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中的困惑与思考

2024-07-12

沟通中的困惑与思考(精选6篇)

篇1:沟通中的困惑与思考

沟通中的困惑与思考

人这一生中不知要与多少人交流,有些人我们只是交流过一次,而有些人却是我们交流的主要对象。他们经常变换着出现在我们的周围,记得有这么一句话说,前世500次回头,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每天,我们都要与人交流,无论是语言方面,还是身体方面的,但我们是否真正的了解沟通的含义、意义,以及方法和重要性呢?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甚至有人会问,沟通还要有方法啊?就说话呗,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就完了。其实沟通说起来容易,真正有效的沟通做起来还是有困难的。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出现很多问题:

① 鸡同鸭讲,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表面上我们在交流和沟通,可是仔细听两个人的说话内容,发现根本就没有交集,就像两条平行线,没有交点;

② 我是主角,在我说话的时候,没有人有说话的机会;

③ 说话前言不搭后语,或是在说话前根本就不清楚自己要说些什么,导致被交流者也是一头雾水,不明白缘由;

④ 热情似火,那股热情就像一阵火扑面而来,但让对方感到招架不住,一有机会,立马逃离,当然沟通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⑤ 语速惊人,让对方听不清、听不明白说的是什么;等等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在这些无效的交流中,问题者本身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的人抱怨无法被人理解,有的人则是继续“勇往直前”。

真正有效的沟通是什么呢?我认为只要掌握沟通的关键要素及正确方法,避免错误的方式出现,勤于练习与反思,就能实现有效沟通;

① 确定沟通主题及目标。语言交流与做事一样,要有一定的主题与目标,需要有引导者与被引导者,交流始终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并且很清楚此次交流的目的是什么,大大提高沟通效率;

② 语言富有逻辑性。语言的逻辑性其实反映出思维的逻辑性及条理性,人的语言沟通是线性的,即便是有千言万语,也只能一句句说,因此话语的条理及逻辑性就决定了是否能让对方更快捷、清楚、有效的明白沟通者的意图并作出有效的回应; ③ 沟通时的语气及表情;不同的沟通情境,需要随机应变选择不同的说话语气,比如强硬、果断、商量、妥协、请求等等,灵活运用语气、表情,能让被沟通者更加直接的感触到沟通中所需要解决、表达的意图;

④ 沟通时的心态平和;在沟通时,双方就是平等的交流者,相互从对方口中得到有效信息,故紧张、不安的心态都会直接影响到沟通的质量;

⑤ 沟通时内心的真诚及对对方的尊重;当你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别人的时候,别人才会以同样的真诚待你,在你言语中流露出对对方的尊重时,对方才能表示出对你的接收,这是一切沟通的基础与开端;

以上关于沟通的思考是我对于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的总结。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个世界是信息的世界,是一个外向性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尽的沟通中生活、工作、成长,相信能够更好理解及做到有效沟通的人一定是事半功倍且开心快乐的。

篇2:沟通中的困惑与思考

摘要:去年9月,我校近400多名初中一年级新生进入了新课标、新教材的教学。面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材,教师们在新课程实验中遇到了不少的困惑,但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寻求解决的对策,使我校的课改实验工作进展良好,初见成效。

关键词:质量 科学素养

(一)课堂教学中的困惑

课是这样导入的: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与质量有关的事情,如到超市称一斤的白糖、两斤的饼干等等,一斤或两斤都表示某物体的质量,到底质量是怎样一个概念呢?我们先来看一例子。”

讲台上有一小杯水和一大杯水。

我拿起两杯水问学生:“这两杯水中,哪杯水的质量较大呢?”

“大的那杯,”学生答得很响亮

“为什么说大杯水中的水质量大?”

“因为大杯水中水比较多”

“对极了”,我点头,“所以说物体所含物质越多,那么它的质量就越大。”于是我顺利写下了板书: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质量有单位吗?”

“有,老师,小学里学过,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斤和公斤”。

“很好”,我给以充分的肯定,“这些单位之间有怎样的换算关系呢?”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2斤”

学生答得很干脆。

“非常好,老师想知道你自己的质量是多少斤,合多少千克呢?”

“我有80斤、40千克”

“我有84斤、42千克”

……

“很好,请同学估计凳子有多少千克”

“1千克”

“2千克”

“2.5千克”

“我们的书本呢?”

“1千克”

“0.2千克”

“0.5千克”

“老师也来估计一下”,我也凑热闹,“凳子约5千克,书本约0.3千克,我也只是估计,有些同学的数据可能比老师还要准确”。

到这里还算比较顺利。

“好,现在请同学讨论回答老师这样一个问题:凳子从你那儿搬到我这儿,你说质量会不会变呢?”

“会变。”

“怎么变?”

“变大了”。

“为什么?”

“因为搬到老师那儿较远,有吃力的感觉”

“噢!是这样,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同意。”

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结论,如此一来,就不能得出质量与物体位置无关的结论了。

我灵机一动,马上换个质量较小的圆柱体,这样怎不会有吃力的感觉了吧!

“现在,我们再看这个圆柱体,从我的左手换到右手,质量怎么变”

“放左手时质量大,放右手时质量小”

“为什么?”

“因为放左手感觉比较重,放右手时感觉比较轻。”

这下惨了,越帮越忙,真的得不出我想要的结论了。可是后面教导处的两位老师正听我的随堂课呢?

于是,我在“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下重重的划上一条线,再次强调质量的定义,面后一字一顿地说“同学们看圆柱体从手的左手到右手过程中,圆柱体本身所含物质有没有变多或变少?”

“没有变多,也没有变少”

“既然圆柱体所含物质没有变多,也没有变少?圆柱体的质量就应该没有变化吗!”我也有点急了。

“假如,我把此圆柱体从甲同学手里,换到你的手里,质量会变呢?”

“在力气大的同学手里,质量就比较小,在力气小的同学手里,质量就比较大。”

晕倒!怎么就这么难理解呢?我无可奈何!

“这是你们猜测的,实际上,这圆柱体不管是在哪一个人手里,质量是一样的。”

“啊!?”学生好象有些不可思议。

后来,我们又进行了几轮问答:

1、“假如,将此圆柱体带到月球,它的质量怎么变。”

“变小。”

“因为在月球上它会飘起来。”

2、“假如,使此圆柱体温度上升10℃,你认为它的质量怎么变?”

“变大。”

“因为热胀冷缩,它的体积变大了。”

3、“一杯水竖直放置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时比较,形状会不会发生变化。”

“会。”

“质量会不会变?”

“不会”,因为水没有变多,也没有变少。

只有这一次,大部分同学给了我想要的答案。

4、“若这杯水结成冰后,质量怎么变?”

“变大。”

“因为水结成冰后,体积会变大。”

我真恨不得呼一口冷气,将这些水冻成冰,让他们好好称称。这节课的重点可是下面的托盘天平的使用。这时,时间已经用掉大半,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看来,还得下节课补上。

(二)为什么会困惑

对质量概念的理解,怎么就这么难呢?我困惑不解。于是我请同事们帮我一起探讨。

1、难在与日常生活经验不相符。

比如搬椅子,久了会吃力,感觉好像是椅子变得沉重了。圆柱体左手拿觉得较重,右手拿觉得轻些,但我却说它们的质量没有变化?这些都是与过去的经验相冲突。

2、初一学生还没有分子的概念。

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这是个抽象的概念。比如说,水的质量就是指水中所含水分子的多少?在水结成冰体积增大的过程中,水分子总数并没有增减,只是分子间隙变大了的缘故,所以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但学生连分子的概念都没有,是不可能理解这一层的!

3、质量与重量的区别。

学生现还没有学过重力,不知道质量与重量的关系,而且,平时生活中就是这么说的,比如有人问你“你多少重?”“我有100斤”等。学生都把质量当成了重量,将它们相混淆。

(三)问题与思考

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此次课改中应运而生的科学课,我们对它的实践和研究还处于起始阶段。虽然有自然课、常识课的教学经验,但我们更应以研究者的心态去适应不断变化着的新课程改革,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我觉得目前我校的科学课教学中还有如下的困惑有待于我们去研究:

1、对科学课“科学味”的认识

科学课应该是怎样的?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科学课应该具有科学性、重视证据和事实;科学课应该不断质疑、反复求证、亲身实践;科学课上应倾听别人发言,积极发表自己意见。而综观当前的科学教学,“科学味”不足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如学生仅仅完成了一次实验操作就匆匆下结论;汇报交流时,有的学生把科学记录丢在一边信口说来,人云亦云;还让人不安的是学生很难做到学会“倾听别人发言”,质疑别人的观点。我们科学教师在知识的科学性上更应“咬文嚼字”、“谨小甚微”,除了设计好教学过程外,对知识本身的关注也不容忽视。

2、对活动材料的认识

材料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通向科学、引起经历、发展思维。直接材料的选择必须居于某个特定的概念,材料之间必须组成与概念有关的联系,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选有结构的材料。在观摩课上,一些设计精妙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适时地出示不同的材料,引起学生不同的探究经历,不断朝着既定的研究目标前进。如比较水的多少,先给每组出示三只形状不同但水面高度相同的瓶子,猜猜哪只瓶子的水多?学生发现靠比眼力比较不出,教师再出示同种容器来比较水的多少,这下行了,但到底多多少呢?还是比较不出,再引出用量筒进行测量比较。这样材料出示的顺序无不体现出教师精心地设计和对材料的.深刻认识,使学生每一步的探究都能向前跨一步。

但有的课上出示的材料是学生不熟悉的或过于单一,学生的探究兴趣很难维持较长的时间,也很难获得理想的探究效果。

3、在学生由争论引发真正的学习活动时,为了赶进度,老师不舍得花时间或根本不想花时间;或者课时不足时,有些教学内容不能完成; 同时由于受学校条件的限制,教具的限制,配套的教学资料相对少,缺少课程资源,使探究学习不能完全进行。

4、教师该为学生的探究提供怎样的支持?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凸现,怎样做到有效指导呢?对“以全体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核心”的理解是当前课堂教学值得研究的问题。

5、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教育要求尚有差距,科学对教师的专业知识要求很高,要懂得化学、物理、地理、生物、生理卫生等科目的知识,又要提升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能力,任重而道远。

(四)要直面这些困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在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浪潮中,大家还是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力争与时俱进,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边破边立,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以达成我们所期望的课程目标。

诚然,教学的优化贵在坚持,重在效用,难在突破,新课程背景下优化初中科学教学,其探讨还刚刚起步,我们坚信只要头脑活,干劲足,功底实,技能全,通过扎实努力,相信我们的教学必将在新世纪焕发青春,赋予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科学》,浙江教育出版社,主编朱时清,7月第一版

2、《新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主编郝京华,207月第1版

3、《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新华出版社,主编李志宏王晓文

篇3:新闻评论编辑中的若干困惑与思考

好的新闻评论应该紧跟公众关心的重大新闻, 尤其是折射社会转型脉络的重大新闻;逻辑严谨, 秉持理性, 对复杂事物做冷静深入分析, 不是简单站队、表达立场或情感, 具有超越自身情感和个别利益的社会责任和公共关怀意识;能够表达独特认知价值, 具有较为丰富的评论附加值;布局精心, 文本漂亮。

理性是新闻评论的核心力量。如何在评论中体现这种理性, 在多年新闻评论的编辑与写作中, 笔者遇到一些困惑与问题, 提出来供同行思考。

正面评论与负面评论的困惑

新闻的客观性并不等于说新闻报道是没有立场、没有自己的价值取向的。评论当中, 如果先定下个“要正面引导”的调子, 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客观性?以芦山地震为例, 地震发生的第二天, 我们编辑部在讨论怎么写地震的社评时, 有编辑注意到直升机救援不能降落, 提出平时怎么不演练之类的问题。我认为, 按灾难报道的大致规律, 大的灾害发生, 救人是第一位的, 找毛病、追责任、处理人、完善制度, 都是放在后面一步步展开的。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非要写一个“表扬稿”, 而是尽可能对政府的救援工作做出实事求是的判断, 在这个基础之上, 决定评论的立场和角度。客观来说, 芦山地震救援做得比较有序, 尤其地震刚发生的一两天, 来自政府多方救援力量迅速行动。所以, 我们的社评给予了这次救援行动较为积极的评价。这里面有没有受上级一贯要求“多正面引导“而使得我们的评论在选题及立意上有先入为主的因素?可能确实有, 但前提是我们是基于对事实的客观判断来做评论, 这个原则无论如何是应该坚持的。

胡舒立在《访美记》一书中介绍《今日美国》创办人纽哈斯提出的“希望新闻与失望新闻”。他说:传统新闻有一种失望情绪, 用嘲弄的办法使读者心灰意懒, 气急败坏, 或者失去尊严。这种失望新闻应当代之以希望新闻。他的理念就是让这家报纸“精致而不悲观, 详细而不消极地报道所有的新闻。”希望报纸的声音“鼓吹理解和团结, 而不是歧视和分裂。”

1983年1月, 美联社播发了一条关于美国死亡率下降的电讯稿。《今日美国》一版标题《除15-24岁年龄组, 死亡率均出现下降》, 其他媒体多标为《年轻人死亡率上升》, 纽哈斯认为这是典型的失望新闻。

即使在美国这样一个我们一贯认为新闻自由的国家, 对新闻价值取向的认识也并不一致。同样一个新闻事件, 是从积极、阳光的一面去看, 还是从找毛病、消极的一面去看, 不同的媒体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极端个案与社会普遍因素的困惑

对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马加爵伤黑熊案、幼儿园血案等极端个案, 媒体评论总要寻找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缺失, 人格养成中的问题。这里面有一个认识问题的前提, 即所有人的行为包括某些极端行为都是有普通规律可循的。我们对人类行动的研究真有那么透彻吗?

有一本书《无良是一种病》, 是美国哈佛心理学医师凭借25年的临床经验, 分析了诸多冷血社会新闻的根源。书中认为, 社会有4%的人毫无良知, 即反社会人格者。这些家伙没有良心, 没有内在约束, 也没有任何罪恶感或羞耻心。他们因为不受良心谴责, 也不受道德或法律的牵制, 因此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由此, 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 有的事件可能就是极端个案, 并不一定有什么普遍意义。它是不是值得我们去评论?而这样的事件, 通常公众高度关注, 如果评论, 以什么角度去评论?动不动归因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问题, 可能是大而无当。

地域失衡的困惑

简单将城里人关注的问题, 或少数几个大城市百姓关注的问题, 放大成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的问题。所谓放大, 如过于密集的评论, 容易造成这一问题事关所有百姓利益的假象, 而忽略对其他人群利益的关注。

比如, 房价上涨过快, 要调控, 这更多指向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房价, 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状况与一线城市大为不同, 即北上广的高房价不是全国所有大小城市共同面对的问题, 评论不可一概而论, 对同一问题的评论数量应有所节制。

还有, 媒体上有关孩子、中小学教育的话题, 很多都是“都市版本”, 诸如学生课业负担过重, 早恋, 小升初乱象, 奥数蹲坑班等;而有关乡村孩子的话题, 集中在校车安全、免费午餐、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等个别问题上, 出现的频率要低很多。可看看数据的对比:小学加初中, 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 城里学生约3000万;而农村这一数字要乘上五。怎么平衡这种城乡义务教育的媒体关注度的失衡, 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网络声音的困惑

网络上的声音并不能准确真实代表全体百姓的意见, 最多它仅代表部分民意主张。如何从网民的意见来准确判定真实的民意, 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其一, 有人极少接触互联网, 网络传递不出他们的声音。其二, 网民中有积极发言与基本不发言的人群差异。国外学者有“沉默的螺旋”一个说法, 即少数派往往不愿意表达自己与多数人不一致的看法, 这就使得少数派的声音越来越小, 多数派的声音越来越大。其三, 一些网络调查, 如对一现象的态度, 问网民是赞成还是反对, 调查设计的选项往往限制人们意见的准确表达, 那么, 这样的调查是不是体现真实民意?其四, 面对同样的问题, 人们在网上偏于冲动, 容易受他人影响甚至裹挟, 而现实中往往会相对冷静, 这是同一个人意见主张上的差异。

数字的困惑

某些调查数字耸人听闻, 但有时, 数字来源不清, 抽样是否科学不明, 能在多大程度上向全国推演, 是有必要打上一个问号的。

其一, 凡涉及“全国”的数字, 我们有必要追问调查的覆盖面是不是足够广、样本量是不是足够大、抽样方式是不是科学、统计结论有没有推广性等。凡涉及“平均数”的调查, 除了一个全国平均数字之外, 还应有更细化的分类数字说明与支撑, 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人群的分层统计结果等。其二, 有的数字内含模糊、标准不一, 比如同样是最低工资标准, 各地含金量大为不同, 有的地方包括五险一金或加班费等, 致使最低工资标准的实际含金量并不相同。其三, 有必要明确统计口径, 比如平均工资, 不少人感觉收入“被提高”, 问题在于统计口径上, 一些低收入人群未被列入统计范围而导致结果出现偏差。其四, 切忌概念先行, 赶时髦。比如“复兴指数”的数字发布即引来极大争议。有些不成熟的问题可放在学术圈内讨论, 而不宜放在大众媒体上。

“民意”的困惑

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调查数字代表民意, 有时直接影响着评论分寸的把握。

现在有一种倾向, 什么事一往“民意”上靠拢, 似乎就不可质疑, 就无比正确。对汹涌的民意把握不当, 可能走向“多数人暴政”, 可能走向民粹主义, 这是不少人在提醒舆论界 (包括评论) 要当心的问题。

篇4:计算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困惑1:把握教材困难

每当学习一种新计算方法时,总觉得自己对教材的把握有问题,总觉得只要让学生掌握算理后,反复练习,就可以达到正确熟练的程度。所以教学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算理,观察、试算,然后学生讲解,然后巩固。而在算理提升到算法这一环节的处理,总是把握不好。

困惑2:算法多样化的无奈

新课程注重让学生自己选择计算方法,不强求方法的统一。每节计算课花在算法多样化上的时间总是很长,总是希望学生能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鉴于四环节循环模式的运用,在上计算课时经常这样做:看书上的方法让学生模仿,虽然可以选择喜欢的方法,但也是现成的。学生计算正确率提高了,但是创造力抹杀了。

困惑3: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矛盾

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和速度,形成计算技能,这无疑是计算教学的最终目标,可是要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除了在新授课上使学生弄清算理,掌握算法外,更关键的是要巩固练习,但现在班里还有几个同学连乘法口诀都不会背,很让人头疼。

下面结合参考资料及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思考。

一、算理的强调是必须的,但算法的指导不可缺。

如果说我们强调算理是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这样算的话,那么算法是指导学生怎么样去算的问题、在教学中如果要求学生按照法则进行计算并不难,因为学生在大量简单模仿和机械套用后就能算出正确的结果,但这仅仅是教会了学生计算而没有形成运算。因此,我们应在计算教学中,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建立“运算”意识,自主发现计算法则,在算理直观与算法抽象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让学生在充分体验中逐步完成“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过程。

二、算法多样化的倡导是应该的,但算法的优化不可缺。

1.加强口算训练

(1)坚持每节课1-2分钟的基本口算训练。口算的技能、技巧的形成和熟练程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教学中长期不懈地训练。

(2)口算内容有计划,要求有层次。口算的内容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新、旧知识必须交叉混合训练,针对学生现状及大纲对计算内容的不同要求、分层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口算速度,制订相应的口算量表。

(3)口算形式、方法多样化在教学中,凡需要计算的,尽量与口算训练结合,能口算的坚持让学生口算。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多样形式交替进行口算训练,强化训练速度、密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当然,在内容上针对不同年级计算上的要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练习的形式可开放些,多样些。如,针对不同的年级,可开展象“同桌对口令”、“开小火车”、“小啄木鸟啄虫”等活动,以“玩”促“练”、开展“视算听算结合练”、“巧算小能手”、学生自己编题等活动,着重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起良好的数学意识。

2.培养学生简算意识,加强简算技能训练

要提高计算能力,是否掌握一些简算技巧相当重要。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要熟练掌握;减法和除法的运算性质正反两方面的准确运用,都能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

篇5: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困惑与思考

新课程,要求有新的教育理念,用新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

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学习,理解了语文课程的性质、目的,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要达成的目标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明白了课改要体现为变“课堂”为“学堂”,变“教师主导”为“学生主体”,变“重学习结果”为“重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基于此,初次接触新教材,应用新教材,对自己原有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教学角色等重新定位,重新构思,精心备课,力求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真正实现 “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模式下学习”。

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有诸多困惑与思考。

困惑之一:自主、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无法开展。原因是:

1.学生基础差。学生阅读面较窄,阅读能力较差,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不强,大多数学生阅读文章的水平只停留在类似故事会、故事情节较强的文章,难以理解一些富有哲理的文章。

2.学习习惯差。学生主体精神丧失,厌学情绪严重。学生没有自学的习惯,特别是B类班级,有相当部分的人不愿学习。老师要求完成预学案,要求学生课前准备材料等,学生往往不做或不能不成,导致第二天教学无法预期完成,更无法自主、合作、探究。

3、学生词语贫乏,语言表达能力差,无法用准确的词语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

4、学生无参与意识。教学初期,我曾经作过尝试。

在教学中,降低难度,精心设计提问,坚持多问,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启发学生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信心,有自己的见解。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坚持了三周,教学内容落下一大节。我想,也许一个月、两个月能有点成效,但完不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怎么办?

困惑二:语文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语文应用能力、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素质,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有个性的

发展奠定基础。但有的学生本身无学习意识,也无学习目的,也不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

困惑三:必修教材中每篇课文后练习中的最后一道题,是对学生能力提升,知识的拓展是非常有用的,设计意图也很好,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完成题目。但学生无此能力,教学无时间启发,学校也无法提供网络支持。因而只能放弃不做。

困惑四:教材中理想地设计了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名著导读三个板块的内容,只是形同虚设,老师无法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平台,学生也无意识、无能力达成此目标。我们应该怎么做?

困惑之五:教学任务加重,加上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要提升教学质量就很难。高中课改实施后,语文教学已分为两个系列,第一个系列有五个必修模块,按现有要求,必须在高一和高二上学期的前半学期内完成,这样,每个学期现有的教学任务,就由原来的一本书6个单元变为了两本书8个单元。

困惑之六: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学生表现不同一。

高考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均记入考生电子档案并作为高考录取的参考依据,考生按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后,招生高校可在进档考生范围内,按照公布的招生章程,参照考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录取考生。

篇6: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中的困惑与思考

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我面着临着信息技术教师人员少、起点低、工作繁杂等困境。因此,有人说我们是打扫机房的清洁工;修理机器的修理工;检修线路的技师;录像、摄像的摄像师;给学生上课的微机教师等。目前我在微机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个困惑和思考:

一、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对于信息技术这门近十年左右才兴起的新课程,与其他学科比较起来,开设较晚。国家现在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的适合小学微机教学的教材。现行的教材杂、乱。版本和内容不够规范,课程编写该深的不深,该浅的不浅。不能够严谨地按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进行编写。有的教材根本就不能用。学生花钱买来的教材只是一种摆设,天天睡在书桌、书包里。这样也给教师和备课增加了负担。教学模式目前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对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尚无主导的权威理论做指导。教学课程设置仍无法系统化,规范化,统一化!教师的重心是教学。教学的中心是课堂。只有努力提高课堂的教学能力,才能是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因此我们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平时要不断的实践、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首先要了解学生情况,根据不同的学生年龄特点设置适合他们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尽量多的参考现行的教材和网络上共享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创编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材。有了教材,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目前我们适用的是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如果想更好地发挥这种教学方法。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学习,多听课。如果机会少或路远。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我们的优势,在网络上多找、多看一些这方面的课堂教学视频。认真研究,勤于思考。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二、游戏的诱惑

在上课时候,经常有学生说:“老师,你让我们玩会吧!求求你了!”游戏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现在有很多学生的家里都有电脑。具我了解,大多数家长极少用来办公。除了听音乐、看在一电影,大多数时间也是用来游戏。电脑对于大多学生家庭来说只是一种高级摆设。家长一方面自己娱乐,玩游戏,一方面害怕孩子玩游戏。所以,不让学生接触电脑。小学生正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于外面的世界也好,新鲜的事物也罢。都是充满好奇!越是这样,家长越是害怕学生玩游戏。而且家长的行为本身就不是榜样行为,家长又很少想办法正确地引导孩子使用电脑。再加上网络游戏的诱惑,孩子天性好奇的特点。形成了目前一上微机课学生就想玩游戏的现状。家长只知道堵,不知道疏导。把对学生的这方面教育无形当中推给了我们微机教师。大禹治水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对于洪水不能只堵截,还要疏通河道。所以,我们要正确地分析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寻找行之有效的处理办法。第一,要尽力安排满每节课的学习任务,加强管理,让学生没有空闲的时间玩游戏。第二,有个别聪明而且纪律好的同学提前完成学习任务,可以给予适量游戏 时间的奖励。以激励其它同学的学习积极性。第三,对于一些不守纪律只想玩游戏的同学,一定要给予一定的处罚。第四,安排游戏的内容要寓教于乐,多找些益智类的游戏奖励学生玩!总之,只要是利用好游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电脑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它成为开发学生智力,辅助教学的好帮手。

三、学生在微机课堂卫生行为

我们每次打扫微机室的时候。在桌子的夹空,键盘和示器等地方都会发现有糖纸,一次性鞋套袋和纸削,甚至还有吃过的泡泡糖等垃圾到处乱藏、乱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孩子从小生活条件优越,而且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性格不再内向,腼腆,沉稳。反而愈来愈外向,活泼,开朗。相对而言有个别孩子也越来越自私,越来越不听话。微机室卫生问题是我们微机室最头痛的问题。试过一些办法,也有一定的作用。建立微机室卫生管理细则,打印上墙。进入微机室必须穿鞋套,学生上微机课忘带鞋套的要到别的班去借。任何人不得把食品、饮料带入微机室。以保持微机室的清洁。微机室内不允许乱扔杂物,纸屑。微机室要及时通风,定期打扫卫生,有必要时要对鼠标、键盘等进行消毒。对违反微机室管理制度的,要及时给予劝导或批评教育。

我们要有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我们需要花园式的校园。我们的学生要有良好的道德心理,和道德心理环境。心理环境的美化比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的美化更重要。因此,做好微机室的卫生管理工作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组成部分。

上一篇:春暖花开作文600字初三下一篇:医院固定资产采购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