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文章

2024-07-28

儿童教育文章(精选8篇)

篇1:儿童教育文章

马莎陷入了苦恼。

“我认为,他们都已经被抢劫了。”她表示反对。

“那我们可以抢劫强盗的东西,因为我们有超人的经验和才能。”贝尼说道。

“哦,天哪,哦,天哪!”小姑娘悲叹着,“沃尔特叔叔为什么要用箱子把你们弄到这儿来呢?”

对这个问题,强盗们也挺感兴趣。

“我们也很想知道为什么。”维克托急切地说道。

“没有人会知道,因为沃尔特叔叔在非洲捕捉大象的时候,失踪了。”她自信他说道。

“因此,我们必须认命,竭尽全力地去抢劫。”维克托说道,“只要我们忠于我们所热爱的职业,我们就不必感到可耻。”

“是这样。”胖子喊道。

“兄弟们,我们现在就开始,就抢劫这所房子里的东西。”

“好哇!”其他两个人随声喝采,跳了起来。

贝尼面目狰狞,双眼逼视着孩子。

“呆在这儿,”他命令道,“假如你移动一步,你的头就会开花、流血。”然后他用一种较为温和的口气补充道,“不要害怕,所有的强盗对于他们的俘虏都是这么说的。当然在任何情况下,我们是不会伤害一个女孩的。”

“当然不会。”维克托说。

胖子从他的腰带上抽出一把刀,在自己的头上挥舞了一番。

“血!”他恶毒地大喝一声。

“让我们的敌人丧胆!”维克托嗤嗤地说。

然后,三个人猫着腰,千里拿着拉开板机的手槍,嘴上咬着闪闪发光的刀子悄悄地爬下楼梯,离开了吓得发抖的马莎。马莎害怕极了,连喊救命都忘了。

她独自呆在阁楼上,也不切过了多久。终于,她听到一种像猫爬似的脚步声。强盗们返回来了,她看见他们鱼贯地爬上楼梯。

他们的胳膊里都夹着掠夺的战利品。卢吉为了保持两个包袱的平衡,在马莎母亲最好的夜礼服上面放了一块肉饼。维克托跟在后面,抱着一大包古玩、一个黄铜大烛台和一座起居室的钟。贝尼拿着一本祖传的《圣经》,从柜橱里拿来一篮银器、铜锅和一件爸爸的毛皮大衣。

“哦,太高兴了!”维克托说着,放下他的包袱,“再去抢一次,那会更加今人愉快。”

“哦,真令人兴奋!”贝尼说着,不小心将锅掉在他的脚趾上。他痛苦地乱跳起来,同时,用意大利语喃喃地说着一些古怪的词句。

“我们有了很多的财物,”维克托接着说。在卢吉往财物上添加他的战利品时,手里还 拿着肉饼。“这些都是从一间屋子里获得的。美国一定是一个富裕的地方。”

说完,卢吉用匕首给自己切了一块饼,把剩余的部分递给了同伙。于是三个人坐在地板上大吃起来,马莎站在一旁。悲哀地注视着他们。

“我们应该有一个山洞,因为我们必须把我们的战利品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储存起来。”强盗问马莎,“能告诉我们一个秘密的洞穴吗?”

“有一个巨大的洞穴,”马莎回答,“不过在肯塔基州,你们必须驱车前往,而且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到达那里。”

三个强盗心事重重,默默地嚼着饼。过了一会儿,他们被一阵门铃声惊起,这声音甚至在远处的阁楼里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什么人?”维克托用沙哑的声音询问着。这时,三个人都拿着匕首爬了起来。

马莎跑到窗前,看到一位邮递员,他把一封信塞进邮箱里,就离开了。这件意外的小事,给了她一个启示,她决定摆脱这些讨厌的强盗们。于是,她像遇上了巨大的难题,搓了搓手,喊着:

“警察来了!”

强盗们真的惊慌起来。卢吉声音颤抖地问道:

“来的人多吗?”

马莎假装地数了数,叫喊道,“102个人。”

“那我们完了!”贝尼断言道,“我们从来没有和这么多的人拚搏过,我们不能活了。”

“他们有武器吗?”维克托询问着,像害寒热病似地浑身颤抖着。

“哦,是的,”她说,“他们有槍、刀、手槍和斧头,还 有……”

“还 有什么?”户吉追问道。

“还 有大炮!”

这三个坏家伙大声呻吟着。贝尼心虚地说道:”我希望他们快杀死我们,不要毒打我们。我听说这些美国人就是画了脸的印第安人,他们是最残忍和最令人恐怖的。”

“是这样。”胖子喘着粗气,声音颤抖地说。

突然,马莎从窗口转过身来。

“你们是我的朋友,对吗?”她这样问道。“我们都是你忠实的朋友。”维克托回答。“我们崇拜你!”贝尼喊着。

“我们愿为你而死!”卢吉一想到自己将要死去,马上补充道。

“那么,我愿意救你们。”小姑娘说道。

“怎么救?”三个人异口同声地问。

“你们赶紧回到箱子里,”她说,“然后我将箱盖盖上,这样,他们就不会发现你们了。”

强盗们有些踌躇,他们望了望屋子四周,可是小姑娘却喊道:

“你们必须赶快行动!不然他们很快就把你们逮走!”

一听这句话,卢吉赶紧跳进箱子里,平躺在最低下,贝尼跟着躺下,靠着他。维克托踌躇了一下之后,用一个优雅的姿势向着小姑娘作了一个飞吻,也跳进了箱子。

马莎马上跑了过去,压下箱盖,可盖子却盖不严。她对他们说:“你们必须再挤一挤。”

卢吉呻吟着。

“我尽力去挤了,小姐。”躺在上面的维克托说,“以前,我们躺在这里非常合适,现在木箱好像太小了。”

“是这样!”从箱子最低部传来胖子含糊的声音。

“我知道是什么东西占有了箱子的空间。”贝尼说道。

“什么东西?”维克托焦急地询问。

“是肉饼。”贝尼回答。

“一点不错。”声音从最低部传出来,音调变得很微弱。

这时,马莎往箱盖上一坐,用全身的重量向下压。当锁合上时,她高兴极了!她从箱子上跳了下来,使出全部的力气。转动着钥匙,终于把箱子锁上了。

篇2:儿童教育文章

但在她们那个专横的姨妈侯爵夫人看来,这也是浪费,于是让人把提灯灭掉了,这样姑娘们只能在月光下纺线。一天晚上,最小的妹妹决定一直干到月亮下山。月亮渐渐落下,而她边纺线边跟在后面走。她就这样走呀纺呀,遇上一场暴雨,于是躲进一座破旧的修道院。

在修道院里,她遇到十二名修士。“你怎么会在这里,孩子?”他们问她,于是她讲了自己的身世。

最老的一个修士说:“你会变得更加美丽。”

第二个说:“你梳头时,会从头发里掉出珍珠和钻石。”

第三个说:“你洗手时,会洗出小鱼和鳗鲡。”

第四个说:“当你说话时,口中会落出玫瑰和茉莉。”

第五个说:“你的两颊会变成红苹果。”

第六个说:“你干活时,刚一动手,工作就完成了。”

他们给她指了路,并告诉她在半路转身。她一转身,就变得如一颗星星般灿烂。回到家,她第一件事就是拿一个小盆,把手浸在水里。于是出现了几条鳗鱼,蹦蹦跳跳的仿佛刚打上来。妈妈和姐姐非常惊奇,让她讲述了一切;她们为她梳头,收集起掉出来的珍珠,给做侯爵夫人的姨妈送去。

侯爵夫人立刻问清楚了是怎么回事,然后便想起把她的女儿派去,因为这个女儿确实需要变漂亮一点。她让女儿在陽台上坐了一夜,等月亮西垂,便命她跟在后面。

女孩找到了修道院和里面的十二个修士,他们立即认出她是伯爵夫人的女儿。最老的修士对她说:“你会变得更加丑陋。”

第二个说:“你梳头时,会从头上掉出许多条蛇。”

第三个说:“你洗手时,会跳出许多绿蜥蜴。”

第四个说:“你说话时,会发出一股股恶臭。”

然后,他们把她赶走了。

侯爵夫人正焦急地等着她,当见到她比以前更加丑陋时,几乎晕了过去。她让女儿讲述事情的经过,而她说话时发出阵阵恶臭,夫人又几乎死过去。

与此同时,漂亮的表妹坐在门前,而一位国王正巧经过。见到她,立刻爱上了她,并向她求婚。做侯爵夫人的姨妈同意了。她出发到这位国王的国家去,侯爵夫人作为最尊贵的亲戚随行。到了一个地方,国王走在了前面,以便去准备在王宫里的会面。他刚一走远,侯爵夫人便抓住新娘,取了她的眼睛,把她关在一个山洞里,而让自己的女儿上了车。

当国王看见从车里出来了丑陋的表姐,身着新娘礼服,吓了一跳。“这是什么意思?”他轻声问。女孩想回答,但他闻到一股令他恶心的臭味。侯爵夫人开始解释说新娘在路上中了邪,变丑了;但国王一个字也不信,他把两人都关进了监狱。

再说那个失明的可怜姑娘,她开始在山洞里呼救,一位和蔼的老人从那里经过,听到了她的声音。老人看见她处境如此悲惨,便把她带回自己家,并用筐装满了珍珠、钻石、玫瑰、鳗鱼和茉莉。他带着这些东西来到国王的陽台下。

“跟他说,”姑娘已经告诉他,“把这些东西卖给他,但要以眼睛交换。”

侯爵夫人立刻叫住老人,给了他一只从外甥女那里取来的眼睛,拿去了所有美丽的玫瑰,以便让国王相信这是她女儿吐出来的。老人把眼睛带给姑娘,而姑娘把它重新装上。

第二天,老人带着另两大筐东西回去:侯爵夫人想说服国王相信,她女儿继续在弄出鳗鱼和茉莉,于是立刻又付了另一只眼睛。但国王不容他人欺骗,因为每当他接近那女孩,都闻到相同的臭味。

篇3: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生

近些年来,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受到人们极大关注。这种关注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我们都清楚,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科学技术神奇般的发展, 在给社会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 也带来不少负面影响。而突出的问题就是物质文明进步与精神文明提升之间的不平衡。膨胀的物欲及其文化挤压着人们的心灵。许多人的精神生活越来越粗鄙了, 他们除了金钱与时尚对什么都不感兴趣。针对这种社会现象, 有学者深切指出:“人们但知追求物欲而忽视了精神上的修养, 于是没有理想, 没有目标, 茫茫而无所措、无所从。人心如此, 国际如此, 人类再不回头, 终将走入没顶的深渊。”[1]而如何化解人类的这一冲突, 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当然, “化解”不单是学校教育方面的事情, 但是, 学校作为培养新一代综合素养的基地, 它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责任。语文课含有丰厚的人文教育资源, 在当今的中国, 人们呼唤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其人文教育的功能, 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改实践, 探究人文教育的途径, 是要大加肯定的。在这样的背景下, 人文教育的大旗无论举多么高也不为过分。问题在于, 语文课如何实施人文教育?它与其它学科又有什么不同?这确实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其实, 中学各门学科教学都含有人文教育的内容, 也都在对学生进行人文思想的教育。在这个问题上, 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比较, 又有其不同的特点。我们都知道, 语文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 不仅学到了读写的本领, 而且还会受到思想情感、理想情操方面的教益。这是因为语文教学中的“文与道”“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融合一体、不可分开的。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 要求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必须依据自身的规律, 采取有别于其它学科不同的做法。就以思想性强的政治课来说, 它是通过文本直接向学生进行思想观点、政治理论的教育, 任课教师只要把有关知识内容、原理、规律点拨清楚, 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的, 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至于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采取何种写作方法来表述的, 就不是政治课要管的事了。其它学科, 如历史、地理、生物以及物理各科, 亦是如此。而语文学科却不能到此止步。教师必须依据课文的特点, 从语言文字入手, 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揣摩语言, 从中感悟其人文思想的内涵, 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此基础上, 教师还要回过头来, 领着学生去品味、学习表达那些人文思想内容的语言文字的特色与奥妙之所在。在这一过程中, 还可加深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一教学环节应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对此, 已故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说, 不抓语言的语文教学是“半身不遂的教学”。叶圣陶先生也说:“训练思想, 就学校课程方面说, 是各科共同的任务;可是把思想语言文字三项一贯训练, 却是国文的专责。”

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建国50多年来, 无论是政治运动还是社会思潮, 对语文教学的冲击可谓多矣。而围绕语文工具性的问题, 也由此产生过多次的躁动。但不管这种躁动的时间有多长, 对语言教学的影响有多大, 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工具性上来。就说1958年的大跃进, 当时的语文课几乎成了政治课, 语文课脱离了语文而宣讲“三面红旗”, 基础知识教学、语言训练都不要了, 因而使语文教学遭到极大破坏。还有,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 语文教学以阶级斗争为纲, 用语录、社论当教材, 以写批判稿代替写作, 致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创下了历史“极低”, 荒废了整整一代人的学业。为纠正1958年的偏颇, 教育部在《19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草案) 》指出:“不应该脱离文章的词句篇章, 架空地分析思想内容, 也不应该不管文章的思想内容, 单纯地讲解词句篇章。把内容和形式割裂开来的做法, 是不能把文章讲清楚的, 是收不到语文教学应有的效果的。”1992年教育部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 》更加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在语文训练中进行。”当然, 现在所讲的人文性要比过去的思想教育宽泛得多。但在思想方法上, “泛人文教育”同过去的空洞说教并无两样, 都是“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在作怪;在远离文本、脱离语言上, 其外在表现上并无两样;对语文教学所造成的严重后果, 也无两样。这也是当前年纪大一些的语文教师忧心之所在。

应该指出, 我国的优秀语文教育专家, 多年前就对“文与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做过精辟的阐述, 并对教学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叶圣陶先生从学生的角度就曾说过, 对课文“了解跟分析的基础在语言文字方面, 因为我们跟作者接触凭借语言文字……打通了语言文字, 这才可以触及作者的心”。[2]张志公先生说:“教一篇文章, 必须让学生透彻理解全篇思想内容, 并且从中得到思想上的教益, 知识上的启迪, 感情上的陶冶, 不这样是不对的, 可是办法必须是带领学生好好的读这篇文章, 一字、一词、一句、一段的都读懂, 把文章的安排都搞清楚, 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生。”[3]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 我国广大语文教师坚守“文与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引领学生研读文本, 揣摩语言, 在读写过程中, 感悟人文的灵光。他们在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其做法:

一是读。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阅读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让学生读课文。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读架构起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通过有目的、有层次、适时适量、多种形式的读, 感悟文章的情感、品出语言的韵味、习得阅读的方法。一位小学教师在进行《泉水》课文第二段教学时, 她是这样做的:

教师:“同学们轻声读第二自然段, 想想自己读出了什么?注意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教师出示以下两个句子, 请学生回答:“读一读, 你发现了什么?”

来吧, 我的水很多。

来吧, 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教师范读这两句时, 特别强调“来吧”和“很多”, 再问学生:“你听出了什么?”

教师:现在老师是山里的娃娃, 你们是泉水, 咱们来打个招呼吧!

教师:泉水, 泉水, 我要打些水烧饭吃。

学生: (热情地) 来吧, 来吧!我的水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的水塔。

教师:泉水, 泉水, 我要打些水沏茶喝。

学生: (充满激情地) 来吧, 来吧!我的水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的水塔。

教师:泉水, 泉水, 我要打很多很多的水洗衣服。

学生: (加上动作, 更富有感情地) 来吧, 来吧!我的泉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以读悟文, 以读促思, 以读激情, 以读导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这位教师在“读”上做足了功夫。首先, 向学生提出读书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其次, 通过句式的比较、范读, 帮助学生读懂句子, 引导学生体悟句子所蕴含的情感, 品味课文用词的精妙;最后, 教师和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创设情境, 让学生读得入情入味, 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

朗读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有位老师引导学生朗读《敕勒歌》前, 先让学生听配读音乐, 披文入境, 学生很快进入了诗歌所营造的氛围, 并在眼前浮现了这样一幅鲜明美妙的图景:在阴山脚下, 是一马平川的大草原。环视四周, 天野相连;仰视长空, 满眼苍绿;俯瞰旷野, 茫茫无际;风吹草浪起, 牛羊时隐时现;北方牧民雄浑, 嘹亮的歌声仿佛就在耳畔回荡。敕勒人民热爱草原、热爱生活的真挚、炽热的情感会很自然地感染学生, 而北方民歌语浅情深、铿锵流畅的特点也就极易把握了。前人曾有这样的说法:“放声疾读又缓读, 及久之自悟。”[5]可见, 大声朗读确实可以读出文章的气势和韵味, 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

有的教师还说:“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语文中语言就基本属于他的了, 人文也就在其中。”“丢掉一个‘读’字, 几乎什么也不会有了, 包括人文性。”

二是揣摩语言。一篇课文, 只读一遍未必理解得透。要理解得透, 就需要多读多揣摩。揣摩就是反复想。北京师大王宁教授认为, 从“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分解看, 会想是会听读与会说写的前提。语文课如果只顾追求表面的读写, 甚至把听说的技巧看得过于重要, 而不深入到‘想’这个层面, 是无法从根本上达到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的。”在接触课文后, 教师如能引领学生自己提出些问题来, 再由自己经过反复思考而求得解答, 应是有效的办法。她以毛泽东《沁园春》为例, 说明只有揣摩透文本的语句, 方能领会作者蕴含当中的思想情感。

原词是:“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她分析说:“这首诗的前三句点出了季节、地点、环境。之后摆出了六种景物:山红、林染、江碧, 船行、鹰飞、鱼游。仅仅这六件事本身, 是得不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结论的。六种景物的描述, 关键在‘遍’‘尽’‘透’‘争’‘空’‘底’这几个字上。一千一万座山要红就红个遍, 一层层的树林要染就一丝不剩的尽染, 漫长的江水要碧蓝就蓝个透底。成百的船在江里行驶, 谁也不碍谁地并行。鹰飞在高高的空中, 鱼游在水的底下, 一个那么高, 一个那么底, 谁又能干扰谁呢?几句话描述出的各种形象, 集中起来就是说:整个的大自然中, 谁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 彼此都有自己的自由。要理解这些形象, 另一个关键在对‘竞’和‘争’词义的理解。‘竞’与‘争’在现代汉语里常用义是‘竞争’‘斗争’‘争夺’, 但在古代汉语里首先具有的意义却是‘并行’‘一起’。《淮南子·淑珍训》:‘相与优游竞畅于宇宙之间。’注:‘竞, 并也。’这里的‘竞’是‘并相’的意思, 这正是毛泽东所取的意境。‘竞自由’就是共有自由, 并享自由。同样, ‘百舸争流’的‘争’与‘竞’同义, 郭璞《江赋》‘缛组争映’, 《文选》刘良注:‘争, 交也。’就是相并相共地在江流中交相追逐。如果按照现代汉语理解为‘争夺’‘争斗’, 意思就全拧了:‘争斗’反映的是空间的狭小、不足;而交并, 反映的恰恰是空间的开阔。世界的空间这样茫远、空畅, 可以容纳万物, 谁想干什么, 都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干, 由此才发出‘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的感叹。”她接着说:“分析这首词的前半阕, 如果不把上述几个重点词语落实到诗意上, 怎么能从客观的语言中接受作者的思想呢?”[6]

这个例子有力的说明:学生只有逐字逐句读懂了课文, 反复揣摩, 才谈得上接受思想上的教育、感情上的熏陶。

应该说, “文道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 从理念上, 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 是不存疑义的。但是, 从理念到实践, 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建国50年来, 在语文教学中, 就曾有过多次“重道轻文”的反复。而在每次解决这一“重道轻文”的问题时, 又都是以教育部制定的相关教学大纲往下传达、组织教师学习, 但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回顾以往的经验、教训,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 稳妥地把握好“文与道”“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的关系, 除了思想认识上明确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外, 关键在于教师能透彻地理解课文, 把握课文, 这一点不能有丝毫含糊。

需知, 选入课本的文章, 大都是文质兼美、文道统一的典范之作。但是要使学生真能文道兼得, 首先是老师准确理解课文。叶圣陶先生指出:“文道统一之切实做到, 我以为首要在教师透彻理解课文。教师透彻理解一篇之主旨, 不脱离文篇之思路发展与语言运用, 不放过文篇另说一番道理, 另说一番篇章结构之类, 学生即当于思想品德方面有所感受, 于读法写法方面有所长进。”我们从王宁教授这篇教学案例中, 可以看到要真正理解课文, 必须具备这样两点:一是要扩大视野, 开拓知识面。二是要提高鉴赏力, 增进悟性。教师缺乏鉴赏力, 眼光差, 不辨好坏, 就说不上透彻理解。而这一点只有靠平时丰厚的阅读积累才能得以解决。教师通过阅读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通过阅读铸就自己的教学品位;通过阅读激发创造性思维。反之, 教师的业务功底差, 就难以按照“文道统一”的要求, 灵活准确地教会学生。这也是当前“泛人文教育”之所以能够兴起来的根本原因。比如, 学习《祝福》, 教师提出了“祥林嫂之死由谁负责”的问题, 让学生展开研讨。有个学生说:“四婶也有很大责任。”教师问这位学生:“何以见之?”学生回答:“她跟鲁四老爷是站在一头的。课文是这样写的。”于是教师又问:“怎么写的, 能具体说说吗?”学生由于还没有读懂课文, 接下来就没话可说了。教师引导学生研读课文, 特别是四婶前后三次劝阻祥林嫂参加祭祖的语句:第一次说:“祥林嫂, 你放着吧!我来摆。”而第二次说:“祥林嫂, 你放着罢!我来拿。”第三次却说:“你放着吧, 祥林嫂!”学生发现, 从内容上看, 这些话并无什么不同, 但在形式上却有很大区别。于是, 教师进一步追问学生:四婶开头是“先呼后阻”, 后来是“先阻后呼”, 当中反映了四婶心理活动上的什么变化?这时师生再次揣摩课文的语言, 从中发现“先呼后阻”的语气比较委婉, 四婶只是从心里不希望祥林嫂参加祭祖;而“先阻后呼”则表示出四婶说话语气比较强硬, 其话外之音——一个不洁的女人, 怎么可以参加祭祖呢?这里的细微差别, 显现了她对祥林嫂前后不同的态度。而祥林嫂由此明白了捐了门槛后, 自己依然不干净时, 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可以说是四婶的这句话最后将她推上了生命的绝路, 封建文化的祭台。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 细心品味课文语言的细微差别, 而从中看到了祥林嫂这一如尘芥的生命结局, 怎能不对她产生同情呢?通过上述两个案例, 我们可以看出, 改变语文课堂上的“泛人文教育”, 做到“让文章的本身去教育学生”, 说千道万, 教师专业修养的提高是个关键。教师在这方面有了切实的进步, 才能铸就起语文教学的高品位, 激发出应对教学突发事件的灵动思维。

参考文献

[1]南怀瑾:《中国文化泛论》, 复旦大学出版社

[2]叶圣陶:《朱佩弦先生》, 《中学生》1948年第9期

[3]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说工具》, 人民教育出版社,

[4]徐惠君:《语文课堂呼唤“原生态”的教学》, 《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8期

[5]刘国梁:《此情不足道唯闻读书声》, 《现代语文》2008年第11期

篇4:用心成就教育文章

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是自己心中有阳光。”任何一本刊物都需要有能给读者带来感悟的文章,而要能给读者带来感悟,首先要求作者本人对事情(问题)的认识有感悟,其文章才有给读者带来感悟的基础。

从作者寄(发)来的绝大多数稿件来看,不是作者本人没有实践经验,也不是缺乏材料,最重要的是缺乏感动人心、引发读者共鸣的新思想,缺乏独辟蹊径剖析问题、表达观点的新视角。

当今时代是需要思想的时代,当今教育需要有思想的教师,教育刊物需要有教育思想的文章。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是不能做思想贫困的教师,教育期刊对作者的要求是不能做思想贫困的作者。教育真谛的实施离不开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教育思想的不断创新,是推动和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动力,也是创新教育文章的源泉。

那么,教育文章的思想从哪里来呢?从实践的感悟中来。阅读是一项间接的实践活动,在这项活动中,感悟可以不自觉地获得,也可以自觉地努力而获得。从感悟中提炼出思想,是弥补教师专业成长木桶中那块最短木板的良方。

华中师大教授郭元祥在他的新作《教师的阅读——过一种阅读的生活》中强调,“阅读是一种生活,阅读是一种品质,阅读是一种思索,阅读是一种解脱”,“无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通过阅读来开阔胸襟,启发思路,都可以用阅读来拯救自己”。郭元祥之所以极力推崇阅读,就在于当今知识更新速度之快,社会发展进度之猛,如果谁一年半载不读几本书,就极有可能思想落后、知识老化、能力降低,甚至工作力不从心。如此,就会觉得累,就会在工作面前不称职、在知识面前落伍。

阅读重在读什么呢?一本好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创新性上,而且往往以其思维亮点呈现出来。所谓思维亮点,就是那些能让读者的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的新思维、新理念、新观点、新见解……这些让读者豁然开朗的思维亮点,就像散落在沙丘里的金子,它们在长篇大论的文字叙述中,往往以一段话甚至是一句话的形式突现其身。这就要求我们有慧眼识真金的功夫,从书的目录、内容甚至结构中,能够一眼发现其中的亮点,并能“一见钟情”地咬住这些亮点进行悟读,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去阐述、理解,形成自己的认识和思想,并反思和追问自己在运用同样的材料表达同样的思想、观点时与文章作者处理技法的异同。

悟读重在悟什么?我们倡导写文章要“有感而发”,比如中学课文里的《石钟山记》,写的是苏轼的一次考察。他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的结论产生了怀疑,通过考察,他得到了关于石钟山名字的由来,有人言之简,有人言之陋,而要得到真知,就要“目见闻”这样的感悟。写作时,他就围绕这种感悟,用事实和过程把它铺陈出来,结果就成了一篇留传千古的好文章。在这里,感悟大抵和灵感相通。然而灵感可遇而不可求,我们所说的感悟,却可以大量地获得──只要我们在阅读时敢于用心去质疑,用心去求索,就能提高自己的“悟性”,提高看问题的思维水准。因为,感悟有不同的层次,对同一个事物的认识,可以赋予不同的感悟水平,从而体现不同人的精神世界拓展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例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记录中说,他14岁时认为叔叔十分平常,然而过了7年,当从国外求学回来时,却感到叔叔的学问大有长进。实际上不是叔叔提高了,而是马克·吐温进步了,他能感悟到叔叔的学识和长处了。就此而言,我们毕生都在对生活经验和书本知识进行感悟,生活经验和书本知识就像例中的“叔叔”。我们不断地提高感悟水平,就使得我们对生活经验和书本知识的悟性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在写文章时就越会在充满信心的预期中文思泉涌。

对阅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感悟,虽然有时是零散的,但不是孤立的,应是用一种新的认识代替原来的认识或创造出一种以前没有的认识,新的感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这种感悟一旦出现,就要善于把握住。德波诺曾提出“注意滑过”的说法──当人们驱车从甲路口到乙路口时,常常是因为车速过快,而忽视了中间还有一个丙路口,丙路口那里还有一条路径更短、路况更好的路。由甲到乙的路越顺畅,忽视丙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普遍的阅读思维,往往是条列状的思维,而不是辐射状的思维,这种阅读过后不会留下什么痕迹。要在阅读中产生感悟,形成自己的思想,就要防止浮光掠影式的阅读。借用德波诺所说,也就是要使得从甲到乙走得没有那么顺畅,从而使自己不能不注意路旁的丙──感悟。

杜甫有句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既是要我们多阅读,同时也说明,阅读到了一定的时候,应该动笔写,常写就能掌握规律。从逻辑学的角度看,读是写的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即是说要真正进入“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只读不写,特别是写好,也只能是空谈。

有这样一则报道:某校邀请一位特级教师给本校教师上示范课。这位特级教师对学校临时指定的授课内容稍作准备,便从容地走上讲台。一堂课下来,听课的老师无不折服。赞叹之余,有人问这位特级教师为这堂课准备了多久,这位年过半百的长者慨然说:“可以说我只准备了一刻钟,也可以说我一生都在准备这堂课。”回答意味深长,令人深思。

这则报道的隐喻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如酒,愈陈才愈香。写文章莫不如此,没有“一生都在准备”,好文章是诞生不出来的。

“一生都在准备”可谓有心者的坚守。我们说熟能生巧,常写、多写就能找到写文章的规律,就能走出“复制”他人作品的怪圈。“‘复制他人作品”充其量是“假写”,而非“真写”。

真写强调的是写作时独有的一种境界和只能意会的一种感觉,对不同的选题、材料均有下手之笔,均可使文章在遵循共性规律中出新、出彩,写出自己最想写、表达出自己最想表达的内容,亦即能做到“文章合为时而著”。

真写的魅力在于捕捉和处理细节。2500年前,老子就有名言:“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2004年汪中求先生一本《细节决定成败》受到市场热捧,一时洛阳纸贵,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文学作品需要细节,需要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教育文章也需要细节,没有细节或缺乏细节,教育文章就可能是苍白的、枯燥的、空泛的,文章就难有多大价值。相对于纯理论来说,细节有亲和力和感染力,能够让读者在体验愉悦中认知与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与观点。好的教育文章从来是不缺乏细节的,成功的教育文章往往是在细节上下了工夫。

何为细节?教育文章中的细节很平凡,就是教育教学中的“一滴水”,一滴能够照见太阳的水。它就是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性事实,就是围绕教育文章主题和有利于表现主题、有助于传播效果的教学事例。从客观描述的真实细节中让读者感知教育文章的思想内涵,这大概就是一切教育文章写作所努力追求的境界与目标。

文章写到真处时,能做到既遵循某种潜在的写作规律,又从这种潜在的写作规律中跳出来,具有运筹帷幄的能力。文章写到真处即是只要一接触材料,便可开始打腹稿、提炼主题。而且在提炼主题的同时,也提炼出标题,搭起文章的整体框架。在这个阶段,标题和主题往往是重合的。标题是主题的最集中表现,是用最少、最形象、最准确的文字概括出来的主题。这个构思中的标题就是整个文章的大梁,是撑起文章的支柱。有了这根梁或柱,心里就有主心骨,就不会来回犹豫,空耗精力,便可及早地进入布局和成文的状态。

文章写到真处时,能做到既可写新问题、新事实的文章,又可将老问题写出新意,是常写常新的高手。在文章写作中,有一些被称为老生常谈的主题即老主题。认真写好这些老主题的文章对教育教学具有指导作用,但写得不好就容易写成“老面孔”“似曾相识”或“早已相识”的过时文章。文章写到真处既能使文章避免陷入这种尴尬,又能对事实材料作深刻把握,具有比别人看得“更深一层”的能力,从而在思想内容上写出与众不同、在表达上赋予个性化语言的好文章。这种文章有鲜明的时代感,可给读者新的启迪,让读者在赏心悦目的阅读中欲罢不能。

绘画有“画龙点睛”之说,教育文章的点睛就是修改。修改文章就像盖房子,用梁把房子撑起来盖好后,还要“雕梁画栋”式的装修,让它更美、更有文采。文章初稿写出来后,一般来说只算完成了第一步,真正要赋予其文采,还要做大量的深加工。《文章评改》中有吕叔湘先生的《评改澜沧江边的蝴蝶会》一文,评改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后来被选为初中语文篇目,那确实是篇美文。从评改文章中,我们能看到被评改文章的原貌。这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吕老的评改主要是“挤水”,让它更加简练,达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目的。吕老的删与改,道理清楚,分析透彻,恰到好处,近四千字的原文,删改了近一半,由此叹服吕先生的匠心独运。原文已经很不错了,让吕老一评改,可谓锦上添花。

写稿不易,改稿更难。“文章不仅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好文章是千锤百炼的结果。许多大作家、大学教授,他们的文章也不是一次就成功的。我们耳边经常闪现贾岛的“推敲”故事、白居易念诗给老婆婆听的故事,这些事例都说明修改在好文章的形成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对教师来说,他们教学任务繁重,要想让他们创作出好的文章,除要引导他们对教学进行深刻的体会之外,引导他们对文章作深加工修改同样重要。

那么,对文章作深加工的着力点该放在哪里呢?

深加工的着力点之一,是让构思的标题和提炼的主题进行同步对接,让主题清晰、标题水落石出,并使之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一看标题就知道文章的主题,二是一读标题就有个性、吸引人。这是深加工的重要环节、重要部分,也是决定一篇文章能否点亮编辑眼睛的关键。

深加工的着力点之二,是对文章引用材料的增加、删节或调整。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它是证明观点的事实,是论点成立的依托。因而在修改时:一要考量材料的必要性,即选用能说明观点的材料;二要考量材料的真实性,即所用的材料必须符合实际,准确可靠;三要考量材料的合适性,即材料引用要恰当。从而把不足的材料补足,对空泛、陈旧、平淡的材料进行调换,删除不实的和与主题无关的材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材料确凿有力、论证有力、典型有力、说服有力。

深加工的着力点之三,是在语言运用上反复推敲修改:一是语言表达的简洁性,用最少的文字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把重复的地方改为精练、简洁;二是文字表达的准确性,把似是而非的话改为准确的文字;三是语言的可读性,把平淡的改为鲜明,把拗口的改为流畅,把刻板的改为生动,把隐晦的改为明快,把含混、笼统的改为清晰、具体。在通篇统一的考虑上,不留全文概念不一、论述自相矛盾、语句上下脱节的表述,要让编辑从字里行间能够看出作者较强的推理能力和文字驾驭能力,从印象上增加编辑选稿、改稿的概率。在这方面,一旦点亮了编辑的眼睛,作者往往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回报。(作者单位:江西教育期刊社)

篇5:儿童教育文章

专家研究发现,快乐的人们通常都有如下一些共同特点:乐观的世界观,亲密的家庭关系,善解人意,众多好友,坚信自己的人生有好处等等。

对于新手父母来说,最关键的问题产生了:“我如何做才能让宝宝拥有快乐的这些特质呢?”有些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完全理解宝宝的个性,不要试图按照父母的期望改造宝宝,比如说他是个文静的宝宝,爸爸妈妈就不要试图把他变成一个活泼的宝宝。父母就应关心宝宝的需求,重视宝宝的胆怯,用心倾听宝宝对你说的话。最为重要的是,必须要让宝宝从小就明白,父母是无条件地爱他。

以下列举的10个具体推荐,可帮忙父母找到适宜的方法,引导宝宝将来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推荐1――小动物带来的快乐

父母经常犹豫是否该让孩子饲养小动物,例如兔子、金鱼、小猫或小狗,因为它们需要时间和精力。即使孩子保证自己会全力照料小动物,通常大部分工作还是要由父母来完成。但是,专家研究发现,花工夫饲养小动物是值得的。因为当孩子感到担忧或害怕时,小动物的陪伴会让他们更觉安心。孩子从饲养的小动物身上能够学到忠诚、共鸣、依恋等情感。专家还认为,透过饲养小动物,孩子学会体贴和照顾他人,感觉自己有价值,有成就感。

推荐2――温馨的家是快乐的田园

推荐把家变得更温馨,看来是个小问题,但对孩子而言,这却是很重要的。如果家里乱七八糟,孩子会不期望小朋友来家里玩。另外,井井有条的家会给孩子带来平和与满足。需要注意的是,温馨不代表干净过头,因为舒适才是快乐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干净过头只会给孩子带来束缚。

推荐3――吃得开心能够更健康

作为成年人,父母会注意饮食健康和饮食习惯,但孩子通常没有这些概念。所以,父母要为孩子及早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包括全家坐下一齐用餐,选取健康营养的食物等等。

推荐4――运动的感觉真棒

无数的研究证明,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不仅仅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健康强壮、体力充沛会带给孩子良好的自我感觉,让孩子快乐。另外,对孩子来说,跑、跳、游泳、骑车等等体育运动本身就十分搞笑,而这不恰恰就是快乐的源泉吗?

推荐5――家庭传统意味着快乐“长久”

无论是每一天共进晚餐,还是每年一齐庆祝生日或节日,对一个家庭而言,没有什么比建立家庭传统更有价值的了。过春节时的饺子、鞭炮,或是过生日时的蛋糕、蜡烛,这些传统都十分重要,因为它们赋予孩子生活的好处,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教给孩子“长久”的含义。

同样珍贵的是每个家庭独特的小传统,例如每个周末全家外出晚餐,每个月末全家一齐看一场儿童电影等等,这些熟悉而亲密的传统习惯会带给孩子强烈的安全感。

推荐6――歌唱的鸟儿最快乐

人们常说音乐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一点儿也不错。在古代,西方人坚信音乐能够医治一个人肉体和心灵的创伤。而在现代,儿童医学研究发现,给患病的孩子听他们喜爱的歌曲,能够减轻他们的疼痛症状。成年人也都有这样的经历,听一首好歌有时会让人精神振奋,身心舒展。而对孩子来说,每当全家一齐唱一首他喜爱的儿童歌曲,他都会很快乐。

推荐7――快乐也能够放大

用心参加社会活动至少教给孩子两件事情。例如父母用心和孩子一齐参加幼儿园的运动会,或者用心参与孩子的社区汇演,孩子会意识到父母对他的重视,这会大大增强他的自信心。同时,父母的参与也教给孩子“社会”的基本含义。它让孩子感到自己也是这个大社会的一部分,而每个人都能够透过它对别人作出贡献。专家研究还证明,奉献和快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让孩子参加社区大扫除,或是探视社区孤老,即使是幼儿也会从中发掘付出的快乐。

推荐8――再见吧!负面评论

成人们时常对各种人与事进行评论,其中不乏负面的东西。例如,父母评论孩子幼儿园的园长很无能,或者儿童医院医生很马虎等等。父母也许不会意识到这些评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

但事实上,它们会让孩子渐渐丧失对周围人和环境的信任,从而失去安全感,而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是不会快乐的。父母就应让孩子觉得世界是完美的,而人们本质上都是好人。

推荐9――兴趣爱好是永远的快乐

专家研究发现,全身心投入到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中,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快乐。对于孩子而言,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例如集邮、绘画等,让他投入其中,会让他很快乐。但那里的投入并非指给孩子安排满满的绘画课程或者舞蹈练习等,因为那样只会让孩子失去兴趣,失去从中得到的快乐。而兴趣爱好也不必须是指某种技能,例如集邮、拼图等,它们并不是某种竞技,却同样能够开发孩子的智力,更能让孩子学会投入的快乐。

推荐10――花开叶落是快乐

篇6:美国儿童教育小文章

美国儿童教育中的特殊营养--尊重

在美国,尊重孩子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年龄小,需要爱护、关心和培养,而是在于他们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特别是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的大多数情况下师长不能代替他们对客观进行选择,所以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比如,美国人讲究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法,孩子同大人讲话不但要认真听,而且有时大人要蹲下来同孩子对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并可避免他“低一等”的感觉。孩子吃饭时不能硬逼;孩子做错了事不得横加训斥;要孩子换衣服也不可用命令的口吻,否则,都会给孩子的心理上留下自卑的阴影。家长带孩子外出做客,主人若拿出食物给孩子,美国人则最忌讳提早代替孩子回答“也不吃”、“也不要”之类的话,也不会在孩子表示出想吃的时候对孩子呵斥。他们认为,孩子想要什么或是想看什么,本身并没有错,因为孩子有这个需要,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指责,只能根据情况适时适当地做出解释和说明,以做引导。美国人反对父母在人前教子,更不允许当着人面斥责孩?“不争气”、“笨蛋”、“没出息”,因为这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父母这样做是一种犯罪。

伟大教育家洛克说过:“父母不宣扬子女的过错,则子女对自己的名誉就越看重,因而会更小心地维护别人对自己的好评。若父母当众宣布他们过失,使他们无地自容,他们越觉得自己的名誉已受到打击,维护自己名誉的心思也就越淡薄。”有人认为美国父母对孩子的尊重是否太过份了,但事实证明,受到父母良好尊重的孩子同父母大多非常合作,他们待人友善,懂礼貌,同大人谈话没有一点局促感,自我独立意识强。儿重心理学家认为,这些都是孩子们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协和尚音国际部

篇7:儿童朗诵文章

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没完没了的下到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一群小鸟在屋檐下躲雨,他们在争论一个别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白鸽说:“春雨是无色的。你们伸手接几滴瞧瞧吧。”

小燕子说:“不对,春雨是绿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地绿了不得春雨落在柳树上,柳枝绿了。。。”

篇8:做好职业技术教育这篇大文章

一、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需要

社会越发展, 劳动分工越细, 就越需要大量从事生产第一线工作的中高级实用技术工人。职业技术教育毫无疑问是培养高水平具备实际操作能力人才和中高级实用技术工人的主要途径。

一个国家的就业结构中, 高级管理型人才、高级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实用技术工人应该有合理的配置。目前, 我国人才结构已经出现了中高级实用技术工人缺乏的严重情况。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供应不足, 是导致这一现状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同样的手表配件, 在我们的工厂与在瑞士的工厂组装出来, 我们的产品质量缺乏竞争力?为什么同样的轿车零件、同样的汽车品牌, 设在中国的厂组装出来的整车, 和国外厂家的原装品质量相差很远?为什么成熟技术在生产中却得不到成熟应用?不是我们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赶不上人家, 而是现成的技术在具体制造应用中走了样, 一线工人技术水平低直接影响了一线产品的质量。近年来, 重大安全事故频发, 与行业中训练有素的技术工人和高素质劳动者严重缺乏不无关系。

在我们国家, 发展工业最紧迫的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提升传统制造业。现代生产越来越需要熟练的中高级实用技术工人, 只有满足工业发展对技师和高级技工的需求, 实现蓝领工人的高素质化, 才能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即使在高技术产业中, 生产第一线仍然需要大批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具有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中国最需要的是走进车间和工厂里面的人才。

在发达国家经济迅速增长的过程中, 除了有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外, 还有一支高素质的熟练掌握现代技术的劳动大军。从1950年到2008年的58年中, 美国对需要一定技术、技能的职业岗位的需求从20%提高到了65%, 对不需要技术的一般劳动力, 从原来的60%下降到了15%。德国一直自称职业技术教育是他们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 在德国, 平均失业率是10%, 博士、硕士可能找不到工作, 但是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失业率不到2%。企业要发展, 需要各类人才形成互补, 才能有发展潜力, 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不仅需要博士、硕士, 也需要大中专毕业生, 特别是需要会操作、懂技术的生产队伍。以北京为例:一线技术工人特别是中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缺乏, 180万从业人员中,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不到70万人, 仅占38%, 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仅占15%, 技术工人中, 高级技术工人以上仅占3.5%, 按我国现阶段工业水平的要求, 高级技术工人至少应占7%。这种人才上的劣势, 将使我们的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完全被动局面。加强职业技术教育, 提高劳动者素质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在眉睫。教育要服务于经济发展, 而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是职业技术教育。

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

政策是国家为了贯彻、实施方针、路线或完成某一重大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和行为规范, 是统一和引导人们意志、行为的重要依据。要保证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就要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1. 要建立和完善就业准入制度, 即要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对新生劳动力 (包括城镇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进行就业前职业培训和职业技术教育。要求就业者必须经过职业资格鉴定合格方能被录用。这不仅是实现合理就业的重要保证, 也是制约就业者必须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 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根本措施。

2. 要加大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

无论从经济角度讲, 还是从“投入”角度看, 职业技术教育的直接受益者, 除了受教育者个人和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就业的企业外, 社会则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职业技术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合理就业和合理流动, 减少社会失业。而这些正是国家所要追求的目标和应履行的职责。因此国家要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加大投入, 一方面要确保正常的教育经费;另一方面, 大力建设各种实训基地, 扩大学生实施技能训练的规模。

3. 要加大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保护政策。

针对当前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流失的现状,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和措施加以制止。首先要加强管理, 防止由于某些个人的意志和行为而导致职业学校随意停办或改作他用;同时要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执法检查, 对于拒绝承担职业技术教育责任和义务的行业组织和企业, 令其改正以致进行处罚;还要树立大教育观, 彻底清除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 管好、用好职业技术教育资源。

三、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需要改革与创新

在2005年11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 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 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术工人, 因此, 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国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对城乡需要就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对在岗人员进行技术培训, 培养高技能人才。使无业者有业, 使有业者乐业。做好这项工作, 对于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具有重大意义。

按照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理念, 我们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需要改革与创新。

1. 要重点加强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扩大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 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吸引力。

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 降低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学习成本, 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以就业为导向, 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深化教学改革, 注重学以致用, 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 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2. 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

积极办好公办职业院校, 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 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和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技术教育的积极性。创新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共同参与办学的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创新通过工学结合、校企结合、顶岗实习共同促进学生道德素质、职业素质、技能素质的培养模式;创新注重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的切实符合市场需求、企业需求的教学模式, 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创新注重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能力素养的学生评价模式和注重对社会的贡献、对教育的贡献的学校评价模式。

3. 职业技术教育还要改革一个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室, 建立现代的“技能教室”;

改革注重知识系统性的传统教材, 建立由行业、企业、学校等方面人员参加的教材建设委员会, 以职业岗位标准为基础进行教材开发;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注重项目教学、案例教学, 建立全国性的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依据的教学资源库;改革单一学制, 建立学分制、弹性学制, 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制;改革教师标准和评聘机制, 注重教师的职业素养和实操能力;改革专业设置, 要以国家颁布的职业岗位、市场和企业需要的岗位为依据确定专业、建设专业。

上一篇:学校后勤处述职报告下一篇:叉车考试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