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_从我做起

2024-04-22

立德树人_从我做起(精选12篇)

篇1:立德树人_从我做起

立德树人 从我做起

随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受到极大的冲击和破坏,在中西方文化冲突,各种价值观、教育观并存的情况下,中国教育该何去何从?怎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是迫待解决的问题。

我们都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毋庸置疑教育一向是被重视的。但是,很遗憾的是当今的教育只注重知识的教育,而不重视学生德育的培养和熏染。殊不知,德育乃是教育的根本。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指出教育的四个科目,即德行、言语、政治、文艺。其中德育位居其首。

作为一名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素质呈下降趋势,而学校教育亦有“重成绩,轻素质”的急功近利倾向。结果,教师和学生成了追求成绩的牺牲品,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上去了,但社会的道德水准却没有同步上去。同学与同学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互为竞争对手,没有了互帮互助的和谐温馨。教师和学生人格扭曲,身心憔悴。悲哉!爱因斯坦的一句话令人难忘:“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要以德育人,把教育学生尊重人、理解人、会做人放在首位。积极探索德育的规律,将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及各项活动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营造一种浓厚温馨的人文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受感染、受鼓舞、受教育,自觉地学会为人处世,做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应该从娃娃抓起。记得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回答自己是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时,这样回答:“在幼儿园,我学到了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事要道歉、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这是一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幼儿园?最重要的东西?看似矛盾的回答中,这位诺奖获得者道出了教育的根本——立德树人。

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首次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对十七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深化,指明了今后教育改革发 展的方向。立德树人,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

“身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要做出榜样给学生看,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孔子提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强调教师要做学生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孔子还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一生特别注重身体力行,深受学生敬仰,被后人赞誉为“万世师表。”教师要善于反省,检查自己的错误,修正错误的言行和思想观念,要学会慎独,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教师们闲谈之间总会抱怨当今的学生难教。如果懂得回过头来看看自己,从自己做起,真诚地关心爱护学生,帮助学生,那么再难教的学生终有被感动,被转化的一天,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小孩出生性本善良,长大后之所以变坏,乃由习染所生。正所谓,“性相近,习相远。”

学生的第一老师是父母,所以,家庭教育也是极为重要的。儒家所谓,“父不父,则子不子。”因此,学校的教育也要依靠家庭教育的配合。

教师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言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要用自己的行动感化学生。教育的效果往往不能立竿见影,我们应该有耐心去教导学生、有大爱的心去包容学生的缺点。

我们欣喜地看到龙岗二职校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全面贯彻“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高度重视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预见学校的明天会更好。

百年大计,德育为本。立德树人,从我做起!

篇2:立德树人_从我做起

2012年,带着对生活的向往,带着对明天的憧憬,我从大学校园走进了中学校园,从一名意气风发的的大学生成为了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弹指一挥间,八年的岁月就在绘声绘色的讲课声中,在我埋头批改作业的笔尖上,在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交替声中滑过,从家到学校再到教室这三点一线中走过。的确,在这八年的岁月中,在我人生最美好的季节里,当我工作遇到不如意时,我也曾经一度感到困惑、彷徨,曾经想离开这个舞台,想去外面看看精彩的世界,但每当我走进教室,走上那三尺讲台,看到台下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才体会到“老师”这两个字的分量,我感到我离不开我的学生,离不开这三尺讲台,于是我选择了留下,无怨无悔的留下。既然留下,那我就必须对得起这份责任和工作。于是我便开始了默默地耕耘和辛勤的工作。

通过这八年的教学实践,我真正明白了“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的内涵。有时我一句鼓励的话语会让学生们重新拾起努力拼搏的信心,有时也会因我的一句批评的话语让他们伤心好几天。我意识到,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这些纯洁同时又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们。所以,立德树人,必须从自身做起。

在工作中,针对自身不足,我经常向其他优秀的教师请教,取他人之长,补自身之短;不放过每一次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加强自身的学习与锻炼。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锻炼,我们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传授给学生更多更好的知识,才能教给学生更多做人的道理,才能成为一名让家长满意、让学校放心、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们道德基因的转接者。因此作为一名当代的青年教师,我们必须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学习、去工作,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迎接挑战。

不管是春花烂漫,还是风霜雨露,我已经走过了如诗如歌的青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默默耕耘在教学中,我体会到了人生最大的幸福。三尺讲台不仅让我们照亮了别人,也升华了自己。因为不为别的,只为这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不求轰轰烈烈,但求踏踏实实,不求涓滴相报,但求今生无悔。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对得起“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的称号,才能对得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号。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师们,让我们为了心中共同的梦想风雨兼程吧,用我们的双手去谱写人生美丽的篇章。

篇3:立德树人_从课堂做起

兴山县黄粮镇初级中学

陈世梅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小学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一个人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最终必然是要看他是否能在其外在行为上得以体现,看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道德习惯,即德育的目的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只有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合力.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才能达到立德树人之本

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德育教育,在教育方针中把德育列在首位。十八大报告又首次把“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加强,作为学校主体的学生在道德观念上越来越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 的影响和冲击,而主要依靠直接灌输的传统道德教育方式在面临社会实践的挑战时显得十分的苍白无力。德育工作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

目前,我校德育工作一般还是采用传统模式,有浓厚的“运动”色彩。学校的重大节日教育活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团队活动,以学生、班级和学校事务管理为主的班主任工作等,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基本上是线性和单向的,传授和灌输给学生的通常是以“榜样”“模

范”“先进”为标签的抽象概念。这种缺少感性支撑和理性思辨的德育,难以深刻、持久和稳固。

人的一生,学校教育只是一个阶段。一个儿童经由学校这座“桥梁”或者这艘“航船”,就应该基本完成“社会化”的过程,成长为国家的合格公民。如果只有知识学习,忽略“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就很难培养一个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感,就会丢失教育的境界、理想和追求。在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传道”是目的,“授业”“解惑”都是手段。这样的传统,现在似乎被颠覆了。在那些“授业”“解惑”成为全部目的的学校,德育就只能写在纸上、说在嘴上、挂在墙上,成为“泥塑金身”,成了“空心萝卜”。

如何以德为先、立德树人?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场所,是育人的主渠道。每一位教师都要从课堂做起,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把做人和做学问结合起来。

首先要更新观念。2013年10月,在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百年华诞之际,总书记亲切地给全校学生回信:“希望同学们珍惜美好时光,砥砺品德,陶冶情操,刻苦学习,全面发展,掌握真才实学,努力成为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我以为,砥砺品德修养应是现代德育的基石。

加强砥砺品德修养,培养合格的公民,应该成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义务和追求。

各学科的教学要有自己的学科教育目标,但最终必须聚焦为培养公民。一个未成年人,经过六年中学教育走出校门的时候,应成为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责任能力的合格公民。一个高中毕业生,不管拿到什么样的录取通知书和成绩单,如果没有明确的“公民意识”,不是合格公民,就不可思议,也不能容忍。

学校德育,应该按照合格公民的标准,以公民意识为基石,重新设计和确认德育理念、德育目标、德育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惟此,德育为先才会有新的路径、希望和生机。

学科教学,在学科知识、能力的基础上,要有更上位的“公民身份”和“公民意识”烙印。中学十多门学科教学强调和培养的学科素养,最终要升华和凝结为公民素养。

其次是有机融合。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科教学不仅“传递知识”,更应当发挥学科教学的多重功能,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

每门学科知识、学科能力的培养,都只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部分构件,都只是学生成人成才的部分要素。对一个人的才、德之辨,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有十分精辟的阐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

小人”,而“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历朝历代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和警觉。

教师生涯,先后陪伴三五千学生,解析几百道试题,经历数十场考试,帮助学生完成一次次蜕变。教师不可能记得所有的学生,学生也不会记住所有的教师。学生在毕业以后还能经常或者偶尔想起的通常只是一节课、一个片段,或者是一次对话、一项活动、一种探究。真正能够影响学生一生,让学生终生受益的其实是教师的智慧、才华、品行和德性。每门学科教师,每一课时教学,都不只是知识传授,都必须渗透德育教育,以德为先。教书育人,从课堂做起,从每节课做起。

篇4:立德树人____师德论文

作者:程睿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正所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育人”是“教书”的前提。作为教师,我们要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这里的“德”便是指“品德”。在“德智体美劳”中“德”字为先,说明要教学生先学做人,后学知识。那么,怎样“育人”呢?这便涉及到师德。

近年来,教师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擅离职守、体罚学生、校园暴力事件等,令人触目惊心,这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怎样杜绝这些现象?唯有靠师德。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是教师的道德灵魂。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才能真正做到“育人”。因此,教师要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提醒自己。而要树立拥有良好的师德必须做到以下六个方面:

一、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教师这个行业是最神圣的职业之一。每位教师都应该忠诚于教育事业,“俯首甘为孺子牛”,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力量。在实际工作中,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不图私利,甘做蚕烛。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我们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只有热爱学生,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任,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顺畅地搭建起教育教学的桥梁;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引导学生走向成功之路。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

二、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良好的师德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教师就是一面明镜,学生是教师的影子。我们的言行举止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要求学生做到容装端正,自己要身先士卒,做到仪表朴素,庄重自持;教育学生要勤俭节约,我们就不能铺张浪费。专业教师通过“言传”来传授知识和技能,通过“身教”来育人。教师的理想追求、思想情感、言行举止、职业道德等,都对学生具有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因素往往像种子一样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它的作用虽然表现得润物细无声,却对学生有着极其深远和巨大的影响。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还需要以德立身,以身立教。在“以身立教”这方面,我们要向魏书生老师学习,他以满腔热情的工作作风和朴实无华的崇高品质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

三、不断充实自身的正能量

教师的学识和教学水平是教师在课堂上另外一种人格魅力的体现。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所以,教师要不断进取。平常应多看书,多学习。课余时间参加一些业务培训,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孜孜不倦地学习新

知识,才能成为一盏明灯,为学生照亮前程。

四、胸襟广阔,宽宏大量

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我们应当常怀一颗宽容之心。宽容就是宽厚和容忍。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所以对待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能动怒,要耐心分析造成学生错误的原因,引导他们认识错误,积极改正。多年的教育经验使我明白了:一个人宽宏大量,身边的人都会受到影响,被他这个德行所感染。愿意信任他,亲近他,甚至与他分享心中最愉悦的故事,而他自己也将会收获真诚的回报。

五、用师爱净化学生的心灵

马克思说:“只有用爱才能交换爱,只有用信任才能交换信任”。孩子的成长需要爱,而爱孩子除了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的人格之外,还要与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应该多与学生保持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用公平公正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他们,多倾听他们的意见,给他们营造和谐的环境,唤起他们的自信。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做人,战胜自我。我们只有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才能弹奏出一曲动人的、优美的乐章。

六、廉洁从教,无私奉献

奉献是什么?奉献是罗隐的“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奉献是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教师要有这样的奉献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老先生曾用这句话来高度概括了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我觉得,“奉献”还是把自己拥有的东西心甘情愿地献给别人。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应该用自己一颗挚热的爱心去了解学生,关心、爱护他们。像蜡烛、粉笔那样的无私和伟大,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最大的贡献。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应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我们不图什么回报,只是希望自己的汗水能滋润一寸土地,这样就足够了。等到有一天真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也会是“遍地鲜花朵朵开,桃李芬芳满天下”了。

总之,立教师之德,即要以德立身,以德执教,以德上岗,以德服人,才能立“人类的灵魂”之德。只有立德树人、以身立教才能更好地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培育出更多优秀人才,从而圆满地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立德树人 以身立教

姓名: 单位: 职称: 通讯地址:邮编: 453000 联系电话:

程睿 新乡市四十三中 中学一级教师

篇5:谈立德树人_立教圆梦(师德)

立教圆梦

曾几何时,我们天真地唱着“长大后就成了你”的歌曲,梦想着做一名受学生拥戴的老师。清晨就伴着朝阳带上一份微笑还有一份心情,踏进校园就能听到一声声清脆的“老师好”的问候,就能看到一双双清澈渴求甘霖的眼睛、一张张天真烂漫的笑脸,还有一颗颗等待塑造的无邪的心灵,那就是我梦想的幸福。可光阴荏苒,弹指一挥间,我踏上三尺讲台已有二十多个春夏秋冬了。教师的物质生活虽然相对清贫,但我的精神生活却无比富足。最近看到了央视播出的《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节目,于贵勤、邓丽、宋志刚、阿力甫夏……他们用自己朴素赤诚的心对抗恶劣的环境,用自己执着的信念引领一批批求知若渴的孩子,用自己无私的付出默默地成就山里孩子的人生。那非凡的奉献一次次让我感动。使我更加坚定地告诉自己:定格在神圣的三尺讲台上的这辈子,一定要对得起学生,圆自己的梦也圆学生的梦。那怎样才能“圆梦”呢?

我认为首先需要为自己立德,然后才能以德育人。有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人们总喜欢在社会中获得成就感,即使是小事,也能从中得到成功带来的满足,而“立德”是使人更容易获得成功的前提。教师树立德业,就是树立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行,当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思想观念真正地融入到个体时,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才能把良好的德行从言行中自然地表现,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成为学生们的楷模。一直以来,教师具备怎样的道德品质,已经不仅是教师个人修养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培育出怎样的教育对象的问题。古人云:士有百行,以德为先。其中的内涵不言而喻。

立德包含爱岗敬业,寻找工作的乐趣。爱岗敬业是人类社会最为普遍的奉献精神。但是当我们认真地为此思考一番,就会发现这一奉献精神不是人人都能够轻易做到。所以,爱岗敬业,它看似平凡,实则伟大。每一种职业都存在其固有的一套运行模式,人们时常会在固有的模式中感受到疲惫,产生职业倦怠。总会简单地表述为:没有新鲜感,没有发展空间。实际上,“新鲜”存在于每一个角落,只是人们是否会主动地去寻找、发现。顾名思义,教师每天都要对着同样的学生,为学生进行授课,批改作业,应对家长„„每天都重复体验这些工作。人们想要在固定的工作中体验到乐趣,就需要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教师可以热爱自己的岗位,拥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艺术,同时具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当我们对工作拥有一颗热爱之情,才能发自内心地尊敬、尊重自己的职业,才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形成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才能“细心”地发现工作中的“新奇”,不断地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才能“诲而不倦”。教师做到“以德为先”,就能给予学生们更多的正能量。

然后立教我认为很需要尊重、关爱学生。毫无疑问,从小我们的内心就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不同性格的人会用不同的方式吸引别人的兴趣,学生们亦然:学生也是社会中的个体,也拥有被尊重的权利,教师首先需要尊重自己的学生,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想问题,做到换位思考,不要专制地控制学生,不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不公平”,产生这种感受的学生往往很容易对老师产生偏见,也会因此不愿意完全服从老师的安排,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坚持做到不心罚、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敢于原谅学生的过错,允许学生拥有犯错误的权利,多表扬少批评,善于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以便及时成为学生们的“心灵鸡汤”,还要学会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大胆地表现自己的优点,弥补不足,做到扬长补短。当然,教师在教育中应做到关爱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身为教师,不能自视甚高地认为学生不如自己,教学相长,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如果一位教师,能让学生自然地对自己产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情感,相信这位教师也算是成功的教师。

处于这样一个知识不断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立教还需要我们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达到精益求精。兴趣对于个体的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影响作用。当我们对某种工作感兴趣时,热爱之情会促使我们不断地学习、研究,从中学会更多知识。教师的工作不能简单地对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同时期接受的知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不一定全部都适合每一代人。为此,教师要学会与时俱进,从工作过程中,更多地了解学生的发展动向,对比不同年代、年龄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普及程度,还要学会利用闲暇时间,钻研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力求让自己在一点点的进步中,不但能够跟上社会时代的步伐,而且能够力所能及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水平与要求。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后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对待教育的态度,以“乐教”为至上追求。有人认为,“乐教”是师德培养的最高境界。我认为,“快乐”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充实,也会为我们的心灵补充积极的养分。教师若能把工作融入到生活中,把工作视为生活一样“经营”,以教书育人为人生最大的快来,并且尝试保留它、延续它、分享它。或许就能快乐地做到“术业有专攻”,让工作达到精益求精。

篇6:立德树人_从我做起

教书育人

一切教育都源于爱。”师爱是师德的核心,不仅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因此我们要用我们的爱去浸润学生的心灵。爱心是教好学生的必要条件。

加强对师德师风的学习。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内涵: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的现在;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

从我们的民族传统上讲,当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诚信、守礼,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我们教师的选择标准应该是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严厉并不是苛刻,老师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但不能把学生当作发泄的对象,这不是教育学生。我觉得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

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通过的学习,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个人的事,应该是学校所有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和义务。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早就说过,人者,德为先。

素质教育不等于要一味地苛求全面发展。能够全面发展,固然更好,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全面发展,而不全面的人未必就不是人才。世上本无十全十美的人和事,我们也就不必苛求人人都全面发展。我们的社会不光需要学者,还需要专家;既需要全才,也需要专才。事实上想面面俱到的话,到头来一面都难到。也许有的人会担心,不多学一点,以后在工作中碰到来自其他方面的难题时怎么办?这好办,先使专长得到发挥后,即便将后的工作中会遇上其他方面的难题,补起课来也会效率很高,因为这时候的学习是急迫的,有目的的,出于需要,故而兴趣也大。孔子早就说过,要“因材施教”,他的门生们也确实都各有所长。咱们的当代人怎么就糊涂了呢?

篇7:节约粮食__从我做起

一、活动主题设计

提到粮食,你一定会想起餐桌上香喷喷的米饭、白胖胖的 馒头、好吃的饺子、美味的面条,甚至还会想起那句老话,“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句话足以见得粮食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够解决我们的温饱问题,而且提供给我们人体最基本、最必需的营养和能量。值得担忧的是虽然世界粮食危机频频爆发,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一部分人没有形成节约粮食的习惯和意识,浪费粮食的现象较严重,甚至极少数人不仅自己浪费粮食,还对周围群众善意的劝阻存在抵触情绪和言行。他们的行为不仅造成了粮食的浪费,而且形成了负面的社会风气。

1、为了让同学们行动起来,提高节粮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并走进家庭、校园、社区或其他公共场所,去宣传节粮的观念,去发现有关粮食的问题,去呼吁全社会参与爱粮、惜粮、节粮的行动,我们开展了以“节粮在我身边”为主题的科技综合实践活动。

2、活动内容:

活动的主要内容是青少年在学习并了解我国粮食问题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以节约粮食为主题开展相应的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并提交活动信息和活动成果。

3、活动的目标:

(一)认知目标:

①了解粮食包括那些种类,以及储藏粮食的基本条件。②知道节粮行动的重要性,从自我做起,养成节粮好习惯。

(二)情感目标:

①通过一系列的节粮活动的开展,体验到粮食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②通过小组集体研究活动,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三)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运用各种手段去收集、查找、归纳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参与社会调查、参观考察、交流合作的的综合能力。

③指导学生围绕问题开展探索性的活动,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活动对象:

五、六年级全体少先队员。

二、活动目标设计

1、通过让孩子们自己调查了解社会、家庭、学校浪费粮食的情况,认识到呼吁人们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2、通过让孩子们当小记者开展调查,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交际能力、组织能力。

3、培养尊重他人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牢固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

4、通过活动,让孩子举一反三,由节约粮食到节约水、电等,懂得保护环境。

三、活动过程设计

1、明确活动主题

针对此次实践活动的目标,我对学校的粮食浪费情况和学生们的现状进行了了解,最终决定组成以下几个主题。

主题1调查家庭的浪费情况;

主题2调查学校的浪费情况;

主题3体验生活,懂得节约;

主题4“节约粮食,从我做起”宣传线。

2、活动实施方法

通过带领学生观察学校垃圾桶里的馒头、米饭、剩菜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组织他们进行讨论:到底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浪费情况如何呢?我们要怎么节约粮食呢?为了让孩子们深刻地认识到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可以将孩子们分成社会调查组、家庭调查组、学校调查组、体验组和宣传组去查找自己想要的答案。同学们纷纷自由组合,各自寻找自己的伙伴。

四、活动成果展示设计

1、在班级召开“节约粮食”的报告大会。大会内容可以包括诗歌表演、小品、宣读节粮调查报告书等。

2、召开一个“小记者汇报会”,由小记者们向全班汇报采访的情况和内容,把他们觉得最有道理、印象最深刻的部分介绍给大家。

3、向全校展示调查采访记录、拍摄的照片、手抄报、广告词,并出一期专栏等。

篇8:敬老爱老__从我做起

杨庄社区学校5、1张金科

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是我们先辈传承下来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还是我们国家和民族文明、进步的表现。

如今,每个家庭中,几乎都有三四位老人,老人是家庭中最辛苦的,他们养育了我们父母那一代,也养育了我们这一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尊敬老人、爱护老人和帮助老人。家里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大了我们的父母,如今父母已经独立生活,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只得孤单的待在家里,终日以泪洗面。说起这些,我不禁想起一句歌词:“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出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是呀,常回家看看,才能让老人感受到温暖,感受到晚年的温馨。

古往今来,凡是有所成就的人无一不具备尊老爱老高尚的品质。就说援藏干部孔繁森吧。他被党组织选派进藏,一次,他到敬老院探望老人,发现老人的鞋子破了,老人的脚被冻得又红又肿,他赶紧把老人的脚放进自己怀里捂热。家里人知道他在西藏生活艰苦,不断托人送来菜干和一些营养品,孔繁森把这些东西都送给了敬老院里的老人。自己则是经常吃榨菜和泡饭,用开水泡馒头。

在我们身边不乏看到这样的事:一些同学把“敬老、爱老”挂在嘴边,但行动上却恰恰相反。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只要稍不顺心,就对长辈的大发雷霆。你们能想象,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长辈都不热爱,他还能对其他的人充满爱心吗?

敬老爱老”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只是一句贴心的话语,但是我们还是要以真情敬老,以真爱敬老,以实际行动敬老。

篇9:廉洁从医_从我做起

医务科

近几年出现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有个别医务人员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影响,违背了做医生的起码的道德准则,损害了群众利益,败环了医院形象。虽然只发生在极少数医务人员身上,却直接败坏了我们的行业形象,有损于神圣、崇高的“白衣天使”的职业荣誉和光荣称号。八月一日,我和医院全体中层以上干部一起在湘潭县人民医院聆听了市纪委副书记陈荣同志关于“坚持勤廉从医,永保白衣纯洁”的警示教育讲座。通过学习,我进一步提高了认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自己的工作岗位是平凡的,但要一如既往的保持廉洁从医作风是不平凡的,只有通过全面的学习、经常的警示教育,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严思想政治防线,才能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从而达到“坚持勤廉从医,永保白衣纯洁”的目的。

廉洁是一种境界,自律是一种力量,要从我做起,从严做起。我深知作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只有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对患者的同情心,才能在工作中不断开拓创新并一直把“慎独”作为人生的指挥棒,作为行动的指南。我们应该感谢病人,感谢他们对医务工作者的信任,病人是我们的老师,只有有了病人,才能体现我们的价值;只有有了病人,我们的技术才能不断提高。

我是医务科副科长,作为一名医政工作管理者,应该不断强化临床医务人员先进性意识,从行业特点、职业要求和本院实际出发,以

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决抵制“回扣”、“红包”、“大处方”、“滥检查”等行业不正之风。卫生行业肩负着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光荣职责,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在2003年抗击非典及这次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的斗争中,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党和人民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荣誉,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卫生行风建设作贡献。

“医本仁术,爱人为本”,“医以德为本,无德不成医”,这是千年古训,一直成为做医生的清规戒律。但近年来出现的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我们要坚决反对,并发起如下倡议:

1.文明行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无德不成医,先学做人后行医。常怀有仁者之心,善待生命,视病人如亲人,为病人利益着想,对病人健康负责。

2. 廉洁行医,劝阻和拒收任何人出于任何意愿或动机所送的“红包”、回扣、提成,捍卫医者的道德尊严。

3.规范行医,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为患者提供放心、满意的服务。

4.诚信行医,不弄虚作假,不过度医疗,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维护医学的神圣,守护医生的职业尊严。

篇10:知荣耻_从我做起

袁爽

知荣耻,明礼仪。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美德,也是胡锦涛总书记为我们新时代的中学生提出了基本要求。这一观点既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又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它切合时代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也给我们带来了深深地思考。

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到到以下几点:一是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遵守学校纪律,遵守国家的法律

法规。二是勤奋学习,甘于吃苦,养成勤学好问,认真钻研的学习习惯。三是热爱科学,追求真知的习惯。三是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四是尊敬师长,说话文明,穿着整洁大方,不说脏话,不打架骂人;同学之间相互团结,互相帮助。五是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总之我们要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基本要求,讲究荣誉文明礼仪,告别丑陋恶习,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也就真正做到了知荣耻,明礼仪。

知荣明耻小从我做起

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包容广阔,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是每个炎黄子孙的道德行为规范。我们不但要在理论上深刻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其适时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更要以它为人生价值取向,知荣明耻,人人践行。

但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不可能自然而然地树立,需要全社会自觉地共同努力。

人人践行,就要从我做起。社会群体是由许多个人聚集而成的。要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公德,共建社会主义风尚,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必须人人行动起来,从我做起,积小我为大我,聚个体为群体,集小气候为大气候。对别人,对社会,要大造舆论,形成共识,并付诸行动;对自己,要又说又做,说到做到,从我做起,让知和行主动统一。从我做起,一定要自觉,不仅是“要我做”,更是“我要做”。要用自律的态度,查一查自己哪些做到了,哪些还没做到,应该怎样去做,如何达到完善。那些只讲不做,或者只要求别人做而自己不去实行,或者被动应付的想法和做法,都与“八荣八耻”相悖逆,是不合时宜的。

篇11:立德树人_从我做起

《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读后感小时候,祖国是我手中的纸拼图。我问妈妈:“妈妈,这

拼图上画的是什么呀?”妈妈告诉我:“这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于是,我从这只“大公鸡”身上,认识了鱼米之乡的江南,了解了万里雪飘的北国;懂得了长江三峡的陡峭与磅礴,知道了草原的广大和辽阔!

渐渐长大后,阅读那一篇篇古代故事,吟诵那一首首优

美诗篇,我才明白祖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老国度,万里长城、汉唐盛世、四大发明、秦腔京剧曾经是她强大的符号。生长在幸福时代,远离硝烟战火!可是,谁能想到,我们中华民族却曾饱受了风霜,历尽了磨难呢?

那一年,八国联军像强盗一样闯入了圆明园,掠走了价

值连城的奇珍异宝,然后一把大火将这个皇家园林毁于一旦;可恨的日本侵略者残忍地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对中国人民进行非人的折磨……当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我们壮丽山河的时候,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被激怒了,被唤醒了,为了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祖国,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在屈辱中抗争。无数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大众一起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华民族崭新的发展篇章。

如今,耻辱和不幸已经成为过去,中国人民创造了新的辉煌。新中国成立六十三年来,我们在经济、科技、军事、綦江区永新小学四年级二班钟尉指导教师周开亚

体育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高速道路四通八达,机场港口一派繁忙,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这一切无不在昭示着:中国的无限发展生机和活力。“神舟飞船”、“嫦娥奔月”、“蛟龙下海”,见证着中国强大的科技实力。“两弹一星”、“歼20出击”、“航母下水”,让祖国不再受列强欺凌。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伦敦奥运中国健儿创造的佳绩,从此,中华民族不再是“东亚病夫”。这是一个除旧立新的祖国,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中华民族这个“东方睡狮”已经苏醒,正已稳健的步伐,走在复兴的大路上……

篇12:振兴泗洪教育_从我做起

九月份以来,我校全体师生在校长王志永的组织下学习、讨论了关于振兴泗洪县教育三年振兴计划的文件,通过学习文件,老师们对过去我县教育质量下滑、风气不正以及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方面有所了解;同时知道了我县全面振兴教育计划:“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要抓好队伍建设和创新综合评价机制等举措。

通过学习三年振兴计划精神和教育局相关会议精神以及我校召开的教职工会议精神。我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职责。以全新的姿态和心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并带动全校学生以全新的面貌和精神投入到新的学习中,做到人人都以振兴泗洪教育为己任。

眼下,我县“教育振兴”的战鼓已经擂响,我们秣马厉兵,斗志高昂!在这喜人而又逼人的新形势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年轻教育工作者,我止不住思想潮水的放纵奔流,我该怎么做?

答案是明确的:振兴教育,我当先锋!如果说,我们泗洪教育犹如一方千舟竞发的喧腾海域,那么,我就要信心百倍地扯起自己的奋进之帆,两脚生根,目不斜视,决不窥测功利的风向,并调整好自己的舵位,在起伏前行的搏击中,争当一名跃身浪尖的弄潮儿!

我愿意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但是当爱的阳光照射到我身上的时候,我愿毫无保留的反射给别人。教育无限界,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为自己的职业不懈地努力与付出,争当行业先锋,争当时代先锋。我不能改变什么,我只想尽我最大的努力为振兴泗洪教育事业贡献我的一点微薄之力。

路在脚下延伸,我刚刚起步!路在脚下延伸,我就在铺路!不管漫长的路上荆棘丛生或是布满沼泽,我都一如既往,绝不退缩。我要以饱满的热情,积

极、主动地态度去学习,去迎接挑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我锤炼,丰厚个人底蕴。多学习多锻炼,面对学校繁杂工作,我总是勇于承担各项工作,让自己在每一个环节中都能得到锻炼,尽管有畏难情绪,但是,只要全心投入,每每都能把工作做细做实。

享受工作,享受美好人生。把工作当作是人生的目标,在工作中成长,在劳作中体验,在工作中享受。追求充实的生活,懂得如何排除忧虑,懂得处理事情的轻重急缓。以书为友,陶冶性情,热爱运动,强健体魄。在生活中感受珍惜亲情、友情、爱情的可贵,享受美好的人生。

正视不足,力求完善自我。在工作中,我还是不能很好地做到今天的事今天办,存在能拖则拖的心态。跟老师们的沟通不多,观察分析问题停留在表面,对学校规章制度的细微调整欠及时。在生活中,我在人际交往方面还显得十分拘谨,有待于自我提升。

泰戈尔说过:果实的事业是伟大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叶的事业是平凡的。我所做的工作就是叶的事业,我将不懈努力,把这平凡的事业进行到底。为了泗洪教育事业的振兴,为了泗洪经济的腾飞,让我们齐心协力,携手共进,在平凡的岗位上尽情展现自己的才能与智慧,为学校发展、专业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办好泗洪的教育,造福泗洪的子孙。作为泗洪县化远实验学校的一名教师,此时此刻,我是思绪万千:形势是多么喜人,形势又是多么的逼人,形势又是多么地不等人呀!我到底该怎么办?

我郑重地告诉自己:振兴泗洪教育,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我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做学生的朋友;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断学习政治理论,尊重领导,服从安排;努力提高业务

水平和教学水平,让学生听有所感,练有所得。

上一篇:行政复议将引入民间‘裁判员’下一篇:常见英语缩略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