教育局提出申请。

(三)县教育局评估组对提出申请的学校,对照评估细则逐条进行检查评估,时间不少于一天,参与社会评估的家长每班不少于2名,检查后的结果公示7天。

(四)地区评估组对县申请的学校进行抽查和复查验收,然后公布评估结果。我县在上半年质量评估中发现的问题:

1、教育局评估时间仓促,检查粗糙,各项指标欠细致。

2、一些学校弄虚作假,只有表面性材料,缺乏过程性材料。

3、老师教案抄袭严重,教学过程简单,没有达标的过程,教案和目标无联系,不能反映重点和难点的突破过程。

4、一些教师敷衍失职,专研教材不够,一堂课就是让学生读课文、读生字,不去分析课文、讲解课文。

5、部分学校学生作业全对,但教育局干部一去抽查学生上黑板做题什么都不会。

6、一些教师纵容学生作弊,师德败坏。

为使档案规范系统,特对评估指标体系做简单辅导。

A1:领导重视分两个B级指标,一是B1创建规划和措施,二是B2领导重视。

B1创建规划和措施又分三个C级指标,一是提高教学常规管理与质量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学校要建立3-5年近期规划和10年中长期规划。从常规管理上达到分期计划、分层实施、最终达标。

运用规划来部署教学任务。

规划要包括教学现状,3-5年后达到怎样层次,学生的程度、老师的学 2

历、教学水平,教学质量达到的水平。

二是根据学校实际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1、教学思想管理制度

2、教学计划管理制度

3、教研组工作制度

4、备课制度

5、上课制度

6、作业制度

7、复习、预习管理制度

8、课外辅导制度

9、考试考核管理制度

10、质量监控制度

11、师资队伍管理制度

12、课外活动管理制度

13、学生学习管理制度

14、教学评价管理制度 三是制定教学奖惩细则并落实。B2领导重视分三部分。

一是对学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及年级组长、教研组长进行具体分工,制定职责,并按考核细则量化考评。

二每学期召开教学质量工作会议不少于2次,有详细的记录(1、开会时间,2、参加人员,3、解决何问题,4、研究解决措施,5、落实情况)。

三教师培训经费落实情况。

学校将公用经费的4%用于科研,务必落实。A2 队伍建设

1:校长队伍方面:校长、副校长职责必须落实,真正作到每周上课2-6节,校长要腾出时间抓课堂、抓教学,坚决克服校长假上课假听课的现象

2:教师队伍建设应有师德评价体系(政治坚定、依法执教、文明理性、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勤奋学习、业务精通、尊重他人团结协作、尊重家长争取配合、师德高尚为人师表、志存高远廉洁从教)并按此考核细则对每个教师进行考核,考核档案规范齐全。校本培训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培训、新课程培训、教师教育技术技能培训、基本功训练、科研素质培训。每次培训有培训计划、培训人员、实施方案、主培训人员的培训稿件、培训考核,培训方法有分类指导式、专题研讨式、资源共享式、课题带动式。

根据库车县学科带头人评比办法,评比校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使其发挥带头作用。

3、教研队伍有12个班级以上成立教研室,组织开展教研活动。A3:常规管理

1、组织管理 有健全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制度、听课评课及质量

检测制度,建立奖惩办法,措施得力。

2、学校依据各项教学制度,每学期教学常规检查不少于4次,有检查记录。

3、教研室每两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和教案的检查,有详细客观的检查记录。教案书写规范、评价、作业布置、书写要求、批改检查标准及检查记录。

4、潜能生课后辅导,真正使课后辅导落到实处,有辅导纪录和辅导效果评价,有总结

5、有对学生学习习惯、教师教学行为习惯的要求,有考核。A4、质量监控 建立质量监控体系

1、将期中、期末考试结果运用到教师业务能力考核中。

2、对教师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掌握到位。

3、真正对教师课堂实效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记入年终考核。A5、教学器材的运用

1、使实验仪器使用和远程教育设备配备齐全。有管理措施,台账规范。保证实验教学开出率达95%以上,学生分组实验率达93%以上。实验仪器开出率、实验报告册填写规范,不弄虚作假。对师生实验操作熟练程度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2、小学、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70---148学时。上课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实际查阅,不得弄虚作假。

3、学校远程设备使用每学期不少于20节,每周开放阅览室不少于5课时,无资源闲置浪费现象发生,有登记记录。

A6、教育科研

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使库车县校本教研实施方案落到实处,落实校本教研八个一活动。

八个一活动:

每学年举办一次学科带头人活动;

1、拟学校学科带头评比方案。

2、评比条件及符合条件人员

3、课改理论测试

4、基础知识测试

5、审查通过

6、档案规范

每学期开展一次优秀教案评比活动 评比要求为:

1、本人课时量符合要求,小学语数教师担任班主任每周10节课,其他

教师15---18节。中学语、数、外、物、化12节课,政、地、历、生、体、信息技术14节。

2、学期教学计划环节如下:

本册教材分析,(逐个写出本册单元教学名称,对每个单元知识进行分析,剖析重点、难点,如何体现重点、突破难点。)确定整个教材的教学目标,分析教材遇到的问题,单元课时安排

单元教学计划环节如下:本单元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使用的方法手段,单元课时安排。

3、潜能生转化计划:

确定潜能生名单,分析产生的原因,转化措施,转化完成情况(由学校进行考核)

4、课时教案符合11个环节

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全面(导入—讲授—巩固—作业—小结)思路清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研组长每周检查记录,学校教务处每周检查记录评价。

5、建档展评教案

时间—展评教案介绍—展评参加人数—展评评价—展评总结。优秀作业展评活动要求:字迹工整、清楚、大小适中,格式规范,行距适当,书写认真,批改及时(有批注日期),作业本整洁、平整、不撕破、作业本内外不乱涂乱画、不弄皱不折角。作业正确率在90%以上,作文在80

分以上,实际水平和学生相符。建立展评档案,要求和教师教案展评档案相同。

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开放周活动

邀请乡党委领导及学生家长来学校听课。每学期每位教师上一节公开课、搞观摩活动一次。

档案为:授课教师教案、授课教师简介、开放周听课照片、评课记录、听课人员评价。

档案要求为:公开课、观摩课活动上领导讲话,评委名单,评委打分表,听课人记录,上课照片,授课人员介绍,活动总结,颁奖图片。

每位教师至少参与一项小课题研究 根据个人教学进行研究

档案为:制定小课题—制定进度计划—实际调查问卷—对问卷进行分析—确定解决方案—写阶段总结—成长总结—研究论文—学校对每人研究文汇编。

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学校统一安排,要有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档案为:读书日期—读书内容—个人体会—学校检查评价—每学期进行收集整理。

每位教师每学期撰写发表一篇教育论文

档案为:有鼓励性的文件,奖励制度等—学校对教师发表的论文进行登 8

记—出版本校教师论文册(每年一本)

每学期举行一次教学经验交流会

交流会形式:班主任管理经验交流会、备课经验交流会、组织课堂经验交流会、学生作业指导交流会。

篇7:保定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办法

(试 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探索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构建具有文化品位、智慧内涵、触动心灵、富有魅力的学校德育,充分开发、培养、建构中小学生的美好精神世界,依据《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纲要》和《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特制定保定市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办法。

一、内容与标准(共四项,200分)

(一)组织保障(50分)

1、组织(25分):(1)校长负责、主管领导具体负责;聘请了兼职法制教育副校长;设有主管科室,配备有专业素养的专职干部;(2)树立德育为先理念,每学年结合师生思想、工作、学习、生活情况,按照《德育大纲》有针对性制定德育工作特色发展目标和措施;(3)德育工作按计划进行,有阶段性成果。(4)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师按照省要求配备;年级主任和班主任的选用通过答辩、测试、考核等程序择优选定;成立由老干部、老专家、老战士、老模范、老教师等人员组成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5)落实全员育人理念,各年级组、教研组、团、队、学生会等职能部门和教职工分工具体、配合密切;(6)在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各个环节有德育要求,工作情况与晋职、晋级、奖励、评先挂钩;(7)建有德育例会、考核、奖惩制度;(8)积极创建德育网站或交流刊物,定期交流信息。

2、保障(25分):(1)教师熟知并遵守《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体教师做学生表率,热爱并尊重学生,不侮辱学生人格,无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现象,学期师德考核合格率100%,优秀率不低于15%;(2)定期组织班主任、团书记、辅导员培训或交流研讨;举行教工德育基本素质答辩,并支持班主任、德育干部参加上级组织的专题培训;(3)有校本研究课题,积极申请市、省、国家级研究课题;研究结果用于工作;(4)培养德育带头人,形成有一定教育思想和实绩的德育专干、班主任骨干,并形成正向影响力。(5)德育经费列入预算,满足德育工作需求;(6)建有规范的国旗、旗台、旗杆;(7)为德育工作者配备必备的现代办公设备,订阅2份以上学习参考资料;德育音像资料片不少于50部;(8)建有教育基地3个以上。

(三)途径(90分)

1、教书育人(20分):

政治思想课(7分):(1)小学1-2年级《品德与生活》每周2节,3-6年级《品德与生活社会》每周3节,中学《思想政治》课每周2节,按教育部要求使用教材,备课、上课、作业批 1 改、辅导、实验、听课、评课等常规教学工作规范严谨,课时、教师、教案、考核“四落实”;(2)结合学生特点进行时事教育。

学科渗透(6分):每学期针对课堂主渠道有机渗透德育工作开展交流研讨和评优活动,推出精品课堂,引领学科教学成为集中展示科学、教师人格、教学艺术魅力的阵地

德育活动课(7分):(1)小学、中学每周1节班会,小学每周1节队会落实时间、内容和主题,开展主题班队会评选交流活动。(2)礼仪教育课时、教师、教案“三落实”,评选优质课,建立骨干教师队伍。初、高中开设法制教育课。(3)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节、艺术节、读书节、心育节、体育节、科技节;学生参与或主办的电台、电视台、校报等宣传阵地内容具有时代性和文化品味;明确学生必读书目和推荐阅读书目,开展创建书香校园和读好书演讲、故事会、征文等系列活动;(4)升国旗仪式规范,做到国旗班、升旗手评选产生,有国旗下讲话人简介、出旗、升旗、唱国歌等过程,对参加仪式师生要求明确;(5)开好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有针对性地进行入学教育与毕业教育;(8)充分利用多种德育资源,构建特色青少年人生修养课堂。

2、管理育人(13分)

(1)结合“规范”、“守则”,制定《校规校纪》、《文明公约》、《班集体评估方案》和《学生奖惩办法》;(2)评选文明礼仪、2 学生守则、行为规范等先进班级、学生,深化养成教育;(3)学生熟悉学校的校歌、校训、校刊;(4)每学期对师德和学生品德进行发展性评定,填写《师德档案》和《学生成长手册》,以学生的是非、美丑、善恶观念、道德判断能力、自控能力评定为内容,中学生每学年进行学生德育答辩工作,成绩记入学生成长册;(5)表彰师德标兵、先进班主任、“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班集体;(6)推行干部竞争上岗,做到学生人人有职责、服务岗位,人人有干部经历和体验报告或心得;(7)有《班主任工作规范》,引领科学建设班集体,对班主任工作定期进行考核,培养特色班集体;(8)每年进行德育工作自查,并改进工作;(9)档案管理规范有序。

3、环境育人(10分)

人际环境:(3分)(1)形成师师、生生、师生、干部与师生尊重、平等、民主的关系;(2)建立健全贫困、务工等特殊家庭学生档案,组织师生进行有效帮扶;(3)特殊学生得到有针对性教育和管理;(4)设有学生维权岗。

文化环境:(4分)(1)德育报刊定期发布;(2)有校训、校规、校徽、校歌,教室内挂国旗;宿舍、餐厅、教室、办公室、团队活动室、心理指导室布置有文化品位、时代气息;(3)学校建立“墙、廊、台、站、网、刊、报、栏”八个宣传载体,即文化墙、文化长廊、电视台、广播站、校园网络、校刊、校报、报 3 刊和师生作品、法制辅导员情况展示栏,做到有人负责、定期更换、主题突出、品味高雅,其中阅报栏有5种以上报纸;(4)校训、校规、校徽、校旗、校歌具有文化内涵,体现学校特色,内容和形式为师生所熟知和喜爱;(5)按规定在适宜场所悬挂(张贴)名人名言、名人画像、标语、日常行为规范等挂图;(6)将大众传媒、影视、书籍、社会知名人事、教育基地、时事等多种动态资源引入学校宣传载体;

物质环境(3分):(1)干净、有序、绿化、美化;(2)功能区域相对独立,有明显标识;(3)有基本满足学生活动的设施;图书馆、阅览室向学生开放;(4)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优化校园周边环境,校园周边无游戏厅、OK 厅;(5)德育展室固定和活动板块相结合,定期更换内容,向学生开放,利用充分;(6)旗台、旗杆设立适当。

4、组织育人(10分)

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5分):(1)选任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团书记或辅导员,聘请社会优秀人士担任校外辅导员;(2)团、队干部实行民主竞选和轮流任职,并定期召开干部会议;(3)实施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指导学生会建立学生自治会、救助会、维权会等;(4)建立健全贫困、务工等特殊家庭学生档案,组织师生进行有效帮扶;(5)初中、高中建立健全学生团校和党校,党、团校培训内容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做好入党积极分 4 子培养、团员发展、转接、离退工作,形成“推优入党”、“推优入团”制度,党团队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学生干部学校(2分):每学期进行学生干部培训,内容选定科学,提高学生组织领导力。

学生社团(3分):建有3个以上学生社团,明确名称、指导教师、场地和社团规章,至少2周活动一次,品味高、成绩明显。

5、辅导咨询育人(10分)

(1)高中(含职高)配备心理教育教师;初中、小学逐步配备合格的心理指导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心理指导,每年开展集体辅导3次以上,有个别生咨询追踪记录;(2)定期对师生心理状况进行调研,有针对性地开展师生心理调节活动;(3)设有并开放心理指导室,选派教育心理学修养资深的优秀教师担任指导教师;(4)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并通过校园网普及相关知识。

6、家教育人(13分)

(1)建立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委员会和家庭教育交流、家长学校评选表彰制度,引导家校形成合力;(2)每学期设立家长开放日;指导家长落实《家长教育行为规范》,规范学生家庭行为;(4)学生在家的行为、劳动岗位等要求明确,并进行抽测计入成长档案;(5)开办家长学校,有制度、有教材、有辅导、有 5 考核,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长专题学习或交流;(6)积极开办网络家长学校。

7、社会育人(14分)

(1)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少年军校等适宜场所进行参观、调查、劳动、训练等活动,小学、初中、高中每学年分别为1-3天、5天、7天;(2)适时开展主题性实践活动交流报告会,每学期小学生撰写心得体会至少一篇,中学生完成心得体会1篇或社会调查报告1篇;(3)高中学校按照国家军训内容要求完成军训任务;(4)有志愿者团队,经常开展活动;(5)每学年开展模拟法庭等法制专题教育活动。

(四)德育绩效(60分)

安全文明(10分):无师生违法犯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的发生。师生对学校认同率高,熟知校训、校徽、校歌。

精神面貌(10分):师生热爱学校,对校训认同程度高。对学校发展、个人发展充满信心,凝聚力强。

师生认知(10分):价值取向选择正确率80%以上,具备基本的辨别是非能力和法制意识。学生德育答辩合格率达到80%,政治课(思品课)及格率达80%以上,中学生德育答辩合格率达到95%以上,优秀率达到5%以上。

师生言行(10分):熟练使用文明用语,节约资源,爱护公物和环境,按时作息,文明用餐、走路、骑车、乘车、参观,尊 6 老爱幼,学生尊重教职员工,言行文明,待客有礼,教师在学生中的肯定率达到95%以上,在辖区社会各界中肯定率达到90%以上。

校风校貌(10分):教室、宿舍、办公室、餐厅等场所无毁坏及不文明痕迹;课堂及课间活动区域师生活动文明有序。

辐射带动(10分):德育形成特色,在区域形成正向影响力;涌现出正向影响力的典型师生个人或集体,受到社会的广泛赞扬。

二、加分、扣分

(一)加分

1、学校德育总体工作受到国家、省、市表彰奖励的,分别加记10、6、4分;单项工作受到国家、省、市表彰奖励或经验交流的,分别加记6、4、2分;在国家、省、市级媒体报道的,分别加记4、2、1分;

2、涌现出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师生英模群体英模人物分别加记4、3、2分,个人受到国家、省、市表彰奖励的,分别加记3、2、1分。

同项不重复加分,只加最高分。

(二)扣分

1、重要工作未按上级要求完成或工作完成情况较差的酌情减1-5分。

2、因工作失误造成一定影响和后果,视责任、影响和后果扣5-20分。

3、体罚学生或变相体罚学生,视情况扣5-20分。

4、有教师或学生违法犯罪的,扣20-50分。

三、评估与奖惩

市教育局每年对直属学校德育评估一次。学校每年11月30日前要对全年德育工作认真总结和自评,将总结报告及自评结果(电子和文本 各1份)报市教育局思政体卫处。对直属学校和县(市、区)所辖抽检学校,由市教育局思政体卫处及有关处室通过听、查、看、测、访、评等方式进行,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达标、不达标三类。总分在170分以上为优秀;120—169分为合格,120分以下为不合格。凡不达标的学校,整改半年后申请复查;评估结果为优秀等次的学校参评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经评审批准后予以表彰奖励。

出现以下情况者,取消参评先进单位资格:年内发生重特大责任事故、或有师生违法犯罪的。

篇8:中小学体育评估办法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 学校体育场馆的概念

学校体育场馆指通过政府财政拨款或政府通过其他途径筹集资金兴建, 用于进行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及身体锻炼的专业性场所。它是为了满足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及大众体育消费需要而专门修建的各类运动场所的总称。学校体育场馆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所有权属于国家和全体社会成员, 其使用权主要归学校, 学校体育设施在满足学生使用的情况下, 有义务向社会开放, 从而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

1.2 绩效评估的概念

关于绩效概念的定义非常得多, Bernadin等认为, “绩效应该定义为工作的结果, 因为这些结果与组织的战略目标、顾客满意度及所投资金的关系最为密切”。Kane指出, “绩效是一个人留下的东西, 这种东西与目的相对独立存在”。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 对绩效概念的理解可以分为五种:绩效就是完成的工作任务;绩效就是工作结果或产出;绩效就是行为;绩效是结果与过程的统一体;绩效是做了什么和能做什么, 也就是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

综上所述, 绩效在不同的时期、发展阶段以及面临不同的对象, 都有着不同的含义。然而, 绩效是可以衡量、控制的, 这样我们就可以对绩效指标进行构建, 最终对绩效进行评估。

绩效评估是对绩效的测定和评价, 绩效评估是指在组织管理中, 依据特定的指标和测量标准对组织的工作过程、效率和结果等各方面进行评定和判断, 得出评估结论, 以改善组织绩效的过程。

2 国内体育场馆绩效评估体系研究现状

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发现, 我国关于体育场馆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场馆的经营管理、场馆资源利用的现状等方面, 对体育场馆进行绩效评估方面的文章比较少, 而关于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绩效评估的文章则是少之又少。登录中国知网, 键入一级检索词“体育场馆”“学校体育设施”, 并键入二级检索词“评估”“评价”共搜索到七篇关于体育场馆评估方面的文章。分别是赖图才的《广州市体育场馆营运绩效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2006年) 、谭刚的《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公益与经营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3卷第6期) 、梁慧超, 金浩的《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水平的评价模型及应用》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9月第21卷第5期) 、唐立成, 唐立慧的《我国公共体育场馆服务管理绩效评估模式与对策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月第33卷第1期) 、王飞的《吉林省高校体育场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2010年5月) 、张红学的《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绩效评估实证研究》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第30卷第3期2011年6月) 、刘孝成的《高职院校体育场馆绩效管理评价模型及应用》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年08月第26卷第4期) 。

由于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主要体现了其公益性, 因此关于学校体育场馆非盈利性的文章只有梁慧超, 金浩的《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水平的评价模型及应用》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9月第21卷第5期) 、王飞的《吉林省高校体育场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2010年5月) 、刘孝成的《高职院校体育场馆绩效管理评价模型及应用》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年08月第26卷第4期) 。

2.1 梁慧超, 金浩的研究

作者设计的问卷包括10类影响因素 (评价要素) 、30项影响指标 (测量指标项) , 邀请专家对指标体系中的目标层和准则层下各因素相对重要程度进行判定打分, 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及多因子加权平均求和, 得到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水平综合评价值, 最后依据四级分类 (I、II、III、IV级) , 分别对应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水平低、一般、较高和高) 。这种模型的构建能够为政府相关部门正确判断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优劣情况提供依据, 为推进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有序进行提供决策支持。

这篇文章运用的评价模型是根据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而重新进行细分, 并另外加入了两项影响因素:一是, 决策者的开放意识 (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学校管理者以及学校相关教师) , 这一评价要素对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因为学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离不开领导管理层的大力支持, 他们的思想意识对场馆的开发利用有很大的影响。只有学校领导管理层转变思路, 为学校对外开放创造条件, 才能真正体现资源共享的原则。二是, 资源利用观念与保障 (学校是育人场所, 资源应共享;资源共享的法律保障与补偿机制) 学校是体育场馆的拥有者, 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情况下, 其有义务将资源进行共享。此外, 一系列的法律规章制度对于促进学校体育场馆开放的顺利进行, 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是十分有必要的, 如开放设施、开放办法、开放时间、收费标准、培训制度、财务制度、安全保卫制度、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

2.2 王飞的研究

作者主要采用了“平衡计分卡”的方法, 从服务对象纬度、财务维度、内部流程维度以及学习与成长维度四个维度对高校体育场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 并且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然而这篇文章侧重在高校有偿服务类体育场馆的绩效评估, 因此, 在财务维度中他从编制成本及年度预算、制定经费审查制度、完善财务报表、适当定价方案、增加新客户的数量、增加场地的使用效率、价值及效益分析、制定投资策略、适当的融资方案这几个进行相应得赋权。

作者运用了平衡计分卡的方法构建了高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 并且以一级指标为准则层, 通过专家访谈、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建立了12个二级指标和37个三级指标的绩效评估体系。然而, 部分二三级指标的划分归类显得有些模糊, 比如, 服务对象维度中运动氛围营造中的承办各种体育竞赛、举办客户体育活动、设置体育运动奖, 这三项属于组织活动管理应划分在内部流程维度中。此外, 这篇文章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不够完善, 比如, 服务对象维度可从服务对象满意度、服务质量满意度、环境满意度这三个维度进行阐述, 服务对象满意度可分为学校对外开放时间段的满意度、有偿服务的价格满意度两点;服务质量满意度可分为服务流程顺畅程度、场馆人员服务态度、投诉处理的速度及质量、体育指导员的配备;环境满意度可分为场地空间的规划、器材设施自身条件的好坏、数量的多少、场地的清洁卫生、安全管理、交通及周边情况。

2.3 刘孝成的研究

作者为了客观分析高职院校体育场馆绩效管理水平, 通过问卷调查、专家打分、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高职院校体育场馆绩效评估体系, 并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运用多因子加权平均求和, 得到高职院校体育场馆绩效管理水平综合评价值;再依据四级分类, 判断该高职院校体育场馆绩效管理水平等级。

然而, 这篇文章从社会绩效、经济绩效、内部管理与自身成长三个维度确立了一套三类指标和20项指标对场馆绩效管理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与同类文章不同的是他加入了社会绩效, 这一项指标往往会被人们所忽略。作者从举办高水平竞赛的场次、向优秀运动队提供训练场地的次数、企业、事业单位运动会提供场地的次数 (包括学校) 、公共体育知识讲座次数、向社会开放运动场地的频数、弱势群体优惠开放的场次、向社会优惠开放情况、开设体育培训版次数、举办大型公共活动的次数对社会绩效指标进行了阐述。

学校体育场馆作为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健身需求与体育资源相应匮乏的面前, 迫切要求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 从而实现体育资源的共享。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社会效益表现在, 不仅可以缓解健身需要和体育场馆资源不足的矛盾, 而且可促进实现发展体育运动, 提高全民族整体的身体素质。因此, 社会绩效必然成为影响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综合上述的几种绩效评估体系, 笔者通过运用平衡记分卡的方法从服务对象维度、财务维度、内部流程维度以及学习与成长维度四个维度对中小学校体育场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进行构建。根据平衡计分卡法, 将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作为中小学体育场馆绩效评估的准则层。通过查询文献和专家调查的方法确立了基于这四个维度的子准则层的10个二级指标和方案层30个方案层指标, 构造出下列递阶层次树状结构模型即中小学体育场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3.1 服务

在构建中小学体育场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过程中, 服务对象维度中分别从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以及环境满意度三个方面, 旨在体现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学校体育场馆,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应充分重视他的服务性质, 体现其公益性。

3.2 财务

财务维度中主要添加了经费的来源。中小学体育馆与社会体育场馆不同, 其资金大多数都来自政府的专项教育资金, 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中小学正常体育教学与训练, 以及供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运动会等所使用, 因此, 对于中小学体育场馆来说, 学校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 比如鼓励民间资金和外资进入学校体育场馆, 积极吸收体育彩票的投资, 与社区的企业合作, 获得企业赞助和捐赠等, 以增加学校场地的运营经费, 从而使学校体育设施能够得到更好的建设。

3.3 内部业务流程

内部业务流程是企业实现其长远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小学体育场馆要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也必须改进内部业务流程。对中小学体育场馆来说, 其内部业务流程主要包括体育场的馆组织机制、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活动管理等方面。在组织活动管理方面, 笔者主要从举办体育活动、体育相关知识的讲座、体育技能的培训三个方面着手, 学校体育场馆作为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充分体现其社会效益性, 在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健身需求与体育资源相应匮乏的面前, 实现体育资源的共享。

3.4 创新与学习

中小学体育场馆只有不断改进其服务方式, 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 只有不断开发新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 最大限度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才能够更好的实现中小学体育场馆价值的增值所在。在自我成长方面, 要求不断加强职工队伍的建设;在社会成长方面, 则要求其社会风气、社会形象有所提升。

4 小结

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绩效管理, 有助于使各个职能部门及其管理人员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对自身的发展能力进行监督, 实现学校体育场馆服务社会的战略目标。通过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绩效评估体系的构建, 利用平衡积分卡对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水平进行分析和评价, 为相关部门客观分析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条件优劣、水平高低提供便捷方法。为有序推进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提供决策支持。

摘要:通过查阅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方面的资料, 发现大多数学者对于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研究都集中在了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管理模式等方面, 然而关于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绩效研究则比较少。在人们日益高涨的体育需求以及体育场馆严重不足的现实面前, 提高现有场馆资源则显得尤为迫切。然而, 如何有效的发挥学校体育场馆的作用, 就亟须一整套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 对学校提供的服务进行定期的评估, 提出其存在的问题, 从而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绩效评估

参考文献

[1]梁晓龙.体育场馆工作绩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1988 (2) .

[2]梁慧超, 金浩, 等.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水平的评价模型及应用[J].首都体育学校, 2009, 21 (5) .

[3]高孟立.基于平衡记分卡的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4]张燕, 陈维政.平衡记分卡实施的综合模型探讨[J].改革与战略, 2008, 7 (24) .

上一篇:幼儿园感谢信下一篇:蔡礼旭弟子规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