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灾工作方案

2024-05-18

救灾工作方案(精选8篇)

篇1:救灾工作方案

今年,××县农业取得了丰收,但仍程度不同的遭受旱灾、虫灾、冰雹、洪涝等多种自然灾害。全县受灾面积33.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19%),成灾面积21.1万亩,其中绝收面积4.3万亩。灾情涉及11个乡镇,144个行政村,263个自然村,3.12万户,8.36万人。为妥善安排灾民的生活,确保灾民不发生非正常问题,根据上级业务

部门的要求,并结合本县的实示,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继续坚持“依靠群众、依靠集体、生产自救、互助互济、辅之以国家必要的救济和扶持”救灾的工作方针,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的开展救灾工作。既要通盘考虑做好全面工作,又要突出重点,重灾重救,确保灾区群众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

二、目标任务

1、粮。每年全县三项消费需粮9000万公斤,其中口粮5740万公斤,籽种2000万公斤,饲料1260万公斤。××年粮食总产7783.7万公斤,尚缺1216.3万公斤。通过互借、购买解决749.7万公斤,尚缺466.6万公斤。

2、煤。××年群众普遍缺烧柴,按保证重点的原则,无自救能力户0.43户,每户1000斤煤,需煤2150吨。

3、草。牲畜饲草不足,9万头大牲畜,16万只羊,共折合61万个羊单位,每个羊单位400公斤草,需草2.4亿公斤。今年产草2.2万公斤,尚缺0.2万公斤。

4、钱。全县需粮款466.6万公斤×1.2元=559.92万元;需煤款2150吨×325元=69.8万元。需草款2000万公斤×0.4元=800万元。共需救灾资金1429.72万元。

三、实施步骤及措施

第一阶段:冬令期间(××年11月—××年2月)

1、调查摸底,掌握实情。县政府组织涉农部门深入乡村调查农作物受灾程度,重点与群众算好收入、损失、生活消费三笔账,县统计到村,乡镇统计到户,对无自救能力户要登记建档。救助卡发放到户。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实。

2、按照政策,搞好减负。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若干政策规定,减轻农民负担,确保大灾之年灾民基本生活。

3、采取措施,开展自救。一是搞好精收细打,做到颗粒归仓;二是教育群众节约度荒,将有限的粮款用于生活需要,省吃俭用,节约用粮;三是组织群众打草搂柴,寸草归垛,开展青储和草粉加工,节约用草。同时进行林木修枝,以树顶草,通过抓草保畜、增加收入;四是抓好现有乡(镇)、村、联、户四级企业的生产经营,尽可能多安排一些从业人员;五是组织劳务输出;六是拓宽销售渠道,组织好农、畜产口销售工作,保证将本地生产的蔬菜、畜产品等农副产品销售出去,卖个好价钱;七是开展互相互济,动员各行各业干部、职工支援灾区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4、突出重点,解决好口粮,烤火煤及饲草。冬令期间全县缺口粮169.8万公斤,其中无自救能力户口粮72.6万公斤,有部分自救能力户口粮97.2万公斤。进入11月份,全县又组织灾民开展自救工作,重点根据上级安排,采购、分配、发放好救济粮,确保灾民的生活不出问题。缺烤火煤2150吨,县政府千方百计争取资金,在11月底将救灾煤发放到灾民手中。缺饲草2000万公斤,县政府又组织乡镇,开展饲草普查工作,在全县范围内进行调济调拔。不足部分到临近县、市进行采购,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第二阶段:春荒(××年3月—6月)

1、进一步深入灾区开展调查研究,组织灾民开展选种、积肥等春播前准备工作。

2、突出重点,解决口粮。春荒期间粮食缺口169.8万公斤,其中无自救能力户口粮72.6万公斤,有部分自救能力户口粮97.2万公斤。一方面组织灾民创收进行自救,另一方面使用好上级部门的拔款,采购好救灾粮并及时足额地发放到灾民手中。

3、搞好产业化种植,帮助灾民搞好春播,力争不弃荒,保证播面。

第三阶段:夏荒(××年7月—9月)

1、鉴于救灾工作进入最困难阶段,要进一步强化救灾工作责任制,实行县、乡领导干部包片、包村责任制,防止出现非正常问题。

2、精心安排,确保口粮。夏荒期间粮食缺口127.05万公斤,其中无自救能力户口粮54.45万公斤,有部分自救能力户口粮72.6万公斤。为解决灾民吃饭,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大力帮助,确保无自救能力户口粮;县、乡加大救灾资金的投入力度,将配套救灾资金列支到位;对有部分自救能力户,通过生产自救粮食仍有缺的,按照冀政办函200032号文件通知,冀粮调字200140号文件规定,实行开仓借粮。

3、加强夏季田间管护工作,精锄细搂,为争取来年农业丰产丰收,开展扎实有效的工作。

篇2:救灾工作方案

为提高抗旱工作的主动性,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抗旱措施,实现积极应对、沉着应对、科学应对、科学抗灾,最大限度减轻旱灾的影响和损失,维护全乡社会稳定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防大旱、抗大灾的思想,从“讲政治、促和谐、保民生、保稳定”的高度,积极应对,自力更生,同心协力,共抗旱灾,努力将灾情损失降至最低程度,确保人畜饮水安全,维护农村社会大局稳定。

二、工作原则

1、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分级分部门负责;

2、预防为主,防抗结合;

3、坚持因地制宜,乡村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

4、坚持以人为本,社会稳定和谐,困难群众饮水、生活保障。

三、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明确责任。乡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第一组长、乡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乡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党政办,谢波任办公室主任,党政办其他工作人员为成员。主要职责为:负责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决议的贯彻落实及上传下达等其它日常工作;做好抗旱有关文件材料的草拟、下发、宣传及跟踪督查等工作;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旱灾发展及抗旱工作动态,及时进行调查分析,为领导小组决策提供信息依据。

领导小组下设总协调组、后勤保障组、应急送水组、救灾救济组、宣传组、物资设备供应组、恢复农业生产组、疾病疫情防控组、森林防火组、社会维稳组、督查组等工作组,明确各小组工作职责,在领导小组的统一调度下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各工作组成员名单及工作职责如下:

1、总协调组 组

长:周光斌

成员:刘林国 谢 波

工作职责:负责全乡抗旱工作的全面协调工作,指挥协调各工作组高效有序开展工作。

2、后勤保障组 组

长:李承杰

成员:贾佐学 熊朝福

工作职责:负责抗旱资金的筹集、分配、调运等后勤保障工作。

3、应急送水组 组

长:黄成进

成员:周朝健

工作职责:负责人畜饮水困难村组的应急送水工作。

4、救灾救济组 组

长:杨发贵

成 员:金 兰 陈 娇

工作职责:对受灾群众提供应急救助,及时将救灾物资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5、宣传组 组

长:李文荣

成员:闵光跃

工作职责:负责全乡开展抗旱救灾材料的收集、整理、上报,广泛宣传抗旱救灾及生产自救相关知识,放宣传资料等。

6、物资设备供应组 组

长: 刘林国

成员: 谢

张守娟

刘义静

工作职责:组织全乡抗旱救灾所需物资、设备的储备和供应。

7、恢复农业生产组

长:刘清贵 成员:司玉群

曾加利

工作职责:切实做好农作物防旱抗旱工作,指导受灾群众恢复生产。

8、疾病疫情防控组 组

长:刘清贵 成员:龚正国

工作职责:对发生的疾病疫情防治,确保大旱之后无大疫。

9、森林防火组 组

长:卢永纪

成员:何俭君 蔡尚海 陈 文

工作职责:加强火源管理,对高火险区全面排查,努力消除火灾隐患。

10、社会维稳组 组

长:陶良学

成员:何俭君 安心海

工作职责:组织力量切实做好全乡灾区社会治安的维护和群众思想稳定工作。

11、督查组 组

长:李朝华

成员:蔡尚海 龚正国

工作职责:负责督查抗旱资金、物资的使用情况以及乡属各单位、各村(社区)抗旱救灾任务的落实情况。

各村(社区)要成立相应的抗旱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在乡抗旱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组织实施好本村(社区)的抗旱救灾工作。

(二)迅速开展灾情调查。各村要迅速组织干部深入村组开展旱情调查摸底工作,并将农作物受旱情况、干部群众开展抗旱工作情况及时上报乡抗旱救灾领导小组办公室。水利、农业、社会事务办等部门要安排专人到各村调查了解旱情,并及时将统计核实情况上报。

(三)认真抓好水源地特别是重点水源的保护管理。做好水质卫生安全检测,管好水源地周边卫生,防治饮水出现问题。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深入水库、山塘,井地做好水源保护管理、卫生安全检测,确保饮水安全。

(四)抓好人畜饮水困难地方饮水输送供应工作。各村(社区)、相关工作单位要认真组织车辆,抓好运水工具及其设备的完善工作,必要时对困难饮水地方进行运水供应,确保群众饮水困难。

(五)搞好晚稻及旱粮作物的种子供应。乡农业服务中心要尽早谋划秋种工作,认真做好蔬菜、荞麦、洋芋等旱粮种子的调运供应工作,力争大季损失小季补。进一步搞好结构调整,确保粮食稳定增产。

(六)抓好森林防火安全。林业站要继续严抓森林防火,确保领导力量、宣传动员、防火措施、责任追究“四个”到位;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认真落实责任,实行责任到山头、责任到丘块、责任到坟头,严防森林火灾。

(七)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做好村与村、组与组之间跨区域调水的协调,确保水源得到最大有效利用,协调好因饮水等问题发生的纠纷问题,关注鳏寡孤独、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为重点的饮水和生活问题,确保社会稳定和谐。

(八)抓好后勤保障,确保抗旱救灾有序推进。一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扶持;二是乡财政进一步加大抗旱资金的投入;三是动员农民筹集抗旱经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机械出机械,保证钱、财、物用到点子上。

(九)严格纪律,万众一心抗大灾。在抗旱救灾期间,乡取消节假日和双休日,杜绝特殊情况请假,严禁在岗不在位,出工不出力,凡顶风违纪的,严格按《定新乡干部管理21条规定》予以处理。造成严重后果的,坚决予以组织或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乡纪委、特派组要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督查工作。

四、深化认识,为全面夺取抗旱救灾工作的胜利而努力工作

抗旱救灾工作是全乡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事关全乡社会稳定和民生问题,务必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并务实工作,各领导小组务必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树立“防大旱,抗大灾”的思想,正确分析旱情形势,从思想、组织、应对措施和保障机制上制定抗旱预案,打一场抗旱救灾攻坚战。

篇3:救灾工作方案

灾情就是命令!四川广播电视集团所有记者倾巢而出, 所有电视新闻采编播设备超负荷运转, 空前的电视新闻直播由此开始……

四川广电集团记者第一时间赶赴重灾区;第一时间到达震中地区;第一个发回并播出关于地震灾情的图像新闻;第一个……新闻记者编辑队伍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地震发生后的好几天时间里, 全国电视台、甚至全球电视台关于“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电视新闻几乎全部来源于四川卫视 (SCTV) , 几乎全部由四川电视台传出。四川卫视史无前例地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从5月12日18:00, 四川广电集团四川卫视频道开始了“抗震救灾特别报道”新闻直播, 到12日晚24:00, 完成6档1小时13分的新闻直播, 并取消了所有其他节目包括广告的播出, 除新闻资讯频道自有的抗震救灾报道外, 四川电视台所有地面频道与卫视频道并机直播。规模空前的新闻直播从此开始:

5月1 3日0:0 0:00~24:00:00, 直播新闻14档, 总长7小时02分57秒;

●5月1 4日0:0 0:00~24:00:00, 直播新闻12档, 总长8小时47分28秒;

……

●5月30日0:00:00~24:00:00, 直播新闻8档, 总长9小时20分28秒;

截至6月11日24:00:00, 新闻总直播量230小时24分钟, 平均每天直播7.7小时;总直播档次261档, 平均每天8.7档;直播时间最长日是5月23日, 达9小时40分钟;直播档次最多日是5月13日, 达14档。这当中, 没有一秒钟的其他节目, 甚至没有一秒钟的广告!

这组数据是空前的。它是四川广电集团全体人员在新闻传媒特殊工作岗位上一起“抗震救灾”的工作体现, 是各中心、各频道、各部门从单兵作战到协同作战, 再到一起集团作战的团结力量的体现, 是不分工种、不分前方后方完美统一合作的体现。

一新闻的前期采访技术方案

“5·12汶川特大地震”事发突然、情况紧急, 四川电视台所有记者、凡是能用的设备都倾巢而出。再加上中央电视台约180名记者、其他省市电视台无数记者的陆续加入, 形成了一支特殊的“抗震救灾”电视新闻媒体队伍。他们一直活跃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第一线, 忠实地记录下这一段珍贵的“抗震救灾”历史。

这支上千人的电视媒体队伍, 一方面大大加强了四川抗震救灾新闻报道的力度和深度, 另一方面也大大加重了电视技术支持后援的压力。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空降”记者并未带来足够的设备, 尤其是后期编辑设备和节目传输设备。这个时期的四川电视台, 既是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又是众多外台记者编辑的大后方, 四川电视台的人员、设备都承担了空前的压力, 我们想尽一切办法, 尽全力满足四川台及中央台、其他兄弟台的各种新闻采访、编辑制作以及节目传送的设备、技术需求。

1. 前期采访用摄像机配置

●松下DVCPRO 25M、50M磁带机系列D800、D910、D908、D815等;

●索尼DVCAM磁带机系列, 如DSR-190、DSR-170、DSR-600等;

●松下P2系列, 如200、203、500、700、900等。

一句话, 凡是能用的设备, 全部上前线。

2. 不同摄像机的使用体会

在“抗震救灾特别报道”期间, 客观自然条件相当恶劣, 交通中断、通讯中断、电力中断, 余震不断。

松下、索尼的磁带机均表现正常。记者因为客观原因限制, 会主动选择体积小、重量轻、操作方便、功耗低、照度要求低的手持式摄像机, 以便节省体力用于采访。记者们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图像、声音等素材的采集。在这种危急时期, 技术质量是被记者放在第二位的。

由于自然环境恶劣, 尘土较重, 再加上人员、设备均超负荷运转, 磁带机相对于卡式存储的P2机而言, 其高故障率的缺点越来越显现。而P2机的技术先进性在这种特殊时期显得非常突出, 机器性能相当稳定, 没有发生一起素材丢失或无法读取的故障。尤其是松下的P2 AG-HVX200MC (或者203) 手持式摄像机, 它小巧方便、技术质量相对较高, 非常适合这种特殊状态下的新闻前期采访。

对P2设备的熟练、充分应用, 得益于四川电视台从2007年3月开始在全国两会报道中试用P2前期设备, 直到2008年3月全国两会报道中全面使用P2设备, 充分积累了应用经验。

此次“抗震救灾特别报道”中, 四川电视台共使用P2不同型号的摄像机约30台, 这些摄像机成为了“抗震救灾特别报道”的主力前期设备。直到现在, 它们全部处于高负荷无故障工作状态。

二新闻素材、节目和现场直播新闻的传输技术方案

1. 卫星传送

四川电视台的两辆自有移动卫星车在此次“抗震救灾特别报道”中发挥了极大作用, 承担了大量节目素材传送任务和多次现场直播的任务。

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后, 温家宝总理抵达四川, 并到达地震重灾区都江堰。四川电视台卫星车一直跟随, 并于当日18:40左右通过卫星向中央电视台传送温总理在地震重灾区前线指挥抗震救灾、看望受灾群众的新闻素材, 该新闻随即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向全球播发。5月15日, 温总理视察青川灾区, 还亲自登上SCTV的卫星车, 看望慰问了SCTV的前方记者和技术人员。

“抗震救灾”期间, 先后还有北京诺达卫星公司的卫星传送车、云南电视台的卫星传送飞行箱、中国电信卫星传送车等加入到支援SCTV的行列中来。

2. 互联网络传送

由于此次地震震中位于阿坝州汶川县, 属山区地带, 在震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交通都难以恢复。因此, 卫星车的使用受到很大局限。这时, 新闻素材节目传送的主要途径是通过逐渐得到恢复的中国电信宽带网络, 或者中国卫通网络等。

这当中, 四川电视台和阿坝电视台分布于汶川、映秀、黑水、茂县等地的记者, 全部的新闻传送都依赖互联网络完成, 他们在交通中断、或者交通极其不便的大山中向外界传出了大量发生在抗震救灾一线的新闻及素材。四川电视台赴重灾区记者也主要通过互联网完成新闻传送。

这种情况下, P2摄像机与支持P2功能的移动笔记本非编的完美配合成为了这种新闻传送的技术支撑 (如图1所示) 。而其他磁带机需要通过1394口或者视音频转换盒来完成与移动笔记本非编的结合, 最终实现视音频信号文件化, 以便于互联网传输。虽说理论可行, 但这些视音频转换盒、或者摄像机直接1 3 9 4口输出的稳定性和可用性大大低于PCMCIA卡槽对P2卡的稳定支持。而且采用P2摄像机作为读卡器, 经USB2.0连接笔记本移动非编, 这样稳定性更高, 几乎没有发生过连接不稳定的问题。

互联网节目文件传送方式主要依靠FTP方式, 也采用QQ文件传送等方式。总的说来, FTP方式更稳定、快捷、管理方便, 但如果疏于FTP服务器的管理, 或者FTP服务器所在的内网发生网络故障, 后果是很严重的。

3. 海事卫星网络传送

海事卫星电话 (见图2) 具备全天候、无死点、全球覆盖等诸多优点, 特别适合在地震等突发自然灾害发生后, 其他通讯全部中断的情况。

四川电视台购置了两部海事卫星电话, 分别配给新闻中心和新闻资讯频道, 已经多次在电话连线直播中大显身手 (其传输流程见图3) 。我们也成功通过海事卫星电话完成新闻节目文件的传送, 其共享带宽最高可以达到432Kbps, 在没有架设专线的情况下, 独享带宽可以达到240 Kbps, 虽然其有传输速度慢、费用奇高的缺点, 但在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 海事卫星电话通道对于新闻而言可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在添加必要的视音频编解码设备和专线传输网络的前提下, 海事卫星还可以用于特殊情况下, 对技术质量要求不高而对内容时效性要求极高的新闻作现场直播。连接原理图如图4所示。

4. 广电网络SDH光纤传送

这是广电领域最常见又非常稳定可靠的视音频节目传送渠道。虽然发生了“5·12特大地震”以及随后上万次的余震, SDH广电光纤网络毫发无损, 包括处于重灾区的阿坝、广元、绵阳、德阳和成都。在这次“抗震救灾”新闻传送中, SDH广电光纤网络承担了极其重要的、大部分的新闻传送任务, 功高至伟。

四川现有分布于市州电视台的新闻传送通道, 还有与国干SDH链路相通的新闻传送通道, 可实现市州电视台新闻传送至四川台新闻收录, 通过转码迁移或者录像带再上载、入新闻非编网完成市州新闻素材到四川台的上传;经四川台编辑的内容处理后, 包括四川电视台和市州台新闻在内的新闻素材和节目需经过单独的数字编码器编码, 节目信号直接进入到SDH国干网新闻传送至中国有线总控再到中央电视台地方部新闻收录。SCTV新闻素材节目收、传流程图见图5。

在“5·12”之前, 四川省内的市州电视台的新闻传送在四川电视台内线路上不能直接倒换到中央台的新闻传送。抗震救灾新闻报道期间, 中央电视台“空降”约180名记者, 分布在灾区的各个地方。

由于中央电视台早期并未为自己的前方记者提供移动卫星传送设备, 前方记者采集到的大量新闻素材的传送几乎全部依赖于四川台的新闻传送通道 (包括卫星车传送) , 特别是位于广元、绵阳、德阳附近的中央台记者, 更是视四川台新闻传送通道为自己的生命线。为了更好地为中央台记者服务, 更是为了及时传送抗震救灾新闻报道的需要, 提高新闻传送的时效性, SCTV的新闻收录和传送在保证原有市州新闻接收、中央台新闻传送功能的前提下, 将市州新闻接收和央视新闻传送通过一台16×1的数字切换器来实现, 极大地方便了在广元、绵阳、德阳附近的中央台记者。图5中虚线框内设备为新增设备。这台数字切换器还可以方便地实现对传送信号源的选择, 如市州台上传新闻解码器输出、四川台新闻网非编输出、各种规格格式的数字录像机输出。这一传送模式得到中央台记者和四川台上传编辑的普遍认可, 也同时提供给许多其他省台记者传送新闻使用。

在抗震救灾新闻报道初期, 由于每天新闻传送量巨大, 原有新闻传送通道即使每天24小时工作, 依然不能完成新闻传送任务。在四川台总控、四川省网总控、中国有线总控的协调下, 紧急调用原宁波电视台新闻上传通道, 作为四川台上传新闻的第二个24小时传送通道, 其信号源的节目内容全部在新闻传送机房通过模拟矩阵完成调度。

5. 微波传送

SCTV现有两台数字移动微波传输车, 新闻直播电视信号经总控接收后, 直接调入新闻直播演播室供新闻直播使用。

目前微波信号可实现成都市三环范围内99%的覆盖。对发生在成都市三环范围内的新闻事件, 如抗震救灾物资分发、灾民安置、伤员转运抢救等新闻, 大多采用微波传输方式进行新闻直播。

篇4:太阳能救灾方案

当地震来临时,恐惧、失落充斥着人们的心灵,能有一个安全温馨的家,是给灾难中的人们最好的慰藉。现在,板房成为灾区人民唯一安全可靠且可快速建造的居住场所,但板房的密闭性差,尤其在冬天,人们往往饱受寒冷。鉴于此,我们小组研发了太阳能板房供电取暖照明系统。

本方案对原先的板房加以改进,在板房上加装可吸热的太阳能材料和可发电的太阳能电池板,配合热空气循环系统和水保温系统,达到方便高效、快捷取暖的目的。

研究背景介绍

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研究人员2008年开发出一种新型涂层,将其覆盖在太阳能电池板上能使后者的阳光吸收率提高到96.2%,而普通太阳能电池板的阳光吸收率仅为70%左右。新涂层主要解决了两个技术难题,一是帮助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几乎全部的太阳光谱,二是使太阳能电池板吸收来自更大角度的太阳光,从而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的效率。

普通太阳能电池板通常只能吸收部分太阳光谱,而且通常只在吸收直射的太阳光时工作效率较高,因此很多太阳能装置都配备自动调整系统,以保证太阳能电池板始终与太阳保持最有利于吸收能量的角度。

设计和研究过程

每个成员独立设计方案。

方案的自我调整与修改。

成员之间讨论,考察方案的可行性,确定初步方案。

完成详细设计方案。

讨论详细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走访相关科研机构,对方案进行评估。

吸取多方建议,对方案进行改进。

进行实验。

再次改进方案。

提出方案的局限性及克服方法。

技术原理

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电池板外形见图1。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对光有响应并能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器件。能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有许多种,如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砷化镓、硒铟铜等。它们的发电原理基本相同:太阳光照在半导体p-n结上,形成新的空穴-电子对,在p-n结电场的作用下,空穴由n区流向p区,电子由p区流向n区,接通电路后就形成电流。这就是光电效应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当太阳光照到光电二极管上时,光电二极管就会把太阳的光能变成电能,产生电流。当许多个电池串联或并联起来就可以成为有比较大的输出功率的太阳能电池方阵了。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大有前途的新型电源,具有永久性、清洁性和灵活性三大优点。太阳能电池寿命长,只要太阳存在,太阳能电池就可以一次投资而长期使用;与火力发电、核能发电相比,太阳能电池不会引起环境污染;太阳能电池可以大中小并举,大到百万千瓦的中型电站,小到只供一户用的太阳能电池组,这是其他电源无法比拟的。太阳能电池板在我们的设计中担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存储起来,在晚上再转化为热能和电能的任务。

图2 太阳能集热器结构原理

图3 太阳能板房系统整体效果图

LED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上个世纪60年代,科技工作者利用半导体p-n结发光的原理,研制成了LED发光二极管。当时研制的LED,所用的材料是GaAsP,其发光颜色为红色。经过近30年的发展,现在大家十分熟悉的LED,已能发出红、橙、黄、绿、蓝等多种色光。然而照明需用的白色光LED仅在近年才发展起来。

太阳能吸热涂层

太阳能吸热涂层有电镀、电化学表面转化、真空镀和涂料型4种。电镀涂层有黑铬、黑镍、黑钴等几种,其吸收比一般在0.93-0.97,发射比一般在0.07-0.15。电化学表面转化涂层有铝阳极氧化涂层、CuO转化涂层和钢的阳极氧化涂层等几种,其吸收比一般在0.88-0.95,发射比一般在0.1-0.33。真空镀涂层常采用磁控溅射制备,吸收比可达0.92,发射比可达0.06(100℃),性能良好。涂料型太阳能吸收涂层是一种漫射的光学表面,由颜料和黏合剂两部分组成,有PbS涂层和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涂层等,吸收

比可达0.85-0.96,发射比可达0.23-0.40。其中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涂层中有采用酞菁绿和自制的铁铜复合氧化物——Fe3CuO5为颜料,以丙烯酸树脂为黏合剂,以乙酸乙酯、乙酸丁酯和二甲苯混合物为溶剂,采用多次喷涂法,在钢板底材上涂层厚度不超过3μm。该涂层的吸收比为0.94-0.96,发射比为0.37-0.39。该涂层成本低、性能较好、装饰性强,适合在太阳房和热水器上应用。太阳能集热的结构原理见图2。

图4 太阳能电池板装有铰链,可兼作保温板

图5 夜晚太阳能电池板下翻,为房屋保温

理论计算

每日耗热量计算

以灾区板房建筑面积32m2为例,若板房高度为2.5m,则:

板房体积=32m2×2.5m=80m3

按照国家标准的规定,一般型建筑房间的每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单位时间耗热量通常是30-35kcal/h,

热负荷Q= q·S(32m2)=646w

时间取值按大多数家庭作息习惯考虑,取12小时。全国平均计算的冬季(1月、2月、3月、12月)日照辐射量平均为15616.43kJ/m2,可算出:

每日热量:Qr=0.646kw×3 600×12(小时)=27907.2kJ

集热板面积(太阳能的集热效率为47%)计算

S=27907.2kJ/(15616.43kJ/m2×47%)=3.8m2

集热板高宽度: L=3.8m2/2.5m=1.52m

水箱的计算

地板采暖循环进口温度以50℃为宜,水箱内的温度应当保持在45℃。考虑水箱的容积、系统采光面积、当地冬季日照辐射量平均值、集热器全日集热效率、水的定压比热容、太阳能保证率、管路及储水箱热损失率、每日所需供热量、水的初始温度等诸多因素,可求出:

水箱的厚度为0.1m

面积为S=0.6 m3/0.1m=6m2

高为2.3m,宽为2.6m

整体效果见图3。

图6 保暖示意图

使用方法

发电装置

白天,两块太阳能电池板可向上翻折,使具有单晶硅发电装置的表面面向太阳,用于发电;夜晚则可将两块太阳能电池板向下翻折,使具有保温涂层的一面裸露在外,用于室内的保温。如图4所示。

供暖装置

白天:墙壁内封水层吸热储热,空气层内的空气经表面吸热涂层加热上下对流维持室内的温度。夜晚:太阳能电池板下翻以保证房屋的隔热性能,水层内储存的热量向房屋内环境辐射以保持室内的温暖。见图5与图6。

安全装置

该设计装有卫星定位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可进行紧急呼救。该设计装有避雷针,防止雷击。

照明系统

该设计采用LED灯可维持日常照明所需。

测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对我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测试是十分重要的。对此我们设计了如下测试。

抗击打测试

测试原理:模拟冰雹、雷击、滚落的石块、树干等对太阳能救灾板房的打击。

极端气候测试

分别将成品放于50℃高温环境与-40℃低温环境。与在常温同等光照下发电效率作对比。测试其发电功率。

抗腐蚀性能测试

分别向太阳能救灾板房上淋洒pH=4(模拟重度酸雨)pH=5(模拟酸雨)的溶液,观察表皮、配件等是否有损伤。并测试其性能是否受到影响。

技术引进及改进

在整个方案设计中,我们小组使用了以下已有技术:卫星定位系统、避雷系统、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吸热涂层、 LED灯、信号灯、多功能充电器、电源。

改进:针对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吸热涂层进行改造;给系统装配安全开关以及蓄电池。

反思与总结

该方案针对供电供暖问题进行研究设计。

该方案使用时需要防止漏电,减少安全隐患。

太阳能电池板大面积投放成本较高。

本方案在刚刚结束的2011—2012年清洁能源技术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专家评语

该作品考虑全面,立意新颖,有自己独创的想法,有开发价值,实用性强。现场答辩叙述清晰,团队成员配合良好。

篇5:小学抗灾救灾工作方案

雨季来临,自然灾害频发的严峻时期,为提前做好防灾抗灾的各项准备工作,全面提高应对灾害的处置能力,协助区政府妥善安排好灾民的救助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防地质灾害、主汛期抗灾救灾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2011年救灾工作的严峻形势,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认真研究解决救灾工作的薄弱环节和在救灾工作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一旦发生灾情,救灾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工作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全面落实抗灾救灾工作责任制,实现紧急转移师生不出现重大伤亡,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全体教职员工要坚定防大汛、抗大灾、救大灾的信心,从现在起全面进入临战状态,对可能发生的灾害采取主动措施,确保灾害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三、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全体教职员工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为了灾民的一切”的抗灾救灾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克服麻痹思想,加强组织领导,抓紧部署,加大工作力度,落实各项措施。真正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不留死角,确保抗灾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1、成立抗灾救灾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工作职责:组织开展抗灾救灾准备工作的督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灾情发生后救灾工作能够及时到位;重大灾情发生后,做好救灾工作并及时上报灾情。同时要对救灾资金的使用、灾民生活保障、学校卫生防疫等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确保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稳定。

2、成立学校抗灾救灾抢险突击队

队长:

副队长:

队员:全体男教职员工,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

突击队主要任务:执行市、城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达的地质灾害抢险、主汛期抢险、安置灾民任务。根据灾情发展,到一线抢险。负责学校人、财、物的搬迁转移。

3、协助*区政府安置灾民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主要职责:负责安置点灾民接待工作、生活安排和学校抗灾救灾人员的生活保障。

四、工作要求

(一)全面做好防地质灾害、主汛期抗灾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一是做好组织准备,核心是落实救灾工作责任制。把工作和责任分解到人,认真做好汛期救灾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灾情,能立即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救灾工作。二是做好预案准备。制定救灾应急预案要突出重点,具有操作性。三是落实好救灾预算资金。对预算安排的救灾资金要确保落实,一旦发生灾情,及时拨付到位。四做好本单位各种基础设施应对洪涝等灾害的安全防患工作。五是及时了解和掌握汛情的预测预报,为做好防灾工作争取更多的主动。六是

做好救灾的人员准备。学校组建的救灾队伍,要加强培训,确保应急时发挥作用。

(二)严格执行灾情统计报告制度和汛期值班制度,确保灾情上报及时准确。在地质灾害、主汛期,学校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掌握雨情、水情、灾情,及时、准确、客观地做好灾情统计、核查和上报工作。重大灾情发生后,学校要在2小时内将初步情况报城区教育局抗灾救灾指挥部和区政府办公室。灾情稳定之前均须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

(三)做细做实灾情核查工作。灾情一旦发生,学校要及时组织人员深入到受灾师生中去,认真细致地了解灾情,过问受灾师生的吃饭、居住、上学等困难,并层层抓好核实、统计、汇报工作,切实做到上报及时、灾情准确。在灾情核实过程中,要建立与各级防汛抗指挥部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灾情准确、及时、一致。

(四)妥善做好安置、转移工作。灾情发生后,妥善安置转移师生。对校舍被淹,待洪水消退组织人员对校园校舍进行安全检查和清扫、消毒,并制定计划尽快开展恢复重建工作。三是学校要做好灾后校园的卫生防疫工作,使校园不发生疫病流行。四是迅速组织人员对学校的校园建筑及其设施进行检查,凡已成危房的和水淹后不安全的校舍,一律将师生转移出去并妥善安置,绝不能让孩子在危房上课。四是密切注意各类地质灾害情况,凡是有可能发生塌方、倒塌的地方,要及时组织师生转移。此外,要特别注意做好受灾师生的生活安排等工作。

(五)积极做好灾后学校基础设施的抢修和卫生防疫工作。

五、抗灾救灾工作安排及措施

1、做好避险看护工作。在强降雨天气、汛期期间,各班要做好排查工作,班主任应及时了解学生到校(离校)情况,尤其是住在山边、低水位地带的学生家庭情况,与家长保持联系,提高防灾意识。接上级教育部门提前放学通知,教师应通知家长到校接送(或及时反馈学生到家情况),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确保无人员伤亡。

2、工作预案:

(1)第一预案: 当接*区抗灾救灾预案启动通知,学校抗灾救灾领导小组组长必须及时传达信息和紧急部署。加强值班(实行门卫值班和领导班子电话值班制度),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值班人员遇到突发事件或灾情,及时下达临时紧急处置指令,并迅速向校长、城区教育局领导汇报,做好值班记录。

(2)第二预案:当发生灾情,接到抗灾救灾紧急通知,抗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全部到位。及时向师生通报风情、水情、雨情等信息。迅速组织人员及时检查疏通排水管道,做到排水畅通;对学校易倒塌、易滑坡、易积水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报告灾情,当遇到暴风雨

袭击时,学校应及时把校舍倒塌、师生受伤情况在第一时间报告城区教育局,并立即报告区政府、及时查明是否有人员被困,如发现人员被困,要火速组织营救,并做好伤员和学校财产的抢救工作。加强值班(24小时安排抗灾救灾小组成员值班),要求所有成员24小时保持通信畅通,随时待命。进一步检查落实各项应急措施,组建各类防汛抢险队伍,落实抢险物资。

当接到区政府下达接收安置灾民的任务通知,抗灾救灾领导小组召开紧急会议,部署安置工作的各项准备,各司其职落实任务。***组长负责全面指挥工作,副组***负责准备安置工作人员值班安排,***负责做好灾民入住登记,***负责后勤工作,保障安置工作顺利开展。

(1)学生没有停课,灾民安置点设在宿舍区前的空地,由*区民政局提供帐篷及救灾物品。安排门卫及值班人员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安置工作,稳定灾民情绪。做好开水供应工作。

篇6:防汛救灾工作实施方案

为确保城区安全和市民生命财产安全,落实防汛抗灾各项抢险救灾措施,根据****部门防汛抗灾工作要求,现结合我 单位实际,特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严格按照“预案合理、预防为主、行动迅速、措施到位”的原则,切实做好防汛救灾工作,有效地防御和减轻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确保城区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和生活安置,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防汛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防汛救灾措施落到实处,我单位特成立“防汛救灾工作专班”。专班组成如下:

负责人:*** 成 员:*** *** *** *** 专班责任:

1、负责与主管部门联络,组织和实施本单位防汛救灾具体工作;

2、负责按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及时调度营运车辆参加城区防汛救灾工作;

3、负责本单位内部的协调工作;

4、负责在防汛救灾期间组织完成主管部门交办的任务。

三、具体安排 为确保在防汛救灾期间思想、领导、宣传、力量、物资、措施“六到位”,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如下分工:

(1)信息联络组。由***同志牵头,负责与主管部门保持信息畅通,及时掌握汛情,为车辆调试提供参考意见;

(2)车辆调度组。由***同志牵头,负责按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及时调度本单位人员和营运车辆参加防汛救灾;

(3)后勤保障组。由***同志负责,负责为参加防汛救灾的人员和车辆提供后勤保障,同时协助所属社区宣传、组织、抢险、疏散居民安全转移工作。

四、工作要求

1、本单位所有人员和车辆必须服从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和调度指挥,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救灾工作。

2、各岗位应加强汛期值班管理,保障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保障信息畅通、调度及时。

3、参加防汛救灾的人员和车辆,必须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严格按照防汛救灾指挥部的部署,切实搞好抗灾救灾工作。

篇7:救灾防疫工作指导方案

灾后各城乡(街道、社区)要完善救灾防病领导机构,把灾后卫生防疫工作作为眼前抗洪抢险,重建家园的重要工作内容,加大领导、分工分责、协调各有关部门主,号召各界力量积极加入,同心协力做好灾期灾后的卫生防疫工作。各城乡(街道、社区)应安排专项的救灾防疫紧急补助经费,用于消除疫情和改善灾后环境所需药品、疫苗及灾民医务急救用品、药品和防疫治病最紧要的器械、物质的购置等。

二、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清理与消毒。

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灾后防病的一项重要措施。灾区和乡镇(街道、社区)、各部门要组织发动单位职工、社区群众彻底清理本单位、室内外垃圾,清理人畜粪便,加强人畜粪便无害化管理,科学实施消毒、杀虫、灭鼠,清除疫病发生与流行的条件。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清理环境、除“四害”的过程中,要以生活环境及公共场所为主,坚持“先进行清淤、后实施消杀灭”的原则,对水淹地区和居民住宅、厕所、垃圾点、临时住所等地要全面实施药物喷洒消毒杀虫处理,特别是要做好学校、街道、医院、安置点等人员密集区域的消毒、杀虫、灭鼠,清除传染病发生与流行的条件。要坚持科学消杀,各乡镇(街道)、重灾区可设置消杀药水配置发送点,指导群众科学使用。

(一)清理室内外环境。

清除淤泥、清理垃圾杂物,垃圾必须集中收集,定点处理;排除积水,填平坑洼,铲除杂草,疏通沟渠,掏除水井(池)内污泥,修复厕所和其他卫生基础设施。即时将垃圾运出,选地势较高的地方进行填埋处理,适时用漂白粉,敌敌畏等药物消毒杀虫,控制苍蝇孳生。

(二)对环境清理中清出的家畜家禽和其他动物尸体集中处理。

(三)环境消毒。

再彻底清理环境后,使用500毫克/升漂白粉上清液或含氯消毒剂进行环境消毒,使灾区的环境卫生面貌在短期内恢复到灾前水平。环境消毒应采取科学的方法,避免滥用,使用不当还污染环境。可在受灾点集中设置消毒药水发放处,漂白粉的使用,应将漂白粉按比例用水溶解,取上清液,提供给家庭和场所消毒。凡是水淹和受灾地区的住户,水退后首先由专人对原住房的质量进行安全性检查,确认其牢固性。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清洗家具,清理室内物品,整修家庭厕所,修缮禽畜棚圈,全面清扫室内和院落,清除垃圾污物。必要时将房间的墙壁和地面进行消毒。对室内和临时居住点带回的日常生活用品可进行煮沸消毒或在日光曝晒。待室内通风干燥、空气清新后方可搬人居住。

(四)灾民临时安置点的卫生要求。

要选择安全和地势较高的地点,采取应急措施,搭建帐篷、简易住房等临时住所,做到先安置、后完善。做好水源保护和饮水消毒工作,供给安全卫生饮用水。新搭建的帐篷和棚屋等临时住所要能避风防雨,同时应满足通风换气和夜间照明的要求。要设法降低室温,防止中暑。注意居住环境卫生,不随地大小便和乱倒垃圾污水,不要在棚子内饲养畜禽。设置临时厕所、垃圾收集站点,做好垃圾、粪便的卫生管理。合理布设垃圾收集站点,做到日产日清。

三、饮用水卫生处理

洪涝灾害期间饮用水源一般含有多量泥沙,浑浊度高;受人畜粪便污染,细菌孳生;垃圾、粪便、动物尸体、各种杂物进入水体,有机污染严重;农药、化肥、工业废物等化学品冲入水中,并可能有剧毒物质存在。要把饮用水源的保护和清洁放在首位。加大对水源质量检测的频次,坚持每天检测,特别要对非水厂供水地区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好水源的清洁和消毒,不留死角。

(一)保护水源,尽可能减少饮用水源受污染。

在洪水期间,应在上游水域选择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并划出一定范围,严禁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对非水厂供水地区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好水源清洁消毒,不留死角。经水淹的井或水池,必须进行清淘,冲洗与消毒。先将水井掏干,清除淤泥,用清水冲洗井壁、井底,再掏尽污水。灾民集中安置点就增设临时厕所、固定垃圾堆放点时,应远离水源,防止污染水源。

(二)饮用水处理。

1、饮用水混浊,不能饮用,可在混凝原水中投放混凝剂可大大加快水中悬浮物质的沉淀。常用的混凝剂有:硫酸铝、明矾(硫酸铝钾)等。

2、煮沸是十分有效的灭菌方法,在有燃料的地方应于采用。

3、饮用水消毒。在洪涝灾害期间,最主要的饮用水消毒方法是采用消毒剂。

(1)直接加入水缸。根据待消毒的水量,利用漂白粉澄清液和漂白粉精,根据有效氯含量计算取出定量药剂,加少量水,搅拌均匀,倒入待消毒水中,搅匀,放置30分钟,不能过量加水,搅拌均匀,倒入待消毒水中,搅匀,放置30分钟,不能过量加入,以免产生强烈刺激性气味。漂白粉精片简易实用,一担水(50公斤)加1片即可(或参阅该剂说明书进行)。

(3)利用井水(水池)为饮用水水源的,将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倒入简易消毒器中,置于井水中。一个大口水井每次消毒可维持半月左右。简易消毒器可用商品简易消毒器,也可自制,方法如下:取两个空竹筒,用绳连接,下部竹筒内装消毒剂,并钻有数个小孔,投入井中。也可用两个空塑料瓶,经绳连接,其中之一装消毒剂钻数小孔,投入井中。消毒剂的投加量,处理水的需氯量约为5-10mg/L,经处理后的水中余氯应达到0.7mg/L。

4、饮用水质检测。饮水检验项目:浑浊度、余氯、色度、臭和味以及其他有关项目。其中浑浊度和余氯两项目每日测定,以便指导水处理措施的进行。

四、食品安全管理

(一)注意饮食卫生和食品安全,防止病从口入。

不要吃被洪水浸泡的食品和洪水淹死、病死的家畜家禽,以及霉变的食品、蔬菜、水果。不吃腐败变质和过期的食品。

(二)食物要生熟分开保存、煮熟煮透,尽量不吃生的。

不能销售被洪水浸泡的粮食和淹死的家畜家禽。不吃来源不明、不是经过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食品,包括无生产日期、无保质期、无品名的“三无“食品。饭前便后要洗手,不用肮脏水漱口和洗瓜果、碗、筷等。

(三)对轻度霉变粮食的处理。

可采用风扇吹,清水或泥浆水漂浮等方法去除霉粒,然后反复用水搓洗;或用5%石灰水浸泡霉变粮食24小时取出,要使霉变率降至4%左右再食用;霉变重的粮食,毒素含量高,难以去除,因此不能吃。

(四)水淹过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在做好食品设备、容器、环境的清洁消毒后,经当地相关部门认可后才能开业,并加强对其食品和原料的监督,防止食品污染和使用发霉变质原料。

五、厕所卫生和粪便的处理

厕所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卫生设施,灾害时用的厕所应达到应急性、便利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加强厕所粪便管理。

(一)临时的厕所应达的应急、便利、实用和合理。

搭建的临时厕所一定要做到: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远高水源至少30米以上。有条件的地方可选择塑料缸、桶、陶瓷缸来代替粪池;在无条件的情况下,可挖坑、坑的深浅可考虑土质。坑的周围或底部可用塑料膜衬里或水泥和砖砌成。厕坑应做到不渗不漏,粪坑满时应及时清除。

(二)禽畜应建临时栏饲养,栏里的禽畜粪便可随时用土垫圈,粪便做到及时清理,减少蚊蝇孳生。

采用粪便与漂白粉的比为5:1充分搅合后,粪便内加入等量的石灰粉,搅拌消毒处理。

六、除四害

洪灾后,如环境处理不及时,或清理不干净,容易引发蚊蝇孳生,其补救的措施就是采取物理和化学杀虫。以化学防治为主,提倡速效杀灭,减少药物污染和浪费。提高个人防护措施,提倡环境防制。

(一)杀虫

1、防蚊蝇。措施首先要采取环境治理,将居住处附近杂草清除掉,杂物整理整齐。有条件的灾区,在住处装上纱门、纱窗;睡觉前点燃蚊香(或电热蚊香);用市售驱蚊剂涂在身体暴露部位。

2、杀来蚊蝇。

3、杀灭幼虫措施。

清除住区内外小型积水,填平小坑。清理环境,减少孳生场所,加强防护,减少蝇类与人等接触。科学规范使用杀虫剂,使用要得当,也要注意尽量不要污染水源和食品。

(二)灭鼠

1、根据各地条件不同,受灾过程有异,只有针对具体情况提出对策,才能奏效。

采取综合治理,防、灭结合,注意治本,要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长处,互相补充。灭鼠的方法多用器械灭鼠,如鼠笼/鼠夹和粘鼠板等,但不能使用电子猫,严禁自拉电网捕鼠,可用水或泥浆灌洞。

2、慎用毒饵。

当鼠密度高,或人群受到鼠源疾病严重威胁时,则应在严密组织、充分宣传的基础上,开展毒饵灭鼠。毒鼠只能用国家准用的高效、安全的抗凝血灭鼠剂,如0.005%溴敌隆或大隆。严禁使用毒鼠强、氟乙酚胺等禁药,不用未获得国这民的其他药物、无资质单位配制的毒饵和集贸市场上私卖的毒饵。溴敌隆、大隆在第1和第4晚各投1次,磷化锌连投3晚。

3、确保人畜安全。

不能用熟食配制毒饵,更不能用饼干或方便面等。毒饵必须有警告色。投饵点应有醒目标记。投饵工作由受过培训的灭鼠员承担。投毒后及时搜寻死鼠,管好禽畜,保藏好食品,照看好小孩。投饵结束应收集剩饵,焚烧或在适当地点深埋。同时做好中毒急救的准备

七、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报告

(一)报告灾情。

灾害发生后,灾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立即通过《国家救灾防病信息报告系统》按要求上报灾情,同时电话上报上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市卫生局统一部署实行灾区疫情每日报告与零报告制度,在灾后续报一个月。

(二)重点监测的症状:发热和腹泻。

监测的疾病包括:霍乱、病毒性肝炎(甲肝、戊肝)、痢疾、伤寒、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乙型脑炎、疟疾、感染性腹泻、食物中毒等疾病。

(三)实行日报告和疫情零报告。

各级医疗机构于每日9时前向防疫站报告,防疫站于每日10时前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报。发生疾病特别是不明原因疾病暴发,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防疫站报告疫情,立即组织现场调查处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情。

(四)做好疫情分析,预测疫情发展趋势。

疫情分析应有时间比较,如当年各月比、各旬比、当年和去年同期比到等,疫情分析还应有地区比较,如灾区与非灾区比等。此外,还应有发生原因的分析及对今后防治工作的建议。

八、广泛开展救灾防病宣传教育活动

卫生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密切配合,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多种方式,积极向群众宣传灾害期间的卫生防病知识,重点宣传传染病防治、灾后食品安全、饮水卫生知识,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和掌握传染病防治的疾病知识,增强广大群众灾后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防止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救灾防疫工作指导方案陈老师

篇8:救灾工作方案

1 居民安置点选址方案评价模型的建立

1.1 建立评价对象指标体系

根据抢险救灾居民安置点设置要求, 经过调研分析, 建立起两级评价指标体系。第一级为由n个指标子集构成目标层指标集U:U={U1, U2, …, Un}, 且满足:。再将其进一步分解为若干二级评价指标因素构成的子目标层:Ui={Ui1, Ui2, …, Uiki}, i=1, 2, …, n, 从而建立起评价对象两级指标模型, 如图1所示。r, s∈{1, 2, …, n}

1.2 确定指标因素权重

对于多目标系统, 层次分析法通过对指标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 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得到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1.2.1 构造评价指标判断矩阵

首先由相关领域专家对第一层级指标因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判断[1], 用九级标度法对各个指标相对重要程度进行比较, 得到标度aij和第一层级目标层若干项评价指标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判断矩阵X= (aij) n×n, 其中, aji=aji-1。由此, 可分别得到U1, U2, U3, U2中第二级相应各评价指标因素的判断矩阵X1, X2, X3, X4。

1.2.2 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与最大特征根

1.2.3 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检验有利于判断矩阵是否准确可信。一致性指标C.I.= (λmax-n) / (n-1) (注:n为矩阵阶数, 即指标数) ;一致性比例C.R.=C.I./R.I., 其中, R.I.为平均一致性指标, 根据矩阵阶数查取对应数值。若C.R.<0.1, 则表明一致性检验合格, 否则应重新构造判断矩阵。对二级指标因素分别进行一致性检验[2], 得到表1。

由表1可见, 对各级指标因素的一致性检验合格, 即可认为各指标因素的判断矩阵是适当的。

1.3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1.3.1 建立评语集

对安置点选址方案中各评价指标因素, 总评价结果体现为选址方案对保障需求的满足程度。因此, 建立评语集:

1.3.2 构建评价因素集

一级评价因素集:U={U1, U2, U3, U4}。二级评价因素集:Ui={Ui1, Ui2, …, Uiki}, i=1, 2, 3, 4;k1=3, k2=4, k3=3, k4=3。

1.3.3 对评价对象进行单因素评价

通过多位专家对某单因素Uij在评语集上直接进行等级判别, 并根据同意评定该等级的专家所占总人数百分比作为该单因素的模糊隶属度[3]。

1.3.4 两级综合评价

各二级指标因素相对于上层指标Xi的特征向量为ω&apos;i= (ωi (1) , ωi (2) , …, ωi (ki) ) ,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原理得到上一层次的评价因素相对于评语集V的模糊隶属度向量:

由此得到一级综合评价所需的评价矩阵:

最终该模型评价结果为:

2 评价算例

2.1 单因素评价

在某抢险救灾行动中, 民政部门根据保障需求和实际情况, 制定出居民安置点选址方案, 并组织10位专家对其进行单因素评价。如对评价指标X11———“灾害险情威胁”一项, 6位专家评价“完全满足”, 2位评价“满足”, 1位评价“基本满足”, 1位评价“不满足”, 即:r11= (0.60, 0.20, 0.10, 0.10) 。同样, 得到各单因素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

2.2 两级综合评价

同理, 由表1与表2数据可计算得到二级评价指标在评价集上的评价结果, 如表3所示。

根据表1及表3数据可计算得出该安置点选址方案的综合评价结果:U=ω·R= (0.524, 0.266, 0.152, 0.058) 。

2.3 结果分析

由综合评价结果可知, 该选址方案最大隶属度为0.524, 综合评定为“完全满足”, 说明该选址方案能满足居民安置保障需求。在受灾居民安置保障工作中, 该安置点方案的应用也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3 结语

安置点设置是抢险救灾的重要工作之一, 运用该评价指标体系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可对安置点选址方案进行定量评判, 有利于科学决策, 提高居民安置保障效能, 可应用于各级部门的居民安置工作。在抢险救灾实践中, 评价指标体系还应根据保障能力的发展和居民安置保障需求的变化做进一步完善。

摘要:以抗震救灾居民安置实践为基础, 构建了居民安置点选址方案评价指标体系, 并基于层次分析法 (AHP) 建立了选址方案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最后在居民安置保障实例中对该方法进行了应用, 结果表明, 该方法对提升抢险救灾等突发事件居民安置效能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AHP,抢险救灾,安置点选址,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薛礼巍, 宛西原.基于AHP的军队营房保障信息化建设评估研究[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07, 23 (3) :73-77.

[2]孙德俭, 梅全亭, 赵磊, 等.基于模糊数学对区域太阳能利用潜力的综合评判[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07, 23 (2) :77-80.

上一篇:2022考研—中科大管理学考研真题99-0下一篇:橘子小班科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