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专科学校科学研究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2024-08-04

高等专科学校科学研究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精选9篇)

篇1:高等专科学校科学研究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科研事业的发展,增强我校的学术创新能力,提高我校的学术创新水平,鼓励和支持我校教研人员团结协作,积极从事科学研究,多出高层次、有原创性的科研成果,从体制和机制上保证努力创新的科研人才和团队从事开拓性和原创性研究,特制定本建设方案。

一、创新团队建设目标瞄准具有发展前景和可预期产生重要学术成果的学科领域或研究方向,特别是对全市乃至全省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或影响的研究领域与方向,力争通过科学研究创新团队的建设,培育一支在相关研究领域能取得重大学术成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队伍。

二、创新团队的申请条件1.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应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创新性学术思想和组织协调能力,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或副高以上职称,年龄不超过55岁。2.创新团队成员应具有比较集中的研究方向或共同感兴趣的研究问题,一般可以现有的课题研究小组为依托来组建,也可自行组建。3.创新团队成员应具有努力探索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相关研究领域已取得较突出的研究成果,或在相关研究领域显示出明显的创新能力和研究优势。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一般以3-5人为宜(不少于3人),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提倡学科交叉。同等条件下,对负责人及多数核心成员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创新团队予以优先支持。4.创新团队应是在合作基础上自然形成的研究集体,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共同关心的科学问题和良好的科研合作基础。对简单拼凑的“团队”不予支持。5.创新团队所在系、部有良好的支撑环境,学术带头人和研究骨干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三、创新团队申报与审批1.学校原则上每两年组织一次创新团队的申报工作。2.根据学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的需要,由学校确定重大研究领域或重点研究方向,或由学术创新团队申报人自选研究方向。3.由申报组建创新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向教务科研处提交书面申请,具体内容包括:(1)创新团队人员构成与学术研究能力;(2)创新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建设目标;(3)创新团队的研究思路和工作计划。4.教务科研处对申报的创新团队名单进行资格初审,对符合申报基本条件的,将其申报材料送校内外专家进行评审。必要时,可组织创新团队的申报人进行评审答辩。经评审或答辩后,由专家组提出候选创新团队名单。5.学校审议并最终确定拟资助组建的创新团队名单。

四、创新团队运作与经费资助1.创新团队是教研人员自愿组织的学术研究团队,不享有任何独立行政机构编制和人员编制。创新团队依托某一系、部开展学术研究活动,可以由同一教研部门的人员组成,也可以由不同教研部门的人员组成。2.对获准组建的属于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的学术创新团队,学校给予不少于2万元的研究经费资助;对获准组建的属于理工科研究领域的创新团队,学校给予不少于4万元的研究经费资助。3.创新团队资助经费分三期直接下发。第一期(启动期)下发40%,第二期(中期考核合格后)下发30%,第三期(后期考核合格后)下发30%。对中期考核为不合格的创新团队,停发第二期资助经费。对后期考核为合格的创新团队,下发第三期资助经费,如有第二期资助经费停发情况,则予以补发。对期终考核为不合格的创新团队,停发第三期资助经费。4.对于确实在所属领域具有重大学术突破、开展原创性科学研究的创新团队,依据创新团队的原创性研究学术价值的高低,学校将对其加大资助力度。对属于人文社科研究领域的创新团队最高资助经费可达5万元;对属于理工科研究领域的创新团队最高资助经费可达10万元。

五、创新团队业绩考核与奖励1.创新团队按申报方向和研究计划自主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队伍建设活动,学校对其工作业绩进行考核。2.创新团队的建设周期为3年。3.学校在创新团队组建1年半后,将对其进行中期考核。完成一般核心论文1篇或其它专业刊物或学报发表论文2篇、获准立项课题1项、参加省内外学术交流2人次(参加学术会议的经费在资助经费中列支),则中期考核评价为合格。4.创新团队在3年内至少要完成以下科研任务,后期考核评价才为合格。(1)初步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有较强研究能力,学术研究特色明显,达到或接近省内外该研究领域前沿水平,在省内外有一定学术影响的研究队伍。(2)论文要求。下列条件之一:①国际一类权威论文、国际二类权威论文或国内一类权威论文1篇;②国内一般核心论文3篇或国内二类权威论文2篇;③国内一般核心论文2篇或国内二类权威论文1篇,其它专业刊物或学报发表论文4篇。(3)科研项目要求。获准立项省级科研项目1项或市级课题2项或校级课题2项(其中1项须为校级重点课题)。如获准立项国家级项目,则论文要求可免去。(4)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至少4人次以上。5.创新团队科研成果按以下规定确认:(1)只有围绕创新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并以团队成员集体署名(不少于2人)合作完成的科研成果,方可认定为创新团队取得的成果。同时,创新团队成员的科研成果必须是在团队成立之后完成,并且在考核周期内公开发表的,才计入创新团队考核周期内的成果。

(2)学术刊物级别和课题类型与级别的认定以《新余高等专科学校科研成果级别认定办法》为准。(3)若同一篇论文被多次检索,只计一次。6.创新团队在后期考核合格后,可继续申报新一轮的创新团队资助。中期考核不合格的创新团队,根据实际情况申请团队继续运行到后期一起考核或申请取消。中期考核不合格而后期考核也不合格的团队,将取消团队称号。中期考核合格而后期考核不合格的团队,可申请半年后再考核1次,再考核合格者,可补发后期建设经费的一半,如再考核不合格,将取消团队称号。

六、其他1.本办法由教务科研处负责解释。2.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篇2:高等专科学校科学研究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山西大学以刘毓庆为带头人的团队

研究骨干:郭万金、牛贵琥、冯良珍、陈春香、郭鹏、尚丽新

团队成员:张建伟、郑伟、杨文娟、贾秀云

太原理工大学以寇子明为带头人的团队

研究骨干:亓秀梅、杨兆建、孙桓

五、张雪英、韩振南、常宗旭

团队成员:李军霞、吴娟、王学文、任芳

山西财经大学以李宝瑜为带头人的团队

研究骨干:杭斌、高艳云、储海林、郭惠英、王建华、米子川

团队成员:冯秋香、韩秀兰、孟勇、陈治

中北大学以韩焱为带头人的团队

研究骨干:张锡祥、潘晋孝、王黎明、张丕状、桂志国、付丽琴

篇3: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

一、高等学校教学团队的内涵和特征

1. 高等学校教学团队的内涵。

教学团队是指为完成共同的教学目标、建设目标, 由教学任务相近的教师组成, 由教学水平高、学术造诣深的教授领衔与负责, 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年龄结构, 有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机制, 有合理配置教学资源的途径, 经常性地开展教学内容与教学改革的教研, 经常性地开展教学经验交流, 经常性地开展学术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 实现共同发展, 实现携手前进的教师群体[2]。

2. 高等学校教学团队的特征。

(1) 共同的目标。目标是团队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没有目标, 这个团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学团队应以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基地建设等教学基本建设项目为目标, 开展教学研究, 进行教学改革, 有计划、分阶段地提高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在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优秀教材建设和实践教学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3]。 (2) 知识技能互补。教学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具有实现共同目标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 且成员之间在知识技能上应该有较强的互补性, 这样才能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3) 合作性。高绩效的教学团队成员愿意公开且诚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能积极主动聆听别人的意见;成员间相互信任, 相互帮助, 有畅通的渠道交换信息;成员具有参与、合作交流、竞争等现代意识和良好的心理品质, 大家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发展[4]。 (4) 合理的组织结构。教学团队带头人是团队的核心和灵魂, 具有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和团队带头人的双重角色, 除应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创新教育思想外, 还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5]。教学团队成员在年龄、职称、知识结构上科学合理, 形成合理的教学梯队, 有效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二、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1. 教学团队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课程之间、专业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 教学活动日益复杂, 仅靠单个教师难以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以团队为基础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 强调的是团队成员在工作中的配合与协作, 其成员之间可以互补知识、技术与经验, 有利于有效处理复杂的教学问题, 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6]。

2. 教学团队建设是提高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 重点对有学术造诣、热心教学改革的中青年骨干作为带头人进行培养, 或以他们为核心, 组成教学带头人、教学骨干和教学新秀等的教学团队, 让团队成员在科研课题、教学改革、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发挥才能, 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教学带头人、教学骨干的传帮带作用, 也锻炼了教学团队, 有利于师资队伍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7]。

三、当前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团队带头人年龄偏大, 行政化倾向明显[8]。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立项建设的国家级教学团队为100个, 这100个团队带头人的平均年龄为56岁, 年龄最大者为91岁, 最小者为42岁, 达到或超过退休年龄 (60岁) 的有40位, 占总数的40%。在这100位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中, 担任校级领导职务 (正副校长、正副书记) 的有16人, 占总数的16%, 担任处级 (不含学院正副院长及与学院级别相当的正副系主任) 领导职务的有3人, 占3%, 两项合计19人, 占19%。教学团队带头人年龄偏大或者担任行政职务后, 就很难保证其有充足的精力或时间投身于教学团队建设, 从而造成团队建设的弱化, 甚至虚化[8]。

2. 教师缺乏团队协作意识。

大学教育经过数百年乃至近千年的发展, 在“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思想的支配下, 逐步形成了较少约束、突出个性的自主化的教育教学传统, 这一传统被称为“浪漫主义”教学观, 它甚至成为大学教育的精神支柱, 从而导致大学课堂成为“教师的独立王国”, 教学内容和方法成为教师的“领地”[9]。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 教师只专注于自己的教学, 教师之间互不相干, 缺乏团队协作意识, 即使在教学中碰到困难和问题, 也不相互交流沟通, 更谈不上协作, 难以在教学中产生重大的成果。

3. 教师对教学团队建设不够重视。

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学校应该自始自终把教学放在中心地位。然而, 目前许多高等学校对教师考核时, 往往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偏向, 教师的科研能力与科研成果在考核中所占比重较大, 而且考核结果经常与职称晋升、岗位津贴、评奖评优等相联系。一些科研能力强而教学业绩一般的教师往往能获得较好的评价, 而那些教学能力强而科研成果较少的教师往往获得较低的评价。在这种科研导向的考核制度下, 教师不愿意将时间与精力放在教学上。当然, 对教师而言, 教学团队的建设也没有吸引力。

四、对教学团队建设的一些建议

1. 选择合适的教学团队带头人。

作为团队的核心与灵魂, 团队带头人应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趋势, 具备较强的改革创新意识, 有明确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思路和目标;能有效组织和协调完成教学团队承担的教学任务, 采取得力措施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能规划组织教学研究, 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方面起主导作用;积极撰写高质量的教研论文;认真组织相关课程的教材编写;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积极组织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10]。除此之外, 建议团队带头人的年龄一般不宜超过57岁, 学校领导及中层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般不适宜担任教学团队带头人[8]。

2. 培养教师的团队意识。

教师团队带头人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信息沟通, 尊重成员、关心成员, 积极疏导团队的建设性冲突, 使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配合, 减少内耗, 营造坦诚、和谐的工作氛围, 尽快使团队工作步入健康运行的轨道[11]。

3. 应采取有利于教学团队发展的考核方式。

篇4:农村学校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建设

【关键词】农村学校 ; 创新 ; 团队 ;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3-0294-02

一、“创新型团队”的内涵

所谓“团队”是指有着共同的志向、相互依赖达到某一结果的人所组成的群体。团队之所以称之为“团队”是因为基于共同奋斗目标。一群目标和价值取向不同的人在一起是不会达成一致观点的,相反只能会削弱整个团队的力量。

创新主要分为思维创新、教研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多个方面,关于创新团队的涵义,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定义。从一般意义上讲,“创新团队”是为创新而组建的团队,由一群训练有素、充满创造力的人组成的主要进行复杂系统创新活动的群体,其价值在于“创新”,具有协作、团结、诚信、高效、互补、自信六大显著特征。农村学校教师创新型团队就是以骨干教师为核心,以团队协作为基础,有明确目标任务,依托学校现有资源,在教育教学领域进行持续创新、创造改革的人才群体。

二、建设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教师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推动者,作为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无疑是推进教育创新的中坚力量,所以要实现教育创新,首先要有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师。

1.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要。随着如今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课程改革的深化,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区基础教育发展的水平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如何满足农村广大人民群众对接受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促进城乡学校协调、均衡发展,缩小并消除城乡差别,促进教育公平,整体提升农村学校的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更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2.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国家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纵观现时的经济社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对创新人才需求日益迫切,区域创新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客观事实赋予了学校承担的历史使命,就是迫切要求基础学校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构建创新型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3.提高学校竞争力和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学校竞争力就是以教育教学、学科教研的实力与质量为根本,以队伍、制度、文化为支撑,使学校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特色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成长的关键是合作互补,“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学校教育从来就不是某个个体的“战斗”,而是整个团队的“战争”,要打赢这场“战争”,需要团队的力量和智慧,激发教学灵感,启迪创新思维。根据对诺贝尔奖的统计,合作研究获奖所占比例由前25年的25%上升为近25年的79%。由此可以推断,合作研究、团队攻关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教学的内在要求。实践表明,创新团队是获取和整合资源的有效组织形式,是教育教学创新和攻关的重要载体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动。

三、农村学校创新型教师团队建设存在的困难

农村学校受地域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基础教育先天薄弱,主要表现在教育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优良师资匮乏,教育信息滞后,专业引领空白。即使有的学校硬件设施达到一定标准,然而,“硬件”上去了,“软件”还没上去,学校创新型团队建设存在的困难主要表现在:

1.教师创新的热情与能力有待提高。新课改实施已经多年,但许多教师在新课改的大潮中仍然“穿新鞋走老路”,新课改犹如“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好看不实在,新课改实施步履艰难。有的教师甚至对新课改产生抵触情绪。究其原因,主要问题还是:教师观念难跟上,教师素质难跟上。

2.教师面对新现象束手无策。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日益多元化,教师再也不是无所不知的“神”,有的知识学生完全可能在老师之前获知,甚至知道一些老师并不知晓的知识,面对“弟子不必不如师”的时代,有的教师感到很失落、焦虑,束手无策。

3.师资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由于农村学校大多地处边远,工作环境和条件较为艰苦,一直以来就存在“人才难来,来了难留”的困境。以花都区现有在职教师为例,来源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师范院校毕业生;二是部分初中毕业的教师定向培训生;三是“民师转正”教师。2001年我区完成民师转制和教师工资财政统发改革工作后,大多数农村学校教师就一直处于“封闭式”的静止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队伍年龄偏大,无论是从专业结构来讲还是从年龄层次来说,对学校的发展都起到了制约影响。

四、农村学校创新型团队建设的几点规划

建设创新型团队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比较完善的体制和机制,加强管理,保证这项工作的自发和长效。

1.高屋建瓴,把握思想方向。创新的前提是学习,没有学习就没有创新,故而创新型团队首先是一个学习型的团队。必须全面创新和系统建立协调、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不断增加教师学习“外加力”,激活教师学习“原动力”,使每一位教师能发自内心地认识到学习是一种生存需要,是一种发展需要,是能力不断“再生”的需要。自觉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生活学习化,学习生活化”。通过学习,实现教学相长、实现教学思维、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endprint

2.骨干引领,优化团队管理。(1)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学校管理层是创新团队的组织领导者、教育創新的实践者。从情感智慧来说,管理者的为人处事与他的教学业务水平一样重要。管理者要善于团结团队成员、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有自我牺牲的精神,老师们才会佩服你、欣赏你,你的学识与他们的期望值或者说与他们的心理契约相符,他们的成就感和归属感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成员才能心甘情愿地在团队中发展,为实现团队的目标而发挥智慧。学校的管理层应该是建设创新型教师团队的楷模和基石,着重从五种意识和一个口号来锤炼管理团队。五个意识是:奉献意识、忧患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大局意识;一个口号是:向我看,跟我干,一级干给一级看。(2)学科教研“比学赶争”。学科教研组是学校实施教学管理、开展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是发挥教师集体力量,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组织形式。学校要把学科教研组建设摆在学校发展的首要位置,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教研组建设的新内涵、新思路、新功能,全面提升教研组工作水平。一方面要加强教研组的组织建设,选拔思想好、能力强、业务精的人员担任学科教研组长,学科教研组下设备课组,要加强统筹协调,使两个层面的教研组都发挥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认真落实备课、上课、作业、检测、评价、辅导等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及时总结,树立先进,学习推广,形成比、学、赶、争的良好氛围。

3.建章立制,促进团队创新。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而促进人自觉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机制。完善的机制有利于激发和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执行力,增强归属感。学校必须建立规范、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的规章制度,才能实现人的自觉发展,推动人的自我创新。一是建立合理的用人机制,把合适的人用在合适的岗位,用人所长。人只有在自己善长而又感兴趣的岗位上才能心情愉快、得心应手,得心应手才会有想法,有想法才能不断改革创新,提高效益。二是建立优秀科组、优秀个人的评比制度,把教师个人的业务素质、教学成绩与职称晋升、绩效工资、评优评先等结合起来,让教师感受到通过努力可以获得成功和被认可的喜悦,进一步调动工作热情,促进改革创新。

篇5:高等专科学校科学研究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科技部、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开展的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多功能优势,更好地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教育部、科技部决定联合开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

一、建设意义

1.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的战略行动。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中分别指出,要鼓励和支持多种模式、社会化的农业科技推广,建立多元化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要积极推进城乡、区域合作,增强高等学校主动服务社会意识,强化科教资源的统筹协调与综合利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提升高等学校服务“三农”能力。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是以区域创新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机制体制改革和服务模式创新为重点,加快涉农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的转变,组织和引导广大师生深入农村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切实解决农村发展的实际问题,发挥高等学校在区域创新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2.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完善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我国现有的专职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仅依靠专职化技术推广队伍,已经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综合需求。近年来,在党和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涌现出许多适应市场需求、广受基层欢迎、富有活力的科技服务模式,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农村科技服务的内容与范畴,逐渐形成了公益性推广服务、社会化创业服务和

多元化科技服务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格局。

高等学校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多年来探索建立了“太行山道路”、“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大篷车”、“湖州模式”、“百名教授兴百村”等多种形式的科技推广和服务模式。在总结这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大力推进校地、校所、校企、校农间的深度合作,构建以高等学校为依托的“大学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模式”,使之成为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生力量。

3.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推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迫切需要高等学校从传统个体化、自发性为主的服务,向系统化、有组织的服务转变;迫切需要从间接式、短期性的服务,向与农村发展相结合、长期性服务转变;迫切需要从单纯依靠涉农高等学校,向多学科集成、多校联合、政产学研用融合的方向发展。

以服务为导向、以改革促发展,通过开展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一方面加快推动高等学校内部的改革,另一方面推进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社会间的协同创新和服务,促进资源共享,发挥合力优势,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社会服务和高等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发展道路。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新农村建设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高等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与新机制,探索建立以大学为依托、农科教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三、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制定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统

筹部署,协调发展。支持地方政府、高等学校先行开展建设,汇聚相关资源,落实建设条件和配套措施,在充分完善建设方案的基础上提出申请,成熟一批,启动一批。

2.省部联合、校地共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科技厅(科委)牵头组织申报和建设,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审批。依托高等学校通过与县、市级人民政府共建综合示范基地、特色产业基地以及分布式服务站等,建立稳定、实质性的合作,形成长效发展机制。

3.综合服务、融合发展。围绕新农村建设和发展中农业生产、村镇建设、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医疗卫生、政府咨询以及农民培训等综合需求,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整合地方政府、企业、研究院所、农民合作社等多方资源,促进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推动高等学校与新农村建设的融合发展。

4.机制创新、模式探索。加快高等学校在人事管理、科研组织、社会服务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提供制度保障。鼓励地方政府、高等学校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建立适合区域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科技推广和服务模式。

四、建设目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区域新农村建设的综合需求,通过逐步建设一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推动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革与机制体制创新,建立基于农村基层多种形式的服务基地和跨地区、跨校的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政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形成“多元、开放、综合、高效”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成为带动和引领区域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五、重点任务

1.建立多种形式的新农村服务基地。(1)综合示范基地。充分利用高等学

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和特色,通过校地、校所、校企、校农间的合作,共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集科研中试示范、成果推广转化、农民技术培训以及学生实习创业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加快成果的孵化与转移,使之成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辐射中心。(2)特色产业基地。紧密围绕当地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需求,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创新校地、校企、校农等合作方式,从共性关键技术出发,切实提升特色产业的产品质量,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益,并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之成为县乡特色产业的发展引擎。(3)分布式服务站。依托村镇建立分布式的服务站,及时掌握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现实需求,结合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等活动,组织高等学校力量和资源解决实际问题,为专职推广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为当地农民和生产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服务,使之成为连接高等学校与农村发展的桥梁。

2.开展新农村建设宏观战略研究。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通过深入开展政策研究和理论创新,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作出积极贡献,成为国家新农村建设的智库。对推进区域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科学研判,重点开展城乡统筹发展路径、农业产业体系规划、村镇建设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成为区域新农村建设的服务中心。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为载体,推动学科交叉,培育新兴学科,加快学科集群的形成。

3.搭建跨校、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建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信息化网络平台,提供产业指导、商情分析、科技推广、成果展示、农民培训等综合服务,形成高等学校专家与村镇、企业、农户间的纵向联系。同时,以信息化网络平台为基础,实现互联互通,搭建跨校、跨地区的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构建高等学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化体系。

4.创新体制机制。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高等学校人事聘用与管理制度、教师考评与激励机制、学生培养与创新创业模式、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间

实质性的长期合作关系,明晰参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各方的定位、责权以及成果、利益分配机制,构建校地、校企、校所、校农之间协同服务的新模式,加快高等学校办学模式转变。

六、组织管理

1.启动时间。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从2012年开始启动实施,成熟一批、批准一批,每年的申报时间另行通知。

2.管理形式。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领导小组,由科技部、教育部分管部领导共同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负责政策设计、总体规划、项目立项等重大事项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科技部农村司、教育部科技司联合组成,负责处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规划制定、经费筹措、项目评审以及检查、验收等日常事务,办公地点设在教育部科技司。

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由国家有关部门、地方政府、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专家组成,负责对重大政策、规划设计、实施方案等进行咨询,提出咨询意见等。

3.申报评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科技厅(科委)牵头组织高等学校和其他参与单位共同设计建设方案,在前期充分培育和论证的基础上,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申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申报的建设方案进行初审,并组织咨询专家对初审通过的方案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经由领导小组审定批复开展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运行一段时间后由教育部、科技部按照批复建设方案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对于建设成效显著的,国家给予追加奖励;对于执行成果不佳或无法实现预期目标的,要及时予以整改或停止建设。

七、保障措施

1.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将其作为一项重点和开创性工作,建立相关职能部门、依托高等学校联合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整体推进,落实相关政策和支持条件,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与发展创造良

好的条件。

2.依托高等学校要本着为新农村建设切实服务的根本原则,充分调动和利用学校自身以及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加强联合,开展协同服务。明确负责机构和人员,制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方案、管理办法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特别在机制体制创新方面要有具体举措。

篇6: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要求,以双师结构建设为重点,培养和聘请相结合,造就一支有名师带头,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整体素质高、教学水平好、动手能力强,专兼结合、梯度结构合理,在省内同类院校及英语类相关专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具体建设目标为:

1. 团队带头人的培养与水平提升

在现有专业师资的基础上,由商务英语专业带头人、浙江工商大学杨森林教授传帮带,对团队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并通过国内外进修交流、科研项目研究、参与行业领域的工作和企业锻炼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团队带头人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开发、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水平,尽快提高团队带头人的在省内同类院校及外贸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团队结构的优化

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关键是优化团队结构,使其具有专业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合理的梯队结构及有效的运行机制。通过学历提高、国内外进修和企业锻炼等途径,加快骨干教师的培养,促进他们尽快成长,使团队的结构更加合理优化。

注:培养博士教师1人;全部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为省、部两级“双师”素质培训、职业技能考试取得证书、下厂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3-4人;到区域知名企业、科研院所聘请兼职教师1~2人。

3.教学水平的提高

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建设为契机,根据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使之更加符合行业对人才的最新要求。以课程建设为依归,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编写讲义,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考试模式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校级教学。认真研究分析工学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及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内涵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设备的实际能力。

4.教研科研水平的提高

团队在取得原有的科研教研成果基础上,积极开展教研科研立项,撰写专业论文和编写教材。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积极探索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课件开发、考试方法、实验室建设、工学结合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不断进行归纳、总结、凝炼和升华,撰写具有学术价值、对教学改革具有指导意义的论文或省级教研立项。进行教学研究,把教研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服务,提升教学水平。

教材建设专业论文教研项目科研项目

2部教材,其中1部为校企合作开发教材30篇:至少有2篇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4项:争取1项为省级立项3项:争取1项为省级立项

二、建设内容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商务英语专业建设为载体,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面向浙江二级城市、小型外贸企业和大中型制造业的工厂的外贸业务部门”为专业定位,进一步深化“外语优先、外贸熟练、综合素质高、办事能力强”专业特色的内涵建设,培养具有较强英语水平和熟练外贸业务能力的人才。重点探索优良学风建设长效机制、隐性课程体系构建、创业创新平台建设等三项人才模式改革内容,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 课程体系重构与课程建设。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构建为契机,根据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使之更加符合行业对人才的最新要求。加强专业主干课程建设力度,鼓励各主干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和完善。在学院统一部署下,完成系定必修课程的课程标准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积极支持现有院级精品课程建设,以《xxxx》和《大学xxx》两门课程作为院级精品课程申报的重点,《国际商务》和《国际贸易实务》作为20院级精品课程申报的重点,xxxxxx》、《xxxx》作为年院级精品课程申报的重点,《xxx》和《电子商务》作为2014年院级精品课程申报的重点。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完成的项目中,物色课程申报省级以上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的申报和建设推动主干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落实1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3. 实践课程建设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改革和完善现有实训课程,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外贸能力提高。以提高学生在商务情境下英语应用核心能力为目标,研究以过程性、课内外互动、多技能交融为特点的综合语言技能实训课程的开发。以工学结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指导思想,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对部分课程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完善毕业综合实践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切实提高顶岗实行的实效。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在对现有商务英语校内实训室科学管理、合理调度和充分利用的基础上,完成对“仿真国际商务实训室”项目的建设。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理实一体化”思路,调研和论证新的实训室建设项目,改善专业教学设施和条件。在分院统筹安排之下,完成软技能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中与本教学团队相关项目的建设任务。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要按照工学结合、产学合作的思路,建立一批不仅满足各专业顶岗实习和就业需要、也能满足日常实训课程教学和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假日实训基地,使之逐渐上规模、成体系。

4. 师资队伍建设。鼓励现有教师在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优化团队师资队伍的整体学历和职称结构。抓紧对现有讲师群体尤其是拥有高学历的中青年讲师的培养,完善教师队伍的梯队结构。本教学团队不仅要提高教师个人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能力,还要发挥专业教师群体的力量。通过团队合作,全面提升各专业教学团队的科研和教研能力,提高各级各类教研科研课题申报数目,要提高省级课题研究的数目,力争在教育部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申报有突破。以各级各类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通过举行说课、观摩课、多媒体课件等各种教学技能比赛的方式,切实提高团队教师的教学技能,全面提升各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开展以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为主的教研活动,通过团队教师相互学习和对外交流学习等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团队整体教学水平和技能。加强教学研究工作,通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实践课程的研究,切实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篇7:学校师资团队建设实施方案

以优化职称、学历结构、强化专业技能和能力为中心,以双师型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为培养重点,坚持数量、结构、质量协调发展的方针,通过对内培养、对外引进的方式,力争到2008年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能适应学校改革和发展需要,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需求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到2008年实现如下目标:

1.教师队伍数量和规模:根据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发展规划,到2008年普通在校生规模稳定在950名。教师队伍的规模,按照“控制数量、提高质量、兼职补充”的原则,专任教师总数达到40人,聘用兼职教师达到16人。

2.教师队伍结构:

(1)专业技术职务:教师队伍中,具有教授、副教授(含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数达到专任教师数的43%,其中教授要达到5名。师资队伍的平均年龄,特别是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平均年龄要在38岁以下。

(2)学历层次: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的占教师总数的45%以上。

(3)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合理,规模适当,能充分保证专业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3.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2名高素质“双师型”专业带头人,5名专业骨干教师。

4.“双师型”教师:通过培训和引进,使“双师型”教师(包括有专业技术职务、有专业资格证书、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人数达到专业课和实践课教师总人数的90%。

师资队伍建设内容:

按照开放性与职业性的内在要求,以物流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建设为依托,以青年教师队伍培养为核心,引进、培养和外聘相结合,工作与学习(实践)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职业道德与双师素质提高相结合,逐步形成一支专业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双师结构完善、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

根据学校“十一五”总体规划及物流管理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和师资队伍现状,重点建设好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道德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倡导爱岗敬业、育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师德风范,积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高等职业教育观和人才观。努力建设一支忠诚事业、献身教育、乐于奉献、安心从教、勤奋任教、优质施教的教师队伍。把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工作考核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及时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

2.学历、学位提升建设

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学历学位水平,改善教师的学历学位结构是物流专业群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的学历学位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教师的学术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和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该专业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等功能的发挥。因此,物流专业群首先要以特色专业群建设为目标,通过引进、培养、外聘,使教师的学历学位水平达到建设的要求。其次,以2008年物流专业群学生达到950人为目标,做好高学历学位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学校出台政策,设立专项资金,积极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以改善教师的学历学位结构。

3.“双师”素质建设

建设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物流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衡量标准是: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而且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相应技术岗位的实践经验。鼓励专业教师获取与专业有关的专业技术职称,成为名副其实的拥有双证书的“双师型”教师;另一方面,与专业能力建设结合起来,制订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的具体实施办法。

4.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实施工程

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强40岁以下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1—3年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相关专业发展需要,能在教学和专业建设中真正发挥示范作用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通过外聘专家讲学,到内地培训,高职师资培训基地培训,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参加课程建设和课题研究,参与生产第一线实践活动等进行骨干教师的培养。根据物流专业群建设实际需求,以激发中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为出发点,制定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认定和考核办法,形成系统、连续的骨干教师培养、认定机制,使骨干教师队伍形成坚实、合理的梯队结构。

5.专业带头人建设

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术水平较高、专业造诣深、双师素质和创新能力强的专业带头人。到2008年实现培养和引进2名专业带头人的目标。

6.专业能力建设

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水平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通过专业能力建设实现如下目标:(1)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物流管理专业将创造条件,鼓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学历提高和业务进修、教学研究等,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从而能跟踪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2)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物流管理专业规划和设计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建立和完善专业课教师的技能更新机制,组织教师轮流到系研究所、培训公司、培训学校顶岗工作,定期对其专业实践技能进行考核和培训。(3)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的需要,构建有效的适应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不断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法,培养其整合课程、运用信息技术等能力;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形成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授课体系。(4)提高科研水平。出台政策鼓励教师积极从事科研、教研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总结科研成果,以科研成果带动教学工作,走一条产学研相结合、相促进的发展之路。

师资队伍建设措施保障机制:

1.转变教师观念

物流专业群结合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的发展状况,每年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转变教师观念,提高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同时聘请省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学和交流,开拓视野,更新观念。

2.设立师资培养专项基金

师资培养专项基金根据物流专业群发展状况设立,每年不少于20万元,用于学历教育培养、骨干教师培养、学科带头人培养、“双师型”教师素质培养、出国考察进修等。基金主要用于教师的业务、实践进修培训,教师引进和新教师的培养,以及开展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等。

3.形成开放式的专业师资使用机制

尽快形成开放式的专业师资使用机制。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引进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政策支持,制定引进教师的特殊政策,给予被引进者较高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吸引一些行业企业的优秀技术人员加入到专业师资队伍中来,把先进的技术技能带进学校,带进课堂,使学校教育真正紧贴行业发展的要求。同时加强外聘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聘请专业能力强的外校教师及实践技能强的社会各行业的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等任教,有针对性地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

4.完善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

制定教师任课资格、教师业绩考核、专业能力提升、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方案、外聘教师管理等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规章制度,使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过程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5.建立以激励为核心的师资评聘与奖惩机制

篇8:高等专科学校科学研究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关键词:依法治校,平安校园,治安防控

1高等学校 “平安校园” 建设的意义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约3. 6亿多人, 这意味着平安校园建设关系到3亿多个家庭的安宁, 若以三口之家推算, 将关系到我国约10亿人口的生活和生产。因此, 平安校园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广大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而且还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稳定。从国家发展战略来说, 现在的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保护、教育、培养他们, 就是保护、孕育民族的未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 平安校园建设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而且具有深远的战略价值。

2高等学校 “平安校园” 建设的基本措施

2. 1机制健全是确保平安校园建设长效发展的根本途径

学校党政要把平安校园建设及周边治安整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始终坚持常抓不放。首先, 要抓责任意识。学校须成立由校党政领导担任组长和副组长的 “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并下设办公室, 挂靠保卫部门, 各院系等基层单位也需成立各级平安校园创建组织, 强化领导责任意识。其次, 要抓层层落实。学校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要与各二级单位 ( 部门) 行政负责人逐一签订责任书, 通过签订责任书的形式把平安校园创建工作重任落实到各级领导肩上, 做到层层有人抓, 层层抓落实。再次, 要抓效果巩固。学校在平安校园建设工作中, 要坚持年初有计划, 中期有检查, 年终有总结, 确保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有措施, 能落实, 不断巩固平安校园创建成果。

2. 2依法治校是确保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保障

学校应紧跟国家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 结合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对原有的规章制度修订完善并颁布实施, 确保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做到事事有理可依、有据可查。在减少和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方面, 学校应该制定和完善一整套系统的管理和工作制度: 应该要有加强宿舍管理方面的制度, 对宿舍用电、防火、防盗、上网等行为进行依法管理; 有针对大学生特殊群体所制定的相关规定, 使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后顾之忧, 安心学习, 遵纪守法; 对学生在校期间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或人身伤害事故的苗头, 辅导员、心理健康老师、学生处、保卫处人员须及时与其家长联系, 传递信息, 沟通情况, 争取发现在早、控制在小, 或者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2. 3资金投入是确保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

学校应重视平安校园建设工作的资金投入, 在基本建设面广、量大、任务重、资金紧张的情况下, 仍然要不断加大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投入。学校应与拥有专业培训和管理队伍的保安公司签订安保服务外包合同, 确保能够优质地完成校园治安、消防应急处置等安保任务; 学校应设立消防专项经费用于消防管网、消火栓系统和消防报警系统的维保, 对校园内发现的损坏和过期失效的应急灯、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及时维修和更换, 从而提升消防应急能力; 学校还应设立治安防范专项经费, 用于校园视频监控、红外报警、防盗设施 ( 围栏、防爬刺等) 、交通设施 ( 车辆管理系统、路拱等) 等设备和设施的安装和维护, 提升校园技术防范水平。

2. 4提升师生、教职员工安防能力是落实平安校园建设的重要举措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 《平安校园网》、宣传橱窗、展板、横幅等宣传工具, 广泛宣传和传播治安防范、交通安全和火灾逃生、自救、扑救等消防安全常识; 可将新生安全教育前置于入校之前, 重点介绍高校治安、交通、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告知新生和家长做好安全防范; 新生入学后, 通过邀请市消防防火专家、辖区派出所、交警中队干警等进行消防、治安、交通安全方面的专题讲座; 学校通过组织 “11·9”消防安全日、交通安全周、校园安全周等主题活动, 组织消防灭火演练, 提高广大师生、教职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

2. 5队伍建设是构建平安校园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力量

构建平安校园治安防控体系离不开一支责任心强、精干高效的学生工作队伍。在平安校园建设过程中, 学校应着力打造三支队伍:

一是学工队伍建设。学工队伍是学生工作的一线队伍, 能够及时了解并掌握学生情况。学校应该以 “专业化、职业化”为目标, 建设一支掌握思想教育、安全管理、心理健康疏导等多项技能和具备政治坚定、理论扎实、工作高效等职业素养的高水平工作队伍。

二是信息员队伍建设。信息员队伍是各学院在各年级中选拔的优秀学生骨干, 他们了解同学们的生活、学习和思想动态, 经常通过电话、面谈、电子邮件等方式及时向学校传递各种信息, 反映学生的正当诉求, 发挥学生与学校管理部门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三是宿舍管理员队伍。宿舍管理员长期承担着管理宿舍、服务学生的任务, 发挥着保护学生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值班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打造一支责任心强、热心为学生服务的宿舍管理员队伍, 能够营造一个安全文明的宿舍生活环境。

2. 6重视安全隐患检查与整改是巩固平安建设成果的有效手段

安全隐患检查是在平稳的环境下查找问题和隐患, 努力做到安全隐患检查和整改, 不疏忽, 不懈怠, 才能确保平安建设的成果。学校可以通过 “四查”, 巩固平安校园建设成果。

一是保卫部门查: 保卫部门应监督各二级单位 ( 部门) 认真落实平安校园建设的各项工作, 保卫干部应加强与二级单位 ( 部门) 联系, 及时掌握校园治安、交通和消防安全各项动态, 对查找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并将整改情况汇报上级主管领导。

二是职能部门查: 学工、后勤、财务、校园网、图书馆、实验室等职能部门需要对本部门管辖范围内的重点部位加强安全检查, 在每个学期开学前必须做好宿舍区、教学区、食堂、财务室、图书馆、实验室、学生活动场所等多区域的安全检查工作, 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三是平安校园建设责任单位查: 各二级单位 ( 部门) 平安校园建设责任人须清楚掌握本单位 ( 部门) 内的平安校园建设工作范围, 要将本单位 ( 部门) 的责任明确到三级科室, 三级科室应将工作明确到具体人和具体房间, 并能够形成平安校园建设工作 “一本账”。

四是特殊时期查: 每年 “五一”、 “十一”及寒暑假前, 学校须以红头文件形式下发安全检查通知, 要求全校各单位清查治安、消防安全隐患, 做好师生员工的各项安全防范工作; 在重大政治敏感日, 可临时召开综治会议, 强调和部署校园安全稳定工作。

3高等学校 “平安校园” 建设的新思路

3. 1推进高校安全保卫工作立法, 保障保卫干部权益, 提升保卫干部待遇和校园地位

目前, 很多省市已经颁布实施了高校安全管理规定, 如 《江苏省高等学校安全管理规定》、 《黑龙江省学校安全条例》、《山东省高等学校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和 《深圳市学校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 但对于主要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保卫干部所应承担和享受的义务和权利的具体规定很少, 这无疑打击很多热衷于保卫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卫部门普遍在高校受重视程度低, 保卫干部所享受到的待遇和福利亦低于其他部门, 使得很多保卫干部都希望能 “另谋高就”, 在遇到原则性问题时, 迫于 “人情”压力, 徇私放纵, 管理失效。笔者认为高校保卫干部队伍应是一支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同时掌握消防管理、治安侦查、谈判和心理疏导、擒拿格斗、法律实务等多项专业技术且综合素质较高的干部队伍, 保卫干部应实行职业化的人才选拔模式和干部培训机制, 在接受培训后, 可以取得同警察同样的执法权, 并可以将部分干部吸收到公安队伍中, 接受公安机关和高校的双重领导, 进而解除保卫干部的后顾之忧。笔者认为只有拥有执法权的执法者才能严格执行校园安全法。

3. 2组建义务巡防队伍, 构建群防群治治安防控体系

平安校园建设仅仅依靠保卫干部和保安队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笔者认为应建立一支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 “义务巡防队伍”。这支队伍要能够深入学生宿舍、教学楼、行政楼、图书馆、食堂等楼宇内师生员工活动密集的场所, 与楼宇外巡防力量互补, 并做到信息互通、力量互动、工作互补, 减少防范盲区, 能够实现联巡、联防、联控、联动的 “四联”防控效果, 并与技防相结合, 形成人防、技防、物防 “三防”并进的格局, 形成高压防控的态势, 有效挤压犯罪空间, 降低发案率。通过开展群众性义务巡防建设, 加强基础建设工作, 完善群防群治体系, 使得校园社会治安整体防控水平不断提升。

3. 3要建立智能安防管理系统, 发挥科学技术在平安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笔者认为要提高校园的安全防范水平, 重点要发挥科学技术在平安校园建设中的作用, 建立智能安防管理系统。目前, 已经有很多高校开始研究并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校园, 其中也包括智能安防管理系统, 该系统融合了视频监控、消防报警、车辆管理、门禁管理、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无线指挥和信息发布等功能为一体, 使得保卫部门可以借助RFID射频识别、图像识别、GPS、无线传导网络、遥感等技术, 并结合日常的视频监控系统, 全面感知校园的环境、人和物的变化, 而计算机系统将这些感知信息进行汇总、处理, 适时地进行提示或报警。当有人或物闯入校园的警戒区时, 系统通过在这些区域的传感终端, 判别闯入物体的具体位置, 并通过安防管理系统调转相应的摄像头对该区进行监控, 同时提醒信息也实时发送到安防管理系统中心和高校保卫人员的随身设备中, 方便保卫人员进行现场处理, 提升校园技术防范水平。笔者认为,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管理系统会成为今后平安校园建设的趋势, 物联网技术亦会在校园安全防范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武金陵.推进“平安校园”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 :164-166.

[2]赵天宝.浅论高校“平安校园”的构建[J].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 :50-52.

[3]董振寿.高校建设平安校园的对策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7) :116-120.

[4]宋明钧.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的对策与思考[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6 (2) :88-91.

篇9:加强广西创新团队建设研究

[关键词]广西 创新团队 创新模式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C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8-0023-05

创新团队是以领军人才为核心,以团队成员协作为基础,有明确目标任务,依托一定平台和项目,进行持续创新创造,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产生较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人才群体。随着科学技术在各领域不断融合、交叉、渗透,创新活动社会化、集成化程度不断加深,以高层次领军人物为核心,由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组成的创新团队,是获取和整合资源的有效组织形式,是科技创新和科研攻关的重要载体,是聚集和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为优秀杰出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创新平台,具有攻克创新前沿阵地的综合能力,成为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研究转化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强有力的推动者。

广西应当加强加快创新团队建设,把培养、发展壮大一批创新团队作为当前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以解决目前存在科技基础薄弱,科技投入远不能满足创新需求,高层次创新人才匮乏,高层次创新平台较少,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等诸多问题,推动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把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加快创新型广西建设。

一、广西创新团队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广西创新团队建设刚刚起步,已取得初步成效

从2005年开始,广西教育厅在全区高校启动了“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资助计划”,于2011年底,已经分四批批准建立了57个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吸引、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前三批创新团队人才总量增长了1.7倍,团队当中博士数量增长了2.8倍,正高职称人员数量增长了81%。首批9个创新团队在3年建设期内承担340多项科研课题,其中国家级项目85项,发表论文1500篇。[1]2011年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立项建设1项。2009年,广西科技厅发布的《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桂科计字〔2009〕224号)中新增了“创新研究团队项目”,并从2010年首次开启了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的申报,已经分两批批准建立了9个创新研究团队项目。2010年,自治区农业厅和财政厅联合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建设,到2011年底广西共启动了9个产业的创新团队建设工作,年投入1540万元。团队一级成员达73人,其中首席专家9人,功能岗位专家21人,综合试验站长43人,分布在区、市县一级农类科研院(所)和高校以及专业指导站。

广西创新团队建设初见成效。全年获得国家各类科技项目518项,获得支持经费将近3亿元,比上年增长76.5%,创历史新高。这极大地促进了广西重点学科发展和优秀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的培养,有效地提升了广西承担国家科技项目的能力。

(二)存在问题

由于广西创新团队建设起点较低,发展较晚,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创新团队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

1.重点在高层次人才个体的培养和引进,对创新团队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一直以来,广西着力人才个体的培养和引进,对创新团队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从广西出台的“十二五”和“中长期”人才规划的目标和任务来看,大多是以培养和引进“八桂学者”和“特聘专家”等个体高层次人才为主,只是试图通过“八桂学者”带动科研创新团队建设。

2.创新团队数量太少,层次较低,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

到目前为止,广西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57个,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9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9个,层次较低,数量太少,吸收和培养的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到2009年底,广西共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约6万人,“两院”院士仅1名,长江学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404人,仅占全国的0.89%;“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7名,仅占全国的0.5%,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水平的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高层次开发人才短缺。集聚高层次的研发人才存在明显障碍,阻碍了创新团队层次的进一步提升。

3.人才培养目标过于单一,没有提出团队建设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目标

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是通过聚集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高层次人才建设形成一批处于国内外前沿水平学术技术精英的创新团队。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是通过项目建设,形成以优秀中青年科技人员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的研究团队,围绕国家和自治区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某一重要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基础研究,培养和造就高水平的研究团队。这两项团队建议的目标只注重学术水平,没有提出经济和社会效益建设目标。

4.资助创新团队建设经费明显不足,科研基础薄弱

创新团队经费来源渠道单一,数额太少。广西绝大多数的创新团队的创新研发经费主要依靠单位自筹和政府拨款,资金来源渠道狭窄,数额太少,造成研发经费不足,创新积极性下降。如,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每个项目资助经费200万元;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每个团队平均获得资助经费170万元,这些经费是不足以支撑创新团队的持续创新活动的,相比广东、江苏省的经费投入,是少之又少。科研基础薄弱,到2010年末,广西建成1个国家级、12个省部与自治区共建重点实验室,3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5个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13家广东国家重点实验室、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8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相比,广西科技研究基础较为薄弱。

5.没有制定创新团队引进和培养人才政策制度,吸引高层次人才力度不大

除了广西教育厅制定出台《“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建设创新团队资助计划”实施办法》,广西科技厅出台《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中的创新研究团队项目,以及广西农业厅和财政厅制订《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建设实施方案(试行)》以外,没有相关的创新团队引进和培养人才政策和制度,这些政策对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团队核心人才没有多大吸引力,创新的动力不足。

6.创新团队人才结构不尽合理

创新团队多以“拉郎配”方式建立,价值取向融合度不够,缺乏信任合作精神,稳定性差,短期行为多,很难取得良好创新成果。在团队人才的组成和培养上,重科研、轻开发,特别缺少既懂科研,又善于管理和成果转化的复合型人才。

二、加强广西创新团队建设重要意义

(一)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是广西人才发展和科技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规定:要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注重发现和培养一批有影响的科学家和科技管理专家。《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定:广西围绕我区重点产业发展和重点学科建设,大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团队,到2015年,培养造就高水平的100名科技领军人才、50个科技创新团队。《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快吸引和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要求重点引进和培养掌握我区重点产业的相关核心技术,能够解决产业发展重大技术和工艺性难题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定:在重点产业、重点学科建成一批人才基地,形成一批创新能力较强的人才团队,培养造就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由此看来,广西已经把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作为今后的重点建设任务。

(二)创新团队建设是加快广西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创新模式

当前科学研究的深度、广度和复杂性大幅加强,学科间不断交叉和相互融合,基于团队协作的科技创新活动已经成为重大科技研究的主流形式,适应了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在2000-2006年的7年间,国家三大科技奖励为1502项,其中团队或群体获得数量达1474项,占总量的98.14%,这一比例每年均在95%以上。[4]广东和江苏省从2010年开始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已经初显驱动效应。仅仅一年时间,广东省首批12个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引进时核心成员仅93人,现已超过当初的3倍,还培养了科研骨干200多人;江苏省首批8个科技创新团队共引进49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增量达38%,有3个团队挖掘国际人才为我所用,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拥有外籍高端研发人员54人,增量达100%。2007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启动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首批15个科技创新团队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大力培养技术骨干,不断优化人员结构,广泛开展科技合作交流,3年来,共引进博士50人、硕士40人,柔性引进区内外高级专家22人,培养博士36人、硕士166人。以上数据显示,引进和培养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的建设计划对高层次人才具有极强的吸引力,高层次人才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尤为突出,形成了“以才引才、以才育才”的机制。这正如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调研创新团队时说,“创新科研团队是我省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活广告”。创新团队引进和建设成为各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重大举措。

目前,广西实施的“八桂学者”和“特聘专家”建设计划的资助资金主要是对个人的资助,一些顶尖人才和团队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对其个人进行资助,而是希望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集成支持。从2004年开始至今,广西开展了人才小高地建设,引进了2000多名高层次人才,科研创新能力和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部分人才小高地载体建设单位对小高地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内部管理缺位,出现重评审、轻管理,重资金、轻投入,重引进、轻使用,重形式、轻内容等现象,部分小高地载体单位存在依赖心理,等政策、等资金、等项目等问题。[3]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根源于人才小高地只是给人才搭建一个平台,为人才提供唱戏的平台,但无法保证人才小高地建设单位能否让人才上台唱戏,唱戏是否精彩,还不能起到充分发挥人才自主创新的积极作用。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进一步完善人才小高地相关政策和管理外,应当从关注个体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发展到注重人才团队的建设。可在人才小高地载体的基础上加强创新团队建设,设立建设目标,从注重个体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到注重创新团队转变,不断提升引才层次和效果。

(三)加快开展创新团队建设是提升广西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

创新团队作为一种新的科学研究组织模式,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能够全面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二战以来,每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背后,都离不开一支世界顶尖科研团队的强力支撑。目前,全世界几乎所有的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都依靠创新团队集体攻关来实现。2010年,广东和江苏省分别实施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初显驱动效应。仅仅一年时间,广东省首批12个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相继建立实验室、研发中心及工程中心43家,承担国家、省部、地市科研项目200多项。已在《科学》、《自然》、《细胞》等世界顶级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近百篇,申请发明专利269项,参与制订了1项国际标准和2项国家标准,已经开发28个新产品,一些项目有望在3年内实现产业化,预计可产生数千亿元产值。[4]江苏省首批8个科技创新团队已申请专利52件,增幅达14%,其中发明专利33件;获得专利授权15件,其中国防发明专利2项,这批科技创新团队中,部分项目产业化发展迅速,去年实现销售总收入近12亿元,取得明显经济效益。[5]宁夏回族自治区首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3年来,累计承担国家级项目118项、省部级项目233项,争取经费总额达4.26亿元;共研制开发各类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497件;共申请发明专利90项、获得授权40项,制定国家标准24项、行业标准11项、地方标准97项;共出版专著27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949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69篇,10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有4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首批科技创新团队研发成果带来的经济效益累计超过47亿元。[6]由此来看,创新团队引进和建设是集成科技资源推动自主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速提升科技创新实力,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三、构建广西创新团队建设模式

构建广西创新团队建设模式分为四个层次,三种类型。

(一)广西创新团队建设层次

1.国家级创新团队。由教育部、科技部、农业部等国务院组成的相关管理部门出资建设的创新团队。

2.自治区级重点创新团队。以自治区政府的名义评选出资建设的创新团队。

3.地厅级创新团队。由教育厅、科技厅、农业厅、商务厅、宣传部等以及相关管理部门或14个地级市政府出资扶持建设的创新团队。

4.基层单位创新团队。包括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组建的以学术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技术带头人或项目负责人为团队的领导者或组织者,把优秀科研或技术人才凝聚起来的,为完成学科建设、科研项目或创新技术的创新团队。

(二)种类

1.科技创新团队

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为主体,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工作,主要围绕同一技术领域和研发方向进行持续创新创造所形成的“产学研结合”的科技人才群体。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2.文化创新团队

以区内高等院校、社科研究、文化创意、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等文化类企事业单位为依托,从事文化领域的研发、创作和推广工作,具有明确创新目标,取得和有可能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文化创新人才群体。可分为社科研究、新闻传播、文艺创作、文化产业四小类。

3.产业创新团队

以企业为主体,与区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合作,重点围绕广西“十二五”发展规划重要项目、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各类企事业单位,集中开展新兴产业领域重点项目的科技攻关、新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产业创新人才群体。可分为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

四、加强广西创新团队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制订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和相关政策

目标:为进一步加快培养和集聚各类高层次创新人才,切实提高广西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广西,为实施“富民强桂”总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在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建设形成一批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机制灵活、持续创新能力强、创新绩效明显,具有国外先进水平、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团队。

制订《关于加快推进广西创新团队建设的意见》和相关的配套政策,如:《广西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办法》、《广西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办法》、《广西文化创新团队建设办法》、《广西创新团队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广西创新团队评选和考核办法》、《广西优秀创新团队评选表彰办法》等系列配套政策文件。从政策上加强对创新团队建设的引导,要求团队和领军人才的创新方向,要与广西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对广西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能带来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团队的组建条件、组建模式、可行性和发展目标等重大问题的明确规定,明确的目标和可行的规划,对预期成果特别是重大标志性成果的数量、形式、水平、效益以及时间表作出明确规定,充分体现人才培育的要求。

(二)严格选拔和引进领军人才和团队核心成员,大力引进稳定的创新团队

面向国内外严格选聘领军人才和团队核心成员。创新团队的领军人物是创新团队的组织领导者、科技创新的实践者,应当具有战略眼光,关注长远利益、聚焦团队核心能力,具有主导关键攻关,提供专业性指导的科研能力和权威影响力。团队核心成员是组成这支队伍的基础,要按科研目标完成分配的项目,他们的团结协作关系是团队实现目标的质量、效率的关键,团队核心成员在团队中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选拔和引进领军人才和团队核心成员时,要制订创新科研团队的评审标准,建设和引进目录;进行严格谨慎筛选,通过初审—匿名函审—现场评审三个环节,采用同行评选,从国家级专家库聘请与申报者研究方向和所属领域的优秀专家参加评选。

创新团队需要的是由不同学科人才自主结合形成的相对稳定团队。团队建设单位引进了领军人才,将一些没有长期合作经历的研究人员强拉在一起,为其组建创新团队,但其具有协调性差,稳定性不强等缺点,磨合时间较长,造成时间物力人力的浪费。因此,在引进领军人才的同时考虑把其研究水平和成果较为稳定的居本领域、本行业前列的团队一起引进。这样,本已形成良好默契的团队更易适应陌生的环境,让人才安心地较快地开展工作,更好形成创新合力。

(三)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1.建立创新团队领导机制,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责

组成创新团队遴选工作小组和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团队由创新团队遴选工作小组评选,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广西区党委组织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制定相关制度,文化创新团队由宣传部主管,科技创新团队由科技行政部门主管,产业创新团队由商务行政部门主管。

2.建立健全创新团队内部管理运行机制,形成团队规范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调动团队的积极性。首先,明确资助经费由创新团队统一支配,资助资金由团队带头人负责分配,主要用于团队人才培养及围绕主攻方向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研发、平台建设、学术交流等。其次,制订具体、明确、适宜创新团队预期目标和团队各成员预期目标,团队目标与成员目标相一致,团队目标的设置符合团队成员个人发展需求,成员目标实施配备相应科研启动费用,目标实现后有相应的报酬,包括津贴、团队利益分配等报酬,以增强团队成员对目标的承诺。

二是建立团队内部的管理及运行机制。建设或引进单位可对于团队的人数、组成人员条件以及内部的管理做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赋予团队领军人才充分的管理自主权,如自主经费调控权、协议工资权或岗位津贴分配权、人事聘用权、参加培训和学术会议决定权,目标考核权等自主权利。

3.建立健全团队考核评估和奖励机制,保证建设质量

一是实施分类评价,对不同性质的创新团队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于科技创新团队,主要评价原则以学术创新价值为主,评价标准以学术与经济评价相结合为主,创造经济价值为辅;对于文化创新团队,以文化艺术创新价值为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对于产业科技创新团队,以经济效益为主,学术创新价值为辅。

二是实施分层、分角色评价。创新团队由领军人才、核心成员、辅助人员组成。因不同层次的成员承担不同任务,对他们进行“按岗评价”、“按贡献评价”,使作出突出贡献的成员得到合理的回报。

三是实行优秀团队评选奖励制度,对获取重大科研成果的团队和成员进行嘉奖,授予优秀创新团队,并列入下一批的创新团队加大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团队成员科技创新的激情和积极性。推荐创新团队优先承担各类重大攻关项目和有影响的学术交流活动,申报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省文化精品工程等。根据成果贡献,优先推荐团队核心成员为自治区特聘专家、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才、优秀专家、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劳动模范等候选人。

(四)加大经费投入,加大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经费投入,自治区财政对入选的创新团队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团队所在地(单位、主管部门)视财力可能给予适当的配套支持,劳务支出可占到经费资助的1/4,对全体团队成员没有限制。

创新团队的建设需要以相应的创新平台作为基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紧密结合,平台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没有先进的创新平台和创新研究条件,难以吸引和稳定团队领军人才和人才团队,难以实现创新平台建设与创新团队建设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政府和创新团队承担单位应加大投入力度,采用超常规方式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实现创新团队、创新平台建设的跨越式发展。[7]

(五)鼓励各地市和基层单位开展创新团队建设,培养形成创新团队建设体系

鼓励各级政府、企业园区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文化等单位,解放思想、主动出击,瞄准国际国内前沿,出台更加有力的配套政策,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力度,力争把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创新团队引进来,同时培养出各类层次和种类繁多的创新团队,培养形成创新团队建设体系,营造各级各类创新人才辈出,创新成果涌流的良好氛围。

[ 参 考 文 献 ]

[1] 广西教育厅.实施“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计划推进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J].人事天地,2010,(12).

[2] 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科技创新团队的判定标准与培育政策研究”课题组.科技创新团队的典型特征、国内发展现状与问题[R].调查研究报告,2007.

[3] 杨春华,覃枝. 广西人才小高地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R].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1.

[4] 广东引进创新团队.一年承担科研项目两百个[N].南方日报网络版,2011-06-02.

[5] 江苏首批科技创新团队初显驱动效应[N].江苏经济报,2011-04-15.

[6] 自治区首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成效显著[OL].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网http://www.nxkjt.gov.cn/ReadNews.aspNewsID=17369.

[7] 耿飞,柴文.地方高校建设科研创新团队的思考[J]. 中国电力教育,2011,(25).

上一篇:团日活动评优演说稿下一篇:化学专业大学生的自我介绍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