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大监督格局

2024-07-13

如何发挥大监督格局(通用7篇)

篇1:如何发挥大监督格局

大监督格局

建立目标统一、步调协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大监督工作体系,是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举措,是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企业规范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增强科学发展能力具有深远意义。如何整合监督资源,促进大监督工作机制的高效运转是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借鉴行业内监督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开展大监督体系建设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确保监督工作上水平。

一、围绕一个核心、坚持四大原则

开展大监督体系建设应围绕“强化依法治企”这个核心,以专业监督促进日常监督作用的发挥,通过职能部门纵向管理制约、纪检监察部门横向组织协调,重点项目专项监督控制,做到发现问题在先,防范风险在前,创建“多维一体”的大监督工作格局,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实现监督工作的全覆盖,促进企业的和谐持续发展。

监督是管理的再管理,只有融入中心、服务中心才能取得实效。为此,大监督体系建设应坚持四大原则。一是坚持服务中心的原则。要紧紧围绕企业发展战略这个中心,将监督工作融入到企业管理流程之中,使监督工作规范成为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的一部分,做到无缝融合、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二是坚持形成合力的原则。发挥各监督主体的能动性,构建“监督组织到位、工作职责到位、任务落实到位”的立体化监督网络,注重监督成果的运用,形成目标统一、步调协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监督合力;三是坚持有效监督的原则。以是否有利于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盈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作为工作标准,不断完善纵向监督制约机制、横向监督协调机制、问题整改常态机制,突出监督效能的提升,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360度监督;四是坚持常态监督的原则。按照监督融入岗位、监督融入业务,监督融入管理的要求,实施监督工作项目化对标管理,对监督事项进行量化、细化、刚化,形成事前风险提示、事中督促检查、事后总结评估的常态化监督工作机制。

二、把握“五个重点”,提升监督水平

构建科学的大监督工作机制,使大监督体系建设成为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必须准确把握大监督工作机制在监督主体、监督职责、制度保障、专项监督及信息共享等五个重点,着力提升监督工作水平。

明确监督主体,形成监督合力。大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监督主体是各应该是专业管理部门,要在发挥纪检监察、审计、法律、工会等监督部门监督作用的同时,更加突出专业职能部门在业务管理领域内的监督主体责任。通过监督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建设,建立“两个体系”(即建立各部门监督信息互通的运行体系,建立专业部门对业务领域全面覆盖的管控体系)。要充分发挥管理部门专业优势,加强相关业务领域的过程管控和检查考核,强化对职责范围内违规违纪风险的实时全程防范。形成协同配合、信息互通、相互衔接,全方位覆盖的立体化监督网络。

明晰监督职责,确保权责对等。为强化监督责任,明确监督职责,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大监督体系建设应重点围绕规范权力运行、强化业务管控这一核心,制定可量化、具体的监督细则,逐项明确规定责任部门和配合部门的职责,细化完善职能部门业务范围内的监督职责和责任分工,强化其“一岗双责”意识,体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纪要追究的监督原则,对关键人员、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有效监督,防范权力失控、监督失效、管理失职。

制度保障,加速高效运作。企业的管理理念是通过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来实现的。制度不仅是管理的依据,也是监督的标准。实施有效的企业内部监督,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使监督工作有据可依。大监督体系建设是一项完整的系统工程,要调动每一个管理链上的人员发挥合力、形成合音,建立健全制度是基础。要在监督工作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建立健全完善高效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以规范性的制度明确大监督体系中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制定切实可操作的工作标准和考评尺度,使每位员工在完成自己所负责工作流程的同时,又自动履行对其他工作流程的监督责任,实现权力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让“靠制度管理、用规则约束、按流程办事、让数字说话、凭机制奖惩”成为一种常态管理机制,实现责、权、利按照规定的程序在有效的监督下在线运行。

借力风险管理,强化专项监督。专项检查、专项治理作为查纠问题、化解风险、改进管理、实施问责的有效手段,是监督工作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载体,但各业务领域专项检查任务重、交叉重叠,容易导致监督力量分散、整体效果欠佳。为有效解决好这一问题,应借力企业内部风险控制管理,坚持以日常监督为主要形式,以重点项目专项监督为抓手的工作方法,对专项监督工作进行有效整合,集中业务部门的力量,组建多方参与、专业互补的工作机构,采取联合实地督查,“一体化”办公方式开展专项监督,把监督的重点放到影响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上,分析经营管理活动中与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监督工作,有效改善企业管理。

注重信息共享,提升监督实效。要发挥大监督工作机制纵横协同、信息互通的体制优势,既应以职能部门管理水平的提升作为检验大监督体系建设的效果的标准,又应充分发挥大监督机制有纠偏堵漏、促进管理的功能,通过巡视、专项监督检查等多种渠道,使分管领导和业务部门能够及时查找分析管理领域中存在的短板和瓶颈问题,将监督成果充分应用于企业有错必纠、持续改进的过程中,督促管理主体履职尽责,将监督责任、措施和要求融入核心业务流程、落实到重要岗位,有效提升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健康科学发展。

三、夯实三个基础,促进长效管理

大监督工作机制的规范运行和“落地生根”,需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文化支撑和工作措施,切实保障其相互协同、无缝衔接、运转有力。从而真正形成促进企业规范管理、高效运作的长效机制。

文化引导,形成氛围。自律重于他律。大监督体系建设应注重发挥文化引领作用,将员工的人生价值取向和企业的价值取向统一起来,以廉洁文化理念规范和引导员工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管理行为,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方式和价值理念。积极推动“要我监督”向“我要监督”的观念转变,努力培育“积极主动监督、形成合力监督”的文化氛围。使文化渗透、制度规范、监督约束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建立起工作有标准,管理全覆盖,监督无盲区的内部监督控制机制。

科技管控,无缝链接。按照“制度+科技”预防腐败的思路,要依据企业发展形势,建立科学的管控信息平台,使大监督体系中的各个职能部门能够充分应用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成果,加大对业务领域纵向管控力度,实现重点业务、关键流程的在线监控,关口前称,超前防范、及时纠偏,持续提升监督信息化水平。

对标考核,持续改进。大监督体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确保这项工作落实到位,必须量化监督标准,动态考评监督成效,把大监督体系建设融入企业“全面责任管理、全员绩效考核”之中,通过绩效评价衡量被监督部门是否正确履行管理职责,监督部门是否严格履行监督职责,结合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建立决策失误、重大经营管理失误等责任追究制度,将监督成果应用于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干部考核评价与选拔任用、评先选优等工作中,确保监督责任落实到位、监督结果运用到位。

大监督体系建设是企业提升监督水平的有力举措,我们应创新方法、丰富方式、规范监督,努力实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的工作目标。

构建大监督体系 提升集团综合管控

部署国企改革发展工作时,提出在市属国有企业中构建“三位一体”大监督体系。要求整合外派监事会、纪检监察和内审部门工作职能,设立监督办公室,构建监事会、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三位一体”、统分结合、统筹运作的监督体系。按照市委组织部、市国资委的要求和部署,我集团从去年7月份开始全面启动此项工作。在没有现成的架构模式、没有完整的制度体系、没有清晰的参考标准的情况下,我们在国资委党委的领导和帮助下,边探索边干,边干边总结完善,到目前为止,基本实现了监督资源的整合、监督信息的共享、监督效能的提升的目标,初步达到了预期效果。

一、精心筹划,启动好五方面重点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国企构建“三位一体”大监督体系的意见及国资委的具体要求,集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通过召开董事会、党委会、办公会等会议,迅速统一思想,全力支持集团监事会主席兼纪委书记梁俊同志在集团开展试点工作。

(一)搭建了一个监督网络体系。去年7月,集团按照国资委要求,统合了监事会办公室、纪检监察室及审计室、监督办的职能,成立了监督办公室,监督办公室主任人选由国资委党委和集团党委共同考察选派。由于集团资产规模大、企业数量多、主业跨度广,集团在本部成立1个监督办公室的基础上,在规模较大的水务、港华等5家企业成立5个监督办公室,在15家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按照“业务相似、功能相近”原则,成立3个联合监督工作室,联合监督工作室直属集团监督办管理。至此,集团“1+5+3”监督网络的搭建完成,实现了“三位一体”监督体系全覆盖。

(二)出台了一套工作规则。以规范监督工作流程、强化监督工作效果为目标,已制订了《监督办公室工作制度》、《监督结果公开管理办法》、《监督工作室工作规范》,并着手制订《“三重一大”事项监督工作办法》、《督察问责管理办法》《监督成果运用管理办法》等制度。

(三)启动了一批监督项目。整合监督资源,开展多个监督项目。一是对水务集团771个项目开展招投标管理审计,审计发现了企业在招标制度的建立、招标代理的选择、招标程序的管控等七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五方面审计建议;二是对20家成员企业10万多平米房产租赁情况开展了专项监事检查,梳理出未履行公开招租程序、违约条款不明、超支装修费用未纳入租赁成本、租期过长等11个问题,监督办公室针对问题及时出具了风险提示函;三是对26个重点工程项目进行跟踪督察,出具了15份督察专报,提出45条督察建议,切实推进建设进度按期完成;四是调查处置信访线索50余件,对查实问题按照规定进行了处理,并对调查处理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予以公开。

(四)促进了一批管控制度修订。根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部署以及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系统修编集团制度的建议,以完善经营管理制度保障,目前共计废止39项制度,修订、新增41项制度。

(五)落实了一系列整改纠正措施。监 督办公室结合监督检查成果,抓好问题的整改与意见的落实。例如帮助水务集团推进招投标信息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导该企业制定完成了《招投标管理暂行办法》、《招标中心系统操作细则(暂行)》等制度,建立并正式运行兼具安全性、保密性、规范性的招标中心平台。目前,这一平台已成功完成招标项目数十个,中标金额 比预算数额节约了20%以上;监督办通过审计、督察督办,半年多以来挽回国有资产收益及追缴违规违纪所得共计2200余万元,收回国有企业房产租赁权1.9万平米。

二、科学整合,强化了监督办工作的整体合力

集团监督办成立半年多来,通过整合监督力量,组织体制、工作机制、人员配备、信息共享、成果运用等五方面 “一体化”运作,实现了从最初的物理反应到现在的化学反应的转变,起到了一加一远大于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监督的责任感和独立性明显增强。整合后的“三位一体”监督机构由市国资委外派监事会主席分管,并兼任企业纪委书记,负责国企监督全面工作,监督角色定位清晰。全程参加集团董事会、党委会、办公会,对企业重大决策过程有全面了解并独立发表意见,因地制宜筹划监督工作和制定监督计划,监督的责任感、主动性和独立性明显增强。

(二)监督的运转效率和效果明显增强。“三位一体”建 立之后,把纪检监察、监事会和内审监督结合在一起,统筹调配,资源共享,职能互补,审前纪检提供线索,整改督察全力跟进,以监督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监督 功能各自优势,对其他监督职能的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支援,改变了原来监督资源分散、既有职能重叠又有监督缺位的现象。

(三)监督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水平明显增强。监督办通过开展监督审计项目,以案代培、以审代训,增强整体监督能力,人减少了,事办的更好了。

(四)监督的针对性和敏锐性明显增强。“三位一体”监 督机构通过办公会、专题会等多种形式加强沟通,统一安排,实现横向、纵向的信息共享,监督视野更开阔,纪检监察和监事会、审计联为一体,生产经营过程中的 大大小小的风险点、趋向性的问题、违法违纪的问题都成为研究的对象,警示教育的内容也将拓宽至每个人的所有从业行为,更具有针对性,有效解决了原有监督体 系信息渠道不畅和工作缺位问题。

(五)监督的影响力和震慑力明显增强。集 团监督办综合运用监督成果,开展监督结果公开,建立监督成果与考核挂钩机制,通过问责、惩戒等手段促进整改落到实处,增强了监督影响力和震慑力。对于监事 会、审计及纪检监察发现的问题,以往仅由内审部门跟进整改,监督办成立后,由纪检督察跟进整改落实,整改力度明显增强。

集团“三位一体”监督体系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广泛认同。集团组织审计学院、市纪委、市委党校专家学者进行了研讨,专家们肯定了“三位一体”监督体系工作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及增加组织价值方面的积极作用。中纪委网站于今年2月21日发文介绍了市国资系统在集团试点“三位一体”监督体系的做法,《南京日报》、《钟山清风》等媒体也做了报道,3月下旬国资委领导将到中纪委培训班上对“三位一体”监督体系进行专题经验交流。

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果,主要得益于以下三点:

(一)创新的顶层设计。监 督办公室,接受国资委和集团双重管理;国资委外派监事会主席兼任纪委书记、党委委员,在国资委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兼职不兼薪;监督办公室主任人选由国资 委党委和集团党委共同考察,由集团党委任命;监督办公室工作由国资委和集团共同考核。顶层设计的创新,实现了监督流程再造,增强了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和独立 性,规范了监督工作的职责履行,提高了监督办的影响力。

(二)坚强的组织领导。“三位一体”大 监督体系试点工作,作为一项创新管理手段,虽然也有个别央企在做,但并没有实质开展。选择城建集团做试点,对我们既是动力,更是压力。试点过程中,市委组 织部、市国资委领导给予了悉心指导,并鼓励大胆尝试,不断指明试点工作开展方向,适时修正工作中的不足,确保了试点工作始终处于正确轨道。

(三)精干的监督队伍。监督办人员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事业心和执行力,增加了监督效率,降低了监督成本。在水务集团开展招投标专项审计时,集团改变以往委托审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的方法,调动集团系统监督资源,既审出了问题,又锻炼了队伍,取得了预期效果。

三、深入推进,发挥好监督体系作用

2014年,城建集团面临青奥工程建设、提高融资能力、推进综合改革、规范管理行为、提升保供水平、巩固群众路线教育成果等多重任务,集团将继续支持监督办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继续总结“三位一体”大监督体系试点工作成效,明确监督办2014年重点工作,深入推进试点工作。

(一)运用项目载体,加大监督工作力度。按照国企新一轮综合改革要求,围绕集团重点工作目标,以19项重点监督项目为抓手,运用交叉监督、计算机辅助审计等手段,关注管理制度的修订、完善及执行情况,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绩效审计、专项督察,加大监督力度。

(二)推进结果公开,扩大监督检查影响。为深化依法治企,积极稳妥适时推进监督结果公开(审计结果公开、督察结果公开、信访调查结果公开),通报监督整改结果,放大监督影响。

(三)强化协同联动,提高监督整合效果。围绕集团总体目标,加强工作机制探索,对成员企业监督办与三个联合监督工作室进行分类指导与服务,坚持效果导向,增进内外协同,加强上下联动,进一步提高监督整合效果。

“三位一体”大监督体系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集团还将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高监督工作效率,为国有企业综合改革保驾护航。

篇2:如何发挥大监督格局

一、基层人民银行内部监督

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纪检监察、内审和事后监督中心,作为目前人民银行分支行的3个内控机构,尽管其工作职责、任务、管理体制和监督对象、范围、程序等不同,但从工作性质看,均属于人民银行系统内部的专职再监督部门,且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加强内部控制和管理,防范资金风险及其他风险。但是3个部门在监督信息资源共享、部门之间协作和沟通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地区(四县、一区)纪检监察体制不顺,未实现垂直领导、纪检监察设在办公室,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室主任由办公室主任(兼)。有一名专职监察员;内审、事后监督各由一名工作人员兼职。制约了纪检监察和内审、事后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

(一)缺乏沟通

纪检监察、内审和事后监督中心在实际工作中相互联系不多,体系不履顺,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情况交流和沟通,各自内部一些重要的监督信息资源也未能得到共享或有效利用。例如,纪检监察、内审部门开展的一些涉及会计核算类的专项检查就未能参考或利用事后监督中心日常监督的结果。甚至,根本就未开展检查工作。

(二)重复监督

无论是同级监督或是下查一级,对被监督部门或机构而言,都感到现在各种检查过多,而且有不少是重复检查,从内部监督部门看,也存在职能交叉或重叠的现象。如纪检监察部门开展的执法、效能检查,与内审和事后监督中心开展的一些监督活动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合。

(三)存在时滞

纪检监察部门有线索才开展执法检查,工作上较为被动;内审部门工作程序则要求开展现场审计前,需提前将审计内容、期限、时间等告之被审计单位,这样就给被审计单位应付现场审计预留了较大的回旋余地;而事后监督中心按规定只能对本级涉及会计核算的部门或机构上一个工作日的日常会计核算业务进行监督,也明显具有滞后性。

(四)体制不畅

由于县支行纪检监察部门未实行垂直领导。纪检监察部门与行政管理部门混在一起办公,纪检监察组副组长、监察室主任又由办公室主任兼任,各项监督只服从于支行领导,致使造成监督失控,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支行只能是应付了事,造成纪检监察工作难以开展,出现监督真空地。

(五)威慑不够

多数中心支行和县支行对纪检监察、内审和事后监督中心的监督结果重视不够,监督结果未能与被监督部门或机构及直接责任人的问责与绩效考核挂钩,对干部考核、使用和任免也没有产生足够的影响。这就使再监督部门的威慑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再监督部门的职能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进而影响了再监督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二、构建央行“大监督”格局的探讨

(一)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

人民银行地市以上分支行机构可考虑成立由行长任主任、主管内部监督工作的党委成员任副主任,纪检监察、内审和事后监督中心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内部监督委员会;或指定一名党委成员统一分管或协管纪检监察、内审和事后监督中心的日常工作,以便围绕人民银行中心工作,研究部署重大监督活动,组织协调各种监督力量开展专项监督,实现对人民银行内部监督工作的统一领导、部署和协调。

(二)建立内部监督协调机制

内部监督委员会应定期召开例会,或根据需要不定期召开碰头会,交流日常监督工作开展情况,通报内部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每次会后,可采取综合编发《内部监督情况通报》或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在不同范围内予以公布。

(三)明确和整合监督体系

根据调查了解,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的纪检监察部门设置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县支行更具突出。新时期纪检监察部门都应采取垂直领导,实行派驻制,与行政管理部门真正分开。真正发挥党和国家赋予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改变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问题。整和人民银行监督资源,尝试由纪检监察、内审、事后监督部门各司其职、分工明确、信息共享、分工合作体系,突出其职能部门作用,防止各类事故和违规违纪案件的发生。

(四)实现内部监督信息资源共享

目前纪检监察、内审和事后监督中心分别汇集了被监督对象大量的风险信息和隐患苗头,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可以避免重复监督、降低监督成本、提高监督效能,为实施科学、有效的监督提供可靠依据。因此,要采取多种形式手段和方式,加快内部监督信息资源共享步伐,使散见于各个再监督部门的信息资源服务于整体加强内部监督和管理、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需要,实现监督资源的效用最大化。

(五)创新内部监督方式

各监督部门在日常工作中,要着重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结合,以提高监督效能为目的,不断创新内部监督方式。一是非现场监督与现场监督相结合。二是独立监督与协同监督相结合。三是人工监督与计算机监督相结合。

(六)突出风险监督

在目前人民银行监督人员相对较少,监督工作量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各监督部门应以防范风险为已任,通过合理安排,把工作重点放在突出加强对各类风险点的监督上,并力争做到“不发一案,不误一人”。

(七)提高内部监督成果转化率

纪检监察部门在组织开展执法监察时,要充分利用内审部门的有关审计结论;内审部门在开展涉及会计核算类的项目审计时,也要充分利用事后监督的相关监督结果;而纪检监察和内审部门的某些检查结论,也可为事后监督中心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日常监督提供重要参考或指引。

(八)大力加强内部监督队伍建设

篇3:如何发挥大监督格局

在公共财政透明化、民主化、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下, 许多专家学者和财政部门提出了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的理念。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 旨在通过建立全覆盖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 最终实现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机制的目标。

要实现如上目标, 在构建财政大监督格局的过程中, 必须重视和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要正确树立财政大监督的观念。财政监督, 顾名思义就是要通过监督手段, 保证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 促进财政管理水平的提高, 促进财政资金使用的高绩效。可见, 构建财政大监督, 既要重视传统监督注重资金使用安全性的目标, 更重要是要促进财政资金使用的高绩效, 即实现绩效监督的目标。而要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 就必须对资金使用的全过程进行优化, 因此, 就要将财政监督与财政运行的各个环节实现同步, 这也就是财政大监督的真谛, 概括地讲, 就是通过对财政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督, 提高资金使用在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和效率, 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资金使用的既定目标。

二是要充分体现财政大监督的作用。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事关大局, 但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又是一项涵盖范围广泛、技术要求颇高的业务, 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全效率, 必然要求有一项自成体系的业务既能贯穿资金运行的全过程、又能发挥促进资金使用绩效的作用。因此, 必须充分重视财政大监督的作用, 建立起科学高效的财政大监督运行机制, 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明确财政监督的重要地位, 对监督发现的问题要积极加强同业务部门和预算单位的沟通, 提高对财政监督结果的应用。

三是要明确认定财政大监督的地位。如前所述, 财政大监督是贯穿财政管理全过程的一项系统工程, 要想取得实效, 必须实行监督与绩效的通盘考虑, 因此, 首先要明确一把手责任制, 实行由财政一把手带头抓监督, 如此才能保证财政监督在财政资金使用过程的各个环节起作用, 才能保证财政监督与绩效管理的高效融合。同时, 在财政部门一把手直接负责的监督格局下, 要高规格地安排专职领导负责监督工作和机构运转, 由直接向一把手负责的专职领导负责具体工作既能保证监督工作高效运行, 又能促进监督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沟通交流。

篇4:构筑大监督格局新体系

“四合一”职能模式为大监督格局构筑新平台

2004年12月,内蒙古一机集团开始启动建立大监督工作新格局。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内蒙古一机集团渐进形成了独具本企业特色的“四合一”式的大监督工作运行体系。

一是体制合一。在公司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公司成立了大监督工作的统领机构——监督管理委员会,由监事会主席、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三职一人兼)担任主任,委员由公司监事会、纪检监察、审计这些主体监督部门和公司总部有关职能部门的领导组成。管理委员会下设监督办公室,主任由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察处长)担任,具体负责大监督工作的日常事务。这种工作体系的建立,使大监督工作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监督管理委员会直接指挥,主体监督部门具体执行,相关职能部门专门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使公司大监督工作更加整体化和规范化。

二是信息合一。公司建立了每季至少一次的监督工作例会制度,由公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主持,听取监督部门履行监管工作职责情况汇报,交流汇总监督工作信息,研究并提出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的方案和措施,使公司大监督工作实现了信息共享、资源通用。

三是目标合一。公司监事会、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按照保证发展、统一指挥、互通信息、各负其责、监督有效的原则,紧紧围绕推动企业反腐倡廉,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个大目标,进一步增强监督意识,用大监督的思维和视角分析、判断和处理本领域发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延伸工作成果,形成监督合力。

四是责任合一。围绕着共同的目标,公司建立了大监督工作责任制。并在监事会、纪检监察、审计和其他相关部门中进行责任细化分明,明确了奖惩兑现,使公司大监督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形成了整体监督工作的责任链体系。

“三个点”制度建设为大监督格局增添新内涵

依靠制度惩治和预防腐败,是搞好当前反腐倡廉和大监督工作的根本途径,也是一条治本之策。内蒙古一机集团立足于规范约束,全力构建大监督的制度机制,确保了大监督取得实效。

一是抓重点。企业的重要决策、主要项目安排、主要人事任免和大额度资金使用,被企业称之为“三重一大”。如何有效规范企业的“三重一大”,集团公司专门制定了《“三重一大”议事决策实施办法》,就公司“三重一大”的具体内容、决策程序及责任追究,都做了详尽、严格的规定。如在主要项目安排上,强调凡1万元以上的建筑项目时,都必须经公司总经理办公会集体讨论,对确保企业决策的民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起到了刚性的约束作用。开展大监督工作以来,集团公司对近年来推行的“收入唯一”制,予以进一步的规范和补充,使之更趋于完善。在此基础上,公司监督管理委员会责成财审部等有关部门制定了《货币资金管理办法》、《财务预算审批办法》、《预付账款管理办法》以及《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对企业资金的支出、流向及控制作了详尽严格的规定,增大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增强了资金控制的刚性约束。同时,为严格控制成本,特别是有效控制非生产性费用支出作了有益的探索。去年以来,公司监督管理委员会责成大监督办公室组织力量,对全公司非生产性支出情况进行了认真检查,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及时全面的信息。据此,公司领导责成财务、办公室等有关部门制定了公司总部领导《成本控制责任分工》、《公司移动电话使用与管理办法》以及《业务招待费使用与管理办法》等,对成本控制特别是非生产性开支的控制,做了详尽细致的量化规定。与此同时,要求大监督办公室定期对上述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从而建立起了有效的成本控制监管责任链体系,对规范资金使用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是盯热点。企业的废旧资源处理、原辅材料采购等,由于其随之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常常是许多人较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在对上述事项的管理上曾存有不够规范的问题。去年以来,由公司大监督办公室牵头,组织资产运营部、仓储配套中心等有关部门,着重对废旧物资的管理与处理进行了调整研究,本着防止和避免公司财产损失以及保护干部的原则,制定了公司废旧物资公开拍卖管理办法。在这个办法中,第一个引入了市场化的规则。办法明确规定,凡是废旧物资处理,均经过拍卖公司拍卖,公司的任何人均不得参与这项工作,从而有效避免了在废旧物资处理过程中假公济私和权利寻租等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去年以来,公司对17宗废旧物资进行了拍卖,盘活资金140多万元。在公司下属的综企公司工程车辆的资产处置上,公司采纳大监督办公室的建议,进一步完善竞拍程序,以报价单位最高125万元起拍,经过多轮公开竞拍,最终以162万元成交,使这块资产增值37万元。与此同时,去年公司还对涉及金额5亿元的原辅材料采购等,全部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招标,比质比价,节约资金850万元。

三是攻难点。企业的工程招投标工作,一直是监督工作的难点。开展大监督以来,公司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组织指挥,对公司近两年的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彻底梳理,出台了公司《建筑工程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领导干部一律不准插手工程建设项目,并建立起专家库。招投标全部由专家进行技术评审,以此确定中标单位。这样就从根本上有效阻止和避免了工程建设项目由领导个人拍板说了算问题的发生,进一步规范了企业建筑工程管理,净化了有形建筑市场,保护了干部。去年以来,公司开工建设项目19项,涉及资金2 200多万元,均按公司《建筑工程管理办法》进行招标,严格了程序,规范了操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权力制约”为大监督格局注入新活力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直接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成败,也是检验大监督工作是否落到实处的关键所在。

——设立“三道防线”树立领导干部廉政新形象。内蒙古一机集团在开展效能监察活动中,全力构筑以领导干部勤政廉洁为标志的形象工程。按照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的思路,在勤政廉洁上着力构筑“三道防线”。通过廉政谈话、警示教育等,引导教育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自觉抵制各种腐败思想的侵蚀,增强廉洁自律的意识,构筑一道“不想腐败”的防线。通过完善机制,健全“收入唯一”和《集团公司领导人员廉洁从政若干规定》等制度,积极预防职务犯罪,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构筑一道“不能腐败”的防线。通过“五书告诫”(提醒谈话通知书、监察建议书、违纪谈话通知书、管理通知书、责令作出解释和说明通知书)和加大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力度,严明党的纪律,构筑一道“不敢腐败”的防线。近年来党员领导干部违法犯罪率始终控制在1.5‰以下。

——强化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督。通过大监督工作例会,公司监督委员会感到一些子公司在法人治理结构特别是监事会建设上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责成公司监事会等组织力量对子公司监事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了解,发现有的子公司监事会的机构和人员不健全,不利于监督工作的开展。公司监督管理委员会随即要求子公司健全组织,配备得力人员担任子公司监事会监事。目前,多数子公司监事会健全了组织,配齐了人员,个别子公司由于机构调整,正在趋于完善。同时公司监事会与资产运营部、财审部一起认真梳理了子公司的资产隶属关系,发现有些单位在资本运营方面不规范,存在清理、财务支出审批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向公司有关领导和监督管理委员会进行了汇报,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既为公司领导层决策等提供了依据,减少财务风险,又有效防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大监督工作格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开展大监督工作中,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公司经营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大局,把大监督工作自觉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层面和各个环节。特别是注重发挥效能监察的优势,努力改进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公司监督管理委员会责成大监督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纪检监察、组织部、工会等部门一同对专用汽车公司等单位的领导人员、职能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全员竞聘上岗,进行了全过程的监督,保证了这项人事制度改革的公平、公正、公开。截止到目前,已有24家单位完成岗位竞聘工作。其中,562名科级干部有73人落聘,1 340名管理人员有443人落聘,906名工程技术人员中有106人落聘。通过竞聘上岗,既减少了干部职数、削减了机关冗员、又提高了整体素质,受到职工的一致好评。

篇5:大数据如何改变广告业格局

从“广告狂人”到数据为王看

这是个数据密集型的世界,科技巨头与广告巨头正在一较高下。

数据时代的到来让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广告促销手段开始发生急剧的变化。以往的宣传单页、电视购物和电台广告里总喜欢说“最后一天,机不可失!”,因为那时候的广告都是单打独斗的。在线社交活动的兴起和当今世界的其他变化一道,正在对广告行业的未来走势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广告的植入必须既能吸人眼球,却又不引起反感。多数商家现在喜欢说“请到Facebook上搜索我们的某产品”。

广告业很早就开始从传统向数字转型。最近,两家广告巨头奥姆尼康和阳狮联合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广告机构。精准的数据分析能够促进目标消费者的自发购买行为,因而正在成为广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全球70亿人中60亿都拥有手机,研究如何准确收集数据已成为大势所趋,两大集团的合并意也在此。

人们之间互相联系的频率比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要大,并且在此基础上还在日益密切,简直是没日没夜不间断地在彼此交换信息。大众这种对分享的痴迷成了广告业的一道分水岭,谁能利用好人们的这种偏好,让有需求的人接受到感兴趣的信息从而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谁就是赢家。

不能正确搜集分析这些“情报”的广告商将处于劣势,最终导致他们无法精准定位那些有最大需求的人群。相反,掌握了这类信息的广告商能为客户制作一则则量身定制、见效显著的广告,迅速抓住目标受众的眼球。而跟成功售出大量产品所获的收益相比,客户需支付的那点广告费用并不算十分昂贵。

这种转变顿时让广告业的重心面临着转移。靠麦迪逊大道上的“广告狂人”想出金点子的时代一去不返了,数字科技驱动的新型广告时代已经到来。传统广告业时期,定位并使广告直达目标受众的渠道极少,只有电视、杂志、报纸和电台这几大类,所耗宣传力度也令人咂舌。以前的商家能通过一种以上的主要渠道成功售出一种昂贵商品就已经不得了了;而与此同时,除了有关受众数量和结构等最最基本的信息之外,其他的统计数据都是一片模糊。

广告界一贯的标准做法是,找越来越多的渠道,接触越来越多的潜在客户,拓展越来越广阔的市场空间。而现在,我们需要全方位地准确把握消费者的脉搏:去哪买东西,预算多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需求,平时上哪闲逛,有什么娱乐活动等等。这些新型渠道能帮助我们把资源投放到最有需求的特定人群身上。大数据是现今广告商想要做到这一点所能利用的最有力的工具,而且能避免无效投放造成商业资源的浪费。

打广告时,产品信息的传递总是第一位的。不过随着时代变迁,对各家广告商来说,搞清楚信息传递的对象是谁、他们在想什么无疑才是一把打开市场大门的金钥匙。奥姆尼康和阳狮的联手就是为了握住这把金钥匙。而人们的消费行为也在酝酿更深刻的变革:直接说出你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想从不同品牌中获取什么,把这些诉求持续不断地分享发布出来--这,就是大数据价值背后的驱动力。广告巨头合并后,竞争对手变成了谷歌、Facebook、雅虎、Twitter这些收集挖掘了大量有价值数据的公司。

这是个数据密集型的世界,科技巨头与广告巨头正在一较高下。但并不是说这次合并把奥姆尼康和阳狮都变成了谷歌,他们只是不得不扩大规模、共享资讯以应对大数据浪潮的来袭。合并双方都相信客户会对此感到高兴,因为他们将有能力提供一站式服务,确保从数据采集直到受众购买的各个环节都能直击无误。大数据的影响已经立竿见影。而随着数据的身影愈发频繁地出现,这宗合并只是广告业转变的一个开始。

文/戴维·斯坦伯格(David A.Steinberg)

篇6:如何更好的发挥人大监督职能

人大监督,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最基本、最重要的职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力,同其他形式的监督相比,具有最高的权威和法律效力,其实质是对其他国家机关权力的制约,以保障国家机关按照人民的意志运转。在严格依法监督的前提下,探索创新,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支持的关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标志着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也对各级人大监督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近来,人大监督工作已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思想认识、工作力度、监督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监督实效还有待提高。如何贯彻落实好监督法,健全和完善人大监督机制,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克服监督不力现象,进一步增强监督实效,是当前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着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人大监督工作,必须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人大及人大常委会人员应提高认识,把监督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要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高度来强化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认识,真正把监督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要增强责任意识,要增强法律意识,要增强民本意识。地方人大常委会应当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把监督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履行监督职责,要敢于、严于监督。坚持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作为重点议题纳入议事日程,真正通过监督来关心人民疾苦、维护人民利益。同时要增强人大监督工作的透明度,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从而使监督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获得稳固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

二、抓培训学习,增强代表的业务能力。

要培养符合人大工作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加强培训学习,要制订培训的规划,落实培训的措施,使人大代表的培训得以制度化、正规化、系统化;要积极参加举办的各类短训班,让尽可能多的代表都得到系统培训;要坚持自学制度,在坚持集中组织学习的同时,定期选定一个学习主题,让代表们带回去自学,让代表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素质。

三、健全有关法规制度,完善监督工作程序。

确保人大监督的有效,人大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必须做到法律化、制度化、规范化。办事处人大要做好监督工作,一是对已制定的监督方式和工作制度,作进一步完善,细化操作程序。二是在实践工作中探索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方法,如广泛运用述职述廉、执法检查等手段。最后,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争取党委的理解和支持,密切与 “一府两院”的联系,加强自身建设,全面提高素质,坚定信心,敢于监督,善于监督,抓住重点、难点和热点。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树立人大的权威,提高监督实效。在新时期下,人大要有所作为,要始终胸怀全局、服从全局,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创新大局中看问题、想事情、办事情,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牢记宗旨、心系群众,促进各项社会主义事业更好地发展。

四、认真开展监督工作,优化行政。

篇7:如何更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职能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 利益相关者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期望, 会计监督的职能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发展, 只有保证会计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 才能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 为投资者提供准确的投资决策信息, 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 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最终确保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但是由于执行主体本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 使得会计监督的执行效率和效果形式化严重, 因此, 加强会计监督职能是企业各部门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目前各大企业行使会计监督职能的现状

通过调查, 大多数企业对内部会计监督职能的理解都不够全面, 狭义地认为会计监督仅仅财务部门的事, 无非就是定期的内部审计、财务检查, 忽略了会计监督的本质, 关键在通过会计监督, 能有效的提前预防问题的发生, 对风险进行事前的防范。另外, 站在被监督方来看, 其工作的主动性均比较欠缺, 被动地或等待监督, 而忽略了自查工作, 等到问题已经发生已经无法弥补。通过这一年多参与会计监督工作, 笔者认为目前会计监督存在以下问题:

1、法律法规不健全, 导致会计监督缺乏法律依据。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会计监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虽然我国的法律法规不断的颁布和完善, 确保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运行, 但是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权利如何进行监督和约束却没有得到解决, 《会计法》规定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 实行会计监督”。但并未明确我们的经营管理者在会计监督工作的职责以及所应承担的责任, 这就使得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发挥自身的监督职能, 阻碍了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

2、内部控制不健全, 导致监督存在漏洞。

会计监督的执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程度, 很多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建设和完善重视程度不够, 即使有内部控制制度, 却形同虚设, 企业为了实现少部分人员的利益, 凭着领导的报告、白条指使会计人员做假账, 进行虚假记录, 使得会计人员权利受到牵制, 会计监督的职能被严重弱化。

3、会计人员监督意识淡薄。

虽然近几年各企业招聘的会计从业人员总体素质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但是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不够重视实质意义上的继续再教育, 对业务知识的学习流于形式, 导致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的现状;同时, 监督意识淡薄, 缺乏法律观念, 在实际工作中缺乏职业判断, 只是一味的听从领导的吩咐, 有意无意违反制度办事,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因此, 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是实现会计监督职能的要求。

4、社会监督不利。

社会监督由于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较之内部监督更具有优势, 但是由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较晚, 法律规范不健全, 我国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 委托方进行利益交换, 出具虚假的鉴证报告, 难以发挥监督作用;有些为了招揽业务, 进行和佣金交易和低价收费, 违背了审计的初衷, 使注册会计师审计变成一种形式, 缺乏实质作用。另外, 许多监管机构在开展具体监督工作时多采取外聘资历比较老的财务专家, 这些专家具有一定的专业素质, 但在对会计准则、会计处理等方面理解不一致, 造成审核时, 企业财务人员无法与专家的意见达成一致, 不同批次的专家意见更是不统一, 造成这种外部会计监督无法指导企业按照规范进行运行。

三、有效发挥会计监督职能的建议

会计监督智能的弱化是多方面导致的结果, 除了外部约束环境的缺陷, 更重要的是执行主体在实施过程中违反规定导致的结果, 为了确保会计监督职能能够全方位的得到实施, 本文将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提出相关的建议。

1、外部。

(1) 加强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 创造良好的会计监督环境。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情况, 制定符合企业现状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从多方面对企业行为进行监督和约束, 对现行会计制度中存在漏洞的地方进行完善和修改, 对未出台的具体准则应尽快公布, 力求准则制度明确、易懂、界限清楚、操作性强, 从而保证会计人员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除了完善会计法律法规, 还应该发挥政府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的监督作用。首先应该加大执法力度, 对于企业活动进行定期检查, 及时查处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 督促企业重视会计监督的作用;其次, 将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违规行为向社会公众进行及时披露, 使该违规人员处于广大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 督促他们及时改正;最后, 为了避免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违规操作行为, 可以实行部门联合的方式进行检查和监督, 这样既可以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还可以避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 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管理。根据《会计法》的规定, 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没有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具备从事会计人员的资格。因此, 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应该严格会计人员的准入门槛, 严格规范考试程序, 对于发现的违规人员严肃处理;另外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管理, 避免形式化, 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考核和评价, 建立个人档案记录会计人员的职业状况。通过对会计人员严格的管理, 保证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3) 强化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监督检查, 建立诚信档案。会计职业是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要求较高的行业, 它不仅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 还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能够做到合法合规, 不受到外部利益的诱惑, 能够公正公平的记录企业的会计信息, 保证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相关利益者的利益。目前来看, 我国法律已经对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平的检查进行了规范, 而对于如何对道德素质进行监督和检查尚未形成具体的规范, 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加快对会计人员道德水平考核规范的制定, 督促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 保证会计监督的执行和会计工作秩序的稳步前进。

(4) 发挥外部监督的作用。外部监督较之内部监督更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 利用外部监督, 尤其是注册会计师、各级监管机构的监督, 能够避免管理者因个人利益而违反规定的情况, 所以国家应该充分重视注册会计师、监管行业的法律法规建设, 严惩监督者违规行为;“银广夏”、“浦东金桥”给注册会计师敲响警钟, 因此, 监督者应该在职业过程中严格遵守执业准则, 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和道德修养, 从而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树立良好的信誉, 为会计监督发挥自己的作用。

2、内部。

除了国家政府部门、监管机构的努力, 企业作为会计监督的执行主体, 在会计监督工作中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 因此, 企业应该从自身角度出发, 不断强化会计监督的职能。

(1) 树立会计监督的意识, 发挥管理者的作用。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树立法治意识, 尤其是会计法律法规, 并在企业内部宣传财经、法律知识, 从而使会计人员在执行过程中能够正确决策, 领导支持财务人员合规执行财务制度, 鼓励其大胆执行, 听取他们的意见, 克服监督障碍;另外要把会计流程、会计依据和会计职能融入到企业文化之中, 使其他部门充分了解会计监督的作用, 保证会计工作顺利进行。

(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会计监督的有效执行依赖于健全的制度保证, 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依赖于能否做好以下工作:首先应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健全公司治理机制, 明确产权关系, 发挥所有者的监督作用, 为此, 可实行会计委派制度, 将会计监督人员与被监督单位分离, 消除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 真正发挥监督作用;其次, 各单位应该制定本单位的会计监督实施细则以及各项会计制度, 并制定违规的惩罚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 使企业人员能够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保证会计监督的有效执行;最后, 要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 降低人为操纵的风险, 为会计监督提供良好的信息平台, 如研发部门在开发新产品前, 可以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可行性分析, 并监督开发进行, 避免盲目开发, 另外企业可以将内部控制以及企业监督机制和信息化相结合, 使企业业务和会计核算能够自动处理, 避免违规的会计行为;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和信息共享, 保证会计监督顺利进行。

(3) 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除了国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总体会计人员的质量外, 更重要的是企业在聘用会计人员时能够提高进入门槛, 从多方面进行考核, 选择具备较高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以及思想道德水平、法律知识等的综合型会计人员;其次, 单位应该重视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 定期举办培训活动, 以委托培养的方式让会计人员接受学校教育, 多加强集团公司内各企业之间会计人员的沟通和交流, 实行定期轮岗制度, 鼓励创新和学习, 使得会计人员不断更新陈旧的观念和认识, 为此, 可以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 通过激励实现监督作用。只有高素质的会计人员, 才能够适应会计监督职能的需要, 才能在履行会计监督职能时及时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4) 充分发挥内部监督的作用。会计监督是企业内部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会计政策, 建立健全会计帐簿、完善会计凭证输入、严格内部稽核以及定期盘点、预算管理等内部控制制度。为了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 单位应该坚持岗位职责分离制度, 职务不相容原则, 对于发生的经济业务应该指定多人共同办理, 发挥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作用, 同时设置专门的反腐机构;在决策过程中, 应该遵循集体决策的原则, 避免一人专权的局面;另外以制度明确财产清查的程序、流程和范围;单位还应该对会计资料进行定期的检查,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落实相关人员的责任。最后, 加强集团化管控和监督职能, 设置独立监督部门, 可由业务部门、财务部门、法律部门相关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人员组成内部监督机构, 定期或不定期对下属各成员单位进行业务上的巡查督导, 通过自查、抽查等多种方式, 对经济业务的发生进行监督,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同时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四、结论

会计监督是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对于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任务, 因此企业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 全方位的保证会计监督的执行, 最大限度的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以及资产的安全完整。

参考文献

[1]李学花, 浅谈如何发挥企业会计的监督职能, 时代金融 (下旬) , 2013年第6期

[2]李平, 如何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 现代商业, 2008年第29期

[3]段周畅, 关于强化会计监督的思考, 现代商业, 2010年第2期

上一篇:做不抱怨的教师的读书心得体会下一篇:学校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暨巡视整改落实情况督查及“回头看”工作动员会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