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朗读指导的现状及其对策

2024-07-19

浅谈农村小学朗读指导的现状及其对策(精选8篇)

篇1:浅谈农村小学朗读指导的现状及其对策

浅谈农村小学朗读指导的现状及其对策

【摘要】朗读是阅读的基础,它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聚焦现在的语文课堂,朗读教学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农村小学更为突出。本文剖析这些问题,从教师 “备读”、朗读评价、以读代讲、朗读训练等具体做法着手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 朗读 指导 评价

一、农村小学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以读代讲”已成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在广大的农村小学中,朗读虽得到了教师们的重视,但是,很多教师对“朗读”的理解是片面的,在教学实践中,多多少少存在着以下的现象:

现状一:范读水平低,美文不“美”。

农村语文教师整体朗读水平偏低,在课堂上,有的利用现成录音磁带代替了师的范读,有的虽敢大胆范读,可是对于很多普通话还不过关的老师,要读得有感情就很困难了。“身教重于言传”,这样一来,朗读指导中老师“导”的作用就会大大地打了折扣,文本所蕴含的感染力也随之削弱,美文也变得不美了。

现状二:评价语单一,引导性不足。

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问答之余的所谓感情朗读,学生读完之后,老师评价都是“读得不错”、“好”“你读出了高兴的语气”等,这些评价太笼统,不具有针对性,对学生的朗读起不到好的引导作用。学生还是不得要领,朗读水平得不到提高。

现状三:讲解频率高, 朗读时间少。

课堂教学中存在“满堂灌”的现象,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对课文的讲解,忽视了朗读训练,学习朗读的时间极少。一节40分钟的语文课,学生的朗读时间有时不足5分钟,朗读训练也是来去匆匆。比如:初读课文,一般要求学生读准字词,读通课文,而实际教学时,通常在尚有三分之一学生未通读完一遍课文的情况下,老师就拍掌示意停下,转入下一教学环节,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

现状四:重读的形式,轻读的层次。

全班读了分组读,男同学读了女同学读,学生只是被教师指挥着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课堂上,大多数的老师十分注重读的形式,一节课,有师范读、生个人读、分组读、分角色、齐读等。看似热热闹闹,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但始终是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机械地重复导致学生失去兴趣,达不到既定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朗读教学的四点对策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显然,在教学中注重朗读培养,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然而在我们农村语文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略读的功能,只以单纯的“告诉”方式推进教学过程。有的教师虽然有读的过程,但朗读指导不到位,发挥不了读的功能。基于这种认识,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必须改变这种朗读现状。笔者近几年深入农村课堂一线研究,并研读了一些名师的成长经历和经典课例,总结出了一些方法:

(一)提高水平,“备读”让教师胸有成竹

所谓“备读”是指教师自己要认真练习朗读,充分做好范读的准备。要像演员念台词一样,进入“角色”反复练习有感情朗读,这是语文教师一项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教师课前练习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为课堂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可结合自己练习朗读时的感悟、体验,从语音、语调和感情表达方面,结合学生实际“吃透教材”。

案例一:

在教学《雨点儿》一课时,课文是以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要到哪儿去的对话形式展开的,有很多问句,朗读时要注意读好疑问句的语气和儿话音的读法,让学生感受到雨水滋润万物,植物生长需要它。

在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教师要用小孩的语气读出小雨点儿说的话,而大雨点儿说的话要读得粗壮有力。“我要去”的后面稍微停顿让学生感受。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妙。因此,教师范读时的语气,表情,语调,动作等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对学生同样可以起到引导、启发、感染学生的作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美的熏陶,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

从阅读教学的实际需要来看,教师把课文朗读好,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才能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朗读课文可以活化文本。语言文字的情味、意味、趣味通过朗读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

(二)重视评价,还学生一片广阔天空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因此,我们在指导中,要注重学生朗读过程中的评价。首先注意正音。把字音读准是朗读最基本的要求。要及时纠正学生没有读准的字音,尤其要注意纠正地方口音,并注意轻声、儿化韵、变调、多音字等。其次是在朗读教学中注意因教施教。对朗读的评估也要因人而异,多给予积极的鼓励,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一节课内指名朗读每人一般不能超过2次,使更多的学生有锻炼机会。另外,评价一定要注重内涵。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对学生的朗读作出有针对性的评价。

案例二:

《翠鸟》最后一段有这样几句话:我们真想捉一只翠鸟来饲养。老渔翁跟我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翠鸟的家在哪里?沿着小溪上去,在那陡峭的石壁上。洞口很小,里面很深,逮它不容易呀!”

三年级的小朋友读老翁的话当然没有一个不童声稚气的。我说:“你这么读,我觉得你不是老渔翁,而是个不到10岁的小渔娃。谁能把老渔翁的年纪读出来?”第二个学生读时,声音就立刻变粗了,速度也放慢了。于是第三个,第四个,一个比一个“老”,一个比一个读得有意思。“别读了,别读了,再读你们就都变成八、九十岁的老人了,早就该退休了。”在读声中,笑声中,让孩子们感到朗读是多么有意思!

这个案例不得不说是朗读指导中的一个亮点。于永正老师说: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这种个性化的评价语,不仅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而且激起了学生再次朗读的热情,“结果”肯定是越来越“声情并茂”了。

篇2:浅谈农村小学朗读指导的现状及其对策

关键词: 制作课 专业技能 美术资源

浅谈农村中小学美术制作课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上林初中 马玉玺

美术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广大农村学校的美术教育,仍然是整个学校教育中十分薄弱的环节。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轻实践,考什么就教什么的情况依然存在。美术等课程只是课表中以备检查的摆设。由于条件落后,美术课所需的教具学具欠缺,美术课变得很枯糙乏味。又很少配备专业的美术教师,美术课很多时候便被语文数学等科目所挤占,从而极大的限制和人为地取消了艺术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及作用的发挥。这种学生迫于“应试”的现象急需切实的解决。根据农村中小学美术制作教学的现状,及改善农村中小学美术制作课教学的对策,我谈谈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农村美术制作课的现状

1、认识粗浅,教师不够专业

部分领导及教师观念陈旧、认识不到美术教育在社会的地位和作用,没有领会其重要性。甚至认为美术学科只是语数等学科的附属科,是学生语文、数学紧张学习的调节剂,上与不上、教好与教不好都没有关系,与评估学校整体教学效果无关系。所以在美术教师安排上都是年龄大、教学水平比较低的后勤等人员来担任,看着孩子别打别闹,活动活动或随便画一幅画调节调节情绪而已,造成学生在美术欣赏、艺术品味提升、表现创造能力的培养上大打折扣。目前农村学校美术教师专业学历偏低的原因:一是有部分教师观念陈旧,认为自己有一个中专美术学历,教中小学绰绰有余、足以施展,没有必要再继续进修学习;二是部分学校领导不重视美术教师的发展,评先进、定职称离美术教师太远,面对高消费的美术进修学习对自己来说意义不大、划不来,只学习学费低、好过关的其他专业;三是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混混日子不被淘汰就行。

2、过于强调美术专业技能

传统美术教学只能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往往把把学习局限在所学的书本上。教师过于强调美术专业知识,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新精神,而且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

3、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我们现在的美术教学中太关注了课本中的东西,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艺术一旦脱离了现实生活,就失去了他生存的土壤和意义。这就要求在老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多的联系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生活中的美,积极投身于审美体验。

4、缺乏创新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美术教学一般过于强调美术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老师在教学中强求一致,整齐划一,同时教学中往往把学习局限在了所学的书本之上,束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想和对身边事物的观察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也要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东西。

5、教学设施缺乏

有的学校无专用教室,即使有美术专用教室,距美术教学的办学标准还有较大的距离。教室里只有几块画板,美术橱柜内只有几个石膏模型,教师常用的必备示范工具、材料微乎其微。多媒体教学设备更是不尽人意,由于没有电化教学设备,美术教材自带的教学资源无法使用,更谈不上教师去开发新的现代化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成为一句空话。就算有,许多时候还是用做摆设,并不能真正充分地发挥作用。

6、学生绘画工具和材料得不到保证

由于家长对美术学习认识的偏颇(不支持、不过问的占65%),和部分农村中小学对美术课的开设无法得到保证,使得学生家长对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大打折扣。许多学生连最起码的美术学习用具都无法配备,更谈不上按照美术教材的要求,配齐其它的材料和工具。所以,使得一些教学内容无法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美术课教学任务的完成,阻碍了美术教学的顺利进行。

7、校外美术活动少

组织学生进行校外美术写生活动或与之相关的活动少之又少(甚至没有),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艺术教育一直以来只注重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对美的感受和表现。

二、改善农村中小学美术制作课课堂教学的对策

1、首先要认识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美术教学是利用艺术对孩子们进行社会主义人生教育的大课堂。通过美术教学这一课堂形式,使孩子们对美的朦胧追求和无所羁绊的原创冲动能够得以升华和提高。

2、作为一名农村中小学的美术教师,应懂得尊重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农村孩子喜欢美术课,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使我们能够心动的地方。他们的探索、想象、跃跃欲试的欲望非常强烈。对于孩子们的作品,美术教师应该多给他们以鼓励和表扬,热情辅导,切忌给孩子们泼冷水或武断的否定。尊重孩子们的原创思维,认知孩子们的潜在优势,把学生群体摆在主导地位才是搞好美术教学的必要途径。

3、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利用身边的大自然进行美术教学。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做风筝,放风筝,画放风筝的场面,在训练他们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到野外去描绘树木,含苞欲放的花蕾,秋天的野果、叶子,感受大自然的美,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艺术源于生活。充分利用尧山这一地形,进行相应的课外教学,增加户外写生的能力。

4、拓展教学方面。

可以给学生开设篆刻课,利用橡皮和刀子写刻自己的姓名进行创作,给孩子们讲述文字的发展演变,让学生欣赏名家的篆刻和创作技法。把根雕、奇石、盆景作为教学内容移入课堂,教他们如何去审美并在生活中发现,进行简单的创作和收集。让学生把板报美化、报头设计等引进课堂。书法教学中,软硬笔并重,激发学生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5、广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农村学校成立一些社团,如:我们学校成立了“兰亭”书法社团和“画韵”社团。并且学校定期举行艺术作品展览,并开展评奖活动。这些活动最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在展览中感受美的感染和熏陶。

6、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学校美术教育经费的投入,积极创造条件,配臵美术专用教室、展览室,按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器材配备目录,配备美术教学及活动器材,确保美术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7、开发课外教学资源

农村学校在美术教学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可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游览,感受、欣赏乡土艺术;听有关传说、趣闻、历史故事;利用摄影、写生收集创作题材。让学生从欣赏客观的形式美过渡到其客观内容的美,从而把美的事物通过自己的艺术创作表达出来,使学生深深体会到艺术灵感来源于生活,创造也来源于生活。

当然,作为有强烈事业心的教师来说,更要通过研究课堂教学来改善自己的美术课堂教学。

1.引导学生配备必要的学习工具和材料

按要求主动准备学习用具和材料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表现。而学生对美术学习有兴趣,自然会记得带齐学习用具或材料。因此,在每次上新课之前,要花一定的时间并提出一些问题来帮助学生认识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以此培养学生准备工具和材料的兴趣和意识。比如,在执教《远古的时代》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是绘画课还是手工课,学生马上回答是手工课;课本上都用了哪些材料进行制作的,学生辨别出有卡纸、手撕的纸条、西瓜皮、胡萝卜、旧报纸等材料。除了这些还可以利用哪些材料来制作漂亮有趣的动物造型呢?我拿出事先用不同材料制作好的小老鼠、老虎、猩猩、狮子、兔子、猴、狗、牛等动物面具进一步启发学生。他们看到我手上拿的各种各样的动物面具时都“哇”地叫起来:夸张的耳朵、有趣的眼镜……这时我再进行诱导:你们想不想也像老师一样做这些漂亮有趣的动物面具呢?“想——!”教室里响起整齐的回答。“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哪个同学到时带的材料最齐全,老师相信他制作出的造型肯定最有趣!”结果,同学们都带来了许多制作材料。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制作课学习可以根据学生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了解名家的绘画技巧及表现手法;了解儿童画与中外优秀美术作品,让学生将儿童画和这些作品进行比较,找出各自特色;使学生知道美术有很多样式,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重绘画学习,轻手工制作学习的认识偏差;让学生体会书画艺术、建筑艺术、工艺制作的魅力所在,激发学生热爱传统艺术的情感。3.整合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程

我们上美术课时,总不能天天做“游戏”。现在上美术课的主要问题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特别是欣赏课,有些作品是经过几次印刷的,色彩效果欠佳,图片又不多,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做补充就非常有必要。可以找一些资料,如录像、幻灯、光盘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的作品欣赏,才能使学生增强感性认识,让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例如,我在教学《我的故事》《我的故事》时,运用多媒体,通过声音、动画、视频、投影等手段,为学生创造出一个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4.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动手实践

艺术源于生活。如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那将使艺术失去原本应有的魅力,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选择活动素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元旦、教师节等节日,我指导学生制作立体贺卡,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美术创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他们把平面的构想立体化,培养和锻炼学生剪、折、刻等方面的手工技艺。再如,我带学生进行艺术节会标设计、图书封面设计、邮票设计、板报报头设计、小书签设计、手印画设计等,培养学生创新的实践能力,并让他们在制作中感受到快乐。

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播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农村中小学美术制作课堂教学是一块亟待研究与开发的园地,我们要在充分认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投入足够的热情,加强研究和实践,尤其要注重美术与文化及社会的联系,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构建一种开放的、既能容纳又能扩展的美术课程并落实于教学实践,让美术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的“营养快线”。农村美术教育,任重而道远!

综上所述,我认为美术制作课教学极为重要,它是符合美术教育的创作实践原则的,也是开发学生审美创造力的基础,更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可以说没有欣赏就没有创作。我们对美术欣赏教学和制作教学应极为重视。

参考文献: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篇3:农村学校小学生的朗读现状与对策

一、农村学校小学生的朗读现状

1.朗读的时间不足。教师往往怕完不成教学任务,以讲代读。许多教师在学生还未彻底读完、读通的情形下,就匆匆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 使朗读训 练如雁掠过,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种外在形式。

2.朗读目的不够明确。在课堂上 ,很多学生一遍又一遍地读文, 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朗读缺乏层次。究其原因,朗读缺乏具体要求,读中缺乏指导,读后没有及 时反馈。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使学生心不在焉、朗读缺乏目的性 ,甚至产生朗读厌倦症。

3.朗读的对象不广。不管是检查性的朗读还是讲析、 答问之余的有感情朗读,个别教师都只盯住几个尖子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地当听众,而一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几乎没有朗读的机会。

4.朗读的指导方式单调。由于地域 、教师年龄、语言环境等因素,教师指导朗 读的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导致朗读不能熔导、练于一炉,不能融理解、感悟于一体,教师虽有指导学生朗读的愿望,却力不从心,效果同样不佳。

二、提高农村学校小学生朗读水平的对策

1.保证朗读时间 ,让学生多读。教师要给学生朗读的时间, 让学生多读、充分地读。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安排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标度。教师应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朗读,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

2.阐明朗读意义,让学生愿读。首先让学生知道学习语言要有积累,然后是模仿,更高的层次才是创造,“积累———模仿———创造”是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文章中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必须通过朗读才能充分地体现出来,文章读得越好,越能说明读者理解得深透并受到感染, 就如同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替作者说这番话一样。一篇词汇丰富、语言精彩的文章,只有反复朗读达到朗朗上口,熟读成诵,书本的语言才会变成自己 的语言 , 成为自己 的储备和 财富。

3.激发朗读兴趣 ,让学生乐读。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读, 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朗读教学的第一要务。有的学生本身具备了读好课文的能力,但因为害羞,不敢放开胆子去读,觉得投入地读、有感情地读是一件滑稽的事; 有的学生则担心自己读不好会招来同学们的嘲笑。对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投入, 在指导朗读的时候, 根据课文特点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当然,朗读要求和朗读评价都要因人而异, 以此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4.指导朗读方法 ,让学生会读。要朗读好课文,首先要把课文读正确。“正确”指的是用普通话读,发音清楚响亮,不读错字、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唱读,能读出轻声和儿化音。朗读正确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比较难达到的要求,稍不注意就会出错,这就必须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的习惯, 让学生在读书时要做到“三到”,即眼到、口到和心到。其次要努力做到读流利。“流利”指的是不停顿,不读破句,不重复字句,这就要求学生做到嘴里读这个词的时候眼睛看下面一个词甚至下面几个词, 嘴里读这句话时眼睛看下面一句话。最后要有感情地读。这是在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后,正确地运用语调、速度、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来表情达意。

总之,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其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还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力,提高学习兴趣。当前农村学校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只要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多读、愿读、乐读、会读,朗读教学就一定会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出艺术魅力。

篇4:农村小学朗读指导的现状及其对策

现状1注重读的形式,忽视读的层次。课堂上,大多数的老师十分注重读的形式,一节阅读教学课,有师范读、生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虽多,但始终是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这种机械地重复会导致学生失去兴趣,达不到既定的教学效果。

现状2老师的范读水平不高,美文不“美”。农村语文教师整体朗读水平偏低,在课堂上,有的利用现成录音磁带代替了师的范读,有的虽敢大胆范读,可是对于很多普通话还不过关的老师,要读得有感情就很困难了。“身教重于言传”,这样一来,朗读指导中老师“导”的作用就会大大地打了折扣,文本所蕴含的感染力也随之削弱,美文也变得不美了。

现状3书声虽琅琅,句句皆在“唱”。“唱读”是农村小学朗读中最普遍的现象。“唱读”指的是学生朗读时,字字一个腔,句句一个调,句句都拖得慢长,全班同学都是同一腔调,没有快慢之分,更没有顿挫之别、抑扬之情。这样不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更无法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蕴含美,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决定因素之一,语感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率。不断地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可以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增强学生对语言规范性的鉴别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朗读不仅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也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基于这种认识,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必须改变这种朗读现状。笔者近几年深入农村课堂一线研究,并研读了一些名师的成长经历和经典课例,总结出了一些方法:

一、终身学习,改变自我

终身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的共识。魏书生老师说过:“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我”。因此,我们农村的广大教师应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改变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如听广播,看电视,听录音磁带等,都是很好的自我提高的方法。

二、个性评价,激发情趣

学生的认识、体验、个人阅历是各有不同的,因此,他们的朗读水平也会有差异,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功能,把这种差异变成有效的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

[案例一]窦桂梅老师在上《游园不值》的片断:

师:(出示图片,一点点的、一大片的青青的苍苔。)

师: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受到这苍苔又嫩又青的……

师:把你看到的想到的感受送进去,我相信你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生:(读有进步,但后三个字读得太快)

师:你看看,我还没看完,你这苍苔就这么一小片、一小块,没了,再来——

生:(在师的手势辅助下,生读得较有味了。)

这个案例不得不说是朗读指导中的一个亮点。于永正老师说:朗读的亮点,不仅体现在学生朗读得声情并茂上,即“结果”上,更体现在老师的引导上,即“过程”上。窦老师这种个性化的评价语,不仅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而且激起了学生再次朗读的热情,“结果”肯定是越来越“声情并茂”了。

三、创设情境,多向对话

来看一个课例。这是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杭州上的一节阅读课的片断。

师:……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朝夕相处了8年,他们之间的感情怎样?

生:结下深情厚谊。

师:(往下说)最后正义和良知赢得了战争胜利。1958年的10月25日,最后一批志愿军回国了,此时,他们就在站台上,相互握手说——

生:再见了,亲人!

师:上了火车了,他们在说——

生:再见了,亲人!

师:火车已经开动了,他们还在说——

生:再见了,亲人!

师:火车走远了,他们仍然呼喊着——

生:再见了,亲人!

这个片断可称得上引读的经典。开课后,教者来一段情境渲染后,精心设计了这么一个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学生的思绪一下子就回到文本的情境中,接下来,师让生不断地移步换景,此时此刻,说是学生在朗读不如说是学生与志愿军、朝鲜人民在深情地对话。

那么,如何有效地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朗读呢?

转换角色,这是最为有效的创设情境方法之一。教者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善于调动一切因素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所蕴含的情境,以主人公的角色体会文章的意境,让学生觉得主人公所说的话就是发自心灵深处的肺腑之言,不得不说,完全沉浸于文本的情境中。

[案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片断。

(学生初步理解诗句后,师出示课件:浩荡的江水,一望无际,一叶孤舟渐行渐远,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

师:此刻,你就是站在江边的大诗人李白,你的朋友孟浩然就要和你分别了,你们不能再在一起谈古论今、吟诗作赋了、不能再在一起痛饮美酒、畅谈友情了。你久久地伫立江边,遥望那一叶孤舟,不想对老朋友说些什么吗?

生1:孟兄,今日一别,我俩何时再见?愿你早日归来,你我重叙友情!

生2:老朋友,你孤身远行,一路上要多保重啊!

生3:小船啊,你慢慢地行,让我再看一看老朋友的身影!

……(学生说得滔滔不绝,渐渐进入意境)

师:真是难舍难分啊!所以,李白深情地吟诵诗句,以表离别之情。同学们,哦……不,诗仙李白,此刻,你就通过吟诵诗句来表达情感吧!

(学生一个个争着朗读,读得投入,读得动情。)

这样的情境创设,学生角色已不知不觉地转换,朗读起来自然声情并茂了。

四、前缀提示语引读

即在具体的句子前面,加上情境的提示语,使学生通过提示语,得到一定的朗读提示,加深对句子的理解,有助于朗读。

[案例](窦桂梅《再见了亲人》片断)

师:火车就要开了,谁想再深情地表达对朝鲜亲人的爱?

生1:“大娘,停住您……不,永远不会。”

师:你的心思大娘理解,可是大娘还是不愿回去呀!我们就这么忍心让大娘站在这里吗?不,于是,我只好请求她,谁来请求大娘?

生2:“大娘,停住您……不,永远不会。”

师:可是大娘还是不回去呀,于是,我们只好恳求她。谁恳求大娘?

生3:“大娘,停住您……不,永远不会。”

师:尽管我们这样恳求大娘,大娘还是不走啊,我们只好哀求她。

生4:“大娘,停住您……不,永远不会。”

师:是呀,我们就这样请求她,恳求她,哀求她,可是大娘就是不走,万般无耐,我们只好以军人的口气命令大娘回去了。

生5:(声音有力地)“大娘,停住您……不,永远不会。”

这片断中,教师在句子前缀上了“请求”、“恳求”“哀求”、“命令”词语,创设了这几个词语所蕴涵的情境,学生依据词义和特定的情境读出了不同的语气,提高了朗读的层次。

五、体态语引读

[案例](窦桂梅在2006“绿城之春”上的《游园不值》中的片断)

(生初读古诗后)

生1:(读得没有节奏)

师:我愿意看到你们把节奏读出来。注意,看老师的节奏和手势。

生1:(读得稍好一些,但语速稍快)

师:快了,再慢点儿!注意看窦老师,我可不说话哦,准备——

(师边读诗却不出声,边点着板书,边用手势打出了七言的节奏:★★|★|★★★)

生1:(读出了节奏的美)

师:很好!跟着这位同学读后面两句。

生:(齐读,读得有节奏感而且很有感情。)

窦老师的体态语言的运用如此自然,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了诗歌的节奏,学生读起来,自然水到渠成。

总之,“读”贵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不同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让无声的文字变为一句句动听的话语、变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让学生感受到朗读的无穷魅力。

篇5:浅谈农村小学朗读指导的现状及其对策

朗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方法,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就是朗读,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早已被我们的前辈证明。

我是一名在农村教了二十多年的老师。在教书生活中我看到了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形式教育,一些语文老师仅仅是走一下过场,根本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部分老师虽然有这种意识,但由于没有掌握朗读的正确教学法,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我在这二十多年的教学中归纳了一些农村小学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朗读的时间不足。

语文课堂上讲读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节课四十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只有几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如雁掠过,许多老师在学生还未读完、读通的情形下,就匆匆进入下一教学环节。

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种外在形式。如预习性的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教师就“啪——啪——”鼓掌示意学生停下,马上转入下一程序,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而已。

2.朗读的对象不广。

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老师往往只盯住几个学生,读来读去,就是那四五个学生,大部分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坐着当听众,要是公开课更是如此,成绩差的学生,由于老师怕耽误上课时间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怎能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3.朗读的指导方式单调。

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老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读读这部分”,或“把自豪的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的引导,导致朗读不能熔“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念;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常听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字(词)读得重(或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些(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要义。所以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例如教学毛泽东写的《长征》一文时,如果不让学生理解逶迤、磅礴是表现红军在长征中受到的艰难险阻,而腾细浪、走泥丸是表现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时,学生就不知道这些地方该读重读。

4.朗读的目的不够明确。

在课堂中,往往会看到学生读文一遍又一遍,看似热热闹闹,其实朗读缺乏层次,每次缺乏具体要求,读中缺乏指导,读后也没有及时评估反馈。这样的朗读事倍功半,而且容易导致学生朗读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甚至产生朗读厌倦症。

5.有的教师自身素质不过关。

农村教师由于受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教学能力参差不齐。比如,有些老师由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他们本身的朗读水平也不强,又怎能指导好学生的朗读呢?

6.学生的阅读量少,朗读面窄。

农村小学的孩子由于家庭背景、家长文化层次、课外书籍少等方面的原因,平时的阅读量少,而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又不能做到哥哥俱到,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朗读练习的现状,使得学生的朗读能力普遍不高。

二、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对策

1.保证朗读时间,让学生多读书。

反复读课文时学生走人文本的最好方法。教师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感情,还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激励学生的朗读兴趣。其次,教师要想尽办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读书。

2.朗读的形式要多样,让学生在朗读中寻找乐趣。

朗读训练中,朗读的形式应该灵活多变。如果只是一味的齐读,个别读,则会显得十分单一,乏味,势必影响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热情。表面上看起来时朗读,但只是停留在声音上,达不到朗读的要求。为了引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热情,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如领读、个别读、分角色读、轻声读、快速读、配乐朗读等。让学生掌握多种朗读方法。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

组织朗读比赛,促进朗读教学,每一学期坚持开展一次朗读比赛活动,其中,既有集体朗读又有个人朗读比赛,通过朗读比赛,了解学生朗读的实际状况,以及教师对朗读教学的训练效果,从而为了更好地改进朗读教学提供有力的依据。

4.提高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水平。

在课堂中,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朗读时间,注重学生在读中感悟。通过教师引读、范读等朗读方法的指导,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并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及时的评价。

篇6:浅谈农村小学朗读指导的现状及其对策

金盆镇中心完小李怡昌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们普遍不愿教语文,因为怕教作文,尤其是怕教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因为三年级是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没内容可写,无从下手,写作时不是咬笔头,就是提笔问字,真叫人头疼。

针对作文教学的这一现状,如何做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呢?

一、多渠道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一堂作文指导课,情境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情境氛围,如鲜花招引蜜蜂那样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使他们在美好的情境中能展开思路,从头脑中提取已经储存的信息作为题材,写出自己的起初经历和真实感受。让学生进入情境,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想一想,学生就能较准确地抓住事物的特征,从中发现美,感知美,唤起表达的欲望,从而激发起学生对习作的浓厚兴趣。在习作教学中,我采用猜谜语、编故事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再由学生用文字叙述出来,就容易做到有内容,有个性,有文采。通过情境教学,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习作练习之中。

2.使用鼓励性评语,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很多学生写好习作之后,常有大功告成的感觉,希望老师对他们进行肯定和表扬。根据学生这种喜欢表扬的心理特点,教师批改作文时可采取鼓励性评语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以赞赏的目光写赞赏式的评语。时刻抓住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及时发现学生习作的进步,哪怕是某一点也要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习作进步的喜悦,增强习作的内动力,从而使学生爱上习作,让学生享受到习作成功的喜悦。

3.展示优秀习作,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习作是学生本人的“劳动成果”。重视他们的“劳动成果”,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因此,对于每次习作,我都尽力做到“慧眼”识佳作,并要求学生将优秀的习作用稿纸抄好,有条件的打印好并整理成册。学期末,将整理成册的作文加封面、插图,编成《优秀习作选》并进行展览。这样学生可获得劳动过后收获的喜悦。这对于有习作被选中的同学来说,是一种荣誉、鼓励;对于没有习作被选中的同学来说,又是一种刺激。现在班上已经有三本《优秀习作选》了。

二、挖掘教材习作资源,加强“小练笔”训练

1.抓典型——仿写。

仿写就是仿照例文写作文,是给那些一时找不着话说的学生一个向上攀爬的把手,也是给那些已有一定语言组织运用能力的学生提出新的挑战,是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是从阅读到独立写作的桥梁,是伴随孩子登上写作的阶梯。教学时要重视读写的有机结合,有意识地把课文当成“习作例文”去赏析,从中学习文章写法的独到之处,逐步地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

如《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具体介绍了庐山的云雾景观。于是我结合课文的学习,以深秋时节校园花坛里的菊花为内容,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想像,把菊花的各种姿态、颜色写具体,写生动。

2.寻空白——扩写。

扩写就是巧抓课文“空白”,紧扣中心,将原有的句、段或一篇文章中内容不够具体的地方写具体。纵观教材,有的地方写得含蓄,有的地方写得简练,有的地方意犹未尽,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较广想像、延伸的空间。学这样的文章时,可找准这些“空白”,让学生把写得简练的地方写具体,把写得含蓄的地方写生动,把文章中意犹未尽的地方进行填充。如学了《雪儿》一课后,我发现“我”和雪儿告别时的情景课文没有具体描述。于是我就抓住这个空白点,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像的翅膀,将“我”和雪儿告别时的情景描述具体。学生都写得比较精彩。

在扩写中,学生不仅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还结合生活实际自主地想像,自由地表达,学会了思考,写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3.找拓展——续写。

续写就是拓展课内文本。教材中有不少的故事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余地,从而也给学生提供了练习写话的机会。因此,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故事结尾展开想像,让故事延续下去,使故事有个结果。例如《会摇尾巴的狼》一文的最后一段写道:“老山羊轻蔑地看了狼一眼,说:‘你不会活多久了,猎人会来收拾你的。’说完就走开了。”这是一个富有余味的结尾,学生怀有极大的好奇心。我趁热打铁地启发学生:“后来,猎人到底有没有收拾这狡猾的狼呢?猎人说了什么?狼又会说什么呢?”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发挥各自的想像。随后我再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把文章的结尾编成了猎人和狼斗智斗勇的故事。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想像思维,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4.换位置——变写。

变写就是重新假设课文所叙述的环境、角度、人物等发生了变化,让学生想像随之发生的相应变化。如学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后,正当学生为小村庄的结局(由于人类的贪婪、无节制地砍伐树木,使得原本美丽的小村庄最后在一场洪水之中消失了)痛心,为人们的贪婪气愤时,我及时加入了这样的小练笔:“如果你就是这个村庄的主任,你怎样做才能让人们早点认识到错误,避免悲剧的发生呢?要求:主任的建议必须合理有效,看谁是最称职的主任?”这样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了真实感,收到良好的练笔效果。

5.变形式——改写。

改写就是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重新表达。改写一般适用于古诗教学,譬如将古诗改写成记叙文。学了《秋天》以后,我让学生想像《秋天》所描绘的一种景象,以“走进秋天”为题,将描绘这种景象的诗句改写成一段话。学了《寻隐者不遇》以后让学生把《寻隐者不遇》所描绘的情景写下来。

6.炼内容——缩写

缩写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语言组织结构形式,概括提炼课文的内容,字数一般为原文的三分之一左右。缩写时注意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做到内容完整,语句通顺连贯。比如学了《灯光》一课后让学生把课文第二段内容缩写成一篇200字的短文。学生在缩写的过程中,概括能力和阅读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课堂处处是作文,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教材的习作资源,就能为学生写作提供现成的“下锅之米”,使学生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更重要的是,大大增加了阅读教学中写的次数,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

三、努力创造实践机会,为学生习作提供素材

好动、爱玩是学生的天性。教学时我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更好地进入写作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己所做、所见、所闻,激发情趣,获得第一手材料。为了让学生写好《记一次家务劳动》(如做饭、洗衣、炒菜等),我让他们回家先自己做一做,学生通过实践了解了这些活动的过程,有了所见、所闻、所感,再动笔写。这样,习作时就会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有情可抒,兴趣盎然,写出的作文也就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厚。

根据学生好奇、好胜、好玩,对游戏情有独钟这一特点,我将作文教学“游戏化”,即把学生普遍害怕的作文训练当作轻松的游戏来玩,写作文的过程就是学生玩游戏的过程。这符合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因而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消除“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例如教学我最喜欢的一种游戏时,我先让学生做“画鼻子”游戏,接着让学生把整个游戏过程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合起来说一说,然后互相提意见补充。写作时我没有限制学生写《画鼻子游戏》,而是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写,但是写之前一定要他们先做游戏。生动有趣的游戏,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留心身边事物,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是补充课堂教学,为课堂作文积累素材的最好形式。有的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觉得无话可写,关键在于没有留心身边的事,没有养成观察的习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就必须教会学生寻找事物并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写日记的习惯。观察时教师可以同学生一起观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可以组织学生集体活动、外出参观、调查访问,而后谈见闻、谈体会;可以给学生布置定向观察和随机观察任务,教师抽查日记;还可以限定学生的观察日记篇数,由量变到质变,习惯成自然。观察的面宜广,人、事、物、景均可涉及。观察后要及时记录,不计较文章长短,不计较结构笔法,只求真实。例如:观察人,可以观察他的相貌、衣着,也可以观察他(她)在不同的场合中不同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等;观察事,可以观察“校内的事”、“校外的事”、“家里的事”等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事,大事小事家常事,凡事留心;观察物,上至日月星辰、风霜雪雨,下至飞禽鸟兽、花草树木,动态的、静态的。当学生能有意识地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他们的“材料仓库”就不仅丰富而且有条理,写作时,一个个素材便“呼之欲出”。

五、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形成自己的语言宝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地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丰富语言的储备量。例如:学完一篇新课,教师可以布置学生摘抄好词好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活动课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领悟和积累;还可以引导他们从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将不断丰富完善,写作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篇7: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教学

张飞霞

[摘要]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小学不同的年级段都强调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所以,朗读教学在小学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可以提高学生语感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效果欠佳的现状,笔者认为语文教学要进一步加强朗读教学,优化朗读教学。本文就从学生兴趣、习惯、学段特点如何指导这几个角度入手,谈谈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关键词] 朗读教学;学生兴趣;学段特点:指导方法

小学语文的朗读指导形式多样,大致可以分为:有目的地朗读、有个性地朗读、有个性地朗读、多种方式地朗读等,学生朗读后的评价与反馈也能在很在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我校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为出发点,以落实双基,提高语文综合素质为目标,试从形式和评价反馈来谈谈小学语文朗读指导的教学,在朗读中提高学生的课文理解能力和语感。

“朗读是把文章念出来,是将诉诸视觉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在学习文章时,只有进行反复朗读,用心体会,才能真正感受、体悟文字所蕴含的深厚思想感情。

朗读能稳定儿童阅读时的注意。低年级儿童由于刚刚进入小学阶段读书,阅读时注意力不够稳定,如果出声地朗读能刺激听觉系统,使他们对阅读材料的主意能保持稳定。朗读有助于对课文的记忆。日常教学中常常把朗读当成一个贯穿新课教学的线索,或者说是训练的环节。其实,通过朗读可以表达出不同的观点,意味着学生理解的差异。

因此,朗读在小学阶段的确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和教师也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学生的朗读上,这更突出了朗读的重要性。从朗读教学的现状看,有些专家、优秀教师为我们总结了许多经验性的教学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优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就是一个急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朗读教学的现状

目前教学中,大家都在强调朗读的重要,强调朗读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对朗读的安排并不够到位,比较随意、简单化。其实,有一种错误的思想在主导着人们,多读总没有坏事,多读反正有好处,所以,出现了一种令人担忧的局面,就是在整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路读过来,教师也用了比较多的朗读方式要求学生读,读完,分析完,文章就讲结束了。有的时候,感觉老师布置学生朗读是目的不够明确,也看不太出每一次朗读都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朗读教学现状的分析

从现状看来,小学朗读教学中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能会采取让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如:男、女生读,开火车读,小组比赛读、分角色朗读等。看上去比较热闹,但学生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为读而读,没有用心去读,更谈不上用情,只是有口无心地“念经”;此外,教师总是有选择性地

盯着一些朗读较好的学生,其他学生都是规规矩矩地当听众。这样的朗读教学事半功倍,而且还容易导致学生做事心不在焉,缺乏目的性。

其次,还有就是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过于单调,教师的评价语往往就是“读得真好”、“读得真流利”、“读得真有感情”。课标中还强调“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还应注意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还有,教师的朗读指导机械,单调的情况通常出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指导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强调有感情地朗读某一部分或者把文中某个人物形象地语气读出来,这样的指导方式不能融理解、感悟为一体,也就达不到朗读的目的。再如,当学生朗读一些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时,就认为这些句子应该读得重些,而事实上,有时候一些句子重音轻读,反而更能突显出句子的感情效果。

三、关于优化朗读教学的几点思考

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和教学目标来看,不同学段的儿童有不一样的朗读特点,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应结合不同学段的特点,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达到优化朗读教学的目标。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要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凡是儿童感兴趣的活动,儿童总是在这方面表现出某种潜在能力。儿童在某项活动中由于表现好,得到老师的赞扬,他将对该项活动表示出兴趣,如此良性循环:因能力而导致兴趣,因兴趣而导致满足和能力的提

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不少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因而导致朗读能力不高。我所带的五年级学生,班级中还有少数学生朗读水平比较差,学生自己对朗读没有兴趣,早读课不能很好地利用,总是在磨时间。因此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入手。学生的朗读兴趣与他们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其次,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创设适合学生文化发展的环境,倾心营造与学生心灵相通的情境,让滋润学生语言、生命发展的阳光洒进课堂,使课堂呈现出春光灿烂,让学生想读、乐读,让他们在朗读中快乐,在朗读中宣泄情感。此外,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是困扰我们老师的一个问题。我想,教师恰到好处的激励评价也是必要的。学生朗读的兴趣与教师的评价也密不可分。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总是希望自己的朗读得到教师的肯定或赞扬。

(二)结合学生的学段特点

“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各个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表现在智力发展水平和语言发展水平。”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都提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积累、体验、语感等关键词也表明朗读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其地位被提到前所未有的位置。

1.低年级

这一年段的学生,他们掌握的词汇量少,对句子结构也不熟悉,而且内部言语还未很好地发展起来。《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低年级学生“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

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低年段的孩子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取朗读直至熟读成诵的方式。且低年段的文本主要涉及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等文体,这些文体整体性强,富有音乐性和情感性,适合学生朗读。低年段的学生设合直观的感受事物,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尽量少分析,少解释,要以学生自己理解的方式进行朗读。这个学段可运用“图文并茂”法,即看图说话,由图到文,指导朗读。比如朗读《家》中“泥土是种子的家”一句,伴随着朗读,老师要求孩子们配上自己的动作,有的孩子把将头枕在双手上,做成种子睡觉的样子;有的孩子将双手从胸前向上逐渐展开,做种子发芽状,这是儿童的朗读,也是他们自己独到的理解和体会。

2.中高年级

这一学段的学生,语文水平已经有所提高,掌握的词汇量也在增多。默读、浏览等阅读方式占据了一定的分量,但是朗读仍然很重要,但教学时,教师应充分考虑文体特点,正确处理朗读与默读之间的关系。

中高年级,记叙文和说明文多了起来。相对来说,记叙文大都描写细腻,感情丰富,较为适合安排朗读任务,尤其是对一些优美语句、有丰富内涵的语句,需要重点读、反复读。比如《黄河的主人》中第三自然段“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的读法。

生朗读。(六个数字读得越来越慢,甚至犹犹豫豫)

师:你为什么这么读呢?

生:从插图来看,作者离得太远了,看不清羊皮筏子上的人。师:你观察得很仔细,除了插图,课文中怎么说的,有依据吗? 生:课文第二自然段“我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住了。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师:谁还有别的读法?

生朗读。(前“一、二、三”声音较大,后“四、五、六”声音越来越小)

师:为什么这么读? 生:紧张得都不敢数了。

师:是啊,太让人担心了,人越多越担心,越不敢数了,你的感受更细腻了。

师:还有别的读法吗? 生:(朗读六个数字越来越快)师:为什么这样读?

生:小小筏子,居然能坐六个人,多危险啊,显示了作者的惊叹与担心。

师:好,三种读法,三种理解,三种感受。

这个案例中,教师重视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利用对关键句的反复朗读作为理解课文思想感情的突破口。小小的六个字,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读出了自己的感悟,使得原本单调的朗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四、教师该如何进行语文朗读教学方面的指导

1、有目的地朗读

如今课堂形式花俏,朗读看似很多,确没有实质性的目标。在预习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目标,让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字词读准确。在上课时,要让学生感知全文,看看全文说了一件什么事,体会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感情基调。只有明确目标,读才会发挥其意义。

2、有个性地朗读(1)、不同的理解

如果没有自己的见解,课文的朗读就会显得单

一、乏味、没有感情。让全班读对,读完,读好,就成了走过场。只有对课文有一个自己的理解,才能读准语音、节奏和语调,读出语言气势,把握朗读的速度,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语境,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如在窦桂梅老师《秋天的怀念》一课中,对于学生对课文不同理解的朗读上,窦老师的评价非常的精彩,既诠释了朗读课文的核心,又保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由此看来,朗读的最终目的不是大家都读的多一致,而是每个人在朗读中,都能读出自己的理解。

(2)、表情和动作

人的声音和表情是分不开的,声音和情感也有内在的密切联系。内心的情感主要是通过外在的表情在传达的。读高兴的内容表情就开心,读悲伤的内容就应该戚戚然。因此,指导学生用表情来辅助朗读,有很好的效果。如“全国小学魅力课堂教学大赛暨第三届名师大课堂武凤霞老师执教的《渔歌子》”:

师:江南那叫一个美啊!谁把这首词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读得较平淡)

师:从你的眼神和表情中可以看出你真心喜欢这美丽的风景。当你喜欢的时候,不光可以用声音,也可以用表情、眼神来表达。你再来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生再读,美多了)

师:他一笑,声音就跳跃了,像把声音放在钢琴上一样。

3、有重点地朗读

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就一定要掌握朗读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课本上圈点、标划,突出重点词语,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当拿到一篇具体的文章时,怎样才能朗读好?这要教学生四点要求:(1)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和感情基调;(3)注意文中表现中心或人物形象的重点词句;(4)注意标点符号的运用。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32课《夸父追日》:课文主要讲的是夸父为了追求光明追赶太阳的故事,从中体现出了夸父有宏大志向、坚持不懈、奋勇前行的精神。在第四段中,课文对于夸父追赶太阳的过程,是课文的中心思想的体现,要重读文中的一些词句。这样学生朗读时,教师只要辅以适时的点拨,就能使学生读出真情实感。

4、多方式地朗读

课堂朗读本应该形式多样,这样有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但因为课堂实际教学的限制和教师的喜好不一,造成了课堂朗读形式的单一,单调的一种形式的读,这就很难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将朗读形式的多种运用,将改变这一面貌。有如下几种常见的朗读形式:

(1)、教师范读

马卡连柯说:“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朗读训练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范读起着重要作用。成功的贩毒能收到直观、生动、形象、感人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正音,明确词义和了解词的感情色彩,以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趵突泉》,就必须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要朗读《鲸》这样的说明文,那就截然不同了。因为《鲸》要用具体数据来说明鲸的特点的,如果还照《趵突泉》那样的节奏、语调、语势、情感来就欠妥。这种文体的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层次清楚。从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从读中发展思维和语言,就达到目的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让学生读出感情,自己就得先“下水”,现身说法,科学的进行示范。在平时上课之前,教师要多读课文,力求读准确、读通顺、读出感情;在范读之前,要和学生明确听的要求;

在范读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可以让学生边听边看或是心中默读等方式,从而扩大和提高范读的效果。

(2)、学生诵读

这种朗读方式适合于古诗文教学。当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已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背诵某些精彩的语段或全篇。这样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语感,提高审美能力,养成高雅气质。

(3)、全班齐读

全班一起读的方式,可以让班里的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但很难避免一些学生浑水摸鱼,暗里开小差。齐读,就要要求全班的朗读声音一致,对于情感和停顿上就很难把握。所以,就我个人而言,不提倡在课堂上多采用全班齐读的方式。

(4)、分角色读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教材选取,大都情节生动,形象鲜明,能很容易的让学生记忆。小学生想象力丰富,能将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主人翁。依据这一心理特征,角色分配的朗读,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兴趣,更能体会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这样的朗读不仅抑扬顿挫,而且极富请却和感染力,课堂气氛活跃而和谐。

这种朗读方式对于戏剧和小说中的对话描写的语段比较适合。它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思维感情的把握。(5)、配乐读

乐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良好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

每种形式的读放在不同的环节,它的作用又有区别,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5、读后评议,即时反馈(1)、学生评价

把评价的权利还给学生,也许结果会出人意料的精彩。评价主体除了教师、同学,还可以是学生本人。课堂上,我们不妨多让学生作自我评价,自信的学生会说自己读得不错,那就得让他再道道理由,这样,学生势必进一步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果学生认为自己读得不好,就给他机会再读,或者是让他与前面读得好的同学作比较评价后再读。

学生评价他人、被他人评价的机会增多,受评价的机会增大,这样的多读多悟无疑会增强学生的朗读能力。

(2)、教师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影响很大。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重情感投入,即用简短恰当的语言热情地给予褒奖。用敏锐的眼神去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另外,在褒奖的同时,如果能加上一些肢体语言,如翘大拇指、鼓掌、连连点头„„定会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中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但要注意不同文体的朗读会带来不同的感受。朗读凝聚着语文教学的精华,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在新课程改革的如今,朗读教学也同样引起了人们足够的重视。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篇8:农村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一、语文朗读教学的现状及原因

1.语文教师对朗读认识出现偏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老师认为,在中考、高考、语文试卷中,几乎不直接测试学生的朗读能力及水平,没有必要把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上。况且随着学生年级的增加,许多课文的篇幅加长,朗读及教学会耗去许多课堂时间,因不能提高学生的应试分数而不施教,出现了许多老师漠视甚至摒弃朗读。

2.“满堂问”和“满堂练”成为课堂的主角,朗读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笔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阅读教学当然成为师生青睐的对象,而在中考和高考中,阅读理解能力的测试总是以一文多问的形式呈现。学生作答,当然要先默读后,思考,再解答,似乎考查学生的默读能力。长期漠视朗读,甚至摒弃朗读。尤其从三年级开始到九年级及至高中,随着语文课文篇幅加长,朗读课文(无论范读,领读,单读,齐读,还是分组、分角色读)将会花去一节课许多时间,所以许多老师只引导学生采用默读、略读、精读不发声的阅读方法,挤出时间去“满堂讲”“满堂问”“满堂练”。让朗读这种第一阅读学习方法成为配角,已近常态。

3.有朗读的语文课,有朗读时间少,学生朗读机会少,有范读但以多媒体或录音代教师范读,朗读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虽然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运用教学方法形式众多,但朗读练习却是匆匆过客;虽然老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但往往读不完就示意停下,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事实上朗读成了教学中的一个过渡环节。不论是讲析时有感情朗读,还是表演性朗读,老师只盯住几个“尖子生”,而大部分学生只是坐着当听众,没有得到训练的机会。虽然有的老师运用多媒体、录音等手段作为示范,但这些手段和老师出色的范读相比,逊色不少。教师出色的范读,对自己学生传递着教师本人的态度,鲜明的爱憎和情感趋向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老师产生共鸣,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唤起了学生的感情,激发他们朗读的兴趣和意愿。

4.部分老师朗读能力不强或能力不够而备课不充分,制约着朗读教学的实施。虽然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拥有合格的普通话等级证书,但不是所有老师是有较强的朗读能力,有的老师由于自身音质、音色、音量、习惯等条件制约,不愿在学生面前范读,备课时避开朗读教学,让朗读教学羞于见人;自身条件好的老师,但由于朗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综合性阅读活动,是对作品的再创造,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的读出来,变文字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是一项口头语言的艺术,需要创造性的还原语气。老师要想做到出色地范读,有质量的施教,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读音正确,反复地读,准确把握作品思想感情,准确地还原作品,对原作再创造,需要研读课文的可能出现的读音、语音变化、各种装饰音(拖音、颤音、顿音、悦音、嘘音、佯音、悄音、耳语音、气音等)、停顿(语法停顿、逻辑停顿、结构停顿)、重音(语法重音、逻辑重音)、语气(色彩、语调)、节奏快慢等,而且不同的文体、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朗读特征要求,还要做好各种标记。由此可见,朗读教学备课费时、费力、要求高而不讨好,致使许多语文老师对朗读教学备课不充分甚至不备,朗读教学流于形式。

二、学生朗读能力的现状

1.农村学校学生难做到用普通话正确朗读,朗读时充满地方方言发音。普通话没有成为主导所致。

2.小学生朗读存在的常见弊病:(1)朗读时“多字”“漏字”“改字”“重字”。(2)朗读时“唱读”。(3)“一字一顿”,速度慢。(4)重复,学生很难做到正确流利。

3.初中学生速度过快或过慢,无法品味,见字发音,毫无感情,“念读”成为常态。无论什么样的课文,节奏一样,无重音,无语气变化,停顿时长一样等,毫无感情变化,更谈不上口头艺术,还原作品,对作品再创造。

4.高中生多采用默读,朗读时不能恰当的表达文本思想感情。

5.大多数学生对于课文只能做到读熟,难做到读好。

总之,学生朗读能力,尤其是农村学校,已到了丧失殆尽的地步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让人对语文朗读教学无不深感忧虑。

三、提高朗读教与学的对策

(一)语文教师应转变认识,增强对朗读及教学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把握

1.正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课程标准》是教师施教的依据和努力的方向,对于朗读要求,新课程在阅读目标的不同学段都有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学段(3~4年级):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四学段(5~6年级、7~9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高中学段: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这些朗读的目标要求,尽管在不同学段的要求有细微的差别,但都把它放在阅读目标的首要位置,突出朗读地首要性,强调新课改要加强朗读。那么这些目标要求当然义不容辞地成为语文教师和学生努力完成的任务。

2.学习语文,要加强朗读,是遵从了汉语言文字特点和规律的科学性。汉语言文字最根本的特点在于缺少形态变化,学习和理解这种语言,不能靠语法分析而主要靠语感,靠个人的悟性;现代汉语思维模式具有综合性,因而模糊性和多义性普遍存在,这种语言的学习还得靠语感;汉语词语的兼类是重要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现象也较多,学习这样的语言,应当而且必须注重语感的培养,即对语言含义能准确迅速地捕捉能力;表达方式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经验,依靠语感;在阅读中,感悟的意义则更大,更依靠语感。培养语感,必须依靠多读,多朗读。可见朗读对于语文学习方法的特殊性。

3.把握朗读对于学习汉语及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汉语作为一种语言,是音形义的结合体,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能说、能听源于语音,源于口说耳听,要学习这门语言,离不开学生的“习”———朗读。加强朗读,是培养学生听话、说话的能力,实现与人的沟通交流。另外,我国地广民族众多,语系不少,方言繁杂,为实现各地各族人民交流沟通,推广普通话尤为重要,这是语文课程和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要实现这一任务,加强朗读是不二法门。

4.把握加强朗读正是体现新课改阅读教学新理念的需要性。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他们阅读的自主性、独立性和体验性是否充分彰显,决定学生是否处于主体地位。对于文本的内容意义是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不是老师讲起来、包办起来的,更不是问答出来的、练习出来的。《语文课程标准》注重了朗读,意在改变阅读教学只有老师滔滔不绝“讲说、包办”,“满堂问”“满堂练”,而没有学生朗朗书声局面。从而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主体性,加强感受体验,整体把握,改变阅读教学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由此看来,阅读教学是否体现新课改理念,当以是否注重了朗读为标准。

5.把握加强朗读符合学生认知年龄的心理特征的科学性。加强朗读对于中学生来说,尤其初中生,他们具有耐性不足、好胜、好奇、好动等心理特点,因此老师应当在适当点拨下、在渲染气氛、创设特定情境下,让学生开口读,读出兴趣,读出口头艺术,体验快乐感,在一唱三叹中深受感染与熏陶(感染与熏陶正是语文教育特点所要求的)一堂课下来,学生始终感觉兴味盎然,乐在其中,增强学习效果,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6.把握加强朗读,是为实现完美诵读创造条件的必要性。诵读比朗读更有助于从作品的声律气韵入手,体会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有助于积累素材,培养语感,体验品味,情感投入,达到语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要实现完美的诵读,当反复地、完好地朗读,由此可见,朗读是诵读的基础,是为实现完美诵读创造条件所必需的。

7.把握朗读是培养学生说话能力最基本、最常用的手段。朗读要准确地表情达意,唤起听者的内心视象,把文字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要考虑到发音、发声、吐字、运气、停顿、重音、语调、语速等因素,而这些因素恰好是说话能力因素所要求的,也就是说,通过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而说话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8.把握朗读法是课堂教学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教学中运用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感知、理解、鉴赏、熟悉、记忆课文,可用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也可独立构成主体教法,如读代讲,而更多是用不同朗读方式(范读、领读、单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辅助主体教法。

9.把握朗读是学生学习文本的一种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学生在朗读的文本时,把书面语言变为有声语音,就如同替作者说出了一番话。反复地朗读,把文章读得越好,就越能理解、体会文本的思想内容并受到感染。

10.把握有感情的朗读,正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情商培养的最佳手段。对于学生智商的培养固然重要,但对于情商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学生朗读时,要领会并读出文本中爱、恨、喜、悲、惧、急、冷、怒、疑等感情,它最大限度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叩击他们的灵魂,拨动他们的心弦,使其产生强烈的共鸣,获得情感的感染熏陶,情商培养。

(二)语文老师是实施朗读教学和促进学生朗读能力提升的关键

1.朗读或朗诵方面专业知识、能力有不足的老师,要及时搜集这方面知识,通过自学、自我练习,提高自身朗读能力和水平,用来正确规范指导学生朗读训练,实施朗读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2.语文老师要认真备好朗读课教案,备好知识与技能目标,备好过程与方法,备好情感与态度目标,尤其要针对自己学生的缺陷和不足而重点备。通过认真备课,有效指导和培养学生的朗读及能力,不打不准备之仗。

3.要始终围绕“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个目标指导朗读训练。尤其对于有感情地读,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指导中,应把理解语言与训练朗读交融在一起,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以提高朗读的效果,最终实现有感情地朗读目标。要注意方言音、唱读、念读等习惯的纠正。

4.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课堂上,教师应精讲多实践,以讲促朗读,让学生有充足时间来朗读,真正让学生做到“读”中理解课文,“读”中体会思想感情。课文是“读”懂的,不是讲懂的。

5.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语文老师可通过用精妙的导语、精彩的范读、有效地指导、灵活的形式、多鼓励少批评等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6.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现在的语文教材对于朗读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涉及的很少,因此,老师要予以弥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总之,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语文老师要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转变认识,运用正确的策略和方法,让朗读贯穿于语文课的全过程,切实促进学生朗读技能和水平的发展,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和热点,成为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切入点,让语文课因有美的朗读而成为完美的语文课!

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语文汉语教学必须以朗读为主。语文老师要增强认识,把握朗读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适当的策略和方法,加强朗读教学,促进学生朗读能力提高,切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朗读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语文,朗读教学,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家政,藩纪平.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上一篇:党员考试题下一篇:企业如何加强人才培养